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衛生調研報告4篇大綱

欄目: 調研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1.61W
本文目錄衛生調研報告關於縣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衛生局團委現狀調研報告衛生事業保障群眾情況調研報告

縣人大常委會:?

衛生調研報告4篇大綱

6月3日至17日,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孫世武帶領部分常委會委員和機關委室負責同志,先後到縣衛生局及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等縣級醫療機構和部分鄉鎮,採取集中聽取彙報、實地察看、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全縣衛生工作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組認為,縣人民政府對衛生工作高度重視,幾年來,我縣衛生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特別是專案建設拉動了衛生事業的發展,為今後進一步加快全縣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調查組建議本次會議通過縣衛生局局長樑時新受縣人民政府委託所作的《關於全縣衛生工作情況的報告》。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取得的主要成績

(一)高舉專案之旗,加大衛生投入力度,衛生工作水平得到較大提高。

縣人民政府及其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緊緊抓住國家的政策機遇,高舉專案之旗,在前進中發展,在發展中提高,不斷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醫療條件和服務水平得到很大改善。自XX年以來,先後爭取國煙專案、日援專案、國債專案和國家拉動內需專案17個,專案資金達830萬元,投入建設資金達2022萬元,先後實施了縣醫院住院部擴建工程、縣婦幼保健院住院部新建工程、15個鄉鎮衛生院的院房建設和裝置添置以及23個重點村衛生室建設,衛生專案建設覆蓋面基本達到100%。如泉溪衛生院近三年共爭取專案資金72萬元,醫療裝置30萬元,新添置了b超機、300max光機、心電監護儀等裝置,診療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今年6月,2100萬元的縣中醫院整體遷建工程也已納入第四批國家拉動內需專案,專案要求今年8月份動工建設。依靠專案建設的拉動,我縣新增業務用房面積達21600平方米,使我縣的醫療條件得到較大改善,大大提高了診療水平,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用藥就醫需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善用制度之力,加強醫療監管,探索了一條新農合有序發展的新路子。?

我縣自XX年開始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以來,通過不斷總結探索,廣泛宣傳,健全制度,完善機制,探索了一條新農合有序發展的新路子。一是鄉鎮實行了“管辦分離”,鄉鎮合管站與鄉鎮衛生院實行了辦公、經費、職責“三分開”,理順了管理體制。二是建立了合管員異地輪崗交流、績效管理、合管員月會和輪訓聯審“四項制度”,加強了醫療監管。三是嚴格堅持基金管理、按月對賬、公開公示和接受監督制度,確保了新農合資金使用的公開、透明、合理、安全。四是認真落實《查房制度》,有效遏制了定點醫療機構放寬入院標準收治住院病人行為,防止了掛床住院、空套農合基金的現象發生。五是認真落實單病種限價和例均費用量化控制措施。幾年來共扣除定點醫療機構70.35萬元的超標準費用,有效控制了醫療費用的不合理過快增長。六是堅持了定點醫療機構初審、鄉鎮合管站複審、縣合管辦終審複核的“三級稽核”制度,嚴肅查處不合理檢查、不合理治療、不合理收費現象和收治住院病人數與門診衛生收入掛鉤、處方量與住院醫生收入掛鉤的“兩掛鉤”現象,有效規範了醫療機構的服務行為。?

通過健全制度,加強監管,新農合工作成效明顯。一是參合率逐年提高,參合人數由XX年的238439人,達到XX年的274253人,參合率達到94.71%,連續幾年都排在全市前列。二是補償水平明顯提高,[jp4]XX年,我縣住院補償率達到46.92%,[jp3]位居全市第一。三是基金執行安全,節餘適度。XX、XX年我縣新農合基金總額為3534.427萬元,共支出2921.195萬元,結餘612.7827萬元,確保了基金安全與節餘適度。

(三)加大工作力度,提高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得到加強。

幾年來,縣人民政府及衛生主管部門,堅持以上爭專案為載體,不斷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以縣人民醫院為主體總投資152萬元的縣級傳染病區和總投資140萬元的縣疾控中心疾病檢測實驗樓專案建設工程先後建成投入使用,全縣18個傳染病發熱門診、19個傳染病疫情網路直報點、15個鄉鎮級預防接種門診的配套完善,大大提高了我縣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整體能力。艾滋病、結核病、目標疾病的防治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全縣無甲類傳染病報告,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率由XX年404.65/10萬下降到XX年的185/10萬。在今年我國部分地區甲型h1n1疫情蔓延的情況下,我縣高度重視,及時做好防控疫情的各項準備工作。同時,縣財政對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艾滋病防治配套經費、結核病防治工作經費、國家擴大免疫預防補助經費等都得到了較好的落實。

(四)堅持中西結合,突出中醫藥特色,中醫藥事業取得長足發展。

在中醫藥發展方面,堅持以中醫院為龍頭,以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為抓手,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優勢,促進了中醫藥事業的發展。縣醫院、縣中醫院和各鄉鎮醫院的中醫醫生,能夠堅持“先中後西、能中不西、中西醫結合”的原則,積極推廣應用中醫藥適宜技術,在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中,特別是在治療慢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疑難雜症和“治未病”等方面,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我縣中醫院先後被評定為二級甲等中醫院、省二級甲等示範中醫院,XX年,通過國家評審驗收,我縣成為十堰市第一個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

(五)嚴格幹部管理,注重素質提升,衛生隊伍逐步趨向穩定。?

