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浙江省旅遊景點導遊詞3篇

欄目: 浙江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7.36K

浙江省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安徽、江西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下面是本站帶來的浙江省旅遊景點導遊詞,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浙江省旅遊景點導遊詞3篇

浙江省旅遊景點導遊詞篇一:咸亨酒店導遊詞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要去參觀的就是著名的“咸亨酒店”。我首先介紹一下咸亨酒店的來龍去脈。清光緒甲午年間(1894年),都昌坊口張馬橋堍,周家新臺門對面,有一爿“咸亨酒店”,它坐南朝北,單間門面。酒店由魯迅的幾個本家聯合經營,魯迅的族叔周仲翔主持店務,僱有一個夥計和一個學徒,賣酒兼買醬油。“咸亨”二字最早見於《易經?坤卦》“品物咸亨”句中,“咸亨”的“鹹”,是都、皆的意思,“亨”是通達的意思,合起來就是萬事吉利,財運亨通。儘管店名取得很吉利,但因經營不善,只開了兩三年,就關門大吉了。

咸亨酒店的格局和舊時紹興別的小酒店完全一樣。當街一個曲尺形大大櫃檯,直櫃檯靠店堂裡面一端放著一些瓷彩瓶,瓶中裝著燒酒,上貼玫瑰燒、五加皮等字,因怕酒香散逸,故用藍布包著小沙袋蓋住瓶口。臨街橫櫃檯上置有柵欄,欄內擺著用以下酒的菜餚,俗稱“過酒坯”,如茴香豆、花生、豆腐乾、糟雞、扎肉之類。櫃檯下放著紹興名酒元紅、加飯、善釀、雪香的老酒罈,上面壓著沙袋,壇邊擱著酒吊、漏斗好竄筒等舀酒、溫酒工具。入冬以後,櫃檯裡預備著熱水,用馬口鐵製成的竄筒“溫酒”。店內放有幾張板桌條凳,供主顧坐著喝酒。

當時來咸亨酒店喝酒的主顧不多,大多是在櫃檯外站著喝酒的“短衣幫”。有身份的主顧都跑到西首的“德興酒店”去了。德興酒店為謝姓所開,生意不錯,魯迅的塾師壽鏡吾也常去那兒喝酒。來咸亨酒店喝酒的一位特別的“長衫主顧”,是一個人稱“孟夫子”的人。他是周家的鄰居,屢試不第,窮愁潦倒,嗜酒如命,早年曾在新臺門周氏私塾裡幫助抄寫書牘。有一次,“孟夫子”溜到別人家書房裡去偷書,被人抓獲,他卻辯解“竊書不能算偷”,結果被打折了腿,只能用薄包墊著坐在地上,靠雙手支撐著挪動身子行走。魯迅就是以“孟夫子”為生活原型,溶入了魯迅所熟悉的舊知識分子的生活經歷,塑造了“孔乙己”這以藝術形象的。

各位遊客,舊時的咸亨酒店早已成為歷史的陳跡。1981年9月,為紀念魯迅誕辰一百週年,有關部門在魯迅路中段重建了一傢俱有紹興地方傳統特色的“咸亨酒店”。

現在的咸亨酒店,是一家三開門面的酒店,店門屋簷下懸掛著一塊書有店號的橫匾,櫃檯的青龍牌上直書“太白遺風”四個大字。店堂內垂掛著一副由著名畫家方增先畫的孔乙己立像;還有一副對聯雲:“小店名氣大,老酒醉人多”,為著名作家李準所撰;另有著名的表演藝術家於是之的墨寶:“上大人,孔乙己,高朋滿座;化三千,士七十,玉壺生春。”1987年後,酒店又進行了擴建裝修,增添了鑑湖春、咸亨樓好女兒春等包廂、雅座,每日顧客盈門,生意興隆。曲尺形的櫃檯,樸拙的陶製酒罈,馬口鐵製的竄筒,醇香的加飯酒,入味的茴香豆……這一切常常會使中外賓客會議起魯迅筆下的孔乙己時代。

隨著咸亨酒店聲譽日隆,八方客至,遊人如織,酒店先後榮獲原國內貿易部授予的“中華老字號”及浙江省著名商標等稱號,原有的營業場地已遠遠滿足不了絡繹不絕的中外賓客。1998年3月,一座按三星級標準建造的120xx平方米的新樓喜迎賓客。今日的酒店已擁有各位客房66間、餐位1000個,設有土特產商場、旅遊公司、票務中心、咸亨大舞臺、美容美髮廳好商務中心,成為集傳統風格與時代特色於一店,融名城、名士、名酒風情於一體的江南名店。同時,酒店還立足紹興,面向全國,走出國門。咸亨酒店的北京分號、南京分號等已經開張營業,咸亨服務商標已在10多個國家好地區註冊。

咸亨,是一家名店,也是一個品牌,更是一種文化。“咸亨”的與眾不同,正在於她有著魯迅作品的影響和魅力,有著鮮明的傳統風格,有著獨特的區域文化特色。咸亨酒店是獨具特色的越都舊顏和源遠流長的紹興酒文化的典型代表。

各位遊客,我的介紹就到這兒,謝謝大家!

