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新時期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問題探討

欄目: 調查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5.22K

黨的xx屆三中全會深刻總結了30年農村改革發展的偉大實踐,對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作出了新的戰略部署。為深入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我們圍繞“如何創新和加強農村基層黨建”這個課題,於去年11月中旬組織開展專題調研,先後在9個鎮、辦事處召開由黨委書記、副書記、組織委員和部分村支部書記參加的座談會,還邀請12個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集中研討,向村民發放調查問卷300多份,請書記建言,向基層問計,以期找準當前農村黨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探索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途徑,提升農村黨建工作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和諧發展。

新時期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問題探討

宜城是一個農業大市,總人口56萬,其中農村人口39萬。全市農村基層黨組織417個,其中建制村黨組織179個。農村黨員14671人,其中農民黨員10019人。近年來,我們按照“抓基層打基礎,抓根本管長遠,抓創新促發展,抓落實求實效”的思路,在抓好“三級聯創”、“五個基本”建設等工作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開展了城鄉黨組織“雙聯雙促(助)”活動、農村黨員“三培養”活動、涉農單位黨組織“連鎖服務三農”活動、“黨團遠端共聯共建”等活動,建立完善了黨務公開、村級組織規範管理、基層黨建“雙述雙考雙評”等制度,全面推進村級組織辦公活動場所建設、創建黨員互助發展基金、開辦黨員“愛心醫院(超市)”等措施,使我市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遇到一些問題,特別是一些因歷史原因和現行體制造成的深層次問題,很難得到根本性解決。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八個方面:

第一,領導方式方法和服務能力的弱化不適應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新形勢要求。一方面,現在鎮村組織管的事情越來越多,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無所不包,上邊千條線,下邊一根針,往往造成鎮村疲於應付完成上邊的硬任務,而忽視為民服務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隨著農民生產經營自主權、經濟收益權、民主參政權的不斷擴大,在政治、經濟、社會各領域服務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和強烈。然而目前部分鎮村幹部角色定位模糊,責任意識缺失,還沒有從行政管理的角色定位中轉換過來,示範意識不強,服務本領不大,引導措施不當,甚至受市場經濟逐利觀念影響出現處事不公、優親厚友等現象,造成鎮村組織服務能力、服務效果與農民生產、生活、文化上的諸多服務需求反差很大。有的村新建或改建了辦公室,但無經費保障“開不了門”,仍然習慣於在家辦公,而群眾需要相關服務時到處找不著人,就認為村幹部“拿國家錢不幹實事”。

第二,農村幹部隊伍“後繼乏人”,影響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的發揮。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勞動力轉移的加快,外出務工經商的農民逐漸增多。據勞動保障部門統計,我市轉移農村勞動力8.5萬人,佔農村勞動力總數的35%以上,大批青壯年農民工外出,使村黨支部周圍失去了一個先進的群體,村黨支部失去了強有力的支撐。尤其是外出的黨員長年不與黨支部聯絡,很少參加組織生活,不向黨組織彙報思想和工作情況,有的常年不交納黨費,這直接造成村幹部隊伍的不穩定和後繼乏人。

第三,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束縛著黨組織為民辦事的能力。主要是兩大困難壓頭:一是村級政權運轉資金缺口大。由於稅費改革取消了“三提五統”,這樣使得可供村級使用的農村轉移支付較改革前村提留資金減少了一半以上,這些資金既要保證村幹部工資,又要確保五保戶供養、軍烈屬補助、村內生產公益事業等費用開支,錢少事多的矛盾十分突出。二是農村集體債務包袱沉重,負債涉及面廣。截止XX年7月,我市累計化解村級債務5249萬元,但村平債務仍然高達125萬元,負債面高達96%。沉重的負債壓得村級組織喘氣都難,還款無望,更甭說從物質條件上為村民提供生產、生活服務。特別困擾基層的還有稅改前村組幹部集資墊交稅費問題。據農經部門統計,此項涉及村組幹部達5141人,集資金額達4300多萬元。近兩年,債權人紛紛想盡辦法清償債務,甚至訴至司法部門解決,村幹部夾在其中,每每為了債務,平時東奔西討,拆了東牆補西牆化解一部分,逢年過節東躲西藏,怕債權人糾纏、堵門、耍橫,使村級組織的信譽、村組幹部的威望大打折扣。這不僅嚴重地制約了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還直接威脅著農村基層政權的鞏固。

