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提升2.0個人研修計劃(精選24篇)

欄目: 個人工作計劃 / 釋出於: / 人氣:4.9K

提升2.0個人研修計劃 篇1

指導思想:

提升2.0個人研修計劃(精選24篇)

為了進一步推進學校在“網際網路+教育”背景下的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確保教育資訊化2.0提升在我校的順利實施,特制定本方案。

研修主題:

校本創新課堂教學實踐體驗

研修方式:

以教研組為單位結合課堂教學實踐開展研修,採取“新”帶“老”的辦法,即新教師帶老教師,開展幫扶活動,結合學科實際開展資訊科技與課堂教學融合研討,同課異構等活動。

研修方法:

線上學習加線下活動的辦法。

研修步驟:

1、教研組成員制定好計劃。

2、做好人員分配和安排。

3、利用日常課堂教學和組內公開課、校級示範課、彙報課等平臺開展活動。

4、適當開展校內大型公開課,組內研討,學校評定的`辦法,將資訊科技整合傳統教學的典型課例,展示推廣。

保障措施:

1、成立以教導處主任為組長,副主任為副組長,各教研組內成員的活動領導小組。

2、學校定期調取進展情況,適時檢查和指導。

3、微機室電腦裝置、辦公室和教研組辦公裝置在正常上班期間開放。

4、教導處做好考勤和統計工作

提升2.0個人研修計劃 篇2

指導思想:

學生的發展、提升教學質量為目標,以課堂教學研究有效為抓手,追求實效、高效和長效,繼續突出課程改革、教學改革、質量跟蹤監控三個重點,引領全體數學教師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努力做到教學方法紮實、研究內容充實、教學能力厚實,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而努力。

工作思路:

一、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率。

1、加強新課程理念的學習,加大對《國標教材》的培訓力度。

開學初開展6年級國標教材的三級培訓工作,培訓要到位、要細緻紮實。適時進行新課程理念的培訓和學習,數學教師要全員參與到學習中來,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全面性和持續性。要圍繞使用新國標教材使用情況和新課程的落實情況,組織任課老師積極展開研究,整體提升課改實施水平。

2、向課堂要效益,努力提高常態課的實效性,提高平時的好課率,特別是提高學生的練習效率。要精心設計練習,既要加強基礎知識的研究,更要體現新的課標精神,在“活”字上動腦筋,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3、繼續要求教師在五個“實”上下功夫:教學要有效真實、雙基要紮實、手段要樸實、效果要充實、底蘊要厚實。要在落實雙基的同時讓學生經歷過程,學會方法,形成正確的態度、情感、價值觀,達到三維目標的有機統一。

4、積極組織教師給予問題式的.反思性研究,要求全體教師尋找自身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研究的形式要多樣,要緊緊抓住數學學科課改實施過程中的困惑,引導教師研究學生、研究教材、研究學法,努力提升教學質量。本學期繼續進行人人獻一節好課活動,並在獻課後撰寫教學反思。

5、把《培養數學意識提高數學素養》的研究做實、做強。平時要引導學生從身邊的生活入手,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認真組織畢業複習的研究,複習要有計劃性。要從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出發,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5月上旬在陶吳國小舉行國小數學複習工作研討會,研討會後,應認真要研究和制定複習計劃,提高畢業班數學教師的組織複習的能力,避免盲目性,認真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努力提高優生率和合格率。

二、深化課題研究,提高研究能力。

1、要針對本校的特色和薄弱環節,確定研究課題。課題要與活動主題相結合,加強觀摩課、展示課與常態課的有機整合的研究,以展示課引領常態課,以常態課的優質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2、研究活動要有效,讓課改與教學質量同行。

對近幾年來的課改進行認真的總結和反思,糾正少數教師存在的追求形式主義、忽視數學本質的傾向。學科帶頭人、青年優秀教學標兵、區教學骨幹老師首先要在實施課改中發揮先進模範作用,仍然要做到“八個一”:

①讀一本教研名著;

②寫一篇有質量的教育心得;

③承擔一個教研課題;

④在本校、本片上一節公開課;

⑤開一次課改講座;

⑥發表一篇有質量的課改案例、教學論文;

⑦在省市級有一篇論文獲獎;

⑧和一位需要幫助的青年教師組成幫學對子。

本學期繼續開展“數學教學實效性”的研究,初步考慮從整體著手從以下六個方面研究:

①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

②改變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③加強對過程性知識的研究;

④練習的有效性、針對性和生活性(含針對本班實際的變式練習);

⑤學科團隊建設的行動性研究。

3、針對市級課堂教學創意性研究課題,我區將結合結合這一主題,找到課程改革與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結合點。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學習規律和新課程理念,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提倡個性化教學與共性發展相結合,開展不同形式的同課異構教學研究:可以是同年級的同課異構的研究活動,可以是同一內容不同設計,可以是同一型別不同教學方法,也可以是同一型別不同年段,目的就是努力提高教師的研究能力。

4、要從有效性出發開展活動。

①課堂教學要有效(如計算教學有效性、課堂作業的有效性等);

②研究課題要有效(研究要有計劃、有主題,可操作性要強);

③組織活動要有效(活動的針對性強、參與面廣)。

5、切實抓好兩組建設。

備課組要認真做好集體備課工作。教師要在鑽研教材和分析學情上下功夫。

①集體備課不僅要備過程而且要備課內外的練習設計。

②在集體研討的基礎上必須復備。每個教師要根據自己的班級實際進行創造性的復備,認真修改,合理取捨,復備量不得少於三分之一。備課組應側重於“五認真”方面,備課組的活動內容多是研究教材、研究備課、研究學生的作業、研究檢測,再加上備課組人員少,活動更加機動靈活,隨機性更強,需要備課組長要有敏銳的洞察力,隨時、隨地開展活動。教研組更趨向於“研究”,應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多以公開課、沙龍、講座等形式開展活動。

6、切實用好單元自測題和《評價手冊》、《補充習題》,特別是錯題訂正工作要落到實處,要面向全體學生,不讓一個掉隊。教師手頭可準備“兩本”:一是典型錯題本,一是創新優題本,目的就是抓好“兩頭生”。作業和檢測要追求實效,努力做到“即練即批,有錯必糾,有糾必改”。要加強對後進生的輔導工作,從方法、心理上循循善誘,耐心疏導,避免盲目性和急躁情緒。

提升2.0個人研修計劃 篇3

根據《教育部關於實施全國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寧夏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自治區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測評實施辦法》,結合我縣“網際網路+教育”達標縣建設與發展需求,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總體目標

到20xx年構建以校為本、基於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資訊素養髮展新機制,通過實施能力提升工程2.0,帶動全縣中國小(含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學校)開展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基本實現“三提升一全面”的總體發展目標:校長資訊化領導力、培訓團隊資訊化指導能力、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顯著提升,全面促進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

二、測評標準

參照《自治區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測評實施辦法》和教育部《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發展測評規範》執行。

三、主要任務

(一)加強資訊化管理團隊建設,提升資訊化領導力。

一是教育局建立局長牽頭的縣級資訊化管理團隊,組建由資訊化專家(外聘)、教研員、名校長、名師等8-10人構成的資訊化管理團隊。二是各學校建立校長牽頭的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由校領導擔任學校資訊長(CIO),組建由校長領銜、主管教學副校長、教學主任、教科室主任、資訊中心主任等相關管理人員、教研或學科組長、資訊科技教師等5-8人構成的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各鄉鎮國小以中心學校為單位組建)。三是通過短期集中、網路研修等混合式培訓和跟蹤指導,提升資訊化管理團隊的息化發展規劃、教師研修計劃的制訂與落實能力,提升校長組織和指導教師實施資訊化課堂應用的能力。

(二)加強資訊化培訓團隊建設,提升資訊科技應用指導力。建立縣教育局、學校兩級資訊化應用指導團隊,選拔資訊化專家、教研員和學科教師,按照縣級8-10人、學校5-8人的標準組建資訊化培訓專家團隊,逐級研製培訓團隊的建設標準、管理辦法與動態考評機制。採取短期集中、網路研修、“做中學”相結合的形式,提升培訓團隊的頂層設計、方案研製、送培送教、指導校本研修、指導技術變革課堂、實施應用測評等能力。

(三)實施全員教師培訓,提升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通過“國培計劃”支援,三年內完成對全縣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組織每名教師完成至少50學時的`研修學時任務(其中線上研修25學時,線下實踐應用25學時),提升全體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

線上研修:根據能力提升工程2.0要求,開展全員教師網路研修。

線下實踐應用:構建縣教育局、學校、培訓團隊、教師“四位一體”的資訊科技應用共同體,以問題解決(任務驅動)為主線,進行線上線下一體化設計,確定研修主題,以成果為導向,實施“線上研修+線下實踐+跟進指導與研究”學用研一體化的能力提升新方式,實現邊學習邊應用邊研究;縣教育局可設立資訊科技應用專項課題,組織教師團隊申報,在培訓團隊的指導下,開展應用研究,以研促學、促用,形成本地應用案例和典型經驗以及可複製可推廣的成果;學校組織實施教師線下實踐應用和校本教研。

(四)開展對口幫扶,推進鄉村學校培訓模式改革。縣教育局根據鄉村學校實際需求,多層次、多學科、多方式開展名師網路課堂和遠端協同教研相結合的“雙師教學”培訓模式改革,加強鄉村教師資訊化培訓精準幫扶工作。鼓勵城鄉之間、資訊科技示範校與鄉村學校之間的校際合作,發揮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創新示範校的引領作用。一是通過“1+N”線上互動課堂開展同步課堂、名師課堂、專遞課堂、名校網路課堂等教師協同教研共同體;二是通過“結對子”、“課程社群”、“名師工作室”、“伴隨式培訓”等模式,促進城鄉教師、優質校與薄弱校之間的交流互動,提升鄉村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

