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最新的廣東陳家祠導遊詞範文

欄目: 廣東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2.19W

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陳氏書院籌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二十年(1894)落成。陳氏書院是廣東規模最大、裝飾華麗、儲存完好的傳統嶺南祠堂式建築,被譽為“嶺南建築藝術明珠”,它集中了廣東民間建築裝飾藝術之大成,巧妙運用木雕、磚雕、石雕、灰塑、陶塑、銅鐵鑄和彩繪等裝飾藝術,是一座民間裝飾藝術的璀璨殿堂。陳家祠的建築雕塑飾件多達284件,包括石雕58件、木雕57件、灰塑57件、陶塑58件、磚雕41件、銅鐵鑄和壁畫13件。陳家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家祠也是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的所在地,是國家一級博物館。館內除長期設有《廣東傳統雕刻藝術》、《廣東象牙雕刻藝術》、《廣東刺繡》、《百年陳氏書院》、《舊廣州家居》等展覽外。還不定期展出各種廣東民間工藝品,如石灣藝術陶、廣州織金彩瓷、潮州金漆木雕、廣繡、套色蝕花玻璃等。21世紀以來,陳氏書院以“古祠流芳”之名兩度入選“新世紀羊城八景”,被譽為“廣州文化名片”,成為嶺南地區最具文化藝術特色的博物館和著名的旅遊景點。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新的廣東陳家祠導遊詞範文,歡迎借鑑參考。

最新的廣東陳家祠導遊詞範文

最新的廣東陳家祠導遊詞範文(一)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廣州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陳家祠堂坐落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山七路。陳家祠堂又稱“陳氏書院”,始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光緒二十年(1894年)落成,它是由清末廣東省七十二縣的陳姓聯合建造的,是廣東省著名的宗祠建築。陳家祠堂的建築結構可分為三軸、三進,建築面積達8000平方米。祠堂的每進之間既有庭院相隔,又利用廊、廡巧妙地聯接起來,共有九座廳堂和六個院落,祠堂的整體佈局上下對稱,殿堂樓閣,虛實相間,氣勢雄偉。“聚賢堂”是陳家祠堂中軸線的主殿堂,也是陳家祠整個建築組合的中心,堂的正面是一座寬闊的石露臺,周圍用嵌有鐵花的石欄板環繞。祠堂建成之初時的聚賢堂是供族人-之用,後來改作宗祠,兩邊的側房供書院使用。

建築風格

陳家祠的建築以裝飾精巧、堂皇富麗而著稱於世。木雕、石雕、磚雕、泥塑、陶塑、鐵鑄工藝等各種各樣的裝飾,遍佈在洞內外的頂簷、廳堂、院落、廊廡之間。既有大型的製作,也有玲瓏的小作品,裝飾風格或粗獷豪放,或精緻纖巧,各具特色,特別是在琉璃瓦脊的塑造上,更是廣羅古典故事,蒐集地方風物,琳琅滿目,美不勝收,風格獨具。祠前的壁間有六幅畫卷式的大型磚雕,每幅磚雕長達4米,是用一塊一塊的青磚雕刻好了以後再連線成一體的,立體、多層次的畫面裡有神話傳說、山水園林、花果禽獸、鐘鼎彝銘等等,就像是民間的藝院一般。陳家祠堂在1958年修繕后辟為廣東民間工藝館。郭沫若同志曾在1959年參觀後留有一首五言詩:“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勝讀十年書。陳家祠的建築裝飾工藝早在20世紀20xx年代已為國內外建築專家和學者所重視,德國和日本的建築藝術專著中已有專題介紹。1959年闢建為廣東民間工藝館(後於1994年更名為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至今)陳氏書院

。 1980年國家撥專款再次重修。 在陳家祠各廳堂、廊、院、門、窗、欄杆、屋脊、磚牆、樑架、神龕等處,隨處可見木雕、石雕、磚雕、陶塑、灰塑等傳統建築裝飾以及鐵鑄工藝,琳琅滿目。陶塑工藝集中在19座廳堂屋頂上的瓦脊;磚雕以東、西倒座外牆的最具規模;灰塑集中在瓦脊及院廊上,是南海灰塑藝人所作;木雕除樑架與大門及聚賢堂的屏風外,後座的11座雙層透雕神龕,體型高大,有“光緒十六年”、“回瀾橋劉德昌造”“源昌街時泰造”等題款。祠堂中的各種裝飾,豐富多彩,題材廣泛。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氏書院於光緒二十年(1894年)建成,是當時廣東省72縣陳姓人氏合資興建。目的為本族各地讀書人來廣州參加科舉考試時提供住處。陳家祠它的建築裝飾集中體現了廣東民間裝飾藝術的精華,巧妙地採用了木雕、磚雕、陶塑、銅鐵鑄等工藝進行裝飾,建築中的各種雕刻裝飾,主要由建築商到省內縣組織聘請大批能工巧匠集中到廣州製作。根據現有的資料,參加磚雕制的藝人有番禺的黃南山、楊鑑庭、黎壁竹,南海縣的陳兆南、樑澄、樑進等。其中以黃南山雕刻的數量最多,雕式也極為精巧,技藝巧奪天工,十分有名。陳氏書院是廣東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裝飾最精美的古代藝術建築,現為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結構佈局

