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5篇有關廣東七星巖的導遊詞範文

欄目: 廣東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3.96K

七星巖位於廣東省肇慶市,景區 總面積達8.23平方公里,因七座石灰岩峰排列狀如天上北斗七星而得名,以峰林、溶洞、湖泊、碑刻、寺觀為主體景觀。素有“嶺南第一奇觀”的美譽,景區內的摩崖石刻是嶺南地區儲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主要有水月岩雲、星巖春曉、天柱摘星、星巖煙雨、玉屏疊翠、千年詩廊、水中林趣、臥佛含丹、仙鶴呈祥、石洞古廟等景點。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5篇有關廣東七星巖的導遊詞範文,歡迎借鑑參考。

5篇有關廣東七星巖的導遊詞範文

5篇有關廣東七星巖的導遊詞範文(一)

肇慶七星巖位於肇慶市區北約4公里處,景區由五湖、六崗、七巖、八洞組成,面積8.23平方公里,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見城,美如人間仙景。七星巖以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巖峰、湖泊景觀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巖峰巧布在面積達6.3平方公里的湖面上,20餘公里長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風光旖旎。被譽為"人間仙境"、"嶺南第一奇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七星巖摩崖石刻是南中國儲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所以取名為七星巖。

七星巖原是由西江古河道形成的瀝湖,主體由閬風巖、玉屏巖、石室巖、天柱巖、蟾蜍巖、仙掌巖、阿坡巖七座石灰岩山峰組成,排列如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鏡的近600公頃湖面上,20多公里長的林蔭湖堤,如綠色帶飄般把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蓮湖和裡湖連結在一起,湖光山色,綽約多姿。

七星巖歷史悠久

早在晉代已有文字記載。唐朝文章家、書法家李邕(北海)曾慕名來遊,寫下了著名 七星巖風光的《端州石室記》,鐫刻在石室洞口石壁上。葉劍英元帥於一九六四年四月遊覽七星巖期間曾寫七絕一首:“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陽朔七堆山;堤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留天地間。”七星巖旖旎多姿,集“桂林之同,杭州之水”於一地,自古以來就有“峰險、石異、洞奇、廟古”之說,重點遊覽區有“七巖、八洞、五湖、六崗”,可供觀賞之景點達80餘處。天柱巖最高,海拔117米;龍巖洞最奇,洞中有洞,有“千年詩廊”之美譽;石峒古廟最古,洞中有廟。

門 票:60元(部分景點需另外收費)

建設

肇慶市委、市政府於一九九七年底先後投資1500萬元,在七星巖景區內的六個小島、七座山岩,八公里長的湖堤上安裝了環湖園林路燈560盞、1000瓦的射燈、彩色泛光燈250盞及3000米的彩虹管,運用目前最先進的第三代光源的變化多姿。以不同的顏色交錯投射到景物上,勾畫出七星巖景區內神祕幽雅的堤岸、小橋,花木,巖山與湖水交相輝映,使夜幕下的七星巖更加絢麗多彩;同時開闢了星湖夜遊專案,為廣大市民和遊客在夜色中游湖觀光提供了一個美麗的環境 ,再造出“第二星湖”。

近年來,增加了許多新的景點,如牌坊文化廣場,每當夜幕降臨,霓虹閃耀,遊人如鯽,全國目前最大的露天音樂噴泉啟動之時,七星巖牌坊廣場更顯得壯觀,每逢週末或節假日,這裡還可以欣賞一臺臺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真是令人如醉如痴。位於星巖東面的仙女湖,每當太陽西下,還可以觀賞到天然奇觀--臥佛吞日。在仙女湖與星巖之間湖面上新建的佛教大觀園--東方禪林,也可以領略到禪的奧祕。最近,新開挖了3公里長的"禾花水道",使星湖景區的遊覽面積比原來增加了五倍,並使得陸上景點與水上景觀渾然一體。如果你坐在遊船上環湖遊覽,你會有一種新的感受。

七星巖牌坊

位於景區中心湖南部,1959年落成,鋼筋混凝土仿古建築,高12米,寬17.5米,四柱三間,柱礎花籃形,四根大圓柱飾以硃紅,仿歇山頂,上蓋琉璃瓦,中門上方鑲嵌著朱德於1959年手書的“七星巖”三個大字,為肇慶的重要標誌物。牌坊北側有廣場,面積2.83萬平方米,是集娛樂、休閒、觀賞、購物於一體的活動中心和大型公共活動場所。廣場有廣東最大的音樂噴泉,廣場文化在省內頗有名氣,週末遊客可在此免費觀賞文藝演出。

七星巖摩崖石刻

位於景區中心,共有531題,其中石室洞有333題,是廣東省儲存最多、最集中 七星巖外拍的石刻群,1957年就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東石刻以唐為貴,七星巖就有唐刻4題。石刻以漢字為主,還有藏文和西班牙文。漢字各種書體俱全,以楷書為最,行書次之,其中唐代李北海正楷《端州石室記》是七星巖摩崖石刻的珍品。石刻群文體有詩、詞、歌、賦、對聯、題記,其中詩有252首,陳毅元帥撰詩稱之為“千年詩廊”。

石室洞

由龍巖洞、碧霞洞和蓮花洞組成,龍巖洞以小艇導遊,後兩洞可步行參觀。石室洞是七星巖開闢最早、景物最多的溶洞。穹隆高大,千姿百態,如夢如幻的景觀,令歷代文人騷客陶醉,並留下讚美的詩篇。洞中存各種文體石刻333題,可見石室洞在七星巖風景區中是何等的注目。

石峒古廟

位於七星巖東北部,仙女湖遊覽區內。始建於唐初,明萬曆十三年(1585)重建,清嘉慶三年 (1798)、道光二十二年(1842)重修,古廟置於巖洞中而得名。廟中供奉附近百姓的神,稱周氏神。因傳說廟中石鐘乳有一小洞曾流出白米,故有俗稱“出米洞”。