一是加強了幹部隊伍的管理。通過對全縣183名專業技術人員停薪留職外出打工或擅自離崗人員進行清理整頓,限期到崗,對過期未到崗的依法予以辭退和開除,基本收回了離崗外流人員,保證了幹部隊伍的穩定。二是加強了崗位培訓。通過與縣衛校與鄖陽醫學院聯合辦學,大力開展了提高學歷層次教育;通過縣級與市級、鄉鎮與縣級衛生機構建立協作關係,共選送120餘名專業人員赴省市縣醫療衛生機構進修深造,40餘人次參加省市級院長管理培訓班,提升了衛生隊伍的整體工作水平;三是招聘了108名檢驗、影像、婦幼衛生、財會等急需專業和臨床本專科人才,充實到有關單位和崗位,有效緩解了專業人員緊張的局面。四是妥善解決了多年未解決的鄉村“兩員”待遇,衛生監督所由差額預算撥款改為全額預算撥款單位,疾控中心人員經費也逐年得到增長,為落實了公共衛生工作任務,穩定衛生隊伍提供了經費保證。五是關心專業人才政治待遇。通過選拔業務骨幹充實到領導班子隊伍,增強領導班子力量,近兩年共對選拔的17名業務骨幹委以重任,提高了幹部隊伍的工作積極性。

(六)加強行業管理,嚴格衛生執法,保障人民群眾的就醫和衛生安全。?

堅持以食品衛生和醫療市場監督為重點,以公共場所衛生、職業衛生、傳染病監督、生活飲用水監管為突破口,加大了執法力度,規範了衛生領域市場經濟秩序,有效防止了各類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通過開展經常性的監督檢查,消除了衛生安全隱患。幾年來,共發放衛生許可證2350份,健康體檢4150人,開展各類專項整治22次,對查出的具有職業禁忌症30人全部調離了衛生崗位,取締無證經營9戶,沒收銷燬不合格食品2768公斤,沒收銷燬不符合衛生要求的化妝品34.8公斤。多年來,我縣未發生大宗食品衛生安全和公共場所嚴重衛生安全問題。?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儘管我縣在發展衛生事業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推動和促進了衛生事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但是,從調查情況來看,還是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具體表現在:

(一)公共衛生服務網路體系不夠健全。公共衛生工作是社會福利事業,是各級政府管理公共事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地方經濟不發達,導致我縣長期以來衛生事業經費總體投入不足,公共衛生服務網路體系不夠健全,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能力不強。如結核病、肝炎等疾病高發態勢仍未得到很好地遏制;疫情資訊監測報告網路還不健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群眾對公共衛生意識的提高,對公共衛生的需求加大,公衛事件的發生頻率有所增長,導致公共衛生工作形勢日趨嚴峻。雖然基本建立了縣、鄉、村三級衛生資訊網路報告體系,但我縣衛生資訊網路體系仍非常脆弱,衛生資訊網路體系亟需完善。?

(二)醫療技術人員隊伍建設與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不相適應。全縣醫療衛生人才缺乏,特別是高學歷和高職稱人才嚴重缺少,專業隊伍整體素質較差,缺乏高素質的學科帶頭人、全科醫生以及管理人才。由於受我縣經濟發展條件的限制,高素質人才不僅引進難,而且現有人才和經過培養能夠獨當一面的專業人才因待遇遠低於發達地區而很難穩定,流失難以控制。在全縣1163名衛生技術人員中,初級以下職稱佔49.4%,還有375人無稱職或高中以下非醫學和相應專業學歷。整體處於低學歷、低素質、低水平狀態。人才問題嚴重影響醫療技術水平、醫療質量和醫療可信度。

(三)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還不夠強。一是醫療機構基礎建設滯後。我縣幾家縣級醫療機構由於缺乏發展空間,普遍存在經營場所十分緊張的問題。縣人民醫院作為全縣最大的綜合性醫院,生活區與工作區混在一起佔地面積僅25畝,縣中醫院業務用房也十分緊張,醫療用房十分擁擠,遠遠滿足不了群眾的醫療服務需求。二是醫療質量仍需提高,醫療秩序有待規範,病人外流現象突出,加重了群眾求醫負擔。三是鄉鎮衛生院的基礎條件較差,醫療裝置不全,有的陳舊老化,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就醫用藥需求。四是村級衛生服務網路薄弱。?(四)醫療服務環境有待改善。目前,社會有部分患者及其親屬對醫院的理解支援不夠,醫鬧現象時有發生,醫患糾紛仍然影響著醫院的服務和發展。這種現象,不僅反映在縣級醫療機構中,而且在鄉鎮衛生院中也比較突出,如豐溪一病人XX年因胃腸炎到鎮醫院就醫過程中,突發腦梗塞,本人既不申請醫療鑑定,也不申請法院依法解決,一意孤行地要求豐溪衛生院解決,並經常干擾衛生院的正常業務工作。由於醫鬧問題不能較好的解決,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影響,一些患者家屬無論是否屬醫療事故,只要病人病情惡化或死亡,都無理要求醫院進行鉅額賠償,嚴重影響了衛生工作的正常開展。?

