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國小有效課堂改革方案(精選3篇)

欄目: 活動方案 / 釋出於: / 人氣:2.72W

國小有效課堂改革方案 篇1

為了全面促進我校課堂教學改革,打造高效課堂,使廣大教師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引導教師把先進的教學理念轉化為課堂的教學改革行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特制定《南灌縣第四中學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國小有效課堂改革方案(精選3篇)

一、指導思想

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根本,以促進教師成長為關鍵,以提高教學效率為原則,打造高效課堂。從學生髮展出發,積極開展集體備課,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獨學、合學、對學、群學”的意識和能力,形成以“教學案”為抓手,實施“自學、交流、反饋”的課堂教學模式,以“教學案”為載體,以學生合作小組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學生個體展示為主,以教師點撥引導為補充,遵循教學過程的遞進和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開展師生、生生間的雙向互動,達到教學相長、雙贏共好的最優化的課堂教學模式。

二、課堂教學理念

牢固確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學生觀;實踐教師觀念的更新——“教是為了最終達到不教”;促進教師教學行為方式的轉化,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優化教學過程,實現“教學合一”;建立高效、民主、和諧課堂。

三、課堂教學改革遵循的原則

1.發揮集體智慧。課前教師集體備課,探討研究教學內容,選取最優化的教學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2.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教師沒有權利一言堂,要真正理解學習的科學過程,用討論代替講述,用互動改變被動,用爭論取代提問,讓學生在快樂中主動學習。

3.充分相信學生。教師的課堂教學主要任務是發掘潛能,因人施教,啟迪學生的智慧。由抱怨學生到喜愛學生,由老師的填鴨式教學到學生的自主學習,讓每個學生按自己的需求主動發展。

4.認真研究學習過程。明確學習的三個環節,預習互學、展示交流與總結反饋。做到預習到位,學習充分,反饋及時。

5.改變傳統的教學習慣。教師要改變原有的備課、講課、複習、提問、批改作業、課後輔導、課堂用語、授課方式等習慣,學生要改變傳統的聽課、回答、練習、作業、聽課方式等習慣,培養新的學習行為。

6.遵循及時總結、經常反思、交流探討的原則,不斷成熟具有我校特色的“四學”課堂教學模式。

四、課堂教學改革試行年級、學科、教師

1.年級:七、八、九年級

2.學科: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思品、歷史、地理、生物

3.教師: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思品、歷史各組備課組老師

五、課堂教學改革實施階段

1.調研、考察階段(20xx.9——20xx.10)。

選派部分教學骨幹外出學習。

2.宣傳、動員階段(20xx.11——20xx.12)

(1)教學、教研管理幹部向全體教師彙報考察結果。

(2)確立課改方向,並召開動員大會

(3)向學生宣傳“課改”,營造良好的“課改”氛圍。

3.成立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4.實踐階段

5.課改教師學習安排

A、走出去。

(1)遵循學習、研討、實踐、再研討、再實踐的原則,借鑑他人經驗,立足校情、校本,“摸著石頭過河”。

(2)加強交流,注重合作。

B、請進來。

c、校內採取:

(1)推門聽課:各教幹依據我校高效課堂的“四學模式”進行推門指導。通過聽課、查教教案、交流、評課等方式對教師進行高效課堂模式的運用指導,使廣大教師理解模式的內涵。

(2)強化訓練:對積極性低、課堂轉變慢的教師進行專項跟蹤強化訓練,同時,請其他教師進行捆綁幫扶,促進課堂教學模式儘快轉型,使每個教師儘快掌握高效課堂模式,確保每一位教師不掉隊。

(3)骨幹示範:對課改過程中發現積極性高、課堂轉變快、善於學習提高的骨幹教師,給他們提供展示的平臺,精心組織與安排觀摩課、示範課等,促使教師迅速加快提高實施高效課堂的能力。

