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大鯢產業發展學習考察報告大綱

欄目: 考察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3.03W

為了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發展大鯢產業的有關會議精神和要求,加快我區大鯢特色產業發展步伐,學習借鑑區外發展經驗,12月6日至12日,由地委副書記龍德文任團長,地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顧問、政協地工委原主任葉明瑞,地委委員、銅仁市委書記李建,地委委員、宣傳部長顧明傑,地區漁業局局長楊頻,銅仁、江口、鬆桃、印江縣(市)領導及地直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考察團,赴湖北省十堰市、湖南省張家界市開展了為期7天的大鯢產業發展考察工作。考察歸來,大家深感啟發很大,受益非淺。

大鯢產業發展學習考察報告大綱

一、十堰市和張家界市大鯢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一)發展現狀

大鯢(俗稱:娃娃魚)是我國二級水生野生保護動物,因其獨特的生物學特性,對水域生態環境要求較高。近些年來,受各種不利因素影響,棲息地破壞,全國適宜大鯢生存的生態環境區域縮小,資源衰退。湖北省十堰市神農架山麓,森林茂密、溝壑縱橫、溪溝遍佈,所屬房縣是我國大鯢四大原產地之一。湖南省張家界作為銅仁地區的近鄰,同屬武陵山區,所產大鯢均為“武陵山”品系,也是我國大鯢四大原種地之一。該市有目前我國唯一的國家級大鯢自然保護區,並設立有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和集救護保護、人工馴養繁殖、病害研究等於一體的大鯢救護中心。

湖北房縣群眾素來有家庭養殖大鯢的習俗。近年來,在房縣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組建了房縣興農大鯢養殖開發專業合作社,著力培植髮展壯大大鯢產業。合作社已建有繁育基地6處,存池大鯢3.5萬尾,人工養殖初具規模,有供繁育的大鯢親本5000多尾,每年可新繁種苗2萬餘尾,全縣養殖量已達70000多尾,新增產值1.6億元。

湖南省張家界市現有大鯢馴養繁殖企業20個,馴養規模超萬尾的有1家,馴養規模超過5000尾的有3家,有5家獲得《大鯢經營利用許可證》(其中有2家餐飲經營利用許可證,1個展覽經營利用許可證(中國娃娃魚博物館)),掛靠馴養繁殖場的委託代理馴養戶近50戶,其村級農民大鯢養殖合作社社員發展迅速。目前張家界市池存大鯢10萬餘尾,其中親鯢超過1萬尾,擁有大鯢馴養、繁殖專利技術8項。

(二)發展模式

湖北省大鯢發展模式,主要是採取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管養殖大戶,養殖大戶帶養殖農戶(社員),開創了委託馴養繁殖制、親鯢登記備案制等新方式。

湖南省張家界市大鯢產業發展模式,是以公司+基地+農戶為主,今年也在發展大鯢養殖專業合作社。如:永定區後坪鎮荷花村農民大鯢養殖合作社等。

(三)黨委、政府的作用

為了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好當地資源,湖北、湖南兩省各級黨委、政府堅持保護與開發並舉,十分重視特色產業的發展。湖北省委、省政府通過調研提出了湖北省漁業要分別以“9條魚”,帶動一方產業發展,房縣的大鯢發展就是其中之一。房縣縣委、政府將大鯢產業列為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進行扶持,成立大鯢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出臺優惠政策,聘請全國知名專家、教授與興農養殖開發專業合作社組建大鯢養殖技術開發中心,縣政府出資200多萬元用於扶持大鯢生態繁育基地建設。科技局設立大鯢繁育專項科技經費,每年用於大鯢科研經費達10萬元以上。該縣的白鶴鄉黨委、政府因勢利導,把培植大鯢產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來抓,在資金、技術、領導力量上傾力支援,主攻繁育技術,大力培植養殖大戶,示範帶領農戶發展。

湖南省張家界市已把大鯢產業發展作為當地旅遊的特色專案發展。省、市積極統籌協調張家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級大鯢保護區共同發展。僅大鯢救護中心的建設,國家、省、市已投入資金7000多萬元。多年的支援與發展還培育出了全國知名的大鯢產業企業湖南潤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張家界金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分別親臨實地視察了該市大鯢保護、馴養繁殖和利用情況,中央電視臺一套、二套、七套、十套節目及數十家國內外媒體都對張家界的大鯢產業發展進行了專題報道。

