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專題 > 熱點專題

黨建講話稿(通用17篇)

欄目: 熱點專題 / 釋出於: / 人氣:3.1W

黨建講話稿 篇1

近年來,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始終堅持將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絡群眾優勢,以黨建帶扶貧、以扶貧促黨建,推動脫貧攻堅取得明顯成效。

黨建講話稿(通用17篇)

強化組織引領,凝聚脫貧攻堅向心力。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一線指揮部”作用,建立健全村級黨組織書記和村級後進黨組織定期分析研判、動態跟蹤監管機制,開展村“兩委”班子大研判、後進黨組織大排查大整頓,調整村“兩委”班子6人,排查村級後進黨組織13個。圍繞脫貧攻堅夏秋攻勢,重點圍繞興辦一批村辦企業、發展壯大一批村級集體經濟、培育一批以村民自治改革為核心的“志智雙扶·感恩奮進”思想扶貧示範點、規範建設一批村級活動場所、預選培養一批村級後備幹部“五個一”活動,切實發揮好村級黨組織在產業發展、村民自治中的組織引領作用,推動基層黨組織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領路人。

聚焦盡銳出戰,激發脫貧攻堅原動力。堅持發揮組織優勢,統籌各方力量,推動幹部人才下沉,有效助力脫貧攻堅。圍繞“七個一”精準方略助推脫貧攻堅,以村為單位,統籌整合幫扶單位和部門幫扶幹部、駐村幹部、鎮村幹部、農村黨員、農村致富帶頭人,組建村級脫貧攻堅專班。以組為網格單元,組建網格攻堅工作組,把幫扶幹部和農村黨員集結到脫貧攻堅最前沿,真正做到盡銳出戰、全員出擊,切實將攻堅陣地推進到各個村網格、深入到每家每戶,構建起了橫向到邊、縱深到底的攻堅組織體系。同時,整合省、州、縣農業專家資源,建立縣級產業扶貧技術專家庫,組建“鎮黨委副書記+科技副職+科技特派員+農工+林業+水務”等專家和技術員組成的11支農業特色專家工作組,派駐各鎮(鄉、街道)開展技術巡迴指導;選派77名技術專家定點聯絡服務全縣69個貧困村現有主導產業,著力解決貧困群眾缺乏技術等一系列問題,有效增強群眾致富能力和信心。

發揮產業帶動,增強脫貧攻堅支撐力。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主攻方向,以黨建引領產業扶貧,以產業發展增強造血功能,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積極探索“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合作機制,在拉關村建成毛南生態黑豬放養中心,幫助貧困戶穩定獲得訂單收益,與貧困群眾簽約,由貧困戶自己買黑豬來餵養,餵養9個月後,合作社按20元每斤毛豬價向貧困戶保價收購進行集中生態放養,實現村級黨組織、貧困戶多方受益良好發展態勢,催生了“鐺鐺”工作法,既喚醒了黨員黨性意識,又敲響了一條致富產業鏈,更催生了群眾自發自強的內生動力。甲茶鎮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以招商引資形式引進一家有多年百香果種植與經營經驗廣西企業入駐,通過土地流轉示範種植並帶動農民專業合作社及貧困戶發展種植1000畝百香果,帶動合作社種植200畝。

黨建講話稿 篇2

“建制度”:堅持上級要求與本地實際相結合,建立健全意識形態工作制度機制。郴州市依據中央、省委關於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的有關要求,結合實際,建立“兩大類、十八項”工作制度機制體系,解決意識形態工作“誰來管”“怎麼管”的問題。建好九項意識形態工作執行機制,即主體責任定期報告、聯席會議、分析研判、輿情風險評估、重大問題處置、情況通報、教育培訓、督查考核、問責等九項機制。細化九項陣地管理制度,即:突發事件新聞應急處置、媒體記者採訪接待管理、新聞釋出申報審批、社科理論類論壇備案審批、社科團體和資助研究專案管理、重大網路輿情應急處置、新媒體登記備案、新媒體管理巡查、網路意識形態工作問責等九項制度。各縣市區委、市直各單位黨委(黨組)對照要求,結合本地本單位實際建章立制,進一步把意識形態工作責任細化、量化、具體化。如宜章縣出臺了《宜章縣基層黨組織落實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工作指南》,永興縣制定了《永興縣意識形態工作權利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彙編》等。

黨建講話稿 篇3

近年來,山東青島市城陽區惜福鎮街道黨工委立足建設“陽光城陽”,從社群和家庭入手,圍繞加強社群“當家人”隊伍建設這1個核心,實施10項舉措,打造了“1+10”體系的“惜福·家”品牌,引領和帶動社群“兩委”班子、黨員幹部群眾共建共治共享“陽光家園”,為實現社群柔性治理作出了有益探索。

在打造“惜福·家”品牌過程中,惜福鎮街道堅持突出“1個核心”,注重選優配強社群“當家人”隊伍。在今年初進行的社群換屆選舉中嚴把資格關、程式關、紀律關,確保沒有出現一例“13種不得情形”的人當選,特別是注重選拔黨性強、能力強、善協調、會服務的黨員擔任社群黨組織書記,並跟進加強崗前培訓,樹立規矩意識和爭先意識,使新入職社群“兩委”成員在工作中呈現出比學趕超、勇爭一流的幹勁,一舉奠定社群三年平穩發展主基調。傅家埠、書院、西葛等以前的軟弱渙散社群,社群黨組織帶領“兩委”班子主動化解積案、拆除違建、整治市場、整修道路,成為後進變先進的典型社群。

此外,該街道社群黨組織圍繞“家”字做文章,積極創新10項舉措,使社群治理呈現新氣象。“立家規”,健全居規民約及社群各項管理制度,以規矩立方圓;“亮家底”,將社群事務和資財置於陽光下晾晒;“理家財”,社群研究拓寬增收渠道,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拉家常”,幹部走街串巷、田間炕頭,與群眾拉呱溝通,傳播黨的思想,摸清社情民意;“議家事”,完善社群民主議事,社群“家務事”在陽光下讓群眾廣泛參與討論、決策;“正家風”,倡樹家風典型、傳遞社會正能,樹立陽光心態;“美家園”,加強環境整治,守護綠水青山,共建陽光家園;“保家安”,夯實基層綜治基礎,守護社群平安和諧,提升居民安全感;“幫家人”,加大扶危濟困力度,讓“陽光”溫暖千家萬戶;“閤家歡”,廣泛開展文體活動,共享陽光生活,共生滿城陽光。

黨建講話稿 篇4

“學制度”:創新方式手段,推動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要求入腦入心。制度要入腦入心,基礎在“學”。郴州市把學習意識形態工作制度機制納入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必學內容、黨校主體班教學內容、黨員幹部教育內容和幹部理論考試內容,推動廣大黨員幹部學懂弄通做實。開展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督導旁聽,檢查意識形態工作學習情況。市委黨校推出《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導權》等課程,對主體班學員進行輪訓。組織開展“黨委(黨組)書記談意識形態工作”經驗交流活動,在市直新聞媒體開闢專欄,邀請縣市區委書記和市直單位黨委(黨組)書記交流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的經驗,探討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的方法對策。組織編創了《意識形態工作漫畫書》和《意識形態應知應會100題》兩本“口袋書”,將意識形態工作“是什麼”“怎麼幹”“如何追責”等基本問題講清楚,讓廣大黨員幹部方便學、看得懂、記得牢。

黨建講話稿 篇5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北方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黨委始終牢牢把握堅持黨的領導這一重大政治原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切實把加強政治建設、嚴明政治紀律作為黨建工作的首要任務,緊緊圍繞三個著力點,以黨建促科研、促發展,不斷增強企業活力、影響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實現了黨的建設和企業發展的良性互動。

