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資訊化實施方案(通用18篇)

欄目: 活動方案 / 釋出於: / 人氣:2.55W

資訊化實施方案 篇1

一、領導小組

資訊化實施方案(通用18篇)

組長副組長

成員:學校其他行政成員

二、技術團隊

1、網路安全與保障小組:

組長:

2、資訊科技支援組:

組長:

三、工作職責

1、網路安全與保障組:負責管理學校網站、QQ群,保障各教學樓、綜合樓辦公室、電腦教室、錄播教室網路的正常順暢執行。

2、資訊科技支援組:保障學校監控系統、廣播系統的正常執行;對學校新、舊多媒體教室和廣播室的正常執行,以及學校大型活動提供技術和裝置支援;對參加遠端培訓的教師提供相關技術支援。

3、網路安全與保障組和資訊科技支援組所有成員,共同負責對學校教師進行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培訓,帶頭參與資訊科技能力展示或競賽,為學校教師參與各級各類教學研討、展示、競賽活動提供技術支援,製作授課課件或背景視訊、音訊、圖片等。

4、技術團隊組長應定期或不定期對本組成員進行業務培訓、組織團隊成員進行技術交流,促進團隊成員技術水平的提高。

四、工作方式

1、技術團隊成員利用課餘時間為學校老師提供技術支援。特殊情況需要調課或佔用上課時間的,須報教務處批准。

2、每次活動所需技術支援,原則上由參加活動的教師本人按本年級(六年級除外)→本教研組(六年級除外)→資訊科技支援組其他成員(六年級除外)→網路安全與保障組其他成員及六年級團隊成員的順序主動申請;也可按照雙方自願原則提供技術支援。

3、大型集中活動或其它特殊情況需由學校指派專人提供技術支援的,按學校指定的人員和方式提供技術支援。

五、獎罰措施

1、技術團隊成員為學校教師根據學校安排參與的各級各類教學研討和競賽活動提供技術支援和保障,學校按如下標準給予獎勵:參賽教師獲國家級二等獎及以上,獎勵課件、視訊製作人100元/次(多人合作則分享獎金,下同);市級一(特)等獎、省級二等獎及以上,獎勵80元/次;縣級一(特)等獎及以上,獎勵60元;校級一(特)等獎及以上,獎勵40元/次;校級二等獎及以下或未獲獎、未評獎的,每次獎勵(補助)30元。

2、國家、省、市組織的大型集中活動(如“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不論獲獎等次或是否獲獎,均按60元/次給予課件、視訊製作者獎勵,並在年度教師考評中予以0、1分/次的獎勵加分(如果製作者有多人,只給主要製作者加分)。參與學校網站、網路、QQ群等的管理,對多媒體裝置進行維護,對教師進行相關業務培訓等的加班補助,按學校其他相關規定或方案執行。

3、團隊成員全期未履行職責,或無正當理由拒絕為學校教育教學活動提供技術支援,造成嚴重後果或惡劣影響的,按學校有關規定處理。

4、非技術團隊成員教師參加學校安排的教學展示、競賽活動,自行製作課件等多媒體教學素材的,參照本項第2條給予獎勵。

六、其他說明

1、本方案中的獎勵措施與學校原有規定重複的,以本方案的規定為準。

2、團隊成員製作的課件、視訊等多媒體軟體,版權歸原製作者所有。學校教科室有權在保留原製作者個人資訊的前提下對團隊成員製作的課件、視訊進行儲存、修改和合理利用;學校其他處室和個人如需使用必須事先徵得原製作者同意。

3、非原創作品,不予獎勵。

資訊化實施方案 篇2

為進一步加快學校教育資訊化建設程序,推動教育現代化,切實發揮資訊科技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教學和管理的質量與水平,根據《焦作市教育資訊化三年行動計劃》、《沁陽市教育局20xx年工作要點》(沁教文„20xx‟1號)和《20xx年實驗國小工作思路》,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我校教育資訊化應用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1、構建學校“三通兩平臺”(實現寬頻網路班班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路學習人人通、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營造數字化學習環境,共享優質資源,建設智慧教育。

2、實現“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資訊化的深度融合。全體教師人人能上“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資訊化的深度融合的達標課,推出50節精品課。

3、教育管理線上平臺應用常態化。

4、提高校園電視臺節目質量,每週更新一期節目,成為學校教育資訊化工作的亮點。

5、學校網站能正常訪問,定期更新,成為學校對外宣傳的主陣地。

二、具體措施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1、建立FTP伺服器(校級資源庫),班班通同年級、同學科及跨年級資源共享。

2、實現校園無線網路全覆蓋。

3、裝修校園電視臺,提高錄播質量。

4、對網站進行升級改造,新增手機客戶端功能,增加《實小風景線》電子版和《網路諮詢》兩個板塊。

(二)推進“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資訊化的深度融合

全體教師積極參與“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資訊化深度融合的探討,人人能上“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資訊化深度融合的達標課,推出50節精品課。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1、在市資訊中心和教研室的指導下,通過骨幹教師賽課,語數外各推出1至2節精品課,作為樣板課,在全校進行推廣。2、發揮骨幹教師示範引領作用,組建學校“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資訊化深度融合專家指導組,對全校教師分學科進行培訓,指導教師如何將微課程運用到教學過程中。3、全員進行賽課,教師人人能上“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資訊化的深度融合的精品課。4、將ppt課件、微課應用和英語網路教材的使用作為學校賽課的重要評價標準,教師上課能夠正確使用班班通裝置,凡是上課時不能正確運用教育資訊化技術提高課堂效率的,不能評為達標課。5、每學期至少開展兩次微課製作大賽,並將優秀作品在網站、微信等平臺上進行展示。

(三)大力建設學校資源庫及平臺

建設一個資源充足、種類齊全,使用方便的樣本資源庫,鼓勵師生積極參加現代教育技術創新和師生資訊化成果展示。1、用好學校數字化圖書館。師生人人會登陸學校數字化圖書館,師生能夠線上閱讀,線上交流。2、開展班級資源庫評選活動。分優秀、合格和差三個等級,並在晨會上進行優秀班級資源庫命名,實行動態管理,每兩週評選一次。3、徵集20xx年以來教育教學優秀資源活動,充實學校資源庫。4、建立實驗國小微信平臺,人人蔘加微信,教師每週在微信上最少進行一次教育教學交流。5、開展學生網頁製作大賽,篩選優秀學生網頁作品在學校網站展示。

(四)全面推進教育管理線上的運用

1、規範公文流轉。上級和學校檔案、通知等必須在教育管理在線上進行運轉。2、撰寫教學反思。教師和行管人員堅持每天寫好教學反思、工作日誌。3、每學期最少開展兩次教育管理線上平臺優秀日誌、教育反思評選活動。4、每學期開展一次資訊化優秀科室評選活動。5、優秀微課作品在教育管理線上平臺展示。

(五)提高校園電視臺辦臺質量

1、結合學校中心工作,每週確定一個主題,根據主題製作節目,實現週週有節目。2、在教育臺指導下,增加師生DV校園、才藝秀和感動實小人物事蹟展等版塊,提高師生參與校園電視臺的興趣,豐富師生的課餘生活。3、邀請知名節目主持人到校與家長、師生代表參與校園電視臺節目製作,提高校園電視臺辦臺質量和影響力。4、圍繞重大節日,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5、堅持每月將好的節目和新聞線索向市級以上新聞媒體推薦,提高學校知名度。6、每週將校園電視臺節目連結到學校網站上,並在班會時間組織全體教師觀看,提高師生參與校園電視臺節目製作的積極性。

(六)創焦作一流校園網站

建成集學校管理、資訊釋出、資源共享、網路教研、互動交流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資訊化應用的綜合平臺。1、對學校網站進行升級改造。美化學校網頁,在現有版塊的基礎上,增加《實小風景線》電子版塊和師生各類資訊運用(網頁製作)版塊。2、增加手機客戶端,實現手機快速瀏覽。3、實現教育管理線上平臺與學校網站連結,所有教師撰寫教學反思或行管撰寫工作日誌時,必須通過學校網站進行登陸。4、規範網站管理,定期更新網站內容,嚴格網站工作審批程式,建立科室資訊員工作制度,重要活動、新聞時效性強的工作要當天活動、當天更新。5、每週確定一個主題,選擇優秀微視訊在學校網站上展示。

三、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成立實驗國小教育資訊化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領導和工作協調,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2、統籌協調,密切配合。教育資訊化建設工作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各級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做好相關工作,形成工作合力。資訊中心要對加強對教師資訊化應用培訓,確保教師熟練掌握各項教育資訊化手段。各處室每週至少向資訊中心上報五條資訊。

3、加強監督,嚴格考核。成立資訊工作專項督導組,由辦公室和資訊中心參與,對各科室工作任務進行督導,對在規定時間內完不成任務的科室或責任人進行責任問效。

資訊化實施方案 篇3

隨著資訊時代的來臨,資訊化已經進入了校園,並且在日常教學教育工作中開始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作為新一代的科學技術,電腦及網際網路使得我們與世界之間的距離變得觸手可及,舉手之間,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從此,我們的視野不再侷限於三十平米的空間,我們的活動不再受制於兩點一線;作為一所具有先進教育理念的學校,作為一所有著優越教育資源的學校,我們更有理由走在資訊化教育教學改革的前沿。著眼於形勢,立足於將來,我們制定了學校教育資訊化工作方案:

一、 基礎設施

我校目前有21個教學班,727名學生,57名教職員工,分佈在安亭和天平兩個校區。

兩個校區分別安裝兩套與徐匯都會網路互通的學校區域網,有兩個電腦多媒體網路教室、兩個多媒體演示廳,兩個電子閱覽室,每個教室配置資訊園地(網路入口),共計177臺電腦;學生數與學生用機比達6:1,教師數與教師用機比達1:1。

二、人力資源

我校目前有市區級骨幹教師9名,分別在教學教育方面有豐富的經驗,曾多次在全國、市、區各級各類的整合課評比中獲獎,並有多篇論文在各類雜誌上發表;

我校有網路管理員2名,責任心強,計算機技術程度較高,一名已完成交通大學計算機技術本科課程,另一名正在進修該課程;

我校中青年教師100%通過資訊科技培訓,通過網路學習已成為教師自我進修的一種重要手段;全校教師100%採用電子教案,並能充分利用學校多媒體教室的優勢,進行形象生動,富有活力的多媒體教學,獲得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我校從一年級開始開設計算機興趣課,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較強,興趣也非常濃厚,具有進一步發掘的潛力資源;

三、制度建設

我們學校早在XX年就建立了由校長直接領導,資訊組組長專人負責,各教研組具體分工的的學校資訊化建設制;在多年的實踐活動中累積了豐富的多媒體制作經驗、資訊化工作經驗,師資培訓經驗;

在每學年的年度評估中,專門制定了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資訊化程度的評估機制,以及提高師生資訊素養的激勵制度;

在每年的年度預算中,確保資訊化建設的經費投入,資訊科技的軟體和硬體投入逐年增加;

四、資訊化推進計劃進度

在XX年9月前,完成兩個校區的區域網建設;(已完成)

在XX年1月前,完成學校網站建設,內容涵蓋學校特色、班級特色、教研組活動、師生互動等。

在XX年1月前,建立高質量、大含量的學校教育資源庫,完成學校教育教學資源的共享與流通,提高資訊科技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的整合;

在XX年9月前,建設好學校與家長相互溝通的網路平臺,實現家校互動,增進家校的聯絡;

在運用現代教育教學技術的同時,積極主動地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建立專項研究課題,形成有特色,重實效的資訊整合平臺。

資訊化實施方案 篇4

為進一步提高我校教育現代化水平,發揮教育資訊化技術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作用,提升我校辦學內涵。根據《勒流街道中國小教育資訊化工作三年規劃》的要求和進一步貫徹落實“勒流街道全面推進中國小教育資訊化建設工作會議”的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我校開展教育資訊化的實施方案。

一、 衝鶴國小教育資訊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名單:

組 長:呂宙垣

副組長:伍國興 劉美環 黎漢清

成 員:陳佩如 黃兆強 鍾國健 曾健波 馮廣雲 黃愛環潘卿妹 盧淑芸 莫 丹 潘財朝 潘思雅 陳炳釗黎惠恆 周婉玲 蔡燕萍 周桂泉 朱燕婷 劉煥卿胡燕顏 黃秀玲 祁建軍 葉碧嫻

二、 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階段:任何一項工作的實施首先要從的思想認識上做起,所以我們在具體實施階段過程中的第一階段就是抓全體老師的思想認識,要使全體教師達成建立的共識。

第二階段:制定相關制度。

1、制訂各班設施使用登記制度以及教師辦公電腦使用制度和責任書。

2、建立學校ftp教學資源庫,併為每位教師建立獨立登入學校ftp教學資源庫的帳號和密碼。

3、定期定量地做好建設學校資源庫建設。4、做好課件競賽工作。

5、做好衝鶴國小校園網站建設宣傳工作。

6、與區電教中心聯絡,做好學校光纖升級。

7、利用教師業務學習時間召開全體教師學習《勒流街道中國小教育資訊工作三年規則》、《順德區中國小教育資訊化工作績效評估細則》檔案精神。8、 召開校務領導小組會議討論研究實施方案《衝鶴國小開展教育資訊化實施方案》,為我校順利開展教育資訊化工作打下了堅實的鋪路石。

