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範本範例

欄目: 調研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3.01W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從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出發做出的一項重要戰略安排,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精心蒐集的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範本範例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範文(一)

按照全縣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和“創新業績,樹新形象”主題實踐的部署,深入開展以“解民憂、訪民情、促民風、謀民富”為主題的蹲點調研活動,以點帶面,加快我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鄉黨委、政府決定開展鄉領導班子成員“辦公日、住村周、調研月”活動。根據要求,我於20xx年6月24日至30日蹲點**村,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此次調研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村的基本情況

**村與xx省的xx縣接壤,總面積7.32平方公里,轄3個自然村,人口1102人,耕地713 畝。2019年,農民人均收入3112元。

二、我鄉新農村建設取得成效

改革開放以後,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國家和省、市、縣政府對於“三農”問題的日益重視和農業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相繼出臺和貫徹落實,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發展加快,農村經濟與各項社會事業正在朝著全面協調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一)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民收入逐步提高

深入落實中央1號檔案精神,積極探索農民增收良策,農業農村經濟實現較快發展。2019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2630萬元,同比增長18%,其中農業總產值達到1700萬元,同比增長10%;農民人均收入2454元,同比增長7%。積極發展糧食產業,擴大經濟作物的種植,全鄉油菜面積擴大到300畝;菜園蔬菜生產面積,發展到500畝;成立了全縣首家早姜專業合作社—富源早姜合作社,帶動80戶農戶發展早姜300畝;發展葛根藥材基地110多畝。通過多種方式培訓,加大農民知識化培訓力度,全年勞務輸出3400人。

(二)基礎設施逐步改善,生活環境不斷優化

在國家政策和省、市、縣政府的大力支援,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和專案,組織實施了林業生態建設、農網改造、人畜飲水改造、鄉村康莊工程建設、村環境整治等一批基礎設施專案建設,農村基礎條件進一步改善。科教文衛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迅速,建立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醫療救治和疾病預防控制機制。行動電話、計算機逐步進入農戶家庭,擴大了農戶接受外界資訊的能力和渠道,農村居民的資訊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新的提高。

(三)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保障水平不斷提高

隨著農村經濟的穩步發展和農民收入的不斷提高,逐年加大了對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國小校舍、農業資訊網路、電化教育設施建設發展較快。立足本地旅遊資源優勢,積極發展以嶺上灣革命紀念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核心的旅遊業,並以此帶動相關景點的開發和建設。村財鄉管的財務管理體制進一步健全,政務、村務、財務公開不斷完善。抓好生產救災和扶貧開發工作,深入開展“一戶一策一干部”幫扶活動,積極引導、幫助貧困戶發展專案,落實貧困戶120多戶,扶持資金20多萬元。關注弱勢群體,積極開展農村弱勢群體幫扶和關愛農村老黨員活動活動。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嚴厲打擊“彩票”等賭博行為,做到促一方經濟保一方平安。

(四)民主法制不斷健全,基層組織進一步加強

在國家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的大環境下,廣大幹部群眾法律意識法制觀念普遍增強,以憲法為核心,農業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為重點的與農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廣泛普及,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全面推進了村黨支部“兩推一選”,一批懂科技、會經營、善管理、講奉獻、有知識的農村能人、致富能手進入“兩委”班子,農村幹部隊伍整體素質有了較大的提高。全面建立和推行了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機制,把群眾關心的事情全部公開,村中重大問題向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徵詢意見,使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規範化、制度化的軌道。

綜上所述,洲嶺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大多數村與過去相比有了很大變化,但是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制約農村經濟繁榮、社會穩定發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任重道遠。

三、主要困難和突出問題

(一)農業生產力水平低下 。洲嶺鄉的農業總體上還是粗放生產,加工能力低,產業化經營尚處在初級發展階段。農產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競爭力較弱。農戶與加工或營銷企業沒有結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功能作用有待增強。

(二)農村投入嚴重不足 。各村歷史上形成的債務都較多,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業生產條件改善投入嚴重不足。由於受農村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瓶頸制約,部分行政村的農田水利建設和土地治理無法開展,導致農業抗風險能力薄弱。