在思想政治工作上著力

抓好理論武裝頭腦工作。堅持全覆蓋開展理論武裝和政治紀律教育,與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緊密結合,把理論武裝和政治紀律教育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緊密結合,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加強政治建設、嚴明政治紀律”主題宣傳教育月活動的重要內容,通過黨委(擴大)集中學習、專題研討和黨課等形式,推動黨員幹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兩個維護”,做到“四個服從”。

抓好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工作。院黨委研究制定《黨委工作規則》,根據機構調整及時跟進黨組織設定和黨務人員配備及相關保障。全面實施“黨組織強基工程”,根據巡察發現問題強力推進支部工作規範化標準化,從規範基層黨支部基礎工作入手,嚴格貫徹執行《規則》,落實黨內政治生活各項規定,督促黨支部抓好“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的落實。堅持從政治高度來要求、約束和激勵黨員領導幹部的言行,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提高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

抓好意識形態工作。把意識形態工作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黨委重要議事日程,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做到與中心工作緊密結合,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真正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堅持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和“把一切獻給黨”的人民兵工精神,不斷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凝神聚氣。

在幹部隊伍建設上著力

強化領導幹部管理監督。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嚴把選人用人政治關、廉潔關。嚴格黨風廉政談話制度,突出把握政治要求和紀律要求,每年對中層以上領導人員開展集體或個別談話200人次以上。組織開展廉潔風險防控專項調研,大力推進廉潔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僅20xx年就修訂和新訂製度17項,今年又對基本管理制度進行了全面清理和修訂,有效防止和遏止了違規違紀行為的發生。

強化領導幹部責任擔當。圍繞提出的“四鐵”要求打造幹部隊伍,組織開展“政治品質看齊工程”,引導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傳承“紅色基因”,保持政治定力、提升政治自覺。組織開展“提升執行能力我先行”的專題研討,教育引導領導幹部牢固樹立“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反應迅速、務實高效”的執行理念,有效提升領導幹部的盡責擔當意識。

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上著力

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制定兩個責任清單,明確責任內容和履責要求。結合班子成員分管業務,明確12個方面14條“一崗雙責”個性化內容,印發“一崗雙責”要點,層層簽訂個性化責任書,逐級下壓,做到“兩個責任”和“一崗雙責”具體化。建立黨委、紀委主要領導督導“兩個責任”落實情況制度,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落實情況雙報告、領導幹部述職述廉和日常監督檢查等制度,進一步強化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落實,堅決防止和糾正執行紀律寬鬆軟的問題。

落實紀委監督責任。把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作為紀檢監察部門日常監督的首要任務,及時發現問題,做出處理。突出巡察監督的作用,強調發現問題要到人到事。始終把問題整改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不僅要堅決整改,而且要長期盯住,經常“回頭看”,避免整改工作避實就虛、邊改邊犯。

黨建講話稿 篇6

政治素質是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的必備素質。而政治素質難以衡量,一直是幹部選任工作的一個難題。日前,山西太原市委組織部出臺《太原市幹部政治素質考察評價辦法(試行)》,正向、反向各設定20條評價標準,加上多角度綜合考察,力求更“逼真”地描繪出幹部的政治素質“畫像”。

“能善於從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中甄別資訊,查詢隱患,運用各種手段妥善化解各種政治風險”“政治站位不高,不善於從政治上看問題,把政治和經濟、技術、業務工作割裂開來甚至對立起來”……太原市圍繞政治忠誠、政治定力、政治擔當、政治能力、政治自律5個方面,結合黨章、黨規黨紀和實際重點工作,正向、反向各設定了20條此類評價指標。具體來說,幹部的政治素質考評,採取實名測評的方式,結合幹部的政治表現分別列出相應正向、反向清單進行正反比對,正向賦分、反向扣分,最終形成幹部政治素質測評分值。

同時,太原市委組織部把年度綜合考核、日常近距離考核、選人用人“一報告兩評議”、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抽查核實結果等統籌起來,綜合研判幹部的政治素質;堅持一線介入考察,緊盯在脫貧攻堅、區域經濟轉型發展、掃黑除惡等重點工作的關鍵節點上幹部的政治表現,力求深入實際、全面把握幹部的政治素質。黨委(黨組)對選任幹部的政治表現、廉潔情況出具“雙鑑定”,黨委(黨組)書記、紀委書記(紀檢組長)“雙簽字”,發揮黨組織審查把關作用;完善幹部監督聯席會議工作機制,建立幹部政治表現日常管理臺賬。通過這樣“多考合一”的方式,實現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考評幹部的政治素質。

《辦法》提出,黨委(黨組)要結合幹部“一貫”與“一時”的表現,綜合分析研判、集體研究確定幹部政治素質,考察評價結果將與幹部教育、管理、獎懲、使用結合起來。

黨建講話稿 篇7

【基層實踐】

“沒想到社群會出現這種帶有老成都韻味的市集。”日前,家住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沙子堰東巷的周女士說,晚飯後帶著孩子跟爸媽下樓逛“芳草·玉林市集”成了她的別樣生活方式。在這裡,她重新找回了童年時逛夜市的樂趣,也感受到了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所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

沙子堰中巷離歌曲《成都》中的“玉林路小酒館”僅有幾百米距離,時尚氣息濃厚,是成都城市文化的一個代表地。20xx年以來,該社群充分發揮區域大黨建工作平臺優勢,通過實地調研、徵求黨員群眾意見、座談走訪、發動轄區單位和商家店鋪參與等形式,調動轄區企業單位共同參與建立“芳草·玉林市集”,每月一次集中展銷瓶中沙畫、掛毯編織、鮮花飾品等各類原創手工製品,把“玉林西路—沙子堰中巷”打造成充滿老成都記憶的特色老街。

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成都高新區堅持“大黨建、大聯動、大服務”理念,以園區、街區、社群“三區聯動”舉措積極破題,促進社群治理邁向了更新境界、社群品質邁向了更優層次、居民生活邁向了更高水平。

黨建、產業“同頻共振”,黨組織凝聚力不斷增強

在成都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不斷聚集,創新活力迸發,人才吸引力與日俱增。隨著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迅速發展,人口大量流入,給城市基層黨建提出了新課題新任務。

“我們構建起以立體織網為特色的組織聯接體系。”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傳統領域,橫向組建街道“大黨工委”、社群“大黨委”,縱向構建“區—街道—社群—小區—樓棟”五級組織聯動體系,促進黨的組織體系向微觀延伸;在新興領域,推動成立“交子驛站”等13個園區綜合黨委,並依託產業鏈建立10個行業(產業鏈)黨組織,確保黨的組織縱向貫穿於各行業、各領域。同時,成都高新區積極試點招聘黨建指導員,下沉至重點園區、企業指導開展工作。

在創業者和企業雲集的蜀都中心、中航國際中心,成都高新區設定了樓宇社群工作站和黨群服務中心,整合周邊多個活動場地,實現服務站陣地、活動場地“一室多用、一片區多樓宇共享”,並將黨建、人才交流、就業、法律等服務下沉,由樓宇工作站“接單”、街道黨工委“回覆解答”,為樓宇及周邊企業等提供服務。

黨建引領發展、服務發展,黨的凝聚力不斷增強。20xx年,成都高新區轄區內有104家企業單獨建立起黨組織,45家非公企業著手籌建黨組織,二十餘家企業的多名高管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實現了黨建、產業“同頻共振”。

