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2024年糧食調研報告十二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2.5W

2024年糧食調研報告 篇1

在糧食流通新形勢下,如何有效發揮糧食局中心化驗室的職能?近年來,xx局突出五個服務,有效發揮了中心化驗室的職能。

2024年糧食調研報告十二篇

一、服務糧食收購許可需要,搞好糧食檢驗人員培訓

根據《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和《糧食收購資格暫行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取得糧食收購資格的任何糧食經營者,都必須配有必備的糧食質量檢驗儀器,質檢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作為糧食中心化驗室,如何在貫徹落實《糧食流通管理條例》、服務糧食收購資格許可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xx局重點抓了兩個方面。一是端正認識。該縣一些企業和個體糧食經營者,在辦理糧食收購許可證時,按照收購資格稽核的有關規定,均配備了相應的檢化驗儀器。但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是,除了幾家較為規範的企業質檢人員持證上崗外,大多數沒有質檢人員,對於儀器的使用和操作一竅不通,特別是一些個體糧食收購經營者,糧食質量檢驗儀器只是一個擺設而已。為此,他們形成了一個共識:督促廣大的糧食經營者配齊檢驗儀器,僅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讓這些儀器發揮好應有的作用。二是狠抓培訓。針對上述情況,他們及時向縣局領導進行彙報,根據縣局統一部署,先後三次組織對取得糧食收購資格的企業和個體糧食經營者進行了糧食質量常規檢化驗業務培訓,參培人數80人,並於XX年11月初組織全縣從事糧食收購的檢化驗人員參加了江蘇省糧食局舉辦的糧食質量檢化驗人員培訓,所有參培人員均取得了檢化驗員上崗證書,從而培育了一支業務精幹的糧食質檢人員隊伍,為確保全縣糧食質量安全、促進糧食經營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二、服務糧食質量監管需要,搞好糧食質量抽樣調查

面對糧食經營主體的多元化格局,對糧食質量的`監管顯得越來越重要。他們具體立足三個環節加強了監管。一是流通與加工環節。為保證廣大消費者能吃上質量安全的糧食,做到不符合食品衛生的糧食不出庫、不出廠,他們堅持每月不少於一次深入有關企業和個體糧食經營商家,特別是大米加工企業進行調查、取樣,瞭解收購、加工、銷售過程中的糧食質量情況,及時反饋化驗結果。二是生產與收穫環節。他們積極配合縣局相關科室,開展對糧食收穫質量的調查和抽樣,XX年夏秋兩季,根據省局《關於建立江蘇省糧食收穫質量安全調查和品質測報制度(試行)的通知》精神,由縣局統一安排,從各基層單位抽調精兵強將,成立縣糧食收穫質量調測隊。化驗室人員深入田間岸邊,走村串戶,對全縣的小麥、稻穀收穫質量進行調查、取樣和化驗。為保證樣品的代表性和資料的真實性,他們還聘請縣農林部門的同仁共同調查、取樣。特別是秋季,因受自然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病蟲害大量發生,為較為全面準確地瞭解和掌握稻穀收穫質量狀況,他們組織14人,分6個小組,歷時7天,跑遍全縣15個鄉鎮45個自然村的535戶農戶,扦取樣品320份,代表全縣81萬畝稻穀面積和41萬噸稻穀產量。三是統計與分析環節。如,通過對XX年全縣秋糧產量、質量實地調查與樣品綜合檢驗結果的統計與分析,他們發現全縣粳稻的質量指標遠遠低於收穫前的質量、產量測報,主要體現在出糙率低、整精米率下降,不完善粒佔比高。稻穀的平均出糙率只有77%,低於XX年81%四個百分點,整精米率為59-62%,百斤稻穀出米只有64~66斤,低於XX年72斤/百斤6斤之多,而不完善粒最高達18%。為此,及時形成書面分析材料上報糧食行政主管部門和當地政府,從而為各級領導及時掌握糧食質量資訊提供了第一手原始資料。

三、服務儲備糧安全需要,搞好輪進、出庫質量檢驗

該縣現有各級儲備糧6.4萬噸,其中國儲3萬噸(小麥2萬噸、玉米1萬噸),市儲0.55萬噸,縣儲2.85萬噸。為了保證各級儲備糧的質量安全,作為中心化驗室,突出抓了兩大關鍵:一是入庫質量檢驗。他們嚴格執行儲備糧的輪進制度,認真抓好糧食入庫前的質量檢驗,做到每一筆入庫的儲備糧必扦樣、必檢驗,並建立檔案和檢驗記錄臺帳,不符合儲備糧入庫質量標準的一概拒進。同時還指定一名專業骨幹蹲入現場,隨機取樣,確保萬無一失。一年來,作為儲備糧因有關質量指標達不到要求被退的小麥、稻穀近1000噸。二是出庫質量檢驗。在儲備糧的輪出中,他們同樣嚴格要求,做到先檢驗後出庫,對於無法鑑定的,便及時與市中心化驗室取得聯絡,以求得幫助,每一筆出庫的糧食都有中心化驗室出具的糧食銷售出庫檢驗報告單,從而確保了每一筆出庫的糧食質量有據可查。與此同時,在儲備糧的質量監管上,堅持做到每半年對庫儲存備糧的品質質量進行一次扦樣檢驗,及時掌握糧質變化,做到心中有數。

四、服務基層經營需要,做好“紅娘”,當好參謀

隨著糧食流通體制的逐步完善,企業人員的不斷縮減,基層所、庫、站檢化驗人員隊伍越來越薄弱,糧食局作為“孃家”人,在糧食經營活動中,有責任發揮好中心化驗室的職能,積極主動地為企業承擔起糧食質量把關的責任,對其送檢樣品隨到隨檢、認真負責。XX年,共為基層所、庫、站檢化驗糧食樣品200餘次,為企業開展糧食經營、有效規避風險發揮了參謀作用。

五、服務全社會糧食安全需要,立足本職、提升職能。

在當今糧食經濟迅速發展的新形勢下,糧食中心化驗室是瞭解和掌握糧食質量安全不可缺少的一個載體。近年來,他們始終堅持為企業服務、為全社會服務的理念,充分發揮糧食質量檢驗在服務糧食安全中的平臺作用,一方面,認真做好本職工作,一方面,積極參與對社會糧食質量安全的調查、扦樣、化驗等工作。XX年秋糧稻穀在生長期間,由於受自然條件等多種因素影響,病蟲害增多,特別是由於前期灰飛蝨防治不及時,導致稻穀生長後期縱卷葉蟲病、稻飛蝨大量繁殖,為了及時撲滅蟲災,農戶防治用藥迅速增加,每隔2天一次,最多的用藥10次以上,且使用的都是甲安磷,敵敵畏、樂果等高毒效農藥,稻穀登場後,廣大糧農普遍認為新糧要過半年後方可食用。為真正瞭解和掌握稻穀農藥殘留量情況,澄清各種不正確的認識,他們分別在全縣10個鄉鎮不同村組抽取樣品,送市局中心化驗室,等檢測機構進行檢測,結果表明,農藥殘留量不超標,隨之,他們將這一結果通過縣新聞媒體向全社會進行了公佈,使廣大消費者打消了顧慮,吃上了安全可靠的新大米。同時,他們還積極配合縣糧食行政執法檢查,深入糧食加工廠、收購庫(站、點),及時瞭解和掌握糧質,提高了糧食經營者在收購時對糧食質量的評判水平。

