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專題 > 熱點專題

關於讀書的文章:書能香我何須花

欄目: 熱點專題 / 釋出於: / 人氣:1.84W

面對人生的岔道,每個人不管做出怎樣的選擇,最後都只能踏上自己選擇的那條路,你永遠無法同時欣賞其他路邊的風景,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閱讀去感受。你沒有辦法親歷那些歷史風雲,你可以從史書中去讀出來;你沒有辦法感受戰場的硝煙,你可以從軍事書中去讀出來;你沒有談過戀愛也不要緊,因為瓊瑤奶奶的言情小說會讓你沉溺其中,對那些溫馨浪漫的橋段瞭如指掌;如果你覺得還不夠,只要你願意讀,席絹、岑凱倫等等一連串作者的一系列作品你都可以一覽無餘。古人云:茶能醉人不必酒,書能香我何須花。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關於讀書的文章:書能香我何須花

當然,閱讀沒有捷徑可言,不能速成。有很多學生總會問老師讀什麼書更有利於提高寫作,這就像要我回答是哪頓飯讓他長了腦細胞,哪頓飯讓他長的只是肌肉一樣難。其實閱讀、寫作就跟吃飯成長一樣,說得專業一點,叫螺旋式上升。你不懂?那你見過盤山公路沒?你面前看到的路其實只是略微有一點點坡度,你慢慢往前走,等到一段路程之後,你會發現你奇蹟般已經爬到了起點的正上方。這就像你身體內每天都在發生很多生理變化,但是你感覺不到,只有過幾個月幾年你會發現自己長高了或是變胖了一樣。閱讀和寫作就是這樣,你堅持讀堅持寫,等到一兩年後你再去看那些文字,你自己都會感覺到那時候的文字怎麼那麼幼稚,你再去讀估計你就會覺得那些你曾經覺得難的書其實很容易懂。

魯迅就曾對讀書有一生動形象的比喻,他說:“我想,嗜好的讀書,該如打牌的一樣,天天打,夜夜打,連續地去打,有時被警察局捉去了,放出來之後還是打。”這樣讀書成癮,不可一日或缺,缺則心中惚惚若有所失,才能長久與書相擁,與書為伴,讓書似流水一樣,常在身邊流淌,書裡的智慧和激情就會慢慢流淌、滋潤自己的心田

閱讀很多時候其實也是苦差事,要耐得住寂寞。俗話說板凳要坐十年冷。閱讀就像武林中人練武功,不管什麼門派,你想要到達一流高手,你都必須勤學苦練,沒有任何捷徑可言,而且是活到老學到老,讓閱讀變成一個習慣,在你的生活裡無處不在。就像郭靖大俠,他固然因為掉下山崖發現武功祕籍;固然稀裡糊塗就被高手傳得一身內力;但是最根本原因是他平時的努力,厚積薄發。江南七怪為什麼教郭靖武功,是因為郭靖通過了他們測試!洪七公真的會為了一口小菜就願意把自己威震天下的天下第一掌教給郭靖?周伯通會無緣無故跑到郭靖面前說“喂,小郭,我要跟你結拜,教你武功!”?為什麼天下那麼多英雄豪傑還有以後揚名天下的神鵰大俠出現在周伯通面前,周伯通不和他們結拜?

那些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你除了從書本里面去讀,你還能從哪裡去接受這些呢?那些牛頓定理、化學原理你不從書裡學習你該如何去接受呢?對絕大多數人而言,那些經典那些哲學那些社會科學之類的書籍要遠比讀讀漫畫讀讀《盜墓筆記》之類的暢銷書要艱難得多。我推薦高中生去讀《美學散步》《談美書簡》《美的歷程》這類書的時候就往往會面臨這樣的困境。甚至不惜明確功利性地“威逼利誘”:大學聯考卷的閱讀理解就經常會出上面的選段,結果還是不盡如人意。

閱讀可以訓練你的記憶力。當你閱讀一段比較長的文字時,你必須記住一部分內容,才能繼續讀下面的內容。那些快餐式的文字,不可能像書本那樣鍛鍊你的記憶力。閱讀還可以鍛鍊你的想象力,提供無限的想象空間。如果不讀書,那些哲學、政治、經濟、文化哪怕小說你必須通過閱讀才能消化。書裡面沒有影象,沒有視訊,你必須在自己的頭腦中想象這些角色然後構建屬於你自己的形象。有人會說現在多媒體技術多發達,視訊都很方便,不一定需要去閱讀書本。不喜歡看古典名著怎麼辦?沒關係,可以看翻拍的電影嘛,紅樓夢就有很多版本。可是你看到的永遠只是那些演員那張臉。而讀書不一樣,你如果喜歡長髮飄飄的姑娘,你腦海裡讀出的黛玉就會長髮飄飄;你如果喜歡利索嫵媚的短髮,你腦海裡讀出的黛玉就一定會是利索嫵媚的短髮。

