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推動鄉村組織振興精選範文(精選4篇)

欄目: 黨建黨委講話稿 / 釋出於: / 人氣:2W

推動鄉村組織振興精選範文 篇1

“黨員示範綠山林,鄉村振興我先行”“保綠水、守青山,捍衛京畿一抹藍”……一條條鮮豔的標語,一句句樸實的話語,是河北豐寧縣所有黨員幹部在“共產黨員示範林”建立活動中做出的鄭重承諾。

推動鄉村組織振興精選範文(精選4篇)

黨員先行樹旗幟

66歲的趙文國是窟窿山鄉乾溼溝村一名有著43年黨齡的老黨員。30多年前,面對家鄉惡劣的自然生態環境,他毅然承包20xx畝荒山植樹造林。為了讓荒山早日綠起來,他和老伴常年吃住在山裡,如今幾十年過去了,昔日的荒山滿目青翠,趙文國心裡很有成就感。

綠化荒山30多年,但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趙文國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到綠化家園的隊伍中來。如今,他的願望實現了。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引導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脫貧攻堅中發揮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增強黨員責任意識,凝聚黨組織合力,今年以來,豐寧縣在全縣309個農村黨支部以黨員活動日的形式開展“共產黨員示範林”建立活動。該活動以“每個庭院有果樹”“一個村莊一片林”“黨員先鋒示範林”3種形式展開。

種下一棵小苗,收穫一種希望;帶動一名黨員,樹起一面旗幟。該縣27個鄉鎮(開發區)積極響應縣委“共產黨員示範林”建立活動號召,建立村名單、建立型別、建立地點、栽種畝數、參與黨員數量、所需樹苗的種類和數量經村“兩委”班子、鄉鎮黨委書記層層把關後,由縣委組織部協調林業局抽調專業技術人員,根據各村地域情況,分別確定壩下和壩上及接壩地區具體活動時間。縣林業局負責統一調配苗木,並從整地挖坑到栽植灌水實行全程現場技術指導。

截至目前,該縣共有7933名農村黨員參與到“共產黨員示範林”建立活動中來,栽植山楂、蘋果、柳樹、油松、榆葉梅等14種苗木43816棵,綠化面積約758畝。

三級督導聚力量

“共產黨員示範林”活動,由鄉鎮黨委牽頭,村級黨組織負責實施,全體黨員和村“兩委”幹部共同參與,在農村黨員或有栽植意願的群眾家裡種植果樹,在村莊道路兩側及村莊周邊栽植綠化樹和景觀樹,在公路沿線、村集體荒灘、荒山、閒置地種植果樹、綠化樹和風景樹,力爭每個庭院有果樹、一個村莊一片林、每名黨員都參與。

為保障苗木成活率、優化植樹造林效果,該縣建立縣巡查、鎮督導、村負責的三級督導制度。縣委組織部成立5個巡查小組,對鄉鎮村開展活動情況進行巡查,明確鄉鎮黨委的主體責任,並將“共產黨員示範林”開展情況納入鄉鎮黨建年度考核內容。鄉鎮成立督導小組,由包村領導負責,樹木必須由黨員親自栽植,每名黨員栽植3—5棵樹,示範林栽種情況、樹木成活情況將納入黨員先鋒指數管理的評分標準。村黨支部負直接責任,黨支部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安排專人進行管護,由於管護責任落實不到位,苗木成活率達不到80%的村,年底考核不能被評為先進村,“共產黨員示範林”獲得收益後,收益作為村級集體經濟使用。

自“共產黨員示範林”建立活動開展以來,該縣共印發“共產黨員示範林”建立活動倡議書10000餘份,製作宣傳條幅500多條。從今年開始,該縣將通過“國土綠化三年行動”,帶動全社會力量再植樹100萬畝,使全縣生態覆蓋率達到60%以上。

推動鄉村組織振興精選範文 篇2

黨的十九大以來,江西省大餘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狠抓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提升,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以組織振興引領鄉村全面振興。

著力健全鄉村組織體系。堅持以黨組織建設帶動其他組織建設,激發鄉村各類組織活力,凝聚鄉村振興整體合力,夯實鄉村振興的組織基礎。深化農村過硬黨支部建設。推進陣地建設標準化,制定“五有三統一”(有便民服務站、有黨群活動室、有村“兩委”會議室、有群團等配套組織工作室、有文化活動室,統一懸掛國旗、統一懸掛牌匾、統一設定公開欄)標準,對全縣105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進行規範化建設。推進活動開展常態化,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建立專家導學、微信助學、掛點輔學、督導督學、典型促學、考試驗學“六學”機制。推進制度落實規範化,實施“基層黨組織規範提升年”,深化黨組織評星定級和黨員量化積分管理。推進支部管理智慧化,打造“大餘智慧黨建管理平臺”,對黨組織和黨員進行線上精準管理。推動鄉村各類組織健康發展。在每個村建立“一約四會”(村規民約,村民代表大會、村務監督委員會、人民調解委員會、民情理事會),依規依職從事民事活動。建立健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現代農業經營組織,全縣共有農民專業合作社223家,其中省級以上12家,達到村級全覆蓋。健全黨組織領導的村級工作執行機制。把加強黨的領導有關要求寫入村民自治組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相關組織章程,推動村黨組織書記、班子成員、黨員通過規定程式擔任村委會主任、村務監督委員會、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業經營組織等組織的主要負責人,加強黨組織對村級工作的領導。落實村黨組織領導的基層協商民主制度,僅20xx年全縣村級黨組織自主提出有關村級事業發展議題1470個,其中1382個議題通過並順利實施。

