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技術調查報告範文4篇大綱

欄目: 調查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4.72K
本文目錄技術調查報告範文伺服器新技術應用調查報告關於煙汽應用計算機資訊科技加強企業管理的調查報告技術站創新發展調查報告

為全面瞭解我市道路運輸市場發展現狀,理清車輛技術和維修市場管理思路,創新行業管理理念,樹立行業形象,引領車輛技術和機動車維修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促進道路運輸業又好又快科學發展。根據河南省交通廳道路運輸局《關於開展“車輛技術和機動車維修市場管理”》專題調研及《“道路運輸市場誠信體系建設”協助調研工作的通知》要求,我處及時成立了

技術調查報告範文4篇大綱

調研領導小組,抽調骨幹人員,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按照查實情、找問題、理思路、轉觀念、提措施、謀發展的總體思路,全面瞭解我市車輛技術和機動車維修市場管理現狀,找準發展中突出的問題和矛盾,梳理管理觀念和工作重點,通過召開座談會、問卷調查、實地調研等方式,廣泛徵求行業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這次調研活動共向運輸企業、維修企業、運輸車戶、汽車檢測站和社會各界發放調查問卷850份,收回801份。其中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調查問卷279份,機動車維修市場管理調查問卷220份,道路運輸市場誠信體系建設運管機構調查問卷50份,道路運輸誠信體系建設道路運輸企業調查問卷261份,市縣(區)召開各類座談會9次。經彙總整理和平時市場監管過程中掌握的情況,較全面的反映出我市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和維修市場管理的現狀。城市公交車輛和計程車還未納入市交通部門管理,不在這次調研活動範圍。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市機動車維修市場的基本情況

市目前道路運輸車輛81905臺,機動車維修企業(戶)314家,其中一類28家,二類107家,三類179家.從業人員4172人,其中工程師18人,技師30人,高階工1101人,中級工1193人,初級工58人,各類維修及檢測裝置7253臺,維修救援206人,救援車輛76臺,全市年維修能力484476臺次。機動車綜合性能檢測站7家,從業人員162人。年檢測能力255000臺次,實際年檢測能力114739臺次。從整體看,市轄區內一、二、三類機動車維修企業門類齊全,車輛各類維修在當地均可完成。市五個縣、市均有一家車輛綜合性能檢測站,保證了車輛檢測維護及時方便的進行。基本上滿足了社會和道路運輸車輛的需要。汽車維修業的發展壯大,為我市道路運輸行業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的快速增長作出了積極貢獻。據統計,全市機動車維修市場和汽車綜合性能檢測市場為社會解決就業崗位6500個,年產值約9.6億元,有效拉動社會消費增長,為市第三產業的發展起到了推動和促進作用。

二、市機動車維修市場管理和車輛技術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機動車維修市場管理的主要做法

1、嚴把市場準入關口。按照《機動車維修企業開業條件》,對新增機動車維修企業逐項對照稽核,有效阻止不符合資質條件的維修企業進入市場。對現有的維修企業,達不到規範要求的,通過年度質量信譽考核逐步得到完善,有效促進了維修企業在規模和檔次上的提升。

2、嚴格維修企業經營行為的監管。從全省開展機動車維修市場整頓活動起,在全市的維修企業中,對進廠檢驗、過程檢驗、竣工檢驗、維修材料單、維修合同等有關原始憑證實行備案制度,各類制度統一製作上牆,維修工時、收費標準、質量保證期、服務承諾、投訴電話等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監督,有效的規範了維修市場的經營行為。

3、鼓勵汽車4s、3s店的發展。由於汽車4s、3s店的內部的規範管理,服務質量、人員的培訓、專業化的技術水平等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為行業管理部門加強維修市場的監管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和推動作用。我市行業管理部門鼓勵有實力的一、二類維修企業發展4s、3s店。近兩年來全市發展汽車4s、3s品牌店20家,為維修市場注入了新的技術力量,保障了社會新車型的維修需求。

4、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不斷提升人員持證上崗率。按照開業標準,新批一、二類維修企業從業人員持證上崗率達不到60%、三類維修企業從業人員持證上崗率達不到40%的均實行先培訓後開業,對現有的維修企業從業人員持證上崗率達不到規定要求的,限期整改,年度達不到要求的降低質量信譽等級。目前全市維修從業人員持證率已達63.1%,保證了每家一、二類維修企業,具有總質量檢驗員、質量檢驗員1—2名,價格結算員1名,主要工種基本上保證有1名中級工以上的技術人員,為提高維修服務質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5、積極推進機動車維修救援網路建設。按照河南省交通廳道路運輸局《關於印發〈“96520道路運輸公共服務熱線”管理制度(試行)〉的通知》和《關於促進我省機動車維修企業快速健康發展的意見》的檔案精神,我市積極開展機動車維修救援網路建設。目前,全市共20家維修企業開展了維修救援服務,維修救援人員206人,救援車輛76臺,機動車維修救援服務覆蓋市轄區(縣)。另外,還有其他企業加入了上海大眾公司、北京大陸、北京蒙迪爾、華夏、省廣播電臺等救援服務網路,基本滿足了我市維修救援需要。機動車維 修救援網路的建設,全天候為社會提供服務,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普遍提高,樹立了良好的行業形象。

6、加快汽車快修業的發展。一是在現有一、二類維修企業人力資源、裝置資源的基礎上開展快修業務,對一些小修業務建立綠色通道,隨到隨修。二是汽車4s店開展快修業務,抽調專人負責快修業務,鼓勵4s店質保期滿後的維修服務,走出4s店,簡化繁雜的各種手續,開展快修服務。三是採取預約或上門維修服務,滿足不同客戶的服務要求。

(二)車輛技術管理的主要做法

隨著各級政府對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視,我市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逐步完善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制度,採取了一些有效措施,為市近幾年道路運輸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其主要做法和工作經驗有以下幾個方面:

1、緊緊圍繞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的關鍵環節,切實搞好道路運輸安全保障工作。按照定期檢測、強制維護、視性修理的原則,管理部門嚴格車輛技術管理,加大對道路運輸車輛強制維護的監管力度,對不按時進行維護檢測的車輛堅決處罰,以來,漏檢漏維車輛明顯減少,大大提高了道路運輸車輛上線檢測率,目前定期上線維護檢測的在營運車輛保持在98%以上,有力的保障了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的可靠性。

