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河北著名景點導遊詞

欄目: 河北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2.77K

河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達930處,居全國第一位。今天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河北著名景點導遊詞

河北著名景點導遊詞
河北著名景點導遊詞篇1

嶂石巖自然風景名勝區位於石家莊市西南100公里的贊皇縣西南處,總面積120平方公里,中心景區20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774米。此景點內峰巒疊嶂,奇峰突兀。怪石林立,幽洞深深,泉瀑淙淙,險峻中疊現奇偉,幽清中不失秀美。是一處自然風光絕佳的旅遊聖地,稱得起一方絕勝。

嶂石巖景觀主要為丹崖、碧嶺、奇峰、幽谷。其景觀特色大致可概括為三棧牽九套,四屏藏八景。三棧即三條古道;九套即連線三條古道的九條山谷;四屏乃整體看似四道屏障一樣而又相對獨立的四個分景區(九女峰、圓通寺、紙糊套、凍凌背)。

這四個景區中有八處著名勝景:九仙聚會、巖半花宮、晴天飛雨、迴音巨崖、槐泉涼意、凍凌玉柱、重門鎖翠、疊嶂懸鐘。這三棧四屏、八景九套之間均有小路相連,將120個景點連珠綴串,迤邐展開。

其中天然迴音壁、凍凌玉柱、霧洞、佛光為嶂巖四絕;晴天飛雨、石乳靈泉、雲崖撒珠、銀瀑落湖又為嶂巖水景四絕。雄偉的嶂巖三疊,奇秀的九女峰使人歎為觀止;一線天、三秀峽、槐泉峪、乳泉洞、大天梯等一串串的自然景點令人神往。千年古剎槐泉寺、三棧勝境玉皇廟暨千佛碑、大王臺、義軍寨等人文景觀是尋古探幽的佳地。

嶂石巖自然生態良好,山麓、棧頂皆被喬、灌、藤、草所覆蓋。植物計98科654種,是華北地區保護最好、品種最全的天然植物園。春日,山桃花、杜鵑花、丁香、玫瑰、山丹、繡線菊滿山滿坡,展蕊怒放;盛夏,鬱鬱蔥蔥,到處流泉飛瀑,雲海、佛光奇異壯美;金秋,層林盡染,五彩繽紛,如火如荼;朔冬,霧松樹掛,玉柯瓊枝,冰柱擎天。

景區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年降水量747毫米,平均氣溫11.5度,最熱月平均氣溫軾22.1度,暑天至此,既無暑燥之煩,又無蚊叮之苦,盡享清涼爽愉之樂,實為休閒,避暑勝地。

景區中部著名的景點回音壁高110米,弧長300餘米,弧度255度,是全世界最大的天然迴音壁,現已載入吉尼斯記錄。

圓通寺景區位於嶂石巖景區西南部,圓通寺建於峰石巖第二層陡崖即二棧之上。在嶂石巖停車場下車,西行即至八角門,前行500米可見一巨石,這就是被傳為明代圓通寺大寶和尚講經處。由講經臺上行過憩腳巖,可見魔方、甲門景點,再行即至一線天景點。

河北著名景點導遊詞篇2

白洋澱是中國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於河北省中部。舊稱白羊澱,又稱西澱。因電影《小兵張嘎》而馳名中外。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沖積扇交匯處的扇緣窪地上匯水形成。現有大小澱泊143個,其中以白洋澱較大,總稱白洋澱。面積336平方千米。水產資源豐富,淡水魚有50多種,白洋澱由堤防圍護,澱內壕溝縱橫,河澱相通,田園交錯,水村掩映。澱上波光盪漾,水鳥啁啾,蘆葦婆娑,荷香暗送,構成了一幅生態美景。素有華北明珠之稱、亦有“北國江南、北地西湖”之譽。20xx年,保定市白洋澱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旅遊景區。

白洋澱(Bai-yang Lake,亦作Baiyang Lake),又名西澱,古稱掘鯉 白洋澱

-澱。白洋澱上游接納海河水系中大清河上源唐河、瀦龍河來水,下游由大清河排出。湖區水產豐富,蘆葦分佈面積廣。環湖窪地大多已改為稻田。

白洋澱是國家級5A景區白 洋澱在河北安新縣境,地處京、津、石腹地,各距離150公里左右,總面積366平方公里,這裡古有“北地西湖”之稱,今有“華北明珠”之譽,詩讚“北國江南”,歌詠“魚米之鄉”,是帝王巡幸之所,“荷花澱派”誕生之地,雁翎神兵揚威之處,“小兵張嘎”造就之域。

