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黨員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精選16篇)

欄目: 勵志演講稿 / 釋出於: / 人氣:4.86K

黨員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1

在中國共產黨長期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歷程中孕育形成的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含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偉大革命精神,以及具有中國特色的紅色文化資源,彰顯政黨性質、反映民族精神、體現時代要求,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和巨大政治優勢,對於推動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黨員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精選16篇)

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之際,教育部與中央黨史研究室合作共建高等學校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加強黨的歷史和革命精神研究,深入挖掘中國共產黨豐富的革命文化資源,這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精神、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迫切需要,是發揮高校優勢、推進黨史研究協同創新的積極探索,是落實中央要求、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重要舉措。必須準確把握研究中心建設的目標任務,整合各方面研究力量、努力建設黨史和革命精神研究的高地,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建設革命傳統教育宣傳的陣地,積極挖掘革命文化資源、努力建設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的智庫。

要從四個方面加強研究中心建設。一要堅持以好的作風抓建設,將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果運用於中心建設,始終堅持理論聯絡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大力倡導同志提出的短、實、新的文風。二要高度重視隊伍建設,努力打造一支堅定信仰馬克思主義、有志研究黨史與革命精神、積極傳播革命文化的黨史人才隊伍。三要按照有利於整合資源、有利於發揮優勢、有利於突出特點、有利於推進工作的原則,積極進行內部管理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四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教育部將加強與中央黨史研究室的密切配合,加強研究中心理事會、專家指導委員會和祕書處的建設,加大支援力度,提供有力保障;各省(市)黨委教育工作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相關高校要高度重視研究中心建設,切實履行指導和管理職責。

黨員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2

今年8月3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會第十次會議決定,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設立烈士紀念日,是以國家的名義向烈士致敬,讓犧牲的英烈永遠受到後人的緬懷和敬仰,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重大舉措。

辛亥革命以來,為爭取國家的獨立解放,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無數革命先烈流血犧牲。革命先烈在民族遭受屈辱和磨難之時表現出的憂國憂民、上下求索的愛國情懷;在國家處於危難之時表現出的捨生取義、敢於擔當的高貴品格;在生死抉擇之時表現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堅定信念,教育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華民族的子孫。是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國家獨立、民族解放;換來了人民幸福安康、歡聲笑語;換來了清風明月、朗朗乾坤。他們是民族復興的先行者、追求者和實踐者,他們是中華民族的精英和驕傲。在全面深化改革、建成全面小康、實現“中國夢”的程序中,加強烈士紀念工作,對於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烈士紀念工作。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自參加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籃、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等紀念活動,深切緬懷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而英勇獻身的人民英雄。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了《烈士紀念設施管理辦法》、《烈士安葬辦法》、《烈士公祭辦法》,以及烈屬撫卹、醫療、供養、入學等一系列政策法規;修訂頒佈了《烈士褒揚條例》、《軍人撫卹優待條例》;部署開展了零散烈士紀念設施搶救保護工作;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xx辦公廳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烈士紀念工作的意見》;經全國人大會審議通過,設立了烈士紀念日。所有這些,充分表明了黨和國家對烈士紀念工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追終慎遠的傳統美德。

湖南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在歷次革命戰爭中有眾多三湘兒女獻出了寶貴生命,其中收入《三湘英烈傳》的就有12萬多人。在燦若群星的三湘英烈中,有偉大領袖毛主席的6位親人,有人民軍隊創始者之一的賀龍元帥的5位至親;有共產黨創始人之一的何叔衡、建黨時期的理論家蔡和森、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女中豪傑向警予、我黨早期軍事家王爾琢、共和國第一號烈士段德昌等革命先行者;有、歐陽海、陳林、譚千秋等新中國成立後的英烈。崇尚英雄、緬懷先烈、激勵後人,是湖南人民的優良傳統,也是湖湘文化的具體表現,烈士紀念工作具有堅實的文化基因和群眾基礎。在新的歷史時期,要進一步發揚我省崇尚英烈的優良傳統,認真落實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烈士紀念工作的意見》要求,在全省更好地營造弘揚烈士精神的良好氛圍,加強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為開創中國夢湖南新篇章凝聚正能量。

要廣泛宣傳烈士精神。將宣傳烈士精神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報刊、廣播、影視、網路等媒體,廣泛宣傳烈士精神。充分發揮我省文化資源和優勢,積極創作出版以烈士英雄事蹟為題材、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和通俗讀物,以優秀的作品感染人、教育人、激勵人,在全社會營造緬懷烈士、崇尚烈士、學習烈士的濃厚氛圍。

要深入開展紀念活動。在每年烈士紀念日、清明節、國慶節等節日和重要紀念日期間,充分利用烈士紀念設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等紅色資源以及網路、手機簡訊等資訊平臺,廣泛開展祭奠烈士活動,緬懷烈士功績。

要堅持用英烈事蹟教育青少年。在中國小充實關於著名烈士英雄事蹟教育的內容,將烈士事蹟教育融入傳統文化、紅色文化、校園文化建設,引導廣大青少年銘記烈士的英名和壯舉,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

要加強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全面落實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相關法規,整合紀念設施資源,明確保護管理責任,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加強烈士史料和遺物的收集、搶救、挖掘、保護和陳列展示等工作,進一步發揮好烈士紀念設施“褒揚烈士、教育群眾”的主題教育功能。

要完善和落實烈屬撫卹優待政策。進一步完善烈屬優待幫扶政策,抓好烈屬各項撫卹待遇落實,妥善解決烈屬生活、醫療、住房和子女教育、就業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定期開展走訪慰問烈屬活動,積極動員社會力量為烈屬送溫暖獻愛心,讓廣大烈屬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和關愛,感受到全社會的尊重。

要強化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各方力量,定期研究解決烈士紀念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行政主導、部門主動配合、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確保烈士紀念工作廣泛、深入、持久開展。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一個沒有精神和凝聚力的民族是渙散的。銘記革命先烈事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我們要站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精神、開創中國夢湖南新篇章的高度,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強烈士紀念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提高我省烈士紀念工作整體水平。

黨員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3

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是改革的責任主體,是推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部門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為基本取向,強化責任擔當,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進改革,堅決端正思想認識,堅持從改革大局出發,堅定抓好改革落實。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面對世界複雜、多元的文化體系,廣大黨員幹部要正確認識中國現階段發展實際,實現對文化的理性自覺與自信。當前,長治市正處於改革開放的攻堅期,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決戰決勝期,要貫徹省委“一個指引、兩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構建良好政治生態、推動經濟穩步向好,打造全省重要增長極,任務異常艱鉅,迫切需要我們從革命文化中汲取養分,把革命精神轉化為攻堅克難、真抓實幹的責任和激情,大幹苦幹實幹,開啟思想和事業發展的新境界,凝聚起方方面面幹事創業的合力。

弘揚革命精神,堅定文化自信不是空洞的口號,必須落實到行動上。廣大黨員幹部要把學習貫徹省委書記駱惠寧在長治市調研時的講話精神作為當前理論學習的重點,深入開展學習研討,不斷鑄造理想品格,把紅色基因啟用,浸入靈魂深處,在黨性鍛鍊和品格塑造上來一次新的提升。要做堅定革命理想信念的表率,不忘初心,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要做踐行為民服務宗旨的表率,以人民為中心,切實做到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當前,尤其要抓好脫貧攻堅,做好向下服務,辦好民生實事,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守住安全穩定底線,把政府的溫暖送到需要幫助的群眾手中。要做敢於擔當實幹的表率,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抓發展上,把工作的發力點打到企業和專案上,努力走出一條資源型地區由煤促興的新路,把長治打造成為全省重要增長極。要做艱苦奮鬥作風硬的表率。要敢於吃苦,甘願吃苦,切實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努力成為一個組織和幹部群眾可以信賴的人、同事和朋友值得敬重的人、家人和親屬引以為榮的人。

全體黨員應該珍惜機遇,遵守紀律,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學習,取得實實在在的進步,更好地指導實踐,幹好工作。

黨員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4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的奮鬥史,也是革命精神不斷弘揚發展的歷史。開展對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史的研究,不僅要解決其學科內涵問題,也要明確其歷史定位問題。在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實踐中形成了很多具有各種具體表現形態的革命精神,有的在各個階段成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座標。在20世紀90年代,研究者多將革命精神歸納為三種,即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進入新世紀以後,又將西柏坡精神納入其中。近年來,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更多的研究者把蘇區精神和四大革命精神並列在一起。但從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史的完整性和科學性來考察,現有的“五種革命精神說”還是沒有完整反映中共建黨以後整個大革命時期的精神狀態史。筆者認為,紅船精神可以作為中共創黨初期及大革命時期的革命精神的歷史座標,與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一起,成為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最光輝、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革命精神。

紅船精神: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歷史起點

紅船精神產生於中國共產黨的締造者們開展創建黨組織活動的全過程,蘊含著整個建黨初期開展革命活動所體現出來的革命精神。從這個意義上說,紅船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歷史起點,而紅船精神的提出則使中共革命精神史與中共黨史在時間序列上實現了一致性。20xx年6月21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同志在《光明日報》發表了《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一文,明確紅船精神就是走在時代前列的精神,是“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將紅船精神提升到“中國革命精神之源”的高度。中國共產黨的締造者們的建黨活動和革命實踐,充分體現了這種走在時代前列的精神,他們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用最先進的理論指導中國革命的實踐,使一個落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舊中國走上了一條光明大道。