2、加大對道路運輸車輛進行二級維護維修企業的管理力度。為了做好車輛技術保障工作,市處在全市維修企業中,根據企業裝置條件、技術力量、社會信譽等方面擇優篩選了44家作為道路運輸車輛的定點維護企業,取消了3家達不到從事二級維護業務資質條件的維修企業的資格。市處按照國家《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範》(gb18344)標準,統一製作板塊下發到從事二級維護的企業上牆公示,由全社會來監督的企業的作業行為,並且不定期對二級維護企業作業情況和竣工合格證使用情況進行抽查。近兩年對5家違規企業進行了處罰或限期整改處理,規範了二級維護作業行為。

3、長期在外經營的車輛,委託外省市監管。為了做好對道路運輸車輛的技術監管,不留管理空檔,對於長期在外地經營的車輛,由市處開據委託函,委託當地運管部門實施監管,車輛回原籍時帶回在外地維護檢測竣工合格證和汽車綜合性能檢測報告單,有效的填補了因監管缺失而造成的漏洞。

4、認真做好車輛技術等評工作。為了杜絕不合格車輛參與道路運輸經營活動,嚴格按照《營運車輛技術等級劃分的評定要求》的規定對不符合技術等級要求的危險貨物運輸車輛、跨區經營的旅客運輸車輛及時淘汰或調整運營線路,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5、嚴格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檢測經營行為的監管。為了牢牢抓住車輛技術管理的關鍵環節,我們把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的檢測行為,作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嚴把車輛技術安全的最後一道關口,定期對檢測站的檢測裝置聯網情況、檢測報告單簽發、檔案管理及檢測行為等四個方面進行檢查,對存在問題的檢測站責令限期整改,有效保證車輛技術資料的準確性和真實性,促進了二級維護企業作業質量的提高。

三、市機動車維修市場及車輛技術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機動車維修市場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隨著汽車擁有量的不斷增加和道路運輸行業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汽車維修市場從小到大、從少到多,從市區、縣到鄉鎮和交通主要幹道兩側,已初步形成了以一類企業為骨幹,二類企業為基礎,三類企業為補充,多種經濟成份並存,內容齊全的汽車維修網路。

雖然通過近幾年省市運政管理部門大力加強市場整頓,規範管理和誠信體系建設措施落實,維修市場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全市道路運輸業和維修市場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維修市場結構複雜、佈局不合理,與保障社會的需要相差甚遠。目前市維修企業呈現一類維修企業90%、二類維修企業70%、三類維修企業80%集中在市、縣郊區,機動車維修保障能力呈現出過剩的局面,而鄉鎮二類以上維修企業較少,保障能力明顯不足。三類維修企業在市區遍地開花,呈現出數量多、規模小、分佈散、實力弱、效益差等特點。特別是市區沿街路邊攤點已發展過剩。由於多種因素制約,維修市場佈局缺乏長期規劃,三類維修業戶盲目增長,一方面維修保障能力過剩而另一方面縣、鄉鎮汽車維修難等矛盾比較突出,能力結構和佈局不合理,不適應維修需求和形勢發展的需要,加之無證、超範圍經營的無序衝擊,各汽車維修企業價格競爭十分激烈。

2、工程技術人員數量不足,從業人員素質跟不上社會發展需求。隨著我國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伴隨著汽車維修業的興起和發展,吸納了大批的從業人員,許多不能接受繼續教育的初、高中生和企業下崗人員及農村剩餘勞動力進入了維修市場,這些從業人員缺乏專業培訓,文化素質參差不齊,專業知識、維修技能、職業道德遠遠跟不上市場發展需求。目前,全市四千多名維修人員中,經過專業技術培訓的不足40%,而且受過中等以上文化程度教育或專業技校畢業的所佔比例不足20%,全市維修從業人員中具有汽車專業高階職稱的沒有一人,具有中級職稱的只有18人,技師30人,除部分4s店維修技術骨幹定期參加廠家培訓外,大部分從業人員技能均為師傅帶徒弟形式,自由式摸索中提高,成才週期長,現代的檢測裝置、維修裝置只能由少數人操作,大部分技工只能從事普通車輛的維修。維修過程中比照師傅傳授方式,過份依賴經驗判斷故障,盲目拆卸零件,沒有完善的作業程式,工作效率和維修質量得不到保證,往往容易產生質量糾紛。技工人員素質的偏低嚴重阻礙了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影響了維修企業整體質量的提高。

3、維修市場監管缺少有效手段,不正當競爭影響維修市場的健康發展。一是無證、超範圍經營者影響維修市場健康發展。目前全市三類維修企業經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審批的企業有179家,而沒有經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許可,但經過工商部門許可從事汽車配件經營又不同程度地參與汽車維修業務的門店有數百家,這部分門店人員成份複雜,經營方式多樣,有些以銷售配件形式經營,有些是集中在汽配城集約經營,經營者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欺詐消費者、使用偽劣配件的現象普遍存在,由於缺少必須的檢測裝置,維修質量沒有保證,維修質量糾紛調節難度大,市場監管阻力大。二是維修價格不正當競爭,影響維修市場的健康發展。機動車維修企業均為了各自的經濟利益,爭搶車源,相互殺價。三類維修業戶超範圍經營,造成市場惡性競爭。一類、二類企業投入資金量大,資金回報週期太長,沒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企業無力更新檢測、維修裝置,進行技術改造,造成長期維持著現有的廠房、經營場所,裝置陳舊,技術落後的局面,影響了維修市場的健康發展。三是市場監管缺乏有效手段。自從取消維管費後,機動車維修發票不再由行業主管部門發放,部分維修企業不經行業主管部門審批就可以申領營業執照,感覺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不再是主管部門,認為平時的監督檢查是給企業找麻煩,不配合管理。尤其一些縣區削弱了市場管理力量,人員充實到其他崗位上,有些縣區維修股只設一人,有些乾脆由主管領導負責,存在領導重視不夠,監管不到位的現象。

