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洛陽白馬寺六分鐘導遊詞(通用5篇)

欄目: 河南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2.83W

洛陽白馬寺六分鐘導遊詞 篇1

朋友們:

洛陽白馬寺六分鐘導遊詞(通用5篇)

今天我要帶領大家參觀的是洛陽市一處著名的旅遊景點-----白馬寺。白馬寺位於今洛陽城東約12公里處,這裡北依邙山,南臨洛水,寶塔高聳,殿閣崢嶸,長林古木,肅然幽靜。在它的東面不遠處,蒿榛叢莽的古城垣,依然斷斷續續逶迤在伊洛平原之上,勾勤出一座昔日大國京都的巨集偉輪廓。那就是東漢洛陽城的舊址。

白馬寺初創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府正式建立的第一座寺院,是源於南亞次大陸的佛教在遼闊的中華大地賴以繁榮發展的第一座菩提道場,故歷來被佛教界稱為“釋源”和“祖庭”。“釋源”即佛教之發源地,“祖庭”即祖師之庭院。它對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對促進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和發展各國人民的友誼,是起了重要作用的。1961年,國務院公佈白馬寺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國務院又公佈白馬寺為全國漢傳佛教重點寺院。前不久,即__年6月2日,白馬寺又被國家旅遊局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點。

白馬寺自東漢建立起,到董卓火燒洛陽時第一次被毀,其後興衰毀建,到武則天時,由主持薛懷義大興土木,達到了鼎盛。隨後又毀建不斷,最近一次大規模重修是1972年為迎接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經周總理批示而進行的。

現存白馬寺坐北朝南,為一長方形的院落,總面積約6萬平方米左右。門前有寬闊的廣場。寺內的主要建築,都分佈在由南向北的中軸線上。前後有五座大殿,依次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毗盧閣,東西兩側分別有鍾、鼓樓,齋堂、客堂,禪堂、祖堂,藏經閣、法寶閣等附屬建築,左右對稱,佈局規整。山門前的這兩匹石馬,通高1.8米,身長2.2米,形象溫馴,雕工圓潤。大家可能會問,這兩匹馬是否和白馬寺的建立歷史有關呢?

關於白馬寺的建立,最流行的一種說法即“白馬馱經”說。據在關佛籍記載,東漢永平七年的一天晚上,漢明帝劉莊(劉秀之子)夜宿南宮,夢見一個身高丈六,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來,在殿庭飛繞。第二天早上,漢明帝召集大臣,把這個夢告訴給大臣們,博士傅毅啟奏道:臣聽說,西方有神,人們稱其為佛,就像您夢到的那樣。漢明帝聽罷,信以為真,於是就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餘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經、佛法。蔡音等人於公元65年,告別帝都,踏上了“西天取經”的萬里征途。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境至中亞一帶),遇到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見到了佛經和釋迦牟尼佛白氈像,誠懇邀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國弘法佈教。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同返國都洛陽。漢明帝見到佛經、佛像,十分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禮重,親自予以接待,並安排他們在當時負責外交事務的官署鴻臚寺暫住。公元68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裡御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之,因此取名“白馬寺”。“寺”字即源於鴻臚寺之“寺”字。再後來“寺”字便成了中國寺院的一種泛稱。

說到白馬寺,不少遊人都會把它和“唐僧取經”的故事聯絡在一起。其實從時間上看,白馬寺要比“唐僧取經”早560多年。

我們眼前的這兩匹石馬,原是宋代太師太保、右衛將軍、駙馬都尉魏咸信墓前之物,是兩件優秀的宋代石雕作品。1935年前後,主持僧德浩法師重修白馬寺時,將它們遷置於山門前。大家看到的這座山門,為牌坊式歇山頂,建於明代。1987年翻修了頂部,木質匾額上的“白馬寺”三字,是中國佛教協會原會長趙樸初先生題寫的。三個門洞,象徵著佛教所說的“三解脫門”佛教稱之為涅磐之門。三個門洞都是用磚和青石券砌而成的,部分券石上刻有工匠的姓氏名字,從字型上看此種券石應是東漢遺物,是白馬寺內現存最早的文物。

