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洛陽博物館導遊詞大綱

欄目: 導遊詞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64W

在博物館裡,我們可以看到歷史上曾經存在過的物品與文明,可以感受到古人的勤勞與智慧。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洛陽博物館河洛文明展史前部分導遊詞”,僅供參考,希望您喜歡!

洛陽博物館導遊詞大綱

洛陽博物館河洛文明展史前部分導遊詞

我們首先看到的第一個展櫃中展示的是一件距今約十萬年前的象牙化石,它長2.4米,是1959年洛陽修中州渠時發現的,儲存得十分完整。它屬於生活在距今5萬——20萬年前納瑪象的象牙化石。

右邊還有一截多年生木本植物的化石,以及鴕鳥蛋和水龜化石,證明在遠古時代,洛陽地區生長著高大的植被,生活著各種動物,非常適合原始人群在這裡進行採集和狩獵等生產活動。20xx年在洛陽欒川孫家洞遺址發現的直立人下臼齒化石,和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同處於一個時期,填補了我國中原地區人類發展的空白,也證實了早在七十萬年前,洛陽的先民們就已經在這裡繁衍生息了。

1994年南昌路中亞大飯店出土了一具非常完整的古菱齒象化石,經復原長5.7米,高2.8米。古菱齒象軀體雄偉龐大,兩根門齒粗壯,生活在距今3到5萬年前地質時期的更新世晚期。中原一直以來都與大象關係密切,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和夏商周、乃至兩漢時期,中原地區發現的古代遺存中都有大象的形象出現,河南省的簡稱“豫”字的右半邊,就是一個“象”字。

從1920xx年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在河南澠池仰韶村發現了仰韶文化遺址開始,中國考古學界就在一步步的證實了中國大陸有著屬於自己的新石器歷史。洛陽地區分佈著迄今為止所發現的黃河中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不同文化型別的遺址。

裴李崗文化,因1977年首次發現於河南新鄭裴李崗村而得名,屬於距今約8000-7020xx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型別。裴李崗文化以農業為主,飼養豬、狗等家畜,兼營漁獵和採集,顯示出定居農業村落的特色。生產工具仍以石制工具為主,以石磨盤和石磨棒為代表性器具,它是進行糧食加工的工具,為糧食、穀物脫殼使用的。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也是最為繁盛的時期,因最早發現於豫西地區澠池縣仰韶村而得名。仰韶文化是原始社會由繁榮走向分化、逐步趨向文明社會的時期。仰韶居民喜愛在河谷階地上營建聚落,過著定居的農耕生活,仰韶先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同時飼養家畜,兼營採集、狩獵、捕魚等經濟活動,還從事製陶、治玉、紡織等多種手工業活動。尤其是當時製陶工藝已相當成熟,流行泥條盤築法和彩陶製品,彩陶是仰韶文化的標誌,是當時最具代表性的原始藝術形式。

小口尖底瓶為汲水工具,1959年洛陽孫旗屯遺址土。其腹部兩側有雙環可繫繩,汲水時手提繩子將尖底瓶置入水中,瓶會自然倒入水中,注滿水後,瓶體就會自然朝上直立起來。它是原始人掌握重心轉移原理的經典之作,也有一說認為它是作為葬具使用的陶器。

伊川缸因1959年首次在伊川縣發現而得名。為仰韶文化較為典型的彩陶葬具。最具代表性的一件,就是圖板上所展示的繪有一幅顴魚石斧圖案的伊川缸,為1980年臨汝閻村遺址出土,通高47釐米。左側為顴鳥銜魚,右側為帶柄的石斧,顴、魚很可能代表古人崇拜的神靈,斧表示武器或者勞動工具。原始畫師為表現鸛的輕柔白羽,將鸛身塗白色,石斧和魚則以簡練、流暢的粗線條勾勒出輪廓再填充色彩,猶如後世中國畫"填色"畫法,被認為是中國畫的雛形。今天儲存在中國國家博物館。

陶火種器,是古人用來儲存火種的工具。火在原始人的生活中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可以用來取暖、烹煮食物、開闢田地,當時人們取得火種十分困難,在不使用時把火苗儲存起來,繼續使用就十分的方便。同時證明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正在一步步增強。

彩陶罐,容器,1959年偃師市灰嘴遺址出土。該器紅胎細膩,它與常見的彩繪陶器不同是以紅彩描出網狀紋及羽狀紋,極為罕見,別具一格。

龍山文化因1920xx年首先在山東省章丘縣龍山鎮發現而得名,是黃河中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分佈較廣泛的文化型別。龍山文化時期農業有了進一步發展,不僅農具種類繁多,而且已經出現稻、黍、粟、小麥等農作物,人們的飲食生活有明顯的改進。製陶業有明顯的進步,普遍使用了輪制技術。

黑陶鏤空高柄豆,盛食器,形制規整,造型典雅。下方的喇叭形託柄,裝飾圓形鏤空圖案,上方為一托盤。豆形器,是古人用來盛放食物的容器,商周時期逐漸成為專門盛放肉醬和醃菜類佐味品。豆形器得名於甲骨文中的“豆”字,古人將食物放置盤中,席地而坐,下方的高柄將托盤墊高,方便取食,反映了遠古時期人們的生活習俗。