第四,“一事一議”難執行,制約著村級組織興辦農村社會公益事業的能力。當前農村公益事業必須實行“一事一議”的辦法,但在實踐中“一事一議”效果很不理想。由於村級組織傳統管理約束手段削弱,部分農民責任義務觀念淡漠,一些村級事務和公益事業常常是大多數農民願意辦,因少數農民頂著不辦,村級組織無任何強制措施及制約辦法,幹部也無可奈何。據調查瞭解,我市從XX年以來沒有一個村上報“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專案審批。目前多數村級黨組織在公益事業建設中對農民“呼喚”不靈,“事難議、議難決、決難行”現象時有發生。對此,村幹部憋氣、村民有怨氣,不盡義務的農民則越發“神氣”。如此一來,公益事業不好辦,村幹部的威信、村黨組織的凝聚力也因而驟減。

第五,農村黨員整體素質偏低,影響黨員隊伍的戰鬥力。問題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黨員結構不合理,文化程度偏低、年齡老化,自身能力弱。我市10019名農村黨員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僅佔25.3%,35歲以下的僅佔15%,並且這部分黨員80%以上在外務工經商。另一方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發揮不明顯。部分黨員自身素質不高,不僅難以帶領群眾發展經濟,自己還需別人扶持。部分黨員宗旨觀念淡薄,理想信念動搖,混同於普通群眾,甚至不如普通群眾,在村級事務中起負面影響。部分黨組織負責人奉行好人主義,對不合格黨員以不傷害感情為標準,以不違法為底線,聽之任之,致使黨員隊伍的先進性退化,難以發揮村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

第六,農村黨組織設定模式化與農村經濟組織形式多元化不相適應。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農業產業化程序的不斷加快,農村各種形式的生產聯合和經營聯合,催生了諸如農村專業協會等新型農村經濟組織,農村黨員從業的流動性和多樣性日益增強,對農村基層黨組織設定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農村小城鎮建設、農業生產專業化步伐加快,也急需對原有黨組織的設定進行調整和改進,否則,可能出現農村黨組織工作邊緣化的危險。

第七,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損傷黨在群眾中的威望。過去我們偏重於強調黨員的義務,很少關注黨員的權利。在農村黨組織生活中,黨員的主體地位很難保障,特別是對廣大農民黨員的關愛幫扶不夠,造成那些曾為黨的事業拼搏奮鬥的老黨員、老幹部、老勞模在政治上無地位、經濟上無待遇、生活上無著落,其自豪感、榮譽感喪失;即使是現職村幹部也因工資待遇差、工作手段弱、養老無保障而後顧之憂嚴重,周圍群眾看在眼裡,寒在心底,從而對是否主動申請加入黨組織、積極參與村幹部競選劃了個問號。

第八,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落實不到位,嚴重影響黨領導農村的形象。有的鎮黨委沒有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正確把握好農村經濟工作與黨建工作的關係,重經濟輕黨建的思想比較嚴重,在推進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夠,想的辦法不多。有的對“三會一課”等黨內基本制度落實不到位,對黨員的政治權利保障不到位,對民主集中制堅持不到位,卻採用過去江湖路數、官僚做法,以致於組織號召的事,群眾乃至社會混混已知道,黨員還不知道,黨員對組織活動的理解、參與、擁護程度不斷下滑,使黨的組織化程度不斷削弱。有的講求短期行為,注重治標不重治本,遇到矛盾繞道走,甚至只圖一時“擺平”、“抹平”,喪失原則,對軟弱瘓散村級組織整治不力,或者沒有落實整治的長效辦法,使部分村級組織始終處於落後狀態。