白馬寺山門內西側,有一巨大的半截殘碑,殘高約1.7米,寬1.4米,相傳此碑為宋代翰林學士、著名文人蘇易簡撰,因其碑文不是由上到下一長行通寫到底,而是用短行分成幾排寫出來,別具格式,故稱“斷文碑”,為白馬寺六景之一。

山門東側,為元代所遺存的《洛京白馬寺祖庭記》碑,通高3.5米,寬1.15米,碑額“洛京白馬寺祖庭記”八字為篆書。此碑立於元代至順四年(公元1333年),由元代華嚴名僧仲華文才撰文,內有“上夢金人,自西飛至,身光煒,以遲旦告所夢於臣下”,“遣遵偕郎中蔡音、秦景等十八人,西訪至天竺,遇沙門迦攝摩騰、竺法蘭”等句子,碑文稱白馬寺為“祖庭”和“釋源”,並說“釋源居中天,權輿佛法之地”,實為“騰、蘭二神僧開教之緒”。仲華文才後來到了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臺山,成為五臺山名剎佑國寺的開山第一代主持。這篇碑文,應是他卓錫白馬寺時所撰。碑文楷書,字型瀟灑工整,丰神秀骨,實為不可多得的書法藝術珍品。因此碑不曾留下書丹者姓名,碑文究竟出自誰手,遂成一樁懸案。但字型為“趙體”。

前面這座東西對稱的建築,東側為新建的鐘樓,鐘樓前有民國時期所建的五間“門頭堂”;西側為新建的鼓樓,鼓樓前有民國時所建的“雲水堂”。“門頭堂”、“雲水堂”現已闢為佛教法物流通處和旅遊接中心。

在鐘樓以東、鼓樓以西,靠近東西兩側圍牆,分別為攝摩騰、竺法蘭二位印度高僧之墓。二位高僧曾長期禪居白馬寺內譯經傳教,在這裡他們共同譯出了中國最早的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他們先後圓寂於白馬寺,就葬於寺內,現墓前有明代崇禎七年(1634年)所立墓碑,“騰蘭墓”也為白馬寺六景之一。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大殿稱為天王殿,是白馬寺內第一重大殿。此殿因殿內供四大天王而得名。迎面而坐的是大肚彌勒佛,他笑容滿面,和藹可親,右手持念珠,左手握布帶,形象生動有趣,為明代造像作品。在中國漢族的佛寺中,第一座大殿通常都供奉彌勒佛。人們進入佛寺中,首先看到這一樂呵呵的形象,會對佛門產生一種親切之感。

佛像上面的這一座大佛龕,共雕有五十多條姿態各異的龍,雕工細膩,是清代上乘的木雕藝術品。

大殿內兩側,分塑四大天王,又叫“四大金剛”,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芭;南方增長天王,右手持傘,左手握妖;西方廣目天王,一手握龍,一手持寶珠;北方多聞天王,手託寶塔。按照中國個習慣,一他們手中所持法器不同,他們分別代表著“風”“調”“雨”“順”,四大天王身材魁梧,威風凜凜,是一組清代泥塑作品。

這尊面北站像為韋駝天將,被稱做“護法神”,著武將裝,立於彌勒像後,正對釋迦牟尼佛,執行著維護講經道場,不許邪魔侵擾的任務,也是清代泥塑作品。

在天王殿的東西兩側,種植著許多石榴樹。人們說“五月石榴紅似火”,但在白馬寺卻恰恰相反,因為這裡的石榴顏色是白色的。每至農曆四五月份,樹上開滿了石榴花,晶瑩潔白,如玉似雪,十分好看,真是“五月榴花白如雪”。

大佛殿是白馬寺的第二重大殿,大佛殿前東側,立有明代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黃錦撰文的《重修古剎白馬禪寺記》碑。高3.8米,寬1.03米,這方石碑對研究白馬寺的歷史沿革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大佛殿是寺內主要殿堂,重大的佛事活動,均在這裡舉行。今存之大佛殿,是明代重建的,雖經後世重修,單仍不失明代建築風格。

殿內正中佛壇之上供奉著七尊造像,正中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於須彌座上,像高2.4米。

