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京劇趣談》教案(通用14篇)

欄目: 教學工作計劃 / 釋出於: / 人氣:2.07W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京劇趣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京劇趣談》教案(通用14篇)

1.瞭解京劇中一些道具的來歷和作用,理解亮相的特點和作用,感受京劇的藝術魅力。

2.品味京劇的韻味,獲得審美體驗,激發對京劇這一國粹的喜愛之情;揣摩優美的語句,體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

3.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通過資料介紹,瞭解更多關於京劇的知識。

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介紹的關於京劇的知識,體會表達的條理性。

教學難點:

拉近學生與文字的距離,激起學生了解京劇、熱愛京劇的興趣。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揭示課題

1.談話匯入。

導語:同學們,中國的國粹有許多,譽滿中外的有三大國粹:京劇、國畫和中醫。京劇融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多種藝術於一體,在國際藝術舞臺上,京劇被列為世界三大戲劇體系之一。對於享有如此盛譽的京劇,大家又有多少了解?誰能唱出一段京劇選段?(生結合已有知識回答。)京劇離我們的生活有點遠,生活中我們能聽到京劇的機會也不多,這真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些京劇的知識,讓京劇重返我們的生活。

2.理解課題。

過渡:現在讓我們齊讀一下課題。(生齊讀:京劇趣談。)大家會注意到課題中的哪個字?(生回答:趣。)對!“趣”字是關鍵,這個字提示了我們這篇課文雖然是講解京劇的相關知識,但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有趣的。關於京劇有哪些有趣的知識呢?我們現在就進入本課的學習。

二、初讀課文,感知全篇

1.簡單介紹京劇的形成與發展。

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還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發展,直至民國得到空前的繁榮。

京劇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甚至傳遍世界各地,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20__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學生根據自己課前蒐集的資料,說說對京劇的瞭解。

3.同學們自由朗讀全文,教師出示自學提示。

(1)將課文讀正確,不回讀,遇到不理解的詞語藉助工具書學習,也可以問問同桌。

(2)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京劇的哪些特點。

4.教師出示字詞,學生讀一讀、記一記。

馳騁 尷尬 徹底 鮮明 虛擬 唯恐 制服 高妙 凸顯 無窮無盡 約定俗成 不可開交 戛然而止 風雨不透

三、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趣談“馬鞭”。

(1)學生快速默讀《馬鞭》一文,圈畫不懂的地方。

(2)結合閱讀提示,思考從本篇文章中瞭解到了京劇的哪些藝術特色。

(3)教師補充資料,出示圖片、京劇選段,學生欣賞後再默讀課文,加深理解。

①補充文字資料。

趟馬 由於京劇中多以馬鞭來代替馬,或作為騎馬的象徵,因此凡手持馬鞭揮舞著上場後運用圓場、翻身、臥魚、摔叉、掏翎等技巧連續做出打馬、勒馬或策馬疾馳的舞蹈動作的組合就是京劇的趟馬。趟馬的形式多樣,一般用來表示人物騎馬的心情,或用來顯示人物的身份、性格和行動目的。

②播放視訊資料。

?京劇《追韓信》中韓信、蕭何、夏侯嬰三人在互相追趕時依次上場趟馬片段。

?《拾玉鐲》中小姑娘鞝鞋底的片段。

?《金玉奴》中小生演員喝完豆汁後用嘴舔筷子片段。

(4)出示閱讀思考卡,學生分組交流討論。

閱讀思考卡

A.京劇表演中的“馬鞭”是如何產生的呢?

B.“用一根小小的馬鞭就徹底解決了,而且解決得無比漂亮”,你從“徹底”和“無比漂亮”中讀出了什麼?

C.“馬鞭”這種表現手法有什麼作用?又具有怎樣的魅力呢?

D.文中除了講到“馬鞭”這種虛擬道具,還講到了哪些虛擬道具?是怎樣過渡到對這些道具的介紹的?找出文中的過渡句。

E.說說你覺得有趣的地方。

(5)彙報交流閱讀思考卡上的問題,品析課文。

A.京劇表演中的“馬鞭”是如何產生的呢?

預設: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原句來回答。本課是一篇說明文,對於馬鞭的產生、馬鞭的作用和舞臺效果都介紹得非常清楚。閱讀時要留心,找出對應的句子回答即可。“騎馬在舞臺上沒辦法表現,舞臺方圓太小,馬匹是無法馳騁的。真馬出現在舞臺上,演員也怕它失去控制。”所以馬鞭便產生了,這是一種虛擬的道具。

B.“用一根小小的馬鞭就徹底解決了,而且解決得無比漂亮”,你從“徹底”和“無比漂亮”中讀出了什麼?

預設: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所體現的程度之深。“徹底”指“全面的、充分的”,“徹底解決”和“無比漂亮”都包含著一種讚歎,從中可以感受到一種佩服的感情,這也說明“馬鞭”是一種凝聚著智慧的表現手法。

C.“馬鞭”這種表現手法有什麼作用?又具有怎樣的魅力呢?

預設:學生可用課文中的原句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話來概括。

D.文中除了講到“馬鞭”這種虛擬道具,還講到了哪些虛擬道具?是怎樣過渡到對這些道具的介紹的?找出文中的過渡句。

預設:學生應該已掌握找過渡句的方法:過渡句一般在句段或段首。文中的過渡句非常明顯,學生很容易找到:“馬鞭是實在的道具,是可感覺可使用的。京劇還有一些虛擬的道具,但一樣可感覺可使用。”“再比如宴席上的酒壺酒杯。”所以文中除了講馬鞭外,還講了針線、飯菜等虛擬道具,這些虛擬道具是和鞋底、酒壺酒杯這樣的實體道具配合使用的。

E.說說你覺得有趣的地方。

預設:課題是《京劇趣談》,“趣”是一個關鍵字。所以此處可讓學生說說自己覺得哪些地方有趣,這樣能瞭解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情況。

2.趣談“亮相”。

過渡:瞭解了京劇中道具的使用情況後,我們再來看看“亮相”。

(1)指名分段朗讀《亮相》一文,其他學生邊聽邊畫,指出朗讀得不準確的地方。

(2)教師出示相關視訊資料:亮相。

(3)學生再次默讀課文,圈畫自己覺得不理解的字詞或句子,先在小組內交流,若還不能理解再在班上提出來共同探討。

預設難點一:第1自然段中有幾個加了引號的字,如“殺”“醒”“完”,這裡的引號表示什麼?

明確:這裡的引號表示特殊含義,因為舞臺上的“殺”“醒”“完”都是虛擬的,不是真實的,所以要加上引號。

預設難點二:文中講了哪兩種“亮相”?分別有什麼特點和作用?

明確:課文中講了兩種亮相——靜態的亮相和動態的亮相。靜態的亮相是在緊張而激烈的情節當中突然停下來,一切都像是被某種定身術給制服了。作用是以靜顯示武藝的高強,顯示必勝的信心。動態的亮相是雙方正在交戰時,一方被打敗,跑下去了,可勝利一方不緊追,反而留在原地耍刀或槍。這是京劇中的雜技成分,作用是凸顯人物的英雄氣概。

預設難點三:第3自然段中有這樣幾句話:“這,哪裡還是戲劇?這,不是太像雜技了嗎?您說得太對了,這就是京劇中的雜技成分,自古如此,如今還保留著。”你讀完這幾句話後有什麼感覺?你感受到了文章語言的什麼特點?

明確:這幾句話彷彿一問一答,觀眾說出他的疑問,作者解答對方的疑問。兩個反問句寫出了觀眾的吃驚,這其實也是我們的疑問:耍兵器似乎和京劇的情節沒有多大關係,為什麼要這樣呢?經過作者的解答,我們就可以知道這是京劇自發展初就延續下來的,既使京劇表演更加精彩、有可觀性,也顯示了人物的英雄氣概。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文章語言的通俗、親切、自然。

(4)交流你覺得有趣的地方。

3.創設小舞臺,趣味表演。

過渡:同學們,通過學習,我們瞭解了京劇中一些有趣的知識,我們也觀賞了一些經典的京劇片段。現在讓我們也來演一演,親自體味一下京劇的魅力吧!

(1)出示幾個關鍵詞,同桌之間或小組內可以自己演一演。

騎馬快奔 鞝鞋底 主客 飲酒 靜態 亮相

(2)邀請幾名同學上臺表演。

(教師若能提前準備一些道具更好,如馬鞭、鞋底、酒壺酒杯、假兵器等。)

四、質疑交流,拓展閱讀

1.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過渡:除了馬鞭和亮相,有關京劇的有趣的知識還有許多。比如京劇的臉譜與人物分類、京劇的音樂、京劇的服飾等。京劇雖然有這麼深厚的藝術底蘊,但我們一提到京劇,首先想到的京劇愛好者是老人,年輕人喜歡京劇的卻不多。有些人還說京劇是“老人的藝術”“過時的藝術”,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你認為京劇為什麼不能普及呢?

預設:其實不僅僅是京劇,許多傳統文化都面臨著受眾小、被人淡忘的尷尬處境。聽聽學生的意見,教師在今後的學習中可以用適當的方法加強這方面的薰陶和學習。教師要強調,我們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要多瞭解我國的傳統藝術,不要因為人云亦云而去忽略它、排斥它,要真正去了解它。只有真正走近它,才能體會它的無窮魅力。

2.補充資料,出示一些關於京劇的關鍵詞,讓學生進一步領略京劇的魅力。

京劇的四大基本功 唱、念、做、打是戲曲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段,同時也是戲曲演員表演的四種基本功,通常被稱為“四功”。“唱”,指的是唱功;“做”指的是做功,也就是表演;“念”指的是音樂性唸白;“打”則指的是武功。

京劇的四大行當 人們通常把“生、旦、淨、醜”作為京劇行當的四種基本型別。每個行當又有若干分支,各有其基本固定的扮演人物和表演特色。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統稱;“生”“淨”兩行是男角色;“醜”行中除有時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

京劇的臉譜 京劇臉譜是一種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妝方法。由於每個歷史人物或某一種型別的人物都有一種大概的譜式,就像唱歌、奏樂都要按照樂譜一樣,所以稱為“臉譜”。一般來說,紅色臉譜代表忠義;紫色臉譜象徵剛正;藍色臉譜代表勇猛;黑色臉譜代表耿直;綠色臉譜表示俠骨義膽;白色臉譜表示奸詐、狠毒;金、銀二色臉譜則多見於神、佛、鬼怪,以示其金面金身,象徵虛幻。

京劇界四大名旦 “四大名旦”是在20世紀20年代由投票選舉產生的,前四名依次為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梅、尚、程、荀四人在藝術上各具特色。

五、背誦積累,作業設計

1.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豐富積累,也可以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

2.課下蒐集更多關於京劇的資料,欣賞相關表演。有條件的話,可以到現場去看一場京劇表演。

3.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板書設計: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京劇趣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京劇有哪些藝術特色。

2.學習課文,瞭解京劇更多的奧祕,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藝術的熱愛,培養鑑賞京劇藝術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京劇有哪些奧祕及藝術特色。體會課文表達的條理性。

2.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藝術的熱愛,培養鑑賞京劇藝術的能力。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作者簡介

在課前,大家已經蒐集了一些關於京劇的資料,你瞭解到了哪些?你認為京劇有哪些藝術和奧祕?談談你的認識和體會。(學生暢談,教師指導。課件出示作者簡介。)

二、檢查預習

1.指名讀。

注意以下詞語的讀音,並反覆認讀:

馳騁 尷尬 徹底 虛擬 鞝鞋底 僕人 凸顯 戛然而止

2.小組交流,理解詞語的意思。

3.教師抽學生彙報,全班交流。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請同學們自主閱讀《京劇趣談》這篇課文。閱讀結束後,請簡要說一說作者為我們介紹了京劇哪些方面的藝術。(指名答)

2.師:“馬鞭”和“亮相”在京劇藝術中有何妙用?請結合課文列舉相關語句自由交流。(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可以高揚,可以;可以,可以。

(2)俗話說,古詩也說。

四、再讀課文,合作探究

1.自由朗讀課文第1~3自然段——介紹馬鞭的內容。

(1)師:中國古人時常要騎馬,可騎馬在舞臺上沒辦法表現,原因是什麼? 京劇表演中是通過什麼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的。(學生自由舉手說一說)

(2)為什麼說馬鞭可以漂亮地解決騎馬在舞臺上沒辦法表現的問題?請結合課文舉例說明。(學生合作交流後發言)

(3)作者介紹馬鞭是實在的道具,是可感覺可使用的。為什麼還要介紹京劇中一些虛擬的道具呢?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與本課的第一個小標題——馬鞭,是否衝突?(指名說)

明確: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為了突出京劇的表演藝術,與馬鞭這種實在的道具互相襯托,相得益彰。因而與小標題不衝突。

2.自由朗讀課文第4~6自然段——介紹亮相的內容。

(1)靜態亮相是如何體現京劇藝術的高妙之處的?請結合具體事例說一說。(學生合作交流後發言)

