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專題 > 熱點專題

大學調研報告(通用15篇)

欄目: 熱點專題 / 釋出於: / 人氣:3.02W

大學調研報告 篇1

建立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社會風氣是時代的號召。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大學校園文明,與大學生息息相關。“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正處於青春美好時期的大學生群體,應該是一個國家營造文明風氣的榜樣。

大學調研報告(通用15篇)

為了瞭解大學生對自己這個群體文明程度的看法和認識,進一步瞭解大學生校園文明程度,我們設計了這份份調研問卷表,內容主要為調研大學生對在現今大學校園裡經常能看到的各種不文明行為的看法。題型為單選題,共15道題目,採用不記名調研形式,共發放130份問卷,回收121份,回收率為93.1%。調研人群為杭州濱江高教園區六所高等院校的大學生,採用抽樣調研方式。

通過整理調研資料後,得出以下結果(除第5題為a、b兩個選項外,其餘均為a、b、c三個選項,被選最多的選項用加粗標記):

1、你_____在教室吃早餐 a經常 b偶爾 c從不

2、你對在教室吃早餐行為的看法______ a贊成 b反對 c無所謂

3、你______在上課時聽到手機鈴聲 a經常 b偶爾 c從不

4、你______在課桌上塗畫寫字 a會 b不會 c不確定

5、當你正在上課時,外面走過的人會______ a壓低聲音走過 b仍是大聲喧譁

6、你______看到佔位現象 a經常 b有,但不多 c沒有

7、你覺得在自修教室大聲討論、打電話的現象______ a經常發生 b有,不多 c沒有

8、你______看到下課後垃圾留在課桌裡的現象 a經常 b偶爾 c從不

9、熄燈後在宿舍內大聲說話吵鬧的現象______ a嚴重 b有,但不多 c沒有

10、你對運動時赤膊赤腳的現象怎麼看? a贊成 b反對 c無所謂

11、你______從草坪上走過 a經常 b偶爾 c從不

12、你覺得在食堂買飯插隊現象______發生 a經常 b很少 c從不

13、你______看到校園內自行車亂停放 a經常 b很少 c從不

14、當你在路上要吐痰或要扔拉圾時,你會______ a直接亂吐 b包起來扔掉 c有垃圾筒吐在筒內,沒有拉圾筒就隨地吐

15.你對校園手機等物品失竊現象的看法______ a怪不得別人,只怪自己沒放好

b是小偷太猖狂了 c沒被偷過,無所謂

從上述統計結果來看,有九道題目(1、3、6、7、8、9、11、12、14題)反應情況比較好,有四道題目(4、5、13、15題)反應情況不容樂觀,對兩道題目(2、10題)大家覺得不無所謂。總的來說,大學生校園文明情況還較好,但還是存在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例如第五題,在走過在上課的教室時的行為直接影響到教室裡老師的上課情緒和學生的聽課注意力;第13題,自行車亂放,既涉及到同學的遵守紀律的問題,又牽涉到學校車棚是否設定合理和車棚數量是否與學生自行車數配套的問題;第15題,大學生偷同學手機的事已經屢見不鮮,這個問題需要學校做好管理、教育工作,偷手機的同學自身的道德品質和被偷同學自身的防範意識的提高。

當然,做的比較好的幾點,也是大部分同學做的好,仍然有小部分同學的行為有待改進。

通過這次的問卷調研,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學生校園文明的真實情況。問卷中的每一個問題都在我們身邊,都和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如果人人都可以從自身做起,嚴以律己;如果學校能根據同學的實際困難,設身處地地學生考慮;如果大學生校園文明能夠在點點滴滴中得到提升,那麼我們的“象牙塔”就會變得更美麗,更和諧,更純淨!

大學調研報告 篇2

調查名稱:關於校園文明的調查報告

調查地點:武漢工程大學

調查時間:20xx年11月20日

調查人員:10級動畫1班

調查目的:瞭解當代大學生的道德修養,從而更好的塑造良好的學生形象,建立文明的校園。

調查物件:武漢工程大學全體同學。

調查形式:問卷形式(發放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69份。)

調查內容簡介:調查大學生自身的文明禮儀程度和對本院大學生整體文明禮儀的看法。

調查過程:

①確立調查主題

②確定調查人員

③撰寫相關調查內容

④向校內發放相關調查問卷

⑤回收調查問卷,並總結調查內容

⑥敘寫調查感受

⑦撰寫總結性調查報告

人們常說大學校園是“象牙塔”,“淨土”,大學生是“社會驕子”、“時代精英”,而一些大學生卻因多元文化的“汙濁之氣”的窒息而感到迷茫和消沉,把一些不文明的行為帶進了大學校園。石河子大學舉辦了一場“汙損圖書展”活動,共展出了200多冊具有代表性的圖書,如油浸、水浸、亂塗亂畫、撕頁、“開窗”等。據介紹,汙損圖書現象在各大學很普遍。根本原因是缺乏公共意識。面對著眼前一本本破爛不堪的圖書,任何人都會問,這種毀書的不文明行為為什麼會發生在大學校園中?反省與審視一下自身,應當肯定,我院的絕大多數同學是積極進取、要求上進的,表現出當代大學生應有的可貴品質。但也不可否認,部分學生在思想、品德、言行等方面還存在較為不足,有一些不文明的陋習甚至惡習還存在,與當代大學生應有的素質和修養還有一定的差距。在我們的校園裡也確實存在一些不文明行為。因此,我班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在全校範圍內展開了關於校園文明的調查。

以下是問卷調查統計

1.在圖書館、教學樓等公共場所,你會注意小聲說話嗎?

(很注意90%,有時會忘記10%,經常忘記0%,從來不在乎0%)。

2.碰到老師會不會主動問好?

(總是35%,熟悉的老師會60%,偶爾會5%,不會0%)。

3.上完課或下自習後自己的垃圾會不會帶出教室?

(一直是55%,有時會35%,有人提醒會5%,不會0%)。

4.離開圖書館的座位時會主動將椅子和取下的書放回原處嗎?

(總是會80%,記得時會10,有人提醒時會8%,沒這個意識2%)。

5.對於大學生普遍的在公共場合的親密行為,你的看法如何?

(反感,認為不符合大學生的身份25%,無特別感覺,但認為這樣做是不對的60%,比較認可他們的行為0%,無所謂15%)。

6.上課你會把手機關機或調靜音嗎?

(一定會95%,重要的課會0%,老師提醒會0%,經常不會5%)。

7.在食堂中是否會自覺排隊打飯?

(當然會85%,人少時會5%,有時著急會插隊10%,從不會0%)。

8.宿舍中有同學休息時會不會注意保持安靜?

(很注意60%,有人提醒時會5%,興奮時會忘記35%,不會0%)。

9、看見水龍頭及廁所中水流不止會主動讓其停止嗎?

(會100%,心情好的時候會0%,忙的時候不管0%,不會0%)。

10、看到別人丟失的飯卡你會怎麼辦?

(盡力找到失主並交還25%,交到失物招領處70%,放到原處不理他5%,佔為己有0%)。

關於這次調查,我們想說:

從統計這69份問卷中,我們看到了我校大部分同學的文明禮儀是很好的,但也有一部分同學們的文明禮儀需要改正。

由於教室或自習室內人往往很多,所以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個,相信這樣的經歷你不陌生,經常能有手機鈴聲此起彼伏,而且鈴聲還都很有個性,比如“老公,接電話”、“寶貝,來電話啦”,要麼就是突然冒出一段和絃的歌曲或幾聲動物的怪叫。手機鈴聲雖小,但足以打破課堂或自習室裡原本的安靜,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或學習環境。

如果你常去圖書館自習室,那你是不是瞭解這樣的情形:人沒到,有紙條、書本“佔”著座位,後來的同學只能“望座興嘆”。有時候晚自習都快結束了,不少被“佔”的座位卻還一直空著。“佔座”事情雖小,但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影響較大。很多同學對此感到既窩火卻又無可奈何。

如果你經常去上課,相信這樣的現象你幾乎每堂課都能看到:常有同學遲到、早退、上課中間拎著書包大搖大擺走出教室,也有同學在課堂上大肆睡覺,大聲地聊天,收發簡訊,接打電話,玩遊戲,聽mp3,吃東西,翻閱與課本無關的讀物,更有甚者,堂而皇之地睡大覺。這樣很不雅觀與有禮的行為對老師和同學都是傷害和不尊重。

有一些宿舍的衛生狀況實在不敢恭維,如果你可以做好準備大膽地走進去體驗一下,看看那髒亂差的樣子,聞聞那莫名其妙的氣味,然後你就可以豪不遲鈍地想到宿舍的那些主人翁們行為的不作為和不應該的行為了。沒準你還能在裡面發現一兩個很坦然地矇頭大睡的人呢。宿舍“小地方”的衛生雖小,但反映出來的個人素質尚待完善。

如果你是一個有心人,那你會在公共場合看到吸菸的行為,男女過分親暱的行為,拖拖鞋,穿背心進入的行為,隨地吐痰的行為,隨手扔棄廢物的行為,一樣還可以在公共設施上看到被人塗寫刻畫的文字和圖案。

還有講髒話,打架鬥毆,抄襲作業,剽竊論文,考試作弊,浪費水電,惡意佔用公共資源,使用違章電器,等等不文明行為發生在我們生活、學習的校園。而這些不文明行為的主語絕大多數就是我們學生自己。

長期在人們頭腦中形成的思想根深蒂固,要想改變這種思想,需要長期艱苦的努力。不可否認,我院絕大多數學生的素質是高的,能夠做到“文明行事”,但不文明行為仍然存在。這是因為大家反對這種不文明現象的態度還不是很堅決,雖然認識到這種行為的危害,但沒有從行動上去杜絕這種現象,有的甚至“兩耳不聞窗外事”,持聽之任之的態度。大部分同學都認為不文明行為是素質低的表現,應加強教育,但實際生活中大家沒有用行動來反對不文明行為,沒有盡力阻止它們的發生,在客觀上默認了它們的現實性,滋長了各種歪風邪氣。  有人不禁要問:文明到底有多遠?其實並不遠,只要你願意給每一個人同樣真誠的微笑。文明到底有多遠?其實並不遠,只要你願意彎腰拾去地上的一團紙屑,只要你走路時多彎一下,這樣我們就會離文明越來越近!

校園應該存在文明的火種。校園文明,事關我們自己切身利益,影響長遠。有了好的校風,優良的校園環境,對我們身邊的發展、學習都有立杆見影之效。更重要的是它反映我們學院師生的精神面貌和綜合素質,是我們內心世界的折射。這是形象問題,又是由其內在本質決定的,沒有良好的個人素質是很難達到的,這就需要我們大家共同關心,共同努力!

