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個人管理經典:德魯克的七次經歷

欄目: 職業生涯規劃 / 釋出於: / 人氣:2.04W

1、目標與遠景——威爾第的話18歲的彼得·德魯克看了19世紀義大利著名作曲家威爾第1893年80歲時創作的關門之作,非常為之傾倒。他於是去閱讀威爾第本人撰寫的書,在其中,當威爾第被問及像他這樣一個被認為19世紀最重要的歌劇作曲家之一的名人,在他這個年齡還要從事創作歌劇這樣的艱鉅工作,是否要求太高了的時候,他回答說:“我的一生就是作為音樂家為完美而奮鬥。而完美總是躲著我,我當然有義務去追求完美。”

個人管理經典:德魯克的七次經歷

2、上帝能夠看到神像的背面——菲迪亞斯如是說公元前440年左右,菲亞迪斯接受任務去雕塑24XX年以後的今天依然矗立在雅典帕農神廟頂上的神像。至今這些神像仍被認為是最偉大的西方傳統雕塑作品之一。但是,菲迪亞斯前去所要工錢時,卻遭到了雅典城司庫的拒絕。“這些神像,”司庫狡辯道,“高高矗立在神廟頂上,並且是在雅典最高的山上。除了神像的正面之外,其他幾面沒人能夠看到。而你卻雕刻了神像的全身,連沒人能夠看見的背面也雕刻了,浪費了我們不少的錢財。”“您錯了,”菲迪亞斯反駁道:“上帝能夠看到神像的背面。”

3、繼續學習——一名新聞記者的決心20歲時德魯克曾經是法蘭克福最大的報紙金融和外交欄目的新聞記者,一個記者必須撰寫許多題材的報道,所以他決心掌握許多領域的知識,至少做一名勝任工作的記者。他在下午和晚上的時間學習國家關係與國際法、社會和法律制度史、歷史和金融等。在未來的人生中,德魯克逐漸養成了習慣,並且能夠持之以恆。每過三四年,他就選擇一個新的學科。例如,統計、中世紀史、日本藝術或經濟學。要精通一門學科,3年時間的學習是絕對不夠的。不過,要了解一門學科,3年的時間就足夠了。60多年來,德魯克堅持一次選修一門學科。“這種學習習慣不僅為我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而且迫使我接觸新學科、新學說和新方法,因為我學的每一門學科都有不同的假說,並且採用不同的方法論。”

4 、回顧總結——主編的倡導當他從事新聞行業的時候,當時五十開外的主編總是培養和訓練他手下的這一幫記者。他每週都要和每個記者討論完成的工作。元旦過後和六月暑假開始之前每年兩次,都要用一個星期六下午和星期天全天來討論、總結在過去六個月裡完成的工作。德魯克後來一直記得這位主編的倡導,之後從他在美國擔任教授時起,他每年暑假都要安排兩個星期的時間,對自己上一學年的工作進行回顧、總結,先回顧做得好的但仍然或應該做的更好的方面,然後是做得不好或應該做而沒有完成的事,最後確定在諮詢、著書和教學方面應該優先完成的工作。

5、在新的職位上應該做些什麼——資深合夥人的告誡1933年德魯克到了倫敦,他先是在一家大保險公司做證券分析師,1年後就任一家成長迅速的四人小銀行做銀行經濟師和3個合夥人的助理。儘管2個年紀較輕的合夥人對他稱讚有加,但幾個月後銀行的創始人、那個年長的合夥人把德魯克狠狠斥責了一番:“你甚至比我想象的還要愚蠢,而且比你自己有權做的還要愚蠢。”老先生接著說,“我知道你在那家保險公司,證券分析做得很好。但是,如果需要你做證券分析,那麼就會把你留在那裡。你現在是合夥人的行政祕書,而你卻仍在做證券分析。要在新的崗位上發揮效能,你現在應該做什麼?”自此以後,德魯克完全改變了自己的行為和工作方式。每到一個新的崗位,他總要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在新的崗位上,我現在應該怎樣做才能發揮效能?”德魯克發現他的很多諮詢客戶有同樣的經歷,他們把自己的成功歸功於一個已經去世多年的上司,而且這個上司對他們的要求就如同倫敦那位年邁紳士當年對德魯克的要求一樣:迫使他們思考新職位對他們提出的新要求。

6、以書面形式記錄下來——耶穌會會士與加爾文會會士的發明歐洲的兩個宗教組織在15世紀、16世紀發揮了支配作用,它們採用相同的方法取得成功,它們從一開始就採納相同的學習紀律。每當耶穌會的神甫或加爾文會的牧師要做任何重要的事時,譬如說進行一項關鍵的決策,他們被要求把預期的結果以書面形式記錄下來。9個月以後,他們必須按照預期結果對實際結果進行反饋分析。這樣,他們很快就能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很好,自己的優勢在哪裡,並且也能知道自己必須在哪些方面抓緊學習以及必須改變哪些習慣。最後,他們還能知道那些方面自己缺乏天賦並無法勝任。德魯克自己採用這種方法至少有50年了,他說“這種方法能夠揭示一個人的長處(一個人能夠了解自我,這可是最重要的事),並且指出哪些方面需要改進,需要哪種性質的改進,以及沒有能力做的事和甚至不應嘗試的事。”

7、憑什麼不被世人忘記——熊彼特如是說在熊彼特逝世前幾天,德魯克和他的父親去拜訪了了他,德魯克說他永遠不會忘記父親和熊彼特的那段對話,熊彼特說,“我現在已經到了知道‘靠著書立說事無法被世人記住’的年紀。除非在生活方面與眾不同,否則一個人就不會與眾不同。”德魯克從其中明白了三個道理:首先,一個人必須考慮自己憑什麼不被世人忘記;其次,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個人希望不被世人忘記的東西會發生變化,而且隨著自己的成熟和世界的變化而變化;最後,值得被別人記住的事就是一個人在生活方式的與眾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