井岡山精神: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路先鋒

井岡山精神是黨在領導井岡山軍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中培育和形成的一種革命精神。20xx年5月,在視察江西時對井岡山精神的內涵作了精闢概括:“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於勝利”。井岡山精神的核心特徵是“敢闖新路”。大革命失敗以後,中國的革命應該走什麼道路,這是一個擺在中國共產黨人面前的迫切而重大的問題。蘇聯的革命經驗不能照搬,馬列主義又沒有現成答案。在白色恐怖的包圍中,依靠弱小的革命力量,革命先輩們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闢了一條中國革命的勝利道路,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燎原之火。這正是堅持發揚勇於開拓、敢闖新路的革命精神的鮮活反映。

蘇區精神:建立政權、執政為民的重要實踐

同志在紀念中央革命根據地建立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80週年座談會上明確提出:“我們要始終大力弘揚蘇區精神,推動創先爭優,不斷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在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中,在建立紅色政權、探索革命道路的實踐中,無數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以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鬥、爭創一流、無私奉獻等為主要內涵的蘇區精神。”以此為標誌,蘇區精神成為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並列的中共革命精神歷史座標。蘇區精神的核心特徵是“一心為民”,我黨倡導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工作作風,正是從中央蘇區時期開始形成的。毛澤東同志曾在全國二蘇大會上提出,“我們應該深刻地注意群眾生活的問題,從土地、勞動問題,到柴米油鹽問題……一切這些群眾生活上的問題,都應把它提到自己的議事日程上”。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蘇區各級黨政軍幹部自覺踐行“一心為民”的宗旨,關心群眾生活、真心為群眾著想、積極為群眾謀利益,形成了影響深遠的“蘇區幹部好作風”。

長征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的恢弘篇章

曾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60週年大會上對長征精神作出過概括,他認為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鬥的精神”。長征無論在中國軍事史上還是在世界軍事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偉大壯舉,是一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長征中,紅軍所表現出來不畏千難萬險,不怕流血犧牲,頑強拼搏,敢於勝利的革命英雄主義,已經突破了時空界限,深入人心,不僅在中共革命精神史上,而且在人類精神史上樹立了一座豐碑。

延安精神:革命精神的集中呈現

延安精神是中共革命精神的集中呈現,其內涵非常豐富,可以說,中共革命精神的主要內涵在延安精神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最突出的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延安時期鮮明地打出了“為人民服務”的旗幟;二是延安時期用實事求是來概括我們黨的思想路線;三是在延安時期提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展了大生產運動,把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不斷髮揚光大,並形成了南泥灣精神。延安精神的核心特徵是“實事求是”。在延安時期,我黨首次全面接受了實事求是精神的洗禮。按照實事求是的精神整頓了“三風”,即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按照實事求是的精神在全黨興起了調查研究之風,促進了理論聯絡實際,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感染下,數以萬計的進步青年聚集到延安寶塔山下尋求真理,奉獻青春和熱血;正是源於這種精神,形成了改造中國社會的巨大能量,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西柏坡精神:邁入新中國殿堂前的精神洗禮

西柏坡精神的內涵包括:“兩個務必”的精神,即“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兩個敢於”的精神,即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精神,中國共產黨人敢於抓住歷史時機,展開戰略大決戰,展現將革命進行到底、奪取全國革命勝利的膽識和氣魄;“兩個善於”的精神,即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的“我們不但善於破壞一箇舊世界,我們還將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的精神。這些精神內涵都是在由革命時期向建設時期轉變、由革命黨向執政黨轉變的歷史背景下形成的。其中“兩個務必”精神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特徵。毛澤東同志將謙虛謹慎、艱苦奮鬥提升到執政黨建設的歷史大課題的高度來認識,並作為中國共產黨人長期執政的重大法寶和思想武器。西柏坡精神既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對執政後發展趨勢的科學判斷,也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政治上的高瞻遠矚。

綜觀中共革命精神史,從紅船精神到西柏坡精神,都是中國共產黨優良傳統和作風的集中體現,都是黨在奮鬥歷史過程中積累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們一脈相承,在歷史發展的不同階段樹起了一座座豐碑,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形成完整的精神序列。

黨員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5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習提出了“四個自信”,並特別闡釋了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既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包括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或一個地方,沒有文化的繼承與弘揚,就沒有自身的血脈與根基,就沒有事業的生機與進步。對於我們山西來說,要團結帶領全省人民,戰勝目前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把黨代會描繪的巨集偉藍圖化為現實,就必須大力弘揚革命精神,激發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更好的幹事創業。

山西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是令人敬仰的革命老區。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山西人民聽黨話、跟黨走,始終與黨的事業共命運,與時代發展同步伐,為民族獨立解放做出過重大犧牲,為國家建設發展做出過突出貢獻。山西人民的文化自信,既來自優秀傳統文化,更來自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最核心、最具標識意義的是革命精神。當國家危難存亡之際,黨領導革命武裝和各族人民挺起中華民族的脊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在山西大地上鑄就了偉大的太行精神。太行精神蘊含著信念堅定、不怕犧牲,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勇於探索、甘於奉獻等優良品格和作風,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堅實基礎。感天動地的革命精神,既拓展了革命文化的內涵,又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供了豐潤營養,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儘管幾十年過去了,但依然歷久彌新,不斷放射出新時代光芒。

山西一段時間發生系統性塌方式嚴重腐敗,給山西的發展和形象都造成了嚴重損害。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從思想上看,最根本原因是一些黨員領導幹部喪失了理想信念,放棄了黨的宗旨,淡忘了人民群眾,丟掉了革命精神。鐵的事實告訴我們,堅持和弘揚革命傳統、革命文化、革命精神,黨的事業就進步;背棄了革命傳統,就會給黨的事業帶來巨大損害。只有在革命精神激勵下保持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才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山西堅持和拓展好。

當前,我省既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又處於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最困難時期,還處於構建良好政治生態的鞏固、深化和提高時期,越是壓力大、困難多,越需要將革命精神轉化為攻堅克難、幹事創業的責任和激情,用革命精神滋養我們的思想,激勵我們的行為,以實際行動塑造山西美好形象,落實好省委“一個指引、兩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落實好黨代會報告的各項任務要求,實現山西振興崛起。就能夠煥發出凝心聚力抓發展、廉潔為民抓發展的內生動力,就能夠推動黨的事業和黨的建設大步向前,就能夠守住初心、開啟思想和事業的新境界。

黨員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6

在本次黨代會報告中,駱惠寧書記明確指出:“山西五千年文明發展所孕育的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山西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和精神標識。”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習提出了“四個自信”,並特別闡釋了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既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包括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或一個地方,沒有文化的繼承與弘揚,就沒有自身的血脈與根基,就沒有事業的生機與進步。對於我們山西來說,要團結帶領全省人民,戰勝目前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把黨代會描繪的巨集偉藍圖化為現實,就必須大力弘揚革命精神,激發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更好的幹事創業。

山西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是令人敬仰的革命老區。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山西人民聽黨話、跟黨走,始終與黨的事業共命運,與時代發展同步伐,為民族獨立解放做出過重大犧牲,為國家建設發展做出過突出貢獻。山西人民的文化自信,既來自優秀傳統文化,更來自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最核心、最具標識意義的是革命精神。當國家危難存亡之際,黨領導革命武裝和各族人民挺起中華民族的脊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在山西大地上鑄就了偉大的太行精神。太行精神蘊含著信念堅定、不怕犧牲,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勇於探索、甘於奉獻等優良品格和作風,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堅實基礎。感天動地的革命精神,既拓展了革命文化的內涵,又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供了豐潤營養,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儘管幾十年過去了,但依然歷久彌新,不斷放射出新時代光芒。

山西一段時間發生系統性塌方式嚴重腐敗,給山西的發展和形象都造成了嚴重損害。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從思想上看,最根本原因是一些黨員領導幹部喪失了理想信念,放棄了黨的宗旨,淡忘了人民群眾,丟掉了革命精神。鐵的事實告訴我們,堅持和弘揚革命傳統、革命文化、革命精神,黨的事業就進步;背棄了革命傳統,就會給黨的事業帶來巨大損害。只有在革命精神激勵下保持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才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山西堅持和拓展好。

當前,我省既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又處於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最困難時期,還處於構建良好政治生態的鞏固、深化和提高時期,越是壓力大、困難多,越需要將革命精神轉化為攻堅克難、幹事創業的責任和激情,用革命精神滋養我們的思想,激勵我們的行為,以實際行動塑造山西美好形象,落實好省委“一個指引、兩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落實好黨代會報告的各項任務要求,實現山西振興崛起。就能夠煥發出凝心聚力抓發展、廉潔為民抓發展的內生動力,就能夠推動黨的事業和黨的建設大步向前,就能夠守住初心、開啟思想和事業的新境界。

黨員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7

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的精髓,是黨的精神家園的靈魂和支柱。提出堅持“堅定執著追理想”,要求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繼承發揚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傳承好理想信念的紅色基因。

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展現著人類社會的美好圖景,是黨歷經艱難曲折、不斷探索前行的指路明燈,一往無前的力量源泉。井岡山時期,靠著對中國革命光明前途的堅定信念,才能在白色恐怖四面包圍中造成星火燎原之勢;長征途中,憑著“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執著追求,才衝破圍追堵截,走出雪山草地,翻越高山峻嶺,勝利會師陝甘;延安時期,正是在崇高理想的感召下,造就了全國熱血青年心嚮往之的革命聖地;西柏坡時期,還是靠理想信念的支撐,才最終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描繪出新中國的巨集偉藍圖。