閱讀最重要的價值其實在於豐富人生的體驗。正如開頭所說,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只能走一條路,無法領略其他路的風光,上帝不會給我們第二次機會,無論怎麼選擇都只能一路到底。這種遺憾卻可以通過閱讀來豐富圓滿。你還沒有戀愛過,沒關係,你可以去讀《少年維特之煩惱》;你喜歡推理?希區柯克、福爾摩斯都可以是你的偶像;你缺乏想象力?沒關係,你可以去讀《西遊記》等等。很多人出去旅行,在導遊眼裡無非是“上車睡覺,下車尿尿,一到景點,使勁拍照,回來一問,啥也不知道”,如果你出去旅行前讀一點相關的書籍,我相信你看到同樣的風景就絕對不僅僅只是熱鬧,還能看出點門道。閱讀可以讓你的旅行費用真正的物有所值。很多人去歐洲看盧浮宮去看博物館去逛那些古典的街巷,可是如果你連哥特式等建築風格都一無所知,去了最大的收穫估計就是免稅店了。這還只是是一種有明確目的的閱讀。

生活中更多的閱讀應該是一種超功利性的閱讀。

對於很多值得閱讀的經典,年輕的孩子確實無法完全領悟,但是他如果在年輕的時候有所積澱,有所儲備,一旦在他成長的旅途中有類似的經歷他就會有心靈相通的感覺,在內心沉澱的那些讀過的經典會瞬間引發共鳴。比如蔣捷的《虞美人》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年輕的孩子很容易體會那種放蕩不羈的年少的心,也就容易體悟歌樓上聽雨的悠然和浪漫。壯年謀生養家餬口的艱辛稍加解釋也很容易理解,江闊雲低的壓抑就可以明瞭。但是那種獨自在僧廬下木然聽雨的心境對於朝氣蓬勃的孩子而言就顯得過於沉重而遙遠。這樣的句子,那種淒涼的心境和蕭索的處境只有在經歷人生的風雨之後才會真正明瞭“點滴到天明”的縈迴和複雜。

年輕的孩子去讀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未必會淚如雨下,當他們的父親老去或者離開之時,如果再去讀這篇文章,恐怕每個人的眼角都會有閃閃淚光。

所以,我工作二十年的時候,開始慢慢減少學生的其他作業,唯獨有一條比別的同事更嚴格,就是要求他們背誦的內容。比如選修課《唐詩宋詞鑑賞》,我的要求是全書都要背誦,不管他們喜歡與否。原因很簡單,因為它可以讓平常走的太快、看的太快的孩子放慢自己的腳步,把注意力放在語言上。你在背誦的時候,你必須進入到詩的情境,也就是你必須假設自己是作者的身份,你才能真正瞭解作者的意圖,這是一種很美妙的體驗。海德格爾說“語言是存在的寓所”,你生活在這樣的世界裡面,周邊都是運用同樣語言生活的人,你沒辦法拒絕這片國土,那你就沒辦法拒絕這種思維和語言。而你使用使用某種語言就意味著某種文化承諾,獲得一種語言就意味著接受一套概念和價值,在成長的兒童緩慢而痛苦地適應社會成規的同時,他的祖先積累了數千年而逐漸形成的所有思想、理想和成見也都銘刻在他的腦子裡了。這些詩作是語言的傳統和經典,它有無與倫比的價值。它扮演的是精神性的角色。

現代的搜尋引擎很發達,但是,只能搜到資訊,搜不到知識,搜得到知識,卻搜不來思想。資訊和書本都可以google,知識可以度娘,但是思想卻除了讀書怎麼都出不來。

我相信每個人在年輕時都應該多讀書,學習更多的知識。資訊化社會帶來的危險在於,它的知識與資訊資源過於豐富龐大,人們以為再也不需要將這些知識與資訊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外事問谷歌,內事問百度,何必花時間去記呢?

