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高校調研報告十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2.05W

高校調研報告 篇1

體育是充滿激情的大學生們的摯愛。為了豐富大學生的生活以及滿足其運動的慾望,各大高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大的活動主要由校會體育部負責。而院系也有自己組織的內部的比賽。有時校會體育部也會和校內體育團體合作開展活動。

高校調研報告十篇

一.體育比賽

(一)校際間

CUBA是高校間一個傳統的籃球比賽專案。原來是由人大發起的。今年CUBA人大再次成為CUBA主賽場。各個高校都積極的組隊參加。

北航,北理等高校今年也組隊參加了由清華主辦的“清華杯”籃球邀請賽。

中財在20xx年參加了幾所高校共同舉辦的中日友好登山比賽。

其它校際間的比賽還有高校馬拉松比賽。其中中青在首屆高校馬拉松比賽中打出“中國青年的奧運”標語而被媒體報道。

通過調研發現校際間的體育比賽內容主要是足球,籃球以及長跑。登山等,且主要是校體育部負責。

1.校內

各高校內部的體育活動十分豐富。有各種球賽,拔河,跳繩等傳統活動,踢花鍵等趣味性比賽以及馬拉松,運動會,體育文化節,新生杯等體育比賽。校會體育部主要負責全校性的比賽,與體育社團不屬領導與被領導關係而是合作關係。各高校體育社團也會舉辦各種比賽。如北理有個專門的社團叫做大學生體育協會,平時會組織各種體育活動,但社團組織的比賽影響力一般不及校會。

A.各類球賽各高校每年會舉辦各種球賽,涉及到的主要有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手球,網球,排球,棒球,檯球等。一般這些比賽都在“新生杯”,“體育文化節”是舉行。

其中籃球賽,足球賽,排球賽,羽毛球賽在高校中開展的較多,較為典型的有北交的“新生杯”,“院系杯”足球賽,籃球賽;北科每年傳統專案“挑戰杯”籃球賽以及今年舉辦的首屆北科羽毛球比賽;中財的“中財杯”籃球賽;中國農業大學的秋季籃球賽以及其學生會內部的足球友誼賽;北大的“北大杯”三大球(足球,籃球,排球)三小球(網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賽以及“澳貝漆”杯新生足球賽;北廣的“萌芽杯”新生男子足球賽;中青每年舉辦的寢室體育文化節中以寢室為單位組隊參加的籃球,足球比賽(這種以寢室組隊參賽的形式使集體小了,覆蓋面廣了,更促進了寢室成員間的感情,有借鑑之處)北航每年的排球比賽等。

這裡具體介紹其中幾項活動:

一、北廣“萌芽杯”新生男子足球賽

1.比賽宗旨: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公平競爭。口號為“快樂著足球”

2.參賽資格及報名條件:

報名參賽運動員必須是本科新生(不包括成教,專生本,雙學位和研究生)且運動員只能代表一支隊伍上場,參賽隊員必須在比賽前在體育部註冊。

二、北廣“星光杯”“月光杯”男子女子球賽

1.注意事項

A,簽署公平競爭保證書,參賽隊負責人簽字,並加上所在院系公章。

B.每個參賽隊須上報不多於16人的隊員名單及隊員號碼,以及助理裁判員名單(每隊兩人)

C.每隊繳納報名費40元。

D.決賽三場兩勝制,地點是網球場。E.積分方法:小組賽勝一場2分,負一場1分,棄權0分,按積分排名先後決定出線。如積分相同,則按相互之間勝負關係,淨勝球,進球數,抽籤順序進行排名。

F.比賽服裝統一,清晰,不外借。執行國聯最新《籃球競賽規則》。具體為比賽時以鼓勵進攻為準則。3秒,10秒,30秒違例,5秒出手(發球,運球)必須嚴格把握。小組賽無個人5次犯規退場,全隊7次犯規罰球的規則。

G.比賽裁判(每場2名,決賽3名)由體育部協同兩隊裁判本人決定,所定的裁判務必到場,如臨時有事須自找一名代替。

H.比賽中記分,犯規以個人為單位。2.獎懲方式

罰則:

A.如違反參賽資格條例中的各項,則取消該運動員的參賽資格及參賽隊的比賽成績。

B.如參賽隊罷賽將取消第二年的參賽資格。

C.比賽過程中如有打架者取消該人的比賽資格,如一個人隊中打架人數2人以上,取消該隊參賽資格。情況嚴重者取消第二年參賽資格。

D.比賽遲到15分鐘按棄權計,比分為0:20,積分0:2。

E.參賽各隊的隊員有責任和義務維護本方觀眾觀看的秩序。如有出現觀眾鬧事而隊員沒有制止的現象,情況嚴重的,也將取消該隊參賽資格。

獎勵:

A.冠軍隊授予獎盃一座及獎品,亞軍,季軍也分別授予獎品。

B.按個人的得分及場上表現評選最有價值球員。

C.本次比賽還將設立最佳精神文明獎(團體),並予公佈。

三.北科首屆羽毛球大獎賽

20xx—20xx年度上半學期,北科校會體育部舉辦了首屆北科大羽毛球大獎賽。這次比賽得到了羽協的支援。同時比賽又在校園裡掀起了羽毛球熱。適當地開展這類活動有利於打破學校裡籃球,足球一統天下的局面,豐富同學們的體育生活。

四.北京航天航空大學的排球賽

北航每年都有各種形式的排球比賽,比賽一般分為專業組和業餘組兩種規格。而每個組中又分成甲級隊和乙級隊,其分類類似於足球聯賽中的分級甲A,甲B等,較為正規。

五.農大秋季籃球賽

該聯賽從9月底開始持續一個月的時間,每週開賽,有各院組隊參加。聯賽第一輪採取迴圈賽制,四強產生後採用淘汰制決出前四名。本次比賽的裁判工作均由農大校體育教學部老師及籃協主要負責人擔任,賽制及基本規則均依據國際比賽標準制定。最後的總決賽採用“全場靜時”。其宣傳工作也由體育部負責。而宣傳工作中最亮眼的是觀眾抽獎活動,次活動在比賽現場開展,貫穿整個聯賽,使同學們不僅能觀看到精彩的比賽而且也有意外的驚喜。

B.運動會

各高校一般每年都有新生運動會,其比賽專案都是較為傳統。如長跑,短跑,跳高,跳遠等,其它運動會還有系裡的運動會,校慶運動會以及女子趣味運動會等。運動會一般由學校統一組織,主要由體育組及老師掌管各事項。

C.其它體育活動

北方交通大學選擇每年12月9日舉行“一二九”火炬接力賽。參賽者自願報名,在逐級篩選,各院固定名額。參賽時隊員單手舉著火炬長跑。此項活動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北京大學組織新生前往北京滾軸滑冰大世界溜冰,使新生儘快互相熟悉起來。

人民大學校會體育部每年都會組織健美操大賽,由各院系派隊參加,並且請專業人士做比賽評委。在紀念“一二九”時,體育部也曾開展了長跑比賽和騎自行車比賽。除此以外,人大在每年的“五四遊園”活動中都會請職業運動員表演象極限自行車一樣的高技術體育表演,同時也會有參與性很強的趣味體育活動。

中青在每年的寢室文化節中也會搞趣味體育活動。如將兩人的一隻手和一隻腳綁在一起拍籃球接力等。因其以娛樂為主,所以該項活動非常受同學歡迎。中青為了培養同學們的意志力,促進身心發展,培養團隊精神,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在每年的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開展“冬季鍛鍊月”活動。活動以“愛體育,愛鍛鍊”為主題。活動內容包括跳繩,越野接力賽,早操考評,班級間足球賽,籃球賽等。而且中青在每年6月都會在校游泳池舉行“短池游泳賽”。

除以上運動型體育比賽以外,某些高校還舉行了象棋,橋牌等比賽,也非常受同學歡迎。

二體育文化

體育不僅是一種運動,同時也蓄含著許多文化。但在調研中發現很多高校都忽略了這一點。只有少數高校較多的開展了有關體育文化方面的活動。其活動形式主要有:

a.問卷調查:例如中財發放有關體育文化的問卷調查。

b.圖片展。如中財體育文化圖片展中,其內容涵蓋校運動會,校園吉尼斯,申奧盛況,奧運風采,足壇風雲,籃壇雄風等幾個方面。畫面非常精彩。

c.知識競賽。北京體育大學利用專業優勢每年開展如乒乓球知識競賽,足球知識競賽等包含專業知識競賽活動。

d.徵文。中青在每年舉辦的“冬煅月”活動其間會向同學們徵集關於比賽的感想和對體育老師的感情等方面的文章,並將優秀文章彙編成冊,取名為《冬煅月專刊》。活動持續一個月,結算時開展文藝匯演,表演街舞和一些體育舞蹈。

北體設立“北體大學生”欄目,以櫥窗作為宣傳陣地,包括:“體大焦點”,“文藝沙龍”。並設立“心情小站”投稿箱收集同學們的隨筆。

e.講座。中青在“冬煅月”其間請奧運冠軍做講座而且其在20xx年6月曾邀請央視體育部的著名主持人劉建巨集做了一場關於足球的現場講座,受到同學們極大的歡迎。

f.資訊。如在世界盃其間由高校組織觀看,併為同學及時提供最新資訊等。

g.培訓。北京大學醫學部組建了小規模的啦啦隊,並對其進行定期培訓。啦啦隊將在籃球決賽中登場演出,為比賽增色不少。

北理校內的許多體育社團如自行車,跆拳道,滾軸等團體,平時都有培訓,滿足了廣大體育愛好者的要求。起球迷協會代理售票(如國安隊)主要是服務同學而不是以盈利為目的。

中青每年都開舉辦有關體育知識的講座。如足球知識等。並且每年都辦足球裁判的等級考試。

高校調研報告 篇2

摘要:

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也給傳統教育領域帶來了全新的機會與挑戰。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應該看清時代潮流發展的風向,找到屬於新時代的高校財務會計教學方法,對傳統教學進行重新優化與變革,推動高校財務會計教學理念革新。本文在對高校財務會計教學現狀分析的基礎上,對目前網際網路時代給高校財務會計教學帶來的困難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希望能夠助力高校財務會計教學得到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

網際網路時代;財務會計;教學改革

三五”發展期間提出了“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對網際網路領域發展進行了重新的規劃與設計。網際網路將在未來融入人民生活的各個領域當中。從目前來說,網際網路的出現給傳統財務會計教學領域所帶來的衝擊已經開始顯現,高校對於傳統財務會計教學的改革也迫在眉睫。高校財務會計教學就是教師通過對學生傳授會計理論與技能,使學生能夠擁有一定會計思維,掌握基本的會計道德,能夠從事對應的會計工作。在網際網路的大環境背景下,未來會計教學領域必然與其互相碰撞與交融,未來的會計教學會朝著資訊化和自動化逐漸發展。因此,現代高校財務會計教學更需要把握時代的發展方向,培養出一批能夠適應新時代環境背景的優質人才,以此推動中國現代化管理程序,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一、網際網路對高校財務會計教學的衝擊