4、維修企業人員培訓落實難,持證率低。近年來,隨著國家《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管理規定》的頒佈實施,省、市運輸管理機構加大了對從業人員持證上崗的監管力度,機動車維修人員培訓工作得以加強,持證上崗率與前幾年相比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機動車維修企業對管理部門組織的培訓積極性不高,培訓工作不好落實。按照《機動車維修業開業條件》,持證上崗率必須達到60%,一類維修企業從業維修工作人員多的100人,少的也在40-50人,二類企業多的20-30人,少的也在20人左右,培訓費用佔其利潤不小的份額,維修企業不願出資。維修工認為給老闆幹活,自己出費用參加培訓,很多人員不情願,培訓工作不順暢,培訓人員落實難。二是培訓機構的培訓水平不高。目前中國的汽車行業發展很快,加之中國的汽車品種繁雜,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電子技術在汽車行業的應用很快,培訓機構的教學人員跟不上汽車技術的發展變化,教學內容還侷限於老車型、老技能,培訓沒有針對性,實用性不強,這是組織培訓難的原因之一。三是機動車維修市場競爭激烈。維修企業間相互挖牆角,企業一方面想留下人才,但又怕技術人才流失參加技能培訓不積極。另外,就市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與沿海地區和一些大城市相比,工資待遇較低,維修技術人員工資差別很大,一部分維修技術人員在當地經過幾年磨礪具有一定的技術水平後跳槽到外地發展,當地留不住技術人才。四是由於國家對汽車維修行業部分工種缺少職業技術評定標準,汽車噴漆、鈑金、電工等培訓很難實施,這些工種在機動車維修行業的地位比較重要,維修企業和從業人員對此類培訓要求還比較迫切,矛盾較為突出,作為市級運政管理機構無力解決。四是三類維修業戶從業人員無證上崗現象突出。從市的情況看,三類業戶大部分分佈在市、縣郊處道路的主幹線,車流量較大的道路兩側或汽車配件銷售地。經營場所、維修裝置簡陋,經營業戶沒有長期經營的打算,絕大部分屬於無證經營,維修人員大多是學徒工或技術力量不強的維修人員,工作環境、工資待遇很難栓心留人,人員培訓難度很大,繼續教育更無從談起。

(二)、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存在的問題

國家制定的《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範》中將汽車維護分為日常維護、一級維護、二級維護,其中二級維護是由專業的維修企業實施,屬於強制維護,必須按期進行,二級維護檢測也是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進行道路車輛技術管理監管的重要手段。按照其“視性修理、強制維護”的原則進行車輛技術管理,在調研中我們認為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車主對二級維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二級維護檢測積極性不高。目前從事道路運輸的車輛基本上均屬個人所有,車主為了發揮車輛效益的最大化,通常一部運輸車輛聘用幾個駕駛員,人員休息,車不停運,平時的日常維護很少進行,車輛出現問題時才集中進行修理,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由於運輸市場供大於求,能找到長期貨源很不容易,許多車主認為只要能跑就不維護,有時寧願超期接受罰款,也不願意放棄掙錢的機會。

2、二級維護作業專案與收費失調,存在只收費不維護或偷減作業專案。根據《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範》要求,二級維護作業專案全部完成至少需要30幾個工時,按照目前市場工時定價收費需-3000元,而河南省財政廳、交通廳1998年制定二級維護的收費標準為120元,這樣的收費根本不足以完成所有的作業專案,維修企業幹著賠本買賣進行維護,二級維護只能流於形式。個別企業只圖效益,不講質量,不講社會效益,只收費不維護或任意減少規定作業專案,弄虛作假,只要交錢就給車主開據維修竣工合格證的現象時有發生。

3、道路運輸半掛車輛漏維漏檢問題突出。隨著國家提倡發展大型運輸車輛、多軸運輸車輛,近年來半掛車數量增長迅速。掛車是否按牽引車的維護週期進行維護、檢測、等級評定,沒有明確規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在監管過程中無法可依。目前市從事道路運輸的半掛牽引車按照規定的週期,每年維護四次,掛車每年二次。從事道路運輸經營活動時掛車和牽引車為同一有機整體,存在機件磨損、消耗或報廢的現象,掛車維護的間隔時間過長。這種情況長期下去,將會給道路運輸埋下安全隱患。

4、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監管乏力。無論是《道路運輸條例》還是《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都要求運管機構加強對維修企業和綜合性能檢測站的監管,但是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對維修市場的監管缺少必要的手段,實際上靠道路運輸管理部門管理只能流於形式,打擊只收費不維護、虛假維護行為,執法難度大,難以落實。對維修市場和綜合性能檢測站監管是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在實際工作中,管理部門專業技術管理人才匱乏,而上級主管部門又很少舉辦有關培訓和講座,致使管理力量薄弱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是監管落實不到位的原因之一。

(三)、機動車維修救援網路發展存在的問題

機動車維修救援網路建設,是社會發展的需求,也是維修保障能力的體現。通過近幾年的實施存在以下問題:

1、機動車維修救援企業獨立運作,各自為戰是維修救援的主要形式。維修企業救援圍繞固定的車型進行服務。例如4s店維修救援只服務於自己的品牌車輛,對於其他車型,維修技術力量、檢測裝置不能滿足維修救援的需要。

2、維修救援沒有規範的收費標準,收費隨意性很大。

3、維修救援缺少操作規範,存在安全隱患。

4、政府、行業管理部門發展救援網路扶持力度不大,無相關配套政策支援措施。

(四)、汽車快修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汽車快修業的開業資質條件沒有法規依據,管理部門審批許可操作困難。

2、快修店裝置簡陋。由於缺少規範的開業條件,被一些三類維修業戶利用進行超範圍經營,或被無證經營者打著快修的旗號使用偽劣配件欺詐客戶,維修質量難以保證。

3、政府在汽車快修服務方面政策支援不夠。汽車作為當今社會人們生產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急需汽車快修服務深入社群或大型住宅區以實現方便快捷維修服務,適應人們快節奏的生活,而政府在市政規劃中這方面表現為空白,汽車快修服務難以深入百姓日常生活。

四、車輛綜合性能檢測站管理情況

(一)、車輛綜合性能檢測站基本情況

我市目前有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7家,其中經省技術監督部門許可7家,按照國家《汽車效能檢測公司通用技術條件》gb/t17993-標準,全部達到規定要求,檢測儀器裝置取得省技術監督局cma認證資質,在省技術監督局核定範圍內經營,從事汽車檢測業務,取得省技術監督局安檢機構和省交通廳道路運輸局檢測員上崗資質。按照國家《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範》規定專案和《道路運輸車輛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及《營運車輛綜合性能要求和檢驗方法》規定的標準進行檢測,嚴格按照省物價部門規定的標準收取檢測費用,出具全省統一的檢測報告單,按規定建立了一車一檔的綜合技術檔案。

(二)、檢測站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1、認真落實持證上崗制度,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從事車輛綜合性能檢測的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合格後持證上崗。為了保證綜合性能檢測人員熟練掌握有關檢測專案、檢測程式、檢測方法,市運管處統一組織分期分批進行全面培訓,經考試95%以上的人員取得上崗資格,確保汽車檢測有序進行。