(四)、漁業部門的作用

湖北、湖南兩省和房縣、張家界市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積極履行職能、職責,堅持在“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的原則,推動大鯢產業健康發展。堅持政府引導,依法管理,有序發展。房縣漁業部門由過去主要以“堵”為主轉變為以“疏”為主。在技術指導方面,他們對全國較大的大鯢養殖基地和公司進行了考察學習,並先後與中科院水生所、長江水產所、南京農業大學等單位的知名專家、教授建立技術指導合作關係,從親鯢的選育、到養殖池的選點、設計與建造、病害防治等都進行直接的技術指導。張家界漁業部門對大鯢的管理,由過去依法“沒收、罰款、放生”變為“引導、扶持、服務”。堅持抓公司帶大戶,大戶帶農戶,使其規範化、規模化發展。在湖南省漁業部門的倡議下,由湖南省潤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牽頭與湖南大鯢救護中心等單位發起,於XX年2月經湖南省民政廳批准成立了“湖南省大鯢保護與發展協會”,並創辦了全球唯一的公益性的大鯢行業網站—“大鯢保護國際協作網”。其宗旨為:“保護大鯢,維護生態平衡”,依託it行業最新技術,建起了大鯢行業資訊平臺。

二、對我區發展大鯢產業的意見

(一)我區自然資源條件

我區發展大鯢產業的自然資源條件比湖北省房縣要好,與湖南省張家界市相當。我區是全國大鯢四大原產地之一,區內以梵淨山為中心的廣大區域內,適宜發展大鯢的自然資源條件比較充分。溪流裡有豐富多樣的水生生物和群眾性的稻田養魚、坑塘養魚、網箱養魚均可為發展大鯢養殖提供優質餌料。

(二)我區大鯢養殖現狀

我區群眾對發展大鯢產業的積極性高,有堅持十餘年養殖探索的養殖戶,並積累了一定的養殖技術和經驗,在利用自然河道仿造自然生態環境或洞穴馴養上有獨到之處。其養殖經濟效益十分顯著。截止2010年11月底,全區已有28個養殖場(點)人工養殖大鯢5876尾。現要求開展大鯢人工養殖的下崗職工、退伍軍人、農民群眾還不少,為我區發展大鯢產業奠定了群眾基礎。

(三)對我區發展大鯢產業的幾點意見

遵循“加強資源保護,積極馴養繁殖,合理開發利用”的野生水生動物保護原則,堅持在保護中尋求發展,在發展中促進保護;堅持政府引導,依法管理,有序發展;堅持運用市場機制、招商引資,引領全社會參與和支援發展大鯢產業。

1、劃定大鯢自然保護區。在調查研究和實地詳勘的基礎上,將有大鯢種質資源流出地,劃定為相應級別的大鯢自然保護區(點),並逐步升級保護。

2、建立梵淨山大鯢繁育中心和養殖基地(公司)。通過招商引資,高起點、高標準建設1個梵淨山大鯢繁育中心,著力梵淨山大鯢種源體系建設。在梵淨山周邊縣(市)培植7個以上規範化、規模化,幅射面廣、帶動力強的養殖示範基地(公司)。

3、通過大鯢繁育中心和“基地(公司)+農戶”的方式,發展大鯢養殖,積極組建帶動力強、機制完善、運營規範的大鯢專業合作社,將分散經營的養殖戶組織起來,把產中、產後的相關環節連結起來,形成規模經濟效應。形成集中繁殖、分散養殖、聯合經營、分級管理的新型產業運作管理和發展模式。使我區大鯢產業逐步成為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產業。

4、政府應積極引導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幹部職工開展大鯢養殖,發揮示範帶頭作用。鼓勵科技人員為養殖基地(戶)或龍頭企業提供有償服務,對發展大鯢產業作出積極貢獻的科技人員應予以獎勵。

5、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積極發揮作用

全區各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一是要加強技術指導。建立健全大鯢養殖技術服務保障體系,積極開展大鯢養殖試驗、示範工作,進一步完善大鯢從親本繁殖、苗種培育、成體飼養、病害防治等一體化技術支撐體系。二是要依法管理。加強對大鯢種質資源的監管和水域生態環境保護,要嚴厲打擊非法捕捉、收購、買賣野生大鯢的行為,堅決防止野生大鯢自然資源量的流失和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