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著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程序,嚴重損害著黨在農村的核心地位,嚴重阻礙著新農村建設的快速發展,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並認真加以解決。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我們認為在今後一個時期,我市農村基層黨的建設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xxxx”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緊緊圍繞“雙統籌雙服務”(統籌城鄉基層黨建,服務農村改革發展;統籌黨建與經濟,服務科學發展),紮實開展以“城市組織聯絡農村組織,增強村級組織戰鬥力、凝聚力;村級組織聯絡黨員,增強黨員‘雙帶’能力;黨員聯絡群眾,增強群眾參與新農村建設合力”為主要內容,以示範、服務、引導為主要方法的“三聯三增”活動,選優農村幹部、配強村級班子,建好黨員隊伍、聚集實用人才,創新組織設定、改進工作方式,全面提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水平,為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我們將重點在以下八項工作上努力創新,取得新突破:

1、以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為重點,創新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駕馭工作能力方面實現新突破。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各項事業發展的領導核心,抓班子、帶隊伍是農村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建設精幹高效的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去年我市全面推行了以公開競選、公開承諾、群眾評議為主要內容的“兩公開一評議”活動,圓滿完成了村黨支部集中換屆。今後仍要在“選好領頭人、配強一班人、備足一批人”上下功夫。要通過“兩推一選”、機關下派、異村任職等方法,改善村支書隊伍的結構,充分發揮好支部書記的“領頭雁”作用。要通過不拘一格選人才,把那些有能力、有本領、事業心強、群眾基礎好的同志及時選拔上來,配足配強村兩委班子。要抓住金融危機期間返鄉打工青年、畢業生、退伍軍人增多的時機,不斷深化“三培養”活動,推進“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建立起一支充足的農村後備幹部隊伍,並把經過培養表現突出的後備幹部推上領導崗位,進一步優化村級領導班子的文化年齡結構。其次,要創新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努力提升村級組織管理規範水平。要樹立新型的執政理念,尊重群眾的主體價值和首創精神,注重平等溝通、民主協商,實現由指揮型向示範型、管理型向服務型、指令型向引導型轉變。要著力把村級組織辦公活動場所建設成村裡的“政治活動中心”、“經濟服務中心”、“教育培訓中心”和“文化娛樂中心”,充分發揮其綜合效應;要建立村級組織黨建責任機制,實行辦公值班制度,完善黨員服務群眾、黨代表服務群眾、黨組織服務群眾的工作體系;要進一步規範村級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做到問計於民、還權於民,讓群眾充分享有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積極引導農村黨員群眾逐步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2、以擴大黨組織工作覆蓋面為重點,創新優化農村黨組織設定方式,在農村黨建服務經濟建設方面實現新突破。要堅持有利於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有利於發揮黨的作用,有利於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原則,在按照地域、單位為主設定黨組織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創新更加務實管用的模式和做法,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農村黨的基層組織格局。一是要加大調查摸底力度,及時掌握農村黨員流動情況。要進一步規範黨內統計工作,對流動黨員建檔立卡,實行動態管理,同時會同民政、工商部門摸清農村新經濟組織的底子,對轄區內的產業協會、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及流動黨員數量做到心中有數。二是要加大在各類新經濟組織中建立黨組織的力度。各級黨組織要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探索推行新經濟組織申請組建要向當地黨委組織部門備案制度,因地制宜地採取單獨建、聯合建、掛靠建等形式組建黨組織,實行新經濟組織與黨組織建設同步考慮,保證農村黨組織對農村工作的全覆蓋。三是要把黨的政治優勢與農村新經濟組織中的資金、資訊、技術優勢深度融合,創新農村黨建服務經濟建設的新路子。要繼續總結推廣流水、王集等鎮“支部+協會”、“支部+公司”等農村黨建“1+1”工作模式,圍繞各地支柱產業情況,積極引導農民建立各類專業協會和合作社,力爭使“1+1”工作模式覆蓋全市所有鄉鎮和80%的行政村。

