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彙報4篇

欄目: 思想彙報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88W
本文目錄2017年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彙報11月思想彙報: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大學生學習十七大關於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彙報12月入黨的思想彙報:領會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

尊敬的黨組織:

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彙報4篇

在我看來理解科學發展觀,難點往往在“科學發展”與它的“核心”即“以人為本”的關係上。因為“以人為本”,固然有“從人和物對立”的角度強調人比物更重要的思想,但這裡更核心的還是強調了“以人民做根本”。這裡講的“人民”概念,實際上是毛澤東思想對馬克思主義的一個發展。科學發展觀的“以人為本”,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強調了人民為“國”之根本。如果與發展觀聯絡起來,我們則可以把它展開為以下三層意思:“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一,它是馬克思主義所一貫強調的發展觀的最新成果。可以說,馬克思主義本質上就是關於社會發展的理論。它從歷史唯物主義出發,強調社會主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歸宿,指出人類社會總是在改變生產方式基礎上而最終實現人的徹底解放。現在的科學發展觀,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最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所一貫強調的發展理論中國化的集中表現。因為它強調的“以人民做根本”,已經不僅把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等一般勞動者放在了國家主體地位,同時也把其它社會各階層都納入了國家的主體地位。既然是主體,他們的合法權益,包括享受物質財富的權利和參與國家管理的權利,就都要給予保證並予以落實。這樣形成的一種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加上以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一切社會主義建設者為國家主人的政治制度,不正是對傳統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發展嗎?它顯然解決了毛澤東提出的“第二次結合”問題,是當代馬克思主義的最新成果,更是開闢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

第二,它是我黨針對我國新形勢新階段所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新發展。1978年以來,在鄧小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我國改革開放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但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呈現一系列新的特徵,也遇到了一些新的困難,面臨一些新的問題,應對和解決這些問題,顯然是我們黨和全國人民的迫切任務。而科學發展觀的提出,特別是其核心“以人為本”的確立,對我國當前面臨的不少問題,無疑是最好的克服和矯正。從這個意義上說,堅持科學發展觀,就是對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堅持,同時也使之發展到了一個更新的階段。

第三,科學發展觀是我黨總結各國發展經驗和教訓而提出的,是對當代西方迄今所實行的占主導地位的發展模式的超越。誠然,資訊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的經濟,使得某些國家憑藉已經佔有的先機,憑藉國際金融的高度壟斷,大量吮吸別國特別是窮國的利益。他們以此來改善國內人民的生活狀況,緩和國內的矛盾。但他們最終也解決不了人民群眾的共同富裕問題。世界上許多發展中國家也曾按照西方宣傳的這套制度來發展自己,但絕大多數效果並不理想。以至人們逐漸看清了它的真面目,紛紛走上了批判的道路。而目前這場金融危機,更必然加快左翼和社會主義思潮、理論乃至運動的進一步發展。

由以上大背景來看,我們提出科學發展觀,正是在總結了不同國家發展道路的利弊得失和不同發展模式的優劣之後,結合我國國情,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選擇的一條新的發展道路。它對現在西方發展模式的超越,是毋庸置疑的。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學習和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的精神,用它指導我們的學習和工作,力爭創造更多的成果。

彙報人:孫冰心

12

11月思想彙報: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2017年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彙報(2) | 返回目錄

尊敬的黨組織: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結了今年的經濟工作,提出了明年工作的指導思想、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會議突出強調了“六個必須”:必須深刻認識又好又快發展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把“三農”問題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的突出位置,必須在結構優化中促進總量平衡,必須把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作為保持巨集觀經濟穩定的重要任務,必須不斷強化企業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必須堅持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這“六個必須”,內涵極其豐富,意義十分重大,源於實踐又指導實踐,是我們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方面的新體會、新認識。這些體會和認識,歸結到一點,就是要不斷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不斷豐富科學發展觀的內涵,不斷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政策體系,努力開創科學發展的新局面。

“六個必須”,第一條是必須深刻認識又好又快發展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快”是對經濟發展速度的強調,“好”是對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要求。從“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這表明我們更加重視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把質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從“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這個詞序的變化,蘊涵了深刻的意義,是對科學發展觀本質要求認識的深化,是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認識的深化,是對新階段經濟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

經濟發展是一項巨集大的系統工程,需要一系列的自然、經濟、社會、國際條件。這些條件相互聯絡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約,不可能長期單兵突進。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綜合國力不斷提高,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但是,我國經濟發展也面臨著突出的矛盾和問題,經濟增長方式仍然粗放,經濟增長付出的代價仍然過大,經濟發展越來越受到資源有限、環境汙染的制約,越來越受到經濟結構不合理的制約,越來越受到社會發展滯後的制約。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就是強調經濟社會