明確:課文第4自然段便是通過具體事例來印證京劇藝術的高妙之處的,同時作者通過俗語和古詩,進一步論證靜態亮相的妙處。

(2)京劇中動態亮相有何高妙之處,作者是怎樣論述的?(指名說)

明確:課文第6自然段便是具體論述動態亮相的高妙之處的,作者通過動態亮相的具體表現,引出雜技表演的藝術,以此印證動態亮相不愧是京劇藝術的高妙之處。

五、寫作特色

思考:本文在寫作上有什麼特色?(學生交流)

歸納:(1)語言通俗幽默,親切自然;(2)舞臺場景描寫生動傳神;(3)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使文章更有說服力。

六、拓展延伸

蒐集有關京劇表演藝術的資料,或觀看一些京劇戲曲視訊,瞭解更多有關京劇的知識和奧祕。同學之間進一步交流。

【教學板書】

23京劇趣談

馬鞭亮相

馬鞭的功用 靜態 亮相——京劇藝術的高妙之處

虛擬的馬鞭 動態 亮相——凸顯人物的英雄氣概

裝飾的美 實在的道具 虛擬的道具

【教學反思】

京劇的藝術特色有很多,作者通過對馬鞭和亮相的描述,向我們展示了京劇的一些藝術特色。在“馬鞭”一節中,馬鞭在京劇表演藝術中到底有哪些功用?解決了哪些問題?實在的道具和虛擬的道具起著什麼作用?這些是我們探究的主要問題。在“亮相”一節中,作者通過京劇表演上的具體事例,向我們展示了靜態亮相和動態亮相在京劇藝術上的高妙之處。舉例典型,論證有力,也是我們學習的重點。不足之處在於,文字是“趣談”,而我的“趣教”體現得不夠明顯。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京劇趣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並積累“馳騁、尷尬、虛擬、約定俗成、凸顯”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京劇表演中馬鞭的應用和亮相的藝術特色。

3.通過語言文字的描述瞭解藝術帶給人們的享受。

教學重點

瞭解京劇表演中馬鞭的應用和亮相的藝術手法。

教學難點

學習課文用具體事例說明京劇表演特點的說明方法。

教具準備

京劇演出片段的課件

教學設計

一、談話匯入新課

說起中國的國粹,有些同學可能會想起京劇。京劇積澱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豐厚文化底蘊,每一位中國人無不為此而感到驕傲與自豪!京劇藝術不僅深受炎黃子孫的喜愛,同時,她那獨特的表現形式和魅力,征服了全世界各國酷愛藝術的人們。這節課,我們就走近京劇,瞭解一下京劇的藝術特色。【課件1:課題】(板書課題: 京劇趣談)齊讀課題。

二、讀通讀準課文

1.課文從哪兩個角度講了京劇表演的特點?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問題自由通讀全文,要求讀準每個字的字音。看看你讀懂了什麼,有什麼疑問,在書上標記一下。

2.【課件2】出示詞語認讀:

馳騁 尷尬 虛擬 高揚 低垂 裝飾 約定俗成

鞝鞋底 酒宴 唯恐 不可開交 戛然而止 越發

三、瞭解京劇特點

1.【課件3】出示第一部分《馬鞭》學習要求。

默讀課文第一部分,回答下列問題:

(1)京劇表演騎馬時,為什麼不用真馬?

(2)京劇表演中,用什麼道具來表演騎馬?

(3)演員拿著馬鞭代替真實的騎馬有什麼好處?

(4)作者為了說明虛擬的道具也是可感覺可使用的舉出了哪兩個例子?

2.小組交流,明確問題答案。

3.指名彙報,教師點撥指導:

舞臺方圓太小,馬無法馳騁,所以只能找一樣東西來替代,馬鞭是比較合適的。(板書:虛擬)

演員手拿馬鞭,騎馬人特定和優美的姿態能鮮明地表現出來,演員有無窮無盡的表演自由,隨心所欲,不受限制。(板書:馬鞭)

作者為了說明虛擬的道具也是可感覺可使用的舉出了兩個例子,一個是《拾玉鐲》中小姑娘鞝鞋底用的線是虛的,一個是宴席上舉杯喝酒是虛的。

(板書:鞝鞋底 舉杯飲酒)

3.全班交流,瞭解用馬鞭虛擬表演的特點。

四、感知表達特點

1.自由讀《馬鞭》部分,思考作者由馬鞭說起,為的是說明京劇表演中的什麼特色。

2.讀第二、三自然段,用簡潔的語言分別寫出這兩個自然段的意思。

(二、演員表演鞝鞋底,針線都是虛的,但感覺可以使用。三、演員表演舉杯喝酒,實際上並不真喝。)

3.作者說京劇中還有一些虛擬的道具,一樣感覺可以使用時,用了什麼說明方法?(舉例子,一是鞝鞋底,二是舉杯喝酒。)

4.京劇欣賞,看錶演領悟京劇表演的藝術特色。

(1)多媒體播放:【課件4】京劇中騎馬、鞝鞋底、舉杯飲酒的圖片。

(2)學生談觀看後的體會。

五、體會表演特點

1.出示學習要求:

默讀《亮相》部分,要求讀懂這部分內容後,把重點講給別人聽。注意講清楚:

(1)這一部分講了京劇表演中哪兩種奇特場面?

(2)這兩種表演有什麼好處?

2.創設情境,運用方法,講給別人聽。

3.師生評議。(板書:亮相 靜止 雜技)

4.片段欣賞,體會好處。

多媒體播放:【課件5】相關的京劇片段,學生結合文字描述體會這種表演方法的好處。

六、拓展閱讀資料

出示:【課件6、7】

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劇表演四項基本功。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樂性的唸白,二者相輔相成,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藝,二者相互結合,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舞”。

戲曲演員從小就要從這四個方面進行訓練,雖然有的演員擅長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當以做功(花旦)為主,有的以武打為主(武淨)。但是要求每一個演員必須有過硬的唱、念、做、打四種基本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地發揮京劇的藝術特色。更好地表現和刻畫戲中的各種人物形象。

京劇有唱,有舞,有對白,有武打,有各種象徵性的動作,是一種高度綜合性的藝術。

板書內容

京劇趣談

虛擬:馬鞭 鞝鞋底 舉杯飲酒

亮相:靜止 雜技

教學反思

京劇是中華文明的寶貴遺產,體現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略讀課文教學的目標究竟又是什麼?教學中又如何體現它的教學特點呢?我們該怎麼做呢?我認為:

一、明確略讀課文教學的目標

用多種閱讀方法獲取重要資訊,尤其要進行略讀能力的訓練,讀懂文章的大意。通過自主閱讀獲取資訊,培養獨立閱讀能力。加強課內外聯絡,溝通課內外閱讀,適度拓展和延伸。略讀課文的教學應該成為聯絡課內外閱讀的橋樑,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嘗試運用精讀課習得的方法獨立閱讀,實現向課外完全獨立閱讀的過渡。同時,要根據單元主題及課文的特點,適當向課外拓展、延伸。

二、把握略讀課文教學的尺度

略讀只是一種閱讀的方式,它的任務比較單一,只是為了獲取相關的資訊。而略讀教學則是一種教學活動,它承擔了更為廣泛的任務,不止是讓學生在略讀實踐中獲取資訊,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學習略讀方法,學會略讀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略讀能力。

縱觀本堂課的教學,我深刻地感受到備課要注重實質,深鑽進去,不能只把側重點放到了形式的研究上。相信有了不斷的反思和改進,我的課堂教學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京劇趣談》教案 篇4

文字分析:

本文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熟悉的事物在夏天裡是如何生長的,從而讓我們感悟到青少年時期的重要性,啟迪我們要珍惜美好時光,健康地、有力量地成長。本文的語言質樸,讀來親切有趣,對學生來說理解難度不大。文中列舉了許多夏天裡成長的事物,這些都是圍繞著中心句“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展開的。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中心句思考,體會作者的行文特點。同時,教師要努力引導學生親近文字,走近文字,親自感受夏天裡萬物都在生長,進而感悟人也要珍惜時間,積極爭取知識、能力、經驗的增長。

教學目標:

1.會寫11個生字,重點理解“苞蕾、豐滿、諺語、儘量”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確文章的中心意思,體會文章圍繞中心意思來寫的好處。

3.體會本文的表達特點,明白文章最後一句話的意思,懂得人一定要珍惜時間,也要用力成長的道理。

教學重點:

圍繞中心句,從動植物、非生物和人的成長三方面來感受中心意思。

教學難點:

體會本文的表達特點,明白最後一句話的含義。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棚、蔓、苞”等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苞蕾、苔蘚、甘蔗、軟綿綿”等詞語。

2.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確文章的中心意思。

3.理清課文脈絡,大致瞭解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闡述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的。

教學難點

1.正確讀寫生字詞。

2.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思考文章是怎麼圍繞這句話來寫的。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揭示課題

1.教師播放音樂《四季歌》(林夕填詞,黃耀明演唱),引發學生暢談四季感受。

導語:每個季節都有獨特的美,因為四季輪迴,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不同面貌。同學們,你們最喜歡哪個季節?能說說原因嗎?(學生暢談)

(播放音樂,課件出示歌詞。)

紅日微風吹幼苗/雲內歸鳥知春曉/哪個愛做夢/一覺醒來/床畔蝴蝶飛走了

船在橋底輕快搖/橋上風雨知多少/半唱半和/一首歌謠/湖上荷花初開了

四季似歌有冷暖/來又復去爭分秒/又似風車轉到停不了/令你的心在跳

橋下流水趕退潮/黃葉風裡輕輕跳/快快抱月睡/星星閃耀/凝望誰家偷偷笑

何地神仙把扇搖/留下霜雪知多少/螞蟻有洞穴/家有一個門/門外狂風呼呼叫

四季似歌有冷暖/來又復去爭分秒/又似風車轉到停不了/令你的心在跳

2.出示課題,理解課題。

過渡:剛才大家說了自己最喜歡的季節,老師發現有許多同學喜歡夏天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這個生機勃勃的季節有關的課文——《夏天裡的成長》。(板書課題)大家剛才提到了夏天可以穿漂亮裙子,可以吃西瓜,可以吃冰激凌,還有長長的暑假,有同學提到成長了嗎?夏天裡有哪些成長呢?我們趕緊進入本課的學習吧!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出示閱讀要求。

讀準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先圈起來,再把詞語放進句子中多讀幾次。遇到讀不懂的句子先畫出來,再和同學議一議。

2.課件出示詞語,指名讀,正音,小組內交流詞語的意思,教師巡視中予以指導。

豆棚 綠蔓 苞蕾 苔蘚 草坪 甘蔗 瀑布

縫隙 諺語 割谷 活生生 軟綿綿

◆需注意的字音:

“蕾”是三聲,不要讀成二聲;“蘚”是三聲,不要讀成一聲;“縫”和“蔓”是多音字,要讀準音。

◆識字方法:

根據形旁歸類識字:“苞、蕾、苔、蘚、蔗”都是草字頭,與植物有關。

◆ABB式結構的詞語:

“活生生”和“軟綿綿”都是ABB式結構的詞語。其他ABB式結構的詞語還有亮晶晶、綠油油、黃澄澄、白花花、黑乎乎等。

3.小組合作,再次朗讀課文,在朗讀中相互檢測生字、生詞的認讀情況,努力將句子讀得正確、流利。

預設:這篇課文篇幅較短,但涉及的描寫物件非常多,比較適合學生反覆朗讀,進而熟知課文內容並讀中有悟。多讀幾遍,學生對整篇課文的主要內容、中心意思都能很好地理解。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學習提示。默讀課文,思考下面的問題。

(1)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話概括誰在夏天裡成長嗎?

(2)圍繞這一中心句,作者寫了哪些事物?請在文中標示出來。

(3)讀文章的時候,一邊讀一邊畫,把那些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

2.交流問題一和問題二。

(1)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全文都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

方法拓展:尋找文章中心句的方法。

明確:中心句是指文章中處於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導作用,是文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也是概括段意的一種方法,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圍繞中心句寫的。我們在閱讀時找準了中心句,也就是把握了一篇文章或者一段話的主要內容。那麼,如何找中心句呢?常見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從題目去找。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的題目就是中心句。如《手術檯就是陣地》這一題目實際上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②從總起句去找。文章開頭的總起句一般揭示了全文內容。③從結尾去找。有些文章的結尾往往總結全文,點明中心。④從反覆句中去找。有的文章為了突出某種意思並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將某句話在文中反覆出現,這句反覆出現的話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句。⑤從議論句中去找。文中議論處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議論句中的關鍵句就是中心句。⑥從富有哲理性的句子中去找。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這個句子往往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2)明確作者寫了哪些事物。課件出示表格示例,學生繪製完整表格,並填寫。

(3)學生填完表格後,引導學生觀察所填內容,分類概括。

過渡:同學們都已經填完表格了。我們發現作者在文中寫了許多事物的成長,但是要想寫出“萬物”是不可能的,因此作者選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事物。現在請大家仔細看一看,如果要把大家填的這麼多事物分個類,那麼可以分成幾大類呢?