蓮湖泛舟

最佳觀賞點在紅蓮橋南風情碼頭處。

[1]此處設有竹排、搖櫓木船、電瓶船等,船在水中行,景色兩岸走,如在畫中游,休閒舒適、快意悠悠。自古有云:“不乘舟遊湖,不知湖光之勝,枉來星巖。”

肇慶的特產

肇慶裹蒸,是粽子的一種,用糯米、綠豆、肥豬肉,再加入適量的精鹽、麴酒、花生油、白芝麻、五香粉等配料精製而成。肇慶裹蒸用肇慶特產冬葉包制,呈枕頭狀或四角山包形。包制肇慶裹蒸的主要原料糯、綠豆和肥豬肉,其比例為10:6:4,包制好、未經蒸煮的裹蒸一般一隻約0.5 公斤。包制好的半成品要置於大缸中用猛火蒸煮8小時,邊蒸煮邊加入大量的清水,直至糯米、綠豆和肥豬肉溶化為止。目前,市面上個別店鋪節日期間製作的肇慶裹蒸,除用糯米、綠豆、肥豬肉外,還在其中加入冬菇、雞蛋、臘腸等。這種裹蒸被稱之為肇慶特種裹蒸王。肇慶裹蒸香氣橫溢,入口溶化,甘香,是當地居民歡度春節的傳統食品。

紫背天葵,名丹葉、散血子,是夏季清涼飲料中的佳品。 紫背天葵屬秋海棠科,是一種矮小的草本植物,長在陰暗溼潤的山崖上,葉面有毛,呈深綠色,葉背紫色。紫背天葵能清熱解毒,潤燥止咳。用開水沖泡,其色紫紅,味微酸,清香可口,若加入少許白糖,其味更佳,能消暑除熱,又有解酒之效。

氣候

禦寒避暑的遊覽勝地,七星巖風景區綠樹成蔭,涼風習習,年均氣溫攝氏21.6度,夏日最高月均氣溫攝氏28.9度 ,冬日最低月均氣溫13.4度,確是一個禦寒避暑的遊覽勝地。這裡最佳旅遊季節為七、八、九月和春節期間,最高日達4萬人次。

交通

從廣州到肇慶約二小時車程,肇慶火車站前的迎賓大道不遠處就是七星巖;肇慶市內有公共汽車,環湖旅遊專線車、出租小汽車和交通船都直達景區內。風景區內有公共汽車,環湖旅遊專線車、出租小汽車和交通船,旅遊、度假、開會都非常方便。

編輯本段

七星巖-景點歷史

七星巖歷史悠久,早在晉代已有文字記載。唐朝文章家、書法家李邕(北海)曾慕名來遊,寫下了著名的《端州石室記》,鐫刻在石室洞口石壁上。

葉劍英元帥於一九六四年四月遊覽七星巖期間曾寫七絕一首: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陽朔七堆山;堤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留天地間。”七星巖旖旎多姿,集“桂林之同,杭州之水”於一地,自古以來就有“峰險、石異、洞奇、廟古”之說,重點遊覽區有“七巖、八洞、五湖、六崗”,可供觀賞之景點達80餘處。天柱巖最高,海拔117米;龍巖洞最奇,洞中有洞,有“千年詩廊”之美譽;石峒古廟最古,洞中有廟。

編輯本段

七星巖-景點景觀

七星巖,隋唐至宋,稱棲霞洞。相傳桂林在遠古是海,海陸變遷後,隆起而成為今日的七星巖洞,100萬年來,石灰岩經雨水溶解成乳狀液,後又凝結,日積月累形成各種形狀,遂使那石乳、石筍、石柱、石幔千姿百態,蔚為奇觀。洞分上、中、下三層,上層高於中層10米,下層為地下河。遊覽中層,遊程820 米,洞內恆溫20℃左右。在隋唐時代,這裡就成為遊覽勝地,洞口有隋開皇十年(590年)曇遷題棲霞洞和唐顯慶四年(659 年)佚名玄玄棲霞全洞題刻。從巖口沿石級而下,有明朝張文熙寫的第一洞天大字。過老君臺、白兔守門,就是白玉長廊。這裡巖頂光潔平坦,石壁潔白晶瑩,有玉為牆壁雪為城之稱。繼續前行,佳景很多,有仙人晒網,米糧山,唐僧晒袈裟。

過了獅子搶黃沙景點,便是歌仙台。傳說劉三姐和她的情人白馬郎到了桂林七星巖,唱了三天三夜的歌,吸引了許多聽眾,後來三姐要走,白馬郎依依不捨,緊握她的手不放,三姐在他耳邊輕唱一首離歌,化成一尊石像成仙去了,因為聲音很小,只有白馬郎一人聽得清,只有這幾句流傳下來:少陪了,日頭落嶺在西方。天各一方心一個。過雲山壁畫,到廣場,這裡景點最集中,銀河鵲橋、十八娃娃倒攀蓮、奇象異洞等等,最後一景是送客蟠桃

七星巖雄偉深邃,整個遊程814米,洞中經年留下了許多詩文和題刻,也流傳美麗的傳說。以宋代詩人范成大的《碧虛銘》最為有名。明代畫家張文熙稱之為“第一洞天”,並刻於石壁之上。古人稱此景為“棲霞真境”。1963年葉劍英游完七星巖後,作詩寫道:“海洋沖刷山穿洞,石乳冰凝玉塑山。幽窟千年供避難,今遊人樂舜堯天。”

沒有天上宮闕,卻有北斗七星在人間;景在城中不見城,美如人間仙景。這就是七星巖最真實的寫照。七座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巖峰排列狀如天上北斗,鑲嵌在如鏡的湖面上,如夢如幻。葉劍英元帥亦詩讚:“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陽朔七堆山。”