骨針,縫紉工具,洛陽市東郊西呂廟遺址出土。共兩件,一件長10.8釐米,另一件長3釐米。兩件骨針出土時皆裝在長13.5釐米、以動物肢骨製成的骨管中。骨針的形制與今天的鋼針沒有區別,可見原始人制作加工工藝之高超。

洛陽博物館古代都城形勢圖導遊詞

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的丘陵地區,屬黃河流域。自古被稱為“天下之中”、“九州腹地”。這裡氣候適宜、河流密佈、山川縱橫,又有“河山拱戴,形勝甲於天下”的美譽。古時人們將山南水北的地區稱之為“陽”,洛陽正是恰好處於洛水之北、邙山以南而得名。

洛陽,古稱河洛,指的是黃河與洛河交匯處的這一片區域,作為華夏文明起源之一的河洛文明正是誕生於此。“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洛陽是中國曆代王朝建都之地。從入口處一直延伸到前沿的中軸座標線上,就向我們展示了曾經在洛陽建都的十三個王朝,它們依次是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等,在洛陽建都時間長達一千五百多年,可以說,洛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的古代都城之一,有“十三朝古都”之美譽。

儒學奠基於此、道教發源於此、佛教首傳於此、玄學繁盛於此、理學開創於此,厚重的歷史給洛陽留下了數之不盡的歷史文化遺產,我們面前看到的這一幅河洛地區古代都城形勢圖上,就像我們展示了這十三個朝代遺留下的都城遺址。

沿洛河東西綿延三十公里的範圍內,依次分佈著夏都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漢魏洛陽故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和東周王城遺址,它們的分佈範圍如此之密集,在世界範圍內都非常罕見,在史學界有“五都薈洛”之稱。

古都洛陽用不曾間斷的時間脈絡向我們完整的展示了從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10世紀之間的中國歷史,無怪乎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曾經這樣由衷的稱讚過“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洛陽博物館概況導遊詞

洛陽博物館創建於1958年,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河南省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收藏上自舊石器時代,下至明清時期的歷代文物數十萬件,尤以時代蟬聯的歷代典型青銅器及唐三彩著稱,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洛陽博物館位於洛陽隋唐裡坊區內,北臨洛浦公園,南接隋唐城遺址植物園,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現設立辦公室、陳列部、保管部、保衛科、宣教部、三產開發部。洛陽博物館佔地300畝,建築面積6.2萬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積4.2萬平方米,地下面積2萬平方米,總投資3.5億元。

建築外形如方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鼎立天下”,體現洛陽十三朝古都的歷史內涵和特色。博物館整體建築氣勢恢巨集,設施先進、功能齊全。20xx年2月建成,並先後成功舉辦了“世界郵展”,“秦漢羅馬文明展”、“大遺址保護成果展”、“中國古都文明展”和“洛陽珍寶展”幾個大型展覽,贏得了國內外來賓的廣泛讚譽。

洛陽博物館新館20xx年4月16日全面開放。現舉辦有大型基本陳列“河洛文明”和“珍寶展”、“漢唐陶俑展”、“唐三彩展”、“宮廷文物展”、“古代石刻展”、“書畫展”六大專題陳列。展覽面積1.7萬平方米。

《河洛文明展》分為史前時期、夏商周時期、漢魏時期、隋唐時期和五代北宋時期五大部分。以夏代都城、偃師商城、東周王城、漢魏故城和隋唐洛陽城五大都城遺址為主線,洛陽出土歷代具有代表性的文物為載體,以時間為順序,整合各個歷史時期的重大考古發現、重要歷史事件、著名史蹟、科技發明等,以現代化、藝術化、人性化的陳展形式,全面展示洛陽十三朝古都的輝煌歷史,突出了“河洛文明”作為中華文明象徵的特殊歷史地位,被評為20xx年全國十大精品陳列。

《唐三彩展》選取洛陽曆年來出土的唐三彩精品150餘件/組,較全面的展現了唐三彩藝術的瑰麗風韻。

《洛陽珍寶展》主要展示洛陽出土的二十一件文物珍品,使人們在欣賞文物的同時,瞭解古代工藝之精湛、領略河洛文化之厚重。

《漢唐陶俑展》展出400餘件洛陽出土歷代代陶俑,集中地展示漢俑的古拙、晉俑的拘謹、北魏陶俑的清秀、唐俑的豐美,較系統地勾勒出古代雕塑藝術發展的脈絡,為了解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洛陽古代石刻藝術展》選取洛陽出土石刻近百件,分為石刻造像、碑碣墓誌兩大部分,較全面展示洛陽不同歷史時期的石刻藝術成就。

《書畫館》展示以明、清及近現代作品為主,藏品包括王鐸、吳昌碩、何紹基、査士標、任伯年、翁同龢、康有為、齊白石、于右任等書畫大家,筆墨精到、意蘊悠然。

《宮廷文物館》則是以館藏文物為基礎,系統地真實再現了清代宮廷的日常生活起居和佛堂等場景。

洛陽博物館新館已成為洛陽的地標性建築,它的開放成為傳承河洛文化,延續歷史文脈、展示城市內涵和傳播真善美,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