這裡的塑像,據說是他最後一次講經說法時的形象,此次講經,他並不講話,叫做“不語說法”,只用右手持一朵鮮花,讓眾人猜測,即所謂“涅磐會上”“捻花示眾”。大佛胸口字元號,表示大佛“福德無量”,“萬德圓融”,所以身有瑞相,表示“吉祥之所集”,武則天定此符號讀音為“萬”。

釋迦牟尼的左側,為大弟子摩訶珈葉,在這次“不語說法”中,惟有他懂得了佛的真正用意,從而破顏微笑,後來被推為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中國禪宗推崇他為印度傳承的第一代祖師。

右側站像為大弟子阿難,他博聞強記,被稱為“多聞第一”,中國禪宗又推他為在印度傳承佛法的第二代祖師。

珈葉左側為文殊菩薩,右持經書,《般若經》,以知識淵博,聰明智慧著稱;阿難右側為普賢菩薩,手持如意鉤,德行圓滿,功過無邊,以“行願”著稱。

釋迦牟尼佛與文殊,普賢菩薩,合稱為“釋迦三聖”,這是三尊明代泥塑造像作品。東西侍立的是兩尊供養天人,手持鮮花,體態嬌娜,也稱“散花天女”。在大佛講經時,供養天人在高高的天上,紛紛散花,“天花亂墜”一詞由此而來。

大佛殿東南角懸掛的是一口明代大鐘,由太監黃錦所鑄,重二千五百斤。據說白馬寺內原來還有一口大鐘,每當月白風清之夜,更深人靜之時,僧人敲擊,鐘聲四野傳響,經久不絕,可遠聞數十里。更奇妙的是,只要這口大鐘一響,遠在二十五里之外的洛陽老城鐘樓上的大鐘,也會應聲而和,老城鐘樓上的大鐘一響,白馬寺的大鐘也立刻響起來,這就是“馬寺鐘聲”,為“洛陽八大景”之一,也稱“夜半鍾”,是白馬寺六景之一。

殿西南角為大法鼓。這裡的鐘、鼓都是僧人們進行佛事活動時所敲打的樂器。

大佛殿內後部,這尊面向北方的坐像,為觀世音菩薩,由於背對大佛,又稱“倒坐觀音”。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第三重大殿----大雄殿。大雄殿,本為元代所重建,明、清時重修。殿門外東側壁間,嵌有宋代重立的《摩騰入漢靈異記》刻石,畢無說它“字型絕類《聖教序》,北宋人書,猶有晉唐風格,良可愛也。”此刻石記載了漢明帝修建齊雲塔的起始原委。

殿內天棚上。畫有鮮豔的蓮花圖案;殿中央,這個巨大的木雕貼金雙層佛龕,精雕細刻,金碧輝煌,看起來十分壯觀。在上層龕額正中,浮雕著一隻大鵬金翅鳥,鳥吻人身。在鵬金翅鳥的兩邊,還各浮雕有三條龍。佛教傳說,大鵬金翅鳥最喜歡吃龍,龍萬般無奈,只好找如來佛“告狀”,如來佛即從所披袈裟之上抽出一束絲,用一根絲覆蓋一條龍。從此,龍受到如來佛的保護,不再擔心受大鵬鳥之害了。如來佛又運用神通,讓供品變化的無限多,用供品代龍,滿足了大鵬金翅鳥的要求,解決了雙方的矛盾,龍、鳥皆大歡喜。佛龕上的圖案,大概就源於這個佛教傳說故事吧。

佛龕內的三尊主佛,皆盤雙膝坐於蓮花寶座中,正中為釋迦牟尼,尊稱“大雄”,即像大勇士那樣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像高2.25米,整個形象給人以無限莊嚴、聖潔、恬靜之感。釋迦左側為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側為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這三尊佛形制、風格大體相同。

三主佛之前,左右相對而站的是韋馱、韋力二位“護法神”。

殿內兩側供置十八羅漢,這一組十八羅漢,都是坐像,形態各異,通高介於1.55—1.61米之間。西側有一尊羅漢,頭戴花冠,上衣下裙,完全是一位端莊、嫻雅的女性形象,而其餘十七尊則削髮光頂。有些遊人就把他們戲稱為十八羅漢一枝花。

