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參與新農村建設改革調研報告大綱

欄目: 調研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3.04W

為了充分發揮農業綜合開發推助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作用,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新農村建設改革,進一步加快臨朐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臨朐縣第八期科級幹部理論培訓班的有關要求,筆者針對近幾年來臨朐農業綜合開發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新農村建設改革等問題,利用安排的社會實踐機會,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參與新農村建設改革調研報告大綱

一、前期社會資本參與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做法

(一)市場運作,引導社會資本投入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形勢,加快全縣荒山治理開發步伐,推進農業產業化程序,縣委、縣政府在堅持荒山集體所有的前提下,將荒山治理開發推向市場,對部分荒山使用權實行拍賣、租賃招商,並於XX年7月27日由縣政府組織在濰坊召開臨朐縣荒山使用權租賃及招商專案新聞釋出會,重點推出了九山、大關、石家河、冶源、龍崗、五井、臥龍、辛寨、上林、營子等10個鄉鎮52宗2.09萬畝荒山進行租賃。會上濟南、濰坊、淄博、壽光等7家商客同臨朐簽訂了荒山開發協議,面積達9950畝。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縣拍賣、租賃面積已達3.8萬畝,參與治理開發的客商多達數十家。新的開發機制,掀起了新一輪荒山開發熱潮,為社會資金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及鄉村產業發展投入機制特別是山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投入機制創新提供了經驗。

香爐山小流域位於臨朐縣寺頭鎮東南部砂山區,總面積19950畝,當地黨委政府充分發揮山區開發建設、資源條件以拍賣、租賃荒山經營為突破口,狠抓山區綜合開發建設,興建林果基地,發展生態有機農業,走出了一條依山招商,以專案招商,以招商促山區開發建設,發展特色產業建設新農村的新路子。僅兩年的時間,租賃開發面積7200畝,香爐山優質有機果品基地已初具規模,並對全鄉經濟起到了巨大的影響帶動作用。吸引來大量內、外地資金從事果品開發、生態旅遊等專案建設。在香爐山流域,沂源客商任明海投資1200萬元建成1500畝的香爐子山優質果品基地,濰坊市客商投資800萬元建成500畝的優質果品基地。石家河村民聶西強、王曰中也承包了450畝荒山發展優質果品。

(二)專案引導,鼓勵群眾自主投入

建設新農村,農民是主體。新農村建設不能光指望上級補貼,不能一味等部門扶持,必須要發動群眾自力更生,共建美好家園。對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中的一些非盈利性專案,我們採取以專案引導、鼓勵群眾投入的形式,即由充分發揮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專案優勢,由政府拿出一部分資金給予補助獎勵,專案建設與群眾投入相結合,發揮政府投資“四兩拔千斤”的作用,充分調動了群眾投入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

XX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充分總結十餘年農業綜合開發的經驗教訓,立足山丘區實際,堅持“高起點規劃,大規模開發,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走出了一條“規模開發、連片治理、科學投入、建管並重”的農業綜合開發新路子,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程序。XX以來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專案涉及龍崗、柳山、寺頭、九山、五井、大關等6鎮,110個行政村,90512人。完成總投資5140萬元,其中財政資金4112萬元,群眾社會自籌投入達到1028萬元。有力地促進了新農村建設。一是農業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XX年以來,通過農業綜合開發、水土保持專案建設,改造中低產田75000畝,新修水平梯田38000畝,改良土壤35000畝,新修復修道路252.48公里,新修復修各項水利工程685處,鋪設管道238千米。專案區新增灌面積43200畝,改善灌面積9500畝,強化了農業基礎設施,排除了障礙因素,改善了灌溉條件,節約了水資源,使專案區基本建成了山水林田路全面規劃、綜合治理,旱能灌、澇能排、旱澇保豐收的高產穩產示範區。二是促進了糧食及經濟作物穩定增產。通過改善農業生產、生活條件,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增強了糧食及經濟作物生產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及配套等農藝措施的落實,更進一步挖掘了增產潛力,產量大幅度提高。年新增糧食986.43萬公斤,年新增種植業產值7631.2萬元。三是生態效益顯著。專案實施後,綠化道路224.6公里,栽植行道樹46.3萬株,新增農田林網防護面積44700畝;造防護林1.14萬畝,疏林補植3.42萬畝,發展經濟林1.67萬畝,專案區林木覆蓋率有較大幅度提高,控制水土流失面積49萬畝,年新增蓄水426.32萬方,有效地減少土壤侵蝕59.52萬噸,同時,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狀,排水有溝,蓄水有池,護坡有林,泥不下山,水不亂流,減輕了水土流失危害,增強了土壤保水、保土、保肥能力,能排能灌,旱澇保收,保護了水土,涵養了水分,美化了環境,專案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逐步步入了良性迴圈,增強了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了農業可持續發展。通過農業綜合開發專案的實施,實現了專案區“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民“糧增產、錢增收”的目標。