大學調研報告 篇3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城市建設學院給水排水工程091團支部

一、調查背景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人們對於有的禮儀並不重視,傳統禮儀觀念淡薄,導致思想品德滑坡。甚至於在大學裡,部分接受高等學府良好教育的高材生們卻也成為了人們討論的物件:接受了十幾年的中國式文化教育後,卻似乎有點“忘本”。 這些現象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當然,也引起社會各界和高校的廣泛關注。

二、調研時間 20xx年11月6日至12日

三、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為了瞭解大學校園的文明禮儀狀況以及大學生對古代文明禮儀的態度,以向學校提出合理建議和提高大學生文明禮儀素質,進行了此次調研活動。

本次調研活動採取了網路調查和校內考察的方式,網路調查問卷物件為本校學生。經過後期的對所回收的問卷進行整理,最後得到有效問卷數為84。

四、問題分析

1.學校文明禮儀基本現況

調查問卷顯示,超過百分之三十八的受訪者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不符合文明禮儀的現象,還有超過百分之五十七的受訪者在日常生活中偶爾會遇到不文明現象。而根據我們在校園內各個地方的觀察也發現,我們校園內的確存在少數的不文明行為。過對調查問卷分析發現,校記憶體在的最多不文明行為是在教室吃早餐,其次為在垃圾隨手扔在桌子裡面和在桌子上亂塗畫。

從調查問卷統計資料看出,我校的同學文明行為反面的確做的還不夠好,但仔細分析可以發現像在課室吃早餐、塗畫課桌這些不文明行為大多數都是不文明的習慣而不是惡意的破壞,並且對師長不尊敬這現象相對較少。這就涉及到深層的學生文明素質問題。

2、學生思想的文明素質

上面一點提及了學生的文化素質問題,這主要體現在學生對文明禮儀的態度方面。對此,我們提出了具體問來作調查。在問及在奧運開幕式上各國代表團入場作為觀眾的做法時,超過百分之六十的受訪者會為每位運動員喝彩,只有不足百分之五的受訪者只為中國隊吶喊對其他的置之不理。還有從學校常見的不文明現象調查中我們也發現,得票最少的對師長的不尊敬。這些具體的問題資料都體現了,我校即便是存在不文明行為的學生在對待文明禮儀的態度上是比較端正、文明素質比較高的,而存在某些不文明行為只是平時沒有注意良好習慣的養成。因此,如果學校著力開展文明禮儀教育,相信能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3.學生對傳統禮儀態度

對於“中國作為文明古國如今在國外似乎不文明”的問題,超過八成的受訪者認為這問題要引起足夠重視和中國人要加強文明禮儀教育。而對於傳統禮儀全部受訪者都持肯定態度,認為這是禮貌禮節,應該繼承。傳統禮儀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沉澱,在這經濟效益優先的社會中似乎逐漸被看淡。但隨著社會文明禮儀問題的增多,傳統禮儀又開始被重視。這也指出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工作的開展方向。

4.學生希望的文明禮儀教育形式

調查問卷資料反映,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受訪者認為學校應該開展文明禮儀教育。而對於開展文明禮儀教育的方式,受訪者的選擇集中與文藝活動(如詩歌朗誦、歌舞、小品),宣傳畫、宣傳標語和組織文明禮儀比賽(如手抄報比賽和知識競賽)。同學們都希望學校多開展生動有趣,符合大學生特點的活動來進行文明禮儀教育,而不僅僅是以乏味的授課形式。

一、 具體建議

有文章指出,“打造中國的精英”,就是指要培養當代中國的大學生達到充分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能自覺地認識中國文明在當代世界中舉足輕重的地位,自覺地去認識中國的崛起並不僅僅是中國文明史的事件,而且是世界文明史的事件。大學生基礎文明教育應常抓不懈。因此學校的文明禮儀教育是任重道遠。針對上部份的分析以及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對學校的文明禮儀教育方面提出幾點建議,具體如下:

在團委或者學生會中設立文明禮儀部門(或者把工作分配到已有部門),負責平時校內的文明禮儀監督和宣傳;

開展以文明禮儀為主題,開展一次團日活動;

組織類似K歌大賽的文明禮儀比賽;

設立一個文明禮儀節或者文明禮儀周;

在校園內增加文明禮儀宣傳標語。

二、 參考文獻

(1)《大學之道與文明自覺》

(2)《聊城大學大學生基礎文明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大學調研報告 篇4

調研名稱:關於校園文明的調研報告

調研地點:武漢工程大學

調研時間:20xx年11月20日

調研人員:10級動畫1班

調研目的:瞭解當代大學生的道德修養,從而更好的塑造良好的學生形象,建立文明的校園。

調研物件:武漢工程大學全體同學。

調研形式:問卷形式(發放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69份。)

調研內容簡介:調研大學生自身的文明禮儀程度和對本院大學生整體文明禮儀的看法。

調研過程:

①確立調研主題

②確定調研人員

③撰寫相關調研內容

④向校內發放相關調研問卷

⑤回收調研問卷,並總結調研內容

⑥敘寫調研感受

⑦撰寫總結性調研報告

人們常說大學校園是“象牙塔”,“淨土”,大學生是“社會驕子”、“時代精英”,而一些大學生卻因多元文化的“汙濁之氣”的窒息而感到迷茫和消沉,把一些不文明的行為帶進了大學校園。石河子大學舉辦了一場“汙損圖書展”活動,共展出了200多冊具有代表性的圖書,如油浸、水浸、亂塗亂畫、撕頁、“開窗”等。據介紹,汙損圖書現象在各大學很普遍。根本原因是缺乏公共意識。面對著眼前一本本破爛不堪的圖書,任何人都會問,這種毀書的不文明行為為什麼會發生在大學校園中?反省與審視一下自身,應當肯定,我院的絕大多數同學是積極進取、要求上進的,表現出當代大學生應有的可貴品質。但也不可否認,部分學生在思想、品德、言行等方面還存在較為不足,有一些不文明的陋習甚至惡習還存在,與當代大學生應有的素質和修養還有一定的差距。在我們的校園裡也確實存在一些不文明行為。因此,我班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在全校範圍內展開了關於校園文明的調研。

以下是問卷調研統計

1.在圖書館、教學樓等公共場所,你會注意小聲說話嗎?

(很注意90%,有時會忘記10%,經常忘記0%,從來不在乎0%)。

2.碰到老師會不會主動問好?

(總是35%,熟悉的老師會60%,偶爾會5%,不會0%)。

3.上完課或下自習後自己的垃圾會不會帶出教室?

(一直是55%,有時會35%,有人提醒會5%,不會0%)。

4.離開圖書館的座位時會主動將椅子和取下的書放回原處嗎?

(總是會80%,記得時會10,有人提醒時會8%,沒這個意識2%)。

5.對於大學生普遍的在公共場合的親密行為,你的看法如何?

(反感,認為不符合大學生的身份25%,無特別感覺,但認為這樣做是不對的60%,比較認可他們的行為0%,無所謂15%)。

6.上課你會把手機關機或調靜音嗎?

(一定會95%,重要的課會0%,老師提醒會0%,經常不會5%)。

7.在食堂中是否會自覺排隊打飯?

(當然會85%,人少時會5%,有時著急會插隊10%,從不會0%)。

8.宿舍中有同學休息時會不會注意保持安靜?

(很注意60%,有人提醒時會5%,興奮時會忘記35%,不會0%)。

9、看見水龍頭及廁所中水流不止會主動讓其停止嗎?

(會100%,心情好的時候會0%,忙的時候不管0%,不會0%)。

10、看到別人丟失的飯卡你會怎麼辦?

(盡力找到失主並交還25%,交到失物招領處70%,放到原處不理他5%,佔為己有0%)。

關於這次調研,我們想說:

從統計這69份問卷中,我們看到了我校大部分同學的文明禮儀是很好的,但也有一部分同學們的文明禮儀需要改正。

由於教室或自習室內人往往很多,所以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個,相信這樣的經歷你不陌生,經常能有手機鈴聲此起彼伏,而且鈴聲還都很有個性,比如“老公,接電話”、“寶貝,來電話啦”,要麼就是突然冒出一段和絃的歌曲或幾聲動物的怪叫。手機鈴聲雖小,但足以打破課堂或自習室裡原本的安靜,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或學習環境。

如果你常去圖書館自習室,那你是不是瞭解這樣的情形:人沒到,有紙條、書本“佔”著座位,後來的同學只能“望座興嘆”。有時候晚自習都快結束了,不少被“佔”的座位卻還一直空著。“佔座”事情雖小,但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影響較大。很多同學對此感到既窩火卻又無可奈何。

如果你經常去上課,相信這樣的現象你幾乎每堂課都能看到:常有同學遲到、早退、上課中間拎著書包大搖大擺走出教室,也有同學在課堂上大肆睡覺,大聲地聊天,收發簡訊,接打電話,玩遊戲,聽mp3,吃東西,翻閱與課本無關的讀物,更有甚者,堂而皇之地睡大覺。這樣很不雅觀與有禮的行為對老師和同學都是傷害和不尊重。

有一些宿舍的衛生狀況實在不敢恭維,如果你可以做好準備大膽地走進去體驗一下,看看那髒亂差的樣子,聞聞那莫名其妙的氣味,然後你就可以豪不遲鈍地想到宿舍的那些主人翁們行為的不作為和不應該的行為了。沒準你還能在裡面發現一兩個很坦然地矇頭大睡的人呢。宿舍“小地方”的衛生雖小,但反映出來的個人素質尚待完善。

如果你是一個有心人,那你會在公共場合看到吸菸的行為,男女過分親暱的行為,拖拖鞋,穿背心進入的行為,隨地吐痰的行為,隨手扔棄廢物的行為,一樣還可以在公共設施上看到被人塗寫刻畫的文字和圖案。

還有講髒話,打架鬥毆,抄襲作業,剽竊論文,考試作弊,浪費水電,惡意佔用公共資源,使用違章電器,等等不文明行為發生在我們生活、學習的校園。而這些不文明行為的主語絕大多數就是我們學生自己。

長期在人們頭腦中形成的思想根深蒂固,要想改變這種思想,需要長期艱苦的努力。不可否認,我院絕大多數學生的素質是高的,能夠做到“文明行事”,但不文明行為仍然存在。這是因為大家反對這種不文明現象的態度還不是很堅決,雖然認識到這種行為的危害,但沒有從行動上去杜絕這種現象,有的甚至“兩耳不聞窗外事”,持聽之任之的態度。大部分同學都認為不文明行為是素質低的表現,應加強教育,但實際生活中大家沒有用行動來反對不文明行為,沒有盡力阻止它們的發生,在客觀上默認了它們的現實性,滋長了各種歪風邪氣。  有人不禁要問:文明到底有多遠?其實並不遠,只要你願意給每一個人同樣真誠的微笑。文明到底有多遠?其實並不遠,只要你願意彎腰拾去地上的一團紙屑,只要你走路時多彎一下,這樣我們就會離文明越來越近!

校園應該存在文明的火種。校園文明,事關我們自己切身利益,影響長遠。有了好的校風,優良的校園環境,對我們身邊的發展、學習都有立杆見影之效。更重要的是它反映我們學院師生的精神面貌和綜合素質,是我們內心世界的折射。這是形象問題,又是由其內在本質決定的,沒有良好的個人素質是很難達到的,這就需要我們大家共同關心,共同努力!

大學調研報告 篇5

調查名稱:關於校園文明的調查報告

調查地點:武漢工程大學

調查時間:20__年11月20日

調查人員:10級動畫1班

調查目的:瞭解當代大學生的道德修養,從而更好的塑造良好的學生形象,建立文明的校園。

調查物件:武漢工程大學全體同學。

調查形式:問卷形式(發放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69份。)

調查內容簡介:調查大學生自身的文明禮儀程度和對本院大學生整體文明禮儀的看法。

調查過程:

①確立調查主題

②確定調查人員

③撰寫相關調查內容

④向校內發放相關調查問卷

⑤回收調查問卷,並總結調查內容

⑥敘寫調查感受

⑦撰寫總結性調查報告

人們常說大學校園是“象牙塔”,“淨土”,大學生是“社會驕子”、“時代精英”,而一些大學生卻因多元文化的“汙濁之氣”的窒息而感到迷茫和消沉,把一些不文明的行為帶進了大學校園。石河子大學舉辦了一場“汙損圖書展”活動,共展出了200多冊具有代表性的圖書,如油浸、水浸、亂塗亂畫、撕頁、“開窗”等。據介紹,汙損圖書現象在各大學很普遍。根本原因是缺乏公共意識。面對著眼前一本本破爛不堪的圖書,任何人都會問,這種毀書的不文明行為為什麼會發生在大學校園中?反省與審視一下自身,應當肯定,我院的絕大多數同學是積極進取、要求上進的,表現出當代大學生應有的可貴品質。但也不可否認,部分學生在思想、品德、言行等方面還存在較為不足,有一些不文明的陋習甚至惡習還存在,與當代大學生應有的素質和修養還有一定的差距。在我們的校園裡也確實存在一些不文明行為。因此,我班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在全校範圍內展開了關於校園文明的調查。

以下是問卷調查統計

1.在圖書館、教學樓等公共場所,你會注意小聲說話嗎?

(很注意90%,有時會忘記10%,經常忘記0%,從來不在乎0%)。

2.碰到老師會不會主動問好?

(總是35%,熟悉的老師會60%,偶爾會5%,不會0%)。

3.上完課或下自習後自己的垃圾會不會帶出教室?

(一直是55%,有時會35%,有人提醒會5%,不會0%)。

4.離開圖書館的座位時會主動將椅子和取下的書放回原處嗎?

(總是會80%,記得時會10,有人提醒時會8%,沒這個意識2%)。

5.對於大學生普遍的在公共場合的親密行為,你的看法如何?

(反感,認為不符合大學生的身份25%,無特別感覺,但認為這樣做是不對的60%,比較認可他們的行為0%,無所謂15%)。

6.上課你會把手機關機或調靜音嗎?

(一定會95%,重要的課會0%,老師提醒會0%,經常不會5%)。

7.在食堂中是否會自覺排隊打飯?

(當然會85%,人少時會5%,有時著急會插隊10%,從不會0%)。

8.宿舍中有同學休息時會不會注意保持安靜?

(很注意60%,有人提醒時會5%,興奮時會忘記35%,不會0%)。

9、看見水龍頭及廁所中水流不止會主動讓其停止嗎?