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解決經濟執行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促進國民經濟長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我國正面臨著重要戰略機遇期,又處於經濟快速增長階段,堅持又好又快發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必然要求,是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發揮各類生產要素潛力的有效途徑,是緊緊抓住發展機遇、實現綜合國力整體躍升的必由之路。

今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實現了“十一五”開門紅。面對良好開局,我們也必須看到,當前經濟執行雖然朝著巨集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但基礎還不穩固,經濟增長仍然具有明顯的粗放型特徵,經濟結構仍然不合理,體制機制仍然不完善。無論是從現實出發還是從未來著眼,都要求我們必須“好”當前,把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又好又快”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儘管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我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均水平還很低,完成現代化的任務依然艱鉅。無論是增強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還是促進社會進步,建設全面小康社會,都需要加快經濟發展,保持一個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但是,我們要的速度應當是經濟效益比較好、人民群眾得到實惠的速度,是資源消耗比較少、環境得到保護的速度,是經濟波動比較小、增長得到持續的速度。又好又快,就是既要求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防止大起大落,更要堅持好中求快,注重優化結構,努力提高質量和效益。

我國已具備支撐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諸多條件。只要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切實轉變增長方式,努力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消費、投資、出口相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我國的經濟必定能夠又好又快發展,確保經濟社會發展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

彙報人:xxx

11

大學生學習十七大關於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彙報2017年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彙報(3) | 返回目錄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21日通過了關於《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大會一致同意將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科學發展觀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如果說黨的十三大的重要貢獻是提出****初級階段理論,那麼黨的十七大對我國當前出現的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徵的認識,則是對我國國情認識新的深化。中遠總裁魏家福代表說,十七大報告中列舉的我國現階段8個方面的新特徵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體現了我們黨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這些新特徵都呈現出事物的兩個方面,從中可以看出,我們既有有利的條件,但更多地表現出問題和挑戰,這符合中央關於我國處於“黃金髮展期”和“矛盾凸顯期”交錯的判斷,也更加證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迫切性。

歷史與現實向人們昭示: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力量。十七大高舉中國特色****偉大旗幟,堅持中國特色****道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引領億萬人民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踏上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的征程。

一、深刻把握和全面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內涵

科學發展觀是指導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嶄新的思維理念。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極為豐富,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各個領域,既有生產力和經濟基礎問題,又有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問題;既管當前,又管長遠;既是重大的理論問題,又是重大的實踐問題。它的基本內涵是:一是堅持發展這個主題;二是全面發展;三是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所謂堅持發展,就是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所謂全面發展,就是要著眼於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等各個方面的發展;所謂協調發展,就是各方面發展要相互銜接、相互促進、良性互動;所謂可持續發展,就是既要考慮當前發展的需要,滿足當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為子孫後代著想。

1、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科學發展觀的前提。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糾正一些地方和領域出現的重經濟指標,輕社會進步;重物質成果,輕人的價值;重眼前利益,輕長遠發展的觀念。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提出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並不意味著發展經濟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意味著經濟建設不重要了。經濟發展是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基礎,我們要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沒有過去20多年的高速增長,就沒有今天的大好局面。

我們既不能以經濟發展代替社會發展,也不能因為強調發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經濟發展在社會發展中的基礎地位,更不能否定經濟建設這個黨的工作中心。我們必須在堅持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的基礎上,來統籌各方面,促進全面發展。

2、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這是在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完善****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提出來的。首先,我國是共產黨領導下的****國家,我們發展經濟的目的就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圍繞的中心就是要滿足人民的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發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其次,我們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就是指以人為價值的核心和社會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發展作為最高的價值目標,一切為了人,一切服務於人。因此,我們要深刻認識到,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只是經濟的量的增長,還包括經濟結構的優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會的全面進步,歸根到底,是為了社會與人的全面發展。最後,注重以人為本,也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我們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的重要保證。關心群眾生產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紮實了,我們就能凝聚起齊心協力戰勝困難、推進事業發展的強大力量。

3、制度建設是科學發展觀的重心。從根本上說,樹立科學發展觀,要解決的是體制、制度問題。中央是在《中共中央關於完善****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提出科學發展觀問題的,它表明,科學發展觀同時也是科學的改革觀。因此問題不僅在於我們“要”以人為本,“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必須著眼於“怎樣”實現這一要求。這就要靠體制改革,制度創新。就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而言,造成許多現實問題與矛盾的原因固然不少,但關鍵的一點還是市場經濟體制在諸多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決之道在於按“五個統籌”的發展要求來深化改革,致力於****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

4、“五個統籌”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這五個統籌是實現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其實質,是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程序中,選擇什麼樣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如何發展得更好的問題。

