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河南聞名景點導遊詞(通用5篇)

欄目: 河南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4.58K

河南聞名景點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大家好!

河南聞名景點導遊詞(通用5篇)

現在您所看到的開封府,是以宋代開封府衙為原型修建的文化遊覽區,佔地四公頃,樓堂五十餘。其中有以梅花堂為主體的包公傳說文化區、有以府司西獄為主體的刑獄文化區、有以明禮院為主體的科舉文化區還有號稱天下獨一無二的文城牆景區和以潛龍宮為主體的帝王生活文化區,在挺拔的清心樓上,您還能指點評說當年200餘位北宋開封府知府、府尹的雄才大略和歷史功過。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開封府的城牆了,說道城牆大家就會想到它的為了防禦敵人攻擊而修築的,因而它應該是以武備、軍事為特色,可是宋代開封府衙的城牆,卻是叫做“文城牆”,這是因為北宋時,宋王朝極力推行“重文抑武”政策,努力強化中央集權,嚴禁地方官府修築城牆,以免地方政權恃武抗上。什麼叫做“重文抑武”政策呢?就是儘量重用文人,嚴密控制、限制武人的意思。跨過府門,我們就來到了大廳。俗稱“廳事”,這裡是北宋開封府衙的核心,也是歷任各級開封府官吏的主要場所。北宋開封府機構龐大,官員眾多。府尹一人總領府事,掌管京師的民政、司法、捕捉盜賊、賦役、戶口等政務。

從大堂出來我們看到的這座典雅的建築是齊民堂。據文獻記載,齊民,就是平民的意思。北宋開封府齊民堂,取“以民為本”之意。穿過齊民堂,我們來到了這座臘梅飄香的四合小院。正廳的建築為梅花堂,說起梅花堂,還有一段典故!包拯一生為官清廉,執法嚴明,但卻與“開後門”有著不解之緣。

相傳,包拯在實行廢“牌司”、開正門改革之後京城百姓紛紛拍手稱快,告狀的人越來越多,每天上班處理不完訴訟案件,包拯於是下令,開啟府衙的後門,允許百姓任何時間,都可以直入府內訴說冤情。而我們面前的梅花堂相傳就是包拯當年開啟的後門,便服問案的地方了!

宋代實行“重文輕武”政策,教育和科舉管理,是開封府的一項重要職責。為了便於處理京城學子的教育、科舉、集會、慶典等事務,根據“禮義明則家國興”的傳統理論,專門在開封府內建立了明禮院,作為舉子進行科舉解試和臨時性講學、集會的場所。

我們進入明禮院首先會看到一座拱奎樓,它的上層供奉的是主管科舉考試的天神“魁星”,而且這個四合院其它建築都比“拱奎樓”要低,顯出眾星拱月之勢,那麼咱各位再來看說明牌:狀元及第,金榜奪魁,是宋朝人的美好願望,因而開封府特別把這座用於解試的考場稱為拱奎樓。各位朋友家裡如果有正在求學的人,您可以代他拜拜魁星,會給他帶來好運的。相當年,北宋的開封府,因為有這個魁星保佑,曾經出過二十多名狀元呢!

各位朋友下面咱們去參觀開封府內最高的一座建築—清心樓,這是一座外四內七的建築層。裡邊一樓大廳供奉的是一尊包大人的銅站像,他是國內最高最大的銅站像了,他重5.8噸。東牆上刻著一首五言銘志詩: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做鉤,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史冊有遺訓,無貽來者羞!這首詩表明了包公的願望和理想,包拯在做開封府長官時也確實是按照這首詩來做的,所以被百姓稱為包青天。好了各位朋友接下來有興趣的話可以到樓上參觀一下,上面有歷代開封府長官的簡介和北宋的服裝。

在開封府的西北角有一個道觀天慶觀。請大家首先來看一下這個巨集大的“五嶽真形圖”。這是根據中華五嶽的山脈縱橫、高低盤曲、雲林流水之像繪製而成的,是道觀中必備的經典圖案。現在我們進入天慶觀去了解道教的三清尊神,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太極八卦臺,它幾乎佔滿整個庭院。太極八卦是道教表現宇宙、哲學、社會思想的經典圖案,具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本臺中間為代表演化不止的混遠太極(時間和兩儀),其次是代表空間四象,外圍是代表世界萬物的八卦,構成了一副宇宙圖景。道士們認為在圖上連內丹之功,能迅速使自己融入宇宙浩氣之中,達到天人合一、超凡脫俗的境界。咱們再看道教宮觀的主體建築—三清殿,裡邊供奉的是三清尊神:中間這位是元始天尊,左手虛拈,右手虛捧。象徵著“無極”,即天地未形、永珍未生時。他左邊的靈寶天尊,雙手斜捧一個陰陽魚圓鏡。象徵從無極中剛衍生出“太極”。右邊的道德天尊,雙手執一把繪有變型陰陽魚圖案和八卦紋飾的宮扇。象徵著太極化生世界萬物萬靈。