(五)堅持成果導向,組織實施全員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測評。一是依據教育部《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發展測評規範》《自治區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測評實施辦法》,組建測評專家團隊,利用寧夏中國小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管理平臺(學分管理平臺),通過線上線下、普查與抽查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師成果導向的應用能力測評,完成全員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測評任務。二是加強教師網路學習空間、課程資源建設和應用,開展教學技能比賽、應用成果徵集等活動,遴選優質教學案例,不斷豐富課程資源。

四、實施程序

第一階段(20xx年):頂層設計,試點先行。一是縣教育局完成工作方案、測評辦法、相關制度等規劃工作,召開“同心縣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啟動會;二是各學校在縣級啟動會後完成工作方案、測評辦法、相關制度等規劃工作,在校內開展校級啟動會;三是組織縣教育局、學校兩級資訊化培訓專家團隊對各校開展線上線下應用指導、研究、總結提升等工作,形成一批典型經驗、應用模式與案例。

第二階段(20xx年):示範引領,全面推進。一是實施第一批縣級應用能力提升任務。二是剩餘學校可依據自身實際繼續開展校級能力提升工作。三是組織“工程”相關資源成果的申報與評選活動。四是組織測評團隊完成本批次學校全員教師測評工作,年度內完成全縣約60%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任務。

第三階段(20xx年):成果導向,總結提升。一是剩餘學校全部進入能力提升工程實施中,開展全員培訓和所有教師測評達標,20xx年測評不合格的教師繼續測評,直到合格,全面完成兜底測評工作,完成能力提升工程2.0總體工作任務,基本實現既定目標。二是召開全縣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總結表彰大會,全面總結能力提升工程的成效與經驗,促進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

五、管理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一是縣教育局建立健全縣級專家團隊,依據教育部能力提升工程2.0的目標和任務,統籌全縣專案規劃、過程質量監控、專案評估、應用測評、資源建設、制度建設等,指導做好縣級專案提升實施工作;教育局局長是能力提升工程2.0組織管理的第一責任人。二是學校建立由校長牽頭的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結合本校實際、從教育教學、管理等真實問題出發,科學制定學校資訊化教學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和教師研修計劃,建立健全有利於教師應用資訊科技的各項制度,做好校本應用考核測評工作。

(二)落實經費保障。採取“教育廳+教育局+學校”三位一體的專項經費支援模式,開展“能力提升工程2.0”專項培訓、資源開發、能力測評、研究跟進與成果推廣等工作。

(三)加強制度保障。縣教育局將各校開展能力提升工程2.0的情況納入教育督導評價體系。將教師參與專案情況與教師職稱評聘掛鉤,將能力提升工程2.0學時納入教師繼續教育學時;遴選優秀成果,納入優質課專案評選範圍,充分調動教師參訓的積極性。各學校要圍繞廣大教師的實際需求和專案實施需要,制定和完善相關激勵機制和制度保障,確保能力提升工程2.0有效實施。

提升2.0個人研修計劃 篇4

為貫徹落實《福建省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應用考核實施方案》、長樂區關於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相關檔案要求,基本實現“三提升一全面”的總體發展目標,真正達成技術與教學的融合創新,破解教學難點問題,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教育部關於實施全國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教師1號)》和《福建省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應用考核實施方案》的要求,構建“一校一案,以校為本,立足崗位,邊學邊用,學為所用”、以微能力課程學習為載體的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新路徑;探索整校推進、試點先行、示範引領、有序推廣的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新模式,建立以學校發展目標為引領的資訊科技應用長效機制。

二、總體介紹

我校創辦於xx年,為省一級達標學校、省文明學校、首批省示範性高中建設學校。學校始終關注教師發展、學生髮展與學校發展。學校現有兩個校區,資訊化條件完善,這為學校資訊化教學提供了有力保障。學校現有91個教學班,學生近4600人,教職工327人,高中部教師平均年齡38.5,群體較為年輕,有活力,資訊科技應用能力較強;國中部教師平均年齡46.3,老教師佔據主導,資訊科技應用能力較為薄弱。

三、學校資訊化建設情況

優勢:

1.學校為每位教師都配備了辦公電腦,全校所有教室都安裝了電子白板(希沃白板),校內千兆有線網路覆蓋到所有的教室及功能室,這為資訊化教與學創造了基礎條件。

2.學校另有兩間創客空間(配備VR、3D列印等裝置)、4間機器人相關活動室、1間3D列印活動室,吳航校區高二高三年級38間常規教室還安裝有高密度AP裝置,高二高三年級絕大部分學生配有個人敏特平板電腦。

3.全體教師均參加過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1.0工程培訓,有一定資訊科技應用基礎。

4.高中部教師平均年齡38.5,群體較為年輕,有活力,資訊科技應用能力較強;近年來,新教師也不斷加入,這為我校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應用提升輸送了新鮮血液。

不足:

1.老教師還是較多,特別是是我校國中部教師平均年齡46.3,老教師佔據主導,資訊科技應用能力較為薄弱。

2.很多教師思想觀念還未轉變,對技術的使用僅停留在製作ppt和希沃白板技術等淺層應用;個別教師怕改革會影響教學質量,對於資訊科技與課堂教學融合有一定牴觸情緒。

3.教師對校園資訊化平臺的教學資料分析不夠透徹深入,資料使用價值不大。

4.學校智慧教室環境建設還不夠,辦公經費不足。只能逐步改善和提高學校資訊化硬體環境,硬體環境建設步驟與學校發展規劃不一致,制約學校發展。

四、研修績效目標

基本的績效目標:每個教師完成50學時的培訓,其中實踐學時25學時,並通過三個微能力點來實現實踐測評,學校提交兩個教研活動簡報。

可選的績效目標

面向教師:完成3個微能力點的研修任務並有實踐成果;結合學科特點,能熟練掌握常用的資訊科技工具;完成優質教學設計、資訊科技融合微課程等資源建設;

面向學生:提高學生利用大資料分析診斷自身學習狀況的能力,精準把脈學習問題,提高學生成績;

面向學校:全面提高教師資訊科技能力,培養造就一支現代資訊科技素養的高素質師資隊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促進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推動我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教師在教學技能大賽、“三優聯評”等活動中取得一定成績。

五、研修主題

資訊科技助力精準教學,打造高效課堂

六、研修內容

理念與模式學習:

1.人人發展,人人提升,即整體提升全校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和資訊科技素養;

2.線上與線下混合式學習研修,資訊科技應用重在熟練性、實用性、發展性。

3.差異化推進和個性化指導相結合。

七、研修形式

採用線上與線下混合式校本研修方式,即微能力線上課程學習+線下校本教研活動;研修結構單位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全員研修。具體如下:

1.邀請區指導組專家對學校資訊化管理培訓團隊進行指導。

2.赴外校參觀學習,借鑑校本研修成功經驗。

3.邀請省內專家到校對全校老師進行指導。

4.教研室對教研組長、骨幹成員集中指導。

5.各組的教研組長、骨幹成員對組員的集中指導。

6.集體研討,成果提交,應用教學,評比展示推廣。

八、研修安排

第一階段:組建團隊,集中培訓(20xx年6月-7月初)

1.達成共識。學校領導團隊與教師一起研討制定學校整體發展規劃,明確共同願景,達成學校、教研組、教師個人全方位發展的共識。

2.組建團隊。遴選教研組長、優秀教師、資訊科技骨幹教師及有強烈意願參與專案的教師組成研修團隊。

3.培訓先行。對研修團隊進行微能力課程的理論培訓,交流研討,明確學習內容及需要完成的任務。

4.選擇能力點。召開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活動啟動會,解讀學校方案,進行研修活動安排與部署,公佈學校確定的微能力點;教研組制定教研組研修計劃,選取符合本組情況的微能力點;每位教師確定研修的3個微能力點,個人制訂研修計劃,開展研修活動。

第二階段:線上研修,跟進督促(20xx年7月中旬-8月底)

1.培訓跟進。以學校為單位進行全校性線上研修培訓,確定研修主題“資訊科技助力精準教學,打造高效課堂”,努力做到主題化、系列化,持續推進,為教師研修保駕護航;以教研組為單位進行線上專題培訓,梳理存在的問題,明確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法,確保研修的實效性。

2.交流研討。以教研組及教師個人為主體進行案例研發,交流研討,學校加強指導,跟進督促。

3.活動推進。結合能力點研修主題,圍繞“四學”(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和學業評價),完成線上25學時的課程學習。

第三階段:線下實踐,交流成果(20xx年9月—12月)

1.交流取經。教研組老師進行相互交流研討,以課堂教學為載體,紮實開展學情分析、教學設計、資訊科技融合課、大資料分析與應用等研討活動,在活動中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及時改進,努力實現資訊科技支援下的課堂教學環節的不斷優化;邀請專家入校進行講座或與省內高校培訓機構聯合開展全校教師的專題培訓(具體待定)。

2.研討實踐。各教研組教師,圍繞研修主題“資訊科技助力精準教學,打造高效課堂”,完成線下25學時的課程實踐,以集備組為單位進行“兩討論”、“兩實踐”、“兩研磨”。

第一輪討論:結合學科實際,討論如何藉助常用資訊科技工具優化教學環節,打造高效課堂;

第一輪實踐:結合討論結果利用資訊科技工具進行課堂教學優化,提高課堂效率(如教學設計、課堂匯入、微課程展示、思維導圖構建等);

第一次研磨:對實際授課資訊科技與學科融合情況進行組內研磨。

第二輪討論:如何進行大資料分析與使用,助力精準教學;