大雄寶殿的三主佛、二天將、十八羅漢都是元代造像,與天王殿的彌勒佛,共二十四尊,是1973年從北京故宮慈寧宮大佛堂調入的,為傳世極稀的文物瑰寶,國內已非常罕見。其中十八羅漢為國內僅存的一套,是白馬寺的`鎮寺之寶。

東西山牆上為木雕千佛壁龕,供有壁佛5056尊。

殿後站的韋力天將,為寺內現今僅存的一尊元代泥雕作品。

接引殿是寺內的第四重大殿。按佛教說法,佛教徒修行到一定時候,有了一定的功果,便可由阿彌陀佛迎接、引導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正中主尊為阿彌陀佛,右手向前下伸,作接引狀;左手指向西方“極樂世界”。右側為觀音菩薩,左側為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均為清代泥塑作品。接引殿於清代同治年間毀於火災,光緒年間重建,是白馬寺內修建最晚,規模最小的殿。

現在請大家隨我一起登上清涼臺,相傳,清涼臺原是漢明帝劉莊小時候避暑、讀書之處;後來二位印度僧在此居住並譯經傳教,第一本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就是大此譯出的。自東漢以後,歷來均以此為藏經之所。清涼臺之名,源自清如秀和尚,被譽為白馬寺六景之首。如秀能文能詩,書畫俱佳。他把白馬寺內的六項重要古蹟,題為白馬寺六景,分別是清涼臺、焚經臺、齊雲臺、以及前面已介紹過的夜半鍾、騰蘭墓和斷文碑。

整個臺上,以毗盧閣為中心,周圍環繞配殿、僧房和廊廡等,構成一個封閉式的院落。毗盧閣是寺內最後一重大殿,為明代重修,重簷歇山頂,殿內佛壇上中間主尊為摩訶毗盧遮那佛,簡稱毗盧佛,意為“大日佛”,象徵著光明普照,佛法廣大無邊。毗盧佛,是佛教中一個重要教派---密宗(也叫真言宗)所尊奉的最高的神。

毗盧佛的左側為文殊菩薩,右為普賢菩薩。這一佛二菩薩,合稱“華嚴三聖”均為清代泥塑像。

隨著佛教在中國的發展興盛,於是形成了各種各樣的佛教宗派。這些宗派之間互相聯絡,互為影響,也互為鬥爭。自唐武宗滅佛之後,惟有禪宗弘而不衰,成為匯合各宗派的完全中國化的佛教。其中以祖宗和淨土宗、密宗、律宗結合得最緊密。作為“釋源”和“祖庭”的白馬寺,對於中佛教的這種歷史現象有明顯的反映。宋元之後,白馬寺雖為禪宗寺院,但寺內的接引殿及阿彌陀佛主要是淨土宗的內容,而毗盧閣及毗盧佛,則又主要是密宗的內容。

在清涼臺東西兩側,分別新建有藏經閣、法寶閣各一座,供奉著泰國佛教世界贈送給白馬寺的中華古佛和印度前總理拉奧贈送的釋迦牟尼銅像。

現在我們來到齊雲塔院。此院位於白馬寺山門外東南約200米處,齊雲塔是一座方形密簷工磚塔,十三層,高約25米。齊雲塔外形呈拋物線,造型別致,玲瓏嫵媚。據寺內現存宋代刻石記載。齊雲塔初建於東漢永平十二年,即公元69年,建立白馬寺的第二年,應該是中國最古老的一座佛塔。現存的磚塔,則為金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年建,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是洛陽一帶地面現存最早的古建築,1990年齊雲塔被闢為河南省第一座比丘尼道場。

齊雲塔有一奇,如果站在塔南約20米處,用擊掌,便可聽到從塔身發出“哇哇”的聲音,好像田野裡青蛙的叫聲。所以當地人傳說,在齊雲塔上住有一保金蛤蟆。其實這是一種迴音現象,它比北京天壇的明代迴音壁(1530年)要早三百五十多年。