著力培育骨幹力量體系。堅持推動鄉鎮工作力量下沉,加強農村黨員隊伍建設,注重發現培養和吸引農村優秀人才。選優育強村黨組織書記。探索建立村黨支部“後備書記”制度,將“後備書記”培訓納入村幹部培訓計劃,安排“後備書記”到一線急難險重崗位鍛鍊,換屆選舉時推薦參選村組織書記,著力解決村組織書記“換屆時人難選”“崗位空缺時選人難”問題。嚴格落實村黨組織書記分類管理、“四定兩監督”、“雙述雙評”等制度,對不勝任、不盡職的,特別是在脫貧攻堅戰中無所作為的及時調整。推進村幹部隊伍“三提升”。制定《關於加強村級班子及村幹部績效考核的實施意見》,將村(社群)幹部報酬結構調整為“基本報酬+績效考核+廉政獎勵”三部分,人均每月增加1000元報酬(達到2300-3060元/月),推動村(社群)幹部履職動力、履職能力、履職績效“三提升”。建立順向培養農村幹部機制,暢通“致富能手—黨員—兩小組長—村幹部(見習幹部)—村黨組織書記—鄉鎮幹部—科級領導幹部”的培養鏈條。強化農村黨員隊伍建設。拓寬農村發展黨員視野,注重從各類組織負責人、專業大戶、農村實用人才、青年農民、村醫村教、返鄉創業人員、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人員中發現優秀人才,把符合條件的發展為農村黨員。探索實施《入黨積極分子積分管理辦法》,建立“日常積分管理,期末黨群評議”管理模式,全縣已有260餘名入黨積極分子通過積分制培養列為發展物件,12名入黨積極分子因積分不足60分被取消發展資格。強化黨員教育培訓,開展黨員情景教育,打造南方三年游擊戰爭紀念館、梅嶺三章紀念館、長嶺會議舊址、池江陳毅舊居等16個情景教育基地,農村黨員現場接受教學2.6萬人次。培養造就“三農”工作隊伍。著重建設好四支“小分隊”,即基層農業幹部隊伍、基層農技推廣隊伍、農業科技智庫專家隊伍、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引導部分農民工返鄉、大學生回鄉、科技人員下鄉到農村創新創業,共引進、培育鄉土人才3100餘名,其中262名在大餘鄉村旅遊、特色小鎮建設中自主創業。

著力健全鄉村治理體系。指出,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自治為本。依託“一約四會”發揮村民主體作用,更好實現群眾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創新、自我分享。法治為綱。實施政法幹警掛點聯絡村(社群)工作制度,實現掃黑除惡線索摸排全覆蓋。推進法治向基層延伸,鄉鎮成立信訪訪前法律諮詢服務中心,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為每村(社群)配備1名法律顧問,引導群眾遇事找法,大大降低了信訪率。創新非警情報警處置分流機制,依託智慧城市大資料中心和“110”報警平臺,高效分流、快速處置非警情報警事項,僅20xx年分流處置5600多條,獲得省公安廳和公安部高度肯定。德治為範。堅持以善治為目標,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立道德講堂,開展“群眾評、鄉賢論、榜上亮”的道德評議活動,設立恥辱榜、進步榜、光榮榜,有效弘揚先進、鞭策後進、激勵上進。

著力強化執行保障體系。集中優勢資源,優先向鄉村傾斜,從人、財、物等方面給予強力保障。建強鄉村組織作用發揮平臺載體。健全縣鄉村三級為民服務平臺體系,除“五有”之外,還實現“一村一文化活動室、電商網點、衛生室”全覆蓋,統籌20xx餘萬元對全縣119個村(社群)組織活動場所進行規範化建設,高標準打造了“智慧餘西”“印象建桂”等一批示範社群。提高鄉村組織執行經費保障。在建立村級組織運轉經費正常增長機制基礎上,重點實施“1648”路徑(即以村黨支部為引領;出臺6項政策:縣財政連續三年每年安排600萬元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專項扶持資金、給予優勢專案100萬元以內貸款三年的貸款貼息、優先提供信貸和融資支援、村集體發展產業享受縣精準扶貧產業發展優惠政策、返還部分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免除工程專案行政事業性收費等;發展4種類型:資源開發型、資產經營型、勞務服務型、自主經營型;實施實行8種模式:流轉土地、發展產業、盤活資源、光伏發電、合作服務、鄉村旅遊、招商興企、異地置業)壯大集體經濟,投入4320萬元為全縣所有村(社群)安裝50KW以上光伏電站,全面消除了無集體經濟“空殼村(社群)”,今年100%的村可實現收入超5萬元。建立鄉村組織和基層幹部激勵關愛機制。結合精準脫貧,分類制定鄉村組織服務振興的考核評價和激勵制度,對錶現突出的組織和個人給予物質或精神獎勵。定期開展從優秀村(社群)幹部中公開選聘鄉鎮事業編制人員,目前全縣共有村(社群)幹部考取鄉鎮事業單位工作人員20人,考錄公務員23人,其會考取鄉鎮領導班子成員16人。樹立正確用人導向,近年來從鄉村振興一線提拔、重用幹部129人。