但是,毛澤東、斯大林、丘吉爾、富蘭克林等等僅僅只是一系列名字嗎?“尼科堡戰役”只是一個標註了時間和地點的事件嗎?梭羅在瓦爾登湖邊想了些什麼,哈姆雷特關於生命意義的冥想,真的與你無關嗎?不!這些都是構建一個成長過程中的思維和人格的原材料。你必須意識到,它不只是資訊,而是包含著深層的道德、心理和哲學的價值,它從內部塑造你的精神,而不是你需要的時候回憶一下的知識點。就像林肯在葛底斯堡的演講,就像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如果你只記住了優美的詞句,那是不夠的,但如果你從中領悟到民主的真意、關於美國起源的解釋,那才算真正懂了林肯;如果你能真的理解馬丁路德金的夢想的含義,你就會意識到演講詞的價值。這些不是你可以從網上迅速度娘出來的。

當然,利用電子裝置讀書只是閱讀的媒介不一樣,這倒是個便利的讀書方式,畢竟電子裝置的儲存量是紙質書沒法超越的,不過紙質書的閱讀感覺和對視力的保護卻是電子裝置無法比擬的。

有很多家長經常會問好多同樣的問題,比如:孩子不喜歡讀書怎麼辦?孩子需要讀些什麼書?為什麼父母買的很多名著他都不喜歡讀?為什麼孩子總是讀那些漫畫或者青春小說等等。閱讀問題歸根結底不外乎兩個問題:讀什麼?如何讀?

孩子不喜歡讀書一般不外乎兩種原因,一是家庭缺乏閱讀的氛圍,父母就不喜歡讀書,甚至也沒什麼藏書,平日裡接觸書本太少。我曾經跟很多孩子交流過,也觀察過,很多孩子也在練筆裡面提到自己的閱讀興趣就是來源於童年或者少年時代,在家無聊的時候沒事就翻書架,有的孩子是爸媽工作太忙送到書店或者圖書館裡耳濡目染養成了閱讀的習慣,家裡有成排的藏書遠勝過成堆的票子,對孩子閱讀的支援遠勝過對口腹之慾的滿足。

有很多家長對於孩子其他生活需求很苛刻,但是隻要是讀書或者學習則一概滿足,這就是個很好的習慣。

也有一類家長,自己喜歡讀書,但給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遠比不讀書更深,畢竟不讀書也許還會保留一點淳樸。我所接觸的很多家長大都屬於這一類。他們其實也讀書,甚至很多人讀的書很多,遠比我讀的還要廣博。但是他們缺乏一種閱讀的眼光,只是跟風閱讀,讓自己的大腦變成很多暢銷書的跑馬場。有時候家訪看看書架上的那些書名就會很清楚。

我們儘管不是專家,但是面對那些琳琅滿目的暢銷書,稍有一點判斷的常識就應該明白純屬騙錢。市場上流行的各種書就像韭菜,一茬接一茬。尤其出版界是個很沉悶的行業,耐不住寂寞的單位或者編輯往往就會張羅一些噱頭和賣點去經營有些熱火朝天的事。很多出版人就像市面上玩傳銷玩詐騙的高手一樣,眼光犀利毒辣,都盯著那些腰包要比腦袋鼓的,盯著那些喜歡做夢勝過實踐的,盯著那些飄飄然高高在上的人群,盯著那些幻想長生不老想多苟活幾年的貪婪的傢伙。只不過更文藝一點罷了。

請允許我下面會花一點時間來舉一系列的例子來稍加說明:

比如暢銷的很多勵志叢書,強調的理念在於:人的潛能是無限的,人是可以戰勝一切阻力的。於是在書籍的裡面,我們常常看到一些匪夷所思的故事,這些故事中,包括一個父親為了營救他的孩子,雙手舉起了一個汽車等等甚至還離奇到包括一個窮光蛋夢想某天擁有一部好車,一座別墅和一個金髮美女妻子,結果多年之後,夢想終於實現了,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位妻子居然和他夢想的一模一樣……這類書籍更像一種精神上的鴉片。它製造了一種虛無飄渺的幻境,短時間讓人產生一種無比興奮的感覺。

你要是稍微有點獨立的判斷能力,你就不會上當。那些勵志的書稍加思考就能明白大多都脫離現實,有些故事純粹是為了增加讀者的興趣而刻意造出來的。我就曾見過某本暢銷文摘雜誌上寫一對老夫妻去公園散步,老太太一腳踏空掉下懸崖,老頭一把抓住老太,後來老頭支撐不住的時候,就用牙齒咬住老太的衣服苦苦等待了兩個小時以後終於等來了公園裡的救援人員,散文的結尾是老太用輪椅推著沒牙的老頭幸福地沐浴在陽光下。你用牙齒咬住幾十斤的重物吊上兩個小時試試?