歷史啟迪我們,理想信念關乎黨的生命,須臾不可缺失,絲毫不能動搖;理想信念是黨性的本質要求,是黨員幹部安身立命的根本。今天,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建設發展對傳承理想信念的紅色基因有著迫切的現實需要。一是應對“四大考驗”、“四大危險”的迫切需要。隨著世情、國情、黨情、輿情深刻變化,黨將長期面臨“四大考驗”、“四大危險”的嚴峻挑戰。有效應對這些挑戰,必須強化精神動力支撐。二是重建精神家園的迫切需要。受諸多主客觀條件因素的影響,少數黨員幹部在利益格局調整、文化生態嬗變中迷失方向,出現理想信念動搖、精神空虛、道德滑坡甚至跌入腐敗墮落的泥潭。因此,重建精神家園,必須樹立起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

當前,堅持堅定執著追理想,投身“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員幹部必須把理想信念作為照亮前路的燈、把準航向的舵,做理想信念的堅定信仰者、忠實踐行者。一是堅定政治信仰,恪守政治規矩。要學習革命先輩英雄事蹟,矢志不渝追求真理;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堅守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要學好和遵守黨章黨規,始終把紀律規矩挺在前。二是涵養核心價值,砥礪高尚情操。要加強黨性修養,喚醒黨員意識,勤於自省,慎獨慎微;要提升道德境界,自覺遠離低階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三是認準目標方向,立足崗位進取。要牢記“兩個百年”奮鬥目標,自覺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程序;要踐行“三嚴三實”,在辛勤勞動中追求價值,在悉心奉獻中報國為民。四是不懼艱難險阻,敢於負重擔當。要在困難挫折面前,發揚百折不撓、無堅不摧的英雄氣概;要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敢於衝鋒在前,適時“亮劍”。

實事求是闖新路

實事求是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的基本內容。它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是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是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法寶。倡導堅持“實事求是闖新路”,要求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繼承發揚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必須傳承好實事求是的紅色基因。

在黨的革命和建設時期,正是實事求是這個法寶,使黨和中國革命一次又一次化險為夷,轉危為安;一次又一次絕境逢生,柳暗花明。井岡山斗爭,依靠實事求是的思想指引,開闢了中國革命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獨特道路;蘇區時期,貫徹實事求是的要求,掀起農村調查研究的熱潮;長征途中,正是實事求是光芒照耀,才肯定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軍事路線,使黨和中國革命走出失敗的陰影;延安時期,黨的整風運動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我們黨才在毛澤東思想統領下達到空前團結;西柏坡時期,還是沐浴實事求是的光輝,黨掀起土改熱潮,發起“三大戰役”,終將革命進行到底,開闢了歷史新的紀元。

歷史告訴我們,堅持實事求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就能符合客觀實際、順應發展規律、合乎人民群眾的意願,黨的事業就能順利前進;背離實事求是,黨的事業就會蒙受損失甚至遭到嚴重挫折。黨員幹部只有牢固樹立實事求是的思想理念,掌握實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黨的事業才能興旺發達。今天,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建設發展對傳承實事求是的紅色基因有著迫切的現實需要。一是進行新的偉大斗爭的迫切需要。我們黨“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為實現中國夢排除障礙和干擾,化解危機和風險,增強動力和活力。面對國際國內諸多特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黨不但要有敢於鬥爭的革命膽識,還要有善於鬥爭的科學方略。二是醫治思想作風“頑症痼疾”的迫切需要。當前,背離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工作方法的現象仍然不少。醫治這些“頑症痼疾”,需要將科學的思想理論作為武器。

當前,堅持實事求是闖新路,投身“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員幹部應深刻領會實事求是的科學含義和精神實質,正確把握實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始終按實事求是規律要求辦事。一是從實際出發謀事創業。要認真調查研究,掌握實際情況,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符合客觀規律,避免“拍腦袋”決策,避免“瞎幹”、“蠻幹”。二是堅持理論聯絡實際。能夠指導實踐的理論才有鮮活的生命力,接受理論指導的實踐才是科學的實踐。為確保各項工作和事業不偏離正確軌道,必須始終堅持理論聯絡實際。三是解放思想開拓進取。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實事求是。破除傳統觀念束縛,改革陳舊思維方式,以客觀實際為參照創新創造;把握不斷變化的客觀實際,摸清各項工作和事業的發展規律,在深化對規律的認識中開拓進取。四是以改革的思路破解難題。當前形勢發展複雜多變,各類矛盾問題頻發多發。要破除僵化思維和惰性思維,以改革的思路破解難題,開拓新路。

艱苦奮鬥攻難關

在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譜系中,“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精神地位獨特,影響深遠。在新中國誕生前夜,我們黨熔鑄歷史智慧,著眼全面執政和建設使命而提出“兩個務必”,這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本色和價值追求,是黨永葆先進性、純潔性的強大思想武器。強調堅持“艱苦奮鬥攻難關”,要求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繼承發揚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必須傳承好“兩個務必”的紅色基因。

在黨的革命和建設時期,“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精神指引著中國共產黨在極端惡劣的自然條件、極端殘酷的戰爭環境中頑強生存、發展壯大;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即將奪取全國勝利的緊要關頭,“兩個務必”引領著中國共產黨扭轉乾坤,實現偉大的歷史轉折。因為有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精神的支撐,井岡山軍民才寫下“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的豪邁詩篇,蘇區幹部才養成“自帶飯包去辦公,日著草鞋幹革命”的好作風;因為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精神的鼓舞,長征將士才迸發英勇拼殺、浴血奮戰的非凡智慧和勇氣,鑄就不畏艱難困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延安軍民在大封鎖、大困難面前才興起“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大生產運動;因為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精神的激勵,解放區軍民才響應“軍隊向前進、生產長一寸、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的偉大號召,上演“打碎一箇舊世界、建設一個新世界”的威武長劇。

歷史警示我們,沒有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精神的支撐,我們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我們的國家難以發展進步,我們黨也難以長久執政。沒有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精神的支撐,黨員幹部也將失去先進性、純潔性,終將被歷史和時代拋棄。今天,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建設發展對傳承“兩個務必”的紅色基因有著迫切的現實需要。一是構建良好政治生態的迫切需要。當前,仍有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滋生消極腐敗的土壤依然存在。構建“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體制機制,築牢思想道德防線、建設良好政治生態離不開警鐘長鳴。二是黨接力“趕考”的迫切需要。我們黨要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週期律,黨員領導幹部要交出“趕考”優異答卷,就要靠“頭腦清醒”,靠“兩個務必”。

當前,堅持艱苦奮鬥攻難關,投身“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員幹部應保持謙虛謹慎的科學態度、艱苦奮鬥的精神狀態,身體力行“兩個務必”。一是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要胸懷寬廣,虛懷若谷,努力向書本、向實踐、向身邊的黨員幹部和群眾學習;要牢記“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的格言,堅持科學決策,虛心聽取民意,切忌魯莽草率給工作和事業帶來損失。二是居安思危,艱苦奮鬥。要增強憂患意識,謹記“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憂勞興國,逸豫亡身”的古訓,永葆先進性、純潔性;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自強不息、開拓進取,不斷追求和實現更高的人生目標。三是勤儉節約,傳承美德。要勤以修身,儉以養德,傳承艱苦樸素美德;要與群眾同甘共苦,榮辱與共,不講排場,不比闊氣。四是廉潔奉公,無私奉獻。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要清清白白做人、兢兢業業做事,堅守道德底線,堅持人格操守。

依靠群眾求勝利

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中永不過時的傳家寶。號召堅持“依靠群眾求勝利”,要求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繼承發揚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必須傳承好群眾路線的紅色基因。

在黨的革命和建設時期,是群眾路線夯實了黨在白色恐怖中生存發展的基礎,繫牢了黨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絡的紐帶,使黨從一個勝利走向又一個新的勝利。井岡山斗爭,“喚起工農千百萬”,才開創工農武裝割據的大好局面;蘇維埃政府保護工人農民階級利益,才使蘇區擴大鞏固;轉戰途中,紅軍紀律嚴明,幫助窮人翻身解放,各族群眾籌款籌糧支援,成為長征勝利的重要保障;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放手動員和組織全國人民,才能成為領導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西柏坡時期,砸碎封建土地枷鎖,才能同人民群眾一道,改寫了中國社會的歷史走向。

歷史告誡我們,堅持群眾路線,黨才能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發揮人民群眾主體作用,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黨的事業才能無往而不勝。黨員幹部只有躬身踐行群眾路線,才能和人民群眾“一塊苦、一塊過、一塊幹”。今天,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建設發展對傳承群眾路線的紅色基因有著迫切的現實需要。一是增進人民福祉的迫切需要。增進人民福祉,追求公平正義,是改革發展的重要價值取向。要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必須眼睛向下,腳步向下,滿足群眾訴求,迴應群眾期待,解決群眾面臨的突出問題,提升改革發展“含金量”。二是標本兼治“四風”的迫切需要。徹底根除背離黨的群眾路線、脫離人民群眾的“四風”積弊,需要對症施治,猛藥去痾。