第三階段:校本培訓階段

1、做好各班電教平臺設施管理員的培訓工作。

2、每學期開展一次全校教師使用電教設施技術的培訓工作。

3、做好每學期一至兩次falsh或authorware的培訓工作。

4、加強教師ftp的使用以及培訓工作。

第四階段:全面推進、實施階段。

教育資訊化多媒體教學是區別於傳統言傳身教的一種新型方式,是言傳身教的有益補充,它不能完全代替言傳身教教學的傳統性和多樣性。開展教育資訊化多媒體教學需要技術裝置和教育技術能力的支撐。基於我校良好的技術環境和教師計算機中、高階水平,推動新型教育資訊化多媒體教學。因此,為保證教育資訊化多媒體教學不變成一種形式化的任務,要求全校教師齊齊參與,各科組長要認真將《衝鶴國小開展教育資訊化實施方案》滲透到科組教研會議中討論、制訂有關實施方案進行落實,不要形式化,過渡化。使我校開展教育資訊化技術工作做好實處。

第五階段:檢測評價(自查)階段

我校開展教育資訊化工作是勒流街道電教中心教研組指導下開展的一項基於技術的`校本教研工作,通過試參與實踐、學校領導小組對實施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進行跟蹤督查,對每個階段的開展情況進行考核評價,期末各科組長根據《衝鶴國小開展教育資訊化實施方案》本科組開展實施方案寫一份總結交學校存檔。

明確分工及職責,落實(本學期)的具體實施細則:

1、十月份:

(1)、完成各班電教裝置使用登記制度以及教師辦公電腦使用制度和責任書的簽定協議。(呂校長)

(2)、建立學校ftp教學資源庫,併為每位教師建立獨立登入學校ftp教學資源庫的帳號和密碼。(黎漢清)

(3)、完成各班電教裝置管理員的培訓工作。(黎漢清)

(4)、成立學校小記者機構。(劉美環主任)

為了進一步完善衝鶴國小校園網站的欄目功能和執行機制,力爭使校園網成為我校內部管理的平臺,對外宣傳的視窗,心靈溝通的橋樑,樣本教研的園地,立足教師,服務教師,指導教學。成立衝鶴小記者隊伍,各班任和各班小記者每週要定時定量向學校投稿,統一交劉主任稽核,凡是能在本校發表,劉主任做好登記,作為先進班級和優秀教師、資訊骨幹教師的評選的重要依據。(劉主任審稿,清報道)

2、十一月份:

(1)、做好課件、教學反思錄、教案、論文等收集負責人落實。各科組長要定期定量地做好建設學校資源庫的課件、教學論文、教學反思、教案、試題的收集工作,分類別存放工作,為教師日常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提供豐富教學資源提供保障。責任人:陳佩如(語文) 黃兆強(數學) 鍾國健(英語)(2)、做好課件競賽評選工作。

開展優秀課件競賽評比活動,有關競賽標準和要求,校務工作會議討論,然後本校網站公佈,),課件競賽時間:xx年11月。

負責人:呂校長、伍校長、劉主任、黎漢清

3、十二月份:

(1)、加強順德區電教中心,完成學校光纖升級。(黎漢清)

4、xx年一月份:(自查)評價階段。

各科組根據本科組開展實施方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下學期開展繼續開展本方案計劃寫一份書面總結交學校。

負責人:呂校長

三、 完善激勵機制,促進我校全體教師開展資訊科技應用的平不斷提高。

1、 每年度至少有3件教學資源(不分類別)在街道獲獎的教

師才能參加勒流街道學科骨幹、勒流街道學科帶頭人、勒流街道教壇新秀的評選。

2、 每年度至有10件教學資源(不分類別)在街道獲獎的學

科科組才能參加勒流街道先進科組的評選。

3、 每年度必須獲得資訊科技應用先進學校獎的學校才能參

加街道先進學校的評選。

4、 每學期參加學校課件比賽中獲得前五名的學校給予經費

獎勵。(語文、數學各獎前五名,英語科組獎前兩名)

5、 能積極向學校宣傳組投稿,並能在本校網站發表論文、有

關新聞素材的教師、學生個人,數量多者為基準,學校給予經費獎勵前五名。

6、每學期參加學校教學資源評比工作,數量多、質量好的教學資源存放最多者,期末學校給予表彰。

四、 保證資訊化設施裝置維護與更新的經費。

為了確保我校電教平臺硬體裝置的能夠正常投入使用,使用我校教學能夠順利開展,學校決定每學年投入20%公用經費用於本校資訊化設施裝置的維護管理。

只要全體教師齊齊參與,遵照《衝鶴國小開展教育資訊化實施方案》做好每一個環節,相信我校教師的教學資訊化應用水平一定會得到空前的提高;只要我們共同努力,不怕困難,相信教師製作課件水平、撰寫教育教學論文水平一定會更上一個新的臺階;只要我們把教育資訊化運用到日常教育教學中去,多些積累、多一點嘗試、多一點總結,相信我們也會擁有自己最喜歡、最實用的教學資源庫。

資訊化實施方案 篇5

為進一步加快學校教育資訊化建設程序,推動教育現代化,切實發揮資訊科技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教學和管理的質量與水平,根據《焦作市教育資訊化三年行動計劃》、《沁陽市教育局20xx年工作要點》(沁教文?20xx?1號)和《20xx年實驗國小工作思路》,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我校教育資訊化應用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1、構建學校“三通兩平臺”(實現寬頻網路班班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路學習人人通、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營造數字化學習環境,共享優質資源,建設智慧教育。

2、實現“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資訊化的深度融合。全體教師人人能上“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資訊化的深度融合的達標課,推出50節精品課。

3、教育管理線上平臺應用常態化。

4、提高校園電視臺節目質量,每週更新一期節目,成為學校教育資訊化工作的亮點。

5、學校網站能正常訪問,定期更新,成為學校對外宣傳的主陣地。

二、具體措施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1、建立ftp伺服器(校級資源庫),班班通同年級、同學科及跨年級資源共享。

2、實現校園無線網路全覆蓋。

3、裝修校園電視臺,提高錄播質量。

4、對網站進行升級改造,新增手機客戶端功能,增加《實小風景線》電子版和《網路諮詢》兩個板塊。

(二)推進“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資訊化的深度融合

全體教師積極參與“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資訊化深度融合的探討,人人能上“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資訊化深度融合的達標課,推出50節精品課。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在市資訊中心和教研室的指導下,通過骨幹教師賽課,語數外各推出1至2節精品課,作為樣板課,在全校進行推廣。

2、發揮骨幹教師示範引領作用,組建學校“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資訊化深度融合專家指導組,對全校教師分學科進行培訓,指導教師如何將微課程運用到教學過程中。

3、全員進行賽課,教師人人能上“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資訊化的深度融合的精品課。

4、將ppt課件、微課應用和英語網路教材的使用作為學校賽課的重要評價標準,教師上課能夠正確使用班班通裝置,凡是上課時不能正確運用教育資訊化技術提高課堂效率的,不能評為達標課。

5、每學期至少開展兩次微課製作大賽,並將優秀作品在網站、微信等平臺上進行展示。

(三)大力建設學校資源庫及平臺

建設一個資源充足、種類齊全,使用方便的樣本資源庫,鼓勵師生積極參加現代教育技術創新和師生資訊化成果展示。

1、用好學校數字化圖書館。師生人人會登陸學校數字化圖書館,師生能夠線上閱讀,線上交流。

2、開展班級資源庫評選活動。分優秀、合格和差三個等級,並在晨會上進行優秀班級資源庫命名,實行動態管理,每兩週評選一次。

3、徵集20xx年以來教育教學優秀資源活動,充實學校資源庫。

4、建立實驗國小微信平臺,人人蔘加微信,教師每週在微信上最少進行一次教育教學交流。

5、開展學生網頁製作大賽,篩選優秀學生網頁作品在學校網站展示。

(四)全面推進教育管理線上的運用

1、規範公文流轉。上級和學校檔案、通知等必須在教育管理在線上進行運轉。

2、撰寫教學反思。教師和行管人員堅持每天寫好教學反思、工作日誌。

3、每學期最少開展兩次教育管理線上平臺優秀日誌、教育反思評選活動。

4、每學期開展一次資訊化優秀科室評選活動。

5、優秀微課作品在教育管理線上平臺展示。

(五)提高校園電視臺辦臺質量

1、結合學校中心工作,每週確定一個主題,根據主題製作節目,實現週週有節目。

2、在教育臺指導下,增加師生DV校園、才藝秀和感動實小人物事蹟展等版塊,提高師生參與校園電視臺的興趣,豐富師生的課餘生活。

3、邀請知名節目主持人到校與家長、師生代表參與校園電視臺節目製作,提高校園電視臺辦臺質量和影響力。

4、圍繞重大節日,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5、堅持每月將好的節目和新聞線索向市級以上新聞媒體推薦,提高學校知名度。

6、每週將校園電視臺節目連結到學校網站上,並在班會時間組織全體教師觀看,提高師生參與校園電視臺節目製作的積極性。

(六)創焦作一流校園網站

建成集學校管理、資訊釋出、資源共享、網路教研、互動交流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資訊化應用的綜合平臺。

1、對學校網站進行升級改造。美化學校網頁,在現有版塊的基礎上,增加《實小風景線》電子版塊和師生各類資訊運用(網頁製作)版塊。

2、增加手機客戶端,實現手機快速瀏覽。

3、實現教育管理線上平臺與學校網站連結,所有教師撰寫教學反思或行管撰寫工作日誌時,必須通過學校網站進行登陸。

4、規範網站管理,定期更新網站內容,嚴格網站工作審批程式,建立科室資訊員工作制度,重要活動、新聞時效性強的工作要當天活動、當天更新。

5、每週確定一個主題,選擇優秀微視訊在學校網站上展示。

三、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成立實驗國小教育資訊化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領導和工作協調,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2、統籌協調,密切配合。教育資訊化建設工作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各級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做好相關工作,形成工作合力。資訊中心要對加強對教師資訊化應用培訓,確保教師熟練掌握各項教育資訊化手段。各處室每週至少向資訊中心上報五條資訊。

3、加強監督,嚴格考核。成立資訊工作專項督導組,由辦公室和資訊中心參與,對各科室工作任務進行督導,對在規定時間內完不成任務的科室或責任人進行責任問效。

附件:x國小教育資訊化工作領導小組

x國小

20xx年2月22日

資訊化實施方案 篇6

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於推進教育資訊化的政策規定和工作部署,積極推進我市教育資訊化工作,加快“三通兩平臺”建設步伐,市教育局現就推進教育資訊化工作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目標和步驟

利用資訊科技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實現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推動教育現代化。

到20xx年底,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基本實現“寬頻網路校校通”和“優質資源班班通”,30%左右的教師開通個人網路學習空間。

到20xx年,基本形成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廣泛融合的教學體系,促進教育教學觀念、方式的轉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逐步縮小縣市、城鄉、校際之間的差距。

到20xx年,實現環境建設、應用驅動和機制創新三位一體協調發展,建設人人可享有優質教育資源的資訊化學習環境。

二、重點工作

1、認真做好教育資訊化體系頂層設計

堅持“頂層設計、全面推進、因地制宜、注重實效”的方針,按照“統一規劃、分級負責、分步實施”的原則,用3到5年時間,初步建立“機制健全、設施完備、資源充足、應用廣泛、效益顯著”的全市教育資訊化體系,促進教育均衡協調發展。

2、深入推進“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建設

按照國家和省工作部署,與中國電信等網路運營商合作,繼續推進“寬頻網路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個人學習空間人人通”工程。

3、加大學科教師資訊科技應用培訓力度

根據教育部頒佈的《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將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納入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內容,加大培訓力度,加快我市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提升,並將資訊科技應用能力作為教師職稱評審、崗位聘用、考核獎勵的基本條件。

4、廣泛開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

充分利用“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湖北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加大數字教育資源應用力度,實現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形成優質教育資源課堂用、經常用、普遍用的局面。認真落實教育部提出的“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總結經驗,形成一套有黃岡特色的優質教學資源,推出一批教學名師。

5、大力提升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應用水平

通過送教下鄉,“網路支教”、“同步課堂”、“專遞課堂”等形式,努力提升教學點教學資源應用水平,幫助教學點開齊、開好國家規定課程。

6、提高資訊科技課程教學質量。強化資訊科技課堂教學主陣地,提高資訊科技課堂教學質量,確保資訊科技課程按國家規定開足開齊,加強學生資訊科技能力和素養的監測和考核,儘快將資訊科技課程納入會考範圍。

7、建立“一對一”、“一對多”定點幫扶機制

依託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省數字校園示範校,建立城鄉結對幫扶機制,開展“一對一”、“一對多”定點幫扶活動。通過幾年的努力,帶動薄弱學校,尤其是教學點師生資訊科技能力的整體提升。

8、建立穩定的教育資訊化技術支撐隊伍

健全各級各類學校電教機構和教育資訊化工作隊伍,保障教育資訊化工作落到實處。城區中國小校、鄉鎮中心學校應成立資訊化中心,其負責人相當於處室主任,並至少配備1名專職資訊科技人員(規模在12個班以上的學校按每增加12個班增配1人),新配備資訊科技人員必須是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在職務晉升、職稱評聘等方面應與學科教師同等對待。

9、推進職業教育資訊化發展

積極與省教育廳對接,加強職業教育學校資訊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職業教育數字教育資源,建設職業教育實習、實訓模擬中心,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創新模擬實訓資源應用模式。

10、提升教育管理資訊化水平

加快推進教育系統辦公自動化建設,努力實現教育管理資訊化、科學化,促進政務、校務公開。

三、保障措施

1、強化認識,加強領導

成立由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建學為組長,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黃岡市推進教育資訊化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推進全市教育資訊化工作。

各縣市教育局和各學校要高度重視教育資訊化工作,成立推進專班,制定實施方案,強化責任,主動作為,創新推進,在資金投入、專案建設方面予以優先考慮,確保我市教育資訊化工作取得明顯實效,確保20xx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

2、創新機制,加大投入

按照“政府主導、分級投入、多方籌措、均衡發展”的原則,加大教育資訊化工作的投入力度,切實保障教育資訊化特別是農村學校教育資訊化的投入。爭取將執行維護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在公用經費中單列,保障執行維護工作需要。充分使用好國家“全面改薄”專案資金,優先考慮教育資訊化的發展需要。在公用經費專案下設資訊科技服務費科目,確保公用經費的10%用於教育資訊化工作。積極推動“企業建設,政府購買服務”的政企合作建設模式。