最後我們要遊覽北宋開封府的一個非常特別的文化區,府司西獄文化區。

低矮的牢房內部,上有鐵絲網,牆是流沙牆,犯人如果想挖牆逃跑,會被牆壁裡的流沙淹沒致死。“府司西獄”是開封府的刑獄文化區,坐落在開封府的西南角。它主要包括:獄神廟、典獄房、男牢、女牢、男死牢、女死牢。宋代開封府的府司西獄只是臨時關押犯罪嫌疑人和證人以便提審的地方,相當於現在的拘留所,嫌犯在這裡關押最長不能超過40天,一旦判過刑之後,除了死刑犯會在這裡關幾天,等待皇帝的審批之外,其他犯人一般都會立即送走服刑。據說北宋的司法制度要比歐洲早500多年呢。府司西獄中,設有獄神廟,供奉獄神皋陶。傳說他是古代具有神力的刑獄官,執法公正,揚善懲惡。無論是犯罪嫌疑人、證人、典獄官、獄吏以及其他各色人等,只要一進牢獄這個院,都要先拜一下獄神,就是大宋皇帝來視察,也得先給皋陶拱拱手。需要說明的是從明朝開始,獄神由漢代的名相蕭何接任,所以,明朝以後的監獄裡,獄神就變成了蕭何。

好了咱各位朋友,開封府已經講解完,給大家留出三十分鐘的自由活動時間,三十分鐘後我們在旅遊車上見,我將帶大家去第一樓品嚐灌湯包子。祝願大家玩得開心愉快!

河南聞名景點導遊詞 篇2

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洛陽,參加洛陽文明的發現之旅。我是您的導遊員__,請允許我代表本旅行社及次輛旅遊客車司機師傅向諸位致以誠摯的敬意。

我們本次活動的主題是:訪古老輝煌文明,創和諧燦爛生活。今天我們的旅遊目的地就是 黃河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小浪底。

黃河小浪底位於洛陽市孟津縣境內,是黃河中游的最後一個峽谷,屬於典型的山嶽河川峽谷景觀,現在我們的旅遊車正位於洛陽市政廣場,這裡有,藉此時間大家可以觀看一下新洛陽風貌,我把洛陽的情況向大家作以簡要介紹。

各位朋友們,現在我們的車已經駛出了洛陽市區,再過一會我們就可以看到我們的母親河——黃河了。黃河是我國的第二大河流,她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九省區,全長5464公里,呈幾字形流向,最終注入渤海。她流經黃土高原時攜帶了大量的泥沙,成為了全世界含沙量最高的河流,因此中下游水體呈黃色,故名黃河。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溫柔美麗又波瀾壯闊,她塑造了廣大的華北平原,哺育了中華民族的血脈,孕育了數千年華夏文明,象徵了中華民族的靈魂。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依偎在黃河母親的身旁去感受母親的美麗與偉大。

各位朋友,我們的團隊是一支探訪文明的團隊,那麼我們就更應該用行動來表達我們對文明的尊重。請大家保持景區衛生、愛護文物。在遊覽的過程中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我將會呈獻給大家一個美麗的龍門、一個輝煌的龍門、一個如泣如訴的龍門。還需要提醒大家請各位一定要注意人身和財物的安全,記好我們的車牌號,一會我們準時回來集合。

河南聞名景點導遊詞 篇3

堯山(原石人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西,地處伏牛山東段。石人山古稱堯山,因堯孫劉累為祭祖立堯祠而的名,至此劉姓起源。戰國時,偉大思想家、社會活動家墨翟降世於堯山腳下,現有墨子故里遺址。 主峰玉皇頂(蛤蟆石)海拔2153.1米。石人山山峰奇特,瀑布眾多,森林茂密,溫泉優良,人文景觀輝煌,集雄、險、秀、奇、幽於一體,分為冬凌潭、石扉玉章、三岔口、白龍潭、半仙居、石人、雞冠石、白牛城、祕洞、溫泉十大部分。 專家評價具有華山之險、峨嵋之峻、張家界之美、黃山之秀。是旅遊觀光、避暑、療養、科研、探險的好地方。 大山壁立,異峰如塑,怪石紛呈,是石人山自然風光的一大特色。站立主峰玉皇頂上,千巖萬壑,飛龍走鳳,遠近高低,景色迥異,構成了一幅幅美不盡收的圖畫。新華社原社長穆青曾兩次登上石人山,併為石人山的秀色所陶醉,欣然留下了“中原獨秀”的墨寶。

