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甘肅天水旅遊導遊詞(精選11篇)

欄目: 甘肅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1.4W

甘肅天水旅遊導遊詞 篇1

天水市是甘肅省第二大城市,位於甘肅東南部,自古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全市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新歐亞大陸橋橫貫全境。現轄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五縣和秦州、麥積兩區,總人口370萬人。境內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稱。天水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享有羲皇故里、軒轅故里的榮譽,羲皇始創八卦,天水被譽為“易學之都”。伏羲文化、軒轅文化、大地灣文化、先秦文化、三國文化、石窟文化、易學等博大精深。現有國家和省、市級重點保護文物296處,境內文化古蹟甚多,國內唯一有伏羲塑像的天水伏羲廟,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號稱“東方雕塑館”的麥積山石窟。中國縣制初始地,有華夏第一縣的美譽。天水八千年的歷史文化譜寫了中華文明的序曲,古城天水譽為“歷史古都”,全球華人祭祖聖地。

天水市地處陝、甘、川三省交界,東連祖國內地華中、華東及沿海各地,西通青海、西藏、新疆、直至歐亞大陸橋上的歐洲各國,南鄰祖國大西南,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北上翻越六盤山便可進入寧夏。天水正好在祖國的幾何中心,地處東經104°35′-106°44′、北緯34°05′-35°10′之間,市區平均海拔高度為1100米。天水市居西安至蘭州兩大城市中間。交通及區位優勢天水地處陝、甘、川交界地帶和西安至蘭州兩大城市的中點,隴海鐵路穿越全境,天水南站(徐蘭高鐵)正在規劃。G30連霍高速在20xx年在天水地區全線通車,G7011十天高速列入規劃,G310國道、G316國道橫貫東西,五條省道輻射南北,是西隴海線經濟帶甘肅段的東部起點、隴東南經濟文化物流中心,素有“隴上江南”的美稱。20xx年,全市貨運量佔全省總量的25%,客運量佔全省總量的30%;1998年以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全省各市地州始終列第二位,年均增長8.9%,對周邊地區有一定的輻射力、帶動力,區位優勢明顯。

關中—天水經濟區(以下簡稱經濟區)包括陝西省西安、銅川、寶雞、咸陽、渭南、楊凌、商洛(部分割槽縣)和甘肅省天水所轄行政區域,面積7.98萬平方公里,20xx年末總人口為2842萬人,直接輻射區域包括陝西省陝南的漢中、安康,陝北的延安、榆林,甘肅省的平涼、慶陽和隴南地區。經濟區地處亞歐大陸橋中心,處於承東啟西、聯接南北的戰略要地,是中國西部地區經濟基礎好、自然條件優越、人文歷史深厚、發展潛力較大的地區。加快經濟區建設與發展,有利於增強區域經濟實力,形成支撐和帶動西部地區加快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有利於深化體制機制創新,為統籌科技資源改革探索新路徑、提供新經驗;有利於構建開放合作的新格局,推動西北地區經濟振興;有利於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建設大西安、帶動大關中、引領大西北;有利於應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承接東中部地區產業轉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甘肅天水旅遊導遊詞 篇2

天水,位於甘肅東南部,自古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全市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新歐亞大陸橋橫貫全境。現轄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五縣和秦州、麥積兩區,總人口328萬人。境內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稱。

天水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享有“羲皇故里”的殊榮,是海內外龍的傳人尋根問祖的聖地。境內文化古蹟甚多,現有國家和省、市級重點保護文物169處,其中大地灣遺址儲存有大量新石器時代早期及仰韶文化珍品。國內唯一有伏羲塑像的天水伏羲廟,雕樑畫棟,古柏森森。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被譽為“東方雕塑館”的麥積山石窟,薈萃了從公元4世紀末到20世紀,約1620xx年間的7730餘尊塑像,並與大像山、水簾洞、拉梢寺、木梯寺等共同組成了古絲綢之路東段的“石窟藝術走廊”。同時,環繞麥積山方圓數十里分佈的植物園、仙人崖、石門、淨土寺、曲溪和街子溫泉度假村,共同組成了國家級森林公園---麥積山風景名勝區。人文景觀與自然秀色交相輝映,巧奪天工,吸引著無數海內外遊人。