三、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抓住專案發展機遇,推動衛生事業的發展。要加大專案爭取力度,特別是要抓住中央擴大內需與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機遇,積極主動向上爭取建設專案,不斷改進醫療衛生硬體條件,促進醫療衛生事業快速發展。?

(二)進一步加強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強化應對疫情的措施。大力加強衛生資訊網路建設,全面提高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能力,提高辦事效率,建立統一、高效、快速、準確的疫報系統。?

(三)進一步抓好龍頭醫院的建設,發揮龍頭示範作用。要把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作為龍頭示範醫院抓緊建設,加快解決目前縣人民醫院用房緊張困難和縣中醫院整體遷建中的突出問題,推進醫院建設專案的儘快實施。?

(四)進一步抓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這項惠民工程。要進一步加強管理,嚴格執行各項制度,加大例均費用控制力度,嚴肅查處各種違規行為,要學習借鑑外地農村合作醫療的好的經驗做法,通過調查論證,在管理水平、補償政策方面做好一些有益的探索,建立有效的農村合作醫療管理體制和社會監督機制。切實做到規範動作、補償適度,確保基金安全和參合群眾得到實惠。?

(五)建議縣人民政府及其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要重點圍繞如何更好地化解醫患糾紛,完善人才的培養、引進和穩定的政策機制,加快公共衛生網路建設等問題,進一步加強調查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和解決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好制約我縣衛生髮展的突出問題。

關於縣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衛生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關於平羅縣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縣公共衛生服務和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自治區有關部門通知精神,我縣安排有關部門對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1、機構設定情況:

經過多年的建設,全縣目前已形成了設施和功能相對齊全的縣鄉村三級公共衛生工作網路和服務體系,擁有一支人員充備的衛生專業技術和衛生監督執法隊伍。全縣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38個,其中縣級綜合醫院1所,中醫院1所,衛生防疫站1所、婦幼保健所1所,鄉(鎮)衛生院16所,培訓中心、紅會門診部、預防保健站各1所,村醫療站168家,個體及社會辦醫療機構47家。我縣未成立衛生監督所,縣衛生防疫站兼疾病控制、衛生監督、資訊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等職能,具體衛生監督執法業務由衛生防疫站監督一科、二科承擔,主要擔負全縣食品衛生、公共場所衛生、化妝品衛生、學校衛生、職業衛生、生活飲用水衛生、放射衛生、消毒衛生、傳染病防治執法監督管理工作。

2、衛生人員構成及公共衛生機構裝置情況:

全縣共有衛生人員817人,在學歷結構方面,大專以上學歷的414人,佔51%;中專以上學歷的154人,佔19%;衛生專業技術人員632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34人,佔5.4%,中級職稱的134人,佔21.2%,初級及初級以下職稱的464人,佔73.4%。縣衛生防疫站擔負著全縣10個鄉(鎮),128個行政村,2個場(廠)礦,62個工礦企業,近26.08萬人口的防、治、管、研、教等衛生防疫任務。近年來,由於高等醫學院校的本科畢業生充實到衛生監督隊伍中,使監督員隊伍學歷層次得到進一步提高,年齡結構進一步年輕化。防疫站現有職工62名,在編48人,自收自支7人,臨時聘用人員7人;專業技術人員54人,佔職工總數的86%;專科以上學歷者35人,中專學歷者12人;具有高階職稱的7人,其中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5人,中級職稱21人,中級以上職稱人員佔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48%。現有萬元以上的裝置20臺(件):低速冷凍離心機(CR4-11)、一氧化碳測定儀(CO-500)、二氧化碳測定儀(TY-9800)、洗板機(WEL4KI)、尿十項分析儀、立式圓形蒸汽消毒鍋(LS-B50L)、資料處理機(NEWMAX)、B超儀(LOGIQTM)、心電圖儀(FX-2111)、顯微鏡(OLYMPUST)、倒置生物顯微鏡(IMT-2)、生化分析儀(GF-D)、血細胞分析儀(MEK-5208)、二氧化碳培養箱(E1020)、紫外分光光度計(UV-260)、熒光分光光度計(F-3000)、酶標分光光度計(EAB-4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LTX-1000)、氣相色譜儀(GC-9A)、水質取樣器(A4401-AO)各1臺(件)。

3.房屋及其它情況:

衛生防疫站的衛生監督辦公樓建於1974年,面積780.72平方米;綜合辦公樓建於1985年,面積1165平方米;利用國債資金新建的疾控中心綜合樓已於10月投入使用,面積1500平方米,共投入資金180萬元。縣衛生防疫站、縣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所均建立了“非典”網路系統,在全縣各醫療衛生單位實行了“非典”疫情日報告、零報告系統;衛生防疫站實行了24小時疫情值班制度,建立了疫情預報室。在縣醫院、中醫院建立了發熱門診,縣醫院建立了隔離病房,設觀察床6張。全縣各醫療衛生單位都建立了非典型肺炎預檢制度。

(二)、醫療救治體系:

縣醫院作為醫療救治體系的龍頭單位,於12月成立了平羅縣急救中心,設病床300張,其中:急診科用房240平米,設定觀察床10張,“120”救護車3輛,ICU病房設定床位4張和一些基本醫療救護裝置。傳染科設定床位20張。縣中醫院設定病床120張,婦幼保健所設定床位32張,姚伏中心衛生院設定床位15張,具備一定的基本醫療裝置和住院救治能力,其他醫療衛生單位醫療條件簡陋,只能解決當地群眾基本醫療保健。

二、存在的突出問題:

近年來,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的提高,目前全縣衛生事業的發展水平已不能完全滿足社會、經濟和人民群眾的要求,尤其在—非典等重大傳染病的防治和重大災害救治工作中,暴露出了全縣公共衛生事業存在的一系列突出問題:

(一)、公共衛生問題的預防、預警、應急控制處理缺乏統一、科學的運作機制和管理體系,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機制尚不完善。

面對突襲而來的公共衛生事件,5月國務院緊急制訂並公佈實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全縣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的領導,根據區、市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我縣成立了平羅縣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平羅縣衛生局。實行防“非典”工作縣級領導分工責任制,制訂了《平羅縣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應急處理方案》,明確了衛生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的職責,確保了防“非典”工作措施的全面落實。縣衛生局設立了應急指揮中心,下設衛生檢疫、醫療救治、後勤保障等組織。按照“以防為主、防治結合、應急為主、平戰結合,以塊為主、條塊結合,以專為主、群專結合”的原則,順利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通過“非典”防治工作,我們雖積累了一定的處理突發事件的經驗,但從“非典”防治過程中反映出的問題卻不容忽視:一是部分領導對“非典”預防工作不重視,沒有真正認識到建立公共衛生機制的重要性,沒有從預防、預警方面去長遠考慮,存在遇到突發事件盲目應戰的思想;二是部分部門為了各自的利益,工作中存在相互不協調,相互推諉的現象;三是部分農民群眾對縣委、政府的決定不理解、不支援,有的還持有反對態度。

(二)、公共衛生相關的基礎設施、裝置配套嚴重滯後,農村衛生工作發展緩慢,衛生技術水平、公共衛生服務能力較低。

近年來,全國上下形成了一種醫療功能有所加強,而疾病預防、婦幼保健、健康教育、衛生監督執法等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削弱的不良情形,造成很多地方縣、鄉、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殘缺不全。目前我縣雖已形成設施和功能相對齊全的縣、鄉、村三級公共衛生工作網路和服務體系,但公共衛生基礎建設工作仍很薄弱:一是各醫療單位業務收入的決大部分用於支付職工工資,無力購買醫療裝置和引進新技術,普遍存在醫療裝置落後,技術條件差的現象;二是由於各鄉鎮衛生院受房屋條件所限,均沒有設立規範的傳染病門診,容易造成醫源性感染和傳播,存在醫療隱患;三是縣衛生防疫站雖然新建了疾病控制中心大樓,但建設資金不足,缺口40萬元,同時由於缺乏裝置配套資金,無法配備較先進的檢驗裝置,而現有的檢驗裝置比較落後,無法適應當前疾病控制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需要。四是平羅縣醫院業務用房嚴重不足,制約了急救業務的開展和傳染病的管理工作,醫療裝置陳舊,“120”急救系統及車載裝置幾乎沒有,只能應付一般情況的急救和普通傳染病的治療需要,不具備應對較大規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條件。縣醫院的發熱門診、隔離病房條件簡陋,設定床位少(僅為6張),一旦發生多例“非典”病人,將無法應對。且縣醫院發熱門診、隔離病房設在醫院內,與其他病員及醫院職工家屬區較近,無隔離帶,容易造成醫源性感染和傳播。五是縣級醫療衛生機構職能不明確,功能不完善,服務功能不強,鄉鎮衛生院重醫輕防、公共衛生科室不健全或形同虛設,村衛生室只顧追求經濟利益等問題仍然存在;六是以縣級醫療機構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紐帶,村衛生室為基礎的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未能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需要進一步強化和發展。七是縣、鄉(鎮)兩級政府未能充分發揮管理職能以及村委會的作用,應按照屬地化管理的原則,寓條於塊,條塊結合,逐步形成縣、鄉、村三級預防、預警、控制和處理綜合應急機制。

