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專題 > 熱點專題

關於文學的美文欣賞:道德經智慧之無可言說的背後

欄目: 熱點專題 / 釋出於: / 人氣:1.08W

編者按:《道德經智慧之無可言說的背後》講述了作者在學習《道德經》的過程中,聯想了很多,比如詩歌,國畫,還有為人處世。

關於文學的美文欣賞:道德經智慧之無可言說的背後

年少輕狂孤芳賞早已在歲月的底片上泛黃,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惜春之意自然被天涼好個秋取而代之,時光的縱深處,逐漸看清了自己性格上的短板,感性有餘,而理性不足,善良率性,而智慧昏昧。所以在經歷了人生的潮起潮落,千迴百轉後,終於明白了像寶釵為什麼需要服冷香丸來驅散體內的熱毒一樣,人到中年,我也自然而然地看些哲理方面的書了,讓自己看問題時能更清楚透徹,期望能夠“不畏浮雲遮望眼”,讓身心達到一種平衡與和諧。

在從小讀了很多文學方面的作品之後,已經非常有必要把這些散亂的珍珠用一條線串起來,於是對文學進行了系統的學習。接觸《道德經》也是這樣的情況。讀了史書,發現歷史的發展,朝代的興替,都無一例外地揭示了盛極而衰、否極泰來的動態變化規律,包括人事變遷,命運起伏,也莫不如此。冥冥之中似乎總感覺有雙悲憫的眼睛注視著自己,那是一雙是透過浩如煙海的典籍、穿過哲人先賢的們的背影,無論在什麼情況下、發生什麼事情,都不動聲色,默默無聞地用目光來牽引著自己沿著一條看似無形卻不會偏離正確方向的路向前走。細細品讀了《道德經》才明白,這就是神祕不可捉摸的道。它無形、無相、無聲,無法感知,無法觸控,它永恆地演繹著,不知疲倦地指導著天地萬物,人類社會的運動變化。明白了這些,感覺自己已經從自我的小我中走了出來,把自己置身於社會的大背景下,甚至置身於茫茫的宇宙空間,一下子明白了自己原來不過是塵世中的一粒微不足道的草芥,滄海中的一滴水珠,漫長人類歷史的一個匆匆過客而已。太陽的東昇西落,月亮的圓缺虧盈,節氣的順延,時序的變遷,自己也不過只是跟著茫茫然跟著旋轉。那雙眼睛也在警醒著我,萬變不離其宗,“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遵循大道做事,躬身踐行,就不會跑偏。

在學習《道德經》的過程中,越發驚歎於距今已經兩千多年前的老子對於世態人情的深刻洞察和思索積澱出的智慧,關於人性修養、處世哲學、治國之道等依然高屋建瓴地指導、印證我們的現實生活,同時也引領著我進行深入的思考。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代表的是實質與表象之間的關係,但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會發現語言表達的侷限性。正如佛家的“不可說”,禪宗裡講不執著於文字一樣的道理,只可意會,不能言傳。

中國的詩歌自古以來就看重“含蓄”二字,講究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像,言有盡而意無窮,餘意盡在不言中的婉約朦朧意境,恰似那海外有仙山,飄渺雲霧間,亦真亦幻,淡淡如煙的只可自愉悅,不可與言說的美妙景象,又好比餘音繞樑三日而嫋嫋不絕,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淺唱低吟,縈繞在心頭的揮之不去拂還來的仙樂陣陣。古代詩歌字字珠璣、句句雋永,除對內容的凝練濃縮外,更多的是給讀者一個想象的空間,根據自己的生活閱歷和經驗去揣摩品味。有道是“詩在言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是否老子的不可言說的“道”與“名”,成為歷代文人作詩作文講究含蓄的源頭呢?

中國畫講究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應的空白,這是中國畫的一種佈局的智慧,給予欣賞者以遐想和發揮的空間。我們觀齊白石的蝦,能感受到水的清澈;賞徐悲鴻的馬,能體味到風的速度,畫面的留白給人以想象的餘地。如此以無勝有的留白藝術,正所謂“此處無物勝有物”。書法中也常常講究留白,把一個個方塊字合適地放在格子中,起轉騰挪,縱橫開闔;黑白相間,虛實共濟;白黑之間,相輔相成,盡顯漢字美的韻味。無論國畫、書法、其實都是通過留白的方式,讓欣賞者參與進來,進行互動,對於作品進行再創造,各自獲得不同的審美體驗與愉悅的心靈感受。把留白藝術再推而廣之,我們的生活也需要留白。留白是一種處事的智慧,是一種悠然自得生活的方式。適度的留白,可以在生活的不同方面顯現出運籌帷幄、遊刃有餘的能力,懂得留白,才會遇事處變不驚、淡定從容。

青年男女一次偶然的相遇,彼此見面的一剎那產生的好感,一定是源自對方身上有吸引自己的氣質,這是用心捕捉到的,無需語言去做注,而只是用目光去關注。“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更是無言的表白,無盡的思戀,不思量,自難忘。夫妻之間長期以來形成的心靈契合無需過多的言語,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傳達的是點點滴滴的關愛。書法家啟功先生對夫人章寶琛堅守70年的愛情被傳為佳話。啟功夫人文化程度不高,但是非常賢良,陪伴著啟功度過生命中最黑暗最艱難的日子,沒有做到“有福同享”,始終是“有難同當”,妻子去世後20xx年啟功沒有再娶,恐怕他對妻子的懷念追憶之情也是語言所無法表達的吧。知己之間那種高山流水的相知契合、心有靈犀,也一定是因了兩顆心之間的會意而結下的,管鮑之交、子期伯牙,陸抗羊祜、李白杜甫的相交相知,都是超越了語言文字、貧富貴賤甚至政治立場的友情佳話。“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的訪友友不遇而別有所獲的小驚喜,王徽之雪夜乘興訪戴安道,然而剛到門前卻又抽身返回的其中意味,都值得品茶一樣仔細玩味琢磨。

語言(口語和書面語)作為一種溝通交流的工具,一套意義的符號,它是有限的,無法將無限的事物和人的微妙心理完全表達出來,正因為如此,語言的有限也給了人們心領神會心照不宣的機會,給了人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美好心境,也給了人們的更為豐富浩瀚精神境界。

作者:欣然

公眾號:衡水正德國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