(4)交流研討。各學科組召開關於高效課堂實踐活動的經驗交流,進一步修正本學科組的高效課堂推進方案。

六、“教學案”設計原則、要求、使用及流程

1.“教學案”設計原則

(1)主體性原則:確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在做中學。

(2)導學性原則:具有指導學生學習的作用。

(3)探究性原則:儘可能設計可供學生在研究中學習的內容,有可供師生豐富完善的“教師復備欄和學生筆記欄”,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4)層次性原則:關照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

2.“教學案”設計要求:

第一“教學案”應該具備明確的學習目標;

第二“教學案”應注意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結構體系;

第三“教學案”應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指導,用幾句話通俗易懂地告訴學生怎麼樣讀教材;

第四“教學案”應提供檢測學習效果的練習,習題要精選;

第五注意“教學案”與一般教案、講義的區別,不能把“教學案”寫成類似學習輔導用書的模式。

第六不同學科、不同課型的“教學案”應有各自不同的特色。“教學案”的編寫一般按課時進行,與教師上課同步,適合於不同課型的教學需要。

第七自主學習模組的編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編寫,教學案首先是學案。題目設計要針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考點設計題目,數量不能多。

第八合作探究模組的設計,探究重點、難點,設計有層次的含金量較高的問題。

國小有效課堂改革方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本次活動旨於突出化學特色,展現化學風采,向廣大國小生展示平時接觸不到的化學實驗,傳播化學知識,展現趣味化學的獨特魅力,更將化學實驗與生活中的現象聯絡起來,讓孩子們從趣味中學習,從實驗中剖析化學知識。

二、活動主題

做趣味實驗,秀化學風采

三、活動敘述

1.宣傳:

通過各種方式的通知和各班班長的簡訊訊息以及社團部各個成員的報名通知宣傳此次活動。

2.活動時間:

每週二下午3點50到4點30

3.活動過程

(一)前期準備

1.由參與同學兩人一組,準備趣味化學實驗內容,寫好有關實驗的操作等細節報告。

2.將寫好的實驗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傳送給我院王麗梅老師稽核,稽核通過後,通知學生到1015實驗室準備實驗並預做實驗。

3.參與同學應多次進行實驗驗證,保證實驗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二)活動開展

1.在實驗成功後,在規定時間由本活動負責人陳舒欣帶隊到附屬國小科學實驗室進行講授、演示及指導。

2.活動方式以邊實驗,邊講解為主。

3.課堂活動中講解者和操作者要默契配合,注意安全。

(三)後期總結

1.實驗課堂活動結束後,由參與同學寫一份活動心得,不限方式,交於負

責人存檔,用於活動最終的總結。

2.活動參與者之間相互交流,共同進步。

四、活動效果

通過各種有趣的化學實驗,引起了國小生對化學實驗強烈的好奇心,他們都想自己親自動手做一次實驗,課堂氛圍很好。這些化學實驗雖然很簡單但是對國小生來說大多都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能夠給他們帶來各種歡樂也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培養各種興趣。

五、經驗交流

活動的舉辦一定要提前準備好實驗所用到的實驗試劑及儀器,定好活動舉辦的時間、教室,實驗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弄傷自己也不要傷害別人。隨時調節現場氛圍,活躍氣氛。提前和宣傳部聯絡,前來拍照。活動結束後及時寫好新聞,保證用最短的時間釋出。

國小有效課堂改革方案 篇3

為全面貫徹落實全省、全州教育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進一步推進全州中國小課堂教學改革,轉變教學方式,堅持“以生為本,做真教育”的教育理念,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全面發展,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以“教育內涵發展年”為抓手,持續補短板強弱項,抓管理提質量,創特色樹品牌,講好“美的教育”故事新篇章,推動黔南教育高質量發展。結合我州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根本任務,按照“1364”工作思路(即確立1個課改理念,完成3個課改目標,抓好6個課改要素,用好4項課改舉措),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不斷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形成“有知識、有方法、有生活、有境界”的“四有課堂”,打造“有個性、有溫度、有美感、有故事”的“四有”新樣態學校,解決當前我州中國小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全面推動全州中國小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二、基本內涵