(三)、經費緊缺,限制了公共衛生尤其是預防保健工作的廣泛有效開展。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公共衛生服務領域不斷拓展,縣衛生防疫站除搞好計劃免疫和結核病防治外,還相繼開展了慢病防治監測、愛滋病防治、健康教育、衛生執法監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職業病監督等一系列專項工作,而這些專案所需經費均未列入縣財政預算。同時由於工作量的增大,各類專業技術人才需求量增加,但縣財政對此實行增人不增支,自收自支的政策,導致醫療單位出現缺人才但又用不起人才的現象,業務經費的投入不足和人才的短缺限制了我縣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鄉鎮衛生院作為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的樞紐,肩負著公共衛生服務的具體工作,承擔著大量的預防保健任務,許多工作都是無償服務。近年來由於縣財政經費較為緊張,劃撥給鄉鎮衛生院的經費只是職工檔案工資的60%,相當於職工工資總額的30%~40%,而業務收入又無法彌補職工工資的缺額部分。工資待遇低,加上生活條件、工作條件差,造成鄉鎮衛生院人才流失現象嚴重,直接影響到農村衛生工作的質量。

三、今後的工作思路及工作任務

(一)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機制

1、建立全縣統一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指揮和組織系統。成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縣重大突發事件的統一領導,明確相關部門和各鄉鎮職責任務,形成以衛生部門為主,部門鄉鎮協調配合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控預警和應急處理聯動機制,為突發事件的有效處理提供組織保障。衛生部門也要成立相應的指揮協調組織,負責醫療衛生單位的預防控制和應急救治工作,實行科學分工,分級負責,建立和完善組織管理制度。

2、建立統一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警監測和報告制度。建成以縣衛生局為中樞,縣級疾控、醫療、監督機構為技術依託,以鄉鎮醫療衛生機構為延伸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報告和預警網路,進一步規範監測、報告和分工協作制度。

3、建立和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警機制。進一步整合“非典”、禽流感防治、食品衛生安全、職業中毒、重大災害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預案,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規定,修改完善各類應急預防控制措施,科學分工,嚴格責任,逐步建立起包含醫療救治、疾病預防控制、衛生執法監督在內的覆蓋城鄉、功能完善、反應靈敏、運轉協調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

4、建立全縣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和醫療救治隊伍。加強對全縣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培訓和相關法律法規培訓,提高廣大衛生人員的整體業務素質以及突發事件的防範意識和應急能力,並對應急救治隊伍每年實行專門強化培訓和定期演練,努力造就一支名副其實的專業應急救治隊伍。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尤其是重大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需要,本著業務覆蓋全面、技術過硬、組織嚴密、反應迅速、協調高效的原則,在縣級醫療衛生單位擇優選拔各個相關業務的技術骨幹,組成應急處理和醫療救治隊伍,配備相應的車輛和裝置,並分設各個專業應急工作組,適應不同型別突發事件的專業需要;同時在各主要業務單位組建應急工作後備梯隊,以應對重大災害事件的後繼處理之需。

(二)加強公共衛生工作的基礎建設,加大投入,切實改善公共衛生工作的硬體條件。

1、積極爭取政府和上級衛生部門的政策、專案支援,加大公共衛生基礎建設投入,改善縣鄉二級醫療救治、疾病預防控制等工作硬體設施和儀器裝置配置,同時確保政府對公共衛生工作相關經費的必要投入,本著協調同步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對公共衛生投入適度超前,按比例逐年增加,儘快使原本比較薄弱的公共衛生工作得到有效地改善和加強。

2、建設設施配套先進、功能齊全的全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藉助國家加大公共衛生建設投資的良好形勢,積極爭取專案建設疾控中心,全面進行技術裝置配套和更新,滿足重大傳染病、公共衛生、職業衛生等技術檢測工作需要。

3、在深化衛生監督體制改革同時,爭取國家政策專案支援,建設衛生監督執法指揮排程中心,配備監督工作必備的車輛、設施,充實衛生監督執法隊伍,為確保公共衛生安全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相應的硬體條件。

4、加快縣醫院傳染科病房的建設,積極利用國債資金,按照新時期傳染性疾病應急救治工作需要和《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在平羅縣中醫院舊址新建一座高標準、高配置的傳染病樓,配套建設汙水處理、醫療垃圾焚燒等裝置,並對原中醫院舊病房進行改造,開設發熱門診、腸道門診、肝炎門診及醫技科室,同時應通過多方籌資,購置呼吸機、監護儀、X光機等裝置,加強對傳染病區的裝備。新建的傳染病樓將承擔全縣重大傳染病的集中收治處理任務。

5、改擴建平羅縣 “120”急救中心,擬新建業務用房1500平方米,規劃建立一個急診手術室、血液淨化室、急診內、外科病房,擴建臨時輸液室、觀察室、搶救室、內外科診斷室及會診室。急救中心將新增呼吸機、心臟除顫儀、監護儀、心臟臨時起搏器、心電圖機、血透儀及附屬裝置、手術室裝置、救護車及車載搶救裝置,對現有部分老化裝置進行更新。進一步發揮急救中心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和災害、事故中的重要作用。