七星巖位於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中北部,南臨城區,北倚北嶺山,面積約10平方公里,其中湖水面積6.5平方公里,是國家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景區湖中聳立著七座峻峭的石灰岩山,名曰:閬風、玉屏、石室、天柱、蟾蜍、仙掌、阿坡巖。形似北斗星,故得名“七星巖”,其中石室巖因古蹟眾多,成為遊覽的中心。圍繞七星巖的湖名曰星湖,劃分為五個湖:東湖、青蓮湖、中心湖、波海湖、裡湖。景區集“桂林之山,杭州之水”為一地,以“峰險、石異、洞奇、廟古”著稱,可供觀賞的景點有80餘處。景區分中心遊覽區、仙女湖遊覽區、東方禪林遊覽區、玉屏和閬風巖遊覽區、仙掌巖遊覽點及蔭梓崗(半島)遊覽點。可供遊人攀登的有天柱、石室、仙掌、玉屏和閬風巖。可供遊人參觀的石洞有雙源、石室和出米洞,其中前兩個為水洞,後者為旱洞。

特色景觀

七星巖牌坊

位於景區中心湖南部,仿古建築,高12米,寬17.5米,四柱三間,柱礎花籃形,上蓋琉璃瓦,中門上方鑲嵌著朱德於1959年手書的“七星巖”三個大字,為肇慶的重要標誌物。牌坊北側有廣場,面積2.83萬平方米,有廣東最大的音樂噴泉,是集娛樂、休閒、觀賞、購物於一體的活動中心和大型公共活動場所。

七星巖摩崖石刻

南中國儲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位於景區中心,共有531題,其中石室洞有333題,是廣東省儲存最多、最集中的石刻群,陳毅元帥撰詩稱之為“千年詩廊”。其中唐代李北海正楷《端州石室記》是七星巖摩崖石刻的珍品。

石室洞

由龍巖洞、碧霞洞和蓮花洞組成,龍巖洞以小艇導遊,後兩洞可步行參觀。石室洞是七星巖開闢最早、景物最多的溶洞。其令歷代文人騷客陶醉,並留下讚美的詩篇。洞中存石刻333題,可見石室洞在七星巖風景區中是何等的注目。

石峒古廟

位於七星巖東北部,仙女湖遊覽區內。始建於唐初,明清皆有重修,古廟置於巖洞中而得名。廟中供奉附近百姓的神,稱周氏神。因傳說廟中石鐘乳有一小洞曾流出白米,故有俗稱“出米洞”。

水月岩

石室洞南口左側,一座依山面水的宮殿式建築,名曰水月宮,水月宮旁湖面上有一組作放射式排列、玲瓏剔透的水亭,中間一座八角重簷,四旁各一座四角單簷,曲欄相接,連成一體,又以一道長橋連線湖濱,與水月宮合成一個整體。在亭上環視周圍景色,水、月、巖、雲人間天上渾然一體,便是水月岩雲。

5篇有關廣東七星巖的導遊詞範文(二)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桂林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七星巖因七星山而得名。七星巖早在五六世紀就有了文字記載,古時候曾叫棲霞洞、仙李洞、碧虛巖。它原是一段地下河道,後來地殼變動,地下河上升,露出地面成為現在的巖洞,至今已有一百萬年以上的歷史。巖洞露出地面後,雨水長期沿洞頂裂隙不斷滲入,溶解石灰岩,並在洞內結晶,形成許多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流石壩,千資百態,像一條雄偉壯觀、氣勢磅礴的地下畫廊,蔚為奇觀。七星巖分上、中、下三層。上層僅存老君臺等殘存的洞跡,下層是腳下仍在發育的地下河,現在供我們遊覽的是中層。遊程814米,最高處27米,最寬處49米,洞內溫度常年保持在20℃左右。

七星巖早在1300多年前的隋唐時代就已成為遊覽勝地。近年引進了鐳射、光導、多媒體等多項高新技術,力求虛實相間、動靜結合地為人們展現一幅全新的洞內奇觀,原本就以“棲霞真境”之稱名列桂林古八景的七星巖,從此更加瑰麗、迷人。現在我們開始遊覽。

第一洞天

請大家往巖壁上看,有四個大字:“第一洞天”,為什麼叫“第一洞天”呢?道教認為,神仙住的地方,總是名山洞府,而且鬥以“洞天”來命名,如“十大洞天 ”、“三十六小洞天”。“第一洞天”就是說七星巖是名山洞府中最好的。這四個字為明代進士桂林人張文熙所書。這邊有一塊較大的碑刻,是南宋時福建莆田人柯夢得寫的隸書手筆《迎送神曲》,當代文學家郭沫若在遊覽七星巖時,對此字評價很高。

姜太公釣魚

請大家回頭往右看,這像不像有一位老人在釣魚?據說,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姜太公,傳說姜太公的釣鉤是直的,意思是說願者上鉤。那麼有願意上鉤的魚嗎?有,那它在哪兒呢?

鯉魚跳龍門

請看洞頂,一條金色的鯉魚正在激流中奮進,向這邊游來。這是鯉魚的頭部、身部、尾巴,後邊還有飛濺的浪花。看來姜太公今天必定會滿載而歸了。中國古代有“ 三月渡津門,上則為龍”的說法,“津門”就是“龍門”,今天親眼見到“鯉魚跳龍門”的好兆頭,讓我祝大家平步青雲,事業有成!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就要進洞遊覽了,洞內道路曲折,遊人較多,請大家跟我走,不要攀爬鐘乳石,不要高聲說話,不要吸菸。

北斗七星

現在請大家仰望頭頂,這就是七星巖的最高處,在27米高的洞頂上,照耀著亮麗的北斗氣星,圍繞它的是無數顆閃爍不定的小星星,奇光異彩的星群,為我們展現出引人人勝的天穹美景。

老君臺

請看上面這個平臺,相傳,道教的李老君曾到這裡修煉,成仙后留下這座平臺,人們就稱為“老君臺”、七星巖因此又稱“仙李洞”。明代著名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來遊七星巖時,就攀洞懸梯,登臺勘察,在《徐霞客遊記》中記下了“老君臺”,因而廣為流傳。

