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專題 > 熱點專題

關於讀書的文章欣賞:徜徉書海永不幹涸

欄目: 熱點專題 / 釋出於: / 人氣:6.33K

本站:不洗手焚香,不歸避山林,不長歌遠望,浮生總有半刻悠閒,親,執詩書一卷,共讀可好?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徜徉書海永不幹涸》。

關於讀書的文章欣賞:徜徉書海永不幹涸

曾經在《河南教師》的微信公眾平臺上拜讀了李煙霞老師的《我不想日趨乾涸》,每每想到這篇文章,總是免不了內心一陣陣的悸動。當時沒有及時寫感受,現在已經找不到原文和大家分享了。即便不看原文,單是題目,讀上兩三遍,也會感到心靈被震撼了。

湯勇在《教師博覽》發表的文章中寫道:按理說,教師本是一個很執著的讀書群體,然而在應試教育和功利教育的戕害下,他們眼中只有分數、只有成績,只有對學生的死整蠻纏,而對於生命中的閱讀,卻逐漸淡化了。不少教師已完全遠離閱讀,這太危險了。讀了這段話,感覺就像在說自己,曾經的自己,不是這樣的啊。

二十多年前剛踏上三尺講臺之時,老校長經常在例會上說,老師好比一桶水,學生就像一杯水,以此鼓勵我們努力提升自己。之後又在某個學校看到牆上的校園文化“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進一步感悟到老師需要學習,需要提升自己的綜合教育教學能力。

最初那幾年,我和幾位年輕的老師一有空就如飢似渴地看《教育時報》、《國小青年教師》、《河南教師》等報刊,為自己充電。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也不知道是工作生活太忙,還是放任了自己的惰性,或是被手機綁架了閒暇時間,很少再讀報刊了,就靠著肚子裡原先的那點記憶體勉強的支撐著自己的工作。儘管教學質量不是很差,但是我內心深處還是不安的,為自己的日趨乾涸,江郎才盡。

去年的一天下午,放學後,在辦公室看到趙主任拿來一摞各校六年級語文教師的研修教案,隨手翻了幾份,內心甚是震憾,無論是字型還是內容,或是頁數,都足以體現該教師紮實的深厚的教學基本功。這些教師年齡大的有,年輕的也有,比較一下自己,內心是羞愧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四十歲死,八十歲埋,過半輩子行屍走肉的生活既無聊又可怕,不能像校長說的還在吃快吃乾的老本。

開始努力學習吧,從讀書開始!努力並非爭名奪利,而是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展示給學生一個精神面貌充滿正能量的教師形象,讓自己的教學人生不留下遺憾。

今年春天,碧空如洗,陽光晴好,楊柳吐絮,和風怡人,留固鎮莊韻留馨讀書會揭牌儀式暨讀書交流活動圓滿成功,無論是師生展示的節目還是讀書交流活動,我和每一個與會者都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用“腹有詩書氣自華”來形容我們留固鎮西街國小的美女老師周潔是再合適不過了。

在莊韻留馨讀書會揭牌儀式暨讀書交流會上,她和她的國中老師王保民老師及她去年教過的幾位學生表演的情景劇《薪火相傳,書香致遠》又一次引起了大家的心靈共鳴,周老師那悅耳動聽的聲音和自然流露的真情,使得坐在觀眾席的教育局、教辦室領導和老師們忍不住一再地擦拭湧出眼眶的淚水。

前段時間她執教的主題班會《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我聽了兩次,每一次都是禁不住熱淚盈眶。

前兩個學期,聽了她執教的六年級語文課和一年級語文課以後,我感覺到,一個優秀的語文老師,無論教哪個年級都是輕車熟路的。如大姐?似朋友?勝母子?用這些似乎還不足以形容她和六年級學生的那種如親人似朋友的濃濃的師生情。良師益友或許更恰當吧!

去年春天,學校舉辦的詩歌朗誦會上,她帶領的六年級孩子如泣如訴的畢業詩,讓在場的師生,包括評委都潸然淚下,她自己更是熱淚滿面。

周潔老師在工作中取得的所有榮譽,都和她愛讀書密不可分,她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曾經偶然間發現,周杰老師課間備課時小聲地朗讀課文,不像我們很多老師備課時只看不讀。朗讀是一種能力,正確流利乾巴巴地讀書,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是有感情地朗讀、打動人心的朗讀還是需要建立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之上的。

三毛說:“書讀多了,容貌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人的氣質是需要沉澱人生閱歷和知識的。

董卿曾說:“人外表的美都是短暫的,唯有用知識和涵養修飾自己才能美麗一生。”

很久以前,一對爺孫在河邊聊天。孫子問:爺爺,你每天讀書,記住多少呢?反正都要忘記,為什麼還看?

爺爺慈愛地笑著說:去把裝煤的竹籃拿來,孫子疑惑,但還是拿來了髒兮兮的竹籃。

爺爺又說:去河裡打點水上來,孫子更加疑惑,但還是照做了。

很明顯,竹籃無法裝水,孫子氣惱地問:爺爺,您到底要我幹什麼?

爺爺說:你再去試試。就這樣反覆多次,孫子也沒能打來水。

爺爺這才笑著說:孩子你看看,這還是之前的竹籃嗎?

孫子愣住,之前滿是煤渣的竹籃,因為多次受到清水的清洗,已煥然一新。

爺爺這才說到:讀書就如同竹籃打水,雖然清水從縫隙中流走,表面上什麼都沒得到,但在不知不覺中,人的心靈就像這竹籃一樣已經被淨化得澄澈明亮。

這便是讀書的特性,讀完一本書,立刻得到學識的補充,精神的昇華,幾乎不可能,但每讀完一本書,它都會在暗地裡改變著你。

每一本書都是一面鏡子,我們總能從中找到前人智慧與經驗,從中汲取精華,讓思想變得開明。

也許正是那些被你讀過,又忘記了的書,正悄悄幫你認識這個世界,悄悄幫你抹去臉上的膚淺與無知。如蘇洵所說:早歲讀書無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

人生,確實需要讀書。水是生命之源,好書如水,滋養生命。不讀書,肉體和精神都將日趨乾涸,想想都覺得可怕。尤其是身為教師的我們,不讀書,哪來汩汩清泉澆灌祖國未來的花朵?

生活中過著“四十歲死,八十歲埋”行屍走肉般渾渾噩噩生活的人大有人在,但是身為人師的我們卻不可以過這樣單調重複的人生,因為我們肩負重任,祖國的花朵、未來的棟樑之材在我們手下嗷嗷待哺。

讀書,浸潤的不僅僅是我們自己的人生,還有受我們耳濡目染的孩子們的未來人生。

最後,我想用李煙霞老師的《我不想日趨乾涸》中的一段話與書友們共勉: 當你狼狽不堪地在紅塵俗世中掙扎的時候,當你被生活的職場的一股股濁流衝擊的暈頭轉向的時候,唯有書香,可以恢復你片刻的清明和寧靜,讓你驀然覺得,原來,除了苟且,你,還有遠方。好吧!

公眾號:滑州杏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