(會100%,心情好的時候會0%,忙的時候不管0%,不會0%)。

10、看到別人丟失的飯卡你會怎麼辦?

(盡力找到失主並交還25%,交到失物招領處70%,放到原處不理他5%,佔為己有0%)。

關於這次調查,我們想說:

從統計這69份問卷中,我們看到了我校大部分同學的文明禮儀是很好的,但也有一部分同學們的文明禮儀需要改正。

由於教室或自習室內人往往很多,所以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個,相信這樣的經歷你不陌生,經常能有手機鈴聲此起彼伏,而且鈴聲還都很有個性,比如“老公,接電話”、“寶貝,來電話啦”,要麼就是突然冒出一段和絃的歌曲或幾聲動物的怪叫。手機鈴聲雖小,但足以打破課堂或自習室裡原本的安靜,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或學習環境。

如果你常去圖書館自習室,那你是不是瞭解這樣的情形:人沒到,有紙條、書本“佔”著座位,後來的同學只能“望座興嘆”。有時候晚自習都快結束了,不少被“佔”的座位卻還一直空著。“佔座”事情雖小,但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影響較大。很多同學對此感到既窩火卻又無可奈何。

如果你經常去上課,相信這樣的現象你幾乎每堂課都能看到:常有同學遲到、早退、上課中間拎著書包大搖大擺走出教室,也有同學在課堂上大肆睡覺,大聲地聊天,收發簡訊,接打電話,玩遊戲,聽mp3,吃東西,翻閱與課本無關的讀物,更有甚者,堂而皇之地睡大覺。這樣很不雅觀與有禮的行為對老師和同學都是傷害和不尊重。

有一些宿舍的衛生狀況實在不敢恭維,如果你可以做好準備大膽地走進去體驗一下,看看那髒亂差的樣子,聞聞那莫名其妙的氣味,然後你就可以豪不遲鈍地想到宿舍的那些主人翁們行為的不作為和不應該的行為了。沒準你還能在裡面發現一兩個很坦然地矇頭大睡的人呢。宿舍“小地方”的衛生雖小,但反映出來的個人素質尚待完善。

如果你是一個有心人,那你會在公共場合看到吸菸的行為,男女過分親暱的行為,拖拖鞋,穿背心進入的行為,隨地吐痰的行為,隨手扔棄廢物的行為,一樣還可以在公共設施上看到被人塗寫刻畫的文字和圖案。

還有講髒話,打架鬥毆,抄襲作業,剽竊論文,考試作弊,浪費水電,惡意佔用公共資源,使用違章電器,等等不文明行為發生在我們生活、學習的校園。而這些不文明行為的主語絕大多數就是我們學生自己。

長期在人們頭腦中形成的思想根深蒂固,要想改變這種思想,需要長期艱苦的努力。不可否認,我院絕大多數學生的素質是高的,能夠做到“文明行事”,但不文明行為仍然存在。這是因為大家反對這種不文明現象的態度還不是很堅決,雖然認識到這種行為的危害,但沒有從行動上去杜絕這種現象,有的甚至“兩耳不聞窗外事”,持聽之任之的態度。大部分同學都認為不文明行為是素質低的表現,應加強教育,但實際生活中大家沒有用行動來反對不文明行為,沒有盡力阻止它們的發生,在客觀上默認了它們的現實性,滋長了各種歪風邪氣。  有人不禁要問:文明到底有多遠?其實並不遠,只要你願意給每一個人同樣真誠的微笑。文明到底有多遠?其實並不遠,只要你願意彎腰拾去地上的一團紙屑,只要你走路時多彎一下,這樣我們就會離文明越來越近!

校園應該存在文明的火種。校園文明,事關我們自己切身利益,影響長遠。有了好的校風,優良的校園環境,對我們身邊的發展、學習都有立杆見影之效。更重要的是它反映我們學院師生的精神面貌和綜合素質,是我們內心世界的折射。這是形象問題,又是由其內在本質決定的,沒有良好的個人素質是很難達到的,這就需要我們大家共同關心,共同努力!

大學調研報告 篇6

目前我國高校對生態環保類的公共課程普遍不夠重視,雖然一些教材中有所提及,但是不夠系統、不夠全面。部分專業由於受限於本身特點,根本沒有將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列入教學範圍,造成大學生生態環保知識貧乏、意識薄弱、行為習慣落後.

前言

近些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日益增強,並且隨之而來的也有日趨惡劣的生存環境。現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呼聲日益高漲,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大學生作為時代發展的領軍人物,應該在各方面不斷完善自己,增強自身的環保意識已經刻不容緩。高校應該針對目前大學生環保意識的現狀,有針對性的開展相關的公共課程,引導大學生建立強烈的環保意識,共築美好家園。因此,為了更深入的瞭解當今大學生對環境保護的意識程度,並且為了更有力的倡導大學生加強對環境的保護,我做了以關於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報告為主題的問卷調查。

一、調查物件和調查方法

(一)調查物件

調查物件是針對個宿舍成員共五十名,其中包括男生25人,女生25人。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地點是南區宿舍樓通過宿舍內發放書面問卷的方式進行,在各宿舍隨機發放兩張,對各年級學生無要求。

(三)調查內容

書面問卷以選擇題為調查內容,共八道題。內容如下:

1. 請問地球日是哪一天?

A.3.18

B.4.22

C.6.5

D.12.22

2.你清楚垃圾的分類方法嗎?

A.不清楚

B.記不太清,但很支援 C.清楚,偶爾會注意行為 D.清楚,同時運用與生活中

3.發現周圍存在環境汙染的行為,你會怎麼做? A.視而不見,一走了之 B.表示不滿,期盼得到治理 C.阻止有關行動 D.向環保部門反應

4.如何看待一次性餐具的做法 A.不環保,堅持不用

B.不太環保,但偶爾用一下也沒影響 C.一次性餐具挺方便,經常使用 D.別人都在用,所以我也用

5. 您以為下面哪一項是工業“三廢”? A.廢銅、廢鐵、廢鋼

B.廢電池、廢家電、廢傢俱 C.廢電視機、廢冰箱、廢電腦 D.廢水、廢氣、廢渣

6. 您認為下列因素對我國當前環境問題影響最大的是?(選三項) A. 有關環保的法律法規不健全

B. 政府環保執法不嚴、重視程度不夠

C. 環保宣傳教育力度不夠、公眾的環保意識差 D.E.

7.對於低碳生活,請問你有那些行動?(多選) A.出門按步行,自行車,公交車,私車選擇 B.任何電器一旦不用及時關掉電源 C.儘量節約,迴圈使用水資源等

D. 少用紙巾,重拾手帕,保護森林,低碳生活 E. 不坐電梯爬樓梯,省下大家的電,換自己的健康

F. 儘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等一次性物品 G. 關掉不用的電腦程式,減少硬碟工作量,既省電也維護你的電腦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調查共發放書面問卷50份,得到的有效問卷50份,回收率100%,問卷容量50。

調查結果如下為,44%的同學表示會阻止其行為,32%的同學希表示不滿,期盼得到治理,一少部分同學會向有關部門反映,極少數會一走了之。許多同學對使用一次性餐具的看法比較現實,56%的同學選擇了“不太環保,但偶爾用一下也沒影響”,有些同學卻很注意這方面,堅決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同時也有少數會經常使用一次性餐具。關於工業三廢調查,使我們看出同學們對工業中的“三廢”有很大瞭解,最起碼大多數人都知道“三廢”是指什麼。說明大家對工業汙染比較重視,也說明了“三廢”的確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多數學生認為影響我國環境的主要因素是有關環保的法律法規不健全,政府環保執法不嚴、重視程度不夠,這是政府的管理不善,其實可以想到我們約束自己行為的意志也不夠堅定,這需要我們社會共同努力,加大宣傳共同促進大家的環保意識。對於第七個問題,反映出大家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對環保的概念不是特別強烈,所如果改變大家對環保的看法,就要從社會大環境中營造一種良好的環保氛圍, 在尊重客觀存在的環保意識不太高的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同時經濟建設是必不可少,我們意識的高度,往往物質基礎的影響是很大的。

三、調查問題分析

1.當前我國大學生的環保意識現狀

首先,環保意識素養不高,缺乏有關環境保護的基礎知識,。這次調查中,發現很多同學對對環境保護的知識瞭解很少。調查最後,我碰到幾個同學,問他們幾個問題了解到,關於廢棄物會收到再利用的標誌也是別不出來,關於自然資源的有限性,電子垃圾的概念等這樣的常識也只是略知一二,由此可見,我國大學生環保意識的整體認知水平亟待加強。

2.造成大學生環保意識整體薄弱的原因

A.高校缺乏有關環保的課程

目前我國高校對生態環保類的公共課程普遍不夠重視,雖然一些教材中有所提及,但是不夠系統、不夠全面。部分專業由於受限於本身特點,根本沒有將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列入教學範圍,造成大學生生態環保知識貧乏、意識薄弱、行為習慣落後。

B.社會缺乏宣傳力度

社會上一些主流媒體缺乏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關注,或者缺乏關注的連續性和

永續性,很多網站或紙質媒體只在每年的“世界環境日”或“植樹節”等特定節日,才會象徵性地關注一下環境保護,等日期一過便再無下文,目前甚至很少有關於環境保護的期刊或雜誌,大學生很難接觸到有關知識。 C.有關環境保護的校園課外活動太少大學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大學生的課餘時間也是非常充分的,因此誕生了各式各樣的社團,以及各種主題的課外活動。雖然很多學校也會組織環境保護主題的課外活動但是大都僅限於觀看資料片、考察野外動物園等初級層次,表面上非常認真重視,短期內也能在校園引起一定的反響,但在教育方面的深度和持久力不夠,目前很多大學生了解環保的意義所在,但卻缺乏更深一步的瞭解。

四、解決對策

近年來,素質教育成為高校教育的核心與目標。素質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其目的在於培養完整意義上的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體。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人應該具備較高的環境意識,有為保護環境而不斷調整自身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協調人與環境、人與自身相互關係的實踐活動的自覺性。因此,對大學生進行環境意識教育是對其素質教育得以實現的重要環節,是有利於提高大學生素質的重要手段。“21世紀環境意識將成為人類社會文明、發展進步的重要標誌,環境意識也將成為21世紀人類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培養大學生的環境意識正是新世紀發展的客觀要求。”

1.開設與環境保護知識相關的必修課,並在德育課程中引入環境意識的內容

有調查表明,日前很多大學生已有的環境知識不是來之於學校的教學,而且對現有的環境教學感到不滿。因此,有必要在大學課程建設的過程中,增加環境科學知識的教學內容。大學環境教育課程主要應加強三部分課程內容:一是面向全校各專業開設公共必選課,如“環境保護”、“環境與發展”或“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等,這類公選課的設定要兼顧全校各專業的特點,教學的重點放在讓學生認識環境汙染的現狀、危害及環境保護的政策和法律法規,瞭解環境對於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使學生真正從思想上對環境問題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二是根據全校不同專業的特點開設專業必選課,如“清潔生產工藝”、“三廢處理”、“可更新資源管理”、“旅遊景區環境評估”、“環境監測”等,專業選修課要結合各專業的具體特點,在提高學生環境意識的同時,還提高學生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二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中增加旨在提高大學生環境意識水平的內容,如:在形勢與政策課中向學生通報高時效性的國際與國內的環境狀況及環境問題,同時通報由環境問題帶來的現實與潛在的危害;在“思想道德修養”課教學中加強環境道德教育;在“法律基礎”課教學中加強環境法律法規教育;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教學中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課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刻認識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及要求,等等。如此將大學生的環境意識培養有機地滲入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當中,這既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具有啟示意義,更是提高大學生環境意識水平的有效途徑。

3.開展提高大學生環境意識的社會實踐活動

大學生的環境意識教育不能侷限於課堂,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更有利於將課堂上學到的環保知識加以鞏固和應用。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很多,例如開展廣泛的環境教育宣傳,辦展覽、開講座、結合環境保護主題節日開展活動等。我們也可以借鑑德國的經驗,引導大學生走向戶外、走進社群、走向社會,走進大自然,並吸引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參與,以此提升大學生以及公眾的環境意識水平。

4.構建並完善提高大學生環境意識水平的激勵機制

構建並完善激勵機制是促進大學生環境意識提高的有效途徑之一。瑞典的成功經驗是設立綠色學校獎,儘管其目的是鼓勵學校為健康的環境而採取了基於課程的行動,卻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我們也可以設立諸如綠色使者、綠色團隊等獎項,並使之與繼續升學以及就業相聯絡,激發大學生學習與環境有關的知識並付諸於實踐的動力,從而提高大學生的環境意識水平。

總之,提高大學生環境意識的有效方法很多,只要抓住大學生在校學習的有利時機,適時地對其進行薰陶與滲透,必將使大學生的環境意識大大提高,進而有利於我國乃至整個地球的環境與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大學調研報告 篇7

一、大學生就業:難在哪裡?