3、加強督辦,確保實效

完善資訊化工作績效評價和專項督導制度,建立教育資訊化督導評估體系,把教育資訊化建設和應用水平納入督導評估範圍,不定期開展教育資訊化建設與應用專項督查、評估。

資訊化實施方案 篇7

為進一步推進我校教育資訊化的工作落實,發揮教育資訊化技術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我校辦學內涵。根據《衝鶴國小教育資訊化工作三年規劃》的要求和進一步貫徹落實“關於勒流街道—xx年上學期學校資訊化工作的內容要點”的會議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訂《衝鶴國小—xx年學校資訊化工作實施方案細則》。具體內容如下:

一、成立教育資訊化實施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呂宙垣

副組長:伍國興、潘興帶、劉美環、陳志英

總負責人:黎漢清潘紅亮

成、員:張朝英、楊麗彩、鍾國健、曾健波、馮廣雲、黃愛環

潘卿妹、盧淑芸、莫丹、潘財朝、潘思雅、陳炳釗

黎惠恆、連笑梅、蔡燕萍、周桂泉、朱燕婷、劉煥卿

胡燕顏、黃秀玲、祁建軍、葉碧嫻、麥麗春、賴思娟、黎桂婉、江健英、郭慶江、周倩冰、吳鳳燕、盧群嬌

賴思娟、盧慧嫻、吳麗芬、盧慧芳、潘淑萍

三、具體實施細則及明確分工。

1、制訂各班設施使用登記制度以及和全體教師“辦公電腦使用制度和責任書”、“各班教室教學裝置使用與管理責任”。(呂校長)xx年11月3日—5日;

2、開展校本培訓(呂校長、潘興帶黎漢清、)xx年11月8日—10日;

3、補充建立學校ftp教學資源庫,併為每位教師建立獨立登入學校ftp教學資源庫的帳號和密碼。(潘紅亮)xx年11月5日;

4、資源庫收集。

各科組長要定時完成教師資源庫內的課件、教學論文、教學反思、教案、試題的收集工作,分類存放。為教師日常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提供豐富教學資源。(xx年11月5日——20日);

語文科組:由黃愛環、江健英負責。

數學科組:由黃秀玲、郭慶江負責。

英語科組:由鍾國健、潘紅亮負責。

5、開展班級網頁評比:xx年11月5日完成,(黎漢清、潘紅亮)

6、做好本校網站的更新工作。黎漢清、潘紅亮(xx年11月5日—18日)

7、開展教師部落格評比工作。要求每位教師的部落格數量達到5頁以上,(xx年11月15日)

8、檢查教師登入順德教育oa、使用順德教育oa收發檔案的操作情況,要求每位教師每天所傳送的數量要達到4條以上。

9、協助校長做好校長的部落格的更新工作。xx年11月7日—15日;

10、組建各班電器管理小組,開展相關的安全知識和日常管理使用教室平臺的培訓工作。(黎漢清、潘紅亮)xx年11月9日;

10、課件製作競賽評比:

做好每學期一次的全校性課件製作競賽評選工作,有關競賽標準和要求,校務工作會議討論,然後本校網站公佈,課件競賽時間另定。優秀的課件上送街道電教中心。xx年1月5日之前完成;

11、做好電腦室硬體維修工作。xx年11月20日前

12、做好本學期相關評價工作:資訊科技應用先進個人,資源庫評比工作。

資訊化實施方案 篇8

一、前言

為了貫徹教育資訊化應用實踐建設的總體目標,針對我校資訊化應用的實際情況,通過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開展教育資訊化應用的探索與實踐,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提高師生資訊化應用的素養,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教育教學效能,提升學校辦學整體水平,為全市基礎教育的全面推廣和教育資訊資源的應用提供可行或可借鑑的做法和經驗。

二、學校現狀分析

首先從資訊化基礎設施、數字資源應用情況、師資水平、學生資訊化應用情況、學校資訊化管理、資訊化應用特色等六個方面進行簡要分析,在分析現狀的基礎上明確工作專案並具體解決問題。

1、資訊化基礎設施。

學校總共有31個教學班,每個教室配有班班通裝置一套,能基本滿足資訊化教學的需求;學校專任教師基本達到人手一臺計算機,能開展網上校本教研活動。學校有專人對學校網站以及硬體設施維護,學校配有一臺伺服器,兩臺攝錄機(可用於拍攝實錄課);辦公室能直接上網;在校學生家庭電腦配置率為25%,能上網的佔其60%。

學校建有校園網站,所有教師都會上網瀏覽或下載各類教育教學資源,96%的教師每天都會上網,主要教育教學資源來源於班班通客戶資源庫、滎陽市教育資訊網及相關網站;通過家校互動平臺可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及釋出通知和學生作業。

2、數字資源應用情況。

學校在資訊化教育工作的經費投入上進一步傾斜,已購買一部分教學用光碟和軟體,添置教學用裝置器材,學校資訊化教育資源在學校網站上不斷豐富,教育教學資源庫逐步充實,但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矛盾,多媒體裝置的使用率還不高,校外教育資源庫不善於利用,教師之間缺乏教育資源的交流與共享,學校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比較缺乏,目前相當部分的教師都是依靠自己搜尋或製作課件來進行課堂教學,以期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3、師資水平。

學校共有教師xx人,中學高階教師2人,國小高階教師xx人,國小一級教師xx人,國小二級教師xx人,見習與工人xx人。學校專任教師已經具備一定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比如:教師會運用多媒體裝置進行教學,上網查詢教學資料,製作基本的教學課件(如PPT)等;大部分教師都在自己的教學中嘗試過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的各種活動,並逐步認識到資訊化教學的重要性,但由於缺乏專業、團隊的引導,學科整合難以產生持續和優質的實質性效果。學校資訊化教學和管理的課題研究比較缺乏,有待專家的引導並付諸實施。

4、學生資訊化情況。

由於資金和師資方面的原因,學校現在沒有配備電教室,也沒有開設資訊科技課程,但學校三年級以上學生還是有45%以上的學生有一定的電能操作能力。我校地處城鄉結合部,學生放學之後資訊化應用環境不夠理想,家庭電腦擁有率約25%。

5、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根據上述情況,初步制定在未來的1-2年中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有針對性地提高部分教師資訊科技操作能力、全面提升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培養部分骨幹教師的學科科研能力;拓寬數字資源來源渠道,能基本滿足教師課堂教學的需求;優化學生資訊化應用環境,開展學校資訊化活動,提升學生資訊化素養;開展各類資訊化校本研修活動,形成學校資訊化建設的工作特點;制定學校資訊化工作計劃和管理制度,助推學校資訊化工作落到實處。

三、專案目標及策略

(一)提升教師資訊化工作的水平

目標1—1:熟悉常規的教育資訊化技術,能使用word、ppt等製作常規備課文件和教學課件,能通過網路參與教研活動。

策略:規定所有年級和學科進行分層電子備課,在實踐中提高教師應用資訊科技的能力;根據部分教師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資訊使用技能培訓。

目標1—2:使能力較強的教師學會利用軟體製作較為複雜的課件,能使用現代教學軟體組織教學活動。

策略:拍攝應用現代教學軟體開展的教學實錄課,評出高質量的教學實踐課公開展示並推薦參加各種比賽;展示教師製作的優質課件並給予獎勵,推薦至上一級參加比賽;開展相關的資訊化使用技術培訓。

目標1—3:開展不同形式的教學研討活動,提升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湧現一些資訊化教學能手,形成學校運用資訊科技開展教學的積極氛圍。

策略:開展運用資訊科技課堂教學評比活動;積極參加省、市組織的相關教學評比活動;運用網路教研實施傳統校本研修活動及同伴互助常規教研。

目標1—4:積極開展網路教學反思,形成學校網路教研環境,發表資訊化教學的相關論文並能確立課題進行研究活動。

策略:完善充實學校教師部落格,激發教師參與的積極性。

(二)增強學生資訊化應用的意識和能力

目標2—1:開設學生資訊科技課程,教會學生正確收集、查詢、處理資訊的能力。

策略:在學校基礎型課程中開設資訊科技課,使學生學會基本的文字儲存、圖片下載的資訊收集、整理、歸類、處理等方法;在學校網站建立學生網路交流平臺,進行學習互動、分享學習心得、暢想未來美好生活等。

目標2—2:組建學校電腦學習興趣小組,提高學生資訊科技運用能力;開展學生電腦作品比賽,提高學生電腦繪畫設計能力。

目標2—3:開展家校互動交流,加強家校合作,提高學生家長運用資訊化的能力。

策略:通過家校互動、校訊通平臺與家長進行實時交流,努力提升家校交流的質量;通過交流平臺及時釋出學校或班級通知、學生作業、班主任寄語、家長留言等,切實提高資訊化運用的效率。

(三)滿足教師日常資訊化教學的基本需求

目標3—1: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使大部分教師能熟練運用市、校級資源庫。

策略:要求教師能經常進入“班班通教師資源庫”網站瀏覽下載優秀錄影課例進行觀看,通過裁剪變為自己的教學課件,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目標3—2:增加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共同開發教學課件。

策略:通過合作備課,共同尋找課件素材,一人制作,多人共享;開展教師資訊釋出評比活動,提高教師運用資訊化的積極性。

目標3—3:早日形成學校個性化資源。

策略:與兄弟單位合作,為我校編輯學校現場會、大型活動錄影片,形成學校個性化學校資源。

目標3—4:整理學校現有資源,有序建設學校資源網,滿足後續要求。

策略:動員每位教師上傳自創教學論文、教學課件和教學設計,充實豐富學校教學資源庫。

(四)營造學校資訊化應用特色

目標4—1:提高師生人文素養,逐步打造學校特色校園網。

策略:利用學校教學資源、教師學生部落格、家校互動平臺、BBS論壇等網站建設,逐步形成學校資訊化工作的特色;及時釋出學校各類活動簡訊,大力宣傳學校資訊化建設的工作思路與方法,有效反映學校內涵發展的具體要求,努力建設學校特色網站。

目標4—2:營造學校橡棋文化,提升學校辦學品位。

策略:結合資訊科技,開展各種橡棋活動,努力營造學校橡棋文化,製作橡棋活動的各類圖片、視訊、新聞,積極推進學校特色網站的建設。

(五)完善學校資訊化管理制度

目標5—1:成立學校教育資訊化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制定資訊化工作制度及計劃,確保資訊化工作管理到位。

策略:

①資訊化應用工作制度、計劃的制訂徐廣傑(分管領導)

②教師資訊化應用能力培訓、邢培菊、崔瑞傑(師訓)

③學校教育教學資訊化管理、谷秀琴(副校長)

④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的研究、馬飛燕(教科研主任)

⑤教育教學專題教研和研討、丁春巧(教導主任)

⑥學校資訊化工作的辦學特色、聶志蓮(德育教導)

⑦具體專案推進的過程監督、張振敏(校長)

目標5—2:細化資訊化工作實施步驟,有序開展資訊化具體工作。

策略:認真組織安排資訊化各項工作,努力做到:任務明確、責任清晰、要求具體、過程紮實、效果顯著。

四、專案工作計劃(見附表)

資訊化實施方案 篇9

近年來醫院醫療業務逐年迅速增長,大部分基礎設施、裝置(包括網路與資訊設施、裝置)、人才資源的使用相繼接近滿負荷甚至超負荷。隨著衛生改革不斷深化,醫療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醫院面臨的內、外環境發生了根本變化,生存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資訊化技術能促進醫院各項改革措施的落實,推動醫院改革的深化,資訊科技已日益成為提高醫院科學管理水平、醫療服務質量和醫療工作效率的有力手段,加快資訊化建設是深化醫院改革、促進醫院發展的必然要求。為保障醫院資訊化建設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醫院資訊化領導工作小組

名單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負責我院資訊化建設工作的籌劃部署;指導各科室開展資訊化建設工作;檢查資訊化建設實施情況,並督促落實整改;對資訊化建設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進行決策。

二、經費保障制度

第一條

資訊化經費是指日常資訊人員培訓經費和裝置購置經費,具體包括:培訓業務費、培訓差旅費、裝置維修費及裝置購置費、資訊化資料購置費等。

第二條

經費預算管理的原則

1、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指標控制的原則。在醫院的統一領導下,根據醫院資訊化工作的需要統籌安排和使用各項經費。

2、保證總量、逐年增長的原則。為保證醫院資訊化的不斷提高,每年資訊化投入的經費應不少於當年醫院收入總額的10%。

加大資訊化裝置的投入,保證用於資訊化裝置購置的經費;增加資訊化資料的購置經費;同時,根據醫院的發展逐年增加文獻資訊資源購置經費。

第三條

教學經費預算的核定依據

專項資訊經費根據醫院各年資訊化計劃的需要,考慮醫院的財力分項核定。

第四條

經費使用監督

為確保經費足額投入到資訊化工作中,醫院將加大資訊化經費的監督力度,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嚴禁擠佔、挪用。具體做法是:

(一)醫院監督。醫院分管資訊化建設的負責人應於每年底向醫院彙報經費的使用情況。

(二)財務監督。會計人員應提高業務水平和責任意識,對每筆支出認真稽核,嚴格把關,杜絕不合理,不合規的支出。

(三)審計監督。醫院審計處每年應定期對資訊化經費投入使用情況進行專項的監督、檢查,並公佈檢查結果。

三、建立資訊化建設管理制度

資訊化管理制度包括資訊保密制度、資訊保安制度、資訊網路安全制度、計算機防毒制度、資料備份制度等各項制度,醫院各科室應嚴格按照資訊化建設管理制度執行,如出現違規操作情況將進行處罰以保證資訊化安全。