3、以教育培訓為重點,創新農村黨員管理模式,在提高農村黨員素質方面實現新突破。加強新時期黨員教育管理,必須圍繞“使黨員真正成為牢記宗旨、心繫群眾的先進分子”這一目標要求去謀劃、去推進。一是健全讓黨員經常受教育、永葆先進性長效機制。要結合農村基層工作實際,不斷賦予“三會一課”等黨的基本制度以新的內涵,充分利用農村黨員幹部培訓基地、黨員幹部遠端教育網路等教育培訓資源,創新黨組織教育培訓的方式、手段,增強培訓的時代性、針對性、實效性。二是加強改進流動黨員管理,建立健全城鄉一體黨員動態管理機制。這些年我市積極探索在外出創業人員中加強黨的工作,一方面在外出創業人員集中地建立黨組織,先後在深圳、溫州等15個城市建立外出創業人員黨支部,把在外創業黨員納入了外建黨組織的管理;另一方面探索建立了流出地與流入地“雙聯雙管”的工作模式,對在外創業黨員實行雙向管理。今後要繼續加大外建黨組織管理力度,並圍繞黨員發展、黨組織如何活動等方面進行完善提高,通過對流動黨員的管理,努力形成城鄉銜接、全面覆蓋、協同配合、運轉有序的黨員管理工作新格局。三是創新活動載體,構建黨員聯絡和服務群眾工作體系。要進一步總結完善“黨員中心戶”、“黨員先鋒崗”、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等靈活多樣的爭先創優活動,通過健全考評和激勵辦法,教育引導廣大黨員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在聯絡和服務群眾的實踐中不斷加強黨性鍛鍊。四是提高發展黨員質量,優化黨員隊伍結構。不斷深化在探索實踐中行之有效的“三培養”活動,在農村重點做好在高知識群體和青年中發展黨員工作,做好在退伍軍人、返鄉外出打工者、致富能人和高中生中發展黨員。同時,將處置不合格黨員作為黨員隊伍建設一項經常性工作,以保持黨的隊伍純潔性,提高威信和戰鬥力。

4、以尊重黨員主體地位為重點,創新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在激發黨員幹部幹事創業工作積極性方面實現新突破。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需要完善的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來支援。一是要全面推行黨務公開。繼續拓展“4+3”模式內容,實行黨內情況通報制度、情況反映制度、重大決策徵求意見制度和社會公示制度,進一步疏通和拓寬黨內上情下達、下情上報的渠道,保障黨員對黨內事務的首先知情、廣泛參與和有效監督。二是要在政治上給地位、工作上激作為、生活上添滋味,著力解除後顧之憂。建立村幹部工資正常增長機制、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統籌機制。對錶現特別優秀的村支部書記,經組織部門選拔考核,任職期間可享受副科級待遇,在公務員錄用等方面給一定指標。每年“七一”定期開展優秀村黨支部書記、優秀共產黨員評選活動,進行大張旗鼓表彰,不僅給予榮譽表彰,還應給予物質、經濟獎勵,並適當增加農村幹部在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勞動模範中的比例,從政治上體現各級黨委對農村工作的高度重視,進一步激發基層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同時,研究制定關於對村幹部以及老黨員老幹部老勞模進行財政補貼的辦法意見。三是要辦實事、解難事。對生活困難、老弱病殘的黨員分類建立臺帳,為黨內開展結對聯絡、扶貧幫困、生活救助等提供準確資訊,設立農村困難黨員幫扶基金,定期開展不同形式的慰問、幫扶活動,增強黨組織的親和力和黨員的歸屬感。

