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北京旅遊導遊詞(精選15篇)

欄目: 北京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1.65W

北京旅遊導遊詞(精選15篇)

北京旅遊導遊詞 篇1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你們也可以叫我小澤,你們眼前的就是萬里長城。我感到非常榮幸!那麼我們就開始長城之旅吧!

那我來為你們介紹一下萬里長城,萬里,萬里長城是有垛子、瞭望臺、射口、堡壘。瞭望口是觀察敵人的情況的,射口是射擊用的,堡壘是保護好人的因為堡壘很堅固。

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牆上的條石很自然的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們來。當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期中機,就靠著無數的肩膀和手,一布一步的抬上這峭的山嶺。多少勞動人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長城。

這樣氣魄雄偉地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北京旅遊導遊詞 篇2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王,大家叫我王導就可以了。今天我帶大家參觀的是北京八達嶺段的長城,希望大家可以玩得高興、玩的快樂!

大家認真聽我講。為了安全大人們一定要帶還自己的孩子,管好自己的行李。做個文明出行人,管好自己的嘴,不說髒話;管好自己的手,不亂扔垃圾。

長城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象徵,它濃縮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兩千年的建築歷史,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遠看長城,他像一條巨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大家不信,可以站在長城頂上看一看,印證一下。

我們現在已經到了長城腳下。現在我們開始登長城。快點啊,後面的朋友不要掉隊!

站在長城我想給大家講一個關於長城的傳說:很久以前,也就是剛開始修建長城的時候,官府為了建長城把所有男人們都抓去修長城了,孟姜女的丈夫——範杞梁也被抓去修長城了。過了好多天,孟姜女也不見丈夫的訊息,於是孟姜女便一人去找。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在獲得丈夫的訊息,但丈夫已逝,悲痛欲絕的她放聲大哭,驚天動地的聲音使長城轟然倒塌……”

魅力的傳說聽完了,我們馬上就要到“好漢坡”了。“好漢坡”的意思是隻有好漢才能登上去。記得啊不到長城非好漢!現在大家慢慢登吧,我就不再參與了。餘下時間自由活動。

對了,我有照相機,給大家找一張合影吧!“一、二、三”“茄子”。Ok!再說最後一句,兩個小時後在汽車站集合!記住兩個小時哦!

北京旅遊導遊詞 篇3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區,與頤和園緊相毗鄰。它始建於康熙46年(1720xx年),亦稱“圓明三園”,是圓明園及其附園長春園、萬春園的統稱,是清代行宮式御園,佔地350公頃(5200餘畝),其中水面面積約140公頃(2100畝),有園林風景百餘處,是清朝帝王在150餘年間建立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

“圓明園”由康熙皇帝命名。“圓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時期一直使用的佛號。康熙皇帝在把園林賜給胤禛(後為雍正皇帝)時,親題園名為“圓明園”正是取意於此。雍正皇帝解釋說“圓明”二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說,“圓”是指個人品德0無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業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圓明園繼承了中國三千多年的優秀造園傳統,既有宮廷建築的雍容華貴,又有江南水鄉園林的委婉多姿,同時,又吸取了歐洲的園林建築形式,把不同風格的園林建築融為一體,在整體佈局上使人感到和諧完美,體現了中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是當時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園林。乾隆皇帝說它:“實天寶地靈之區,帝王豫遊之地,無以逾此”。圓明園不僅以園林著稱,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當豐富的皇家博物館。園內各殿堂內裝飾有難以計數的紫檀木傢俱,陳列有許多國內外稀世文物。園中文源閣是全國四大皇家藏書樓之一。園中各處藏有《四庫全書》、《古今圖書整合》、《四庫全書薈要》等珍貴圖書文物。圓明園,曾以其巨集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和“萬園之園”。

圓明園於咸豐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和焚燬,1979年,圓明園遺址被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於1988年建成圓明園遺址公園,僅存山形水系、園林格局和建築基址,假山疊石、雕刻殘跡仍然可見。在“西洋樓”舊址建有園史展覽館,供人瞻仰憑弔,令人痛定思痛。

北京旅遊導遊詞 篇4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到八達嶺景區觀光旅遊。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我很高興,望各能在八達嶺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長城是世界聞名的奇蹟之一,它像一條巨龍盤踞在中國北方的遼闊的土地上。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法的結晶,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徵和中華民族的驕傲。

遊客們,我們已經來到了著名的八達嶺長城,您向遠處看,可以發現這裡的長城分為南、北兩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龍騰虎躍、氣象萬千,景色十分壯觀。往下面看是有兩個門洞和u字形的城牆緞怕讞甕城。在甕城牆上內外兩面都有垛口牆,四面拒敵。倘若敵人攻破關門湧入城內,將受到四面守城將圍殲,敵人如落甕中。甕城是長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一般都建在地形險要的交通要道上。八達嶺的甕城也不例外。建在山脊上,受地形限制,依山就勢,東低西高,東窄西寬,僅有5000平方米。甕城內無井,水源缺乏,平常駐兵不多,守城部隊駐在西北三裡的岔道城。甕城中原有一座"察院公館",是供皇帝路過駐蹕或官員停留住宿的。甕城兩門之間相距63.9米,西門楣題額"北門鎖鑰",它的用意我在前面已經講過。

城門洞上,古進安裝有巨大的雙扇木門,門內安裝有木頂柱和鎖閂。平時,大門敞開,行人商旅自由出入;戰時城門緊閉,嚴實堅固;一旦發出反擊號令,城門洞又是千軍萬馬發起衝鋒的出口。甕城的東門楣題額為"居庸外填",修建於明嘉靖十八年。在"居庸外鎮"關城的城臺上,原來嵌有一塊石碑,為明朝萬曆年間刻制。從碑文可以看一帶長城,先後經80多年時間才完成。這碑中還記錄著修築長城的時間、長度、主持官和管工頭、燒頭、窯匠頭、泥瓦匠頭和名字,以明確責任。站在城上向下看,我們中以看