(一)加速了高校會計基礎理論的拓展和深化。傳統會計核算是指標對特定主題進行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的單一核算,在內容上是對特定主題的相關經濟活動做出確認、計量、報告。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傳統的實體交易形式得到了更加現代化的拓展,在基於自主核算的前提下,企業會對各類價值鏈環節資訊流的虛擬形式產生依賴,傳統的會計領域也得到了相應的拓展。首先,是會計物件的變化。相較於傳統財務會計領域的會計物件來說,在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會計物件不單單是對特定主體價值的運動,還囊括了價值鏈環節上各類主題相關的資訊,如供應商、客戶等,同時又重新強調了會計核算的重要性。其次,是會計基礎的變化。網際網路時代傳統會計基礎的組織形式產生了變化,傳統企業有了更加多的虛擬存在形式,這也衍生出了一批以虛擬公司為會計主體的全新會計主體。所以,需要將傳統會計主體進行絕對假設與相對假設的變換。與傳統持續經營假設不同的是現代網際網路虛擬企業有不少是短期內實現目標即解散的,這類虛擬企業重新改變了傳統持續經營的內涵。除此之外,在不確定的企業期限與會計資訊化的基礎上,虛擬企業可能會產生出相應的實時財務資料流,直接導致了傳統會計分期編制報表轉變為實時與持續的財務分析。同時在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貨幣再也不是一個統一且重要的計量單位,因為它無法展現一些如市場佔有率、創新水平、產品滿意度等重要的非貨幣資訊,其所展現出的價值資訊遠沒有以往重要,企業的發展潛力也是無法在財務報表上用貨幣來顯示的。最後,是會計職能的變化。相較於以往的事後核算與監督,現在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的會計核算擁有了更加多的職責與內容,其重心也由傳統的“事後”更加傾向於“事中”的監督控制。(二)促進了我國大資料會計實務流程的重造。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傳統會計領域與現代網際網路資訊領域產生了全新的碰撞與融合,如大資料與會計領域,就使得傳統快捷又有更多海量的資料資訊內容,不論是從資料的廣度還是深度上都相較於以往有一個質的提升。不同於傳統結構化資料的會計時代,現階段的大資料會計事務擁有更多來自不同組織的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資料內容。這就對傳統結構化資料為核心的企業產生了巨大沖擊,在網際網路大資料發展的背景下,傳統會計的流程產生了全新的轉變。大資料會計技術的發展,也使得傳統會計流程將會變為大資料會計流程中的一個部分,而大資料會計流程也會對半結構化與非結構化資料的處理更加重視,以此來達成企業內部的戰略管理和組織決策需求。網際網路資訊科技的發展也讓會計資料的採集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尤其是在半結構化資料和非結構化資料領域,所有資訊鏈上的貨幣與非貨幣資訊都會被納入資料的採集流程。相較於傳統會計資料處理來說,現代會計資料處理更加複雜困難,需要依靠各種網際網路資訊科技,如大資料、雲端計算等,在巨量的資料庫中進行有效資料的甄選,從中分析出有價值的內容。同時在會計資料輸出的形式方面也有著十分多樣的變化,如會計報告、業績評價報告、預測報告、財務分析報告等,不同的資料輸出形式也能夠滿足公司不同的戰略管理需求。除此之外,大資料也使得傳統會計書面憑證轉變為電子憑證,使得會計資料處理更加集中化和動態化。

二、網際網路時代高校財務會計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目標不夠明確。現階段有不少高校會計專業都設立了財務會計課程,但許多非會計專業也建立了相應的課程,這就模糊了會計專業與非會計專業的培養界限,丟失了不同人才培養的目標,使得會計專業人才培養不再具有獨特優勢。有不少高校的財務會計課程都是由會計專業老師來進行講授的,有關財務會計課程當中有不少複雜的會計實務與賬戶關係內容,會對這些非會計專業學生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有不少教師都將這部分內容進行了簡化甚至是刪減。而這些老師也會在教授會計專業學生的時候沿用這種非專業化培養的教學思路,最終也使得本該是不同培養目標的學生學習這一套課程內容,極大地影響了專業化人才培養教學。由於會計專業與非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有著較大的區別,因此教學內容也應該做出相應的轉變。財務會計課程與其他課程不同的是,財務會計對於實務操作性擁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培養會計專業在工作崗位上的能力,這樣會計專業學生才能夠勝任相應的會計工作崗位。所以,高校財務會計課程應該注重會計實務操作能力的培養。而對於非會計專業學生的培養來說由於其未來發展方向與會計專業學生髮展方向不同,他們往往只需要根據會計知識來對資訊內容進行決策,不需要擁有會計實務處理的能力。基於此在財務會計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突出重點,強調對會計專業學生實務操作能力的培養。(二)資訊化課程設定不夠全面。網際網路擁有更加開放的生態,基於此所產生的教育教學也應該有更加全新的教育理念,傳統的實體教育教學模式或被現在網際網路教學所取代。隨著手機等移動終端的普及和發展,線上教學已開始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當中。傳統會計人才培養就是為了使受教育者能夠擁有紮實的會計理論知識與創新能力,成為優質的複合型人才。而在網際網路教育模式下能夠讓學生隨時隨地的參與學習,同時還能根據自身的需求個性化定製學習方向與內容,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更能夠幫助實現會計人才培養目標。儘管現階段有不少高校教育的組織者已經開始對網際網路教育模式加以重視,但在一定程度上仍有欠缺。網際網路時代的會計教育不單是通過幾門網路課程的開設來體現,更多的是需要培養學生的網際網路創新思維與理念,利用網際網路資訊平臺來幫助拉近自己與行業頂尖水平的距離,實現創新和突破性發展,這些才是現代高校所需要重點培養的內容。現在高校所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將會計教學與資訊化內容進行有效的融合予以突破,絕大多數高手還沒有真正地將這點落實到位,沒有設定一個全面的資訊化課程內容。在網際網路時代發展的背景下,電子貨幣結算、遠端會計核算、會計線上財務管理等不少電算化平臺都是在學生對於資訊化知識理解和運用的基礎上所衍生出來的,因此一旦高校在資訊化課程方面有所欠缺,那麼勢必會影響網際網路環境下的會計教學,導致無法從根本意義上對傳統會計教學進行革新。(三)會計教學內容陳舊無法適應時代發展需求。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會計知識的傳播與更新只會越來越快,傳統的實體課堂教學與實體賬目操作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市場急速變化的情況。會計人才培養急切需要一個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全新理念和目標,儘可能地消除社會變化帶來人才培養的滯後性,建立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新時代會計人才。傳統高校一般將財務會計分為初級財務會計、中級財務會計、高階財務會計三門課程,這三門課程不僅內容上存在交叉重複,同時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一些基礎的理論在三門課程當中都佔了不小的篇幅,內容上也沒有較為明顯的差異。除此之外教材內容方面也沒有與時俱進,不少現在常見業務仍舊歸納為中級與高階財務會計內容當中。同時絕大部分財務會計課程內容都是根據會計要素進行相應的分類與設定的。但是結合實際的生產生活來看,一筆經濟業務往往不可能是單一的會計要素確認和計量,這就使得一樣的經濟業務會出現在不同的章節體系當中,造成教材與課程內容的冗餘。這些重複課程內容不斷地在課堂上出現不僅浪費了教師寶貴的教學時間,而且也會導致學生出現牴觸和反感。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內容是基於整體對會計業務的總體描述,本該不進行內容上的拆分,但教材的設計上生硬地將這部分內容切割開,沒有很好地遵循教育教學規律。

三、網際網路時代下高校財務會計教學對策

(一)加強對網際網路的重視,設計全新的教學模式。網際網路是現在優秀人才培養的推進器。在基於傳統課堂教學的模式上,應重新對網際網路教育進行考量和設計,建立出一個更加符合當代會計人才培養需求的培養體系,從網路基礎、管理系統、課程與教學三個方面全方位地開展網際網路資訊建設,打造出一個更加符合當代學生髮展需求的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橙色至上要融入全新的網際網路教育理念,通過將傳統實體課程與網路課程互相結合,進一步改善目前的教學教育環境,重構課程質量管理體系,將資訊化教務系統融入專業建設當中。同時依託網路支援與服務平臺,進行師生互動、教學、評價、考核。以科學的會計人才培養目標,對會計教學進行重新的規劃與完善。

(二)完善網際網路高校財務會計教育管理與師資隊伍建設。在網際網路時代發展的背景下,傳統的教育管理理念需要得到突破和創新,然後在僅有的教育資源環境下通過網際網路進行相應的拓展教學,增強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同時,做到資源最大化利用。教育教學活動要側重網路化、資訊化、智慧化,結合時代發展與人才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進一步增強網路化管理的意識,提高高校教師助理資訊化內容的技術水平,加強對網路資源的利用和篩選。在師資團隊建設方面,要堅持打造一批高素質高水平的新時代教師隊伍,通過各種手段來提高會計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與團隊修養,確保能夠做到課程教學上敢為人先、與時俱進、求實創新。作為網際網路時代的會計教師,首先要擁有動態創新的能力,能夠對傳統會計理論進行相應的拓展與演進,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模式的變革,在網際網路視角下準確地掌握網際網路對當前會計行業所產生的影響和衝擊,積極探索創新並深入挖掘會計全員資訊資訊同時將這些內容很好地傳達給學生。其次,教師要擁有良好的合作精神與開闊的視野。網際網路環境下的高校財務會計教學已經轉變為更加複雜全面的交叉性學科內容,需要不同學科的教師一起群策群力培養出符合新時代現代化管理建設的優質會計人才。現代財務會計不僅涉及了傳統領域的會計學,同時也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計算機、資訊處理、網路科學等內容,這就要求不同學科的教師能夠針對會計人才培養方向進行有效的知識融合與探討,幫助學生開拓視野,瞭解國內外先進的會計理念資訊的同時對會計行業在網際網路環境下的發展方向能夠清楚地認知。

(三)推進網際網路教育模式與傳統教育教學的融合。時至今日,社會對高層次會計人才的需求不斷變化,為了滿足當前網路環境下會計人才培養和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高校必須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以保證網際網路與會計教育的有機結合。加強對學生計算機應用基礎能力的培養,幫助提高學生會計資訊化方面的分析及處理能力。不同於會計電算化,會計資訊化要求會計人才能夠在網路資訊實時性和整合性的基礎上,利用資訊來提升決策的效率。未來複合型人才將會成為計行業重點需求物件,掌握傳統的專業知識基礎已經不是合格人才的全部標準。高校應更加側重於會計人才計算機基礎應用能力的培養,學會如何操作財務資訊系統,擁有一定的網路資訊分析能力,最終實現人才綜合性培養。完善和優化會計課程體系,應對傳統教材內容和教學組織方式進行重新的設計,改變傳統考核方式。網際網路時代使得會計教育內容不斷趨向複雜化和專業化,教育方式也變得更加多元化,這些都給傳統高校財務會計教學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和挑戰。教師要將傳統灌輸式的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為主要地位的課堂教學,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課程上,也要設定更多具有開放性和創新性的課程內容,幫助拓展學生綜合素質。結合國內外會計理論的新出動態,結合網際網路環境背景,儘量採用一些案例分析與實務模擬的方法來幫助學生自主探討會計發展的主要方向,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綜上,在網際網路時代下,高校財務會計教學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學校上下乃至社會整體的共同努力。基於網際網路資訊科技上,學生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教師也要基於這些可能以學生教育和成長為導向幫助引導學生實現自我理想和追求,最終實現高校會計專業教育教學的內涵式發展。

高校調研報告 篇3

自從我國高等院校實現收費制並軌後,學生學費、住宿費等收費資金(以下簡稱“收費資金”)佔高校財力的比重越來越大,成為一項重要財源。但因為種種原因,收費資金的欠繳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只是在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之間程度不同而已。本文在調查的基礎上,就目前高等院校學費等費用收繳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作初步探討。