當前,堅持依靠群眾求勝利,投身“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員幹部要站穩群眾立場,堅定群眾的主體地位,始終堅持把黨的群眾路線作為自己的價值觀和方法論。一是樹立群眾觀點,自覺維護和促進群眾利益。要牢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命題,多做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惠民生的好事實事。二是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要在基層工作的實踐中體國情、煉意志、長本領、作貢獻,努力成為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的行家裡手。三是運用群眾路線方法推動工作事業發展。要把群眾意願、要求和利益作為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群眾參與和監督中開創工作和事業新局面。四是把對黨負責與對人民群眾負責有機統一起來。要牢記黨的宗旨,重塑公僕本色,從以自己為主體轉變為以群眾為根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黨員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8

為重溫中國共產黨建黨建國的艱辛歷程,體會新中國的來之不易,今年7月我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進行了為期五天的遵義、重慶社會考察活動。先後參觀了息烽集中營、紅軍烈士陵園、遵義會議會址等地,每一處革命遺蹟,每一件珍貴文物都折射出革命先輩的崇高理想、堅定信念和高尚品質,讓我感受到了革命精神的豐富和歷史文化內涵的厚重。

革命精神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力支撐。同志強調,“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過去,中國共產黨帶領各族人民在追求獨立夢、解放夢過程中所鑄就的系列革命精神,無疑是中國精神在那個特定時代的典型呈現。今天,伴隨著革命精神得以誕生的一系列重大革命事件雖然已經被永久定格在歷史的長河中,但在這些革命事件中誕生出來的偉大革命精神,則具有超越時空的恆久價值和旺盛生命力,能夠跨越歷史的鴻溝,繼續支撐我們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夢。

誕生在貴州大地上的遵義會議精神,集中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秀品格,是中國共產黨精神歷程中的關鍵節點,與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起,成為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最光輝、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精神表徵。如果從一個更大的歷史尺度來看,遵義會議精神不僅是一種政治精神,更是一種歷史精神、文化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乃至中華民族自近代以來不斷追求獨立和解放歷程中一筆有著獨特價值的精神財富,早已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乃至人類文化的長河中。弘揚遵義會議精神,必將為“中國夢”的實現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我們有夢想,但往往被習慣的思維定勢、固有的思想觀念所禁錮。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使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同時,我們也要重視改革開放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信心不足,缺乏敢於爭先的意識;自我滿足的思想蔓延,缺乏追求卓越的意識;怕擔責任,缺乏勇於擔當的意識等。在此背景下,我們要大力弘揚遵義會議精神所蘊含的實事求是、敢於批評、勇於反思精神,並以形象、生動、鮮活的方式展示出來,讓我們在接受崇高革命精神的洗禮中突破思想的禁錮、實現思想的解放,以全新的思維、全新的觀念和全新的思路開拓中國美好的明天.

實現中國夢,需要凝聚中國人的力量。“中國夢”是每一箇中國人的夢,只有將個人的願景與中國夢結合起來,並使之成為大眾的共識和自覺的行動,才能凝聚發展的正能量,為 “中國夢”彙集強大力量。遙想當年,通過以遵義會議為代表的系列會議的召開,黨和紅軍進一步深化了民主、實現了團結、凝聚了力量,終於走出了困境。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弘揚遵義會議精神,解放思想、開放創新、團結奮鬥,敢想、敢幹、敢擔當,敢闖、敢試、敢突破,就一定能凝聚起全體國民科學發展、後發趕超的正能量,一定能把革命精神的感召力、凝聚力轉化為大眾的行動力、實踐力,一定能激勵全體中華兒女同心構築中國夢。

黨員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9

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官兵,既是確保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基礎工程,也是我軍政治工作優良傳統的一項重要內容。這一優良傳統的本質,就是用革命精神塑造先進靈魂。

土地革命時期,羅榮桓總結他在根據地開展政治工作的體會,第一條就是“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鬥爭的軍隊是不可戰勝的”。他回憶說,試問我們的每一個紅色戰士,為什麼要當紅軍,他們都會回答是為了“打土豪,分田地”。再進一步問他,他會回答:“為了蘇維埃新中國!”更進一步問,他會回答:“為了實現共產主義!”每個農民參軍,都經歷了一個對革命目的由不認識到認識的過程,由初步具有這種認識,隨後就變成每個革命戰士終生為之奮鬥的政治目標、政治思想和鬥爭信念。戰鬥力就是從這裡生長出來的。

在一定物質基礎之上,思想掌握一切,思想改變一切。黨的理論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緊密結合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際,深刻揭示了中國革命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濃縮了時代的精華,代表了進步的革命精神,是經過實踐檢驗了的科學理論,是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也是改造思想、堅定信念、端正價值追求、提升人生境界的有力武器。

開展政治工作的過程,就是用科學理論武裝官兵的過程,就是用先進理論教育人、塑造人、鼓舞人、激勵人的過程。實踐證明,理論武裝愈徹底,思想改造才能愈徹底,理想信念才能愈堅定,人生追求才能愈崇高,靈魂深處才能愈陽光。“理論一經掌握群眾,就會變成強大的物質力量”的真諦就在於此。

我們正處在一個變革的時代,這是一個既充滿夢想又不乏困惑的時代。面對思想文化領域交融頻繁、鬥爭複雜的嚴峻形勢,思想理論武裝的任務更加繁重,強化精神支柱更加現實而緊迫。思想理論陣地你不去佔領,敵人就會去佔領。日益尖銳複雜的意識形態領域鬥爭面前,缺乏陣地意識、鬥爭意識不行,陷入“本領恐慌”更不行。如果理論武裝工作抓而不緊、抓而不實、抓而不常,就會犯難以挽回的歷史性錯誤。

強軍必須先強精神,強精神必重思想引領。只有大力加強並認真改進理論武裝工作,才能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實踐證明,深入紮實抓好對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關於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論述的學習貫徹,堅持用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部隊,引領官兵,是用革命精神塑造先進靈魂的第一要務,也是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根本保證。

黨員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10

感受紅色經典,回憶崢嶸歲月裡我黨、我軍在重重困難面前勇往直前,建立的不朽的歷史功勳,我們要以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楷模,不斷增強自身修養,努力學習好好工作,發揚優良傳統,與時俱進,艱苦奮鬥,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

在90多年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了獨特的紅色文化。紅色代表著希望、勝利、創造、勤勞、勇敢、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不怕流血犧牲等,是中國共產黨價值追求和中華民族精神內涵最生動的象徵。正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有了紅色文化,中華民族才逐步從鴉片戰爭後迷茫委頓、備受欺凌的狀態中掙脫出來,實現了由落後衰敗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轉折。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大力弘揚紅色文化,從中汲取昂揚奮進、團結拼搏的精神動力,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紅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精神結晶,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世界優秀文化的繼承、發展與創新。它彰顯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性、真理性,是中國共產黨的信仰、制度、作風、道德、革命精神、革命傳統等的綜合體現,具有鮮明的民族性、科學性、大眾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要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不斷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朝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不斷前進。這些重要論述,為新時期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出了要求、指明瞭方向。在各種文化中,紅色文化以其鮮明的政治立場、崇高的價值取向、深厚的群眾基礎、堅決的奮鬥精神等,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當前,尤其應注意發揮紅色文化在意識形態工作中的作用。一個時期以來,西方敵對勢力竭力對我國進行思想文化滲透。他們否定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和社會主義道路,鼓吹所謂“普世價值”、資產階級“民主憲政”,挑起事端,製造民族分裂,妄圖使我們改旗易幟。對此,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紅色文化百鍊成鋼,是抵禦西方腐朽反動思想文化侵蝕、防止“和平演變”的利器。應充分認識其內涵、意義,切實用好這一思想武器。

弘揚紅色文化,最根本的是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重點把握列寧所講的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與三個組成部分、恩格斯所講的馬克思一生的兩大發現即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毛澤東同志的系列論著。同時,要與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結合起來,掌握識別真偽的武器,從思想上武裝起來,增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形形色色的錯誤思想進行堅決鬥爭,保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思想認識的清醒和統一,齊心協力、共同奮鬥。

弘揚紅色文化,還要高度重視對青年一代的教育引導。應通過加強革命歷史、傳統文化、國情社情等愛國主義教育,幫助青年一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築牢抵禦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侵蝕的思想道德防線,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黨員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11

在“七一”講話中指出:“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回顧沂蒙歷史,我們可以自豪地說,在沂蒙精神的淬鍊下,沂蒙黨政軍民也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沂蒙這片沃土孕育了燦爛輝煌的沂蒙歷史文化和感天動地的沂蒙紅色文化。作為沂蒙紅色文化的精神核心,沂蒙精神既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又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如果說沂蒙紅色文化是沂蒙黨政軍民的文化基因,沂蒙精神就是沂蒙黨政軍民的靈魂,這種基因與靈魂構成了沂蒙黨政軍民的“特質”,是沂蒙黨政軍民“最有理由自信”的“根本”所在。

20xx年11月,在視察臨沂時指出:“山東是革命老區,有著光榮傳統,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對我們今天抓黨的建設仍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習的重要講話啟示我們,沂蒙精神含著雙重主體、雙重內涵,一方面是沂蒙黨政軍及其精神,另一方面是沂蒙人民及其精神,兩者構成沂蒙精神的內涵體系。

從沂蒙黨政軍這個主體看,表現出“胸懷群眾、引領群眾、愛護群眾、奉獻群眾”的“大仁”。這種“大仁”是“仁政”的昇華,是中國傳統社會治理理念與馬克思主義政黨理念的深度融合。從沂蒙人民這個主體看,表現出“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大義”。這種“大義”是“義理”的昇華,是中國傳統社會核心價值觀與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的深度融合。沂蒙黨政軍民還共同具有一種“奮發有為”的精神。這種精神在戰爭年代表現為“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在和平時期表現為“艱苦創業、開拓進取”。這種“奮發有為”精神是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在齊魯大地的展現,深刻體現了齊魯文化的精髓。