低工資就業:多一些經驗拿汗水換明天。在一些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瞭解到,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加,寧願選擇低工資就業的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而他們共同的想法是拿汗水換明天。

據瞭解,低工資就業實際上是大學生畢業後、就業前的一種待業狀態,是以單位給畢業生提供積累經驗的機會,而畢業生則以低報酬工作為交換條件。這種低工資就業只為找工作時多一些實踐經驗。

工資會隨能力的提升而提高。某軟體公司負責人王小姐認為,現在企業招人雖對學歷有一定要求,但最看重的還是人的能力和綜合素質。大學生剛開始工作,工資可能會低些,但隨著就業者個人能力的提升,其工資也會慢慢提高。她建議大學生心態要平和,找工作高薪並不是第一要素。

就業不要只看眼前的工資待遇,不斷提高能力才是金飯碗。以前,很多企業招聘只針對有工作經驗的人,對應屆大學生一律免談。隨著用人觀念的逐漸改善,近一兩年,很多企業直接招收應屆畢業生,他們願意出錢培訓大學生,使其很快成為企業的骨幹力量。一般來說,大學生成為骨幹力量後,工資自然會提高。企業為了儲備人才,一般先與大學生簽訂幾年的工作合同,這不僅保障了人員的穩定性,對企業發展也很有好處,同時用人成本也相對較低。因此專家希望大學生能夠認清自己,改變就業觀念,不要只把眼光盯到工資上,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能力才是金飯碗。

二、大學生就業:路在何方?

大量事實證明,大學畢業生在求職時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甚至連自己的性格與特長都不瞭解,職業選擇將非常盲目,甚至會影響到之後工作道路的發展。對此,專家建議:在校大學生要增強職業生涯規劃的自主意識。

職業道路早規劃,目標堅定不放棄。迷茫是目前大學生使用最為頻繁的詞語之一。之所以迷茫,是因為看不清未來,看不清未來就會把握不住現在。實際上,大學生看不清未來的原因並不一定是因為沒有目標、沒有規劃,也可能是由於目標過多以致無所適從,規劃太多而無法實現,因此也就更容易放棄目標,追熱門、隨大流。因此對目標的堅持和對規劃的實施是成功的關鍵,堅信無論是職業規劃還是求職擇業,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興趣廣泛應保持,機遇來臨有保障。由於對所學專業缺乏瞭解,許多學生進入大學時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對專業不感興趣或不滿意,由此而產生厭學、倦怠的情緒。實際上在大學裡有很多方式可以讓你兼顧興趣與專業,如雙學位、各類培訓認證等,但是在挑選業餘學習的專業時,應把握一個原則:那就是從自身發展的需要出發。要麼從個人興趣愛好出發,既滿足求知慾,又從中獲得樂趣;要麼與本專業結合,成為複合型人才,增強就業競爭力。當然,在多個專業的學習中不能顧此失彼,更不能本末倒置。

社會活動經驗多,面試應考不心慌。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找工作最大的瓶頸在於社會經驗的缺乏。雖然在校生要獲得企業實習機會並不容易,但從大多數成功者的經歷看,至少有兩方面資源是大部分學生可以利用的:一是有針對性地參加社團活動來鍛鍊自己溝通交流、團隊合作等能力,社團活動可以說是對真實工作場景的一種模擬;二是爭取各種校內服務的機會及校外的實習、兼職機會,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堅持不懈、吃苦耐勞的職業精神,瞭解盡職、責任等職場的基本準則。

實習練就真本領,應聘免了試用期。就漫長的職業生涯而言,大學4年無疑是一個黃金的職業準備期,在這4年裡,應該讓自己具備一個職業人所擁有的專業技能、社會技能、職業素養這樣我們在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轉變中才能做到無縫接軌。正是充分地利用了大學階段的實習機會,從而免去了正式工作後的見習期。企業也節省了大量的培訓時間和精力。這對於個人和企業是一個雙贏的過程。

特殊才能做後盾,求職更有競爭力。對於一個班或一個專業的學生來說,大家讀一樣的專業、學同樣的課程,看起來彼此沒有太大的差別,然而一旦面臨競爭,差別就顯現出來了。目前就業形勢比較緊張,只有身上有亮點的學生才更容易被注意,才更有可能被用人單位選中,也才會有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因此,發掘並增強就業競爭力應從發現自己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入手,發揮自身特長,並不斷強化,有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三、就業現狀:就業準備三部曲

隨著高校的擴招,原來的精英教育變成了大眾教育。大學生必須轉變觀念,大眾化教育意味著可以做普通的職業。面對就業難,大學生們要做些什麼呢?

第一部曲:面對現實,正確對待就業形勢,正確對待自己。

擇業和就業,是初出校門的學生在人生道路上一個重要轉折點,對於學生應具備的正確擇業和就業思想, 可以歸納為4句話,這就是:認清形勢闖市場,從容自信顯特長,廣開渠道看資訊,實事求是快上崗。

認清形勢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國家的就業政策,二是全國的就業形勢,三是本地區的就業資訊。面對矛盾重重又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基本觀點是,只能樹立一個闖字,積極參與競爭,而不是 等,更不能消極對待。關鍵是要把握好自己的擇業方向和競爭技巧,敢於競爭,善於競爭,並在競爭中獲勝。

在近幾年的人才市場競爭中,有個明顯的特徵,就是用人單位特別注重人才的實際經驗和特長。每個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問題在於你如何正確地認識自己,善於揚長避短,在關鍵時刻和重要場合發揮一技之長,獲得用人單位的好感和信賴,這是擇業和就業工作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技巧。

在人才市場競爭中,單靠一個人的智慧和資訊以一變應萬變往往是不夠的,所以,要想方設法利用各種媒體,包括學校、老師和家長,親朋和同學,廣搜就業資訊,這是就業者一個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第二部曲:充分做好擇業和就業之前的心理準備。

大學生的就業心理準備應該實現以下4種轉換,克服不良心態。

一、實現由學生身份到上崗工作的轉換。

在不包分配,自主擇業,雙向選擇和競爭上崗的大環境中,應克服聽天由命或等待學校推薦工作的消極心態。學習是為了致用,如果說學習是手段,從事工作是人的本能,也是目的。

二、在經濟上實現由消費者到生產者的轉換。

克服長期依靠家庭提供經濟援助的依賴心理,憑自己所學的知識和誠實勞動,立足於自力更生,自食其力。

三、在擇業姿態上,實現由一個普通參與者到競爭者的轉換。

大學畢業生都是第一次進行擇業和就業,經不起挫折,悲傷失望,往往是擇業不順的主要障礙。要克服懦弱、自卑的被動心態。

四、實現由天之驕子到普通勞動者的心態轉換。

放下知識分子的架子,正確理解自己與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主動求職。不論從事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首先必須是一個勞動者,而勞動崗位需要自己去爭取。

最後總的來說,擇業者應該具備主動、積極、從容、自信和百折不撓、面對現實的平和心態,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第三部曲:主動出擊,準備簡歷和麵試。

機會總是被那些勇於表現、爭取的人得到。不管單位招不招人,先去毛遂自薦要求試用;寫信給單位老總或負責人自薦;直接傳送求職信到企業網站招聘信箱大學畢業生在找工作時,選擇主動出擊,到用人單位去展示實力,至少得到的機會比等著天上掉餡餅的機會大。

據市人才市場的有關負責人說,在如今整體供大於求的就業形勢下,積極勇敢的心態是大學生找工作脫穎而出的一個制勝法寶。在擇業前,要推薦自己,有必要準備相應的文字材料,簡歷要真實可信,文字樸實,言簡意賅,頁面工整規範。面試中也要大方得體,機靈應對,不卑不亢。

總之,在進行擇業、就業的過程中,其目的是選擇一個最能發揮自己專長的工作崗位,開始實現多年的夢想的願望,在大學生的一生中,就業無疑是一件大事,一次激動人心的拼搏與較量。一定要審時度勢,振作精神,做好充分準備,用最好的心態、最好的形象和全身心積攢的實力,投入到這場競技中來。

大學調研報告 篇8

一、摘要

告別中學時代,邁進大學校門,人生的歷程翻開了新的一頁,人生的道路跨入了新的階段。莘莘學子滿懷希望和憧憬:人生理想將在這裡確立,未來的發展將在這裡奠基,美好生活將在這裡開始。面對嶄新的學習環境,面對突變的生活環境,跨入大學的學生們即會充滿好奇和興奮,也容易遇到許多不適和困惑。那麼,如何更好管好自己的物質財富,用好每一分錢——這是每個當代大學生面臨的首要問題。

二、調研的基本資訊

1、調研目的 通過此次問卷的調查,瞭解大學生對於理財消費能力、大學生在當前經濟環境下的理財狀況,大學生的理財現狀。

(1)瞭解大學生的理財認知能力及當代大學生對理財的一些看法。 (2)瞭解當代大學生的一些消費觀念 (3)掌握當代大學生理財價值取向 (4)瞭解當代大學生進行理財的原因 (5)瞭解大學生的消費水平

2、調研時間 20xx.5.18-5.22

3、調研物件 在校大學生

4、調研方法 通過微信“投票管理”設計問卷調研發放

5、調研內容

(一)調查被訪者的基本情況 1、瞭解問卷填錄者所在的年級 2、瞭解問卷填錄者的性別

(二)調查被訪者的每月生活費的來源方式 1、被訪者每月從家中所得到的生活費是多少 2、受訪者認為合理的每月生活費額 3、被訪者是否有其他的經濟來源 4、被訪者若有其他經濟來源的話以何種方式獲得

(三)被訪者花費情況 1、每月學習方面的花費 2、得自己在哪些方面的支出超過了預計承受的範圍 3、每月消費的主要專案排序 4、現在每月花錢是否有計劃 5、除了基本生活所需,每月在哪方面花費最多

(四)被訪者對理財產品的基礎認知 1.熟悉的理財產品有哪些 2.是否進行理財,理財的原因是什麼 3.進行理財的目的

三、正文

1、問卷題目設計思路 設計思路主要是按照被訪者的身份制定下來的,由於被訪者基本都是在校大學生,所以首要了解的就是各個年級同學的收入支出情況,收集他們的主要消費方向以及對理財產品的初步認知,從而更深層的探究其理財的目的,瞭解其理財現狀。

2、問卷發放/回收情況分析 此次調查女生比例大於男生比例,女生65%,男生35%

(1)大多數大學生每月的可支配金額較低 調查結果顯示,在校大學生的可支配金額(除去日常消費)大多數在200-300,所佔比重達到27%。這其中將這些錢哦用於自己保管的比重就佔到了46%,進行投資和存入銀行的比重更是隻有15%。 通過資料可以看出,在校大學生僅僅通過每月的生活費剩餘進行個人理財或者投資行為是有所困難的。

(2)大多數大學生還是知道一些理財產品,但對理財方面更深層的知識瞭解比較侷限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基本都對理財方面有一定的瞭解,基本上也都接觸過理財產品,最熟悉的所佔比重較大的是基金,其中經常接觸的佔到了21%,充分說明大學生還是有一定的投資理財意識,一些簡單的銀行儲蓄等,大家還是會經常接觸,但是大家對投資理財的瞭解還是存在一定的侷限性。

(3)資金的不足是影響大學生進行投資理財的主要因素,同時大學生進行的投資方式也比較多樣化。 調查結果顯示,資金不足的比重佔了30%,遠遠高於其他,這充分說明影響大學生投資理財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資金上面的欠缺,這主要是由於生活費的不足,導制剩餘資金不足,可支配資金也就不足,於是大學生進行投資理財就比較侷限。大學生投資理財的原因也很多,有24%的人是看了理財產品的廣告,有21%的人是因為專業需求,鍛鍊自身的實踐能力,還有21%的人是經過朋友和同學的介紹。這充分說明大學生對一些理財產品還是有一定的瞭解,大學生並不是對理財產品一無所知,但是對投資理財的理解還是有一定的侷限性。 3、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發現大學生群體對個人投資理財行為還是有一定的認識,但認識不夠充分,對理財產品也有一定的認識,針對大學生來說,每月的生活費都由父母承擔,也不敢向父母要太多錢,畢竟還是理解父母的幸苦,所以對個人理財投資的資金會有所不足,並且對個人理財或者投資行為的瞭解也是片面和狹隘的,但對理財產品的接觸還是有很多。個人理財行為對於大學生來說,可以為工作後的理財行為提供一些借鑑,不至於工作之後成為“月光族”。

