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蔬果專業合作社工作總結

欄目: 農村農業工作總結 / 釋出於: / 人氣:1.95W

永泰縣高蓋山藍豐蔬果專業合作社位於永泰縣西部—永泰縣大洋鎮珠洋村,距福州約 100公里、離縣城33公里、離鎮約3公里,是同安鎮、霞撥鄉、大洋鎮交界處,海撥640米,冬寒夏涼,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在1228毫米,年平均氣溫17℃,極端最高氣溫33℃,極端最低氣溫-2℃,日光時間長,無霜期長。農民合作社成立於XX年年9月份,當初只有十八人,發展至今己達一百一十八人。種植各種蔬菜面積由XX年年不足50畝,發展至今累積種植面積達2210畝﹙不包括水稻569畝﹚,畜禽養殖累積9013頭,林竹面積63畝,創造總值達二千多萬元,大大地提高了農民的收入。

蔬果專業合作社工作總結

領導的重視,合作社成立以來得到了在福州市創新辦、市委組織部、市環保局、永泰縣委、縣政府、縣委組織部、縣農辦、大洋鎮黨委、政府、領隊長林裕煌、副隊長蘇涵霖等領導和駐友們的大力幫助、支援下。特別是福州市環保局局黨組書記、局長辛承安同志在百忙中三次抽出時間到我村調研、市農辦嚴金官主任、市農辦黨委書記副主任陳水俤、李武處長几次到我村檢查指導。還有省領導原副省長潘心城、省農辦林伯英副主任、副市長陳為民、市政協副主席李純粹、捆綁單位市臺盟黃小如主委、氣象局陳玉珠局長、紀檢組長侯彩萍、縣領導黃忠勇書記、林承超縣長、鄭立副書記、郭宜超常委副縣長、縣委織部陳榮生部長、縣農辦領導、市人大代表一行28人等到珠洋村視察、2010年7月1日市委方清海副書記帶領市農業局、市委農辦、市氣象局、市財政局、建設局等有關部門到珠洋村調研合作社成立以來所做工作,並得到了領導的肯定。省、市、縣新聞單位還多次報道珠洋村發展狀況,特別是省委、省農業廳、省農辦主辦的改革開放三十年,專門報道珠洋村農民合作社的發展。主要做法是﹔

一、因地制宜、成立合作業

發展農村經濟,讓農民增收,村財增收,是每位下派幹部最迫切的心願。珠洋村地理位置偏僻,海拔高,遠離省城、縣城,經濟發展受到嚴重製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考慮,海拔高,氣溫低,可以發展反季節蔬菜、水果,這又成了珠洋村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優勢因素。