有效整合資源,把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和服務優勢

成都高新區經濟發展迅速,生活節奏快。如何將商業發展與居民生活需求有機結合,讓居民們在社群享受優質的服務、便利的生活?桂溪街道永安社群進行了積極探索。

20xx年4月14日,一場匯聚了不同商家和居民的社群互動活動在永安社群舉行。不同的商家聯盟在活動中展示著自己的風采:醫藥聯盟手把手教學,讓“社群小小醫生”們學習測血壓、量體溫等基本醫療知識,為社群居民的健康保駕護航;金融聯盟帶領“社群小小銀行家”們學習金融知識,讓家庭理財從小做起……此次活動加深了社群居民與社群商家的交流,形成了一個商、戶全方位交流的大型社群資源平臺。

永安社群常住居民3.1萬餘人,是集高檔商住樓盤、大型企業、金融機構、機關事業單位於一體的新型城市社群。這些單位雖然同在一個社群,但彼此之間少有直接聯絡。成都高新區組建的街道“大黨工委”、社群“大黨委”和五級組織聯動體系,不斷豐富協商共治、服務聯動等組織聯結載體,有力促進了資源整合。

據統計,高新區構建以共建共享為特色的治理聯動體系,召開各類區域聯席會議,推動社群黨組織與駐區單位簽訂服務專案書309個,梳理“雙向領辦”服務專案清單250餘個,把黨的組織優勢有效轉化成了治理和服務優勢。

建強社群黨組織戰鬥堡壘,推動工作重點向基層下沉

20xx年11月19日,隨著肖家河街道興蓉社群興蓉北街1號院院落黨支部的成立,街道159個院落實現黨的組織100%全覆蓋。黨支部將健全完善院落細胞組織,充分發揮黨員在院落治理中的作用。

健全完善“區黨工委+街道黨工委+社群大黨委+小區(院落)黨支部+樓棟黨小組”五級組織體系,持續推動黨的組織體系和工作重點向基層下沉、向微觀延伸,是成都高新區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重要舉措。目前,成都高新區已實現街道小區(院落)黨的組織全覆蓋。

幾年前,興蓉社群就開始探索構建院落黨支部(小組)、議事會、院委會。社群將黨支部(小組)建在院落,由黨組織引導居民通過居民代表大會行使民主權利。興蓉社群給每個院落製作了一枚“院落公章”,將親屬關係、婚姻關係、收入情況、就業情況、低保評議、住房保障申請評議等多種社群證明材料認證許可權下放給院落議事會,同時還賦予院落收集民情民意、提議權、自治事務決議權等權利和義務。

髒、亂、差曾經是困擾肖家河街道的難題,為破解這道難題,街道積極引導居民主動參與社群建設和管理。比如,興蓉社群堅持社群黨委引領、院落支部主導,自治理念更加受到居民的認同,群眾主體作用得以充分發揮,逐步形成了“小事不出院落,難事不出社群,大事不出街道”的格局。

建強社群黨組織戰鬥堡壘,極大改善了社群的治理水平。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已建成小區(院落)黨組織443個,平均每個黨支部服務24名黨員。同時,20xx年升格23個社群黨委,社群黨的組織架構進一步細分優化,“兜底”功能進一步強化。

黨建講話稿 篇8

“作為村黨支部書記,一名老共產黨員,私自將個別親戚朋友納入易地搬遷貧困戶並享受了國家的扶貧政策,這種優親厚友的做法是嚴重違紀違規的,是十分錯誤的……希望大家以我為鑑。”這是四川省平昌縣馬鞍鄉黃梁村原黨支部書記魏某某在該村支部黨員大會上所作的檢討。全村黨員幹部及部分鄉鎮幹部50餘人聆聽了一堂村“兩委”幹部違紀違法案件警示課,讓在場的每一位黨員幹部深受觸動。

近年來,平昌縣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積極探索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從農村黨員幹部違紀違規案中選取典型案例,強化教育引導,避免“小病”釀成“大患”。常態化開展警示教育到村(居),讓違紀黨員現場作檢討、執紀人員結合案情宣講紀律、案發地黨委負責人深度剖析,可達到以案明紀、以案施教的效果。

“將警示教育前移到村(居),走進基層黨員、普通百姓中間,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可以真正做到‘處分一個,教育一片’,切實把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平昌縣紀委監委宣傳部負責人表示。

截至目前,平昌在全縣各鄉鎮已舉行村級黨支部警示教育會50餘場次,受教育黨員幹部近5000人次。

黨建講話稿 篇9

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河北在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領域,堅持系統思維,創新構建“紅色座標系”,以“點”固基礎,以“線”促提升,以“面”造聲勢,形成點線面結合、全方位、立體化的非公黨建工作格局,有力推動了全省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高質量開展。

點:注入紅色基因,發揮黨支部作用

河北在推動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中,牢牢把握黨支部這個基本點推進工作、服務群眾、解決問題,讓“紅色基因”產生“紅色動力”。

走進位於遷西縣的河北瑞兆鐳射再製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塊標語牌:“黨指引方向,黨給我力量”。總資產3.8億元,擁有20項自主研發的國家專利技術,效益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這家8人起家的小廠如今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機電再製造技術服務企業。

作為民企,瑞兆的發展祕訣何在?一條很重要的經驗就是堅持以“黨建強”促“發展強”。自20xx年成立以來,公司始終堅持“立足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思路,把黨建工作作為企業發展的“助推器”。時至今日,瑞兆不僅順利完成技術轉型升級,還建成了華北地區唯一一間高速動平衡檢測車間,專業技術實力更是一舉邁入國內領先行列。

線:上下兩標尺,以督導“保底線”,以培訓“提上限”

為提升全省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質量,河北探索總結出兩大有效抓手,形成上下兩條“紅色標尺”:一是以督導“保底線”;二是以培訓“提上限”。

省委組織部採取明察暗訪形式,每季度集中一週時間對“兩新”組織黨的建設實地督導,目前已檢查了13個市、118個縣(市、區),340個鄉鎮(街道)、523個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

根據督查情況,通報批評了65個縣(市、區)。針對督導檢查發現的“兩新”臺賬資訊失真、黨組織作用弱化、出資人(負責人)不重視、虛報瞞報、漏統錯報等6大類問題、10餘條具體問題,督促整改,對症下藥。對工作不重視、舉措不力、責任不落實的,直接約談市委組織部和縣委負責人。目前,已約談市縣“兩新”工委書記25人、縣委常委組織部長8人、市委常委組織部長1人。

另一方面,以五期省外示範培訓班為抓手,提升基層黨組織書記工作水平。今年4月中旬至5月下旬,河北分五期培訓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書記和黨建指導員500多人,培訓共安排觀摩點32個,經驗交流和分組討論22場次,堅持把課堂搬到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讓學員聽實事、觀實地、感實效、學實招。

面:聚點成面,從“一個紅”到“片片紅”

聚星火之功,成燎原之勢。今年以來,河北省從省、市級黨建示範點起步,輻射帶動周邊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把“點”上的優秀做法轉化為“面”上的規模效應,達成“聚點成面”的輻射帶動效果。

石家莊將已有的非公黨建示範點連點成線成面,集中打造一批貫穿主城區地理空間、融入產業分佈的非公黨建“紅色示範帶”,將紅色基因融入城市發展、融入百姓生活。“紅色示範帶”主要集中在繁華商業中心地帶,然後將每條示範帶建設分解成若干個示範點的建立,以黨建示範帶範圍內的省、市級示範點為核心,利用黨群服務活動中心、開放式組織生活基地等陣地,構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工作互幫的區域性黨建共同體。

今年初,一份張家口市“星級”黨組織名單新鮮出爐:全市16家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被評定為“四星級”,73家被評定為“三星級”。張家口市將以“評星晉級”活動為抓手,通過3年時間,培育400個市級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星級示範群”物件,並通過市級示範帶動和縣(市、區)、鎮街“小叢集”聯動,努力促進全市非公黨建水平的整體提升,推動全市非公黨建從“一個紅”到“片片紅”。