由此看來,與沂蒙精神的雙重主體相匹配,沂蒙精神的內涵體系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大仁大義、奮發有為”。“大仁大義、奮發有為”,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的深度融合,是齊魯文化在現當代的傳承發展,不僅能夠完整概括沂蒙精神的雙重意蘊,也可以充分展示新時期山東精神的精神核心。弘揚新時期沂蒙精神,就是要在深刻把握關於沂蒙精神重要講話的精神實質的基礎上,堅定沂蒙文化自信,弘揚沂蒙黨政軍民“大仁大義、奮發有為”的精神,重鑄“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黨群關係。

就弘揚沂蒙精神的內容而言,要做到一個“深刻認識”,把握三個“著力點”。一個“深刻認識”,就是要深刻認識到,沂蒙精神不僅是人民群眾“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精神,還是黨政軍“胸懷群眾、引領群眾、愛護群眾、奉獻群眾”的精神。三個“著力點”,一是要充分運用沂蒙文化資源,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是深刻揭示沂蒙精神與中國精神的內在聯絡,弘揚中國精神,凝練中國共識,匯聚中國力量,共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三是把握沂蒙精神的精神實質,加強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教育,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群眾工作。

就弘揚沂蒙精神的主體而言,要牢固樹立“雙主體”思維。一方面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政府與軍隊這一“主體”,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深入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努力做好黨的群眾工作,為了人民的利益無私奉獻。另一方面是人民群眾這一“主體”,要高度信任黨、真心擁護黨。沂蒙精神生成與發展中客觀存在的“雙主體”,意味著傳承與弘揚沂蒙精神也客觀存在著“雙主體”,任何一個主體的缺位,沂蒙精神的傳承與弘揚也無以為繼。

就弘揚沂蒙精神的路徑而言,要做好“三個節點”的有效銜接。一是做好沂蒙精神的理論研究。要尊重歷史,著眼現實,與時俱進,加強研究,充分挖掘沂蒙精神的時代價值。二是做好沂蒙精神的宣傳教育。要把沂蒙精神融入區域國民教育與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教育黨員幹部群眾,尤其是青少年學生。三是做好沂蒙精神的實踐。實踐沂蒙精神,黨員幹部要踐行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群眾要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青少年學生主要是踐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觀。

黨員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12

太行精神是對崇高革命理想和信念的執著堅守。新時期弘揚太行精神,就是要始終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高舉旗幟、聽黨指揮。

太行精神是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絡的堅定保持。新時期弘揚太行精神,就是要始終堅持執政為民的政治立場,心繫群眾、服務人民。

太行精神是對堅忍不拔、百折不撓民族品格的深刻詮釋。新時期弘揚太行精神,就是要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不怕困難、奮力拼搏。

太行精神是對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精神的生動展示。新時期弘揚太行精神,就是要始終堅守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本色,艱苦奮鬥、勇於奉獻。

黨的以來,多次提到要弘揚愚公精神,強調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堅戰。習高度評價李保國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光輝品質,詮釋了新時代的愚公精神,尤其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大力弘揚。

弘揚太行愚公精神,做到持之以恆、久久為功。愚公精神之所以生生不息,源自於其矢志不移、子孫相繼、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內涵。李保國同志35年如一日,深深紮根太行山上,用自己一生的知識和汗水,默默無聞,至死不渝,帶領大山群眾走上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他的這種韌勁充分詮釋了新時代愚公精神的核心。當前,我們正處於全面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奮進,但實現的過程既不會順風順水,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亟須我們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以及持之以恆、久久為功的韌勁,像李保國那樣,立下愚公志,一步一個腳印,踏石留痕,堅持到底,一定能夠取得成功。

弘揚太行愚公精神,做到迎難而上、主動擔當。愚公精神之所以激勵人心,源自於其不怕困難、敢於擔當、勇於作為的精神內涵。李保國說過:這輩子最過癮的是幹兩件事:一是把我變成農民,二是把越來越多的農民變成我。這是一名共產黨員、一名知識分子的擔當,也是他紮根山區30多年堅守的信念。他理解農民、熱愛農民、幫助農民,明知千難萬險卻義無反顧,歷經千辛萬苦仍不改初衷,終於改變了窮山溝裡農民的命運。要像李保國那樣,繼續弘揚愚公精神,面對新時期改革發展的艱鉅任務,要有黨員幹部應有的責任擔當,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敢於直面矛盾、迎接挑戰、破解難題,才能邁過艱難險阻,贏得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

弘揚太行愚公精神,做到大智若愚、團結奮進。愚公精神之所以催人奮進,源自於其自我解困、堅忍不拔、團結合作、克難奮進的精神內涵。有一種人,有著大智慧、大勇氣,卻甘願在平凡中默默無聞。李保國就這這樣的人,他把真情和熱血奉獻給了太行山,把科技帶給了農民,農民的素質提高了,千萬的農民在他的指導下變成了專家,他推廣技術36項,幫助農民增收28億元,帶領大山農村脫貧致富。弘揚愚公精神並不是叫我們遇到問題就去硬拼蠻幹,而是要認真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用知識改變命運,用創新推動發展,團結一致形成改革發展新合力。要把新愚公精神與當前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結合起來,與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踐結合起來,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黨員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13

井岡山精神是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艱苦歲月裡,在開闢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偉大實踐中,用鮮血和生命培育的無產階級革命精神。井岡山精神的科學內涵,所概括的:“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敢於勝利”[ ,20xx年6月4日]這24個字的表述,已為大家普遍認同。井岡山精神的鮮明特色是:

井岡山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的源頭,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井岡山精神的繼承、延續和展開。井岡山精神和其他革命精神,是“源’’和“流’’的關係,井岡山革命精神同其他革命精神具有同一性,基本內容和方向是一致的,但在革命的各個歷史時期,由於具體歷史條件和革命的中心任務不同,又表現出差異性,各有自己的特色。井岡山精神與中國革命精神是共性與個性的關係,共性存在於個性中,個性之中有共性。井岡山精神源遠流長,它同其他革命精神一脈相承,構成中國近現代史上雄偉壯麗的精神長河,流淌在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血脈之中。

井岡山精神與井岡山道路緊密聯絡在一起。井岡山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即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政權。沒有井岡山精神,就沒有井岡山道路,反之,沒有井岡山道路,也沒有井岡山精神。井岡山精神在井岡山道路的開闢中產生,井岡山道路在井岡山精神的光照下形成,兩者同時孕育產生,相輔相成,交相輝映。井岡山道路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中,是獨闢蹊徑的,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大無畏的革命首創精神的生動體現,實事求是、敢闖新路,是井岡山精神的靈魂和核心,是它最鮮明的特色和亮點。

井岡山精神與毛澤東思想的形成是同步進行的。毛澤東思想是在土地革命時期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闢,則是毛澤東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形成的重要標誌。井岡山的鬥爭,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開篇之作,是毛澤東思想的發端。井岡山精神與毛澤東思想是不同領域的意識形式,但本質上是相通的。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三個方面: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同井岡山精神是契合的,也是在井岡山艱苦卓絕的鬥爭中初步形成的。井岡山精神是毛澤東思想在思想道德領域,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的集中反映。井岡山精神永遠同毛澤東思想和毛澤東的名字聯絡在一起的。

井岡山精神體現了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統一,這在中國革命思想史上是第一次。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形成了博大精神的民族精神,這就是黨的xx大報告所總結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條精神血脈維繫著中華民族的團結、國家的統一,屢經劫難而不衰,並創造過歷史的輝煌,成為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鴉片戰爭以後,帝國主義入侵,封建統治者喪權辱國,中國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就是這一歷史時期的時代精神。愛國主義歷來是中國人民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是民族良知、歷史任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的集中體現。中國共產黨的愛國主義,是中國各族人民愛國主義的最高風範,中國共產黨人在鬥爭中所表現出來的革命精神,就是時代精神的體現,也是對民族精神的傳承和弘揚。”。要向紅軍戰士學習公僕意識,深懷愛民之心,常思為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在黨和人民的利益面前,不計較個人得失,充分發揮好黨員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真正在本職崗位上做講奉獻、有所作為的合格黨員。

黨員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14

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這些重要論述把文化自信提到了極為重要的地位,彰顯了當前堅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意義。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發展,是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的責任與擔當。

我們有必要堅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可貴的精神品質。堅定文化自信,對於高揚國家、民族和人民思想精神上的旗幟,對於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進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堅定文化自信是匯聚中國力量的源泉。文化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人民構建精神家園、增進思想認同的基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動力。今天,社會思想文化越來越多元多樣多變,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更加繁重艱鉅,迫切需要發揮文化的重要作用,為廣大幹部群眾提供堅定的信心、進取的勇氣和創新的活力,最大限度統一不同社會群體的思想和行動,匯聚起書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篇章的強大力量。

堅定文化自信是做好價值引領的根本。文化是核心價值觀建設的基礎,沒有文化自信就不可能有價值觀自信,就不可能做好價值引領。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基,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普遍認同的基礎。當前,面對價值觀念日益多元的新形勢,面對西方所謂“普世價值”不斷滲透的新情況,如果我們喪失了文化自信,就很容易失去方向、失去自我,就無法對人民群眾做好價值引領,無法打牢人民群眾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構建好人民群眾的精神家園。