天水市氣候宜人,物產豐富。適宜多種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林果瓜菜生長,為全國十大蘋果基地之一。森林覆蓋率達26.2%,是西北最大的天然林基地之一。這裡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現已探明的35種,其中金屬礦15種,非金屬礦20種。天水不僅有昔日輝煌,改革開放的春風更使勤勞勇敢的天水人民煥發出無限的改革熱潮和發展活力。今日的農業以實施種、養、加“六個百萬工程”為突破口,糧食生產穩步發展,林果、畜牧、蔬菜、農副產品加工四大支柱產業初具規模,農業產業化程序正在加速;天水是全國著名的五大電器工業基地之一,目前已形成了機械、輕紡、電子三大行業為主導的工業體系,一座西北電器城正在崛起,名牌戰略格局正在形成,工業結構高速發展和產品的進一步升級換代正在實施;五橫三縱省道國道及市區環形交通的貫通,天蘭、隴海鐵路複線的籌建,通訊網、電力網的擴建,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商貿流通業迅速發展,對外交流融合日益增加,投資規模不斷擴大,使天水這片古老的黃土地發生了深刻的歷史變化。全市國民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今天的天水,先後被列為全國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城市、老工業基地技術改造重點城市、科教興市重點城市、省級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和全省雙擁模範城。

天水古稱成紀,因相傳華夏始祖伏羲氏就誕生於此,所以又有“羲皇故里”之稱。天水市歷史悠久,歷代人文薈萃,境內文物古蹟眾多,幾乎每平方公里就有一處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天水伏羲廟、卦台山,是海內外炎黃子孫朝宗拜祖的場所;武山水簾洞,洞內樓臺、泉石、雕塑、畫像一應俱全;甘谷大象山,拔地而起,巍峨壯觀,山上有安詳、寧靜的大象山大佛;與麥積山毗鄰的仙人崖,群峰對峙,是一處儒、釋、道三教合一的遊覽勝地……還有與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崗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的麥積山石窟,以精美的泥塑藝術,險峻的洞窟著稱於世。

天水是甘肅少有的山青水綠的地方,由麥積山石窟和小隴山植物園、仙人崖、石門與曲溪等景點組成的麥積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風景名勝區,區內重巒疊翠、山環水繞,兼具江南水鄉的秀美和北國山川的雄奇,是理想的旅遊勝地。

甘肅天水旅遊導遊詞 篇3

天水位於甘肅東南部,東接關中,南通巴蜀,北扼隴坻,西倚定西、甘南,是隴東南地區最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貫通陝、甘、川三省的交通要道。這裡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有甘肅“小江南”之稱。現轄秦城、北道二區,秦安、甘谷、武山、清 水、張家川五縣.

天水是絲路重鎮,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得名於“天河注水”的傳說。人文始祖伏羲氏誕生於此;新石器時代的大地灣氏族在此創造了中國最古老的新陶文明;秦代先祖非子因在此為周孝王牧馬有功,被賜姓為“贏 ”,封地為秦,成為秦國的開業基地,遂有“秦州”之稱;漢武帝始建天水郡,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天水著名的旅遊景點以麥積山、仙人崖、伏羲廟、玉泉觀、卦台山、禮縣祁山堡、甘谷大像山、武山水簾洞、秦安大地灣為主,資源文化品味高,觀賞性強。天水旅遊接待設施已配套成龍,初具規模。

甘肅天水旅遊導遊詞 篇4

南郭寺,又名妙勝院,俗稱四月八山。位於天水市城南兩公里處的龍王溝東側慧音山坳。它依山傍水,氣勢恢弘。前臨?c水,揹負幽林,古柏蒼翠,巨槐參天,泉水北流,風景秀美,是遐邇聞名的古“秦州八景”之一的“南山古柏”所在地,被譽為天水第一名剎。南郭寺座南面北,由三座山門自西向東組成西院、中院、東院三個院落。