“學思行悟”是州教育局對全州中國小課堂教學改革提出的總體要求,其基本內涵包含“優學、啟思、引行、領悟”四個主要環節。“優學”:指優化學習理念、方式和內容。即是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順應學生的個性特點,真正做到“以生為本”,深入開展學情分析,激發各個層次的學生學習興趣,確保真實學習行為的發生,在牢牢把握課程標準的前提下,適當整合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各種技術,提高教學實效。“啟思”:指啟發有效思考。即是在課堂教學中要合理設定情境,合理設定問題鏈,啟發和引導學生產生有效思考,在形式和本質上保證學生大腦處於積極的思維狀態。“引行”:指引導學生行動或活動。即是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合理組織師生互動,提升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領悟”:指帶領學生反思和總結。即是在課堂教學中要指導學生進行階段性反思和總結,感悟學科內和學科間知識的內在聯絡,總結實踐活動的經驗,促進學生學有所用、用有所思、思有所得,提高融會貫通能力,增強學生交流、分享意識,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優學、啟思、引行、領悟”是辯證統一的整體。教師要在“優、啟、引”上多研究,做到能優化、會啟發、善引導,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要在“學、思、行”上下功夫,做到善學、真思、篤行,確保學思結合,知行合一。“領悟”是對前三個環節的總結和昇華,要求教師和學生都要反思和總結,對學情又有了新的認識,進一步促進教學方式的優化,形成閉環反饋機制,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三、行動目標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通過 “學思行悟”課堂教學行動的開展,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實踐應用水平和反思總結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和專業化水平。增強廣大教師“以生為本”的意識,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做到“學思行悟”的有機融合,推動教師能力素養從“要我提升”到“我要提升”轉變,使每個教師確立終身追求教學質效的信念,促進教師隊伍專業成長。

(三)全面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適應創新人才培養的需要,徹底改變傳統課堂教學的積弊,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等多個層面開展“學思行悟”課堂教學實踐,進一步推動教學管理從“以教定學”到“以學定教”轉變,著力改變學生、教師、學校的生存狀態和生存方式,提升我州課程實施的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

四、主要任務

牢牢抓住和把握基於課堂教學改革的六個基本要素,結合地區、學校、學生、教師的實際情況,發揮州、縣(市)、校三級聯動機制,創新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實踐。

(一)把握基於學習方式的教學改革(“優學”)。探索研究基於學習方式的教學創新。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聚焦學生有效學習的理念,課堂要從知識本位、教師中心向素養本位、學生中心轉型。要切合學生實際創設具體學習情境,讓學生通過閱讀、討論、操作以及完成真實情境中的任務等活動學會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水平和課外自我拓展能力。要深刻把握資訊科技的應用帶來的教育與學習方式的深層變革,強化“網際網路+教育”的思維,加強對網路課堂和雲課堂的探索與應用,實施從教的資訊化向學的資訊化轉變,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資源,支援學生即時性的互動、交流,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個別化、智慧化學習條件,為學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技術支援。

(二)把握基於內容整合的教學改革(“優學”)。探索研究基於教學內容整合的教學創新。切實以課程標準為統領,將學習主體、學習內容、時間、空間、資源和真實情境等進行恰切性整合,發揮學科內知識間、學科與學科間、校內與校外、學科與活動間的綜合育人功能。改變“碎片化”、“割裂式”的教學傾向,改變以知識點為體系的教學設計正規化,嘗試大單元、大概念為主題的教學,推進銜接學習、深度學習和綜合學習。將課程目標與要素的整合、活動與練習的整合、教學模式與方法的整合、評價標準與工具的整合、課堂教學與課後服務的整合、不同課程形式的整合靈活運用於課堂教學中。倡導開展跨學科主題教育教學活動。

(三)把握基於教學情境的教學改革(“啟思”)。探索研究基於教學情境的教學創新。要明確教學情境賦予學習活動的意義,合理創設情境,使用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生活的素材,設定新穎的呈現方式,貼近學生認知水平設計科學、合理、有價值的具體問題,引導學生研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體驗、建構及內化等過程逐步形成相對穩定的思維方法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倡導使用“問題鏈”式的教學方法。

