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演講稿 > 發言稿

在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選17篇)

欄目: 發言稿 / 釋出於: / 人氣:1.39W

在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

同志們:

在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選17篇)

農業農村工作會議是中央、省委高度重視的會議,每年開一次,近幾年,每年都還專門下發了一箇中央1號檔案。前段時間,省委召開了農村工作會,守盛省長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今天的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中央1號檔案的要求,結合婁底的實際,在總結去年全市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基礎上,安排部署好我市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武生書記對這次會議非常重視,親自主持,待會,還將做重要指示。請大家認真領會,抓好落實。

剛才,益丈同志做了一個很好的報告,我邊聽、邊看、邊思考,覺得這個報告非常好,尤其是報告中提出了作好今年農業農村工作要做好“六篇文章”,我看這“六篇文章”結合了婁底的實際,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希望同志們按照這“六篇文章”的要求,結合各縣市區、各個部門的職能和實際,在重點方面取得新突破,走出一條富有婁底特色的農業發展之路。比如雙峰可以在農業產業轉型上做文章;漣源、新化可以在特色農業穩中求特發展上做文章;新化還可以在農業的分類、分割槽域、分梯級發展上做文章;冷水江要在統籌城鄉發展,整體推進新農村建設上作文章;婁星區、婁底經濟開發區要充分發揮毗鄰中心城區,社會資本、民間資本、各種社會要素流動活躍的優勢,推進農業投資的多元化,啟用各種資源要素,在城郊型、休閒旅遊農業上取得突破。可以說,真正把這“六篇文章”做好了,婁底的農業現代化、產業化、農業農村發展就會取得實質性飛躍。在益丈同志報告的基礎上,我再強調三點意見,最後按武生書記的指示落實。

一、要從戰略和全域性的高度把握“三農”工作

認識的高度決定推進落實的力度。對於做好“三農”工作,我們要以戰略的眼光、站在全域性的高度來深刻認識。我們經常講,農業是安天下的產業,農村是社會穩定的基石,農民是社會成員的主體,歸納為一句話,“三農”是發展之基礎、是安民之根本。同時,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這個短期內不會變更,農民是社會成員的主體,而且是弱勢群體,這在一段時間內也無法改變,這麼一個基礎的產業、這麼一個龐大的弱勢群體,我們如果不重視他、不扶持他、不關愛他,就會影響到國家的穩定和發展。此外,農村是我們推進城鎮化、工業化、乃至現代化的重要承載體。假如沒有廣大農村作承載,我們的城鎮化就無法推進,我們的工業化也就無法推進,因此,農村的發展、農村的穩定事關發展、事關穩定、事關未來。具體要從三個方面去把握。

1、要準確把握“三農”工作的意義和作用。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都高度重視“三農”工作。黨中央、國務院一再強調,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以落實,並出臺了一系列支農強農惠農政策,今年中央1號檔案支援“三農”工作的內容更加細化,要求更加明確,重點更加突出。省委、省政府對做好“三農”工作高度關切,今年的全省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指出,加快“四化兩型”建設,首先必須從農業抓起。我市既是老工業基地,同時也是農業大市,農業人口占到全市總人口的79%,新化、漣源、雙峰三個農業縣市,同時也是三個貧困縣市,對農業的依賴程度更高。可以說,農業不發展,婁底就很難全面發展;農民不幸福,婁底就不可能全面幸福。要實現科學發展、加速趕超,建設幸福婁底,不重視“三農”工作,不下決心解決“三農”問題,就只能是一句空話。講到科學發展,我還要強調一個問題,那就是要更加註重統籌協調,防止城市崛起、農村塌陷現象發生,隨著城市化程序的加速推進,一方面我們的城市化率在不斷提升,城市配套設施日益完善,另一方面,我們農村發展滯後,基礎設施特別是農村水利設施年久失修。我記得我小時候在農村,家後面有一條渠道,小時候我們還可以在裡面游泳,後來慢慢就淤了,包括毛渠、斗渠這些配套的渠系。我舉這個例子,只是想告訴大家,我們要高度重視農村基礎設施,特別是水利設施的建設。近幾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水利設施建設投入,但國家支農惠農的投資,除去管理費、設計費、前期費、招投標費等費用,就所剩無幾了,如何確保每分錢都用在刀刃上,花在最需要的地方,這是值得我們重視的。據我所知,今天在座的各位,大部分應該是來自農村的,你們來自農村不能忘了農村,不要忘了這個本。要懷著對農業、農民、農村工作的熱愛,帶著強烈的政治責任感,站在講全域性的高度,重視“三農”,關注“三農”,把國家支農惠農的政策真正落到實處,

2、要準確把握“三農”工作的成效和困難。近年來,我市各級幹部群眾積極搶抓和落實國家支農的一系列政策,圍繞“三農”發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效推進了農業農村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農業經濟主要指標穩步增長,農村面貌呈現出新的變化,農民收入逐年不斷增加。但我們更應看到,農業作為弱質產業、農村作為後發地區、農民作為弱勢群體的現狀還未根本改變,我市“三農”工作仍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一是農業發展基礎比較弱。人均耕地面積僅0.59畝,遠低於全省0.8畝和全國1.33畝的人均水平。農田水利設施嚴重老化,災害預警體系不健全,防災減災能力較為薄弱。農業產業特色與優質不很明顯,產業結構單一,產業鏈條不全,龍頭企業的帶動力弱,農產品生產基地分散、商品率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比如我們的“兩黑”產業,我在省發改委工作時就開始搞起,發展到今天還沒有形成規模,在餐桌上很少見到。二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在拉大。20xx年我市城鎮居民收入是農民收入的3.27倍,收入差距為5827元,到20xx年,城鎮居民收入是農民收入的4.29倍,收入差距達到12986元,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事實是不可否認的。三是農村環境汙染較嚴重。白色汙染、糞渣汙染、生活垃圾汙染比較普遍,還有采煤挖礦、亂採濫挖等情況仍然相當嚴重,環境問題特別是農村飲水安全日益受到威脅,等等。對這些問題,我們切不可忽視,切不可漠視,更不能熟視無睹。相反,我們一定要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去關心、關注、支援“三農”發展,想方設法解決實際問題,要千方百計謀劃、推進、落實“三農”工作。

3、要準確把握“三農”工作的潛力和方向。在認識到困難和問題的同時,我們也要充分看到“三農”工作面臨的的發展機遇、發展前景和發展空間。從大的客觀方面來看,政策非常有利,中央已連續下發9個1號檔案,研究出臺的支農惠農強農政策是歷史以來數量最多、力度最大的,去年召開的中央水利工作會議、扶貧開發會議、農村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提出了國家將進一步加大對經濟結構調整、後發地區發展、民生改善、基礎工程建設的扶持力度。從小的區域性環境來看,機遇十分難得,近年來,我市相繼有一大批農業農村專案進入了全國、全省重點支援的範圍,比如雙峰、新化、漣源成為全國產糧大縣和生豬調出大縣,雙峰縣、新化縣多次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婁底成為全省水利改革重點市,雙峰、新化、漣源成為全國小農水建設重點縣市,新化、漣源、冷水江列入武陵山片區連片開發範圍,漣源市成為全國豐產油茶示範基地縣市,新化成為全國石漠化治理試點縣。進入這些範圍,獲得這些稱號,不僅標誌著這些工作得到了上級的肯定與重視,更重要的是意味著未來有更加寬鬆的政策和更大力度的支援。我們一定要搶抓機遇,努力把這些政策、支援、關注和投入轉化為促進“三農”的實際動力,產生實際效果。農業戰線、農口部門一定要強化機遇意識、專案意識,牢牢“盯住、跟緊、抓實”,爭取有更多專案進入中央、省裡的籠子,切實把這種機遇轉化為推進“三農”工作的強大動力。

二、要把準把實農業農村發展的關鍵重點

“三農”問題,簡單說就是“三大差距”問題,就是農業產業與非農產業在效益上的差距、農村居民與城鎮居民在收入上的差距、農村發展與城鎮發展在環境上的差距。找準了這“三大差距”,也就抓住了“三農”工作的關鍵。我們加強“三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縮小這“三大差距”,解決這三大問題。結合我市實際,關鍵要在以下四個方面下功夫:

1、要在提升農業綜合效益上下功夫。重點要在規模化、特色化、產業化、品牌化上謀求新的突破。一要調出產業優勢。首先要調優品種,圍繞生豬和草食動物、糧油、果蔬菌、中藥材、竹木等“五大產業”,加快推進良種戰略,著力推廣優質稻、“雙低”油菜、瘦肉型豬,全面提高良種覆蓋率,不斷壯大“糧豬”型農業。其次要調大規模。規模就是效益。要綜合採取土地流轉、農機推廣、大戶激勵等措施,著力推進大戶戰略,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業”規模化格局,通過規模化促進標準化、帶動集約化。在推進規模化發展中,要尊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律。規模化程度必須與農業產業化的深度、市場化的程度高度結合,確保產品銷路和農民實際增收。比如說黑豬的規模養殖、黑牛的規模化發展必須與加工、市場、龍頭企業進行有效地融合對接,才能促進發展。再次要調出特色。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競爭力,就是一個地方、一個產業、一個企業的生命力。要立足地方傳統品種、特殊地理氣候、企業智慧財產權等資源,大力實施特色戰略。比如雙峰的辣醬、農機,新化的紫鵲界貢米,渠江薄片和田魚,冷水江眉山的富硒葡萄,“兩黑”豬牛肉、響蓮葛根,都有比較明顯的特色,都有做大做強的潛質。關鍵是立足市場,做出影響做出品牌。做出影響做出品牌才能為規模化創造條件打好基礎,沒有影響沒有市場就沒有規模化。二要延長產業鏈條。湖南農業有一句通俗的話,叫做糧食賣筐,生豬賣頭。可見我們出售的是最原始的農產品。原始的農產品,再加上過去形成的剪刀差,那是沒有效益的。在計劃經濟時代,是為了保穩定、保供給、保國家安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單純原始的農產品會帶來一些問題,比如市場起伏,原始的農產品銷售在應對市場價格波動的能力就非常差,要靠加工轉化增值。比如一根竹子拿去賣才十多元,做成砧板再賣的價值就是幾百元,織成衣服就有可能上千元。目前,我市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僅為0.34∶1,遠低於全省的0.88∶1、全國的1.2∶1和發達省份的2∶1,因此,還大有潛力可挖。未來的發展,我們要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在流通、消費、加工等環節上下功夫,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流通業和休閒農業,培育一批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合作組織,創新利益聯結機制,促進產供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提高農業綜合效益,讓農民分享增值收益。三要提升產業素質。要用科技提素質。要特別注重農業實用技術的引進推廣,要強化農業科技知識的普及。發展現代農業,科技是關鍵。要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整合各類科技資源,大力研發引進、轉化應用和推廣普及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新科技,不斷提高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我市農科所的除草劑研發、職院與雙峰縣的農機合作研製,都具備一定實力,也都曾取得過一定成績,這也是我們的優勢,要充分發揮這種優勢。要用安全提素質。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不僅關係農業的市場競爭力,而且關係人民的生命健康權。三鹿毒奶粉、雙匯瘦肉精等等,損害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也增強了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注度。我們一定要切實加強監管,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不出問題。要用品牌提素質。一流企業要靠一流品牌來支撐,一個品牌也可以帶動一個產業。我市的辣醬生產歷史悠久,農機制造優勢明顯,農產品加工企業數量不少,但缺少品牌。今後一定要加強這方面的整合提升,著力發揮品牌效應。

2、要在加快農民增收步伐上下功夫。重點要在促增收、助增收、保增收上務求新的實效。一要擴大就業創業促增收。要想盡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就業,拓寬農民就業空間。我市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就業不足的問題相當嚴重。全市有農村勞力195萬人,有耕地256.22萬畝,耕地資源只能容納約50萬人就業,145萬人為農業富餘勞力。在農業富餘勞力中,雖有約110萬人實現了轉移就業,但就業質量和效益並不理想,還有35萬人亟待轉移就業。農民就業不足是我市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塊短板,但同時也是一筆資源、一股潛力,我們要把這筆“閒置”的資源用好用足,加大培訓力度,著力提高他們的就業創業能力。要大力推進“三化”程序,拓寬本地的就業創業空間。切實加強引導,優化環境,改善服務,促進農村勞力外出務工經商,不斷提高就業創業的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農民工的收入、工資保障。二要推進扶貧解困助增收。我市是貧困大市,按現行扶貧標準,貧困農民達141萬,佔全市總人口的32%,佔全市農業人口的41%。同時,我市還是一個移民大市,有水庫移民61萬,佔全市總人口的14%,佔全市農業人口的18%。這兩大貧困群體之和,佔我市農業人口數近60%,成為制約農民增收的“硬傷”。要實現全市農民收入的較快增長,就必須加大對這兩大群體的扶持力度。全市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對接好扶持政策,爭取好扶持專案,統籌好扶持資金,監管好扶持款項,全面推進智力扶持、產業扶持、基礎扶持,全力支援貧困地區、水庫庫區和移民安置區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主導產業培育、提高農民增收能力,促進貧困地區、水庫庫區和移民安置區發展、穩定、和諧。必須把國家各級黨委政府對於貧困地區和貧困群體的幫扶資金落實到位。這是誰也不能碰的高壓線。三要堅持多予少取保增收。在不折不扣落實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確保及時、規範、足額發放各種補貼、救助資金的同時,全面落實減負責任制,要特別重視對教育、醫療等行業的暗性、隱性收費的監管,切實強化對農民建房、村級組織經費、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農村中國小收費、醫療收費等重點領域和專案的審計監督和專項檢查,著力減輕農民的非生產性負擔。要加強農資市場調控,抑制農資價格過快上漲,穩定農業生產成本,切實減少農民的生產性支出。

3、要在促進城鄉協調發展上下功夫。以實施“百城千鎮萬村”新農村建設試點為契機,重點在產業融合、設施對接和公共服務配套上探求新的進展。一要突出現代農業發展,統籌構建城鄉產業體系。著力加快改革創新,強化政策引導,促進城市技術、人才和資金向農村配置、農業產業圍繞城鎮需求佈局,實現城鄉產業有機融合。要落實以城帶鄉、以工補農的各項政策措施,把推進農村產業升級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任務,推動農業向高效與生態相結合的現代農業轉變、農村工業向專業化分工與社會化協作相結合的現代工業轉變、農村服務業向生活型服務與生產型服務相結合的現代服務業轉變。二要突出農村環境改善,統籌對接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城鄉統籌最重要的、最首要的、最關鍵的就是基礎設施建設。要著力推動公共交通、電力、供水、通訊等向農村延伸,形成城鄉對接的基礎設施體系。要抓緊抓好新農村建設規劃編制工作。著力規範農村建房,有序推進村莊治理。要對城鄉生態環境實行共建、共治、共享。三要突出農村民生保障,統籌配套城鄉公共服務。著力推進就業、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社保等方面的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醫改的核心就是基本醫療服務均等化。要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統籌城鄉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根本目的,讓城鄉群眾共享改革成果。通過改善農村發展的軟硬環境,帶動各類資源要素向農村集聚,形成環境改善與要素集聚的良性迴圈,推動城鄉協調發展。

4、要在加快農村各項改革上下功夫。2月23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寧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機”的評論文章,旗幟鮮明地提出不改革就會有危險,體現了國家對改革的鼓勵和支援。推進“三農”工作改革,就要有“寧要微詞、不要危機”的勇氣和魄力,大膽突破固有觀念、做法、體制的束縛,向改革要動力,要活力。講到農村改革,我認為當前有兩個大的問題一直困擾我們,一是體制的束縛,即我們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把農業和農村的發展禁錮在一家一戶小農業的範圍內,另一個是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由於當前社會保障不配套、不跟進,廣大農民把土地作為生存和生活的“命根子”,始終不願放棄土地,因此推進土地流轉、農村改革非常困難,下階段,要繼續推進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變基礎上的經營權流轉機制、林權制度主體改革後的發展機制、鄉村道路等基礎設施建好後的管護機制等農村各項改革的探索和完善。要繼續強化水利改革發展,抓住薄弱環節和建設重點,突出抓好農田水利建設,加快病險水庫治理,推進大中型灌區、泵站的續建配套、更新改造和城市防洪工程建設,加強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災害防治。要深入推進民主管理機制改革,健全村民自治機制,充分保障農民民主選舉、民主議事、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權利,廣泛開展村務公開、財務公開。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提高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執行力。要深入推進利益協調機制改革,維護農民切身權益,切實解決好農村徵地、環境汙染、移民安置、集體資產管理等方面損害農民利益的突出問題。任何改革都要把實際、投入和提高農民積極性結合起來,在改革中摸索,在探索中完善,同時,對於涉及人的生產、生活問題的改革一定要謹慎。

三、要切實強化對“三農”工作的支援力度

新形勢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要認真研究“三農”工作規律,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緊扣今年“三農”工作目標,大力抓落實,努力抓創新,不斷提高領導和管理“三農”工作的水平。

1.要更加重視對“三農”工作的領導、推進與落實。一是要強化認識。對於“三農” 工作,認識怎麼高、怎麼深都不過分。我們要時時處處關注農業,關愛農村,關心農民。要時時處處想到我們的農民還是整個社會的弱勢群體。幫助、支援、重視農業是每個領導幹部的職責和良心。各級各部門要真正把“三農”工作擺到一個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要在思想上重“三農”,在業務上懂“三農”,在工作上議“三農”,要像我們抓工業一樣抓“三農”工作,像我們推進專案建設一樣推進“三農”工作,決不能只到每年一度的農村工作會議上,我們才想起“三農”工作,才重視“三農”工作,不能只是嘴上說說,要真重視,真幹事,實作為,拿出具體舉措來,幹出大的成效來。二是要健全機制。要按照“重中之重”的要求,強化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綜合部門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各負其責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在領導分工、財力分配、幹部配備上真正體現重中之重的要求,在謀劃思路、制定規劃、工作部署上切實貫徹城鄉統籌的理念。三是要統籌協作。不斷完善“三農”督查督辦工作機制,尤其要加強對農村政策落實、農村投入落實、農村各項主題補貼落實的督促檢查。確保“三農”工作執行有力、落實到位。抓緊健全基礎建設、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生態文明等城鄉統籌規劃體系,做到城鄉之間、工農之間有效銜接,通過工作通盤研究、政策協調配套、幹部交流任職等途徑,推動以城帶鄉、以工補農和城鄉工農互促共進。加強部門配合,各級農口及涉農部門要認真履職、各負其責,黨委和政府農村工作綜合部門要充分發揮組織、協調、綜合、指導、管理作用,確保各項“三農”工作部署貫徹落實到位。

2、要更加重視對基層幹部的關心、關愛和關注。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幹部長期工作在農村一線,長期直面矛盾,長期與農民群眾打交道,面對的矛盾多、工作任務重、壓力大,基層幹部工作很辛苦,也很清苦。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切實關注,真正關心農村基層幹部,真正理解基層工作的困難,真正體諒基層幹部的艱辛,多重視、多關心、多愛護基層幹部。理解和支援也不能空談。要結合財力好轉,對基層制定和出臺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為基層幹部解決工作生活上的一些實際困難,讓他們在生活上不吃苦,在待遇上不吃虧。同時,要以全省深入開展“萬名幹部下基層”活動為契機,出臺相關工作舉措,鼓勵更多的優秀人才到廣大農村創業發展,鼓勵基層幹部安心基層、紮根基層,從而在全社會營造一種重視基層、關注基層、服務基層的良好氛圍。

3、要更加重視加大對“三農”的資金投入。農業是基礎產業,同時也是弱勢產業,要推動“三農”工作快速發展,就必須給予特別的支援。一是要加大財政支援力度。一方面要不斷加大向上級爭取的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我市農業產業發展的優勢,包裝規劃好農業產業專案前期,千方百計爭取更多政策傾斜和資金支援。另一方面要建立“三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合理調整支出結構,確保財政支出優先支援農業農村發展,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優先投向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村民生工程,全年確保支農投入總量、增量、比重、增幅都有提高,切實做到對農村的投入只增加、不減少,各項支農措施只加強、不減弱。二是要加大社會融資力度。創新農村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大力發展小額信貸和微型金融服務,支援金融機構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和支援力度。這裡我要特別指出,郵政儲蓄銀行在面向“三農”這一塊上工作很主動,其他金融機構也要在扶持“三農”上多下功夫,多推出適合“三農”的金融產品。加快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幫助農民有效規避農業風險。要引導社會投入,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渠道,鼓勵和支援非農資本和農民群眾投資農村公益設施建設。引導工商企業和民間資本到農村投資,興辦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堅持以規劃統籌專案、以專案整合資金,逐步完善支農專案整合投入機制,精心篩選專案,強化資金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三是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工業發展靠專案,農業發展也要靠專案。尤其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要靠專案,要加強農業專案庫建設,集中力量開發、儲備一批優勢農業招商專案,夯實農業招商基礎。要抓住沿海地區產業轉移和新一輪產業重組契機,加強與央企的對接,爭取更多的戰略投資者落戶婁底,投資農業。要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創新招商方式,不斷擴大農業招商成果。

同志們,做好今年的“三農”工作任務艱鉅、意義重大。我們一定要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銳意進取,紮實工作,努力開創“三農”工作的新局面,以優異的成績向黨的獻禮!