第二輪實踐:結合討論結果懂得利用大資料分析學生存在問題並應用在教學中,實現精準教學(如學情分析、資料視覺化呈現與解讀、基於資料的個別化指導、應用資料分析模型等);

第二次研磨:依據大資料的`分析,對學情的科學診斷,如何改進教學。

3.研磨成果。教研組老師開展優秀教學設計、資訊科技融合課等備課磨課和競賽活動,推薦1-2名教師展示優秀實踐成果展示,各組相互觀摩借鑑。

4.提交成果。各位教師提交初步成果至研修平臺,爭取優秀。

5.階段反思。教研組和教師個人對研修情況進行階段性總結反思,開展自評與互評,在交流研討中共同提高。

第四階段:考核評價,展示推廣(20xx年1月—4月)

1.成果分享。提交成果,並收集教師研修案例,開展微能力測評,組織教學設計、資訊科技融合課課堂展示等評比考核活動,鼓勵教研組及教師個人進行特色化、個性化展示。

2.多元評價。對研修成果實行多元評價,採用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現場評價與學生問卷、家長問卷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等,對研修效果優秀的教師予以表彰獎勵。

3.總結提高。學校、教研組、教師分別對研修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力爭實現理念上的轉變及教學過程的優化,進而實現課堂效率的提高及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九、保障措施

1.組織保障

(1)成立研修專案領導組

總負責人:鄭其強、潘雲朋(負責專案的稽核、指導、管理)

專案負責人:宋家旺(負責專案的策劃、方案制定、管理)

成員:林昉、林潔、劉盼盼、董良錦、黃支斌、汪信進(具體負責專案的組織實施、過程管理、考核);

各教研組長(負責教研組研修活動組織與實施);

(2)成立校級培訓指導團隊

劉盼盼、蔡玉雲、林方東、鄭高枝、吳雲燕、林秀英、林詩琴和各教研組長(負責專案的技術培訓與支援)。

2.經費保障

在學校公用經費中安排專項資金,為本校教師學習和應用資訊科技開展教育教學創造良好的條件。計劃於20xx年完成增加一間多媒體教室的錄播教室,加大對智慧教室改造建設,打造數字校園、智慧校園。

3.制度保障

完善資訊科技管理人員培訓學習制度、崗位責任制度,計算機網路多媒體教室資源庫等專用教室和專用裝置的管理制度、資訊化教學教研製度、資訊化校本研修等制度。

4.以評促學

加大考核評比,完善激勵機制。結合崗位大練兵,開展優秀教學設計評選、資訊科技融合課展示等評比考核活動,推動優秀實踐成果展示交流,通過評價和激勵的雙向措施鼓勵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主動運用資料分析技術進行學情分析、課後檢測;運用現代資訊科技手段優化課堂教學;評比考核中獲一等獎教師直接認定為校骨幹教師,並在評優評先上予以傾斜。

教務處、教研室調整教師年度考核教學教研工作評價方案。進一步調整《長樂一中教師年度考核教學教研工作評價方案》的內容,在教學設計、教學效果、集備教研、校本研修等評價指標的制定及權重設定上,增加資訊科技運用的內容,加大其權重,促進研修工作落到實處。

提升2.0個人研修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在“以教育資訊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的思想指引下,以學校的現代教育理念為方向,認真貫徹課改精神,立足以學生為中心,以資訊科技課程教學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合作能力、進取能力為重點,更新教師教育理念,積極抓住契機,進一步提升《資訊科技》課程的教學地位。大膽進行任務驅動和小組協作這一新的教學方法的探索和嘗試,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並通過教研組的學習活動,使每一位教師的教學水平都有相應的提高。

二、工作思路:

1、本學期教研組工作緊緊圍繞“創新、開拓、發展、務實”的教育理念,結合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並注重學生創新能力、思想方法、行為方式、價值觀和資訊科技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積極有效使用目標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有效教學、有效學習,努力提高本學科的教學質量。

2、積極推進“以現代資訊教育技術為支援平臺的研究性、探究性課堂教學”的教學實踐,加快資訊科技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滲透關係。本學期教研組將重點著手資訊科技課的研究性、探究性,使學生在資訊科技課堂中不再單純為學資訊科技而學習,而是通過完成某一目標任務後自然而然的掌握資訊科技技能,從而轉變以資訊科技知識和課程內容為目標的教學,使教育重心轉移到知識學習支援平臺方面。

3、大力開展資訊科技創新教育教研活動,積極進行教育研究,

充分開展計算機特長教育,使我鄉每個年級都有使用計算機的高手,在今後的各種計算機比賽中取得較好的名次,提高我鄉各校的知名度。

4、努力創造學習氛圍,繼續通過紮實有效的課題研究活動,將課題研究落實到學校的資訊化建設和教學工作中,提高業務素質。

三、工作要點:

1、緊抓課堂質量、做好新老幫教

我們教研組都是專業教師,有1名新教師,根據新教師的實際情況和資訊科技學科的特點,積極配合學校教導處完成教學任務,同時組織組內人員進行聽課、評課,共同提高本組教師任教的基本技能。要求本組教師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課後要及時進行研討,根據知識點分析本節課的地位、目的、重點和難點,同時要求任課教師進行簡要的知識點分析、課後總結和貫徹落實情況,總結成功的經驗,同時指出缺點和不足,最後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搞好課題研究工作

配合學校資訊化建設,切實發掘集體的力量,充分發揮資訊科技優勢,切實貫徹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全面提高學生資訊素養,進一步完善資訊科技教學,積極推廣資訊科技網路教學模式並根據學生對資訊科技的掌握情況,實行分層次教學。

3、加強培訓,促進學科間的整合

本學期教研組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充分搞好資訊科技的.培訓工作,以教研組為龍頭,帶動全體資訊科技教師,進一步提高各教師使用現代資訊科技的能力,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同時加強各學科間的聯絡,促進學科間的整合。

教師2.0資訊科技研修與能力提升計劃通用5

通過對資訊科技、學習方式轉變和師德故事的自主學習,進一步對“打造高效課堂,構建新型師生關係”校本課程進行研修。

研修目標

1、通過學習資訊科技實現對“打造高效課堂,構建新型師生關係”校本研究的技術支援。

2、通過研讀學習方式的轉變案例,實現對“打造高效課堂,構建新型師生關係”校本研究的理論支撐。

3、通過對身邊師德故事的學習以及自我的反思實現對“打造高效課堂,構建新型師生關係”校本研究的情感支撐。

學習內容

1、學習資訊科技知識,主要學習Word文件的編輯、圖片的編輯、視訊的編輯、Flash模板的製作、微電影的製作。

2、研讀學習方式轉變的案例,主要學習合作探究學習、小組學習、課外學習。

3、學習身邊的師德故事,主要學習媒體宣傳的典型的師德故事以及學校真實發生的師德故事。

實施計劃

1、每天按要求學習網路國培課程

2、積極參加坊內探究活動,討論分析校本研修課題。

3、按時記錄自主學習心得做好積累。

4、寫一篇論文對研修成果進行總結,分享成果

預期成果

1、自覺轉變教學方式,增強對教師職業的自我情感認識。

2、能夠掌握打造高效課堂,構建新型師生關係的基本策略。

3、寫一篇研修成果論文。

提升2.0個人研修計劃 篇6

新課程改革需要培養高素質、強潛能、具有綜合知識和能力的新人。以創新精神、創造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切實提高我們的整體素質,認真落實《中國小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實施辦法》等檔案精神,結合本校實際,特制訂資訊科技校本研修計劃。

一、組織機構

1、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2、考核小組

由校長、教導處組成。

二、研修與考核物件

1、研修物件:電教組全體在職教師。

2、考核物件:電教組全體在職教師

三、研修內容、方法

(一)主要學習方法為“四個結合”。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訓部門提供統一的學習資料,通過教師集中培訓、自學理論,再通過上機操作、教研活動、撰寫案例、撰寫學習心得等,達到與實踐相結合;

2、依靠廣大教師的個體努力即自我研修,如理論學習材料的自學、筆記、心得、案例等,把理論知識進行消化、吸收,從而真正達到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自我研修是集中培訓的前提、校本研修的及時補充,由每位教師個體完成。每個教師每週都要安排2-4課時的自學時間,要訂出自學計劃。

3、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觀看大量的光碟資料,還有網路課程資源,不可能全部安排全街道的集中培訓,只能各校分散培訓;《E環境下中國小學科教學專題研修》教師必須大量的上機實踐操作,不太可能都集中到中心進行上機操作等。

4、全面提升與重點突破相結合。在全面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的`同時,有計劃地培養有素質的教師。

希望通過上述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方法,達到促進全街道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增強綜合素質、提升教育教學能力的目的。

(二)、研修內容

《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新課程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新課程學科教學評價》:通過學習幫助教師深刻領會新時期教師職業的內涵、外延、特徵及基本要求,掌握教師職業生成的基本情況,包括教師職業的產生與發展、教師專業化、教師地位權利和義務等,正確認識教師專業發展的迫切性和現實意義,即使更新教育觀念,增強發展的信心和動力,顯著提升教師職業道德素養。

① 集中培訓2個半天

② 校本培訓8次

③ 一本學習摘記

以上學習方式為集中培訓、校本研修和個人研修相結合;為保證培訓質量,各種學習方式的學時必須達到規定要求。

四、考評機制。

考評包括:書面考試、過程考核、學分登記、總結評價。

五、具體操作。

1、 建立三級培訓網路。

2、明確各層職責。

3、明確培訓任務。

(1)理論培訓。採用集中、分散兩種方式。

①、集中理論培訓。中心國小組織《師德與教師職業》等課程各2次集中理論培訓。先選派骨幹教師參加校本研修輔導員培訓;再邀請異地培訓相關輔導員集中理論輔導,全體教師參加。整個過程,要求參訓教師認真完成4次聽課筆記,每次培訓前將前一次聽課筆記交各校檢查,按優秀、合格、不合格三等將檢查情況及時彙總。