再比如那些《我的成功可以複製》《像天才一樣思考》之類的書籍。一個人自己說自己成功已經夠不靠譜;而說自己成功可以複製,就有點居心不良的嫌疑了。唐駿的學歷風波一事足以證明他的所謂“成功”正常人根本沒這麼厚臉皮。每個人都想成為天才,但如果天才們用的是一套能夠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思維方法,那他們還是天才嗎?就像很多家長很喜歡問學習方法一樣。方法都是自己摸索出來的,如果真的有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那大家交流下豈不是人人都可以學的輕鬆成績優異?頂多也只能說是一些基本原則而已罷了。至於《哈佛女孩劉亦婷》則更是一種商業炒作的神話而已,那麼多推崇的家長讀了後,有培養出張亦婷、王亦婷麼?就算是劉亦婷本人,如今似乎也很少有人提及。

再比如被很多人奉為職場聖經的《杜拉拉昇職記》。真正在職場的資深人士都很清楚這樣的書要作為職場的《九陰真經》來讀會貽害無窮。猶太人說,女人和小孩的錢最好賺。在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與時俱進的理解這句至理名言的意思就是你賣給女人的不僅僅是衣服和首飾,還可以賣給她們不是裝在香水瓶子裡的夢想。但是,夢想總是豐滿,現實永遠骨感,我們固然可以讀出一些職場的基本規則,但是老實肯幹的人能從中讀出成功升職的真正祕訣麼?就拿簡單的受賄而言,很多淪為階下囚的高官出身都很低微,有人在網上一陣見血,簡單的收錢也都有學問,有些人從小就見多識廣,什麼錢該收什麼錢不能收。你能從杜拉拉身上讀到麼?

再比如那些《3歲決定孩子的一生》《畢業5年決定你的一生》之類的書動輒用“決定一生”這樣聳人聽聞的字眼吸引眼球。正常人的一生是何其漫長的歲月,裡面充滿了無數的故事,數不清的變數,理不完的波折,不知道這幾本書憑什麼在一個人的人生剛剛開始甚至還沒有開始的時候就決定了人家的一生?誰也決定不了!再說了,我的“一生”何其短暫,只有傻瓜才會讓你幾本破書來決定。它迎合的也只是那些年紀輕輕就渴望功成名就的孩子,或者是望子成龍的父母尤其渴望借來指點自己孩子抓住關鍵的那幾年。

還有什麼《劉太醫談養生系列》《求醫不如求己》之類的保健書籍,對那些生活水平提高的人們極其具有誘惑力。可是《劉太醫談養生系列》開篇就是金朝醫學家劉元素和明朝醫生劉純的畫像,劉弘章自己說得明白,他是“中國金朝醫學家劉元素的第33代後裔,也是明朝永樂太醫劉純的第24代承襲人”。可大部分中醫類書籍對劉純生平介紹,竟然沒有一個字說他當過太醫。更有意思的是,這本書的大部分章節開頭,都是講一段劉純怎樣治病的歷史故事,其中一段講鄭和得了糖尿病(消渴病),經劉純用牛皮凍和函消散治好,最後因為受到太后張氏的斥責,“受辱不眠而死”。而真實的歷史是:鄭和在第七次下西洋的途中,因為積勞成疾,在印度古裡病逝。再比如《求醫不如求己》的作者“中裡巴人” 在衛生部的網站上查不到他有醫師執業資格。他在武漢接受採訪時承認“沒上過大學,醫術靠家傳、自學”,在杭州時他說自己“不是中醫,也沒有行醫的資格,我講的是養生。”

還有那叫囂自己20xx年能拿諾貝爾醫學獎的神醫張悟本口吐蓮花,畫出一張美麗的食療大餅:《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終於在巔峰從養生專家跌落為“磚家”。據說不過是讓人感覺吃下幾斤綠豆,人生就完美的這本書銷量居然突破300萬冊,這背後讀者的盲目跟風和傳媒的炒作一樣難逃干係。最後自己生病的時候也是乖乖去醫院而不是躺家裡吃綠豆呢。