在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2

同志們:

這次市委農村工作會議開得很好。佐誼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一個很好的工作報告,我完全贊成,請大家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20xx年,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歷程中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三農”工作取得新的顯著成績的一年。全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中央、省委關於“三農”工作的部署,攻堅克難、銳意進取,戰勝七次區域性暴雨災害,實現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全面完成了“”農業農村發展目標。“”時期,我們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巨大沖擊、農產品市場價格異常波動、自然災害頻發重發等諸多困難和挑戰,農業農村工作取得顯著成績:農業生產形勢平穩,“四個農業”發展初見成效,農業農村基礎不斷加強,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提速、農村公共服務和民生加快改善,農業現代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紮實推進,農業增加值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增長5.5%和10.1%。這五年,是我市農業發展最快、農村變化最大、農民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之一,是農民群眾心情最舒暢、黨群幹群關係最融洽、農村社會最和諧的時期之一。五年農業農村發展實踐,既創造了豐富物質財富,也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為“”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我們一定要認真總結成績和經驗,按照中央關於“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戰略要求和省委“四化兩型”建設部署,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繼續堅持和探索具有旅遊特色、符合我市市情的農業農村發展路子,奮力奪取今年和“”時期“三農”工作的新勝利。下面,講三點意見。

一、在世界旅遊精品建設大局中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貫徹黨中央“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堅持旅遊帶動、科學發展,把推進農業現代化納入世界旅遊精品建設總體佈局,貫徹落實到“1333”發展思路之中,圍繞世界旅遊精品總目標,統籌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農業現代化和資訊化,農業農村工作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這些思路和做法,不僅與中央“三化同步”的戰略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四化兩型”建設部署相一致,而且符合張家界實際,必須在實踐中繼續堅持,並不斷加以完善,推動經濟社會科學跨越發展。

要按照“三化同步”和“四化兩型”要求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是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重要基礎。中央在認真總結國內外經驗教訓、深刻把握現代化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了“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戰略要求。省委、省政府“四化兩型”建設部署,堅持新型工業化為主導、農業現代化為基礎、新型城市化為載體、資訊化為支撐,“兩型”為方向和目標,把農業現代化擺上了與其它“三化”同等重要的戰略位置。當前,我市正處在工業化初始階段,城鎮化加速發展時期,農業現代化正在艱難起步,農業現代化程序已經明顯落後。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加速,農業在生產總值中的佔比還會逐步下降,但農業的基礎地位不會改變,農業的支撐作用不會減弱。隨著人口總量增加、城鎮化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工業原料需求拓展和國內外遊客的增多,農業對世界旅遊精品建設的重要性將更加突出。這就要求我們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堅持旅遊帶動戰略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的方針,不斷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推動農村勞動力向城鎮和非農產業有序轉移,推動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輻射、延伸,實現工業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雙輪驅動。

要著眼經濟社會科學跨越發展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是建設世界旅遊精品重大任務和重要支撐。要在目前的情況下加快建成世界旅遊精品,實現經濟社會科學跨越發展,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顯得十分重要和緊迫。近年來,我市農業農村發展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仍然存在許多突出的困難和問題。農業基礎薄弱、科技水平不高,靠天吃飯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農民綜合素質不高、農村勞動力結構性過剩,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的趨勢沒有根本改變;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滯後、公共服務嚴重不足,城鄉發展不平衡的二元結構沒有根本改變。這些情況表明,推進農業現代化任務還十分艱鉅。我們必須更加重視“三農”問題,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進一步夯實世界旅遊精品建設的基礎,為經濟社會科學跨越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要圍繞旅遊業轉型提質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國內外遊客和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元化的旅遊需求和不斷升級加劇的國內外旅遊市場競爭,要求旅遊業加快轉型提質。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農村現代服務業,推動旅遊業與農業融合、向農村滲透,不僅是旅遊業轉型提質的現實需要,也是繁榮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路徑。目前全國農業旅遊和鄉村旅遊已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比如桂林市,國家和省級農業旅遊示範點已發展到32個,去年鄉村旅遊接待達到530萬人次,鄉村旅遊收入近6億元。相比之下,我市旅遊農業、鄉村旅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必須圍繞增加旅遊產品、提升旅遊要素、延伸旅遊鏈條、擴大旅遊消費,大力發展農村休閒觀光、鄉村旅遊、農家樂等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旅遊食品、旅遊用品、旅遊保健和旅遊工藝等農林產品加工,推動旅遊與農業深度融合,以農業現代化助推旅遊轉型提質,以旅遊轉型提質帶動農業現代化。

要立足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統籌城鄉發展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隨著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工農城鄉相互聯絡更加緊密,相互影響更加廣泛,相互作用更加直接,呈現出一體化發展的趨勢。當前,制約城鄉經濟一體化的體制機制仍然大量存在,城鄉二元結構矛盾仍然突出。要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最首要的任務是,加快提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激發農村發展活力。這就要求我們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促進城市資本、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向農村配置,公共交通、電力、供水、通訊等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向農村輻射,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格局。

二、重點突破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關鍵制約

20xx年是“”規劃的開局年,是建黨90週年,是我市實現“五年大變樣”的衝刺年、收官年,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意義重大。立足我市農業農村發展實際,要著重在以下幾個方面見到實效。

1、加快發展“四個農業”。大力發展城市農業、旅遊農業、品牌農業和生態農業,是建市以來全市上下不懈探索凝聚的共識,是我市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中心任務。要按照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的要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積極調整農業結構,進一步加大“四個農業”的推進力度,圍繞旅遊和城市需求,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名特優新水果、健康養殖、鄉村旅遊、休閒農業和花卉苗木等產業,著力構建頗具特色的現代農業體系。城郊和交通幹線兩側,五年內要全部退出傳統農業種植。著力培育特色農業,立足資源優勢和特色,發展壯大煙葉、茶葉、蔬菜、水果、苧麻和湘西黃牛等特色產業。推進農業生產標準化,強化農產品質量監管,大力發展優質水稻、雙低油菜、玉米等大宗優質高產糧油生產,擴大無公害蔬菜、有機蔬菜種植規模,積極推廣設施農業,培育更多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品牌。高度重視糧食生產,穩定種糧面積,嚴禁耕地拋荒。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產業大戶和專業基地,擴大產業規模,提升農業比較效益,提高產品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佔有率,推動農業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發展。

2、加強現代農業基礎建設。要大力推進水利建設,認真落實今年的中央一號檔案精神,抓住國家大興水利的重要機遇,突出大型水利綜合工程、農田水利建設、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等重點,認真謀劃和實施一大批專案,全面推進安全水利、民生水利、生態水利建設和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實現水利建設的重大突破。統籌推進其它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實施好農村道路“兩通”工程,加快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推進土地開發整理和農業綜合開發,加強中低產田改造,著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加強農村生態建設,積極實施綠化造林和生態建設專案,深入推進農村圾垃治理三年行動計劃和鄉村清潔工程,紮實開展生態環境優美鄉鎮和生態示範村建立,著力加強農村沼氣建設和農戶“五改”配套,進一步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先進適用、節能環保的農業機械,擴大機種機收作業面積,推進種養業機械化、自動化和智慧化,提高綜合農機化水平。大力推進農業農村資訊化,繼續實施廣播電視、電話戶戶通工程,積極推進農村三網融合,加快實現農村有線電視和寬頻網路全覆蓋,用資訊科技改造傳統農業、裝備現代農業,依託資訊服務對接大市場,加強農村遠端教育指導和產品資訊交流服務,充分發揮資訊化的重要支撐作用,以資訊化帶動農業現代化。

3、健全農業現代化服務體系。加強農業綜合服務體系建設,全面加快農技、林業、水利、畜牧、經管、供銷等基層服務體系改革步伐,健全網路,穩定隊伍,提高農業產前、產中和產後服務水平。健全農村科技服務和推廣體系,加強農民科技培訓和技術指導,大力推廣農業現代實用技術。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積極推行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全過程的標準化,切實加強監管,確保農產品安全。完善農村市場體系,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加快骨幹農產品批發市場提質擴容和倉儲設施建設,健全鄉村農產品集貿市場網路,扶持和培育農產品營銷大戶和專業經紀人,實現“農超”對接,探索網上銷售,有效解決農產品流通難題。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依託龍頭企業、產業大戶和致富能人,建設一批制度健全、運轉規範、功能強大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健全農村金融體系,改善農村金融服務,突出幫助龍頭企業和產業大戶解決好信貸難的問題。積極開展農村政策性保險制度試點,建立農業擔保體系和政策性保險體系,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完善農村土地承包制度,有序推進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促進農業資源向規模經營大戶集中。

4、大力培育現代農民。整合教育資源,推進農科教結合,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著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現代新型農民。加強對農民的現代意識教育,注重提升農民的法律意識、合作意識、創新意識,引導農民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更新理念,樹立適應世界旅遊精品建設的思想觀念和經營理念。大規模開展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繼續抓好“扶貧就業技能培訓”、“百萬培訓工程”和“陽光工程”實施,有針對性地培養一批中高階農民技工,著力提高農民就業創業能力。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豐富農村精神文化生活,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建立活動,積極倡導農村志願者服務,推進文明村鎮、平安村鎮建立,培育健康文明新風尚。切實加強對農民的思想道德教育,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加強黨的執政理念和強農惠農政策宣傳,加強法治理念教育和普法宣傳,大力完善鄉規民約等自治制度,努力提升農民思想道德水平。

5、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增加農民收入是“三農”工作的根本目標,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要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抓住當前農產品需求擴大和價格適當上漲的有利時機,擴大種養規模,優化種養結構,提高產量質量,推進精深加工,努力增加農業生產經營性收入。廣闢農民增收渠道,把促進農民就業創業作為增收的重要抓手,通過加強培訓、引導和服務,提高就業創業能力,擴大勞務輸出,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推進縣城和中心鎮提質擴容,完善基礎設施,增強配套功能,優化發展環境,強化產業支撐,加快發展特色產業、工業園區、民營經濟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為農民就業創業搭建好平臺。支援農民工返鄉創業,落實好信貸、用地、稅費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以創業帶動更多的農民就業增收。繼續推進扶貧開發,抓住中央調整農村貧困線的時機(由年收入1196元提高到1500元),摸清貧困人口底子,抓緊制定未來20xx年農村扶貧開發綱要和相關規劃,抓好新一輪79個村的“整村推進”和建設扶貧工作。認真落實好農業補貼、退耕還林補助、糧食最低收購價等政策,嚴禁政策執行走樣變形。積極深化農民住房產權抵押、土地流轉、林權抵押等改革,努力增加農民轉移性和財產性收入。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去年底,省減負辦在我市檢查,發現了不少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全面開展自查自糾,認真落實整改措施。農民負擔的“高壓線”碰不得,誰碰就嚴格追究誰的責任,絕不姑息。

三、切實加強對“三農”工作的領導

做好新形勢下的“三農”工作,必須充分發揮我們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切實加強對“三農”工作的領導。

落實領導責任。各級黨委、政府要堅定不移地落實“重中之重”的戰略要求,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相關領導配合抓,定期研究解決“三農”工作的重大問題,切實擔負起農業農村發展的領導責任。兩縣和全市各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要以主要精力抓“三農”工作,兩區黨政主要負責人要經常過問“三農”工作。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幹部要帶著責任、帶著感情做好“三農”工作,強化服務意識,盡心盡力為農民排憂解難,不折不扣地落實好各項強農惠民政策。要強化工作責任,加強部門配合,嚴格目標管理,建立健全抓好“三農”工作的激勵約束機制,抓緊出臺綜合考評辦法,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強分類指導,堅持辦點示範,建立農村聯絡點制度,廣泛開展以城帶鄉、部門幫村、幹部駐村、企業聯村等活動。今年每個區縣要辦好一個省級新農村建設示範片。要加強督促檢查,對重大惠農政策和惠民工程盯住不放,及時排程,確保每一項政策落實到位,每一項工作有力推進。要轉變領導方式和方法,注重調查研究,加強統籌協調,切實增強“三農”工作的主動性、預見性和針對性。

強化組織保障。結合農村實際和農民需要,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引導農村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圍繞“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富裕文明新農村”創先爭優,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和農村黨員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切實轉變基層幹部作風,堅決糾正各種損害群眾的不正之風,著力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紮實推進農村基層黨務公開和鄉鎮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加強民主管理制度建設,認真抓好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加強農村基層幹部隊伍建設,以縣鄉換屆為契機進一步選優配強基層領導班子,完善對農村基層幹部的教育培訓、激勵保障、管理考核等工作機制,加大從農村優秀人才中選拔幹部的力度,選派優秀年輕幹部和優秀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工作,加快提升農村基層幹部隊伍整體素質。切實關心愛護農村基層幹部,理解基層工作困難,體諒基層幹部艱辛,真正重視、真情關懷、真心愛護基層幹部,為他們開展工作創造良好條件。

創造良好環境。推進農村社會管理創新,及時掌握農村社情民意,健全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機制,加強農村信訪、調解和法制宣傳教育,深入排查化解農村矛盾糾紛,重視農村應急反應機制和法治工作機構建設,加強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切實把各種不利因素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促進農村和諧穩定。完善群眾工作機制,深入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在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行動上深入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善於用群眾語言和民主協商的方法做群眾工作,進一步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加強農村計劃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加快農村社會事業建設,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對“三農”工作宣傳,加強輿論引導,大力推介“三農”工作的好典型、好經驗和新成效,營造幹事創業、重農興農的濃厚氛圍。

同志們,做好今年農業農村工作、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責任重大,任務艱鉅。我們一定要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信心,紮實工作,全面完成農業農村發展任務,為加快建設世界旅遊精品、推進富民強市作出新貢獻。

在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一年來,各級工會在總工會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服務中心工作為己任,團結動員廣大職工積極投身火熱的事業,在實踐中取得了新成績;堅持以協調勞動關係為重點,突出維權機制建設,維權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堅持為困難職工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深入實施送溫暖工程,扶貧解困工作取得了新成果;堅持按照“擴大覆蓋面、增強凝聚力”的要求,不斷加強工會自身建設,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進展,為促進治淮又好又快發展作出了新貢獻。在過去的一年裡,各級工會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為促進全委改革發展穩定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總工會對工會工作給予充分肯定。藉此機會,我代表總工會,向各級工會組織和廣大工會幹部表示親切地問候和衷心地感謝!

當前,總工會的發展既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我們唯有不斷加強工會自身建設,才能不斷增強工會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在工會建設中,我們力求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貫徹落實xx大精神,增強新形勢下的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

貫徹落實黨的xx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總工會的首要政治任務,也是各級工會的首要政治任務。各級工會要在廣大職工中興起深入學習貫徹黨的xx大精神的熱潮,堅持用黨的xx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切實把廣大職工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總工會的工作部署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進治淮事業發展的各專案標任務上來。

一是全面領會精神實質。各級工會要引導廣大職工和工會幹部深刻認識貫徹黨的xx大精神關係到黨和國家工作全域性,關係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長遠發展,也關係到工會事業的長遠發展。深刻領會黨的xx大的主題、黨的xx大以來所取得的成績、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程序和寶貴經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不斷增強貫徹落實黨的xx大精神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強調科學發展觀是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工會工作要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堅持以職工為本,充分調動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職工群眾的首創精神,全面履行工會各項職能,引導廣大職工進一步把握髮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搞好工會工作統籌發展。

三是堅持創新的發展理念。黨的xx大報告強調要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支援職工參與民主管理,切實解決好民生問題,維護好職工合法權益,支援工會依照法律和章程開展工作。各級工會要按照黨的xx大關於解放思想和對工會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針對當前工會工作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堅持解放思想不動搖,堅持創新發展工會工作不動搖,不斷提高工會工作的整體水平。

二、充分發揮工會組織作用,為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貢獻

一是加強學習培訓。要廣泛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議等活動,認真組織開展以自主創新為核心內容的技術攻關和科技創新活動,充分發揮廣大職工在自主創新中的積極作用。要把提高職工素質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斷將“建立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引向深入,全面提升廣大職工的綜合素質。要廣泛深入宣傳治淮先進典型、先進人物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進一步在全委營造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先進典型、先進人物的帶頭作用和示範導向作用。

二是積極推動民主管理。工會作為聯絡職工群眾的橋樑和紐帶,在推進民主管理方面大有可為。各級工會要堅持把推進職工民主管理作為工會的一項重點工作抓緊抓好。要切實加強和規範職工民主管理工作,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積極探索新形勢下職工民主管理的新形式和新方法,在促進治淮事業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工會要著力打造民主管理工作平臺,確立職工的主人翁的地位,把握好以資訊公開為重要內容的民主管理工作,通過建立規範的工作機制、完善的規章制度、多樣的公開形式、完備的公開網路,形成比較完善的民主管理工作格局,凡涉及重大決策、職工切身利益、領導班子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等內容,都要通過適當的形式予以公開,廣泛徵求職工群眾、職工代表等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要使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很好地體現。

三是要充分發揮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作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係的和諧穩定,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要認真貫徹“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方針,建立健全利益協調、訴求表達、矛盾調處、權益保障機制,深入開展建立勞動關係和諧的企事業單位活動,以勞動關係和諧促進企事業單位的和諧,以職工隊伍穩定促進社會穩定。要抓住新《勞動合同法》實施的有利時機,進一步推動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深入開展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努力把勞動關係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要努力維護職工的社會保障權益,督促用人單位依法為職工繳納養老、醫療、失業、工傷保險等,推動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四是要建立幫扶職工長效機制。要發揮工會組織貼近基層、貼近職工的優勢,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能力,完善服務手段,拓展服務領域,形成服務體系,努力把以人為本、關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要求進一步落實到工會工作中去。要從建立和完善幫扶困難職工的長效機制入手,努力提高幫扶工作的社會化程度。要關心職工群眾的疾苦,傾聽職工群眾的呼聲,反映職工群眾的願望,解決職工群眾的困難。要推動各項保障政策的落實,特別要發揮工會自身優勢,建立和完善工會補充保障體系,解決職工群眾因病、因災引發的困難;要進一步完善“送溫暖工程”,著力做好服務生活困難職工的工作。

三、以改革創新精神,不斷加強工會自身建設

一是加強能力建設。不斷提高工會組織和工會幹部的能力,是做好工會工作的重要前提。要加強工會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理論學習,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自覺把工會工作放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格局中去認識、去把握,注重研究職工隊伍發展和勞動關係變化中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工會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全面提高理論素養和工作本領。要加強與有關部門溝通,有效協調內外關係,把工會工作的活動空間向社會拓展,爭取更多的社會支援,利用更多的社會資源,不斷提高工會工作的社會化程度。

二是加強基層建設。要把工會工作落到實處,必須切實加強基層工會組織建設。要按照擴大覆蓋面、增強凝聚力的要求,進一步加大工會組建力度,在工會組織體系、組織形式、組建方式等方面進行大膽創新,把職工群眾最大限度地組織到工會中來。要進一步激發基層工會活力,增強基層工會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夯實工會工作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要立足群眾組織的特點,努力在組織職工、動員職工、依靠職工、服務職工上下功夫,不斷增強工會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是加強作風建設。密切聯絡職工群眾是工會組織的優勢所在,也是工會作風建設的重點所在。各級工會組織和廣大工會幹部要進一步強化群眾意識,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基層、深入職工,多到生產一線去,多到困難職工的家裡去,以深厚的感情關心職工疾苦,反映職工呼聲,為職工真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真正成為廣大職工群眾的貼心人。

四是加強黨對工會工作的領導。加強黨的領導是做好工會工作的根本保證。各級黨組織要從全域性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新時期工會工作的重大意義,始終把工會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定期研究工會工作制度,認真聽取工會對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的意見和建議,及時研究解決工會遇到的實際問題,加強工會幹部的培養、使用和交流,支援工會依照法律和章程創造性地工展工作,為工會履行職責、開展工作創造有利條件,充分發揮工會組織聯絡職工、服務職工、教育職工、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作用。

同志們,做好新形勢下的工會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各級工會要堅持以黨的xx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工會自身建設,不斷增強工會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充分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更好地團結動員廣大職工,開拓進取,紮實工作,為推進事業又好又快地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

在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4

同志們:

這次全市農村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實現“突破菏澤”戰略目標,全面安排部署今年的農村工作,動員全市上下認清形勢,明確任務,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努力開創“三農”工作的新局面。剛才,陳光書記的講話非常重要,對做好今年的農村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希望各縣區、鄉鎮和各有關部門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根據會議安排,下面我就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講以下三個問題。

一、認清形勢,統一思想認識

去年以來,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來菏澤視察時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講話和省委、省政府加快菏澤發展現場辦公會議精神,按照中央、省委一號檔案的要求,狠抓了發展糧食生產和促進農民增收的一系列措施落實,全市農業和農村經濟呈現出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社會穩定的良好態勢。全年實現農業增加值136億元,比上年增長7.4%;農民人均純收入2653元,增長19.9%,是1997年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

―――糧食和主要農作物喜獲豐收。糧食總產達到317.2萬噸,其中夏糧總產208萬噸,創1997年以來最高水平;棉花、油料、瓜菜總產分別達到27.4萬噸、31.1萬噸和1042.5萬噸,分別比上年增產20.4%、10.1%和7.6%。