到來往不斷的車輛和從門洞穿過的遊人。這裡不僅是古代重要的軍事防禦關口,而且也是交通要道。從這裡南通昌平、北京,北去延慶,西北往宣化、張家口,"路從此分,四通八達"。八達嶺也因此得名。

我們往右下方看,在登城口的南側陳列著一門大炮,名為"這時威大將軍"。這門炮炮身長2.85米,口徑105毫米,由於中炮身上鑄有"敕賜神威大將"而得名。字最大的射程是500多米,可見當時的軍工業是比較發達的。

從關城城臺到南峰的最高處南4樓,城牆長685.8米,高度上升142.4米,特別是南3樓至南4樓之間,山脊狹窄,山勢陡峭,長城逶迤400多米。城頂最險處,坡度約為70度,幾乎是直上直下。南1樓和南2樓,都沒有修復二層,從南3樓遺存的柱礎看,原來也有鋪房。

南峰長城以南4樓地勢最高,海拔803.6米。登樓眺望,長城自西南向東北蜿蜓于山脊之上,宛如蒼龍,巨集偉壯觀。使人不由得想起我國著名的長城專家羅哲文先生登臨八達嶺長城時詠的詩;千峰疊翠擁居庸,山北山南處處峰。鎖鑰北門天設險,半哉峻嶺走長龍。從南4樓到南7樓,高度逐漸下降。南5樓與南6樓之間在長城的內側距城牆30米的山脊上,聳立著一座白色的小亭,這就是1987年6月落成的"貴州省修復長城紀念碑亭"。南6樓是一座鋪房,鋪房建在上層的頂上,面闊三間,硬山頂,紅柱子,灰色瓦,小巧玲瓏。這大概是當年"千總"的指揮所。

今天的長城,早已失去軍事價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廣大中外遊客,成為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隨著旅遊業的發展,長城這一中華民族的象徵,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遺產,會煥發出新的生機。以更優質的旅遊服務、更優美的旅遊環境迎接著大家的到來!

北京旅遊導遊詞 篇5

三陵是明朝十三代皇帝及皇后之陵墓的簡稱,在北京西北約44公里的昌平縣天壽山下的小盆地上,面積約40平方公里。從德勝門驅車直下,向北經沙河、昌平就可到達十三陵了。

十三座墓陵的建築佈局、規制等基本相同,只在面積大小、建築繁簡等方面略有差異。其中明成祖朱棣所葬之墓——長陵,是十三陵中規模最大的。長陵建於明永樂十一年(1420xx年),陵內有主要建築稜恩殿、明樓和寶頂。稜恩殿為我國現存形體最大的一座木結構建築。定陵是明神宗朱翊均的安寢之地,是十三陵中唯一被髮掘的陵墓,著名的十三陵地下宮殿就在這裡。定陵修建於萬曆十二年(1584年),規模巨集大,僅當年役使的軍卒、工匠就達三萬餘人。地下宮殿的發掘,出土了大量珍貴的文物,成為研究明代歷史的寶貴資料。另一座明陵——永陵,是明世宗朱厚聰的陵寢,其規模雖不及長陵,但構造精美細緻,其主要建築明樓,為十三陵建築之冠。

十三陵除以上景點供遊人觀覽外,還有著名的石牌樓(為我國最大的古石坊)及造型細膩、栩栩如生的石象生。1958年修建的十三陵水庫,更給十三陵增添了新的光彩,成為夏季旅遊的好去處。十三陵第九號皇陵——昭陵,也從1985年開始修復,1989年11月1日修復完畢,對外開放。十三陵為1961年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北京旅遊導遊詞 篇6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天安門廣場 ,我先為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天安門廣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它位於北京市區的中心.天安門廣場呈長方形,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總面積 44萬平方米。如果人們肩並肩地站在廣場上,整個廣場可容納100萬人,就是說全北京總人口的1/13都可以同時站在這裡,夠大的吧!

在明清時期廣場可沒有這麼大,當時它呈“T ”字形,“T”字的那一橫就是我們今天的長安街,那一豎就是從現在的國旗杆前至毛主席紀念堂前的這一長條形區域,在這一區域的兩側是按文東武西的格局分佈著 當時政府機關。解放後,原來廣場兩側的建築被拆除,從而形成了今天廣場的基本格局。

在天安門廣場的四周,有很多著名的 建築,現在我為大家以順時針方向做一個簡單介紹,就讓我們以廣場西側的人民大會堂開始吧!人民大會堂位於天安門廣場西側,是全國人民代表參政、議政、舉行 重大會議,當家作主行使主權的地方,建成於1959年,最高處46.5米,是現在廣場上的最高建築。整個大會堂由三部分組成,南部為人大常委會辦公樓,中部為萬人 大會堂,北端是國宴大廳,整座建築自設計到完工只用了10個月,是我國建築史上的一個奇蹟。

在廣場的北端是大家都很熟悉 的天安門城樓,它是新中國的象徵,就是在天安門城樓上,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向全世界人民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廣場的東側矗立著中國歷史博物館及中國革 命博物館,完工於1959年,那裡是收藏並展覽中國古代、近代歷史文物及革命文物 的主要場所。

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南面是毛主席紀念堂,原來在那裡曾有一座門,明代叫大明門,清代叫大清門,民國時又改為中華門,解放後拆除,1976年毛主席逝世後在其基址上建起了莊嚴肅穆的毛主席 紀念堂。紀念堂建成於1977年,是為紀念偉大領袖毛主席而建,現在毛主席的遺體安然地躺在水晶棺中,供人們憑弔、瞻仰、表達深深的敬意。

廣場的正中,巍巍聳立著中國第一碑——人 民英雄紀念碑,它是為了紀念那些自1840年鴉片戰爭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百多年來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及自由而拋頭顱、灑熱血的人民英雄們而建。整座 紀念碑高37.94米,座落在雙層基座之上,碑座四周鑲嵌有八幅漢白玉浮雕,反映了中國近百年革命歷史。紀念碑的背面是毛主席起草,周總理手書的碑文,正面是毛 主席親筆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鎦金大字。

天安門廣場是中國近代革命的見證人,反帝 反封建的五四運動、三˙一八慘案、一二˙九都發生在這裡。天安門廣場也是新中國誕生的見證人,更是今天人民幸福生活的見證人。現在,它已被全國人民評為“ 中國第一景”,每天都有來自海內外的朋友們到此參觀遊覽。

好!不多說啦!各位一定想在這裡照幾張相 吧?現在就請各位自由拍照,10分鐘後我們在北面國旗杆處集合,謝謝大家!