四、資訊化培訓制度

1、業務學習培訓計劃由資訊科根據工作計劃作出安排。

2、成立業務學習小組,定期組織業務學習;

3、工作人員每年必須參加不少於20個課時的專業培訓。

4、工作人員必須完成佈置的學習計劃安排,積極主動地參加資訊部組織的業務學習活動。

5、有選擇地參加其它行業和部門舉辦的專業培訓,鼓勵參加其它業務交流和學習培訓。

6、支援、鼓勵工作人員結合業務工作自學。

加強資訊科人員技術培訓與安全教育,強化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提升職業道德 掌握安全技術,確保責任落實到位,責任到人,更好的保障醫院資訊化建設。

資訊化實施方案 篇10

根據《農村中國小教育資訊化應用推進實施方案》,結合我校資訊化應用實際情況,為進一步提升我校教育資訊化應用水平,促進學校教育的現代化和計算機輔助教育的應用,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率,改變教與學的方式,並逐步將教育、教學和管理架構到資訊化的平臺上,打造數字化的教育環境,切實提升我校資訊化的發展內涵,以資訊科技的運用促進教育管理的現代化,從而整體提升學校管理水平,進而推進學校向現代化教育的轉變,建立新型的農村現代化學校。

一、學校簡介

我校是一所遠離市區的公辦農村國小,全校共有21個教學班,教職工總人數62人,在校學生1032人。

二、學校現狀分析

首先從資訊化基礎設施、數字資源應用情況、師資水平、學生資訊化應用情況等四個方面進行簡要分析,在分析現狀的基礎上明確專案具體解決問題。

1. 資訊化基礎設施

硬體建設:學校總共有25個普通教室,現有教學班21個,其中有四個教室分別安裝了1臺計算機和1臺電子投影儀,有1個計算機房,共50臺電腦,學校有資訊兼職教師一名,負責硬體設施及網路維護;學校教師家中基本都有電腦,且已上網。在校學生中10%左右家中配置電腦,基本都能上網。

2、數字資源應用情況

教育資源方面學校已有投入,購買部分教學光碟資源。總體而言,資源不豐富、與實際需要脫節;校外的資源庫使用比較少,教師之間缺乏教育資源的交流與共享,目前相當部分的教師都是依靠自己搜尋或製作資源,數字資源缺失是阻礙資訊化教學很大障礙。

3、 師資水平

學校共有教師62人,中老年教師居多。學校大多數教師缺乏資訊科技的應用能力;小部分教師能在自己教學中嘗試過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活動,並認識到其重要性,但由於缺乏專業、團隊的支援,整合活動零星進行,難以持續產生實質效果;教師基本未參與過教育資訊化應用的課題研究。

4. 學生資訊化應用

由於學校的裝置還不能滿足學生的教學需要,學生資訊化應用技能較差。

三、二年內的工作目標

1、加強校本培訓,促進教師資訊科技理論的學習,提高教師資訊化應用能力。積極開展教師的資訊科技培訓,根據教育局的統一要求和學校內涵發展及教師專業發展需求,開展分層、分項、分類的專業培訓,達到提升學校資訊化管理水平、提高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促進資訊科技管理人員技能的目的。

2、開發校本資源,服務課堂教學。聚集課堂,開發和應用校本教育教學資源,既要有教的資源,又要有學的資源;形成一套各年級各學科的電子教案和課件;通過資訊科技的應用和整合,各學科都要有相當數量的課堂實錄作為教研的素材,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後的診斷,為教師的網上教研提供資源,拓寬教研的組織形式,優化教研的質量。

3、完善校園資訊化環境,打造數字化校園。利用學校各職能部門的力量,提升學校資訊科技設施的水平,做到資訊科技裝置隨處都有、隨手可用;整合學校教育資源,初步建成能為全體師生提供綜合服務的數字化平臺。

4、開發校本課程,培養學生資訊素養。繼續完善已有的資訊科技校本課程,利用業餘時間增加學生接受計算機教育的機會,鞏固和提高學生應用資訊科技的能力;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使用學校的資訊科技裝備。

5.完善管理平臺,提升學校資訊化管理水平。組建資訊科技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明確職責和分工。充實和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改進教學管理流程與運作方式。

三、工作推進策略

1、整體推進,分步實施

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學校資訊網路,搭建資訊平臺,添置一些必要的裝置,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使全體教師和學校管理人員的現代資訊科技的應用能力不斷提高,實現學校各項工作過程和結果的資訊化管理。

2、培訓實踐,表彰獎勵

調查分析學校各年齡段教師資訊科技應用的能力,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校本培訓、資訊科技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網路環境下的校本研修、以及多種形式的教師資訊科技能力的展示和評比活動,對優秀教師給予獎勵。

3、骨幹帶頭,管理跟進

要充分利用那些具有較好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的老師的作用,讓其在校本培訓、教學實踐、網路使用等方面對需要幫助的老師進行輔導、示範、指導,建立起互幫互助的一對一共同體;學校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要充分履行自己的管理職責,部署好、指導好、管理好學校教育資訊化應用的推進工作。

四、主要工作專案

1、加強學校教職員工的資訊化專題培訓,積極組織教師參與上海教育資源網應用培訓;課堂攝錄、基本編輯技能培訓;教學管理平臺使用培訓積極組織參與教學設計、教學理論、課程整合、教育技術、資訊能力等各項專項培訓活動,提高學校管理者資訊化的領導力,提高學科教師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資訊化的教學能力和資訊素養,提高資訊科技專業人員的管理能力、技術水平和資訊化的服務能力。

2、做好數字化資源的校本建設,積聚校本教育資源。基於數字化的教育資源的開發利用是優化、提高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措施。一方面要利用好教育資源庫和課程研修網提供的優質資源,另一方面要立足本校學科主題的校本資源建設,著重梳理優化,形成共享機制,提高資源的應用效益。建立獎勵機制,鼓勵大家在教育資訊化工作中取得的成績、貢獻。

3、進一步完善學校資訊網路伺服器的管理和使用效率,全面規劃學校資訊化管理平臺,實現學籍管理、教師人事檔案管理、財務資產、圖書管理、校務管理的資訊化。並做到常態化、規範化,提高教學效率和管理效能。

4、逐步搭建、充實和完善學校資源庫,要分學科、分學段建立充實學校教學資源,本校教師能製作的教案、課件等資料要及時上傳到伺服器,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對全校師生開放,做到辦公室和教室資訊相通、資源共享,發揮網路優勢,促進教育資訊化應用深入開展。

5、聚集課堂,探索各項資訊裝置和應用軟體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通過開展教研組活動,聽課、評課、探討等形式探索出利用資訊科技,優化課堂教學設計的途徑。

教師要根據資訊科技的特點、功能,學科教學特點以及教師的個人實踐,努力探索出符合各班教學的課堂教學設計模式。利用與更新中心國小、長春嶺鎮中心國小組團式發展學校的合作關係以及臨近國小的友誼學校資源,依託資訊科技,相互學習,進行資訊交換、經驗交流、專題研討和互相對話等活動,不斷完善課堂教學設計的途徑。組織開展資訊化環境下的課堂教學評優、課件評比等活動。

6、加強資訊科技學科校本拓展型課程開發與教學,培養和提高學生資訊素養。通過資訊科技教學,提高學生學技術、用技術的能力,提高學生利用資訊科技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養成基本的資訊素養。教師、學生共同營造和諧發展的校園資訊化環境。

五、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確定學校教育資訊化應用實驗專案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具體負責本部門對專案推進各項工作的安排、指導、支援與協調。

(二)制度保障:學校每學年舉行一次教育資訊化先進教師的評比活動、每學年開展一次教育資訊化專題活動的競賽,對活動中優秀教師進行表彰和獎勵。

(三)經費保障:根據學校的專案開展需求預算,確保資訊科技裝備的維護和更新需要。

資訊化實施方案 篇11

為了全面推進我校教育教學及管理的資訊化建設,進一步提升廣大師生的資訊素養和駕馭資訊科技的能力,提高學校教育資訊化的應用水平和技能,展示學校資訊化辦學特色,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爭取我校資訊化工作在20xx年中有新的發展,新的跨越。結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學校資訊化的一個重要領域是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儘管課堂教學存在著一些與生俱來的不足與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課堂教學,或者說有意義的接受學習仍然是學校教學活動的主要方式,學生通過學校的正規課程的學習獲得必要的知識和能力是學生髮展的主渠道,因此我們將積極探索學校正規課程與資訊科技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時也將研究學生活動與資訊科技整合的新領域。

二、建設目標

1、加大硬體投入。20xx年完善校園網、班班通,20xx年更新添置師生計算機。

2、加強軟體建設。使學校網站形式較為豐富,具有自身特色的資源庫。也能成為我校師生交流的新平臺。完成本學年數字校園複驗,做好省資訊化校園試點申請工作。

3、加強應用,服務教學。發揮資訊科技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整合,開展網路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研究,提高學生的數字化技能。

4、加強校園網建設。

(1)宣傳瞭解。

讓教師瞭解校園網的功能及其對教育教學、課件製作與傳輸、資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讓教師受其“誘惑”,享其“便捷”。

(2)加強管理。

制訂校園網管理制度,堅持為教學服務的原則,做到定期維護、不斷完善。(如軟體的升級等),確保校園網暢通。

(3)實踐應用。

以雲平臺使用和多媒體教室使用為抓手,使資訊化工作再上一新臺階。

5、對全體教師進行全員化培訓。

在原有基礎上,加大培訓力度,強化資訊科技培訓,形成一支健全的具有一定資訊科技水平的教師隊伍。

三、建設任務

1、進一步改善校園資訊化環境,重點在區域網的優化配置。採用適用的網路管理軟硬體,提高學校網路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內網執行速度。在部分建築物、辦公室構建無線網接入裝置,逐步提升校園資訊化環境。

2、完善學校現有的校園網路、資訊科技裝置管理等管理辦法和制度。形成學校齊全、規範的資訊化實驗規章制度,納入我校績校考核管理中。

3、進一步發揮我校的辦學特點,創設學生主動學習的網路環境,同時,在條件成熟的基礎上學校將建設數字圖書館、數字實驗室。

4、建立一個學校的教育資源平臺,把現有的教育教學、教研資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實教學資源,形成師生共建。能和校本研修有機的整合,具備校本特色,為廣大師生提供優質的資源網站。優化組合學校現有的多媒體、音視訊資源資訊儲存,爭取和學校教育平臺整合,為師生提供快速查詢下載的服務。

5、建設學校學習網站、資訊科技學習網站、德育特色網站的同時,再建設幾個主題學習網站和班級主頁。為保障學校網站建成後資訊更新慢的狀況,嘗試在年級和學科中培養一批老師及學生在資訊中心的統一協調指導下,對網站相關模組的資訊更新,加快更新頻率。

6、充分發揮網路優勢,完善教師空間,建設具有校本特色的網上儲存、網上交流平臺,使課件管理、檔案傳輸、師生交流的網路化變為現實,提高教育效益。

8、加強對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育教學的研究,探索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的有效整合,建立學習環境和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學習方式。

四、網路管理

1、加強對校園網路管理工作,完善規章制度。

2、學校經常對師生加強網路安全教育,確保校園網網路執行高效、有序。

五、加強資訊科技與德育的整合,促進資訊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全方位應用

學校網站建成後,專門成立德育專網,以及形成了一整套管理網路,整合了學校少年隊、政教處、學校法制專題,同時在網上也開展了一系列活動,通過網路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以網路電視臺的形式來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規範,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新探索。我們將要更加紮實得配合政教處各項工作的開展,落實到位,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校德育工作中,促使資訊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全方位應用,探索資訊科技與德育的深層次整合,提升德育資訊化的整體水平,並藉此提升學校的整體形象。

六、協助學校各部門開展與資訊科技整合的各項活動,推進學校資訊化程序

協助各部門開展具有部門特色,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整合活動。學校各部門的任何活動,其實都是部門間相互協作的一個過程,絕對不是獨立的分支,任何一個活動都涉及到學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動,其實就是學校各部門間相互默契配合的體現。資訊室在整個活動中應該積極地參謀,指導部門負責人合理選用資訊科技,充分恰當體現學校的資訊科技特色,全面推進學校的資訊化程序。

資訊化實施方案 篇12

為貫徹落實《安徽省教育資訊化中長期發展規劃(20xx—20xx年)》(皖政〔20xx〕25號),推進資訊科技與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加快建成技術先進、資源豐富、應用廣泛、安全高效的高等教育資訊化體系,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創新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模式,推動文化傳承創新,以教育資訊化帶動教育現代化,促進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提高,制定本實施方案,資訊化系統實施方案。

一、建設目標

到20xx年,資訊化基礎設施和數字化校園建設水平大幅提升;高等教育資源和管理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師生資訊素養大幅提升,教育資源、教學方式、科研支撐、服務手段實現新突破並得到廣泛應用與共享,教育管理資訊化水平顯著提高。教育資訊化在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程序中發揮更大作用,取得明顯成效。

到20xx年,資訊科技與教學、科研、管理、社會服務全面融合,優質教育資源不斷湧現並廣泛共享;資訊化對推進教育改革發展、高質量人才培養和支撐教育現代化的作用充分顯現;教育資訊化可持續發展機制日臻完善。高等教育對各類教育及社會重點行業資訊化的服務、引領和示範帶動作用明顯。

二、建設任務

(一)資訊化環境建設

1.、安徽省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升級改造。加快推進安徽省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以下簡稱省教科網)主幹網的升級改造,更新安徽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網路中心(以下稱省網中心)及十六個市級節點(含巢湖)的硬體路由裝置,將省網中心到市級節點的專線鏈路頻寬提升到1G以上,並根據高校資訊化應用實際需求,適時增加接入頻寬。拓展省教科網的資源優勢、接入能力與範圍,根據市場需求和應用需要,以多種方式逐步實現各級各類教育的接入。實現連線省教科網的校園網出口安全聯動管理,保證網路環境安全、穩定、暢通。