黨建講話稿 篇10

近年來,湖北省神農架林區黨委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工作,選優領導班子、建強基層黨組織、夯實基層基礎,充分發揮黨組織在抓脫貧攻堅中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絡群眾的優勢,凝心聚力抓黨建,全力以赴促脫貧。

強化政治引領,築牢脫貧攻堅思想定力。擺脫“思想貧困”,是扶貧攻堅的首要任務。近年來,林區黨委深入學習研討相關政策,結合“新時代湖北講習所(神農架)”,舉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輪訓班、村主職幹部培訓班,深入開展專題研討,堅定脫貧信心。黨委常委帶頭深入聯絡村講黨課、過黨日,帶動領導幹部深入城鄉基層、專案工地、扶貧一線開展面對面政策宣講,結合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和“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各級黨組織深入宣講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脫貧致富典型,激發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健全完善“三會一課”“四議兩公開”制度,落實脫貧專案、產業發展等重大事項村級民主決策程式,確保各項舉措黨員事先討論、事中帶頭、事後支援。

建強基層堡壘,激發脫貧攻堅組織活力。要想脫貧致富,支部建設是關鍵。堅持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相統一,加強支部示範化和標準化建設,每個鄉鎮打造一條黨建示範線。實施“聯鄉包村”“一村一策”,大力實施土地流轉、山林增收、光伏發電、服務創收、鄉村旅遊等發展模式,培植穩定增收的有效途徑,不斷增強貧困村黨組織的發展能力和服務能力。

推動重心下移,凝聚脫貧攻堅工作合力。始終堅持人往基層走、資源往基層傾斜,凝聚各方合力扶真貧、真扶貧。選派機關“一把手”任“第一書記”、優秀幹部任“第一書記”助理全覆蓋,出臺脫貧攻堅職責落實辦法和管理辦法,健全管理機制。實行“第一書記”承諾制和辦實事專案制,推動脫貧攻堅與基層黨建專案緊密結合、深度融合。推動79個機關與67個村“結對共建”,每名在職黨員聯絡1-5戶貧困戶,每名機關黨員幹部平均為基層辦實事好事20餘件。結合“兩新”組織黨建“百日提升行動”,深入開展“支部+企業”幫扶活動。神農架生態酒業有限公司在新華鎮龍口村建立紅高粱育苗基地,免費交給貧困戶栽種植,收穫後以保底價收購,有效穩定貧困戶收入。實施“能人迴歸”行動,聘請外出能人任村“名譽書記”“發展顧問”。實施“雙百人才”計劃,強化智力脫貧力度。推動黨員帶頭帶領致富,發揮先富黨員的幫富作用。

抓牢骨幹隊伍,強化脫貧攻堅核心引力。富不富看支部,強不強看“頭羊”。始終把選好配強帶頭人作為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關鍵抓手。落實鄉鎮幹部“崗位在村、陣地在村、責任在村”機制,嚴格控制鄉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任期內職務調整,做到不脫貧不脫鉤、不調離。建好村級扶貧帶頭人隊伍,結合村“兩委”換屆做實“一村一策”,把政治過硬、群眾公認的優秀同志提前調整到位,多方培植村幹部隊伍源頭活水。統籌社會各類扶貧力量,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畢業生補充”行動,公開選聘23名大學畢業生任村級助理,帶動鄉村本土人才迴歸和振興本土人才。

加強激勵保障,增強脫貧攻堅內生動力。堅持在樹立基層導向、落實政策待遇上下功夫,把基層幹部推動脫貧攻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落實談心談話制度,林區黨委書記和分管領導定期與鄉鎮黨政正職談心談話,鄉鎮黨委書記定期與村主職幹部談心談話,主動為他們排憂解難、堅定信心。建立村幹部待遇三級保障制度,嚴格落實村幹部養老保險、意外傷害保險、集中體檢、離任村主職幹部生活補貼等政策,激發幹事創業積極性。

黨建講話稿 篇11

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定位於純網際網路食品品牌的企業,現有員工3500餘人,平均年齡24.5歲,是全國最年輕的電商團隊。公司黨委成立於20xx年8月,現有黨員193名。近年來,公司黨委結合電商企業和青年黨員的實際特點,以“文化業務雙代表、快樂黨建紅松鼠”為主題,積極探索“網際網路+黨建”,紮實推進企業黨建與企業發展互促共贏,先後榮獲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省級“雙強六好”非公企業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一、組織建在“線上”,讓黨組織活動“e”起來。針對網際網路企業黨組織活動召集難、集中學習開展難的問題,公司黨委積極運用“網際網路+”理念,把組織建在“線上”,使黨建活動方式通過網路得以拓展。一是組織O2O。契合網際網路企業員工年輕化、知識化、工作生活資訊化特點,把“智慧黨建”理念引入企業黨建中,同步建立線上黨組織和線下黨組織,研發運用“松鼠黨建雲平臺”,建立公司“網路黨委”,實現“線上黨建”與“線下黨建”有機結合,受到了公司黨員的普遍歡迎。二是活動便捷化。雲平臺為企業每名員工設立專門賬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均“一人一號”,線上即可進行學習、重溫入黨誓詞、聆聽黨課等。同時,把“三會一課”等開在網上,實現靜態學習與動態互動相統一。圍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等主題,每日在平臺刊發黨員職工學習心得體會和微感悟,並組織開展了多場交流研討。三是聯絡全天候。有效整合企業黨員QQ群、微信群等,及時推送黨建“小貼士”,將黨內新聞和實時資訊點對點發送給黨員,有效拓展了黨員日常教育的途徑,打破了部門、層級之間的藩籬,讓黨員隨時接受黨組織的教育,實現了黨組織與黨員、黨員與黨員之間的緊密聯絡、頻繁互動。

二、形象樹在崗位,讓黨員意識強起來。為破解企業黨員身份意識弱化、教育管理難的問題,公司黨委開展“三爭當”活動,努力把黨員培養成骨幹、把骨幹發展成黨員,使黨員在組織引領下成長成才。一是爭當“松鼠好黨員”,引導黨員亮身份。組織黨員亮身份、亮承諾、亮業績,黨員職工在工位掛“紅旗”、優秀黨員在工位掛“紅星”,公司的“松鼠黨員牆”上張貼所有黨員的照片和公開承諾,“松鼠客服之星風采牆”上公開黨員客服之星的照片和成績,促使黨員增強身份意識、責任意識和自豪感。二是爭當“松鼠尖兵團”,引導黨員強黨性。在人力資源部門對員工評估時,加入關注“黨員員工”環節,推動上級和部門負責人與黨員員工結對指導,幫助黨員強黨性、練內功、當先鋒。在“雙十一”等特殊節點,組建以黨員為主體的“松鼠尖兵團”,帶動廣大員工在生產經營的重點時期加班加點,保障按時為客戶發貨,有效維護了企業信譽、樹立了企業形象。20xx年“雙十一”當日三隻松鼠實現全品類日銷售額6.82億元,同比增長30.51%,天貓單店4.51億元,實現“七連冠”。三是爭當“松鼠倡廉員”,引導黨員守規矩。開展黨員“拒腐蝕、拒紅包”行動,制定並嚴格執行外出採購“松鼠廉政令”,即禁止在公司外部就餐,禁止接受合作伙伴一切住宿安排,禁止接受合作伙伴一切禮品,禁止參加合作伙伴安排的一切娛樂活動,帶頭樹立廉潔形象。20xx年春節,公司一名進貨員收到一家供應商發來的微信紅包,第一時間退回,公司黨委決定暫停與供應商兩個月的合作,以示警告。