6、以農村為重點,加強基層醫療預防保健工作的基本建設。繼續實施以房屋建設和基本裝置配套為主的農村醫療機構“三項建設”,力爭在5年內實現鄉鎮衛生院診斷急救裝置的新三件(心電、B超、X光)的普及配置;在10年內實現急救裝置洗胃機、呼吸機、心電除顫儀、麻醉機、尿、生化分析儀等裝置在中心衛生院的普及。

7、建立先進、快捷的疫情和突發事件的預警報告資訊網路。在目前縣級疫情實現網路直報的基礎上,加大投入,力爭在5年內使全縣各醫療衛生單位實現辦公自動化,並實現微機聯網,建成結構完整、功能全面的衛生管理資訊網路,為公共衛生事件預警、指揮處理提供先進快捷的資訊網路平臺。

衛生局團委現狀調研報告衛生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提供一篇調研報告,為您提供幫助!

一、基本情況

衛生局團委,由1個團委和6個團支部組成,共有團員597人。其中區人民醫院團支部團員數29人,區三院團支部13人,區疾病控制中心團支部團員數9人,區監督所團員數8人,區衛校團員數536人,區區直機關醫院團員數2人。

二、團組織現狀

近日,衛生局團委對全區衛生系統團組織的建設情況進行調查摸底,現就掌握的基本情況、歸納的困難和問題,總結的經驗報告如下:一是工作開展不平衡。有些基層共青團工作的物質基礎薄弱,工作方式創新不夠,造成廣大團員青年對團工作的參與熱情下降,致使團的作用軟化,出現了個單位團隊工作存在較大差距的問題;二是團組織關係管理機制不夠完善,團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作用發揮不夠。特別是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組織渙散,團支部工作滑坡、組織鬆散、缺乏活力、團組織應變能力差已成為影響全團工作正常開展的主要因素;三是團隊幹部隊伍素質亟待提高。少數基層團幹部存在工作思路不清、創新不夠、責任心不夠強的問題;四是部分團員青年組織觀念淡薄。由於經濟發展和受到舒適物質生活的影響,一部分團員的意識逐漸淡化,政治性、先進性難以體現,致使團的意識淡化;五是工作宣傳和資訊工作薄弱,典型作用不夠明顯。

通過此次調研,直觀、準確的認識了團組織工作,極大地鼓舞和激勵了團幹部的工作信心,為下一步開展共青團工作找準了方向,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與各單位團乾的溝通,使各位團幹更加深刻地認識了團組織工作的重要性和麵臨的困難,團幹部紛紛表示一定要在上級團組織的領導下,團結一致、求實創新、積極進取,為建設和諧平橋做出應有的貢獻。

三、今後工作思路

一是切實做好黨建帶團建工作。及時向黨政領導彙報工作思路和情況,爭取黨政領導對團組織工作的支援。認真學習團的xx大,以黨建帶團建為根本手段,大力推進團組織建設,真正把想幹事、會幹事、幹成事的優秀青年選到團的崗位上來,圍繞大局,圍繞服務黨政的中心工作開展活動。各支部要進一步加強對團工作的領導,改善共青團工作的工作條件和工作環境,加大對優秀團幹部的培養、選拔和使用力度;二是各團支部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大膽突破傳統的活動模式。緊緊圍繞基礎團組織建設,引導廣大團員青年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三是進一步加強基層團組織隊伍建設,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增強團員意識,體現團組織的先進性,切實發揮團組織的主體地位,全面帶動和活躍基層團組織,在基層組織建設中起到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

加強團組織建設,活躍共青團工作,是共青團幹完成各項任務的根本保證。結合團組織建設的現狀,創新團組織的組織形式和執行機制,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加強團幹部隊伍建設,以實現共青團事業的更大發展。進一步增強作好共青團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開拓進取,奮發有為,在實現信陽快速協調發展的程序中,不斷創造嶄新的業績,譜寫更加絢麗的青春樂章。

衛生事業保障群眾情況調研報告衛生調研報告(4) | 返回目錄

幹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目的所在。為了進一步掌握我市衛生工作基本情況、謀劃好下一步衛生事業發展,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近期我在衛生系統進行了一次實地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目前,全市共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795個(含門診部、所、室),衛生技術人員15143人,病床12789張,其中市區(含四區)衛生機構228個,衛生技術人員4635人,病床3581張。各級政府舉辦的二級以上醫院業務收入117103.45萬元,同比增長30.33%。醫院年內財政補助收入8847.91萬元,佔醫院業務收入的7.56%。