石人山古稱堯山、大龍山,是堯的裔孫劉累立堯祠紀念先祖的地方,為天下劉姓發源地,又因山上眾多石峰酷似人形,後史稱之為石人垛、石人山。

堯山(原石人山)的奇峰怪石、山花、紅葉、飛瀑、溫泉、 湖面、雲海、原始森林、珍禽異獸及人文景觀構成了完整的風景體系,現已命名的景觀有240多處;60-200米高的瀑布17處, 高的石柱40多處,石人、將軍峰、千丈巖、和合峰、白牛城口、王母轎、通天河、九曲瀑布、鬼門關、南天門、 報曉峰、猴子拜觀音等景點遍佈景區。

堯山(原石人山)地處亞熱帶與暖溼帶分界線上,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堯山(原石人山)四季風光別緻,春天鳥語花香,綠映溪吟;秋日滿山紅遍,層林盡染;冬季銀裝素裹,林海雪原。初夏時節使人領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清新景象。盛夏,當平原大地上赤日炎炎似火燒,氣溫達35-38度,這裡只有23-26度,涼爽宜人。

整個堯山(原石人山),幾乎全部被綠林濃蔭所覆蓋。春風盪漾,團團簇簇的杜鵑花點綴於綠葉林莽之中,把山色妝扮得更加俏麗。夏日炎炎,時而碧天晴空,瞬間雲遮霧障,忽而蕩入雲海,忽而託入藍天。秋高氣爽,楓葉滿山遍野,核桃、獼猴桃、柿子、山梨、山葡萄等山果,串串累累,信手可取。冬雪降臨,石人山銀裝素裹,48尊將軍石, 身披皚皚徵袍;蒼松翠竹,根根冰柱懸掛。堯山(原石人山)真可謂四季皆佳景,無時不誘人。

尤其迷人的是那些山泉、溪流、瀑布與深潭。石人山的山泉,活潑俏皮,似呵似鬧,如泣如訴,善於變化,富有生機。數百山泉匯成清澈的溪流,像山魂的精靈,淙淙潺潺,叮叮咚咚,一邊與行人對歌,一邊充當嚮導。沿著溪流從深山幽谷騰跳而出,遇到懸崖絕壁,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輕盈飛瀉者有,磅礴蕭灑者有,丈二八尺者有,高懸數十丈者也有。滴水穿石,積水成潭。黑龍潭、白龍潭、百尺潭……藏身於陡澗,隱形於山林。在眾多瀑布中,白龍潭瀑布最為壯觀。水從山頂直瀉而下,奔騰飛流如白龍降臨,激越水聲似虎吼雷鳴,聲傳數裡之外。低處,水珠飄灑,浪花飛濺;高處,雲水煙霧,瀰漫凌。潭中游魚,忽隱忽現,忽聚忽散,沒浮自若。

堯山(原石人山)還是禽獸的樂園。金錢豹、艾葉豹、金雕、大鯢、糜鹿、羚羊、水獺、獐子等二十餘種珍貴動物,在這裡怡然自樂。近年來,八方遊人絡繹不絕,無不為她的天然景色所傾倒。她是畫,是詩,是歌。她幽得天然,奇得自然,險得飄然,雄得渾然,秀得怡然。她不染紅塵,甘於寂寞。

王安石曾言: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寡。而天下奇偉瑰怪之觀,常在於險遠。石人山深林野蔓,即使奇葩深藏也名不世傳。然三十六處名勝,七十二個景點,處處綺麗如畫,每處都有一段動人的歷史故事和奇妙的神話傳說。

山是風景畫,石是園林詩。石人山山體由花崗岩構成,由於花崗岩的節理髮育,在大自然數千萬年的雕塑下,使山體的脊線發生了劇烈的變化,石峰林立,絕壁層層,形成了千姿百態的花崗岩峰林景觀。景區內海拔在20xx米以上的山峰近百座,遙望諸峰,出於雲煙之表,近睹山勢,宛若秦宮漢闕。千丈崖大氣磅礴,鳳凰臺壯美飄逸,姐妹峰灑脫舒展,白牛城雄渾蒼鬱,而冠領風景區大名的“石人”,則橫空出世,俯瞰永珍,令人感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瑰偉神奇。