三、黨旗飄在心中,讓黨組織作用顯出來。通過打造契合網際網路企業特點的“智慧黨建”,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努力把黨員打造成業務能手和先進文化“雙代表”,實現抓黨建與促發展同頻共振。一是不斷增強黨組織凝聚力。貼近企業年輕人多的實際,依託虛擬空間開展“實體化”服務,受到黨員和職工的好評與歡迎。根據年輕人的特點,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號召黨員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入黨初心,13名年輕黨員講述入黨故事,有聽爺爺講革命故事被感染的,有看到父親說“我是黨員拒絕一條煙”被震撼的……簡單而質樸的話語引起很多黨員共鳴。每月安排“滿月分享會”,新入職員工分享成長感悟,黨員老員工分享工作經驗,讓年輕的黨員充分感受組織的溫馨,提升了黨組織的影響力向心力。幾年來先後有100多名員工向黨組織提交申請,15名優秀員工進入組織的懷抱。二是著力凸顯黨建助推作用。通過打造“智慧黨建”,讓黨員職工在參與中享受快樂、得到提升,激發了創業動力。通過開展“三爭當”等活動,企業黨員“一個黨員一面旗”,關鍵時刻衝鋒在前、勇挑重擔,黨組織凝聚力感召力轉化為生產力,為企業做大做強提供支撐保障。20xx年公司年銷售額突破65億元,連續4年蟬聯全國網際網路行業零食、堅果類銷售冠軍,“三隻松鼠”成為網際網路堅果行業的領先品牌。三是有效提升公司良好形象。公司黨委根據企業特點,提出了“品質第一、發貨第一、好評第一、服務第一”的四個“第一目標”服務承諾,對錶現突出職工,是黨員的優先加薪晉級;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的職工,是黨員的從重處理,努力把黨員打造成松鼠文化、業務“雙代表”,以此引導廣大職工更加關注客戶對三隻松鼠的評價,不斷提升全體職工的服務意識。目前,三隻松鼠在天貓旗艦店的動態評分位居全網食品類第一,高於同行業30%以上。

黨建講話稿 篇12

今年以來,陝西省鳳縣建立議事協商聯動、黨建工作聯做、社會治理聯創、賦予職權聯考“四聯”模式,全面提升城市黨建工作水平。

議事協商聯動。針對上下級黨建機構之間有效聯動不夠、部門協調配合不力、“上熱下涼”等問題,建立健全縣、鎮、社群三級聯動工作體系,成立鳳縣城市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和黨建聯席會議、鎮共駐共建委員會、社群兼職委員會,圍繞區域內需要討論決定的重大事項,採取大事共議、要事共決、實事共辦、急事共商的議事原則,隨時召開會議,共同研究確定實施意見、工作要點、推進措施等,共同協商解決群眾性、公益性的事務等。

黨建工作聯做。建立“鎮黨委—社群黨總支—黨支部—黨小組—黨員”黨建工作鏈,以及黨(總)支部—黨小組—小區—樓棟網格化管理模式,細分管理層級,縮小管理單位。按照地域和業務相結合的原則,引導駐區單位與各社群簽訂共駐共建協議59份。各黨組織共過主題黨日、交叉講黨課20餘場次,1252名在職黨員到社群開展義診、環境衛生、交通文明勸導等活動,現場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實現在開放中融合、在融合中共贏、在共贏中發展。

社會治理聯創。立足4個社群實際,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途徑。楊家坪社群立足解決部分學生午餐後無固定學習、休息場所問題,開辦“午間驛站”,招募志願者10名,為30名簽約學生提供服務。新民街社群建立“黨員示範服務一條街”, 黨員帶頭開展義務巡邏、衛生保潔等活動30餘次。龍口社群成立8支在職黨員志願者小分隊,定期聯合駐區單位為孤寡、空巢老人開展敬老服務。

賦予職權聯考。徵集各方意見,出臺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實施意見,賦予鎮、社群黨組織職權,即對駐區單位黨組織在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加強基層治理工作方面的指導權,對轄區縣級職能部門及其下屬單位負責人的人事考核權和徵得同意權,對轄區縣級部門黨組織和黨員評先樹優權、考核評價權,對區域內事關群眾利益的重大決策和重大專案的建議權,為充分發揮城市基層黨建的乘法效應奠定良好基礎。

黨建講話稿 篇13

鄉村振興,離不開鄉村文化的覺醒和復興。怎樣找準鄉村文化振興的突破口,培育文明鄉風?湖南省攸縣實施“門前三小”工程,在老百姓家門口建起了小廣場、小書屋、小講堂,把服務送到村民“門口”,把文化種到村民“門前”,打通基層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里”,受到村民歡迎。

黃昏時分,走進湖南省株洲市攸縣菜花坪鎮菜塘村,一棵亭亭如蓋的古老樟樹下,周圍的村民聚在一起,跳起舞來。不遠處,一個民房改建的書屋,來看書的老人和小孩絡繹不絕。在一間講堂裡,還有老幹部、老黨員前來授課。變化是明顯的,有了“門前三小”,鄉村風氣煥然一新:村民打牌的少了,打球的多了;進飯館的少了,進書屋的多了;鄰里矛盾少了,互敬互助的多了。

“門前三小”受到村民熱情追捧,用老百姓的話說是,小廣場跳出大健康,小書屋讀出大天地,小講堂講出大道理。為什麼要建“門前三小”,怎麼建?記者赴攸縣進行了調查採訪。

返鄉種文化,退休教授定期給村民授課

暑假到來,攸縣石羊塘鎮譚家壠村高橋屋場的村民,不再擔心放暑假的孩子又會跑到哪裡闖出啥禍來。因為家門口的高橋書屋,一到節假日就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去處。

書架上整整齊齊陳列著各種書本,以兒童讀本居多。一張長長的閱讀桌,圍坐著10多名聚精會神讀書的孩子。“這間主要是兒童閱覽室,他們都是家住附近,有的走路過來,有的讓父親騎著摩托車送過來,這裡成為他們暑假鄉野戲耍之外的又一個好選擇。” 書屋管理員張玉英說。

書屋的創辦者是湖南科技大學退休返鄉的夏昭炎教授。20xx年,他從位於湖南湘潭市的湖南科技大學退休之後,返鄉定居。回到譚家壠村,夏昭炎發現老家一棟棟小洋房建起來了,一條條水泥路修起來了,但是鄉親們的文化生活卻很貧瘠。於是他和妻子楊蓮金決心建起一家書屋,讓書香豐富鄉親們的心靈。

20xx年,夏昭炎夫婦多方籌集資金,購置了6間被閒置的老屋稍作修葺,把家裡的藏書搬進去,供周圍鄉親們閱讀。同時,夏教授還開設了百姓課堂,每個月農曆九年級、十六講授優秀傳統文化。暑假等長假期間,他還舉辦少兒假期學校,開展讀書、文體、智力遊樂等活動。

夏昭炎夫婦組織村民成立了文藝隊、體育隊,書屋前的水泥坪,就是他們的“鄉間舞臺”。就這樣,簡陋的高橋書屋,成了當地一個凝聚人氣的文化活動中心。

“這樣一個先進的點,為何不能成為一個面呢?”高橋書屋的做法啟迪著攸縣縣委縣政府,鄉村文化不是沒有生長的土壤,而是大有可為,應當把高橋書屋的經驗向全縣推廣。於是,攸縣“門前三小”應運而生。

建起新平臺,打通基層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

過去文化活動場地都設在村部。近年來由於合併村,有的村面積達數十平方公里,一些村民需要走40多分鐘路程才能趕過來,極其不便。“來的路遠了點,看的書雜了點……”一村一書屋、一村一廣場等做法,已不能滿足村民的精神生活需求。