2、為規定的檢測專案各種資訊資料符合檢測標準,對檢測質量和資料實行質量負責制。

3、監管部門定期對檢測站的經營行為、收費標準、檢測資料的準確性進行抽查,發現不規範的行為及時責令改正。

(三)、檢測站管理存在的問題

1、大部分車戶對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的檢測專案不瞭解,看不懂檢測報告單,車主不能實施有效的監督。

2、由於受檢測裝置條件限制,一部分特種運輸車輛,不能上線檢測,只能依靠目測和路試的方法進行,不能保證檢測資料的準確性。

3、個別檢測站內部管理有漏洞。檢測系統軟體管理不嚴格,讓虛假檢測或不上線檢測行為有機可乘。

4、供大於求的矛盾突出。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實行的是社會化經營,市汽車綜合性能檢測市場發展迅速,除集體企業投資建設七家監測站外,另有兩三家民營企業投資興建綜合性能監測站已進入裝置除錯階段。汽車監測站的數量已出現供大於求的情況,如果任其發展,勢必像維修市場一樣呈現惡性競爭局面,出現虛假檢測,給道路運輸車輛安全行駛埋下禍根。

5、監管力量薄弱。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由技術監督部門行政許可,道路運輸管理部門只根據其檢測能力對營運車輛進行委託檢車,不具有行業監管職能,手段有限。另外,對汽車檢測站檢測行為的監管,是一項專業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就目前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管理力量來講,無論專業知識還是技術能力對其檢測能力和檢測過程都很難實施有效的監督。

五、推動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和機動車維修業健康發展的整體思路、建議及工作措施

(一)、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的建議及政策措施

1、建議修訂《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範》中不符合汽車技術進步的有關內容。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長足進步,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有些機件總成不需要拆件檢修維護或是使用超出期限後沒有維修價值的機件,應根據不同車型的技術引數,制定科學合理的間隔期限和維修專案,以保證二級維護的針對性。制定低速載貨汽車、三輪載貨汽車的維護、檢測標準。低速載貨汽車、三輪載貨汽車參與道路運輸的經營活動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長期脫離車輛技術管理給道路運輸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脅,國家應儘快出臺相關維護檢測標準,以便行業主管部門實施有效監管。

2、建議調整二級維護的收費標準。我省現行的二級維護收費標準是1998年制定的,我市嚴格按照此標準執行。按照目前二級維護專案規範要求,收費標準明顯偏低。為維護勞動與報酬的合理性,應適當上調二級維護收費標準。

3、制定完善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規範,尤其是費稅改革後部分脫離出運輸公司的車輛的技術管理,制定嚴格的監管措施,避免長期漏檢漏維。

4、加大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的監督力度。實施監測裝置微機與管理部門微機聯網,實時監控,有效監督檢測行為。

(二)、機動車維修市場管理的建議及政策措施

道路運輸業的快速發展,給汽車維修市場開闢了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針對目前全市維修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應採取轉變管理和服務意識、控制總量、合理規劃、積極引導汽車救援和快修服務發展,進一步整頓市場經營行為等措施,突破現行的管理思路,開闢新的管理途徑,努力提高維修質量,強化服務和行業自律,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引導維修企業做大做強,進一步促進汽車維修業的全面協調發展。

1、增強管理和服務意識,統籌規劃,促進機動車維修業城鄉共同發展。隨著車輛的日益增多,汽車維修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將越來越多。政府汽車下鄉政策的出臺,農村汽車保有量的增加,急需維修服務保障。作為管理部門應當適應行業發展形勢,從根本上轉變服務觀念,統籌規劃,合理佈局,積極引導城市過剩的維修力量向維修力量不足的鄉鎮地區轉移。對維修業戶的發展進行必要的調控,在實行市場調節的同時,也要實行一定的行政管理,建設合理的維修服務網路。要根據交通部對汽車維修業的發展綱要,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地的汽車維修行業近期、中期、遠期發展規劃,有計劃地開展工作,認真落實上級有關政策,保證維修市場供求保持平衡,達到總量控制的目的。在佈局方面,科學規劃發展市、縣、鄉維修廠、點,做到歸類、歸點、歸片,以滿足廣大車主和過境車輛的修車需要,形成市區縣有一、二類汽車維修作業能力,重點鄉、鎮達到二級維修作業能力,邊遠鄉鎮有三類維修作業能力的佈局。徹底解決當地車主因地勢偏、修車難的問題。

2、嚴格資格稽核,把好市場準入關。一是要嚴格按照《汽車維修業開業條件》國家標準對新開業戶進行稽核,加強開業前的培訓、指導。同時,要加大法律、法規、國標的宣傳力度,廣泛宣傳汽車維修國家標準以及有關的法律、法規,讓所有運輸經營業戶的維修人員認識法規的重要性,提高合法經營意識,以促使其按標準修車,依法經營。嚴格依照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處罰,對條件較好的業戶加以引導,對條件較差的業戶堅決予以取締,形成良好的汽車維修市場氛圍。二是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汽車維修行業管理和發展規劃。積極引導現有的一、二類汽車維修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實際引進先進技術、人才和加大投入,不斷完善裝置、設施,使其上規模上水平,改變“髒、亂、差”的形象。堅持並引導企業走強強聯合、連鎖經營,提高汽車維修行業的科技含量和維修質量。三是建議上級主管部門儘快出臺汽車快修業的開業標準,為加強市場管理提供有力的法規依據。

3、加強培訓,提高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一是要建立汽車維修行業管理與政府勞動部門管理相協調的汽車維修技工等級培訓考核管理機制。儘快出臺汽車維修技工(汽車電工、噴漆、鈑金等工種)等級評定的有關標準,提高師資隊伍素質和培訓質量。二是要通過對從業人員年度誠信考核,促進新知識新技術的培訓,推動從業技術人員對汽車維修高新技術的應用,及時掌握現代汽車新技術、新裝置、新工藝,適應汽車工業技術快速發展。三是要加強對維修行業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主要學習行業法規、檢測診斷技術和質量管理知識,以增強法制、質量意識和提高行業管理水平,建設一支具有較好的政治素質,較高的技術業務知識的汽車維修管理隊伍,為汽車維修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4、加強監督力度,規範經營行為。以維修市場治理整頓活動為契機,重點對無證經營、超範圍經營、倒賣竣工出廠合格證、未按時參加年度審驗等違法違章行為進行稽查和處理。並與工商部門密切協作,實行聯合執法,打擊一批無證非法經營、佔道修車、配件經營部修車的“釘子戶”,淨化市場環境。嚴格執行各項規定,尤其要制止和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嚴厲打擊亂收費和使用假冒偽劣配件,欺詐矇騙車戶的違規行為,樹立良好的經營信譽。嚴格落實汽車維修合同簽訂和質量保證期、服務承諾制度,對違反有關規定進行維修,出現嚴重質量事故,在社會上造成一定影響的企業和人員,不能姑息遷就,必須堅決取締,予以公開曝光。