石,是山的筋骨,水是山的血脈,這筋骨與血脈,造就了石人山的錦繡風光。山中許多山峰,奇石,神氣珍秀,渾然天成。已命名的240多處自然景觀中,大小40座山峰,星羅棋佈,錯落有致,主峰玉皇頂2153米,真是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石人山,山峰多,石多,名也多。有的相形而起,有的取自優美的神話傳說。登北觀景臺,遠望主峰玉皇頂,只見玉皇頂如出水芙蓉,雲遮霧繞,若隱若現。石人峰、老君峰、仙人峰,如西天飛靈。鳳凰臺翹首遠望,大金龜窺日望月;青龍背如巨龍騰空昂首。矗立蛤蟆石,極目遠眺,一覽眾山小。和合峰、象鼻峰、報曉峰,美不勝收。

堯山(原石人山),山高鬆奇,由於高寒、光照、山峰、岩石與霧的影響,有許多松樹,造型奇異多樣,有的盤根錯節,玲瓏吐翠,有的根似龍爪,破石而立:還有的似鬆還似字,似畫又似鬆,真乃奇鬆也。

山無雨不霧,山無水不秀,石人山就擁有奇異眾多的溪流、瀑布。黑龍潭、白龍潭、東龍潭,潭潭之上傾瀉,瀑瀑之下,清水奔湧,有的如龍騰虎躍,聲震峽谷;有的如思君淑女,水簾掛壁;還有的天地一線,齊秀無比。白龍潭瀑布,大雨過後,數不盡的涓涓細流,匯成一道從天而降的銀色巨流,狂妄不羈,轟然而墜,巨大的衝撞力,激起無數細小水珠,動天撼地,如風雷之勢。

清晨,太陽象橘紅色的火球從廣闊無垠的迷霧中迸出,由柔和漸趨強烈,給萬水千山灑下了金色的輝暈。夕陽西下時,西方天際象罩上紅色的簾幕,雲蒸霞蔚,滿天輝映,山戀猶如披上了紅色的婚紗,呈現出玫瑰色的絢麗。石人山最絕妙的道路乃號稱天下第一滑的石人山滑道,俗稱滑滑梯,兩千多米的花崗岩滑道,在密林中區區折折,順山而下,真可謂天下第一滑。在這裡,不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可以盡情盡興地滑,無拘無束地滑,置身其中那歡聲和笑語,早已將登山的疲勞拋到九霄雲外,那童年的歡樂又在大山中再現。石鳳索道,在石人溝口至鳳凰臺南側,全長999米,垂直341米,裝有70個吊籃,一字拉開,迴圈轉動,每小時可單線運客320人。這70個黃色吊籃,好似兩串燈籠,在綠色的山谷中,緩緩上下飄動,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它不僅減輕了遊人登山的疲勞,又給景區增添了一道風景。大將軍峰處,可沿將軍谷拾級而上,經紅楓谷至銀線瀑,乘1200米紅楓谷索道,達南觀景臺或鴨嘴峰。賞紅葉,觀猴子拜觀音;過飛雲三谷,直達玉皇頂,一覽眾山小。

“飛瀑掛絕壁,幽泉石上流。”石人山有無數迷人的山泉、溪流、瀑布與深潭。石人山的山泉,活潑俏皮,似呵似鬧,如泣如訴,善於變化,富有生機。數百山泉匯成清澈的溪流,像山魂的精靈,淙淙潺潺,叮叮咚咚,一邊與行人對歌,一邊充當嚮導。沿著溪流從深山幽谷騰跳而出,遇到懸崖絕壁,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輕盈飛瀉者有,磅礴瀟灑者有,丈二八尺者有,高懸數十丈者也有。滴水穿石,積水成潭。黑龍潭、白龍潭、百尺潭……藏身於陡澗,隱形於山林。在眾多瀑布中,白龍潭瀑布最為壯觀。水從山頂直瀉而下,奔騰飛流如白龍降臨,激越水聲似虎吼雷鳴,聲傳數裡之外。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石人山地理條件優越,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景區內植物種類繁多,建群種、優勢種明顯,區系複雜。據初步調查,石人山僅種子植物就有1211種,加之根生植物、蕨類植物等總計達4000種以上,其中有40多種已列入國家和省級保護。景區中現有大片原始森林和稀世古杜鵑林,千年古木15萬株以上。豐富的植物資源,為眾多的珍禽異獸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該區有陸棲脊椎動物125種以上,還有大量水生動物及非脊椎動物。走進景區,隨處可見松鼠穿梭,鳥雀啁啾,猴子攀樹,錦雞起舞,如同置身天然動物園。