北京旅遊導遊詞 篇7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小導遊—(小吳),我將帶你們去一個風水寶地—北京!

北京位於華北大平原的西北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全國政治、文化、交通、旅遊和國際交往的中心,北京導遊詞。全市由11個區和7個縣組成。總面積1680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佔地1040平方公里。人口1150萬。北京為我國四大直轄市之首。

北京,已有3000多年的文字記載歷史和悠久的城建沿革。遠在70~50萬年前,這裡就是人類祖先的發祥地,“北京猿人”便在京西南的周口店等地繁衍生息。公元前586年,周朝的封侯國—燕國,在此建都,名“薊”,從此“燕京”之名流傳至今。14XX年朱棣奪得皇位,遷都北平,並改名為北京,北京之名從此開始。不久興建紫禁城等,經過十五年施工於1420年建成,1421年正式遷都北京。1644年清軍入關,明朝滅亡,清朝也在北京建都。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古老的北京獲得了新生,被確定為新中國的首都。

現在大家已經來到了北京的遠郊昌平區,那即將進入的就是十三陵景區。利用這段時間,我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十三陵的歷史背景和說明。

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在14XX年派了一些風水術士到北京選擇“吉壤”,其實就是吉祥的土地,準備修建陵寢。當時這些人找了很多地方,但是都不成功,最後直到明永樂七年,才選定了現在的這片天壽山陵區,在周圍有蟒山,虎峪,龍山和天壽山。這裡正符合了陰陽五行中四方之神的所在位置,就是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還有溫榆河經過這裡,真可以說是風水寶地。從此可見當時皇帝要為自己修建一個陵寢要耗費多少精力啊。隨後,就開始修建了長陵,經過四年終於竣工了。那明朝歷代的皇帝,也陸續在這裡修建了陵寢。而且從1409修建長陵一直到1644年明王朝滅亡,這200多年間,明十三陵的營建工程從來沒有間斷過。在這方圓40平方公里的範圍,埋葬了明代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還有許多的妃子,太子等等。可是這裡也沒能夠完整的保留下來,在清兵入關以後,為了報復金人將清太祖的祖墳毀掉,所以就將這裡燒了。後來在乾隆五十年的時候,為了籠絡漢人,就下令修繕陵區。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對這裡進行了大規模的開發,並且開放了的長陵、定陵和昭陵,其中定陵的地宮已經被髮掘了。現在這裡已經成為了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是世界上儲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現在大家可能在想:明朝不是有十六個皇帝麼?怎麼在這裡只有十三個皇帝的陵寢?其實原因很簡單,明太祖朱元璋因為建都南京,所以他的陵墓當然就在南京啦,也就是明孝陵;而明朝第二個皇帝建文帝,因為被朱棣奪取了皇位,屍骨下落不明,所以這裡就沒有他的陵墓;在明朝第七代皇帝英宗的時候,他曾經被宦官王振慫恿,率軍親征,後來在河北懷來的土木堡被瓦刺軍俘虜,這個事件稱為“土木之變”,一國不能無君,所以他的兄弟就被冊封為景泰帝,而後又上演了英宗重新奪取皇位的“奪門之變”,所以在十三陵中沒有景泰帝的陵墓,他以親王的禮節被安葬在西郊的金山口。這樣一來,大家一定都明白了為什麼這裡叫做十三陵了。

從十三陵出來,我們來到了清朝第一大貪官和珅的府邸—親王府

大門入園——後罩樓——龍王廟——西洋門——獨樂峰——蝠池——安善堂——流杯亭——垂花門——明道齋(展室)——大戲樓——綠天小隱——福字碑——澄懷擷秀——秋水山房——榆關——出園

乾隆四十一年,即1776年,和珅開始在這東依前海,背靠後海的位置修建他的豪華宅第,時稱“和第”。有說法稱、明弘治年間、大太監李廣也曾經置第於此。嘉慶四年正月九年級太上皇弘曆歸天,次日嘉慶褫奪了和珅軍機大臣、九門提督兩職,抄了其家,估計全部財富

約值白銀兩千萬兩,相當於清政府半年的財政收入,所以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同年正月十八,即1799年2月22日,和珅被“賜令自盡”。而宅子本身,則如願歸“愛豪宅不愛江山”的胞弟慶僖親王永璘所有。與此同時,嫁予和珅之子的乾隆之女和孝公主,仍居住在半座宅第中,導遊詞《北京導遊詞》。咸豐元年,即1851年,清末重要政治人物恭親王奕訢成為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改名恭王府,恭王府之名由此沿用至今。“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是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對恭王府的評價。民國初年,這座王府被恭親王的孫子溥偉以40萬塊大洋賣給教會,後由輔仁大學用108根金條贖回,並用作女生學堂。新中國成立以後,王府曾被公安部宿舍、風機廠、音樂學院等多家單位使用過。

如果說恭王府代表的是王府文化的話,那麼四合院應該就是能代表我們百姓文化的了,現在讓我們來到北京的老宅子—四合院!

四合院,可說是天下聞名,老北京人都說如果沒有了四合院,北京就像沒有了生命一樣,它倒是成了北京的“掌上明珠”!