西院是南郭寺的主院,它主要包括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東西二配殿、東西二禪林院以及臥佛院。其中,山門前挺拔如蓋的“唐槐”和大雄寶殿院內南北橫逸斜出的“古柏”,被稱為“稀世珍寶”;而東禪林院則為“杜少陵祠”,塑有詩聖杜甫及其二子宗文、宗武像;西禪林院現為南郭寺公園接待處和辦公室;臥佛院緊臨西禪林院,建有臥佛殿一座,內供緬甸玉體臥佛一尊,該院內原有七級舍利磚塔一座,已塌毀。中院有關聖殿(也叫財神殿,傳說最早曾是南郭寺的藏經樓,毀於大火,清乾隆年間在其舊址改建關聖殿)、月季園、盆景園和花架通道。東院有馳名的“北流泉”和新建的“二妙軒”詩碑長廊以及梅園等。

甘肅天水旅遊導遊詞 篇5

坐落在天水城北天靖山麓,初稱城北寺、崇寧寺、山寺,後因山上有一碧水瑩瑩、清甜透腦的玉泉,且元代秦州教諭樑公弼建寺時,吟有“卦山寺北郊,名山有玉泉”之佳名而得名,歷代為天水市的道教勝地。

建於元大德三年(1299)。據《秦州志》、《天水縣誌》記載:元長春真人邱處機的弟子樑志通西行至此,愛其美景,遂築庵修洞,死葬庵中。現玉泉觀還有樑志通於元世祖至元丙子年(公元1281年)所遺寺碑。其主要建築有老君殿、文殊殿、文昌宮、玉皇閣、神仙洞、碑亭等。從現存“建立玉泉觀碑石”得知,最高層建築老君殿為元大德六年(公元1320__年)所建。現存建築大多為明清時重修。

玉泉觀內秦州八景之一的“玉泉仙洞”,相傳為蘆、樑、馬三真人坐化埋葬之地。洞西南有一碑亭,內藏元代書法家趙孟草書四幢,書五言絕句四首,筆法蒼勁圓渾,流朗明麗,質樸豪放,為趙書中別一面目,觀者無不為此珍品而讚歎。每年古歷正月初九,是玉泉觀廟會,當地人稱為“朝觀”。

甘肅天水旅遊導遊詞 篇6

我愛家鄉的南郭寺。

我愛南郭寺的山。它雖然沒有華山的險峻,沒有黃山的奇特,沒有樂山的壯觀,但它卻是那樣的溫和柔美。南郭寺的山不是孤峰獨起,盛氣凌人。山上鬆檜叢生,丁香溢彩,給南郭寺增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我愛南郭寺的樹。愛那在風雪中永不低頭的松柏,愛那被譽為“活化石”的銀杏樹,更愛那參天的古柏。據考察,這棵古柏已有20__多年的歷史了。古柏的樹幹很粗壯,葉子高低疏密有致,多得數不勝數,還綠的那麼新鮮,陽光照在上面,似乎葉子上有一個個小精靈在跳躍著……

我更愛南郭寺那甘甜可口的泉水。經過這裡,我總要嘗一口,那滋潤的味道,真是沁人心脾!曾經杜甫來喝過這裡的泉水,並作詩吟道“山頭南郭寺,北號水流泉”。

帶著北流泉的甘甜餘味,在給大家介紹一下早晨的南郭寺吧!早晨的南郭寺是無暇的,山頭還覆蓋著一層朦朧的薄霧,真是“霧鎖山頭山鎖霧”。早起的老人已經在南郭寺的山上開始晨練,他們的這種不服老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南郭寺還有“第一山”的美稱。據說,“第”字把草頭去了寫是為了更加體現出南郭寺的美麗,而“山”這個字要用五個筆畫寫,代表五嶽。

南郭寺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慢慢遊賞。

甘肅天水旅遊導遊詞 篇7

在我的老家天水,有一處著名的古剎名叫南郭寺。南郭寺不僅以風景優美著稱,而且因著名的唐代大詩人杜甫曾經在這裡居住過而聞名於世。

今年“五一”,我去了南郭寺。我站在山腳往上看,南郭寺隱隱約約地聳立在慧音山坳的樹林裡。

我十分興奮,順著崎嶇的山路快步向上爬行,一路上花香伴隨我們,我的心情是多麼舒暢啊!

