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浙江台州景區旅遊概況導遊詞(精選5篇)

欄目: 浙江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2.16W

浙江台州景區旅遊概況導遊詞 篇1

臺(tāi)州市位於浙江省中部沿海,地處中國海岸帶中段。陸地面積9411平方公里,淺海大陸架海域8萬平方公里,500平方米以上島嶼691個。北接寧波、紹興,西鄰金華、麗水,南連溫州,東瀕東海。台州市區由椒江、黃岩、路橋三區組成,市轄臨海、溫嶺兩個縣級市和玉環、天台、仙居、三門四個縣。

浙江台州景區旅遊概況導遊詞(精選5篇)

台州歷史悠久,五千年前就有先民生息繁衍。秦始皇時設立回浦鄉,西漢始元二年(前85年)設立回浦縣,三國吳太平二年(257年)置臨海郡,唐武德四年(620xx年)稱海州,次年改稱台州,以境內有天台山而得名,台州之名自此開始。新中國成立後,以行政公署建制。1994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台州地區,設立地級台州市。市政府駐椒江區,為組合式濱海城市。

根據20xx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台州人口以漢族為主,是少數民族的散居地。全市有47個少數民族,共2.27萬人,佔總人口的0.44%。千人以上的民族有土家族、苗族、侗族、布依族、壯族。

台州依山面海,地形大勢由西向東傾斜。沿海海岸曲折,港灣眾多,島嶼星羅棋佈。境內地貌多樣,山地、丘陵、盆地、平原、海灣、島嶼均有分佈。其中山地、丘陵佔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二,海洋為陸地面積的8.5倍,兼得山海之利。境內有大小河流700多條,椒江是最大河流,也是浙江第三大河,全長197.3公里。

全市有大小港口21個,海門港、健跳港和大麥嶼港經交通部批准,總稱為台州港,是現代化的國際大港。20xx年,台州港完成吞吐量1397.7萬噸。

台州漁業資源豐富,盛產大黃魚、小黃魚等數十種經濟魚類及對蝦、梭子蟹和大量的貝殼類海產品。

台州眾多的港灣為電力能源的開發利用創造了理想的場所。目前,集火電、水電、核電、潮汐電、風電於一體的台州灣綜合能源小區已初步建成。台州發電廠為全省第二大火電廠。天台桐柏抽水蓄能電站、三門核電站、華能玉環電廠建成後,台州將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能源基地。

台州是中國著名的果品基地。黃岩蜜橘歷史悠久,名聞遐邇。玉環柚(文旦)為世界四大名柚之一,已連續8年在中國柚類評比中奪冠。臨海無核蜜橘、黃岩東魁楊梅、仙居仙梅享譽中外。有11個品牌的水果獲浙江省優質名牌稱號。

台州經濟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20xx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48億元,比上年增長11.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2億元,增長4%;第二產業增加值439億元,增長12.8%;第三產業增加值217億元,增長13.7%。全市財政總收入65億元,增長22.3%。自營出口總額15.4億美元,增長34.8%。

台州是股份合作經濟的發祥地。農業經濟中,糧食與非糧食作物種植面積比例為60:40。海洋捕撈和海水養殖總量全省第一。工業經濟是台州經濟的主體。工業支柱產業有電力能源、汽摩配件、醫藥化工、家用電器、塑料模具、服裝機械、水泵閥門、工藝美術、新興材料、鞋帽服裝。台州是全國精細化工、人造水晶、工業縫紉機、抗腫瘤藥、留體激素及避孕藥、頭孢類藥物、冷櫃、壓力鍋、汽車摩托車及其模具和配件的重要生產基地。“錢江”、“蘇泊爾”、“飛躍”和“星星”為中國馳名商標。“星星”冷櫃和“雙鹿”空調獲國家免檢商品稱號,“錢江”、“海正”列入全國520強。台州市共有23個工業產品獲浙江省名牌產品稱號,有24個產品產銷量居全國第一。

台州自古以“海上名山”著稱,山奇水秀,風光旖旎。旅遊資源豐富,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各60多處。擁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臨海,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天台山和神仙居,國家4A級旅遊區長嶼硐天,省級風景名勝區桃渚、方山南嵩巖及大陳島、大鹿島海上公園,天台縣的國清寺、臨海市台州古城和桃渚抗倭古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浙江台州景區旅遊概況導遊詞 篇2

台州是浙江省下轄地級市。台州歷史悠久,5020xx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先秦時為甌越地。秦代,屬閩中郡。1994年8月2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台州地區和縣級黃岩市、椒江市,設立地級台州市和縣級椒江區、黃巖區、路橋區。境轄椒江、黃岩、路橋3區與臨海、溫嶺2市和玉環、天台、仙居、三門4縣。市人民政府駐椒江區。