一、欠費學生的行為特徵

(一)羊群行為。人們都有一種從眾心理,由從眾心理而產生的盲從就是羊群行為。在高校收費過程中有一部分學生表現出極強的羊群行為,看周圍的同學繳費就繳費,看周圍的同學不繳費就不繳費。這部分欠費學生不瞭解國家、學校有關的收費資金管理規定,而是受極少數惡意欠費者的影響,把家長給的學費私留起來不交學校。由此,欠費現象愈演愈烈,迅速傳染,許多學生盲目跟風,做出非理性的選擇,無故拖欠學費,只注重自己受教育的權利,無視學校的收費制度

(二)博弈行為。由於資訊的不對稱性和預期的不確定性,一個策略組合,給定對手的策略,每個參與的人選擇自己的最優策略。一部分學生在交費過程中有與學校、與銀行、與其他同學非合作博弈的行為特徵。一是不如實填寫家庭經濟狀況調查表,自稱是家庭貧困的學生,想憑此獲得助學貸款或其他資助來交學費,這部分學生的說法是“白撿的便宜,能佔就佔,先貸到款,等還的時候看情形再說”;二是有一部分學生對自己沒有信心,懷疑自己有可能無法獲得畢業證、學位證,想等畢業前看情況而定。這些學生都有拖欠國家教育費用的僥倖心理,根據自己的效用函式權衡按時交費與拖欠學費所產生的效用大小,依據自身行為效用最大化原則來選擇自己的策略。在貧困生不易甄別、社會信用制度不健全、學校收費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惡意拖欠學費的行為沒有受到應有的懲戒,選擇拖欠學費就成為學生博弈的效用最大化行為,而按規定交納學費的學生損失最大化。其結果引發信用崩潰,學校、銀行處於兩難境地,有限的教育資源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影響了資助經濟困難學生的力度,造成欠費嚴重的惡性迴圈。

(三)享樂行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一部分家庭確實貧困的學生由於過分的自尊,缺乏健康、積極的心態,在學費的資助上有“等、靠、要”思想,對待學校安排的勤工助學崗位要麼怕苦嫌髒,怕丟面子;要麼缺乏崗位責任,這種行為蔓延會在校園裡養懶漢。二是有些欠費學生把家長給的學費挪作他用。為滿足個人的虛榮心和物質享受,不顧父母的經濟負擔,把學費都用在了超前消費上,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上缺乏艱苦奮鬥意識。

二、學生欠費的主要原因

(一)少數學生或家長誠信度不高,不自覺繳費。由於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欠費學生中確實存在不少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但是,有相當多的學生卻是有錢不交費,把家長給的學費用於高消費而惡意拖欠,甚至逃廢學費。當然,在當今整個社會誠信意識不是很強的大環境下,很難企望“象牙塔”裡的誠信意識會很高。

(二)國家關於高校教育收費的法規不健全。《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國家建立以財政撥款為主、其他多種渠道籌措高等教育經費為輔的體制,使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同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相適應。”這是高校對學生收費的根本性規定。除國家稅法外,這是我國法律中少有的對收費的規定。再加上於9月1日起實行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教育部令第21號)第十條“每學期開學時,學生……未按學校規定繳納學費或者其他不符合註冊條件的不予註冊”和“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可以申請貸款或者其他形式資助,辦理有關手續後註冊”的規定,都強調了“先繳費後註冊”。共4頁,當前第1頁1234

高校調研報告 篇4

一、調研背景

作為職業教育資訊化的重要陣地和載體, 職業學校的資訊化建設和發展, 成為職教資訊化的發展基點和重點。就學校資訊化內涵來看, 具體包括學校資訊化環境建設和應用、學校資訊化資源建設與使用、資訊化技術輔助教學、教師資訊科技能力培訓。教育部於20xx 年啟動了“校校通”工程, 從其發展目標和內容可以看出, 工程主要是從構建學校資訊化環境方面來推進學校資訊化建設和發展的。在此基礎上, 通過開設資訊科技課程、實現優質資源共享, 推動了校園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這也成為在構建學校資訊化教學環境後繼續推進資訊化教學的必要的階段性工作和基礎。

本報告在教育部職成司20xx年一項有關20xx 年5 月- 20xx年5 月期間對全國1937 所職業學校資訊化建設情況調查工作的結果和20xx、20xx 全國重點中職學校評估工作的有關資料的基礎上, 試對目前我國中等職業學校資訊化建設的概況進行初步的總結和分析, 並指出其未來發展的方向。

二、調研內容

本次調研的物件是職業學校資訊化建設概況, 主要涉及四個方面:

( 1) 學校資訊化基礎設施建設。

主要指計算機房、多媒體課室、網路教室、校園網等硬體建設。一種設施環境, 其本身並無優劣可言, 判斷教育資訊化環境建設的成敗, 歸根結底還是看應用, 看使用者應用的程度以及應用背後所支撐的教育理念。

( 2) 校務、學習支援服務等方面的資訊化應用。

主要指校內網路應用專案, 如教務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學生管理系統、圖書管理系統, 以及利用網路釋出資訊、電子郵件系統等校務管理和學習支援服務方面。在辦公自動化、網路化方面的應用, 以及所帶來的快捷的雙向互動溝通方式, 無疑是電子校務發展的重要內容。

( 3) 學校資訊化軟體資源建設與資訊化技術輔助教學。

軟體資源建設指各種應用軟體平臺建設, 如多媒體素材(包括文字、圖片、圖形、動畫、音訊、視訊)、多媒體課件及優秀教學案例、電子教案、題庫、電子文獻(包括圖書、期刊、報紙)的積累和建設。教育資訊化軟體資源的建設, 不應該過分追求資源的數量和多媒體的形式,而應儘可能積累真正體現資訊科技與課程教學目標有機整合的資源, 使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在教學應用中達到最恰當和最優化。另外, 利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及教學評估等各教學環節, 也是資訊化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

( 4) 教師資訊科技能力和培訓。

對教師開展現代教育教學理論、觀念、教學方法、資訊科技、課程整合等培訓, 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 全面提高教師的資訊科技應用水平。教師是資訊化教學理念的傳承者和實施者, 所以教師的資訊素養和能力決定了資訊化教學的質量和成效。

三、調研結論

1.職業學校資訊化建設調查結果

此次調研的1 937 所中職校, 大約佔中職校1/ 3( 20xx 年的中職學校0.64 萬所, 20xx年為0.58 萬所[1]) , 並且東、中、西部的學校比例分別是45.89%、22.15%、31.96%, 與全國所有中職校的地區分佈比例基本一致,並且從全國來看這1 937 所學校分屬省級、地區級、縣級其以下三類學校的比例, 基本是1∶1∶1。因此, 這些學校基本上能代表20xx 年5 月- 20xx年5 月全國中職學校資訊化建設情況的一個概貌。

調研結果表明, 從20xx 年啟動“校校通”工程到20xx年, 職業學校的資訊化建設和應用發展取得了重大進步。

( 1) 在硬體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職業學校的計算機裝備屬於中等水平, 生機比達到了10∶1, 師機比達到了6∶1, 配置也基本上是主流配置(就當時而言CPU 為奔3); 多媒體教室配置校均1.81 個; 42.14%的學校已經建有校園網, 並且其中19.8%的學校為千兆幹線; 另外, 在其他資訊化硬體系統配置上, 1/ 5 的學校擁有衛星數字廣播接收系統, 1/ 2 的學校擁有閉路電視系統。不過與20xx年1 073所國重中職校和20xx 年新增國重中職428 所學校來比較, 國重學校的計算機配置在數量上校均能達到1 937所中職校平均值的3 倍, 多媒體教室配置校均能達到5 個。整體來看, 職業學校資訊化建設硬體裝置, 處於中等偏上; 從地區差異來看, 東中西部的數量上呈遞減, 但差距並不大, 並且國重職業學校水平明顯要好於普通職業學校水平。

( 2) 在管理和服務應用方面。

大約1/ 3 以上的學校, 擁有網際網路域名並通過網站對外發布資訊; 在15%左右的學校裡, 部門或個人可以在學校網站上釋出自己的主頁; 並且30%的學校擁有了教務、財務、人事管理系統, 實現了辦公自動化; 東部和中部地區有1/ 4 的學校使用圖書管理系統, 西部大約是1/ 5; 還有15%左右的學校擁有1 000 冊以上電子圖書或刊物, 整體來看, 職業學校電子化校務的程度還處於初期發展階段。東、中、西部的地區差異也不明顯。

( 3) 在資源建設和教學方面。

其一, 資源建設方面, 大約1/ 3 以上的學校有專門的機構負責多媒體教學資源開發或者培訓, 沒有地區差異;在教師課件製作方面, 數量上有地區差異, 東部多於中部, 中部多於西部;網路課程開發數量方面, 都差不多。其二, 在資訊化教學領域, 東、中、西部地區學校中非計算機類專業開設計算機應用課程的學校比例不低, 分別為87%、85%、79%, 不過差距不大。其三, 從畢業生的資訊科技能力來看, 大約80%的畢業生掌握了基本的文字錄入與計算機的基本知識技能,70%的畢業生掌握了作業系統Windows的使用, 大約有50%的畢業生會使用常用的辦公軟體, 大約40%的畢業生會上網瀏覽資訊和使用電子郵件。而在一些要求相對高的技能, 比如計算機系統維護、網路系統維護等方面, 掌握的人相對少些, 大約在20%左右。

( 4) 在師資方面。

其一, 在數量上, 計算機應用方面的教師, 東、中部校均有13 個, 西部有9 個, 都尚缺2個; 而計算機專業教師校均5 個左右, 尚缺2 個; 網路建設與管理專業技術人員校均2 個左右, 缺1 個。整體來看, 西部地區資訊化師資弱一些。其二, 在教師的利用資訊科技教學的情況方面, 教師製作數字教學資源的能力以及教師開發課件、課程的主要技術路線, 有較大的地區差異,東、中、西部教師資訊科技教學能力依次遞減, 東部最好, 西部最弱; 另外, 從整體來看, 會使用PowerPoint編寫多媒體電子教案的教師, 也少於會利用文書處理軟體編寫教案的教師, 可見教師的利用資訊科技的能力還有待於加強。其三, 在針對教師資訊科技能力的培訓上, 東部學校的培訓次數遠多於中、西部地區; 從培訓途徑來看, 形式最多的是學校自組織的培訓, 其次是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沒有明顯的地區差異。

( 5) 在投入方面。

其一, 從投入看, 東部地區在硬體校均投入上的資金遠遠大於在軟體上的投入, 分別為230 萬和9 萬, 這與目前軟硬體不配套、計算機和網路在學校中應用效果不明顯、使用率低的現實一致、西部雖然在硬體投入上的絕對值小於東部地區, 但是硬軟投入的差距也比較大, 分別是66 萬和6 萬; 相對來說,中部地區硬體和軟體投入的差距不是很大, 分別為30 萬和37 萬。縱向比較可以發現, 東西部地區的硬體校均投入高於中部, 軟體投入卻低於中部。其二, 從學校未來2~3 年的建設規劃來看, 在硬體投入上, 東部地區的校均投入規劃明顯低於往年的投入總額, 不足往年的1/ 5, 而軟體投入, 則比往年投入高1/ 3; 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類似, 硬體未來校均投入比往年的1/ 2 略低, 但軟體投入卻約為往年投入的3 倍; 相對來講, 中部地區的未來校均投入比往年增加了1/ 3,而軟體投入上卻減少, 約為往年的1/ 2。這一減少的原因主要為應用軟體購買或開發上的費用和通用軟體購買的費用有所減少, 大約共20 萬, 這與這些軟體已經配備後期不需要再投入資金有關, 同時也與未來用於師資資訊科技培訓上的費用由往年的1.6 萬增加到4 萬有關。