陳氏書院坐北朝南,為中國“三進三路九堂兩廂杪”院落式佈局,由9座廳堂、6個院落、10座廂房和長廊巷組成,院東新闢有1.7萬多平方米的綠化廣場。其整體結構佈局嚴謹、虛實相間,廳堂軒昂,庭院寬敞幽雅。中進大廳聚賢堂為書院建築的中心,是當年族人舉行春秋祭祀或議事聚會的地方。堂宇軒昂,庭院寬敞。樑架雕鏤精細,堂中橫列的巨大屏風,玲瓏剔透,為木刻精品。屋頂上的陶塑瓦脊長27米,全高4.2米,是清代廣東石灣陶塑商號文如璧的作品。堂前有白石露臺,石雕欄杆嵌以鐵鑄的花卉等圖幅。堂寬五間,27米,進深五間,16.70米。用柁墩抬樑,設斗拱,21架6住出前後廊,屬通堂木框架。後金柱正中三間裝有12

扇雙面鏤雕屏門擋中,兩側裝設花罩。堂前有月臺,石雕欄杆及望柱均以嶺南佳果為裝飾,鑲嵌鐵鑄通花欄板,色調對比鮮明,裝飾華美,突出了聚賢堂的中心地位。中進東西廳面寬三間,14.05米,進深五間,16.70米。用柁墩抬樑,設斗拱,21架6柱山牆承檁,出前後廊。後金柱正間裝設4扇雙面鏤雕隔扇,後金柱次間和廳前後設通花隔扇。後進大廳三間是安設陳氏祖先牌位及族人祭祀的廳堂。大廳面寬五間,27米,進深五間,16.40米。用瓜柱抬樑,21架5柱後牆承重,前出捲棚式廊。廳後老簷柱之間裝有5米高達7米多的木鏤雕龕罩。東西廳面寬三間,14.05米,進深五間,16.40米。用瓜柱抬樑,21架5柱山牆承檁,前出捲棚廊。廳門為14扇通花隔扇。廳後亦裝設木雕龕罩,但規模比大廳略小。東西齋和廂房略為低矮,是當年書院教學讀書的主要用房。東西齋為單間,人字形封火山牆承檁。齋內用花楣、隔扇和落地花罩組合裝飾。後窗採用套色蝕花玻璃窗,齋前有一小天井,顯得室內外格外清朗。東西廂房均用瓜柱抬樑捲棚式瓦面,出前廊。廂房用通花格巢狀色蝕花玻璃上落窗裝飾,光線柔和,顯得十分清新幽雅。這是珠江三角洲地區清代晚期特有的建築裝飾工藝,集中體現了廣東民間建築裝飾藝術之精華。其內外建築構件上巧妙地採用了木雕、石雕、磚雕、陶塑、灰塑、銅鐵鑄等工藝裝飾。圖案題材廣泛,造型生動逼真,雕刻技藝精湛,用筆簡煉粗放卻又精雕細琢,與雄偉的廳堂渾然一體,令整座書院堪稱一座巨集偉瑰麗的民間工藝建築寶庫。

木雕

陳氏書院中的木雕。數量最多,規模亦大,內容豐富。首進頭門樑架上雕有“王母祝壽”、“踐士會盟”等取材於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的木雕。其中為突出的是《三國演義》中曹操大宴銅雀臺一組,描繪曹操坐在銅雀臺上觀看校場各員大將比武的場面,突出刻劃了徐晃與許褚在比武后為了錦袍而爭奪難解難分的情景。木雕