明確:植物、動物、山水、鐵軌、馬路、人。

四、課堂回顧,交流收穫

1.教師適當總結教學內容。

過渡:火熱的夏天裡,萬物充滿生機。儘管有時熾熱的太陽會把大地烘烤得蔫頭耷腦的,但夏天的雨也很熱烈,一場大雨就能把暑熱沖刷得乾乾淨淨。夏天就是這樣一個豐富多彩、充滿激情的季節,在這樣的季節裡萬物迅速生長著,唯恐辜負了這個好時節。那從萬物的成長中我們又能學到些什麼呢?下節課我們再去仔細品讀,好好感知。

小結:今天這堂課,我們主要學習了生字新詞,明白瞭如何尋找文章的中心句,然後圍繞著中心思想去讀文章、找細節,感受到了夏天無處不在的生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又彷彿回到了夏天。今天的課堂氣氛很好,真有點夏天熱烈的感覺呢!

2.引導學生交流收穫。

(1)自由交流並積累學習方法。

(2)摘抄、積累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五、作業設計,鞏固提升

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文章是怎麼圍繞中心意思來寫的。

2.學習本文運用淺顯而生動的語言表達情感的方法。

3.理解文中的諺語,理解最後一句話的意思,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從文中明白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通過閱讀,理解為什麼說“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

2.理解最後一句話的含義,從中受到啟迪。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匯入新課

回憶舊知,進入新課。

過渡:上節課,我們反覆閱讀了課文,在閱讀時,老師要求大家圈畫出不太理解的地方。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讀懂課文,讀透課文。首先我們要回顧一下上節課學過的內容,有哪位同學能說說這篇課文是圍繞著什麼中心意思來寫的?(生答)圍繞著這個中心意思,作者寫了許多迅速生長的事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去看一看、品一品。

二、研讀課文,感受“成長”

1.感受植物、動物的迅速“成長”。

(1)學生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標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2)教師出示課文中提到的各種植物的圖片,讓學生認一認植物。

課件出示以下圖片:豆棚瓜架上的綠蔓;竹子、高粱;苞蕾、鮮花、果實;苔蘚;草坪菜畦。

預設: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文中提到的一些植物很平常,但是城裡的孩子不一定見過。儘管文字很簡單,但有些學生不一定有直觀的感受,因為他們缺乏這些方面的常識。所以教師出示相關圖片讓學生認一認是很有必要的。

(3)思考與交流:這些生物在夏天裡的成長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呢?文中哪句話能說明這個特點?就此進行交流。

①學生交流後明確: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話,這句話概括了萬物在夏天裡的成長的共同特點:“生物從小到大,本來是天天長的,不過夏天的長是飛快的長,跳躍的長,活生生的看得見的長。”

②這句話中,你覺得哪幾個詞用得好?寫出了夏天裡成長的什麼特點?

(“飛快”“跳躍”“活生生”,這些描寫很有畫面感和動態感。其實,生物的成長在你觀察的時候是看不出來的,彷彿沒有什麼變化,但放到整個夏季的、延續的過程中來看時,就是飛快的了。)

③指導朗讀:“飛快的”“跳躍的”“活生生的看得見的長”讀出節奏感,語速稍快。

(4)引導學生抓住表示時間的詞語體會夏天裡動植物成長迅速的特點。

①學生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一天;一夜;昨天;今天;明天;幾天;個把月。)

②“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鮮花,明天就變成了小果實。”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對這句話有疑問嗎?

預設:對於這句話的理解不能侷限於字面意思。“昨天”“今天”“明天”三個詞語連用,讓我們進一步體會了夏天裡動植物生長迅速的特點。可能確實有些植物從開花到結果就是如此迅速,但實際情況是大多數植物不會生長得這麼快,這裡有種虛指的意味,是為了強調生長之快。學生讀到此句時就自己的閱歷提出質疑是非常正常的,教師可引導學生用“昨天……今天……明天……”造個句,大多數學生通過造句能夠體會到很多時候“昨天……今天……明天……”並不是實指。

(5)合作朗讀。

①師生共讀。教師讀第一句中心句,後面描述不同生物生長的句子由不同的學生來讀,要讀出生長迅速的感覺。

②分組朗讀。每組朗讀一句話,看哪一組讀得最好。

2.感受生活中其他事物的“成長”。

過渡:在夏天裡,綠蔓、竹子、高粱、鮮花、苔蘚、草坪、菜畦、小貓、小狗、小雞、小鴨都在成長。那麼還有誰在夏天裡成長呢?誰願意把第3自然段讀給大家聽?

(1)一名學生朗讀第3自然段,其他學生仔細聽,做標記。

(2)教師板書“因為……所以……”,引導學生用此句式描述該段中五種事物成長的特點。

(3)小組交流、彙報;質疑探討。

?因為草長,樹木長,所以山是一天一天地變豐滿。

?因為稻秧長,甘蔗長,所以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來。

?因為水長,瀑布長,所以河是一天一天地變寬變深。

?因為鐵路的鐵軌也長,所以接茬地方的縫兒幾乎填滿了。

?因為柏油路長,所以路面高起來。

質疑:為什麼沒有生命的鐵軌和馬路也會長呢?

明確:這涉及物理知識,如果學生不理解,教師可做簡單的講解。夏天溫度高,鐵軌受熱會膨脹,所以會把縫隙填滿;柏油馬路是由黑色的瀝青鋪成的,瀝青吸熱能力強,如果瀝青層比較厚,到夏天瀝青馬路表面的溫度會高出氣溫十幾度,路面就會發軟,看上去路面好像變高了。

(4)指導學生理解俗語“不熱不長,不熱不大”。

預設:教師出示另一句民間諺語“該冷不冷,五穀不豐;該熱不熱,五穀不結”。農家人在年復一年的播種、收穫中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而這些經驗常以樸實易記的俗語記載下來。“不熱不長,不熱不大”也是如此,夏天到了,溫度升高,莊稼就長得很快;如果氣溫不夠,節氣不到,莊稼就成熟得較慢。

(5)指名朗讀本段。

朗讀指導:火熱的夏季到處是一片熱鬧的景象,朗讀時語調要歡快,讀出萬物飛快變化的感覺。

3.體悟人也在“成長”,要用力地成長。

過渡:同學們,有生命的植物、動物和不具生命的山水、鐵軌甚至馬路在夏天裡都在長大,說明了夏天的確是萬物迅速成長的時期,那麼人也是一樣的,也是在一天天地長大。人在夏天裡的成長有什麼特點呢?請大家讀一讀文章的最後一個自然段。

(1)出示思考題,學生結對或分組討論。

A.學生們在夏天裡是怎樣成長的?

(學生們的身體、年齡都在成長。不管升級或跳班,無論快慢,總是要長。國小生有的成了中學生,中學生有的成了大學生。)

B.讀讀文中的兩句諺語,作者引用它們是為了說明什麼?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農作物到了該長的時候不長,或是長得太慢,就沒有收成的希望。”)

預設:學生缺乏農作物方面的知識,教師可簡單地向學生解釋兩句諺語中蘊含的農作物生長的知識。“六月六,看谷秀。”這裡的六月六指的是農曆六月初六,正值炎夏。“看谷秀”就是看著莊稼抽穗。所謂“谷”,和現在的說法“穀物”之“谷”的含義一樣,不單純是指稻穀。這句民諺的意思是莊稼長勢如何,能否獲得豐收,在這一天就能看出個八九不離十。“處暑不出頭,割谷喂老牛。”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即為“出暑”,處暑節氣意味著夏天結束,即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此時黃河以北地區氣溫下降。這句農諺是說到了處暑節氣,地裡的莊稼還出不了穗頭的話,就不行了,就熟不了啦,不如做飼料割掉喂牛。

C.理解最後一句話的含義:人也是一樣,要趕時候,趕熱天,儘量地用力地長。

質疑:①這裡的“熱天”僅僅指的是夏天嗎?

②這裡的“長”只是指身體的長、在學校年級的變化嗎?

明確:“熱天”不僅僅指季節,而是指利於學習知識、利於成長的時間和環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時期。如果說夏天是植物、動物迅速生長的時間段,那麼青少年時期就相當於人生中的夏季,這個時候是學習知識的關鍵時期。“長”不僅僅指身體的成長,年齡的增長,還指知識的積累、思想的成熟,比如對時間的珍惜,懂得堅持對於成長的意義等,更側重於人的精神上的成長。所以,課文最後一句話是在告訴我們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時期珍惜時間,積極獲取知識、能力,不能錯過獲得知識儲備的最佳時期,否則可能成為一事無成的人。

(2)學生自由發言,談一談對“成長”二字的理解,說一說從這一自然段中得到的啟迪。

(3)齊讀第4自然段,再一次體會人也要努力成長的道理。

小結: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裡有力量地生長著,希望同學們能夠在自己人生當中的夏天裡同樣有力量地生長,等到了秋天才會有好的收成!

三、體會寫法,拓展延伸

1.體會文章的主要寫法。

(1)學生結合課後習題,想想本文在寫法上最大的特點,再和同學交流。

(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中心句,全文圍繞著這句話描述了植物、動物、非生物和人在夏天裡的成長,脈絡非常清晰。作者選取的事物非常有代表性,寫出了它們成長的特點。)

(2)學生結合自己多次的朗讀體驗,說說本文在語言上有什麼特點。

(文中的語言都是我們熟悉的語言,淺顯易懂,這種表達雖然沒有華麗的詞彙,卻用得恰到好處,讓人感到親切、自然、樸實。)

2.快樂小練筆。

(1)夏天,你周圍的事物還有哪些也在生長?用自己的話寫一寫,可以模仿課文中的句式,也可以自由創作。

示例:夏天,蘋果樹也在快速地生長著,幾日不見,豌豆大的小蘋果就長得像拳頭了;鳥窩裡嫩黃的小鳥撲騰撲騰翅膀,一夜之間便可以飛出鳥窩去覓食了!

(2)想一想夏天裡的事物,寫一首《在夏天裡成長》的小詩。

四、背誦積累,作業設計

1.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豐富積累。

2.積累關於農作物生長的農諺,瞭解相關知識。

3.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板書設計:略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京劇趣談》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梳理文章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

2、通過具體語句,分析人物心理的變化過程。

3、學習分析小說人物心理的方法。

二、重點難點:通過具體語句感受人物的心理變化過程。

三、教學過程

一)、匯入:

齊讀課題“盼”,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呢?盼望,希望的意思。

盼,目分黑白也。——《說文解字》

盼,美目也。——《字林》

說明這個字是期待等待美好的事物,或者實現一個美好的願望。今天我們看看作者要盼望一個什麼美好的事物呢?盼穿雨衣。主人公在實現“穿上新雨衣”這一願望的過程中,他的心理有哪些變化?作者如何表現這樣變化呢?

二)、研讀課文

1、文章1-2段,這是一件什麼樣的雨衣?

“綠色的”“透明的”“斗篷式的”:雨衣非常美麗、便捷。

2、我初次見到它時有哪些具體表現呢?

“戴”“抖抖”“窸窸窣窣”

3、這些詞體現了我當時什麼樣的心理?

內心非常欣喜,迫不及待地想要穿上新雨衣。

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人物的具體表現來體會到人物的心理。

4、我盼望著穿雨衣,也就盼望著變天,我是如何盼望著變天的呢?

“每天在放學的路上我都是這樣想”:體現我內心十分焦急著急。

通過人物的直接描寫,體現人物心理。

5、我盼變天,終於變天了,此時我的心理有怎樣的變化呢?