②、分散理論培訓。學校為教師提供學習資料,並報導各教研組、完小組學習資訊。為確保時間,充分利用好中午這段時間進行集中學習。要求各校上傳學習過程照片,教師每章學習後完成作業本中相應練習。按優秀、合格、不合格三等考核,將考核情況及時彙總。

(2)校本研修。

採用“研訓一體化”模式,結合主題按“學習——實踐——反思——總結”四階段開展主題化系列研修活動。

(3)自我研修。

以上三方面培訓任務,以理論培訓為引領;通過校本研修進行實踐;自我研修作必要補充,三者有機結合。整個培訓不斷吸收教師教學建議,根據反饋資訊及時改革、總結師訓工作經驗,認真收集、積累培訓材料,建立教師培訓個人業務檔案,做到材料齊全,分類清楚。

人們最害怕的是變化無常,要學習適應環境的變化和變化中另找創新,並不是停留在變化的痛苦中。――方海權應屆-,致力於提高畢業生就業率,

提升2.0個人研修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我們數學低段組有8個教學班,由4位數學教師組成。結合學校工作實際要求,以教研組為陣地,深入學習和研究,加強實踐,進一步更新教育理念,進行課堂教學創新,儘可能地為學生的主動學習創造環境,力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從而幫助教師將課改理念和教學實踐有機結合,進一步加強教學科研,探尋解決課程改革中的困惑的路徑與方法,努力提高我教研組的數學教學的整體水平。

二、工作目標

穩步提高教學質量,從多方位、多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讓素質教育落到實處。穩步提高教師隊伍的理論水平,深化數學課題研究進一步提升數學教師科研素養。儘量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強化學科特色,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三、工作重點

(一)加強理論學習

1、繼續認真研究數學新課程,紮紮實實做工作。新課程已經實施了,雖然經過研究與探索,我們已有所瞭解,但畢竟是新東西,在教學中一定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本學期好好學習《數學新課程標準》,圍繞指導思想學習新課程的數學理念: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學習方式。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要關注學生學習結果,更關注學習過程,關注學習水平,更關注學習中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同時學習有關新課程的教學策略,閱讀有關是國小數學教育教學雜誌,使我們本教研組的老師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順利有效地進一步實施新課程。

2、加快資訊科技學習程序。數學教師要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資訊科技,提升現代教育技術素養,增強應用現代資訊科技的意識和能力。一方面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資訊科技為數學學科教學服務,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要利用資訊科技廣泛收閱教育教學改革資訊,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業務水平。

3、積極參加上級教學研究部門組織的各項論文、案例、課題的撰寫,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

(二)加強常規落實

1、認真備課。這學期繼續嚴格遵循教導處的要求,既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因材施教,做到集體備課與個人備課相結合,充分利用集體的智慧,體現個性的特色。把集體備課真正落實到實處。

2、認真上課。繼續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探索實施的方法和途徑。提倡老師把日常的每一節課當公開課來上,提高教學質量,課後進行教學分析與反思,為以後的教學鋪磚加瓦。

3、正視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做好輔優補差工作,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三)提高教研能力

1、教研組通過觀看教學錄象,閱讀教育教學理論專著和雜誌,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刻領會精神實質,每週組織教師進行理論學習或專題研討或集體評課等多種學習形式。認真上好教研課,認真聽好同伴課,勤反思,勤動筆。

2、教研組先集體討論,確定教學重難點;再設計教學方案,組內教師全程參與,並由一位教師上課,一位老師主評,一位教師做一個簡短的`講座。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高教研組中的每位老師的教研能力。

3、積極開展課題研究,讓教研組中的老師能人人蔘與課題研究,以科研帶動教研,從而促進教學,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本學期我組主要就“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傾聽習慣”為主要課題進行邊研究邊學習邊總結。所有教研活動內容的安排圍繞這個主題開展。主持活動的老師在活動前要充分安排好學習研討的內容,及時作好總結記錄。

提升2.0個人研修計劃 篇8

為落實檔案精神,提高我校教師資訊科技素養,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決策部署,根據《教育資訊化2.0行動計劃》和《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xx-20xx年)》總體部署,大力提高我校課堂教學效率,進一步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有效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全面提高我校教師的教學水平,實現學校跨越式發展。特制訂如下方案:

一、學校總體介紹

我校有教職工149人,其中40歲以下教師60人,40至50歲82人,50歲以上教師7人,年齡結構趨於老齡化;任課教師中,大學本科66人,專科62人,中專學歷18人。教師應用資訊科技輔助課堂教學能力較弱。一部分老教師對資訊科技應用興趣不大,平時在教學當中很少使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學校全體任課教師全部參加了中國小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提升1.0的培訓並考試合格。

二、學校資訊化建設情況

現在學校現有錄播教室一間,計算機教室2間,任課教師配備臺式電腦,班班配備一體機,網路全覆蓋。

三、實施目標

1、制定切實可行的資訊化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學校(20xx-20xx)規劃、年度校本研修方案、考核方案

2、開展“智慧校園”建設,出臺促進教師資訊科技應用提升的`各種規章制度及獎勵措施。

3、整體推進,完成線上學習與線下成果提交。

4、結合研修課題有效開展線下教研活動,以學年組、教研組為單位開展集體備課、課堂教學展示、評課、等活動,提高教師將資訊科技與課堂教學有機整合。

5、結合研修課題,開展相關資訊科技培訓,分層次、分學科、分年齡落實培訓任務,並進行考核。

6、將教師研修成果分類彙總。

7、逐步探索混合式、智慧型課堂教學,嘗試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教學形式優化學生的學習環境

8、進一步提高學校資訊化硬體水平和教師資訊科技素養,逐步使學校由多媒體教學環境向混合型教學環境、智慧型教學環境轉變。

四、具體安排

1、成立學校教育資訊化2.0網路研修領導小組

組長:曲書記(黨支部書記)李芳(校長)

副組長:

成員:

2、成立學校教育資訊化2.0網路研修培訓輔助團隊組長:王燕(資訊科技教研組長)

成員:丁麗(語文大組長,語綜組坊主)

王翠傑(數學大組長,數綜組坊主)阿依古麗(資訊科技教師)阿布力提甫(資訊科技教師)瑪依拉·葉盛悅冉娜王洪軍全體特崗教師(資訊輔助組專幹)

3、20xx年3月1日前召開全校資訊科技提升工程2.0部署大會,制定學校20xx-20xx資訊發展規劃方案、20xx年2.0校本研修計劃、考核方案,佈置各教研組制定本組研修計劃。

4、20xx年3月1日-3月6日,以新疆中國小教師研修網為平臺,進行線上課程學習。指導教師根據任務清單內容,選擇2個不同維度的適合自己的能力點進行自主研修,集中學習,完成線上的課程學習任務。

5、20xx年3月6日-4月15日,將線上學習課程與線下教學有機整合,結合教學實踐,拓展教學成果,通過集體備課、磨課、上課、評課等形式,引導教師在活動中接受集體智慧的滋養,提升把握教材、駕馭課堂的能力,熟練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形成個性化的教學風格並上傳的教學成果

6、20xx年4月16日-5月15日,結合研修課題成果開展競賽活動,並根據成績計算學分(滿分10學分)

7、整理成果。

8、參加人員:在職全體教師

提升2.0個人研修計劃 篇9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對我們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與轉變。以我現有的文化知識、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等方面,已跟不上高質量的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為了促進教學實踐與理論的結合,提高自己的政治、業務水平和師德修養,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更能符合時代的要求,首先要腳踏實地的抓好自己業務學習,通過自主學習來滿足現代教育的需要,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讓自已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更加得心應手,以滿足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特制訂個人學習計劃:

一、學習目標:

1、加強學習,掌握正確的教育觀點。

2、瞭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規律和基本方法,進行教育實踐。

3、瞭解學科的發展動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4、將掌握的教育理論轉變成教育教學的實際能力。

5、進一步提高現代資訊意識,提高現代資訊科技水平,能對計算機進行必要的維護,會熟練使用辦公軟體進行文書處理,素材加工,課件修改、製作,網路資源搜尋等。

二、學習內容:

(一)豐富教育教學理論

閱讀相關的教育書籍如《教育新理念》、《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現代代藝術的理論與實踐》、《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愛心與教育》、《電腦報》等。

(二)提高現代資訊科技的應用能力

繼續學習相關的課件製作方法如:photoshop、flash等軟體的學習;用Dreamweaver製作靜態網頁;音訊視訊處理軟體的使用編輯;計算機的保養與維修等。

(三)繼續加強個人師德的修養,學習先進個人的事蹟

三、學習措施:

1、利用課餘時間堅持每週進行業務學習,做到定時、定內容,學習有關優化課程結構的文章和走進課程的資訊報道。充分集中時間學習相關的資訊科技與專業的練習,確保課課有輔助教學的多媒體課件。

2、及時對每天的教育教學活動進行反思,用筆隨時記錄下來抽時間整理,並爭取與同行們進行交流,共同切磋,共同進步。

3、虛心向各科教師學習優秀的教育經驗,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平時加強校內外聽課,虛心與本校同學科教師交流上課心得,取長補短,儘量擠時間爭取去聽課,吸收別人的先進經驗,提高教學水平。

4、多聽教學水平較高的教師上公開課,通過集體備課、交流學習等形式,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5、規範自己的言行,做學生的表率。積極參加培訓活動,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在此過程中,學習正確處理師生之間、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及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四、學習安排:

時間、學習內容

20xx.9閱讀《現代代藝術的理論與實踐》、《教育新理念》《電腦報》

20xx.10photoshop繪圖軟體的學習

20xx.11Photoshop繪圖軟體的學習

20xx.12音訊視訊處理軟體的使用編輯

20xx.3《愛心與教育》、Flash動畫的製作

20xx.4flash動畫的製作

20xx.5學習用Dreamweaver製作靜態網頁

20xx.6計算機的保養與維護

提升2.0個人研修計劃 篇10

一、學習目標:

1、加強學習,掌握正確的教育觀點。

2、瞭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規律和基本方法,進行教育實踐。

3、瞭解學科的發展動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4、將掌握的教育理論轉變成教育教學的實際能力。

5、進一步提高現代資訊意識,提高現代資訊科技水平,能對計算機進行必要的維護,會熟練使用辦公軟體進行文書處理,素材加工,課件修改、製作,網路資源搜尋等。

二、學習內容:

(一)豐富教育教學理論

閱讀相關的教育書籍如《教育新理念》、《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現代代藝術的理論與實踐》、《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愛心與教育》、《電腦報》等。

(二)提高現代資訊科技的應用能力

繼續學習相關的課件製作方法如:photoshop、flash等軟體的學習;用Dreamweaver製作靜態網頁;音訊視訊處理軟體的使用編輯;計算機的保養與維修等。

(三)繼續加強個人師德的修養,學習先進個人的事蹟

三、學習措施

1、利用課餘時間堅持每週進行業務學習,做到定時、定內容,學習有關優化課程結構的文章和走進課程的資訊報道。

充分集中時間學習相關的資訊科技與專業的練習,確保課課有輔助教學的多媒體課件。

2、及時對每天的教育教學活動進行反思,用筆隨時記錄下來抽時間整理,並爭取與同行們進行交流,共同切磋,共同進步。

3、虛心向各科教師學習優秀的教育經驗,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平時加強校內外聽課,虛心與本校同學科教師交流上課心得,取長補短,儘量擠時間爭取去聽課,吸收別人的先進經驗,提高教學水平。

4、多聽教學水平較高的教師上公開課,通過集體備課、交流學習等形式,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5、規範自己的言行,做學生的表率。

積極參加培訓活動,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在此過程中,學習正確處理師生之間、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及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四、學習安排:

時間、學習內容

20__.9 閱讀《現代代藝術的理論與實踐》、《教育新理念》《電腦報》

20__.10 photoshop繪圖軟體的學習

20__.11 Photoshop繪圖軟體的學習

20__.12 音訊視訊處理軟體的使用編輯

20__.3 《愛心與教育》、Flash動畫的製作

20__.4 flash動畫的製作

20__.5 學習用Dreamweaver製作靜態網頁

20__.6 計算機的保養與維護

提升2.0個人研修計劃 篇11

個人資訊科技能力分析:作為一名國小人民教師,我很幸運,能參加此次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的學習。雖然平時我也用電腦,我的年齡也不算大,可是自己在資訊科技應用這方面真的還是很欠缺的。所以我格外珍惜此次網路學習的機會。

我經常應用到多媒體教學。課堂上應用較多的是投影儀,對於課件還僅限於應用。課件的製作還不熟練,課件大多數是從網上搜索再加以調整。現在用的是白板,還不熟悉白板的操做應用。

我們學校現階段還僅限於班班有多媒體,白板,還達不到網路環境下教學,對多媒體的應用,也僅限於放映課件這個階段。

個人研修計劃:通過網路學習,在專家教授的講解引領下,我們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促使自己向專業化方向發展。我迫切的想在以下幾方面提高:

1.電子白板的使用能力。

2.自己製作課件的能力。

3.對資訊處理的能力。希望通過這次學習使我能夠學會運用一些軟體處理能力,藉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研修主題設想:現代社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網路社會,網路讓資訊科技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學校的各種先進裝置,也都開始運用到教學當中,這就要求我們要做發展型和學習型教師。特別是要具備:

1.應用資訊科技優化課堂教學能力。

2.應用資訊科技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能力。

3.能熟練的應用移動資訊裝置,推動學校整體資訊化工作的發展。

資訊科技能力提升成果預設:適應教學的發展,更新資訊化環境下的教學理念,能普遍使用資訊化資源開展教學,實現教學個性化與專業化的成長之路。具體如下:

1.對於多媒體的教學,能夠做到得心應手。

2.懂得應用白板的教學,並學會使用微課。

3.通過各種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教學能力和資訊科技環境下自主學習的能力,使用的能力。

提升2.0個人研修計劃 篇12

一、研修目標

1、通過培訓,能夠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中,合理利用軟體、數字教育資源,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自己的課堂效率。

2、利用網路教學平臺,有效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活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綜合能力。

3、利用教師網路研修社群,養成網路學習習慣,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為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二、具體措施

1、每天利用1—2小時登陸國培計劃網路研修平臺,認真完成培訓期間各項任務及作業。

2、認真聆聽專家們視訊講座,做好筆記,並把理論運用於實踐,提高自己業務水平。

3、培訓期間多與同行研討交流,取長補短,不斷總結和反思,力爭讓資訊科技更好的服務我們的教學。

4、多閱讀資訊科技方面的書籍,掌握教學中常用軟體的操作流程和方法,提升自己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水平。

提升2.0個人研修計劃 篇13

20xx年10月25日,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關於實施全國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實施意見》。20xx年5月27日,由能力提升工程催化的《全國中國小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標準》釋出。這是規範與引領中國小教師在教育教學和專業發展中有效應用資訊科技的準則,也是能力提升工程頂層設計的一部分。

20xx年11月3日,在這個寒冷而又溫溼的季節裡,《江西“國培計劃(20xx)”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開班了。我有幸參加了培訓學習,這無疑是在我的教育教學成長上添上一道亮麗的彩虹。為了能讓本次培訓學習起到真正的實效,真正讓自己獲得一定的長進,我以在培訓期間各位專家教授的授課精髓為指導,制定一套自我研修方案。

一、指導思想

通過專家教授的講解引領,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促使自己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二、研修目標

1、轉變固有的教育觀念,與新時期的教育觀念保持一致。

2、提高自己對資訊科技應用在生物教學中應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3、能結合有關資訊科技應用能力,針對生物教學不斷反思和總結,提高自身的專業發展能力。

三、研修方式及內容

1、積極學習

珍惜這次培訓提升機會,認真遵守培訓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項要求,每天擠出時間上網學習,專心聽講,認真聆聽專家報告,並做好必要的記錄。無論專家報告何種風格,都堅持在最快的'是時間內調整思路,融入專家講解思路,內化成自身的知識,彌補自己專業知識的不足。

2、聆聽請教

對講解中不明白問題和教學中的困惑,及時上網查詢並向同行請教,努力向尋求專家幫助解決。積極參與研修班的各項研討活動,努力向各位學員交流學習,拿出自己的問題請教各位學員,與各位學員共同探討。

提升2.0個人研修計劃 篇14

自我分析:通過診斷測評,應用資訊科技優化課堂教學能力我有極 高的認識如下:

1. 理解資訊科技對改進課堂教學的作用,具有主 動運用資訊科技優化課堂教學的意識。

2.瞭解多媒體教學環境的型別與功能,熟練操作常用裝置。

3.瞭解與教學相關的通用軟體及學科軟體的功能及特點,並能熟練應用。

4.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數字教育資源,掌握加工、製作和管理數字教育資源的工具與方法。

5.具備資訊道德與資訊保安意識,能夠以身示範。

應用資訊科技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我能做到以下幾點:

1. 瞭解資訊時代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具有主動探索和運用資訊科技變革學生學習方式的意識。

2. 掌握網際網路、移動裝置及其他新技術的常用操作,瞭解其對教 育教學的支援作用。

3. 探索並使用支援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網路教學平臺等 技術資源。

4. 利用技術手段整合多方資源,實現學校、家庭、社會相連線, 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

5. 幫助學生建立資訊道德與資訊保安意識,培養良好行為習慣。 最後應用資訊科技我能處理簡單的電腦文字資訊。

自我分析和環境分析

環境分析:我們學校現在給每個教師配備了觸控式電子白板,資訊化在資源庫正在建設。

發展目標:資訊科技優化課堂教學能力

1.理解資訊科技對教師專 業發展的作用,具有主動運用資訊科技促進自我反思與發展的意識。

2.利用教師網路研修社群,積極參與技術支援的專業發展活動,養成網路學習的習慣,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能力。

3.利用資訊科技與專家和同行建立並保持業務聯絡, 依託學習共同體,促進自身專業成長。

4.掌握專業發展所需的技術手段和方法, 提升資訊科技環境下的自 主學習能力。 5.有效參與資訊科技支援下的校本研修,實現學用結合。

我的發展目標 應用資訊科技轉變學生學習方式能力方面我要做到以下幾點:

1. 理解資訊科技對教師專業發展的作用,能主動的運用資訊科技促進 自我反思與發展的意識。

2.利用教師網路研修社群,積極參與技術支援的專業發展活動,養成網路學習的習慣,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能力。

3.利用資訊科技與專家和同行建立並保持業務聯絡, 依託學習共同 體,促進自身專業成長。

4.掌握專業發展所需的技術手段和方法, 提升資訊科技環境下的自 主學習能力。

5.有效參與資訊科技支援下的校本研修,實現學用結合。 應用資訊科技能更好的促進的我的成長。

提升2.0個人研修計劃 篇15

一、學習目標:

1、加強學習,掌握正確的教育觀點。

2、瞭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規律和基本方法,進行教育實踐。

3、瞭解學科的發展動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4、將掌握的教育理論轉變成教育教學的實際能力。