北京的四合院所以有名,還在於它的構成有獨特之處,在中國傳統住宅建築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國住宅建築大部分是內院式住宅,南方地區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連成一體,稱作“一顆印”。這種住宅適合於南方的氣候條件,通風采光均欠理想。

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寬綽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獨立,彼此之間有遊廊聯接,起居十分方便 ,所謂四合,“四”指東、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圍在一起,形成崐一個“口”字形。經過數百年的營建,北京四合院從平面佈局到內部結構、細部裝修都形成了京師特有的京味風格。

北京正規四合院一般依東西向的衚衕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東、西廂房,四周再圍以高牆形成四合,開一個門。 大門闢於宅院東南角“巽”位。

四合院中間是庭院,院落寬敞,庭院中植樹栽花,備缸飼養金魚,是四合院佈局的中心,也是人們穿行、採光、通風、納涼、休息、家務勞動的場所。 四合院是封閉式的住宅,對外只有一個街門,關起門來自成天地,具有很強的私密性非常適合獨家居住。院內,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開門,一家人在裡面和親和美,其樂融融。由於院落寬敞,可在院內植樹栽花,飼鳥養魚,疊石造景。居住者不僅享有舒適的住房,還可分享大自然賜予的一片美好天地。四合院,也是華北地區民用住宅中的一種組合建築形式,是一種四四方方或者是長方形的院落。 一家一戶,住在一個封閉式的院子裡,過著一種安逸、消閒、清靜的日子,享受家庭的歡欣、天倫的樂趣,自然有一種令人悠然自得的氣氛。之所以這樣,北京四合院講究綠化,院內種樹種花,確是花木扶疏,幽雅宜人。老北京愛種的花有丁香、海棠、榆葉梅、山桃花等等,樹多是棗樹、槐樹。花草除栽種外,還可盆栽、水養。

盆栽花木最常見的是石榴樹、夾竹桃、金桂、銀桂、杜鵑、梔子等等,種石榴取石榴"多子"之兆。至於階前花圃中的草茉莉、鳳仙花、牽牛花、扁豆花,更是四合院的家常美景了。

它雖為居住建築,卻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

有些家庭,為了把院落裝飾點綴一番,還在院落一進門處的正對面,修建一個影壁,也即是一堵磚牆。在正對大門的這一面,一般都有花卉、松竹圖案或者大幅的書法字樣醒目地放置影壁正面。上書“福”、“祿”、“壽”等象徵吉祥的字樣。也有一部分影壁,繪上吉祥的圖案,如“松鶴延年”、“喜鵲登梅”、“麒麟送子”等等,給四合院內製造了一種書香翰墨的氣氛。也有的農家,採用“五穀豐登”、“吉祥如意”、“福如東海”的字樣或圖畫。這種影壁,設在大門之內的迎門處,有的是單獨建築的,有的是鑲在廂房山牆上的。影壁,也稱照壁,壁身都為正方形,四周用磚雕裝飾,中間的方塊為書法或者繪畫。照壁分為基座和壁身兩個部分,除去給庭院增加氣氛,祈禱吉祥之外,照壁也起到一種使外界難以窺視院內活動的隔離作用。

如果四合院沒了,那就徹底失去了老北京的文化色彩,那不僅是北京的符號,也是北京的魂兒。可想而之四合院是北京的一種文化特色,成為了北京美麗的風景線!

本次的北京四合院之旅就要到這裡結束了!

北京旅遊導遊詞 篇8

尊敬的各位考官!您好!我是考生_X,我已經準備好了,可以開始了麼!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頤和園參觀遊覽。我是此次頤和園之行的導遊員小趙,我很榮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遊覽,下面將由我來為大家講解頤和園。

我們現在正在去往頤和園的路上,利用這一段時間,我向大家簡短的介紹一下頤和園的歷史以及現在的狀況。

最早在遼金時代的時候,皇帝就已經開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園林了。當時在今天的萬壽山昆明湖一帶修建了金山行宮,將這裡稱為金山、金山泊。到了元朝,有將這改名為翁山、翁山泊。而明代初期則改稱西湖並修建了園靜寺,命名為好山園。到了萬曆是十六年,也就是1588年,這裡已經具有一定的園林規模,享有“十里山行畫裡,雙飛白鳥似江南”的稱譽。然而讓這裡真正成為一處皇家園林的是清代。在康熙年間就曾在此修建行宮,到了乾隆十四年到二十九年,也就是1749-1764年,就在原來的基礎上修建了清漪園,擴湖,推山,將湖稱為昆明湖,山叫做萬壽山。而且這裡還成了著名的三山五園之一。和我國古代的大多數皇家建築一樣,這裡也沒能躲過入侵者的踐踏,在1860年這裡被英法聯軍搶掠並且燒燬了。過了一些年,慈禧太后挪用了海軍經費對這裡進行了重建,而且光緒皇帝下昭將這裡改名為頤和園。可是在1900年的時候,頤和園又再次遭到了八國聯軍的嚴重破壞。從此之後對這裡所進行的重修,因為財力不足,所以後山部分長期都沒有修復。到了1912年,依照清室的優待條件,頤和園仍然掌握在遜帝溥儀手中。過了兩年,這裡曾作為他的私人財產一度開放,但是因為交通不便票價昂貴等原因,沒什麼人來。在1924年溥儀被逐出頤和園後,北洋政府將這裡正式改為對外開放的公園。1948 年12月,人民政府接受這裡後,經過綜合治理,仍然保持著其皇家園林的風貌。而且這裡還成為了世界上造景豐富、建築集中、儲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

我們即將所看到的頤和園共佔地290公頃,其中陸地四分之一,水面達到了四分之三。根據皇家園林建園的用途和特點,可將頤和園景區分為政治活動區,帝后生活區和風景遊覽區三個部分。

