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演講稿 > 發言稿

在教育委員會年度教育工作大會上的發言

欄目: 發言稿 / 釋出於: / 人氣:4.49K

陳維嘉校長在東城區教育委員會年度教育工作大會上的發言 文章來源:

在教育委員會年度教育工作大會上的發言

回顧歷史,傳承文化;展望未來,創新發展

2011年10月15日

尊敬的各位領導、尊敬的各位同行

大家好!

非常榮幸有這樣一個機會,在兩區合併後召開的新東城區教育大會上與各位共同探討基礎教育發展的問題。匯文中學於19世紀70年代誕生於東城,兩區合併後隸屬新東城區,這不是一次簡單的隸屬關係上的“迴歸”,兩區的合併,是國家和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基礎教育面臨的新挑戰和新機遇。今年5月24日學校教代會通過的《北京匯文中學階段發展規劃》明確了我校今後三年的階段發展目標。其後,我們以全教會和兩區合併為契機,重新審視和規劃未來一個時期北京匯文中學的建設和發展,就以下問題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一、回顧歷史,傳承優良文化遺產

北京匯文中學始建於1871年(清同治十年),最初為美國教會學校,後為私立學校。1952年秋,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後成為公立“北京市第二十六中學”。1960年,因建設北京火車站,校址從船板衚衕遷至培新街。1989年,經北京市政府批准恢復使用“匯文中學”名稱。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形成了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優良的教育傳統,建立起一套符合教育發展規律,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這個模式在北京匯文中學漫長髮展的歷史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為國家各行各業培養了一大批棟樑之材。彭雪楓、鄧力群、李佩瑤、萬國權等政治家、軍事家,王大珩、樑思成、王忠誠、王德民等三十餘位兩院院士就是他們當中的傑出代表。特別引人深思的是國學大師啟功、古人類學家賈蘭坡和國家“863計劃”首倡者之一王大珩,在上世紀20年代中期曾為匯文一小同班同學,後一同升入匯文國中和高中,匯文成為他們學術人生的起點,為他們後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成為中國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話。

回顧匯文中學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先進的教育理念

匯文中學第九任校長高鳳山先生在1926年就提出了“全人教育”的辦學理念,它的內涵共有七條,即:“一、增進身體健康;二、涵養審美情操;三、增殖職業知能;四、預備升學基礎;五、練習善用閒暇;六、學做良好公民;七、養成高尚品德。”這是一種從以人為本的哲學內涵出發,立足於基礎教育的屬性和規律,為學生的全面和可持續發展服務的先進教育思想。

第二、暢通的升學通道

匯文中學在相當長一個歷史時期內,由於實行嚴格的學分制和升留級制度,學生可以免試由匯文國小升入匯文國中,進而升入匯文高中。不僅如此,由於教學質量高和歷史的淵源關係,匯文高中畢業生學業成績合格,操行成績在中等以上者,可由本校請求燕京、齊魯、東吳三所大學直接收錄,不需要考試。

第三、獨特的課程體系

在學業方向設定上,上世紀20、30年代的匯文中學根據社會的需求及其學生個人家庭經濟狀況、學業能力、興趣等,設定理科、文科、商科和教育四科。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部分,包括了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藝術和體育。

選修課很有特色,首先,學術性強;其次,有大量的培養學生興趣特長的活動課;第三,課程設定注重適應不同層次學生髮展的需求。

第四、民主的校園文化

匯文中學深厚的文化背景,客觀上使得以人為本、民主平等的觀念深深植根於匯文校園文化中。尊重、賞識學生,師生平等交流充分體現在日常教育教學上。直到今天,以人為本,民主管理、自我管理,以及和諧的師生關係等元素仍然是匯文中學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五、高水平的教師隊伍

歷史上匯文中學的教師職員隊伍層次分明,結構合理,師資來源較為廣泛,與學校培養目標和課程設定緊密相關,且其中相當部分的教職員同時供職於中學和大學。

回顧歷史,匯文中學之所以能夠不斷髮展,取得優異辦學成果,是因為有先進辦學理念;有符合時代潮流的學制和課程;有暢通的人才成長渠道,使得學校可以按照人才成長的規律培養學生,學生則有效地專注於自身修養、學識和能力的提高;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他們將相關學術領域的新成果、新思想和新方法帶入到中學課堂中來,對拓展學生思維發展,培養學術思想,學習科研方法產生重要影響。這一切對於新時期匯文的新發展無疑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抓住機遇,創新實踐促進發展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長期的實踐傳承,“全人教育”不斷被賦予新的內涵,已經成為匯文中學文化中思想理念的重要基石之一。