4、調查結果分析

(1)發現的問題 ①在此對問題進行描述 很大一部分人完全沒有接觸過理財產品,大學生對於理財知識這一塊還是很匱乏。

(2)解決對策 各理財產品或者第三方理財平臺應該積極打造品牌效應,樹立品牌營銷的觀念增強自身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以更多的方式獲得客戶信任,得到更多客戶資源。 各大高校應該加強對於理財產品的介紹與講解,讓學生培養理財意識和理財頭腦,也可以引進一些理財模擬軟體,開設相關課程,讓學生實際進行操作,通過實踐瞭解理財,學會管理自己的資產,改變當前大學生的理財現狀。

四、總結

通過問卷網設計了本次在校大學生關於投資理財行為的調查問卷,並且在段時間內收集到了26份問卷。根據調查問卷的結果分析,得出了在校大學個人理財行為的基本情況,據此分析影響因素,但是通過問卷結果顯示,在校大學生還是有一定的投資理財意識,但還是有待提高的。 另外,此次線上問卷調查,存在問卷物件過於單一、男女性別比略失衡的問題,問卷填寫人主要為大一的學生,其他年級的則較少,而且在此次調查中,女性明顯多餘男性。 經過此次微信平臺問卷設計、發放、回收,我學會了如果去快速有效的收集資料,如何利用身邊的資源。在遇到問題時,我也學會了冷靜,冷靜的尋找突破口,從而解決問題。在調查問卷的分析過程中,我學會了如何多角度的看問題,分析一些現象。

大學調研報告 篇9

大學生冷暴力成為熱門話題。近日,齊魯晚報記者在駐濟高校發放了200份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180份,其中女生109份,男生71份。通過問卷分析發現,75%的女生曾經在大學期間有過“被孤立”的感覺,甚至有70%的女生通過“站隊”進入小團體來尋找歸屬感。宿舍冷暴力多由小事兒累積引發,記者採訪發現,不打招呼就用室友打來的熱水、亂放東西等,都可能成為冷暴力的導火索。

大學冷暴力調查,75%女生被孤立

據報載,“冷暴力的威力就在於此,它讓你感到難過卻只能憋在心裡不知道向誰傾訴;其次就是在心裡不斷質疑自己,我生性比較內向,是不是不小心做了一些讓她不高興的事情得罪了她,而我沒有意識到?”駐濟高校大三學生常琳(化名),回憶起上大學三年來,她感覺到的“冷暴力”。常琳在高中就已經住校,八人間,全都來自農村,宿舍關係比較和諧。“高中時,大家談論的話題一般只有學習,或者家裡的情況。上大學以後,我們的宿舍變成了六人寢,她們五人總是討論韓劇化妝電影之類,對這方面,我不太瞭解,說不上話。漸漸地,她們也就不怎麼和我說話了。從大二開始,不知為什麼,宿舍一個女生G開始排擠孤立我,打招呼也不理,算一種漠視吧。一開始我感覺很尷尬,很想弄清楚為什麼,就問宿舍另一個女生,她沒有正面回答我,只說‘沒有的事兒’。”後來,常琳發現,其他四個女生有事兒也不一塊喊著她了。“當大家在宿舍裡熱烈討論時,我如果加入,總是被忽略。大家共享食物時,她們也只是象徵性地問我一下。”常琳無法消除自己的失落和沮喪,便約了隔壁宿舍女生J一同出入。也就是J,告訴常琳,常琳宿舍的G經常對同學討論常琳的行為,說常琳好欺負,甚至說常琳土氣。“她們孤立我,難道僅僅因為我土?”常琳想不通。從大二到大三,常琳一直處於對自身不斷的質疑和反省過程中,“中間偶爾有關係緩和的時候,大家有說有笑,但是很快,我又體會到被她們‘踢出局’的感覺。”

對此,筆者在這裡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雖然價值觀念的衝突容易引發冷暴力,但是可以通過學習成長來獲得彼此的認可。從不同地區與不同背景來的同學,包括從農村來的學生,從城市來的學生,不同家庭背景成長起來的學生,他們走到一起,由於不同的成長環境,不同的生活習慣或觀念,往往容易引發一些衝突,矛盾是存在的,化解這些矛盾的辦法主要有學習和溝通,據一項關於大學生的調查,農村學生在入讀大學生的初期,農村大學生的表達方式往往生硬,在語言表達能力、學業基礎和交際能力等方面往往不如城市大學生,但是,農村大學生經過努力學習,畢業的時候,農村大學生在素質上往往和城市大學生往往相差無幾。這說明,努力學習,按受一些新的健康的生活理念,提升自我的素質,學會溝通是可以改善人際關係的。剛入大學的大學生,出現了人際問題,不要太著急,成長需要一個過程。

二、樹立人各有長處的意識,放棄自我為中心的觀念,有利於培養人際關係的和諧。女大學生在未進入大學,在高中階段讀書時,由於品學兼優,往往是同學中的姣姣者,在鄉村的群體中,也被高度關注,過慣了眾星捧月的生活。但是,到了大學,往往有很多各方面優異的同學聚在一起,大部分同學所獲得的關注度會降低,有被冷落的感覺。其實,調節心態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調節心態才可以擁有積極的心態。

三、保持自己的個性,也是展示人生亮點的一張名片。人要有自己的個性,不能因為迎合某一個團體而放棄個性。因此,完全用別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這是不合適的。一個人的生活,讓自己擁有一個獨立的空間,有利於學習,有利於人的個性化成長。

大學調研報告 篇10

最近幾年,由於時代的進步,科技日新月異,資訊交流的爆炸,也導致了校園文明程度的不同

當前學校裡面的不文明現象可歸納為三種:行為不文明、語言不文明和環境不文明。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從三個方面努力。第一,校園大環境建設,也就是學校的相關政策措施的制定與實施問題。現在,規章制度不少,《學生食堂文明公約》、《宿舍文明條例》、《教室文明規範》等等。但是具體執行得怎麼樣?要打個問號。第二,自律。儒家的經典人生道路自古就被描繪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對任何有抱負、有理想的人在任何時候都是必要的。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談何 “治國平天下”?第三,積極發揮學生社團的作用。現在班內有班組織、團組織、黨組織;校內也有百餘家社團。如果社團能把校園文明建設自覺地滲透到自己的各種活動中,主動開展公益性社會活動,對樹立校園文明新風會起到示範作用。如果大家對不文明現象熟視無睹,無形中將縱容不文明行為;如果大家都講文明,關心和愛護校園文明,那麼不文明的行為就會很突出、很孤立,難以自容。所以,我們應該共同努力,營造交大文明的校園環境。

同時根據調查,校園文明排名前十事件有:

★愛祖國、愛家鄉、愛校園

★誠實守信,誠信考試,誠信待人,不欠繳學費

★講求宿舍文明

★自覺維護校園環境衛生,不隨意亂丟垃圾,不隨地吐痰,不踐踏草坪 ★勤勞儉樸,節約資源

★積極上進,勤奮好學,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嚴肅考試紀律

★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各項文體活動

★尊敬師長,孝敬父母,團結同學

★拾金不昧(拾到飯卡,現金等及時交還失主)

★文明上網,不瀏覽不健康網頁,不傳播不良資訊

相對的,校園存在著文明的一面時,同時也有不文明的情況出現。

現在手機普及得很快,在自習教室、圖書館等公共場所的手機鈴聲最讓人討厭,還有隨意接打手機的現象也屢見不鮮。我們學校已經把老師上課接聽手機定性為“教學事故”了,足見學校對此類現象的重視。當然,還有比較隱蔽的一個方面就是用手機簡訊傳播不健康、不文明簡訊的現象也存在,我就收到過。很明顯,這些都非常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和學生的身心健康。我覺得,大學是一個厚重、聖潔、寧靜的所在,叮叮噹噹的手機鈴聲是對這種氣氛最大的褻瀆。而亂七八糟的簡訊,更是給人很浮躁的感覺。這樣叮叮噹噹浮躁的氣氛,怎麼學習?怎麼做學問?記得去年,浙江有一所大學就制定了《手機禮儀》,對公共場所手機的使用做了具體規範,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挺具體。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啊。

因此,我認為對於文明和不文明的改進的方法,自然是通過“教化”讓大家都認識到不文明之壞和文明之好。但是由於我們現在所追求的目標和現實的情況差距太大,所以“教化”幾乎是徒勞的,但是關鍵在於我們即使面對這種情況,也不能放棄“教化”,畢竟整個文明體系的建立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是沒有量變的積累是不會有質變的出現的。認識到道路的曲折和前途的光明,然後堅持地努力是最重要的。我們說的“文明”中的“不亂刻亂畫”,我覺得其實是西方文明的舶來品,要知道中國文人墨客到處題詩寫詞可是由來已久了的。所以我們現在等於是要打破我們傳統的道德文明的準則,效仿西方的文明。且不考慮西方的現代文明經過了多長時間才建立,而建立的經濟基礎有是多麼的“厚實”(相對我們來說),單是考慮“西方文明適合我們麼”這樣的問題,就可以知道其實整個“不文明行為”本身就是很複雜,根源也是很深的。

這次不文明現象調查很有意義,這種調查是學生自我教育的一種方式,比老師在課堂上講道理好得多。我們學校提出“建文明校園,做文明學生”這個口號已經20xx年了,但成效並不是很理想。其實大家要明白,文明不只是一種習慣,一種理念,而且是一種素質,一種光榮。文明素質是評價現代大學生很重要的一個標誌。校園內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的不文明現象?我認為,首先是因為大學生沒有把對文明禮貌的認識提高到一定高度。中央4臺有個“海峽兩岸”的節目,中國臺灣一位學者說:“西方是‘以法治國’,中國是‘以德治國,要是去掉‘以德治國’中的人治的部分,還是‘以德治國’好些。”可是當代大學生把文明禮貌當成一種被迫的要求,並沒有形成一種文明的理念,認識到一種道德的高度。其次,大學生的自控能力差。現在有的大學生可能從小養成了不文明的習慣,並習以為常。最後,校園裡並沒有完善的文明約束機制。不久前我參加了一個“中美論壇”,發現美國的大學裡有對大學生的道德文明的養成與培養。並且中國臺灣來的學生總是很文雅,這與他們大學裡的道德文明的教育與培養是分不開的。我建議同學們從身邊小事做起,例如離開教室隨手關燈。我們可以用“人文之光”網站做一個不文明現象的照片展覽,並從黨員開始“文明自律公約”。從人文學院、“人文之光”開始推廣人文精神,從此推動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文明習慣。希望大家真正從道德觀念上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做一個名副其實的禮儀之邦的大國國民。

大學調研報告 篇11

摘要:高校不斷擴軍、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就業壓力大,整個就業市場需求崗位的總體狀況相對趨緊已經成為了現狀,就業形勢十分嚴峻。應屆大學生現在面臨著進退兩難的局面:是回到學校繼續深造,還是在社會中繼續尋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呢?為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大學生就業形勢,也為了幫助我們這些在校大學生能更多地瞭解就業資訊與今後的在校規劃,我們一行13人組建了溫州大學“與我同行共訪校友足跡”暑期社會實踐考察隊,走進溫州樂清,以溫州民營企業為立足點,調研了以溫州大學畢業生為主體的歷屆畢業生就業狀況和職業發展狀況,從點—線—面角度尋求相關資訊。

關鍵詞:歷屆大學生就業狀況溫州大學溫州樂清民營企業

“陽光總在風雨後,請相信有彩虹……”

短暫而又艱苦的15天暑期社會實踐隨著晚會幕布的緩緩落下而告了一個段落。在這段日子裡,我們13人有過沮喪、有過流淚;但是我們相信,正如歌詞中唱的一樣只要我們一起努力共同渡過那段黑暗的日子後,陽光會以最燦爛的姿態來迎接我們……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就業形勢是十分嚴峻的,而應屆大學生就業問題更是牽動著黨和國家的心。“20xx年,全國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在前不久舉行的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國家勞動保障部副部長張小建在面對20xx年的就業狀況進行分析時給出了這樣的判斷:高校畢業生增量多、壓力大,整個就業市場需求崗位的總體狀況相對趨緊已經成為了現狀。據相關官方資料顯示20xx年全國應屆大學畢業生人數激增至413萬,比去年增加75萬人,增幅達22%,但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未簽約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僅佔總人數的49.81%。