“陰晴霧奇變,景隨四時移。”由於石人山氣候溼潤,加之地形作用,每年霧日較多。濃霧瀰漫時,山峰時隱時現,如大海中飄蕩的小舟,薄霧繚繞時,如輕紗、縷煙,悠悠往來,或呈現雲海波濤滾湧,隱現盪漾。在一定的天氣條件下,還會出現佛光,彩虹等氣象景觀,神奇縹緲,變幻無窮,宛若夢幻仙境。

飽覽瞭如夢如幻的自然風光後,你還可以在景區內洗洗溫泉。在石人山腳下,沿沙河谷地一線,有上湯、中湯、下湯等五處天然溫泉群。水溫高達60多度,溫泉含有20多種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醫療價值。此外,石人山景區內還分佈著原始古樸的百瀑峽民俗風情谷、千年古剎文殊寺、鮮為人知的祕洞山莊、亞洲最大的航空博覽中心等景點。

王安石曾言: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寡。而天下奇偉瑰怪之觀,常在於險遠。石人山深林野蔓,即使奇葩深藏也名不世傳。然三十六處名勝,七十二個景點,處處綺麗如畫,每處都有一段動人的歷史故事和奇妙的神話傳說。

大自然鍾情於堯山(原石人山),賦予她優美的風景和無盡的魅力。1980年後這裡成為人們嚮往的旅遊勝地,20xx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xx年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國家級4A級旅遊區(4A級景區)。

河南聞名景點導遊詞 篇4

歡迎大家來到玄奘故里,參觀玄類故居紀念館。

大家知道,玄奘是唐朝舉世聞名的佛學家、旅行家和翻譯家,是中外文化交流傑出使者。他一生的思想和經歷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玄類文化。他的精神和成就,是中國人民的驕傲。1400年前,也就是公元600年,隋文帝開皇二十年,玄奘法師出生在偃師市級氏鎮陳河村,也就是諸位腳下這塊景色秀美的土地。這座玄奘故居紀念館,坐落在陳河村中部,北依白雲嶺,南望伏牛山,佔地25畝,第一期工程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依照故居遺址原有的地勢層層北上。孔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能幸會各位與此,共同探討玄奘大師的人生歷程與思想真話,實在令人高興。

朋友們,現在我們已經來到玄奘大師故居的門前。讓我們先來欣賞這一用漢白玉作材料而建成的精美石刻建築吧--它有一個非常古老的名字,叫做"烏頭門",和富麗堂皇的高大門閭交相輝映,成為這一儒學世家不同凡響的標誌。"烏頭門"的由來相當久遠,據說,它是由遠古母系社會群居的"衡門"演變而來。先民在自己家族的土寨子門口,豎起兩根圓木立柱,上端加固橫樑,形成一個大門,立柱超出橫樑的柱頭部分被塗上黑色,"烏頭門"就成為很形象的命名。到了唐代,這種建築形式被達官貴人接受,建築材料被石質所替代,位置依然建在大家族聚居的出口,以顯示門第的高貴。唐代以後,這種建築形式逐漸消失。

請大家回過頭來共同欣賞一下大師故居的門樓。這是典型的隋唐建築風格。大家在廣場上已觀賞過石碑上趙樸初先生題寫的"玄奘故里"的精美書法,這裡門匾上的"玄奘故居"四字,出自北京大學著名大師季羨林教授的手筆。這裡還有啟功、程思遠、王任重、劉炳森等名人在玄奘故里的題詞和匾額,大家不妨仔細地欣賞這些精美的書法和豐富的內涵。

各位朋友,大家對面前這一別致的迎壁牆一定產生了興趣。迎壁上"六塵六識"四個大字,是臺灣同胞靳天鎖先生題寫的。它是一個佛學用語,意思是指佛學造詣達到的最高境界--"六根清靜"的意思。因為靳先生的小名叫和尚,所以後面畫了一個和尚的坐像圖,而且是一筆劃成,代替他的署名。請往迎壁東邊走,繞過叢叢翠竹,有一座雅緻的展廳,展示著玄奘家族的"世代書香"。

在玄奘故居紀念館內,這個展室相當重要。今天我著重給大家介紹的是玄奘大師的籍貫變遷和諸多"先輩"。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記載,玄奘法師"俗姓陳,陳留人也"。陳留在今河南開封東南,是玄奘祖籍。

