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專題 > 熱點專題

關於家鄉的情感美文:家鄉情 · 糊粥香

欄目: 熱點專題 / 釋出於: / 人氣:2.65W

作為身居異鄉的金鄉人,心中最掛懷的是家鄉的親老故舊,口腹中最念想的卻是那一碗馨香的糊粥。

關於家鄉的情感美文:家鄉情 · 糊粥香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魯西南平原腹地的故鄉金鄉的早餐是“老三樣”:油條、煎包和粥。這裡的“粥”即是“糊粥”。“一缸子粥熬了一百年”,這種特色飲食已深深地烙印在一代代金鄉人的腦海裡,彌久不散。家鄉情、家鄉胃,沒有人能忘卻這根植於基因深處的殷殷情懷。

記憶裡常有這樣的影像:冬日的清晨,天剛矇矇亮,縣城東關河橋頭西邊路南,已是人聲鼎沸,熱氣蒸騰,半人高的糊粥缸子,穿著白色的粗棉布保溫缸衣,靜靜貯立一旁。白衣白帽的粥攤老闆手腳利索地用椰殼製作的勺子將糊粥盛放在白底藍花的碗裡,伴著一句:小心別燙著!遞給身邊的早在等待的食客們。食客們三三兩兩五圍坐在矮桌旁,要了其它食物,香甜地吃了起來。

喝糊粥的食客多為從鄉村來縣城售賣糧食蔬果的農民,間或有些縣城居民。從他們面前矮桌上的食物可以清晰地分辨出來。一碗粥,幾根油條或幾個煎包細嚼慢嚥的是縣城居民,而農民大多單單要了一碗粥,就著從家中帶來饅頭和免費的鹹菜匆匆地大口吞嚥著。

金鄉城南門外,有條叫做“粉巷”的巷子,這條百年老巷因其居民多磨粉作早點而得名。史料記載,粉巷就是金鄉最早熬糊粥的地方。一百多年前,王、劉、尹三家開始在粉巷熬糊粥做早點,為縣城百姓提供早餐服務。“一缸子粥熬了一百年”,至今三家後人都還經營著熬粥的早點生意。好的糊粥白中略帶黃色,稀稠適當,啜一口就出現一個小窩窩,有異香,入口爽滑細糯,喝完碗不留痕,如同新的一樣。早上喝上一碗,一上午不生渴。

黃豆、小米、大米三種健康原料配合在一起,使得粥營養極其豐富,老少皆宜。粥泡油條、粥泡饊子,粥配煎包是金鄉最傳統的早餐吃法。將油條或是饊子撕成小段,滿滿地放入碗中,用筷子把油條或饊子壓平,緩緩地把粥澆在上面,油條軟而不爛,饊子根根兒分明,油香撲鼻,香而不膩。

金鄉老喝粥的食客,自有他們的傳統喝法。一碗粥端上來,不是馬上入口,因為剛盛好的粥溫度極高,燙嘴。等上十幾二十秒,粥稍微一涼,上面就結一層粥皮,這樣喝起來又香又不燙嘴。粥要轉著圈兒喝,一隻手捧著碗,手腕一轉,嘴一吸, “呼嚕呼嚕“作響,一碗粥很快就進了肚子。

故鄉的鄰居王姓老人,是一位有著精湛技藝糊粥師父,從曾祖父起經營糊粥和早點,至今已是數代。我的關於糊粥的工藝星點描繪,大多是從他那裡得來的。

糊粥有著明顯的商業性質,其做法工藝,屬於保密的範疇,外人是不得而知的。我的鄰居之所以告訴我,大概是幾瓶老酒的緣故,而且他深知我不會從事這種行業。但我確信,在一些關鍵的工藝節點他是有所保留的。我常常反思,既而遺憾痛恨,也許就是這種保守的家傳保密意識,使得許許多多的美食工藝失傳或瀕臨失傳。

金鄉糊粥是由黃豆、小米、大米做成的,配比由於保密不得而知。通常是,頭天下午,產於金鄉馬廟的上等小米和魚臺的大米,用水泡軟,磨成米糊,將米糊過籮,去掉米渣。把過好籮的米糊用盆子盛好,靜置整晚備用。產於本地原生黃豆同樣淘洗乾淨,放在清水裡泡大膨脹。第二天五更天,將泡好的黃豆打成豆漿,過籮,去掉豆腐渣,這樣熬粥的原料就備齊了。用大鍋燒開水,把豆汁下鍋,開鍋後,撇去浮沫,這樣豆汁就算熬好了。把靜置了一夜的米糊攪拌均勻後倒進沸騰的豆汁鍋裡,順時針不停地攪拌。開鍋後,用特製的馬勺一勺勺地把粥揚起來,以去掉浮沫。這時候火候尤其重要,與鐵鍋接觸的粥要略微糊鍋,這樣才能散發出的糊香味兒。糊粥做好後,需要用馬勺把粥舀進特製的特別保溫的粥缸子裡,送入早餐鋪,靜迎食客上門了。

金鄉糊粥有著自己的秉性和氣節。粥缸子裡的糊粥,不能與鐵器和油脂接觸,一旦接觸,就會將原料分離,水是水,面是面,家鄉話叫做“LI(音力)了”,一缸子的糊粥就廢了。所以,盛粥的勺子是一半的椰子殼配以竹或木柄,極為講究。

常憶起,童年時代,跟在爺爺拉著的地排車後面,從小村出發,一步一步攆至五六華里外的縣城東關橋頭,只為那碗馨香的糊粥。而今斯人已去,爺爺那寬闊的肩膀,高大的身影只能在夢中閃回了。

人到中年,想念家鄉的時候,也會屢屢憶起那碗馨香的糊粥。常常驅車幾百裡,回到家鄉重溫那份馨香。但不知怎的,總覺味道不如從前。

也許,我離故鄉真的太遠了,以致於只有記憶了!!

文/孫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