此外各座廳堂、走放廊的樑架、雀替以及那長達540餘米的簷板上雕刻的各種瓜果、花紋圖案、人物、動物、無不凝聚了廣東木雕的精華。木雕工藝:木雕工藝是以雕刻材料分類的民間美術品種。一般選用質地細密柔韌,不易變形的樹種如椴木、樺木、楠木、樟木、柏木、銀杏、沉香、紅木、龍眼等木料上進行的雕刻,通常也指用木料雕刻成的雕刻工藝品。木雕之鄉:被譽為我國木雕之鄉的浙江東陽,有千餘年的木雕歷史,北京故宮及蘇、杭、皖等地,都有精美的東陽木雕留世。東陽木雕,是以平面浮雕為主的雕刻藝術。其多層次浮雕、散點-構圖、保留平面的裝飾,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又因色澤清淡,保留原木天然紋理色澤,格調高雅,又稱“白木雕”(示以木材的天然色澤,不同於彩繪),自唐至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民間工藝之一,被譽為“國之瑰寶”。

石雕

陳氏書院的石雕主要是採用麻石石材。多用在廊柱、月樑、券門、欄杆、牆裙、柱礎和臺階等地方。聚賢堂前的月臺石雕欄杆,是書院石雕裝飾工藝的典型,它融洽了圓雕、高浮雕、減地浮雕、鏤雕和陰刻等多種技法,以各種花鳥、果品為題材,用連續纏枝圖案的表現形式進行雕飾。又把雙面鐵鑄通花欄板嵌入欄杆中,使呈灰白淡雅的欄杆在色調深沉的鐵鑄欄板映託下,對比鮮明,主題突出,極富裝飾效果。 在其他的石雕裝飾中,如月樑、隔架、雀替、牆裙、簷廊欄杆及臺階垂帶,都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還有大門前的一對石獅(基座已失),石匠運用圓潤簡練的線條雕琢成形體活潑、神態祥和、笑臉相迎的瑞獸,這是廣東地區石獅造型的代表。

磚雕

主要裝飾在牆簷下、門楣、犀頭和簷牆上,也有作為花窗的裝飾。陳家祠堂

廣東磚雕從用材到技法都與北方或江南地區都有一定差別。雕制前先由藝人逐塊挑選。然後依據整幅圖層次的多少,將青磚按層排列,依次逐出所屬部分的紋樣,最後逐層逐塊嵌砌在牆上,形成多層次的畫面。其雕刻技法往往把了圓雕、高浮雕、減地浮雕、鏤空結合運用,其中尤為突出的是深刻技法、線條規整而又流中暢自如,纖細如絲,故又被稱為“掛線磚雕”。 陳氏書院首進東西廳的水磨青磚簷牆上,共有6幅大型磚雕,是現存廣東地區規模最大的磚雕作品之一。 石灣陶塑脊飾。清代在南海、番禺、順德和香港、澳門等地的祠堂廟宇或富家豪宅中,正脊上大都用石灣燒製的陶塑脊飾。早期生產的脊飾,多用浮雕花卉圖案紋飾,隨著石灣陶塑的發展,浮雕花卉圖案紋飾逐漸轉變為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為題材的人物脊飾,這種石灣特有的陶塑脊飾文化,後來由廣東人帶往廣西、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把自己家鄉的傳統文化傳往異國,這正上鄉土情懷的自然表現。

灰塑

廣東舊式民居,多數在山牆上兩邊用石灰堆出簡單的卷草紋。稱這"草尾"。在較富有的宅第或祠堂廟宇中,灰塑的使用範圍則隨建築的規格而擴大,它是廣東民間建築的主要裝飾工藝,由於灰需在現場製作,藝人便可根據題材和空間的需要,充分發揮其技藝,如將山川水澗景物隨形就勢穿透牆體,或將動物、花卉等

到塑造成凸出牆體20至60釐米,立體效果非常突出。形態栩栩如生。色彩喜用大紅大綠,富麗斑斕,充滿濃郁的民間藝術特色。 陳氏書院的灰塑主要用於屋脊基座、山牆垂脊、廊門屋頂、廂房和庭院連廊及東西齋的屋脊上,總長1800餘米,灰塑的題材與陶塑相近,主要是人物、花鳥、亭臺樓閣、山水美景等,均具有濃郁的嶺南特色。

陶塑

陳氏書院的陶塑五彩繽紛,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書院的正脊採用佛山陶塑共11條。首進5條和聚賢堂脊飾分別於光緒十七年(1891年)(聚賢堂脊飾於1976年被颱風颳倒,於1981年重塑)和十九年(1893年)燒製,中、後進的4條脊飾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燒製,後進大廳的脊飾則完成於光緒十六年(1890年)。11條脊飾中以聚賢堂的規模最大,其總長27米,高2.9米,連灰塑基座總高達4.26米。全脊共塑224個人物,題材包括八仙賀壽、加官進爵、虯髯客與李靖等,整條脊飾恰似一個巨大的舞臺。其他脊飾的題材主要是龍鳳、花鳥、瑞獸、山水以及歷史故事和人物群像等。