浙江省旅遊景點導遊詞篇二:保國寺導遊詞

保國寺是我國江南儲存最完好的北宋木結構建築,是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保國寺位於寧波市江北區費市靈山山腰幽谷中,相傳東漢光武帝時驃騎將軍張意的兒子中書郎張齊芳棄官隱居於此。東漢時山上原有寺叫“靈山寺”,也叫“驃騎將軍廟”,唐會昌五年寺宇被毀,廣明元年(880年)重建,僖宗李儇賜“保國寺”匾額,此後改名為保國寺。

大雄寶殿建築風格特異,巧奪天工,是保國寺建築之精華。大雄寶殿是寺內主建築,重簷歇山式,是江南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其面闊三間(11.91米),進深三間(13.35米),成縱向長方形。大雄寶殿氣勢雄偉,全部結構皆用斗拱裼巧妙銜接和精確的榫卯技術,不用一釘而將建築物的各個構件牢固地結合在一起,承托起整個殿堂屋頂的重量。

保國寺作為浙東名剎,具有重大的歷史和科學藝術價值,也是欣賞自然勝景之地。

浙江省旅遊景點導遊詞篇三:三潭印月導遊詞

各位團友,大家好。現在我們棄船登岸,來到了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前面我們介紹過,水光瀲灩的西湖上有三座綠島,她們都有動聽的名字,分別叫湖心亭、阮公墩和三潭印月。這三潭印月又名小瀛洲,就是海上仙山的意思。小瀛洲是湖中三島中最大的一個島嶼,它的面積約為7萬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積為60%。南北兩部分由九曲橋相聯結,東西兩側則以土堤來連貫,從空中俯瞰,恰似一個綠色的“田”字,呈現大湖圍小湖、島中套小島的景色。它憑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運用中國園林的借景手法和多變奇巧的佈景藝術,成為西湖中風景最優美的地方之一。

各位團友,這美麗的三潭印月島並非自然形成,而是多少年來,人們用古典造林手法建設起來的一個園林藝術精品。最早,這裡是人工堆疊而成的水上陸地,吳越時這裡被闢建為水心保寧寺。明朝萬曆三十五年(1620xx年),當時的錢塘縣令聶心湯,別出心裁地想在西湖建造一個放生地,就利用水心保寧寺的遺址,用西湖的淤泥築起了這個湖中之島,又在島外修了條環形堤埂,使它形成了“島中有島,湖中有湖”的格局,作為放生之所。清朝雍正五年(1720xx年),當時的浙江總督李衛在此苦心經營,大興土木,建亭臺樓閣,植奇花異草,使小瀛洲成為一處多姿多彩的江南水上園林。當時的西湖十八景之一“魚沼秋蓉”就在此地。民國時期,由於政府腐敗無能,對小瀛洲長期不加整治,亭閣頹廢,堤岸沉陷,花木荒蕪,一派蕭條,小瀛洲幾乎成為一個荒島。新中國成立以後,政府撥款對三潭印月進行了七次大規模的改造,使它重現昔日風采,在空間變化、組景層次、建設佈局和花木配置方面都顯得匠心獨運、巧奪天工。今天的三潭印月由大量景物構成幾個景區,而每個景區都自成一體,又互為襯托,有機結合。可以說小瀛洲是西湖中的一個“大盆景”。好,下面就讓我們開始遊覽,細細欣賞這大盆景吧!