覆蓋人口不少於300人,小廣場面積不少於300平方米,小書屋和小講堂面積分別不少於20平方米,步行路程不超過10分鐘……只要符合上面幾個條件,即可申報“門前三小”。“只要老百姓提出申請,聯合驗收達標,我們就把服務送到位。”攸縣文體廣新局局長文志輝說,每個陣地除配送音響、籃球架、健身路徑、書籍和課桌椅等硬體外,還送黨課、送培訓、送戲曲、送義診、送科技、送法制等,“群眾需要什麼、點什麼我們就送什麼。”

20xx年底,號召和申報通知發出之後,短短一個星期,攸縣縣委宣傳部和縣文體廣新局就收到了170多份申請。目前,攸縣已經建成“門前三小”陣地近500個,計劃到20xx年達到1000個以上。

場地從哪來?據介紹,攸縣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則,充分利用家族祠堂、祖屋、閒置民房、舊村部、老學校等場所建設“三小”,縣裡不作指令性安排,只提標準,以獎代撥。同時,不搞齊步走,靈活機動地推進“三小”,條件不成熟、不充分的可先期搞“一小”或“二小”。

建好陣地更要用好陣地,用好陣地關鍵在人。選好人、用好人,“門前三小”才有持久的生命力。“越是黨員幹部帶頭,小書屋就越火爆,小廣場就越熱鬧,小課堂就越滿當。”攸縣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推進過程中發現當地德高望重的老黨員、老幹部、老教師等具有強大的組織力、影響力、號召力,由他們擔任陣地管理志願者,會事半功倍。因此建設過程中,積極發動各村黨支部注重發掘推出這樣的“本土鄉賢”來負責。

在小廣場開上了“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等支部活動;在小講堂辦上了黨的十九大精神等宣講;身邊的黨員帶頭講黨課,帶頭推文體活動,帶頭搞讀書會,帶頭參與志願管理……“基層黨組織得到了強化。文化振興,帶動了人才和組織振興。”攸縣縣委書記譚潤洪說,在實踐中,“門前三小”不僅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還是黨員聯絡群眾、服務群眾的視窗,基層“黨建+文化服務”的新平臺。

縣裡送文化,百姓主動參與種文化

走進菜花坪鎮菜塘村弄塘“門前三小”,小廣場上村民們舞姿飛揚,小圖書室和小講堂裡村民們聚精會神。

600多平方米的硬化廣場,是王家場組村民自發籌措20萬元建成;村民劉衛東把自己家的西側房屋貢獻出來,做成圖書室,可容納20人讀書;一個垃圾坑,村民自發把它改建成一個環境優美的觀賞池塘……這是網嶺鎮巨集大村王家場組“門前三小”。

“每個點都由群眾自願自發建成,這樣老百姓可能會更加珍惜,更加有歸屬感和獲得感。”攸縣縣長蘇濤說,這不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動,而是一次自下而上的主動擴張,把主動權交給群眾,縣裡在允許百花爭豔、各具特色的基礎上,只是相對統一風格。

為了充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選址、築坪、選人、定屋,都交給百姓自己來做。一些平時斤斤計較的村民都表示願意無償提供閒置房屋和地坪,這個過程中湧現出來的村民熱情,令人欣喜:新市何嶺村謝家場組村民願意自費將原有老舊雜屋拆除新建“小講堂”“小書屋”;桃水盤塘村高塘組村民願意讓出當地松山道觀幾間房屋;淥田鎮陂壠村下屋組村民願意騰出當地宗祠幾間房屋……

“幹群距離拉近了,村民愛鄉愛黨的熱情增加了,黨的向心力上來了。”石羊塘鎮黨委書記過石基說,走進村裡會發現,有了“門前三小”,村民打牌的少了,進書屋的多了,鄉村風氣煥然一新了。

“‘門前三小’是老百姓的一種生動實踐。”攸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喜蘭說,鄉村文化振興,不但要送文化,更需要老百姓主動參與進來自己去種。

黨建講話稿 篇14

近日,湖南邵陽市大祥區召開全面全域推進基層黨建工作會,明確機關、農村、城市、“兩新”等領域14個黨建示範專案的責任人、任務書和時間表。這是該區專案化推進全域黨建的行動之一。

為了把黨建工作“虛的做實,實的做精”,去年以來,該區按專案化運作的方式推進全域黨建。區委創造性地將黨建工作劃分為基礎專案、攻堅專案和示範專案3類。基礎專案主要是黨建常規工作,攻堅專案主要是階段性重點工作或薄弱環節,示範專案則致力於打造區域性黨建品牌,總計200餘項,並明確責任人、時間表和路線圖,實行“銷號制”管理。

對於黨建基礎專案,該區每月列出專案清單進行推進。發展黨員、主題黨日、專題組織生活等常規工作更加具體實在,防止應付和浮在表面。過去不少支部存在的後備幹部培養不夠和作用發揮不明顯等,通過2年的專案建設,得到較好解決,黨員身份意識和服務意識也明顯增強。

在攻堅和示範專案實施中,該區成立領導小組、協調小組或指揮部,採取專人負責、部門協同、倒排工期、按月通報等措施推進。去年以來,實施20餘項攻堅專案,其中黨建引領創新創業、農村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和美好社群建設等工作在全市領先,流動黨員管理難題也得到逐步破解。

該區積極探索黨建工作新途徑,與轄區不相隸屬的黨組織建立黨建聯盟,推動區域資源共享、黨建共建。黨建聯盟主要按照“共享共創、聯動聯通、互補互促”原則整合資源、深化合作,推動聯盟各方“工作互促、資源互通、服務互享、人才互育、文化互傳”。

聯盟各方通過建立溝通聯絡、專案共建、雙向服務、人才培育四大常態機制,圍繞黨建陣地建設、黨建專案推進、黨建活動開展、社會治理創新等內容探索合作,開展校地需要、黨群歡迎、各具特色的“黨建+”活動,促進黨組織建設、黨建活動開展和服務能力提升。黨建聯盟成立以來,首批推出了黨員教育、創新創業、資訊科技支援等12項黨建聯盟合作專案,合作實施了紅星立方、鄰里之家等城市黨建示範建設專案以及“文明出行、你我同在”系列志願服務活動,形成了“跨界融合、黨建聯動、服務對接、助推發展”的黨建工作局面。

7月30日,大祥區組織開展“夏送清涼”志願服務活動,為頂著烈日辛苦作業的一線環衛工人、快遞員、城管隊員、農民工送去防暑降溫物品200餘份。這是該區“群團之家”開展的第78場活動。探索“組織同管、資源同用、陣地同建、計劃同拍、工作同推、服務同頻”的“六同”基層群團工作新模式,整合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的資源58項、資金751.5萬元,依託“群團之家”服務陣地,共同開展傾聽呼聲、迴應訴求、維護權益、服務成長、匯聚力量六大服務,覆蓋群眾8000餘人,解決問題300餘個,幫助維權220多人次。目前,全區已建成“群團之家”59個,總面積達4160平方米。

黨建講話稿 篇15

今年11月,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辦。連日來,上海建工集團黨委圍繞進博會和上海市委組織部印發的關於《進博先鋒行動倡議書》的要求,號召各級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青年團員積極投身“進博先鋒行動”,為進博會的成功舉辦添磚加瓦、貢獻力量。通過各種形式積極參與國展中心場館功能提升工程建設,紮實推進服務和保障工作。