XX年末全市平均每千人口擁有床位2.08張(全省為2.06張)、擁有衛生人員2.96人(全省為3.28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47人(全省為2.7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0.98人(全省為1.07人)、擁有註冊護士0.78人(全省為0.85人)。從以上資料看,我市的衛生資源與全省平均水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近年來,市、縣兩級9個疾病預防控制和10個醫療救治體系建設專案陸續建成並投入使用,成功處置了人禽流感、手足口病等多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開展了低溫雨雪、汶川特大地震、“三鹿”問題奶粉事件等應急醫療救治工作。我市已完成74所鄉鎮衛生院、301所村衛生室的標準化建設任務。新農合比全國提前一年實現“全覆蓋”,全市現有參合農民458.03萬,參合率93.28%(全省平均水平90.28%),累計籌資8.27億元,共為31.65萬參合農民報銷醫藥費4.5億元。全市共落實社群衛生專項經費1000餘萬元,建成102家社群衛生服務機構,其中城區社群衛生服務機構48家,社群衛生服務覆蓋人口41.9萬,覆蓋率達91%。

二、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市衛生事業發展雖然取得長足進步,但制約我市衛生事業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結構性矛盾和突出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衛生改革與發展滯後於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狀況沒有明顯改善。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衛生資源總量不足,配置不合理。我市人均擁有的衛生資源在全省處於中下水平,總量不足;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造成衛生資源配置不合理,甚至是一定程度上的浪費。據統計,我市70%的衛生資源集中在縣級以上的城市,城市中80%的衛生資源又集中在二級以上的醫療衛生機構,造成院際之間、區域之間分佈的不平衡。而農村和城市社群衛生髮展滯後,一些群眾不能就地就近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社群衛生服務網路體系不健全,農村醫療衛生機構設施條件普遍落後,貧困地區缺醫少藥問題突出,縣、鄉、村醫療衛生機構改造建設任務繁重;農村和社群衛技人員比例小,人才資源匱乏,人員工資待遇低,隊伍不穩定,人員流失現象較為嚴重。

二是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不健全,疾病預防控制任務艱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機制還有待完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醫療救治資源條塊分割。全市疾控基礎設施雖得到一定改善,但欠賬較多,疾病防控任務艱鉅。衛生執法監督機構人力不足、監督手段落後,影響監督工作質量和效率,特別是農村食品、醫療市場缺乏有效監管,存在食品和醫療安全隱患,農村各級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不健全,影響了工作的開展。

三是公立醫院執行機制不合理。公立醫院定位不明確,公益性質淡化,存在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視社會效益的問題。有些醫院因編制床位和編制內人員不足,在面對市場需求時,自行增加病床、聘用醫護人員,通過醫療服務收費來“養活”這部分人員,據統計,我市醫院藥品收入佔業務收入的比重為42.25%,綜合醫院為41.66%,中醫醫院為46.65%。其次是醫療服務價格體系不順,醫務人員知識和勞動價值被嚴重低估,醫院業務收入轉而依賴藥品和裝置,少數醫院存在誘導需求、過度服務現象,致使患者負擔加重。

四是新農合有待加強。我市參合人數突破450萬人,但各地新農合經辦機構人員編制偏緊、工作經費緊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工作效率。市本級新農合經辦管理機構尚無專職人員,不利於對全市面上的指導和管理。新農合籌資成本過高,資金使用過於謹慎,補償比沒有得到相應提高。個別地方資金使用進度不理想,實際補償比例低。定點醫療機構服務行為有待進一步規範,個別定點機構對住院指徵把關不嚴,存在過度檢查、開大處方和亂收費等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參合農民的利益,縣級定點醫療機構與新農合高效、低廉、安全的工作要求普遍存在差距。

五是多種醫療保障制度並存,難以形成統一的整體。目前,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農合和貧困人員醫療救助,分別由勞動、衛生和民政部門負責,條塊分割,不利於發揮醫療保險的整體效應。

六是經費補償機制有待完善。

雖然近幾年我市經濟和社會事業得到快速發展,但對衛生事業的投入水平還相對較低。全市衛生事業費財政補助總額佔財政支出的比例仍呈逐年下降趨勢。加之有些地方政府對衛生事業重視不夠,認識不到位,導致地方衛生財政補助不足,國家和省裡實施的衛生專案配套經費不能完全落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衛生事業的發展。

由於投入不足,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只能主要靠診療收入維持運營和謀求發展,其勢必逐漸喪失提供公益性服務的物質基礎。許多機構把增加投入、擴大業務、提高利潤作為經營目標,導致亂收費等現象日盛。這種狀況一方面使國家出臺的調控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的惠民政策落空,同時也實際上加重了患者的醫療負擔,尤其是對低收入人群,昂貴的醫療費用是他們深感“看病難、看病貴”的主要原因。

三、幾點意見和建議

(一)優化資源配置,增強服務能力

今後幾年,要重點推進城鄉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於XX年完成標準化鄉鎮衛生院和規範化村衛生室建設任務,使全市到XX年社群衛生服務機構達到平均每萬人口擁有一家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目標。逐步優化城區醫療資源配置,推進市中醫醫院、市精神病醫院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市第一人民醫院、市立醫院新區建設。全面加強各級疾控、衛生監督機構網路建設,市疾控中心檢驗大樓爭取今年投入使用;啟用緊急救援中心、市傳染病醫院,使其發揮作用。

