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專題 > 熱點專題

抗日戰爭閱兵感受

欄目: 熱點專題 / 釋出於: / 人氣:1.51W

閱兵儀式可以展現我國的兵力,在抗日戰爭紀念日來臨之際嗎,大家觀看完大閱兵有什麼感受?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20xx年抗日戰爭閱兵感受,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抗日戰爭閱兵感受
20xx年抗日戰爭閱兵感受篇1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半個多世紀前,在那場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人民抗擊日本法西斯的時間之長,規模之大,作用之巨,是舉世矚目的,我們可以毫無愧色地說,這是中華民族近百年來蒙受無數屈辱之後,反對外來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勝利。

70多年前,日本帝國主義發起了慘絕人寰的侵華戰爭,在中華大地上燃遍了戰火,使飽經滄桑的中華民族再次傷痕累累。從918事變到七七事變,從813事變到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從殘忍的細菌戰到對根據地的瘋狂掃蕩。中華大地在侵略者的蹂躪下痛苦呻吟。

時間雖然過去了半個多世紀,但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我們決不會忘記。他們在中國大地上橫行肆虐,所到之處,城市破壞,村莊被毀,生靈塗炭,血流成河。八年抗戰中,中國軍民死傷人數3500萬,直接、間接經濟損失達5600億美元之巨。這真是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的人類浩劫。

八年抗戰,從祖國的白山黑水之間,到長城內外,大江南北,不願做亡國奴的炎黃子孫,高唱著“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拋家別子,走向前線,有多少仁人之士抱著“到敵人後方去,把鬼子趕出境”的決心和信心,血灑疆場。他們當中有將軍、有戰士、有文人、有雅士。吉鴻昌將軍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成了千古絕唱,光照千秋。楊靖宇、趙一曼、左權、魏振民的英雄壯舉,激勵著千千萬萬箇中華兒女的愛國熱忱。

八年抗戰,數不清的海外僑胞毀家紓難,捐錢捐物,源源不斷地把抗戰物資運往國內各戰場。南僑總會還動員由320xx名司工,醫護人員組成的救護隊,回國服務。他們提出“抗戰不達最後勝利,支援抗戰的活動決不停止”。為了收復失地,為了光復中華,有多少有情人推遲了婚期;有多少人變賣了自己的家當;又有多少人典當了自己的陪嫁首飾。真是神州大地遍燃抗日烽火,四萬萬人共築銅牆鐵壁。

中華兒女眾志成城,終於以弱勝強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抗日戰爭勝利的實踐表明: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中國人民用血肉之軀築起了一座堅不可摧的長城。今年,我們舉國上下,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目的是為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開創未來。我們希望通過舉辦紀念活動,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避免歷史悲劇重演,共同捍衛二戰勝利果實,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20xx年抗日戰爭閱兵感受篇2

為了紀念這個勝利的日子,我們懷著虔誠之心觀看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的電視直播。“牢記歷史、珍愛和平、勿忘國恥、圓夢中華。”70年前那場決定世界前途命運的偉大勝利,永遠銘記在所有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民心中。

舉行抗戰勝利紀念日首都閱兵,隆重紀念那場偉大勝利,就是要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更好地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事業,更好地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全體同胞團結奮鬥的結果,也是中國人民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人民並肩戰鬥的結果。

中國人民為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感到驕傲,也為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感到自豪。70年後的今天,歷史的警示仍在,“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

閱兵式紀念,是為了警告那些罔顧事實、篡改歷史的人,中國早已不是過去積貧積弱之民族;是為了提醒我們的同胞,銘記先輩們的犧牲,銘記今天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是為了謳歌無數先烈浴血奮戰、窮其生命追求民族自強的精神。飽經滄桑、歷經磨難的中華民族,更加熱愛和平,更懂得珍惜和平。

隆重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既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活動,目的是為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開創未來。我們希望通過舉辦紀念活動,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避免歷史悲劇重演,共同捍衛二戰勝利果實,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要凝聚中國力量,為了共同夢想努力奮鬥。抗日戰爭的歷史雄辯地證明,正是有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彙集起奪取抗戰勝利的磅礴力量。我們要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團結一心,捍衛人類尊嚴和歷史正義,維護國家主權和世界和平,我們就一定能夠開創嶄新的未來,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20xx年抗日戰爭閱兵感受篇3

20xx年9月3日,全國放假一天。這個“非典型”短假所謂何事?原來是,為使全國人民廣泛參與中央及各地區各部門舉行的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活動,20xx年9月3日全國放假1天。忙碌之中得一時小憩,這9月美好的一天倒也有幾絲“露似珍珠月似弓的”清爽和恬靜。但在70年前的這一天,卻是一個歷史的轉折,是一個值得歡慶,值得歌頌,值得喜極而泣的特殊日子。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在這一天取得勝利,中國人民在民族存亡之際團結一致,力挽狂瀾,徹底擊敗日本侵略者,書寫了近代以來抗擊外來侵略者戰爭中最壯麗的一頁篇章。這一天的假期雖然不長,卻意義非凡。

為這特殊的一天設定一個假期,可以讓我們牢記歷史。“前車之鑑,後車之師”。自古以來,牢記歷史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必修課。“靖康恥,猶未雪”,南宋人民不忘亡國之痛;“國雖破,山河在”,抗日軍民毅然捐軀赴國。受教育以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永遠被銘記在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心中,這不是勝利者的驕傲自負,而是教育我們要牢記歷史,崇尚民族大義。歷史淹沒了許多故事,留下來的越來越少,也越來越重要。是否還記得“九一八”事變的恥辱?是否還記得盧溝橋事變的第一聲槍響?是否還記得幾次大會戰的慘烈?南京死去的同胞、長沙漫天的火光、還有重慶如疾風驟雨般的炮彈?時光漸漸沖淡一切,但因為有了端午節,人們對屈原的敬仰,也是對其忠誠、自由、文學造詣的敬仰才會歷久彌新。有了9月3日這個特殊的假期,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才會真正成為世世代代被人民傳唱的光輝史詩。

設定假期,讓更多的人緬懷先烈。我們生活在和平的時代,但是這和平卻來之不易。無數英烈奉獻生命,轟轟烈烈地為民族存亡而戰死沙場,屍骨和祖國河山連在了一起,卻沒能留下自己的名字。至今,許多抗戰老兵依然生活在尋常巷陌的角落裡,昔日那些英勇無畏的戰士已是風燭殘年的老人,每一位老戰士,都是一部活著的傳奇。但是時日無多,在被徹底遺忘之前,是該呼籲年輕人們行動起來,讓這些“傳奇”延續、傳承了。此外,當今社會充斥著利益,慾望,權力等元素,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但悲不見九州同”的感慨似乎已遠離我們的現代生活。我們迫切需要從先烈的事蹟中提煉和學習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百折不屈的氣節以及擔當危難的民族情愫。

祖國尚未統一,民族分裂問題依然存在。9月3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的假期,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傳達著一份熱忱的愛國之情,喚醒人民的民族意識,讓人們牢記歷史,砥礪前行。相信有一天,再一次面對民族存亡的時候,無數的中華兒女會再一次凝聚在一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