統籌城鄉發展的實質,是促進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轉變。我國正處在深刻的社會轉型過程中,從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向現代社會經濟結構轉變,將是今後幾十年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走向;統籌區域發展的實質,是實現地區共同發展。保持比較發達的地區快速發展的勢頭和扶持落後地區的發展,都是國家的既定政策。地區差距問題要在工業化、城市化和市場化的發展程序中逐步得到解決;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質,是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社會全面進步,增進全體人民的福利;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實質,是人口適度增長、資源的永續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我國是人均資源比較少的國家,資源約束是伴隨工業化、現代化全過程的大問題,工業化和城市化道路的選擇,發展模式、發展戰略和技術政策的選擇,乃至社會生活方式的選擇,都必須考慮資源約束和環境承載能力;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要求的實質,是更好地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順利實現中國經濟的振興。中國的國際經濟地位正在發生帶有根本性的變化。我們現在面臨著和改革開放初期甚至和十年前完全不同的外部環境。

二、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

須正確處理好幾個關係

1、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係。發展是硬道理,只有堅持發展,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保持社會的穩定。改革是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必由之路。穩定是推進改革和發展的前提。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一定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把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作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的重要結合點,在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

2、正確處理好物質文明、政治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關係。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一定要正確認識和處理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的關係。一定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既大力促進物質文明發展,也大力促進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並努力使它們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相互協調。

3、正確處理好經濟增長、經濟發展與社會全面發展的關係。經濟增長、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發展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關係。經濟增長、經濟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前提,社會發展則是經濟增長、經濟發展的目的和保障。只有經濟不斷髮展,才能為社會全面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才能有條件增加就業,消除貧困,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三、當代大學生要以實際行動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在我國,發展的落腳點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從歷史發展的視角來看,****制度作為人類歷史上最美好的社會制度,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最好的社會環境。這是因為****社會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現代化事業是政治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輔相成、協調發展的事業。這就為人由片面到全面、由欠缺到完善、由貧窮到富裕、由潛在的到現實的各方面的充分發展創造了條件。

1、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一方面我們要擴大自我生活的圈子,提升人生境界,學會關心他人和社會,把自己融入社會,主動地承擔社會責任,以人民、國家的利益為重,個人利益服從集體、社會利益,盡職盡責地做好本職工作。我們要在肩負起為“振興中華,實現四化”而勤奮學習的社會責任的同時,通過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活動,充分利用寒暑假等時間深入社會大家庭,開展形式多樣的國情與社會調查、科普宣傳、專業知識宣傳、文化下鄉和智力扶貧,積極開展杜區服務等活動,加深對國情的瞭解,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自身追求的一種需要,並努力實踐之。另一方面,又要在社會允許的條件下,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實現個人的利益與價值,創造豐富多彩的、自己滿意的生活方式,把聰明才智和潛能充分發揮出來,推動社會進步和自身的發展。

2、作為新一代大學生,我們既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培養人文精神,學會做人,又要提高文化業務精神,培養科學精神,學會做事,二者絕不可偏廢。大學生尤其是要求進步的同學要不斷增強對黨的信念的認同感、與人民的親切感和對社會的責任感,努力成為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中國先進文化的弘揚者和最廣大人民利益的維護者。

3、作為新一代大學生,我們必須正確處理好理論與實踐的關係。首先,我們要明確實踐是學習知識理論的目的。當今社會複雜多變、競爭激烈,更要求很強的社會實踐能力。如果不明確這一點,就會偏離學習的根本目的,單純為了掌握書本知識,為了考試和分數而學,就可能導致“高分低能”或“混文憑”的結果。其次,要加強實踐性環節,我們的能力只有在實踐中,在解決具體問題中形成和提高。被動地接受現成的知識的灌輸,死記硬背,不可能形成較高的素質和能力。我們能力的培養、提高,必須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這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

4、我們要向身心健康努力,既要科學地生活,鍛鍊,不斷提高生活質量,又要加強學習和修養,塑造美好的心靈。應當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儘可能地愛護身體,講究衛生,增強體質。同時,人又要有健康的心理,要有自尊、獨立、平等、自信、自律、堅強、寬容、樂觀等良好的心理品質。在現代,心理是否健康已成為衡量健康的一方面標準。即使一個人身體殘疾或患有疾病,但只要有健康的心理,不自卑,不自暴自棄,照樣可以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可以生活得快樂,幸福。相反,即使一個人有健康的體魄,但心理不健康,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我調節能力弱,他的生活不會開心,甚至可能逐漸損害身體健康。

作為大學生,我們要以積極的心態和科學的方法,不斷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質和能力,發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緊跟時代、勇於創新的精神;艱苦奮鬥、務求實效、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堅持學習科學文化和加強思想修養的統一,學習書本知識和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實現自身價值和服務祖國人民的統一,樹立遠大理想和進行艱苦奮鬥的統一,把自己培養成為理想遠大、熱愛祖國、追求真理、勇於創新、全面發展的人,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廣闊舞臺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展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努力創造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業績,實現人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發展。

