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大學生留守兒童調查報告範文

欄目: 調查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2.71W

“留守少年兒童”是農村社會轉型時期和農村勞動力大規模到城市就業後出現的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關係到我國新農村建設目標和構築和諧社會使命的實現,目前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普遍關注。為了讓我鎮農村“留守少年兒童”能享受良好的教育和健康的成長,李官鎮團委聯合鎮中心國小對全鎮農村留守少年兒童管理教育進行了一次調研。現形成報告如下:

大學生留守兒童調查報告範文

新農村建設中牽動千萬農民工心靈的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留守兒童的產生大都由於父母沒有能力將孩子帶到城市,或者城市沒有給他們提供合適的教育環境而被迫將孩子留在了農村,形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分離。通過調查,全鎮共有145名留守兒童,其中75名學習上有困難, 48名思想品德較差、思想有障礙。鎮各級教育部門以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和省市有關加強農村民工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的重大決策,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保證“留守少年兒童”“一個不能少”的接受義務教育,遵循“優先照顧、優先教育”的原則,為“留守少年兒童”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和適宜的成長環境。做到在學習上營造良好氛圍,在生活上盡力排憂解難,心理上積極正確指導,促使留守兒童都能健康成長。

一、主要措施及具體做法

(一)摸準信息,建立“臺帳”

首先,學校組織專人對“留守少年兒童”進行摸底調查,確保對“留守少年兒童”現狀做到五個清楚:一是清楚“留守少年兒童”的姓名、性別、年齡;二是清楚“留守少年兒童”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三是清楚“留守少年兒童”的病史狀況;四是清楚“留守少年兒童”父母的務工地、聯絡方式;五是清楚“留守少年兒童”第二監護人姓名、地址、聯絡方式。要求“留守少年兒童”所在的學校、班主任及任課老師各執一份,做到心中有數。

(二)實行優先照顧

1、學習上優先幫助和輔導。學校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少年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課任老師。由課任老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訂立學習幫助計劃,明確幫助的時間、內容、階段性效果。除了老師的幫助外,每一名同學還由教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進行結對互助。教師定期檢查效果,建立進步檔案,努力使他們的學業和大家一起進步。對“留守少年兒童”中學習成績較好,讓他們幫助其他同學共同進步。

2、生活上優先關心和照顧。學校對“留守少年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為豐富“留守少年兒童”的文化生活,學校為他們開通有線電視,讓他們在晚飯後有一段時間觀看少兒節目和新聞,圖書室全天候為他們開放。通過開展各項活動,使“留守少年兒童”的生活不再單調、枯燥。

(三)多渠道溝通

學校通過不同的途徑與“留守少年兒童”本人、父母以及第二監護人進行溝通。

1、開展談心活動。班主任建立時間不論長短式的每天必談、遇事必談制度;各任課老師也結合孩子學習情況經常開展談心活動。學校教師用愛心呵護他們,疏導他們,使他們感到老師就是父母。

2、開展家訪活動。班主任、教師每學期定期進行兩次家訪,一次在期中,一次在期末,向家長或第二監護人通報孩子學習、生活和取得的進步情況,探討幫教孩子的措施。每次家訪後均針對家訪情況寫出有質量的家訪報告。

3、建立家長學校。“家長學校”對家長或第二監護人進行培訓、指導、溝通,提高他們教育孩子水平,為此,學校成立了家長學校,由鎮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中心校校長任副組長、教幹及退休教師12人組成的工作領導小組。為了加強對“留守少年兒童”教育工作的領導,中心校還成立“關愛留守年兒童”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留守兒童”教育全面實施工作。各完小也相應成立“留守兒童”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結合實際創造性的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明確“留守兒童”教育責任,明確“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評估方法和標準,明確獎懲規定等。

4、暢通通訊渠道。班主任、任課老師們都有一份“留守少年兒童”的通訊錄,隨時與他們及家長進行溝通。遇到重大事情,老師還通過書信與在外務工的“留守少年兒童”父母進行交流,達到真誠溝通的目的。

(四)、建立健全各項制度,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絡卡制度。工作小組督促各班對留守兒童進行全面登記,登記建檔,以瞭解掌握本班留守兒童基本情況,並根據學生變動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聯絡卡的內容。