堅定文化自信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基礎。在中國日益走向世界舞臺中心的過程中,需要積極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特別是要把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主流展示出來,把中國人民蓬勃向上的風貌展示出來,把中國老百姓真實、生動、鮮活的形象展示出來。講好中國故事,文化自信是基礎。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展現中華審美風範,創新中華文化元素、文化形象、文化符號的表達方式,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中國的良好形象。

我們有底氣堅定文化自信

同志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明瞭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蘊與充足底氣。

我們的底氣來自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5000多年的文明發展程序中,中國人民以自己的勤勞智慧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不僅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也為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作出了獨特貢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鑄就了歷史的輝煌,而且在今天仍然閃耀著時代的光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涵和展示的文化精神、文化氣度,在世界上獨樹一幟,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泉。今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續以開放的姿態吸納全人類的優秀文明成果,努力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隨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紮實推進,中華文化必將創造出新的輝煌。

我們的底氣來自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我們黨領導人民走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培育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偉大的革命精神,形成了特色鮮明、奮發向上的革命文化。在江西這片紅土地上,誕生了八一精神、方誌敏精神、蘇區精神和蘇區幹部好作風等一系列寶貴的精神財富,為我們黨孕育和發展革命文化作出了突出貢獻。回顧歷史,正是這些革命文化為我們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今天,蘊涵著中國人民勇於奉獻、敢於犧牲、百折不撓等崇高品質,彰顯著人類優秀精神、理念和情懷的革命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為我們堅定文化自信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們的底氣來自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精神支撐和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源泉。只有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才能不斷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增強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感召力、影響力,有效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創造了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的發展奇蹟,迎來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孕育了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思想和精神,為我們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和底氣。

我們有能力堅定文化自信

同志指出,“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這就要求我們在大力推進經濟建設的同時大力加強文化建設,充實文化自信的底蘊,打牢文化自信的基礎。

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夯實文化自信的價值觀基礎。堅定文化自信,首先必須堅定價值觀自信,這就要求我們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廣大黨員幹部來說需要加強理論武裝工作,結合正在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認真學習貫徹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對江西工作提出的總體要求,不斷增強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認同、政治認同、價值認同。堅持用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共識、匯聚力量,進一步加大道德模範、“時代楷模”、“最美人物”、“身邊好人”的宣傳力度,繼續釋出“誠信紅黑榜”,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醜,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全社會的一種底色、一種基調,打牢人民群眾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大力打造文化品牌,著力增強文化自豪感。近年來,江西省深入挖掘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啟用紅色基因,突出紅色、古色、綠色,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江西特色、江西風格的文化品牌。要繼續創新發展贛鄱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傳承井岡山精神、八一精神、蘇區幹部好作風等紅色文化,大力弘揚廬陵文化、臨川文化、客家文化等區域傳統文化,大力創新發展陶瓷文化、茶文化、書院文化等江西特色文化,加強景德鎮御窯遺址、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等江西特色文化保護,推出一批贛鄱經典文庫,打造江西文化新名片,進一步提升贛鄱文化的影響力。深入實施文學創作重點扶持專案、紀錄片創作工程、優秀舞臺藝術創作工程、重大主題美術創作工程,打造一批具有江西特色、風格和氣派的文藝精品。繼續實施江西“青馬工程”和省社科理論研究創新工程,培育一批具有江西特色的重點研究基地和立足江西實際的重點學科。通過這些舉措,不斷增強全省人民的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

大力推動文化改革發展,著力增強文化發展活力。文化發展繁榮是文化自信的堅實基礎。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市場準入機制,擴大文化消費市場,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構建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競爭力強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努力把文化產業打造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大力培育骨幹文化企業,加快改革組建江西報業傳媒集團、江西文化演藝發展集團、江西廣電傳媒集團,做大做強江西出版集團,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國有或國有控股大型文化企業。大力推動文化與科技、製造、資訊、旅遊、教育、體育等深度融合,推動文化業態創新。大力加快陶瓷、毛筆、木雕、夏布刺繡、焰火鞭炮等江西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大力扶持小微文化企業,不斷激發文化產業發展活力。大力實施重點文化惠民工程,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繼續推動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舉辦江西省藝術節、“穀雨詩會”等文藝展演展覽,組織好“文化進萬家”、文藝志願服務等文化服務活動,著力推動文化扶貧,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大力唱響好聲音,著力塑造對外良好形象。形象就是品牌、就是實力。近年來,江西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不僅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而且明顯提升了江西對外良好形象,增強了全省人民決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的自信心。要繼續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宣傳,大力宣傳江西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新亮點新舉措新成效,充分反映省委省政府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的新氣象新風貌,充分反映全省廣大幹部群眾昂揚向上、改革奮進的精氣神。創新傳播方式,鼓勵全省社科理論、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單位創作一批短文章、小故事、微視訊,講好江西故事,唱響江西聲音,不斷提高江西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黨員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15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的奮鬥史,也是革命精神不斷弘揚發展的歷史。開展對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史的研究,不僅要解決其學科內涵問題,也要明確其歷史定位問題。在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實踐中形成了很多具有各種具體表現形態的革命精神,有的在各個階段成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座標。在20世紀90年代,研究者多將革命精神歸納為三種,即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進入新世紀以後,又將西柏坡精神納入其中。近年來,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更多的研究者把蘇區精神和四大革命精神並列在一起。但從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史的完整性和科學性來考察,現有的“五種革命精神說”還是沒有完整反映中共建黨以後整個大革命時期的精神狀態史。筆者認為,紅船精神可以作為中共創黨初期及大革命時期的革命精神的歷史座標,與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一起,成為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最光輝、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革命精神。

紅船精神: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歷史起點

紅船精神產生於中國共產黨的締造者們開展創建黨組織活動的全過程,蘊含著整個建黨初期開展革命活動所體現出來的革命精神。從這個意義上說,紅船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歷史起點,而紅船精神的提出則使中共革命精神史與中共黨史在時間序列上實現了一致性。20xx年6月21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同志在《光明日報》發表了《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一文,明確紅船精神就是走在時代前列的精神,是“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將紅船精神提升到“中國革命精神之源”的高度。中國共產黨的締造者們的建黨活動和革命實踐,充分體現了這種走在時代前列的精神,他們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用最先進的理論指導中國革命的實踐,使一個落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舊中國走上了一條光明大道。

井岡山精神: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路先鋒

井岡山精神是黨在領導井岡山軍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中培育和形成的一種革命精神。20xx年5月,在視察江西時對井岡山精神的內涵作了精闢概括:“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於勝利”。井岡山精神的核心特徵是“敢闖新路”。大革命失敗以後,中國的革命應該走什麼道路,這是一個擺在中國共產黨人面前的迫切而重大的問題。蘇聯的革命經驗不能照搬,馬列主義又沒有現成答案。在白色恐怖的包圍中,依靠弱小的革命力量,革命先輩們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闢了一條中國革命的勝利道路,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燎原之火。這正是堅持發揚勇於開拓、敢闖新路的革命精神的鮮活反映。

蘇區精神:建立政權、執政為民的重要實踐

同志在紀念中央革命根據地建立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80週年座談會上明確提出:“我們要始終大力弘揚蘇區精神,推動創先爭優,不斷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在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中,在建立紅色政權、探索革命道路的實踐中,無數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以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鬥、爭創一流、無私奉獻等為主要內涵的蘇區精神。”以此為標誌,蘇區精神成為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並列的中共革命精神歷史座標。蘇區精神的核心特徵是“一心為民”,我黨倡導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工作作風,正是從中央蘇區時期開始形成的。毛澤東同志曾在全國二蘇大會上提出,“我們應該深刻地注意群眾生活的問題,從土地、勞動問題,到柴米油鹽問題……一切這些群眾生活上的問題,都應把它提到自己的議事日程上”。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蘇區各級黨政軍幹部自覺踐行“一心為民”的宗旨,關心群眾生活、真心為群眾著想、積極為群眾謀利益,形成了影響深遠的“蘇區幹部好作風”。

長征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的恢弘篇章

曾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60週年大會上對長征精神作出過概括,他認為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鬥的精神”。長征無論在中國軍事史上還是在世界軍事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偉大壯舉,是一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長征中,紅軍所表現出來不畏千難萬險,不怕流血犧牲,頑強拼搏,敢於勝利的革命英雄主義,已經突破了時空界限,深入人心,不僅在中共革命精神史上,而且在人類精神史上樹立了一座豐碑。

延安精神:革命精神的集中呈現

延安精神是中共革命精神的集中呈現,其內涵非常豐富,可以說,中共革命精神的主要內涵在延安精神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最突出的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延安時期鮮明地打出了“為人民服務”的旗幟;二是延安時期用實事求是來概括我們黨的思想路線;三是在延安時期提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展了大生產運動,把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不斷髮揚光大,並形成了南泥灣精神。延安精神的核心特徵是“實事求是”。在延安時期,我黨首次全面接受了實事求是精神的洗禮。按照實事求是的精神整頓了“三風”,即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按照實事求是的精神在全黨興起了調查研究之風,促進了理論聯絡實際,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感染下,數以萬計的進步青年聚集到延安寶塔山下尋求真理,奉獻青春和熱血;正是源於這種精神,形成了改造中國社會的巨大能量,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西柏坡精神:邁入新中國殿堂前的精神洗禮