彙報人:

1月13日

12月入黨的思想彙報:領會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2017年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彙報(4) | 返回目錄

尊敬的黨組織:

我認真學習科學發展觀,努力用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對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政治意義、深刻內涵、精神實質、踐行原則以及學習實踐的科學態度有了新的認識。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這三個方面相互聯絡、有機統一,其實質就是要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我認為,科學發展觀“人本、全面、統籌、持續”的深刻要求,體現了我們黨在“什麼是發展、什麼是科學發展、怎樣實現科學發展”問題上的新思考新認識新飛躍,對要不要發展、為誰發展、發展什麼、怎樣發展、往哪裡發展等實踐中必須弄清的問題做了科學的回答和應對。

第一,人本發展。科學發展觀把發展作為界定其內涵和精神實質的第一個元素。有了這個元素,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就有了物質基礎,才能變為現實,不然以人為本就是空話。從而,所謂以人為本,就是要通過發展生產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就是要使每一個人都能在平等自由的環境下得到全面發展、和諧發展。科學發展,要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過程成為不斷為人民造福的過程。我們黨提出以人為本作為核心的發展觀,實現了發展觀由以物為本向以人為本的改變,扭轉了以往要物不要人的片面觀念和偏頗做法,這是發展觀理論質的飛躍。這種科學發展觀,從哲學高度說,它科學回答和解決了發展中人與物的關係,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從實踐角度說,它科學地回答和解決了經濟社會發展終極目標是以物為本位,還是以人為本位的問題,從而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路徑選擇。因此,把以人為本作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這是科學發展觀的科學所在、價值所在。以人為本的“人”,實則是“民”,以人為本就是以民為本,就是以人民群眾為社會發展的本位,

從而指明瞭發展的出發點、落腳點和歸宿,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到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成果,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也是我們黨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意義、價值、目的和依歸所在。

第二,全面發展。我們必須看到,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是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生產力基礎上起步的,要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發展自然就成為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科學發展觀把發展作為第一要義,既是對我們黨關於發展思想的繼承,又是一個偉大的創新。但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並不是單一的發展經濟,它相對應的是以往的以階級鬥爭為綱,鄧小平同志領導之下實現這個偉大的轉變並沒有否定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再從現實看,一段時間以來,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並不是改革開放錯了,發展方向錯了,而是改革開放不到位、發展程度不夠所造成的,是發展中的問題。歷史已經一再證明,發展中的問題必須靠發展來解決,靠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來解決。就是說,要做到全面發展,主要是要做到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結合,經濟體制改革與政治體制改革的結合,開放相容與自主創新的結合,先進文明與傳統文化的結合。

第三,統籌發展。統籌兼顧,就是要解決我們發展中出現的不平衡的問題,解決我們國家在發展程序中存在的貧富差距、地區差距和城鄉差距的問題。而要做到這一點,關鍵是要統籌全域性、兼顧各方,正確處理各種複雜的矛盾。這其實也使科學發展觀由理論政策層面進入到實際工作層面的具體途徑,即在發展中就要有科學方法,要做到統籌兼顧。這就需要我們掌握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方法。而科學發展觀就充分體現了這一思想方法,這是它的突出特點。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所謂科學發展觀,就是唯物辯證的發展觀。具體來講,一方面,科學發展觀體現了一種全面地看問題的方法

,主張發展的全面性,強調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統籌、協調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實現經濟和社會全面進步。另一方面,科學發展觀又體現了一種辯證看問題的方法,主張發展的協調性,強調要統籌城鄉之間的發展、區域之間的發展、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全面、協調系統地處理好各種複雜矛盾和問題。

第四,持續發展。在當前全國土地告急、資源短缺、人口超負、環境透支、能源緊張的嚴峻背景下,我們的發展必須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道路。這樣,所謂可持續發展,就是要解決13億人口在實現現代化程序中所面臨的人口、市場、資源和環境的壓力,走資源節約和生態友好型這樣的道路,實現可持續地永續發展。實事求是地講,我國國內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界一貫強調人口、資源、環境及其相互關係,說白了就是強調要注重“節約”。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主張發展的可持續性,就是強調要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繁衍、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相協調,用一句時髦的話來說,就是“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資源和環境都要高效利用和高度保護,要科學地開發、高效地開發,要使環境這一財富和價值不斷增加,而不是不斷縮水,能夠有效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而絕不能夠“吃子孫飯、斷後代路”,真正做到現實性和長遠性的有機統一。

希望黨組織可以看到我的努力,我會在各位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不斷進步和成長,早日實現入黨的夢想的。

彙報人:張天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