“路邊的小樹忽然莎啦啦地喧鬧起來,好像在嘻嘻地笑。”

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寫出了樹被風吹動的聲音,體現起風了,要下雨了。因此通過此時環境的特點,來展現人物的內心。

6、因此當我們理解人物內心時,可以通過直接描寫人物內心的語句、描寫人物外在表現以及環境描寫襯托人物心理這三方面來分析人物心理特點。

四人為一組,閱讀文章的5—21節,圈畫出描寫主人公心理的語句,並結合三個表現人物內心的方法,分析人物此時的心情。

5—15段:人物的語言、肖像(外在表現),體現主人公無法穿上雨衣內心的失望。(分角色朗讀課文)

16段:人物的心理活動,直接體現人物的心理。

17段:環境描寫,運用比喻的修辭,體現人物興奮愉快的心理。

20段:“挺”“小心翼翼”人物的外在表現,體現人物此時興奮的心情。

三)、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學會了可以有三種方法來分析人物的心理。全篇文章作者盼望著穿雨衣的故事,把故事寫得這樣的一波三折,同時人物的內心更是跌宕起伏。作者盼望穿上雨衣其實就是盼望著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盼望著美好的生活。

板書:

直接描寫人物內心

欣喜

興奮

喜悅

描寫人物外在表現

著急

失望

環境描寫烘托心理

(七)作業

我們也會盼望著很多事情的發生,請同學們自己朗讀這個小片段,我此時應該是什麼樣的心理,補寫50字,要求使用兩種方法展示人物的心理。

家裡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吃晚飯時可以看電視。我自然“見機行事”,分秒必爭地開啟電視。我把視線從電視上收了回來,才發現碗已經空了。

母親:“吃完了就去做功課吧。”

……

正是關鍵時刻。”

我嘟囔著,心想,我還沒看完呢。

“且慢!”我急中生智,使出我的緩兵之計。

“我還沒吃飽呢!”為了大飽眼福,我急忙嚷到“再來一碗!”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京劇趣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本課11個生字,識記並掌握“靜謐、親戚、寒暄、熙熙攘攘、俏麗、烘烤、勤勉、龐然大物、音韻、僻靜、親吻、大街小巷”等詞語。

2.感受草蟲村落的生活情境,體會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靈的情懷。

3.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體會作者如何觀察、如何展開想象進行聯想去表達獨特的感受。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如何進行觀察、並如何運用豐富的想象來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教學難點

感受作者對大自然、對小生靈的愛戀之情。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會寫11個字,正確讀寫“靜謐、追隨、小巷、俏麗、烘烤、音韻、演奏、探索、勤勉、漫遊、親吻、左衝右撞、意味深長、龐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詞語。

2.指導學生在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播放夏日蟲鳴的聲音。

2.交流:你聽到了什麼?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大自然的聲音和色彩總能讓人陶醉,走進去使人流連忘返。讓我們跟隨著作者的步履慢步走進《草蟲的村落》,去享受大自然為我們帶來的樂趣吧!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自學生字生詞。

2.字詞檢查。

(1)讀準字音。幻燈片出示:(齊讀,指導學生讀準平翹舌音、前後鼻音)

靜謐 親戚 寒暄 熙熙攘攘

俏麗 烘烤 勤勉 龐然大物

音韻 僻靜 親吻 大街小巷

(2)理解詞義。

分小組討論,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詞語。小組討論無法解決的,提出來全班討論。

3.說說本課的主要內容。(主要寫“我”躺在田野裡,目光跟隨著爬行的小蟲,作一次奇異的遊歷。)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初讀課文,自學生字生詞,瞭解課文大意。因為是六年級的學生,所以生字詞不作為教學的重點,讓學生自學和小組討論來完成。首先要做到讀準字音,然後讓學生討論,解決詞義。

四、梳理內容,明確場景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草蟲的村落”在哪兒?

交流反饋:

它們的村子散佈在森林邊緣的小丘上。這裡,很多黑甲蟲村民,熙熙攘攘地往來。

草蟲的村落在“森林邊緣的小丘上”。這個森林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過放大構成的。

2.隨著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蟲的村落”裡看到了什麼?

學生交流時,老師相機出示句子:

“我想它一定是遊俠吧”……終於走出一條路。”

“蜥蜴面前圍攏了一群黑甲蟲,……到處參觀遠房親戚的住宅。”

“甲蟲音樂家們全神貫注地振著翅膀,……這是隻有蟲子們才能演奏出來的!”

明確: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村落”:有建築,有形形色色的“村民”,如花色斑斕的小圓蟲、龐大的蜥蜴、甲蟲音樂家們……他們還有各自的工作、交往和生活。

3.再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樣發現這個“草蟲的村落”的?

(1)我目光追隨著爬行的小蟲,作了一次奇異的遊歷。(理解“追隨”,“追隨”一詞點出了行文的線索是“我的目光”。)

(2)今天,我又躺在田野裡,在無限的靜謐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靜謐”是什麼意思?從這個詞語中你讀懂了什麼?

“靜謐”不但寫出了周圍環境的幽靜,還寫出了作者的心境非常平靜、人很放鬆。有這樣的環境和心情,才使他忘了世界,忘了自己,才會發現這“草蟲的村落”,才會有了他對草蟲村落的這次奇異的遊歷。

4.作者發現了草蟲的村落之後心情如何?請用課文原話回答。

“我發現了草叢中蟲子的快樂天地。我多麼得意啊!”

四、總結回顧,佈置作業

1.這節課我們跟隨著作者在草蟲的村落裡作了一次奇異的遊歷,在那裡,我們知道了在森林邊緣的小山丘上,在那細密的草叢中,有一個奇異的草蟲的村落,並且還發現了那裡是小蟲子的快樂天地。為什麼說這是個小蟲子的快樂天地呢?我們下節課再去學習。

2.作業:熟讀課文,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1.體會作者怎樣用心觀察大自然,怎樣通過豐富的想象來表達獨特的感受。

2.與大自然為友,感悟自然中花鳥蟲魚、山川草木的生命與靈性,與大自然進行“心靈對話”。

二、複習舊課,匯入新課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發現了一個小蟲子的快樂天地。作者在“草蟲的村落”裡作了一次奇異的遊歷。那麼,你們是從哪兒體會到“奇異”的?村落裡有什麼奇特的景色,村民們都在幹些什麼?請大家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3~8自然段,一邊讀一邊畫出相關的句子。

2.學生自由讀,畫句子。

三、品讀課文,深入探究

1.從“歸來的遊俠”中,體悟作者的獨特感受。

“一隻小蟲,一隻生著堅硬黑甲的小蟲,迷失在這座森林裡。我想它一定是遊俠吧!你看它雖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進著。它不斷地左衝右撞,終於走出一條路。”

(1)作者為什麼把黑甲蟲稱作“遊俠”,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遊俠,是大俠,像蜘蛛俠、蝙蝠俠那樣,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勇敢。)

(2)你從哪裡看出甲蟲是勇敢的?它是怎麼個勇敢法兒?

“你看它雖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進著。它不斷地左衝右撞,終於走出一條路。”

傲然,是一種什麼樣的樣子呢?誰來給大家表演表演!

傲然就是藐視一切而堅強不屈的樣子。請大家批註在課文的旁邊。

這是一隻勇敢堅強的黑甲遊俠,雖然迷了路,絲毫不害怕,可是他找到回家的路了嗎?請大家齊讀第四自然段。

它找到回家的路了嗎?(找到了)它雲遊四方,回到了家鄉,同伴們是怎麼招呼這位遊俠的呢?

“一隻嬌小的從洞裡跑出來迎接遠歸者。它們意味深長地對視良久:然後一起歡躍地走回洞穴裡去。”

品讀“意味深長”“對視良久”,讓學生體會家人擔心、牽掛的感情。(板書:親情)

(小結、過渡:從這位勇敢的小俠客身上,我們體會到了一種成功者的喜悅,這是一個充滿了親情的村落,村落裡還有其他的景緻、其他的感情嗎?接下來自由朗讀第五自然段。)

2.從“村民的和諧生活”中,體悟作者的獨特感受。

(1)你們讀到了哪幾種小動物啊?(小圓蟲、黑甲蟲、蜥蜴)

(2)哪種動物是村落的主人,哪種是客人呢?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

3.從“音樂演奏會”中,體悟作者的獨特感受。

4.從“村民的勞動”中,體悟作者的獨特感受。

這一段中有兩個問號:“一定是很遠很遠的地方吧?是什麼力量使甲蟲們這麼勤勉地奔忙呢?”甲蟲們從很遠很遠的地方,即使是大過自己身體兩三倍的食物,甲蟲們還是勤勉地奔忙著,同時,它們也是快樂的。在我們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例子呢?

(我們的父母,掙錢來不但要養自己,還要養我們,養這個家。因為有愛,對家庭和對生活的愛,所以一直勤勞地工作著、奔忙著。)

甲蟲們在這片快樂的天地中,勤勞並快樂地勞動著、生活著,這麼勤勞的甲蟲,真值得我們尊敬啊!(板書勤勞)

大家請看第八自然段,我完全迷惑了,在小蟲子的腦海中,究竟蘊藏著多少智慧?它們的村落裡有專門的氣候工作者、工程師……各種不同的工作,都有專門的蟲子擔任。村落雖小,卻體現出了蟲子們的大智慧。

(板書:智慧)

這雖然是一個草蟲的村落,但是卻充滿了親情、友情、藝術、勤勞和智慧。

四、總結全文,領會升華

同學們,多麼可愛的草蟲啊!它們不僅有豐富的情感世界,還有高雅的藝術追求。它們不但會生活,還會創造生活。這是作者看到的、品味到的。只要我們能像作者一樣用心去觀察,我們也會發現很多。請同學們發揮想象,把自己觀察過的小蟲寫下來,寫的時候要學習作者的寫法,融進自己的感受:等會兒我們看誰寫得最生動。

今天,我們跟隨作者,用眼去觀察,用心去想象,遊歷了這快樂的小天地。就讓我們帶著這份美好的想象,走出課堂,融入自然,放飛心靈吧!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試著引領學生走進“草蟲的村落”,讓孩子們領略在草蟲世界裡的寧靜:其中有英勇的遊俠,有俏麗的少女,有它們的遠房親戚,有音樂演奏者,有智慧的建築設計,更有一群群勤勞的“村民們”……引領學生感受草蟲們對生活的熱愛。在品讀感悟文章中,我採用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讓學生在反覆地品讀重點語句的過程中,加深印象。

1.在讀中落實目標。比如,對“傲然”“左衝右撞”“寒暄”等詞語的理解和感悟。尤其對“寒暄”一詞處理,通過師生間的“打招呼”來體會含義,通過課件演示來解釋詞義並關注字形。“寒暄”的“暄”在本課不是生字,可“暄”字是“日”字旁,這是成人都容易寫錯的。老師說,同學們,“寒暄”的“寒”,表示天氣冷;“寒暄”的“暄”表示天氣暖,所以它是“日”字旁。學生對“寒暄”一詞將終生難忘。

2.在讀中凸顯形象。比如,通過體會“傲然”“左衝右撞”等詞語,來凸顯“英勇的遊俠”的形象,通過猜測這隻嬌小的甲蟲和遊俠之間會是什麼關係,來凸顯“嬌小的甲蟲”的形象。

3.在讀中建構情節。老師說,這隻遊俠不顧一切地往前衝,究竟是為了幹什麼呢?老師問,誰能告訴我,這隻遊俠急急忙忙回村子是要幹什麼呀?原來,是家中有一隻嬌小的甲蟲在深情地迎歸。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京劇趣談》教案 篇7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1聽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多媒體課件展示草原的美麗風光和人土風情的畫片,請學生談談觀後的感受。(放課件,聽歌曲)

聽了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欣賞著草原美麗的畫面,此時你有什麼想法?

2板書課題,指名讀課題。(板書課題)

今天,讓我們隨著作家一起走進草原,齊讀課題。

二、質疑問難,瞭解學情。

過渡:在預習課文中,大家知道了這篇課文描寫的是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

1讀了文章題目,你想了解哪些內容?也可以把預習課文中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

2教師隨時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課件展示)

三、自學課文,合作探究。

1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要注意一邊讀,一邊畫出重點的詞句,在課文的空白處,寫寫自己的體會和感受。教師相機指導。

過渡:在自學的過程中,同學們特別認真,尤其是同學們能抓住重點的詞句,聯絡上下文,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和課前查詢的資料,寫出了自己的體會和感受。這種做法,很值得我們學習。

2小組同學自學交流,認識上達成共識後,待會彙報你們自學的的成果。教師深入到小組內,和同學一起交流探討,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於組織教學。

四、激勵評價,賞讀涵詠。

過渡:剛才老師參與了同學們小組的活動,每個同學參與合作的積極性特別高,很多同學還發表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下面,我們請同學代表你們小組的同學,結合課文中的重點的詞句,談談你們的體會和理解認識。

(一)指名研讀草原景色部分的同學,彙報學習的情況。

1結合課文中的重點的詞句,說說老舍眼中草原的景色是什麼樣子的?並且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用書上的詞語或者自己概括詞語加以總結,請同學把這些詞板書在黑板上。〔你體會的很好,能否用書上的重點的詞語加以總結,把它板書在黑板上。學生參與板書課文中的重點的詞語。學生板書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錯別字。〕

2隨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師展示課件),加深學生感悟,充分地表達自己對草原喜愛的思想感情。(聽了同學們談的對草原的感受,一定想走入草原了,來吧!放課件)

3鼓勵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的課文。

過渡:這麼迷人的景色,這麼優美的語句,我們真的應該多讀讀。選擇本段中自己喜歡的句子進行有感情地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讀進去。〔板書:景色美〕

4學生配樂朗讀課文的情況,教師適時鼓勵。(出示課件)

(二)研讀老舍先生在訪問中被熱情招待的部分。

過渡:同學們通過邊讀邊談體會的方法,我們感受到草原的美,讓我們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作者在訪問的過程中又什麼的感受呢?