台州市地處浙江省沿海中部,東瀕東海,南鄰溫州,西連麗水、金華,北接紹興、寧波。陸地總面積9411平方公里,領海和內水面積約6910平方公里,台州市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居山面海,平原丘陵相間,形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

台州是海洋大市,海洋麵積廣闊,資源豐富。有6個縣(市、區)瀕海,面積大於5平方千米的島嶼695個。10米等深線以內淺海面積達4054.1平方千米,居浙江省首位。台州擁有8萬平方千米的大陸架海域和280平方千米可供養殖的淺海灘塗,漁業資源十分豐富。

台州20xx年實現生產總值3558.1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0.63億元,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1573.41億元,增長3.5%;第三產業增加值1754.09億元,增長10.1%。

台州市地處浙江省沿海中部,東瀕東海,南鄰溫州,西連麗水、金華,北接紹興、寧波。陸地總面積9411平方公里,領海和內水面積約6910平方公里,台州市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居山面海,平原丘陵相間,形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南面以雁蕩山為屏,有括蒼山、大雷山和天台山等主要山峰,其中括蒼山主峰米篩浪高達1382.4米,是浙東最高峰。椒江水系由西向東流經市區入台州灣。沿海區有椒北平原等三大平原為台州主要產糧區。大陸海岸線長約740公里,島嶼928個,海島岸線長約941公里,島陸域面積約273.76平方公里,主要有台州列島和東磯列島等。最大島嶼為玉環島,現與大陸相連,人口569萬,其中市區人口152萬。市區由椒江、黃岩、路橋3個區組成,轄臨海、溫嶺2個縣級市和玉環、天台、仙居、三門4個縣。

台州是海洋大市,海洋麵積廣闊,資源豐富。有6個縣(市、區)瀕海,面積大於5平方千米的島嶼695個。10米等深線以內淺海面積達4054.1平方千米,居浙江省首位。台州擁有8萬平方千米的大陸架海域和280平方千米可供養殖的淺海灘塗,漁業資源十分豐富。披山、大陳、貓頭三大漁場南北相連,3大漁場盛產大黃魚、小黃魚、帶魚、鯧魚、鰳魚、馬鮫、海鰻、石斑魚、墨魚等數十種經濟魚類,以及對蝦、梭子蟹和大量的貝殼類海產品。開發利用的淺海灘塗,除了生產海帶、縊蟶等傳統的海產品外,還大量養殖石斑魚、黃魚、真鯛、黑鯛、鮑魚、鱸魚、青蟹、河鰻、甲魚等。

台州屬中亞熱帶季風區,四季分明。夏季受熱帶海洋氣團控制,炎熱多雨,為熱帶氣候特徵。冬季受極地大陸氣團控制,天氣溫涼,具亞熱帶氣候特徵。氣候平均氣溫低於10℃為冬季,高於22℃為夏季,介於10℃—22℃之間為春秋季。夏季始於5月底至6月上旬,止於9月下旬—10月初,長達4個月左右。冬季始於11月下旬末—12月上中旬,止於3月下旬,持續3—4個月,以西北部丘陵山地為長。秋季始於9月下旬後期—10月初,止於11月下旬末—12月上旬,持續2個月多。春季,西北部始於3月下旬,其他各地始於3月上中旬,止於5月下旬後期至6月上旬,分別達2個月。

浙江台州景區旅遊概況導遊詞 篇3

台州是中國黃金海岸線上一個年輕的濱海城市,位於浙江沿海中部,上海經濟區的最南翼。台州市中心處東徑122度,北緯28度,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型。市區設椒江、黃岩、路橋3個區。下轄臨海、溫嶺兩市,玉環、天台、仙居、三門4縣。全市陸地面積9411平方千米,海洋麵積8萬平方千米,人口546萬。其中市區面積1536平方千米,人口140萬。

台州歷史悠久,是江南翼龍化石的發現地和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下湯文化的發祥地。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設立回浦鄉,漢朝(公元前85年)設立回浦縣,三國時期(公元257年)置臨海郡,唐朝(620xx年)起稱台州市。新中國建立後一直以行政公署建制,1994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台州市。

台州兼得山海之利,歷史上就有"海上名山"之美稱。台州是浙江糧食的主要產地之一。是中國第一個水稻畝產超千斤、超兩千斤的地方。台州也是中國主要的水果之鄉,名果黃岩蜜桔和玉環文旦中外馳名。臺是中國主要漁區之一,擁有遼闊富饒的東海漁場,漁業產量居浙江首位。

台州經濟發達,市場繁榮,是中國股份合作制的發源地。改革開放20xx年來,台州人民思想解放,艱苦創業,開拓進取,尋找到一條適合市情的發展經濟之路,初步建立起有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格局,使一個比較落後的純農業地區較快地完成了工業化的初期階段,進入沿海經濟較發達城市行列。