為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大學生就業形勢,也為了幫助我們這些在校大學生能更多地瞭解就業資訊與今後的在校規劃,我們實踐隊決定走進溫州民營企業的發展源地——溫州樂清,走進當地的大小民營企業,採訪企業中的歷屆大學畢業生與企業老總,向他們收集更多更全面的第一手資料。

在15天的實踐時間裡我們走訪了大量的企業,以溫州民營企業為立足點,調研了以溫州大學畢業生為主體的歷屆畢業生就業狀況和職業發展狀況;並且我們走訪的企業基本包括了各個行業(製造、銷售和服務等)以及各種規模(有正泰、德力西等大型企業,也有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小型企業),共收回了大約3000份有效問卷。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次得到的調研結果是具有相當的可信度的。

我們的問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幾個方面:

1.針對現在工作情況設問

2.針對工作滿意度的設問

3.是針對自我效能感即工作勝任狀況的設問

4.針對自我期許和對企業的期許設問

5.針對就業資訊和就業途徑設問

6.大學期間的活動鍛鍊對就業的影響

7.企業的用人標準和學校教育的優劣勢

8.在校的職業生涯規劃對就業具有多少程度的影響

經過我們的統計初步得到了以下結果:

一.工作情況

目前大學生選擇工作日漸趨於理性,能夠從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例如:對工作方向的選擇、對工作崗位的選擇等。現在已經逐漸漸形成了為自己選工作的良好態勢,而不是以前的為專業選工作。至目前我們統計所得出的結果顯示,約有34%的畢業生現在從事的工作與自己所學專業沒有什麼聯絡,只有38%的畢業生現在從事的工作與自己所學專業聯絡比較密切。而且從現在的社會發展觀察,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在畢業後選擇先找一份工作,找到自己立足社會的經濟來源,再找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據我們從3000份調研統計得出:沒換過工作的畢業生大約只佔38%,而大約有42%的在職大學畢業生換過2份以上工作。

二.工作滿意程度

半數以上的畢業生表示對自己現在的工作滿意,只有約5%表示對自己現在的工作不滿意。

其中,在對現在工作最滿意的方面選擇中被調研者大都選擇了與同事的和睦相處這一項,而對現在工作最不滿意的方面中我們預先設計選項較高的薪水一項則出乎我們的意料。

從中我們不難發現現在對薪金的要求大學畢業生也趨於理智,能夠對自己做出較為理智的判斷,不是一味的偏低,也沒有過度的追求高工資。在我們進行調研的過程中,有一位學姐曾經這樣說:最開始的時候希望自己的月薪有1500就滿足了,500寄家裡,500自己用,500存起來。經過這幾年在社會的摸索,對工資已經沒有太大的要求,只要證明自己的價值就行了。

三.自我效能感即工作勝任狀況和自我期許以及對企業的期許

約97%的畢業生表示能夠勝任現在的工作,但是實踐能力差和缺乏一定的專業技能成為了畢業生工作壓力大的主要原因,相應的超過半數的畢業生表示在企業中最希望能得到專業技能的提高,而希望得到晉升和出國深造總共只佔了21%。由以上可以看出,被調研的畢業生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更注重是自身素質於專業技能的提高,而不是簡單的只是為了暫時的利益。

從中我們深深體會道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必須重視實踐能力的提高,多參加社會實踐和做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兼職工作,不能再只侷限於書本和課堂,而是要做到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爭取日後能早日適應社會。

但在重視實踐能力培養的同時在大學裡我們應該積極學好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是為自己創造好的就業條件的重要條件。

四.就業資訊和就業途徑

通過調研畢業生在畢業時最關心的資訊分別是自己所學專業的就業形勢以及用人單位的用人標準,分別達到了36%和20%,這說明大學畢業生希望與招聘單位能有一個溝通的機會。另外求職技巧也成為了一個關注的熱點,這說明在學校裡開設就業指導課和就業指導講座的確是很有必要性。他們表示,通過專門的就業講座、就業指導網站和校園招聘大會的形式能比較容易獲得當時的就業資訊。但他們同時表示校園招聘大會實際效用不大(與招聘單位反映的情況一樣),漸漸興起的網路求職和傳統的人才招聘市場是畢業生的主要就業途徑,而效仿國際的通過熟人介紹的方式就業亦佔有一定的比重(這可能我們在溫州做調研的侷限性:在溫州部分的民營企業是家族企業,可能導致了通過熟人介紹的方式比重過高)。

五.大學期間的活動鍛鍊對就業的影響

從問卷結果顯示,約67%的畢業生在大學期間曾擔任學生幹部,而表達能力(凸顯於人際交往與業務洽談),實踐能力(凸顯於實際業務操作),交際能力(凸顯於與領導同事交往及業務洽談)的鍛鍊成為日後工作收益最多的部分。由此可見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類活動,鍛鍊自己的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擔任學生幹部則,可以讓自己得到各方面的能力鍛鍊,累積到日後工作所需要的經驗。

六.企業的用人標準和學校教育的優劣勢

58%的畢業生認為企業在招聘人員最看重的是個人的綜合素質,另外還有20%的人認為是專業知識。而實踐能力的創新和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被認為是學校現在最缺乏的方面(與上面可以互相印證),學校名氣已不在是影響就業的主要因素,“唯文憑論”已向“用文憑論”轉變,而“唯人才論”則逐漸興起。相應的實踐能力的創新、專業知識被認為是與他人競爭同一崗位的優勢所在,同時吃苦耐勞精神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成為了一個優勢因素。如今在職場上,個人的素質已成為影響求職的主導因素,只有在學校打好基礎,努力提升自己的內涵與修養,才有可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命運其實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

七.職業生涯規劃對就業的影響

通過問卷結果的統計,我們看到半數左右的畢業生表示在大二、三開始考慮就業問題,大概10%的人大一就開始考慮,剩下的人則在大四或畢業時才開始考慮。

在高校職業規劃選項中,只有約11%的人知道職業規劃並知道怎樣規劃,而59%的人則不瞭解職業規劃。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至少在最近幾屆大學畢業生中,絕大部分的人在大學裡職業規劃意識淡薄。而且,絕大部分人表示學校提供的職業生涯發展課程沒有太大的幫助。只有9%的畢業生對學校提供的職業生涯發展指導相關的講座表示滿意,但同時有25%的人表示當時學校根本無此項服務。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在各高校還未普及,而且課程質量普遍不高,不能達到學生的需求。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及相關講座,以及提高提供就業指導質量應該成為各高校的重要任務。

經過了這次的暑期社會實踐考察我從中體會到現在的大學生最缺乏的是實踐,但是在各高校中的實踐機會卻是少之又少,而這恰恰說明了我國內地高校與國外高校的差距所在了。在現實高校教育體制不可能有太大的改革現狀下,我們在校大學生應該多多利用大學生活的空閒時間走進社會多多實踐,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在培養實踐能力的同時我們應該紮實自己的專業基礎與其他相關知識,為在踏入社會與自己的職業生涯前多做準暑期社會實踐20xx年的暑期實踐活動已接近尾聲。回顧短暫而又充實的實習實踐生活,大學生總會有很多感觸。通過不同方式的暑期鍛鍊,大學生不僅認識了社會、鍛鍊了能力,而且體會到了不一樣的實踐經歷。

近年來,企業對大學生的實踐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重視,是否參加過社會實踐成為企業選聘人才的一把尺子。面對激烈競爭的就業壓力,大學生也主動走出象牙塔,參與到暑期實踐中去。除了傳統的實踐途徑外,今年的大學生暑期實踐的途徑還有很多,呈現多樣化的特點。

“以往總覺得暑期實習只是參加學校或者院裡組織的一些服務團,今年突然發現身邊的同學參與社會實踐的方式多了,有的通過聯絡企業兼職去了,有的還到四川當志願者了。”王雪是重慶工商大學大三的學生,她所在的學院組織了18支暑期實踐分隊,帶領著幾百名學生分赴全國各地進行暑期調研並提供必要的服務。有的到貧困山區支教去了,有的深入農村瞭解民情,等等。

傳播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羅輯這個暑假也忙得不亦樂乎。“真沒想到我也能在這麼重要的會議上行使自己的否決權。”掛職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廣電局局長助理的羅輯剛一上任,就連續參加了幾次局裡的高階會議,會上她還有否決的權利。今年暑假,重慶工商大學向鄰水派遣16名研究生掛職鄰水教育局、國土資源局等13個局局長助理以及鄰水鼎屏鎮等3個鎮鎮長助理。以掛職的形式進行社會實踐,這在重慶高校中還是第一次。

據瞭解,在各大主要的招聘網站上,一些跨國公司以及國內的知名企業都會發布實習兼職的資訊,通過對應聘的大學生層層篩選,企業選擇專業對口、有一定能力的大學生參與到企業生產經營的第一線。這也為大學生參加暑期實踐提供了良好的途徑。

以往,大學生參與暑期實踐存在不在乎具體的實踐過程的現象,參加服務團只為了宣傳、評獎,到企業也只是走個過場。今年,筆者發現,大學生開始轉變觀念,開始注重實習的質量,重視實際過程,切身參與其中,認知社會、感受民生,以求提高自己實踐能力。

今年,四川汶川地震震痛了國人,也激發了大學生服務四川,為災區盡一份力的決心。許多大學生放棄休假外出旅遊、與家人團聚的機會,積極加入到支援災區的志願者的行列中去。黃武強是一名“支援四川災區”的大學生志願者,沒到暑假,他就開始準備組建一個志願者服務團。平時他通過網路和電視瞭解災區的具體情況,並與有同樣想法的同學一起討論,詳細制定服務團的目標、服務物件以及實施步驟。在他的周密準備下,他的服務團最後得到審批通過。

到達災區後,情況比想象中要複雜得多,災區地形複雜閉塞、餘震和暴雨接連不斷,志願者們的處境惡劣,生活艱難。但是他們還是與政府工作人員進入偏僻的山區瞭解情況,為災民分發救災物資。“看著災區人民艱難的生活,我每每獨自落淚,他們的生活比新聞裡報道的要困難得多,我和隊員們盡力給每一個傷員、孩子帶去一些幫助。回到學校我們發動同學和社會有心人繼續為災區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黃武強回憶起災區的一幕幕心裡總有一種揮不去的責任感。

像黃武強這樣的學生其實還有很多,他們完全出於一份赤子之心參與到暑期社會實踐中去。“每年,社會都會對大學生的實踐提出批評。其實,大學生已經開始變得成熟,更願意承擔社會責任。今年,大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服務農村、服務基層,為災區獻一份力、為奧運喝彩的活動中去,通過自己微薄的力量為社會做一點事,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擔當。”楊愛東老師是高校眾多社會實踐指導老師中的一員,他已經欣喜地看到大學生在思想和行動上的變化,現在的大學生變得更加務實,更有奉獻精神,在服務期間他們努力地工作,不求回報。對於他們,是不是應該多一份理解和支援呢?

大學調研報告 篇12

一.調研目的:

打暑假工和做兼職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的首選。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除了賺點小錢,減輕家庭負擔;而且學會接觸各類社會人士,豐富社會經驗;不浪費空餘時間,理論結合實際,也是為今後工作打基礎。

二.調研物件:

三.調研內容:

四.調研結果:

我們是年輕人,我們不可能與世隔絕,也不願成為死讀書的書呆子 ,這是眾多大學兼職生的共同心聲。因此許多大學生都認為兼職實習等是大學生的 輔助品 ,通過兼職、實習等能感受到學校沒有過的壓力和感受,也可以學到在學校學不到的許多寶貴的東西。不論是什麼職業沒有層次,都能在其中學到許多東西,有它的利與弊,有可以汲取的地方與不可汲取的地方,要看本人是這樣看待的了。有的大學生認為只要是有報酬,就算是與自己所學的專業不相符,只要可以令他們接受的工作,可以勝任,他們都會去做。

五.調研結果分析:

後的大學生與80前的大學生大相徑庭,不論是生活環境還是經濟條件,還是自身的價值觀,他們的求學經歷、生活條件、所處社會大環境都相對優越,也沒有經過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們意志往往比較脆弱,克服困難的能力也較差,常常是對社會的要求較高,對自我的要求較低。因此,沒有人選擇反對大學生兼職、打暑期工或實習,大家都認為只要不影響學習能夠積攢經驗可以為以後的工作打基礎。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應當刻苦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運用知識的技能。不能否認有過打工經歷的同學,看起來要比其它同學更成熟、社會適應力更強,但對於學生,社會適應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標,大學期間主要的任務是學業結構的搭建,即知識結構、專業結構的搭建,為了打工影響甚至放棄了專業知識的學習,結果是得不償失的。

如果不能確保自己的學習不受到影響就不要考慮兼職。其中有的大學生表示他們曾在兼職期間,由於學習時間大量減少,最終在期末考試中掛科了,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得不償失.而且免不了有居心叵測的人用兼職的幌子來欺騙涉世未深的大學生,這樣一來,大學生的財產人身安全便得不到保障了。現代社會急需綜合型的人才,它需要你具備專業知識之外,更需要你有良好的實踐動手的能力。畢竟,給我們一本書我們可以記很多知識,可過不了多久我們便會忘記;然而給我們一份工作,我們做好它,留下便是不可磨滅的經驗。畢竟大學生畢業之後,只能做一些與專業知識相關的職業了,而現在選擇兼職打工可為大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更能豐富大學生的人生經歷!他們需要在打工中磨練自己,鍛鍊自己!