1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文部分,放聲朗讀課文。

2指導學生交流理解課文的其他部分,感受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

(1)迎接遠客:學生先讀重點的語句談體會,然後看錄影,學生再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出示課件,板書概括的詞語)

教師小結:在路上作者初步感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熱情,隨後他們來到了蒙古包外。

(2)學生齊讀蒙古包外迎接的部分。

(3)熱情接待:先讓學生隨作者一起走進蒙古包,看看發生什麼樣的事,(學生看錄影),再指名學生朗讀課文,談談為什麼這樣讀課文。學生概括板書詞語)

五、拓展延伸,感情昇華。

1如果自己是一位訪問團的成員,看到草原的美麗景色,又受到內蒙古人民的熱情款待,此時你有什麼話要說?結合自己家鄉的情況,能不能對主人發出訪問我們家鄉的邀請?(教師板書:人熱情)

2時間過得真快,在聯歡的歡聲笑語中,今天的訪問就要結束了,作者感受到了草原的景色美,人更美。在斜陽下,怎麼捨得分別?作者感嘆:“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理解句子的意思,齊讀。

六、課內外結合。

我們學習的課文是作者五六十年代在草原的所見所聞,課下收集今天發生了巨大變化的草原資料或者圖片,準備在班上交流展評。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京劇趣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作者,積累重點實詞的意思,默寫本詩。

2、反覆誦讀,體會含義,理解主題,品味詩的意境。

3、學會與朋友相處。

教學重點:目標1.

教學難點:目標2.

教學方法:

朗讀、研討。

課型:

新授課。

課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同學們,在我們的文學長河中,有一顆璀璨的星星,那就是唐詩。有成就的詩人更是數不勝數,孟浩然就是其中的一個。以前,學過幾首孟浩然的詩,誰來背一下?學生背誦《春曉》、《宿建德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孟浩然的另一首詩《過故人莊》。

二、整體感知

1、“過”,訪,探望。“故人”,老朋友。意思是拜訪老朋友居住的村莊。

2、孟浩然(689-740),唐代詩人,襄陽人。早年隱居家鄉的鹿門山,閉門讀書,以詩自娛,後往吳越等地漫遊。他的詩多寫山林靜趣和懷材不遇的苦悶。由於生活面窄,詩中所反映的社會現實不多,但其藝術造詣較高,寫景詩有不少刻畫入微的名句。

3、孟浩然一生的大半歲月是在家鄉隱居和到各地漫遊,他的詩就是這種生活的反映。這首詩是作者隱居鹿門山時所作,他被一位村居的朋友邀請到家裡做客,因而寫了這首詩。

三、細讀品味

1、首聯寫老朋友邀請“我”去做客。表現了樸實真摯的友情,“具雞黍”可謂盛情,又有著田家風味,“邀我”表達了朋友之間的親密關係。語言平實自然,然而情意深切綿長。

2、頷聯寫詩人進村見到的景色。“綠樹”為近,“青山”為遠,一遠一近把小村青山遠映、綠樹環繞的景象表現得生動逼真,傳達出詩人愉快的心情。正是在這樣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中,賓主心情才能如此暢快。

3、頸聯寫詩人到故人家裡開窗暢飲,親切談話的情景。開啟窗子,對著窗外的穀場和菜園子喝酒,真是別有一番情趣。端著酒杯款款敘談農事,說莊稼收成如何,表達了關切之意。此聯對仗工整,融為一景,勾畫了一幅優美寧靜的田園生活畫卷。

4、尾聯寫詩人和故人相約再來。老朋友之間推杯換盞,盤桓一日,說不盡的知心語,道不完的依戀情。最後,以相約分別,九月九日重陽佳節,再來賞菊花,再來喝酒。尾聯收束,卻又開出了新意,更覺老朋友之間情深意厚,使人讀後回味無窮。

四、教師小結

這首詩語言自然,不事雕琢,平白如話,全是敘事寫景,但很有韻味。詩人以喜悅的感情,寫出了一個生活和平、美麗恬靜的農村情景。 這首詩敘述了作者到農家做客受到熱情款待的經過,描繪了恬靜的田園風光,表達了老朋友之間的誠摯友誼,也流露出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嚮往。

五、佈置作業

背誦並默寫這首詩。

板書設計:

過故人莊

具雞黍、邀——真摯;樹合、山斜——清幽;

面場圃、話桑麻——陶醉;

待、還來——情深。

————田園風光、情深意厚。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京劇趣談》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朗讀古詩,瞭解古詩所描繪的春天的美景,從中感受自然美。體會詩歌的內在節奏美。

2、入情入境,讀中感悟,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二、教學重難點:反覆誦讀。在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背誦課文,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古詩語言和意境的美。

五、教學過程

一、舉行詩歌朗誦賽,引入新課,理解詩題,感受美。

1、以地名入手,向學生提問:江南是指哪個地方?

江南指的是長江以南。

2、師提問: “春”又讓你聯想到哪些詩詞呢?

學生誦讀學習過的關於描寫春景的古詩。如《遊園不值》《惠崇春江晚景》

3、江南之春是一番怎樣的美景呢?(生髮揮想像,自由表達)

過渡:我們一起看看詩人杜牧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卷。

板書課題:江南春 杜牧

二、整體感知,初步自學古詩,品詞析句,體會美。

1、師範讀,學生邊聽邊想,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生髮揮想象,自由發言)

2、學生自由朗讀古詩,對照註釋,理解詩意。(藉助工具書或根據需要進行探討研究,合作式學習),學生讀通古詩後,師抽讀,後再齊讀。

3、師提問: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呢?(把詩中描寫描寫景物的詞畫出來), 表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讓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對上述景物加以描繪,說說詞語所表達的意象)

4、詩歌的後兩句還是描寫江南的春天嗎?(生說理解)詩的前兩句和後兩句在內容描寫上有什麼不同?

5、師提問:表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江南地域遼闊,春景繁富。 “千里” 之內,處處雜花生樹、 紅綠相映、黃鶯歌唱;“千里”之內,水村山郭,處處酒旗飄揚;“千里”之內,“南朝四百八十寺”點綴于山水佳勝之處,金碧莊嚴,樓臺隱現。霏霏細雨,淡淡輕姻,使無邊春色在煙雨空濛中更顯出迷人的風韻,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寫活了。)

6、請大家用自己最喜歡或是最擅長的方式來展示這首詩所表達的意境,想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景象的,可以試著說一說,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地讀一讀,愛畫畫的可以畫一畫。

在江南一帶,到處可以聽到鶯的啼叫。百花開放、山青水綠,在鄰近水邊的村鎮酒家的酒幔子在風中飄揚。

南朝的各代皇帝所建許多寺廟。

佛寺中的這亭臺樓閣在濛濛的春雨中留著。

7、學生分組練習、展示並進行評價。

三、理解詩意,誦讀古詩

1、學生說說對這首古詩的理解。

4、生有感情的再次朗讀課文。

5、師生共同背誦古詩。

四、展開想象,拓展學習

1、根據這首詩,結合插圖,發揮想像寫一段話。

2、說說自己喜歡的詞或句,為什麼?

3、把收集到的詩寫在讀書筆記本上。

六、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江南春

唐•杜牧

黃鶯   綠葉紅花     晴朗明麗

春光   水村山郭(山青綠水)酒旗 春風  生機勃勃

南朝   八十寺 樓臺   煙雨中 朦朧迷離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京劇趣談》教案 篇10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我所擔任的六年級有26名學生,其中男生10人,女生9人。通過幾學期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有所好轉,但還不夠自覺尤其是男生需要監督學習。有個別語文基礎更差,連最簡單的漢語拼音也不會拼讀,平時應加強訓練。新學期中,應一面加強“雙基”訓練,一面著重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究興趣;讓學生觀察周圍事物,親身體驗,有所感受,有所發現;使學生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和合作精神,整體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八組,本冊的綜合性學習安排在第二組“祖國在我心中”和第六組“輕叩詩歌的大門”。除去第六組,共有課文28篇,精讀課文、略讀課文各14篇。

本冊教材的每一個專題,都根據語文學習目標,既對人文內涵給予充分關注,又注意總結、歸納讀寫方法,力爭使學生在情感薰陶和方法習得兩方面均有獲益。本冊涉及到的讀寫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幾個內容: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讀課文時能聯絡實際,深入思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繼續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其中,“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讀課文時能聯絡實際,深入思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是本冊的學習重點。

三、教學目標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本冊要求會寫120個字。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300字。

4、積累語言,鼓勵運用。

5、把握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

6、抓住關鍵詞句,深入理解課文,體會表達效果。

7、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資訊。

8、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

9、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10、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

四、教學措施

(一)精讀課文

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識字量不斷增加,閱讀理解能力不斷提高,而且漸漸具備了在讀中分析、概括,抽象、歸納的能力。閱讀教學要注意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教給方法,培養學生自主讀書、作文的能力。

根據課標第三學段對各種文體的具體要求:

閱讀敘事性作品,瞭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面、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

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瞭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在教學中注意點:立足在語言文字的基礎上,滲透人文內涵。首先要圍繞單元主題,精心安排教學內容和活動,將精讀與略讀、閱讀與口語交際、習作緊密結合。其次,要以讀為本,讓學生充分地讀,邊讀邊展開想象,在讀中感受與欣賞,在讀中培養語感,積累語言材料。最後要精心組織促進語文學習的實踐活動。我概括成以下四點:

1、工具性人文性有機統一:真正的閱讀是學生與文字作者進行精神的對話與心靈溝通的過程。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必須通過語文學習和語言實踐來體現。抓住典型語言資訊,領悟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精妙,感悟做人之道。

2、感悟與質疑和諧相生:“凡理不疑必不生悟,唯疑而後悟也。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胡學者非悟之難,而疑之難。”——清、唐彪我們在教學中應注意:要選擇質疑的時機,要給予質疑的時間,要重視問題的梳理,要點撥質疑的方法。

3、積累與運用雙管齊下:關於語言積累,本冊教材課後練習採用了靈活安排和指定任務相結合的方式。有的要求比較寬泛,如,“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來,抄寫喜歡的詞句”“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給學生較大的自主權;有的要求比較明確,如,“找出文中描寫閏土外貌和動作的句子,抄下來,再體會體會。”“抄寫描寫環境的句子”,加強學習的指導性。

4、閱讀與表達攜手共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練筆資源,有效利用生活中的練筆機宜。另外,要注意文言文的教學。說到文言文,在第十冊中已經學習過《楊氏之子》,第十二冊還有:《學弈》《兩小兒辯日》。對於國小中出現的文言文的教學,考慮到國中一下子接觸有困難,先作個鋪墊。國小階段的文言文教學:感受文言文;讀正確,讀流利,讀中正確表達語句的意思;熟讀至成誦。

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什麼呢?當然是讀。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呢?當然也是讀,重點在讀,難點也在讀,在朗讀上必須有時和量的保證。國小生接觸文言文,更應該多讀少講,使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熟讀成誦,從而豐富語文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作為本單元,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藉助註釋初步瞭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積累中華優秀經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三是體會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二)略讀課文

本冊教材精讀、略讀課文各佔一半,如何正確對待這一類課文,發揮他們應起的作用。

一是內容上,理解要求要低於精讀課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大體理解內容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為重點。

二是方法上,教師要更加放手,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略讀課文教學的大體步驟是:先由學生參照連線語中的提示,獨立閱讀、思考、交流,初步體會內容;然後抓住一兩個重點問題,可以是內容的,也可以是寫法的,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在具體的詞句學習上,可不必多作要求。

略讀課文的教學也要注意與單元學習重點結合起來。對一類文質兼美,可讀性強的文章我們完全可以把它們當作精讀課文來上。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京劇趣談》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體會人類與大自然休慼與共的關係,增強環保意識。

2.體悟課文的表達祕妙,感受演說語言的獨特魅力,嘗試運用排比、反覆等手法仿說、仿寫演說辭片段。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受最深的部分。

【教學重難點】

體悟表達祕妙,運用排比、反覆等手法仿說、仿寫演說辭片段。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激疑定標,鎖定演說祕妙

1.回顧舊知,引入新課。(略)

2.聽寫詞語:每次聽寫3個詞,只讀1遍,聽完再寫。請把它們工工整整地寫入相應的空格,注意寫字姿勢要正確。(聽寫內容:嗡嗡,潺潺,松脂;駿馬,雄鷹,聖潔;善待,滋養,眷戀)

(出示:西雅圖告誡人們:這片土地是神聖的。每一聲______的鳴叫,每一道______的流水,每一縷______的幽香,每一頭奔跑的麋鹿,每一匹馳騁的______,每一隻翱翔的______,都是______園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______滋潤我們心田的河水,照管好______我們生命的空氣,照顧好動物兄弟,把對家園的______化為行動,保護好這片土地上的一切。因為:大地不屬於人類,而人類是屬於大地的。)

校對評講。齊讀這段話。

【設計意圖:創境聽寫,既鞏固生字新詞,回顧課文梗概,又強化積累運用,培養傾聽能力與寫字能力,一舉多得。】

3.激疑定標。作為“有史以來在環境保護方面最動人心絃的演說”,本課最應該學什麼?(如何運用語言打動聽眾,增強感染力和說服力)學語文就該學最有價值的東西。這節課,我們一起去探索、發現那動人心絃的演說中隱藏的表達祕妙。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目標設定源於學生,直指語用,使之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順勢引發探究期待,避免學習的盲目性。】

二、含英咀華,研習表達,探究演說祕妙

(一)循“神聖”,識反覆,探究謀篇技巧。

1.明確演說主旨。本課的核心觀點是什麼?