中國第一座古剎是白馬寺;中國第一座古塔是齊雲塔;第一次“西天取經”始於洛陽;最早來華的印度僧人禪居於白馬寺;最早傳入梵文佛經“貝葉經”收藏於白馬寺;最早的譯經道場是白馬寺內的清涼臺;第一相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是在白馬寺譯出的;第一本漢文佛律《僧祗戒心》始譯於白馬寺;第一場佛、道之爭發生於白馬寺;第一個漢人和尚朱士行受戒於白馬寺。這十項第一,我們可以稱之為“祖庭十古”。正是這“祖庭十古”,使洛陽折馬寺能夠穩居中國伽藍之首座,而永遠彪炳於中國佛教史冊之卷首。

洛陽白馬寺六分鐘導遊詞 篇2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大殿稱為天王殿,是白馬寺內第一重大殿。此殿因殿內供四大天王而得名。迎面而坐的是大肚彌勒佛,他笑容滿面,和藹可親,右手持念珠,左手握布帶,形象生動有趣,為明代造像作品。在中國漢族的佛寺中,第一座大殿通常都供奉彌勒佛。人們進入佛寺中,首先看到這一樂呵呵的形象,會對佛門產生一種親切之感。

佛像上面的這一座大佛龕,共雕有五十多條姿態各異的龍,雕工細膩,是清代上乘的木雕藝術品。

大殿內兩側,分塑四大天王,又叫“四大金剛”,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芭;南方增長天王,右手持傘,左手握妖;西方廣目天王,一手握龍,一手持寶珠;北方多聞天王,手託寶塔。按照中國個習慣,一他們手中所持法器不同,他們分別代表著“風”“調”“雨”“順”,四大天王身材魁梧,威風凜凜,是一組清代泥塑作品。

這尊面北站像為韋駝天將,被稱做“護法神”,著武將裝,立於彌勒像後,正對釋迦牟尼佛,執行著維護講經道場,不許邪魔侵擾的任務,也是清代泥塑作品。

在天王殿的東西兩側,種植著許多石榴樹。人們說 “五月石榴紅似火”,但在白馬寺卻恰恰相反,因為這裡的石榴顏色是白色的。每至農曆四五月份,樹上開滿了石榴花,晶瑩潔白,如玉似雪,十分好看,真是“五月榴花白如雪”。

大佛殿是白馬寺的第二重大殿,大佛殿前東側,立有明代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黃錦撰文的《重修古剎白馬禪寺記》碑。高3.8米,寬1.03米,這方石碑對研究白馬寺的歷史沿革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大佛殿是寺內主要殿堂,重大的佛事活動,均在這裡舉行。今存之大佛殿,是明代重建的,雖經後世重修,單仍不失明代建築風格。

殿內正中佛壇之上供奉著七尊造像,正中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於須彌座上,像高2.4米。

這裡的塑像,據說是他最後一次講經說法時的形象,此次講經,他並不講話,叫做“不語說法”,只用右手持一朵鮮花,讓眾人猜測,即所謂“涅磐會上”“捻花示眾”。大佛胸口 字元號,表示大佛“福德無量”,“萬德圓融”,所以身有瑞相,表示“吉祥之所集”,武則天定此符號讀音為“萬”。

釋迦牟尼的左側,為大弟子摩訶珈葉,在這次“不語說法”中,惟有他懂得了佛的真正用意,從而破顏微笑,後來被推為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中國禪宗推崇他為印度傳承的第一代祖師。

右側站像為大弟子阿難,他博聞強記,被稱為“多聞第一”,中國禪宗又推他為在印度傳承佛法的第二代祖師。

珈葉左側為文殊菩薩,右持經書,《般若經》,以知識淵博,聰明智慧著稱;阿難右側為普賢菩薩,手持如意鉤,德行圓滿,功過無邊,以“行願”著稱。

釋迦牟尼佛與文殊,普賢菩薩,合稱為“釋迦三聖”,這是三尊明代泥塑造像作品。東西侍立的是兩尊供養天人,手持鮮花,體態嬌娜,也稱“散花天女”。在大佛講經時,供養天人在高高的天上,紛紛散花,“天花亂墜”一詞由此而來。