《慈恩傳》上說玄類的祖父陳康,"食邑周南,子孫因家,又為緱氏人也。""周南"屬河南府,即今洛陽地區。就是說,玄奘一家從祖父陳康起,遷居河南洛陽緱氏縣。玄奘的父母、兄弟就住在陳河村這座大宅院裡。如今,陳河村的陳姓居民都是玄類大哥的後裔。

這幅圖中的中年男子,就是玄奘的父親,名叫陳慧,文獻上說他是個美男子,而且很有學問,富有正氣。圖中抱著小孩的婦女,是玄奘的母親宋氏。宋氏是是隋朝洛州長史宋欽的女兒。兩家結親是標淮的門當戶對。公元600年,玄奘出生時,前面已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

玄奘原名陳褘,十三歲出家和稱法名玄奘。玄:深奧,奘:巨集大。是一個很有氣魄的法名。玄奘的先祖都精通儒家經典,到他的父母,又都喜愛佛學,這個家庭研讀佛經的氛圍對玄奘走向佛門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口水井,被稱為陳家古井。據傳,此井為北齊年間遷居於此的玄奘的祖父陳康所開。井深25米,水質清澈碧透,甘甜宜人,有人說此水可使人聰明,玄奘就是飲用此水而成世界名人,故而號稱"慧泉"。祖籍孟津的臺灣同胞靳天鎖先生面對這口古井,深悟其妙,捐資4000美金,修建了這座古色古香的井亭。

再來看井邊這棵奇樹,這是一棵具有千載樹齡的皁角樹,需兩個大漢方能合抱,俗稱"望子樹",又叫"慈悲樹"。

現在我們置身玄奘故居紀念館西展廳,主要了解大師玄奘怎樣在故鄉的土地上皈依三寶,步人佛門。

公元604年,隋文帝仁壽四年,年方五歲的玄類經受了童年歲月第一次重大打擊,就是母親宋氏病故。第二年,玄類的父親一來不滿場帝的無道,二來中年喪妻,家有幼子,就辭去官職,回到緱氏故里隱居,他"早通經術",辭官之後,很注重對少於的培養教育。因此,少年時期,玄奘就對以漢語為載體的儒家文化有很好的修養,為日後準確的翻譯工作奠定了基礎。同時,玄奘的父母信佛,對玄類的吸依三寶有很大影響,可以說從童年就播下了種子。

公元609年,隋場帝大業五年,玄奘童年歲月經受了第二次重大打擊,正直的父親去世了。這年玄類十歲,在儒學和佛學的學習中,已明顯地熱衷佛學。加上二哥陳素早已出家洛陽淨土寺,法名長捷,在佛門有一定地位。玄奘也就跟隨二哥前往東都洛陽淨土寺,成了一個少年行者(也稱"童行"),開始學習佛教經典。公元612年,隋煬帝大業八年,十三年的玄奘正式剃度出家。

玄奘從十三歲起,以正式僧人的身份,在洛陽淨土寺研讀佛教經典,一直長到十八歲,沒有離開過洛陽。公元618年,隋場帝大業十四年,瓦崗農民起義軍攻佔洛陽東北的興洛倉,與隋軍展開爭奪洛陽的大戰,十九歲的玄奘與二哥長捷法師就在這一年的夏天投奔長安,遠離故里,直到四十六歲取經歸來,才再度返回故鄉。