西柏坡精神的內涵包括:“兩個務必”的精神,即“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兩個敢於”的精神,即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精神,中國共產黨人敢於抓住歷史時機,展開戰略大決戰,展現將革命進行到底、奪取全國革命勝利的膽識和氣魄;“兩個善於”的精神,即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的“我們不但善於破壞一箇舊世界,我們還將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的精神。這些精神內涵都是在由革命時期向建設時期轉變、由革命黨向執政黨轉變的歷史背景下形成的。其中“兩個務必”精神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特徵。毛澤東同志將謙虛謹慎、艱苦奮鬥提升到執政黨建設的歷史大課題的高度來認識,並作為中國共產黨人長期執政的重大法寶和思想武器。西柏坡精神既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對執政後發展趨勢的科學判斷,也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政治上的高瞻遠矚。

綜觀中共革命精神史,從紅船精神到西柏坡精神,都是中國共產黨優良傳統和作風的集中體現,都是黨在奮鬥歷史過程中積累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們一脈相承,在歷史發展的不同階段樹起了一座座豐碑,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形成完整的精神序列。

黨員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16

“紅船精神”就是走在時代前列的精神,也是我們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之源。之所以“紅船精神”是我們黨革命精神之源,這是因為“紅船精神”是我們黨革命精神的誕生起點、實踐開篇、動力源泉。

一、“紅船精神”是定義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誕生起點

回顧我們黨九十多年曆程,伴隨其所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精神,既具有一脈相承的歷史特性,又無論從定義解釋還是從淵源關係看,更加清楚地感到,“紅船精神”是定義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誕生起點。

從定義解釋看。《辭海》對“革命”作出如下定義:廣義指“推動事物發生根本變革,引起事物從舊質變為新質的飛躍”;狹義指“社會革命和政治革命”。這裡所指的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是指一種狹義革命而產生的精神,即: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歷史程序中,逐步積累和形成的思想結晶,是共產黨人精神境界、精神風貌、精神力量的集中寫照。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誕生源於共產黨人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與創新,它的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然結果。中國共產黨走過的每一個階段,都形成了能代表時代現實的一種又一種獨特精神。而中國共產黨建黨精神——“紅船精神”,無論從定義解釋看,還是從時間上來說,是我們中國共產黨產生最早的革命精神。

從定義要素看。根據定義,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形成需要兩個要素。首先,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形成的主體要素。這告訴我們,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實踐而產生的精神屬於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其次,中國革命的豐富實踐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形成的基本要素。按照這兩個要素來觀察,1919年“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符合形成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基本要素;但“五四”運動並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運動。所以,“五四”運動更多地表現為思想解放運動和新文化運動,僅僅具有革命精神形態,並不屬於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而“五四”運動後最有影響的事件就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紅船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建立這一開天闢地大事變所蘊含精神的形象概括,理所當然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誕生起點。

從淵源關係看。由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個革命階段的任務不同,革命者在各個革命實踐活動中會有不同精神表現,因而在偉大革命歷史程序中分別產生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偉大中國革命精神。然而,這些革命精神產生又有其共同思想基礎,就是中國共產黨以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為核心的“紅船精神”。在紅船上完成締造使命的中國共產黨,在“紅船精神”指引下,沿著紅船航向,走向了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等,並先後形成了“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這也非常具體地說明了“紅船精神”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這些革命精神之間存在的淵源關係,其中“紅船精神”是這些革命精神之源,其它革命精神都可以在“紅船精神”裡找到源頭;其它革命精神既與“紅船精神”一脈相承,又是隨著中國革命不斷髮展,是“紅船精神”的繼承與發展。

二、“紅船精神”是形成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實踐開篇

回首我們黨發展史,“紅船精神”不僅是我們黨革命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在其形成與發展過程中具有奠基的重要歷史地位,是形成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實踐開篇。

“紅船精神”裡包含著第一次提出中國革命要以科學理論為指導。以俄國十月革命和中國“五四”運動為標誌,加速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歷史程序,為建立中國共產黨創造了條件,為開創中國革命的新篇章鋪平了道路。中國共產黨建黨精神——“紅船精神”,是中國早期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信仰過程中迸發出來的。早期共產黨人正是由於有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支撐,併產生令人難以置信的力量,建立了我們的黨。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中國革命勝利的一種精神動力”。歷史反覆證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而科學的理論也必須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同群眾運動相結合,才能轉化為推動中國經濟社會不斷髮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力量和強大物質力量。

“紅船精神”裡包含著第一次提出中國革命要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入到20世紀20年代的時候,到了一個關節點,迫切需要一個朝氣蓬勃的新生力量,充當中國革命的領導者。這就是中國工人階級及其最先進的政治代表——中國共產黨。在紅船上誕生的中國共產黨綱領明確規定“以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由勞動階級重建國家,直至消滅階級差別”,旗幟鮮明地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這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一切資產階級政黨及其它剝削階級政黨最顯著的標誌。中國共產黨一經出現,就自覺地擔當起階級重任和民族重任,從此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並伴隨著中國革命的不斷髮展,先後出現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紅船精神”裡包含著第一次提出中國革命要走社會主義道路。在中國共產黨誕生以前,地主階級洋務派幻想用資本主義列強的“堅船利炮”來補搖搖欲墜的封建專制統治之天,資產階級維新派幻想通過聖明賢達的皇帝進行多方面改良走上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資產階級革命派給中國帶來了民主共和制度,但隨後的歷史反覆證明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始終走不通。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給中國未來發展帶來了新的選擇,這就是社會主義道路。儘管後來的歷史表明,在中國建立社會主義不能走筆直的發展道路,而必須先進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取得全國政權之後才能通過社會主義改造逐步確立社會主義制度。然後,這一切認識的起點,都有源於中國共產黨誕生之日所確定的根本方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三、“紅船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發展的動力源泉

面向新徵程,需要新精神。中國共產黨九十多年奮鬥的精神歷程,追根溯源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動力源泉,那就是“紅船精神”;面向新徵程,同樣需要依靠“紅船精神”,讓我們黨革命精神不斷延續與發展。

擁有首創精神,才能勇於開闢新路。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是“紅船精神”的核心。剛剛誕生的中國共產黨還沒有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的特殊性,尤其認識到革命沒有現成道路可走,沒有現成模式可循,這就需要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不斷探索解決,這也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以創新精神為自己開闢道路。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作為“紅船精神”的核心始終貫穿於中國革命實踐中,激勵廣大共產黨員以“敢為人先”的氣魄和膽識,沿著紅船航向,根據實情,結合實際,勇探新路,不斷成功走向了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由一個領導人民為奪取政權而奮鬥的黨,成為掌握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面向新徵程,擁有首創精神也是我們黨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關鍵所在,也只有不斷弘揚首創精神,才能我們思想不斷解放、理論不斷髮展、實踐不斷創新,推進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

擁有奮鬥精神,才能不斷贏得勝利。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是“紅船精神”的靈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進行革命,面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強大勢力,革命任務艱鉅而複雜,無數共產黨員為什麼能夠拋頭顱、灑熱血,甚至奉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這因為他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堅信共產主義是合乎社會發展規律的美好事業。面對漫長的革命歲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曾經遭受多次挫折與失敗,但憑著這種與生俱來的奮鬥精神,一次又一次戰勝困難,把革命從勝利引向勝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建設也出現過多次挫折與失誤,也是憑著這種奮鬥精神,不斷開拓創新,終於找到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支撐著無數革命先烈為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面向新徵程,同樣離不開奮鬥精神的正確引導與精神支撐。

擁有奉獻精神,才能始終保持本質。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是“紅船精神”的本質。黨的一大會議最後在紅船上通過的綱領,就明確提出了要把工人、農民組織起來、發動起來的思想。在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中,明確提出了“由勞動階級重建國家”,表明中國共產黨從一開始就是一個立志於維護人民利益的政黨,是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利益的政黨。黨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逐步形成的“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宗旨,形成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使黨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汲取力量。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黨正是同這一歷史創造者建立起血肉相連、魚水相依、親密無間的關係,革命力量才會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最終戰勝一切貌似強大、欺壓人民的反動勢力,建立新中國。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特別是面臨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勢,只有廣大共產黨員繼續弘揚奉獻精神,才能真正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只有整個社會倡導奉獻精神,才能社會更加和諧穩定。總之,“紅船精神”作為我們黨革命精神之源,一直激勵和鼓舞著我們黨站在歷史的高度,走在時代的前列,帶領全國人民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個又一個勝利。

      幹部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篇3

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的精髓,是黨的精神家園的靈魂和支柱。提出堅持“堅定執著追理想”,要求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繼承發揚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傳承好理想信念的紅色基因。

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展現著人類社會的美好圖景,是黨歷經艱難曲折、不斷探索前行的指路明燈,一往無前的力量源泉。井岡山時期,靠著對中國革命光明前途的堅定信念,才能在白色恐怖四面包圍中造成星火燎原之勢;長征途中,憑著“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執著追求,才衝破圍追堵截,走出雪山草地,翻越高山峻嶺,勝利會師陝甘;延安時期,正是在崇高理想的感召下,造就了全國熱血青年心嚮往之的革命聖地;西柏坡時期,還是靠理想信念的支撐,才最終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描繪出新中國的巨集偉藍圖。