鐵鑄

陳氏書院聚賢堂前後石欄杆中嵌有鑄鐵欄板,即佛山鐵畫。其正面6幅為麒麟玉書鳳凰圖,臺階兩邊是雙龍戲珠,還有三陽開泰、年年有餘等。這些鐵鑄由佛山生鐵鑄造,打製或鑄造而成,工藝精湛,構圖精美。 此外陳氏書院內還有中國傳統建築特有的裝飾美術形式——壁畫和楹聯。書院東西廂房繪有多幅壁畫,壁畫的主要題材有滕王閣圖、夜宴桃李,人物有王勃、李白等。書院的楹聯主要表達對祖先功績的頌揚和緬懷,光大先祖文風巨集業的理想和願望。楹聯多為楷書,自成一格。

陳家祠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最新的廣東陳家祠導遊詞範文(二)

陳家祠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又稱陳氏書院。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動工,光緒二十年1894年落成,原為廣東72縣陳姓族人捐資合建的宗祖祠和書院,清末廢除科舉制度後,改辦學校,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對這座建築進行了保護和修葺。於1959年闢為廣東民間藝術博物館,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家祠的主體建築坐北向南,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整體建築面積6400平方米,長寬均為80米,“深三進廣五間”建築平臺一進高於一進,最高處達16.8米。平面佈局以聚賢堂為中心,其他單元按中軸線依次佈列,相互間以長廊連通,組成外封閉,內開放的格局。這種佈局嚴謹,主次分明,虛實相應,前低後高的形式,體現了我國南方祠堂建築體制和傳統建築藝術風格,被譽為“嶺南藝術建築明珠”

陳家祠的建築有兩個特點:一是,應用了多種建築藝術手段,整個陳家祠的建築主體和部件,都可見大量的木雕、石雕、磚雕、泥塑、灰塑、陶塑和彩繪;二是,極富嶺南風味,陳家祠的建築功能切合嶺南的氣候特點,如長廊貫通全院可以遮陽擋雨,房舍高達可以通風降溫,庭院滿目蒼翠,讓人感到清涼、爽快。陳家祠建築構件的比例和整體風格,裝飾的外觀造型和內容題材,都凸顯了嶺南的文化特色和風情、風貌。

來到陳家祠一進,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具有濃烈明間藝術韻味的屋頂脊飾,你們看,那蹲伏在屋簷垂脊上的六隊一米多高的灰塑獨角師,那是帶有避邪保平安的寓意。

現在我們重點了解一下陳家祠的花脊和磚雕。陳家祠的花脊共有十一條,總長度是165米,花脊分上下兩層,下層脊基為灰塑,上層脊基為陶塑,陶塑全是佛山石灣燒製的,採用玻璃釉彩,主要有黃、綠、寶藍、褐、白五色,人物均是:有前無後,有眼無珠,面部不施釉彩,各種人物的頭、手、腳服飾均定型化,分別以模具印製,屆時根據人物身份、形態的不同,選配組合,再以捏、按、奈、貼等手法加工完成。最後還要按仰視的要求,誇張處理人體比例和特定的神態動作,使人物栩栩如生。

請大家注意看看,每條花脊兩端有一對造型獨特的動物,它龍頭魚尾,長有兩根往上翹的長鬚,這就是古代民間傳說能防火避災的鰲魚,古人認為“巨鰲生於海,?而水能克火,故置於屋脊之上”不僅還使屋頂的輪廓線更加優美,同時,古人又取其”獨佔鰲頭“之意。表示了人們期望子孫科舉考試榮登榜首,高官顯貴的心裡。

大家看了那麼多石雕,我就跟大家講一下他的工藝流程,先按客戶對主題內容的要求進行平面或立體的設計,並分解為磚格編上號,然後依題材劃分區域性。選用統一規格的、質量上乘的青磚。運用浮雕、圓雕的技法,逐塊雕刻。最後按順序拼接鑲嵌於磚牆上,廣東磚雕以其雕技高超而著稱,能在質地鬆脆的青磚上雕刻纖細蒼勁的線條,如垂掛的直線一般,這就是廣東磚雕的獨特風格。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書院建築的中心,聚賢堂,是當年陳姓族人舉行聚會議事的地方,堂前石雕月臺的欄杆,是以各種花鳥、果品為題材,運用連續纏枝的表現手法來雕飾的。其望柱雕有“老鼠戲葡萄”。老鼠是十二生肖之首,老鼠與多籽的葡萄、石榴共戲,是暗喻百子千孫。望柱頭的雕飾更為特別,以花崗岩雕成一盤盤菠蘿、楊桃、桔子、仙桃、佛手、香蕉等嶺南佳果,既富有南國風情和裝飾美,又寄寓陳氏子孫終年以禮果奉祀祖先的虔誠之意,由此可見,廣東民間工藝的匠心獨運。