請大家先看上面這塊匾額:“小瀛洲”。它是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所書寫。而這座歇山式敞軒是小瀛洲上的主要園林建築。它原是清朝時期大官僚彭玉麟退省處,稱為“彭公祠”,辛亥革命後被改作“浙江先賢祠”,奉祀明末清初四位有強烈民族意識的浙江籍學者黃宗羲、齊周華、呂留良、杭世駿。現在的建築是1959年改建的。

穿過先賢祠,來到了九曲橋。這三潭印月島上的九曲橋,有九轉三十個彎,為全島的中軸曲線。當我們在迂迴多變的九曲橋上行走時,就會發現島上湖中的美妙景緻彷彿成了立體的畫,流動的詩,使你有步移景換,小中見大的感覺,體會到這裡美景層次豐實,遊程突然延長,千變萬化,出奇制勝。大家請看這塊大石頭,這是一塊有名的太湖石。有人稱其為“九獅石”,上面似有九隻獅子,仔細辨認一下,就會發現這九隻獅子有的形似,有的神似。

各位團友,請看這別具一格的三角亭,它造型別致,名為開網亭,取自佛教開網放生之意,同時也點出了早先此地是放生地的原意。再看左邊,這個四角亭被稱為“亭亭亭”,取明代聶大年詩“三塔亭亭引碧流,,之句。這開網亭和亭亭亭一高一矮,一東一西,相互呼應,互為襯托,選址精心,營造奇巧,十分講究與自然的結合,是三潭印月島上不可缺少的一組景觀。

各位團友,現在我們來到了三潭印月的中心綠洲,這裡的景觀主要由粉牆、漏窗、竹徑組成。請看這一截橫列於兩段曲橋之間的矮牆,中間有個圓洞門,上書“竹徑通幽”四個字,落款是康有為。這粉牆內外景緻各異,牆外翠竹千竿曲徑通幽,牆內遊者濟濟,儼然兩處天地。牆上構圖精美的漏窗,起到了內外互相滲透的作用。透過圓洞門兩邊的漏窗可見牆外竹影婆娑,清幽恬靜,一條小徑消失在竹林遠處,使人感到“庭園深深深幾許”。而回頭一覽這三潭印月島中之湖,亭臺倒影,盡在水中,奇花異草,映碧疊翠。假山曲橋,一靜一動,虛虛實實,相映成趣,又是一幅生動的水景畫。

我們走過九曲橋,迎面所見的分別是迎翠軒、木香榭和花鳥廳。在這裡,放眼望去,水綠、樹綠,亭臺疊石都似被映成綠色,真有置身於綠色庭院中的感覺。而前面又是一座引你步步入勝、漸入佳境的九曲橋。曲橋中間那座朱柱黛瓦的四方碑亭就是御碑亭,當年康熙所題“三潭印月’’的石碑,就豎在此亭內。站在這座迂迴多變的九曲橋上,我們環望四周,會發現這巧奪天工的三潭印月,不僅以園林稱勝,而且還是座迷人的花島。請看這島上的綠洲、堤埂上栽滿了各色各樣的美麗花卉,島中池塘內綴滿了多種多樣的睡蓮、荷花,而島上的幽徑上又植上了許多搖曳的翠竹。此時此刻,你會覺得這全島的空氣都凝聚著花的清香。

各位團友,我們現在來到了“我心相印”亭前。“我心相印”即“毋須言,彼此意會’’之意,是佛教禪語。“我心相印”亭兩邊有牆將湖面遮住。這個亭子很有個性,一邊是粉牆,一邊是走廊,在西湖景區裡,恐怕是找不到第二個這樣的亭子了。穿過亭子,我們看到在開闊的湖面上,有三座佈置得十分得體的石塔。各位,遊覽三潭印月島最使人忘情的就是這三座石塔。月光下,這裡“玲瓏塔底月輪懸”的美妙景觀,曾列入南宋畫家陳清波等人的《西湖十景圖》。這三座石塔始建於宋元祜四年(1089年),當時蘇東坡疏浚西湖,在湖中最深處立三塔作為標誌。為防西湖淤塞,

還規定三塔之內不得種植菱藕。元代時三塔被毀,明朝萬曆年間在現在位置上重建。這三塔基本呈等邊三角形,間距62米,塔高2米,造型優美,塔身呈球狀,有五孔,飾有浮雕圖案,塔頂呈葫蘆狀。民間傳說這兒有三個水妖居住,因而塔形似葫蘆以將其鎮住。

各位團友,三潭印月曆來是杭州著名的賞月勝地。每到中秋之夜,皓月當空,人們在塔內點上燈燭,孔口用白色薄紙蒙上,燭光從紙上透出,倒映於湖,又成水中之月,隨著微波盪漾,似有無數個月亮在水中晃動。月光、燈光、湖光、月影、塔影、雲影交相輝映,融成

一片極富詩情畫意的景觀,讓人感到有一種奇幻之美。

好了,三潭印月的遊覽到此結束。接下來,我們將乘船去蘇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