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新農村城鎮化建設調研報告

欄目: 調研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1.09W

城鎮化和農村新社群建設,是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實現城鄉一體化的重要抓手,是地方農村改革發展的一大突出亮點。為總結地方改革經驗,探索推進統籌城鄉發展的有關政策措施,近日,我們到江蘇省吳江市盛澤鎮、張家港市鳳凰鎮、如皋市長江鎮、泗洪縣陳圩鄉等地,就城鎮化和農村新社群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總體看,江蘇省順應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需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城鎮化和農村新社群建設,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力度,形成了支農資金集中整合投入、農村新社群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明顯改善,土地集中連片開發、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城鄉建設用地優化配置、城鎮化快速發展,農村內需旺盛、發展動力強勁的良好勢頭。

新農村城鎮化建設調研報告

一、主要模式

盛澤鎮、鳳凰鎮、長江鎮和陳圩鄉,分別地處蘇南、蘇中和蘇北,由於人口資源條件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和階段不同,其城鎮化和農村新社群建設呈現出較大的差異,可概括為三種不同的型別或模式。一種是以盛澤鎮、鳳凰鎮為代表的離土進城模式。吳江市盛澤鎮、張家港市鳳凰鎮作為江蘇省強鎮擴權試點鎮和統籌城鄉先行區,積極引導農民以集體資產所有權置換股份合作社股權、以土地承包權置換城鎮社會保障、以宅基地及住房置換城鎮住房產權,農保並社保,農房得產權,農民基本告別傳統的農耕生活。一種是以長江鎮為代表的半離土半進城模式。如皋市長江鎮以加大土地整理、實施萬頃良田建設工程為契機,節約出建設用地,在城鎮和工業區周圍建設集中居住點,對入住農民辦理城鎮住房產權,但在農民拆遷補償、住房安置和就業保障上,標準相對較低,農民沒有納入城市社保體系之內。一種是以陳圩鄉為代表的舊村改造模式。泗洪縣陳圩鄉本著利於生產、方便生活、節約用地、集約投入的原則,按照靠近中心鎮、靠近商貿區、靠近工業集中區的要求,推行集中居住點建設,整合投入,改善村容村貌。

這三種主要模式,儘管差異較大,內容不一,但都適應了不同地區、不同發展階段農民群眾的基本需求,對優化土地資源配置、集約整合投資、縮小城鄉差距等發揮了較大作用。一是支農資金集中整合投入,農村面貌煥然一新。過去,村莊分佈很散,通路、通電、通水等成本高。合理規劃佈局後,通過整合各項投入,農民住上了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的現代化新社群。政府花較少的錢,解決了農村髒、亂、差的問題。二是集中連片開發耕地,現代農業發展前景廣闊。長江鎮拆除散落在耕地之間的村莊並復墾後,大塊耕地連成一片,渠系配套,設施先進,耕作方便,為發展現代農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三是優化配置城鄉建設用地,城鎮化、工業化獲得了寶貴的發展空間。由於缺少規劃和監管,原有村莊建設用地不合理、不充分和廢棄閒置的問題比較突出。據鳳凰鎮負責人介紹,當地一戶農民擁有宅基地和自留地約0.78畝,而建設多層和小高層樓房集中安置農民,平均每戶約需0.3畝,這樣可騰出建設用地接近半畝。這些通過整理增加的農村建設用地,可等量用於發展小城鎮和二三產業,較好地解決了經濟發達地區城鎮發展空間不足的問題。四是拉動了農村內在需求,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二、主要做法

(一)以強鎮擴權試點為突破口,助推城鎮實現跨越式發展。XX年,江蘇省決定在20個鄉鎮開展強鎮擴權試點,試點鄉鎮被賦予縣級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力爭通過兩年左右努力,推動試點鄉鎮逐步發展成為人口聚集、產業叢集、結構合理、體制創新、環境友好、社會和諧的現代小城市。吳江市盛澤鎮、張家港市鳳凰鎮和如皋市長江鎮作為強鎮擴權試點鎮,積極創新管理體制,深化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制定農業人口就近轉移就業和參加社保的配套政策,探索以土地承包權換社保、以宅基地換住房,進一步激活了鄉鎮發展活力。

(二)以科學規劃為先導,統籌安排城鄉佈局。按照城鄉聯動發展的要求,江蘇省堅持“四集中”,即工業向規劃區集中、人口向城鎮集中、農民居住向新型社群集中、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科學編制城鄉一體化規劃。張家港市鳳凰鎮編制了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鎮村佈局規劃。泗洪縣安排1056萬元規劃編制經費,聘請高資質的規劃設計單位,相繼完成了全縣鎮村佈局規劃、小城鎮總體規劃、農村集中居住區建設規劃等。