白洋澱水域遼闊,煙波浩淼,勢連天際,總面積366平方公里,澱區被39個村落、3700條溝壕、12萬畝蘆葦分割成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143個澱泊。

白洋澱氣候宜人,風景絕美,四季競秀,妙趣天成。春光降臨,蘆芽競出,滿澱碧翠;每至盛夏,“蒲綠荷紅”,岸柳如煙;時逢金秋,蘆蕩飛雪,稻俗飄香;隆冬時節,堅冰似玉,坦蕩無垠。

白洋澱是典型的北方溼地,自古以來就以物產豐富著稱。它是鳥的王國、魚的樂園、多種水生植的博物館,有著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白洋澱遊區分六大景區,即鴛鴦島民俗文化景區、荷花觀賞景區、生態遊樂景區、休閒娛樂景區、碼頭觀光景區、民俗村觀光景區。每個景區各具特色,它們集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使所有的客人遊得盡興,玩得開心、吃得爽意,住得溫馨。

河北著名景點導遊詞篇3

避暑山莊,又稱“熱河行宮”、“承德離宮”。它從康熙四十二年(1720xx年)開始動工興建,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最後落成,歷時89年。清代前中期的幾位皇帝幾乎每年都來這裡消夏避暑,處理政務,通常是每年農曆四、五月份來,九、十月份返回北京。避暑山莊實際上已成為清朝的第二政治中心。整個山莊佔地564萬平方米,山莊可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兩部分,宮殿區由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四組建築組成。苑景區又分為山區、湖區、平原區三部分。以山區面積最廣,約佔山莊總面積的70%多。山莊集全國園林精華於一園,具有南秀北雄的特點。

清代山莊內共有亭子90座,堤橋29座,碑刻摩崖25處,假山疊石70餘組,殿宇、樓堂、寺廟、亭臺、塔閣等各種建築120餘組,總建築面積達10萬多平方米。康熙皇帝以4個字命名的36景和乾隆皇帝以3個字命名的36景最為著名,合稱“避暑山莊72景”。康熙皇帝稱讚這裡是“自有山川開北極,天然風景勝西湖。”山莊宮牆長約10公里,因為它形似長城,承德人親切地稱它為“小長城”。宮牆外是仿全國各族著名廟宇而修建的皇家寺廟群,這些寺廟呈半圓形環繞在山莊外圍,形成眾星拱月之勢,象徵著當時全國各民族緊緊圍繞在清王朝統治中心的周圍。隨著歲月的流逝,朝代的變更,避暑山莊也歷盡了滄桑。新中國成立後,山莊才得到了新生,現在是全國儲存得最好、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是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外馳名的旅遊勝地。

清朝初年,中國藏傳佛教在我國蒙、藏地區(包括青海、新疆)勢力強大,教徒信仰虔誠,佛經教義是蒙、-民的精神支柱。喇嘛教上層人物在政治上有效地控制著地方政權,經濟上匯聚著大量財富,文化上掌握著經堂教院。清政府為加強對北疆的統治,鞏固國家統一,對邊疆各少數民族實行“懷柔”政策。“懷柔”政策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對蒙藏民族採取“因其教不易其俗”、“以習俗為治”的方針。乾隆說“興黃教,即所以安眾蒙古,所繫非小,故不可不保護之”。反映了清統治者以順應少數民族習俗、尊重蒙藏上層人物宗教信仰,來實現密切地方和中央政府的關係,鞏固國家統一為目的的戰略思想。

避暑山莊自康熙四十七年(1720xx年)駐蹕使用以後,皇帝每年秋獮(秋獮(xiǎn):中國古代在不同的季節打獵有不同的稱呼。在春季稱為春蒐;在夏季稱為夏苗;在秋季稱為秋獮;在冬季稱為冬狩。)前後均要在此長期停住,消夏避暑,處理軍政要務。由此而來的大批蒙藏等少數民族首領和外國使臣,每年都要到承德謁見皇帝,參加慶典。藉此,清廷便在承德大興土木,建造寺廟,為前來的上層政教人物提供瞻禮、膜拜等宗教活動場所,功能上同避暑山莊相輔相成,互為補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