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農民工狀況調查報告

欄目: 調查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6.81K

農民工調查報告(一)

農民工狀況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通過此次調查,一方面鍛鍊了我們把知識運用於實踐的能力;另一方面,使我們走出了書齋,走出了校門,擔當起了一個青少年應該承擔的職責,關注現實,關注生活,瞭解人民疾苦,盡我們的能力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二、調查內容:

時下正值酷寒的嚴冬季節,當大多數市民呆在暖乎乎的被窩裡時,而那些民工兄弟卻飽受嚴寒的在冰冷冷的工地上幹工,境況類似這樣的年輕民工數不勝數。賓館的服務員,小區的保潔員、建築工地的工人,理髮師……這些在千千萬萬城市居民生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小人物”,大部分來自外地,幹著絕大多數城市人不願乾的活。據調查表明,絕大部分的外來人口都是從事建築、美髮、保潔、收舊等行業,其中80%以上是35歲以下的青年人。他們從國中以上文化程度達55.7%,未婚青年佔了61.5%,60%的人每月收入在500元以下。到達城市打工的37%的民工中,只有不到20%的人是通過職介所介紹找到工作的,大部分是通過親朋好友來到xx打工的。

他們在城市中是怎樣生活的呢?

在書上看到一篇報導,跟5個老鄉租住在xx一帶的小李今年20歲,國中畢業後在家鄉學了點裁縫手藝,跟隨家鄉某私營老闆來到xx做服裝。常常是每天干14個小時才拿15元錢,飯菜每天幾乎都一樣,小李幹了一年實在覺得辛苦,就“跳槽”到了一家個體小飯店。這裡跟服裝店差不多,也是早晨七八點鐘工作,晚上11點左右睡覺。不過,收入稍高點,每月能拿到600元,這樣,小李已經感到很滿足了。小李每月除了要寄300元給弟弟上學外,自己只有150元生活費,交了80元的房租後,可以自由花費的只有70元。因此,她很少買衣服。調查顯示,外來務工青年每天工作時間超過8小時的達75%,其中8%的人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但他們中卻有76%的人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但他們中卻有76%的人每月用在教育、文化、娛樂等方面的開支低於50元以下,來外地找工作期間身上帶夠一個月花費的僅佔12.9%,一旦找不到工作,他們的生活就將陷入極困難境地。一旦有了工作,他們還要將收入的一大部分用來支援家裡。

外來務工青年的精神生活跟同齡的城市青年相比有較大差距,他們缺乏務工青年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活動陣地。據我們瞭解到的務工青年一般把大部分時間用在工作上,其餘的一般就是聚在一起聊天,打牌、看電視,他們一般不關心時事新聞。雖然很多人都想去看些文學、技能介紹等方面的書,但苦於沒錢或沒時間,只得去買些地攤上的書,或者乾脆趁休息時間跑到書店看免費的書。

民工中,絕大多數沒簽用工合同。一項調查中,當被問及“您希望組織對你提供哪些幫助”時,有30.1%的務工青年希望能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同時,據瞭解,外來務工青年中75%的人工作不穩定,56%的人未籤勞動合同,52%的人加班後沒勞動報酬。

而且,務工青年法制觀念和知識也很薄弱。據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務工青年通常與用工單位口頭協商工資待遇,只有不到44%的人簽訂了用工合同。用工單位為他們繳納失業保險金和工傷醫療保險的寥寥無幾。當他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有33.2%的人感到孤立無助,只有13.3%的人想到去找工,青、婦、組織。

由於工作不穩定,外來務工青年的子女上學也成了大問題,他們的孩子不得不打游擊,很多務工青年子女就讀的外來務工子弟學校,既無法跟城市學校相比,又無法跟他們家鄉的學校相比。

三、調查建議:

1、改善農村組織,生產結構。其次,要投入農業結構改革,改變靠天吃飯的傳統,增加其他副業或手工業,使農民可以有多方的出路。總之,提高基層人員的素質是重點,提高農民的文化、認識是主要工作。