最新的廣東陳家祠導遊詞範文(三)

陳家祠,位於廣州的中山七路。光緒十四年(1888年)籌建,光緒十二年(1894年)建成,歷時七年。是當時廣東省72縣陳姓人氏合資興建的合族祠堂,因接受本族各地讀書人來廣州應科舉考試時居住,又稱陳氏書院。

因祠堂落成後,一直作為陳姓子弟讀書辦學的地方,故又稱陳氏書院。光緒三十一年(1920xx年)廢科舉後,書院改為陳氏實業學堂。民間期間,這裡先後為文範學校、廣東體育專科學校和聚賢中學。1950年設立廣州市行政幹部學校。

1957年,經廣州市人民委員會批准列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並由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進行全面維修管理。1959年闢為廣東民間工藝館。1960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由國務院頒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組藝術建築在文物部門的保護管理之下,得以發揚光大,供國內外人士觀摩鑑賞。 陳氏書院坐北朝南,門前有開闊的廣場,設有前、後、東、西四院,佔地面積13200平方米。建築外圍有青磚圍牆,形成一座外封閉內開放的建築群體,是典型的廣東民間宗祠式建築。

最新的廣東陳家祠導遊詞範文(四)

中國清代宗祠建築,原稱陳氏書院,在廣東省廣州市中山七路,是廣東地區儲存較完整的富有代表性的清末民間建築。 陳家祠始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建成於光緒二十年(1894),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陳家祠主體建築為五座三進、九堂六院,建築面積6400平方米。

陳家祠以大門、聚賢堂和後座為中軸線,通過青雲巷、廊、廡、庭院,由大小19座建築組成建築群體,各個單體建築之間既獨立又互相聯絡。 在陳家祠各廳堂、廊、院、門、窗、欄杆、屋脊、磚牆、樑架、神龕等處,隨處可見木雕、石雕、磚雕、陶塑、灰塑等傳統建築裝飾以及鐵鑄工藝,琳琅滿目。

陶塑工藝集中在19座廳堂屋頂上的瓦脊;磚雕以東、西倒座外牆的最具規模;灰塑集中在瓦脊及院廊上,是南海灰塑藝人所作;木雕除樑架與大門及聚賢堂的屏風外,後座的11座雙層透雕神龕,體型高大,有“光緒十六年”、“回瀾橋劉德昌造”、“源昌街時泰造”等題款。祠堂中的各種裝飾,豐富多彩,題材廣泛。

最新的廣東陳家祠導遊詞範文(五)

廣州陳家祠是中國清代宗祠建築。原稱陳氏書院。在廣東省廣州市中山七路。清代中葉以後,廣東各縣多在廣州建書院,以供同宗子弟讀書或參加科舉考試,又是祭祖的宗祠。該祠規模巨集大,裝飾華麗,是廣東地區儲存較完整的富有代表性的清末民間建築。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建於清光緒十四年至二十年(1888~1894年),它是當時廣東省七十二縣陳宗親合資興建的族祠。陳氏書院以其精湛的裝飾工藝著稱於世,在它的建築中廣泛採用木雕、石雕、磚雕、陶塑、灰塑、彩繪和銅鐵鑄等不同風格的工藝做裝飾。雕刻技既有簡練粗放,又有精雕細琢、相互映託,使書院在莊重淡雅中透出富麗堂皇。

陳家祠堂坐落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山七路。陳家祠堂又稱"陳氏書院",始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光緒二十年(1894年)落成,它是由清末廣東省七十二縣的陳姓聯合建造的,是廣東省著名的宗祠建築。陳家祠堂的建築結構可分為三軸、三進,建築面積達8000平方米。祠堂的每進之間既有庭院相隔,又利用廊、廡巧妙地聯接起來,共有九座廳堂和六個院落,祠堂的整體佈局上下對稱,殿堂樓閣,虛實相間,氣勢雄偉。"聚賢堂"是陳家祠堂中軸線的主殿堂,也是陳家祠整個建築組合的中心,堂的正面是一座寬闊的石露臺,周圍用嵌有鐵花的石欄板環繞。祠堂建成之初時的聚賢堂是供族人集會之用,後來改作宗祠,兩邊的側房供書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