(三)以小城鎮和農村新社群為載體和平臺,加大政府支援力度。一是加大土地、金融等政策傾斜。蘇州市作為江蘇省城鄉統籌試驗區,積極爭取城鎮建設用地週轉指標,同時將宅基地置換節約的建設用地指標全部留給縣(市、區)鎮兩級,有效解決城鎮化過程中的土地制約瓶頸。泗洪縣出臺《關於進一步推進農村集中居住點及康居示範村建設28條意見》,對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依法實行規費減免和稅收返還;農民在集中居住點建房由農村合作銀行按每戶3-10萬元辦理貸款授信,國土、建設部門為新建住房辦理土地使用證和房屋產權證,允許以“兩證”作為建房貸款抵押。二是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張家港市政府給予每個鄉鎮3000萬元借款作為集中居住區建設啟動資金,滾動使用;對集中居住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地整理復墾分別給予160元/平方米和300元/畝的補助,同時還對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專案融資給予30%的財政貼息。吳江市盛澤鎮對入住集中居住點的農戶給予3萬元/戶的補助。泗洪縣政府設立1.5億元專項基金,集中居住區規劃設計費、建築設計費由縣財政全額承擔;按照建築面積30元/平方米的標準給予鄉鎮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獎勵;並對通過省、市級康居示範村驗收的,分別獎勵300萬元和100萬元。三是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無論是經濟條件較好的盛澤鎮、鳳凰鎮,還是經濟條件較差的陳圩鄉,都把強化農村新社群公共服務功能作為重點,完善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和中國小校、醫療衛生、體育健身等公共服務。盛澤鎮、鳳凰鎮、長江鎮在居民集中居住點預留部分商品房,其出租收益歸社群農民所有,用於小區物業管理等支出,還在已基本融入城鎮的農村新社群專門建設公共食堂和紅白喜事廳,尊重農村習俗,方便群眾生產生活。陳圩鄉在農民集中居住的房屋戶型上,專門設計了存放農機具和糧食的場所,並在農村新社群配套建設了公共服務中心,為農民提供遠端教育、圖書閱覽、技術指導、資訊諮詢、休閒娛樂、警務司法等全方位服務。

(四)以保護農民利益為出發點,確保農民有房住、有收入、有保障。盛澤鎮、鳳凰鎮採取“拆一還一”的方式給予拆遷農民同等面積的住房補償,並對農民購房進行補貼,農民基本可以免費入住同等面積的新房。長江鎮推行“讓利於民”和“陽光安置”政策,制定合理的拆遷補償標準,對農民宅基地及附著物評估價、拆遷補助標準、農戶補助款數額、安置房情況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盛澤鎮、鳳凰鎮成立社群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民以承包地和集體土地入股,經營收益歸全體村民所有。農民進城後,不僅可以得到土地流轉收入、土地入股收入、工資性收入、社會保障性收入,更為重要的是得到了房屋出租和交易的財產性收入。長江鎮結合當地用工需求有針對性地加強就業培訓,並定期舉辦就業洽談會,累計培訓農民8000多人,安置就業近6000人,基本消除了零就業家庭。同時,積極推進失地保障與城鎮職工保障接軌、醫療保障與城鎮居民醫療保障接軌以及最低生活保障與城鎮基本保障接軌。

三、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江蘇省城鎮化和農村新社群建設取得了較大進展,但在深入推進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

一是土地使用規劃問題。XX年國土資源部制定下發《關於規範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試點工作的意見》,在一定程度上為城鎮化、工業化發展鬆了綁,但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週轉指標較少,省裡只選擇少數試點地區使用,非試點地區建新房拆舊房工作難以及時啟動,影響城鎮化和農村新社群建設進度。另外,關於先建後拆的規定,增加了基層政府安置被拆遷農民的難度,同時加大了農民拆舊遷新的顧慮。

二是資金投入問題。據初步測算,建設500戶以上規模的農村新社群,按照適度超前的要求,社群道路、電力、給排水、路燈、公共廁所、汙水處理、垃圾處理及社群服務中心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投入戶均3萬元。當前,各級財政直接支援城鎮化和農村新社群建設的政策較少,地方政府投入壓力較大,迫切要求中央財政增加專項投入。

三是新型社群管理問題。盛澤鎮、鳳凰鎮、長江鎮新建的農民集中居住點,多的達3000戶以上,少的也有500戶左右,多數以建制村整體遷入,個別社群也有多個行政村共處。農村新社群在多數地方還是新鮮事務,社群組織管理體制還不明確,特別是社群組織與村委會、村支部、村集體經濟組織之間的關係難以界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難度加大。

四是農民權益保障問題。城鎮化和農村新社群建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農民宅基地徵佔、住房拆遷和補償安置等問題。隨著城鎮化和農村新社群建設的逐步推進,保障農民合法權益將越來越成為一個重要的方面。

四、幾點建議

城鎮化和農村新社群建設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一體化的重要節點,也是不斷創造需求,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過程。應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順勢而為,進一步加強引導指導,加大支援力度,推動城鄉統籌協調發展。

(一)加強督促指導,堅持試點先行。統籌城鄉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要求,是今後較長時期內黨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必須在統籌城鄉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應在規劃編制、產業佈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加強對地方城鎮化和農村新社群建設的支援和指導。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和水平,按照“城鄉對接,雙輪驅動,資源整合,試點先行”的原則,從XX年起,選取領導重視、基礎較好、工作已開展的少數幾個省份,開展小城鎮和農村新社群建設改革試點,進一步總結經驗,創新政策機制。

(二)加大支援力度,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為適應城鎮化和農村新社群建設的需要,應逐步建立以政府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為導向、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在清理規範各類融資平臺的同時,合理利用小城鎮建設融資平臺,積極爭取金融機構對城鎮化和農村新社群建設的貸款扶持。靈活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將農村土地整理增加的建設用地指標進行市場化運作,籌集資金,壯大投入來源。整合農村道路、改水改廁、環境保護等支農資金專案,提高整體功效。

(三)不斷改革創新,健全城鄉一體化機制。城鎮化和農村新社群建設除了“硬體”建設,更繁重的任務是城鄉建設規劃、農村土地制度和基本經營制度、農村金融、鄉村治理等領域的改革創新。應進一步貫徹落實xx屆三中全會精神,有序推進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農村金融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統籌城鄉社會管理,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放寬中小城市落戶條件。積極探索強鎮擴權的途徑,對重點建設的小城鎮在財政、規劃等方面賦予適當管理許可權,增強發展活力。

(四)加強監督檢查,確保農民利益不受侵害。保護農民利益始終是農村改革發展的首要目標。應進一步加強農民權益監管,完善相關制度辦法,防止農民權益受到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