2、建立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聯絡制度。工作小組每季度組織召開一次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會議,通報留守兒童在校學習情況、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況,提出針對性建議。學校每學期組織對留守兒童進行一次以上家訪,瞭解指導監護人開展正確的家庭教育。學校開通“家教熱線”,暢通聯絡渠道。

3、建立健全留守兒童情況報告制度。學校要求班主任密切關注留守兒童學習、心理等方面動向,及時向學校反映,學校再向“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小組報告,實行一級報一級的報告制度,確保留守兒童情況及時掌握。

4、建立留守兒童結對幫扶制度。學校通過師生之間一對一、學生之間一對一等多種形式,與留守兒童結成學習、生活幫扶對子,使留守兒童得到學習、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關懷和幫助。

5、建立留守兒童交流制度。學校將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對外通過與城區小朋友手拉手、“同在一片藍天下”等活動加強交流,對內通過組織開展多種學生喜聞樂見的少先隊活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文體活動等,為留守兒童增進與同齡人的交流溝通,師生間的關愛互動、人際交往搭建健康平臺。

二、幾點思考

農村“留守兒童” 不是單一的家庭問題,而是一個社會現象,對他們的教育,應引起各方的重視,調動社會各界力量,共同關心與愛護“留守兒童”的生活和學習,使他們健康成長。具體來說,要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路。

1.家庭要切實履行義務,為留守兒童築就避風港

首先,改變父母外出方式。在可能的情況下,儘量不要父母雙雙出門打工,而是一人外出打工,一人留在家裡照顧孩子。對於家有學齡兒童的父母來說,尤其如此。其次,在外打工的父母應經常和孩子聯絡,督促其生活、學習、行為;同時還應多與孩子的班主任聯絡,及時瞭解孩子的在校表現,和老師一道教育孩子,促進其健康成長。再次,監護人及父母既不能溺愛孩子,也不能簡單粗暴的教育孩子。很多父母往往因為自己常年不在家,回家的時候動輒採取金錢補償的方式,使孩子予取予求。也有的父母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在外掙錢養家,而孩子卻不體諒父母辛苦,不好好學習,盛怒之下難免對孩子採取粗暴的方式。此外,家長要轉變教育思想觀念。不少農民對自家孩子的期望值過低,對孩子的學習不是很關注,抱有“孩子大了打工也能掙錢過日子”或“跟著自己做生意賺大錢”的思想,甚至有的父母讓孩子輟學隨自己打工做生意。

2.政府要切實履行職責,為留守兒童撐起保護傘

第一,要淨化社會環境。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切實擔負起責任,發揮其功能和作用,堅決取締學校周圍的黑網咖,規範非法攤點,打擊不正之風,淨化社會環境,為學生成長營造一個和諧的社會環境。第二,加快區域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本地就業機會。讓更多的農民就近務工,做到“掙錢教子”兩不誤,從而減少留守兒童,創造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第三,建立社群教育和監護體系。可以考慮由共青團牽頭,聯合婦聯、關工委、派出所、學校、村委、監護人等建立相關組織,共同構建“留守兒童”教育和監護體系,並對其進行必要的跟蹤輔導,及時糾正不良行為。同時組織開展健康活潑的課外活動,彌補“留守兒童”在校外活動時間的教育空白。

一年來,李官鎮各級教育部門通過對“留守兒童”的教育,使48名思想品德差、思想有障礙的“留守兒童”走向進步,結對幫助75名學習上有困難的“留守兒童”有了較大的進步,促進了外出務工的112位父母同子女加強了聯絡。目前,全校 “留守兒童”雖然佔的比例較少,但他們在鎮黨委、團委、學校、老師及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下,在學校裡健康、快樂地學習和生活。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不單是個教育問題,而是一個涉及到勞動、用工、三農、教育等多個方面的綜合問題。農村留守兒童教育是一項十分艱鉅的系統工程,無論社會、學校還是家庭,都應相互配合,營造良好社會氛圍,關注、關愛他們,才能真正實現所有兒童的健康成長,才能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同時,在構築和諧社會和新農村建設的程序中,政府必須從法律上、制度上整體地把留守兒童問題納入到社會經濟發展總目標中加以解決。共同構築和諧社會,才能真正搞好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