再比如,那本《溫度決定生老病死》系列的書在審稿階段,編輯讓我幫忙校對下文字,校對完我就感覺到忽悠。因為不管你是兒科婦科還是別的什麼病症,接下來的套路都是什麼泡腳或者用艾條炙某些穴位之類,原因很簡單,作者的邏輯就是所有病症都來源於身體的溫度,所以她的辦法也就明瞭簡單:用艾灸之類辦法升溫。後來這套系列賣的很火著實讓我目瞪口呆。事實證明假的永遠真不了:作者至今都不過是一個初級護士。她的那套理論很多專家都不屑爭辯。很遺憾,在網上,這個被央視稱為“神婆”“養生教母”的作者的那些荒誕的言論還在很多網站上輕易搜尋到。

網路時代這麼發達,這些資訊稍加搜尋不難加以辨別。其實你只要內心稍微冷靜理智一點,不需要度娘都應該明白,管住嘴,邁開腿這六個字的養生口訣比你讀的這些垃圾書籍更有效。

十年前,還有一本《學習的革命》風靡一時,當時單位領導還給學校每位老師人手一本。還展開所謂的學術沙龍交流讀後感。後來《中國青年報》記者李學凌在美國最大的網上圖書銷售站Amazon查閱該書英文版的銷售情況,該書歷經兩年一共賣出不到2萬冊。可以說業績平平。至今那本黃色封面的書還在我的書架上,有時候想想這些書比黃書還要可惡。因為這些書讀了會讓你覺得“巨人腦黃金”真能“讓1億中國人先聰明”的,讓你相信“快速學習法”的確是一種時尚;讓你堅信勤奮、刻苦的學習也不需要了。我們可以像吃巧克力一樣輕鬆愉快地變成天才。

很多時候,對於讀書大家其實有一種共識,讀一本壞書,忽悠人的書往往比不讀書後果更嚴重。當閱讀的慾望襲來,看著書店裡琳琅滿目鱗次櫛比的各色書刊,該如何下手?這的確是一個關鍵。真正讀書的人甚至會在乎讀的同一本書是哪個出版社哪個譯者哪個版本。尤其這個資訊氾濫的時代,各種有用的無用的資訊交織在一起,形成資訊的海洋,如果不加甄別的閱讀,很可能時間花費了但並沒有得到預想的收穫,更有可能受到不良資訊的誤導。在這點上,家長應該肩負起相應的指導義務。

“開卷必有益”,這句話得仔細的思量一番,當您花費有限的金錢及大量的時間、精力閱讀一本書,到頭來卻發現多數內容都是在扯淡,您甚至懷疑作者的目的是不是就想騙些買書錢時,您必須意識到,您不能再“好讀書不問出處”了:你必須對閱讀物件精挑細選,你必須慎重對待每一次閱讀行為。這樣才可以給孩子一些中肯的建議。

一本書不管它是否火爆一時,或者是跟風而出爭議四起,也許我們會遇到很多表裡不一的書,但是如果在選擇前稍加判斷辨析,至少會少上幾次當。所以很多時候我不太主張學生去跟風讀暢銷書,因為那背後往往是一種商業推手的炒作。九十年代紅火的卡耐基,前些年熱力四射的于丹說論語,回頭再看,風過無痕。我曾經就見過某省會城市的教育局長在教育研討會上給他的下屬們薦書竟然是人手一本《于丹說論語》,聽到後不禁啞然,只有這種閱讀水平和閱讀認知的局長管轄下的教育會是一種怎樣的目不忍睹。于丹可以論論語,但她的那些“心靈雞湯”式的論斷被很多人所詬病。如果你不信,看看這些年書店裡暢銷書籍的櫃檯,你就明白那不過是炒作出來的曇花一現式的暢銷書。

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孩子在校遇到的老師就不喜歡讀書,眼睛裡只有分數和考試,慢慢孩子的眼光裡閱讀視野就縮小到僅僅是為了考試而讀,他們的興趣就更多隻是針對教材和教輔上。