(四)把握基於作業設計的教學改革(“引行”)。探索研究基於作業設計的教學創新,推動“作業革命”。建立學生作業設計、佈置、檢查、總量控制和質量監控等機制,實施作業負面清單制度。提高作業質量,作業設計與教學目標一致,難度水平不得超過課標要求。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佈置分層作業,增加作業的可選擇性,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佈置的書面作業要做到全批全改和及時反饋,要有一定比例的面批,教師有作業批改記錄,突出共性問題,採取恰當的補救措施。創新作業方式,增強作業的開放性、探究性和實踐性。率先在義務教育學段開展學科課外作業設計和優質作業共享機制研究並逐步向高中學段推進。每學期進行一次有關作業情況的問卷調查,每學年進行一次學生作業負擔家長滿意度測評。

(五)把握基於勞動實踐的教學改革(“引行”)。探索研究基於勞動實踐的教學渠道。完善德、智、體、美、勞教育體系,統籌抓好課堂學習和課外實踐。要重視和落實各學科課程標準中有關實踐活動的要求,注重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確保各類實踐性、研究性學習、勞動教學任務的完成。教學中,以實踐為主線,以任務為導向,以專案為載體,突出學科實踐。優化實踐活動實施方式,拓寬綜合實踐活動渠道,健全社會教育資源有效開發配置的政策體系,因地制宜打造學生社會實踐大課堂,建設一批穩定的學生社會實踐基地。

(六)把握基於教學評價的教學改革(“領悟”)。探索研究基於教學評價的教學創新。將評價作為發展素質教育、轉變育人方式的重要方式,突出立德樹人導向和學科核心素養導向,突出核心價值,強化多元評價。建立主體多元、方法多樣、結果與過程並重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注重問題、情境、展示、對話等環節設計與表達的有效評價;注重對學習過程的觀察、記錄與分析,倡導基於證據的評價;注重診斷性評價、激勵性評價、差異化評價、表現性評價,倡導互動反饋與嵌入式評價;注重學生自我反思、總結與自我評價。充分發揮學業質量評價的指揮棒作用,關注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教、學、育方式的轉變。

五、重點舉措

(一)“破”。打破現有課堂理念,確立教學新做法,引導全州教師自覺踐行“學思行悟”課堂教學改革。

州教育局統籌安排“學思行悟”課堂教學改革啟動會,統一各縣(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思想認識,明確在全州開展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同時舉辦名師講堂和專題沙龍,邀請專家學者作“學思行悟”專題報告,組織一線骨幹教師進行專題研討,進一步明確“學思行悟”的內涵和要求。研究制定“學思行悟”課堂教學行為規範,以此為對學校和教師進行教學視導的主要關注點,推動教師自覺執行“學思行悟”教學要求。

(二)“立”。樹立典型,實施“一、十、百、千”工程,穩步推進“學思行悟”課堂教學改革。

州教育局啟動全州“學思行悟”的“一、十、百、千”工程:“一”——州教育局成立“學思行悟”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由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統籌、部署、協調各項工作;“十”——每個學段樹立十所學校作為“學思行悟”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基地,定期舉辦“學思行悟”現場觀摩研討活動;“百”——組織全州百位優秀教師作“學思行悟”課堂教學巡迴展示活動,並錄製成課堂教學光碟,在黔南州教育公共服務雲平臺上進行展示;“千”——州、縣(市)聯動,組織一千節“學思行悟”典型課堂教學設計案例,彙編成冊。

(三)“研”。開展科研攻關,科學引領“學思行悟”課堂教學改革實踐活動。

州教育局成立“學思行悟”課堂教學改革研究辦公室,確立“學思行悟”專項研究領域。研究基於“學思行悟”的課堂教學策略;研究基於“學思行悟”的課堂教學案例;研究基於“學思行悟”的課堂教學正規化;研究基於“學思行悟”的課堂教學管理;研究基於“學思行悟”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研究基於“學思行悟”的學程監控。組織全州“學思行悟”專項科研課題論文實體化評選活動,大力開展“學思行悟”課堂教學改革課題研究,同時在《黔南教育》上增設“學思行悟”專欄,推動“學思行悟”研究和實踐向深度拓展。