可以看出, 目前職業學校資訊化建設已有一半基本完成了基礎設施建設, 在管理、教學、服務等方面的應用上, 也取得了許多進步和成就, 但還沒有達到充分利用的比例。因此,從發展階段來看, 學校資訊化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 是實現從無到有、注重硬體產品配備的資訊化投入期, 且重點放在學校資訊化環境構建上, 當然也包括前期的資訊資源建設和師資的資訊科技培訓。

2.職業學校資訊化建設的發展狀況分析

在學校資訊化建設和發展中, 有如下三條原則要遵守: 第一, 硬體環境建設應最終落實到實際應用; 第二, 軟體資源建設應最終落實到數字化教學; 第三, 教師培訓建設應最終落實到推進素質教育, 實現創新人才的培養。這三條實際上也是對學校資訊化建設進行評價和判斷的標準。這次調研, 雖然資料不是很全面,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以上三個方面的發展狀況和問題。

首先, 從硬體環境建設及其應用對比來看, 學校校園網應用比例小於校園網建設比例, 說明許多學校對校園網的應用還不是很充分, 尤其是在電子校務方面, 比如還沒有實現教務、財務、人事管理系統辦公自動化,應用比例較低。所以說, 已備有資訊化基礎設施的學校, 在應用上還不是很充分。

其次, 在資源建設和教學支援上,學校自己開發的基於資訊科技的資源數量和質量都或多或少受到學校人力、財力的限制, 所以也不是很豐富,並且在教學支援中, 其利用率也受到了學校配套的教學環境和師資的影響, 最終影響了教學效果和效益。

最後, 師資方面, 教師是實現學校資訊化建設和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和實施者, 所以校長、教師的資訊化素養和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是決定這個學校的資訊化程序的快慢、發展是否合理順暢、效果效益是否明顯和突出的關鍵因素。此次調研可以看出,學校教師的資訊素養和能力整體偏低, 並且數量不多, 影響了學校的資訊化教學和對創新人才的培養方式,制約了學校資訊化發展程序的推進。

3.職業學校資訊化建設的發展方向

目前, 教育資訊化建設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未來資訊化的發展動向。

( 1) 資金投入的重點和方向。

目前, 教育資訊化已進入應用轉型的關鍵時期。如果說, 前20 年的資訊化是實現從無到有、注重資訊化對教育行業的覆蓋、注重硬體產品、配備的資訊化投入期; 那麼, 未來三年將是實現質量(應用水平)的提升, 逐步達到“用資訊科技整合、開發、共享利用資訊、學習資源, 從而實現對外部資訊(市場)快速反應”目的的資訊化整合見效期。如果說在資訊化的投入期,硬體產品大行其道的話, 那麼在資訊化的整合見效期, 軟體和服務將以提升軟硬體應用效果的強大功能而使資訊化真正成為促進行業發展的發動機, 所以進入這一階段才標誌著資訊化正實現由初級向中級乃至向高階應用水平的跨越, 從而進入我國各行業資訊化發展的黃金時期。從具體投資比例來看, 儘管20xx 年教育行業硬體採購市場異常活躍, 但是軟體市場總體增長已經超過硬體總體的增長, 達到9.7%的增長速度。根據計世資訊(CCW Research)的研究資料,20xx 年中國教育行業資訊化投資為272.6 億元, 增長8.7%, 主要集中在軟體方面。20xx 年, 教育行業的軟體投資市場佔總體市場23.1%。所以, 軟體與服務投資比例的上升也標誌著教育資訊化發展進入了注重應用的整合期, 並將持續一段時間。

( 2) 教育資訊化的本質和目的。

教育資訊化的過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觀念轉變的過程, 是以資訊科技的觀點對教育行業進行系統分析, 從而達到全新與超前認識的過程。在此基礎上指導資訊科技在教育領域應用, 才是我們教育資訊化建設的主要目的;而如果將教育資訊化的建設停留在用媒體裝置代替教師講課, 用多媒體課件代替教師寫板書, 用電子文件代替印刷教材的初級階段, 這必將使教育資訊化建設走向歧途, 也不可能培養跨世紀的創新人才, 這也決不是教育資訊化建設的目的。因此, 要在科學的教育觀指導下, 將資訊科技的學習和應用與教育觀念更新有機地結合起來。應用資訊科技將有利於對教育體系、內容、方法和手段進行全面改革, 所以只有進一步探索資訊科技教育與課程的整合, 從傳統的課件製作轉移到在各個學科的學習中應用資訊科技和學習資訊科技; 探索應用資訊科技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方法和途徑才能真正發揮資訊科技對教育的變革性的推動作用, 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服務。

( 3) 學校資訊化的內容。

學校資訊化的過程不能簡單地認為是硬體裝置與軟體資源的引入過程。學校資訊化是硬體與軟體的結合後在教學、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學校資訊化應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指導資訊科技在學校各個部門的廣泛應用, 應根據創新人才培養的要求, 利用資訊科技, 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學校資訊化應用系統建設中最普遍的三大應用平臺是教學平臺、管理平臺和資訊平臺, 其中多媒體網路教學、教務管理系統、辦公系統、財務管理系統、圖書管理系統、一卡通系統是整個校園網建設的重點系統。據調查, 20xx 年教學資源整合系統和多媒體網路教學系統投資比例較大。值得一提的是, 多媒體網路教學已成為具備現代化教學的中國小、高校資訊科技與教學課程整合最普遍的應用環境。計世資訊(CCW Research) 分析資料顯示, 利用多媒體網路教室進行教學的學校佔36.7%, 使用計算機制作課件進行教學的佔32.8%, 使用數字投影教學的佔27.1%。多媒體網路教學的成功應用將會帶動和影響其他業務系統的建設和投資熱情。該媒體還預測教育資訊化建設的應用將更多地與教學、科研緊密結合, 從而能更加充分地發揮校園網資源作用。最後值得提的一點是, 從整個教育資訊化發展的大背景來講, 應該改變以學校為單位孤立地進行教育資訊化建設的局面, 提升決策、管理的層次, 推動區域教育資訊化整體、協同發展, 實現優勢資源共建共享。這已成為目前全國學校資訊化發展的戰略重點和關鍵環節。

高校調研報告 篇5

圖書館是蒐集、整理、收藏圖書資料供人閱覽、參考的機構,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現了最早的圖書館,圖書館有儲存人類文化遺產、開發資訊資源、參與社會教育等職能。據《在辭典中出現的“圖書館”》說,“圖書館”一詞最初在日本的文獻中出現是1877年的事;而最早在我國文獻中出現,當推《教育世界》第62期中所刊出的一篇《擬設簡便圖書館說》,時為1894年。中國最早的省級 圖書館為1904年創辦的湖南圖書館。

一、基地分析

1、洛陽氣候概況:

洛陽市屬於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氣候帶,表現出顯著地季節性.大陸性多樣性等特徵。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雨雪天氣少,春季乾旱大風天氣較多,夏季悶熱雨多,秋季涼爽大風多。溫度:夏季最熱時42度,冬季最冷時零下10度。風向:常年以東南風為主,偶爾有西北風。

2、基地分析圖

基地與西側道路之間的落差為一米左右。基地南側為教學區北側為教學區與運動區東邊為住宅區屬於較安靜區域。西側為綠化區。北側游泳館應該是基地噪音的一個來源,應該保持他與建築的距離。東北方為7號教學樓在特定的時間內會對基地造成很大的影響人流在上下課時還是相當多的。西側綠化區應該是基地的一個很好取景點。同時也是主幹道人流與圖書館的分隔帶基地周邊綠化區。可能存在一些比較有價值的古樹,應該適當保留。

檔案館與老圖書館分開建造。主要是兩層的高度。現在看起來很有歷史的特色。老圖書館主要有圖書館與檔案館組合而成。中間部分也是通過院落來解決採光問題。由於二者層數與層高的不同,在空間關係上不是很整體,聯絡有點弱。

基地老圖書館入口色彩突出,但形體不是太突出。

3、對基地分析的總結:

通過對基地周圍環境的理解,從而能從更深層次理解建築文脈。學會恰當處理建築與環境的關係。從而更有效地進行圖書館設計。 調研目的:通過實地調研觀察,把握圖書館的主要特徵·建築要素·功能分割槽。親身瞭解圖書館這種公共建築的空間體量,進一步加深對空間的總體認識,和對一些大

尺度空間的具體把握。充分結合當時的地形,學會處理建築與環境的關係。體會功能分割槽與環境的協調性,體會場所精神。借鑑別人在處理不同功能房間層高組合的方式的手法。學習別人在處理圖書館不同人群流線的設計獨到之處。在形體和立面表達上注重構造知識和材質的表達。

二、實地調研

洛陽理工學院西區圖書館

1、簡介

洛陽理工學院圖書館是20__年在原洛陽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圖書館與洛陽大學圖書館的基礎上合併組建而成的,是學校的文獻資訊中心,是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是學校資訊化的重要基地。全館擁有館舍3座,總建築面積28000m2。圖書館現有紙質圖書178萬冊,中外文期刊2100多種,電子圖書95萬冊。

洛陽理工學院圖書館主館設在西校區,是圖書館的文獻採編中心、資料庫

建設中心、行政管理中心,東、北校區各設有一個分館。主館與分館館藏文獻按學院各校區學科佈局分佈,對全校師生開放服務。圖書館下設辦公室、採編部、流通部、期刊閱覽部和技術部五個部門,在編職工64人。實行“大流通”、全開架和跨校區“通借通還”管理模式,開展全方位的讀者服務。各閱覽室和書庫全部開架服務,並在主館流通書庫全部實行了“藏、借、閱”一體化服務。單獨設立了讀者服務視窗,還在主館設立了文化長廊和休閒廳。

2、基地分析

如上校園規劃圖所示:可以看出學校主要出入口選擇在學子街附近,並且圖書館處在學校的中軸線上,使人一進入學校就能看到圖書館。處於核心地位。圖書館所在位置的前方為一些高層住宅,大約15層左右。如大曌國際。雖然二者之間有160m的距離,但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圖書館的核心位置。圖書館在學校內被一條圓形的湖水圍繞,在一定程度上分隔了與北面操場的聯絡,減少了大量的噪音。配合湖旁的綠化帶起到一定的隔離作用,達到動靜分割槽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突出學校圖書館主體建築的中心位置。建築依水而建,與水結合,在一定程度上給建築賦予了靈性,建築不在僅僅是“建築”,與自然的意象結合,給人更多的感受是它的存在很和諧。