5、進一步提高現代資訊意識,提高現代資訊科技水平,能對計算機進行必要的維護,會熟練使用辦公軟體進行文書處理,素材加工,課件修改、製作,網路資源搜尋等。

二、學習內容:

(一)豐富教育教學理論

閱讀相關的教育書籍如《教育新理念》、《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現代代藝術的理論與實踐》、《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愛心與教育》、《電腦報》等。

(二)提高現代資訊科技的應用能力

繼續學習相關的課件製作方法如:photoshop、flash等軟體的學習;用Dreamweaver製作靜態網頁;音訊視訊處理軟體的使用編輯;計算機的保養與維修等。

(三)繼續加強個人師德的`修養,學習先進個人的事蹟

三、學習措施

1、利用課餘時間堅持每週進行業務學習,做到定時、定內容,學習有關優化課程結構的文章和走進課程的資訊報道。充分集中時間學習相關的資訊科技與專業的練習,確保課課有輔助教學的多媒體課件。

2、及時對每天的教育教學活動進行反思,用筆隨時記錄下來抽時間整理,並爭取與同行們進行交流,共同切磋,共同進步。

3、虛心向各科教師學習優秀的教育經驗,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平時加強校內外聽課,虛心與本校同學科教師交流上課心得,取長補短,儘量擠時間爭取去聽課,吸收別人的先進經驗,提高教學水平。

4、多聽教學水平較高的教師上公開課,通過集體備課、交流學習等形式,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5、規範自己的言行,做學生的表率。積極參加培訓活動,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在此過程中,學習正確處理師生之間、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及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四、學習安排:

提升2.0個人研修計劃 篇16

一、研修計劃

我是一名國中語州市公劉中學任教。在20多年的教育教學生涯中,我越來越感受到資訊科技手段能有效地幫助解決在教育教學中的某些疑難困惑。因此,在本次資訊科技2.0研修學習過程中,我給自己制定目標,不僅要提升自己的資訊化應用能力,提高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融合水平,更逐步具備在資訊化條件下實施個性化教學能力。為了圓滿完成目標,我給自己制定了以下的研修計劃:

1.認真解讀教育部關於實施全國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見,學習學校資訊化教育教學發展規劃和校本研修計劃,瞭解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規劃以及專案開展的意義。

2. 結合自己在教學中之所見所聞所感,確定能力點,尋找技術解決策略,圍繞以下兩點學習探究:

A1技術支援的學情分析 (發展點)。

A3簡報設計與製作 (基礎點);

3. 我在獨立研修的學習基礎上,積極參加校、學科的研修活動,通過組內老師的協作,有效地進行線上選課研修學習和線下踐行並收集材料、提交作業。

4.培訓期間,我一定會珍惜這次培訓提升機會,認真遵守本次研修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項要求,每天擠出時間上網學習,認真聆聽專家報告,並做好必要的筆記,有效地融入專家講解思路,轉化成自身的知識,以彌補自己有關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專業知識的不足。

5. 對講解中不明白問題和教學中的困惑,及時上網查詢,努力與老師們交流探討,必要時向網上研修專家尋求幫助解決。

6.結合自己在研修學習中的感受,撰寫出學習心得、研修日誌以及創作出教學資源,發表於學校的研修平臺上,與各位老師共同交流探討有關如何提升教學中的資訊科技處理能力,不斷提升自己的資訊科技在教學中應用能力。

7. 在課堂教學中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資訊科技提高課堂效率,培養髮展學生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足進學生自主學習,以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存在的問題:

(一)資訊意識欠缺

資訊意識作為教師資訊素養的前提,對於資訊素養的養成不可或缺。資訊意識是人們在資訊活動中產生的認識、觀念和需求的總和,決定著人們捕捉、判斷和利用資訊的敏銳程度。資訊意識包括對資訊的敏感性、利用資訊科技開展教學的意識、資訊保安意識和資料意識,以及資訊質疑意識和資訊責任感。本人並未意識到資訊科技的價值和重要性,對資訊科技缺乏敏感性和開放性,然而開展線上教育,實施線上課程正需要這種資訊的敏感度和高度的資訊意識。本人雖然善於接納新鮮事物,但由於對資料的敏感程度不高,而不能篩選出有利於培養自身資訊素養的資訊,無法將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有機融合。

(二)資訊知識儲備不足

資訊知識是培養教師資訊素養的基礎。教師需要具備的資訊知識包括資訊基本知識、資訊化教學理論知識、教學設計知識、資訊科技與學科融合知識。個人的資訊知識儲備水平處於中下水平,需要進一步加強。在教學設計、應用和實施中難以真正將資訊化技術與教育知識相融合,不能充分理解網路直播課堂與傳統課堂教育不同的互動方式特徵,以至於還未充分挖掘“隨堂練習”“及時反饋”“線上交流”等網路互動的優勢,資訊化與教育教學“兩張皮”的現象仍然存在。

(三)資訊科技應用於教育的能力欠佳

資訊能力是培養教師資訊素養的核心和關鍵。資訊能力主要包括資訊工具的使用能力、資訊獲取能力、創造能力、評價管理能力、整合交流能力等。當前線上教育中,多數教師使用的是直播教學的方式,然而教師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對於直播平臺、工具和軟體的使用,由於本人先前技術儲備不足,對於這些裝置不夠熟悉,以至於在直播教學中狀況百出。同時,對於網路資源的蒐集與學習的使用率偏低,所以資訊獲取能力有待提高。資訊能力敏感度不夠使得無法依據資訊資料及時對學生個體進行診斷與分析。除了技術掌握方面的障礙,如何促進技術與教育的融合,增強教師、學生、資訊資源之間的互動,以及提升師生利用技術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等都是當前個人資訊素養提升面臨的挑戰。

三、整改措施:

(一)善學習

資訊時代的高效能教師特別愛學習,善於學習,高效學習。眾所周知,當今時代是一個飛速變化、資訊爆炸、需要終身學習的社會。教師要站在時代的前面,必須不斷地學習。學習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除了傳統的新聞媒介、培訓會議、上網查詢等,我發現學習方式也可以通過“朋友圈”、QQ 群和微信群,進行無時不在的交流學習。

(二)肯實踐

學習新技術一般都是從模仿、練習開始,逐步熟悉技術,然後嘗試用於自己的課堂教學,在使用過程中不斷改進,最後將技術融入課程教學,達到嫻熟、自如的程度。

在世界上,任何新的事物,開始的時候總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懷疑、不理解。個人要具有敏銳的感受力,當新事物剛剛出現時就會覺察到新的變化,能夠敏捷地判斷未來發展的趨勢,把握變革與發展的機遇。在教學中學習運用新的技術和理論,能夠沉浸其中,長期實踐,遇到阻力和挫折也能夠堅持不懈。

培養自己的高反思力,自省,勇於承認錯誤,無論教學,還是科研活動,一旦意識到問題,立即主動調整改進;在實踐中注意不斷修正、迭代,新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需要不斷更新完善;形成開放的心態和積極的思維習慣。在教學實踐中強調學生中心、互動參與,豐富教學策略,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用技術促進教學。

(三)善設計

平時要注意培養自己的想象力、設計感。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要注意細心觀察學習別人的PPT內容和畫面的藝術設計,用藝術家的眼光創意設計自己的教學PPT,讓學生眼前一亮,印象深刻。在課堂教學中,備課充分,學科知識精益求精,重視方法論的運用,教學設計不僅設計知識內容,更注重設計教學活動,能夠熟練地使用互動教學、視覺化表達、新技術融入,課堂講授特別有故事感和共情感,無論是教學媒體設計製作,還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設計,都能於細微處顯現工匠精神

(四)愛創新

資訊時代要能夠在常態化教學中發現問題,並與學生一起致力於解決問題,創新教學方法,靈活地運用技術促進教學。注重促進和啟發學生的學習和創造力,吸引學生探索現實世界,指導學生參加研究性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通過使用數字工具和資源解決真實的問題,促進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發展。

(五)樂交流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的集體智慧原理,熟悉“六頂思考帽”“拼圖式(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個人研修計劃igsaw)”等合作學習策略。使用新媒體(部落格、微信朋友圈、公眾號、QQ、直播),樂於無私分享自己在數字化教學中的收穫體驗。

(六)常態化。

將教師資訊化教育能力發展融入教師日常教學、教研以及工作當中。

總之,面對教育資訊化的挑戰,要求教師們重新學習,不斷學習,是新形式下教育教學發展的需要,也是教師個人生存能力的提高和進一步發展的需要,老師們要有開放的心態、敢於實踐的勇氣,與教育的資訊化相隨共舞,做一名當代合格的新型教師。

提升2.0個人研修計劃 篇17

一、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對學習計算機有了一定的基礎,掌握了影象處理、電子表格和Flash動畫的製作,但大部分學生對於影象處理製作基本操作還不夠熟練或者不規範,少部分學生正確使用計算機的習慣還沒形成,考慮到六年級學生本學期的上課特點,所以,本學期將繼續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外,著重學習資訊科技綜合應用單元,提高學生資訊科技綜合素養,努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學到知識,提高計算機的應用能力,為下階段的計算機學習打下較紮實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編寫及內容選擇,遵循學科教學規律和兒童身心特點,本著學有用的科學、學身邊的科學,學有用的技術、學身邊的技術的原則。以“合作學習,綜合應用”為主要特點和目標。內容的選擇上兼顧地區差異和技術發展方向,分別編寫了“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和“資訊科技綜合應用”兩個單元。其中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第一課時為必修內容,其餘課時為選修內容。資訊科技綜合應用單元以“大足石刻保護”為活動主題,通過綜合應用,複習鞏固國小資訊科技知識、技能、方法,提高學生資訊科技綜合素養。教學中也可以熟悉教材知識體系的'前提下,根據地區、學校、教師及學生的情況,編寫校本教材,確定相應的活動主題開展教學。但小組合作學習和綜合應用的特點和培養目標不能偏離,複習鞏固提高的目標必須達成。