古榕迎賓

請大家往上看,上面巖頂,是七星巖最高的地方,猶如浩瀚的天空,前面,一座巨大的鐘乳石山,迎面而立,很像一株枝繁葉茂的古榕,這是樹幹,這是枝葉。在我們廣西,榕樹是神樹,現在它長在七星巖的入口附近,是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萬里晴空常侯客,前年古樹喜迎賓。這個景叫做“古榕迎賓”。

露滴石筍

上邊這三個石鐘乳,有晶瑩的水珠往下滴,地面上,有三個與它對應著的石筍,這些所謂石筍很奇怪,真的是自己會不斷長高的,為什麼呢?因為巖體石頭為石灰岩,化學成分是碳酸鈣,當水沿岩石裂縫流過時,不斷溶解微量的碳酸鈣,當含碳酸根與鈣離子的水溶液沿洞頂的裂縫往下滴流時,因二氧化碳溢位,它會在洞頂上凝結或滴落下來沉澱凝固,還原成碳酸鈣。我們把凝結在洞頂逐漸往下長的叫石鐘乳,將在洞低凝結,逐漸往上長的叫石筍。它們都不停地長著,不過長得很慢。據研究,根據不同的條件,每120xx年才長1~20釐米。它們總有一天會連線起來的,你們看,前面那兩對不是快連線起來了嗎?

各位朋友,現在我順便講一點石灰岩居住區居民值得注意的保健知識。當我們用熱水瓶盛水,在其底部總會見到一些呈乳白色的沉澱物,這就是鈣質沉積物,如果長期喝了這部分水,又遇到排洩功能稍差的人很容易得膽結石、腎結石病。因此,長期居住在石灰岩地區的人,用熱水瓶的,其底部的水(3~5釐米高)不能喝,要倒掉。氣壓水壺最好不要使用,因氣壓水把底部的鈣質沉澱物翻上來,長期喝此水,易得結石病。

月宮白兔

這好像一隻小白兔,有眼睛、耳朵。大家一定很奇怪,我們看到的明明是一隻小黑兔,為什麼說是一隻小白兔呢?1949年前,人們是打著火把進來的,由於大家都想看這隻可愛的小白兔,煙燻火照,看的人多了,時間久了,就變成一隻小黑兔了。

廣寒宮

大家還記得“嫦娥奔月”的故事嗎?據說,到了月亮之後,嫦娥住在廣寒宮。請看上面像不像一座美麗、幽靜的宮殿,據說那就是神話中的廣寒宮。宮前有桂花樹,樹下站著一位仙人,她神情恍惚而又哀怨,人們說她就是嫦娥。她一直在思念著人間。

天宮古樹

大家站在這個地方看,前方那一座上下連線的鐘乳石,它和周圍的景構成了一顆樹的完整造型。這上面是樹冠、青枝、綠葉、這是樹根。這顆樹屹立在前方,通體洋溢位柔和的光芒,彷彿是天上那顆月宮桂樹的近距離寫真。這個景叫“天宮古樹”。

白石天篷

請大家往上看,這是七星巖頂最平坦、最潔白的地方,看起來像人工製作的天花板,其實它是天然形成的。因為這裡的石灰岩成分純淨,古地下河在這一段流得比較平緩,對洞頂的溶解較均勻,於是就形成了這個人工製作似的天花板,人們叫它“白石天篷”。我們現在走的是中層和下層結合比較薄的地方。這裡用腳一跺,可以發出“咚咚”的響聲,叫 “空谷傳聲”。不過,請不要太使勁兒,以免跺塌了。

邊寨風光

現在,我們到了一個視野開闊的地方,先看上面那個石柱,像不像生長在懸崖上的大柏樹?它枝繁葉茂,高聳入雲;大柏樹的右邊那個洞裡,還有一隻雄鷹,上面是頭,兩邊是翅膀,下邊是尾巴,它正昂頭展翅,向著遙遠的晴空飛去。右邊石壁上突出的部分又好像是一位邊防軍戰士,他頭戴軍帽,身者披風,手中緊握槍桿子,還牽著一隻警犬,正守衛著祖國的邊疆。在左邊,一直鳳凰正向著寨子展翅飛翔。夜幕快要降臨,大家請看這邊,黃昏的天空中蝙蝠成群。所以,我們把這片壯觀的景象叫做“邊寨風光”。

倒掛蝙蝠

大家看這裡有一直倒掛的巨大的蝙蝠,下垂的是頭部,上面是身軀,兩邊是翅膀。傳說,這是一直蝙蝠王,每天能吃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隻蚊子,由於有了它,所以七星巖裡,春夏秋冬都沒有蚊子。

獅子回頭望駱駝

看,前面是一頭駱駝,這是它的頭部、駝峰,後面是身部,下面呢,就好像一頭坐在這裡回過頭來的獅子,有頭、有腳、有背。相傳,它們是一對好朋友,它們跋山涉水,結伴而行,來到七星巖。駱駝身負重擔,感到任重而道遠。它們的前方快到一大片高大的密林了,裡面有高大的熱帶植物,五彩的藤蔓。獅子前面探路,走一程又回頭望一望駱駝,好像要對這個沙漠之舟囑咐些什麼。這個景叫“獅子回頭望駱駝”。

老人看戲

請看,前面好像一個舞臺,臺上正在演戲。演什麼戲呢?有人說演的是我國古裝歷史劇《三國演義》中的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大家現在往上邊看,這個石筍像不像一位正在看戲的老人?你看他頭戴氈帽,身穿長袍,一大把鬍鬚拖在胸前,雙手放在膝蓋上。臺上的戲演得很精彩,鏗鏘的鑼鼓與悅耳的唱腔使老人臉上露出了笑容,一道亮麗的鐳射彷彿老人聚精會神的眼睛,你看他邊看邊用手摸著鬍子,好像在說:“這個戲演得好,演得好。”這個景叫“老人看戲”。

仙人晒網

下面是地下河的暴露點,旱季水位下降,雨季水位上升,漲落相差兩米左右的地下河有沒有魚呢?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有為仙人在這裡打魚,後來仙人走了,但漁網還晒在這裡,看,這像不像一副被棄置水邊的漁網呢?有首民謠說:“仙人撒網,不分春秋;三千年一撒,五千年一收;年代久了,壞了網兜。”

滴水觀音

請大家看由上方,高高的岩石上佇立著一位中國人都非常熟悉的菩薩——救苦救難的觀世音。她將淨瓶輕輕一撒,為七星巖帶來潺潺的流水、靈動的聲音,她為人間不斷祝福,她通體發著聖潔的光芒,而她的身後,則是一道神祕的佛光,朋友們,在她面前,我們是不是要燃一炷香,許一個美好的心願呢?