(三)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 。當前,絕大多數農民的素質不容樂觀。突出表現在:農民思想還比較保守,傳統的小農意識根深蒂固,生產、生活和行為方式都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要求差距甚遠。在思想素質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幹大事創大業的開拓進取精神。在文化素質方面,農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於農民科技知識低下,對新事物、新技術缺乏認識,從而阻礙了接受新事物、學習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養方面,雖然鄉里積極推行“農民知識化”工程,但具有一技之長的人還比較少,導致種地只能粗放經營不能集約經營,打工則只能賣苦力打粗放工,嚴重地制約了農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質方面,贍養父母、尊老愛幼等傳統美德有滑坡趨勢,關心集體、熱心公益等集體主義觀念正在逐步淡化,賭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會風氣還較為普遍存在。

(四)農村社會事業建設滯後 。洲嶺鄉農村總體上的醫療衛生、科技、文化、教育、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水平普遍較低。農村醫療條件差,醫療水平低,農民生一場大病往往意味返貧。同時農村醫務人員水平低,醫療衛生狀況令人擔憂。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礎差、人才缺、資金少、設施差的狀況未從根本上改變。

(五)基層組織建設仍然薄弱。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基層廣大黨員、幹部難以適應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創新意識不強。多數農村黨員、幹部沿襲於傳統工作思路,習慣於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動、疲於應付。二是帶領群眾致富本領不高。目前,一些農村幹部科技文化素質偏低,對新時期農業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束手無策,發展農村經濟的能力不強,發展的路子不寬,工作方法不多,在群眾“盼富”面前力不從心。三是村級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級組織難以正常發揮作用,部分村沒有集體經濟收入,正常的辦公費用都難以保證,因此村級組織作用無法充分發揮,村黨組織及村委會的凝聚力、戰鬥力、號召力隨之減弱。四是農民的法治意識淡薄。農村法制建設相對滯後,法律在調整和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公民合法權益過程中,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四、發展思路和幾點建議

黨的xx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程序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紮實穩步地加以推進。面對當前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特點和新要求,針對洲嶺鄉的實際,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提出幾點建議:

(一)加快城鄉統籌,促進和諧發展

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是黨的xx大提出的一項戰略任務。面對當前城鄉發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終把發展農村生產力、建立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農村經濟發展。統籌城鄉發展,財政支出、固定資產投資和信貸投放都要切實向農村傾斜,在各項政策上給新農村建設提供支援。

(二)加大農村投入力度,強化政府服務功能

統籌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動社會公眾資源向農村傾斜、公共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加大對農村教育、衛生、交通、電力、通訊、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投入力度,不斷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城鄉基礎設施的共享度,解決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嚴重滯後的瓶頸制約。通過加大農村公共產品的支援力度,讓公共服務更多地深入農村、惠及農民,彌合各項公共事業方面的城鄉差距。

(三)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建立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機制

實踐證明,農業產業化是促進農民增收的根本途徑。因此在積極抓好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的同時,繼續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優化,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緊緊抓住國家加大農業產業化投入的機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發展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加快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引導農民主動融入大市場。通過選擇優勢專案,制定優惠政策,營造寬鬆的發展環境,招商引資興辦農副產品加工業,加快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提高農業附加值。此外,要積極組織實施好“陽光工程”,加強對外出務工農民的實用技術培訓,進一步提高農民就業能力和就業率。

(四)抓新農村建設規劃,加快推進新村鎮建設

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工作要有總體的規劃,對洲嶺鄉來講,按照“分類指導,重點推進,逐步發展”原則進行規劃,先選擇條件好、有特色的村進行試點。根據其現有特點,對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佈局”的原則,搞好村鎮規劃建設,條件好的要高起點規劃建設,其它地方的規劃也要適度超前。要嚴格規劃管理,循序漸進,逐步推進,實現新村建設目標。

