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創新創業事蹟材料案例(通用3篇)

欄目: 事蹟材料 / 釋出於: / 人氣:1.96W

創新創業事蹟材料案例 篇1

何光平,男,現年49歲,19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帥家溝村支部書記。

創新創業事蹟材料案例(通用3篇)

20xx年xx月從廣東毅然回鄉創業,正直村級換屆選舉,通過投票選舉,他挑起了村黨支部書記這副重擔,一個光榮而艱鉅的擔子壓在他肩上,貧窮落後的山村,交通晴通雨不通,群眾天晴幾日無水喝的狀況,不衛生整潔的村寨旯旯角落,矛盾重重,家鄉貧窮的面貌,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說"要誰來帶頭讓百姓致富,要誰來改變家鄉面貌,我是黨員,我有責任,我有義務,我下決心把一腔熱血灑在家鄉。" 抓班子隊伍建設,凝聚力量促發展

村黨支部有沒有戰鬥力,村幹部在群眾心裡有沒有威信,這是他任黨支部書記前的現狀,上任後他把團結作為凝聚力量的前提,堅信團結出戰鬥力,堅持做到辦事公正,處事公平,要事公開,村裡實行了村務、財務、黨務三公開制度,採取重大事項一事一議,充分體現村民自治和村民參與,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閡和疑慮,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援。三年前,他調查本村已有資源,通過優化管理和資源重組,將原有美國黑李專案從農戶個體管理轉化為村集體統一管理,通過這一措施,美國黑李得到了良好的管理,長勢誘人,20xx年美國黑李產值達到20萬元,金收入15萬元。把村級班子建設成為一支為民辦實事,威信度搞,群眾愛戴的村級隊伍。

抓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經濟發展模式。

三年前,基礎設施落後是制約帥家溝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富,先修路"何支書如是說。於是他帶領村級班子成員、村民投入到入村公路的建設上。通過村民籌資外,他還拿出了在廣東辛勤換來的積蓄2萬餘元修通了黃家山組的通組公路。20xx年通過多方努力,帥家溝村"一事一議"通村道路硬化專案啟動,在他的帶領下,村民積極投工投勞,使得專案提前順利實施完工。今年,為了改善村民的飲水困難,他充分的利用縣級駐帥家溝村這一資源,他多次到思南縣發改局駐村幹部對接水池建設專案,現村民飲水困難得到了解決。同時還爭取到種植核桃xx0畝、冬桃250畝、柿子150畝的扶貧專案,在他的帶領下,村級班子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苗木成活率達到了98.6%以上,預計3年內將見經濟效益。帥家溝村在他的帶領下,不僅逐步改善了基礎設施條件,而且快速推進農業產業化調整,走在全鄉的最前列,為其他村的產業調整探索出一條道路,樹立了榜樣。

抓示範效應,強化農業產業化發展

何支書在發展村級經濟的過程中發現,很多農戶對全新的生產模式顧慮重重,總怕發展不成功帶來嚴重損失,這種顧慮思想嚴重的阻礙了村域經濟發展,為了打消村民的顧慮思想,他親自試驗。20xx年他利用本村優越的草地資源,自己投入了15萬元修建了全村的第一個養牛場,今年存欄37頭,出欄16頭,收入15萬元。今年,與同村村民合資投入xx0萬元建立養牛場,預計存欄xx0餘頭,年出欄40餘頭,同時種植柚子xx0畝,成型後年收入預計突破300萬元以上。打消了村民顧慮,村民看到了發展專業化產業的優越性,紛紛加入養殖產業化,種植產業化隊伍,村域經濟發展勢頭一片良好。 帥家溝村村民在何支書的帶領下,團結力量,協同一心,建立起一個有威信,有作為,辦實事的村級班子;通過有效利用本村資源和縣鄉駐村幹部資源,大力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容村貌,建立起具有規模的專業種植、養殖產業,帶動全村人民一同奔向小康社會,20xx年帥家溝村被列為社會主義新農村。

創新創業事蹟材料案例 篇2

我叫楊振武,男,現年38歲,環縣環城鎮肖川村毛塬組人。家庭共6口人,承包土地面積120畝。20xx年實際種植小麥20畝、玉米40畝、胡麻25畝、蕎麥20畝、黃豆15畝。據有關部門統計測算,今年實收畝產分別達到300公斤、600公斤、150公斤、240公斤和300公斤。糧食總產累計43.05噸。產值累計9.6萬元,扣除生產成本,純收入2.8萬元,畝均230元。應當說,今年我縣的農業生產氣候條件並不理想,特別是入夏以來長期乾旱對糧食生長極為不利。但儘管如此,我戶的糧食生產仍然獲得了較高的產量,仍然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總結起來,我認為主要有這麼幾點原因:

一、我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具備了一個種糧大戶應有的基本素質。我承包這麼大的面積土地從事糧食生產,既得到了縣鄉兩級政府和村兩委的大力支援。生產過程中村領導及時幫助解決出現的問題。我深知良好的外部環境對搞好生產的重要性,遵循“與鄰為伴,與人為善”的原則。多年來,我與本村農民相處一直非常融洽,親如一家。