(二)加大改革力度,著力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逐步將全體城鄉居民納入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切實減輕群眾個人支付的醫療費用負擔。一是鞏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提高農民醫療保障水平。完善新農合統籌補償方案,推行門診統籌和住院即時結報制,逐步擴大和提高門診和住院費用報銷範圍和比例,新農合統籌基金當年結餘率原則上控制在15%以內,累計結餘不超過當年統籌基金的25%,讓參保農民得到更多實惠;簡化補償流程,允許參合農民在統籌區域內定點醫療機構自主選擇就醫、完善住院轉診備案制度,簡化到縣域外就醫的轉診手續。健全新農合管理經辦體系,加強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和基金監管,建議財政全額保障經辦機構經費。

二是推進社群衛生服務管理體制、執行機制改革。社群衛生的生命力源自其服務功能的充分發揮,堅持六位一體,以群眾需求為根本強化社群衛生服務功能,使之成為融預防、保健、康復、基本醫療、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指導於一體的居民健康服務場所。完善社群首診、雙向轉診等制度,最終形成“小病在社群、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群”的就醫格局。

三是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公立醫院要堅持維護公益性和社會效益原則,以病人為中心。改革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執行機制和監管機制,提高公立醫院服務水平,努力解決群眾“看好病”問題。界定公立醫院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責權,探索建立以醫院管理委員會為核心的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實施崗位設定管理,完善崗位工資與績效工資相結合的分配製度,逐步提高醫務人員待遇,進一步完善院長任職資格、選拔任用、考核評價等機制。改革公立醫院補償機制,爭取政府逐年增加對公立醫院的財政補助,逐步將公立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財政補助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財政補助兩個渠道,保障公立醫院緊急救治、支農、支邊、惠民服務和政府指定的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改革公立醫院執行機制,全面推行醫院資訊公開制度,接受社會監督。

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這三塊基本覆蓋城鄉,俗稱“全民醫保”。但三者籌資水平、保障水平差別很大,而且分屬社保、衛生等部門管理,不利於統籌協調。建議進一步明確醫保統一機構,逐步整合三大體系,切實提高基本醫療保險的保障能力。

(三)促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

重點改善精神衛生、婦幼衛生、衛生監督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設施條件,使全體城鄉居民都能享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最大限度地預防疾病。明確各級各類公共衛生機構服務規範標準和工作流程,完善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認真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加強公共衛生專案管理。加強衛生應急管理機構及應急指揮系統建設,完善各類應急預案,加強衛生應急演練,強化重大疾病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測預警和處置能力。開展衛生應急規範化建設示範縣試點,推進衛生應急管理進基層,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應急規範化。

加強重點傳染病防控。完善艾滋病、結核病、血吸蟲病、乙肝、人禽流感等重大疾病防治機制,繼續實施艾滋病、結核病、血吸蟲病病人救治民生工程。落實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各項措施,繼續實施全國保持無脊髓灰質炎狀態和消除麻疹行動計劃,做好麻疹強化免疫。落實“一法兩綱”,以降低“兩率”為重點,加強孕產婦、兒童保健系統管理。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推行免費婚前健康檢查制度,實施貧困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政策。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與全民健康教育工作。

(四)加強行業監管,不斷提高衛生執法水平

繼續推進醫院管理年活動,建立和落實醫院評價指標體系。繼續推行維護患者利益十項承諾制,嚴格大型醫用裝置配置與監管,推行院務公開及惠民醫療等措施。對極少數違反職業道德、謀取不當利益的從業人員,要嚴肅查處,取信於民。

加大食品衛生、職業病防治、公共場所衛生及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執法力度。不斷深化衛生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深入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強化醫療廣告監管。在有關管理體制未變動前,切實履行好食品安全監管職能。嚴厲打擊餐飲業違法新增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新增劑的違法犯罪行為,加大案件查處力度。加強公共場所、飲用水及涉水產品和消毒產品監管。開展學校衛生監督,改善學校衛生管理狀況。

(五)強化政府職責,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

一要強化政府責任和投入。建議政府在財政政策上,力爭做到“三個確保、一個調整”,即確保各級人民政府對衛生的投入逐年增加,增長幅度不低於同期財政經常性支出的增長幅度;確保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衛生監督和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經費落實到位;確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經費。同時,要根據衛生改革與發展的需要,調整衛生事業經費支出結構,重點向農村衛生、社群衛生領域傾斜,逐步提高農村和社群衛生經費在總衛生經費中的比重。要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完善公立醫院的投入機制。對確定為提供公益性服務的醫院,政府應給予政策傾斜、財政保障,建立符合公立醫院發展的執行機制。

二要調動醫療衛生人員積極性,必須認真研究探索更加科學、更加規範、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使醫務人員與群眾利益統一起來,調動他們鑽研技術、增長技能的積極性和增加服務、改善服務的積極性,而不是創收牟利的積極性。醫療衛生人員的勞動應該得到社會的尊重,政府也應在醫學教學、重大科研、人才培養、引進人才,以及醫務人員工資待遇等方面落實長效、穩定的投入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