五穀豐登

請往前面看,這是一座美麗的鐘乳石山,山上石乳像浮雕,刻工精巧細緻,色彩絢麗奪目,彷彿是由許多穀穗、麥穗、高粱穗和玉米棒堆積起來的米糧山。你看,這邊還有蓮藕、扁豆、長豆角,這是倒掛的葫蘆瓜、苦瓜、花生,花生旁邊還有一粒小小的花生米,這裡還有南瓜,好像一派五穀豐登的景象,所以取名叫“五穀豐登 ”。

巨石鎮蛇

請看手電照的影子,好像一條大蛇正在山洞。傳說,過去這條蛇經常出洞傷人,有一個大力士為民除害,決心要殺死這條蛇。一天,大力士進洞來了,蛇見了大力士,便凶猛的撲過來,大力士機智勇敢,搬了一塊大石頭把蛇壓住,從此,蛇頭就永遠這麼伸著。因此,這個景叫“巨石鎮蛇”。

獅子搶黃沙

這塊黃色石筍,閃閃發光,像流動著的黃沙。上面的小石筍像一頭淘氣的小獅子,在流沙上滾爬。這是頭、腳、身子、尾巴。有句順口溜:“獅子搶黃沙,使勁往上爬;只管抬頭看,不顧地下滑。”

三姐歌臺

這塊高大的石臺,相傳是廣西歌仙劉三姐在桂林傳歌的地方。劉三姐是一位聰明、伶俐、勇敢的壯族姑娘,她和阿牛哥來到七星巖,在這裡搭起歌抬,唱了三天三夜,方圓百里的父老鄉親都來到這裡聽她唱歌,跟她學歌,三姐的歌委婉動聽,廣為流傳,至今桂林的男女老少都會唱三姐的歌。大家有沒有聽過三姐的歌?我給大家唱一段吧!好不好?

鐳射豎琴

為了讓三姐的歌聲不斷,讓三姐的歌聲傳得更遠,我們在這裡專門增設了一架鐳射豎琴為之伴奏。八條藍色的光線,其實就是八根不同音符的琴絃,只要你用手去輕輕撥一下,那些光線就會彈出美妙的聲音來。

群龍戲水

請看這個洞裡,下垂的石乳,姿態各異,像不像空中大大小小的游龍,穿雲破霧,嬉戲而下?這下面還有幾條小龍呢,他們昂頭向上、尋親撒嬌。畫龍需要點睛,這些龍個個都有閃閃發光的眼睛,大龍小龍,栩栩如生,看起來真的像是在那裡翻江倒海、戲水揚波。這個景名叫“群龍戲水”。

水簾洞

現在,我們到了一個特別的地方,什麼地方呢?——孫悟空的老家。孫悟空的老家在哪兒呢?大家都知道,在水簾洞。看,這就是水簾洞。在孫悟空還沒有被壓在五指山下以前,他和猴子猴孫們常到這裡來嬉戲玩耍。累了,就在巖洞裡睡覺。你們看,孫悟空還在睡覺呢!夜宿石崖下,朝遊巖洞間;山中無甲子,寒暑不知年。

花果山

那麼,還有花果山,在哪兒呢?在這。這座山就叫做“花果山”,山上瑤林仙草不謝,蒼松翠柏常青,這裡有各種各樣的南方瓜果:看,這是菠蘿、這是桂林特產長南瓜、這是個大冬瓜;上面是一串串的香蕉、芭蕉、這是蟠桃,這是一個大佛手。還有南方最珍貴的水果荔枝和龍眼,孫悟空他的夥伴們玩在水簾洞,吃在花果山,他們說:“花果山上樣樣有,年年都是大豐收。只許著吃,不許帶著走。”

唐僧晒袈裟

上面這個石乳,像一個坐著的和尚,人們說他是唐僧。唐僧在取經途中,常常敵我不分,把妖魔當好人,所以吃了不少苦頭。有一次,他又不聽孫悟空的勸告,輕信了白骨精變的美女,被推下了這口八角井。要不是孫悟空及時趕到,把他救起,早就上了蒸籠,被白骨精吃掉了。但唐僧一身的袈裟早已經溼透了,只好把袈裟脫下來,晒在這裡,這是唐僧的袈裟。這個景叫“唐僧晒袈裟”。

再往這邊看,膽小怕事的豬八戒心有餘悸,只敢伸出頭來探探風聲。

雲山壁畫

前面的石壁上是一幅很美麗的圖畫,因為它是畫在雲霧繚繞的深山石壁上,所以叫它“雲山壁畫”。右邊畫的是一片汪洋大海,海上有船;左邊有山、有樹、有藤蔓、有河流,還可以看見兩匹馬正在低頭飲水,有小溪,溪上有橋,橋上有行人,還可以看出人人的倒影。真是:

縈迴滿地奇花,玉筍龍珠倒掛;

枯藤老樹發芽,誰作雲山壁畫?