召開一次“進博總動員”,落實節點目標責任制。7月24日,“衝刺60天,決勝進博會——上海建工集團國展中心館功能提升工程立功競賽動員會”在專案現場召開,上海市重大辦負責人和集團黨政主要領導勉勵建設者要咬定目標不放鬆,精益求精創一流,落實節點目標責任制。加快推進進博會城建配套和環境提升工程,注重細節管控,做好銜接協調,把最好水平、最高標準的要求貫穿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帶動參建人員展現高階專案建設能力,充分體現上海建工“執行力、誠信、工匠”三大文化基因和“專業、專心、專注、專家”的“四專精神”。

開展一次“專題大討論”,發揮黨員先鋒示範作用。集團黨委以“揚進博風帆、展建工風采”為主題,通過基層黨組織召開組織生活會或主題黨日活動等形式,認真傳達市委組織部召開的“進博先鋒行動”推進會精神,深入組織學習《進博先鋒行動倡議書》提出的各項要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提升專案黨建引領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全面提升現場管控能級,著力打造國內一流管理團隊、一流建設人才,確保國展中心功能提升工程各重大節點目標按時順利完成,為進博會的勝利召開貢獻智慧和力量。

組織一次“‘三青’大比試”,彰顯青年人才自我價值。針對施工現場參建隊伍中團員多、青年骨幹多等特點,建工集團團委以“迎進博·共青春”為主線,通過開展青年工程、青年突擊隊和青年技術團隊建立活動,為優秀青年健康成長成才提供更多的舞臺,讓一大批青年人才在重大工程建設的主渠道脫穎而出、展示聰明才智。注重專案黨團組織聯手育人,通過持續創新實踐,培育崗位能手,許多青年團隊和骨幹立足崗位、建功立業,充分發揮青年文明號、青年突擊隊、青年安全生產示範崗等品牌優勢,為工程建設的順利推進提供組織保障。

落實一次為“進博建設者志願服務”活動,營造溫馨有愛的氛圍。建工集團黨委要求集團上下全力支援國展中心場館功能提升工程,全面服務和保障好進博會各項工作。集團各級黨組織、黨員幹部深入一線、靠前指揮,關心慰問冒暑奮戰在施工一線的廣大建設者,在工作環境、生活設施等方面給予充分保障。8月7日,上海建工北橫通道指揮部聯合黨委牽頭組織由四建、七建、總承包部共同參與的為進博建設者志願服務活動。現場的志願服務中,設有醫療諮詢、法律解答等專案,深得建設者的讚許。

黨建講話稿 篇16

“理事長來了,是不是咱們聯盟又有活動了,到時候算上我一個,我也是黨員”。在市公安局大門口,負責保衛的同志熱情地向街道書記蓋麗茹打招呼。

理事長不是行政職務,而是通過街道黨建聯盟理事會集體研究賦予的新使命。正是這個職務,讓蓋麗茹進入市直機關由原來的“層層登記,門難進”到現在的“暢通無阻,笑臉迎”。

近年來,吉林松原市積極順應城市發展新變化,以打造城市基層黨建示範市為目標,深入探索創新體制機制和平臺載體,組織引導各領域黨組織打破行政隸屬壁壘,拆除相互封閉藩籬,破除各自為政障礙,把一個個“黨建孤島”串聯成“黨建高地”,使城市基層黨建由街道社群黨組織的“獨角戲”,變成了城市各領域黨組織的“大合唱”。

整合城市資源

松原是一座年輕的城市,但發展迅速。自1992年建市以來,城區面積擴大近4倍,城鎮化率超過45%,城鎮人口突破120萬。隨之而來的是,社會治理任務日趨繁重,群眾需求日漸多樣,新的矛盾問題日益凸顯。抓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單純依靠街道社群黨組織已遠遠不夠。

如何推動形成城市基層黨建整體合力,打破各領域黨組織封閉執行、條塊分割的被動局面,已成為一項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有基於此,松原市依託各街道黨組織,創新組建“城市基層黨建聯盟”,旨在發揮街道黨組織黨建“樞紐”和“龍頭”作用,有效聯結區域內各類組織,實現緊密融合、互聯互動、協同發展。全市22個街道全部組建黨建聯盟,吸納580多個駐街單位和“兩新”組織黨組織參加,共同抓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

“黨建聯盟重在體現系統建設和整體建設的總要求。與以往街道大工委相比,覆蓋更加廣泛,方式更加靈活,關係更加密切,活動更加多樣,充分體現了整體效應”。松原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高彥明介紹說。

聯盟組建是基礎,作用發揮是關鍵。松原市有針對性地開展了“結盟立約”“同建共享”“立項服務”“先鋒共育”“星火引路”“互評互促”六項行動,對黨建聯盟的日常執行、資源共享、專案實施、考核評價等關鍵環節出臺檔案進行逐一明確。

“以前我們打排球,要麼和廣場舞大媽商量,要麼隨便找個空地支個網,弄不好還會受傷。現在不一樣了,市地稅局排球場免費向我們開放,隨時都可以去。”金倫社群居民劉勁東興奮地說。通過開展“同建共享”行動,城市各領域資源得到了整合,市12個機關單位的16處活動場所(地),已全部面向居民群眾開放。

推行“四會四員”

“以往社群有困難,也會找駐區單位幫忙,但都是憑關係,靠感情。”一名社群老書記感慨道,“現在,一到週末或節假日,我們社群的電話成了熱線,很多駐區單位主動聯絡我們,看看能為社群做點啥。”

對於共駐共建,多年以前就在抓,但由於缺乏約束機制和責任機制,大多數駐街區單位黨組織開展共建活動主動性不強,即便開展了一些活動,也多為階段性搞搞幫扶慰問、送點米麵油等層次活動,成效並不明顯。

松原市從健全領導體制入手,創新推行“四會”制度,構建四級聯動體系,自上而下打通城市基層黨建“最後一公里”——市委每年召開1次城市基層黨建部署會。區(市、縣)委每半年召開1次城市基層黨建協調會,安排部署任務,推進重點工作。街道每季度召開1次黨建聯盟聯席會,社群每月召開1次情況排程會,研究落實任務,破解難點問題。

為確保工作責任落到人頭,同步建立“四員”制度。市、區兩級組織部門選派56名業務骨幹,擔任督查員,分片包保駐街單位,監督指導共駐共建。各市、區(市、縣)直單位分別委派1名副職領導幹部,擔任特派員,負責落實共駐共建任務。市、區(市、縣)直單位和各街道分別明確1名聯絡員,組建聯絡員“微信群”,實現互聯互動互通。依託社群網格管理員,發展1231名資訊員,收集居民訴求。

“這項工作是造福居民的好事,且任務挺重的,僅靠街道自身力量,短時間內難以見效,還需要我們駐街區單位共同參與。”今年4月,團結街道與11家駐街單位“特派員”共同商討街道環境整治“大會戰”工作。經過一上午的研究討論,敲定了方案,落實了責任。

“四會四員”制度的建立,初步構建起了四級聯動的工作格局,有效扭轉了過去街道社群與駐街區單位協調不暢的被動局面,各領域黨組織在區域化黨建工作中,目標任務更加具體、措施方法更加精準、責任分工更加明確。

提升社群服務能力

“看到群裡發的通報了嗎?經過國家和省市地震專家的研判,解除地震三級應急響應了,咱們可以睡上安穩覺了。”圖雅社群居民張文蓮看到社群網格微信群裡推送的權威資訊,高興地對鄰居說。

20xx年5月28日,松原市寧江區發生了5.7級地震,恐慌心理在一些群眾中蔓延。為了緩解居民的緊張情緒,各街道及時召開黨建聯盟會議,紛紛派出了黨員志願服務隊,深入群眾開展心理疏導。

“加入志願服務隊,讓我有機會為社會做點貢獻,也能實現自我價值。”劉軍自豪地說。作為心理學專業畢業生,劉軍平時是一名4S店的汽車銷售顧問,業餘時間義務擔任社群居民心理醫生。地震期間,累計為80多名社群居民提供心理疏導服務。