―――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高效作物面積達到997萬畝,優質專用小麥發展到490萬畝。全市植樹造林120萬畝,新發展農田林網104.1萬畝,農林間作65.6萬畝。牛、羊、豬年末存欄分別達到84.6萬頭、914.1萬隻和312.6萬頭;肉類總產45.6萬噸,增長16.1%。畜牧、林業、水產等在農業中的比重進一步提高。

―――農業產業化經營和標準化生產快速發展。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2萬多家,其中年銷售收入過500萬元的達到240家,過億元的龍頭企業增加到29家,國家和省級龍頭企業達到7家;建立農業標準化示範企業23個,示範基地24個,面積100萬畝,其中有4個示範基地被確定為國家級標準化示範區。

―――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成效顯著。大力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新型農民“四個一”科技培訓、跨世紀青年農民培訓和“西輸東接”工程,全年共培訓農村勞動力20餘萬人,新增有組織的勞務輸出29.3萬人。

―――黨的各項惠農政策得到較好落實。農村稅費改革進展順利,全市共減少農業稅負擔3.4億元;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政策落實到位,共發放小麥直補資金1.18億元;實施良種補貼面積100萬畝,補貼資金1000萬元;落實大型農機補貼50萬元。以上政策使農民人均增收、減支60多元。

―――農業基礎設施和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對農業的投入明顯增加,農業開發和農村扶貧取得新的成效。新建鄉村公路4544公里;新打、配套、維修機井1萬多眼;疏挖溝渠742.5公里;治理河道1050公里,增加有效灌溉和排澇面積258萬畝;新增農機總投入4億元,農業機械化綜合水平達到66%;投資9700萬元對115座市管河道一類危橋進行了全部改造。按期完成了東明黃河灘區19個村的移民遷建任務,東明黃河標準化堤防建設進展順利。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農業和農村工作還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農民收入水平較低,與全省、全國平均水平仍有很大差距;農業結構不合理,農產品的品質和檔次較低,市場競爭力不強;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不高,骨幹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帶動能力弱;農業投入不足,抗災能力仍然較差;農村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滯後,路、水、電、醫、學等基礎條件還有待於進一步改善。對此我們要引起高度重視,下大氣力加以解決,促進全市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當前,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面臨著從未有過的良好條件和寶貴機遇。首先,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工作,都相應出臺了一系列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的政策措施。我省在上年農業稅降低3個百分點的基礎上,今年將再降低2個百分點;國家繼續實施對種糧農民的補貼政策,並將增加良種補貼和大型農機具購置補貼;中央和各級新增財政支出及固定資產投資都將進一步向農業、農村、農民傾斜,並專項設立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補助資金;省裡還將進一步降低對我市涉農固定資產投資的地方資金配套比例,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合作醫療、文化建設、社會救助等方面的投入。二是“突破菏澤”戰略的實施,為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省委、省政府將對我市實行一系列特殊扶持政策,並組織東部八個經濟強市對口支援我市八個縣,為各縣園區建設、農產品基地建設和龍頭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三是隨著我市工業化程序的加快,將對農業發展產生更大的帶動作用。去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把加快工業化程序作為經濟工作的主攻方向。工業化程序的推進,將更加有效地促進農產品的加工增值,加速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帶動農業結構的調整,促進農民增收,從而實現以工促農,統籌發展。根據中央把“三農”工作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我市作為農業大市,更應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充分利用政策機遇和各種有利條件,奮力開創“三農”工作的新局面。

二、明確任務,強化工作措施

20xx年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為重點,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抓好各項支農政策落實,深化農村各項改革,努力增加農業和農村社會事業投入,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主要發展目標是:農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以上,力爭達到3000元。圍繞實現上述目標要求,要突出抓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搞好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糧食問題事關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的生活保障。作為農業大市,糧食生產在農村經濟工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各級各部門都要從講政治、顧大局、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需要出發,切實抓好糧食生產。一是依法保護基本農田,穩定糧田面積。要按照中央“五不準”的要求,實行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把基本農田落實到戶、到地塊,並加強日常監管,確保基本農田總量不減少,質量不下降,用途不改變。在此基礎上,認真落實種糧直補和各項鼓勵糧食生產的政策,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使全市糧田面積穩定在850萬畝以上。二是加快優質商品糧基地建設。認真組織實施優質糧食產業化工程、糧食“雙增工程”和“豐收計劃”,建立高產樣板田,搞好中低產田開發,提高單位面積糧食產量和種糧效益。三是大力推廣良種良法綜合配套增產技術。各級農業部門要加強對糧食生產的技術指導,通過舉辦培訓班、開展技術講座、發放明白紙等多種形式,引導農民更新品種、優化佈局、改善品質,推廣深耕深翻、秸杆還田、配方施肥等先進栽培技術,提高糧食生產的科技含量,確保全市糧食總產穩定在300萬噸以上。

(二)積極推進產業化經營,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是提高農業整體素質和綜合效益的重要途徑,也是拉長農業產業鏈條,加快農村工業化程序,進而提高農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措施。各級要把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與農業結構調整、民營經濟發展和招商引資結合起來,著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培植農業龍頭企業。要圍繞畜牧、林業、果蔬花卉三大優勢產業,採取多種形式,大力培育各種加工型、市場型、科技型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全面落實對龍頭企業的各項扶持政策,儘快培植一批規模較大、市場影響力較強的骨幹龍頭企業,年內新增省級龍頭企業4家以上,增加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60家以上。要充分利用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啟用民間投資,著眼於當地資源優勢,按照特色產品、中小企業和專業市場配套推進的模式,發展特色板塊經濟,形成產業聚集效應。要搞好農業產業化經營專案策劃,用好的專案吸引市外優勢企業來我市投資農業開發和農產品加工,提升全市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同時,要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鼓勵、引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健康發展,大力培育各類社會中介服務組織,特別是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完善龍頭企業與合作組織多元化的利益聯結機制,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和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二是加快調整優化農業結構。要在穩定糧棉油生產、提高種植效益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林草、果蔬、花卉、中藥材和水產養殖等高效產業,通過優化品種結構,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產出效益;特別是要以發展“兩羊兩牛”為重點,積極探索林牧結合、規模化飼養的路子,通過典型帶動、政策推動、企業拉動,進一步提高規模經營水平,在林牧業發展上實現新突破。三是加快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市委、市政府確定,通過3年的努力,到20xx年底,全市建成糧食、棉花、油料、瓜菜、用材林、果品、花卉、中藥材、肉牛、奶牛、肉羊、瘦肉型豬等12大農林牧生產基地。從今年開始,各級要精心組織,搞好規劃,突出特色,加快實施。各縣區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結合本縣區產品優勢和加工優勢,因地制宜地制定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與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密切結合,加強農業標準化體系、疫病防治體系建設。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進一步提高我市優質農產品的品牌質量和市場競爭力。

(三)加快農業服務體系建設,提高社會化服務水平。當前,我市農業服務體系的發展嚴重滯後於農村市場化的程序,已成為制約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重要因素。當務之急是加快建立完善以下六大服務體系。一是科技服務體系。要按照中央一號檔案要求,積極推進農業科技體制改革。政府農業技術部門要切實承擔起病蟲害預測預報、農產品質量檢測認證、農民技術教育等公共服務職能,在定編、定崗、定員、定責的基礎上,由財政提供基本經費保障。鼓勵農業科技人員利用現有設施吸納社會資本,發展經營性服務組織,按自願、有償的原則為農民提供科技服務。大力發展各類市場化的科技服務組織,建立和完善多渠道、多形式的農業技術研究推廣和服務體系,形成以政府投入為主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多元化的農業科技投入機制。二是農機服務體系。充分利用國家農機具補貼政策,加快發展專業農機服務組織,提高機械化水平和農業生產率。把廣大農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三是資訊服務體系。各級政府要切實承擔起農業資訊系統建設的職能,加快建立起我市農業和農產品供求資訊系統。儘快開通“菏澤農經資訊網”,並與國內主要農業網站進行連結,形成完善的農業資訊網路體系,使資訊的收集、整理、釋出做到經常化、制度化和科學化。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多種形式,及時、有效地將相關資訊直接傳遞給農民。四是農產品流通體系。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勵物流配送和連鎖超市等各類物流企業直接從事農產品收購、農資供應和農民生活資料經營,充分發揮農村經紀人的作用,發展農產品流通組織,促進農村社會化分工。要加快各類農產品市場建設,開闢我市農產品進城市、入超市的綠色通道。對在我市境內整車運輸鮮活農產品的車輛發放綠色通行證,降低或免除車輛通行費,確保大宗農產品運銷在我市暢通無阻。五是農產品質量標準檢測認證體系。有關部門要抓緊制定主要農產品生產、加工、儲藏、保鮮、運輸等質量標準,儘快建立起與國際接軌的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加強農產品質量檢測和認證工作,為我市農產品開拓國內外市場提供有效服務。六是農業行政執法體系。要切實加強農業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加大農業行政執法力度,加強市場監管,對製假售假、坑農害農等不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依法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優化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環境。

(四)強化技能培訓,促進勞動力轉移。只有減少農民才能富裕農民。在我市工業基礎薄弱、城市化水平低、吸納勞動力就業容量較小的情況下,大規模地發展勞務輸出,加快勞動力向市外轉移就業,是增加農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最具潛力的路子。經過多年努力,我市勞務輸出已形成相當規模,但普遍存在外出務工人員技術層次低、有組織輸出比重低的狀況,導致務工待遇低,工作不穩定,自身權益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因此,今年必須在加大勞動技能培訓和有組織輸出上下功夫。要加快整合現有教育資源,對公辦職業技術學校實行財政撥款與招生數量、培訓質量和就業狀況掛鉤,充分調動他們開展勞務培訓和搞好輸出就業的積極性,對招生數量大、培訓質量高、輸出就業效果好的職業教育院校進行重點支援,促進快速膨脹。同時,鼓勵支援社會資本、民間資本進入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各類職業培訓機構,努力擴大培訓規模,提高辦學質量,培育我市的勞務品牌。要充分利用省政府組織“西輸東接”和“南下北上”進行勞務推介的機遇,組織好我市勞務推介活動。在外出務工人員比較集中的地方建立勞務輸出管理服務機構,實行勞務派遣,完善跟蹤服務,建立起我市勞務輸出的大通道。要進一步加強對勞務市場的監管,整頓勞務市場秩序,依法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力爭今年全市新增勞務輸出30萬人,其中有組織勞務輸出20萬人以上,職業培訓10萬人以上。充分發揮我市人力資源優勢,真正把勞務經濟發展成為我市農民增收的優勢產業。

(五)努力加大投入,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條件,對於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援下,我市農村基礎設施有了較大改善,但由於歷史欠帳太多,農村基礎設施落後仍然是我市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制約因素。今年要通過各種方式進一步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一是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去年,由於農田水利設施不配套,我市普遍遭受漬澇災害。要在去年農田水利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排灌體系。要搞好平原水庫和井泉建設,增強農業旱澇保收能力。繼續推進農村小型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明晰產權,明確責任,充分調動各方面投資建設和管好農村小型基礎設施的積極性,提高農田水利設施的利用效率。同時搞好人畜飲水和節水灌溉工程建設。要利用好省裡的扶持政策,加快建設進度,力求年內全面解決在冊人口缺水問題。要強化節水意識,注重水資源的節約利用,加快節水灌溉設施建設,大力推廣渠道防滲、噴灌、滴灌、微灌等節水灌溉技術。二是加快農村公路改造步伐。今年我市計劃改造農村公路4100公里,力爭實現村村通。要管好用好上級補助資金,切實加強工程質量管理,真正使之成為民心工程。要進一步加大危橋改造力度。確保完成投資7200萬元改造危橋167座的任務目標,經過連續三年的努力,對全市所有窄危橋全部進行改造,從根本上改善農村交通條件。三是加大村莊規劃建設工作力度。結合落實耕地保護政策和村村通工程的實施,全面開展村莊規劃,切實加強宅基地管理,有效解決“空心村”問題。同時完善村莊基礎設施,改善群眾生活環境。要進一步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社會事業發展,關鍵是在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認真落實中央關於新增財政收入主要用於農村的規定,大力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提高農村的教育、衛生、文化發展水平和社會保障水平。一是進一步鞏固加強農村義務教育。繼續完善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保障農村教育經費投入,鞏固提高“普九”成果。在積極爭取上級支援的同時,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加大中國小危房改造力度,改善農村中國小辦學條件。大力發展靈活多樣、實用高效的農村民辦教育、職業技術教育、現代遠端教育,進一步提高農民素質。建立健全貧困家庭學生就學救助制度,逐步做到使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接受義務教育。二是切實加強農村醫療衛生工作。進一步加大對農村醫療衛生基礎設施的投入,加強農村醫療隊伍建設,著力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積極穩妥地搞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探索建立與我市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執行機制和管理辦法。積極推進鄉鎮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逐步擴大試點範圍,引進市外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激發鄉鎮衛生院發展活力,拓寬發展空間。進一步探索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互助合作醫療制度和貧困家庭醫療救助制度相結合的執行機制,逐步解決農民看病難問題。三是加快發展農村文化事業。要繼續開展好文化下鄉活動,加快推進農村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豐富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大力倡導崇尚科學、遵紀守法、健康文明的新風尚,反對封建迷信和各種陳規陋習,剷除邪教和非法宗教生存的土壤。四是搞好農村特困群體的社會救助工作。各級要從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高度,採取切實有力措施,努力為群眾排憂解難。要關心困難群眾、受災群眾的生產生活,完善救助救濟制度,千方百計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要認真做好農村五保戶供養工作,積極探索建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使廣大農民像城裡人那樣能夠老有所養。

(六)認真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近年來,國家為促進農業發展先後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是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執政為民理念的具體體現,使我們深切感受到了黨和國家對農民的關心、對農業的支援和對農村工作的重視。我們一定要以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抓好每一項農村政策的落實。一是深入落實好農村土地承包政策。要在穩定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按照三十年不變的要求,繼續做好土地延包工作,積極負責地解決好農民反映的土地問題。同時,按照積極穩妥的方針和“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結合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村二三產業發展,進一步完善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辦法,創新流轉服務的形式和機制,穩步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二是嚴格落實好減輕農民負擔的政策。要按照“減輕、規範、穩定”的原則,認真抓好各項政策的落實和制度的完善,堅持減輕農民負擔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工作制度和“一票否決”制度,嚴格執行涉農價格收費“公示制”、農村訂閱報刊費用“限額制”、農村中國小收費“一費制”和涉及農民負擔案件“責任追究制”。在今年取消“兩工”以後,各級要特別注意搞好“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制度的規範完善,切實防止農民負擔反彈。監察、物價等部門要切實加強對涉農收費的監督檢查,對於違規收費、增加農民負擔的要從嚴查處。三是認真落實好支農惠農的各項政策。重點抓好種糧直補和今年農業稅稅率再降2個百分點的政策落實,無論有多大困難、有多少理由,都不準打折扣,確保按規定的標準、規定的時間落實到村、到戶、到人頭。同時,還要逐項落實好農機補貼、良種補貼和國有土地純收益的20%用於農業土地開發和基本農田建設的政策,要把工作做深做細,確保讓農民群眾真正得到實惠。四是要組織落實好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村扶貧政策。充分利用國家加大農業投入和省重點支援菏澤農業專案建設的機遇,積極爭取國家和省農業投入,加快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合理開發利用土地後備資源。加大農村扶貧工作力度,嚴格扶貧開發專案和資金管理,建立健全專案法人制、監理制和專案法人責任追究制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三、立足當前,抓好農業生產

一年之計在於春。今年春脖子短,氣溫回升較快,農業生產的大忙季節已經到來。各縣區和各有關部門要著眼全年,立足當前,突出抓好麥田管理、春耕備播、植樹造林和畜牧業生產。

1.抓好麥田管理。今年我市小麥苗情基礎較好,一類苗佔45%以上,比常年多20個百分點,二類苗佔39%以上。但也有近百萬畝麥田受到不同程度地凍害和病蟲害,更大面積的麥田還存有後期倒伏危險。針對當前苗情特點,為確保各類麥田均衡增產,要廣泛發動群眾,集中抓好以劃鋤、蓄墒、保水、提溫為中心的早春麥田管理,因苗實施促控措施。同時要做好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工作,搞好技術指導,把病蟲害降到最低限度。

2.抓好春耕備播。由於受市場的影響,農民種植糧、棉、油的意向比去年有較大的變化。據市農業局調查,20xx年農民種植棉花的意向較20xx年減少兩成以上,種植玉米意向增加近三成。各縣區要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前提下,認真分析市場變化動態,做好產前資訊服務,指導群眾不失時機地做好春耕備播,備好良種、化肥、農藥、農膜、農機具等。尤其要抓住時機搞好棉花技術培訓,指導農民應用好無土育苗技術和抗蟲雜交品種高效栽培技術,努力提高種棉效益。

3、抓好春季植樹造林。春季是植樹造林的關鍵季節,要著眼於把林業培育成我市的富民產業、立市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產業,抓好今年春季造林。做到規劃早制定、政策早落實、措施早到位,重點搞好速生豐產林工程、農田林網工程、綠色通道完善工程、林牧結合工程、名優果品花卉工程和圍村林改造等六項工程。各縣區、鄉鎮要據此搞好規劃設計,並把造林綠化任務落實到地塊和路段。要提前搞好種苗調劑方案,切實加強造林質量管理,努力提高造林成活率。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和各自的職責,認真抓好落實。林業部門要搞好統籌規劃,加強技術指導和技術服務。水利、河務、交通、公路、城建等部門,要按照規劃要求,搞好各自管轄範圍的綠化。市政府擬於4月上旬對今春造林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檢查驗收。

4、抓好春季畜牧生產。春季是畜禽繁殖旺季,畜牧部門要及時制定好良種推廣計劃,配套搞好良種畜禽的春繁春配工作,同時完善配種站點建設,搞好良種推廣服務。春季也是動物疫病的高發季節,要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重點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牲畜口蹄疫的防控工作。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目前世界各國正面臨著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大流行的潛在威脅。有關專家指出,如果禽流感病毒變異,獲得在人際間傳播能力,其影響力將大大超過非典。為確保我市畜牧業的健康發展,要下大氣力抓好疫苗免疫注射工作,確保家禽免疫率達到100%,從根本上杜絕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發生和傳播。市、縣、鄉都要把防疫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並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動物防疫網路和程式化免疫制度。使我市真正成為畜牧無疫區。

同志們,今年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任務非常繁重。全市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知難而進,紮實苦幹,全力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

在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5

同志們:

今天的農村工作會議非常重要。為了開好這次會議,縣委、縣政府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特別是結合新的形勢和要求,研究制定了今年的縣委“1號檔案”。剛才,我們隆重表彰了過去一年在農業農村工作上作出重要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我想,能夠真心實意、真抓實幹地為“三農”作貢獻的,都是最可親、最可敬的。因此,我要代表縣委、縣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單位和個人,向長期辛勤工作在農村一線的同志們,向一直以來支援、關心新農村建設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誠摯的感謝!