剛剛還在雲霧中若隱若現的南郭寺矗立在我的面前。寺前有兩株參天唐槐,像兩把巨大的傘,茂葉蔽日。

我跟著一位導遊阿姨來到一棵古樹面前,她介紹說,這棵漢柏叫“柏抱朴”,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我抬頭仰望,啊,好一棵“柏抱朴”!

它呈“V”形,有兩棵主幹,朝南的一枝樹幹裡面像是空的,但枝頭生長繁茂。那朝北的一枝,上面卻寄生著一棵罕見的朴樹,當地俗稱“黑蛋樹”。關於這棵奇怪的樹,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相傳唐朝貞觀年間,唐軍西征至秦州,大將秦瓊和敬德到南郭寺拜佛觀景,將黃驃馬和豹花馬同拴在這棵樹上,但二馬不願同槽,互相踢鬥,很快將這棵樹撕為兩半,從此,長成橫臥南北的兩棵樹。

在南郭寺的內院,有一口非常有名的古井,名叫北流泉。當年,杜甫在此遊歷時曾寫過一首讚美南郭寺的詩:“山頭南郭寺,水號北流泉。老樹空庭得,清渠一邑傳。”北流泉的井口呈圓形,井很深,我趴在井口往下看,裡面的水清澈見底,猶如一面鏡子。我喝了一杯泉水,啊!

水真甜,真是沁人心脾。據科學測定,這井水裡含有人體必不可少的12種礦物質。在北流泉的左邊,還有一尊白色大理石雕刻成的杜甫雕像,紀念曾在此遊歷過的這位偉大的詩人。

游完南郭寺,我的心緒仍在悠遠的歷史故事裡徜徉……

甘肅天水旅遊導遊詞 篇8

一連好幾天都在下雨,讓人覺得心煩,好不容易一個晴天,不出去玩玩真是太可惜了。一大早,我們就出發去南郭寺,我們乘上26路公交車,不一會兒,就到達了目的地。

走進南郭寺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滿牆的爬山虎,這時候,它們的葉子已經變紅了,遠遠望去,像盛開的梅花,鮮豔欲滴。接著,我們便沿著臺階向山頂走去。穿過幾個新的建築物,我們便來到了一個很幽靜的小路上,路的兩邊是茂密的叢林,各種各樣的植物都換上了秋裝,紅的、黃的、綠的,呈現出了秋天獨有的風姿,一陣秋風吹過,還會有沙沙的聲音,讓人頓感心曠神怡。

等到我們氣喘噓噓的來到山頂,已經是上午十點鐘了,站在山頂向下看,整個天水市都伏在了我們腳下,平時看著那麼高大的樓房,這是卻變成了一座座小矮房,媽媽說古人有“一覽眾山小”的感慨,現在我們是“一覽眾樓小”了。山頂的.寺院內有許多奇特的樹,有國槐、龍爪槐、小葉樸等,它們的樹齡都在二百年以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棵樹齡有二千五百年的側柏,它樹幹高大,雖然已經乾枯,可它的樹頂上卻枝繁葉茂,呈現出無限的生機。

啊!南郭寺真是一個奇特的寺廟,難怪杜甫會留下“山頭南郭寺,水號北流泉。老樹空庭得,清渠一邑傳。”的著名詩句。

甘肅天水旅遊導遊詞 篇9

歡迎大家來到天水南郭寺!接下來我先把南郭寺的大致情況給大家介紹一下,南郭寺位於天水市城南兩公里處的慧音山坳,為隴右第一名剎。南郭寺建寺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為歷代詩人墨客覽勝之地。甘肅省天水市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該寺歷史悠久,宋代稱“妙勝院”,清乾隆救賜“護國禪林院”。始建年代因無確切文字史料而有不同說法,或認為始建於“春秋晚期”;或認為始建於“東漢初年”;或認為建於“隋唐早期”等。這些觀點依據多為推測,證據不足,難為信說。近人以董晴野先生為代表的“始建於北朝”的說法,鉤沉史籍,義理暢達,說服力較強,從之者眾。據此說,南郭寺開山迄今約一千六百多年。人世滄桑而文物猶存,乃華夏文明之寶。天水人民引以自豪。好了,我們的車已經到了,請大家收拾好自己的行李,保管好貴重物品,我們下車了。