5、引導,促進我市維修業品牌建設。引導企業轉變發展觀念,加快維修業品牌建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依靠科技進步,增加技術投入,更新裝置,培養人才,引進人才,組建起點高、技術含量大的企業進入市場,促使老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增強競爭力。並要因地制宜,審時度勢,根據企業自身的優勢和特點,揚長避短,找準企業發展的突破口,走專業化發展的路子,以專業化的優勢參與競爭,佔領市場。

6、完善行業管理和企業內部規章制度建設。督促維修企業要重視建立健全進廠、過程、竣工檢驗制度、合同維修和出廠合格證制度。積極引導大型維修企業創造條件,做好準備,取得國際質量體系認證,以優良的質量求效益,求發展。同時,要充分發揮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的功能和作用,強化車輛技術管理,確保技術狀況良好,為道路運輸安全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

7、建立誠信機制,完善信譽考核制度。根據我市機動車維修業的發展狀況,必須做到發展與監管、規範與誠信並舉。一是建立完善公告制度。在近年來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完善公告制度,要求維修企業要按照有關要求,要在維修業戶接待室公示企業工時單價、維修報備程式、維修經營許可證、誠信經營資訊。積極引導汽車消費者如何正確選擇維修企業,瞭解和掌握維護自我消費權益的方法,為消費者創造良好的修車環境。二是要充分利用汽車維修企業質量信譽考核制度的實施,嚴格實行記分制管理,行業管理部門可結合違章處罰,包括通過投訴渠道取得的資訊和證據對違規行為進行的處罰,對違規的企業進行記分,並直接反應到年度服務質量信譽考核和各項資質評審中,與汽車維修企業的經營資格相聯絡,促使經營者自覺遵章守紀,

8、充分發揮行業協會應有的作用。協會的行業管理工作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則,以維護國家利益、行業利益為出發點,以開展各種服務為重點。作為行業管理部門,首先要積極引導協會加強自身建設,充分發揮協會作用,把一部分行業管理的職能轉移到協會中去,建立完善行業自律機制,進一步強化行業自律,淨化維護維修市場的經營秩序。併發揮橋樑紐帶作用,溝通訊息,提供諮詢,調查研究,使行業主管部門能夠準確把握市場動態和行業發展方向,為上級交通主管部門決策和制定規劃提供依據,促進維修市場健康發展。其次要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抵制個別保險公司理賠不到位、理賠要回扣、欺詐車戶的違法行為,弘揚社會正氣。

總之,要通過這次調研活動,積極探索適合全市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和機動車維修市場管理的方法和措施,逐步建立門類齊全、供需協調、規範經營、誠實守信、平等競爭、服務及時、保證質量並且與經濟發展、區域佈局、環境保護相吻合的現代汽車維修服務網路體系。

伺服器新技術應用調查報告技術調查報告範文(2) | 返回目錄

本次調查主要反映了中小企業對於伺服器領域相關新技術的認知和使用情況;七成受訪使用者擁有的伺服器數量在50臺以下,6成受訪企業擁有自己的機房,it基礎架構建設初具規模。

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企業使用者所面臨的綜合性挑戰是:在外部壓力加大、it預算緊縮的情況下,既需要想法設法降低成本,又要不斷優化it基礎架構,提升it運營和管理效率,同時控制好各種風險。調查也表明,中小企業使用者最關心的it痛點問題主要集中在“系統性能、it資源利用率和tco成本”等三個方面,it生產方式正在從過去的粗放式轉向集約化,叢集、虛擬化等技術得到青睞。

在新經濟環境下,企業it投資決策比以往更加複雜,投資更加謹慎,近4成使用者的伺服器數量增長幅度低於10%,近3成的使用者幾乎沒有新增伺服器,明顯低於往年的增長速度

關於煙汽應用計算機資訊科技加強企業管理的調查報告技術調查報告範文(3) | 返回目錄

企業管理是一個老話題,但管理如何細化,制度如何硬化,手段如何強化,長期以來卻沒有解決好。煙臺汽車製造廠幾年來通過運用計算機網路和統一的財務軟體,積極探索企業內部資金流、物流和資訊流的一體化管理,活化了資金,加強了監控,促進了企業管理的深化、細化和硬化,其經驗值得借鑑。

一、一個困難的企業為什麼花錢運用計算機資訊科技來加強管理

煙臺汽車製造廠是一個擁有2600名職工、3.2億元資產的中型企業,主要生產輕型汽車、農用運輸車和拖拉機。1993年以來,該廠產品銷售收入雖然逐年增加,但經濟效益卻大幅下滑,生產經營日趨困難。面對日益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企業感到原有經驗式的管理模式、落後的管理手段和不透明的資訊反饋機制已非常不適應新的形勢,迫切需要應用現代計算機網路和統一的財務軟體進行管理創新。

一是成本的核算與控制迫切要求企業利用計算機進行管理。由於汽車產品結構複雜、零部件繁多,在產品開發過程中,以往靠會計人員手工勞動,連續幾天幾夜工作也只能算出大概的綜合成本,難以及時準確地制定出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價格。企業曾多次出現新產品投產後,才發現新產品的設計成本過高,價格無法為市場接受而被迫停產的情況。

二是資金的核算與管理迫切要求企業利用計算機進行控制。該廠銷售環節佔用的資金餘額上億元,大多以發出商品的形態存放在全國各地的430多個經銷商處,企業難以及時、準確掌握各銷售點上的存貨變動情況,賬物不符、賬賬不符的問題時有發生,應收賬款居高不下,壞賬風險難以防範。1995年該廠曾組織十多名會計人員歷時一年,與各經銷商核對發出商品和應收賬款,發現企業本身的賬簿記錄差錯1100多筆,僅發出商品的潛虧損失即達數百萬元之多。在儲備資金的管理中,傳統的手工操作只能提供庫存材料、備件的賬面價值總量,但具體材料、備件的存放時間、庫存數量卻不掌握,致使存貨超儲、積壓、損壞等情況非常嚴重。企業盤點時曾發現倉庫中的三角帶可滿足企業10餘年的生產需要。