歷史啟迪我們,理想信念關乎黨的生命,須臾不可缺失,絲毫不能動搖;理想信念是黨性的本質要求,是黨員幹部安身立命的根本。今天,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建設發展對傳承理想信念的紅色基因有著迫切的現實需要。一是應對“四大考驗”、“四大危險”的迫切需要。隨著世情、國情、黨情、輿情深刻變化,黨將長期面臨“四大考驗”、“四大危險”的嚴峻挑戰。有效應對這些挑戰,必須強化精神動力支撐。二是重建精神家園的迫切需要。受諸多主客觀條件因素的影響,少數黨員幹部在利益格局調整、文化生態嬗變中迷失方向,出現理想信念動搖、精神空虛、道德滑坡甚至跌入腐敗墮落的泥潭。因此,重建精神家園,必須樹立起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

當前,堅持堅定執著追理想,投身“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員幹部必須把理想信念作為照亮前路的燈、把準航向的舵,做理想信念的堅定信仰者、忠實踐行者。一是堅定政治信仰,恪守政治規矩。要學習革命先輩英雄事蹟,矢志不渝追求真理;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堅守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要學好和遵守黨章黨規,始終把紀律規矩挺在前。二是涵養核心價值,砥礪高尚情操。要加強黨性修養,喚醒黨員意識,勤於自省,慎獨慎微;要提升道德境界,自覺遠離低階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三是認準目標方向,立足崗位進取。要牢記“兩個百年”奮鬥目標,自覺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程序;要踐行“三嚴三實”,在辛勤勞動中追求價值,在悉心奉獻中報國為民。四是不懼艱難險阻,敢於負重擔當。要在困難挫折面前,發揚百折不撓、無堅不摧的英雄氣概;要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敢於衝鋒在前,適時“亮劍”。

實事求是闖新路

實事求是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的基本內容。它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是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是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法寶。倡導堅持“實事求是闖新路”,要求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繼承發揚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必須傳承好實事求是的紅色基因。

在黨的革命和建設時期,正是實事求是這個法寶,使黨和中國革命一次又一次化險為夷,轉危為安;一次又一次絕境逢生,柳暗花明。井岡山斗爭,依靠實事求是的思想指引,開闢了中國革命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獨特道路;蘇區時期,貫徹實事求是的要求,掀起農村調查研究的熱潮;長征途中,正是實事求是光芒照耀,才肯定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軍事路線,使黨和中國革命走出失敗的陰影;延安時期,黨的整風運動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我們黨才在毛澤東思想統領下達到空前團結;西柏坡時期,還是沐浴實事求是的光輝,黨掀起土改熱潮,發起“三大戰役”,終將革命進行到底,開闢了歷史新的紀元。

歷史告訴我們,堅持實事求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就能符合客觀實際、順應發展規律、合乎人民群眾的意願,黨的事業就能順利前進;背離實事求是,黨的事業就會蒙受損失甚至遭到嚴重挫折。黨員幹部只有牢固樹立實事求是的思想理念,掌握實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黨的事業才能興旺發達。今天,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建設發展對傳承實事求是的紅色基因有著迫切的現實需要。一是進行新的偉大斗爭的迫切需要。我們黨“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為實現中國夢排除障礙和干擾,化解危機和風險,增強動力和活力。面對國際國內諸多特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黨不但要有敢於鬥爭的革命膽識,還要有善於鬥爭的科學方略。二是醫治思想作風“頑症痼疾”的迫切需要。當前,背離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工作方法的現象仍然不少。醫治這些“頑症痼疾”,需要將科學的思想理論作為武器。

當前,堅持實事求是闖新路,投身“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員幹部應深刻領會實事求是的科學含義和精神實質,正確把握實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始終按實事求是規律要求辦事。一是從實際出發謀事創業。要認真調查研究,掌握實際情況,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符合客觀規律,避免“拍腦袋”決策,避免“瞎幹”、“蠻幹”。二是堅持理論聯絡實際。能夠指導實踐的理論才有鮮活的生命力,接受理論指導的實踐才是科學的實踐。為確保各項工作和事業不偏離正確軌道,必須始終堅持理論聯絡實際。三是解放思想開拓進取。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實事求是。破除傳統觀念束縛,改革陳舊思維方式,以客觀實際為參照創新創造;把握不斷變化的客觀實際,摸清各項工作和事業的發展規律,在深化對規律的認識中開拓進取。四是以改革的思路破解難題。當前形勢發展複雜多變,各類矛盾問題頻發多發。要破除僵化思維和惰性思維,以改革的思路破解難題,開拓新路。

艱苦奮鬥攻難關

在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譜系中,“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精神地位獨特,影響深遠。在新中國誕生前夜,我們黨熔鑄歷史智慧,著眼全面執政和建設使命而提出“兩個務必”,這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本色和價值追求,是黨永葆先進性、純潔性的強大思想武器。強調堅持“艱苦奮鬥攻難關”,要求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繼承發揚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必須傳承好“兩個務必”的紅色基因。

在黨的革命和建設時期,“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精神指引著中國共產黨在極端惡劣的自然條件、極端殘酷的戰爭環境中頑強生存、發展壯大;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即將奪取全國勝利的緊要關頭,“兩個務必”引領著中國共產黨扭轉乾坤,實現偉大的歷史轉折。因為有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精神的支撐,井岡山軍民才寫下“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的豪邁詩篇,蘇區幹部才養成“自帶飯包去辦公,日著草鞋幹革命”的好作風;因為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精神的鼓舞,長征將士才迸發英勇拼殺、浴血奮戰的非凡智慧和勇氣,鑄就不畏艱難困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延安軍民在大封鎖、大困難面前才興起“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大生產運動;因為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精神的激勵,解放區軍民才響應“軍隊向前進、生產長一寸、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的偉大號召,上演“打碎一箇舊世界、建設一個新世界”的威武長劇。

歷史警示我們,沒有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精神的支撐,我們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我們的國家難以發展進步,我們黨也難以長久執政。沒有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精神的支撐,黨員幹部也將失去先進性、純潔性,終將被歷史和時代拋棄。今天,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建設發展對傳承“兩個務必”的紅色基因有著迫切的現實需要。一是構建良好政治生態的迫切需要。當前,仍有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滋生消極腐敗的土壤依然存在。構建“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體制機制,築牢思想道德防線、建設良好政治生態離不開警鐘長鳴。二是黨接力“趕考”的迫切需要。我們黨要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週期律,黨員領導幹部要交出“趕考”優異答卷,就要靠“頭腦清醒”,靠“兩個務必”。

當前,堅持艱苦奮鬥攻難關,投身“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員幹部應保持謙虛謹慎的科學態度、艱苦奮鬥的精神狀態,身體力行“兩個務必”。一是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要胸懷寬廣,虛懷若谷,努力向書本、向實踐、向身邊的黨員幹部和群眾學習;要牢記“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的格言,堅持科學決策,虛心聽取民意,切忌魯莽草率給工作和事業帶來損失。二是居安思危,艱苦奮鬥。要增強憂患意識,謹記“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憂勞興國,逸豫亡身”的古訓,永葆先進性、純潔性;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自強不息、開拓進取,不斷追求和實現更高的人生目標。三是勤儉節約,傳承美德。要勤以修身,儉以養德,傳承艱苦樸素美德;要與群眾同甘共苦,榮辱與共,不講排場,不比闊氣。四是廉潔奉公,無私奉獻。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要清清白白做人、兢兢業業做事,堅守道德底線,堅持人格操守。

依靠群眾求勝利

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中永不過時的傳家寶。號召堅持“依靠群眾求勝利”,要求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繼承發揚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必須傳承好群眾路線的紅色基因。

在黨的革命和建設時期,是群眾路線夯實了黨在白色恐怖中生存發展的基礎,繫牢了黨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絡的紐帶,使黨從一個勝利走向又一個新的勝利。井岡山斗爭,“喚起工農千百萬”,才開創工農武裝割據的大好局面;蘇維埃政府保護工人農民階級利益,才使蘇區擴大鞏固;轉戰途中,紅軍紀律嚴明,幫助窮人翻身解放,各族群眾籌款籌糧支援,成為長征勝利的重要保障;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放手動員和組織全國人民,才能成為領導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西柏坡時期,砸碎封建土地枷鎖,才能同人民群眾一道,改寫了中國社會的歷史走向。

歷史告誡我們,堅持群眾路線,黨才能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發揮人民群眾主體作用,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黨的事業才能無往而不勝。黨員幹部只有躬身踐行群眾路線,才能和人民群眾“一塊苦、一塊過、一塊幹”。今天,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建設發展對傳承群眾路線的紅色基因有著迫切的現實需要。一是增進人民福祉的迫切需要。增進人民福祉,追求公平正義,是改革發展的重要價值取向。要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必須眼睛向下,腳步向下,滿足群眾訴求,迴應群眾期待,解決群眾面臨的突出問題,提升改革發展“含金量”。二是標本兼治“四風”的迫切需要。徹底根除背離黨的群眾路線、脫離人民群眾的“四風”積弊,需要對症施治,猛藥去痾。

當前,堅持依靠群眾求勝利,投身“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員幹部要站穩群眾立場,堅定群眾的主體地位,始終堅持把黨的群眾路線作為自己的價值觀和方法論。一是樹立群眾觀點,自覺維護和促進群眾利益。要牢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命題,多做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惠民生的好事實事。二是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要在基層工作的實踐中體國情、煉意志、長本領、作貢獻,努力成為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的行家裡手。三是運用群眾路線方法推動工作事業發展。要把群眾意願、要求和利益作為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群眾參與和監督中開創工作和事業新局面。四是把對黨負責與對人民群眾負責有機統一起來。要牢記黨的宗旨,重塑公僕本色,從以自己為主體轉變為以群眾為根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