珠洋村主要以外出務工,和種植各種農作物為收入。農作物主要以種植水稻為主,每畝年產糧食一千斤右左,按照每斤一元計算,一年每畝只能收入一千元左右。當我於XX年年8月份被福州市委下派到該村以後,就深入群眾、田間開展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堅持從實際出發,立足村情,著力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用活、用好專案資金,大力發展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經調研可種植蔬菜、水果等面積較大,其中可種植蔬菜800多畝,種殖蔬菜年畝產值達一萬多元。在調研中還發現餘能濤夫妻倆利用自己的一畝耕地種植各種蔬菜年收入在一萬元右、劉其杯同志也有同感。可種殖茶葉、李果、毛竹、楊梅共有1000多畝。種植蔬菜豐富,有悠久的傳統,地處海拔630多米屬無公害高山蔬果。但由於地理位置和農村市場的侷限性,蔬果因價格問題成熟後銷路難,大多數積壓腐爛。在這情況下,農民久盼能通過某個組織或某個公司銷售出去, 我作為市掛職的第一書記聽說後很是擔憂。如何使在家的20﹪農民發動起來,發展種植、養殖走向致富,帶動30﹪在外務工底收入人員返鄉一起走向富裕。通過多次翻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和上網查閱其他地區的做法。在與縣農辦幾位領導商討後,認為可以聯合農民成立專業合作社,通過合作方式與福州蔬菜公司聯合起來把生產產品推銷出去,是個可行的辦法。為此,我專門請示大洋鎮主要領導。鎮領導非常支援鎮黨委書記張劍鋒、鎮長溫智育還特派經管站站長檀怡敏同志協助,在市、縣有關領導的協調下,在農辦和工商部門的大力支援下,在福建藍豐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真誠手合作下﹙特說明;潘月華總經理多次到珠洋村協調,還表示堅決無償地為社員服務,並贈送每個社員半噸有機肥,價值1000多元﹚,在珠洋村廣大農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經協商同意,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要求與福建藍豐現代農業發展有現公司,採取入社自願、退社自由、民主管理、民主經營、自負盈虧、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與福建藍豐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於XX年年9月份成立福州市第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採取“公司+農戶”經營模式,充分依託藍豐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的人才、技術、市場優勢。在商品流通、組織購銷、科技服務方面開展合作,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促進和增加農民的農業收益。與優勢企業聯合開展生產、銷售反季節蔬菜、水果,讓生產與銷售、生產與技術、生產與資訊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優勢互補。2010年12月份被中共永泰縣委評為“科普工作先進單位”。省、市新聞單位多次報道過,特別是2010年元月18日福建省委、省農業廳、省農辦主辦的改革開放三十年新農村發展建設,省電視臺教育頻道還專門報道珠洋村農民合作社發展狀大約10分鐘。福州市電視臺於2010年6月8日第一套 18時40分和第三套21時,福州新聞“報道珠洋村農民合作社發展和新農村建設”。2010年7月1日市委副書記方、紀檢書記清海同志還帶領市委農辦、農業局、氣象局、財政局、建設局等部門在縣委書記黃忠勇、縣長林強、副書記鄭立等有關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陪同下到珠洋考察,親自檢視合作社基地、聽取村第一書記葉儒有的彙報和與社員交談,瞭解生產狀況和產生效率等。對合作社的發展講了,“六個很好”。2010年7月12日19點30分省電視臺經濟頻道還專門報道珠洋村農民合作社。

二、讓首批參社人員先產生效益,帶動其他村民共同參與。

首先是村財和福建藍豐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預支購買菜種、有機化肥(藍豐公司贈送)、農藥等,待收成產生效率,再回收成本。讓他們先富起來帶動周邊群眾自動參與,特別是去年的經濟危機,使部份外地務工人員返鄉參加合作社。通過一年多的發展由當初只有十八人至今已達一百多人蔘與。種稙面積由當初不值五十畝發展至今累積達二仟畝。

三、合作社的成立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是使農田的價值提高,由原每畝單淨種植水稻產值只有一千元左右,提高到最高達二萬元,最低也有七千元左右。二是合作社實施種植、銷售資訊共享(藍豐公司負責),農藥﹙單價約降價30﹪﹚、化肥﹙單價約降價15﹪﹚、種籽﹙單價約降價20﹪﹚統一採購﹙據統計為社員減少投資約二十萬元﹚,技術統一指導,產品統一集中出售,實現了降低種植成本,增加產出效益,提高農民收入的效果。三是使農民開啟市場,瞭解行情,解決後顧之憂,放心擴大再生產,走向集團化,走進大市場﹙如劉其杯同志在成立合作之前夫妻倆畝年只有種二至三畝,而今發展種植馬柃薯12畝、西紅市53畝、大白菜21多畝、青瓜53多畝等、長年聘用當地農民工十多人﹚。四是減少福建藍豐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有機肥的成本,由其生產直接銷售給農民,減少廣告費。五是提高農田的作用率,發揮海撥高、氣溫低的優勢,研究制定一年四季種植各種品種(春、夏、秋可種檳榔芋、生薑、西紅市、青瓜、四季豆、等,冬季可種植芥菜、觀音菜等通過冰霜凍非常吃)。六是農民合作社與福州市氣象局農業研究站,共建試範基地,氣象局還免費贈送合作社馬鈴薯種一千多斤,優良稻穀種100斤(合計總價約一萬元)。馬鈴薯己收成,畝產達4000多斤,畝產值達5000元左右。七是聘請縣農業局、縣科委有關專家免費為社員講授種植、養殖技術,不斷提高他們的技術技能。八是福建藍豐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免贈送給農民合作社有機肥50噸約十萬元,各種種仔20斤約三仟元,各種農藥50瓶﹙袋﹚約伍千元。九是在這國際金融危機的情況下,解決部份農民工返鄉就業難的問題。﹙如陳鄉長2010年返鄉種西紅市13畝、檳榔芋9畝,當年淨收入達8萬多元,遠高於在外務工。今年更加擴大發展,己種西紅市約23畝、檳榔芋12畝等。2010年就更多返鄉如:張志花、餘能鑽等種植西紅市、大白菜、檳榔芋等、餘世旺返鄉與其父一起發展養豬、李仕文返鄉養羊等﹚。十是2010年11月12日農民合作社參加2010年第二屆亞太批發市場大會即第三屆中國﹙福州﹚國際農副產品展。參展產品有;大白菜、檳欖芋、生薑﹙紅姜﹚、花菜、粥雞、煊鴨等。中共福州市委方清海副書記、市農辦嚴金官主任、陳水俤副主任、貿發局林厚新局長、郭水平副局長等,到珠洋村的參展點檢查指導,對佈置很滿意。通過這次的展銷會大大地提高珠洋村的知名度和對珠洋村特色產品的瞭解。參展四天來共出售大白菜500斤、檳欖芋XX斤、生薑﹙紅姜﹚3000斤、花菜500斤、粥雞200頭、煊鴨200頭等,金額達39350元。最後一天還供不應來、許多市民在問福州那裡有我們的生薑、檳榔芋、大白菜等產品買,並建議我們在福州設一個專賣店。福州電視臺12日晚6點40多分、9點多、11多三次報道珠洋村參展點。