到長安不久,兄弟二人很快又去了當時西南佛教中心成都,住進空慧寺,跟隨高僧道基學習佛經。

在成都空慧寺一年後,玄奘受了具足戒,進入高僧行列。由於堅持要讀遍全國經書,公元623年,二十四歲的玄奘在成都與二哥長捷分手,泛舟三峽,沿江而下,經荊州、遊揚州、又北上至相州(今河南臨漳縣)、趙州(今河北趙縣),一路拜師學經,收穫甚豐。公元625年,(唐高祖武德八年)秋天,26歲的玄奘西赴長安,住大覺寺。第二年六月,唐太宗登基,玄奘為讀真經,聯合眾多高僧,上表朝廷,要求西行天竺,卻被刑部駁回。因為當時唐朝同西域各國尚屬敵對狀態,嚴禁關內人等出國。眾僧不再申請,惟有玄奘不屈,不惜身命,伺機偷越國境。公元627年,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元年,二十八歲的玄奘,混在逃荒的人群之中,開始了他西天取經的壯舉。在涼州(今甘肅武威縣),新任都督李大亮發現玄類的西行意圖,通令他返回長安,玄奘在當地慧威法師的幫助下,連夜西行瓜州,過玉門關、烽火臺,穿越八百里大沙漠,九死一生,到達伊吾(今新疆哈密),然後又到達高昌國,與國王鞠文泰結為兄弟,繼續踏上天竺取經的征途。跋涉將近一年,行程14000多裡,終於在公元628年夏末進人北印度國境。從這張"玄奘負笈圖",我們可以看到大師取經的可敬形象。這個展廳陳列的還有石刻蓮花底座,是玄奘取歸來的寶貴文物,上面原來供奉有釋迦牟尼佛像,雖經千攫風雨,仍然清晰可見"大唐龍朔三年"等字樣。龍朔是唐高宗李治的年號,龍朔二年即公元662年,這時玄奘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了。下面我們將要參觀的"慈恩堂",是故居紀念館最高的建築,需攀登二十多個臺階,請大家拾級而上,一同前往。

這座廳堂是紀念館前院的主體建築,為仿唐式,歇山頂,出簷深遠,舉折平緩,斗拱碩大,穩重大方。20世紀90年代初修建玄類故里紀念館,在玄奘祖輩大廳遺址上新建展室,主要考慮展示玄奘在佛學上的輝煌業績,並以此來紀念其父、祖營建這一故居、造福後人的恩德。故而取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在春宮當太子,為其早逝的母親文德皇后建"慈思寺"的故事。命名大廳為"慈恩堂"。

玄奘取經歸來,從公元649年五十歲起至五十九歲。奉朝廷之命,主持"大慈恩寺",修建大雁塔,建立譯經院,全身心投人弘揚佛教文化。這座"慈恩堂",塑了玄奘和兩位高足弟子的金身。請大家細看玄奘大師的塑像,高2。3米,像前譯案上,放置梵文佛經,譯文手稿等,整個形象端莊肅穆,深沉睿智,顯示出高僧和學者的博大氣質,左為高足弟子窺基,他是玄奘佛學思想發展的主要助手,確立了中國佛教史上的法相宗(亦稱慈思宗、唯識宗)。玄奘右側為新羅籍(朝鮮)高僧園測,生於613年,比玄奘小13歲,十五歲就人唐朝敬習佛業,玄奘歸國後,虛心向玄奘請教,甘願為徒,弘揚佛法,對朝鮮的古代佛學影響極大。

玄奘一生的事業,可用"讀經、取經、譯經、建宗"八個字來概括。在西天取經十七年,有兩件大事可傳永恆。第一件大事,是公元631年,三十二歲的玄奘到達印度的佛教最高學府那爛陀寺。並在此求學五年,共受聽三遍《瑜迎師地論》,取得了極高榮譽。再一件大事,就是公元641年,玄奘大師參加了在印度首都曲女城舉行的全印度佛學辯論大會。公元645年,唐太宗貞觀十九年,46歲的玄奘回到長安,又晝夜兼程趕到洛陽拜遏太宗,二人相見恨晚,暢談從早到晚,難以離開。

玄奘大師取經歸來,帶回了24匹馬馱的物件。主要有大小乘佛經六百部,因明學、宣告學經典若干(因明學即邏輯學,宣告學即語言文字學,這些在古代印度也被包括在佛學之內),佛舍利一百五十粒.5高三尺三寸的金佛像、高四尺的如來銀像及大小佛像若干;還有印度的帳輿,做佛事的器具,僧尼的法服、袈裟等,這些物件對佛學在中國的傳播及流傳後世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玄奘大師回國後的最大貢獻是翻譯佛經。從公元645年回國至664年圓寂,20年中共翻譯佛學經典74部,1335卷。每卷1萬字左右,共計1335萬字,佔整個唐代譯經總數量的一半以上。印度佛經都是刻寫在貝葉上的,翻出的佛經都是線裝書。他還撰寫了十二卷《大唐西域記》。玄奘在翻譯事業上的成就不僅表現在數量上的優勢,更突出的表現在質量的上乘。他開闢了佛經翻譯史上完全由中國學者主持的新時期,他雖然主持譯經院,實際上主要是他一人在翻譯。由於青少年時期精通儒學漢語,在印度學習又精通梵文,因而翻譯起來得心應手,"意思獨斷,出語成章,詞人隨寫,即可披玩",水平之高,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