三是薄弱的基礎管理迫切要求企業利用計算機技術來強化。從企業內部看,基礎資料缺乏,材料消耗定額、工時消耗定額不準,談不上實施精細生產,挖潛降耗,也無法對生產車間、銷售部門、採購部門和倉儲部門實施科學的考核。特別是財務資訊滯後於物流資訊和市場變化資訊,再加上資料常常失真,決策者難以及時瞭解掌握企業財務狀況的變動情況和內部各種資源的配置情況迅速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

四是企業各項規章制度迫切需要利用計算機手段進行硬化。過去規章制度只是掛在牆上,寫在本中,缺乏強有力的手段來保證制度的有效執行,有章不循、有章難循的弊端難以克服,道德風險無法控制,科學規範的管理程式難以硬化。

二、如何運用計算機網路和軟體對企業管理進行深化、細化

1996年以來,該廠針對採購、倉儲、生產、銷售等環節資訊不明、賬目不清等突出問題,以財務管理為中心,以成本控制為重點,聯合山東浪潮國強軟體公司,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先後投資兩百餘萬元開發了“煙臺汽車製造廠現代企業管理資訊系統”。該系統基於一臺主伺服器,在各個車間、倉庫及生產、供應、銷售、財務等各有關處室設立了46個工作站,將各子系統通過財務管理子系統緊密地聯絡在一起,做到了“資訊整合、過程整合、功能整合”,實現了財務系統與銷售、供應、生產等系統的資料共享,為企業提高財務資金管理水平提供了強有力的手段。

財務管理子系統建立了統一的計算機平臺,變多級核算為一級核算,一張原始憑證(銷貨發票、購貨發票、入庫單、領料單等)一次錄入,倉庫、車間、厂部的業務核算、統計核算、會計核算、憑證的製作、列印、各明細賬、總賬的登記全部由計算機一次自動完成,可以靈活地查詢、統計和列印賬表。

銷售管理子系統與金稅系統連線,利用金稅系統錄入和列印銷售發票後,自動轉入銷售管理子系統,自動編制銷售憑證,自動登記財務的產品銷售、發出商品、應收賬款、應交稅金等賬簿。同時可進行賬齡分析和壞賬估計,實現了銷售業務管理與核算一體化。

採購管理子系統對採購訂單、採購到貨以及入庫狀況進行全過程管理,為採購部門和財務部門提供準確及時的資訊;自動完成對各種應付賬款的登記、沖銷以及應付賬款動態變化狀況。另外,該子系統還可以進行材料採購成本的考核與監督,非合同供應商、超過合同的採購價,軟體系統可以自動警告,要求稽核。

倉儲管理子系統通過對各種存貨的收、發、存業務進行核算,及時準確地掌握每件存貨的耗用情況,把各類存貨成本歸集到各成本專案和成本物件上,為企業的成本核算提供基礎資料,並動態反映存貨資金的增減變動情況。

生產計劃子系統根據生產計劃和上月末實際庫存情況,軟體系統能按照裝配物料清單計算物料的毛需求和淨需求,自動運算出零部件採購計劃、自制件的生產計劃,將設計、工藝、生產製造並行交叉進行管理,實現了各種物流、業務流自始至終連貫起來的全過程管理。

成本核算子系統能夠完成產品或零部件標準成本的制定,計算入庫產成品或自制半成品的標準成本和標準成本差異,能夠從價格成本差異和用量成本差異方面進行控制,為企業分析生產成本變動的原因提供了詳細資料,為實施標準成本法和責任成本法提供了可能。

基礎資料子系統可為生產計劃系統提供工藝過程資訊、產品結構資訊,為成本控制提供工時定額和材料消耗定額標準資訊,並能夠通過裝配物料清單自動讀取採購發票的最新單價,瞬間計算出產品的材料成本,為產品投產決策提供第一手資料資料。產品開發人員能夠隨時計算出新產品的設計成本,為企業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提供了有力的支援手段。

三、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對薄弱環節的監控管理能力

從採購環節看,現在能夠準確地掌握某一時段的採購品種、總量、該品種的上年採購單價、採購成本、當期採購單價等,從而能及時準確地計算出採購成本的降低額和降低率,計算出各部門的材料採購節約情況,並依此進行獎懲。這就使採購管理得到強化,僅1999年就節約採購成本900多萬元。

從倉儲環節看,系統可對各種庫存零部件進行層層分解,一個汽車總成所包含的零部件可分解到7級直至螺釘。材料的編碼、型號、規格、名稱也都能在系統中得到明細的反映,不但可以從總額上反映儲備資金佔用情況,而且可以分品種統計每一種物料的超儲備佔用時間和超儲備佔用金額,並對原材料超儲備佔用實行自動報警,從而為控制存貨成本、提高存貨週轉率、減少不合理的資金佔用提供了可能。從銷售環節看,通過該系統可隨時查詢存於各經銷商處發出商品的型號、數量、時間、去向等詳細資料,避免了發出商品長期被人佔用或存放帶來的損失。還可準確反映應收賬款的賬齡結構,有效地控制了應收賬款的規模,減少了呆壞賬損失。同時,通過計算機直接處理原始憑證,使應收賬款的錯賬率幾乎為零,解決了長期以來令財務人員頭痛的往來賬串戶錯賬問題。

從成本控制環節看,系統方便快捷地提供了產品成本構成的詳細資料,將標準成本控制與責任成本考核相結合,用標準成本與實際成本差異進行比較,作為對車間考核的依據,把成本控制真正落實到車間、班組和個人,使經濟責任制考核有所依據,實現了由成本核算向成本控制的轉變。

2.減少了資金佔用

現在該廠可以全面掌握庫存產品和發出商品的型號、數量存放時間,這就為及時盤活存量資產,避免庫存商品長期存放的損失創造了條件。幾年來,倉儲部門適時處理積壓商品車1245輛,回收貨款2900萬元;銷售部門通過賬齡分析,對應收賬款的情況瞭如指掌,催收貨款有理有據,使全國430個經銷商的應收賬款賬齡基本控制在3個月之內,極大地降低了壞賬風險;採購部門根據計算機自動報警系統的適時提示,積極清退生產上不需要的發動機、前後橋等十幾種零部件存貨,減少資金佔用達553.2萬元。