南郭寺全寺以三座山門組成東、中、西三院,構造奇特,佛像多尊,雕塑栩栩如生,中山門內有前後院,前院東、西看樓,後為鐘鼓樓,東西為禪林院。現南郭寺西仍為""禪林院"",東為""杜少陵祠"",祠內有杜甫及侍童塑像三尊。後院為三間兩進寬闊巨集大的天王殿,原額懸摹北宋大書畫家米芾書""第一山""巨匾懸掛,氣勢磅礴。東山門為三間懸山頂牌坊,院內有關聖殿,東院觀音殿前新修八角亭,內有北流泉,清澈見底,水味甘美,終年不竭。寺前寺後廣植大片綠林,將南郭寺緊緊環抱,登山遠眺,全市景觀盡收眼底。現在我在南郭寺的西牌坊門前,那我們在進入寺院錢先看看這有兩株千年古槐,圍達七米多,虯枝攬雲,茂葉蔽日。是南郭寺的稀世珍寶之一,我們進入的第一個大殿是天王殿,正中塑有大肚彌勒佛像,兩旁是兩幅耐人尋味的對聯:“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人無所不容;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諸一笑。”彌勒佛兩側塑“四大天王”坐像,彌勒佛身後面南塑一手持魔杵、神態莊嚴的護法韋馱像,這尊塑像滿面機智精明,儼然一尊恪盡職守的護法神。好了請隨我進入院內,請大家跟我這邊走,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南郭寺的第二大稀世珍寶日。就是院內磚砌勾欄圍護二株生長達2300年至2500年南北欹側的千年古柏,

其中:南向一枝黛色霜皮,乾枯如紫,直插雲霄,但頂端仍是青春煥發,枝葉茂盛,西北向一枝已枯,北向一枝巧架於槐樹枝杈上,更神奇的是,她的已劈開的枯乾中寄生著一株胸圍108公分的黑蛋樹(朴樹),和老樹""相依為命"",據考全國只此一樹,觀者無不稱奇。這就是杜甫筆下的""老樹""。那麼在我們正前方的大殿就是大雄寶殿,神。在大雄寶殿內主要塑有“三方佛”、“二弟子”和“二菩薩”的雕像。“三方佛”是指釋迦牟尼佛、東方琉璃世界消災延壽約師佛和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二弟子”是指釋迦牟尼的兩位弟子,即:迦葉、阿藍;“二菩薩”是指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總之,每殿必有佛,每佛造型各不同。現在我們所在位置是南郭寺的東院,東院山門門額上懸掛書法家沙孟海先生所書的“南郭寺”三字匾,院內過亭前懸“北流泉”大字匾。杜少陵祠門庭上懸掛清代秦州知州張題寫的“杜少陵祠”豎匾一面,門庭內有忠武將軍周務學所書的“滿腔孤憤”門額一副。祠堂主體建築懸掛有霍松林先生題寫的“詩史堂”匾額一面,柱上掛有由清代詩人謝威風所撰,著名書法家毛選選楷書對聯一副,聯曰:隴頭圓月吟懷朗;蜀道秋風老洞多。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轉衰之際,滿腹才華卻報國無門,胸懷大志卻命運多舛。杜甫也曾當過幾任地方小官,但皇帝昏庸,奸臣當道,加上安史之亂和連年饑荒,民不聊生的殘酷現實使杜甫決意罷官遠行。公元759年7月,杜甫棄官攜家,翻越隴山,投奔遠在秦州的侄兒杜佐和好友贊公。可以想見杜甫跋山涉水,一路走來時心中無言的感傷。一個心懷國家和人民的赤子,一個夢想著太平盛世的詩人,當多年的理想在霎那間灰飛煙滅,杜甫的內心會湧出怎樣的淒涼和悲愴!雖然只是七月,但我想,那時一定會有一場漫天瀰漫的大雪,靜靜地飄落在杜甫傷痕累累的心靈裡。莽莽萬重山,孤城山谷間。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屬國歸何晚,樓蘭斬未還。煙塵一長望,衰颯正摧顏。出片名:風雪南郭寺,純樸的秦州人民以博大的胸懷接納了杜甫,侄兒杜佐、好友贊公的情誼也讓杜甫的心靈感到了久違的溫暖。

