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申論熱點總結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62W

一、政務公開當前存在的問題

申論熱點總結

雖然《政府資訊公開條例》已經開始實施,但縱觀當前各級行政機關政府資訊公開現狀,在充分肯定取得進展的同時,也必須正視政府資訊公開存在的問題。

1、政府資訊公開的思想觀念障礙大。官本位思想、官僚主義和文牘主義遺毒未清,部分公務員熱衷於“暗箱操作”,不願意主動公開政府資訊。

2、政府資訊公開的內容有限,流於形式。表現在形式上公開多,實質上公開少;結果公開多,過程公開少;原則方面公開多,具體內容公開少;公眾被動接受的多,主動參與的少。

二、政務公開難原因

1、部分單位和領導對資訊公開重視不夠。

2、特權思想嚴重,不願公開。

3、存在腐敗行為,不能公開。

4、資訊公開監督缺乏力度。

5、政府資訊公開法律體系不完善。

三、完善政務公開的對策建議

1、確立政府資訊公開原則,促進政府觀念的轉變。

要敢於公開,及時公開,全面公開,真實公開。堅決摒棄封建官本位意識,克服封建思想,杜絕“暗箱操作”,樹立服務理念。保證媒體及時準確獲得資訊。堅決杜絕以往政府官員因害怕而隱瞞事件真相的做法,客觀真實地公開相關事件真相。

2、擴大政府資訊公開範圍,促進政府與社會公眾的資訊互動。

打破過去的時間和空間界限,打破過去政府資訊公開的自上而下的逐級下傳模式,實現政府資訊公開的網路化模式,提高政府內外溝通的效率。行政機關行政行為全過程資訊,特別是行政決策資訊需要及時予以公開,同時加強政府資訊公開的系統性、針對性。

3、拓寬政府資訊公開渠道,更多地賦予民眾政府資訊請求權。

拓寬政府資訊公開渠道,更多地賦予民眾政府資訊請求權。積極建設電子政府,加快政府網站建設,建立政府與公眾有關政府資訊的互動迴應機制,提高政府的反應能力和社會迴應能力。

4、建立完整的社會監督機制。

建立完整的社會監督機制將是加速政府資訊公開、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強大力量支援。首先要賦予第三方機構更大的權力,加強第三方機構對政府資訊處理的監督力度。其次要鼓勵政府在處理政府資訊時採取聽證、新聞釋出和新聞發言人等增加政府資訊透明度。

5、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提供政府資訊公開制度保障。

政府帶頭踐行《政府資訊公開條例》,公民、社會輿論要提高自身的法制意識,依法行使對《政府資訊公開條例》實施的監督權和參與權。此外,應通過有關監督法律規範的制定,提高新聞監督的法律效力,保證新聞媒介對政府資訊的報道權以及公眾對政府公開資訊的評論權。

6、加強政府公務人員的道德素質培養,轉變政府職能。

公務人員的素質、政府部門的形象也直接決定著政府公信力的強弱。為此,首先要轉變執政理念,樹立正確的政府資訊公開觀念,實現由“官本位”思想、“權本位”思想向“民本位”思想轉變。其次要推行電子政務,加強政府公務人員民主施政、陽光行政的執政理念。

四、經典論述“以人為本”是服務型政府構建的核心理念。

建設服務型政府,根本目的是進一步提高政府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關鍵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完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重點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要加強對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實踐探索和理論研究,深入分析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總結實踐經驗,認真借鑑國外有益做法,促進服務型政府建設。

在風險時期求索和諧

——近年來社會突發性公共事件的總結反思

當前我國正處於一個戰略機遇期和矛盾凸顯期。頻繁發生的集體上訪和群體性突發事件,以及西南大旱、玉樹地震之類關乎公共安全的自然事故,都在警示著高風險時期的來臨。面對此情此景,黨和政府正以無窮的智慧和勇氣直面風險、構建和諧。作為公務員考試,政治、民生都是申論考試的重點選題方向,考生有必要對近年來社會突發性公共事件進行總結反思,瞭解其現象的原因及解決對策。

一、社會突發性公共事件頻發的根本原因

自然災難無法避免,但社會矛盾可以規避。事實上,回顧近年來社會突發事件,可以將它們的根本原因歸納為社會利益和利益分配的不對稱。具體可分為兩大方面:

首當其衝的是伴隨著群眾民主意識的不斷增強,老百姓有著更多的利益訴求,但這種訴求存在梗塞。例如百姓遇到問題時無處傾訴、傾訴了也無人解決的現象時有發生,問題越積越深就演變成了接二連三的上訪現象。

其次,少許管理層面的決策不力、作風不實、漠視群眾利益現象也確有存在。例如近期頻發的網路輿論危機事件大都是人民群眾對管理層人員工作、生活作風的檢舉,韓峰日記事件、天價煙局長等事件均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二、社會突發性公共事件頻發的解決措施

為此,我們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方針、從多方面入手、多策並舉化解矛盾、降低風險。

首先,化解矛盾最根本的著眼點在於暢通群眾利益訴求通道。要建立公平的博弈平臺、拓寬民意表達途徑,以此為民眾提供便利的訴求渠道。比如針對上訪現象,其解決方法不是讓基層幹部天南地北的追著上訪者、盯著上訪者,而是要讓有權處理問題的行政機關出面調解和落實,並建立高效透明的化解矛盾的工作機制。

其次,在矛盾發生之前就必須具備高度的預見力,制定各類風險應急和長期預案,並建立長效機制。如各級黨政部門可開展多種形式的矛盾糾紛排查工作,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這樣就能將遺留問題抹去,將未來風險預計。即使風險“變現”,也能以未雨綢繆的前期工作為基礎迅速行動、化險為夷。

需要強調的是,對待那些涉及百姓重大經濟利益的問題時,應遵循民主協商的原則,決策透明、資訊公開,充分尊重各方利益關係。近期持續熱漲的房地產市場在我國密集出臺的愛民政策面前也正在逐漸“退燒”,這正是我國黨和政府維護百姓利益的表現。

最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依法行政、實現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也是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的重要方面。對內宣傳教育的同時還要加強對群眾的思想教育工作和法制宣傳工作,以此引導群眾在面對矛盾衝突時選擇合法合理的正確方式。

應該看到的是,凡事都具有兩面性,頻發的社會公共事件不僅僅是一種威脅,其實它也是一種激勵,因為近年來的這些矛盾甚至衝突已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百姓利益訴求渠道的暢通和我國公民民主權力的深入。矛盾並不可怕,在黨和政府的英明領導下,相信整個中國社會必將全面走向和諧、迎來輝煌!

Tags:申論 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