三、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的常識,激發學生對機器人的學習興趣與探究慾望。

2、讓學生初步瞭解和體驗人工智慧的特性及應用,理解虛擬機器器人的工作原理,初步學會一點程式設計方法,完成一些機器人控制程式設計任務,培養正確的思維方法,提高程式設計能力,激發探究興趣。同時體驗和嘗試網路學習、人機對話學習,積累經驗。

3、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群策群力,多角度設計方案,體驗合作、創造、成功的快樂與喜悅。

4、5到8課以大足石刻保護為活動主題,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方式,通過對國小資訊科技知識、技能、方法的複習鞏固,綜合應用,實現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資訊科技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目標。

5、第9課為綜合課,完成以“我的國小,我的班”為主題的畢業作業。檢驗本單元“合作學習、綜合應用”目標的達成情況,也為國小階段的資訊科技學習畫上完美的句號。

四、教學措施

(1)備好課:分析學生情況,統一教學要求,盡力做到超前1到2周,做到每課必備,寫好教案。

(2)上好課:按照“情境引入,合作探究,展示評價,總結拓展”的教學流程,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

(3)輔導學生: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採用多元化的輔導,幫助分析原因,啟發思維,尋求正確的操作習慣和方法。採用多關心、多提問幫助學困生,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對於特別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組織參加電腦製作比賽,以培養學生的特長。

(4)操作考核:對學過的每一單元及時進行檢測,及時分析、指正、查漏補缺。

提升2.0個人研修計劃 篇18

我的研修計劃具體如下:

1.多多傾聽他人的意見

對講解中不明白問題和教學中的困惑,及時上網查詢並向同行請教,努力向尋求專家幫助解決。積極參與研修班的各項研討活動,努力向各位學員交流學習,拿出自己的問題請教各位學員,與各位學員共同探討。

2.不斷反思提升自己

加強業務進修,主動關心國內外及周圍教育資訊和專業理論,每週至少抽出幾個小時,並通過多種途徑,如中學資訊科技教學相關的刊物、多媒體技術、觀摩、聽講座,上網等,汲取資訊科技學科的新知識、新技能。

利用資訊科技手段輔助教學,充分利用網路優勢,積極參與線上研討。

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中,合理利用軟體、數字教育資源,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自己的課堂效率。

利用網路教學平臺,有效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活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綜合能力。

利用教師網路研修社群,養成網路學習習慣,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為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3.積極學習充實自己

珍惜這次培訓提升機會,認真遵守培訓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項要求,每天擠出時間上網學習,專心聽講,認真聆聽專家報告,並做好必要的記錄。無論專家報告何種風格,都堅持在最快的是時間內調整思路,融入專家講解思路,內化成自身的知識,彌補自己專業知識的不足。

積極參加教育科研能力研修,樹立教研科研意識,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緊密結合,每期至少撰寫一篇教學論文或者教學設計,積極參加教育系統組織的教科研成果徵集活動。

我的具體措施是:

1.每天利用一定時間登陸網路研修平臺,認真完成培訓期間各項任務及作業。

2.認真聆聽專家們視訊講座,做好筆記,並把理論運用於實踐,提高自己業務水平。

3.培訓期間多與同行研討交流,取長補短,不斷總結和反思,力爭讓資訊科技更好的服務我們的教學。

4.多閱讀資訊科技方面的書籍,掌握教學中常用軟體的操作流程和方法,提升自己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水平。

總之,我決心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豐富自己的文化積澱,充盈自己的底氣,增強自己的理論底蘊,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結合教學實際,努力學習資訊科技,並學以致用!

提升2.0個人研修計劃 篇19

“網路研修”作為一種新的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方式和有效策略,已經伴隨著國培的春風走近了我們的身邊,經過在學習平臺上的自我測評,我發現自已在資訊科技應用能力上還存在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下面就結合診斷測評的結果制定出我個人的研修學習計劃:

一、指導思想:

按照“國培計劃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總體要求。結合個人在平臺診斷測評的結果顯示,以自身發展為目的,以將資訊應用技術服務教學為理念。

二、研修目標:

1、規範資訊科技課堂教學,優化自已的備課活動,使自己由學習型向研究型轉變,進而使自己成為新課程實施及推廣的引領者。全面提高資訊科技的使用能力及素養。努力探索和研究適合學生特點,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方法,推動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2、積極轉變資訊科技教學態度、教學方式,使資訊教學有效利用到教學當中。充分發揮資訊科技的便捷作用,不斷提升PPT、FLAS等教學軟體的使用能力。積極拓展新的教學手段,全面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做到教學的與時俱進。

3、通過課程學習與研討交流,不斷拓寬視野,緊跟時代脈搏。注重在工作實際中發揮教師間的協同作用,達到資源共享,為打造高效課堂貢獻力量。同時發揮個人作用,引領全校資訊科技使用能力,使現代化教學手段能最大限度地服務全校,不斷提升我校教學的整體水平。

三、研修要求:

認真參加網路平臺上的各項學習,按時完成作業,積極參與討論交流,積極配合工作坊指導教師工作,爭取出色完成學習任務,以獲得優秀學員榮譽。同時積極發揮在本校學科的帶頭作用,督促教研組其他教師完成學習。

提升2.0個人研修計劃 篇20

為了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使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為了適應教改的浪潮,更新教育觀念,學習新的教學理論,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根據本人的學習需求,特制定個人年度研修學習計劃如下:

一、培訓目標

1、端正思想,要求進步,學會做人。

2、通過培訓,加強學習,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積累研究課題的經驗。

3、通過培訓,立足數學課堂,善於思考,在實踐中探求、感悟。在教學工作中進行教學反思。反思自己教學理念,反思教學的實際成效。探求成功的教學模式,思考教育教學的現實問題,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問題。

4、通過培訓,豐富教學經驗,掌握課堂教學技巧,提升教學業務水平,能上好每一節的數學課。

5、通過培訓,時刻不忘調整心態,始終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工作面對學生。

二、培訓內容與計劃措施

1、養成學習與思考的習慣。抓緊點滴時間去學習,每週不少於2小時用於學習那些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身邊教師的寶貴經驗,讓自己在多讀、多學中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和實際工作經驗。我要讓讀書、學習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專業知識的不斷充實則成為各項學習中的重中之重,要使自己儘快成為知識技能掌握熟練的數學教師。同時,還要繼續提高執教水平,使自己的課堂真正成為生動、高效的課堂。

2、養成反思與總結的好習慣。自我反思是提高業務素質的基本途徑。在今後的工作中,教學後要及時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學生的活動方式,教學目標的確定以及教學內容選擇進行反思。使自己通過教學反思從“經驗型”教師向“科研型”教師轉變。對於自己教學工作中的成功或失敗,也要及時總結,不斷為自己今後的工作積累經驗。

3、積極參加學校與教研組組織的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並主動承擔學校組織的研究課、示範課等,在實踐活動中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4、積極參加教育科研能力培訓,樹立教研科研意識,把培訓和教育科研緊密結合,圍繞新課程的實施,結合課堂教學,進行教學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訓。

5、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培訓學習活動,提升自我。通過參加市省國家級各級各類教學相關培訓,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藝術,提高自己的學識修養,促進自身專業化成長。

在這一年教師培訓期間,我不斷地向優秀的教師學習,認真反思,反覆實踐,提高業務能力,錘鍊專業精神,豐富教學智慧,形成自己獨特教學風格。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積極投身一線教學,積極開展校本教研,更新教學理念,鍛鍊自己真正成為農村教學的業務能手。

提升2.0個人研修計劃 篇21

一、自我分析:

成功的起始點來源自我分析,成功的祕密則是自我反省。通過資訊科技能力測評,我才發現自己在資訊科技方面還存在很大差距,所知道的還很膚淺。雖課堂上可以使用現代化的資訊科技手段開展教學,但質量不高,還停留在表面,理論性不強,還存在照搬照抄網路現成資源,缺乏創新,導致課堂上學生的興趣不高。通過這次培訓提高我個人和全體教師應用資訊科技的能力,把資訊科技更好的應用於課堂教學中。

1、應用資訊科技優化課堂教學能力。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有遺憾的藝術,目前我應用資訊科技優化課堂教學能力還遠遠不足距實現資訊科技與教學深度融合還有很大差距,存在顧此失彼現象。

2、應用資訊科技轉變學生學習方式能力。資訊科技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廣闊的天空,但由於受傳統教育“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的填鴨式教學的影響,我在轉變學生學習方式上還存在很多問題,過多的包辦代替,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能力培養。

3、應用資訊科技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能力。我們提倡終身教育,而終身教育本身離不資訊科技,網路具有其強大的傳輸功能,網路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十分重要,不出戶就能實現教學相長,而我在此方面還十分欠缺,網友少參加學習團體也少。

二、環境分析:

問題永遠在自己身上。我校是一所鄉鎮級中學, 現在我們學校的資訊化環境是全縣中等水平,但我們卻沒有充分利用好這一資源,希望通過這次培訓提升教師的資訊化專業能力,把資訊科技更好的應用於我們的課堂教學之中。

三、我的發展目標:

目標是前進的動力。

1、讓資訊科技成為提高課堂教學能力魔法棒。

2、應用資訊科技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由“厭學”到“會學”最後達到“樂學”。

3、熟練製作多媒體課件,並學會使用多種教學軟體。

4、資訊科技時代,更需要提高教師的專業發展能力,沒有資訊科技能力,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教師,因此,我要珍惜這次培訓的機會,把網路知識有效地應用到課堂教學,使自己應用網路和多媒體技術的水平不斷提高。