縣政府與鄉鎮代表簽訂了責任書。建國縣長作了一個全面的報告,總結了過去一年農業農村工作所取得的成績,明確了新一年農業農村工作的具體工作安排。希望大家會後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談三點意見,供同志們參考。

一、必須高度重視做好“三農”工作

“三農”工作很重要,中央反覆強調要把“三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戰略位置來思考、來謀劃、來部署、來落實。農業形勢的好壞、農民收入的高低、農村發展的快慢,會迅速地反應到工業和城市中來,影響到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一,為什麼要高度重視“三農”工作?一直以來,“三農”都是弱勢領域。“三農”的弱,是歷史形成的、政策促成的。長期以來的扶工抑農、重城輕農,使“三農”失去的不僅僅是發展的機會,更多的是實際利益。“三農”的弱,集中體現在農民文化低、收入差,集中體現在農業發展慢、效益低,集中體現在農村基礎設施差、公共服務缺。“三農”的弱,將直接影響城市化發展和工業化推進。這些問題,基層感受到了,中央也看到了。為此,連續9年圍繞“三農”工作下發中央“1號檔案”,出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富民政策。特別是黨xx大以來,中央集中力量辦了很多對“三農”發展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比如:①取消農業稅,使延續了2620xx年的按地畝向農民徵稅的制度退出歷史舞臺,全國農民每年減輕負擔1335億元。②實行農業生產補貼。去年,中央財政用於農業生產補貼的支出達到1406億元,包括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也就是說從買種子到收割莊稼都有得補。③全面放開糧食購銷,使所有農產品流通都納入了市場化執行的軌道。④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現了“山定權、人定心、樹定根”,極大調動了林農的積極性。⑤改革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逐步將免費義務教育擴大到全國農村,基本實現了農村孩子都有學上、都能上得起學的目標。⑥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包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等等。⑦開展工程浩大的新農村建設,使農村的基礎設施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所以說,這些年的確是抓“三農”力度最大的時期,投入最多的時期,變化最快的時期。讓我們看到,農業政策是好的,農村是有奔頭的,“三農”工作的前景是極為廣闊的。我們要堅定做好“三農”工作的信心和決心,瞭解政策,把握方向,搶抓機遇,全力以赴做好“三農”各項工作。

第二,為什麼還要繼續重視“三農”工作?主要有三個方面:

①農業是弱勢產業,農業最需要加強,但制約我們農業生產的因素很多。我們國家現在已經有13億多人口,佔全球人口的1/5,立足國內解決糧食和主要農產品供給問題,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但發展農業並不是容易的事,要遵循自然規律、市場經濟規律,還要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目前,我國農業發展仍未從根本上扭轉“靠天吃飯”的被動局面,農業產業基礎薄弱,始終處於產業結構的低端。特別是加入WTO以來,面對強大的國際市場競爭壓力,原本弱勢的農業產業經受了更為嚴峻考驗,國內農業的安全和穩定受到了嚴重威脅。從常山縣實際看,農業弱勢地位非常明顯,制約農業發展因素仍然很多,農業生產現狀令人擔憂。為此,我們必須高度關注,採取有力舉措,著力破解難題,為全縣農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②農民是弱勢群體,農民最需要增收,但促進農民增收的困難很多。去年,全縣的農民人均純收入9309元,是同期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50.1%。與全國、全省、全市相比,全縣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相對較小。要縮小這個差距,讓農民更多更快地富起來,並不是容易的事情。除經受“老天”考驗以外,還要受市場、巨集觀經濟環境的考驗。講市場因素考驗,因為農民種出來的、養出來的,只有通過市場賣出好價錢,才能實實在在地轉化為收入。但這裡面涉及市場頻繁的波動,包括農資的漲幅、農產品的銷售價格、農民對市場資訊的把握等,都將成為影響農民增收的重要因素。講巨集觀經濟環境的考驗,在農民收入的構成中,去年全縣工資性收入佔到47.5%。特別是農民工,巨集觀經濟環境的冷暖,對他們的就業機會和收入水平有著直接的影響。

③農村是弱勢區域,農村最需要建設,但影響農村發展的矛盾很多。經過近些年的新農村建設,我縣農村的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觀。但相對於城市而言,農村的發展還是比較滯後的。從基礎設施建設看,雖然這幾年通過多方籌措資金,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農村道路、電力、水利、通訊等設施均有所改善,但是總的來說“欠賬”還是很多。比如,農村聯網公路基本上實現了“村村通”,但部分路段由於建設等級低、配套設施不完善,仍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從公共服務覆蓋看,農村的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公共事業,在基礎條件、服務水平等方面和城市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從農村社會管理看,還存在不少不安定、不安全、不穩定的因素。

因此,無論是農業、農民還是農村,都是薄弱的,弱勢的產業、弱勢的群體、弱勢的區域。新農村建設的路還很長,農民群眾的呼聲還很高,任務還很艱鉅。總而言之,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抓“三農”的思想不能鬆、力度不能減,必須把 “重中之重”的要求落實在我們的具體行動上。

二、必須突出重點推進“三農”工作

農業農村工作的面廣量大,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而新農村建設的資金、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在推進過程中更需把握方向,突出重點,推動“三農”工作實實在在發展。

第一,要以農民持續增收為核心,大力推進農業農村工作。“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核心是收入問題。收入好了,很多問題就不是問題。收入不好,很多問題我們下決心去解決也解決不了。所以,農業農村的一切工作,都要圍繞農民持續增收來開展。①是要把農民增收作為衡量鄉鎮工作的重要標準,作為考核鄉鎮實績的重要指標,使鄉鎮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促進農民增收上。無論是山區鄉鎮,還是有工業平臺的鄉鎮,都要在提高農民收入上比學趕超,確保農民收入的增幅高於城鎮居民收入的增幅,確保我縣農民收入水平高於全市平均水平。②是要通過積極引導和服務,拓寬農民增收的渠道。農民要怎樣增收?田裡要種來錢的,山上不能荒蕪。年輕人要外出打拼,婦女、老人、有閒的可以搞來料加工。沒資本的要聯合搞規模開發,有點積累的可入鎮進城。村莊基礎環境條件好的,打掃乾淨就是農家樂。為此,農口部門必須認真研究出臺扶持、引導和服務“三農”發展的新政策。③是要動員方方面面,對接和幫扶農村困難群眾增收。我們經常強調,要增強農民的“自我造血功能”,但在農村也有部分群體,由於老、弱、病、殘等原因,難以培育“自我造血功能”,需要我們黨委、政府、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現實幫助。因此,我們要格外關注低收入農戶集中村和低收入群體的奔小康問題,動員社會方方面面結對幫扶農村困難群眾,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改善生活條件。同時,作為特別扶持縣之一,專案的扶持資金應該更多地投放在低收入農戶上,服務於困難群眾增收。要探索推行“一對一”、“多對一”結對幫扶,共建新農村活動,特別是共建低收入農戶集中村。要廣泛發動農業龍頭企業、工業規模企業以及民營企業家,參與開展“幾百工程”,即百名企業家結百村、百個農業龍頭企業結百村、百個文明單位結百村,等等,進一步加大扶農、支農、惠農力度。

第二,要以生態效益為重點,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現代農業,就是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農業。農業產業發展要轉型升級,關鍵就是要發展現代農業,其核心就是生態和效益。①是要加快農業“兩區”建設。我們要把農業現代園區和糧食生產功能區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主平臺,以產業化的理念、園區化的思路,集中精力、資源和科技服務力量,吸引一些工商資本,引進一些新品種,著力提升“兩區”建設水平。②是要加強農業科技推廣。農業的根本出路在科技,今年中央“1號檔案”就是農業科技推廣,我們今年縣委的“1號檔案”也是有關農業科技推廣方面的內容。簡單地說,現代農業就是科技武裝起來的。在這方面,我們的工作著力點就是要加強優良品種的推廣,加快機械化設施的應用,做好農業科技示範、科技推廣工作,全面提高農業技術服務的覆蓋面和水平。③是要加快壯大農業主導產業。規模化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誌。農業的比較效益本來就很低,沒有規模,就不可能有好的效益。因此,要加大力度培育主導產業,參照工業“1+X”的政策體系,對重點產業制定專門的扶持政策。尤其要高度重視胡柚、油茶等特色主導產業的發展。胡柚,不僅關係到常山農民的收入,而且已經成為常山的形象。我們要格外珍惜胡柚來之不易的發展勢頭,進一步在品質的改進提升上下功夫,在品牌的保護推廣上下功夫,在市場的營銷宣傳上下功夫,真正讓胡柚成為常山農民的“致富果”。油茶,我縣擁有悠久的油茶栽植歷史,宋末期間已廣泛分佈,長期以來得到中央、省、市的高度關注。因此,我們更應該加強政策研究,對油茶撫育、油茶改造等方面進行規範,全面提升油茶質量,真正打響常山油茶“長壽茶”品牌。總之,對於本地農業品牌,我們要加強監督,強化服務,提升質量,真正將“品牌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④是要著力培育新興農業主體。突出抓好現代農業實用技術、外出勞務技能培訓,引導農民由“傳統農民”向“現代農民”轉變,由“勞力型”向“技能型”轉變,由“勞務型”向“創業型”轉變。積極引導有文化和農業技能的青壯年農民留在農村發展,積極發動本鄉鎮、本村的在外經商創業務工人士回鄉回村創業。同時,加大農業招商力度,解決錢從哪裡來、大專案從哪裡來的問題。

當前,推動農業“接二連三”發展已經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路徑。我們要善於“打整合牌,走旅遊路”,加大專項資金投入力度,積極發展農業博覽園、農業觀光園以及農家樂、林家樂、漁家樂。善於“打節慶牌,走精品路”,充分利用鄉鎮、村的特色農產品舉辦節慶活動,提高我縣農業的對外影響力和吸引力。

第三,要以美麗鄉村為重點,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新農村建設的面很廣,不分清東南西北、眉毛鬍子一把抓,什麼成效都抓不出來。我們要以美麗鄉村建設為重點,突出抓好點、線、面。點,就是典型帶動,抓好美麗鄉村精品村建設,集中資源培育3—5個可看、可學、能示範帶動的樣板村,體現投入農村資金使用的集中性和集約性。在實施過程中,採取自願申報制,不作事先指定,促使申報村在競爭中、在壓力中推進。線,就是整線推進,繼續抓好青石花石藝術長廊、鄉村休閒旅遊長廊和花卉苗木長廊建設。面,就是抓好農村清潔工程。在美麗鄉村建設上,需要大家重視的方面很多,在這裡主要點幾個:①是農村環境衛生問題。必須拿出考核辦法,狠下功夫抓一抓。鄉鎮書記、鄉鎮長要帶頭抓,包括集鎮、道路、河道、村莊的環境狀況。同時,各鄉鎮、村要開展“互看互學互比”活動,認清差距、正視問題,力爭環境衛生有明顯改善。②是村莊規劃問題。各村規劃與否、規劃的好壞僅僅是一張圖紙,而關鍵是看村幹部是否心中有藍圖,對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要開展的工作是否做到心中有數,也就是村級工作也要有思路和有計劃。③是村莊特色問題。在建設美麗鄉村中,要突出特色,要講“個性”,不要千村一面。在充分尊重各村不同的自然地理、風土人情、產業基礎上,力爭做到移步換景、看景辨村,彰顯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保持田園風光和良好生態環境。④是村莊綠化問題。新農村建設要求村容整潔,但建設過程中,綠化只是簡單的在村莊周圍種些花、灌木,缺乏整體的規劃,達不到綠化和美化的統一。所以,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指導,選好、供好苗種,種農民滿意的樹,種農民願意種的樹,種有色彩的樹。⑤是農村文化保護問題。新農村建設很重要的一塊就是對農村文化遺存的保護,美麗鄉村最為珍貴的就是特色文化。因此,要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正確處理新和舊、建和不建的關係,對村裡的古樹名木一定要養好,祠堂、老井等文化遺存一定要留牢。

第四,要以人口集聚為重點,大力推進農民異地轉移。

農民異地轉移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自發的轉移,另一種是政府引導的有序轉移。我現在講的就是後者。①是要堅持集聚發展。以縣城、中心鎮為主要載體,結合農房改造工程,引導和促進偏遠山區、庫區人口向縣城、中心鎮、中心村轉移,推動更多農民融入工業化、城市化,共享現代文明,走人口和產業集聚發展之路。②是要堅持融合發展。要把握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的機遇,將農民異地轉移與土地復墾、下山脫貧等結合起來,促進農民從農業向二三產業、從農村向城鎮轉移,加快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城鄉融合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促進農村環境面貌改善,建設好農民幸福生活的新家園。

第五,要以機制創新為重點,大力推進農村深化改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最大的創新成果之一就是實行了家庭聯產責任承包制。這一制度的創新實施,使廣大農民解決了溫飽問題。做好新時期的“三農”工作,更加需要我們推進機制創新。①是要創新新農村建設的投入機制。建設新農村,僅靠財政投入是遠遠不夠的。農民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受益者,理應有所付出,這也是應盡的義務。但現實情況是,農民幾乎不出錢出力,或者出的很少,這不利於新農村建設的可持續推進。因此,要積極探索農民出、村裡籌、鄉里扶、縣裡補、社會幫的投入機制,逐步形成“多幹多補、少幹少補、不幹不補”的政府投入模式。②是要創新農村金融改革。發展多元化農村金融機構,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農村金融服務領域,總結推廣具有常山特色的信貸支農模式。進一步完善林權抵押貸款辦法,探索擴大抵押物範圍,逐步破解農民融資難題。③是要創新土地流轉機制。深化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機制的改革,做深做透集體建設用地和低丘緩坡開發利用文章,規範開展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加大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整理和復墾力度,確保要素有序流轉,增強農村發展活力。

第六,要以村黨支部建設為重點,全面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要做好農村的事,縣委、縣政府重視很重要,財政投入很重要,大家支援很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具體組織和實施者,村黨支部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的責任很大、任務很重。①要帶頭做事。勤勉做事,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要帶頭學技術、學管理、找資訊、闖市場,在生產經營上成為行家裡手,做能致富、會致富的幹部。要集中精力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帶動群眾一起致富,調動好群眾謀發展的積極性,全面激發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參與新農村建設。②要團結幹事。村“兩委”雖然產生的程式不同,法定職能不同,但是黨支部領導核心的地位不會變,為村民當家謀福利的目標是一致的。村兩委負責人尤其要做好團結的表率,始終堅持在黨的領導下開展工作,遇到困難帶頭上,難的工作主動幹,不互相推諉扯皮,營造心平氣順、密切協作的工作氛圍。

三、必須全力以赴落實“三農”任務

農村是我們的家,農業是我們的根,農民是我們的親人。因此,對於“三農”工作,我們責無旁貸,必須全力以赴。

一要付出“真感情”。我始終認為,沒有感情,做不來“三農”工作;沒有真情,做不了“三農”工作;沒有深情,做不好“三農”工作。情繫農業、農村、農民,體現在願意接觸、幫扶、造福“三農”上。作為鄉鎮部門的幹部,要經常下到農村、走到農民當中去,和農民交朋友,瞭解農村的真實情況和群眾的真實想法。要真心實意地為農民辦事情,不能借口這個手續不全、那個公章沒蓋,讓群眾為一件事跑幾趟。更不能帶著私心,對群眾吃拿卡要。這麼幹,我想不僅僅是耽誤群眾的事情,更為重要的,是減少了群眾對政府的信任、積累了群眾對政府的怨言。農民經不起折騰,答應農民的事情,不僅要辦到,而且要辦好。

二要拿出“真本事”。“三農”工作看似簡單,但真正幹起來並不容易。從事“三農”工作的同志,首先要熟悉鄉情、村情、民情,這是前提。還要熟悉農村的法律法規,熟練掌握農村的各種政策,善於用政策引導農民、推動工作。村裡的工作,說到底還是要靠村兩委特別是帶頭人來組織和推動。今天342個村的黨支部書記都來開會。我感到,村支書和主任有沒有責任心、會不會幹事、能不能團結,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村的發展面貌。首先,要會想事,一年不必多,但必須得有1、2、3。其次,要能幹事,沒錢也得設法爭取支援,帶著大家幹,變承諾為現實。要善於團結一班人幹事,農村產業帶頭人,外出創業打工者,在外吃機關事業飯的,村裡的老者及賢達,都是農村工作的重要依靠。大學生村官,雖然年輕但腦瓜靈有見識,要充分發揮好他們的作用。第三,要勤理事,村裡大事不多、小事不少,村支書和主任要眼勤、腿勤、手勤。第四,要會和事,村民的雞毛蒜皮、磕磕碰碰,儘量能夠幫助化解,確保小事不出村。最後,要不出事。在廉潔自律上,時刻警醒,做到不該拿的不拿,不該伸手的絕不伸手。現在農村專案多、工程多、資金多,也意味著誘惑多。村幹部一定要守住底線,敬畏法律,這既是對群眾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庭和親人負責。

三要狠下“真功夫”。農業農村工作最需要實幹。我們要進一步強化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農村工作綜合部門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自覺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財力投放、幹部配備上落實重中之重要求。全縣各部門單位都要牢固樹立支農、惠農、為農思想,立足部門職能,找準工作著力點,多為農村辦一些實實在在的實事和好事。要結合正在開展的“進村入企”大走訪活動,進一步轉變作風,深入農村,破解難題,讓農民群眾真正得到實惠。

同志們,人勤春來早,奮力正當時。我們一定要珍惜春光、埋頭苦幹,奮力開創我縣“三農”工作新局面,為實現“再造常山、綠色崛起”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勝利召開!

在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6

同志們:

這次全市農村工作會議是市委、市政府研究確定召開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央、全省農村工作會議和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去年工作成績,分析當前形勢,研究部署今年及“”時期的“三農”工作。剛才,我們傳達了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宋書記、林市長關於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對20xx 年度“三農”工作先進單位、“8.9 ”防汛和金堤河防汛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了表彰,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一會慶忠市長還要就下步工作講意見。下面,我根據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見,就“三農”工作講六個方面的問題。

一、充分肯定成績,堅定做好“三農”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過去的一年,是我市“三農”工作不平凡的一年。面對旱災、澇災交替發生的嚴峻形勢,面對農產品生產成本不斷攀升的嚴峻挑戰,面對農民增收制約因素明顯增多的嚴峻考驗,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果斷決策,全市上下齊心協力、攻堅克難,“三農”工作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一是糧食生產大災之年實現“連續第八年”豐收。夏糧生產,克服嚴重春旱和長期低溫災害影響,單產428.93 公斤、總產236.7 萬噸,分別增長了1.93% 和5.1% ,再創歷史新高;秋糧生產,遭遇了“8.9 ”特大暴雨襲擊,經過全市上下努力,除個別地塊外,秋糧仍獲得較好收成,全年糧食總產達到104 億斤,突破100 億斤大關。

二是農業產業調整振興取得顯著成效。“四百工程”建設穩步推進,蔬菜食用菌達到337萬畝,總產1200 萬噸,產值142 億元;肉、蛋、奶產量分別為109 萬噸、38.7 萬噸、14萬噸,畜牧水產業產值121 億元;林果生產及加工產值達到102.6 億元;一百個農業重點專案建設順利完成,實際開工建設專案達到116 個,計劃投資23.75 億元,實際到位資金23.84 億元。

三是生態農業及農產品深加工基地建設進展順利。圍繞生態農業建設,大力發展名特優新產品,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新增綠色食品認證數量12 個,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三品”數量和基地面積分別達到138 個、240 萬畝;全市規模以上龍頭企業發展到350 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3 家,省級龍頭企業31 家,市級重點龍頭企業261 家,實現銷售收入450 億元。

四是農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20xx 年全市財政投入“三農”資金達到50.45 億元,比上年增長40.47% ,增加14.54 億元。在政策性補貼大幅增加和農產品價格提高、勞動力轉移加快、非農收入增加等多種因素影響下,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377 元,同比增加838元,增長15.1% ,增速比上年提升6.9 個百分點,居全省前列,增幅之高在聊城歷史上是少有的。

五是農業基礎條件和農村民生持續改善。全市共完成各類水利建設專案17631 項,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6.7 萬畝,解決了16.2 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南水北調工程進入整體提速、全面開工階段;全市農機裝備總動力達1024 萬千瓦,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5% ;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2.3 萬人;農村低保標準提高400 元,每人每年達到1200 元以上;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9.7%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進展順利;在全省率先實施了“農民健康服務行動”,22.5 萬農民群眾不用出門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

六是新農村建設取得新進展。新建農村公路6470 公里、客運站108 座,所有行政村實現了通油路、通客車,改造農村危橋1311 座,33 萬農戶看上有線電視;積極推進農村新居建設和危房改造,啟動千戶社群140 個、整村改造356 個,建成農村新居18.4 萬戶,改造危房3.5 萬戶,先後有30 多萬農民群眾喜遷新居。

七是農村改革穩步推進。農村家庭承包基本經營制度不斷鞏固和完善,土地流轉制度規模和範圍不斷擴大,集體林權主體改革基本完成,農村綜合改革、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農村金融體制、土地管理等各項改革不斷深化,有利於農業農村發展的體制機制逐步健全完善。

八是農村基層基礎工作進一步加強。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取得顯著成效,創先爭優活動紮實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加強,凝聚力戰鬥力創造力進一步提高,農村民主法制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市各級各部門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廣大基層幹部和農民群眾真抓實幹的結果,是社會各界大力支援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長期戰鬥在“三農”工作一線上的廣大幹部職工和農民群眾表示親切問候,向一貫關心支援“三農”工作的社會各界表示衷心地感謝!希望同志們堅定信心,發揚成績,揚長補短,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工作部署,不斷強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確保“”時期農業農村發展開好局、起好步,努力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二、認真分析形勢,進一步明確“”時期“三農”工作的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時期是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生態型強市名城建設實現新跨越的關鍵時期。我市農業農村發展既有著良好條件,也有許多困難;既有重大機遇,也面臨著嚴峻挑戰。

(一)有利條件。從國家巨集觀政策層面看,黨的xx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今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從戰略和全域性的高度,深刻闡述了“三化同步”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明確要求越是加速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越要更加註重夯實農業基礎,堅定不移地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努力實現“三化同步”。這是現代化發展的一般規律,我們務必準確把握和自覺遵循。同時,“”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實現農業現代化和農民小康既是難點也是重點,支援發展的政策力度將會進一步加大。今年的中央一號檔案仍然聚焦“三農”,重點支援水利改革發展,這已是中央連續出臺的第8個“一號檔案”。從市裡扶持政策層面看,市委、市政府制定實施了農業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計劃,設立農業產業調整振興基金,出臺了具體實施意見和貸款貼息、以獎代補等優惠政策,各縣(市、區)、各鄉鎮(辦事處)也都從實際出發制定了產業振興計劃和相應的扶持政策,力爭通過農業產業振興,加快農業增長方式轉變。從市場需求層面看,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復甦,對糧食、蔬菜、肉、蛋、奶等主要農產品的需求呈剛性增長的趨勢,市場空間越來越大,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農業面臨新的機遇。從我市“三農”工作基礎看,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糧食總產越過100 億斤大關,佔到全省糧食總產的八分之一;蔬菜總產列全省第二位,僅列濰坊市之後;農民收入連續多年實現兩位數增長,城鄉收入差距、與全省的差距開始縮小;特別是我們創新“三農”工作理念,在全省第一個提出並組織實施了農業產業調整振興計劃,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和帶頭作用。這些良好的發展基礎為“三農”工作的繼續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比較突出的有以下幾點:一是農業生產基礎條件落後的狀況沒有根本性改善。當前農田排灌溝渠大多陳舊落後,農田基本建設相對滯後,徒駭河、馬頰河現有建築物老化失修嚴重,涵閘啟閉不靈活,金堤河、漳衛河等省際河道存在堤防標準低、險工險段多等問題,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村生態環境都比較脆弱,農業防災減災能力較弱,難以從根本上擺脫靠天吃飯的問題。二是現代農業建設亮點不多。集中表現在大集團、大企業太少,知名品牌、馳名商標不多;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相對滯後,輻射帶動能力不強,產品檔次低,缺乏品牌效應和競爭力,導致農業生產的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水平都難以提升。三是農業服務保障體系不健全。各級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動植物疫病防控體系不健全,特別是鄉鎮一級服務能力較弱,體制不順、隊伍不穩;市場流通體系不健全,農產品批發市場規模小、輻射帶動能力弱,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民流通隊伍數量少,難以與大城市超市及批發市場形成有效對接。四是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更為複雜。當前農業發展既面臨著氣候變化旱澇災害頻發、重大動植物疫病、農業生產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影響外,又要面對農產品市場變化,農產品進出口衝擊,加劇價格過度波動等市場因素,影響到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五是城鄉統籌發展的體制機制亟待完善。城鄉二元結構的一些深層次矛盾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新農村建設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在農村社會深刻轉型、社會結構和利益格局深刻變化的背景下,農村社會建設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農村民生亟待改善。