我們面前這座雄偉的建築就是仁壽殿。其實在乾隆年間的時候,規定凡是當朝的大殿就要叫做“勤政殿”,意思是遊園不要忘了勤理政務。到了頤和園的時候,便將這裡改為仁壽殿,取自孔子論語中的“仁者壽”,意思是施仁政的人可以長壽。現在,仁壽殿的陳設和原狀是基本一致的。殿內的地平床上有九龍寶座。它後面還設有紫檀木九龍屏風,屏風以紫檀木為框架,雕有九條鬧龍,中心是玻璃鏡,鏡面上寫有226個不同寫法的壽字。在寶座四周,還設有掌扇,角端等。其中角端是傳說中異獸,實際用處其實就是香爐。而殿內兩側的暖閣,是慈禧光緒還有王宮大臣休息的地方,當中有一幅百蝠圖的緙絲工藝品,中間還有一個慈禧親筆寫的壽字,因為蝠與福同音,所以這幅工藝品也被稱為百福捧壽。這個玻璃風景臺屏是用翠鳥的羽毛粘制而成的,大家可以看到,這個乾隆年間的作品雖然歷經二百多年可是還是色彩依舊。

接著往前走,我們就來到了樂壽堂。樂壽是出自《論語》中“智者樂,仁者壽”,意思是說,這裡就是仁者智者居住的地方。樂壽堂是生活區裡的主要建築,在乾隆年間,這裡是乾隆母親紐鈷祿氏居住在這裡,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就住在這裡。通過了水木自親,也就是樂壽堂的正門,我們也就進入了庭院。可以看到在庭院中陳設了很多的東西。銅鹿、銅鶴、銅花瓶,分別借鹿、鶴、瓶的諧音,取意“六合太平”,意思是天下太平。園內還種植有玉蘭、海棠、牡丹,取意“玉堂富貴”。中間的這塊太湖石,因為形狀像靈芝,所以叫做“青芝岫”。其實它還有個名字叫做敗家石,這是因為在明朝有個人非常喜歡石頭的人叫米萬鍾,在房山看中了這塊石頭,要將它放入海淀的勺園當中,可是在因為種.種不利因素,推託說耗盡財力,將它丟在了路邊,後來,乾隆皇帝在從清西陵返回京城的途中看到了這塊石頭,所以將它運到樂壽堂。在樂壽堂殿內有以玻璃鏡子為中心的紫檀木屏風,上邊還鑲嵌有貝雕飾物。鎦金九桃大薰爐是用來焚燒檀香的,起到調節室內空氣的作用。桌子上的兩個青花大瓷盤是清代青花瓷的代表作,用來盛放水果供慈禧觀賞和聞香氣。在殿內東西兩側還有百鳥朝鳳,孔雀開屏兩副坐屏,都是粵繡精品。殿頂懸掛的五彩玻璃吊燈,是1903年從德國進口的,它是我國早期的電燈之一,發電機安裝在文昌閣附近。在慈禧太后吃點心和品茶的時候,還可以觀賞魚桌,它是以金星紫檀木坐框架,鑲有玻璃檯面,桌子裡邊還鑲嵌著用珍貴材料鏤空雕琢的山水人物和亭臺樓閣,密封性良好,可以養金魚。殿內“慈暉懿祉”的匾額意思是:受母后之深恩,託母后之洪福。

從這裡出來,我們就走上了連線萬壽山與昆明湖的長廊。它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由於長廊的地基是隨著萬壽山地勢高低而起伏的,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彎曲而變化的,在地勢高低和變向的連線點上,還建有四個亭子代表春夏秋冬,分別是留佳寄瀾秋水和清遙,設計十分的巧妙。長廊是我國園林中最長的遊廊,也有畫廊之稱。這是因為在廊中共有蘇式彩繪1.4萬多幅,而且很少重複。其中有關於西湖風光的546幅,是乾隆十五年建造長廊時,命人到杭州臨摹回來畫上的。人物畫多采用了我國古典文學名著,比如《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等等,所設計的內容時間跨度非常大,從三皇五帝到清朝,上下五千年,可以說的上是我國文化史的一個縮影,在1900年的時候,這裡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評為全球畫廊之冠。

關於頤和園的介紹就為大家講到這裡,現在大家可以自由參觀一下,按照計劃的時間回到這裡,祝大家玩得愉快。

北京旅遊導遊詞 篇9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延慶縣南部,在北京城區的西北方向,距市中心75公里。

八達嶺長城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一部分,建於明代弘治十八年(1520xx年),明嘉靖、萬曆年間曾加以修葺該段長城地勢險峻,居高臨下,是明代重要的軍事關隘 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

八達嶺長城碗蜒於崇山峻嶺之間,依山而建,高低起伏, 曲折綿延。八達嶺位於居庸關外口,有東、西兩座關門,東叫“居庸外鎮”,西稱“北門鎖鑰”。關城東窄西寬,長城從“北門鑰 鎖”關門城合臺起依山而築,城牆高低不一,平均高約7.5米,頂寬約6米,可容五馬並馳,十人並行。該段長城的牆體是用整 齊巨大的條石鋪成,有的條石長達2米,重數百斤。內部填滿泥土和石塊,牆頂地面鋪滿方磚,十分平整。牆頂外側築有高 1.7米的垛口,上有了望孔,下有射擊洞,內側建有宇牆。城牆每隔一段,築有一個堡壘式的方形城臺。城臺有高有低,高的 叫敵摟,是守望和軍士住宿的地方;低的叫牆臺,高度與城牆 相差不多但突出牆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邏放哨的地方。在制 高點上還設有煙墩,即烽火臺,是古代傳遞警訊的設施。

從1995年10月1日起,每個週末八達嶺長城從南至北四烽火臺的1200米距離內,650盞彩色泛光燈同時亮起迷人的燈光。每日晚上18點30分至21點30分,對遊人開放。

萬里長城,人類的鉅著!