通過今天的教育實踐中我們認識到,新中國的教育有了巨大發展,普通百姓可以享受到優良的教育,但在教育理念、教學內容、管理方法等還存在不適應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問題。新近頒佈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提出要創新人才培養體制、辦學體制、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質量評價和考試招生制度。在人才培養方式上鼓勵培養模式多樣化,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的發展需要,鼓勵有條件的普通高中根據需要,積極探索發現和培養創新人才的途徑。

經過學校領導集體與廣大教職員工認真思考、討論,初步形成了匯文中學新的發展設想,即:堅持全面發展,堅持以人為本,重在發展的前提下,建立符合人才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滿足個性化需求,提升教育質量,適應學生主動發展、長遠發展的“整體設計、分段落實、注重基礎、關注個性、相互銜接”的聯動培養體制。其基本內容是:

1、建立在上級教育委員會指導下的、以學校聯盟為主要形式的校際合作模式。

通過學校聯盟理事會協調各聯盟學校之間在辦學理念、培養目標等方面達成一致或形成共識。實施聯盟校之間幹部和教師的交流,探索適應人才培養、課程設定、評價機制等,建立適應學生成長的從國小到國中、高中無接縫綠色成才通道。

初期階段,我們希望與有共同歷史文化淵源的丁香國小(原匯文一小)聯合,建立國小、國中、高中縱向培養模式的匯文學校聯盟,在課程設定與開發、人員交流、學生升學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合作與實驗。

未來階段,在實驗取得成效的前提下,爭取做大做強校際深度合作聯盟,一是與相同文化背景和歷史的國內外學校之間開展更為廣泛的合作交流;二是擴大匯文學校聯盟,吸收認同這一模式的學校加入。

2、建立有機銜接的覆蓋國小、國中、高中各學段的國家課程指導下的自主課程結構和體系;建立注重於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興趣和發展潛質的評價機制。

在建立課程結構和體系、評價機制的過程中,我們將有計劃地與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如爭取建立與有歷史淵源的北京大學合作機制;此外,北京匯文中學與國內外眾多同級學校、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和組織有長期的有效的合作,我們將進一步加強與外界的聯絡,藉助各方面的力量進行人才專項培養,為學生今後升入大學進一步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需要說明的是,人才培養聯動機制不等同於一貫制,而是更加關注人才培養體制在理念上、文化上和課程設定上的一貫性;關注通過減少升學考試對學生能力和潛質等方面的束縛。

3、建設一支能夠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關愛學生健康成長的幹部教師隊伍。

學校今後一個時期在教師建設上的工作重點,一是關注隊伍的年齡結構、性別結構、學歷層次,使之更加合理。二是繼續推進名師工程,為教職員的專業成長搭建平臺,創造條件。三是建立與著名高校多種渠道、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機制和合作關係,在更廣闊的領域學習和吸收先進理念和文明成果。培養一批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管理水平、適應基礎教育發展需要的人才。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行:

我們回顧歷史,從歷史中汲取營養,正如區教委領導到匯文調研時所講,是要從教育的規律出發,立足於中國國情,立足於匯文中學實際,通過辦學體制和課程設定的改革,讓匯文的文脈、血脈連通起來,流動起來,將歷史證明為行之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傳承下去,在繼承中發展,從而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奠定基礎。

一直以來,北京匯文中學的建設和發展得到各級黨組織和政府的大力支援和深切關懷。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將以全教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我區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在東城區委、區政府和區教委領導下,努力實現區領導對北京匯文中學的希望,即“三個成為”、“兩個要有”。“三個成為”是:一定要成為育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模範。一定要成為改革創新、教育成果層出不窮的示範。一定要成為輸出和分享優質教育資源的典範。“兩個要有”是:匯文是大校,要有大校的胸懷和氣魄;匯文是名校,也要有名校的能力和底蘊,更要做輸出優質資源、促進東城區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典範。

匯文中學是優質教育資源品牌,是百姓的財富。我們要通過不懈努力,讓這個成果不斷受到滋養和壯大,讓更多的人民群眾分享這個成果。

我們也真誠的希望加強與各兄弟學校的交流,得到各位同行指導和幫助,共同為我區基礎教育的發展做出貢獻。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