該圖書館整體基本為一個半圓弧,但是在佈局上又是採用了那種非對稱的形式。給人一種活潑 ·動態的感覺。在建築的主入口前採用廣場式,並且廣場也是通過不同的高差,從而逐步抬高的做法,使空間序列很有層次,同時也很有縱深感。並且在廣場的處理上也是採用扇形的做法,與建築結合的很完美。並且建築入口被抬高到二層的位置。通過直跑大樓梯與廣場結合。1)在立面透視效果上很有氣勢,正好突出入口。2)在功能分割槽上很好地解決了書庫與閱覽室的關係,在流線上解決了讀者與辦公人員的交叉。主入口上的位置經過 的高差變化:經過實地測量如下:0.45m+0.96m+1.44m+1.44m+0.24m測得一樓辦公走道的寬度:2.00m左右雙跑樓梯的梯段寬:1.50m。窗臺高度:0.90m,走廊欄杆高度:1.20m,一樓建築層高:2.90m-3.00m。

3、平面功能分析

如圖可知,該圖書館的佈局分割槽還是相當合理的。在一層分佈一些書庫,採編室,文印,值班和一些紀念展廳。書庫與書庫之間通過樓梯分隔,同時也增加與上層閱覽室之間的聯絡。總體佈局上採用了6部疏散樓梯,在建築防火規範上沒有太大的問題。在一樓靠近陳列館的位置設定了很藝術的樓梯,圍繞一個稜柱形的物體來回盤旋上升,很有造型特色。二層與一層的佈局差不多,主要是書庫與圖書館辦公之間的組合。館長及領導辦公設定在二層角落。現刊報紙室設定在三層。原因可能是因為由於一樓陳列館的存在,同時書庫的面積不夠所致。缺點:位置過偏不方便人們閱讀,容易對閱覽室造成噪音。電子閱覽室在這一層,同時與一些閱覽室通過樓梯間,大廳,相隔,同時又通過外廊連線。可能是為了做造型外廊消失,同時給內部閱覽室的採光帶來很大的幫助。學術報告廳設定在5樓。

高校調研報告 篇6

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擴招和收費制度改革的全面實施,高校貧困大學生的比例也逐年上升。據教育局公佈資料顯示現在已達到了在校生的20—30,由於經濟上的拮据,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不僅受到了影響,而且面臨的心理壓力比其他學生要大得多,有些極易轉化為心理上的問題。就此,我以重慶工商大學02經濟學班為調查物件,採用訪談的方式進行了深入調查,調查時間為20xx年9月10日——20xx年9月12日,調查的內容主要包括貧困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心理,人際交往,奮鬥目標,壓力狀況,自我認識等方面。調查的目的是為了更深入的瞭解現在高校貧困學生的生活現狀,進而給予他們提供更切實有效的幫助。

調查內容及結果

一,貧困生主要來自相對落後的農村及西部地區。

在被調查的該班級中,總人數為40人,貧困生(向學生處遞交特困生申請的學生)人數為7人,佔了班級總人數的17。5,其中來自農村的佔了6名,所佔比例高達86,另外來自西部地區的有兩名,佔了貧困生的30,由此可見,地區性的差異和城鄉貧富差異在這裡尤為突顯。例如,其中劉某同學來自山東的一個農村,其父母均為農民,家庭經濟來源主要依靠不足5畝地的產出,年收入不足3600元,另外還有一個弟弟也在讀高中,哥哥被迫輟學在外打工,經濟壓力十分沉重,象該同學的這種情況在從農村來的貧困生中具有很大的普遍性,這也是農村問題的一個延伸。

二,貧困學生在生活方面比較節儉,消費的主要目的是為解決基本生活需要。

在調查中發現,其中四名貧困生的月生活費在200元以下,再除去生活中必需的一些開支,(如電話費約5元/月,水電費約10元/月,上網費5元/月,日用品費15元/月,偶爾新增衣物平均費用約30元/月,應對突發性事情的準備費用約20元/月),剩下的用於每天的伙食費不足四元錢,所以大部分貧困學生平時都很少吃葷菜,與普通學生的伙食費(早餐麵包牛奶約3元,午餐一葷一素約3元,晚餐兩素約2元,共約8元/天),對比之下相差近一倍,如果遇到生病之類的意外事情,則很難保證最基本的生活要求,其中一名同學講到她平時在寢室收集空的礦泉水瓶子,攢下的一點錢有時還能應付一下這樣的突發事情,這在其他同學看來也許會覺得不可思議,但這正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這也充分體現了貧困學生艱苦的生活狀況,在被問到"您的消費主要用於哪些方面"這一問題時5名(高達71)同學回答是解決基本生活需要。在被問到"您寒暑假是否回家"這個問題時,7名同學均表示暑假沒有回過家(除非有特殊情況必須回去),3名同學寒假會回家過年,其餘4名同學表示有時會回家但不是每次都回。在回答"學費來源"這一問題時,有7名同學是通過貸款或是父母借債籌集,另外其中4名同學由於之前的學費沒有爭取到助學貸款而到至今拖欠未交,由此可見,貧困學生揹負著相當重的經濟債務負擔。在問到"您購物時考慮的主要因素是什麼"這個問題時,幾乎所有的同學回答是價格,其次有2名同學回答是質量,而回答品牌和款式的卻很少。另外在調查中發現,在貧困生當中使用手機的人數很少,尤其是低年級的。所調查的物件是屬於即將畢業的班級,本班的貧困生也大都面臨著找工作,但是在被調查的7名同學中只有兩名在本學期才剛開始使用手機,而且還都是買的二手的,另外5名同學則表示到月底正式開始找工作時再考慮買手機的問題。

三,貧困學生中在學習方面反映出較嚴重的兩極分化。

絕大部分的貧困學生都具有很強的積極進取精神,但有少部分的貧困學生由於過為沉重的生活壓力和精神壓力,而導致無心學習,荒廢了學業。另外貧困學生對成功具有較高的期望。調查資料顯示,班內評比獎學金是按照班級人數的17。5的比例來計算的,也就是有7名同學可以獲得獎學金的名額,就在這7名同學裡有5名都是貧困生,這大大高於學校獎學金的發放比例。同時在獲獎層次中,一,二等獎學金獲得者中只有一名是非貧困生,另外在被調查的7名同學中有四名同學正在緊張的準備考研,一名同學也在努力備考註冊會計師,其餘兩名錶示由於家庭經濟原因選擇先工作,等經濟狀況有所緩解的時候再準備進一步深造。可見大部分貧困學生的成績在各自班級都是較優秀的而且都很有進取心。在調查中問到"您在業餘時間主要幹什麼"這一問題時,5名同學回答是自習,兩名同學回答是在圖書館看書,可見,絕大部分貧困學生都是比較勤奮刻苦的。正是因為他們的貧困現狀使他們對成功產生了強烈的渴望,急切希望擺脫現在的貧困的生活局面,進而回報父母改善他們的生活狀況。而唯一可行途徑就是努力學習,因此他們的學習日標非常明確,也就更加勤奮刻苦。其中來自河北的一名貧困生講道,她在其他的方面沒有辦法跟別人比,唯一一點就是要讓自己在學習方面很出色,讓其他同學在這方面認可她。但是也有的少數貧困生由於生活精神等各方面的壓力,使他們產生了很嚴重的自卑心理,對現實表現出逃避的態度,如,班內張某同學來自重慶一個偏遠的郊縣,家庭經濟情況很不好,故無法交納高額的學費,在那時貸款名額很緊張,最終他還是未能爭取上,由於害怕被別人看不起而越來越自我封閉,並且經常逃課導致在期末考試中有四門沒有通過,在上到大二時便退學到外地打工去了。由此可見,貧困生在心理上反映出來的"貧困"更應該引起社會的關注。

四,貧困學生總體上具有樂觀的心態和遠大抱負,但是有的同學由於心態不平衡,在被人歧視等外界壓力下抱負心理變成了報復心理。

在被調查的7名貧困生中有5名同學在回答"您認為貧困是什麼"這一問題時,認為是種自強自立的財富。在問及"家庭經濟狀況對自身發展的影響"時,有6名同學表示有一定影響,可見大多數貧困學生對於貧困,經濟狀況均有一種較為理性的態度,常言道"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貧困生相對一般的學生心理都更加成熟些。但在調查中,也仍有同學認為貧困是一種災難,為自己的貧困出身而自卑,痛苦。在被調查者中的趙某講述由於她家裡很窮,所以被她的親戚朋友們看不起,她心裡一直很壓抑,覺得社會對自己太不公平,對有錢人產生仇恨,甚至怨恨自己父母,怨恨自己的家庭。她一直很努力的學習成績也很優秀,她想以此讓那些曾經看不起她們家的人對她刮目相看,當她聽說她的其中一個親戚出了車禍後心裡感覺很高興,有種報復的快感。由此折射出的一個問題就是貧困大學生中存在較嚴重的極端偏激,認為"為富必不仁",形成了扭曲的價值觀。

五,大部分貧困學生都具有非常強的自立意識和很強的憂患意識,但是人際交往能力不足。

在回答"您是否正在或曾經從事勤工儉學等實踐活動"這一問題時,6名同學回答是。他們表示從事勤工助學的目的主要是出於補貼學習和生活的費用,並且認為也是一種自我鍛鍊的機會。在回答"您的生活費來源"這一問題時,有6名同學表示部分是由勤工儉學獲得,這均體現貧困生較強的自立,自主意識。調查發現有4名同學表示現在主要交往的朋友以高中的好朋友為主,這體現了交際能力的不足和缺陷。壓力大和自卑心理是造成貧困生人際交往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這恰恰又是貧困所帶來的直接負面效應。

六,高年級的貧困生相對與低年級的貧困生對貧困的認知有較大差異。

在被調查的貧困生中,大都表示在大一剛進大學校門時,對"貧困"一詞非常敏感,自卑心理很強。被調查的七名同學均表示在上大學之前自己所有的經濟條件,生活方式都與其他同學很相似,所面臨的任務也很單一,只要刻苦讀書久可以了,但是面對現在多元化的大學校園,之間產生的反差讓他們一時無所適從,同學之間的貧富差距讓他們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壓力,物質上的貧乏讓他們產生了羞恥感。不過隨著年級的增長,心態漸漸趨於穩定和成熟,不再象以前那麼敏感。即將畢業的貧困生當中都表示現在心態比大一的時候好的多,沒有太大的由於貧困帶來的壓力。

七,被調查的貧困生都是現上大四,正面臨著沉重的就業壓力,他們都表示了對找工作的擔憂。

由於家庭背景和社會關係方面的原因,在雙向選擇的就業市場中,可能會使自己處於不利地位。因此,其中有4名貧困生選擇了考研,以此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因為他們都表示說"我們沒有任何可依靠的,只能靠自己的努力。"言語中透漏出了他們對現實的不滿情緒和無奈。不過他們的心態大都還是比較樂觀的,都表示只要努力付出了對自己的今後發展還是充滿信心的。但是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在校期間的經濟窘迫,以及激烈的就業形勢,使得貧困生對前途沒有把握,感到迷惘。

八,貧困學生對於學校貧困資助政策基本認可,但也認為與期望有很大的差距,少數甚至有不滿情緒。

貧困生對於學校的貧困資助體系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現實卻與理想有很大的差距,不少同學對此很有意見,認為資助應該注重落實,而不應停留在形式上,另外資助力度也應該加大。根據被調查者的反映,在上學年,學校便公佈了每個貧困大學生都有每人每天4元錢的伙食補助費的通知,但是到至今卻仍未見實施,對次他們表示了不滿。另外反映學校所提供的勤工儉學機會較少,且在發放報酬方面也是存在問題,為了得到學校規定的每小時2元,每個月最高是150元的勤工儉學報酬,他們每天必須的要有至少4個小時用來從事勤工儉學。他們在既要照顧自己的學業又要解決生活問題的雙重壓力下,使他們感到很壓抑很疲憊。可見學校的貧困資助體系並未很好地解決貧困學生的問題。