2.瞭解反覆手法。

(1)引導質疑。(出示: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聖的。)文中3次出現這句話,分別強調要善待河水、空氣和動物。對此,你有什麼疑問?

(2)梳理問題。(反覆出現有何好處?為何不多重複幾次?每次強調的方式有何不同?)

(3)自主探究。默讀第四至八自然段,思考有關問題。選擇最感興趣的一條要求,仔細研讀,把心得體會批註在旁邊。

(4)彙報交流。預設點撥策略、小結思路:

①運用反覆可以深化主題,強化情感,產生一詠三嘆的表達效果。

②如果你是西雅圖,還會提些什麼要求?這些要求西雅圖一個也想不到嗎?那他為何不多提幾個?(運用反覆手段要適度)

③運用反覆時略加變化,效果會更好。(如:文中“善待河水”和“善待空氣”為正面論述,“善待動物”乃反面警示。)

⑸指導朗讀:西雅圖的呼籲字字是淚句句是情!各位西雅圖,用你們義正辭嚴、鏗鏘有力的聲音告誡那些貪婪成性、恃強凌弱的白人吧!齊讀第四至八自然段。

3.把握演說框架。

(1)思考:西雅圖把該說的都說了,課文的其餘部分是否多餘?

(2)小結。本文屬“總——分——總”結構,觀點鮮明,條理清晰。我們撰寫演說辭也可以採用這種結構。

【設計意圖:鎖定文字表達祕妙點,憑藉語言例項,引導學生感知、理解、內化“反覆”手法,進而穿越“意”的叢林,探究“言”的祕妙,獲得“法”的啟迪,建構語文知識,提升言語智慧和語感品質。】

(二)循“聖潔”,品語言,發現表達祕妙。

1.過渡導學。讀演說辭,只關注總體框架是不夠的,只有沉下心去觸控、品味語言,才能發現更多祕妙。仔細閱讀第一至三自然段,畫出表達特色的詞句,細細品味,再與同桌交流你的發現。

2.互動研讀。學生自主探究、同桌交流。教師巡導。

3.彙報交流。

預設1:“聖潔的家園”(出示第二自然段)

A.感受語言魅力。這段話有何表達特色?(排比、句式齊整、量詞變化)演說時注意這些有何好處?男女生合作讀。將全段按現代詩格式排列,配樂齊讀(背景純音樂:騰格爾《天堂》)。將“每一……”全都改為“所有的”,比較一下,有何發現。按照句式仿說幾句。

B.啟發移情想象。(括號內為學生個答預設)是的,這裡的一山一水,都銘記著我們的成長足跡;一草一木,都珍藏著我們的聖潔記憶;一鳥一蟲,都訴說著我們的快樂體驗!瞧,就在這片沙灘上,我們(一起凝視太陽,讓熱情奔放的太陽舞帶我們快樂飛翔);但是從此我們(再也看不到金黃柔軟的沙灘了);就在這塊田地裡,我們(一起舉行冬節盛會,盡享豐收的喜悅),但是從此(再也享用不到這片田地上的糧食了);就在這座山中,我們(一起在叢林深處沉思冥想,完成了成年禮),但是從此(我們再也無法聆聽到這幽靜山谷中清脆的鳥鳴聲了);……從此,這一切的快樂都將遙不可及,這一切的記憶都將失去憑藉!印第安兄弟姐妹們,在永別家園的最後時刻,最想說些什麼?把你想說的通過朗讀傳遞出來(齊讀全段)。

C.創境引誦語段。(出示並齊讀: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艾青)家園如此聖潔,土地如此神聖,印第安人對腳下的大地如此眷戀!然而……讓我們永遠銘記這段優美而聖潔的文字吧!(配樂引誦全段,教師提示所有的“每一”)

預設2:“聖潔的情感”(出示第三自然段)

A.理解內涵。聯絡實際,談談自己的理解。

B.探究祕妙。你想用哪些詞語來形容人類與大地的關係?作者是如何生動、形象地表現這種息息相關的關係?(比喻、擬人)

C.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鎖定“每一”這個內容與形式完美統一的“語感富礦”,通過摩挲語詞、移情想象、創境引誦,還原生活畫面,復活文字的感性生命。同時,聚焦語用,通過置換比較、拓展仿說,引導學生品讀、領悟、積累、運用精妙語言正規化,徜徉在語言之途,使之感受言語之美,體悟表達之巧,形成言語之能。】

三、聚焦語用,創境練筆,內化演說祕妙

1.創設情境。西雅圖的演說深深地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白人。他們決心善待這片土地上的一切,使之繼續保持神聖。假如你是白人首領,你會向西雅圖的族人作出怎樣的承諾?(出示:請印第安兄弟們放心,既然我們繼承了這片土地,就一定會銘記:這片土地是神聖的!從現在起,我們將?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

2.合作練筆。4人一組,每人從一個角度寫幾句話,然後再合併組成一篇運用“反覆”手法的演說辭。(生練筆,師巡導)

3.反饋小結。

【設計意圖:創設情、辭同構共生的練筆情境,構築語言文字運用的平臺,讓學生在練筆實踐中啟用緘默的表達祕妙和言語正規化知識,使新學的言語表達知識技能化,並及時融入到已有的語感圖式中去,實現“得言、得意又得法”。】

四、總結全文,拓展閱讀,復現演說祕妙

1.總結全文。(播放西雅圖風光視訊,畫面定格於西雅圖酋長紀念碑)這就是演說中的那片土地。時隔150多年,她依舊那樣神聖,那樣迷人!她有一個聖潔的名字——(生:西雅圖)它的神聖,歸功於一個偉大的民族——(生:印第安)一個大寫的人——(生:西雅圖)一次成功的演說——(生:《這片土地是神聖的》)是的,西雅圖的土地是神聖的。其實,我們面對腳下這片土地,也應該永遠銘記這樣一句忠告——(生:大地不屬於人類,而人類是屬於大地的)因為——(生: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2.佈置作業。

(1)在課堂小練筆的基礎上,運用“反覆”手法續寫幾句話,其中“請印第安兄弟們放心,既然我們繼承了這片土地,就一定會銘記:這片土地是神聖的!”這句話至少要出現3次,寫完說給同桌聽。

(2)課外閱讀《西雅圖酋長的宣言》。

【設計意圖:拓展閱讀,旨在深化學生對於演說辭這一體裁及相關祕妙的認識;續寫練筆,既復現、鞏固“反覆”手法,將語用實踐延伸至課外,又引導學生置換角色,將自己對於保護環境、愛護家園的認識訴諸文字,進而獲得心靈的盪滌與澄澈。】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京劇趣談》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學習掌握生字新詞。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瞭解作者是如何描寫心理活動的。

4.瞭解課文是通過哪些事例來寫“盼”的。

教學重點

默讀課文,知道課文寫了哪些事例。

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是怎樣圍繞“盼”這一中心意思來寫的,學習從不同方面或選取不同事例,表達中心思想。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掌握“袖、篷、縮”等15個生字,理解新出現的詞語。

2.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瞭解課文中心思想。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簡介作者

1.老師出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出謎底。

【出示課件2:謎語】 “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太陽出來不能穿,下雨穿上最神氣。”(雨衣)

2.【出示課件2】雨衣圖片

教師解題:我們課文的題目是什麼,大家讀一下。你有沒有“盼”過某些事情?把你盼望的事情和同位說一說。課文中的故事和雨衣有關,學習了課文,我們就知道是誰在盼,盼什麼,願望實現了嗎?(板書:16.盼)

3.簡介作者:這篇課文的作者鐵凝,是一位著名女作家,1957年9月出生於河北省趙縣,河北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 197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主要著作有《玫瑰門》、《大浴女》、《沒有鈕釦的紅襯衫》、等100餘篇、部,作品曾6次獲包括“魯迅文學獎”在內的國家級文學獎。由鐵凝編劇的電影《哦,香雪》獲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以及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部分作品已譯成英、俄、德、法、日、韓、西班牙、丹麥、挪威、越南等多國文字。

二、檢查預習,糾正指導

1.認讀書寫生字。

(1)“筒”與“桶”在用法上要區別;

(2)“篷”與“蓬”字形區別,意義不同;

(3)指導書寫“嚷、醬、脣”等生字。

2.查字典並結合課文內容解釋詞語。解釋詞語要依據“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聯絡上下文準確地理解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

喧鬧:喧譁熱鬧。

理直氣壯:理由正當充分,膽子壯,說話十分有氣勢。

小心翼翼:原形容嚴肅虔誠的樣子,現用來形容舉動十分謹慎,絲毫不敢疏忽。

三、理清段落,概括大意

1.在理解生字、新詞的基礎上,默讀課文。聯絡課文加強對生字、新詞的記憶與理解。

2.學生默讀課文,思考:課文為什麼以“盼”為題,圍繞題目寫了哪些內容。

(全篇課文都是講一個小朋友盼望下雨穿新雨衣的事情,所以以“盼”為題目。文中“媽媽送我新雨衣”“下雨沒能穿雨衣”“終於穿上了雨衣”等情節都是圍繞題目來寫的。)

圍繞“盼”寫了哪些內容,學生可能總結不全,教師指導學生讀有關句段來幫助學生概括總結。

3.給課文劃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出示課件3】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寫媽媽送“我”新雨衣。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寫盼望下雨。

第三部分(第4—17自然段):寫儘管下雨還是未能如願。

第四部分(第18—21自然段):寫“我”終於穿上雨衣。

分段時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對段落的劃分,學生會產生分歧。對學生有道理的分段方法教師都應予以肯定。

四、朗讀課文,體會心理

1.找出自己喜歡的部分讀一讀,讀完後想一想,這段文字是圍繞什麼意思寫的。

2.分角色用相應的語氣讀一讀蕾蕾和媽媽對話的部分,體會這兩個人物此時的心理活動。

3.你自己認為哪一部分寫得最好,讀給同桌聽一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逐段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領悟圍繞中心意思,掌握從不同方面或選取不同事例來寫的寫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引入新課。

指名三名學生有感情地讀出自己喜歡的部分。並簡單說說文中的蕾蕾盼什麼?哪些地方看出她在盼?引導學習課文。

二、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一)第一部分

1. 各自輕聲讀第一段,思考:這一段先寫了什麼?再寫什麼?

(先寫媽媽送給我一件新雨衣,再寫我在晴天裡迫不及待地穿上新雨衣。)

(板書:媽媽送我新雨衣)

2. 課文中哪些詞語寫我十分喜歡新雨衣?為了穿新雨衣我做了什麼傻事?

(戴上雨帽,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響 穿上雨衣熱了一身汗)

3.“你瘋啦?”說明什麼?

(媽媽對蕾蕾的做法非常不理解。從側面也看出蕾蕾的做法出人意料,同時說明蕾蕾太盼望穿雨衣了。)

(二)第二部分

這一部分寫得很簡略,也容易理解,教師可用簡練的語言一帶而過。

每天都在想,盼著下雨。

(板書:天天盼下雨,想穿新雨衣)

(三)第三部分

1.默讀第三段,思考:從全段來看,圍繞什麼中心意思來寫的?

(板書:雖然下雨了,但是沒如願)

2.分角色朗讀課文中的對話,討論回答問題。

(1)作者認為什麼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

(下雨天,穿上新雨衣到外面去。)

(2)“我興奮地仰起頭,甩打著書包就大步跑進了樓門。”我為什麼這麼興奮?

(外面在下雨,我可以穿上雨衣到外面去玩了。)

(3)填空後,體會作者的心情。

【出示課件5】(學生完成後先提問,然後出示答案)

我興奮地跑進樓門,媽媽讓我 ____________________

(準備聽英語講座)

還差半小時,媽媽讓我 ____________________

(休息一會兒)

我想去買醬油,媽媽說 ____________________

(她已經買了)

我說燉肉需要很多醬油,媽媽說 ____________________

(她沒說要燉肉)

我說爸爸說要燉肉,媽媽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相信)

(4)“我”把雨打玻璃窗說成“敲著鼓點”可以看出什麼?

(雨對“我”的吸引力非常大,為我帶來難以抑制的激動。)

(5)“我”為什麼盼著雨停下來?

(讓雨留到明天再下,因為今天“我”沒機會出去了。)

(四)第四部分

1. “我的心才又像要從嗓子裡蹦出來一樣”是因為什麼?

(沒想到又下雨了,“我”的願望終於可以實現了,這真是意外的驚喜。)

2. “我”這次為什麼會“理直氣壯”?

(媽媽沒有理由不讓“我”穿雨衣了。)

3. “小心翼翼”是因為什麼?

(怕弄壞了新雨衣)

4. 讀課文最後一段話,你從中看出作者什麼心情?

(興奮、滿足、高興)

(板書:雨天幫助我,穿上新雨衣)

三、整體回顧,體會寫法

(一)出示問題【出示課件6】

1. 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通過哪些事例來寫“盼”的?