六.結果和建議:

通過調研,同學們大都希望在大學期間從事兼職工作,家長們基本同意子女兼職並予以支援。在兼職過程中同學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由於缺乏經驗和社會閱歷,不知如何應對,有些同學還被欺騙過。但也有一部分同學善於交際,能力突出,能夠將兼職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另外,同學們一致認為學校應該成立專門的兼職指導機構,鼓勵指導同學們從事兼職,使大家在豐富課餘生活的同時,既鍛鍊了能力,又獲得了一定的報酬,為以後的就業做好準備。

大學生找到一份兼職工作,尤其是一份令自己滿意的兼職工作,無疑是件好事:一方面,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會使大學生獲得一種心理滿足感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成功體驗;另一方面,兼職是大學生提前融入社會的途徑,可以在兼職工作中鍛鍊自己與人相處、與人合作的能力。高校也應該加強對學生兼職的管理和指導,通過勤工助學中心等完善服務,拓寬兼職的渠道,引導大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和一種正確的方法兼職,使大學生處理好兼職和學習的關係,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做好兼職工作。

大學調研報告 篇13

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傳媒學院

(採風寫生報告)

長途跋涉,繞開一座座山,巨集村——千呼萬喚始出來。

到達巨集村,天色陰霾,偉岸的徽州群山,依偎在山下的小村,安靜的,沉默的。層樓疊嶂,錯落參差,高聳著的馬頭牆靜靜佇立,淳樸而美好。二十多天的寫生也就此拉開了序幕,我開始期待接下來的異鄉生活,迫切想深入瞭解這麼美麗而婉約的古鎮。

其實巨集村最早稱為“弘村”,據《汪氏族譜》記載,當時因“擴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間更為巨集村,取巨集廣發達之意。巨集村位於安徽省黟縣東北部,村落面積19.11公頃,巨集村始建於巨集村建於南寧紹熙年間(公元1131年),至今800餘年。它背倚黃山餘脈羊棧嶺、雷崗山等,地勢較高,常常雲蒸霞蔚,時而如潑墨重彩,時而如淡抹寫意,恰似山水長卷,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被譽為“中國畫裡的鄉村”。

駐足南湖,巨集村一覽無遺,展現在面前。由於巨集村位於黃山西南麓,群山環繞,南湖一池碧水,波光粼粼,綠荷搖曳,鴨群戲水,倒影浮光,水天一色,再借著遠峰近樓,都一起輝映在這一片色彩明豔的湖水中,猶如一幅幽深雅靜、清新明麗的水墨畫。

南湖建於明萬曆丁未年(1607年),巨集村村落經永樂年間到萬曆年間,樓舍連棟,高低錯落,人口繁衍,光靠月塘蓄水已不夠用,又在萬曆年丁末年將村南百畝良田,鑿深數丈,周圍四旁砌石立岸,仿西湖平湖秋月式樣,建成南湖。湖成大弓形,湖堤分上下層,上層寬4米,原來古樹參天,蒼翠欲滴,軀幹青藤盤繞,禽鳥鳴唱,還有垂柳,枝葉婀娜,像臨鏡梳妝的少女,把秀髮灑向湖面水中。湖面綠荷搖曳,鴨群戲水,另有一番景緻。整個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遠峰近宅,跌落湖中,加之樹蔭水深和日光的相互作用,明暗協調,動靜相宜,顯得幽深、雅靜、清新、明麗。南湖歷史上大修三次,1986年重建中堤,造清嘉慶甲戊年秋,吳錫麟遊南湖後,撰文述道:

漫步進入村子,途徑羊腸小道,還有村中名喚月沼的池塘,老百姓也稱月塘,就是所謂的“小牛肚”。巨集村人認為,“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月沼原址原有一天然水眼,一年四季地下水噴湧不息,於天然水眼處建池塘,以蓄“內陽水”,便可達到“錦繡蹁躚,峰倒池塘”之效。於是他們以“月盈則虧”之寓意,將池塘建成了半月形,故名月沼。在月沼的設計上,以四周群山為參照,遠山近水互相假借,非常巧妙的以開闊水面營廣場效果。雖然月沼四周並無太大的空地,但是並不感到空間的侷促,又因為四周馬頭牆高低錯落,與月沼和諧統一,使得這塊水面門浮清波,雲影婆娑,風生水起,如詩如畫。

月沼是泉水和水圳的溶合,它將村中的泉眼和溪水混合使用,兩股活水匯合後,池塘水便清澈流淌,常年不竭。而其應和了巨集村人聚攏風水的意願,活水長流,塘面如鏡,水源景觀與層樓疊院交相輝映;藍天白雲跌落水中,聊天老人,浣紗少婦,戲耍頑童,一幅生動的民俗風情畫卷,展現在人們面前。自此水流巨集村曲折環繞中,疾徐有致,收放自如,月沼自然起到了一個調節的作用,這也是巨集村人的智慧吧

月沼常年碧綠,塘面水平如鏡,塘沼四周青石鋪展,粉牆青瓦整齊有序分列四旁,藍天白雲跌落水中,老人在聊天,婦女在浣紗洗帕,頑童在嘻戲。實際上,月塘四圍成了人們的共享空間,“風俗民情“的露天舞臺,村民自發地聚會期間。塘中鵝舞紅掌,鴨戲清波,空中炊煙氤氳,徽風柔波。這不正是一幅美麗的皖南民俗畫圖嗎?所以有人稱這是穿行在巨集村的老屋內外,仰望柱、枋、樑、檁、椽等構件組成的木結構,樑託、瓜柱、叉手、雀替、斗栱等,鏤雕加工,漂亮的花紋、線腳,裝飾繁複。房屋天井四周的簷下各種撐木構件被雕成各種非常生動的神仙人物、飛禽走獸、戲劇故事,線條流暢,飄逸俊俏,令人眼花瞭亂,美不勝收,歎為觀止。

承志堂,一個倍受遊人稱讚的古建築,建於1855年前後,為清末鹽商汪定貴住宅。磚木結構,全屋有木柱136根,大小天井九個,七處樓層,大小60間,門60個,佔地面積21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全屋分外院、內院、前堂、後堂、東廂、西廂、書房廳、魚塘廳、廚房、馬廄等。還有搓麻將的排山閣,吸鴉片煙的吞雲軒,以及保鏢房、女傭住室、慈廳、小書房等。屋內有池塘、水井,用水不用出屋。前堂是迴廊三間結構,分上下廳,雕樑畫棟,天井四周為錫打水梘,上有南湖書院,明朝末年,巨集村人在南湖北畔建了六所私塾,稱為“依湖六院”。清嘉慶年間(1814年),花了四年的時間,將六院合併重建為一所規模極大的私塾,取名“以文家塾”,又叫“南湖書院”。

書院是一座具有濃厚徽州建築風格的古建築,面積十餘畝,外面與一湖碧水相鄰,裡面有玲瓏的假山,場上有株百年圓柏鬆。書院由志道堂、文昌閣、啟蒙閣、會文閣、望湖樓、祗園六部分組成。“志道堂”是先生講學之場所;“文昌閣”奉設孔子文位,供學生瞻仰膜拜;“啟蒙閣”乃啟蒙讀書之處;會文閣供學子閱鑑四書五經;“望湖樓”為教學閒暇觀景休息之地;“祗園”則為內苑。書院前臨一湖碧水,後依連棟樓舍,粉牆黛瓦、碧水藍天、交相輝映。書院大廳巍峨壯觀,門樓儲存完好,原有“以文家塾”金色匾額,是清朝翰林院侍講、大書法家樑同書93歲時所書。西側有“望湖閣”,捲棚式屋頂,樓窗面臨南湖,上掛“湖光山色”橫匾一幅,登高遠眺,湖光山色,盡收眼底。

歷史上這裡也是官吏文人興會講學的場所,曾任清內閣中書汪康年,民國時期駐英、日公使,代理國務汪大燮幼年曾經在這裡讀過書。

富麗堂皇的承志堂,精巧別緻的平常民居,四季柔情的南湖月沼,巨集村陪伴著歷史已近千年,掩不住的數百年徽州商幫的鼎盛和儒雅,至今有如神韻悠長的樂音絲絲縷縷,依然在今天的羊棧嶺下飄飄蕩蕩,輕輕迴響。只是,昔人已去,水自東流,空留下一隅老屋讓人們在日暮天光的晚霞裡憑弔那一逝不回的古老時光。

大學調研報告 篇14

果汁飲料是以水果為原料經過物理方法如壓榨、離心、萃取等得到的汁液產品,一般是指純果汁或100%果汁,

昆明果汁飲料市場調查報告。果汁按形態分為澄清果汁和混濁果汁。

果汁及果汁飲料類。它的定義為用新鮮或冷藏水果為原料,經加工製成的製品。果汁及果汁飲料類也可以細分為果汁、果漿、濃縮果漿、果肉飲料、果汁飲料、果粒果汁飲料、水果飲料濃漿、水果飲料等9種類型,其大都採用打漿工藝將水果果汁按形態分為澄清果汁和混濁果汁。或水果的可食部分加工製成未發酵但能發酵的漿液或在濃縮果漿中加入果漿在濃縮時失去的天然水分等量的水,製成的具有原水果果肉的色澤、風味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製品。

果汁飲料是指從新鮮水果榨汁而成的一種飲料。各種不同水果的果汁含有不同的維生素等營養,而被視為是一種對健康有益的飲料,但其缺乏水果所有的纖維素和過高的糖分有時被視為其缺點。各種常見果汁:蘋果汁葡萄柚汁奇異果汁 、芒果汁 、鳳梨汁 、西瓜汁 、葡萄汁 、蔓越莓汁柳橙汁椰子汁 、檸檬汁 、哈蜜瓜汁 、草莓汁 、木瓜汁 。

基本種類

果汁、果漿、濃縮果漿、果肉飲料、果汁飲料、果粒果汁飲料、水果飲料濃漿、水果飲料等9種類

營養分析

因為人們一般早餐很少吃蔬菜和水果,所以早晨喝一杯新鮮的果汁或純果汁應該是一個好習慣,補充身體需要的水分和營養。可惜的是人們常常喝一杯牛奶,無法再喝下別的了。要注意的是,空腹時不要喝酸度較高的果汁,先吃一些主食再喝,以免胃不舒服。不管是鮮果汁、純果汁還是果汁飲料,中餐和晚餐時都儘量少喝,。果汁的酸度會直接影響胃腸道的酸度,大量的果汁會沖淡胃消化液的濃度,果汁中的果酸還會與膳食中的某些營養成分結合影響這些營養成分的消化吸收,使人們在吃飯時感到胃部脹滿,吃不下飯,飯後消化不好,肚子不適。除了早餐時外,兩餐之間也適宜喝果汁。

人們喝果汁大多是因為覺得有營養,而且好喝。許多人認為果汁可以代替水果,喝果汁可以補充水果中的營養成分(例如維生素C),特別是應該給不愛吃水果的孩子多喝一些,甚至完全取代飲用水。 但果汁也不能完全代替水果 。

老人和小孩適量少喝點果汁可以助消化、潤腸道,補充膳食中營養成分的不足。

成年人如果不能保證合理膳食,通過喝果汁適量補充一些營養,也算是一種不錯的方法。還有些人不愛喝白開水,有香甜味道的果汁能使他們的飲水量增加,保證了身體對水分的需要,的確也是一件好事。