二、我科技意識強,能主動推廣應用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

由於年齡輕,文化程度較高,接受能力強,知曉“科技就是生產力”的內涵,對科技要求迫切,對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更是趨之若鶩。在縣鄉農技人員的精心指導下,今年我在農業生產技術推廣上實現了三個突破:

一是品種應用有突破。今年種植糧食品種全部選用優質、高產、抗病能力強的雜交組合,優質良種應用比例100%。

二是施肥技術有突破。我通過閱讀大量的農業技術書籍,對各種作物的施肥量和施肥種類做了深刻的調查,考慮到當地的氣候、土壤等條件,因地制宜,科學施肥。

三是種植措施有所突破。今年我所種玉米、黃豆等作物,全部使用機械化覆膜技術,大大增加了糧食的產量。

四是病蟲防治有突破。在鎮農技部門的悉心指導下,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方針,採取以農業、物理和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辦法,利用田埂作物保護天敵,嚴格按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用藥,嚴格控制農藥用量,病蟲損失率控制在4%以下。

三、推行機械化生產,提高了生產效率。

為提高糧食生產效率,我在農業機械的投入上毫不吝嗇,先後籌集資金近5萬元,購進了旋耕機1臺、播種機1臺、噴霧器1臺、200拖拉機1臺、覆膜機1臺,進行田間機械化作業。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了糧食生產效率,緩解了勞動力匱乏的矛盾,同時也節省了生產成本。

四、農業政策扶持力度大,種糧大戶生產積極性較高。

農業生產離不開好的政策,今年我在各職能部門的幫助下,爭取到三項政策的支援:

一是提升行動的傾斜。今年我戶被縣環城鎮定為糧食種植大戶,因此,我種植的120畝中糧食作物得到了縣鄉農技部門的全程服務,又享受了每畝10元的“良種良法”配套補貼。,

二是農業補貼的惠澤。今年我購置的農機享受補貼超過1萬元,種糧大戶享受補貼20xx元,兩項補貼的落實,有效緩解了我資金不足的困難。

綜上所述,我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周邊農戶取得了明顯的示範帶動作用。我還希望國家繼續加大對種糧大戶的支援力度,完善補貼辦法,真正將良種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等具體惠農政策落實到實際種糧大戶手中。

創新創業事蹟材料案例 篇3

奉新縣馮川鎮城郊村失地菜農餘家模,現年56歲,20xx年投資五十萬元,在宋埠鎮青湖村個人承包200畝土地種植蔬菜,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在蔬菜生產經營上,他大膽研究新技術,引進新品種,積極探索蔬菜種植高效新模式,解決周邊村富餘農村勞動力30人就業,實現了依靠科技共同致富。該基地主產辣椒、茄子、長豆角、黃瓜、葫蘆及反季節的多種蔬菜品種,每日平均供應1500-20xx斤鮮菜,豐富了市民的蔬菜種類,確保市場供應,平抑了蔬菜價格,同時當地農戶因土地流轉獲利在8萬元左右。

20xx年他推廣的稻草覆蓋種植馬鈴薯菜,年產150噸,純收入31.5萬元,此方法省工省投入高收益,成為享譽全縣的瓜薯菜種植科技標兵。

為發展“兩高一優”瓜菜生產,20xx以來,餘家模認真鑽研瓜菜種植技術,先後總結摸索出了甘藍—西瓜—玉米—白菜和甘藍—甜椒—玉米—香菜兩種菜糧高效種植新模式,其中採用的甘藍—西瓜—玉米—白菜模式種植20畝,平均畝效益6200元,實現效益13萬元,兩項合計創效益25.4萬元。同時, 他還通過自己技術創新,採用嫁接技術,研究出了超大西瓜培育技術,20xx年—20xx年先後培育出10餘個瓜重超20公斤的超大型西瓜,他將自己研究的技術和新模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群眾,先後接待周邊群眾參觀300餘人次,帶動農戶150戶,帶動推廣“四種四收”高效種植模式1000畝以上,新增經濟效益300萬元以上。他致富不忘眾鄉親,他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幾年的種植經驗介紹給同村及周邊村百姓。同門兄弟人餘家水家貧如洗,兩年前,餘家模得知餘家水有種植大棚蔬菜的意向後,主動借5000元幫助餘家水2畝大棚辣椒,當年收入在3000元以上。如今,餘家水三間土房已不復存在,蓋上了新瓦房。得到餘家模直接幫助的還有餘同付、洪克均、宋士雲、洪振國等12戶。在餘家模的直接幫助帶動和影響下,城郊村、青湖村大棚蔬菜種植戶已達30多家180多畝,僅此一項每年收入可達50萬元。現在城郊村蔬菜種植再次成為該村支柱產業,對促進地方經濟和農戶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為當地蔬菜產業作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