四、我的行動計劃:

1、每天至少在網上學習一小時左右,全面完成培訓期間的各項任務,利用並創造多種機會,向名師和同仁們學習,尋求專家理論支援,促使自己課堂教學模式更加成熟和完善。

2、通過這次培訓學習專家們的先進理念,積極動腦思考問題,並積極和大家交流。

3、通過專家的引領,理論聯絡實際,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方式,努力探求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生物學素養。

4、積極參與各種研討活動,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取長補短,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逐步向專業化教師的標準靠近。

提升2.0個人研修計劃 篇22

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抓緊分分秒秒學習充電,使學習成為自己的一種內需,通過學習提升師德修養,豐富知識結構,增強理論底蘊;工作中,積極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與實踐,從學生生命發展的高度積極探索新的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探求、感悟、反思,時刻提醒自己用腦子工作,使自己逐步成為研究型、開拓型、全能型的教師。使自己不斷提高教育理論和學術水平,增強知識更新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從各方面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我制定了個人研修計劃,內容如下:

一、多讀對自己有用的書,進行讀書研習。

廣泛閱讀各類書目,可以充實、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領悟生活化、情境化課堂教學的真諦,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同時,注意多鑽研、勤思考,將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與理論結合起來,在總結和反思中來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在近期內,我計劃精讀《課程改革與問題解決教學》、《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等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書刊,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工作之餘,我計劃欣賞一些文學書籍,寫好讀書感想,從而不斷充實自己。

二、虛心向他人請教,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進行教學研討和提升。

目前進行的新課改對我來說是一種挑戰,同時也是一次難得的鍛鍊機會。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將繼續積極向同伴學習,多走進同組教師和優秀教師的課堂,虛心向大家學習。積極參加校內校外的教研活動,平時就當天發生的教學突發事件,教學感悟反思,學生的思想問題及解決方法等與同組教師交流學習。同時,積極主動地定期進行示範或研究教學,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三、具體實施方案 :

1、勤於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2、善於思考,在實踐中探求、感悟。

3、樂於動筆,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1) 嘗試不同年級的教學,進行新課程理念的'教學探究,承擔公共課

(2) 多閱讀多學習,研究他人的教學成果,取長補短

(3) 勇於發表自己教學的設想,撰寫論文,爭取在國家級、市級化學刊物上發表。

(4) 完成“廣東省20xx年中國小骨幹教師省級培訓”課程的學習,並把學到的知識融合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更新自己的教學風格。

(5) 化學科組建設方面,積極帶領科組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向兄弟學校學習,多交流,構建學習型的科組

(6) 結合“廣東省20xx年中國小骨幹教師省級培訓”的跟崗學習內容,對科組承擔的荔灣區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新課程背景下中學化學自主課堂實踐研究》進行結題。

4、工作家庭兩不誤,在家庭幸福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發揮個人的工作潛能。

5、注重勞逸結合,調整心理情緒,抽時間外出旅行學習,拓寬視野使自己形成寬闊平和的心胸,為高強度的工作、學習、生活打理心理身體的良好基礎。

本人對教育事業始終懷著滿腔的熱忱和執著的追求。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將以“學高為師、身正垂範”為我的畢生追求,為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提升2.0個人研修計劃 篇23

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抓均衡,提質量,促和諧”為目標,圍繞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和教師成長髮展工作,積極參與校本培訓,切實提高自身素質,努力為建設和諧校園和提高辦學綜合水平提供有效的隊伍保障。具體工作與措施:

一、參與教師專業發展培訓,深化教師培訓工作

校本培訓以學校整體發展和教師專業化發展為根本,以學校自主培訓、自主管理和教師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為準則,依託學校自身的資源優勢和特色,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地開展校本培訓。校本培訓週期內培訓時間為120學時,每學期培訓時間不少於12學時。

1、聆聽中興教育講堂。在週四政治學習期間,聽校內外教育專家作教育教學講座,從而開闊視野,不斷思考。參與“名優教師讀書報告會”,促進名師自身繼續發展,發揮名師引領作用。

2、紮實推進優良校風的形成,在學生中廣泛開展“序”的意識的教育,開展學生評價教師活動。

3、整合教學教研力量,召開教學工作會議,開展教學研究專題探討活動,以“聚焦課堂教學,破解疑難問題”為中心,不斷聚力教師,聚焦課堂,構建“三有”課堂。

4、加強教師業務學習和評課活動,參加教研組組織開課評課活動,兩週參加一次教師業務學習,主要內容包括:備課組工作交流、教育教學理論文章學習、觀看優秀課件、課堂實錄和各種業務評比研討等。

5、打造思想校園,參與教師讀書活動,並寫出讀後感。

二、參與“教師執教水平提升年”主題活動,深化教師專題培訓

專題培訓以提高教師執教能力為目的,以“落實教學常規,破解疑難問題”為主題,以理論提升與實踐探究相結合為準則,把探究“輕負高效”的教學策略作為重點加以研究。專題培訓週期內培訓時間不低於150學時,學校每學期完成8學時的培訓任務。

1、破解疑難問題。以課程改革為中心,鞏固課改成果。在認真反思課改歷程的基礎上,關注薄弱環節,深度破解新課程新教材疑難問題。通過學科專題培訓、新教材培訓和教學展示系列活動,使教學理念轉化為實際教學行為,建設生本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知識建構的引路人。

2、打造精品課例。以“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宗旨,全力打造科學性、理論性、實踐性和操作性有機同意的精品課例,實施課堂教學先進教學模式的構建,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參與科研興校工程,提升辦學綜合實力

1、提升教師個人課題研究能力,打造科研品牌。從事個人課題研究,把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充分發揮課題研究在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中的價值。積極開展教學研究、論文撰寫、課題研究,提高教育科研成果轉化為推進教學進步的能力。

2、以教學質量為中心,提高教科研的實效性。通過“三重點一深化”來提高教學質量,即重點開展新課程研究,使自身適應教育的發展需要;重點開展教學手段與方法研究,使自身綜合素質逐步提高;重點開展對後20%學生的個案研究,使自身能夠進行“因材施教”。

提升2.0個人研修計劃 篇24

能夠有幸參加這次骨幹教師的培訓,我覺得既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為期10天的集中理論培訓,使我瞭解了當前教育教學發展動向、學科的新進展、更新教育教學觀念,瞭解並學習了課題研究的方法及做課題研究的一些基本的做法,同時在與其他老師們的交流中,我深感自己知識的匱乏,理論水平、科研能力的低下,前期的培訓對本人來說是頭腦進行了一次全新的洗禮,從中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為下一階段的學習與工作打好鋪墊,為此,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我特意制定以下的個人研修計劃:

一、個人現狀分析:

本人工作認真負責,熱愛學生,平時善於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對於平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能主動與科組老師交流分析且能虛心求教,一直以來教學成績均在級的前列位置,而本學科的教學在近年來的會考中均取得不錯的成績。可我並不是一個科研型的老師,覺得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水平還是不能適應新課標的要求,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還不太能熟練的運用多媒體現代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對於新課標中的三維目標還只是停留在機械、表面的認識上,課程創造能力不足,缺乏創新能力;理論水平不足,科研能力低下,之前也沒有接觸過課題方面的研究工作,對於如何開展課題的研究還是很迷茫,。

二、研修目標

目標不敢定的太多,最希望能通過學習,在以下三方面有提高有收穫:

1、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通過培訓,在導師們以及86中徐老師工作室團隊老師的指導下及同行老師的幫助下,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的水平和管理水平。

2、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在學習中不斷完善自己,以便形式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3、提高科研的意識,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希望在論文的攢寫和課題的研究中有所提高和突破。

三、措施:

1、端正學習的態度,虛心求教,克服工作上的阻力,認真完成培訓任務。

2、在平時的教學中嚴格自己,努力向新課標邁進,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多向身邊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充分利用本次學習的機會,與同行的老師們學習,多交流與溝通,吸別人所長為己用。

3、善於思考,在實踐中探求、感悟。要堅持用腦子工作,力爭做到反思昨天——在反思中揚長;審視今天——在審視中甄別;前瞻明天——在前瞻中創新。時刻把工作與思考相結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4、勤於動筆,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1) 及時積累專題研究的第一手資料。

(2) 嘗試進行教學案例的分析,把自己的專題研究從實踐層面提升至理論層面。

(3)加強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課題研究方面的相關問題。特別是這次跟崗學習機會非常難得,要向徐老師和其團隊的其他老師學習。徐老師是中學數學特級教師,全國模範教師,全國支教先進個人,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有自己獨特的教育風格。在本次學習中,要學習徐老師課堂駕馭能力,學習其團隊老師的課堂教學模式,結合自身實際,以求達到學以致用,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同時在課題研究方面更要虛心求教,掌握好課題研究的方法套路,多向師傅請教,常與導師溝通,以求能如期完成課題研究,做出實效。

4、認真按照培訓的相關要求完成好跟崗的各項任務。遵守工作室的一切規章制度與要求,配合導師完成好一切組織的任務。

5、在第三階段回到自己單位進行崗位實踐階段,要努力排除一切工作上的困難,努力把學習中學到的東西用於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去,並把自己所學到的與同事們分享,結合學校與自身的實際,不斷總結與改進教法,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時代在不斷的進步,我覺得非常有必要認真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懷著與時俱進的思想不斷研修。我知道並非每個教師都擁有這樣好的培訓機會,我一定會抓住這次骨幹教師培訓的契機,在導師與工作室老師的指導下,同行老師們的幫助下,努力提高專業素養,我將帶著自己的激情和規劃步入這富有挑戰性的學習與工作中,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走進學生心靈,通過學習,再學習,在學習中不斷超越自己走一條教師成長、成功、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