玄奘故居紀念館前院的觀光至此告一段落,請大家到後院繼續參觀。故居的後院是正在修建的佛光寺。

河南聞名景點導遊詞 篇5

少林寺,位於登封縣城西北13公里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若從鄭州、開封、洛陽乘汽車,可直達寺院門前。少林寺創建於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因此寺建於少室山麓的叢林茂密之處,故名“少林”。正如《說嵩》中所說:“少林者,少室之林”。少林寺是我國佛教禪宗的發樣地,所以又稱《少林禪寺》和《大少林》.據文獻記載,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印度高僧跋陀自西域跋涉來洛陽,他0幽棲,常到嵩山,又受孝文帝尊崇,“詔於少室山陰,築少林寺而居之”。北魏正光至孝昌年間,另一印度僧人達摩來中國,修禪於嵩山少林寺。他廣集弟子,傳授禪宗,使少林寺的影響日益擴大,傳說達摩曾在山中面壁九年,因此留影於石。

少林寺原有建築較多,分佈較廣。現在少林寺包羅的範圍除主體建築常住院外,還有離寺西不遠的塔林,寺西北阜地上的初祖庵,少溪河南岸的南園,缽盂峰下的二祖庵,寺東太室山麓的三祖庵,以及分散在寺周圍的古塔、碑刻等。

常住院是少林寺的主體建築,位於少溪河北岸,院內現存有山門、客堂、達摩亭、自衣殿、千佛殿(毗盧閣)和地藏殿等,常住院自山門至最後大殿南北長300餘米,現有面積約4萬平方米,分前後六所院落。

山門是少林寺最前面的建築,創修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額懸“少林寺”黑漆方匾,為清康熙皇帝御書。據《少林寺志》載:此匾原懸於大王殿正門上方,大王殿焚燬後,移於此處,入少林寺山門,是一條寬闊的慢斜坡形雨道,兩旁有許多重要的碑刻,有武則天撰文的《大唐天后御製詩書碑》,還有日本僧人邵元所撰的息庵禪師道行之碑,碑文反映了邵元和息庵禪師之間的深厚情誼和古代中日人民的友好關係。郭沫若為此曾題詩說:“息庵碑是邵元文,求法來唐不讓仁。願作典型千萬代,相師相學倍相親”。寺內還有《唐秦王告少林寺主教碑》、《唐嵩嶽少林寺碑》、《宋蘇東坡觀音贊》等。另外還有許多著名書法家如米芾、趙孟頫、董其昌、蔡京等人書寫的碑刻。這些碑刻不僅是重要的史料,而且都有很高的書法價值。

碑林的盡頭是“三大殿”,即天王殿、大雄寶殿和法,堂(即藏經閣),1928年這三座重要建築都毀於軍閥的兵火。除三大殿之外,被大火燒燬的殿堂還有:鐘樓、鼓樓、客堂、庫房、香積廚、東西禪堂、緊那羅殿、六祖堂、閻王殿和龍王殿,還燒了7棵大柏樹和“五品封槐”等。據說,大火蔓延了40余天,這是歷史上少林寺最慘重的一次火劫。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有關部門已決定對被毀的建築進行修繕和整理,天王殿、緊那羅殿、六祖堂、東西禪房和僧院已重修復原。緊那羅殿的0、妙法、持法三尊4米多高的法身,魁梧地挺立在殿中。六祖堂內恢復了達摩、慧可等禪宗六代祖師朝拜觀世音菩薩的一組泥塑。菩薩身後是一組巨型山水圖景,表現的是達摩只履歸西的故事,寺內的中心建築——大雄寶殿重建工程於1986年6月完成,1985年7月寺內還新建了擁有14廳的捶譜堂,堂內塑造有坐撣、唸經、練功、小洪拳、大洪拳、六合拳、通臂拳、羅漢拳、朝陽拳等204身拳武僧,形像逼真。特別是十三棍僧救唐王、明代小山和尚掛師平倭寇等,英姿颯爽,給少林寺大增風彩。

穿過法堂是方丈室,它的面積約有250多平方米。清乾隆皇帝於十五年(1750年)遊祭中嶽廟,路過少林寺,當晚即以方丈室為行宮。

方丈室後是達摩亭,又稱立雪亭,相傳這裡是禪宗二祖神光為求佛法、恭候達摩、雪沒雙膝的地方。簷下有雕花柱,是一座小巧玲瓏的單簷龐殿式建築。此亭建於明代,現石柱上有題記。亭內神龕中供奉銅質達摩坐像。龕上懸有清乾隆皇帝所題“雪印心珠”四字匾。此亭現為寺僧做佛事的場所,內有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鑄造的銅鐘及其它鼓、缽等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