為此,“”時期,我市農業農村發展的總體要求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方針政策,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打造聊城生態農業及農產品深加工基地為發展目標,以推進農業現代化為主攻方向,深入實施農業產業調整振興計劃,加快農業增長方式轉變,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積極推進農業品牌化、佈局區域化、生產標準化、加工產業化、銷售合作化、環境生態化、設施現代化、發展外向化,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逐步構建起高產、高效、優質、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提高我市農業發展水平,加快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的跨越。

主要發展目標是:

——農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 ,達到260 億元以上;

——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2% ,人均純收入達到1 萬元以上;

——“四百工程”建設:糧食總產確保100 億斤以上;蔬菜總產1600 萬噸,產值達到160億元;全市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150 萬噸、50 萬噸、20 萬噸,水產品產量8 萬噸,畜牧、水產業產值達到154 億元;全市有林地面積320 萬畝以上,以林果生產、林紙林板加工、森林旅遊為主的林業產值達到200 億元。

——農業品牌建設:將糧棉油、瓜菜菌、林牧漁、種養加全部納入生態農產品品牌管理範圍,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達到290 萬畝,生態農產品品牌達到175個,無公害畜產品認證企業達到30 個,總產值60 億元以上;

——農產品深加工:糧食、棉花、油料、蔬菜、畜牧、果品、木材、食品、水產、工藝品十大農產品加工體系初具規模。市級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年均增長5% ,達到400 家;其中國家級5 家,增長10.8% ;省級60 家,增長7.6% ;農產品加工增值率年均增長11.8% ,達到70% ;

——林木覆蓋率:年均增長0.3% ,達到33% ;

——糧經作物比例:年均增加1.2 個百分點,20xx 年調整到48:52 ;

——農產品出口:出口額年均增長15% ,出口總值達到3.5 億美元;

——合作經濟組織:達到3260 個,年均增長12%, ;參加農戶31.9 萬戶,年均增長12%,;帶動基地面積175 萬畝,年均增長10% ;

——市場建設:年均增長4.6%, 各類市場年交易額達到120 億元以上;

——農機化建設:到20xx 年,全市農機總動力發展到1200 萬千瓦,農機總值48 億元,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0%;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機井總量達到11.5 萬眼,節水灌溉面積達到208 萬畝,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 ;

——農村生態建設:農村大型沼氣的集中供氣工程年均增長36% ,達到32 個;戶用沼氣池年均增長11.4% ,達到24 萬個;太陽能熱水器年均增長5.5% ,達到50 萬戶。

上述目標是結合聊城實際制定的,只要我們做出堅持不懈的努力,是一定能夠實現的。

三、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實施好農業產業調整振興計劃

20xx 年是“”開局之年,也是實施農業產業調整振興計劃的第二年。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繼續提升年”的部署要求,今年將圍繞生態農業及農產品深加工基地建設,進一步實施好農業產業調整振興計劃,以實施“4245 ”工程為抓手,狠抓農業重點專案建設,通過採取一系列紮實有效的工作措施,努力在農產品基地建設、農產品質量、農民組織化、農民科技素質及轉移就業等“六個方面”實現突破,確保實現農業增加值增長4% 、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 的發展目標。

(一)著力抓好土地流轉,努力在基地建設上實現突破。結合各縣(市、區)、各鄉鎮(辦事處)的農業振興計劃,圍繞基地建設,加快土地流轉步伐,進一步規範土地流轉程式,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鼓勵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促進土地向農業龍頭企業或種田能手、種養大戶集中,20xx 年全市土地流轉面積力爭達到60 萬畝。在全市範圍內,著力建設五大產業基地,帶動全市種養業規模化、區域化發展。一是建設優質糧食基地。認真實施省“千億斤糧食生產計劃”,積極開展高產建立活動,加大優質良種推廣力度,推廣良種良法配套生產技術,努力奪取糧食“連續第九年”豐收,全年糧食總產穩定在100 億斤以上。二是建設綠色蔬菜食用菌基地。重點建設食用菌、大蒜、黃瓜、西葫蘆、茄子、西紅柿、韭菜、油菜、西瓜、香瓜等十大蔬菜基地,20xx 年全市蔬菜播種面積發展到350 萬畝,總產1300 萬噸。三是建設優質畜禽基地。重點建設生豬、奶牛、肉禽、蛋禽、肉牛肉羊、特種動物等六大畜牧基地,全市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125 萬噸、46 萬噸、22 萬噸。四是建設生態林果基地。重點建設櫻桃、早熟蘋果、草莓和葡萄、優質梨、圓鈴大棗、桃杏核桃等小雜果等六大生態林果生產基地,新發展名優果樹基地8 萬畝,全市果樹面積穩定在70 萬畝以上。五是建設名特水產養殖基地。重點培植甲魚、黃河鯉魚、河蟹、泥鰍、草鬍子鯰、烏鱧等名特種水產養殖基地,黃河鯉魚、烏鱧、鯰魚、泥鰍、河蟹養殖面積達到4 萬畝。

(二)著力培育農業品牌,努力在提升農產品質量上實現突破。 加強農產品質量建設,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 發展名優特新產品,全市新增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20 個,新增基地面積10 萬畝, 積極打造一批在全國、全省有一定知名度的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品牌 。一是加大“三品”認證力度。繼續採取以獎代補方式,用財政資金鼓勵符合條件的基地、中介組織和龍頭企業積極申報,“三品”認證要有新的突破。二是發掘和保護地方特色農產品。對具有市場發展潛力和競爭力的優勢特色農產品,進行商標註冊、原產地認定,加強商標保護,發掘和保護一批地方品牌,提高我市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三是加強農業投入品市場監管。“三聚氰胺”事件對“三鹿奶粉”毀滅性打擊的教訓是深刻的,近期中央新聞媒體又曝光了新增“瘦肉精”餵豬的食品安全事故,我們對此必須高度重視,以對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加強對生產企業及經營企業的市場監管,進行規範整治,嚴禁使用違禁產品,確保“米袋子”、“菜籃子”質量安全。

(三)著力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努力在農業產業化上實現突破。農業產業化水平體現著一個地方的農業發展水平,也是實現農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各級要抓住實施農業產業調整振興的機遇,以優勢主導產業為基礎,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儲藏、保鮮及運銷,延長產業鏈條,實現農產品多次增值,讓農民更多的受益,更好地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一是鼓勵省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採取兼併重組參股收購等方式,延長產業鏈,組建大型企業集團。二是支援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延伸生產基地,完善物流體系建設和產後包裝、加工、運輸服務,增強輻射帶動能力。三是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以龍頭企業建設為著力點,建立健全“基地+ 農戶+ 合作組織+ 龍頭企業”的利益聯結機制,全市新增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0 家,總數達到380 家。

(四)著力抓好專案建設,努力在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上實現突破。在去年的基礎上,今年我們又確定了百項農業重點建設專案。這些專案共127 項,總投資39.68 億元,其中爭取中央投資1.06 億元,省級投資4.36 億元,各級必須認真完成好、落實好。同時,要加大專案爭取力度,研究國家和省的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積極與省直部門開展對接,著力抓好資金爭取工作。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優化投資環境,提高專案的合同履約率和資金到位率。

(五)著力推進農產品產銷對接,努力在提高農民組織化水平上實現突破。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深入開展示範合作社建立活動,提高管理規範化水平,評選命名市級示範合作社100 家。以聊城市農產品物流交易中心建設為龍頭,新建改建農產品批發市場10 處,加快聊城“農產品網上市場”建設,建設“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協調組織市內大型連鎖超市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直接對接,組織基地、龍頭企業、合作社參加各類農產品交易會、農業展會、網上促銷活動。

(六)著力開展農民培訓,努力在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和轉移就業上實現突破。人是生產力中最重要、最活躍、最富有創造力的因素,農業的現代化首先是農民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實現農業農村發展目標,必須把農民教育培訓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要 高度重視鄉鎮一級農民培訓工作,採取多形式、多方式、多層次,實施好 科技特派員工程、 “科技下鄉”活動、“陽光工程”新型農民培訓、“雨露計劃”、鄉村公益性崗位人才培養、農村實用技術和農業新技術培訓等,20xx 年力爭培訓農民50 萬人次。同時,積極搞好勞務輸出,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引導和支援農民自主創業,增加農民非農收入。

四、加快水利改革發展,全面提升水利支撐和保障能力

今年中央一號檔案聚焦水利,下發了《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省委、市委也以一號檔案形式提出了具體實施意見,這在建國後是第一次。我市是水資源相對短缺的城市,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佔全國的四分之一、全省的三分之二,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水資源供需矛盾成為制約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同時極端天氣造成的災害事件增多,特別是去年的“8.9 ”水災和今年的“百年一遇”的旱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全市水利工作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我們必須把水利工作擺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提升水利的支撐和保障能力,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全市水利改革發展總的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一號檔案精神,堅持把水利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領域,把農田水利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把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作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戰略舉措,突出統籌治水、科學治水、依法治水,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全面提升水利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水利的支撐和保障能力。經過10 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實現水利現代化。按照上述要求,重點抓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加快推進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健全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突出抓好田間工程配套和末級渠系節水改造,全市初步建成旱能澆、澇能排的農田灌排系統,力爭完成位山、彭樓、陶城鋪、郭口等大型灌區骨幹工程和重點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任務,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增加到750 萬畝以上,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達到600 萬畝以上。

(二)抓好水資源開發利用。加快南水北調魯北段輸水骨幹工程和8 個供水單元續建配套工程建設,實現一期工程20xx 年竣工、20xx 年通水目標。完成茌平信源水庫、開發區魯西水庫、高唐縣大張水庫、臨清市城南水庫等9 個重點平原水庫建設,實施陶城鋪引黃補水北調、彭樓引黃入魯能力擴大等區域調水工程,興建河道、城市雨洪水資源利用工程以及中水回用等非常規水源利用工程,全市新增水資源利用量2 億立方米,年供水能力達到25 億立方米,基本滿足一般年份經濟社會發展用水需求。

(三)搞好抗旱防汛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徒駭河城區段綜合治理工程,實施好馬頰河干流、徒駭河干流、金堤河二期河道等重點骨幹河道的治理,以保護人口集中的城鎮、鄉村密集區域以及有集中連片農田的河段為治理重點,突出抓好中心河、裕民渠、唐公溝、趙牛新河等30 多條中小河流治理,提升骨幹河道和中小河流重點地段的防洪排澇能力。同時,抓好蓄滯洪區安全設施建設和病險水庫、病險涵閘除險加固,大力實施抗旱應急備用水源工程建設。

(四)加快水生態保護與水汙染防治。以建設生態河流為重點,上游突出涵養水源,中游實行庫河調蓄,下游建設生態溼地,大力推進生態水系建設,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0 平方公里,城市主要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95% 以上,主要湖泊、水庫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80% ,主要河流水質達標率達到70% ,地下水漏斗區面積大幅度縮小,水生態環境顯著改善。

(五)大幅增加水利建設投入。力爭今後10 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xx 年翻一番。提高水利建設資金在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重,從土地出讓收益中安排10%-20% 用於農田水利建設,重點防洪城市和水資源嚴重短缺城市的城市建設維護稅按不低於15% 的比例用於城市防洪排澇工程、水源工程建設及水環境整治,加大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力度,各級政府按農民籌資籌勞總額的50% 給予獎補,同時吸引金融資本、社會資金投資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六)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認真落實《山東省用水總量控制管理辦法》,建立區域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汙“三條紅線”的管理制度和考核辦法。實行防汛抗旱、飲水安全保障、水資源管理、水庫安全管理行政首長負責制,成立市防汛抗旱總指揮部,下設城市、黃河、漳衛河和徒駭河馬頰河防汛抗旱指揮部,完善防汛抗旱指揮機構。

五、積極深化農村改革,切實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

(一)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改革。繼續堅持和完善穩定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加快土地流轉制度改革,深化農技推廣體制改革、林權制度改革、小型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和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搞好農村小型水利設施產權拍賣,保障農民權益,切實調動農民投資水利設施建設的積極性。探索具有平原特色的林改新路子,認真總結東阿、陽谷兩地林權改革試點經驗, 在全市全面推開,逐步形成林木種植、管理、流轉的長效機制,促進林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要求,繼續抓好農村路、水、電、氣、房等建設。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60 公里,改造農村危橋135 座,解決10 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新增有線電視4 萬戶,推廣農村戶用沼氣池2 萬個、太陽能2 萬戶,建設農村新居5 萬戶,改造危房1.5 萬戶,建設千戶社群100 個,合併村莊300 個,配套建設道路、排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

(三)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統籌做好農村五保供養、社會救助、扶貧開發等工作,穩步推進東昌府區、茌平縣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提高新農合籌資水平,新農合財政補助每人每年不低於200 元,政策範圍內住院報銷比例提高到60% 以上,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1400 元。

(四)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加快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建設農村公辦幼兒園;提高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農村國小、國中分別達到600 元和800 元;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實用型教育,推進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免費程序。繼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強鄉鎮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建設,逐步形成完備的農村公用文化服務體系。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不動搖,加強人口計生工作,實現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 7.7 ‰以內的目標。

六、加強組織領導,切實把“三農”工作落到實處

做好今年及“”時期的“三農”工作,關鍵在於加強組織領導,狠抓各項工作措施落實。

一要落實好“重中之重”的工作要求。中央明確要求,要把“三農”工作擺上“重中之重”的位置。對“三農”工作,不僅分管領導要直接抓,而且黨政一把手要親自抓,在工作部署上給予重點支援,在政策制定和資金投入上給予重點傾斜,在幹部力量配備上給予重點加強。黨委農村工作綜合部門要加強綜合協調,農口部門、涉農部門要相互支援、相互配合,進一步形成“三農”工作的強大合力。

二要落實好強農惠農政策。中央提出,今年“三農”投入要做到“三個重點”、“三個確保”,即財政支出重點向農業農村傾斜,確保用於農業農村的總量、增量均有提高;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重點用於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確保總量和比重進一步提高;土地出讓收益重點投向農業土地開發、農田水利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確保足額提取、定向使用。對這些政策,各級各部門要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凡是已經承諾要辦的的好事實事、確定的優惠政策、應給的各項補貼,必須落實到位,決不能失信於民。要繼續嚴格執行減輕農民負擔的各項政策規定,確保農民負擔繼續減輕不反彈。

三要落實好基層組織建設。緊密結合農村實際和農民需要,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深化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加強對農村基層幹部的教育,提高基層幹部素質,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今年上半年,村“兩委”換屆將全面展開,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嚴格按程式辦事,真正把那些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能力強、公道正派、群眾威信高的優秀人才選進村“兩委”班子,特別是選好村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夯實黨在農村的組織基礎和執政基礎。

四要落實好責任分工和目標考核。“”時期,是我市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堅持“三化同步”的關鍵期。我們必須以更遠的視野、更高的眼光,準確把握農業農村發展方向,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牢牢把握“三農”工作的主動權。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建立健全責任分工、目標考核和激勵約束機制,細化考核指標,完善考評體系,把農業農村工作作為地方黨政領導班子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增強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做好“三農”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同志們,做好“”和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任務艱鉅,責任重大。我們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堅定信心,狠抓落實,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圓滿完成農業農村發展任務,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90 週年!

在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7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中央和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全市農業農村工作。剛才,燦玉市長傳達了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連山同志對市委一號檔案進行了解讀。下面,根據市委市政府研究的精神,我講三個方面意見。

一、準確把握新常態下“三農”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過去一年,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大力推進農業農村改革發展,“三農”工作取得新的成績,為做好全域性工作奠定了堅實支撐。

一是現代農業提質增效。糧食生產在大旱之年實現“十二連豐”,總產達到173.6萬噸,單產466.2公斤,創歷史最高水平。高效特色農業發展步伐加快,建立省級以上現代農業示範區2處,國家級蔬菜標準園13家,山東黑牛存欄達到6萬頭。全市有效期內認證農產品140個,“三品一標”產地認定面積達到166.1萬畝,成功建立為全省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市。

二是農村改革紮實推進。全面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權確權在全省率先基本完成。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與抵押融資平臺建設取得實質性突破,累計發放各類農村產權抵押貸款2億元。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增家庭農場、種植大戶、合作社、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748家,土地流轉面積54.54萬畝,佔家庭承包經營土地總面積的22%。啟動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試點,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農業社會化服務能力不斷增強。

三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加強。南水北調地方配套工程在全省率先執行通水,深入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新解決15萬農村居民和1.27萬師生飲水安全問題。新建旱能澆、澇能排高標準農田18.13萬畝,高標準農田林網6萬畝,成功建立為國家森林城市。改造農村公路238.3公里,改造農村電網1270公里。

四是生態文明鄉村建設成效顯著。紮實推進示範鎮和農村新型社群建設,新開工農村住房15368戶、改造農村危房1259戶。啟動實施“13123生態文明推進行動”,全市城鄉環衛一體化覆蓋率達到91.4%。大力開展生態水系建設和小流域綜合治理,實施馬踏湖、五陽湖等生態溼地建設工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94.9平方公里。紮實開展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重點禁燒區內玉米秸稈轉化利用率達到95%以上。

五是農民生活持續改善。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實現“十二連快”,達到15531元,同比增長11.5%,連續3年超過城鎮居民收入增幅。深入推進“十萬農戶脫貧奔康工程”,全年實現100個貧困村、4萬戶11萬人脫貧。紮實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校舍標準化建設專案167個,健全臨時救助制度和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制度,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2880元。農村網格化管理、資訊化建設、社群化服務“三大工程”建設有序推進,保持了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目前農業發展依然是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難點仍然在農村。特別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三農”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必須堅定不移地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要突出把握好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要積極應對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的挑戰,更加註重轉方式調結構、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我市農業發展方式仍然較為粗放,農業面源汙染加劇,地下水超採等問題日益凸顯,加上我市人多地少,土地資源稟賦不足,農業發展面臨的生態環境和資源條件兩道“緊箍咒”越來越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切實轉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軌道上來。

第二,要積極應對複雜外部環境帶來的挑戰,更加註重增強內生動力、提高農民收入。目前農業生產成本快速攀升,而國內外主要農產品價格倒掛,繼續提價遇到了“天花板”,農業生產補貼也已接近WTO“黃箱”政策上限。同時,隨著經濟增速放緩,農民轉移就業難度加大,工資性收入降低。為此,必須緊緊依靠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提高農業競爭力和附加值,拓展農民持續增收的渠道。

第三,要積極應對農村社會治理面臨的新挑戰,更加註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當前,城鄉格局正在深刻調整,農村社會結構正在深刻變動,農民思想觀念正在深刻變化,農民群眾的民主意識、權利意識、法律意識、監督意識不斷增強。必須深入貫徹落實依法治國、依法治市的要求,依法推進農村改革,依法化解農村矛盾,依法維護農民利益。

我市農業雖然比重不大,但經過多年的改革發展,已經具備了堅實基礎和鮮明特色;我市又是一個組群城市,工業化、城鎮化程度高,具有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良好條件。只要我們科學把握,積極作為,就完全有基礎、有條件按照省委省政府“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程序中走在前列”的要求,在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動農業現代化上走在前列;在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完善鄉村治理上走在前列;在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走在前列。

二、抓住重點,集中用力,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今年農業農村工作的主要目標是:全市農業增加值增長4%左右,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300萬畝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左右。要按照“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創新驅動”的要求,重點抓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調整農業結構。要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提高農業產出質量和效益。

一是推動特色農業叢集發展。要順應農業由“生產導向”向“消費導向”轉變的大趨勢,積極調整農業種養結構。組織實施百家市級都市農業園區提升工程和國家果菜茶標準園建立工程,重點培育臨淄蔬菜、池上桔梗、博山獼猴桃、博山金銀花、沂源紅蘋果、山東黑牛、沂蒙黑山羊等特色產業,打造一批高效特色農業專業鎮、專業村。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佈局,紮實推動100萬畝優質專用糧、100萬畝林果、75萬畝蔬菜和黃三角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區提質增效,加大力度做精做優南部生態有機農業區、中部休閒觀光都市農業區和北部高產高效精準農業區三大板塊。