(五)繼承與發揚並重,促進鄉風文明建設

鄉風文明建設,要通過定標準、樹典型,加強監督,獎懲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鄉風文明的評比獎勵機制。文化活動要充分調動農民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利用廣播、電視、網際網路、科技宣傳隊等各種形式送文藝下村,加強先進文化在農村的傳播速度和覆蓋範圍,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佔領農村陣地;要繼承併發揚農村自身所擁有的文明傳統,提倡尊老愛幼、妯娌和睦、鄰里團結、不打架不罵人、愛護公物、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等良好鄉風民俗。

六、加快促進農村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

加快推進農村義務教育體制改革,增加教育投入,減輕農民負擔的同時增加農民受教育的機會。鞏固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立便民的徵繳制度、就醫制度和結算制度,探索建立參保農民小病受惠制度,讓農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財政為主導,建立多渠道社會保障資金投入機制,建立新型的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讓農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貧有所濟。建立健全新型社會救助體系,逐步構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基礎,以就業幫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等為補充的多元化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做到農村低保水平與農民人均純收入同步增長,使城鄉居民同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範文(二)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從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出發做出的一項重要戰略安排,是持續數十年、惠及數億農民、全面提升我國現代化整體水平的一項重大而又艱鉅的歷史任務。近年來,我鄉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新農村建設方針,投入了大量的財力和物力來支援,新農村建設取得長足發展。為適應新形勢發展要求,切實推動龍觀新農村建設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我們對目前新村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進行了調查和研究。

一、新村建設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做法

1、領導重視,落實到位,是推動新農村建設的關鍵所在。應該說,我鄉地處偏僻,開展新村建設總體存在經濟薄弱,群眾實力不足等種種困難,但是由於鄉黨委政府對新村建設的高度重視,思想認識統一,決策堅決果斷,新村建設才得以順利開展。在建設過程中,按照領導、責任、指導、政策“四到位”的要求,各村成立了自己的新村辦,直接負責開展新村建設工作。同時,根據區裡相關政策,鄉里制定出相應的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由有關部門協調配合、齊抓共管,通過統一部署、統一檢查,做到有目標、有措施、有考核,切實保證了新村建設的順利實施。

2、科學規劃,合理佈局,是推動新村建設的重要保證。在開展新村建設過程中,做到規劃先行、分期實施、全面推進,在一定層面上改變了以往農村人畜混居、雜亂無章的面貌。各個村在規劃上突出根據自身特色,力求層次和造型的多樣性,發展別墅與多層住房,新村建設的檔次和水平不斷提高。在全鄉總體規劃的指引下,山下村率先完成新村建設,百姓分到新房;李嶴新村建設全面推進,目前已建至二層,大路新村建設也即將啟動。龍峰、雪嶴、龍谷等村正在根據本村實際,進一步的修訂完善新村建設規劃,準備新村改造。

3、立足實際,典型示範,是推動新村建設的有效辦法。在新村建設中根據實際,量力而行,不在速度、規模、標準、方式上搞“一個模式”,而是結合各村的資源情況、農民的經濟實力,紮實、有序地開展新村建設。同時還注重發揮典型的示範輻射作用,通過典型引路、分類指導,保證新村建設按照輕重緩急和難易程度分類實施,穩步推進。如山下村以全拆全建的模式,建成了歐式風格的住宅,整個新村風格統一,設施完善,樹立了新村建設的典型。

二、新村建設工作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1、資金缺乏是舊村改造的制約因素。新村建設基礎設施配套資金大多靠地方財政投入,而鄉村兩級財力有限,捉襟見肘。以大路村為例,群眾對新村改造願望強烈,今年作為整村拆建啟動村,前期土地徵用和苗木賠償已支付300多萬元,初步估計前期資金缺口200多萬元。其他的幾個即將啟動的村,也或多或少地存在類似的問題。

2、土地指標不足是舊村改造的瓶頸因素。上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偏重於城市建設,對新農村建設預留的用地空間明顯不足,較多的行政村幾乎無建設留用地和代置換地。很多村群眾有強烈的舊村改造意願,但開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一對照,就知道新房子沒辦法著地,由於宅基地有限,根本找不到集中安置的建設留用地或代置換地。以實施整村拆建的李嶴村為例,村莊原宅基地74.2畝,且無土地指標覆蓋,需原地安置基礎戶232戶、無房戶54戶、大齡青年52戶,合計338戶。規劃設計低層聯排216套,多層90套,缺口較大。而大齡青年解困房尚需鄉統一部分安排,佔用土地指標。