平背犀牛

大家現在看這一塊岩石,它多像一頭向前望去的犀牛,直指前方的羚角,緊緊繃直的四蹄。其實,這是一塊從洞頂墜下的天然岩石,它朝上的一面,平平整整,像個棋盤,故又名“棋盤山”。相傳,日華、月華兩位仙人曾在此下過棋,七星巖內的《仙蹟記》和洞外的《碧虛銘》,詳細記載了唐朝臨賀令鄭冠卿在此遇仙的神話傳說。

江山多嬌

巖洞在這裡又一次豁然開朗,這裡最寬處49米,最高處10米,面積達2800平方米,可容好幾千人。這裡的山光水色或金碧輝煌或朦朧奇幻,一片碧蓮玉筍世界,簡直是整個桂林岩溶地表風光的地下縮影。奇異的景緻和它們在水池中的倒影交相輝映,真是:“美在景物裡,秒在倒影中。”大家再看這邊,從這一片巨集闊的景象中,我們可以看到氣勢磅礴的巍巍崑崙;這邊,我們又見茫茫無際的黃土高坡。這真是“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這一片景叫“江山多嬌”。

敦煌飛天

大家再看這裡,這塊倒長的石頭,下面是頭,往上是雙手、身體,彷彿一位從天上飛來的仙女,衣袂飄飄,身資綽約,惟妙惟肖,人間真是太美了,連天上的仙女也無比留戀,瞧這塊奇異的石頭,多像“敦煌飛天”。

冰山雪松

這一面的景色多像一片冰雪覆蓋的世界:這裡是一座晶瑩剔透的冰山,山上有輕盈美麗的冰花、皎潔如玉的冰塊,我們彷彿看到了一種喜人的異域雪景。而這裡,是一顆巨大的松樹,潔白的大雪將青青的松枝覆蓋,雪花的亮麗和松枝的翠綠交相輝映,為大家展現出一幅冰山雪松圖。“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鬆高潔,待到雪化時。”陳毅元帥的這首詩,大概也在描述這裡的美景。

雄獅怒吼

請往後方看,這裡有一頭不同尋常的雄獅,它是目前桂林的巖洞中最大的獅子。這是它的頭、眼睛、身體、尾巴。它正張著大嘴吼叫,“雄獅一聲吼,天地為之動 ”。這隻雄獅其實真的可以吼叫,不信我們可以在這兒跺腳,它會發出巨大的吼聲,讓你身臨其境地領略一下森林之王的雄風。

鵲橋相會

這座橋叫鵲橋,這裡叫做“鵲橋相會”。俗話說:“有情人終成眷屬。”但在浩瀚而美麗的太空,就有一對有情人長期分居在茫茫銀河兩岸,每年只有七月七日,才有可憐的一次相會。

大家請看左方遠處,那就是傳說中的牛郎,而回望我們的右上方,很容易就找到織女了。他們正在遙遙相望,在他們之間不斷閃爍的兩道光線,也許是在傳遞他們的心聲吧。而天穹上那兩個不斷追逐又永不重合的亮點,彷彿寓意他們永遠都無法長相依。因為,在這裡,有天兵天將在監視他們,這些天兵天將很像某些卡通人物。我們所在之處是七星巖內最壯麗的景區之一——時空隧道,它是由12道不斷旋轉的鐳射束構成的一個圓錐形隧道,置身其間,我們遨遊太空之感。遙遠的星空和古老的巖洞在這裡交像輝映,猶如太虛幻境。我們腳下的鵲橋,是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地方,也不知現在我們煞費苦心為他們建造的這條時空隧道,能否使他們渡過那無邊的銀河,從此永遠在一起。

大家再看這邊,天上的牛郎織女傳說,被生動第演繹在高高噴起的水幕上,深情的音樂中,牛郎和織女踏水而來,神情歡悅,但可惡的王母娘娘最終又無情地將他們收到天上。水和愛情都是人生中最柔軟的東西。這段精心製作的音樂和畫面,十分動人。“水幕電影”——七星巖內令人激動又使人惆悵的一個夢幻時刻。

石林幽靜

前面洞崖平臺上,眾多的小石筍、石柱、石鐘乳在藍色、淺藍色的背景光襯托下,猶如一片茂密、幽靜的小石林,令人若有所思。

女媧補天

請觀賞這個叫“女媧補天”的景。這是不周山,這是天柱。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兩個神打仗,一個是水神共工,一個是火神祝融。有一次,共工打了敗仗,一怒之下,用頭撞倒不周山,撞斷了天柱,天塌了一個大窟窿。女媧不辭辛勞,選天下最美的石頭,把石頭煉得和天一樣蔚藍,用來補天。這裡,就是女媧住的地方,這是鎮殿的武士、看門的雄獅,那今天女媧去哪裡了呢?我們來看這邊,哦,原來女媧正在這兒忙著呢,大家看,這塊石頭多像站立著的女媧,而她的旁邊,就是她用來補天的五色石了;瞧這塊石頭,上面顏色較暗,下面色澤斑斕,似乎還在火中燒煉。

大小珍珠幔

這個景,五光十色,璀璨奪目,好像是用一串串明亮的珍珠綴成的幔帳;在這個大幔帳旁邊,還有一個傘形的小幔帳,而它們身後這紅色的背景光,正像珠寶店櫥窗裡的天鵝絨,將這些珍寶一一襯托。這塊突起的岩石,很像兩頭獅子。你擁我擠的往上爬。左邊的那頭力氣大些,把右邊這頭擠到邊上來了,它們去幹什麼呢?原來它們爭先恐後是為了看七星巖的熊貓。你們看,那熊貓正悠閒自得地玩著一隻皮球。

葉公好龍

這個景叫“葉公好龍”。古時候有個人叫葉公,他非常喜歡龍,座位上刻的是龍,穿的衣服上畫的是龍,這裡還有他精心雕琢的一條龍,葉公對龍真是喜歡得入了迷。住在龍隱巖和龍隱洞的兩條真龍聽說了,就想和他交個朋友,於是破壁而飛來到七星巖,這就是那兩條龍。誰知,葉公見了竟嚇得魂不附體,往後便倒。看!直到現在他的身子還沒有站直。