二是促進農業接二連三融合發展。將現代產業組織方式引入農業,推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向產前產後兩端延伸,拓展增值增效空間。要積極引導工商資本有序進入農業領域,促進良種繁育、設施農業、規模化養殖等適合企業化經營的涉農工業加快發展。要創新農產品營銷體系,著力培育壯大一批涉農電子商務平臺,促進新型流通業態發展。要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組織搞好淄川太河、博山池上、桓臺馬踏湖等6個鄉村旅遊連片發展示範區規劃建設,打造一批省級旅遊強鎮和旅遊特色村。建立完善工商企業投資農業監管機制,禁止耕地非農化。

三是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要把好生產源頭、流通監管兩個環節,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縣、示範鄉鎮、示範基地建立活動,力爭全市蔬菜、果品等優勢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程度提高到70%以上,“三品一標”產地認定面積比率提高到65%以上,進一步鞏固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市成果。要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屬地責任,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控體系,把好基地建設、源頭控制、過程監管、末端監測和質量信用五道關口,實現對農產品從種養、生產到加工、銷售的全過程、無縫隙、可追溯監管,完善應急管理機制,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二)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強資源環境治理修復與節約保護,落實中央提出的“減、退、轉、改、治、保”六字訣,不欠新賬,多還老賬,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是大力發展生態迴圈農業。繼續實施玉米秸稈禁燒和深度轉化利用工程,力爭全市玉米秸稈轉化利用率達到95%以上。實施土壤改良修復、農藥殘留治理、重金屬汙染修復等六大工程,提升耕地質量。按照中央和省部署要求,搞好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要組織搞好中央投資農村沼氣專案和淄川、臨淄、高青等省級生態農業與農村新能源示範縣專案,大力推廣農藥減量控制、降解地膜等清潔生產新技術、新模式,打好農業面源汙染防治攻堅戰。

二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要以保障人畜安全飲水為目標,搞好太河、大武等重大水源地保護,完善南水北調地方配套工程,做好萌山水庫供水準備,統籌推進城市供水管網改造,為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水資源保障。紮實推進孝婦河、東西豬龍河、淄河、烏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實施孝婦河黃土崖段綜合整治專案,加快新區景觀水系建設,構建全域生態水網。抓好13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山洪地質災害防治預警等專案建設,保障防洪安全。搞好小農水重點縣、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等專案,年內新建高標準農田16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0平方公里,完成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11.35萬畝。

要高度重視南部山區人畜飲水安全保障問題。首先要保證春節期間人畜飲水正常供應,讓群眾安心過節。同時,做好抗大旱的準備,抓緊推進138個村人畜飲水應急工程建設,根據山區地質特點,具備打深水井條件的地方,抓緊組織打井工程;不具備條件的,要通過修建蓄水池、水窖等方式多存水儲水。要健全應急預案,明確各有關部門、區縣的責任,落實應急水源和送水措施,確保汛期到來之前供水正常有序、人畜飲水安全。

三是強化農業科技支撐。積極實施種業振興規劃,做好小麥、玉米、蔬菜、蓖麻等優勢品種的選育與推廣,培育壯大一批骨幹種業企業。重點推廣大型高效複式農業機械,搞好糧食烘乾機械化示範推廣,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加強氣象現代化建設。大力推廣大資料、農業雲、物聯網等智慧農業技術應用,加強農民手機報等資訊平臺建設,推動農業資訊進村入戶。要創新農技推廣和農民培訓模式,年內培訓新型職業農民7000人。健全農技推廣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創辦100所農民田間學校,打通科技入戶“最後一公里”。

(三)深化農村改革創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336項事項中有50多項涉及農村改革,要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農村發展的根本動力,準確有序推進各項重點改革,為農業農村發展增動力、添活力。

一是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要加快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掃尾工作,抓好區縣、鎮辦兩級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和抵押融資“兩個平臺”規範執行,探索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兩權”抵押貸款試點。要立足各區縣實際,統籌做好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執行管護機制試點、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試點,賦予農民更多的財產權利,讓農村產權可流轉、可交易,真正將農民的“死資源”變為“活資本”。

二是創新農業經營體制。引導土地經營權規範有序流轉,積極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有條件的村根據農民意願,統一連片整理土地,實行土地折股量化,經營所得按股分配。每年認定市級農民合作示範社50家,政府安排的農民直接受益的投資專案,優先由符合條件的示範社承擔,將政府補助形成的農田水利設施等資產,轉交農民合作社持有和管護,多措並舉,提高農民合作社規模化水平和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

三是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要加強對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三農”情況的考核,確保農業信貸總量、涉農貸款比例“雙增加”。抓住用好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機遇,推動金融服務“三農”創新。搞好沂源縣省級新型農村合作金融試點,穩妥開展農民合作社資金互助和信用合作。支援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三農”專項金融債券,鼓勵大型農機具生產企業發起設立融資租賃公司,擴大農村土地經營權、林權、蔬菜大棚、大型農機具等產權抵押貸款。強化財政金融合作,組織開展融資增信支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試點和市級農業貸款擔保試點工作,積極穩妥地推動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普惠金融組織規範健康發展。

四是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穩定和加強基層農技推廣、農機服務等公益性服務機構,鼓勵圍繞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拓展服務範圍。實施農業社會化服務示範建立活動,拓寬政府購買農業公益性服務領域,推廣臨淄區糧食生產“十統一”做法,做大做強桓臺益農、臨淄齊民旺等“飛防”組織。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發揮覆蓋農村的網路優勢,開展從生產資料供應到農產品加工、銷售的一條龍服務,使供銷合作社真正成為為農服務的主陣地。

(四)紮實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圍繞城鄉發展一體化,著力加強新農村建設,同步推進“人的新農村” 和“物的新農村”,讓農村成為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一是更加註重推進“人的新農村”。核心是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升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要紮實推進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加快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校舍標準化建設,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抓好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完成60處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提高農村基層衛生服務能力。完善村居文化廣場、農家書屋等農村文化設施。要整合社會資源,加快農村新型社群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將審批代辦、社群警務、醫療衛生等13類80餘項基本公共服務全部納入服務中心,實現視窗化辦公、一站式服務。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和醫保財政補助標準,不斷完善居民大病保險政策,健全農村困難群體救助體系,努力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水平。

二是大力建設“物的新農村”。核心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居民生產生活條件。要加快編制全市農村新型社群和新農村發展規劃,以農村新型社群建設為抓手,配套完善道路、供排水、電力、燃氣、熱力、通訊、汙水處理、園林等基礎設施,提高服務功能。年內新建農房1.2萬戶,改造危房1000戶,完成城市棚戶區(城中村)住房改造1.8萬戶。深入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再解決16萬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加快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完成2萬個農村配電室達標治理任務。加強17個省、市級示範鎮建設,加快產城融合。積極穩妥推進空心村搬遷改造,引導農民就近實現城鎮化。

三是開展美麗鄉村連片建立行動。推動生態文明鄉村建設向縱深發展,首批選取8個鎮43個村,集中開展美麗鄉村連片建立示範行動,重點實施好村莊“五化”整治、垃圾汙水處理、旱廁改造、鄉村文明行動、智慧村居建設等建立專案,高水平打造一批美麗鄉村樣板。全面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現城鄉環衛一體化全覆蓋,確保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全市80%以上的建制鎮鎮區生活汙水實現有效處理。組織實施一批鄉村重點綠化工程,完成造林合格面積14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林網3萬畝,新建10個綠化模範鎮、100個綠化示範村,鞏固提升國家森林城市建立成果。

四是深入推進“十萬農戶脫貧奔康工程”。以建設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為契機,以474個省定貧困村、8.7萬戶、17.2萬貧困人口脫貧為目標,紮實開展精準扶貧。繼續實行“第一書記”和扶貧幹部駐村掛包責任制,確保不脫貧、不脫鉤、不撤回。進一步完善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因地制宜發展生態農業、鄉村旅遊等特色產業專案,力爭年內實現2.4萬戶、6萬人整體脫貧,努力在國家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中走在前列。對農村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要採取兜底式救助,確保不讓一戶困難群眾過不去日子。

三、加強對“三農”工作的組織領導

當前,農村經濟社會正經歷深刻的歷史變革,工農、城鄉以及國內外市場之間的關聯程度高,相互影響大,情況極為複雜。我們必須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創新方式方法,切實提高對“三農”工作的組織領導能力。

一要強化責任落實。各級黨委政府要充分認識“三農”工作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中的重要地位,在工作部署、財力安排和幹部配備等方面向“三農”傾斜。各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分管負責同志要及時把握“三農”工作動態,研究解決工作推進中遇到重大問題。要把涉及“三農”工作的重點專案、重要指標完成情況納入目標管理考核,明確目標任務,落實責任人員,完善獎懲機制,確保每項工作、每個環節都有人管、有人幹、有人負責。

二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認真落實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特別是對教育實踐活動中基層反映部分涉農資金不到位的問題,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監督檢查,打通區縣財政沉澱環節,確保各項支農政策不折不扣落實到位。要紮實推進涉農涉水涉地資金整合,著力解決涉農資金多頭管理、重複分散等問題;探索建立競爭性分配機制,誰願意幹、誰能幹、誰能幹好就優先扶持誰。要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扶持力度,完善各類農業保險政策,推動現代生產要素向農村流動,為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三要創新農村社會治理。更加註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要開展“法律進鄉村進社群”活動,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矛盾糾紛機制,引導和支援農民群眾通過合法途徑表達訴求、解決紛爭、維護權益。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誠信體系建設,更好發揮鄉規民約的作用。繼續深入實施網格化管理、資訊化建設、社群化服務“三大工程”,突出在全覆蓋和真執行上下功夫,全面提升社會治理“三四二”工作格局。

四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要進一步強化鄉鎮政府的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職能,進一步加強基層食品藥品、安全生產、城市管理、環境保護、勞動保障等重點領域執法力量。農村基層幹部非常辛苦,各級黨委政府對他們要在政治上多關懷、工作上多關心、生活上多關愛,落實好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切實提高基層幹部待遇,充分調動和保護好他們的積極性。村“兩委”剛剛換屆,要加強對村級幹部的教育培訓,提高村幹部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要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堅決查處發生在農民身邊的不正之風,為做好“三農”工作積蓄正能量。

同志們,做好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意義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解放思想,改革創新,銳意進取,紮實工作,努力開創全市農業農村工作新局面!

在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8

同志們:

剛才,副縣長做了詳細的情況通報並細緻部署了下一階段新農村建設和“三農”氣象服務專項建設工作,講的很好,我完全贊同,請大家抓好貫徹落實。兩個鄉黨委書記和兩個村支部書記就新農村建設工作分別作了表態發言。發言態度很誠懇,決心也很大,希望能夠言行一致。從大家的發言情況來看,前一階段的新農村建設工作主要呈現這麼幾個特點:一是前期工作富有成效。在天氣雨多晴少、資金籌措緩慢等因素影響下,各鄉鎮能夠克服困難、拿出舉措、搶時間,抓進度,積極作為,大部分新農村建設點建設工作進展還是比較理想的;二是幫扶單位主動配合。到目前就有這麼多單位出錢出力,說明部門非常重視,對新農村建設非常支援,對老百姓充滿感情;三是工作進展還不平衡。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還要看到自身的不足,鄉鎮之間、村點之間、幫扶單位之間都有較大差距,大家要引起重視。

下面,我分別就這兩項工作,講幾點意見:

關於新農村建設工作

一、認識要到位。一要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增強責任意識。對於新農村建設工作,我在很多會議上都強調過,不要把這項工作當作任務或者政績工程去做,應該當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來抓,要帶著責任,帶著感情做好這項工作。新農村建設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是推動“三農”發展,促進農村進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排頭兵”,是“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我們要改善農村面貌,發展現代農村,就必須抓好新農村建設。二要認識到當前形勢的嚴峻性,增強時間意識。今年我縣新農村建設雖然啟動較早,但目前進度不夠快,時間馬上過半,後期壓力增大,“保一”形勢較為嚴峻。三要認識到進位趕超的必要性,增強榮譽意識。我縣從20xx年開展新農村建設以來,年年都是先進。我們留住這塊“金字招牌”,必須多出亮點,打造精品,否則不進則退,追兵趕上,榮譽難保。四要認識到領導重視的重要性,增強統籌意識。今年,要圓滿完成縣委、縣政府的既定目標,順利拿下“三農”工作這塊牌子,保持新農村建設工作在市裡第一的位置。各鄉(鎮、場)、各幫扶單位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彈好鋼琴,做好統籌,把新農村建設工作放在招商引資、財稅同等重要的位置,時刻放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上。

二、行動要迅速。一要理清思路。在規劃的基礎上,要結合好村組意見,尊重村莊自然風貌、歷史底蘊,解決建設一個什麼樣的新農村、達到一個什麼效果的問題。二要快速推進。在各項工程專案建設推進和村莊品味整體提升上,要解決一個建設什麼樣的標準、什麼時候完成建設任務的問題。三要加強保障。要做好資金保障,縣委、縣政府會確保各建設點的新農村建設資金逐步足額落實到位,也會加大資金整合力度,使得更多的涉農專案資金向新農村建設傾斜,全力支援新農村建設。各鄉鎮更要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實實在在為本地百姓謀福祉,相應配套一些資金。各幫扶單位也要發揮作用,經常性下鄉入點幫扶指導,出資出力。(根據縣新農村建設單位幫扶檔案精神,幫扶單位落實幫扶資金不得少於2萬元。)要做好人力保障,鄉鎮主要領導要親自抓,經常到點督查;分管領導和蹲村幹部要在6月份這一關鍵時間段駐點,村、組要協調好施工、老百姓出工等等一系列問題。

三、責任要明確。堅持“新農村建設一月一排程,一通報一排名”,及時掌握各建設點建設情況,堅持開展“全縣巡迴看變化”活動,突出新農村建設一把手責任,對工作推動不利的鄉鎮,主要領導作為新農村建設第一責任人,要負主要責任。由於工作不力,在省市督查中影響縣裡成績排名的,鄉鎮主要領導到葉書記和我辦公室說明情況。對下村到點指導不夠,幫扶資金不落實到位的幫扶單位,建議公開單位接待等開支情況,看看到底是客觀上確實沒資金,還是主觀上不落實資金支援新農村建設。

關於“三農”氣象服務專項建設工作

一要認識專項建設的意義。一是要求嚴格。“三農”氣象服務專項建設工作是貫徹中央1號檔案精神的需要,也是加快“三農”發展步伐的有力支撐,層面比較高,操作要求嚴格。二是機會難得。為什麼說機會難得。全省一百個縣,只安排了10個實施縣,我們有幸被列入其中,所以說機會非常難得,我們一定要好好把握住。三是競爭激烈。今年,引入了競爭機制,省裡安排了13個縣作為實施縣,年底要競爭淘汰三個,所以工作一定要做好,還要確保進入全十,不要等到工作也做了,到最後被淘汰了,就得不償失。

二要把握專項建設的關鍵。“三農”氣象服務專項建設工作,說到底就是兩個體系的建設工作,即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防禦體系的建設工作。兩項體系建設同等重要,要統籌推進,平衡開展,共同建設。一是基礎要打好。也就是基礎設施、裝置、人員、資金都要確保到位。每個鄉鎮建設一個具備農村氣象資訊服務功能的自動氣象站和“六有”規範化的鄉鎮氣象資訊服務站,成立一支有分管領導,有氣象協理員的工作隊伍,升級完善電子顯示屏、高音喇叭等氣象災害預警資訊釋出平臺,要確保日常工作經費按時到位。二是特色要鮮明。既然是淘汰賽,我們就要搞一些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的東西,這樣才有機會留下來。要結合我縣農村經濟特點和優勢特色農業,開展對支柱性產業、特色農業、生態農業生產的氣象保障,為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提供氣象服務。三是氛圍要濃厚。通過電視、網路、橫幅、標語等多種方式加大“三農”氣象服務專項建設宣傳的力度,引導社會輿論,加強面向黨委政府的宣傳,為專項建設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工作環境,爭取農民朋友的支援配合,以便更好的開展工作。

三要形成專項建設的合力。

加強氣象為農服務的組織領導,打破部門、區域、學科界限,深入推進與涉農、涉災部門的合作。一是加強領導,強化考核。各有關單位在會後要迅速傳達貫徹本次會議精神,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縣鄉鎮氣象工作考核辦法》已經下發,年底將嚴格考核。二是部門聯動,相互配合。各鄉鎮、各涉農部門要發揮各自職能作用,加強溝通協調合作,共同支援和參與氣象為農服務工作,形成整體合力,全力做好“三農”氣象服務專項建設工作。三是分解責任,狠抓落實。加大工作力度,強化工作措施,把工作任務落實到時間節點,把工作責任分解到具體責任人,確保“三農”氣象服務專項建設工作順利完成。

同志們,新農村建設工作和“三農”氣象服務專項建設工作事關農業發展大局,事關農村穩定繁榮,事關農民生活幸福,意義非常重大。新農村工作要揚優乘勢,再添措施,努力保持全市第一不動搖。“三農”氣象服務專項建設工作要穩紮穩打,步步推進,全力以赴力爭進入20xx年試點實施縣建設。

最後,再補充強調一件事情:半年的全省公眾安全感調查工作已經開始,根據我縣督查反饋情況,有的鄉鎮底數還不清,深入還不夠。務請各鄉鎮場、各部門特別是單位“一把手”要高度重視、迅速部署、進村入戶,摸清底數,做好工作,確保我縣在全省公眾安全感測評中取得較好位次。

在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9

同志們:

這次全市農村工作會議是市委、市政府研究確定召開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央、全省農村工作會議和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去年工作成績,分析當前形勢,研究部署今年及“”時期的“三農”工作。剛才,我們傳達了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宋書記、林市長關於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對20xx年度“三農”工作先進單位、“8.9 ”防汛和金堤河防汛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了表彰,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一會慶忠市長還要就下步工作講意見。下面,我根據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見,就“三農”工作講六個方面的問題。

一、充分肯定成績,堅定做好“三農”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過去的一年,是我市“三農”工作不平凡的一年。面對旱災、澇災交替發生的嚴峻形勢,面對農產品生產成本不斷攀升的嚴峻挑戰,面對農民增收制約因素明顯增多的嚴峻考驗,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果斷決策,全市上下齊心協力、攻堅克難,“三農”工作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一是糧食生產大災之年實現“連續第八年”豐收。夏糧生產,克服嚴重春旱和長期低溫災害影響,單產428.93 公斤、總產236.7 萬噸,分別增長了1.93% 和5.1% ,再創歷史新高;秋糧生產,遭遇了“8.9 ”特大暴雨襲擊,經過全市上下努力,除個別地塊外,秋糧仍獲得較好收成,全年糧食總產達到104 億斤,突破100 億斤大關。

二是農業產業調整振興取得顯著成效。“四百工程”建設穩步推進,蔬菜食用菌達到337 萬畝,總產1200 萬噸,產值142 億元;肉、蛋、奶產量分別為109 萬噸、38.7 萬噸、14 萬噸,畜牧水產業產值121 億元;林果生產及加工產值達到102.6 億元;一百個農業重點專案建設順利完成,實際開工建設專案達到116 個,計劃投資23.75 億元,實際到位資金23.84 億元。

三是生態農業及農產品深加工基地建設進展順利。圍繞生態農業建設,大力發展名特優新產品,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新增綠色食品認證數量12 個,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三品”數量和基地面積分別達到138 個、240 萬畝;全市規模以上龍頭企業發展到350 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3 家,省級龍頭企業31 家,市級重點龍頭企業261 家,實現銷售收入450 億元。

四是農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20xx年全市財政投入“三農”資金達到50.45 億元,比上年增長40.47% ,增加14.54 億元。在政策性補貼大幅增加和農產品價格提高、勞動力轉移加快、非農收入增加等多種因素影響下,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377 元,同比增加838 元,增長15.1%,增速比上年提升6.9 個百分點,居全省前列,增幅之高在聊城歷史上是少有的。

五是農業基礎條件和農村民生持續改善。全市共完成各類水利建設專案17631 項,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6.7 萬畝,解決了16.2 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南水北調工程進入整體提速、全面開工階段;全市農機裝備總動力達1024 萬千瓦,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5% ;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2.3萬人;農村低保標準提高400 元,每人每年達到1200 元以上;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9.7%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進展順利;在全省率先實施了“農民健康服務行動”,22.5 萬農民群眾不用出門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

六是新農村建設取得新進展。新建農村公路6470 公里、客運站108 座,所有行政村實現了通油路、通客車,改造農村危橋1311 座,33 萬農戶看上有線電視;積極推進農村新居建設和危房改造,啟動千戶社群140 個、整村改造356 個,建成農村新居18.4 萬戶,改造危房3.5 萬戶,先後有30 多萬農民群眾喜遷新居。

七是農村改革穩步推進。農村家庭承包基本經營制度不斷鞏固和完善,土地流轉制度規模和範圍不斷擴大,集體林權主體改革基本完成,農村綜合改革、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農村金融體制、土地管理等各項改革不斷深化,有利於農業農村發展的體制機制逐步健全完善。