2024年糧食調研報告 篇2

二0xx年,我們緊密結合糧食工作實際,按照開展調研工作的要求,緊緊圍繞糧食中心工作,認真組織調查研究,加大調研工作力度,共組織開展各類專題調研六次,擬寫調研報告六篇,為領導決策提供了參考,較好地發揮了參謀助手作用,現將有關情況簡要彙報如下:

一、領導高度重視

成立了調研工作領導小組,由副局長同志擔任資訊調研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相關股室股室長和基層企業法人代表為成員。在日常工作及管理中把此項工作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做到了與其他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檢查、一起總結。日常調研工作堅持做到了“四個一”,即每月通報一次資訊調研工作開展和效果情況;每季度小結一次資訊調研工作;每半年專題討論研究一次資訊調研工作;年終總結並表彰獎勵一批在資訊調研工作中工作突出的科室和個人.從而在機關全體幹部中形成了抓好資訊調研工作的共識,切實增強了做好這項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制定責任目標,嚴格考核獎懲

年初,根據上級下達的資訊調研工作任務和我縣糧食工作實際,制定了《資訊調研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本著“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肩上扛指標”的原則,把資訊調研工作任務分解到科室和下屬企業,落實到人。明確規定,各科室及每個下屬企業每季度完成調研文章1篇。為將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制定了嚴格的資訊調研工作責任制和獎懲制度,將資訊調研完成情況作為年終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為增強責任感,實行了資訊調研“一票否決”制。年底對資訊調研工作進行單獨考核,並作為年度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計入總分。對圓滿完成資訊調研任務的科室和個人進行表彰,評選優秀稿件;完不成資訊調研任務的,取消當年評先評優資格。

三、緊扣糧食系統實際,精心設定調研課題

科學地選擇和確定調查研究的課題,不僅決定著調研方向和水平,同時也是科學決策和民主決策的基礎。因此,我們立足糧食工作的大局,根據不同時期的工作需求,合理設定調研的主題和內容,提出具體的實施要求和保證措施,為實施正確決策提供及時、高效的服務。首先,我們著眼新安糧食的長遠發展,確定中長期調研規劃。調查研究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正確處理好長遠與當前、冷線與熱線、超前與現實的關係,合理確定調研規劃,最大限度地開發調研資源。其次,緊扣糧食發展重點,確定分年度調研主題。我們緊緊把握全縣糧食發展工作的重點,合理確定年度調研主題。其中關於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招商引資、新農村建設、訂單農業等一系列調研報告對現狀認識深刻,對問題分析透徹,提出的對策建議針對性較強。

四、圍繞中心工作,積極開展調研活動

在日常工作實踐中,各科室人員積極深入基層,開展各種形式的調研活動,圍繞熱、難問題,開展對策性調研。進一步深化對新形勢下工作規律和發展趨勢的認識,並結合糧食工作實際,發現新問題,解決新情況,積極探索有效舉措。先後圍繞新農村建設、糧食種植結構調整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調查,並提出了針對性、實效性的對策。組織人員深入農村,對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種糧收入的因素進行調查分析,形成了《農村種糧熱不起來的原因》、《家庭戶間存糧減少,糧食安全受到影響》、《當前糧食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等調研報告,為領導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河南省新安縣糧食安全存在的問題》在《中國糧食經濟》雜誌發表,為領導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五、調研工作計劃

一要狠抓工作落實。加強對各單位開展資訊調研工作的督查、考核力度,經常通報工作開展及效果情況,暢通訊息網路。對完成工作任務好的單位及幹部進行獎勵,對不積極按照要求開展工作的,提出批評或由領導進行談話,以進一步提高對資訊調研工作的'重視程度和工作力度。:

二是努力提高稿件質量。充分發揮基層聯絡點作用,加強實地調研工作;加強資訊調研員隊伍業務培訓工作,切實提高他們的文字水平和綜合素質;加強科室之間的協調,對一些好的素材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集中採寫,增強稿件的深度和時效性;建立資訊調研質量分析制度,對每季度報送的調研文章質量通過與其他縣優秀資訊調研文章相比較,總結經驗、查詢問題,掌握調研文章撰寫的基本規律。

三是強化制度建設,建立目標管理考核機制。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出加強調研工作的相關制度,進一步加強調研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建設,明確任務、時限和質量標準,做到責任、考核、獎懲相結合,充分發揮每位同志參與調研工作的積極性。

四是結合工作實際,建立調研成果轉化機制。對較為成熟、有重要指導意義的調研成果,經過一定的程式,形成規範性的意見、檔案下發實施;對一些有價值的觀點、思路、建議和經驗,要及時報送上級部門和有關領導,為領導的決策和指導工作提供依據;對一些暫時不能形成的具體規定和制度,但有助於提高認識、轉變觀念的成果和典型經驗,轉化為言論、理論文章等,通過各種媒體進行宣傳。

2024年糧食調研報告 篇3

一、主食產業化專項調查工作的安排、落實和進度、進展情況及其調查結果

糧食局接到省糧食局關於對主食產業化有關情況進行專項調查的通知後,局黨委高度重視,及時召開會議研究,落實專人負責此項工作。我們及時向各縣市區轉發了省局的檔案,提出了相關要求,各縣市區已按要求進行了調查表的.統計登記工作。在xx縣城區、xx區城區和xx縣農村進行了問卷調查。

主食產業化調查統計情況:

(一)饅頭生產企業7個,作坊式生產網點1406個,饅頭年生產能力約33.05萬噸,年工業總值近6380萬元。

(二)掛麵生產企業12個,作坊式生產溼麵條網點1042個,年生產掛麵7.15萬噸,溼麵條26.5萬噸,年工業總產值約8.76億元。

(三)米制品加工企業1個,小型生產網點18個,年生產能力4.5萬噸,年工業總產值近4700萬元。

(四)速凍食品生產企業1個,小型生產網點2個,年生產能力100噸,年工業總產值近80萬元。

(五)植物油生產企業11個,年生產能力47.65萬噸,20xx年預計生產量17.756萬噸,年產值近28.4億元。

二、饅頭、麵條、米制品加工與市場銷售的基本現狀及龍頭企業情況

饅頭加工在城區沒有大型企業,基本上以家庭手工作坊為主,在人們上下班的道路兩旁設立銷售點,以及在菜市場、商場口等人口密集處流動銷售為主。價位偏低、口感適中、方便購買,多數人比較認可,市場佔有率達60%。但存在產品無標準、衛生條件差、監管不到位等情況。有少數小型企業作坊生產的饅頭主要在商場、超市銷售,存在機械化程度低、裝置不先進、產品花樣少、價格偏高等現象,市場銷售量佔有份額15%,家庭自制佔有率達25%。在農村已出現小型蒸饅作坊及銷售網點,佔農村銷售量的30%左右,其它為家庭自制。

麵條的生產和銷售,城區主要小型個體作坊生產銷售溼麵條量較大,供城鎮家庭每日食用,市場佔有率達70%;企業生產的掛麵主要供應商場、超市,約佔銷售總量的20%,家庭自制率達10%。農村以自制為主。