(四)“推”。搭建活動平臺,推動“學思行悟”課堂教學實踐走向深入。

大力開展“學思行悟”優課評選活動,評選出優秀課例進行展播,引發廣大教師觀摩、學習和交流;評選出在課堂教學改革上卓有成效的學校和教師作為全州推進“學思行悟”課堂教學實踐的骨幹力量和典型示範,引領廣大教師立足實際,不斷研究和探索,不斷深化先進經驗和好的做法。

舉辦“學思行悟”課堂教學改革校長論壇,定期邀請在課改方面有實效、有特色的學校做報告,分享好的經驗和做法,確保課改活動在學校層面不斷推進。各學校充分宣傳“學思行悟”課堂教學實踐的成功經驗和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及時進行宣傳報道和階段總結。教研部門在不同層面組織評選“學思行悟”教學標兵,讓更多教師體驗課堂教學改革的成功。

六、實施階段

從20__年起,用三年時間分三個階段開展“學思行悟”課堂教學改革實踐活動。

第一階段: 20__ 年為“學思行悟”課堂教學改革啟動年。啟動年工作重點是正視問題,凝聚改革共識。認清並正視我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學生被動學、機械學,教師代替學、代替思等問題,從研究無效教學和低效教學抓起,繼承已有的課堂教學改革經驗,在全州中國小確立“學思行悟”的教學主張,讓學生思維品質發展成為衡量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指標,組織試點學校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實驗。

第二階段: 20__ 年為“學思行悟”課堂教學改革推進年。推進年的工作重點是有序推進,形成改革合力。在全州中國小樹立“學思行悟”行為新規範,立足課堂,抓好課堂教學常規,促使每位學生動腦、動筆、動手。確保每堂課絕大部分學生積極參與,並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主思考。所有學校和教師都要積極參與到課堂改革行動中來,抓住核心問題,選準突破口,形成改革合力,有序推進各項改革行動。

第三階段: 20__年為“學思行悟”課堂教學改革總結提升年。總結提升年的工作重點是典型引路,打造改革品牌。在全州中國小建立以“學思行悟”為核心理念的課堂教學正規化。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樹立並宣傳在省內外有影響的先進典型,探索出實施“學思行悟”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既強調規範,又百花齊放,形成全州課堂教學的鮮明特色,最終實現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大幅度提升,打造具有黔南教育特色的課堂教學改革實踐品牌。

七、組織保障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各中國小和廣大教師要充分認識開展“學思行悟”課堂教學實踐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把開展“學思行悟”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作為“十四五”期間全州教育系統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

從州級層面開始,各級教研室(中心)應配齊配足教研員,確保每個學科、每個學段都有足夠的力量去引領、指導和推進“學思行悟”課堂教學改革。

各中國小校長是開展“學思行悟”課堂教學改革的第一責任人,要組織好教學改革每個階段的工作,親自帶頭研究和學習,全面把握本校教師,做好師情分析,認真踐行“學思行悟”理念,創設改革氛圍,確保領導得力,組織有序,效果明顯。

(二)明確責任,狠抓落實。各縣(市)、各學校要按照州教育局的總體安排,結合實際,制定、出臺真實管用的實施方案、實施細則、考評細則。要健全組織保障,明確工作目標,落實工作職責,層層分解工作任務,確保“學思行悟”課堂改革實踐事事有人抓、處處有人管。

(三)強化督查,務求實效。州教育局將加大對開展“學思行悟”課堂教學改革實踐實施過程的監測評價,採取綜合檢查與專項檢查、全面檢查與重點檢查、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檢查、明查與暗訪相結合的方法,將開展“學思行悟”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作為對縣(市)教育主管部門、學校督查考評的重點,確保“學思行悟”的課堂教學改革要求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