毛毛月

請大家往上看,這很像天上的毛毛月,這一圈是月暈。民間諺語說:“月亮起毛毛,草飛樹也搖”,“月亮起圓圈,出門帶雨傘”。就是說有月暈就要颳風下雨,不過大家沒帶雨傘也不用擔心,洞內剛好可以躲雨。

奇象異洞

大家看,緊貼崖壁的是不是一頭大象?這是頭、身體、象鼻子。這塊岩石不僅酷似大象,簡直是著名的象鼻山的縮影。奇特的是,它的象鼻子裡還有一個小洞,小洞裡還有個大洞,真是洞內洞,洞外洞,大洞套小洞,洞中還有洞。所以這個景叫“奇象異洞”。

萬里長城

這裡的景緻是巖洞內岩溶地形的一種,叫做流石壩。洞頂含碳酸根與鈣離子的溶液滴在水中,再向四周散開,然後沉澱結晶漸漸形成流石壩這種地貌。大家看,這些彎彎曲曲的流石壩,是不是很像從高空鳥瞰的八達嶺萬里長城?

雙蛇入洞

請大家順著手電筒的光往前看,有兩條蛇正爭著遊入巖洞,蛇的樣子很逼真。這兩條蛇的形狀其實也是與流石壩的形成有關,兩處流石壩的邊緣一起匯入了洞中,於是就形成了這幅奇特的情景。

孔雀開屏

這組天然形成的石鐘乳,形似一隻開屏的孔雀,從它腹部升起的淡光映照出它的斑斕五色、生輝錦羽。孔雀是不輕易開屏的,它今天似乎是因為大家的到來而特別高興。這真是:“山水有情皆好客,巖洞無處不迎賓。”

梯田風光

這裡是一處“流石壩”地貌較為發達的景緻。由於坡形地勢,流石壩形成一層層氣勢壯觀的石梯田,田裡面還有水。順便說一句,距桂林100公里的龍勝縣,就有著天下一絕的龍脊梯田風光,大家如有時間,很值得去看一看。

祝壽蟠桃

這個景好像一份祝壽禮品,一個古樸雅緻的紅砂陶盤,盛著一隻大蟠桃,因此叫“祝壽蟠桃”。其實,這裡是一個正在成長的石筍,它上方還有水在往下滴,它以後還會長成更大的“蟠桃”。桃,在我國民間傳統上是作為長壽、喜慶的象徵。

七星巖就要遊覽完了,讓我們借這一景物向貴賓表示良好的祝願,祝大家身體健康、旅途愉快。歡迎大家有機會再來參觀!

七星巖又叫棲霞洞、碧虛巖,在普陀山西側山腰。這裡原來是一段地下河道,後來地殼運動,河道上升,露出地面,成為巖洞,今已有一百多萬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裡,雨水沿洞頂不斷滲入,溶解石灰石,並在洞內結晶,於是形成了千姿百態,玉雪晶瑩的石鐘乳、石柱、石筍、石幔。

該景區由散落在廣闊湖區的七巖、八洞、五湖、六崗組成,以山奇水秀、湖山相映、洞穴幽奇見勝。景區內七座挺拔秀麗的石灰岩山峰佈列如北斗七星,故名七星巖。它分南北兩列,南列由東而西為閻風巖、玉屏巖、石室宕、天柱巖、仙掌巖等,唯阿坡巖獨峙北部。兩列之間有一土山,山上西有波海樓,東有星湖旅行社。石室巖早在幾百年前就以風景幽奇而聞名全國,是星湖遊覽中心,為七星巖景區名勝古蹟較集中之處。巖頂名嵩臺,相傳是天帝宴請百神之所。巖下有一特大的石室洞,洞口高僅2米餘,洞內穹窿寬廣,頂高達30餘米,石乳、石柱、石幔遍佈其間。洞中有地下河,泛舟邀遊可覽漩礬臺、黑巖、鹿洞、光巖等景。石室洞內最著名的還是石刻,洞口有唐李邑匿所書的《端州石室記》碑刻。洞內摩崖石刻林立,計有270餘處,上自唐宋,下至明清,多出自名家之手,有“千年詩廊”之稱。石室洞右側有水月宮,它始建於明朝,1957年重修,依山傍水,紅牆綠瓦,與巖前五龍亭、飛龍橋遙相輝映。石室巖上的攬月亭和水月宮倒映入湖,其景甚妙,被稱為,“水月岩雲”。湖區北部的阿坡巖東麓下有雙源洞,長270多米,內有兩源合一的地下河,曲折幽深,奇巖怪石瑰麗奇特,遊人可乘小艇入洞遊覽。在星湖南部有星湖遊樂園,佔地20多萬平方米,是現代遊樂設施與中國園林融為一體的大型遊樂園。

七星巖分上、中、下三層。上層僅存老君臺等殘存的洞跡,下層是腳下仍在發育的地下河,現在供我們遊覽的是中層。遊程814米,最高處27米,最寬處49米,洞內溫度常年保持在20℃左右。有老人看戲.五穀豐登.古榕迎賓、白兔守門、仙人晒網,巨石鎮蛇、九龍戲水、銀河鵲橋等多達35處景觀,景觀瑰麗奇絕、妙趣橫生,栩栩如生。比喻為神仙洞府,第一洞天。

明代進士桂林人張文熙在七星巖入口題詞“第一洞天”,意思是說七星巖是名山洞府中最好的。1963年-游完七星巖後,作詩寫道:海洋沖刷山穿洞,石乳冰凝玉塑山。幽窟千年共避難,今遊人樂舜堯天。1963年郭沫若游完七星巖後,寫了一首詞於七星巖後洞口。

更有古人賦文雲:永珍森羅,舞臺上群仙奔逸。與蘆笛,懸殊大小,難分甲乙。地上洞天今有二,天星墜地居然七。廿四年,舊地又重遊,驚變質。乾坤改,太陽出。群鬼遁,陰霾閟。問誰疑躍進歌聲非實?電線穿崖光燦爛,雲梯緣壁途安謐。看紅燈天半照天門,何洋溢!