我市米加工企業較少,主要在、兩個產米縣,企業規模不大,市場佔有率低,外來米佔據市場供應量的80%以上。

龍頭企業情況企業情況:麵粉廠,設計日處理小麥500噸、日產掛麵30噸,現在實際年處理小麥6.89萬噸、年生產掛麵7500噸,工業總產值1.17億元;食品有限公司為大型民營企業,年生產能力3萬多噸麵粉、2.5萬噸掛麵,年工業總產值1億元;麵粉公司,日處理小麥150噸、日產掛麵25噸,植物油公司,設計年生產植物油1萬噸,現在年實際生產植物油5000噸。方城“君樂牌專用粉”、“貴達牌掛麵”、“金馥牌植物油”,遠銷全國28個省市區,獲省糧協“放心糧油”稱號。

2024年糧食調研報告 篇4

xx縣是一個農業大縣,近年來,xx縣把發展壯大糧食生產作為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切實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實現糧食生產的快速發展,種植業面積和產量也逐年增加,為保障國家糧食生產安全做到了一定的貢獻。

一、xx縣農業概況

xx縣轄10個鄉(鎮)145個行政村,境內有三個大型國營農場和森工系統8個林場,縣域總面積1.0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是42萬人,其中縣域人口32萬人,縣屬農業人口21.5萬人,農戶5.7萬戶,縣屬耕地面積238.4萬畝,農業人口人均耕地面積是11畝,xx縣處於第二積溫帶和第三積溫帶之間,年平均氣溫3.3℃,10℃以上有效積溫-2700℃年降水量550mm左右,無霜期130-150天,全年日照2513小時。農業氣侯:春季偏旱、少雨多風、蒸發量大;夏季溫熱、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秋季短促、降溫快切氣候多變;冬季漫長而嚴寒。

二、糧食生產情況

xx縣是全省重點商品糧生產縣份之一,近年來,xx縣始終遵循穩定糧食種植面積,確保總產這一宗旨和原則,特別是近三年來xx縣的糧食生產在穩定面積、提高產量、改善品質、增加效益的前提下,糧食作物面積逐年增加,糧食總產穩中有升。xx年,全縣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96萬畝,總產53.4萬噸;xx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99.6萬畝,總產58.4萬噸;xx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09萬畝,總產72.8萬噸。xx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xx年糧食總產居全市之首。

三、採取的主要措施

(一)、建基地,擴規模,切實增加糧食總量

xx縣緊緊依託地域優勢,自然條件和農民的種植經驗,不斷擴大糧食生產規模,增加糧食總量,促進了糧食產業發展。近年來,已建立了萬金山鄉、青原鎮、xx鎮、朝陽鄉水稻,七星泡鎮、朝陽鄉、夾信子鎮玉米,尖山子鄉、七星河鄉、青原鎮、七星泡鎮、xx鎮大豆,小城子鎮、龍頭鎮雜糧雜豆四條優質糧食生產產業帶,糧食生產基地面積200萬畝以上,xx年,全縣共落實糧食生產基地209萬畝,其中水稻基地26.8萬畝,總產14.4萬噸,玉米基地63.3萬畝,總產39.5萬噸,大豆基地108萬畝,總產16.3萬噸,雜糧基地11.2萬,總產2.6萬噸。

(二)、抓宣傳,落政策,大力發展優質糧食生產

xx縣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工作,縣委、縣政府成立了糧食工作領導小組,從全縣抽調100名機關幹部進駐鄉鎮、村屯開展糧食生產的宣傳和政策貫徹落實工作。縣直機關幹部帶著全縣統一印製的宣傳資料到村屯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村兩委會進行宣傳,同時,到農戶家中走訪宣傳,重點向農民講解發展糧食生產的重大意義和國家關於種糧補貼政策,教育和引導農民發展糧食生產。近年來,累計已舉辦糧食生產專題電視講座21期,通過會議、科技大集、走訪向農民發放宣傳單12萬份,印發宣傳資料彙編1.5萬冊,印發直補政策宣傳單5.6萬份,張貼宣傳標語3,500幅。在糧食生產政策落實上,三年來,累計落實糧食直補面積715.5萬畝(xx年237萬畝的,xx年240.1萬畝,xx年238.4萬畝),水稻良種補貼面積74.24萬畝(xx年21.5萬畝,xx年25.97萬畝,xx年26.77萬畝),大豆良種補貼面積80萬畝(xx年10萬畝,xx年10萬畝,xx年60萬畝),玉米良種補貼20萬畝(xx年20的萬畝)。此外,xx縣還根據全縣糧食生產的實際情況,謀劃了發展糧食生產工作總體思路,制定了具體工作目標,強化了各項措施,已經形成發展糧食生產的長效機制。xx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實施千億斤糧食生產工程,xx縣委、縣政府提出了打造百萬噸糧食生產縣的工作目標,並計劃到xx年實現這一目標。

(三)、提質量,增效益,全面實施標準化生產

圍繞提高糧食質量,增加種糧經濟效益,xx縣採取建立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培育標準化示範戶等方式,狠抓了農業投入標準,農時標準、整地標準、播種標準等關鍵環節。為提高技術到位率,縣農技推廣中心編寫了《xx縣主要農作物生產技術標準》,並印發到鄉鎮、村屯,發放到農戶手中。同時,農業技術人員深入到村屯、農戶家中、田間地頭、對農民實行面對面指導和服務,引導農民實施標準化生產,提高糧食產量。青原鎮新城村xx年建立的大豆高產建立核心區平均畝產達到257公斤,超過全縣完成建立指標。近年來,全縣共建的糧食作物標準化示範園區85個(xx年20個,xx年25個,xx年40個)其中國家級6個,省級10個,市級25個,縣級44個,示範區農戶平均增收1,500元。為了提高糧食品質,三年來,全縣共建立糧食作物種子繁育基地30萬畝,其中大豆27萬畝,水稻3萬畝,保證了糧食生產良種需要。在糧食作物種子的應用上,大豆主推懇豐16、黑農37、黑農41、黑農44;玉米主推綏玉7、東農248、龍單13;水稻主推空育131、綏粳

4、綏粳的12。糧食作物主推及專用品種推廣面積達到100%,良種應用率達到100%。

三、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強力推進糧食產業化經營

一要抓基地建設。依託現有的巨集達、北大荒、羅麥等糧食加工龍頭企業,圍繞構築“大豆、玉米、水稻、雜糧等糧食產業鏈,加快優質糧食生產基地建設,促進糧食產業發展。二要抓龍頭企業。樹立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業,就是扶持農民的思想觀念,進一步加大對現有龍頭企業技術改造和市場開發的扶持力度,促使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依託豐富的糧食資源,大力引進新上一批糧食精深加工企業,努力完成群龍共舞的糧食產業化格局。三要抓利益連結。引導和鼓勵龍頭企業採取簽訂購銷合同和保護價收購等各種形式與農戶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連結機制,帶動基地和農戶發展。同時,引導企業、農民組建糧食生產協會,發揮協會和農村經紀人在糧食產業化經營中的組織生產、開拓市場、簽訂訂單、保障農民利益等方面的作用。xx年,糧食作物訂單面積要達到播種面積的90%以上,全縣各類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到260個。四要抓品牌。鼓勵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整合優勢品牌,組建企業集團,使我縣知名品牌借龍頭做大做強,基地和企業借品牌增量增效。全縣重點培育和打響“益香禾”大米品牌,提升產品知名度,擴大市場份額,拉動產業發展。