3.提高了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通過使用財務與業務一體化的管理軟體,從根本上解決了長期困擾企業的部門與財務、倉庫與財務、倉庫與車間、車間與財務資訊溝通不暢、賬賬不符、賬證不符、賬物不符的資訊孤島問題,架起了財務資訊與物流資訊的橋樑。現在上至廠長、下至一般管理人員都可在自己的辦公室內,根據自己的許可權隨時調閱所需的資訊,以往的重要資訊集中於少數關鍵崗位與個人的資訊不對稱問題也隨之迎刃而解。計算機管理軟體的應用,不僅大大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而且延伸了會計工作的領域,使核算會計向管理會計邁出了一大步。

4.促進了管理制度的硬化

通過使用統一的軟體,將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硬化到計算機程式中,使生產經營行為得到了規範。現在不按制度規定的程式辦,計算機就無法執行,即便是企業領導人,也必須在自己的許可權之內嚴格遵守法定程式,組織生產經營活動。以往那種有章不循的情況在計算機鐵面無私的程式前基本得到杜絕,大大減少了人為因素的干擾。

四、幾點啟示

1.企業管理細化、深化要有新手段

企業管理工作做深、做細,必須有大量的基礎資料作支撐。成本核算不準、消耗定額不清,規章制度就難落實,考核就無依據。但靠手工來加工、整理、傳遞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種資訊,不僅速度慢、效率低,而且也不準確。因此,要解決管理上“手短”的問題,只有藉助於計算機手段,從根本上改變傳統、落後的管理方式,才能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組織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隨著計算機資訊科技的成熟、微機的普及、操作技能的簡單化以及企業管理人員觀念的轉變,企業運用計算機網路和統一的財務軟體全面加強和改善管理的時機已經成熟。

2.管理的創新與提高決不僅僅是買新的計算機與軟體

引入計算機技術改善企業管理,不僅僅是買幾臺新的計算機、聯上網、裝上新的軟體,而是企業管理理念、內部財務管理體制、資金運作方式、生產組織形式等諸多方面的重大變革。因此,上到企業領導班子、下到全體員工都要更新觀念,提高素質,勇於接受、採用新的管理手段,才能充分發揮計算機和管理軟體的作用,實現管理創新。

3.通過應用計算機程式可以提高資金監管的規範化水平

目前企業現有的各項管理和監督制度不可謂不全,規章條例也不少,但在實際執行中往往打了不少折扣。煙臺汽車廠的做法表明,運用計算機網路和財務軟體,可從兩方面提高監管水平。一是把企業的各種規章制度儘量變成計算機的應用管理程式,從而把規章制度硬化。二是適時掌握企業經營中的資金與物流資訊,從而可把事後的監管變為事中的監管。

4.加強企業管理要以財務管理為主線

財務資訊是企業各類資訊的交匯點,也是支撐經營決策的基礎。企業運用計算機網路和管理軟體要遵循企業資訊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從國內許多企業的經驗看,以財務管理為主線,從財務管理、物流管理、生產管理由低到高的次序逐步推進計算機和軟體的應用是可行的途徑。企業要從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入手,以財務資訊為主線,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先易後難”的原則,實現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的整合,逐步建立起以財務成本管理為核心的內部資訊管理系統,為企業全面的科學管理打下基礎。

技術站創新發展調查報告技術調查報告範文(4) | 返回目錄

市水庫開發公司是1984年成立的市屬水產養殖企業,生產專案集河蚌育珠、水庫攔網養魚和山地開發於一體,進行庫區綜合開發樣板式經營,並建設庫區綜合開發示範基地,起帶動和輻射的龍頭作用。河蚌育珠生產為該公司主導產業,經近20年的生產、經營,形成一套科學的自繁、自育、自插、自養的生產體系,實行系列化、標準化生產,培養了一支技術力量較強的職工隊伍,培育了近20個樣式新穎、品質優良的珍珠產品,並總結出國內領先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為了解決我國目前普遍使用的淡水育珠蚌源——三角帆蚌,因近年來過度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日益枯竭,人工繁殖、培育的育珠蚌源又因近親繁殖,種質退化嚴重,致使育珠蚌抗病力下降,成活率低,培育出的珍珠產品規格小,質量較差,珍珠生產效益低下,嚴重製約了淡水珍珠生產的發展等關鍵問題,為了提高養殖效益,該公司於1997年底引進世界優質淡水育珠蚌——日本池蝶蚌。多年來,在國家及省、市有關部門大力支援和具體指導下,實施科研專案,開展科技創新;建立示範推廣基地,創立池蝶蚌品牌;發展產業化經營,培植壯大珍珠產業。使池蝶蚌產業成為市農業開發又一朝陽產業,也為我國淡水珍珠生產開闢了新的蚌源。公司現已建成以水庫為基地,以池蝶蚌為依託,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帶動庫區群眾並輻射周邊市、縣(區),進行以池蝶蚌養殖為主體,名特優水產品養殖和畜牧業、林果業等相結合的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了庫區的開發利用,增加了農民收入,使公司發展成為首批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全省水產重點企業。

一、引進優質蚌源,調優品種結構

淡水珍珠是我國出口創匯的傳統水產品,隨著我國加入wto,貿易全球化已成為必然,這對我國珍珠行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目前,世界珍珠市場中,大規格、高檔、優質珍珠飾品供不應求,但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我國的三角帆蚌由於種質退化嚴重,體形扁、體質瘦、育珠效能差,難以培育大規格、高檔優質珍珠產品,致使我國的珍珠產量佔世界95%,但產值僅佔10%。這也長期困撓著該公司的生產發展。

池蝶蚌原產日本琵琶湖,是世界公認的優質淡水珍珠育珠蚌,日本以該蚌培育的珍珠享譽世界。池蝶蚌具有個體大、雙殼鼓,外套膜發達、厚實,貝殼珍珠層厚,珍珠分泌能力強,所育珍珠大而圓,質量優等特點。有專家認為,中國淡水珍珠質量落後日本20年,其中,育珠蚌的因素落後日本10多年。

1997年底,市水庫開發公司通過合資的客商——臺商呂梁鑑先生,在全國率先從日本引進池蝶蚌原種親蚌,這也是省水產行業首次直接從境外引進的水產物種。池蝶蚌良種的引進與推廣應用,可改變我國淡水育珠蚌品種單一的狀況,調優養殖品種結構,替代三角帆蚌培育優質珍珠產品,使我國淡水珍珠的質量與日本縮短10多年的差距。同時,可讓三角帆蚌自然資源得到休養生息,重建優勢種群,兩種優質育珠蚌可交替使用,確保我國淡水珍珠產業健康、持續的發展。