調查結果分析

1,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貧困學生的現實生存狀況不容樂觀,因此學校應當對此引起重視,給他們提供更多的勤工儉學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在更加健康的環境下順利完成學業,在獎學金等具體獎勵措施實施過程中,應優先考慮貧困生,尤其是農民子女。加大貧困生專項獎學金的發放力度,適當擴大貧困生受益面,減輕他們的精神壓力。

2,營造校園健康消費環境

在當前大學校園裡,高消費被視為一種時尚,貧富學生之間的消費有著巨大的差異,這不僅僅體現在吃穿好壞的區別上。學校的風氣也受到了這"時尚"風的負面影響,這給貧困學生造成了無形的精神壓力,這也是造成他們自卑心理的一個誘發因素。因此學校應當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一個重學術學識,輕奢華時尚的健康學術氛圍。

3,校方在實施扶助過程中,應當加強應有的隱私保密措施。

學校應當注意工作態度和工作方法,將人文關懷融人到扶助工作之中。根據貧困生的反映,在他們到學院或輔導員那裡去詢問關於貸款或者勤工儉學的有關問題時,都曾遭受過冷遇,這讓他們心理有中被人看不起的感覺,給他們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壓力。雖然他們反映的情況可能帶有他們個人的猜測,但是還是應當引起學校的重視,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和關懷,因為本身他們已經在承受著很大的壓力了。另外學校在發放貧困補助,辦理助學貸款時,最好不要大張旗鼓的進行公示。學校可能是藉此起到讓大眾進行監督的作用,但是應當考慮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張貼在貧困生一欄中,被人指指點點時的感受,相比之下貧困學生的精神壓力就已經很大了,如果還要將他們處於眾目睽睽下,可能這些環節給很多貧困生帶來的別人無法體會的苦惱和尷尬。有的貧困生甚至由羞恥進而生怨,怨恨父母,怨恨家庭。因此,在必要的監督審查環節中,要重視保密工作,減少貧困生的心理壓力。

高校調研報告 篇7

一.機構設定及功能(特色機構)

1、北方交通大學資訊部

該部致力於網站的建設與維護,並負責校學生會網頁的

製作和更新。豐富同學們的電腦知識,提高網路技術,是學生會順應高科技資訊化潮流而設立的一個部門。

2、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學生服務中心

該中心建立的初衷是在高校裡嘗試有償的服務。成立這樣一箇中心,以良好的信譽為保證,系統的辦理學生與代理公司,學生與用人單位之間的業務,從而減少資源的浪費。在日常工作中,收取一定數量的中介費(限於票務和代理),勤工儉學的同學只收取電話聯絡費),以維持本部們的日常開支。

該中心下設勤工儉學中心、票務中心、校園代理中心三個部門。給同學們提供各種勤工助學和社會實踐的機會。另外,該中心還有校學生會服務熱線,收集同學們在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然後及時向學校有關部門反映,並督促解決。

票務中心是專門代銷校內外各種大型演出、電影院、旅遊景點、展覽、體育賽事、優惠卡等票務,其中收取一定的提成。

校園代理中心是在方便同學的原則下成立的,他們的工作是代理各類考試和輔導班報名以及各類娛樂休閒活動的報名,此外還代理部分學生有實惠的商品的訂購。代理中心的操作模式是向公司收取一定的宣傳費和代理費,如果有代理報名及類似業務,還會收取一定的業務提成。他們曾做過北京太奇、宇航等學校的考研報名代理;“康跋”鞋校園推廣,聯通CDMA手機入網手續辦理代理等。同時為了方便同學出售和購買二手物品,該中心還開闢了“校園二手市場”,系統地為同學們登記以及發散資訊。現在該中心提供的是免費的服務,該負責人指出,等到機制健全以後,將試著向同學們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為了擴大中心的影響力,還計劃把二手市場逐步推廣到教職工及其家屬,進而其他高校。

3、中央財經大學紀檢部

該部屬於職能部門,不搞具體活動。其主要職能是紀檢和專案化管理。其中紀檢部分是對全校會的學習紀律的檢查以及學生會幹部的期末考核,其考核成績與綜合測評掛鉤而與學分無關。專案化管理部分是對校會活動大方向上的一種管理,管理機構由三級構成(一級組織:校會主席團;二級組織:校會紀檢部;三級組織:校會其他職能部門)。管理過程:前期“專案化管理指南”的制定和中期的投標(分為初期標和隨機標,其中隨機標又分為主題性招標和非主題性招標)後期為專案後評價,是活動的大總結。

入圍專案的資金管理,先審批,後預算。但最終只能撥給其所需款額的五分之三。

專案化管理是對校內資源、人、物、資金的整合,使活動有秩序,有意義,有效果,其很大的特色是做專案後評價的歷史性回顧、總結。

4、中國人民大學人力資源部

人力資源部是作為學生會對內的職能部門,具體負責學生會人事制度與思想監督方面的工作。宗旨是“來自同學,服務同學”,“以人為本”,著重對人的知識資源、智力資源、人力資源的開發、整合、積累和利用,完善學生會的人事制度和監督機制。

負責擬定學生會人事管理的規章制度;負責學生會各類人員的編制管理,年度聘任和考核的指導、管理工作;負責人事資訊資料的收集、整理、彙總;管理人事資訊系統;上報人事統計報表;負責人事文書材料的收集、立卷和歸檔工作;開展學生會人事管理的研究工作,為學生會的有關決策提供服務;對各部進行素質、技能、知識考核。另外還起到思想監督的作用,對學生會違紀學生提出書面或口頭批評及輿論譴責。瞭解各部門工作的進展,對各部門工作進行監督。

二.考核監督機制

1、中央財經大學

有具體的評分標準,分為a基準分,歲平時工作的積極性、工作質量、考勤方面的打分。B加分項即隊有突出貢獻的人員嘉獎c減分項急即針對校會成員違紀行為的處理d平衡分即由主席團、團委老師打分和各部長間的互評(主要以校會內部評分為準)

具體的評比結構圖如下:

除了對校會成員的打分外,中財還對其校會的部門也採取月季專評的辦法。其考核標準主要以部長、副部長的工作表現以及該部所承辦的活動的效果為準。

這兩種評分的結果都會在公佈欄公佈。

高校調研報告 篇8

為了進一步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和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河南衛生職工學院教務教輔和基礎部黨總支於20xx年3月開展了教師黨員組織發展工作專項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教務教輔和基礎部黨總支教師黨員隊伍現狀

教務教輔和基礎醫學部黨總支分為4個黨支部,目前,黨總支共有黨員85人,其中(專、兼職)教師黨員60人,佔黨員總數的70.6%。

教師黨員中,高階職稱14人、佔23.3 %,中級職稱27人、佔45 %,初級職稱19人、佔31.7 %;專科學歷4名、佔6.6%,本科學歷16人、佔26.7%,碩士學歷39人、 佔65%,博士學歷1人、佔1.7%;年齡構成為,20 - 30歲28人、佔46.7%,30 - 40歲19人、佔31.7%,40 - 50歲8人、佔13.3%,50 - 60歲5人、佔8.3%。從5年來黨員發展情況來看,全總支教師黨員隊伍的數量穩步增長,結構不斷優化。

二、發展教師黨員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堅持標準,嚴格程式,做好基礎工作

在教師黨員發展中,黨總支堅持黨員標準,嚴格工作程式,按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嚴格履行發展程式,做到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在發展黨員工作中做到“四個不發展”,既不成熟不發展;不符合條件、標準不發展;黨校培訓成績不合格不發展;群眾不滿意不發展。堅持做好基礎工作,狠抓薄弱環節,突出工作重點。黨總支把發展黨員工作的著力點放在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建設上,及時堵塞可能出現的漏洞,保證黨員的質量。每學期都對教師進行全面摸底,詳細瞭解各支部教師黨員分佈、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隊伍結構情況,科學制定發展黨員的工作計劃,合理安排發展教師黨員名額,既保數量,又保質量。近五年來,黨總支共發展了16名黨員。

(二)堅持改善結構,注意均衡發展

過去,由於種種原因,黨總支黨員隊伍結構不夠合理。由於發展黨員工作是黨的建設的基礎性工作,黨總支從改善發展教師新黨員的結構著手,逐步改善黨員隊伍的結構。改善教師黨員隊伍結構包括年齡結構、文化結構和分佈結構等。堅持有領導、有計劃地發展教師黨員,避免出現數量上大起大落以及結構上出現混亂。在均衡發展方面,實行“三傾斜”,即把發展黨員工作向教學工作一線的重要崗位傾斜、向職稱層次較高的教師傾斜、向學歷層次較高的教師傾斜,重點解決某些教研室、某些關鍵崗位沒有黨員的問題,同時,充分發揮共青團、工會等群團組織的作用,及時把青年、骨幹教師吸收為積極分子,進行重點培養,從而使黨員隊伍的年齡、文化、性別、分佈和職業構成更科學合理。

(三)拓寬思路,創新機制,增強黨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

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組織活動,增強黨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活力。組織開展活動注重實效,堅持經常性、針對性、靈活性,做到和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相結合。比如,黨總支每年都開展師德師風建設、優秀黨員評比、慶“七一”系列活動、書法比賽、學黨史比賽以及革命傳統及理想信念教育等活動,這些活動把黨員和黨外積極分子緊緊凝聚在黨組織周圍,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也較好地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積極探索建立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的 “幫助扶持”制度,積極幫助處於不同階段的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和新黨員渡過各種考驗關。確保黨內關懷、幫助工作經常化和制度化,做到了寓管理於幫助扶持中,在幫助扶持中加強管理,實現了對不同階段的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和新黨員的全程性教育管理。立足實際、改革創新,切實增強黨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三、存在的不足與問題

調研中發現,發展教師黨員工作也存在著一些需要改進的問題,部分問題還比較突出。

(一)組織發展程式不熟悉,材料整理不規範

個別支部對組織發展工作的基本程式不熟悉,接收預備黨員與預備黨員轉正的支部大會流程不清晰,培養考察方法簡單,甚至還存在輕平時的現象。從調研的結果可以看出,組織發展程式不熟悉是對組織發展程式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只有嚴格的程式才能保證對發展物件進行全面考察和培養,保證入黨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新黨員的質量。但是,在黨員發展工作中出現了組織發展程式不熟悉的現象,不利於逐步提高新發展黨員質量,也不利於黨員之間思想交流和認識提高。

(二)討論預備黨員轉正,黨員發表意見不充分

個別支部在支部大會上討論預備黨員轉正問題時,尤其是討論高階職稱教師預備黨員轉正時,存在多數黨員只行使舉手表決權,而較少發表批評意見的現象。即使有的黨員發表對預備黨員的批評意見,也只是避重就輕,避實就虛,只談表面現象,不觸及實際問題,只談成績不談問題,有的還評功擺好,搞無原則的一團和氣。

四、加強發展教師黨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一)加強領導,實務培訓,促進工作

要切實加強對組織發展工作的領導,黨總支要定期研究討論組織發展工作,建議定期舉辦黨支部書記培訓班,輪訓基層黨支部書記和總支工作人員,學習《黨支部工作手冊》、《發展細則》等檔案和規定,加強工作實務方面培訓和引導,幫助他們理清工作思路。舉辦黨支部書記培訓班要形成制度化、經常化,爭取2-3年全部輪訓一遍。