中華之魂!八達嶺長城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和傑出代表。

八達嶺長城是萬里長城向遊人開放最早的地段,八達嶺景區以八達嶺長城為主,興建了八達嶺飯店、全周影院和由-主席親筆題名的中國長城博物館等功能齊全的現代化旅遊服務設施,被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首和北京旅遊的"世界之最"。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八達嶺景區以其巨集偉的景觀、完善的設施和深厚的文化歷史內涵而著稱於世。

八達嶺地理環境優越,自古以來就是通往山西、內蒙、張家口的交通要道。98年,八達嶺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交通十分便利。而且,八達嶺的年平均氣溫比北京低3 ℃以上,成為"夏都"延慶的旅遊龍頭。

迄今,八達嶺長城已接待中外遊客1.2億多人次,370多位外國元首及世界風雲人物在此留下足跡。

北京旅遊導遊詞 篇10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我是導遊李志賢,今年九歲了。大家都叫我小李就行了。

歡迎大家來到長城玩!你們知道長城為什麼是世界遺產嗎?這是因為,長城的一塊石頭就有兩三百斤重。那時,還沒有起重機,全部依靠鄉親們無數個肩膀和無數雙手,這才成了今天的世界遺產。

長城,經過無數次重修。你們知道長城的傳說嗎?我給大家說一個吧!

相傳,有兩家人種西瓜。一天,西瓜成熟了,發現有一個特別大的西瓜,開啟一看,裡面竟然是個小女孩。他們兩家給她取名為:孟姜女。

孟姜女長大後,找了丈夫。一天,官兵來了,把她丈夫抓走去修長城了。

幾年後,她丈夫死了。孟姜女很傷心,就去長城邊找她丈夫。她邊找邊哭,長城都被她哭倒了。

長城,還有很大的防禦能力。但是,秦始皇卻害死了許多無辜的老百姓,讓老百姓人心惶惶,這樣,秦國最終滅亡了。

好了,長城到了,大家可以下車仔細瀏覽我們的萬里長城了!

北京旅遊導遊詞 篇11

我們現在走的這條路是首都機場高速公路,92年興建,93年通車。首都機場高速公路全長18公里,路基寬34.5米,雙向6車道,兩側路邊各有3米寬的緊急停車帶,全封閉、全立交,設計時速120公里。起點叫三元橋,從三元橋用10分鐘即到首都國際機場。高速公路路面結構層,引進國外的瀝青改性技術,在普通瀝青中摻和塑料或橡膠,改變瀝青的高溫和低溫穩定性,使其在60℃高溫下不軟化、零下30℃低溫下不脆裂,還能增強抗磨能力,降低噪音,使用壽命大大延長。使用改性瀝青,這在國內高速公路建設中是頭一家。首都機場高速公路造價為1公里一億元人民幣,號稱國門第一路,來中國來北京,不管你多大的官或者多平凡的人,坐飛機的話都要從這條高速進入北京。

通常我們說到北京了,到哪裡才叫北京?官方規定到三環路就叫到北京了。我們的機場高速起點三元橋就是連線三環路的。什麼叫三元?科舉制度稱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為解元、會元、狀元,合稱“三元”。接連在鄉試、會試、殿試會考中了第一名叫連中三元。以清代為例,舊時科舉考試全過程是從府、州、縣基層開始,叫做童試。赴考者叫做童生,考中後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正式較高級別的國家考試叫做鄉試,在省城進行,赴考人是各地的秀才,考中之後稱舉人,第一名是“解元”;再高一級是會試,在禮部舉行,赴考者是舉人,考中之後稱貢生,第一名是“會元”;殿試則在皇宮舉行,皇帝親自主持,赴考者是貢生,考中之後稱進士,此殿試的第一名為“狀元”。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有17人能夠連中三元。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些千古名言不知激勵多少學子臥薪嚐膽、懸樑刺股、死鑽八股、勇跳龍門。那麼狀元是不是考試成績最好哪個同學呢?其實不是,皇帝看哪個順眼就欽點哪個是狀元。你長得帥就是你了,你就是狀元。所以並不是學得好就行的,不但要學得好還要長得好,一表人才才可以。那麼我們現在是什麼情況呢?金融風暴後就業壓力更加嚴峻,我們的大學生都說學得好不如嫁得好,嫁得好不如生得好。古代的狀元為什麼要有學識,還得長得帥呢?為什麼呢?因為皇帝要做文章給天下人看,中狀元后通常要高頭大馬披大紅花遊街示眾,皇帝要讓天下人知道努力讀書會出人頭地,有很高的榮譽。但是如果一個長得很醜的同學考中了狀元那怎麼辦?皇帝會覺得很沒面子,長得醜不是你的錯,出來嚇人就是你的不對了。那麼做狀元是不是很威風呢?其實不然,因為個人的因素或當時環境的牽制,使其一生不能大伸手腳,有所作為。尤其是古代有很多制度專門用來限制狀元的,因為狀元聰明,帥氣,對皇帝來說是高度危險人物,會搶我皇位泡我妞。最變態的是五代時南漢這個朝代規定做狀元者,必先受宮刑,也就是閹了,管你多帥,也沒什麼作為了。關於狀元郎的有趣故事還有很多,這個我們可以留到去故宮的時候再講。