推進省教科網和高校基於IPv6的下一代網際網路的建設程序,實現高校校園網IPv6技術升級,鼓勵開展相關研究與開發,豐富和拓展IPv6的網路資源、應用領域和服務方式。

2、高校智慧校園建設。引導並推進高校加大資訊化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強校園網路基礎設施建設與改造,開展校園無線網路建設,增強網路和資訊保安保障能力。全面開展校園數字化環境建設,建立健全數字校園應用體系和麵向師生的網路學習空間,實現資訊系統互聯互通和資訊資源共建共享。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在數字校園環境建設的基礎上,充分融合教學、科研、管理、服務和校園生活,建設安全、穩定、環保、節能、高效的智慧校園,以及智慧化的校園工作、學習和生活一體化環境。

3、安徽省高等教育資訊標準建設。以教育部和相關行業資訊標準為基礎,結合高校現有資訊標準執行和資訊化建設實際,按照科學、通用和可行的原則,建立安徽省高等教育資訊標準體系,制訂《安徽省高等教育資訊化建設參考標準》,實現高校資料編碼的一致性,規範高等教育資訊平臺建設。

(二)高等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1、資源建設與共享。通過整合現有資源、相容異構平臺,開發優質資源,廣泛應用雲端計算技術豐富高等教育資源,建立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加強安徽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不斷更新和完善圖書文獻資訊資源,繼續開展精品視訊公開課和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豐富安徽省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精品課程資源庫、專題特色資料庫及教學實驗平臺等資訊化建設。建立數字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將安徽高校數字圖書館建成面向全省提供資訊服務的資源中心。

2、推進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依託高等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引入慕課(MOOCs)等網路教學模式,建設開放式網路學習空間及其執行、管理和服務新機制,堅持應用驅動、形成有效模式。試行組織高水平教師和技術團隊建立慕課等教學資源,深化拓展安徽高校轉型發展和特色育人成果並推廣轉化,加快推進高校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的網路共享;探索資訊化環境下科學研究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融合,形成最新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的管理機制。推進“翻轉課堂”、“微課程”、“移動學習”、“網路教研”和“虛擬模擬實驗教學”等線上互動式網路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普遍應用,形成全體師生和社會公眾均可線上學習並與課堂教學有機銜接的新型網路學習體系。

3、高校資源服務社會與文化傳承創新。依託資訊科技,實現文化資訊共享工程安徽省分中心和安徽高校數字圖書館的互聯互通,面向社會公眾開展學科教育、科普教育和人文教育,構建高校網上虛擬社群,廣泛進行思想與文化交流,增強優秀文化傳承創新能力。依託安徽省大型科學儀器裝置共享服務平臺,推進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機構的大型儀器裝置共享共用,通過資訊化手段積極推進產學研用結合,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提升高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推進高等學校教育科研資源對社會有序開放,充分發揮高校在服務黨委政府決策、支撐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引領社會進步和文化繁榮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

(三)高等教育管理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1、資料中心和基礎資料庫建設。在省級教育資料中心基礎上,建設省級高等教育資料中心,形成全省高等教育管理資料交換和共享機制。整合、完善全省高校人、財、物等基礎資料,建立高等教育基礎資料庫,納入省級基礎資料庫統一管理與服務。實現與國家教育管理資訊系統和全省高校基礎資料庫的資料交換與共享,規劃方案《資訊化系統實施方案》。

2、高等教育管理資訊系統和門戶建設。建設省級統一身份認證系統,為高等教育公共服務和管理平臺提供身份認證和單點登入服務。

建設高等教育管理資訊系統。按照《國家教育管理資訊系統建設總體方案》,建設學生管理類、教師管理類、學校資產及辦學條件管理類、教育規劃與決策支援類、其他業務管理類等5大類20個管理資訊系統,實現教育監管、教育服務、資源優化配置等業務應用。

建設省級高等教育管理服務門戶。統一規劃和佈局面向高校和高等教育管理者的教育管理資訊服務體系。基於高等教育基礎資料庫,開展資料探勘,為全省高等教育的各類使用者提供資訊諮詢、管理和決策支援等服務。

3、高等教育科研協作支撐平臺建設。建設數字化科研協作支撐平臺,逐步擴大高校研究實驗基地、大型科學儀器裝置、自然科技資源、科學資料、科學文獻共享範圍,為科研工作者提供科研資訊、成果管理、線上跨學科跨領域跨單位團隊組建和協同創新等服務,增強教師、科研人員利用資訊科技開展科研的意識和能力,推動高校科研組織模式和機制創新。

建立基於骨幹高校計算和儲存資源的省級公共平臺,為科研工作者提供高效能運算、大資料處理和大科學裝置及大型儀器的共建共享服務;建立健全科研協作執行管理機制,整合省內外高校、研究機構、企業等方面的科研力量和服務需求資訊,有效促進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共享教育科研資源,協同推動知識創新、產學研合作和科研成果轉化。

4、試行高校間學分互認和轉換。依託網路教學和校際協作聯盟等平臺,積極推進跨校跨單位選課試點,制訂學分互認和轉換方案,建立基於課程的學分互認體系和新的學籍流動機制。試行普通高校、高職院校、成人高校之間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推進學習成果互認銜接,共享發達地區、重點建設高校和不同型別的優質特色教育資源。

(四)繼續教育服務體系建設

1、繼續教育支撐環境建設。依託安徽開放大學,建設雙向視訊遠端教學及會議系統,遠端教育雲教室,地市開放學習中心,縣級開放學習服務站,遠端教育資源製作中心,衛星電視課程傳播系統,遠端呼叫中心,遠端考點視訊監控系統,安徽繼續教育管理中心等,增強繼續教育遠端支援服務能力,打通各級各類教育與繼續教育的資源共建共享渠道,形成完善的繼續教育支撐環境。

2、成人高等教育服務平臺建設。促進安徽開放大學和高校合作,改革成人高等教育手段,轉變教育教學模式,搭建遠端教學、資訊資源管理、移動學習等系統,進一步完善全省成人高等教育統一的網路教學和管理平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3、社群教育服務平臺建設。依託安徽開放大學,在安徽社群教育研究中心基礎上,整合各類繼續教育網路教學平臺,建設安徽社群教育遠端服務平臺,推進優質學習資源的整合共享,通過網際網路、IPTV、數字電視、移動終端等多種渠道,向全社會各類學習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學習支援服務,形成廣覆蓋、多層次、多終端的繼續教育服務體系。

4. 學分銀行建設。建設安徽繼續教育學分銀行,構建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溝通平臺;完善學習成果認證體系和終身學習檔案,支援各類學習成果的互認與銜接,實現學習者教育學分的累積與轉換。拓寬終身學習通道。

(五)高等教育資訊化引領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

1、教育資訊化人才培養。加強高校資訊科技學科專業建設,加大不同層次、型別的教育資訊化人才培養力度;實施教師教育技術能力資格證制度。開展教育資訊科技研發與裝備研究,建設一批教育資訊化實訓基地和成果轉化基地。為教育資訊化建設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及人才保障。

2、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加強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並形成制度,將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和績效作為教師考核、評優、晉升職務職稱的內容之一。

3、教育資訊化專業技術隊伍建設。圍繞教育資訊化管理、應用和執行維護等任務,建立健全專業技術隊伍建設規範和激勵機制,完善高校資訊化建設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聘辦法;加大教育資訊化專業人才引進和培訓力度,落實相關政策和待遇。努力構建一支技術過硬、相對穩定、保障有力的教育資訊化專業技術隊伍。

三、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20xx年。省網中心核心路由裝置從1000M升級到10000M,根據應用需求,部分高校接入頻寬可達到1G以上,實現50G以上總頻寬。

加強安徽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文化資訊共享工程安徽省分中心和安徽高校數字圖書館實現互聯互通,建立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在部分本科高校試點開發慕課資源和建設慕課平臺,建立促進網路線上課程健康發展的管理機制。

建設安徽成人高等教育線上平臺,進一步完善遠端教學、資訊管理、資源管理、移動學習等資訊系統,擴大成人高等教育教學改革試點。

第二階段:20xx年-20xx年。升級完善高校校園網基礎設施和軟硬體平臺,建立連線專網的校園網出口安全聯動管理機制。全省本科高校實現IPv6接入;完成省級資料中心建設,建成高等教育基礎資料庫、統一身份認證系統、高等教育管理資訊系統和服務門戶、高等教育科研協作支撐系統、高效能運算和大資料處理平臺。進一步完善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機構的大型儀器裝置共享機制,高校廣泛應用大型儀器裝置共享平臺。

建成安徽省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精品課程資源庫及專題特色資料庫,完成高校基礎資料和全省教育資源的整合,安徽高校數字圖書館實現移動終端訪問。建成開放式網路學習空間和高等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師生經實名認證可以在網路學習空間互動教學。

完成安徽成人高等教育線上平臺建設,啟動社群教育服務平臺和學分銀行建設,繼續教育支撐環境初步建成。

第三階段:20xx-20xx年。全省高校以多種方式接入省教科網,根據應用需求,接入頻寬可達到1G以上,並實現IPV6接入;全省高校數字校園建設充分滿足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的需要。豐富並完善安徽省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精品課程資源庫課程資源,建成支援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的數字資源體系;完善繼續教育服務平臺及支撐環境,社群教育網路覆蓋率達100%,基本建成滿足“人人皆學、處處可學、時時能學”的終身教育資訊化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全面實現統一身份認證,建成相對完備的資料分析系統,為服務政府科學決策、社會機構和使用者需要提供實時精準資料支援。教育資訊化人才培養和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提升工作系統化和常態化,相關制度健全,培訓和考核體系完備。

四、保障措施

(一)省教育廳成立教育資訊化領導小組,負責全省高等教育資訊化建設的統籌規劃和管理工作,組織實施高等教育資訊化建設重大工程和示範專案;根據方案制定考核標準,檢查高校貫徹落實省級高等教育資訊化實施方案和重點任務的完成情況。

(二)根據高等教育資訊化建設需要,省教育廳遴選部分高校作為資訊化試點單位,探索資訊化建設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機制,充分發揮試點高校的示範、帶動和輻射作用;建立健全資訊化建設監測評價、政府購買服務和後期獎勵補助等政策機制。

(三)高等學校要成立由校長擔任組長的教育資訊化領導小組,建立健全符合本校實際的教育資訊化領導和管理體制機制;要將教育資訊化工作納入高校事業發展的整體規劃,優先部署、實化措施、從嚴考核;要制定本校資訊化實施方案和分步實施計劃,並報省教育廳教育資訊化領導小組備案。

(四)高校要加大對資訊化建設經費的投入力度,並建立長效機制,切實保障資訊化環境、資源和管理等應用平臺建設及其執行維護和更新的資金需求。鼓勵高校創新機制,充分吸納行業、企業及其他社會組織以多種方式參與和支援高校資訊化建設,或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與社會專業機構、企業開展資訊化應用專案合作。要加強對資訊化建設經費的使用管理,規範專案建設,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資訊化實施方案 篇13

一、資訊化建設規劃

公司資訊化建設需要涉及整個業務流程和管理過程,它包括公司的的經營、計劃、合約、技術、質量、安全、施工、材料、裝置、人力資源以及成本管理等各個重要環節,幾乎涉及公司所有人員。因此,這將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

公司資訊化建設的目標是達到“一箇中心、兩級管控、三個集中、四控三管一協調”的目的。為此,需要建立以專案管理系統為核心,結合合同管理、計劃管理、質量管理、材料管理、採購管理、裝置管理、客戶關係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行政辦公管理、文件管理等功能的統一的企業管理資訊平臺。建立這樣一個涉及公司方方面面的系統,工作量將十分巨大,絕不可能一蹴而就。

為了有效地完成公司的資訊化工作,建議採取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建設方式。一次性進行公司資訊化建設的整體規劃,完成需求分析和系統的整體涉及;實施過程則按照業務的重要程度和對資訊化要求的緊迫程度和準備完善程度排序,逐步進行實施,保證實施一塊成功一塊。一方面可以保證資訊化實施的有效性,同時也可以避免一次性投入過大,從而儘可能減少資訊化建設對資金的壓力。

根據目前公司的現有系統情況:財務部已採用了網路版的用友財務系統,實施了部門級的資訊化;合同部則採用廣聯達造價軟體作為業務應用,但均為桌面系統,尚未做到聯

網,資料、資訊沒有實現共享;其他部門均沒有任何針對性的應用。因此,公司的資訊化可初步分為幾大部分:

(一)企業級辦公自動化系統(OA)

建設覆蓋全公司(含子分公司和各專案部)的辦公自動化管理系統。以此將日常的事務性工作先行納入系統,並建立各級領導與員工使用網路和電腦進行事務管理的習慣。將各種日常工作的流程進行科學的梳理和合理的規劃,通過系統的建立和使用的過程,逐步改善工作流程、規範管理、提高效率。

OA系統是處理公司內部的事務性工作,輔助管理,提高辦公效率和管理手段的系統。公司需要建立的協同辦公(OA)系統就是基於現代網路技術,以“工作流”為引擎、以“知識文件”為容器、以“資訊門戶”為視窗,使公司內部人員方便快捷地共享資訊,高效地協同工作;改變過去複雜、低效的手工辦公方式,實現迅速、全方位的資訊採集、資訊處理,為企業的管理和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公司的OA應包括一些基本的功能模組:管理工作流程、知識目錄架構、資訊門戶框架,以更便捷、更簡單、更靈活、更開放的滿足日常OA辦公需求

公司應用協同OA系統,總體具備以下幾大價值點:(1)落實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自動化