5篇有關廣東七星巖的導遊詞範文(三)

大家好,歡迎來到七星巖參觀。我是你們的導遊蔡國正。

七星巖在肇慶城區,北面有雄偉的山嶺,南面是滔滔東流的西江。所為借得西湖水一圈,更移陽朔七堆山。堤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地間。怎麼樣朋友們美不美啊?朋友們前面就是有杭州之水之稱的人工湖啦!請大家跟著我一起遊覽吧,記住不要走失了。星湖原來是江北岸、北嶺山的一片沼澤地,湖底有泉水湧出。長堤把十多公里的星湖分成了六大湖。朋友們想一想星湖大不大?好,我們向下一個景點出發。這是一個風景美麗的地方,有長條形的石山,高有96米。注意了!等一下解散的時候可不要爬上去哦。還有其他的景點 作文人網 你也可以投稿 ,蓮花洞、青蓮湖等等,你們可以自己去遊覽。今天大家玩的開心不開心?

今天晚上好好休息一下。明天還有更加好看、好玩的景點。

5篇有關廣東七星巖的導遊詞範文(四)

這次暑假,我與爸爸媽媽來到了南國旅遊休閒之都—肇慶。參觀了著名的旅遊景點“七星巖”。

七星巖景區是肇慶的核心景區,位於肇慶市城區,面積8.23平方公里。景區以峰林、溶洞、湖泊、石刻、廟宇為特色,被譽為“人間仙境”、“嶺南第一奇觀”。

走進七星巖我們首先來到了東方禪林。只見四大天王站立在石碑上,那站姿是那麼豪邁。扭頭一看如來佛祖坐立在石凳上,那神態是那麼和藹可親。

再往裡走裡面都是一些關於如來佛祖和觀音的一些石像,這些雕刻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接著我們來到了雙源洞。雙源洞是一條天然形成的地下湧道,洞內空氣清新十分涼快。洞內呈現出各種奇妙的景觀,如大象跑步、河馬戲水、大蛇出動等。這時,一朵唯美的蓮花吸引了我的目光。洞內彩色的熒光燈照耀在這朵蓮花上讓這朵唯美的蓮花變得五光十色、栩栩如生。

顯然我們還有一大段路程沒走完,但是已經接近中午了。我們只好走出了七星巖。

這趟旅程雖然很累,不過我還從中學到了很多的知識。不信的話,你也來七星巖走一趟把!

5篇有關廣東七星巖的導遊詞範文(五)

七星巖又叫棲霞洞、碧虛巖,在普陀山西側山腰。這裡原來是一段地下河道,後來地殼運動,河道上升,露出地面,成為巖洞,今已有一百多萬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裡,雨水沿洞頂不斷滲入,溶解石灰石,並在洞內結晶,於是形成了千姿百態,玉雪晶瑩的石鐘乳、石柱、石筍、石幔。

該景區由散落在廣闊湖區的七巖、八洞、五湖、六崗組成,以山奇水秀、湖山相映、洞穴幽奇見勝。景區內七座挺拔秀麗的石灰岩山峰佈列如北斗七星,故名七星巖。它分南北兩列,南列由東而西為閻風巖、玉屏巖、石室宕、天柱巖、仙掌巖等,唯阿坡巖獨峙北部。兩列之間有一土山,山上西有波海樓,東有星湖旅行社。石室巖早在幾百年前就以風景幽奇而聞名全國,是星湖遊覽中心,為七星巖景區名勝古蹟較集中之處。巖頂名嵩臺,相傳是天帝宴請百神之所。巖下有一特大的石室洞,洞口高僅2米餘,洞內穹窿寬廣,頂高達30餘米,石乳、石柱、石幔遍佈其間。洞中有地下河,泛舟邀遊可覽漩礬臺、黑巖、鹿洞、光巖等景。石室洞內最著名的還是石刻,洞口有唐李邑匿所書的《端州石室記》碑刻。洞內摩崖石刻林立,計有270餘處,上自唐宋,下至明清,多出自名家之手,有“千年詩廊”之稱。石室洞右側有水月宮,它始建於明朝,1957年重修,依山傍水,紅牆綠瓦,與巖前五龍亭、飛龍橋遙相輝映。石室巖上的攬月亭和水月宮倒映入湖,其景甚妙,被稱為,“水月岩雲”。湖區北部的阿坡巖東麓下有雙源洞,長270多米,內有兩源合一的地下河,曲折幽深,奇巖怪石瑰麗奇特,遊人可乘小艇入洞遊覽。在星湖南部有星湖遊樂園,佔地20多萬平方米,是現代遊樂設施與中國園林融為一體的大型遊樂園。

七星巖分上、中、下三層。上層僅存老君臺等殘存的洞跡,下層是腳下仍在發育的地下河,現在供我們遊覽的是中層。遊程814米,最高處27米,最寬處49米,洞內溫度常年保持在20℃左右。有老人看戲.五穀豐登.古榕迎賓、白兔守門、仙人晒網,巨石鎮蛇、九龍戲水、銀河鵲橋等多達35處景觀,景觀瑰麗奇絕、妙趣橫生,栩栩如生。比喻為神仙洞府,第一洞天。

明代進士桂林人張文熙在七星巖入口題詞“第一洞天”,意思是說七星巖是名山洞府中最好的。1963年-游完七星巖後,作詩寫道:海洋沖刷山穿洞,石乳冰凝玉塑山。幽窟千年共避難,今遊人樂舜堯天。1963年郭沫若游完七星巖後,寫了一首詞於七星巖後洞口。

更有古人賦文雲:永珍森羅,舞臺上群仙奔逸。與蘆笛,懸殊大小,難分甲乙。地上洞天今有二,天星墜地居然七。廿四年,舊地又重遊,驚變質。乾坤改,太陽出。群鬼遁,陰霾閟。問誰疑躍進歌聲非實?電線穿崖光燦爛,雲梯緣壁途安謐。看紅燈天半照天門,何洋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