台州交通便捷,通訊先進。海門港歷來是對外交往的重要口岸,公元230年最早開通大陸與中國臺灣的航線。今天的台州,擁有港口、機場、104國道、沿海高速公路,已初步建成海陸空立體交通體系。

台州自古學風興盛,為文化之邦。民風淳厚,社會安定。山海風光秀麗,名勝古蹟眾多。教育科技發達,人才輩出。物華天寶,為中國黃金海岸帶上的富庶之地。

1999年,經國務院批准,台州市確定為浙江省城市化格局中的大城市和一級經濟亞區中心。20xx年,台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發展大工業、開發大港口、構築大交通、建設大城市”的戰略目標,把台州定位於繁榮、文明、優美的現代化港口大城市。

台州第二次騰飛的目標是:在20xx年建成科工貿發達的現代化濱海城市。

台州多山濱海,風景山海兼備。漢晉以降,道佛兩教特盛,崇山幽谷之中寺觀迭起,增添眾多人文景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又開闢一批風景區。全區風景名勝,大體可分三類:以在臺山和括蒼山為主的山嶽風景名勝,包括黃岩市、溫嶺縣境內諸山,天然風景與眾多古蹟融為一體;以臨海市桃渚為主,以及三門縣蛇蟠島與仙岩洞、溫嶺縣石塘漁村、玉環縣大鹿島、椒江市大陳島等沿海風景名勝,開發潛力很大;各市縣城廂或近郊風景名勝,大多已闢為公園。其中天台山於1985年8月經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名勝區,1988年8月經批准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桃渚風景名勝區,清代馮賡雪《臺南洞林志》已有記述,80年代開始引起注意,並有眾多新發現。全區各地尚有不少風景勝地有待開發。

浙江台州景區旅遊概況導遊詞 篇4

阿爾山—柴河景區位於內蒙古東部經濟較發達地區的核心位置,與周邊城市之間交通便捷,具有整合滿洲里、海拉爾、扎蘭屯、烏蘭浩特、錫林浩特等地旅遊資源,構建內蒙古旅遊黃金區域的戰略地位。同時,阿爾山市位於東北亞經濟圈腹地和我國東北經濟區西出口,西鄰蒙古國,邊境線長93.531公里,按照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論證和規劃,修通阿爾山至蒙古國喬巴山的鐵路,可以形成東起圖們,西連蒙古、俄羅斯,溝通整個東北亞的新歐亞大陸橋,阿爾山則成為這座歐亞大陸橋的“橋頭堡”,其經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一)礦泉資源。阿爾山礦泉是世界最大的功能型礦泉之一。經中科院、中國地質大學聯合進行的火山科考認定,阿爾山周圍就有冷泉、溫泉、熱泉、高熱泉等溫度不同、功能各異的飲用和洗浴礦泉逾百眼。其中,國家AAAA級景區——阿爾山溫泉療養院內,在寬70米,長500米的芳草地上就出露有能夠治療心腦血管疾病、面板病、關節炎等八大系統疾病的礦泉48眼,其它礦泉集中分佈在金江溝、銀江溝一帶。它的醫療功能得到了醫學界的廣泛認同。距市中心五華里處的五里泉礦泉為天然優質飲用礦泉水,富含鋰、鍶、硒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巨集量元素,每天自湧量為1054噸,被礦泉水專家贊為“天下第一奇特大泉”。經中國預防醫學會論證,阿爾山地區原駐地居民,沒有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症病例。

(二)冰雪資源。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阿爾山——柴河景區從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4月份都被冰雪覆蓋,千山堆玉、萬野披銀。這裡雪期長、雪質好,積雪厚度平均超過350毫米,加上特殊的山形地貌,適宜開展各種滑雪運動。近年來,阿爾山市相繼建設了標準的競技滑雪場(包括自由式、越野、冬季兩項)和休閒娛樂滑雪場。來華考察的奧地利著名滑雪專家奧匹茲對這裡的雪資源讚不絕口,稱之為“東方的瑞士”。冰雪與城市、冰雪與溫泉、冰雪與森林完美結合,倍受國內外滑雪人士的稱讚。

(三)火山遺蹟。20xx年中科院和中國地質大學聯合組織科考隊,對阿爾山地區進行科學考察。探明在阿爾山——柴河地區擁有200多平方公里保護完好的亞洲最大的火山熔岩地貌,這裡的一些火山熔岩景觀是亞洲僅存的,其他地方看不到的獨特的熔岩形態,專家稱之為天然火山博物館。並確定阿爾山地區有四座活火山,從而使阿爾山火山群成為中國活火山家族的第七位成員。走進阿爾山——柴河景區,你可以欣賞壯觀的天池群、堰塞湖群和地震斷裂帶等景觀,讓你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和神奇。