2. 課文哪些地方具體描寫了“盼”這一心理活動?選出你認為最生動的兩處,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二)學生彙報,教師指導

1. 學生彙報課件第一題,師生評價,教師指導:課文通過以下事例來寫出我的“盼”

(1)晴天穿雨衣,熱了一身汗。

(2)“我”每天盼著變天。

(3)看外面下雨,“我”想找藉口出去,穿穿新雨衣。

(4)“我”盼著今天的雨留到明天再下,那樣就可以穿新雨衣了。

(5)看見雨點落在許多馬路、小楊樹上的樣子想象出雨點落在新雨衣上的樣子。

2. 學生彙報課件第二題,師生評價,教師指導:課文具體描寫“盼”這一心理活動的地方:

(1)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還有雨可下嗎?最好還是留到明天吧。

(2)可雨點要是淋在淡綠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瑪瑙還好看。

四、暢談收穫,課下練筆

1.請同學們說一說,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懂得了什麼?

2.教師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看到了一個急切盼望下雨,一心想穿上新雨衣的孩子。課文圍繞“盼”這個中心意思,選取了好幾個事例來寫。我們也要學習這種寫法,從不同方面或選取不同事例,表達中心意思。

3.課下,請同學們從下面的意思中選一個,並以此為中心寫一段話。

(板書:圍繞中心意思,從不同方面或選取不同事例來寫)

板書設計:

16.盼

媽媽送我新雨衣

天天盼下雨,想穿新雨衣

雖然下雨了,但是沒如願

雨天幫助我,穿上新雨衣

圍繞中心意思,從不同方面或選取不同事例來寫

教學反思:

在這段時間的學習中,我在講解課文時,抓住課文主線進行學習,讓學生通過自讀、探究來理解課文。

我逐段引領學生學習課文,讓學生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來分析,對學生進行詞句段的訓練,最後出示兩大問題: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通過哪些事例來寫“盼”的?2.課文哪些地方具體描寫了“盼”這一心理活動?選出你認為最生動的兩處,說說這樣寫的好處。我引導學生先探究,然後彙報,最後教師指導,向學生講清楚本課的重點,即體會文章是怎樣圍繞中心意思來寫的,寫文章要從不同方面或選取不同事例,表達中心意思。

我認為本節課在安排寫作練習後,讓學生交流自己的作品,互相提出建議,做好修改。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京劇趣談》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會寫7個字。正確讀寫“胯下、廚房、刺蝟、畜生、明晃晃”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自然段。

3.感受少年閏土這一人物形象,瞭解閏土是個聰明、能幹、活潑可愛的農村少年,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4.通過聯絡上下文、時代背景、同學相互討論等方式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閏土的形象。

教學難點:揣摩人物的特點,體會課文的表達方法。

教學方法:

1.通過自學課文,解決生字。

2.通過讀議講練法,結合重點詞句使學生了解少年閏土的特點,體會“我”與閏土之間深厚的友情。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會寫7個字,扭胯廚套蝟畜竄。能正確讀寫“胯下、廚房、刺蝟、畜生、明晃晃、束縛稻雞伶俐鵓鴣”等詞語。

2.初讀課文。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1.師敘述:魯迅在1921發表的短篇小說《故鄉》裡,提到了兒時的一個夥伴,許多年過去了,他仍然對這個小夥伴記憶猶新,他是誰呢?

2.板書課題:少年閏土提示“閏”的寫法。

二、自學指導

1.利用工具書或聯絡上下文自學生字詞。

2.準確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想一想,這篇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三、檢測自學情況

1.檢測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檢測方法:學生上臺板演生字、新詞;板演內容由老師提問易錯、重點生字、新詞,或者讓學生提問自我認為的易錯生字詞;板演後,學生集體糾正,師適時點撥。如“畜”“竄”“縛”等,要提醒學生注意各個部件的組成。

2.體會、討論理解詞語的含義:祭祀、一望無際、無窮無盡

3.檢測課文閱讀情況:

(1)找一兩名優秀生進行閱讀課文,然後再隨機找兩名後進生進行閱讀,其他學生認真聽,隨時發現問題,給予幫助。

(2)同桌互讀。

(3)再讀課文,理清敘述的順序。

四、整體感知,瞭解文章內容

1.文章可分為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1-3)非常想看到閏土.

第二部分(4-7)我和閏土在以前玩.

第三部分(8-16)閏土給我講許多稀奇的東西我很羨慕他的見多識廣。

第四部分(17)閏土要回去了,我們都不想分開,後來還彼此寄點東西,最後一直沒有來往。

2.文章主要寫了閏土的幾件事?

第一件事:雪地捕鳥

第二件事:看瓜刺楂

第三件事:海邊拾貝

第四件事:看跳魚兒

3.教學第一自然段:

(1)出示課本第一幅插圖,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這幅畫面。學生描述。

(2)輕聲讀課文第1自然段,看看作者的描述和同學們剛才的描述有什麼不同?什麼地方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3)反饋交流,體味提升。

指名讀第一句。同桌互讀,並且把認為讀得好的同桌推薦給大家。再請這些同學齊讀,學生評價,學習讀。教師點播:在閏土奔跑在一望無際的海邊,穿梭在碧綠的瓜地中時,我在哪裡?試想,每每回憶起這幅畫面時,我的心中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朗讀第二句,刺猹──閏土不僅健康可愛,還非常勇敢,看插圖中的少年分明是一個小英雄。不同形式的體味朗讀,鼓勵生生之間的評價與賞識。

深情地讀讀這段話,把這幅畫面,把這個小英雄深深刻在腦中。

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腦中了?閉上眼睛,再把這個形象回味一下:“其間……”

指導背誦本段。

五、拓展延伸

1.抄寫本課生字、詞。(重點寫“蝟”、“畜”、“鵓”、“鴣”)

2.熟讀課文。

六、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再熟讀文章想想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什麼?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感受閏土這一人物形象,瞭解閏土是個聰明、能幹、活潑可愛的農村少年,理解作者對閏土的特殊感情。培養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步驟:

一、直接匯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少年閏土》,瞭解少年閏土的故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學習指導

1.通過理解重點詞句,體會理解作者對閏土的特殊感情。

2.同桌相互合作有感情熟讀課文。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說說你最喜歡本文中哪一部分內容?為什麼?

2.學生自讀閏土的話,邊讀邊想象畫面。找出自己最感興趣的是閏土的哪些話?

四、探究主題,昇華感情

1.學習“看瓜刺猹”

(1)作者跟閏土相處的時間雖然不長,但閏土卻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提到閏土,作者腦海中立即浮現處一幅畫,課文哪個自然段描述了這幅畫的內容,請同學們找出來讀一讀。

(2)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幅畫面的內容是閏土給我講的4件事中的哪一件?(看瓜刺猹)

(3)課文哪些自然段具體寫到了看瓜刺猹的內容?(10-14)

(4)指名讀第10-13自然段,討論:從看瓜刺猹這件事中,可以看出閏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聰明、勇敢)

(5)指名讀第14自然段,思考:從這一段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我”對閏土的羨慕和敬佩)

2.學習“雪地捕鳥”

(1)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哪些自然段記敘了雪地捕鳥的內容。(6-7)

(2)齊讀這兩個自然段,說說閏土是怎樣捕鳥的?

(3)討論:從雪地捕鳥這件事中,可以看出閏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聰明、能幹、機智)

3.學習“夏日拾貝”和“潮汛觀魚”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夏日拾貝”和“潮汛觀魚”的段落。

(2)全班交流:從這兩件事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閏土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閏土知識豐富)

4.學習相識過程

過渡:這樣一個機智勇敢、聰明能幹的知識豐富的農村少年,作者是不是一開始就認識呢?(不是)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描寫他們相識過程的段落。(2-4)

(1)齊讀第2-4自然段,指名說說“我”和閏土是怎樣相識的?

(2)找一找二人初次見面時閏土是怎樣的形象。

(3)找出描寫閏土外貌的句子,談談這些外貌描寫,體現了什麼?(閏土的憨厚、可愛

(4)指名讀,讀後,小組進行討論:“你覺得對少年閏土的外貌描寫中,可看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看出閏土是一個純樸、活潑、健康的孩子)

(5)我們這些資訊是怎麼獲得的?學生認識到:我們對少年閏土的形象身份的認識和概括都是從少年閏土外貌描寫中體會出來的。說明外貌描寫能讓讀者準確地認識人物。

(6)讓學生結合對閏土外貌描寫的學習,說一說描寫人物外貌要注意什麼。(抓住人物特點)

(7)課件出示人物外貌描寫的優秀例子,稍作分析。

4.學習“離別”

過渡:閏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作者非常喜歡他,可惜好景不長,短暫的相聚之後就要離別,在離別之際,作者和閏土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請同學們讀一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說說你從中感悟到了什麼?(作者與閏土深厚的友誼和作者對閏土的懷念)

5.品讀體會

(1)課文講了閏土幾件事?你對哪一件事情最感興趣?

(2)在這四件事中,我們還能瞭解到閏土的什麼特點呢?請同學們根據閱讀提示學習課文。

出示閱讀提示:自由閱讀課文,體會課文是怎樣通過人物的對話,外貌、動作描寫來表現人物的特點,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興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讀幾遍,然後和老師同學交流討論。

(1)閏土是個捕鳥高手。

(2)閏土的機智勇敢。

(3)簡略學習“撿貝殼”、“看跳魚兒”部分:體會閏土的自由自在

6.研討表達,體會寫法

(1)通過本課的學習,大家有個共同的體會:閏土是個活潑可愛的少年。除了外貌,作者還從哪些方面去寫閏土的?請同學們畫出有關句子,自己讀一讀。

(2)引導學生體會是從動作、語言、心理等方面去刻畫少年閏土的形象的。學生讀所畫句子。師相機指導朗讀。

7.重點理解

“啊!閏土的心裡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裡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

“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指哪些事?“他們”指誰?“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是指什麼?為什麼“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裡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

這句話表達了“我”怎樣的感情?

五、教學小結:本文節選自魯迅的短篇小說《故鄉》。課文通過“我”對故鄉的回憶,刻畫了一個見識豐富而又聰明能幹、機智勇敢的農村少年--閏土的形象,反映了“我”與他兒時短暫而又真摯的友誼以及對他的懷念之情。

六、拓展延伸

1.積累描寫人物外貌和動作的詞語。

2.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

3.學習描寫閏土外貌的句子寫一寫自己身邊熟悉的人。

4.好朋友總有離別的時候,可這一別就是三十年,文中說他們從此沒有見面,其實三十年他們又見面了,不過三十年後的閏土也有了很大的改變,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他改變的呢?建議大家去讀一讀魯迅的小說《故鄉》。

七、板書設計

少年閏土

雪地捕鳥聰明能幹喜歡

海邊拾貝見多識廣佩服

看瓜刺猹機智勇敢羨慕

潮汛看魚見多識廣懷念

八、教學小結

教學目標:

1.會寫7個字。正確讀寫“胯下、廚房、刺蝟、畜生、明晃晃”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自然段。

3.感受少年閏土這一人物形象,瞭解閏土是個聰明、能幹、活潑可愛的農村少年,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4.通過聯絡上下文、時代背景、同學相互討論等方式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閏土的形象。

教學難點:揣摩人物的特點,體會課文的表達方法。

教學方法:

1.通過自學課文,解決生字。

2.通過讀議講練法,結合重點詞句使學生了解少年閏土的特點,體會“我”與閏土之間深厚的友情。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會寫7個字,扭胯廚套蝟畜竄。能正確讀寫“胯下、廚房、刺蝟、畜生、明晃晃、束縛稻雞伶俐鵓鴣”等詞語。

2.初讀課文。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1.師敘述:魯迅在1921發表的短篇小說《故鄉》裡,提到了兒時的一個夥伴,許多年過去了,他仍然對這個小夥伴記憶猶新,他是誰呢?

2.板書課題:少年閏土提示“閏”的寫法。

二、自學指導

1.利用工具書或聯絡上下文自學生字詞。

2.準確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想一想,這篇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三、檢測自學情況

1.檢測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檢測方法:學生上臺板演生字、新詞;板演內容由老師提問易錯、重點生字、新詞,或者讓學生提問自我認為的易錯生字詞;板演後,學生集體糾正,師適時點撥。如“畜”“竄”“縛”等,要提醒學生注意各個部件的組成。

2.體會、討論理解詞語的含義:祭祀、一望無際、無窮無盡

3.檢測課文閱讀情況:

(1)找一兩名優秀生進行閱讀課文,然後再隨機找兩名後進生進行閱讀,其他學生認真聽,隨時發現問題,給予幫助。

(2)同桌互讀。

(3)再讀課文,理清敘述的順序。

四、整體感知,瞭解文章內容

1.文章可分為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1-3)非常想看到閏土.

第二部分(4-7)我和閏土在以前玩.