3、群眾思想認識不強是影響舊村改造的現實問題。舊村改造是一件惠及千家萬戶的好事,但由於該項工作涉及全體村民的切身利益,受傳統生活模式、生活習慣的影響,加上現實生活條件的制約,部分村民怕負債建設。另外,個別群眾的訴求與整體利益的矛盾問題。當前,城市化程序加速,許許多多的被徵地農民、由於房屋拆遷、土地徵用,出現一夜暴富的現象;也有的由於涉及重點工程、重要專案,由於要趕進度,導致有出現向被徵地農民妥協事情,從而給人以“當釘子戶有便宜賺”的錯覺。我們當前在開展的新村建設過程中,致使個別群眾漫天要價,影響推進速度、影響整體面貌。

三、加快農村新村建設的總體要求與對策建議

舊村改造是我鄉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後,將繼續按照“梯次推進、全面提升”的要求, 推進舊村改造新村建設工程,不斷加快我鄉新農村建設步伐。

1、立足各村實際,合理選擇改造模式。因村施策,分類推進,避免“一刀切”,千篇一律。對於規劃不規範、村莊佈局混亂,居住偏遠、人口稀少的高山村,實行整村搬遷、集中建設的方式進行改造,開闢新的居民點;對於村莊佈局基本合理、宅院建設比較整齊的,主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庭院改造,因戶制宜,改造宅院、更換街門、翻新院牆,逐年逐戶改造,達到舊村改造標準;對於村莊佈局合理、宅院建設整齊,但基礎設施不配套的要進行設施改建,健全農村社群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村莊建設整體水平。

2、拓寬渠道,破解資金難題。一方面,要用足政策,整合資金,形成推進舊村改造的合力。在實施過程中,要用足用好現有政策,按照相關法規進行規劃、實施。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建立以村民建房投資為主體,村集體投入基礎設施為配套,財政投入為扶持的舊村改造投資機制。目前,對於農村建設的各項政策及資金扶持較多,這些政策的出臺對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產生活環境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果整合利用這些政策和資金用於舊村改造,對舊村改造的推動作用會更加顯著。另一方面,積極發展村級經濟,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要大力開展脫貧幫扶工作,不僅向農業內部挖潛,還要向非農產業拓展。集中山林土地,搞規模農業,逐步把坡地和山林改成經濟林,壯大村集體經濟。繼續抓好千畝桂花園和農業精品園建設,大力引進效益農業投資。農技部門及時輸送科技種植技術,提高品質和產率,同時創造條件幫助解決銷售渠道,切實幫助農民增收。

3、整合土地,給予政策支援。根據我們的國情以及土地法律法規精神,用地緊張的局面將長期存在,舊村改造用地問題,要從改革入手,制定相應政策,擴大增量、盤活存量、合理配置資源,提高土地利用率。開源與挖潛並重,加大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改革力度。在堅持尊重農民意願、保障農民權益的原則下,依法盤活利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一是出臺優惠政策,縮並用地規模,達到節約、保護耕地目的;二是推行多層公寓,緩解了建設用地緊張的矛盾;三是完善獎懲措施,對村民自願騰退宅基地或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購買空閒住宅的,應制定政策予以獎勵或補助。

4、強化管理,鞏固改造成效。鄉村兩級要加強對舊村改造、新村建設設施配套等工作的監督管理,不得隨意變更規劃設計,工程實施要堅持一管到底,嚴禁違章、違禁建築和“闖紅線”施工,堅決避免舊村改造過程中形成新的“腸梗阻”。同時,要加強環境衛生管理。全面推行農戶門前環境衛生責任制和街頭巷尾衛生保潔員制度等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監管機制,鞏固提高改造成效,全面提升新農村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