八是農村基層基礎工作進一步加強。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取得顯著成效,創先爭優活動紮實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加強,凝聚力戰鬥力創造力進一步提高,農村民主法制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市各級各部門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廣大基層幹部和農民群眾真抓實幹的結果,是社會各界大力支援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長期戰鬥在“三農”工作一線上的廣大幹部職工和農民群眾表示親切問候,向一貫關心支援“三農”工作的社會各界表示衷心地感謝!希望同志們堅定信心,發揚成績,揚長補短,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工作部署,不斷強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確保“”時期農業農村發展開好局、起好步,努力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二、認真分析形勢,進一步明確“”時期“三農”工作的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時期是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生態型強市名城建設實現新跨越的關鍵時期。我市農業農村發展既有著良好條件,也有許多困難;既有重大機遇,也面臨著嚴峻挑戰。

(一)有利條件。從國家巨集觀政策層面看,黨的xx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今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從戰略和全域性的高度,深刻闡述了“三化同步”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明確要求越是加速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越要更加註重夯實農業基礎,堅定不移地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努力實現“三化同步”。這是現代化發展的一般規律,我們務必準確把握和自覺遵循。同時,“”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實現農業現代化和農民小康既是難點也是重點,支援發展的政策力度將會進一步加大。今年的中央一號檔案仍然聚焦“三農”,重點支援水利改革發展,這已是中央連續出臺的第8個“一號檔案”。從市裡扶持政策層面看,市委、市政府制定實施了農業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計劃,設立農業產業調整振興基金,出臺了具體實施意見和貸款貼息、以獎代補等優惠政策,各縣(市、區)、各鄉鎮(辦事處)也都從實際出發制定了產業振興計劃和相應的扶持政策,力爭通過農業產業振興,加快農業增長方式轉變。從市場需求層面看,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復甦,對糧食、蔬菜、肉、蛋、奶等主要農產品的需求呈剛性增長的趨勢,市場空間越來越大,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農業面臨新的機遇。從我市“三農”工作基礎看,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糧食總產越過100 億斤大關,佔到全省糧食總產的八分之一;蔬菜總產列全省第二位,僅列濰坊市之後;農民收入連續多年實現兩位數增長,城鄉收入差距、與全省的差距開始縮小;特別是我們創新“三農”工作理念,在全省第一個提出並組織實施了農業產業調整振興計劃,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和帶頭作用。這些良好的發展基礎為“三農”工作的繼續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比較突出的有以下幾點:一是農業生產基礎條件落後的狀況沒有根本性改善。當前農田排灌溝渠大多陳舊落後,農田基本建設相對滯後,徒駭河、馬頰河現有建築物老化失修嚴重,涵閘啟閉不靈活,金堤河、漳衛河等省際河道存在堤防標準低、險工險段多等問題,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村生態環境都比較脆弱,農業防災減災能力較弱,難以從根本上擺脫靠天吃飯的問題。二是現代農業建設亮點不多。集中表現在大集團、大企業太少,知名品牌、馳名商標不多;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相對滯後,輻射帶動能力不強,產品檔次低,缺乏品牌效應和競爭力,導致農業生產的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水平都難以提升。三是農業服務保障體系不健全。各級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動植物疫病防控體系不健全,特別是鄉鎮一級服務能力較弱,體制不順、隊伍不穩;市場流通體系不健全,農產品批發市場規模小、輻射帶動能力弱,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民流通隊伍數量少,難以與大城市超市及批發市場形成有效對接。四是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更為複雜。當前農業發展既面臨著氣候變化旱澇災害頻發、重大動植物疫病、農業生產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影響外,又要面對農產品市場變化,農產品進出口衝擊,加劇價格過度波動等市場因素,影響到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五是城鄉統籌發展的體制機制亟待完善。城鄉二元結構的一些深層次矛盾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新農村建設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在農村社會深刻轉型、社會結構和利益格局深刻變化的背景下,農村社會建設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農村民生亟待改善。

為此,“”時期,我市農業農村發展的總體要求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方針政策,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打造聊城生態農業及農產品深加工基地為發展目標,以推進農業現代化為主攻方向,深入實施農業產業調整振興計劃,加快農業增長方式轉變,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積極推進農業品牌化、佈局區域化、生產標準化、加工產業化、銷售合作化、環境生態化、設施現代化、發展外向化,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逐步構建起高產、高效、優質、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提高我市農業發展水平,加快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的跨越。

主要發展目標是:

——農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 ,達到260 億元以上;

——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2% ,人均純收入達到1 萬元以上;

——“四百工程”建設:糧食總產確保100 億斤以上;蔬菜總產1600 萬噸,產值達到160 億元;全市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150 萬噸、50 萬噸、20 萬噸,水產品產量8 萬噸,畜牧、水產業產值達到154 億元;全市有林地面積320 萬畝以上,以林果生產、林紙林板加工、森林旅遊為主的林業產值達到200 億元。

——農業品牌建設:將糧棉油、瓜菜菌、林牧漁、種養加全部納入生態農產品品牌管理範圍,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達到290 萬畝,生態農產品品牌達到175 個,無公害畜產品認證企業達到30 個,總產值60 億元以上;

——農產品深加工:糧食、棉花、油料、蔬菜、畜牧、果品、木材、食品、水產、工藝品十大農產品加工體系初具規模。市級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年均增長5% ,達到400 家;其中國家級5家,增長10.8% ;省級60 家,增長7.6% ;農產品加工增值率年均增長11.8% ,達到70% ;

——林木覆蓋率:年均增長0.3% ,達到33% ;

——糧經作物比例:年均增加1.2 個百分點,20xx 年調整到48:52 ;

——農產品出口:出口額年均增長15% ,出口總值達到3.5 億美元;

——合作經濟組織:達到3260 個,年均增長12%, ;參加農戶31.9 萬戶,年均增長12% ,;帶動基地面積175 萬畝,年均增長10% ;

——市場建設:年均增長4.6%, 各類市場年交易額達到120 億元以上;

——農機化建設:到20xx 年,全市農機總動力發展到1200 萬千瓦,農機總值48 億元,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0%;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機井總量達到11.5 萬眼,節水灌溉面積達到208 萬畝,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 ;

——農村生態建設:農村大型沼氣的集中供氣工程年均增長36% ,達到32 個;戶用沼氣池年均增長11.4% ,達到24 萬個;太陽能熱水器年均增長5.5% ,達到50 萬戶。

上述目標是結合聊城實際制定的,只要我們做出堅持不懈的努力,是一定能夠實現的。

三、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實施好農業產業調整振興計劃

20xx年是“”開局之年,也是實施農業產業調整振興計劃的第二年。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繼續提升年”的部署要求,今年將圍繞生態農業及農產品深加工基地建設,進一步實施好農業產業調整振興計劃,以實施“4245 ”工程為抓手,狠抓農業重點專案建設,通過採取一系列紮實有效的工作措施,努力在農產品基地建設、農產品質量、農民組織化、農民科技素質及轉移就業等“六個方面”實現突破,確保實現農業增加值增長4% 、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 的發展目標。

(一)著力抓好土地流轉,努力在基地建設上實現突破。結合各縣(市、區)、各鄉鎮(辦事處)的農業振興計劃,圍繞基地建設,加快土地流轉步伐,進一步規範土地流轉程式,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鼓勵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促進土地向農業龍頭企業或種田能手、種養大戶集中,20xx年全市土地流轉面積力爭達到60 萬畝。在全市範圍內,著力建設五大產業基地,帶動全市種養業規模化、區域化發展。一是建設優質糧食基地。認真實施省“千億斤糧食生產計劃”,積極開展高產建立活動,加大優質良種推廣力度,推廣良種良法配套生產技術,努力奪取糧食“連續第九年”豐收,全年糧食總產穩定在100 億斤以上。二是建設綠色蔬菜食用菌基地。重點建設食用菌、大蒜、黃瓜、西葫蘆、茄子、西紅柿、韭菜、油菜、西瓜、香瓜等十大蔬菜基地,20xx年全市蔬菜播種面積發展到350萬畝,總產1300 萬噸。三是建設優質畜禽基地。重點建設生豬、奶牛、肉禽、蛋禽、肉牛肉羊、特種動物等六大畜牧基地,全市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125 萬噸、46 萬噸、22 萬噸。四是建設生態林果基地。重點建設櫻桃、早熟蘋果、草莓和葡萄、優質梨、圓鈴大棗、桃杏核桃等小雜果等六大生態林果生產基地,新發展名優果樹基地8 萬畝,全市果樹面積穩定在70 萬畝以上。五是建設名特水產養殖基地。重點培植甲魚、黃河鯉魚、河蟹、泥鰍、草鬍子鯰、烏鱧等名特種水產養殖基地,黃河鯉魚、烏鱧、鯰魚、泥鰍、河蟹養殖面積達到4 萬畝。

(二)著力培育農業品牌,努力在提升農產品質量上實現突破。 加強農產品質量建設,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 發展名優特新產品,全市新增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20 個,新增基地面積10 萬畝, 積極打造一批在全國、全省有一定知名度的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品牌 。一是加大“三品”認證力度。繼續採取以獎代補方式,用財政資金鼓勵符合條件的基地、中介組織和龍頭企業積極申報,“三品”認證要有新的突破。二是發掘和保護地方特色農產品。對具有市場發展潛力和競爭力的優勢特色農產品,進行商標註冊、原產地認定,加強商標保護,發掘和保護一批地方品牌,提高我市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三是加強農業投入品市場監管。“三聚氰胺”事件對“三鹿奶粉”毀滅性打擊的教訓是深刻的,近期中央新聞媒體又曝光了新增“瘦肉精”餵豬的食品安全事故,我們對此必須高度重視,以對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加強對生產企業及經營企業的市場監管,進行規範整治,嚴禁使用違禁產品,確保“米袋子”、“菜籃子”質量安全。

(三)著力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努力在農業產業化上實現突破。農業產業化水平體現著一個地方的農業發展水平,也是實現農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各級要抓住實施農業產業調整振興的機遇,以優勢主導產業為基礎,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儲藏、保鮮及運銷,延長產業鏈條,實現農產品多次增值,讓農民更多的受益,更好地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一是鼓勵省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採取兼併重組參股收購等方式,延長產業鏈,組建大型企業集團。二是支援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延伸生產基地,完善物流體系建設和產後包裝、加工、運輸服務,增強輻射帶動能力。三是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以龍頭企業建設為著力點,建立健全“基地+ 農戶+ 合作組織+ 龍頭企業”的利益聯結機制,全市新增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0 家,總數達到380 家。

(四)著力抓好專案建設,努力在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上實現突破。在去年的基礎上,今年我們又確定了百項農業重點建設專案。這些專案共127 項,總投資39.68 億元,其中爭取中央投資1.06億元,省級投資4.36 億元,各級必須認真完成好、落實好。同時,要加大專案爭取力度,研究國家和省的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積極與省直部門開展對接,著力抓好資金爭取工作。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優化投資環境,提高專案的合同履約率和資金到位率。

(五)著力推進農產品產銷對接,努力在提高農民組織化水平上實現突破。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深入開展示範合作社建立活動,提高管理規範化水平,評選命名市級示範合作社100 家。以聊城市農產品物流交易中心建設為龍頭,新建改建農產品批發市場10 處,加快聊城“農產品網上市場”建設,建設“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協調組織市內大型連鎖超市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直接對接,組織基地、龍頭企業、合作社參加各類農產品交易會、農業展會、網上促銷活動。

(六)著力開展農民培訓,努力在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和轉移就業上實現突破。人是生產力中最重要、最活躍、最富有創造力的因素,農業的現代化首先是農民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實現農業農村發展目標,必須把農民教育培訓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要 高度重視鄉鎮一級農民培訓工作,採取多形式、多方式、多層次,實施好 科技特派員工程、 “科技下鄉”活動、“陽光工程”新型農民培訓、“雨露計劃”、鄉村公益性崗位人才培養、農村實用技術和農業新技術培訓等,20xx年力爭培訓農民50 萬人次。同時,積極搞好勞務輸出,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引導和支援農民自主創業,增加農民非農收入。

四、加快水利改革發展,全面提升水利支撐和保障能力

今年中央一號檔案聚焦水利,下發了《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省委、市委也以一號檔案形式提出了具體實施意見,這在建國後是第一次。我市是水資源相對短缺的城市,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佔全國的四分之一、全省的三分之二,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水資源供需矛盾成為制約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同時極端天氣造成的災害事件增多,特別是去年的“8.9”水災和今年的“百年一遇”的旱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全市水利工作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我們必須把水利工作擺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提升水利的支撐和保障能力,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全市水利改革發展總的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一號檔案精神,堅持把水利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領域,把農田水利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把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作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戰略舉措,突出統籌治水、科學治水、依法治水,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全面提升水利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水利的支撐和保障能力。經過10 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實現水利現代化。按照上述要求,重點抓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加快推進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健全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突出抓好田間工程配套和末級渠系節水改造,全市初步建成旱能澆、澇能排的農田灌排系統,力爭完成位山、彭樓、陶城鋪、郭口等大型灌區骨幹工程和重點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任務,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增加到750 萬畝以上,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達到600 萬畝以上。

(二)抓好水資源開發利用。加快南水北調魯北段輸水骨幹工程和8 個供水單元續建配套工程建設,實現一期工程20xx 年竣工、20xx 年通水目標。完成茌平信源水庫、開發區魯西水庫、高唐縣大張水庫、臨清市城南水庫等9 個重點平原水庫建設,實施陶城鋪引黃補水北調、彭樓引黃入魯能力擴大等區域調水工程,興建河道、城市雨洪水資源利用工程以及中水回用等非常規水源利用工程,全市新增水資源利用量2 億立方米,年供水能力達到25 億立方米,基本滿足一般年份經濟社會發展用水需求。

(三)搞好抗旱防汛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徒駭河城區段綜合治理工程,實施好馬頰河干流、徒駭河干流、金堤河二期河道等重點骨幹河道的治理,以保護人口集中的城鎮、鄉村密集區域以及有集中連片農田的河段為治理重點,突出抓好中心河、裕民渠、唐公溝、趙牛新河等30 多條中小河流治理,提升骨幹河道和中小河流重點地段的防洪排澇能力。同時,抓好蓄滯洪區安全設施建設和病險水庫、病險涵閘除險加固,大力實施抗旱應急備用水源工程建設。

(四)加快水生態保護與水汙染防治。以建設生態河流為重點,上游突出涵養水源,中游實行庫河調蓄,下游建設生態溼地,大力推進生態水系建設,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0 平方公里,城市主要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95% 以上,主要湖泊、水庫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80% ,主要河流水質達標率達到70% ,地下水漏斗區面積大幅度縮小,水生態環境顯著改善。

(五)大幅增加水利建設投入。力爭今後10 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xx年翻一番。提高水利建設資金在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重,從土地出讓收益中安排10%-20% 用於農田水利建設,重點防洪城市和水資源嚴重短缺城市的城市建設維護稅按不低於15% 的比例用於城市防洪排澇工程、水源工程建設及水環境整治,加大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力度,各級政府按農民籌資籌勞總額的50% 給予獎補,同時吸引金融資本、社會資金投資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六)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認真落實《山東省用水總量控制管理辦法》,建立區域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汙“三條紅線”的管理制度和考核辦法。實行防汛抗旱、飲水安全保障、水資源管理、水庫安全管理行政首長負責制,成立市防汛抗旱總指揮部,下設城市、黃河、漳衛河和徒駭河馬頰河防汛抗旱指揮部,完善防汛抗旱指揮機構。

五、積極深化農村改革,切實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

(一)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改革。繼續堅持和完善穩定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加快土地流轉制度改革,深化農技推廣體制改革、林權制度改革、小型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和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搞好農村小型水利設施產權拍賣,保障農民權益,切實調動農民投資水利設施建設的積極性。探索具有平原特色的林改新路子,認真總結東阿、陽谷兩地林權改革試點經驗,在全市全面推開,逐步形成林木種植、管理、流轉的長效機制,促進林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要求,繼續抓好農村路、水、電、氣、房等建設。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60 公里,改造農村危橋135 座,解決10 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新增有線電視4 萬戶,推廣農村戶用沼氣池2 萬個、太陽能2 萬戶,建設農村新居5 萬戶,改造危房1.5 萬戶,建設千戶社群100 個,合併村莊300 個,配套建設道路、排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

(三)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統籌做好農村五保供養、社會救助、扶貧開發等工作,穩步推進東昌府區、茌平縣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提高新農合籌資水平,新農合財政補助每人每年不低於200 元,政策範圍內住院報銷比例提高到60% 以上,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1400 元。

(四)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加快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建設農村公辦幼兒園;提高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農村國小、國中分別達到600 元和800 元;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實用型教育,推進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免費程序。繼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強鄉鎮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建設,逐步形成完備的農村公用文化服務體系。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不動搖,加強人口計生工作,實現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 7.7 ‰以內的目標。

六、加強組織領導,切實把“三農”工作落到實處

做好今年及“”時期的“三農”工作,關鍵在於加強組織領導,狠抓各項工作措施落實。

一要落實好“重中之重”的工作要求。中央明確要求,要把“三農”工作擺上“重中之重”的位置。對“三農”工作,不僅分管領導要直接抓,而且黨政一把手要親自抓,在工作部署上給予重點支援,在政策制定和資金投入上給予重點傾斜,在幹部力量配備上給予重點加強。黨委農村工作綜合部門要加強綜合協調,農口部門、涉農部門要相互支援、相互配合,進一步形成“三農”工作的強大合力。

二要落實好強農惠農政策。中央提出,今年“三農”投入要做到“三個重點”、“三個確保”,即財政支出重點向農業農村傾斜,確保用於農業農村的總量、增量均有提高;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重點用於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確保總量和比重進一步提高;土地出讓收益重點投向農業土地開發、農田水利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確保足額提取、定向使用。對這些政策,各級各部門要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凡是已經承諾要辦的的好事實事、確定的優惠政策、應給的各項補貼,必須落實到位,決不能失信於民。要繼續嚴格執行減輕農民負擔的各項政策規定,確保農民負擔繼續減輕不反彈。

三要落實好基層組織建設。緊密結合農村實際和農民需要,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深化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加強對農村基層幹部的教育,提高基層幹部素質,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今年上半年,村“兩委”換屆將全面展開,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嚴格按程式辦事,真正把那些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能力強、公道正派、群眾威信高的優秀人才選進村“兩委”班子,特別是選好村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夯實黨在農村的組織基礎和執政基礎。

四要落實好責任分工和目標考核。“”時期,是我市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堅持“三化同步”的關鍵期。我們必須以更遠的視野、更高的眼光,準確把握農業農村發展方向,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牢牢把握“三農”工作的主動權。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建立健全責任分工、目標考核和激勵約束機制,細化考核指標,完善考評體系,把農業農村工作作為地方黨政領導班子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增強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做好“三農”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同志們,做好“”和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任務艱鉅,責任重大。我們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堅定信心,狠抓落實,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圓滿完成農業農村發展任務,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90 週年!