(二)增強黨員行使民主權利的意識和能力

加大黨員發展工作中黨員享有民主權利的宣傳,加強對黨員行使民主權利的教育,使黨員認識到在討論預備黨員轉正問題上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既是對新黨員同志的愛護,也是保證黨員發展質量的重要方法。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是黨性不純的表現,與共產黨員先進性要求相悖。無原則的一團和氣不僅會喪失了共產黨員應有的政治立場和政治責任感,而且如果任其蔓延滋長,必將腐蝕黨的肌體,削弱黨的戰鬥力。

高校調研報告 篇9

一、高校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高校財務制度在實施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高校的進一步發展。做好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可以提高高校資金使用效率,緩解高校資金壓力,優化配置高校資源,促進高校良性發展,營造和諧健康的校園環境。我國高校財務中存在以下問題:

(一)高校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制度缺陷

目前,高校財務制度中最大的缺陷是所有者缺位。國家是高等教育的投資者,高校資金的所有者是國家,國家為高校提供大量資金供其發展,但並沒有要求其償還,也沒有要求高校以營利為目的,在國家巨集觀調控的指導下,這些國有資產交給高校進行自行管理和調控。國家為高校投資,但並沒有對高校資金的使用和投入實行嚴格的規劃控制,致使資金所有者缺位:高等學校行使法人權力,但其並不承擔相關的委託責任。因此,對高校資產的管理和監督有所缺失,高校不以盈利為目的,不核算盈利、虧損和相關成本支出,具有較大的財務彈性,沒有發揮高校的財務管理功能。

(二)高等學校財務管理缺乏系統的評價指標

我國高校的教育資源、辦學規模、師資力量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而不斷壯大。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社會主義體制不斷完善,加快了高校融入市場的程序。然而,高校經濟活動形式內容多種多樣,日益豐富,與此同時,也加大了高校財務風險,對高校財務體制提出了挑戰。因此,高校財務對管理會計和財務分析內容越來越重視。雖然高校財務設定了統一的指標,對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財務分析,但這些指標尚未將高校發展的規模、效益、速度等方面的內容包括在內,還不能滿足高校的發展要求;就高校財務現狀來看,財務分析在高校財務工作中並未引起足夠重視,高校並未對財務資料的內在聯絡進行研究,也未對其進行分析,無法通過財務分析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高校的財務管理缺乏合理性和規範性,尚未形成統一的評價指標和標準,不健全的體系制度忽視了財務管理在高校的作用,缺少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影響了高校財務管理作用的發揮。

(三)高等學校財務執行機制不健全

高校財務管理體制遵循“統一領導,集中管理”的原則,即高校校長直接領導財務管理工作,財務部門直接對高層領導負責,而不是對高校的實際情況負責,這種方式必然會造成財權分配的矛盾。目前,高校財務統一領導的狀況有兩方面不足,一是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二是追求個人利益和小團體利益。我國學校普遍是校長負責制,在這種制度下,高校財政分配權在校長和中層領導手中,這樣儘管加強了財政調配權力,但沒有形成相應的經濟責任制,或者雖然建立了相關責任制度,但並不具有實際意義,不發揮應有作用,在使用審批支出權力的同時,沒有將支出後果、學校收入等因素考慮在內,這就與高校的實際經濟活動相背離,沒有很好地保障高校良好發展,不利於高校財務執行機制的健全和完善。

二、管理會計應用於高校財務管理的必要性

當今企業的財務部門,有三分之二的時間用於財務業務的核算,三分之一的時間用於財務管理。高校過去採用的傳統會計核算形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日益發展的市場經濟環境的需求,應以改革促進高校財務體制的發展。管理會計在高校財務管理中的運用還不夠成熟,處於初級階段,應將管理會計引入高校,從而對高校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規範會計核算程式和財務管理。將管理會計引入高校,可以發揮以下作用:

(一)有利於完善高校的會計管理,增強核心競爭力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是不可分離、相輔相成的,將二者有效結合可以提高高校經營管理水平。財務會計是對外報告會計,主要向企業外部利益相關者提供資訊;管理會計是對內報告會計,主要為企業內部各管理層提供相關資訊,為其作出有效經營決策提供依據。對高校來說,管理會計對評價高校內部管理和提供外部資訊都是非常重要的。高校在會計核算完成之後,可以運用管理會計提供的相關指標衡量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實現程度,可以為管理者作出決策提供有效的財務資訊,實現高校的財務管理和控制規劃。管理會計可以幫助高校合理引進各種教學裝置,更新、興建固定資產,調動師生的積極性,提高學校的科研水平,保障學生的就業率,進而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吸引優質生源,形成良性迴圈。

(二)有利於高校的管理和決策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高等教育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高校亟需改革,走轉型發展道路。高校的財務人員不僅要對經濟業務進行會計核算,還應對未來發展提供準確的預算和有效的經濟規劃。管理會計結合之前的計劃成本資料和實際成本資料,運用科學的管理會計方法,分析教育成本和學生人數之間的關係,將成本細化,為編制預算提供科學的依據,以提高高校辦學質量,加速高校的發展。另外,管理會計在引進科研技術、利用外資、更新或購置教學和實驗裝置等方面也可以進行有效的經濟評價,推動高校健康快速發展。

(三)管理會計為高校財務保駕護航

管理會計在企業運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做好財務會計可以節約企業財務成本,為企業開拓市場等提供很好的資金支援。高校是一種特殊的企業,同樣需要資金,需要適當擴大規模,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高校的辦學形式多樣化、籌資渠道多元化,學校與其他學校、與企業之間在研究專案、科研成本、管理費用等方面均有競爭。因此,有必要在高校推廣管理會計,幫助高校節約成本、避免財務風險,為高校的發展保駕護航。

(四)有利於學校領導對下屬的考核

管理會計可以對整個學校的經營環節進行監控,同時將高校管理的預算、成本進行比較、分析、評價,建立起完善的控制系統,監控財務核算和分析的全過程。因此,管理會計可以對整個教學過程和收入、支出、成本、利潤等各方面進行分析、考核、評價,為學校管理層決策提供有效資訊,加強學校管理層對各部門的監督和控制。

三、管理會計在高校財務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一)管理會計在高校投資決策中的應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的高等教育已處於加速發展時期,很多高校正在努力擴大辦學規模,因此對投資有較大需求。高校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是提高資金使用率,規避投資風險,降低投資成本。投資決策中包含兩個重要因素,一是貨幣的時間價值,二是投資的風險價值。資金具有時間價值,同樣的資金在不同的時點上具有不同的價值。因此,計算資金價值時,應將貨幣時間因素考慮在內,將不同時間的資金按照統一時間進行折算,這樣比較才更科學。高校可以將貨幣時間價值和投資的風險價值運用到管理會計中,以便更好地進行決策分析,同時充分考慮風險和報酬,運用概率分析權衡二者關係。以淨現金流量、投資回收期、內含報酬率等為評價指標評價投資專案和經營業績,採用多元化投資策略,合理配置資金資源,優化投資組合,達到分散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效益的目的。一般來說投資專案的風險大、週期長、環節多,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一旦決策失誤,就會嚴重影響高校的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因此,專案投資應該在調查研究後,按照管理會計中的科學投資決策程式進行分析以確保決策的科學有效。具體來說:高校投資專案的提出是根據其長遠發展戰略和投資環境的變化,在把握良好的投資機會的情況下提出的,可以由高校的高層管理人員結合本校的長遠戰略提出,也可以由相關部門領導根據學校的現狀提出戰術性的投資;投資專案的評價主要由高校相關部門和財務部門協同完成;投資專案的決策則由學校高層領導或是相關部門領導制定;專案投資經商討同意實行後,財務部門應積極籌集資金開始實施,在專案實施過程中要嚴格考核控制工程進度、施工成本、工程質量等,使投資按預算保質保量完成;投資專案實施過程中一方面要遵循既定的方針、程式,另一方面應對原來的投資決策和實施計劃進行評價,並且根據變化的情況作出合理、適當的更改,保證投資專案完整有序進行。

(二)管理會計在高校預算管理中的應用

目前我國高校預算管理存在以下一些問題:第一,沒有樹立預算管理意識,國家財政撥款是我國高等學校資金的主要來源,學校獲得財政支援後無償使用這些資金。這樣導致部分高校使用資金時不能將資金合理有效地統籌安排,缺乏成本管理意識,資金的使用效率不高,預算管理及監督機制還不健全,高校預算管理的作用不能有效發揮。第二,預算編制方法不科學,預算編制的內容不全面,編制程式缺乏科學性、客觀性,對優化預算起不到應有的作用。第三,沒有強有力的預算執行約束力,很多高校缺乏預算激勵機制,使用過程中節約預算經費的沒有得到獎勵,預算經費不足的又給予其追加,預算執行過程中隨意性較大,對資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約束力。第四,沒有健全、完善的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很多高校的預算將關注點放在資金的投入上,沒有重視資金的使用效率,也未對資金的使用結果進行後續評價,沒有建立對資金投入的投資狀況和使用績效的監督和考核機制。高校財務預算由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兩部分組成。收入預算是指年度內高校在教學、科研及其他活動中通過各種形式和渠道取得的非償還性資金的計劃,具體包括財政補助收入、教育事業收入、經營收入;支出預算是指年度內高校在教學、科研及其他活動中支出資金的計劃,具體包括經營支出、基本建設支出、事業支出和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預算。這就要求我們加強高校的預算控制與管理,合理籌集、分配和使用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因此,我們應運用管理會計相關知識、指標和方法對高校預算進行管理,促進高校教育事業健康穩定向前發展。市場經濟日益發展,高校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管理會計要求全面預算的編制和實施更加科學規範。預算管理需要通過科學的編制方法來實現,編制預算時應以年度計劃、學校的整體發展規劃為內容,結合相關的預算編制原則,採用零基預算和績效預算兩種預算編制方法。無論採用哪種方法,都必須建立在認真仔細分析上年度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的完成情況之上,通過分析預算和實際的資料資料,總結經驗,找出差距,為下一年度財務預算打下可靠的基礎。做預算時應及時將學校的收入和支出專案納入預算中,以學校的實際發展情況為依據,對各院系和部門的資金分配、資源配置、重點建設專案投資、成本費用支出的標準和相關規定等,要利用科學的方法對其加以論證,力爭做到公平、公正、客觀、透明,科學合理分配資金,避免資金浪費。建立清晰明瞭的預算機制,規範資金收入和支出,使預算更加準確。總之,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執行預算時要嚴格,而且應將執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變化因素考慮到,留有使用資金的空間,避免資金週轉困難。預算管理具有前瞻性和系統性,做好預算管理不是學校財務處一個部門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全校各個部門和院系相互協調、共同參與、通力配合,將資源優化配置。

(三)本量利的分析應用

運用本量利分析方法是管理會計中很重要的基本分析方法,可以幫助高校確定年度利潤、確定招生保本點、預測各種相關費用,進而指導學校的工作。具體做法如下:

1.收集、整理和分析相關資料資料

根據年度招生規模,分析年初制定的招生計劃資料,按照學生人數收集預算出的學生學費和住宿費水平、計劃投入教學和科研的成本等資料。另外,進行本量利分析,應以一個基本假定為前提,即成本性態為標準,將高校支出劃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其中:變動成本指直接費用中隨學生人數變動而變動的部分,例如各學院、系等部門所使用的電話費,雜誌報刊、材料費,低值易耗品等;固定成本指直接費用中不隨學生人數變動而變動的費用,例如各學院、系等部門支付的教職工的基本工資、保險費、教工福利費、獎金績效等費用;將間接費用列入固定成本,高校的間接費用主要包括高校行政管理部門發生的費用,如計提的壞賬準備和無形資產攤銷、教育科研費、借款的利息支出、銀行手續費。另外,對於財政專項支出,我們對其進行專項反映,不進行成本性態模型分析。

2.確定高校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數學模型

利潤=收入總額-成本總額=收入總額-(變動成本總額+固定成本總額)=業務量×單價-業務量×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總額,即:L=px-bx-a,其中:L為利潤(事業結餘),b為單位變動成本(人均教育事業支出),a為固定成本總額,x為業務量(招生人數),p為單價(人均教育事業收入)。資料1:假設某高校經營辦學,20xx年人均教育事業收入為p元,人均教育事業支出(變動成本)為b元,應分攤的固定成本為a元,則:該校事業結餘L=(單位教育事業收入-單位教育事業支出)×招生人數-固定成本=(p-b)x-a

3.確定高校招生保本點

學生人數達到某一點時,可以使其業務收入正好等於業務成本,這時高校經營不盈不虧,這一點即保本點。若要盈利,必須擴大業務量,超過保本點。高校辦學業務保本點一般利用邊際貢獻法來確定。假設某高校經營辦學,20xx年有關單位人均教育事業收入、單位人均教育事業支出應分攤的固定成本資料同資料1。據此計算如下:(1)單位邊際貢獻(y單)=單位教育事業收入-單位教育事業支出=p-b(2)單位邊際貢獻率(z)=單位邊際貢獻/單位教育事業收入×100%=(p-b)/p×100%(3)保本業務量(x)=固定成本總額/單位邊際貢獻=a(/p-b)(4)保本業務收入(w)=固定成本總額/單位邊際貢獻率=a[/(p-b)/p×100%]通過以上計算結果可以得出結論:該高校的保本業務量(在校生規模)為x名,業務收入保本額為w元,超過保本點才可獲得收益;在保本點上,只能獲得邊際貢獻總額y總元,等於固定成本總額,盈虧平衡。

4.預測學校計劃年度的目標利潤(事業結餘)

資料2:某高校20xx年預計招生人數X名,業務收入(教育事業總收入)為Y元,其中,財政人均撥款、學費收入等人均教育事業收入為(Y/X)元,教學成本等變動成本(人均教育事業支出)為Z元,安全邊際為(X-保本點x)。經過計算得出:(1)邊際貢獻=業務收入-變動成本=Y/X-Z(2)邊際貢獻率=(邊際貢獻/業務收入)×100%=(Y/X-Z)/Y×100%(3)安全邊際率=(安全邊際/業務收入)×100%=(X-x)/Y×100%(4)事業利潤率=安全邊際率×邊際貢獻率(5)目標利潤=預計招生數額×邊際貢獻率-固定成本5.已知目標利潤計算相關的指標(1)目標利潤下的招生人數=(固定成本總額+目標利潤總額)/單位邊際貢獻(2)目標利潤下的人均教育支出=人均教育事業收入-(固定成本總額+目標利潤總額)/招生人數(3)目標利潤下的固定成本總額=預計招生數×(人均教育事業收入-預計人均教育事業支出)-目標利潤

(四)戰略管理會計在高校的應用

戰略管理會計是將管理會計與戰略管理相結合應運而生的,它擴充套件了管理會計核算運用的範圍,注重市場競爭,用戰略性眼光看待市場、產品資訊、企業內部資訊,分析企業行業狀況,是為企業戰略管理服務的會計。如果將戰略管理會計應用於高校將會給現有的高校財務管理帶來很多新鮮血液:第一,能突破單一會計主體的限制,注重高校外部環境和競爭對手。戰略管理會計站在企業整體的高度審視企業外部環境,關注外部情況,為高校提供超越自身財務會計內容的資訊,這些資訊更為廣泛,對高校制定財務方針、優化資金配置具有重要意義。第二,能提高會計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和相關性,為高校提供更多有助於高校積極正確經營的非財務資訊,使管理會計真正從財務會計中分離出來。在如今激烈競爭的環境下,許多非財務資訊對高校的長遠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就業率、用人單位對本校畢業生的滿意度、用人單位對學生的要求等,都會影響學校的生源質量,而生源質量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高校的未來發展是否順利。第三,更加註重人力資源的應用。傳統財務會計的主要研究物件是各種實物,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計價,對於管理事物的主體“人”卻很少涉及。而這一點在高校的教師管理中尤為重要,比如如何培養優秀教師、如何留住內部優秀教師、如何吸引外部優秀的教師以及管理人員加入學校的教職工隊伍,這些對高校發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戰略管理會計在管理會計人員的職能範圍內增加了新的內容,在財務會計和戰略管理領域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接受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四、在高校推廣應用管理會計的途徑

(一)在高校財務管理部門設立管理會計資訊系統,為管理會計在高校中的應用奠定技術基礎

管理會計的產生為企業經營管理者提供了有價值的決策資訊,滿足了企業內部經營者的需求,促進了企業發展。管理會計以相關的數學分析方法為基礎,藉助數學模型和相關公式,對財務資訊進行規劃、預測、決策、控制和評價,這是通過以前的手工計算難以實現的。因此,高校應加強會計資訊化業務知識學習,將資訊化引入管理會計,建立高校管理會計資訊系統,提高高校會計業務核算質量和管理水平。

(二)轉變高校領導觀念,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建立專業的管理會計人員隊伍

我國高校目前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現象,使管理會計在高校中的推廣應用受阻,如領導者理念觀念落後,管理會計人員業務水平較低、專業知識不紮實等。改變這種狀態,首先,高校領導學習先進理念,轉變財務管理模式,使用正確管理方法,加強會計專業學習,樹立創新意識,帶領財務人員積極投身於財務決策中。其次,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鼓勵創新,塑造一支業務紮實、靈活性強、觀念新的高校財務管理隊伍,促進高校財務管理事業的發展。再次,財務人員的主要職責是對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會計處理,屬於“報賬型”會計,今後應站在整體的高度,重視對事前的預測決策進行分析,向“管理型”會計轉變,將管理會計的相關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優化資金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提高業務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時,管理會計人員在工作時,應堅持客觀公正、廉潔自律、提高技能、保守祕密四項基本職業道德標準。

(三)完善管理會計理論,使其適用於我國高校管理會計的實踐

我國管理會計現存理論體系形成於20世紀中期,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管理會計不斷在實踐中加以運用,但其先進性和實踐性方面明顯不足。要使管理會計更好地應用於高校,應從高校的實際情況出發,注重其理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對現有的管理會計理論進行必要的補充和修訂,完善現有管理會計理論,並深入研究高校管理會計相關理論,形成一套具有高校特點的、適合高校發展的管理會計理論。同時,提高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使其投身到管理會計的實踐之中,推進管理會計在高校的深入發展。

(四)協調好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關係,及時總結應用經驗,使之與高校的會計實踐相適應

管理會計的許多資訊來自財務會計的有關報告,可以說是財務會計的再加工。因此,在高校財務管理過程中要將二者兼顧,逐步加強管理會計的運用,而不應只注重財務會計。同時,高校應將經過實踐檢驗的成功經驗進行歸納總結,在財務部門及相關部門的指導推動下,發揮管理會計在高校中的財務管理作用。我國管理會計理論最早來源於西方,借鑑西方先進思想的同時應結合我國國情和高校財務管理的實際情況,形成一套與高校發展相適應的管理會計理論。因此,要通過對具體案例進行分析增加實踐經驗,使管理會計理論在高校的實踐中不斷髮展和完善,推廣和應用高效、實用的方法,提高辦事效率。

五、結論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是會計領域中兩個重要分支,它們既相對獨立相互區別,也相互聯絡。財務會計在高校的應用時間較長,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科學完整的適合高校會計核算的方法體系,而與其密切相關的是管理會計,目前高校財務業務中管理會計體系還不夠成熟,在很多方面還存在問題,例如,財務人員在管理會計方面理論薄弱,即缺少專業的管理會計人員、理論與實踐聯絡脫節等。因此,努力使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有機結合,運用管理會計相關理論和標準衡量和考核會計業務,對高校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推廣應用管理會計的過程中,我們廣泛運用全面預算管理、投資決策、本量利分析方法等傳統的管理會計理論,同時還要將戰略管理會計等前沿理論的實踐積極推進,使管理會計在高校廣泛應用並不斷髮展。我國高校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工作者應共同努力,促進管理會計在高校不斷完善。建立滿足中國高等教育需要的會計核算方法體系,需要我們根據現狀和變化的環境研究管理會計並將其理論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目前,管理會計受到內部、外部多種因素制約,在高校尚未廣泛推廣和應用,社會各界人士應齊心協力、共同努力,加強管理會計理論研究,並在實踐中廣泛應用,建立適合於高校發展的財務管理體制,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促進高校全面發展。

高校調研報告 篇10

76.15%的畢業生選擇區內就業

近日,由內蒙古自治區自治區教育廳編撰的《20xx年內蒙古自治區自治區高校本科、專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出爐,對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情況進行了調查、統計、分析。

20xx年內蒙古自治區共有高校畢業生109474人,其中,博士畢業生115人,佔畢業生數的0.11%;碩士畢業生5095人,佔畢業生數的4.65%;本科畢業生54104人,佔畢業生數的49.42%;專科畢業生50160人,佔畢業生數的45.82%。

從就業情況看,截至20xx年9月1日,博士畢業生就業率63.48%,碩士畢業生就業率54.05%,本科畢業生就業率86.54%,專科畢業生就業率89.75%。

在20xx年的畢業生中,女生佔畢業生總人數的55.17%,男生佔44.83%。

從就業情況看,男生的總體就業率85.41%,女生的總體就業率87.34%,女生總就業率高於男生。

20xx年內蒙古自治區畢業生就業分佈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從畢業生就業地選擇上看,多選擇北方省市,並主要以區內就業為主,區內就業畢業生數72085人,佔就業數的76.15%。區內就業主要集中在呼包鄂地區,佔區內就業數的58.27%,呼包鄂經濟帶對畢業生的吸納作用巨大。區外就業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魯地區,佔區外就業數的51.16%,北京市是畢業生出區就業的首選,而選擇到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省市就業的畢業生數較少。

在國家大力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內蒙古自治區20xx年畢業生中,選擇自主創業方式就業的研究生比例為零,本科生、專科生自主創業比例分別是0.17%、0.09%。與20xx年畢業生創業比例相比有所增加。說明內蒙古自治區畢業生自主創業意識在增強,但整體創業意識仍偏低,應繼續鼓勵畢業生創業,完善優惠政策和社會創業環境,同時繼續加強高校的創業教育。

20xx年,內蒙古自治區本、專科哪些專業的畢業生最搶手?本科就業率最高的是國小教育,專科就業率最高的是工商企業管理(企業財務方向)、汽車運用與維修,就業率均超過了92%。

哪些專業的畢業生最好就業呢?根據報告,本科的教育技術學、建築環境與裝置工程、音樂表演(空中乘務)、環境科學、動畫5個專業,專科的會計與統計核算、酒店管理、物流管理、電子商務、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軟體技術、食品加工技術、焊接技術及自動化、廣告設計與製作、數控技術等12個專業最好就業,就業率均超過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