四、加快農業科技進步,為發展現代農業提供科技支撐

(一)創新農業科技體系。抓好與黑龍江農業職業學院的院縣合作共建工作,構建我縣與高等院校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新型農業科技體系,及時將院校的人才、技術和科技成果引進、消化和吸收,增加我縣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推動我縣傳統農業技術全面升級。

(二)加大農業技術推廣力度。深入實施“科技入戶工程”,探索農業科技成果進村入戶的有效機制和力法,真正建立起科技指導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農技推廣新機制。大力推廣大豆大壟密植、小壟密植、玉米通透密植栽培、水稻缽體育苗栽培等先進技術。抓好科技示範工程建設,加快農業先進技術的.推廣和普及步伐。

(三)實施良種化工程。加快糧食作物良種的選育、引進、繁育和推廣工作,加快糧食作物品種的更新換代,挖掘良種的增產增收潛力。xx年,全縣落實糧食種子繁育基地面積8萬畝,良種覆蓋率達到100%。

(四)大力推進標準化建設。抓好標準化知識的宣傳和培訓工作,全面普及糧食作物標準化生產技術,完善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組織農民按標準進行生產。抓好標準化示範區建設,縣、鄉、村都要有糧食標準化示範區、高產建立示範田,村屯要有示範戶,通過示範帶動把先進科技成果、高新技術和管理經驗應用到糧食的生產實踐中,發揮示範區的輔射帶動作用。xx年,全縣糧食作物標準化實施面積佔總播種面積100%以上。

(五)加快培育新型農民。按照“圍繞主導產業,培訓專業農民,進村辦班指導,發展一村一品的要求”,組織農業技術人員和專業培訓機構,採取集中培訓、現場指導和技術服務等方式,對農民進行農業技術培訓,全面普及農業標準化知識,提高農民實施標準化的能力。培養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xx年,全縣計劃培訓農民6.5萬人次。

(六)抓好社會化服務。根據農村的新情況、新變化,教育引導縣、鄉、村幹部,創新工作方法,牢固樹立服務意識,為發展糧食生產提供各種有效服務。重點從農民最切身、利益最直接、受益最明顯的農業技術,農業植保、農業資訊、糧食購銷、農村金融等方面做起,踏踏實實為農民辦實事、做好事,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加強農村公共服務,謀發展、抓落實、促和諧的合力,為發展糧食生產提供保障。

2024年糧食調研報告 篇5

庫於二○**年七月完成改制工作,組建了新的庫領導班子,優化聘用了職工隊伍。現有職工2人,有效倉容00噸,庫存糧食近*萬噸。近年,該庫在管理上突出一個“細”字,狠抓一個“嚴”字,追求一個“新”字,不因庫小而自輕,不因量少而鬆勁。通過不斷加強管理,確保了儲備糧數量真實,質量良好,糧情穩定,儲存安全,在滁州市乃至全省各市、縣、區儲備庫儲備糧管理工作評比中連續幾年名列前茅。

2024年糧食調研報告 篇6

《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已施行兩年多,糧食依法監管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積累了一些成功經驗,摸索了一些有效辦法,逐步規範了糧食流通市場。但就整體而言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五不”,即:機構建設不健全,人員編制不落實,監管經費不保障,監管工具不具備,監管程式不規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上級重視,下級不重視;糧食系統內重視,社會上不重視;糧食行政管理部門重視,糧食企業不重視,導致了糧食依法監管工作難以開展,甚至缺位。因此,筆者就如何加強糧食依法監管工作談幾點建議:

一、正確處理知與行的關係,要在行上下功夫。所謂知就是認識,行就是工作落實。目前,對依法監管糧食的認識已基本形成共識,問題的關鍵是抓工作落實。從我們瞭解的情況來看,許多單位在開展監督檢查工作時精力投入不多,工作力度不大,措施不得力,造成了糧食依法監管工作在社會上不被完全認可的被動局面。如何解決工作落實問題,筆者認為,必須做到“三到位”,即:工作責任心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工作精力到位。要把糧食工作當成事業來幹,要象抓糧食企業經濟效益那樣想辦法抓好監督檢查工作,要象抓糧改那樣捨得花力氣抓好監督檢查工作,尤其是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要把監督檢查工作當作“一把手工程”來抓。當作執政興糧的第一要務來抓,工作上要有韌勁、磨勁,捨得花精力解決糧食監督檢查工作中的大事,如機構建設、人員和經費落實等,只有這樣糧食依法監管工作才能上臺階,才能向縱深發展,才能全面推進。

二、正確處理政企關係,要在履行職能上下功夫。通過調查,有三種現象值得深思:一是產權制度改革後,新組建的糧食購銷企業因國有資產所佔的比例較大,絕大多數市縣糧食局與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沒有真正分開,許多局領導兼任企業法人,在開展糧食督查時,有意、無意之間就把國有糧食企業當成自己的,不同程度的存在一種袒護心理;二是有些縣區在開展監督檢查時,把目光往往只盯在個體或民營糧食購銷企業,存在著查外不查內現象;三是糧食市場放開後,社會上其它成分的糧食企業創辦人大多數是原糧食系統的職工,在熟人熟事面前,監督檢查工作也只能走走過場,難以拉開情面較真。造成這三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政企不分和職能缺位,其影響很大,一方面容易給社會上造成錯覺,認為糧食監督檢查工作可有可無,不被重視;另一方面有損糧食執法隊伍形象。糧食依法監管是我們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重要職責之一,也是發揮社會職能的主要抓手。可以這樣說,監督檢查工作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我們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存與亡的大事。因此,我們在處理國有糧食企業關係上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特別是在開展監督檢查工作時,要從履行職能的高度來把握,要本著“看好自己門,管好自己人”的原則,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先量內再量外,先量國有企業,再量其它企業。對系統內發生的違法經營行為,要按內外一致的原則,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依法追究經營單位和當事人的法律責任,嚴重的還要追究主管部門的行政責任。