三級應急響應解除後,這些志願服務隊伍又紛紛走進公園、廣場,勸導群眾拆除帳篷,安心回家,儘快恢復城市秩序。短短几天內,曾經遍佈公園、廣場甚至人行道上的帳篷,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在發揮駐街單位作用的基礎上,為更大限度滿足居民群眾需求,松原市積極孵化社會組織,為群眾提供精準服務。

社群服務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堅實的基礎保障。近年來,松原市在社群建設上不斷加大投入力度,與20xx年相比,實現了“一翻兩有三倍增”。“一番”,即社群“兩委”成員報酬翻了一番,全部超過當地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兩有”,即社群工作經費和服務群眾專項經費,實現了從無到有,分別達到每年5萬元和10萬元以上;“三倍增”,即社群場所平均面積增加了3倍,達到780平方米,33個達到1000平方米以上。

“感覺這幾年社群工作任務重、壓力大,但我們不再是孤軍奮戰,有黨建聯盟,壓力減輕不少。”郭爾羅斯社群書記曲玲玲對社群工作充滿信心,“我堅信,在各級各領域黨組織的共同努力下,居民群眾生活一定會更加幸福、更加美好!”

黨建講話稿 篇17

20xx年以來,在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和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中,雲南省德巨集州結合邊疆實際,積極探索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新載體,組織開展了城鄉文明共建共享“三個八”活動,強化公民文明素養宣傳教育,加強城鄉人居環境建設,提升公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使文明之花在邊疆大地美麗綻放,讓邊疆各族幹部群眾切實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設成果。

強化宣傳教育 著力提升八大人群文明素養

社會文明進步需要全體公民的共同推動和維護,只有公民文明素質提高了,才能有力推動社會文明進步。公民文明素質養成不是天生就有、與生俱來、一蹴而就,關鍵在於日常宣傳教育和自我學習修養。德巨集州緊緊抓住公民文明素質提升這個“牛鼻子”,以“人文明?城鄉美”為主題,以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講文明樹新風?十提倡十反對”“德巨集州文明市民十不”和“德巨集州文明市民十個行為規範”等為內容,在黨員領導幹部和國家公職人員、教職員工和醫護人員、老年群體、學生、駕駛人、城鄉個體企業經營者、城市務工人員、社群居民和村寨群眾八大人群中,認真開展文明素養宣傳教育培訓提升活動,分別由州和縣(市)委組織、黨校、人社、住建、教育、衛計、老幹、民政、公安交警、城市綜合執法、市場監督管理、稅務、鄉鎮(街道)、村居委會等各級各部門分別負責牽頭組織實施。

活動開展以來,各族幹部群眾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幹事創業的激情倍增,公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明顯提高,邊疆各族幹部群眾的精神風采得到充分展現,踐行文明逐漸成為廣大幹部群眾的生活習慣、價值追求和價值常態。一位來自老年大學的退休幹部老趙說:“現在我們老年大學,每星期安排一節課專門上文明素質教育課程,通過學習,廣大老同志文明素質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倚老賣老的思想不存在了,遵規守紀、照章辦事的意識增強了。”來自芒市四小的楊老師說:“德育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學校的常規課程,現在又將文明素質教育提出來,專門安排老師、專門課時教授學生,這樣很好,文明素質教育的確需要從小抓起。”

強化綜合整治 著力提升八大重點領域人居環境

針對精神文明建設領域暴露出來的問題,德巨集州緊緊圍繞建設“沿邊特區、開放前沿、美麗德巨集”這個總目標,在強化公民文明素質教育培訓提升的同時,抓住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提升這個重點,以“環境好?人宜居”為主題,以文明城市、衛生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家庭等建立活動為載體,以“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七改三清”環境整治為切入點,組織幹部群眾定期深入到城區主幹道和河道、社群和村寨、單位庭院、農貿集市、城區賣場和夜市、視窗服務行業、廣場公園、旅遊景區景點八大重點領域,認真開展道路交通秩序、佔道經營、私搭亂建、違規違法建築、環境“髒亂差”等綜合整治提升活動,由州和縣(市)住建、城市綜合執法、文明、市場監督管理、政務服務管理、旅遊、鄉鎮(街道)等部門分別負責牽頭組織實施。活動開展以來,全州共整治佔道經營30241起、亂擺亂放23809起、亂貼亂畫8931起、亂吐亂扔13474起、亂排亂倒4595起、亂搭亂建5658件、重點區域髒跡2041件,查處整治各類交通違法行為1336起,“兩違”建築普查總量163.8萬平方米,累計查處82.7萬平方米。

通過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提升活動的開展,城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城鄉人居環境發生較大變化,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提升,文明新風撲面而來,掀起了積極爭創文明城市、文明單位、文明村寨、文明鄉鎮、文明社群、文明校園、文明集市、文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建立活動的熱潮,凝聚起了全州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強大精神力量,受到了廣大幹部群眾和社會各界一致好評。居住在臨街商品房的張大爺很有感觸地說:“以前一樓鋪面的燒烤攤,一到晚上又吵又鬧、油氣熏天,根本無法睡覺。自從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活動以後,燒烤攤統一搬到夜市去了,晚上好睡多了。”居住在芒市城西社群的楊先生說:“我家房子圍牆上,以前經常有人半夜三更來貼小廣告、噴刷電話號碼,真氣人!現在好了,開展環境整治活動後,政府在大街上、人多的地方專門給這些人建了貼上小廣告的專欄,我家圍牆也乾淨了。”

強化平臺建設 著力提升八大網路文明傳播

在城鄉文明共建共享活動開展過程中,德巨集州採取有力措施,抓好督促檢查落實和監督曝光、通報批評,確保活動順利推進並取得實效。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和新媒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覆蓋面廣、互動性強等傳播優勢,以“棄陋習?樹新風”為主題,整合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力量,積極搭建新聞媒體文明傳播網路平臺、單位入口網站文明傳播網路平臺、掌上新型媒體文明傳播網路平臺、德巨集文明網站文明傳播網路平臺、志願服務文明傳播網路平臺、執紀執法部門網站文明傳播網路平臺、社會徵信體系文明傳播網路平臺、綜治平安建設文明傳播網路平臺,認真組織開展城鄉八大網路平臺文明傳播提升活動。八大網路文明傳播平臺建設,主要突出正面宣傳教育激勵引導和反面監督曝光兩大功能,分別由州和縣(市)新聞媒體單位、文明、發改、政法、公安、鄉鎮等部門負責牽頭搭建。

通過八大網路文明傳播平臺的建立和無縫對接,大力宣傳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在開展城鄉八大人群文明素養宣傳教育培訓提升活動、八大領域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提升活動中湧現的各類先進集體和個人優秀事蹟,生動感人的文明實踐,激勵廣大市民、群眾引以為榮、積極參與。及時曝光各級各部門和個體工商企業不認真履職、落實責任,不按職責分工要求認真組織開展文明素養宣傳教育和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提升活動,以及市民、村寨群眾各種不誠信、不守法、不道德、不文明行為。正反兩方面宣傳,使不文明的人受到公眾道德批判和監督約束,教育和引導廣大市民、群眾自覺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八大網路文明傳播平臺的建立,在傳播文明、弘揚新風、傳遞正能量和輿論監督、宣傳激勵引導,推進城鄉文明共建共享活動深入開展中發揮了較大作用,收到了良好效果。在芒市從事賓館酒店連鎖經營的朱經理很有感慨的說:“芒市現在跟以前不同了,只要稍不注意,街面上隨便停車,一下就被曝光、被罰款了,還會影響個人徵信記錄。社會文明共建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