大佛殿東南角懸掛的是一口明代大鐘,由太監黃錦所鑄,重二千五百斤。據說白馬寺內原來還有一口大鐘,每當月白風清之夜,更深人靜之時,僧人敲擊,鐘聲四野傳響,經久不絕,可遠聞數十里。更奇妙的是,只要這口大鐘一響,遠在二十五里之外的洛陽老城鐘樓上的大鐘,也會應聲而和,老城鐘樓上的大鐘一響,白馬寺的大鐘也立刻響起來,這就是“馬寺鐘聲”,為“洛陽八大景”之一,也稱“夜半鍾”,是白馬寺六景之一。

殿西南角為大法鼓。這裡的鐘、鼓都是僧人們進行佛事活動時所敲打的樂器。

大佛殿內後部,這尊面向北方的坐像,為觀世音菩薩,由於背對大佛,又稱“倒坐觀音”。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第三重大殿----大雄殿。大雄殿,本為元代所重建,明、清時重修。殿門外東側壁間,嵌有宋代重立的《摩騰入漢靈異記》刻石,畢無說它“字型絕類《聖教序》,北宋人書,猶有晉唐風格,良可愛也。”此刻石記載了漢明帝修建齊雲塔的起始原委。

殿內天棚上。畫有鮮豔的蓮花圖案;殿中央,這個巨大的木雕貼金雙層佛龕,精雕細刻,金碧輝煌 ,看起來十分壯觀。在上層龕額正中,浮雕著一隻大鵬金翅鳥,鳥吻人身。在鵬金翅鳥的兩邊,還各浮雕有三條龍。佛教傳說,大鵬金翅鳥最喜歡吃龍,龍萬般無奈,只好找如來佛“告狀”,如來佛即從所披袈裟之上抽出一束絲,用一根絲覆蓋一條龍。從此,龍受到如來佛的保護,不再擔心受大鵬鳥之害了。如來佛又運用神通,讓供品變化的無限多,用供品代龍,滿足了大鵬金翅鳥的要求,解決了雙方的矛盾,龍、鳥皆大歡喜。佛龕上的圖案,大概就源於這個佛教傳說故事吧。

佛龕內的三尊主佛,皆盤雙膝坐於蓮花寶座中,正中為釋迦牟尼,尊稱“大雄”,即像大勇士那樣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像高2.25米,整個形象給人以無限莊嚴、聖潔、恬靜之感。釋迦左側為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側為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這三尊佛形制、風格大體相同。

三主佛之前,左右相對而站的是韋馱、韋力二位“護法神”。

殿內兩側供置十八羅漢,這一組十八羅漢,都是坐像,形態各異,通高介於1.55—1.61米之間。西側有一尊羅漢,頭戴花冠,上衣下裙,完全是一位端莊、嫻雅的女性形象,而其餘十七尊則削髮光頂。有些遊人就把他們戲稱為十八羅漢一枝花。

洛陽白馬寺六分鐘導遊詞 篇3

White horse temple in luoyang in henan province 12 km east of the old city, create the monastery yongping eleven years (AD 68), is China's first ancient temple, the world famous kuan ti, is the first temple built after the Buddhism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has the Chinese Buddhism "cradle"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source," said, it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900 years. The existing site sites for during the yuan, Ming and qing. Temple save a large amount of yuan dynasty clip Zhu dry paint Buddha statues such as iii, two days will be, and 18 arhats, precious.

In 1961, the white horse temple published by the state counci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or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s. In 1983, by the state council determine of national temple of Chinese Buddhism. In January 20xx, the white horse temple was named the 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 led by batch AAAA level scenic area.

Yongping seven years (AD 64)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han emperor liuzhuang (Liu Xiuzhi) night, dream a tall, the head of light gold man from the west, in the court to fly around the house. The next morning, han Ming emperor will tell the dream to ministers, Dr Fu Yi speak said "western god, known as the Buddha, like your dream". Han Ming emperor listen to exultation, sent secretary Cai Yin, Qin Jing, such as more than 10 people to the western regions, worship the promise, the dharma.

Yongping eight years (AD 65), CAI qin, qin people say goodbye to the imperial city, such as on thousands of miles journey to "the west". In big moon people (now the Afghan border to central Asia area), met Indian monk teng, zhu flange, saw the white felt like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shakyamuni Buddha, pleaded with two monks in east China's buddhist teaching.