北京旅遊導遊詞 篇12

身體好才是真的好,據官方統計北京人平均壽命已經達到了80歲,改革開放前是60歲,為什麼?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國社會在發展,北京在發展,以前只有皇帝可以吃的,現在普通百姓也能吃上宮廷風味,以前皇帝可以穿的絲綢,現在普通百姓也可以購買到了,以前皇帝帶的玉石,對身體好,我們現在也一樣可以購買到,有三百多年曆史的同仁堂的藥材以前專供皇室享用,尤其是慈禧西太后,常年服用同仁堂的烏雞白鳳丸,現在我們也一樣可以買得到,還有皇家專用的景泰藍觀賞品都可以買得到,簡單地說皇家吃的穿的玩的對身體好的,我們現在都可以辦得到了,除了皇上的後宮佳麗三千,這麼多女人我們是辦不到的。我們來到北京旅遊,如果自己需要用到這些東西,或者作為禮物送給親朋好友都是非常有face的,可以支援北京旅遊業發展,也可以提高自己生活品味。說到品味,男人分6等,一等男人家外有家,二等男人家外有花,三等男人花中尋家,四等男人下班回家,五等男人下班回家老婆不在家,六等男人下班回家老婆身邊有個他。女人可以分4等,一等美女漂洋過海,二等美女深圳珠海,三等美女北京上海,四等美女在家等待。

那麼我們北京平時怎麼稱呼美女的呢?年齡比你大的叫姐,老年的叫大媽,年齡比你小的叫姑娘。稱呼男性一般都叫哥,老年的叫大爺。小孩統稱小朋友。但是純北京人,也就是老北京,管姑娘不叫姑娘,叫小妞兒。管美女不叫美女,叫蜜兒。管他不叫他,叫丫。管你不叫你,叫您內。管女人不叫女人,叫娘們兒。管男人不叫男人,叫爺們兒。管朋友不叫朋友,叫瓷器。管情人不叫情人,叫傍尖兒。管小女孩不叫小女孩,叫丫頭片子。

這是北京的稱呼,天津的稱呼更特別,比如說:有喊姐姐的,沒有喊妹妹的,反正無論你多大,哪怕只有十幾歲,也可能會有50或60歲的人稱呼你姐姐,而不是妹妹。有喊大哥的,沒有喊兄弟或老弟的,即使是上了年紀的奶奶也會稱呼20幾歲的小夥子為大哥,但不會稱呼兄弟的。有喊伯伯(bai)的,卻沒有喊叔叔的,就是說不管你的父親在家排行第幾,你都要稱呼他其他的兄弟為伯伯,父親的弟弟也不叫叔叔。總之,基本都是往大了喊,這就是天津的稱呼,天津被稱為北京的後花園,節假日北京人也會開著車去那裡度假。天津離北京一百多公里,全程高速也就二個多小時能到天津,如果我們有時間的話花很少的車費就可以順便多玩一個城市。

北京旅遊導遊詞 篇13

在天安門城樓前面的這一條河,被稱為金水河。那這裡為什麼被稱為金水河呢?因為這條河是從北京的西北方向被引過來的,而在陰陽五行中,西屬金,北屬水,所以這條河命名為金水河,而河上的7座漢白玉橋,就是金水橋。其中最旁邊的這兩座橋叫做公生橋,分別對應著太廟和社稷壇,也就是現在的勞動人民文化宮和中山公園。而中間的這座是御路橋,是皇帝皇后專用的,它旁邊的兩座是皇族橋,供宗室王公行走,在旁邊的兩座是品級橋,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員才可以通過。

在金水橋前面,左右各有一個石獅子。左邊的是雄師,右邊的是雌獅。我們是如何分出雌雄的呢?因為雄師腳踩的是繡球,而雌獅則是幼獅。現在為了保護文物,這對獅子已經被圍欄保護起來了。在天安門前後各有一對華表,其實華表的原名叫做誹木,是皇帝為了表示自己能夠採納意見和接受意見而設立的,逐漸演變成了今天的華表。它的頂端的異獸叫做吼,北華表上的叫做望君出,意思是為了讓皇帝出宮體察民情,而南端的 則叫望君歸,意思是皇帝不要留戀宮外的花花世界,應該及時回宮處理政務。

現在請大家向後轉,在我們身後,就是天安門廣場。在明清時候,這裡是成T字型的,中間是南北走向的御路,在御路兩側,建有千步廊,兩邊都有廊房110間,到了長安街南側,在隨著紅牆向東西兩側延伸,有廊房34間,所以千步廊共有228間廊房。而在御路的最南端明代時是大明門,清朝則改為大清門;東西兩側的門分別是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也分別稱為龍門和虎門,因為在科考之後,黃榜在長安左門公佈,考中的進士要從這裡進入皇城,所以稱之為龍門,而虎門的來由則是每年霜降以後,朝廷都要對犯人進行審查,而審定的犯人則被帶出長安右門,等於落入虎口,所以稱為虎門。而訂立這些,都是與五行有關。

在我國古代,有文東武西之說,所以在千步廊東西兩側就是五府六部的所在地。在廣場東側,現在的歷史博物館一帶,基本上都是中央文職機關,而西側,也就是人民大會堂一帶,則是五軍都督府和特務錦衣衛。為了方便這些官員進入皇城,所以就在龍門虎門外各建了一道南北走向的大門,東公生門和西公生門。

北京旅遊導遊詞 篇14

各位遊客們,我們現在來到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天安門廣場,面積達到了44萬平方米,而且北京在世界上的地理位置就是以廣場的經緯度(東經:116°23′17〃,北緯:39°54′27〃)來確定的,。它坐落在北京市中心,一直注視著北京自古至今的歷史變革。在明代,這裡曾叫做承天門廣場,出現了T型廣場,當然,現在已經沒有了。清代的時候才改為現在的天安門廣場。在辛亥革命以後,天安門廣場成了最好的群眾運動集結地,著名的五四運動,一二九學生運動等等就是在這裡發生的。而在這裡最著名的事件,相信大家一定知道,那就是在1949.10.1的開國大典,當時這裡聚集了30萬人,共同來慶祝新中國的成立。解放以後,將T型廣場拆除,建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和歷史博物館,革命博物館等大型建築。而在76年,主席去世後,在原來中華門的位置上建立起了主席紀念堂,從而形成了廣場今天的建築格局。而在國慶50週年的時候,天安門廣場經歷了一系列的整修,使廣場更加美麗壯觀整潔。各位一定很嚮往我所描述的天安門廣場,沒有關係,在接下來的遊覽過程,我將向大家一一介紹。