這種功利的閱讀到最後甚至連考試都未必坑爹。20xx年江蘇省大學聯考語文學科的均分低得可憐。試卷中有兩個部分得分率很低,就是功利的閱讀帶來的教訓。其中一部分是論述類文字選了魯迅先生的《捧與挖》,很多學生平時都怕魯迅的文字,看到作者就怯場,其實命題老師對那篇選文做了處理,文章通俗易懂,對於一個高中生而言小菜一碟。還有一道5分的語言運用題,要求學生寫出魯迅先生筆下一篇以秋瑾為原型的小說主人公名字和那篇小說的名字,再為紀念辛亥革命一百週年寫一則按語。那篇小說其實就是《藥》,原來在人教版教材裡面,後來被蘇教版教材收入課本配套的讀本。很多語文老師和學生因為功利,所以目標就盯著課本,連配套的讀本都視而不見,這麼簡單的題目都死得很慘。大學聯考命題老師的良苦用心見證了閱讀在學校裡面是一件何等艱難的事情。朱永新先生經常提提案,建議國家設立“全民閱讀節”,我不知道朱先生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還是別的,閱讀這麼個人化的事情靠設立節日就能倡導?教師節、記者節也沒有讓教師和記者活得更自在一點呢。

沒有閱讀的生命是貧瘠的,沒有生活的閱讀是空洞的,人生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在有限的時間裡,讀最好的書。對於熱愛生命的人而言,時間,是那麼的彌足珍貴,既不能讓生活的瑣碎侵蝕了閱讀,又不能在濫閱讀中消磨生命。

什麼是最好的書?那些能在這個時代滌淨你的浮躁氣和功利心的書,就是好書。能夠經歷時間的積澱和洗刷的就是好書,哪怕是《金瓶梅》。林語堂、梁實秋、董橋等等大家的書永遠都是在書店裡不溫不火的細水長流。這些才是經典,但是我也必須告訴你,這也只是一家之言,因為卡爾維諾、納博科夫、福斯特都曾談過一些作品為何經典,但都會避開所謂經典標準問題,因為你就算去請教負笈遊歷的大師,他們也未必能告訴你一個讓眾人心服口服的標準。

所以,向身邊喜歡讀書的人請教,讓身邊睿智的人推介,或者是彼此交流讀完覺得不錯的書籍,或者是彼此讀同一本書然後去交流去探討,都是提高自己閱讀水準和素養的一個很好的方法,也會慢慢提高你的甄別能力。否則當你花費有限的金錢及大量的時間、精力閱讀一本書,到頭來就會發現多數內容都是在扯淡。你必須意識到,你不能再“讀書不問出處”了。實在不知道,讀那些經典總是不會錯,慢慢讀,多讀幾遍,放鬆了讀。尤其是至少在三十到五十年以上依然還在流行的經典。

我的另一個個人經驗是,當你讀一個人的文字怦然心動的時候,你應該去把這個人的文字儘可能讀的多一點。比如我偶然讀到劉瑜的《瞧瞧那幫男留學生》,深為她文章裡面把男生長相分為“喪權辱國;閉關自守;韜光養晦;為國爭光;精忠報國”幾個檔次的筆調所驚詫,然後才發現她的《送你一顆子彈》和《觀念的水位》值得一看。我偶然看一個同事讀李國文先生的《中國文人的活法》,然後我才去讀他的《李國文說唐》等等,我也是偶然看一個同事書架上的《論語別裁》,然後我才去買《孟子旁通》《老子他說》,十多年後我在外地開會,晚上跟某位知名語文特級教師吹牛,發現他正在看南先生的《論語別裁》,心裡還暗自得意了許久。這也不失為一個尋找正確書籍的途徑。

有很多家長總是會疑問,我給孩子買了那麼多名著,為什麼孩子不太愛讀?當家長這樣問的時候,其實已經暴露了他買書給孩子的功利目的。孩子從會識字到讀書其實是有一個過程:從非經典到半經典再到經典。只不過這個過程有些人是自學成才摸索出來,有些人能夠幸運得到會讀書的“名師”指點。對於家長或者老師而言,要允許孩子閱讀起點低一點,要對孩子的口味多一點寬容,然後慢慢通過言傳身教向孩子推介,引導孩子教會孩子如何閱讀,如何鑑賞。我個人的經驗是永遠不要抱著目的去讀書。書是有生命的,讀書便是靈魂的交流,一旦你抱著“得到”的心態,那最美好的部分,你反而永遠也不可能得到了。推介閱讀書籍的時候,不妨比他的閱讀水準略高一點,循序漸進。這一點的確需要自己有一定的閱讀積累和眼光。