Yongping ten years (AD 67), two Indian monk was invited along with the angel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with the white horse bearing load buddhist scriptures, the Buddha with returned to luoyang. Han Ming emperor see sutras, the Buddha, very happy, to the two monks is extremely heavy, personally to reception, in charge of foreign affairs at the time and arrange their partners stay "crack hon temple".

Yongping eleven years (AD 68), han Ming emperor decree in luoyang west harmony three mile okimichi north monastery built outside the door. In honor of a white horse, carry the name "the white horse temple". "Temple" the word that comes from "hong crack temple," the "temple", then "temple" the word became a general Chinese temple. Taken the teng and zhu flange in the translation of "medallion 42", as China's first Chinese sutra existing.

After taken "teng and zhu flange, and a number of western monk came to the white horse temple by the translation, in the year 68 after one hundred and fifty years, one hundred and ninety-two, total three hundred and ninety-five rolls of sutras translation out here, white horse temple worthy of the first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dojo.

Cao Wei Jiaping two years (AD 250), the Indian monk haze ke and came to the white horse temple. The street folk Buddhism also come into the palace. Then caleb haze ke luo in the white horse temple translation out of the first Chinese buddhist precepts "monk only guard". Rest at the same time, the monk haze truths, but also in the white horse temple monk of youth translation out of the specification of the haze karma without virtue ". At this point, the laws and the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of the monk delegations have ready, maintain the practice of a middle is predestined friends the human tonsured paved roads, for the beginning of middle-earth in discipline.

Dew cao wei five years (AD 260), a bar mitzvah held in white horse temple, this is a doomed to imprinted doctrines on events in China. On this day, zhu zixing boarded the precept platfor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 of karma to kneel in front of the Buddha, is China's first official of han been bhikshu precepts of the family. Since then, the Confucian "body hair skin, by the parents, afraid to damage" of the ancient tradition was broken.

Buddhism takes root in China, the original in two hundred, the entire proces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hite horse temple. Here is the product of China's first western religion, was among the first to come to China missionary of buddhist monk's residence; Here was born the first Chinese buddhist precepts and Chinese, produced the first Chinese monks of han... Is the white horse temple, in short, China's Buddhism so many "first" closely linked together, which makes it become the cradle of Chinese Buddh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ource.

洛陽白馬寺六分鐘導遊詞 篇4

大殿內兩側,分塑四大天王,又叫“四大金剛”,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芭;南方增長天王,右手持傘,左手握妖;西方廣目天王,一手握龍,一手持寶珠;北方多聞天王,手託寶塔。按照中國個習慣,一他們手中所持法器不同,他們分別代表著“風”“調”“雨”“順”,四大天王身材魁梧,威風凜凜,是一組清代泥塑作品。

這尊面北站像為韋駝天將,被稱做“護法神”,著武將裝,立於彌勒像後,正對釋迦牟尼佛,執行著維護講經道場,不許邪魔侵擾的任務,也是清代泥塑作品。

在天王殿的東西兩側,種植著許多石榴樹。人們說“五月石榴紅似火”,但在白馬寺卻恰恰相反,因為這裡的石榴顏色是白色的。每至農曆四五月份,樹上開滿了石榴花,晶瑩潔白,如玉似雪,十分好看,真是“五月榴花白如雪”。

大佛殿是白馬寺的第二重大殿,大佛殿前東側,立有明代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黃錦撰文的《重修古剎白馬禪寺記》碑。高3.8米,寬1.03米,這方石碑對研究白馬寺的歷史沿革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大佛殿是寺內主要殿堂,重大的佛事活動,均在這裡舉行。今存之大佛殿,是明代重建的,雖經後世重修,單仍不失明代建築風格。

殿內正中佛壇之上供奉著七尊造像,正中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於須彌座上,像高2.4米。

這裡的塑像,據說是他後一次講經說法時的形象,此次講經,他並不講話,叫做“不語說法”,只用右手持一朵鮮花,讓眾人猜測,即所謂“涅磐會上”“捻花示眾”。大佛胸口字元號,表示大佛“福德無量”,“萬德圓融”,所以身有瑞相,表示“吉祥之所集”,武則天定此符號讀音為“萬”。