二、實施科研專案,開展科技創新

新物種的引進,僅僅是眾多工作的開端。由於國家間技術的封鎖及生物物種的特殊性,池蝶蚌對新的生態環境的適應性、病蟲害的防治技術、生物特徵、育珠效能等諸多方面都必須進行重新認定。該公司一班人克服重重困難,通過自選課題和申報課題途徑,組織自身科技人員和依託省內外科研院所開展技術攻關。

池蝶蚌1997年底引進,經過精心馴養、培育,1998年獲得繁殖成功。自1998年開始,公司承擔了省科技計劃“池蝶蚌育珠效能及繁育技術研究”專案,通過池蝶蚌與三角帆蚌的育珠效能比較研究,得出了池蝶蚌育珠效能大大地優於三角帆蚌,具體表現在:池蝶蚌殼寬是三角帆蚌的1.23倍,外套膜是三角帆蚌的1.78倍,貝殼珍珠層是三角帆蚌的2.08倍,閉殼肌大,晶杆體粗、長。池蝶蚌生長快,抗病力強,成活率高;分泌珍珠能力強,培育的珍珠產品顆粒大,質量優。通過5年的研究,在小蚌繁殖、培育,育珠蚌手術接種、管理,生態防病等諸多方面進行了科技創新。形成了一套較成熟的池蝶蚌繁育技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制定了“池蝶蚌育珠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和“池蝶蚌種質標準(企業標準)”,為池蝶蚌在我國育珠生產中的推廣應用提供了理論和技術依據。XX年2月,通過了由中科院水生所曹文宣院士任主任,上海水產大學首席教授、博導李思發教授和中科院動物所博導、中國貝類學會副理事長劉月英研究員任副主任,中科院水生所所長、博導桂建芳研究員及省內水產界知名專家、教授組成的鑑定委員會省級成果鑑定。與會專家一致肯定了池蝶蚌是優良的育珠蚌,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研究的成果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近年來,通過與大學建立技術依託關係,並與中國貝類協會,上海水產大學和省水產技術推廣站進行技術合作與交流,先後完成了“池蝶蚌與三角帆蚌育珠生產對比研究”、“池蝶蚌抗病性研究”和“池蝶蚌種質標準(省地方標準)制定”等課題,通過了國家級品種檢驗、檢測中心精密測量、分析,確定了池蝶蚌的體形、及其他與育珠效能有關的資料庫,進一步證實了育珠效能好,珍珠產量高,質量優,養殖效益顯著;池蝶蚌抗病效能強,養殖成活率高,尤其是近幾年各地出現三角帆蚌大量死亡的情況下,池蝶蚌的成活率仍高達95%以上,表現出很強的抗病效能。XX年通過了國家良種審定,並被農業部列為XX年重點推廣應用的5個品種之一。

三、建立示範推廣基地,創立池蝶蚌品牌

池蝶蚌引種、馴養、繁育及育珠成功,只能說明該物種能適應當地區域生態環境且能顯現其優良性狀。要儘快產生最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必須被廣大養殖生產者接受並應用,因此,建立池蝶蚌養殖示範推廣基地是最佳可行之舉。該公司克服資金短缺、水面少等困難,在上級有關都門支援及指導下,通過租賃和聯合開發等多種形式,建立池蝶蚌繁育、示範及推廣基地。

目前,公司現已建成300畝池蝶蚌繁育基地,按照種質標準選育了10萬隻親蚌和100多萬隻後備親蚌,具有年繁殖小蚌1億隻的生產能力,並建成500多畝養殖示範基地,XX年推廣養殖面積XX多畝。到XX年底,累計建設養殖示範面積1500畝,推廣面積3萬餘畝,已顯示出良種優勢效益。

然而,曾幾何時,我國曆史上農業的一個良種既能帶來一個產業的革命(如雜交水稻),有時生命僅芸花一顯,其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品牌意識,只有做大做強一個良種的品牌,才能賦予其無限的生命力。因此,公司一班人認真總結並吸取歷史上的經驗教訓,根據自身的資源、技術、人力等特點,提出保種、選育池蝶蚌良種並提純復壯,開展科技創新,提高技術含量和產品的附加值,建立自己的優勢品種的品牌,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才能形成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群眾。提出一是創品牌。要充分發揮池蝶蚌品種優勢,加快池蝶蚌產業的發展,形成特色產業,創立池蝶蚌品牌。二是成品牌。要完善池蝶蚌良種場的基礎設施,建立國家級池蝶蚌良種場,進一步搞好池蝶蚌種苗的選育和科技創新,使池蝶蚌發揮更大的良種效益,成為全國知名品牌。三是養品牌。要以國家級池蝶蚌良種場為基地,加大宣傳力度,向全國推廣應用,培育高檔、優質珍珠產品,促進我國珍珠產業健康、持續發展。XX年,公司已向國家工商局申請註冊了“池蝶”牌商標。XX年,農業部已批准池蝶蚌為國家引進國外優良品種專案(“948”專案),該公司將進一步做好池蝶蚌的引進和基地建設;XX年,農業部已批覆建設池蝶蚌良種場,該公司將按照國家級良種場的標準,建設全國最大的池蝶蚌良種繁育基地和標準化養殖示範基地,向社會提供池蝶蚌良種和先進的養殖技術,大力推廣應用池蝶蚌,替代三角帆蚌培育大規格、高檔、優質珍珠產品,增強國際市場競爭能力,使我國的三角帆蚌得到休養生息,重建優勢種群,促進我國珍珠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四、發展產業化經營,培植壯大珍珠產業

為了使池蝶蚌的良種優勢儘快轉化成生產優勢,培育高質量的珍珠產品,提高養殖效益和農民收入,該公司確定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道路,即以市場為導向,以水庫為基地,以公司為龍頭,以池蝶蚌為依託,以庫區漁業生產經營為基礎,以系列化服務為紐帶,採用經濟合作的方式,把農民與企業緊密地聯絡在一起,形成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繁育、接種、管理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的產業化發展模式。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加快池蝶蚌繁育、養殖示範基地和推廣基地建設,加強技術培訓和技術服務,積極與科研院校的技術依託和技術合作等手段,使池蝶蚌培育珍珠的產業化經營得到快速發展,市水庫開發公司也發展成為省首批農業產業化經營省級龍頭企業和省水產重點企業,池蝶蚌培育珍珠的產業化經營已發展到我市相關縣(區),培植壯大了我市的珍珠產業。

目前,該公司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各業務主管部門大力指導和支援下,正不斷總結經驗,開拓創新,為池蝶蚌產業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