第三部分(8-16)閏土給我講許多稀奇的東西我很羨慕他的見多識廣。

第四部分(17)閏土要回去了,我們都不想分開,後來還彼此寄點東西,最後一直沒有來往。

2.文章主要寫了閏土的幾件事?

第一件事:雪地捕鳥

第二件事:看瓜刺楂

第三件事:海邊拾貝

第四件事:看跳魚兒

3.教學第一自然段:

(1)出示課本第一幅插圖,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這幅畫面。學生描述。

(2)輕聲讀課文第1自然段,看看作者的描述和同學們剛才的描述有什麼不同?什麼地方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3)反饋交流,體味提升。

指名讀第一句。同桌互讀,並且把認為讀得好的同桌推薦給大家。再請這些同學齊讀,學生評價,學習讀。教師點播:在閏土奔跑在一望無際的海邊,穿梭在碧綠的瓜地中時,我在哪裡?試想,每每回憶起這幅畫面時,我的心中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朗讀第二句,刺猹──閏土不僅健康可愛,還非常勇敢,看插圖中的少年分明是一個小英雄。不同形式的體味朗讀,鼓勵生生之間的評價與賞識。

深情地讀讀這段話,把這幅畫面,把這個小英雄深深刻在腦中。

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腦中了?閉上眼睛,再把這個形象回味一下:“其間……”

指導背誦本段。

五、拓展延伸

1.抄寫本課生字、詞。(重點寫“蝟”、“畜”、“鵓”、“鴣”)

2.熟讀課文。

六、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再熟讀文章想想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什麼?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感受閏土這一人物形象,瞭解閏土是個聰明、能幹、活潑可愛的農村少年,理解作者對閏土的特殊感情。培養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步驟:

一、直接匯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少年閏土》,瞭解少年閏土的故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學習指導

1.通過理解重點詞句,體會理解作者對閏土的特殊感情。

2.同桌相互合作有感情熟讀課文。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說說你最喜歡本文中哪一部分內容?為什麼?

2.學生自讀閏土的話,邊讀邊想象畫面。找出自己最感興趣的是閏土的哪些話?

四、探究主題,昇華感情

1.學習“看瓜刺猹”

(1)作者跟閏土相處的時間雖然不長,但閏土卻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提到閏土,作者腦海中立即浮現處一幅畫,課文哪個自然段描述了這幅畫的內容,請同學們找出來讀一讀。

(2)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幅畫面的內容是閏土給我講的4件事中的哪一件?(看瓜刺猹)

(3)課文哪些自然段具體寫到了看瓜刺猹的內容?(10-14)

(4)指名讀第10-13自然段,討論:從看瓜刺猹這件事中,可以看出閏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聰明、勇敢)

(5)指名讀第14自然段,思考:從這一段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我”對閏土的羨慕和敬佩)

2.學習“雪地捕鳥”

(1)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哪些自然段記敘了雪地捕鳥的內容。(6-7)

(2)齊讀這兩個自然段,說說閏土是怎樣捕鳥的?

(3)討論:從雪地捕鳥這件事中,可以看出閏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聰明、能幹、機智)

3.學習“夏日拾貝”和“潮汛觀魚”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夏日拾貝”和“潮汛觀魚”的段落。

(2)全班交流:從這兩件事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閏土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閏土知識豐富)

4.學習相識過程

過渡:這樣一個機智勇敢、聰明能幹的知識豐富的農村少年,作者是不是一開始就認識呢?(不是)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描寫他們相識過程的段落。(2-4)

(1)齊讀第2-4自然段,指名說說“我”和閏土是怎樣相識的?

(2)找一找二人初次見面時閏土是怎樣的形象。

(3)找出描寫閏土外貌的句子,談談這些外貌描寫,體現了什麼?(閏土的憨厚、可愛

(4)指名讀,讀後,小組進行討論:“你覺得對少年閏土的外貌描寫中,可看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看出閏土是一個純樸、活潑、健康的孩子)

(5)我們這些資訊是怎麼獲得的?學生認識到:我們對少年閏土的形象身份的認識和概括都是從少年閏土外貌描寫中體會出來的。說明外貌描寫能讓讀者準確地認識人物。

(6)讓學生結合對閏土外貌描寫的學習,說一說描寫人物外貌要注意什麼。(抓住人物特點)

(7)課件出示人物外貌描寫的優秀例子,稍作分析。

4.學習“離別”

過渡:閏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作者非常喜歡他,可惜好景不長,短暫的相聚之後就要離別,在離別之際,作者和閏土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請同學們讀一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說說你從中感悟到了什麼?(作者與閏土深厚的友誼和作者對閏土的懷念)

5.品讀體會

(1)課文講了閏土幾件事?你對哪一件事情最感興趣?

(2)在這四件事中,我們還能瞭解到閏土的什麼特點呢?請同學們根據閱讀提示學習課文。

出示閱讀提示:自由閱讀課文,體會課文是怎樣通過人物的對話,外貌、動作描寫來表現人物的特點,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興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讀幾遍,然後和老師同學交流討論。

(1)閏土是個捕鳥高手。

(2)閏土的機智勇敢。

(3)簡略學習“撿貝殼”、“看跳魚兒”部分:體會閏土的自由自在

6.研討表達,體會寫法

(1)通過本課的學習,大家有個共同的體會:閏土是個活潑可愛的少年。除了外貌,作者還從哪些方面去寫閏土的?請同學們畫出有關句子,自己讀一讀。

(2)引導學生體會是從動作、語言、心理等方面去刻畫少年閏土的形象的。學生讀所畫句子。師相機指導朗讀。

7.重點理解

“啊!閏土的心裡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裡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

“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指哪些事?“他們”指誰?“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是指什麼?為什麼“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裡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

這句話表達了“我”怎樣的感情?

五、教學小結:本文節選自魯迅的短篇小說《故鄉》。課文通過“我”對故鄉的回憶,刻畫了一個見識豐富而又聰明能幹、機智勇敢的農村少年--閏土的形象,反映了“我”與他兒時短暫而又真摯的友誼以及對他的懷念之情。

六、拓展延伸

1.積累描寫人物外貌和動作的詞語。

2.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

3.學習描寫閏土外貌的句子寫一寫自己身邊熟悉的人。

4.好朋友總有離別的時候,可這一別就是三十年,文中說他們從此沒有見面,其實三十年他們又見面了,不過三十年後的閏土也有了很大的改變,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他改變的呢?建議大家去讀一讀魯迅的小說《故鄉》。

七、板書設計

少年閏土

雪地捕鳥聰明能幹喜歡

海邊拾貝見多識廣佩服

看瓜刺猹機智勇敢羨慕

潮汛看魚見多識廣懷念

八、教學小結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京劇趣談》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讀準生字的讀音,能正確讀寫課文中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課文語言嚴謹用詞準確以及在謀篇佈局上的條理性。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教育學生要珍愛地球,善待地球。

4.培養學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過調查地球的資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汙染的有關資訊,懂得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地球的重要性;增強環保意識,受到保護環境的教育。

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課文,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難點:

通過聯絡實際思考總是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並將保護地球的意識付諸行動。

教學媒體:

1、 重點詞句、段落的文字課件

2、 美麗地球動畫課件

3、人類破壞地球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在浩瀚無邊的宇宙,有一個美麗的星球,她是我們人類的家園,它是太陽和月亮的朋友,它就是可愛的地球(板書:地球)

2、同學們都知道哪些有關地球的知識?

3、大家的知識很豐富,真棒!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地球的文章——只有一個地球。(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下面請同學們開啟課本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把詞語讀準確,語句讀通順。思考:課文又向我們介紹了地球的哪些知識。

2、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地球的哪些知識?請同學們看螢幕,對照課文,看看你能不能很快的找到答案。同桌互相說一說,抽生說。剛才我們通過抓住文章的重點詞句,概括文章主要內容,這是很有效的概括方法。讓我們把括號裡的詞語牢牢地記在你的小腦袋裡,齊讀。

3、當宇航員在太空目睹地球之後發出了怎樣的感嘆? (課件出示)板書:可愛;易碎

4、請同學們快迅瀏覽課文,用“——“劃出表現地球“可愛”的語句.

三、研讀課文

(一)研讀“地球可愛”

過渡:你從哪些語句感受到“地球的可愛”。

1、學習第一段(課件)

(1)“薄”字讀音。形容厚度小讀“bao”和淺在一起時讀“bo”

(2)從作者的描寫中,你感受到了什麼?(板書:美麗)你能具體說說從哪些詞語感受到地球的美麗?誰知道紗衣指什麼嗎?(大氣層)運用了什麼手法。比喻也叫打比方(板書:打比方)

(3)運用打比方的手法讓我們更能感受到地球的美麗。誰來把這段話,再美美地讀一讀。

(4)齊讀。這句話運用了什麼手法?把地球比作什麼?(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

(5)小結:看,作者運用打比方的手法,不但突出了地球的美麗、可愛,更多的是對地球的讚美。讓我們用讚美的語氣再讀這句話。

2、作者把地球比喻成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難道僅僅就因為她外表美麗嗎?(課件:地球無私地向人類提供著各種資源)

(1)板書:無私 慷慨。

(2)你是如何來理解這兩個詞。

(3)用“慷慨”造句

(4)地球無私的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同學們都知道那些礦產資源?象這些要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地質變化才能形成,而且用完可能永遠消失的資源,我們稱它們為不可再生資源。除了這些資源,地球還向我們人類提供著什麼資源呢?(水資源、大氣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這些資源的特點是可以迴圈利用,所以是可再生資源。可見在這段話中提到的礦產資源只是地球的各種資源中的一種,你知道這是運用了什麼手法嗎?(板書:舉例子)

3、總結:地球賦予萬物生命,哺育人類成長,可以說,沒有地球就沒有人類,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讚美自己的母親。齊讀(課件: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4、聽到同學們發自內心的讚美,我也被深深地感動,老師想寫一首小詩來贊讚我們的地球,大家願意和我合作嗎?課件。地球媽媽:你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是你明亮的眼睛,——是你濃密的秀髮,——是你寵愛的精靈,——是你撥出的氣息……

(二)研讀“地球容易破碎

過渡:是啊,“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 “同時它又太容易破碎了!”你從哪些語句讀出了“地球太容易破碎”呢?

1、第3自然段。

(1)第三段告訴我們,人類對不可再生資源是什麼態度?(不加節制的開採)怎樣的開採叫不加節制,說說你的理解。這讓老師想起前不久在網上看到的資料,據科學家推算,依照現在的速度,煤再有100年左右將會完全枯竭。(板書:資源枯竭)你知道“枯竭”意味著什麼嗎?

(2)作者面對這些殘酷的現實,他在寫這一段話的時候,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呢?(氣憤、不滿、著急、告誡……)

(3)那麼,把你的理解通過你的朗讀表達出來吧!女生讀第一句。男生讀第二句。

2、第4自然段。

(1)人類又是如何對待可再生資源的呢?抽生讀。

(2)“本來”是什麼意思?換成“原先”再讀一遍。

(3)現在呢?為什麼?

(4)“本來”這個詞能不能去掉?為什麼?板書:不能再生。作者在表達方面注意用詞的準確,行文的嚴謹,這一點特別值得我們學習。

(5)你知道人類的這些破壞行為,造成了哪些生態災難嗎?生交流。

(6)老師也收集了到了一些相關資料。(出示課件)

(7)面對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此時你有怎樣的感受呢?(痛心,憤怒,可怕,心情沉重,沉痛)

(8)是啊,地球媽媽因為人類沒有好好地保護你,你原來是那樣美麗壯觀,和藹可親,而現在卻面容憔悴,傷痕累累。誰來接著說。(把詩補充完整。)

(9)把我們現在的心情融入到這段文字中,自己練習讀一讀。

(10)抽生讀。評價

四、上牽下連,引出第5——7自然段的內容

1、有人可能會說:既然地球那麼容易破碎,地球上的資源又是那麼有限,我們就到別的星球上去生活吧!可不可以呢?

2、 “至少”什麼意思?(最少)言外之意呢?(40萬億千米之外的情況還不能確定。)

3、那麼40萬億千米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課前,我做了一個計算,就拿飛機以每小時一千公里左右速度計算。你們知道飛機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到達?猜猜看。600萬年!能到達嗎?人類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後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

4、地球被破壞了以後,我們真的是別無去處。因為我們只有——生齊答:一個地球!

五、 回到課題,昇華情感

1、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別無去處!那麼,我們又該怎樣做呢?

2、讓我們一起來向全世界呼籲,端起課本齊讀。板書:精心保護地球

六、佈置作業,拓展延伸

1、請同學們看螢幕,老師建議大家課後可以自主開展六個一的環保活動: 發一則環保資訊;收集一條環保小常識;提一個環保金點子;參加一次社會環保活動;寫一篇環保徵文(故事,日記,讀書筆記、調查報告);編一份環保小報

2、讓我們從自身做起,用具體行動,共同捍衛我們的地球媽媽!

板書設計:

只有一個地球

太可愛: 美麗而渺小,慷慨無私

太容易破碎:資源枯竭、不可再生

精心保護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