這牽涉到流轉過程的實時監控、跟蹤,解決多崗位、多部門之間的協同工作問題,實現高效率的協作。目前的企業和單位都存在著大量的工作流程,例如公文的處理、收發文、

各種審批、請示、彙報,等等,都是一些流程化的工作,每個單位都會有大量的流程。通過實現工作流程的自動化,就可以規範各項工作,提高單位協同工作的效率,極大的減少中間環節的摩擦。

(2)知識文件自動化管理的自動化

使各類的文件(包括各種檔案、知識、資訊)能夠按許可權進行儲存、共享和使用,並有一個方便的查詢手段。

(3)資訊釋出平臺

內部建立一個有效的資訊釋出和交流的場所,例如電子通告、新聞釋出、電子論壇、電子刊物,使內部的規章制度、新聞簡報、技術交流、公告事項等能夠在組織內部員工之間得到廣泛的傳播,使員工能夠即時的瞭解組織內部的發展動態。

(4)內部通訊平臺

建立組織內部的郵件系統,簡訊系統,即時通訊系統、論壇、個人部落格等,使組織內部的通訊和資訊交流快捷通暢。

(5)輔助辦公

它牽涉的內容比較多,像會議管理、車輛管理、辦公物品管理、圖書管理等與我們日常辦公事務性的工作相結合的各種輔助辦公,要實現這個輔助辦公的自動化。

(6)資訊整合

在公司內部,已存或將要建立一系列的專業業務管理系統,如財務、造價、專案管理等。辦公自動化系統應該跟這些企業的業務系統實現很好的整合,使相關的人員能夠有效

的獲得整體的資訊,提高整體的反應速度。

(7)實現分散式辦公

就是要解決分散式辦公和移動辦公,要支援多分支機構、跨地域的辦公模式以及移動辦公。公司的專案和分支機構分佈面越來越廣,距離越來越分散,移動辦公和跨地域辦公成為很迫切的一種需求。

(二)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由於知識經濟的來臨,所謂人力資本的觀念已經形成,人力資本的重要性更不下於土地、廠房、裝置與資金等,甚至超越,除此之外,人是知識的載體,為了有效運用知識,將知識發揮最大的效用,便需要妥善的人力資源管理,才能夠發揮人力資源的最佳效用,通過建立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公司可以藉由此係統,將人力資源運用到最佳經濟效益。

人力資源分為人力資源規劃、人員招聘與配臵、培訓開發與實施、績效考核與實施、薪酬福利、人事管理、職業生涯管理和員工關係管理八大模組。

(三)專案管理系統

隨著行業競爭壓力逐步加劇,無序競爭、過度競爭以及工程專案微利性明顯、合同毛利率低的同時,企業本身管理費用居高不下,因此要求開展專案操作成本控制。而且,在公司規模擴張,人員快速增加的情況下,逐漸顯示出內部管理跟不上業務發展需要:總部職能弱化、以包代管,未能發揮公司的規模效益,諸如,資金、物資採購、分包等,因此

要求梳理總公司管理結構,提升業務鏈上游競爭力。

通過專案管理系統的建立,構建總公司專案管理層級體系,徹底理順“高-中-低”業務管控方向以及形成“自上而下”的業務管控模式。同時,逐步解決專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專案多且分散,開戶眾多,資金管理相對混亂,如何及時掌握總公司及子分公司的現金流量、流向與存量?

2.如何發揮總公司資金的規模效益,降低資金的使用成本;

3.如何減少企業內部交易而產生的不必要的資金流動;4.墊資較多,資金積壓嚴重,回款不及時如何維持現金流動的均衡性,防止支付危機

5.如何動態核算工程專案佔用公司的利息,以及內部拆借的利息;

6.如何有效控制下屬企業資金的體外迴圈,盤活集團資金使用。

總而言之,工程建設專案是公司生存和發展的中心,是公司的核心能力,也是公司的生命線。工程專案管理能力是施工企業管理之命脈,它創造了施工企業的價值,一切能力都是為了服務於工程專案管理能力。因此,專案管理是公司資訊化建設的核心模組。

綜上分析,專案管理資訊化的核心需求是:

建立企業的決策指揮中心,及時掌握專案生產狀態,對公司人、財、物、資訊以及技術資源進行集中整合和統籌調

度,以資料為依據,有效做出決策指令,最大程度的發揮企業品牌、資金、技術和資源整合優勢,提高決策效力;建立企業的多專案管理平臺,實現“企業集約化管理”和“專案精細化管理”的和諧統一,有效控制專案建造成本,提高公司整體經營收益;對於單專案管理,進一步規範並優化專案管理流程,做到“有計劃可依,有過程可控,有監控可循,有整改可鑑,有改進可用”,實現PDCA閉環管理。

建立企業的風險監控中心,加強異常和重大事項的監控與反饋機制,幫助公司更有效地各種經營風險進行監控,及時預警並採取規避措施,降低公司整體運營風險。

二、建設模式

為更好地獲得專業的IT服務,獲得各個領域最優秀的軟體,同時最好地滿足公司的資訊化要求,建議採用IT總包的建設模式。將公司的資訊化工作整體交由一家有實力的專業服務商進行專案總包,由其完成公司整體資訊化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從過程上,應考慮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平臺先行的原則。平臺先行有利於資訊化各系統的整合整合,也可通過平臺最好地實現管理層與作業層分離,又保證資訊的無障礙溝通。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則是保障資訊化工作少走彎路,並最大限度地保護公司資訊化方面的投資的'有效措施。

一個能為企業發揮巨大價值的系統,就像蓋一棟美觀、實用、質量過硬的房子,必須要有完整的設計圖,必須要先打好基礎。體現在資訊化中總體規劃和實施路線就是設計

圖,而企業協同工作平臺就是基礎。

三、實施步驟

根據前期的調研,公司資訊化建設需要以下步驟進行是時候:

(一)專案準備階段

這一階段主要完成資訊化專案建設規劃,選擇IT總包服務商,確定專案實施的大致時間過程和專案實施總體預算、分預算以及專案實施的總體規模和分規模。

設立公司內的專案實施領導機構、工作機構,進行公司內的組織準備和人力、財務和物資的準備。

(二)需求調研、編寫解決方案

這一過程是由公司內資訊化工作機構配合IT總包服務商進行資訊化的需求調研,編寫資訊化系統建設的解決方案。確定資訊化過程中需要採用的技術,等等。

(三)辦公自動化系統

這一階段的工作是由IT總包服務商進行辦公自動化系統的開發,並在開發結束後上線進行測試執行。

(四)人力資源系統

這一階段完成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開發和上線測試。

(五)綜合專案管理系統

這一階段完成綜合專案管理系統的開發和上線測試。

(六)檔案、知識管理等輔助系統

這一階段完成檔案管理、知識管理等輔助系統的開發和上線測試。

(七)資料準備

這一階段進行上面各個系統進入實際應用前的資料準備,即是把公司執行過程中產生的各項資料實時地錄入系統,使系統中具有公司執行的歷史記錄,可以根據準備的資料順利地進行後續的管理工作。

(八)核心員工培訓

這個過程完成資訊化系統中關鍵崗位的員工培訓,使其能熟練掌握系統的操作和簡單的維護技能。培訓結束後,資訊化系統各個環節都有人能進行操作,保證系統能夠順利的執行。並在日常管理中發揮其作用。

(九)試點專案執行

上一階段的培訓結束後,應選擇一個典型的專案進行資訊化管理的試點進行實際應用。在試點工作中,可以發現系統存在的問題,進行修改、調整,完成了這一階段的試點,才有可能保證全公司範圍資訊化工作的成功。

(十)全員培訓及推廣應用

通過試點的成功,就可以進入全員培訓和推廣應用階段,進入這個階段,就可以基本確定公司資訊化的成功了。

(十一)專案驗收

在全公司範圍的資訊化系統順利執行一段時間以後,專案即可以進入驗收階段。專案驗收後才是資訊化工作階段性完成的標誌。

資訊化實施方案 篇14

摘要:物資管理系統是企業物資管理資訊化的重要支撐系統,建設統一的物資管理資訊化平臺,統一資料編碼、規範流程,實現企業內外部資訊的實時共享和有效利用,實現工作的標準化、規範化、流程化,建立精益的物資管理業務體系,需要公司系統規劃、統籌考慮、全盤佈局,關注重點問題,優化解決方案,以達到物資管理提質增效的目的。本文從物資管理系統需求框架、存在問題及分析應對等方面,全面對公司物資管理資訊化系統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建設原則;關鍵點分析;重點問題解析;優化方案

為提升企業運營管理基礎能力,以“提質增效”為管理核心,公司全面梳理採購管理、庫存管理、供應商管理、財務管理等公司管理的基礎、薄弱環節,建設統一的物資管理資訊化平臺,解決不同部門之間業務協同問題,實現物流、資金流和資訊流統一,消除各類“資訊孤島”,實現公司範圍內資訊的良好互通與共享,及時掌握物資保障及經費執行情況,為領導科學決策提供支援。

1、物資管理資訊化系統建設階段與要求。

專案管理是資訊化系統策劃與實施的保障,良好的專案管理是貫穿系統建設始終的,能夠協調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保障系統整個開發和建設過程進度可控、預算可控、需求滿足可控;專案小組為保證專案成功,需要從5個方面開展有策略的專案管理工作:

a、有一個正式的實施計劃;

b、一個實際的時間跨度;

c、舉行定期專案狀況會議;

d、有一位支援專案的高效的專案領導;

e、由相關人員組成的團隊成員。

充分地內部調研和外部調研,最終目的是為系統《需求方案》的合理性、充分性和完整性負責,這個過程是允許迴圈迭代的,充分地前期調研論證是為保證後期專案有序推進的重要基礎;立項、招標過程是將《需求方案》轉化為《需求實現方案》的重要手段,務必要謹慎、字斟句酌,確保最終的服務提供者和服務方案能夠將需求轉化為現實;以此來保證系統最終的成功執行和順利驗收。

2、物資管理資訊化系統框架與功能要求。

在公司整個ERP系統、MES系統未完整搭建的現狀下,實現物資管理的資訊化,基本滿足公司目前物資管理需求。每個模組基本的功能業務框架及需求分析如下:

(1)採購管理。

採購管理模組為產品製造提供配套物資保證,採購管理主要功能需求包括:採購需求、採購計劃、價格審批管理、採購訂單、採購到貨檢驗、採購發票管理等。根據採購申請、需求合併、採購計劃、確定貨源、詢價報價等多個環節的處理後產生採購訂單,向《合格供應目錄》內的供應商購買物料;供應商生產備貨,發到工廠倉庫後進行採購收貨質檢,並接收供應商開具的採購發票進行合同核銷;最後轉到存貨系統進行存貨核算以及轉到應付系統進行付款結算。各個功能可相互參照,也可手工錄入,減少人工操作的工作量。

(2)供應商管理。

該模組可實現供應商分類管理,實現合格供方的稽核與積極評價功能、自定義稽核流程;支援管理供應商資質檔案管理(文件或圖片形式),支援提取合格供方目錄;實現供應商有效管控,物資採購採用合格供方提供供貨範圍內的物料。提供對供應商監督評價資訊的錄入、查詢功能;實現供應商評價功能,可對供應商從技術指標或引數、供貨質量、完成進度(按期到貨率)、供應商性質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系統可提供量化的統計資料以供參考;實現供應商貨源清單、供應商按期到貨率、供應商供貨質量分析、供應商供貨進度跟蹤。

(3)庫存管理。

庫存管理子系統可以多維度管理庫存物料,主要有貨位管理、批次管理、序列號管理和出入庫管理、預警管理、盤點管理。可以從類別、庫別、貨位、批次、專案等不同的角度來管理庫存物品的數量、庫存成本和資金佔用情況。可以按不同的需要反映庫存的分佈情況,同時,庫存管理還能滿足傳統的收發存彙總表,能夠定義分部門統計等功能。支援工程專案或訂單為主線的庫存管理模式,系統支援專案庫存、通用庫存、訂單庫存的管理;支援多種計量單位之間的自動轉換,並自動識別標準轉換和特殊轉換,可實現採購、生產、財務等子系統與庫存管理的整合應用,使物流、資訊流、資金流高度一致。

(4)條碼管理。

利用條碼標識技術在採購到貨、庫房盤點、出入庫等環節進行資料採集、分析和處理,並提供高效的追溯功能,快速地追溯產品具體資訊資料。支援不同包裝、定義不同的編碼規則;支援離線、聯機兩種工作模式;支援離線掃描裝置、支援多單據掃描結果和貨物移動單據的自動匹配;支援根據條碼查詢對應的貨物當前所在的位置;支援基於條碼的庫房盤點管理等。

3、物資管理資訊化系統實施階段重點問題解析。

(1)資料規範性與標準化問題在實際標準執行應用過程中,很多資料偏離編碼標準的要求和規定,存在很多資料不符合標準要求或者資料重複。主要體現在資料輸入不規範、資料編碼資訊不完整、資料屬性不準確等問題。

(2)計量單位靈活轉換問題。

基本計量單位(定額計量單位)、採購計量單位、庫房計量單位(發放計量單位)進行靈活有效的轉換,是影響系統高效執行的一個問題。車間在需求申請賦碼階段計量單位基於車間的實際定額需求確定,比如油漆m,計量單位可以是升,也可以是kg;比如綁紮帶,計量單位可以是個,也可以是m;而後期採購環節對於計量單位的要求,往往不完全與定額管理計量單位一致。

(3)單據資訊實時追溯問題。

目前,在物資管理系統中,資料追溯和資訊共享層面存在較大問題。系統能夠實現各單據之間的參照引用,但是彼此參照完之後的單據資訊卻無法進行追溯,參照的單據上沒有被參照單據的可追溯資訊(如單據編號等),無法實現資訊追溯。導致系統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因資料追溯的問題,造成很多資訊傳遞和查詢障礙。