推動鄉村組織振興精選範文 篇4

近年來,浙江紹興市越城區把加強黨的領導、深化“契約化”共建貫穿城市基層治理全過程,積極開展“五星達標、和美家園”爭創活動,走出了一條以和諧、品質、活力為核心的中心城區基層治理新路。

握緊合力,構建大黨建格局

“過去聯絡駐地單位,總得講人情、刷臉面,現在駐地單位都會主動和我們聯絡,詢問需求,一起商量舉辦活動。城市基層治理中的許多難題都迎刃而解了。”一位街道黨工委書記感嘆。

該區確立“大黨建”理念,把加強城市基層黨建納入整體工作部署和黨的建設總規劃,黨建與發展、治理協同推進。全面推進街道“大工委”、社群“大黨委”制,配強基層黨建工作力量,讓共建單位成員成為街道黨工委成員、社群黨委成員,確保街道社群黨組織有能力協調各方。如今,全區已有近300名駐區單位黨組織負責人被吸納為街道、社群黨(工)委兼職副書記或委員,定期參加區域居民群眾關心的重大問題研討。

黨建引領,打造五星社群

在該區東浦街道,有一處遠近聞名的建築——“紅立方”黨建綜合體。“紅立方”擁有黨群服務中心、“四個平臺”綜合資訊指揮室、便民服務中心及商業休閒中心4大功能區,集黨建、政務、服務、商貿、休閒於一體,形成黨建工作最大合力,深化“大黨建”格局。像這樣的“紅立方”,越城區街道層面已有7個、社群黨群服務中心已有79個。

作為紹興市主城區,越城區共有101個城市社群,建有社群基層黨組織452個。去年以來,該區突出黨的領導,以開展“五星達標、和美家園”爭創為載體,實施黨建、民主、文明、和諧、美麗“五星”聯創,每顆星下都制定4條星級標準與4條底線標準,形成“20有20無”的建立體系。該區細化組織、宣傳、政法等17個區級部門建立責任,實施組織創新、網格管理和社群幹部激勵等7項機制,形成區、街、社三級聯動體系,規範社群工作內容,定期清理規範各類社群證明,構建合力推進機制。

走進“五星和美”建立社群,會發現原先櫃檯式的接待視窗與工作人員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社群客廳”,實現了“前臺一口受理、後臺協同辦理”。前臺兩位“全科社工”,精通民政、養老等各項工作辦理,其餘社群幹部有更多時間精力走進網格、深入群眾。該區還在“五星和美”建立社群探索民生實事票決制,專案從群眾中來,由群眾選、社群辦、群眾評,突出為民辦實事、辦好事,實現黨組織主導下的居民自治、協商民主。

契約共建,共創和美家園

日前,該區府山街道黨工委舉行了一場特殊的“拍賣”儀式。講解、舉牌、敲拍賣槌,儀式現場“拍賣”的不是物品,而是來自街道與社群的17個“契約化”黨建共建專案,“競拍者”是街道轄區裡80餘家共建單位黨組織的代表。

拍賣式的專案共建,建立在選單式雙向選擇機制之上。去年以來,該區通過在街道黨工委與轄區單位黨組織之間,成立“契約化”黨建共建聯盟,各個街道梳理活動場地、公益資金等236項資源,形成4大類15組雙向“服務選單”,共建各方按需點單、“拍賣”認領並開展精準服務,打破了社群與契約單位間資源壁壘。政府中心工作也被納入契約範圍,進行專案化管理。在蕺山社群,多年來管道逢雨必堵、汙水橫流。社群黨支部聯合市排水公司、區住建局等共建單位黨組織,實施“雨汙分流、汙水進網”改造專案,解決了這個老大難問題。據統計,近年來實施類似的共建專案已達316個。

目前,該區近4000名機關幹部、醫生、教師黨員與所在社群黨組織簽訂了黨建共建協議,並在社群黨建契約選單中選取力所能及的服務,承諾一同參與社群治理,實現了由組織協議到人人契約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