(三)培植產業,吸引金融資本投入

臨朐縣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突出抓好大棚果、奶牛、肉鴨和黃煙“四大產業”,以建設“全國大棚果生產第一縣”、全國優質奶源基地、全國肉鴨生產大縣為目標,不斷擴大規模,提高產量,進一步打響臨朐農業品牌,特別是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建設,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近年來財政貼息專案的實施,金融資本的加入,使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專案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成為推動臨朐農業產業化膨脹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助推器”。XX年以來臨朐康寶蜂業有限公司、龍門漁業有限公司、山東廣華經貿有限公司、山東中盛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臨朐龍泰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的蜂產品深加工、特色淡水魚、商品豬、標準化肉鴨養殖、速凍果蔬加工等農業產業化專案的實施,專案總投資4094.3萬元,其中財政投資500萬元,企業自籌資金1546.3萬元,銀行貸款1998萬元,財政貼息111.45萬元。可實現年加工蜜蜂產品548噸、商品豬8000頭、肉鴨300萬隻、10000噸速凍果蔬、90噸特色淡水魚,實現年新增產值12323.08萬元,實現利稅1634.46萬元,輻射帶動周邊農民23740戶,年帶動農民增加收入16726.93萬元。培植扶壯了主導產業、特色產業的快速膨脹,推動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二、“十二五”期間規劃及加快社會資本投入新農村建設的建議

社會資本投入新農村建設,企業有慾望、農民有期盼,關鍵是政府要發揮好引導作用,進一步優化服務環境,創新體制機制,推動社會資本投入新農村建設朝著健康積極方向發展。結合臨朐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實際,提出“十二五”期間農業綜合開發主要規劃任務和三點建議:

(一)“十二五”期間農業綜合開發主要規劃任務

“十二五”期間,改造中低產田6.0萬畝,使其全部成為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基本農田。水利措施:新建揚水站41座,復修2座,新打機井、大口井166眼,復修配套24眼,架設輸變電線路70km,變壓器27臺,襯砌渠道2.744km,埋地下管道193.21km,修蓄水池49座,渠系建築物1159座。林業措施:路邊植樹184km,24.5萬株;片林造林900畝,植樹8.98萬株。農業措施:改良土壤1.925萬畝,新修機耕路109.0km,復修75.0km。科技推廣措施:技術培訓2.0萬人次。土地治理規劃總投資12906萬元,其中財政資金6320萬元。其中,中低產田改造投資5144萬元(其中財政投資4820萬元),投資中,水利措施投資3422萬元,農業措施1357萬元,林業措施175萬元,科技措施22萬元,其他措施168萬元。灌區節水配套投資7762萬元,(其中財政投資1500萬元),投資中水利措施6457萬元,其他措施1305萬元。

臨朐縣“十二五”期間規劃扶持建設14個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專案,其中財政補貼專案10個,貸款貼息專案4個,涉及8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6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案總投資14315.8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投資1100萬元,地方財政投資550萬元,自籌資金5075.8萬元,銀行貸款7590萬元。財政補貼專案總投資5285.8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投資1100萬元,地方財政投資550萬元,自籌資金3635.8萬元。貸款貼息專案總投資9030萬元,其中自籌資金1440萬元,銀行貸款7590萬元。