(4)業務流程簡化與優化問題。

在公司物資管理系統實際開發部署過程中,審批流程和資訊流轉過程過於僵化,呆板地將傳統線下的審批流程引入資訊化系統,很多審批環節冗餘,導致資訊重複的、多次的在不必要的環節進行重複的流轉或稽核確認。導致審批效率很慢,資料資訊無法基於系統快速流轉,很大精力耗費在不增值的流程等待上。

(5)供應商支援與配合問題。

供應商的支援程度對系統實施的影響至關重要。供應商的配合力度,顯然,對於物資管理系統供應商來說,在這幾個方面做得還是不足的,人員配備少、經驗缺乏、響應速度滯後。

4、物資管理資訊化系統問題優化方案與實施。

(1)優化資料編碼標準化管理模式。

基於公司實際情況,優化資料編碼管理許可權的設定,實現基礎資料過程管理規範化流程,規範基礎資料(標準編碼)的申請、稽核、確認的流程管理。在系統應用初期應進行資料編碼的集中、統一、歸口管理,確保資料來源的準確、唯一,隨著後期系統應用成熟和編碼標準的不斷完善和細化,再逐步放權,以此來保證物資管理系統的應用能夠不因為資料的問題導致流程效率低下、單據質量不高、頻繁駁回的情況。

(2)制定計量單位優化管理策略。

在目前物資管理系統應用的限制條件下,改變系統使用策略,按如下兩步驟開展工作:

①目前,車間在提請採購申請前,將定額需求的物料及用量彙總完成後,按照採購環節要求在物資管理提出採購申請,同時,在賦碼申請階段加入採購計劃員的稽核,以確保所需物料的屬性資訊,包括計量單位資訊、包裝規格等資訊,是符合採購環節及庫房管理環節的計量單位需求的。

②後期,進入產品定型後,車間需求單位按照原來的《標準件彙總表管理規定》、《材料定額管理規定》的要求,提請《定額表》並經制造工程部審批完成後,由車間需求人員將定額表影印一份提交計劃管理室,計劃員將各類需求資訊按要求進行分類彙總後,結合採購管理室反饋的供應商的最小包裝規格、最小起訂量、銷售計量單位資訊以及庫房反饋的庫存資訊,在物資管理系統進行採購計劃的制定;採購計劃流轉到採購員賬號下,執行後續採購工作。

(3)打破壁壘,實現不同單據/模組間資訊追溯與共享。

通過系統設定,實現每一步驟的參照或者引用能夠在參照的表單中實現被參照物件資訊的記錄(如表單號等),確保通過檢視某單據時能夠一目瞭然知悉單據資訊的來源,以達到資訊追溯反查的目的。同理,在某個模組中生成的表單或者資料資訊,在另外的相關聯的模組或者系統中,能夠實現快速的呼叫,確保模組間、系統間資料的共享、共建、共用,最大化地確保資料來源的唯一性。

(4)根據各部門崗位職責,不斷放權、簡化審批流程。

資訊化管理系統實施過程中往往需要改變現有業務流程。傳統模式下,流程的冗餘,很多情況是考慮通過設定層層的審批環節,將責任無限度地分攤給每個審批環節,減少自己審批的責任和壓力。物資管理系統執行後,應根據不同崗位設定相應的職責、權利和義務,確保責權利統一一致,能不增加審批環節就省掉,能承擔的責任絕不推脫。

(5)強化系統實施使用者教育和培訓工作。

要採取以下措施增強使用者對資訊化系統的認同和接受,第一是頂層灌輸資訊化系統推行勢在必行,讓使用者在企業文化層面接受資訊化系統;第二是增加培訓數量,通過不定期組織培訓,針對問題答疑解惑的方式不斷提高系統使用者對系統的熟悉程度;第三是多樣化的系統學習方式,可以通過錄制操作視訊、編制操作手冊、針對性地使用案例詳解、或不定期組織系統使用溝通會的方式開展系統使用學習,使得使用者通過多渠道瞭解系統、習慣使用系統、接納系統。尤其重要的是,專案完成後要對系統進行更深層次的管理員培訓,確保系統開發人員撤離後,我們的系統管理員能夠快速地接收系統問題並進行系統的維護。

5、結語。

資訊化平臺的優劣影響後期各類功能和需求實現,全員參與、供應商配合是保障專案成功的重要因素。系統建設過程中出現問題是正常的,針對重點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並且迴圈迭代該過程是資訊化系統建設與推進的良方。結合公司物資管理系統建設過程解析,希望能夠為後續資訊化系統建設提供參考。

資訊化實施方案 篇15

為進一步加強全縣中國小校食品衛生安全管理,規範學校食堂食品原料採購管理,嚴防發生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的發生,切實保障廣大學生和教職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x縣農副產品配送有限公司特制定本方案。工作目標:在全縣統一要求框架下,以學校為單位,依照各學校實際,建立區域性的大宗食品原料統一配送機制並有效開展工作,以進一步規化全縣中國小校食堂食品原料採購管理。促進全縣中國小校食堂的規範化管理,確保學生在校就餐的安全、營養、價廉,促進全縣中國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配送產品介紹:

大米、食用油、麵粉、鮮肉、蔬菜、調料、乳製品等其他品種

二、配送食品的內容及標準:

1、大米必須符合GBl354-20xx《大米》標準,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具有產品

檢驗報告,在保質期內,有QS標誌。

2、食用油必須符合GBl535—20xx標準(大豆油),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具有產品檢驗報告,在保質期內,有QS標誌。

3、麵粉必須符合GBl355.86標準,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具有產品檢驗報告,在保質期內,有QS標誌。

4、學校食堂副食品、蛋、糕點、生粉豆製品、半成品、調味品(食鹽、味精、醬油、醋等)等必須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具有產品檢驗報告,在保質期內,有QS標誌。

5、學生飲用奶必須符合《x省“學生飲用奶計劃”暫行管理辦法》中對學生飲用奶質量標準。學生飲用奶的質量及其標識應執行國家標準GB一5408.2一

19xx《滅菌乳》和GB7718—19xx《食品標籤通用標準》的規定,應採用符合GB/T6914—19xx《生鮮牛乳收購標準》規定的原奶生產,不得用復原乳生產。每份奶的單件包裝淨含量應採用】80毫升、200毫升、250毫升等規格,淨含量負偏差符合國家規定。

6、配送的鮮肉類必須在定點屠宰場(或宰殺店)宰殺加工,並經動物衛生檢疫機構檢疫合格,加蓋檢疫合格印章和屠宰場印章,並附有《動物產品(B)檢疫合格證明》;冷凍肉類必須向經營商索票索證,並報動物衛生檢疫機構備案。

7、蔬菜在配送前必須取樣送檢,並註明蔬菜的產地、生產者及數量等,經縣(或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進行農藥殘留檢測,檢測合格並出具農藥殘留檢測合格報告單後,方可採收配送。

三、保證配送食品蔬菜質量的措施:

在與學校食堂簽訂《食品蔬菜配送合作協議》中,由學校食堂和我們共同擬訂《食品蔬菜配送質量標準書》;

我公司接到學校食堂配送定單後,由公司採購員工分類採買或向和我公司簽訂購銷協議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訂購,將組織的食品蔬菜由分揀人員按《食品蔬菜配送質量標準書》分揀包裝並分類入庫貯藏。

由於蔬菜生產的季節性、地域性和多樣性,蔬菜是鮮活產品,組織柔嫩,含水量高,易腐爛變質,採後極易失鮮,故鮮活蔬菜由公司員工分揀入筐後,迅速將其拉入保鮮冷藏倉庫貯藏,在由我公司具體負責配送各單位的配送主管檢驗合格後才送往學校食堂;

我們配送的蔬菜經由學校食堂的質量監督員驗收。

配送價格構成及報價說明書:配送價格包含蔬菜的收購價格、分揀運輸的損耗和搬運運費、運輸費、國家法律規定的稅費和行業交易費和我們企業的毛利等方面。在制定配送價格的過程中,根據蔬菜行業的各種特殊性,我們主要採取隨行就市的原則主要採取由供應商定期(週報、旬報、月報)報價、採購方核價的方式進行(當有分歧的意見時,雙方議價協商解決)。

四、本次配送計劃客戶服務策略

1、建立服務補救預警系統。化解顧客抱怨的最佳時機是在事前,以預防為主,補救為輔,即在問題出現前預見到問題即將發生而予以避免。

2、鼓勵和引導不滿的顧客投訴。物流服務提供者要設計方便顧客投訴的程式,以鼓勵和引導顧客投拆。還應鼓勵不滿意顧客中“沉默的大多數”說出他們的不滿,利用這些資訊發現潛伏的危機和問題的根源,及時改進。

3、快速解決問題。當發生服務失誤時,企業作出反應越快,服務補救效果會越好。服務人員必須在失誤發生的同時迅速解決,避免服務失誤擴大並升級。五、確定配送路線:

正是由於配送運輸獨有的特點,合理規劃配送路線對配送成本的影響要比一般運輸大得多,所以必須在全面計劃的基礎上,制定高效的運輸路線,選擇合理的運輸方式和運輸工具,通常把汽車作為主要的運輸工具。選擇駕駛經驗豐富的駕駛員配送,這也是整個配送網路優化的關鍵環節。合理確定配送路線就是經最少的環節,以最快的速度把食品蔬菜運至學校食堂,以保障學校食堂的正常執行。

五、配送安排:

1、時間安排:準時揀貨、檢測、發貨。

2、運輸安排:安排保鮮貨車進行較遠距離配送,選擇最短的路徑的並根據蔬菜

資訊化實施方案 篇16

為了進一步加強國有資產管理,逐步建立起覆蓋全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使用和處置各環節的動態監管體系,促進全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水平邁上新臺階,根據中央及省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建立全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資訊化平臺,開展資產清查,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處置規章制度,核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定額,逐步實現全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財務管理的有機結合。

(一)以資訊化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精細化。建立全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資訊化平臺,開展資產清查,掌握全區資產總量和分佈情況。通過資訊化平臺的控制和預警功能,加強對資產收益的跟蹤監控,實現動態監管。

(二)以定額控制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更加科學。按照先易後難、逐步推進的原則,核定各單位資產配置定額,結合存量資訊,對各單位資產配置實行定額管理,控制超標配置,實現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的有機結合。

(三)以市場化運作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使用效益最大化。依託資產管理資訊系統,加強存量資產使用效益分析,加大對全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統籌調控力度,避免國有資產低效運轉和閒置浪費。嚴格規範資產出租、出借操作程式,通過市場化運作,努力實現資產使用效益最大化。

(四)通過規範處置流程防止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流失。制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細則,明確界定資產處置的審批許可權和程式要求,通過規範操作,從制度上堵塞漏洞,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二、方法步驟

本次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資訊化管理工作,從20xx年11月初開始,分組織準備、資產清查、定額申報、資產整理、預算申報、總結考評六個階段進行:

(一)組織準備階段

主要任務是成立組織機構,制定工作方案和資產管理規範性檔案,招標採購動態管理軟、硬體,召開動員大會,明確工作要求和考評方式等。全區各行政事業單位要在11月25日前明確一名具備履責能力的國有資產專管員,歸屬財政(財務)部門管理,並將人員名單和聯絡方式報送區財政局(國資辦)。

(二)資產清查階段

主要任務是在全區範圍內開展資產清查和軟體操作培訓,完成單位端軟體的安裝試執行以及清查資料的錄入等。

1、開展軟體操作培訓。由區財政局(國資辦)統一組織,軟體供應商協助,分批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軟體的業務培訓,並舉行業務能力測試。測試不合格者要繼續參加培訓並重新進行測試。對經兩次測試仍不合格的,單位要重新選定國有資產專管員。

2、資產管理軟體安裝試執行。由軟體供應商協助各單位進行資訊化管理軟體單位端的安裝和試執行工作。在軟體安裝試執行階段,各單位要積極配合軟體供應商做好系統匯入的各項工作,為資產清查和資料錄入做好充分準備。

為確保軟體匯入初期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區財政局將建立全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群,邀請軟體供應商的軟、硬體工程師加入,通過網上互動及時解決各單位在匯入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群名:包河國資管理,群號:)。請各單位具體經辦人員主動申請加入。

3、資產清查和資料錄入。各單位要在12月20日前完成對現有資產的全面清查,並將清查資料按要求錄入系統。清查應按實錄入,對帳實不符的由本單位自行履行報批手續。區財政局(國資辦)會同區監察、審計等部門對各單位清查和資料錄入情況進行檢查。

各部門、各單位對此次清查結果必須進行不少於一週時間的內部公示。舉報電話:

(三)定額申報階段

1、制訂完善《包河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配置實施細則》。

2、資產配置定額申報。各單位應本著科學、節約的原則,客觀申報資產配置定額。各單位申報的資產定額要與其核定的工作職能和崗位設定相匹配,與現有職工數不具有直接關聯。定額審批採取“兩上兩下”方式進行,最終核定的定額是各單位每年資產預算編制的基礎性資料。

區財政局(國資辦)要按照先易後難的原則,逐步規範各類資產的配置標準,並根據具體情況,對各單位配置定額進行調整;各單位也可根據職能變化,申請變更配置定額,經區財政局(國資辦)核准後執行。

3、對全區經營性資產進行統一管理。各單位經營性資產合同未到期的,按原合同繼續執行;合同已到期的,應嚴格按照《關於印發包河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的要求,履行既定程式後,重新簽訂經營合同,並將合同文字報區財政局(國資辦)備案。

(四)資產整理階段

1、修訂完善《包河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處置實施細則》。

2、資產整理。各單位在資產清查結束後,要對閒置資產和低效運轉資產逐步進行清理,並分類提出處理意見,按照相關規定履行審批程式。區財政局(國資辦)要根據各單位資產現狀,加大對各單位國有資產的統籌調劑工作力度,最終實現各單位賬面資產均為有效存量。同時結合核定的配置定額,為稽核各單位下年資產預算指標做準備。