四、合作社不斷壯大發展。

農民合作社成員由XX年年9月份當初只有十八人發展至今已達一百一十八人。種植蔬菜面積由XX年年不足50畝,發展至今累積種植面積已達2210畝﹙不包括水稻569畝﹚,畜禽養殖累積9013頭,林竹面積63畝。2010年農民合作社共籌集資金186萬,發展種植檳榔芋130畝 、西紅市150畝、席草80畝、花菜60畝 、長豆80畝、四季豆60畝 、青椒19畝、青瓜65畝、姜70畝、日本白皮蠶豆30畝、上海青50畝、大白菜50畝、觀音菜50畝等累積共計約980畝。發展養豬330多頭、養羊160多頭、養雞鴨各約XX多頭,大大地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最高社員一人淨增收入六萬元以上,最少社員一人也淨增收入一千多元,平均每個社員淨增收約七千元,全村人均平均淨增收提高三百多元﹙不包括在外務工的收入﹚。特別是2010年以來的經濟危機,部份農民工還鄉看到2010年在家發展種、養的社員收入比其在外務工還多的情況促進下,2010年部份農民工也還鄉加入農民合作社,壯大合作社的新生力量,農民合作社不斷髮展壯大。據統計至2010年11月份共籌集資金343萬元,發展種植西紅市271畝、生薑93畝、檳榔芋152畝、萵筍杆52畝、大白菜130畝、 馬柃署11畝、四季豆12畝、黃秋葵10畝、青椒39畝、席草52畝、地瓜132畝、扁豆12畝、青瓜398畝、花菜12畝等共計1232畝,種殖水稻263畝,預計種植面積比2010年翻一翻。發展養豬331多頭、養羊80多頭、養雞鴨各約1800多頭等,預計種、養數量累積比2010年翻一翻。 預計社員人均收入會比2010年翻兩翻。大大地提高了農民的收入。

五、存在問題。

一是資金不足,無法建保鮮倉庫,提高收益和購買電腦,上網公開發布農民合作社的種植、養殖情況資訊。二是技術人員不足,有些病蟲害要帶到福州請專家“就診” 、三是三名聘用專職人員都未發補助(出納、倉管、技術和資訊員)。

六、下一步。

一是繼續發展壯大合作社,擴大種植面積及品種和養殖。二是爭取資金建一個保鮮侖倉庫和有機化肥、農藥、種子等的儲存倉庫。三是聘請一名專職的高階農科人員。五是爭取資金修建灌溉主渠(河道清淤和加固)達到五十萬一遇。六是為滿足福州市民的要求,準確在福州開設一個超市專賣合作社的產品。

需要領導幫助解決的問題有;資金不足

Tags:蔬果 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