(四)森林草原。這裡地處大興安嶺林區腹地,是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科爾沁草原和蒙古草原四大草原交匯處。森林覆蓋率超過64%,綠色植被率達95%。這裡地處寒溫帶,年均氣溫-3.1℃,年降雨量460毫米。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非常高,外國遊客讚譽“空氣都可以罐裝出口”,是非常理想的避暑、休閒、度假、療養的地方。

(五)邊貿口岸。阿爾山西鄰蒙古國,從市區到邊境僅40公里。阿爾山——鬆貝爾口岸是中蒙邊境繼滿洲里、二連浩特之後的第三大陸路口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蒙古國政府關於中蒙邊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的協定》,已升格為國際性季節開放口岸。這裡既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規劃的阿爾山——蒙古國喬巴山鐵路的中樞,又是第四條歐亞大陸橋的橋頭堡。口岸我方一側,適宜開展界河漂流、垂釣、草地賽馬等旅遊專案。蒙方一側是世界級生物多樣性自然保護區,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既可以領略異域風情,又可以體驗獨特的民族風情,還可以通過互市貿易開展經濟交流。

(六)民族文化。早在元朝以前,這裡就是蒙古民族從森林走向草原的出發地。阿爾山——柴河旅遊景區是一個多民族聚集區,是蒙古族和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北方三少民族生產、生活地域,民族風情十分濃郁。這裡還是國家重點的森林工業基地,形成了獨特的林區風俗。這裡的溫泉文化、蒙元文化、林俗文化、冰雪文化歷史悠久、凝重深厚。

浙江台州景區旅遊概況導遊詞 篇5

恩格貝意為吉祥,地處鄂爾多斯市庫布其沙漠腹地達拉特旗段,離包頭60公里,歷史上,這裡曾綠草如茵,牛羊成群,後植被破壞,漸次沙化,1989年,中德兩國在此實施風力發電專案,1990年,遠山正瑛教授率志願者前來治沙,至今,他已發動數千日本國民,前來種樹200萬顆。

恩格貝地處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庫布其沙漠腹地達拉特旗烏蘭鄉鎮內,總面積30萬畝,過去全部是荒漠化土地。如今他已被國家環保局命名為國家級生態建設示範區,享譽中外,充滿傳奇色彩。

恩格貝為蒙古語,意為平安、吉祥,歷史上是一塊水草豐美、風景秀麗的地方,曾是這一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這裡有默默無言的秦磚漢瓦,這裡有穆桂英徵西時築起的西元城;這裡曾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獨貴龍”運動領袖阿堯爾色那的大本營,這裡有五百抗日將士的忠烈魂;這裡的“天外神石”令人遐思萬千,這裡的“龍泉聖水”讓你氣爽神清,這裡的恩格貝召曾經經燈長明……,然而,戰亂、洪水、濫伐、濫墾終於讓黃沙抹平了這裡的景色,使牧人丟棄了草場,農人捨棄了家園。至1989年恩格貝示範區建立以前,30萬畝土地已幾乎見不到人煙。

-、萬里、-、張平化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通過各種渠道瞭解這裡的開發情況;原0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親自來這裡考察並植樹。1990年,日本鳥取大學名譽教授、沙漠綠化實踐協會會長遠山正瑛先生以耄耋之年,帶領他的協力隊來恩格貝植樹,使恩格貝的建設具有了國際知名度。目前,示範區內栽植喬木300萬株,種植灌木3萬餘畝,種草5萬畝;引洪開發土地1.2萬畝,種植經濟作物1000餘畝,建起葡萄園兩處80畝、花園100畝、草籽基地300畝、苗圃250畝,植被覆蓋率由過去的5%達到了40%;利用水溝建成蓄水塘壩3處,總蓄水能力達到300萬立方米,沙害得到有效控制,水患得到徹底根治。生態環境的改善帶動了沙產業和旅遊業的發展。新培育的恩格貝新品系白絨山羊被專家稱為我國最有前途的山羊;被人們譽為畜禽業“超級明星”的鴕鳥養殖,已成為恩格貝沙產業的龍頭產業,數量超萬隻,成為我國華北、西北地區最大的養殖基地;甘草、沙蔥、沙芥、苦菜等沙生植物成為搶手的綠色食品進入市場。

恩格貝現在已發展成為集沙漠珍禽動物觀賞、大漠風光觀賞、生態農業觀賞、沙生植物觀賞和遊客綜合服務為一體的著名旅遊區。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碧水藍天,綠樹清風,歷史人文,英雄業績,一起構成恩格貝豐厚的文化現象和旅遊資源,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旅遊者慕名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