(五)預算申報階段

1、初步測試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功能,各單位向區財政局(國資辦)上報20xx年資產配置預算。申報採取網上審批方式進行,各單位要根據區財政局(國資辦)的稽核要求,報送相關資料。

2、區財政局(國資辦)根據各單位資產存量,參照核定的資產配置定額,對各單位20xx年資產配置預算提出初步意見。

(六)總結考評階段

區財政局(國資辦)對各單位全年資產管理工作進行綜合評價,總結20xx年全區資產管理工作,並重點就加強存量效益分析和統籌調劑、定額科學化、資產評估中介機構招標管理、公務倉管理探索等提出20xx年全區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思路。

三、工作要求

推進國有資產資訊化管理工作是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益,節約行政執行成本的重要舉措,各單位要高度重視,積極配合,確保此項工作順利開展。

(一)本次資訊化管理工作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全區各行政事業單位的行政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同時各單位須明確一名具有履職能力的國有資產專管員,具體負責日常管理工作,由財政部門進行業務指導。

(二)各單位在開展資產清查、資料錄入、定額申報等工作的過程中,必須據實進行,不得弄虛作假、營私舞弊。

(三)各單位要認真按照各階段工作要求按時保質完成工作任務。推進過程中,區財政局(國資辦)要不定期對各單位推進情況進行檢查。各單位資訊化管理工作推進情況將作為下年預算編制以及本單位年終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的重要依據。

資訊化實施方案 篇17

一、前言

為了貫徹教育資訊化應用實踐建設的總體目標,針對我校資訊化應用的實際情況,通過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開展教育資訊化應用的探索與實踐,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提高師生資訊化應用的素養,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教育教學效能,提升學校辦學整體水平,為全市基礎教育的全面推廣和教育資訊資源的應用提供可行或可借鑑的做法和經驗。

二、學校現狀分析

首先從資訊化基礎設施、數字資源應用情況、師資水平、學生資訊化應用情況、學校資訊化管理、資訊化應用特色等六個方面進行簡要分析,在分析現狀的基礎上明確工作專案並具體解決問題。

1、資訊化基礎設施。

學校總共有31個教學班,每個教室配有班班通裝置一套,能基本滿足資訊化教學的需求;學校專任教師基本達到人手一臺計算機,能開展網上校本教研活動。學校有專人對學校網站以及硬體設施維護,學校配有一臺伺服器,兩臺攝錄機(可用於拍攝實錄課);辦公室能直接上網;在校學生家庭電腦配置率為25%,能上網的佔其60%。

學校建有校園網站,所有教師都會上網瀏覽或下載各類教育教學資源,96%的教師每天都會上網,主要教育教學資源來源於班班通客戶資源庫、滎陽市教育資訊網及相關網站;通過家校互動平臺可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及釋出通知和學生作業。

2、數字資源應用情況。

學校在資訊化教育工作的經費投入上進一步傾斜,已購買一部分教學用光碟和軟體,添置教學用裝置器材,學校資訊化教育資源在學校網站上不斷豐富,教育教學資源庫逐步充實,但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矛盾,多媒體裝置的使用率還不高,校外教育資源庫不善於利用,教師之間缺乏教育資源的交流與共享,學校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比較缺乏,目前相當部分的教師都是依靠自己搜尋或製作課件來進行課堂教學,以期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3、師資水平。

學校共有教師xx人,中學高階教師2人,國小高階教師xx人,國小一級教師xx人,國小二級教師xx人,見習與工人xx人。學校專任教師已經具備一定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比如:教師會運用多媒體裝置進行教學,上網查詢教學資料,製作基本的教學課件(如PPT)等;大部分教師都在自己的教學中嘗試過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的各種活動,並逐步認識到資訊化教學的重要性,但由於缺乏專業、團隊的引導,學科整合難以產生持續和優質的實質性效果。學校資訊化教學和管理的課題研究比較缺乏,有待專家的引導並付諸實施。

4、學生資訊化情況。

由於資金和師資方面的原因,學校現在沒有配備電教室,也沒有開設資訊科技課程,但學校三年級以上學生還是有45%以上的學生有一定的電能操作能力。我校地處城鄉結合部,學生放學之後資訊化應用環境不夠理想,家庭電腦擁有率約25%。

5、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根據上述情況,初步制定在未來的1-2年中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有針對性地提高部分教師資訊科技操作能力、全面提升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培養部分骨幹教師的學科科研能力;拓寬數字資源來源渠道,能基本滿足教師課堂教學的需求;優化學生資訊化應用環境,開展學校資訊化活動,提升學生資訊化素養;開展各類資訊化校本研修活動,形成學校資訊化建設的工作特點;制定學校資訊化工作計劃和管理制度,助推學校資訊化工作落到實處。

三、專案目標及策略

(一)提升教師資訊化工作的水平

目標1—1:熟悉常規的教育資訊化技術,能使用word、ppt等製作常規備課文件和教學課件,能通過網路參與教研活動。

策略:規定所有年級和學科進行分層電子備課,在實踐中提高教師應用資訊科技的能力;根據部分教師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資訊使用技能培訓。

目標1—2:使能力較強的教師學會利用軟體製作較為複雜的課件,能使用現代教學軟體組織教學活動。

策略:拍攝應用現代教學軟體開展的教學實錄課,評出高質量的教學實踐課公開展示並推薦參加各種比賽;展示教師製作的優質課件並給予獎勵,推薦至上一級參加比賽;開展相關的資訊化使用技術培訓。

目標1—3:開展不同形式的教學研討活動,提升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湧現一些資訊化教學能手,形成學校運用資訊科技開展教學的積極氛圍。

策略:開展運用資訊科技課堂教學評比活動;積極參加省、市組織的相關教學評比活動;運用網路教研實施傳統校本研修活動及同伴互助常規教研。

目標1—4:積極開展網路教學反思,形成學校網路教研環境,發表資訊化教學的相關論文並能確立課題進行研究活動。

策略:完善充實學校教師部落格,激發教師參與的積極性。

(二)增強學生資訊化應用的意識和能力

目標2—1:開設學生資訊科技課程,教會學生正確收集、查詢、處理資訊的能力。

策略:在學校基礎型課程中開設資訊科技課,使學生學會基本的文字儲存、圖片下載的資訊收集、整理、歸類、處理等方法;在學校網站建立學生網路交流平臺,進行學習互動、分享學習心得、暢想未來美好生活等。

目標2—2:組建學校電腦學習興趣小組,提高學生資訊科技運用能力;開展學生電腦作品比賽,提高學生電腦繪畫設計能力。

目標2—3:開展家校互動交流,加強家校合作,提高學生家長運用資訊化的能力。

策略:通過家校互動、校訊通平臺與家長進行實時交流,努力提升家校交流的質量;通過交流平臺及時釋出學校或班級通知、學生作業、班主任寄語、家長留言等,切實提高資訊化運用的效率。

(三)滿足教師日常資訊化教學的基本需求

目標3—1: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使大部分教師能熟練運用市、校級資源庫。

策略:要求教師能經常進入“班班通教師資源庫”網站瀏覽下載優秀錄影課例進行觀看,通過裁剪變為自己的教學課件,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目標3—2:增加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共同開發教學課件。

策略:通過合作備課,共同尋找課件素材,一人制作,多人共享;開展教師資訊釋出評比活動,提高教師運用資訊化的積極性。

目標3—3:早日形成學校個性化資源。

策略:與兄弟單位合作,為我校編輯學校現場會、大型活動錄影片,形成學校個性化學校資源。

目標3—4:整理學校現有資源,有序建設學校資源網,滿足後續要求。

策略:動員每位教師上傳自創教學論文、教學課件和教學設計,充實豐富學校教學資源庫。

(四)營造學校資訊化應用特色

目標4—1:提高師生人文素養,逐步打造學校特色校園網。

策略:利用學校教學資源、教師學生部落格、家校互動平臺、BBS論壇等網站建設,逐步形成學校資訊化工作的特色;及時釋出學校各類活動簡訊,大力宣傳學校資訊化建設的工作思路與方法,有效反映學校內涵發展的具體要求,努力建設學校特色網站。

目標4—2:營造學校橡棋文化,提升學校辦學品位。

策略:結合資訊科技,開展各種橡棋活動,努力營造學校橡棋文化,製作橡棋活動的各類圖片、視訊、新聞,積極推進學校特色網站的建設。

(五)完善學校資訊化管理制度

目標5—1:成立學校教育資訊化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制定資訊化工作制度及計劃,確保資訊化工作管理到位。

策略:

①資訊化應用工作制度、計劃的制訂徐廣傑(分管領導)

②教師資訊化應用能力培訓、邢培菊、崔瑞傑(師訓)

③學校教育教學資訊化管理、谷秀琴(副校長)

④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的研究、馬飛燕(教科研主任)

⑤教育教學專題教研和研討、丁春巧(教導主任)

⑥學校資訊化工作的辦學特色、聶志蓮(德育教導)

⑦具體專案推進的過程監督、張振敏(校長)

目標5—2:細化資訊化工作實施步驟,有序開展資訊化具體工作。

策略:認真組織安排資訊化各項工作,努力做到:任務明確、責任清晰、要求具體、過程紮實、效果顯著。

資訊化實施方案 篇18

為進一步加強國有資產管理,逐步建立起覆蓋全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使用和處置各環節的動態監管體系,促進全區國有資產管理水平邁上新臺階,根據財政部《關於正式實施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資訊系統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及省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建立全區國有資產管理資訊化平臺,開展資產清查,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處置規章制度,逐步實現全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財務管理的有機結合。

(一)以資訊化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精細化。建立全區國有資產管理資訊化平臺,開展資產清查,掌握全區資產總量和分佈情況。通過資訊化平臺的控制和預警功能,加強對資產收益的跟蹤監控,實現動態監管。

(二)以市場化運作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使用效益最大化。依託資產管理資訊系統,加強存量資產使用效益分析,加大對全區國有資產的統籌調控力度,避免國有資產低效運轉和閒置浪費。嚴格規範資產出租、出借操作程式,通過市場化運作,努力實現資產使用效益最大化。

(三)通過規範處置流程防止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流失。制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細則,明確界定資產處置的審批許可權和程式要求,通過規範操作,從制度上堵塞漏洞,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二、方法步驟

本次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資訊化管理工作從20xx年1月開始,分採購培訓、組織動員和資料錄入、資產清查和整理、總結考評四個階段進行:

(一)採購培訓階段(20xx年1月31日前)。主要任務是招標採購動態管理硬、軟體,組織軟體操作培訓,完成單位端軟體的安裝試執行。

1、招標採購動態管理硬、軟體。區財政局(國資辦)要在充分整合現有軟硬體資源的基礎上,結合本區資產管理實際,按照保證系統實施工作需要和節約使用的原則,採用市場化運作方式,選擇軟體公司提供服務,購置動態管理硬、軟體。

2、開展軟體操作培訓。全區各行政事業單位要明確一名具備履責能力的國有資產專管員。由區財政局(國資辦)統一組織,軟體供應商協助,分批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軟體的業務培訓,並舉行業務能力測試(培訓時間另行通知)。測試不合格者要繼續參加培訓並重新進行測試。對經兩次測試仍不合格的,單位要重新選定國有資產專管員。

3、資產管理軟體安裝試執行。由軟體供應商協助各單位進行資訊化管理軟體單位端的安裝和試執行工作。在軟體安裝試執行階段,各單位要積極配合軟體供應商做好系統匯入的各項工作,為資料錄入做好充分準備。

(二)組織動員和資料錄入階段(20xx年2月1日—4月30日)。

1、在召開動員大會前期,成立組織機構,制定工作方案和資產管理規範性檔案,明確工作要求和考評方式等。

2、召開動員大會。明確全區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資訊化管理工作具體要求和單位需要配合的具體事宜。

3、資料錄入和上報。各單位要在3月31日前將國有資產資料按要求錄入系統,並通過網路上報的方式將資產資訊上傳到區財政局(國資辦)。

4、資料彙總。區財政局(國資辦)要對各單位上報資料嚴格稽核,認真把關,於4月30日前將彙總資料上報市財政局。

(三)資產清查和整理階段(20xx年5月1日—8月31日)。

1、出臺《xx區國有資產管理處置實施細則》。

2、各單位要在前期錄入資產資料的基礎上,完成對現有資產的全面清查,對帳實不符的由本單位自行履行報批手續。區政府從區財政局(國資辦)、區監察、審計等部門抽調專人組成清資小組對各單位清查和資料錄入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各部門、各單位對此次清查結果必須進行不少於一週時間的內部公示。舉報電話:(區財政局、國資辦);(區監察局);(區審計局)。

3、資產整理。各單位在資產清查結束後,要對閒置資產和低效運轉資產逐步進行清理,並分類提出處理意見,按照相關規定履行審批程式。區財政局(國資辦)要根據各單位資產現狀,加大對各單位國有資產的統籌調劑工作力度,最終實現各單位賬面資產均為有效存量。同時要使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為稽核各單位下年資產預算指標做準備。

(四)總結考評階段(20xx年9月)

區財政局(國資辦)對各單位資產管理工作進行綜合評價,全面總結區國有資產資訊化管理工作成效,提出全區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新思路。

三、工作要求

推進國有資產資訊化管理工作是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益,節約行政執行成本的重要舉措,各單位要高度重視,積極配合,確保此項工作順利開展。

(一)本次資訊化管理工作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全區各行政事業單位行政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同時各單位須明確一名具有履責能力的國有資產專管員,具體負責日常管理工作,由財政部門進行業務指導。

(二)各單位在開展資產清查、資料錄入等工作的過程中,必須據實進行,不得弄虛作假、營私舞弊。

(三)各單位要認真按照各階段工作要求按時保質完成工作任務。推進過程中,區財政局(國資辦)要不定期對各單位推進情況進行檢查。各單位資訊化管理工作推進情況將作為下年預算編制以及本單位年終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