三、正確處理經常性檢查與專項督查的關係,要在經常性上下功夫。糧食具有流通量大,經營主體多,涉及面廣的特點,這就決定了監督檢查工作難度大,責任重。近兩年來,開展糧食監督檢查工作側重於專項督查多,側重於抽查多,側重於查案多,工作上處於被動、應付的現象。原因就是此項工作沒有形成制度化和經常化。通過調查,糧食市場放開後,經營主體雖然很多,但分類來講主要是三種類型。一是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是糧食購銷主渠道,儲存能力強,收購量大且收購時間長;二是糧食加工企業,絕大多數規模較小,一般情況下是邊購邊加邊銷;三是糧食經紀人,多是沒有儲存能力,無固定場所,流動收購,隨收隨賣,這就給監管工作增加了難度。由此可見,依法治糧工作要想有效地開展,必須在經常性和制度化上下功夫。一要對轄區內糧食經營戶進行摸排、登記、建檔,實行信用等級考評制度,進行分級監管;二要進行巡查。在糧食集中收購期間,縣區糧食局要組織執法人員面對轄區內糧食流動市場進行全方位的巡視,主動出擊,對無照或違規經營者要給予堅決查處,特別是近兩年執行最低收購價政策,糧食監督檢查工作更要延伸到每個收購點,延伸到農村,這樣既確保了政策的落實,也更體現了監督檢查工作的到位。三要堅持監督檢查與開展各項業務工作相結合。依法治糧是綜合性工作,需要多方努力,在實踐中我們感到:糧食監管工作必須與業務相結合,業務工作開展到那裡,監管工作就跟到那裡,這就有利於構建監管工作平臺,不留死角,不掛空檔,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四、正確處理監督檢查與整體工作的關係,要在協調配合上下功夫。糧食市場化改革和《糧食流通管理條例》頒佈以後,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既要肩負糧食產業經濟發展、行業服務的職能,又要承擔糧食市場監管的重任。面對這一全新的任務,由於思想認識的不同、執法體系建設的不平衡、現行機關體制的不合理,各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在重視程度、工作力度和執法水平上存在著明顯差異,特別是糧食執法工作對外涉及多個部門,對內涉及各個業務環節,如果不妥善協調好各方關係,勢必會出現重管理輕執法、錯位缺位、推諉扯皮現象。因此,做好糧食行政執法工作,還必須正確處理好監督檢查與各方的關係,在協調配合上下功夫,努力營造良好的執法環境。一是正確處理監督檢查與行業內部管理之間的關係。監督檢查是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對管理相對人進行檢查處罰,打擊違法行為,規範糧食市場秩序。而行業管理是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研究和制定行業發展規劃,貫徹落實政策,開展行業指導、服務和監督。兩者在具體工作中,既相互促進,又各有所側重;既有聯絡,又有區別。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堅持監督檢查與行業內部管理相結合,加強配合與協作,有利於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提高整體效能。二是正確處理監督檢查機構和內設的`法制機構之間的關係。

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內設的法制機構是專司法制工作的機構,主要承擔法制宣傳、調研立法、複議聽證、案件稽核等法制工作;監督檢查機構是受糧食行政主管機關委託而組建的專門從事糧食執法檢查、督查的機構,主要承擔法律、法規授予的執法職能、執法宣傳、執法檢查、實施行政強制措施、行政處罰等。這兩個內設機構應各守其責,依法行政,相互協作,加強監督。三是正確處理糧食監督檢查與其它部門之間的關係。糧食執法涉及面廣、難度大,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和部門職責的分工,在違法行為處理上又有侷限性和限制性。因此,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嚴格按照法定的職責範圍正確行使職權,既不能“錯位”,也不能“越位”。要主動協調好與工商、質監、衛生、價格等部門的關係,在工作程式和工作方法上要學習借鑑其他執法部門的經驗,積極爭取有關執法部門的支援,適時開展聯合執法,有效地維護糧食市場秩序。

2024年糧食調研報告 篇7

市糧食局

企業工改,說起來十分重要,誰都不否認它的積極作用,誰也不否認它是整治企業的良方,每年列入工作要點,今年再次作為工作重點,但風吹過多遍,會開過幾輪,至今尚未破題。究其原因,存在四大障礙:

1、職工有“三怕”。

一怕工資減少。部分職工想,最好別改,實在要改,也不能減我的錢,他們對企業的效益關心不多,對企業前途有些漠然。

二怕拉開檔次。部分職工認為,工資檔次不能拉,各工種不能拉,各崗位不能拉,不管對企業貢獻大小不能拉。

三怕丟面子。少數職工認為內部分配改革,自己原有崗位可能貶值,少了錢丟了面子,不想看到別人比自己拿錢多。

2、領導有“三慮”。

一慮話說不響。企業工改,領導一般不會減錢,部分領導怕職工說是為領導而改,怕職工起鬨提意見。

二慮造成不安定。改革是件難事,難免會出現一些波動,部分領導寧可維繫暫時的平靜,寧肯讓企業潛伏著危機,不想通過改革求得長遠的安定。

三慮工作難做。改革肯定是難的,將有大量的思想工作要做,將有很多麻煩問題要處理,部分領導害怕改革“自找麻煩”。

3、原有工資底盤大。

企業這幾年來連續多次進行了工資調整,但是仍然帶有齊步走的痕跡。原先崗位技能工資改革所產生的效果,就被後來一次一次的檔案工資的調整淡化了,抵消了。在分配問題上,逐步向平均主義倒退。致使工資基數越加越大,給工資改革增加了難度。

4、固有差距帶入重組企業。

由於原先的企業效益不一,工資水平相差兩倍,成了一家人後,差距依然存在,原來高的`自然降不下來,原來低的一心想趕上去,很難統一認識。

針對這些問題,可從四個方面入手:

1、企業領導於部要從思想認識上徹底解決問題。

不會搞分配就不會當幹部。工資改革不是你想不想辦、願不願辦、能不能辦的問題,而是必須辦好的問題。改革如同大家坐公共汽車。車上人滿了,有坐著的,有站著的,坐著的就是既得利益者。那麼現在要讓大家統統下車,然後再重新上車,坐著的不願意,站著的很願意。再上來以後,坐著的就不一定再有座位了,所以他希望維持現狀。改革就是要普遍地使大家的收入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但有相當一部分職工要相對地降低。人們在心理上有可能容忍得了絕對的貧困,但容忍不了相對貧困。大家都窮的時候,只要我比你好一點點,我就感到很高興,很滿足了;但是都富了,富的程度不一樣,你比我更富,我就受不了。這一次分配製度改革肯定有一部分職工的既得利益受到衝擊,所以難度就非常之大。如果說有阻力的話,不是來自工人,而是來自現在手中掌握一定權力的人,來自那些能夠或多或少地影響我們這次分配製度改革的同志。所以領導的認識必須統一,沒有企業領導的積極性,分配改革就無從談起。

2、搞好宣傳發動。

改革要一杆子到底,不留死角,一定要擁有最廣泛的群眾基礎,要讓我們的幹部、職工理解為什麼企業要這樣做。不改革行不行,企業能否生存下去。通過改革,儘管大家所得多少不一樣,但收入都增加了。讓一部分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的收入上去,並不是以損害你的利益為前提,相反,它能給你帶來更大的經濟利益,更長遠的經濟利益。這個道理請務必給大家講清楚。絕不能籠統地、簡單地把其理解為調工資,那樣就會使改革的意義受到很大的侷限。這樣的話改革就是能成功,其效益也要打折扣。

3、科學制定改革方案。

對改革的有關措施千萬不要機械、教條地生搬硬套,要創造性地來實施。要充分地、認真地結合本企業實際情況搞一個實施方案,確保改革萬無一失。

一是幅度適度範圍廣。工資改革從整體來講增幅要適度。同時,改革涉及到的範圍要廣,雖然每個人增的多少不一,但要保證人人都有得增,人人都是受益者,改革方案才會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二是拉大複雜勞動和簡單勞動在分配上的差距。複雜勞動者,主要是指從事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的這部分人和從事經營銷售和技術這部分人,也就是指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從某種程度上講觀念決定效率,我們要進行工資改革必須先轉變觀念,尤其是要轉變對複雜勞動的認識。

三是擴大工資中“崗位”的含義。所有的工作都可視為崗位,掃地也可以視為崗位,當經理主任同樣也是崗位。你從事什麼崗位的工作,就拿什麼崗位的工資。就是說這個崗位,不論誰來幹,不管你是高工還是助工,不管是博士還是文盲,誰能幹好這個工作,誰就來拿這份相應的工資。四是適當地兼顧年功工資,也就是說老的工資被部分保留。由於現有企業趨於老齡化,不考慮年功工資,有些幹部職工心理上不好接受,但是佔的比重要小一些,可放在每年10——15元,這是一種妥協。