2、政府應該從各部門抽調人員,專門成立一個組織,專門針對農民工身上所發生的問題。

3、完善法律制度,但同時加強宣傳效率,讓農民工也能明白其簡易程式,法律維護自己什麼權益。

4、加強城鄉交流,促進城鄉居民的相互瞭解,可以考慮也讓城區居民“下下鄉”瞭解農民的生活,體驗一下農民的感受,將心比心,切實到實際行動,完善兩者之間的關係。

四、調查總結:

要關注一件事,你必須親身實踐去接近它,不要自己的想法去認知,這一次在接近,瞭解農民工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了許多,也對“三農”中的農民工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觸動,認清了作為中學生的職責,讓我們共同投放目光。給弱勢群體以人文的關懷,共同為構建和諧的社會主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農民工調查報告(二)

中國網4月27日訊 國家統計局網站27日公佈20**年我國農民工調查監測報告。報告顯示,20**年,全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5278萬人,比上年增加1055萬人,增長4.4%。其中,外出農民工15863萬人,增加528萬人,增長3.4%。

一、農民工總體規模

(一)農民工數量繼續增長,總量達25278萬人

據抽樣調查結果推算,20**年全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5278萬人,比上年增加1055萬人,增長4.4%。其中,外出農民工15863萬人,增加528萬人,增長3.4%。住戶中外出農民工12584萬人,比上年增加320萬人,增長2.6%;舉家外出農民工3279萬人,增加208萬人,增長6.8%。本地農民工9415萬人,增加527萬人,增長5.9%。

(二)中西部地區農民工人數增長快於東部地區

從輸出地看,東部地區農民工10790萬人,比上年增加323萬人,增長3.1%,東部地區農民工佔農民工總量的42.7%;中部地區農民工7942萬人,比上年增加323萬人,增長4.2%,中部地區農民工佔農民工總量的31.4%;西部地區農民工6546萬人,比上年增加409萬人,增長6.7%,西部地區農民工佔農民工總量的25.9%。

二、農民工流向及就業地域分佈

(一)在中西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增長較快,中西部地區對農民工的吸納能力進一步增強

從農民工的就業地區來看,20**年在東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16537萬人,比上年增加324萬人,增長2.0%,佔農民工總量的65.4%,比上年降低1.5個百分點;在中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4438萬人,比上年增加334萬人,增長8.1%,佔農民工總量的17.6%,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在西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4215萬人,比上年增加370萬人,增長9.6%,佔農民工總量的16.7%,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分省看,就業地區主要分佈在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等省,這4個省吸納的農民工佔到全國農民工總數的近一半。

(二)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比重繼續下降

在長三角地區務工的農民工為5828萬人,比上年增加18萬人,增長0.3%,在珠三角地區務工的農民工為5072萬人,比上年增加7.4萬人,增長0.1%,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務工的農民工增加數量和增幅均明顯低於上年水平。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務工的農民工分別佔全國農民工的23.1%和20.1%,分別比上年下降0.9和0.8個百分點。隨著中西部地區的快速發展,東中西部地區農民工工資水平趨同,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對農民工的就業吸引力在逐步下降。

(三)跨省外出的農民工數量減少,農民工以跨省外出為主的格局改變

在外出農民工中,在省內務工的農民工8390萬人,比上年增加772萬人,增長10.1%,佔外出農民工總量的52.9%;在省外務工的農民工7473萬人,比上年減少244萬人,下降3.2%,佔外出農民工總量的47.1%。在省內務工的比重比上年上升3.2個百分點。20**年,去省外務工人數減少,改變了多年來跨省外出農民工比重大於省內務工比重的格局。

(四)外出農民工仍主要流向地級以上大中城市

從外出農民工就業的地點看,在直轄市務工的佔10.3%,在省會城市務工的佔20.5%,在地級市務工的佔33.9%,在地級以上大中城市務工的農民工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