但讓人感慨的是,杜甫在秦州依然過著食不裹腹的艱難生活。除南郭寺親友時常接濟外,杜甫只能採藥晒賣,貼補家用,有時甚至不得不撿拾橡慄充飢。就是在這種極端的窮困中,杜甫登臨南郭寺,留下了這首足以讓秦州和南郭寺永傳青史的不朽詩作:“山頭南郭寺,水號北流泉。老樹空庭得,清渠一邑傳。秋花危石底,晚景臥鍾邊。俯仰悲身世,溪風為颯然。”蔥鬱的'南山古柏是幸福的,清澈的北流泉水是幸福的,默默地等待了近千年的南郭寺是幸福的。因為風證了一個偉大詩人曲折的心路歷程,分享了他無法訴說的長久痛苦和短暫歡樂。但秦州卻是無奈和悲傷的。這片曾經哺育了無數英雄豪傑的神奇土地卻無法給詩人一片安放靈魂的永遠的淨土。無以維繫的艱難生活和吐蕃將侵的戰爭威脅迫使杜甫在輾轉飄零三個月之後,在留下了一百多首優秀的詩歌之後,揮別南郭寺,飄然南下同谷,只給秦州留下了一個永遠無法磨滅也難以忘懷的蒼涼背影。那是一個詩人的背影,那是一個王朝的背影,那是一個歷史的背影。

甘肅天水旅遊導遊詞 篇10

8月1日早晨8點,王老師和她姐姐帶我們幾個同學去南郭寺遊玩,我們一路上可開心了!

我們說說笑笑地坐上公交車,轉了兩趟車,來到南郭寺。一到了南郭寺,就看見了一座雄偉壯觀的牌坊,上面寫著“南郭寺”三個大字,我們迫不及待地想馬上到寺內一睹南郭寺的芳容。我們沿山路往上爬,雖然有些人身體強壯,但爬了一會兒就叫苦連天。但是大家堅持著,爬了半個多小時才到南郭寺停車場。

沿著著高高的臺階上去,首先看到的是門口的唐槐,都1300歲了,樹幹粗壯、枝繁葉茂,像守衛南郭寺的衛兵。王老師和六個小同學合抱才能抱住這棵蒼天大樹。南郭寺的門以前是紅色的,現在漆都掉了,顯出一派滄桑古老。我們穿過大殿,去了看院中間的春秋古柏,那兩棵古柏2500歲了,和孔子的年齡差不多,這就是著名的“秦州八景之一”的南山古柏。那兩棵春秋古柏中間還有一個小葉樸,也長得很茂盛。院內還有衛矛、龍爪槐這些珍貴的樹。龍爪槐的枝幹像很多條騰飛的龍互相纏繞,令人不住地讚歎。

穿過幽靜的小路,我們又去東院參觀杜甫塑像。杜甫側躺著,手裡拿著一個酒杯,眼睛凝視遠方,好像在沉思,讓我想起很多他的著名詩篇。塑像旁邊是著名的“二妙軒碑”,是王羲之的字和杜甫的詩,令人賞心悅目。附近有一個造型別致的小亭子,亭子裡是北流泉,可惜今天井口沒開,不然我們就可以喝上香甜可口的泉水了。這眼清澈甘甜的泉水還進入了杜甫《詠南郭寺》的詩:“山頭南郭寺,水號北流泉。老樹空庭得,清渠一邑傳。秋花危石家底,晚景臥鍾邊。俯仰悲身世,溪風為颯然。”這樣的景配這樣的詩,真是絕了!