5、以構建統籌城鄉基層黨建新格局為重點,創新城鄉黨的基層組織互幫互助機制,在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方面實現新突破。近年來,我市先後開展了“五字連心”、“雙聯雙助”、“雙聯雙促”等城鄉互動活動。下一步我們針對這個課題要進行認真研究和探索:一是組織互聯。探索建立城鄉黨組織互幫互助聯絡會議制度,搭建城鄉交流活動的平臺。黨委組織部門要穿針引線,採取“一對一”、“一對多”的方法,引導城市社群、機關、企業單位黨組織與農村黨組織“結對子”、“攀親戚”,形成城鄉統籌互助的基層黨建新格局。二是黨員互動。要加強資訊化建設,依託農村遠端教育網路、廣播電視等資源,建立城鄉黨建資訊互動平臺,開展城鄉黨員互動式教育交流。利用黨員活動日載體,讓城市黨員深入農村,瞭解基層情況,讓農民黨員走入城市,開闊眼界。三是資源互配。要把城鄉黨建資源作為一個整體,通盤考慮,科學謀劃,重點是推動城市社群、機關優勢資源向農村流動,鼓勵城鄉活動場所、公共設施等資源雙向開放,提高黨建資源利用率。四是工作互幫。重點大力開展新農村建設駐村幫扶活動,實現以城帶鄉、城市支援農村。要注重用市場化手段化配置城鄉資源,不斷推動資金、專案、資訊、人才等資源在城鄉間合理流動,最終實現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6、以解決農民“有事不議”問題為重點,創新為民辦事手段,在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方面實現新突破。一是嚴格議事程式。“一事一議”籌資必須在年初編制預算,經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後報鄉鎮政府批准,做到“有事有議”。二是加強村級財務審計。籌資執行專款專用,審計情況向群眾公佈,實行民主監督。三是提高農民素質。加強宣傳學習,增強農民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推進民主法制建設。四是增強辦事透明度。完善村規民約等制度,真正推行村務公開和財務公開,實行民主決策和民主議事。五是堅持依法辦事。培育村幹部自覺增強法律意識,強化法制觀念,同時把縣級職能部門的行政執法權向農村延伸,支援村級組織依法行政、依法辦事。六是創新管理形式。推廣“村務大會”、“點題公開”等形式,通過公眾輿論、社會公德統一村民認識,形成統一步調,同時健全規範民主管理制度,促使村級工作逐步走上規範化、制度化的軌道。

7、以化解村級債務為重點,創新集體經濟發展路子,在推進農村經濟發展方面取得新突破。要摸清底數,制定清債計劃。可採取清收債權、盤活資產資源、以賬衝抵、籌資籌勞等多種方式償還債務。同時,要積極通過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增強集體服務功能等辦法確保集體經濟穩步發展。要深入開展“土地清查、財務清查、集體資產清查”等工作,對清理集體土地、債務、債權和土地發包、集體資產折舊、發展集體林等進行明確規定,並嚴格實行集體機動地公開招投標制度。要想方設法發展集體經濟。可設立扶持貧困村發展集體經濟專項資金,鼓勵村集體走資源開發、盤活資產、發展特色產業的路子,實行扶貧開發,促進“村村有專案,家家有產業”,建立“支部+協會(合作社)”等經營模式,在推動產業做大做強的同時,實現集體增收、村民致富的雙贏效果。

8、以完善“雙述雙考雙評”制度為重點,創新基層黨建領導方式,在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建設方面取得新突破。首先要不斷充實市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強化成員單位職責,努力構建高效率的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執行機制。其次,要建立黨建工作責任追究制度。對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考核不合格的鎮,要對鎮黨委書記及相關責任人要採取必要的組織處理,實行責任追究。其三要建立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聯絡點制度。市、鎮黨政領導幹部都要確定1-2個村作為黨建工作聯絡點,定期深入村組聯絡、指導工作,將聯絡點辦成示範點。同時,繼續堅持市、鎮黨委書記履行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雙述雙考雙評”制度,建立健全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把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

Tags:農村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