從另一方面講也考慮了一個人在企業裡連續工作的年限,年功工資的保留也有積極意義。五是實行績效考核,或者分設效益獎和效率獎。所謂效益獎,簡單地講就是賺不賺錢,這是針對經理主任的。效率獎是隻對工人,並且必須是對工人的,其它的輔助人員不享受,科室管理人員也不享受,因為輔助人員和科室管理人員的獎金已經包括在工資裡了。

比如門衛,工作量與企業效益好壞沒有直接關係,你不能說企業效益好,他就一天開六次門,企業效益不好,他一天就開一次門。再說管理人員,比如會計,不能因為企業盈利就記四百個數字,企業虧損就只記二百個數字,也就是說其工作量的大小並不會因為企業效益的好壞而有很大差別。

4、建立組織保障機制。

明確企業法人代表為內部分配改革第一責任人,黨、工密切配合。內部分配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一把手不親自組織就無法完成,所以要明確一把手的責任,而且是第一責任,這樣才能使工作得以順利實施。

2024年糧食調研報告 篇8

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糧食管理職能的變化,對辦公室工作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如何適應新的形勢,筆者就辦公室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重點、各種關係、精神狀態等談幾點粗淺的想法。

一、關於辦公室工作的指導思想

辦公室工作千頭成緒,涉及機關日常事務、政務調研、文祕、檔案、資訊、宣傳、部門建立、後勤服務等,既是“忙家”、“雜家”,又是“管家”。因此,辦公室要將服務於全域性中心工作和服務於機關基層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參與政務”、“管理事務”、“搞好服務”三大職能統籌兼顧,合理安排,做到調研圍繞中心轉,協調圍繞領導轉,服務圍繞大家轉,將辦公室工作推上一個新的臺階。

二、關於辦公室工作的幾個重點

新形勢下的辦公室要認真抓好五項重點:

1、以加強學習為支點,提高素質。今年是計劃的開局之年,也是進一步推進糧食流通法治化程序的關鍵一年,糧食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辦公室只有“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才能適應新形勢,形成新認識,為糧食經濟發展推波助瀾。這就要求辦公室人員必須加強學習。一是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政治覺悟和政策水平;二是加強法律法規學習,提高依法行政和管理水平;三是加強本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能力和整體素質,始終做到觀念不落後,工作不落伍,打好工作的.多面手。

2、以深入基層為路徑,強化調研。調研工作是辦公室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糧食工作牽涉到百姓切身利益,只有不斷地深入實際,掌握實情,才能為領導提供有情況、有分析、有建議的調研報告。目前,要重點圍繞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一重大命題,從坐在辦公室轉變為深入基層瞭解實情,從被動服務轉變為主動抓問題,在科學安排,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礎上,圍繞“疑點”、“熱點”、“難點”,調研好第一手材料,撰寫出更有層次的文章。

3、以捕捉資訊為手段,搞好宣傳。要以資訊為載體,唱響糧食經濟發展的“主旋律”。一是要努力培養辦公室人員的政治頭腦,利用糧食系統的資訊網路,把糧食工作的重要情況、突發事件以及領導關注的熱點問題,以最快的速度,及時、準確、客觀地提供給領導參考決策。二是要逐步完成統一協同的工作平臺和電子檔案管理系統,以此推動效率、效益的提高。三是要通過資訊報送,及時宣傳糧食工作取得的成效、經驗、特色,把糧食部門依法行政、健康向上的形象傳遞到千家萬戶,使各級領導、各級部門和廣大群眾更加支援糧食工作。

4、以主動服務為抓手,轉變作風。辦公室的工作,無論是文稿起草、資訊調研、督查催辦等政務工作,還是文書檔案、會議安排、機要保密、後勤服務等事務工作,都是圍繞“服務”這一中心運轉的。在為領導服務上,堅持三個標準,即“全方位、全過程、高效率”,力求辦公室的每一位同志都熟悉全域性各個階段的重點、各位領導關注的熱點,以及工作中的焦點,努力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力求每項工作的每個環節、每個細節都讓人無可挑剔。在為群眾服務上,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態度,把群眾的呼聲作為工作的第一訊號,充分發揮辦公室作為領導聯絡群眾的橋樑和紐帶作用,確保人民群眾的意願能夠為領導所瞭解,確保領導的決策體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在為部門和基層服務上,相互尊重、相互支援、滿腔熱情,堅決克服“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衙門作風。

5、以制度建設為保障,規範工作。一是要帶頭嚴格執行局機關的各項規章、規定,確保機關出臺的所有制度在辦公室能得到不折不扣地實施。二是要進一步完善辦公室內部各項制度。特別是在公文處理、會議安排、機關值班、檔案管理、機要保密、後勤服務等方面,制定辦事程式,使各項工作有規章保障,有制度規範。三是要嚴格考核,建立激勵機制。按照人員責任分工情況,將個人德、能、勤、績進行量化考核,以充分發揮辦公室每一位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記憶猶新的是香港金庸先生說:“待人要誠,治事要謹;知足常樂,不取非分。謙可受益,滿必招損;盡心竭力,為國為民。”從中我們可以悟出如何做好辦公室工作的道理。

2024年糧食調研報告 篇9

1.糧食收購政策落實情況。督查地方有關部門和收儲企業落實和執行國家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和國家臨時收儲政策情況;督導地方政府組織落實收購質量不達標糧食相關政策措施,特別是東北地區生黴粒超標玉米收購的有關情況,以及組織企業市場化收購農民餘糧情況,守住農民“種糧賣得出”的底線。

2.糧食收購現場檢查。檢查糧食收儲企業有無按規定公示有關國家糧食收購政策等資訊,執行“五要五不準”收購守則和國家糧食質價政策等情況,防止出現農民“賣糧難”、收“人情糧”等現象;檢查收儲企業結算和支付農民糧款情況,是否做到“誰賣糧向誰支付售糧款”,杜絕向售糧農民“打白條”;檢查收儲企業是否按規定規範填寫收購憑證和開具收購發票,是否存在虛假收購、“以陳頂新”“先收後轉”“就地劃轉”等違法違規行為,絕不允許坑害農民、損害國家利益,違者必須嚴懲,絕不姑息。

2024年糧食調研報告 篇10

一、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稅收政策方面問題按照《關於糧食企業增值稅徵免問題的通知》x,凡國有糧食購銷企業銷售糧食,暫一律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但事實上假如購貨方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將少抵扣進項稅額,所以多數購貨企業要求糧食企業開具普通發票或不索取發票而有自己開具收購發票。

(二)糧食企業營銷不規範,上門收購、現金交易,收購價格不穩定,稅務部門無法正確把握其經營情況,這就給國稅部門稅收徵收治理帶來了很大困難。

(三)收購發票治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1、由於農產品收購發票是由收購者自行填開,地點不確定,涉及面廣,虛開收購發票現象普遍存在。少進多開、低進高開,擅自提高購進價格或增加購進數量,甚至將運雜費、裝卸費和一些無法取得發票的費用都計入收購價格之內,大大提高了農副產品的收購價格,造成收購發票金額超過了實際支付金額。