釋迦牟尼的左側,為大弟子摩訶珈葉,在這次“不語說法”中,惟有他懂得了佛的真正用意,從而破顏微笑,後來被推為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中國禪宗推崇他為印度傳承的代祖師。

右側站像為大弟子阿難,他博聞強記,被稱為“多聞”,中國禪宗又推他為在印度傳承佛法的第二代祖師。

珈葉左側為文殊菩薩,右持經書,《般若經》,以知識淵博,聰明智慧著稱;阿難右側為普賢菩薩,手持如意鉤,德行圓滿,功過無邊,以“行願”著稱。

釋迦牟尼佛與文殊,普賢菩薩,合稱為“釋迦三聖”,這是三尊明代泥塑造像作品。東西侍立的是兩尊供養天人,手持鮮花,體態嬌娜,也稱“散花天女”。在大佛講經時,供養天人在高高的天上,紛紛散花,“天花亂墜”一詞由此而來。

大佛殿東南角懸掛的是一口明代大鐘,由太監黃錦所鑄,重二千五百斤。據說白馬寺內原來還有一口大鐘,每當月白風清之夜,更深人靜之時,僧人敲擊,鐘聲四野傳響,經久不絕,可遠聞數十里。更奇妙的是,只要這口大鐘一響,遠在二十五里之外的洛陽老城鐘樓上的大鐘,也會應聲而和,老城鐘樓上的大鐘一響,白馬寺的大鐘也立刻響起來,這就是“馬寺鐘聲”,為“洛陽八大景”之一,也稱“夜半鍾”,是白馬寺六景之一。

洛陽白馬寺六分鐘導遊詞 篇5

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12公里處,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為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現存的遺址古蹟為元、明、清時所留。寺內儲存了大量元代夾紵乾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

1961年,白馬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漢傳佛教重點寺院。20xx年1月,白馬寺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首批AAAA級景區。

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漢明帝劉莊(劉秀之子)夜宿南宮,夢一個身高六丈,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來,在殿庭飛繞。次日晨,漢明帝將此夢告訴給大臣們,博士傅毅啟奏說“西方有神,稱為佛,就像您夢到的那樣”。漢明帝聽罷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餘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經、佛法。

永平八年(公元65年),蔡、秦等人告別帝都,踏上“西天取經”的萬里征途。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境至中亞一帶),遇到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見到了佛經和釋迦牟尼佛白氈像,懇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國弘法佈教。

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同返國都洛陽。漢明帝見到佛經、佛像,十分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禮重,親自予以接待,並安排他們在當時負責外交事務的官署“鴻臚寺”暫住。

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裡御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取名“白馬寺”。“寺”字即源於“鴻臚寺”之“寺”字,後來“寺”字便成了中國寺院的一種泛稱。攝摩騰和竺法蘭在此譯出《四十二章經》,為現存中國第一部漢譯佛典。

在攝摩騰和竺法蘭之後,又有多位西方高僧來到白馬寺譯經,在公元68年以後的一百五十多年時間裡,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計三百九十五卷佛經在這裡譯出,白馬寺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譯經道場。

曹魏嘉平二年(公元250年),印度高僧曇柯迦羅來到白馬寺。此時佛教也從深宮走進了市井民間。隨後,曇柯迦羅在白馬寺譯出了第一部漢文佛教戒律《僧祗戒心》。同一時期,安息國僧人曇諦,也在白馬寺譯出了規範僧團組織生活的《曇無德羯磨》。至此,戒律和僧團組織章程都已齊備,一條中土有緣人出家持戒修行的道路鋪就,為中土戒律之始。

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一場受戒儀式在白馬寺舉行,這是一個註定要深深印刻在中國佛教史上的事件。這一天,朱士行依《羯磨法》登上戒壇,長跪於佛祖面前,成了中國漢地第一位正式受過比丘戒的出家人。自此,儒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古老傳統被打破了。

佛教在中國紮根、傳播最初的二百年,整個過程都與白馬寺息息相關。這裡是中國第一次西天求法的產物,是最早來中國傳教弘法的僧人的居所;這裡誕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經和中文戒律,產生了第一個中國漢地僧人……總之,白馬寺是與中國佛教的許許多多個“第一”緊緊聯在一起的,這讓它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