比如說,很多孩子很熱衷網路上的閱讀交流,除去影響視力的因素,那些新奇的詞語、句法以及看似機智的風格、想法固然有稱道之處,但是很多時候這種資訊的加速度往往帶來內容的膚淺化,更多的交流意味著更少的意義。這種閱讀有兩個因素,一個是前文提及的閱讀功利心,那些暢銷書大多都遵循實用主義的標杆,用成功、奢華的生活內容或者形式在書裡給缺乏甄別意識的孩子一座空中樓閣。另一個則是閱讀的浮躁心理。黑塞在《獲得教養的途徑》的一陣見血:我們必須向傑作表明我們自己的價值,才會發現傑作的真正價值。讀書過多講究實用,容易陷入功利化閱讀的泥淖。作家蘇童認為,很震撼的閱讀往往是在很鬆弛的狀態下獲得的,當帶著明確的目的來閱讀,獲得的感受截然不同。功利心支配下的閱讀,必然選擇那些易讀的或者能夠立馬帶來好處的圖書,大部頭的名著當然就會被束之高閣了。名著即便不那麼好讀,讀了也未必能帶來實惠,但耐心讀下去必能滋養心靈。名著之所以是名著,能夠經得起時間檢閱,自有它的神奇之處。時代越是浮躁,我們越應該讀經典。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就曾經發起一項“死活讀不下去前10名圖書”的調查。3000多名網友參與的調查中,《紅樓夢》高居榜首,成為“最難讀”之書。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也盡數在列,此外還有《百年孤獨》、《追憶似水年華》、《尤利西斯》、《瓦爾登湖》等外國名著上榜。

如果說四大名著都死活讀不下去,真不知道還有多少圖書值得讀下去。之所以“讀不下去”,“不是曹雪芹、馬爾克斯們的問題,是我們的閱讀趣味使然,現在流行‘淺閱讀’,要閱讀描繪人類心靈譜系的經典作品,需要有一種‘對接的能力’。”除了對接能力,恐怕還是因為過於浮躁,而缺少了閱讀的興趣和耐心。因為浮躁,就不可能認同“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因為浮躁,所以沒有安寧、純淨的內心,沒有閱讀的渴望,也不冀望從閱讀中獲得靈魂的滋養和豐富;因為浮躁,就喜歡碎片式閱讀,也只能碎片式閱讀。

書是肯定需要讀,但未必是讀得越多越好,因為有很多孩子讀的書很多,但卻讀成了一個書呆子,除了應試目的之外,更多的是因為他們的閱讀缺乏了相應的歷練。要知道閱讀必須秉承一個基本原則:“入乎其內,出乎其外”。意思是你讀書的時候要專注,進入作者在書中營造的情境,和作者、文字對話。但是當你合上書,你必須從裡面跳出來。很多女生讀紅樓夢,把自己讀成第二個黛玉,就屬於讀進去了但是沒出來。很多人面對稍微需要思考的文字就不太堅持下去,則是根本沒讀進去。

俗話說的多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但這兩句千古流傳的俗語很多人並沒讀懂。往往只重視一半。讀萬卷書,可博士未必比農村老太更有智慧,因為不是光讀書就能夠增長見識,還要行萬里路。

行萬里路最多的可是郵差,可郵差未必一定有大智慧,因此,老祖宗的格言就像一塊虎符,必須合二為一才會有千軍萬馬,氣勢如虎。

曾見過有人評論讀書:“讀書原為自己受用,多讀不能算是榮譽,少讀也不能算是羞恥。少讀如果徹底,必能養成深思熟慮的習慣,以至於變化氣質;多讀而不求甚解,譬如漫遊‘十里洋場’,雖珍奇滿目,徒惹得眼花繚亂,空手而歸。”作者說的很明白:多讀固然有好處,但如果只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貪多而嚼不爛,或者乾脆貪多而不嚼,炫耀自己讀過的書目,那都未必能從書海里帶回“一片雲彩”。身邊有很多人讀書很多,行事做人卻很迂腐甚至愚蠢,就是因為只知道讀紙面的書,而忽略了生活這本大書。

最後請允許我摘錄兩段別人談論讀書的感言作為結語:

龍應臺先生說:“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許知遠先生說:“或許我們改變不了整個社會,但個人的抵抗、內心的抵抗卻仍可能。當你抱怨整體的淪喪時,並不意味著你個人一定淪喪。你可以談論歷史與記憶,音樂與詩歌,人生的豐富,理解他人的痛苦,擴充套件生活的維度。你不必成為鬥士,卻可以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有思想與情感深度的人。”

與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