2、治理手段落後,由於收購發票使用量大,因此在確認收購物件時,只能一戶一戶的進行實地核查,在確認收購產品的單價、金額等方面,由於無法把握相關資訊,也就無法監督企業是否做到了賬實相符、賬賬相符、賬表相符,而這樣做即浪費人力物力,又無法查出實際問題。

二、對糧食企業稅收徵管現狀的幾點建議

(一)取消國有糧食企業免稅的稅收政策,糧食經銷企業銷售差價小和進項稅按收購價低扣的原因,所有經營糧食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企業都是進項稅額大於銷項稅額,認定國有糧食企業免稅已無實際意義。

(二)加強對農副產品收購發票的日常治理

1、農副產品收購發票的發放必須從嚴。根據企業經營規模執行按月限量發放,驗舊購新。

2、嚴格執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加強糧食收購發票治理問題的

通知》規定:“凡從事糧食收購業務的企業,在與賣糧人進行糧款結算時,必須使用稅務機關統一印製的糧食收購發票。不得以其他憑證代替糧食收購發票使用,或作為會計入賬憑證。”對會計核算不健全的企業,一律不得領用收購發票,由稅務機關代開。嚴禁跨地區使用收購發票,既堅持屬地治理的原則。

(三)加大對農副產品收購企業的.納稅評估力度。一是要從收購渠道上嚴格把關。要堅持必須是從農業生產者手中直接收購的農業初級產品,方可開具收購發票;其餘通過其他渠道收購的農產品一律不得使用收購發票;必須嚴格控制企業跨地區使用農產品收購發票,嚴格核查收購金額較大且同一銷售者多次銷售的情況。二是要從收購的數量及價格上進行核查。對於收購的數量,要通過實地查驗核實庫存數量與實際收購數量是否一致。三是要通過資金往來情況查詢問題。農產品收購一般以現金支付為主要方式,對於企業的收購資金運動情況,可通過原始憑據和企業賬目核實企業資金往來的真實性。

2024年糧食調研報告 篇11

一、國家儲備庫概況

庫於二○xx年七月完成改制工作,組建了新的庫領導班子,優化聘用了職工隊伍。現有職工52人,有效倉容33500噸,庫存糧食近*萬噸。近年來,該庫在管理上突出一個“細”字,狠抓一個“嚴”字,追求一個“新”字,不因庫小而自輕,不因量少而鬆勁。通過不斷加強管理,確保了儲備糧數量真實,質量良好,糧情穩定,儲存安全,在滁州市乃至全省各市、縣、區儲備庫儲備糧管理工作評比中連續幾年名列前茅。

二、主要做法

1、“兩個考查”抓日常管理正規化

在日常管理中,庫狠抓“考勤”、“考績”兩個考查,使日常管理逐步走上正規化軌道。在考勤中,為了嚴格執行上下班制度,每天上下班都由一名庫領導值班,負責監督打卡和掛牌上崗,執行嚴格的請銷假制度,未經批准外出的,堅決按早退和曠工進行處罰。在考績中,每個星期由科室負責人對全科室同志的工作情況進行點評,並做出記錄,每月各科室向庫領導班子作一次彙報,庫領導根據各科室對所屬人員作出的評價,在職工大會上對好的同志提名錶揚,對差的同志進行批評,獎勤罰懶,獎優罰劣,促進全員提高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庫,我們看到,庫容庫貌整潔,員工統一著裝,推行半軍事化管理,全庫氣象為之一新。

2、“三個階段”抓出入庫管理規範化

在收購階段,為了能夠以最低的價格收到最好的糧食,庫跑市場、找糧源、看行情,進行市場分析,建立市場價格預測體系,創新收購方式,做到“三結合”,即:全員分配任務與績效獎勵相結合;坐庫收購與上門收購相結合;自主收購與委託收購相結合。制定出臺《糧食收購紀律規定》,堅持“一條龍”收購程式,明確各崗位職責。在檢驗階段,與化驗室簽訂《糧食收購化驗工作責任狀》,安排專人扦樣,並由科室負責人輪流值班監督扦樣。在檢驗過程中進行二次編號,嚴格化驗操作程式,明確獎懲措施,確保入庫糧食化驗結果的公正性、嚴肅性。在保管階段,與保管員簽訂《糧食收保調責任書》,明確“收保調合一”責任,制定糧食入庫獎懲措施。要求收購倉保管員對入庫糧食逐包複檢,發現問題有一包退一包。在此基礎上,對收購入倉的糧食全部進行過篩除雜,確保收購的每筆糧食都符合儲備糧的標準。

3、“四個方面”抓倉儲管理精細化

在糧情檢查方面,一是建立了主任、分管主任、倉儲科長、防保人員的四級查糧責任制;二是每週三定期召開保管員例會,分析糧情變化情況,制定針對性措施,做出工作安排;三是每月不定期開展倉儲管理綜合性檢查評比,對儲糧安全和衛生進行查評,獎優罰劣。在科學保糧方面,積極探索新的科學儲糧方法,確保糧食品質、降低保糧成本。這些新方法有:利用冬季低溫的時機,開展分階段機械通風,降低單位能耗;針對高大平倉冷心特性,實行壓蓋密閉糧面,用泡沫板隔熱風道口,減緩外界環境對儲糧的影響,實現倉內糧堆低溫等等。通過採用這些新的方法,該庫科學保糧率達到了100%。

在提高技能方面,加強對保、化人員進行業務技術培訓,每年都要組織開展一到兩次業務競賽和崗位練兵活動。每年還要派出若干人員參加上級部門舉辦的保化人員培訓班,僅20xx年就分四次派出五名保化人員參加省局舉辦的培訓班,並全部獲得高階職業資格證書。在庫,我們看到,保管人員能夠熟練報出所保管糧食的生產年份、入庫時間、品種數量、質量引數等以及所在倉庫的基本情況,做到糧情、庫情“一口清”。在硬體建設方面,近年來,庫不斷加大對倉儲管理的投入,先後投資20多萬元購置了移動液壓式裝倉機、輸送機,單管通風機組及測溫電纜線,增加了內環流燻蒸管道。投資40餘萬元,對現有的倉房進行維修、改造通風槽等,提高了糧食儲藏的.穩定性,確保了儲糧的安全。

4、“五個落實”抓安全管理常態化

保糧離不開安全、消防,安全、消防為保糧提供外在的保證。庫把安全、消防工作當作長期的工作目標,長講不倦,長抓不懈,努力做到防患於未然。在具體的工作上,做到了“五個落實”:一是組織落實。成立了由庫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安全消防領導小組、安全保衛領導小組、儲糧安全領導小組。二是制度落實。建立了安保、消防、防火、用電、消防器材管理、化學危險品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三是硬體落實。配備了消防器材並開展定期的檢查和維修保養工作,保證器材的完好與正常使用。四是培訓落實。每年都要對安全、消防人員進行相關知識與操作技能的培訓,通過培訓達到“三懂”、“三會”、“三能”。五是檢查落實。主要有:自查、日查、周查、月查和不定期抽查等。通過五個落實,強化了安全、消防工作的管理,確保該庫多年來安全無事故。