三、農民工性別、年齡和受教育狀況

(一)農民工以男性為主,年長農民工比重逐年增加

分性別看,男性農民工佔65.9%,女性佔34.1%;分年齡段看,農民工以青壯年為主,16-20歲佔6.3%,21-30歲佔32.7%,31-40歲佔22.7%,41-50歲佔24.0%,50歲以上的農民工佔14.3%。調查資料顯示,40歲以上農民工所佔比重逐年上升,由2019年的30.0%上升到20**年的38.3%,三年中農民工平均年齡也由34歲上升到36歲。儘管每年農村新增勞動力主要會加入到農民工的行列中,但農民工年齡結構的變化,也說明農民工的“無限供給”狀況在改變。

(二)年齡和家庭對農民工的空間流動有很大的影響

農民工中已婚者佔73.4%,其中,本地農民工已婚者佔90.2%,遠高於外出農民工已婚者58.2%的比例,這主要是由於本地農民工平均年齡高出外出農民工12歲,本地農民工中40歲以上的佔60.4%,而外出農民工40歲以上僅佔18.2%。這反映了已婚、年紀較大的農民工更傾向於就近就地轉移,大齡農民工不僅外出缺少競爭力,而且需要照顧家庭,這使得他們的外出積極性減弱。

(三)農民工以國中文化程度為主,青年農民工和外出農民工文化程度相對較高

在農民工中,文盲佔1.5%,國小文化程度佔14.4%,國中文化程度佔61.1%,高中文化程度佔13.2%,中專及以上文化程度佔9.8%。外出農民工和年輕農民工中國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別佔88.4%和93.8%。外出農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明顯高於本地農民工,青年農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最高,也是最具潛力的農民工群體。

(四)沒有參加過任何技能培訓的農民工佔多數,青年農民工更傾向參加非農職業技能培訓

在農民工中,接受過農業技術培訓的佔10.5%,接受過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佔26.2%,既沒有參加農業技術培訓也沒有參加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農民工佔68.8%。青年農民工接受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比例要高於年長的農民工;與此相反,年長的農民工接受農業技術培訓的比例要高於青年農民工,年齡層次越低,接受農業技術培訓的比例也越低,這說明青年農民工正逐漸喪失從事農業生產的技能。

四、農民工就業情況

(一)農民工從業仍以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為主,從事建築業的比重明顯提高

在農民工中,從事製造業的比重最大,佔36.0%,其次是建築業佔17.7%,服務業佔12.2%,批發零售業佔10.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佔6.6%,住宿餐飲業佔5.3%。從近幾年調查資料看,變化較明顯的是建築業,農民工從事建築業的比重在逐年遞增,從2019年的13.8%上升到17.7%,從事製造業的比重則趨於下降。

(二)在東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以製造業為主,但比重下降

從農民工的從業地區看,在東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以從事製造業為主,佔44.8%,比上年下降1.4個百分點,中、西部地區製造業比重分別為23.0%和15.4%,比上年上升0.6和0.4個百分點。隨著我國產業結構升級、勞動密集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轉移,農民工在不同地區就業結構將繼續發生變化。

(三)受僱人員的增長快於自營人員的增長,自營比重下降

在外出農民工中,受僱人員佔94.8%,自營人員佔5.2%;在本地農民工中,受僱人員佔71.9%,自營人員佔28.1%。自營人員主要從事批發零售業,佔39.2%;其次是從事交通運輸業倉儲和郵政業,佔17.8%。近幾年,外出農民工和本地農民工中自營人員所佔比重均呈下降趨勢,20**年,本地受僱人員和外出受僱人員分別比上年增長9.4%和4.4%,本地自營和外出自營分別比上年減少2.1%和11.8%。

(四)農民工就業穩定性隨年齡增長逐步提高

在外出農民工中,初次外出的平均年齡為26.7歲。從事現職的平均時間為2.7年,從事現職累計不滿1年的佔22.7%,1-2年的佔43.1%,3-5年的佔20.9%,5年以上的佔13.3%。從不同年齡組來看,16-20歲年齡組中從事現職5年以上的佔1.3%,21-30歲的佔7.6%,31-40歲的佔22.3%,41-50歲的佔24.5%,50歲以上的佔21.9%,說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業的穩定性也提高。從從事的工作種類看,企業管理人員、個體經營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現職累計時間在5年以上的比重要明顯高於服務業人員和生產、運輸裝置操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