果汁中保留有水果中相當一部分營養成分,例如維生素、礦物質、糖分和膳食纖維中的果膠等,口感也優於普通白開水。比起水和碳酸飲料來說,果汁的確有相當的優勢。但是大部分果汁之所以 好喝 ,是因為加入了糖、甜味劑、酸味料、香料等成分調味後的結果。

果汁的營養和水果有相當大的差距,千萬不要把兩者混為一談,果汁不能完全代替水果。首先,果汁裡基本不含水果中的纖維素;第二,搗碎和壓榨的過程使水果中的某些易氧化的維生素被破壞掉了;第三,水果中某種營養成分(例如纖維素)的缺失會對整體營養作用產生不利的影響;第四,在果汁生產的過程中有一些新增物是必然要影響到果汁的營養質量的,像甜味劑、防腐劑、使果汁清亮的凝固劑、防止果汁變色的新增劑等;第五,加熱的滅菌方法也會使水果的營養成分受損。因此,對於能夠食用新鮮水果的人來說,整個的水果永遠是營養學上最好的選擇。

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統計報告顯示,國內果汁及果汁飲料實際產量超過百萬噸,同比增長33.1%,市場滲透率達36.5%,居飲料行業第四位,但國內果汁人均年消費量僅為1公斤,為世界果汁平均消費水平的1/7,西歐國家平均消費量的1/4,市場需求潛力巨大。

我國水果資源豐富,其中,蘋果產量是世界第一,柑桔產量世界第三,梨、桃等產量居世界前列。據權威機構預測,到20xx年,我國預計果汁產量可達15160萬噸,人均果汁年消費量達1.2公斤左右。20xx年,預計果汁產量達195 240萬噸,人均年消費量達1.5公斤。近日,我對雲南市果汁飲料市場進行 。

大學調研報告 篇15

一、研究背景(問題及緣由):

“人無信不立”。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加入WTO,國民誠信教育被提到一個重要的議事日程,調查表明,當代大學生對於誠信的觀念有著高度的認知水平,對於社會誠信度評價較低;學生的誠信意識與誠信行為出現背離的現象,反映出對於誠信的認知與誠信觀念的信奉有著較大的差異。因此,針對大學生的誠信現狀、成因,加強對其教育是一個緊迫的、重要的課題。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本次研究的目的在於瞭解大學生誠信問題的現狀及其影響因素,並根據所存在的問題研究根本原因和相應策略。為國家及有關部門解決此問題提供依據和方法。

本次研究的意義在於理論上深入具體闡述大學生的誠信問題,為使此問題得到解決提供理論依據。現實中通過對此次的調查結果的分析和研究,得到相關解決方案,儘快使大學生在誠信方面存在的問題得到解決。

三、研究內容:

1. 在當今社會物慾橫流的衝擊下,假貨充斥市場、詐騙事件不斷等等,丟棄誠信的事件屢見不鮮,人們不禁自覺引發對心靈誠信的拷問,對社會誠信質量的調查,分析並找出解決對策相當必要。大學生作為新生代的青年,也常常被誠信問題困擾,更加迫切地想要進行有關誠信的活動,

2.當代大學生誠信缺失,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大學生所處的環境,不難看出,原因來自三個方面:家庭、學校、社會、制度。

從家庭教育方面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對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其家庭成員的所作所為直接影響其思想意識,直接影響其對於誠信的態度。

從社會大氣候看:雖然黨和國家領導人也非常重視反腐敗,根治社會醜惡現象。xx大就明確提出“依法治國”“以德治國”“政治文明”並寫進黨綱,20xx年還制定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目的是建立公正,廉明的政府,樹立政府的誠信形象,取信於民,以及在全社會建立一種良好的道德風尚。但是地方政府在具體行政過程中往往存在著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的行為,一些地方的假冒偽劣商品、屢禁不止無不與地方政府以及具體的執法部門的護假與打假不力有關係。因此,不誠信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一種社會風氣,如假冒偽劣商品盛行於市場、坑蒙拐騙、強買強賣、許多企業做假賬等。不誠信的人得不到應有的懲罰,而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卻常常受到傷害甚至奚落。因此,“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大行其道,當謊言和虛偽比誠信更適合某種環境並具有更大的生存和競爭優勢時,就必然導致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範圍內不守誠信。如此惡性迴圈,導致不誠信的歪風愈演愈烈。另一方面,新聞媒體某些不正確的輿論導向和一些粗製濫造的電視劇場面,對青少年學生起了間接的教唆作用,再一方面,整個社會對傳統道德教育的忽視,以及我國與市場經濟相配套的信用體系不夠健全;甚至說還基本上沒有建立起來,客觀上也對一些不誠信行為起了縱容作用;社會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當今轉軌社會的複雜性,別說正處於身心趨向成熟的大學生,就算是許多成年人也很難抵禦來自多方面的誘惑和誤導,這些無不對青年學生的誠信等道德教育產生不良的負面影響。調查報告範文

學校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也是直接而有力的。誠信教育的實施方式和力度對學生的誠信觀的形成是至關重要的。許多人對我們的學校德育不無幽默的說:“我們的德育是倒金字塔的,幼兒園進行共產主義教育;國小進行社會主義教育;中學進行集體主義教育;大學進行文明禮貌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這說明一直以來我們的學校道德教育都沒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因此而導致大學生存在“誠信”等道德問題先天不足。再則高校德育看似非常重視,但存在著一是“說起來重要,忙起來次要;做起來不要”的現象,在實際操作中往往雷聲大,雨點小,甚至存在簡單化、片面化、表面化的現象,上級檔案下來、文明校評估轟轟烈烈搞一陣,沒有持之以恆,因此,沒有辦法內化為大學生的習慣行為,二是各級各類學校只重視高層次的道德理想教育,調子定的太高,學校德育與社會現實嚴重脫節,存在假、大、空的現象,而對“誠信”等基礎性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傳統道德規範的教育重視不足;三是各個學校在各種的評估、檢查、招生宣傳、處理學生、師生評優、評先、學術研究、教學等方面也存在造假現象或雙重標準,四是許多老師沒有把教書和育人有機結合,同時有些教師自身也存在的誠信問題,要求學生一套,自己做又一套,(如遲到、早退)這種雙重人格的現象不能很好的為人師表,這些都導致是導致我們的學生誠信缺失或教育不力的原因。調查報告範文

四、調查範圍,

地點,調查物件及分析單位

調查範圍:**部分在校大學生,地點:農大校園,調查物件及分析單位:**部分在校大學生

五、研究方法:

(一)抽樣方法,過程:簡單隨機抽樣與分層抽樣相結合

(二)資料收集方法:發放問卷調查

(三)資料分析方法:SPSS軟體分析

研究框架:研究假設:我們假設當代大學生誠信不足問題相當嚴重。概念界定:我們這樣界定大學生誠信與否:相信他人和自己誠實守信同時具備成為誠信,一方面不足成為不成信。

樣本抽樣方法:1.樣本:部分在校大學生。2.資料收集方法:問卷法和訪談法相結合的方法。3.分析資料方法:人工統計法和運用相關分析軟體進行分析。

六、問卷分析

從問卷調查結果來看絕大多數同學都認為誠信是中國優良的光榮傳統,他們都希望並且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個有誠信的人,但在實際的學習生活中只有57%左右的同學能真正做到,說明同學在誠信態度上是持肯定意見的,但是就是實際生活中真正做是有一定難度的,這不得不一起我們注意啊。

關於如何看大學生不文明、不道德、不規範行為時,55%的同學認為他們對此表示反感或是無奈,82%的同學能意識到並且做到遵守道德規範,但仍有18%的部分同學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不文明、不道德給別人生活或是學習帶來了諸多影響。在金錢與利益面前,同學們的思想道德與誠信程度出現了情況,在評優時自己是否會通過不良的不正當的關係是自己從低等的獎學金變成高一點的獎學金,有18.5%的同學選擇了會的,這讓我們寒心呢,更是擔憂呢,有了折中情況的出現是我們不想看到的。面對食堂人員多找錢了,有39%的同學表示不會回去找工作人員的,一走了之啊,61%的同學選擇會給送回去的,但是隻有更少的人會懷著高鄉的心情給送回去的。在遇到假錢時,只有10%的同學會表示銷燬,剩下的差不多都是要花出去啊,認為我都被騙了,我也去騙別人啊,反正不能讓自己吃虧啊。可見,在金錢面前同學們的誠信是有些禁不住誘惑的,讓我們深感擔憂啊。

那麼為什麼大學生誠信會缺失呢?大學生誠信的缺失,實際上是社會、家庭、學校誠信缺失的一個縮影。導致大學們誠信缺失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外部環境欠缺

一方面是來自傳統文化中的一些負面影響。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最可貴的精神遺產。在漫長的中華文明發展史上,雖然形成了諸如"言必行,行必果"、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大學生們的誠信觀念。另一方面是來自現實社會中的一些負面影響。如政治領域中的貪汙受賄、買官賣官、數字政績等,經濟領域的製假售假、坑蒙拐騙、偷稅漏稅等,文化領域的泡沫學術、假文憑、虛假文風等,人與人之間的虛假人情、互不信任等等,總之,從國家信用到金融機構信用,從企業信用到個人信用,幾乎都淪落到被質疑的境地。社會誠信的缺失必然影響到大學生誠信的缺失。

2、學校教育滯後

一是重視不夠。普遍存在重智輕德的現象,德育工作依然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許多中國小校把政治、歷史、地理等人文課程放在了副科的位置。在大學階段,德育工作的地位有所上升,但也有不少大學忽視德育教育,仍以分數論成敗。二是方法簡單,內容單一。不少學校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片面強調政治上的忠誠,而忽視基本誠信品質的培養,片面強調理論灌輸,而忽視實踐教育和大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三是學風不正。當前,商業潮流也已湧入了大學,不少學生甚至教師都難以自控,很難靜心進行學習研究。

3、家庭教育乏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教育的根本是品德教育,誠信教育是品德教育中的一項基礎內容。當代大學生絕大多數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出生的獨生子女,然而他們的家庭誠信教育狀況不容樂觀。很多家長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視或根本不進行道德品質方面的引導;少數家長全然不管孩子,任憑孩子自由發展;有的家長對孩子的不誠信行為不但沒有及時制止,還起了教唆的作用;作為獨生子女,由於父母長輩的過分溺愛,很容易產生以自我為中心",考慮更多的是別人應該為我作什麼,很少考慮我應該做什麼,更別談什麼社會責任與社會價值了。同時,從小缺乏兒童夥伴,離群寡居,容易形成不合群、自私、膽怯、不關心同伴等不良心理。這些都是影響學生誠信品質形成的不利因素。

那麼當代大學生誠信缺失的主要表現及其危害又都有那些呢?

第一,弄虛作假嚴重。一是考試作弊屢禁不止。大學生考試作弊已經是普遍的不爭的事實,而且作弊者隊伍越來越龐大,手段也越來越先進,不少地方還出現了以賺錢、營利為目的,有組織、有中介的"職業槍手"隊伍。二是學術抄襲司空見慣。為了在雙向選擇的就業競爭中找到好的歸宿,不少大學生在個人履歷表上大做手腳。於是招聘會上人人都是優秀班幹部、三好學生,人人都有一疊榮譽證書,人人都有一流的外語和計算機水平。

第二,信用意識缺乏。一是騙貸逃貸。據調查,國有商業銀行國家助學貸款壞賬比例高達10%,遠遠高於普通人1%的比例。由於壞帳率過高,今年4月全國已有100多所高校被銀行列入暫停發放助學貸款的"黑名單"。更有甚者,少數大學生隱瞞家庭真實情況。二是拖欠學費。惡意欠費現象在許多高校普遍存在,所欠金額每年都在遞增。

第三,人際關係淡漠。由於缺乏真誠與信任,於是沉迷於網路虛擬世界,而不願意在生活中與人交往者有之;背地造謠中傷,人際關係的淡漠,容易導致學生孤僻、冷漠、緊張、不合群、缺乏責任感,引發心理疾病,不利於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發展,使學校的不穩定因素加大。

所以建議全省高校都要逐步建立起大學生信用檔案,“信用記錄”是大學生誠信檔案的重點,主要考察學生在校期間國家助學貸款還款情況、學雜費繳費情況、違反校規校紀情況、勤工助學情況、盡相關責任義務情況及履行承諾情況,以幫助大學生信守自己的諾言,履行自己的職責。學生檔案由學校學生管理部門統一管理,供所在院校、就業單位以及各金融機構查閱,從制度上約束大學生的信用風險,這一點我們學校,特別是我們管理系已經開始實行了,這在遼寧省也是第一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