明代永樂年間,這裡叫做承天門,只是一個木牌坊,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可是明代的時候被燒燬了,後來修建了面闊九間,進深五間的城樓,真正體現了帝王的九五之尊。但是明朝末年,又被毀了。而在清順治年間,重修城樓以後,改名為天安門,將另外的三個皇城門兒都改名為帶安字的,將故宮三大殿都改名為帶和字的,體現了內和外安的美好願望。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的城樓,它由城基、城臺、城樓三個部分組成。基座是漢白玉須彌座,這是我國古代最高等級的基座,高1.59米。城臺高14.6米。而城樓重簷歇山頂,這也是當時殿宇屋頂的最高等級。整座建築高33.7米,在70年重修後,升高了一米。

這座建築等級非常高的城樓,它的作用也同樣非常重要。明清時候,凡是遇到國家大典,都要在城樓上舉行“金鳳頒詔”的儀式,(就是頒詔時,在城樓正中堞口設宣詔臺。宣詔後,用黃絲線機上一隻木雕金鳳,金鳳口中銜著詔書順牆而下,禮部官員用朵雲盤接住,然後放入龍亭,頌到禮部,隨後頒佈天下。)而且每當皇帝出宮祭祀的時候,這裡是必經之路。對於新中國最重要的時刻也是這裡產生的,主席就是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新中國成立,並且親自生氣了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城樓上掛的主席畫像,在每年國慶之前都要更換一次。

北京旅遊導遊詞 篇15

明朝時期的北京城牆一共有3道。最內側的是紫禁城,現在儲存完好。最外側的城牆,於上個世紀60-70年代被拆除,其位置在今天的二環路沿線。在內城和外城之間,還有一道城牆,稱為皇城,這道城牆於上個世紀初被拆除以後逐漸被人們遺忘,不知其具體位置所在。20__年隨著王府井大街二期工程的進行,施工中發現了明朝東皇城牆的多處遺址。為了弘揚中華文化,為市民增添一處旅遊休閒的景觀,北京市政府決定在明皇城東城牆的遺址上建立皇城根遺址公園。20__年9月11日該公園建成開園。

皇城根遺址公園位於市中心,寬29米,長2.8公里,南起東長安街,北至平安大街。在這個開放式的街心公園裡種植了數千棵各種樹木、3萬多株花卉和灌木,在市中心形成了一條濃郁的綠化帶。在公園中設定了10處階梯式噴泉和3處原城牆實物展示,還有數十處城市雕塑小品和休閒建築。

智慧的構思,巧妙的設計,精心的雕琢,使北京皇城根遺址公園與古城的歷史、文化、環境雋永和諧,頗具特色。

虛實意境公園是在皇城牆遺址上建設起來的。皇城根是北京人最熟悉的地名,皇城牆在上個世紀初被夷平而鮮為人知。皇城牆的復建採取了虛實的構思,作為標誌性的一段皇城牆長約200餘米,它按照文獻記載,牆底六尺、上寬五尺二寸、高一丈八尺。還用上了民間收集的明代“大城牆”磚灌漿密砌,外立面刷紅,頂蓋金黃琉璃瓦,使500年前明皇城牆在這裡現身。而城牆的兩端都呈殘垣狀,並從視線中隱去。當人們看到了皇城牆的原形並知道了它的概況和走向時,皇城牆已經在這虛實的意境中綿延伸展。

園城相映置身園中你會有漫步古城的感覺。園內的小景、花壇、亭廊、雕塑都以公園兩側的灰色民居群落為襯景。這裡是北京皇城保護區衚衕四合院最為集中的區域之一,安祥平和的古城遺風拂面而來。

在園中你可以放眼遠眺,而不被樓宇阻隔,許多地方可以依稀看到古城平緩優美的天際線,以及古城與朝暉、晚霞、彩雲、薄霧變化無窮的美景。而遺址公園更象一道碧翠彩屏,為古城增添了靚麗的風景。

時空隧道2.3公里的帶狀公園猶如一條500年的時空隧道。這道古都皇城,西為紫禁城、太廟、社稷陵、景山等世界文化遺產和國家、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沿線聚集著歐美同學會、原北大紅樓(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中法大學舊址、皇城三眼井四合院保護區等眾多歷史、人文紀念地,東臨北京金街王府井商業區。在遊覽遺址公園時你可以如此近距離地體驗到古代、近代和現代的時空交替轉換,這在城市公園中極為少見,也因此吸引了眾多的中外遊客。

都市庭園投資8億元建設的遺址公園,是一個無門、無牆、無欄杆的開放或開放式公園。而這裡的建築、景觀、設施、服務都是一流的,是賞美景、看古城、讀歷史、品京味的好去處。最高興的要算附近的老百姓,他們親切地稱這是“咱們衚衕口四合院前的庭園”。的確在大小取燈、翠花、東廠衚衕一帶,公園與民居僅一步之遙,鄰居們都在公園裡見面拉家常。愛花鳥的在家門種上自己喜歡的牽牛、雞冠花,把鳥籠掛在公園的樹枝上,與遊客共享鳥語花香。那些戲迷票友們更是聚在一起吹拉彈唱,陶然自樂。京城民俗民間的藝人們也常來獻上京味十足的絕活,這裡成了老百姓的樂園。

古城“氧吧”遺址公園的7.4公頃園地幾乎全部種植了花草樹木。在建園過程中特地保護了數十棵古榆、國槐,又遍植了青松、銀杏、翠柏、綠竹、丁香等近30種高大喬木、亞喬木和灌木。有常青、落葉樹種的搭配,以及植物色彩的季相變化,使公園三季賞花、四季常青,色彩斑斕。據測算這塊園林每天可產生6萬升氧氣,每年可涵養一萬噸雨水,被譽為古城“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