我們在涼亭欣賞了一會兒風景,又去了杜甫祠堂,跪拜了杜甫,還看了裡面的詩句,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南郭寺。

南郭寺真是一處令人神往的名勝古蹟啊,我希望以後還到南郭寺參觀。

甘肅天水旅遊導遊詞 篇11

大家好,我們已經到達了目的地――伏羲廟。

伏羲廟原稱太昊宮,俗稱人宗廟,始建於公元1490年,也就是明弘治三年,是典型的明代建築。伏羲廟整個廟宇坐北向南,現存建築為兩門三進,自南向北有牌坊、廟宇、月臺,碑亭,主殿,古柏等。大家能夠看到,伏羲廟大門前有三座牌坊,呈品字形鼎立,給人一種莊嚴崇高的感覺。牌坊上的匾依次寫的是“繼天立極”、“開物成務”、“開天明道”。

那麼大家此刻站的這個地方便是伏羲廟的前院,走過儀門我們將進入伏羲廟的中院,伏羲廟按照中國古代宮廷建築形式佈局建造,它坐北朝南,佔地1.8萬多平方米,主體建築依照南北中軸線,自南向北依次有戲樓、牌坊、大門、儀門、先天殿和太極殿、鍾亭、鼓樓沿軸線東西相對,整個建築群採用均衡對稱的格局,總體佈局沿南北中軸線縱向延伸,有主有次,前呼後應,具有典型的中國古代建築風格。

此刻,我們進到大殿裡面看看。大家此刻看到的大殿正中央神龕內的塑像就是伏羲的像,它是我國儲存最大的明代塑像。伏羲身披樹葉,目光炯炯。大家能夠看到他手中拿有一個盤狀物,那這個盤狀物又是什麼呢?這就是“先天八卦太極盤”。相傳是伏羲創造繪製的,伏羲畫卦的基礎是以陰爻和陽爻象徵陰陽,伏羲發現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都是由“陰”和“陽”兩種對立統一的因素組成的,於是發明了八卦,用陰陽相互結合的八種符號:乾、坤、震、坎、離、艮、兌,分別代表天、地、雷、風、水、火、山、澤這八種自然現象,成為世界的物質基礎,伏羲創造的易稱為“先天易”,其圖稱為“先天圖”,其卦稱為“先天卦”。

我們繼續前行,此刻大家看到的這座大殿便是先天殿了,那裡是整個伏羲廟的中心,是建築群的主體部分,在大殿兩旁大家能夠看到很多柏樹,這些樹基本上都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原先縱八行,橫八列,共有64棵古柏,是按照八卦裡64卦方位排植的。

大家此刻再來看一下這匹渾身有麟,長著翅膀的馬,這匹馬就是龍馬,為什麼那裡會出現這樣一座雕像呢?根據古書記載和民間傳說,伏羲氏受到龍馬負圖的啟示創畫了八卦。

那麼伏羲是在哪裡看到龍馬的呢?據說龍馬出於天水北道三陽川卦台山下的渭河,那裡流傳著伏羲畫卦的神奇傳說。在卦台山下,渭河中心有一塊巨石,高出水面3米多,呈圓形,中空外實,形似太極。相傳有一天,伏羲畫卦是忽然望見從渭河北岸上的一個洞中飛出了一匹龍馬,伏羲看到了龍馬身上的圖案,受到陰陽變化的啟發,創畫了八卦。

看完了龍馬塑,我們再來看看神龕左側的這兩個相互疊合的石盤,這就是著名的河圖洛書石盤。相傳遠古時期,洪水氾濫,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滅絕了人類,只有善良的伏羲、女媧受到雷公的啟示,鑽進了一個大葫蘆內才倖免於難。洪水退後,兄妹倆歷經千辛萬苦,承擔起重建家園的神聖職責。為了繁衍後代,伏羲和女媧務必結親,但他們是兄妹,不能結親,於是他們想了個辦法,兩個人約好分別應對面站在天水南北兩山上,將兩個石盤滾下山,如果石盤剛好重合在一齊,那麼就說明上天同意他們結合。結果石盤滾下來後結合在一齊,人類才得以繁衍生存。那裡的當地人相信已成婚的人摸一下伏羲廟中的磨盤,夫妻便會永久和睦。

為了弘揚伏羲文化這一民族文化瑰寶,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日,相傳是龍的生日,那裡會舉辦節慶活動“伏羲文化旅遊節”,海內外華夏子孫紛紛來到天水朝聖祭祖,觀光旅遊。

好,我的講解就到那裡,請大家自由參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