三、主要特點

1、以制度建設夯實基礎。制度是管理的依據和保證。庫在省、市頒佈的儲備糧管理辦法及相關技術規範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相關的業務管理制度和 “考勤獎懲制度”等34項行政規章制度、職責,形成了行政管理和業務技術管理兩大塊管理措施,涵蓋了所有崗位及日常工作環節。初步形成了工作有目標,管理有制度,檢查有指標,獎懲有依據的管理模式。同時,隨著工作的深入、經營的需要、政策的變化,及時對各項管理制度加以調整、更新、充實、完善,使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實際需要。

2、以檢查評比落實制度。制度建設關鍵在於落實。庫在管理中加強檢查評比、獎懲兌現,有效促進了制度落實。庫堅持採取定期不定期檢查的方式,對各項工作開展評比,促進各項制度的執行和工作任務的落實。同時,為使檢查不流於形式,真正起到督促和激勵的作用,庫還堅持把檢查評比結果與獎懲相結合,把工作實績和個人利益相掛鉤,達到獎勤罰懶、獎優罰劣、鼓勵先進、鞭策後進的目的,推動工作的更好開展。

3、以機制創新提升管理。在努力搞好管理制度建設和落實的同時,庫還積極做好機制創新,建設和諧企業,促進全庫的管理水平向更高的層次邁進。一是加強思想政治引導,喚醒職工自覺性,調動全員積極性,員工精神面貌、工作狀態積極向上,企業充滿活力。二是針對保管、防化、消防、安保等重要崗位,簽訂責任書,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責任、獎懲,並以此作為考核的依據,從而進一步增強了管理的有效性。三是實行民主管理,吸收普通員工參與管理工作,帶動全庫人員管理理念轉變,促進了工作落實。

2024年糧食調研報告 篇12

糧食質量和原糧衛生既關係到廣大消費者的身心健康,也關係到糧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更關係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穩定,對構建和諧社會有著不可估量的貢獻。加強對流通過程中糧食質量的監督檢查,是保證糧食符合質量標準及相關技術規範的重要措施之一。為此,《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建立糧食質量和原糧衛生的抽查、監測制度。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在監督檢查過程中,可以進入糧食經營者經營場所檢查糧食的收購、儲存活動中糧食質量及原糧衛生。《糧食質量監管實施辦法(試行)》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定期對收購、儲存活動中的糧食質量和原糧衛生進行抽查和監測。

根據目前現狀,縣(市)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是最基層的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是對糧食質量進行抽查監測的直接執行者,也就是說,監測把關糧食質量和原糧衛生是否到位,縣(市)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作用至關重要。然而,糧食質量、原糧衛生監測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要有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和必要的經濟投入。

糧食質量監測內容雖然較多,但比較容易,對儀器裝置沒有特殊要求。然而對原糧衛生監測所包涵的內容較廣,概括起來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對收穫期的糧食(原糧)進行農藥汙染監測;二是對收穫、儲存過程中微生物毒素的汙染狀況進行監測;三是對原糧儲存過程中用於防、治蟲、黴熏蒸劑殘留的監測;四是對其他化學物品對原糧汙染的監測。要對糧食(原糧)進行以上內容的'監測,就必須要有很專業的檢測技術、效能可靠的檢測裝置和工作認真負責的專業檢測人員,這些對目前的縣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來說,的確是一大難題。就本人瞭解,目前xx地區各縣(市)能開展這項工作的糧食局確實很少,原計劃經濟時期功能齊全併為糧食質量、衛生監測做出貢獻的縣級糧食局中心化驗室在糧改時先後被撤掉,檢測人員也先後被裁減掉,即使保留下來的也因儀器裝置老化、人員減少而很難開展這項工作。因此,本人認為,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履行《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實施《糧食質量監管實施辦法(試行)》賦予的對糧食質量和原糧衛生進行監測的職能,就必須要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一、必須儘快落實“建立和完善糧食質量檢測機構”的規定

根據《糧食質量監管實施辦法(試行)》十八條規定: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質量監管機構,認真貫徹執行有關糧食質量、衛生法律、行政法規、政策及各項規章制度,履行糧食質量、衛生監管與服務職責。建立健全質量監管機構是《糧食質量監管實施辦法(試行)》賦予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使命,是做好對糧食質量和原糧衛生進行抽查和監測的基矗對糧食質量和原糧衛生進行抽查和監測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因此,我認為縣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必須儘快落實《糧食質量監管實施辦法(試行)》十八條規定,建立和完善糧食質量檢測機構,恢復或加強縣(市)級糧食局中心化驗室或糧油檢測站,要用中心化驗室或糧油檢測站的技術力量來開展這項工作。

二、必須配備相應的監測人員

糧食質量及糧食衛生檢測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就質量檢測而言,既有物理檢測,也有化學檢測;既有常規檢測,也有專項檢測;既有原糧檢測,也有成品糧檢測。特別是原糧衛生檢測、農殘檢測、微生物毒素檢測、薰蒸劑殘留檢測的技術性較強,其中專有名詞多達上千個,檢驗專案多達近千種。因此沒有專業的檢測人員很難開展這項工作。因此,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不斷充實和培訓檢化驗技術人員,充分調動糧油檢測人員的積極性,發揮專業檢測人員的作用,並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和培訓糧油檢測人員,以提高檢測人員的業務素質,把糧食檢測工作引向科學、便捷、準確的方向,並使之逐步與國際標準接軌,充分吸收引進使用現代科技成果,提高糧食檢測的科學水平,以適應不斷髮展的社會需求。

三、必須添置相應的監測裝置

對糧食質量和原糧衛生進行監測,必須憑藉必要的檢驗檢測儀器和裝置,必需要按照國家質量標準、衛生標準、標準檢測方法等進行取樣、檢測;因此,為確保對糧食質量和原糧衛生進行監測這項工作能順利進行,保證檢測結果的公正性、準確性,就必需要利用最新科研成果,應用最新標準,添置最新檢測裝置。目前,各縣(市)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既沒有專職檢測機構,更談不上擁有分析儀器和檢測裝置,因此,建立檢測機構、配備必要的檢化驗設施、裝置,及時更新舊的儀器裝置,配齊檢測需要的各類化學試劑、藥品應是當務之急。

四、必須落實相應監測經費

要對糧食的質量進行監測,就必須要對糧食進行抽樣、分樣、包裝、檢測、報告,有些檢測專案還需要消耗大量的水、電和特殊的試劑等材料,因此,要做好糧食的檢測工作,就必須有與之相配套的專項檢測資金,這樣才能確保這項工作的有序進行。眾所周知,糧食質量及糧食衛生監測既是維護糧食商品正常流通的需要,同時也是確保糧食安全的需要,更是加強糧食行政執法的需要。所以說,糧食質量及原糧衛生檢測屬政府行為,是政府為民辦實事、確保放心糧工程的重要舉措,糧食質量及衛生監測費用應由政府列入財政支出,這也是《糧食質量監管實施辦法(試行)》第16條所明確規定的。

強化糧食質量檢測工作,不僅可以充分發揮質量檢測工作對糧食流通進行監督的基礎性作用,有效貫徹國家頒佈的《糧食流通管理條例》,更好地實施《糧食質量監管實施辦法》,執行各項糧油質量標準、衛生標準,而且可以有效指導國家糧食儲備,確保國家糧食質量安全,最終實現保障人們身體健康這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