(二)幾點建議

1、研究制定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相關政策。據有關專家測算,我國新農村建設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和3萬億以上的投入,面對如此龐大的系統工程,民間資本正躍躍欲試。但巨大的市場空間只是提供了可能的商機,只有來自政策層面的多重支援,民營資本才能放心、全心地投入新農村建設。因此,建議儘快研究制定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措施,引導民營資本進入涉農領域發展。

一是要進一步放開新農村建設專案領域。新農村建設的切入點是基礎設施,目前部分領域由國有企業在壟斷經營,對民間資本沒有完全放開。民營企業在行業准入方面還有一定限制障礙,存在一個“玻璃門”現象,看得見裡面,門好象也沒關,但就是進不去。引進民營資本投入新農村建設,必須要排除行業准入障礙,使民營企業可以投資任何一個法律法規未禁止進入的行業,以便解決好新農村建設的資金問題。

二是要給予參與新農村建設社會資本相應的稅費減免和照顧政策。首先,應給予有關稅費減免政策。目前社會資本參與新農村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涉及到建安稅等政策性問題。建議對社會資金興辦各類公益事業,要給予減免營業稅、個人所得稅政策。其次,要給予政策傾斜。對村、企結對幫扶、貢獻較大的企業,要相應給予政策上的傾斜,儘可能在專案審批、土地使用、稅收優惠、產業補貼等方面給予照顧,以調動企業經營者參與建設的積極性。再次,要給予優質服務。要為新農村建設專案開通綠色通道,為專案的登記註冊、辦證辦照給予優質快速的服務。

三是制定引進社會資金投入新農村建設的獎勵政策。獎勵是最實際的激勵手段。要象招商引資獎勵政策一樣,給予引進社會資金投入新農村建設的有功人員和單位相應的物質、政治和精神獎勵。比如可以採取將幹部提拔任用和年終績效工資考核與引資情況掛鉤,激勵幹部引進社會資金。

2、充分發揮金融資本投入新農村建設的撬動作用。金融是經濟的血液。上世紀末,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相繼大規模撤併農村網點,上收貸款審批許可權,農村信貸業務大幅萎縮。銀行為了保證信貸安全,收縮信用貸款,推行抵押貸款,提高信貸門檻,而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自身又難以提供有效的抵押擔保,導致農村信貸越來越難、越來越少。從調查中發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難,固定資產貸款更難。農村資金大量流向大中城市和非農產業,農村經濟“失血”嚴重。目前一些民營企業和社會資本想投入新農村建設,但即使有好的經營專案,也由於缺少金融貸款支援,“冷手抓不了熱饅頭,眼饞卻下不了手。”因此,建議金融部門加大信貸支農力度,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新農村建設,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當前,國家加快擴大內需的方針確定並實施,金融信貸政策也已經放寬,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機遇。金融機構應進一步完善農村金融體系,支援商業金融機構在縣域農村佈局設點,發展村鎮銀行,創新農村金融貸款擔保抵押方式,為社會資本進入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支撐。

3、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滯後,農村債務居高難下,是當前農村普遍現象。債臺高築的現象嚴重製約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影響基層組織正常運轉,新農村建設顯得力不從心。加快新農村建設,要千方百計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建立村級穩定的可持續投入機制。一是走以地生財的路子。城郊村要大力探索利用集體所有的非農建設用地或村留用地興建標準廠房、專業市場、倉儲設施等二、三產業設施,有償轉讓土地使用權,增強集體收入。偏遠村可對村集體所有的溝渠、坡地等土地資源,實行村集體單獨開發或吸引其它資金參股開發,以此穩定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二是走盤活資產的路子。對村集體閒置的廠房、廢棄的學校、倒閉的村辦企業舊址等閒置資產,採取公開拍賣、租賃、承包經營、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進行盤活,實現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增加村集體收入。三是走服務創收的路子。圍繞農業產業化經營,搞好產前、產中、產後有償社會化服務,創辦多種形式的村級經營性服務實體,開展聯結龍頭企業和農戶的中介服務,適當收取服務費用,增加村集體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