在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0

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上午好。我發言的題目是《轉方式調結構抓改革促增收推動全縣現代農業建設邁上新臺階》。去年以來,x縣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直部門的大力支援下,全面實施“農業龍頭帶動”戰略,堅持穩中奮進、改革創新,在農民增收上重點突破,在現代農業上創造特色,在強農富民上持續發展,積極打造農業發展的“特色”。

一、展現新作為,在現代農業發展上取得新成就

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蔬菜生產穩步提高。充分利用“碧水、藍天、淨土”這一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蔬菜產業。林業發展取得新突破。以金絲柳種植、牡丹核桃間作為重點,進一步優化林業種植結構和佈局,全縣春季造林面積達到3.8萬畝。水產養殖業勢頭良好。千畝休閒漁業觀光基地、“黃河鯉魚”良種繁育基地、現代農業發展資金優質魚產業專案有序建設。

農業產業化規模不斷擴大。全縣規模以上龍頭企業達到81家,其中省級3家;大力實施農業“品牌戰略”,全縣“三品”認證個數達到88個,擁有國家級地理標誌認證3個(黃河鯉魚、魚山大米、黑毛驢),1個國家地理商標(小麥)。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54家,達755家;新增農村土地流轉面積3.81萬畝,達到8.28萬畝;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面積31.95萬畝;大田託管服務面積達到13萬畝;發展家庭農場39個。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增強。打好農田水利建設三年會戰,投資540萬元,完成8條縣級排澇河道的清淤治理,長56公里,動土90.3萬方;投資121萬元,完成107條鄉村田間溝渠應急排澇工程,長97公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進展順利,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專案通過省級驗收,黃河防洪工程有序推進,扶貧開發成效顯著。

二、搶抓新機遇,在發展特色農業上開闢新途徑

開展高產建立,促進糧食增產。20xx年我縣糧食總產實現了“十一連增”,糧食總產首次突破10億斤,達到10.21億斤。全縣共設立糧食高產建立示範方15個,面積近38萬畝。其中,在全市率先實施省級糧食高產建立十萬畝示範方1個、三萬畝示範方1個;實施國家級小麥萬畝示範方5個、玉米萬畝示範方4個。經省級驗收,小麥十萬畝示範片平均畝產593.7公斤,最高畝產達789.7公斤;玉米十萬畝示範片平均畝產617.13公斤,最高畝產達905公斤。

立足優勢產業,發展特色農業。我縣獨闢蹊徑、深度融合、高點定位,確立了“2261”的現代農業發展藍圖,努力打造油用牡丹和阿膠產業兩個千億產業,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一是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打造千億牡丹產業。我縣森林覆蓋率達48%,為此,我們用5年的時間探索出了以林下油用牡丹種植為主的立體種養、迴圈經濟新模式。20xx年7月,全國油用牡丹產業發展座談會在我縣召開,被授予“中國油用牡丹之鄉”,全縣油用牡丹種植面積達到9.6萬畝,“黃河艾山萬畝牡丹園”成為全國單體面積最大的牡丹種植示範園。為擴大牡丹的種植基礎,我們積極組建油用牡丹產業專業合作社,目前,已經帶動起了100多戶牡丹種植戶,全縣500畝以上牡丹種植基地達到7處。隨著油用牡丹面積的不斷擴大,目前全縣已有十餘家公司做起了油用牡丹的前期資源培育和相關係列產品的研發,牡丹籽油、牡丹花蕊茶、牡丹花粉等產品遠銷韓國、日本、迪拜等國家和地區。二是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打造千億阿膠產業。20xx年以來,我縣圍繞打造中國黑毛驢產業第一縣這一目標,全力培植黑毛驢特色養殖、活體開發、屠宰加工、生物製藥等全產業鏈,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實現了企業、農民、政府的共贏。20xx年7月份“黑毛驢”獲得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世界唯一以驢文化為主題的單體博物館——毛驢文化博物館正在建設。國內唯一的黑毛驢種質繁育中心——天龍牧業有限公司國家黑毛驢繁殖基地正在擴建。為打造原料基地優勢,我們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重點破解了“地從哪裡來、錢從哪裡來、驢舍怎麼建、驢從哪裡來、肉驢怎麼養、驢到哪裡去、手續怎麼辦”七大難題。20xx年底,我縣新發展規模化養驢專業合作社40個,實現養殖肉驢2萬頭。

鞏固品牌提升,打造地方特色。我縣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優質水資源,做大沿黃優勢,大力發展現代漁業示範建設專案。20xx年,我縣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黃河鯉魚之鄉”,是唯一獲此殊榮的沿黃縣,為好好把握這一產業發展優勢,20xx年到20xx年,我縣計劃投資50億元建設2萬畝沿黃漁業區,3萬畝生態飼草和果蔬,逐步實現年生產加工無公害“黃河鯉魚”500萬公斤,其他魚類100萬公斤,無公害果蔬300萬公斤的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目標,打造服務京津地區市場的有機生態、特色農產品供應基地。在完善“一帶、三業、七大支撐體系”發展規劃下,我縣“黃河鯉魚苗種繁育供應基地”、“黃河鯉魚健康養殖標準化示範基地”和“黃河鯉魚文化休閒觀光基地”初具規模,形成了以優質黃河鯉魚為核心的集原種保護、繁育、養殖、科研、流通、餐飲、休閒及文化為一體的產業體系。

三、適應新常態,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尋求新突破

解決好“三農”這個重中之重,緊緊圍繞“2261”發展規劃,加快走出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穩定糧食產量,提高綜合生產能力。深入開展糧食高產建立,建設糧食高產示範田15萬畝,糧食總產保持5.9億公斤以上,做好國家級5個小麥萬畝示範方、4個玉米萬畝示範方和省級1個3萬畝示範方和1個萬畝示範方的高產建立示範建設工作。

發展特色產業,加快農業結構調整。一是圍繞兩個千億產業,發展特色農業。圍繞千億牡丹產業,加快牡丹系列產品的研發加工,延伸產業鏈條,新增油用牡丹種植面積2萬畝;圍繞千億阿膠產業,做好黑毛驢的養殖、繁育、屠宰深加工及品牌建設,發展規模養殖6萬頭,預計到20xx年全縣實現毛驢存欄20萬頭。二是建設兩條示範帶,發展精緻農業。建設具有特色的濟聊一級公路沿線精緻農業示範帶和百里黃河、百里牡丹精緻示範帶。三是打造六大精緻園,發展休閒農業。打造艾山萬畝牡丹精緻園、萬頭毛驢養殖精緻園、姜樓司崗蔬菜種植精緻園、高集名優果品精緻園、繡青漁業水產養殖精緻園、大橋生態農業觀光精緻園六個農業精緻園。四是培育100個示範基地,發展規模農業。依託我縣林業、畜牧、蔬菜、水產等優勢,引領現代農業快速發展,提升全縣農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水平。

創新農業經營體系,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大扶持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新增龍頭企業9家,其中省級1家、市級2家、縣級6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50家、縣級以上示範社10家。大田作物託管服務面積達到16萬畝,新組建為農服務中心2處。抓好農村綜合產權交易平臺建設,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在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1

同志們:

上個月,在全市農業工作會上,已就推廣“農信通”這項工作進行了部署,並下發了檔案。今天,市局和移動公司聯合召開這個會,再次對這項工作進行強調和佈置,目的就是為了把這項工作繼續深化和細化,特別是要在縣農業部門與移動公司之間架起溝通“橋樑”,形成合力,共同推進這項工作。剛才,市移動公司總經理對下一步工作進行了要求和佈置,我非常贊同。希望各地農業部門積極與當地移動公司溝通聯絡,密切配合,認真組織實施。借這個機會,我講幾點意見。

一、開拓創新,高度重視“農信通”推廣工作。

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農業資訊化工作,近幾年的中央1號檔案對推進農業資訊化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黨的xx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要推進農業資訊服務技術發展。這些精神對於改造傳統農業、加快現代農業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也要求我們必須以開拓創新的精神推進農業資訊化工作。

是個農業大市,農村空間大、面積廣、農業人口多,過去主要依靠人工、電話、郵政等方式進行的農業資訊服務方式顯滯後,不能適應當前形勢發展的變化和農民群眾的需求。目前,農村手機使用者有70多萬戶,普及率也越來越高,發展以手機簡訊服務的“農信通”,將開闢為農民提供資訊服務的新渠道,提高資訊服務的入戶率和覆蓋面,使農業資訊更加普及化、大眾化、經常化。

推進農業資訊化乃至各項農業工作,都要堅持“開放、合作、創新、多贏”的基本理念。開放、合作是時代的潮流,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今年年初,市局開始與移動公司接觸,探討合作發展新農村資訊化工程的問題,共同決定合作打造“農信通”農業資訊服務平臺,該平臺是“政企搭臺、專家唱戲、市場運作、農民受益”的農業資訊服務模式的新嘗試。市局與移動公司的這次合作,實現了優勢互補,是一件多贏的事情。既滿足了農民的資訊需求,又提升了農業部門指導農業生產的資訊化服務水平,還找到了移動公司開拓農村市場的新路子。經過近一段時間的初步宣傳和資訊釋出,社會各方反映良好。事實證明,推廣“農信通”工作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因此,各地農業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農信通”工作,以強烈的工作責任感和對農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迅速啟動實施。使“農信通”簡訊服務成為宣傳國家惠農政策的新平臺、傳播農業科技的新渠道、培訓農技幹部的新陣地。

二、精心組織,切實抓好“農信通”推廣的各項工作。

首先是加大宣傳力度。經驗和規律告訴我們,一項新生事物被接受首先需要強勢宣傳。為了使“農信通”這一新鮮事物被廣大農業幹部和農民朋友所熟悉,儘快地進入千家萬戶,讓更多農民得到實惠,市裡策劃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宣傳。電視臺、日報、潯陽晚報、廣播電臺、中國網等媒體紛紛對此項活動進行了宣傳報道,市裡還專門編印了宣傳海報和宣傳單。最近,有市領導和朋友向我詢問了解這項活動開展的有關情況,這表明“農信通”已受到社會關注,前期的宣傳活動已初見成效。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廣大基層農技幹部和農民朋友還是對這項活動不了解、不清楚。前段時間,我在縣裡調研瞭解,很多幹部和農民朋友還不清楚“農信通”這回事,也不知道如何訂製辦理。在他們知道有這樣的服務業務之後,都紛紛表示這項服務業務好,農民朋友確實需要。這也說明,我們的宣傳工作還沒做到位,還不夠深入。“農信通”的服務物件是“農”,重點在基層,在鄉、村。下一步,我們還要加大宣傳力度,尤其是縣一級農業部門要迅速行動起來,各級農技幹部在深入一線開展技術推廣指導時要向農民朋友推介這項服務活動,並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組織開展有一定聲勢和影響的活動,努力使“農信通”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在全市形成濃厚的輿論氛圍。

其次是積極發展“農信通”使用者。推廣“農信通”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農業資訊服務的入戶率和覆蓋面,讓更多地農民朋友得到實惠。因此,發展“農信通”使用者數量是檢驗這項活動成效的主要指標。目前,全市有農業從業人員178萬,手機使用者150萬,其中農村手機使用者70餘萬。從實際出發,我們要確定一個目標,力爭通過今年的努力,發展“農信通”使用者10萬戶,讓更多的農民朋友得到實惠。

全市農業工作會議結束後,武寧、永修、湖口、都昌、等縣迅速行動,組織了訂製了一批使用者。但從總數看,差距很大。希望各地農業部門繼續努力,特別是還沒動起來的地方要立即行動起來。在發展使用者時要注意三件事:一是要確定發展使用者方向。“農信通”使用的最大效果是可以解決農民致富心情迫切與政策不明、資訊不靈、技術不會的矛盾。但目前,訂製使用者大多數是農業系統的幹部,農民朋友訂製的還不多。下一步,我們要把發展使用者方向重點定位到農民朋友身上來。二是擴大訂製使用者範圍。“農信通”的服務物件,不僅僅是簡單意義上的農民,還涵蓋與農業相關的政府主管部門、企業和相關從業人員。包括各級農技推广部門、農業行業協會、涉農企業、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農產品基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種養大戶、營銷組織等等。這項活動是我們農業部門一項創新活動,我們要“自己人捧自己人場”,各級農業部門幹部職工應該帶頭訂製“農信通”業務。各地農業技術人員參與活動訂製費用可在農業技術推廣培訓經費中列支。市領導高度重視,下步考慮將從政策及經費中予以適當支援。三是堅持訂製自願原則,不得強行訂製。

再次是認真做好資訊採集和報送工作。要把“農信通”手機簡訊平臺辦成我市農業資訊服務的精品工程,成為廣大農民的“良師益友”和致富“參謀”,資訊質量是關鍵。要保證資訊質量就必須組建一支資訊員隊伍,制定一套資訊上報流程和辦法。首先,各地必須確定一名工作責任心強、熟悉當地農業生產情況、瞭解當地農民實際需求、具備相關專業知識、會使用計算機編輯和報送資訊的資訊員。

其次是按照市裡下發的九農字(20xx)8號檔案要求做好資訊報送工作。報送資訊內容包括最新的農業政策法規、實用技術、價格行情、市場動態、病蟲害防治、農業預警等農民關心、關注、急需的及時有價資訊。提交的資訊要真實可靠,實行“誰提供,誰負責”的資訊報送審批制度,部門主要負責人是資訊報送的責任人。報送任務已經明確,各地農業部門每週報送2條資訊,從前一個月情況看,武寧、彭澤、永修等縣報送資訊情況不錯,希望其他縣把這項工作專人化、制度化、日常化。

三、加強領導,確保“農信通”推廣工作順利進行。

為把“農信通”推廣這一惠及廣大農民朋友利益的事情辦實、辦好、辦出成效,市局出臺了三項保障措施:一是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目前由我任組長,有關同志為成員。主要職責是活動的策劃和資訊的編輯、整理、稽核、釋出。各地要積極向同級黨委政府彙報,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與支援,主動與當地移動分公司溝通協調,落實相關事宜,推動這項工作順利實施。二是實行“兩個掛鉤”。首先是與年度考核工作掛鉤。今年新增“農信通”推廣工作為農業單項考評工作,發展使用者數量和資訊採用數量將作為考核的主要指標。未完成資訊報送任務的縣(市、區)和局屬部門將被取消綜合獎項的評先資格。希望各地農業部門爭先進位,勇當先進。其次是與職稱評審掛鉤。服務農民是農業專業技術幹部應盡的職責。因此,對專業技術幹部做出硬性規定,每月必須報送1條以上資訊。市局將把此項工作作為對專業技術幹部職稱評審、聘用和幹部考核的重要依據。希望各縣積極動員專業技術幹部報送資訊。三是實行物質獎勵。對資訊採用的,給予物質獎勵。對考評前三名的各地農業部門和局屬部門年底將予以表彰獎勵。希望各地農業部門也出臺推廣農信通具體辦法,鼓勵幹部職工積極主動採編、報送資訊。

同志們,農村資訊化建設任務艱鉅,使命光榮。讓我們以強烈的工作責任感和對農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努力提升農業部門為農服務水平,充分展示農業部門新形象,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發展現代農業做出新貢獻。

在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2

同志們:

這次縣委農村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檔案和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全面總結和部署我縣農業農村工作。會上,弟祥書記將作重要講話,希望大家認真領會,深入貫徹。下面,我根據縣委會議研究的意見,先講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肯定去年成績,堅定工作信心

20xx年,全縣上下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加大重農力度,強化興農舉措,營造支農合力,全面實現了農業持續發展、農民持續增收、農村持續繁榮的發展目標。農村工作綜合考核、新農村示範片建設、丘崗開發、農民教育培訓等 9 項工作獲全市一等獎,新農村建設、超級雜交稻示範、畜牧生產、動物防疫、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農村能源建設、農村清潔工程、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獲得全省先進。

過去的一年,是產業提質增效,農民收益最多的一年。 圍繞糧食、畜禽、水果、茶葉、楠竹、油茶、菸草等優勢產業,積極推進基地擴張、品牌建立和標準化生產,呈現出了 “ 龍頭昂首、大戶湧現、基地擴張、全面提高 ” 的發展新格局。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 83.1 億元,同比增 4.3 %,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 5419元,增 12.5% 。其中,糧食 播種面積 217 萬畝,總產 79.5 萬噸, 兩項指標均刷新歷史紀錄,先後迎來全國超級稻百強組合展示現場觀摩會和全國超級雜交稻推廣示範經驗交流會在我縣召開,並獲得 “ 全省糧食生產標兵縣 ” 稱號;新擴大葉茶 5200 畝、楠竹 5000 畝、油茶 1.2 萬畝,新建萬頭豬場、種豬場 3個,規模養豬戶達到 556 個,蛋雞存籠量突破 750 萬羽。建成農業標準化示範點 82 個,發展星級休閒農莊 13 家,建立了 “ 陬福 ” 和 “ 古洞春 ” 兩個中國馳名商標,成功組織參加了上海茶博會,承辦了中國柑桔年會,做大做強了銀木塘棉花、古洞春茶業、三江禽蛋等一大批專業合作社,新增規模農產品加工企業 4 家,省、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總數達到 39 家,穩居全市第一。

過去的一年,是引項爭資增量,基建推進加快的一年。 積極對接國家政策,全年向上爭取農業投資專案 56個,到位資金 2.49 億元。招商引進百萬元以上農業投資專案 18 個,到位資金 2.75 億元。結合專案實施,全縣硬化村組公路 170 公里 ,新增通水泥路村 60 個,通村率 85.2% 。完成了 56 個村電網改造。順利推進了 桃源水電站建設,預計汛前能完成右壩基礎建設。會人溪電站基本完成剎尾工程。新建大型沼氣池 2 處,農村戶用沼氣池 3000 口,沼氣入戶率達 23.1% 。銷售各種補貼機具 9215 臺,發放農機購置補貼 1609 萬元,水稻機耕與機收面積分別達到 80% 和 45% 以上。 完成渠道清淤 4850 公里 、硬化 160公里 ,中小型水庫除險 27 座、堤垸除險 21 處、山塘擴挖整修 9650 口、排漬和抗旱機埠維修 200 處,先後迎來了全市兩次流動現場會在我縣召開。

過去的一年,是鎮村發展增色,建設成效顯著的一年。 堅持城鄉統籌發展理念,啟動了 102 個市、縣示範村建設,選派了 157 個後盾單位駐點幫扶。漆河、九溪、龍潭、茶庵鋪等鄉鎮,盤活資產抓經營,多元投入搞建設,集鎮面貌明顯改觀,發展空間明顯放大。特別是盤塘新農村綜合示範片以 “ 興現代農業,創優美村鎮,樹文明新風,育新型農民 ” 為主題,突出特色產業發展、農村環境改善和農民素質提升三大重點,年內完成投入 3000 多萬元,硬化公路 9.2 公里 ,發展壯大了烤煙、油茶和名優水果三大優勢產業,配套建設了文化體育及休閒娛樂設施,新建了朱家港和常青 2 個村部,以現代農業沃土、鄉村宜居小區和新型文明社群為特色的優美鄉鎮典範基本成形。

過去的一年,是改革力度增強,發展活力凸顯的一年。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有序推進,不僅通過了省、市檢查驗收,還獲得了全國百強縣稱號。啟動了木塘垸等 4 個鄉鎮土地二輪延包資訊資料電子錄入試點,規範了農村土地流轉管理,被農業部評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工作先進單位。積極推進了農業生產用水改革, 全面取消了鄉鎮水費專案。實施了獸醫體制改革, 鞏固了防疫隊伍,新建或改建了 40 個鄉鎮動物防疫站,配備了相應的檢測儀器和辦公設施裝置,確保了重大動物疫情零發生,不僅迎來了全省農業 血防 工作現場會議的召開,而且獲得了 “ 全省動物防疫先進縣 ” 稱號。

過去的一年,是民生改善增速,和諧建立務實的一年。 全年共解決 4.4 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改擴建農村敬老院 9 所,民生安全保障全面增強。建設農家書屋 98 家、村級文化活動場所 195 個,累計開展農民教育培訓 876 次,參訓農民達 5.3 萬人次,農民文化技術、就業技能、思想道德及政策法規水平全面提升。通過實行重點單位重點監控、建立惠農補貼資訊公開平臺、堅持財政獎補資金 “ 一卡通 ” 發放等有效措施,農民負擔得到進一步減輕,農村各種優惠政策全面落實,不僅摘掉了省重點監管縣帽 子,還在浯溪河鄉成功推行了 “ 三卡合一 ” 試點,探索出的成功 經驗得到了中紀委以及省、市減負部門的高度肯定。

20xx年,我縣農業農村工作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再創佳績,主要歸功於中央強農惠農政策的強力推動,歸功於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歸功於各級各部門的通力合作,歸功於鄉鎮黨政班子的奮力拼搏,歸功於基層幹部群眾的創新創造。在此,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向所有重視、關心、支援和參與 “ 三農 ” 工作的各級領導、各個部門、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

今年是 “ ” 開局之年,也是推動農業農村工作的機遇之年。中央在 連續出臺 7 個一號檔案鎖定“ 三農 ” 主題之後,今年立足國情水情變化,聚焦水利改革發展,明確了新時期的水利發展戰略定位。以中央級檔案的形式第一次全面深刻闡述水利在現代農業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鮮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第一次將水利提升到關係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中央一號檔案的出臺,為桃源這樣一個傳統的農業大縣、水利大縣,賦予了十分難得的發展機遇,提供了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農業農村發展仍然面臨許多新的困難和問題,推動桃源 “ 三農 ” 發展的任務還十分艱鉅。突出表現在:世界經濟復甦程序仍將艱難曲折,我國巨集觀經濟平穩執行面臨複雜形勢,影響 “ 三農 ” 的不確定因素增多,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外部挑戰不可低估;極端天氣事件難料難測,自然災害呈多發頻發重發趨勢,農業生產面臨的自然風險不可小視;農產品價格下行壓力和上行推力並存、作用因素複雜多變、起伏波動趨於頻繁,農業生產面臨的市場風險不可忽略。特別是20xx年,糧食生產和農民收入要在連續 7 年增產增收的高基數上繼續攀升,農產品供給和市場價格要在多種影響因素疊加交織的高變數中保持穩定,農業農村發展要在整個經濟社會發展提出的高要求下向好前行,面臨的困難之多、壓力之重、挑戰之大,是這些年來從未有過的。對此,我們一定要高度認識,高度警覺,要善於在趨勢中捕捉機遇,在變化中創造條件,在挑戰中奮發有為。

二、鎖定發展目標,明確工作重點

根據全國全省全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著眼農業農村全面轉型發展的新形勢,結合桃源實際, 20xx年全縣農村工作的 總體思路 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檔案和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統籌城鄉發展總攬農村工作全域性,高舉建設現代桃源、幸福家園的旗幟,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為抓手,突出抓好常桃線城鄉統籌示範帶建設、農業標準化生產、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改革創新五大工作重點,努力促進我縣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總體目標 是:農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 7% 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增長 12% 以上。重點從以下五個方面突破:

1. 以建設示範園區為突破口,加快城鄉統籌發展程序。 按照 “ 和諧城鎮、田園風光、產業園區 ”的總體目標, “ 生產標準化、經營組織化、設施現代化、秩序規範化、城鄉一體化 ” 的總體思路,強力推進常桃線城鄉統籌示範帶建設,將示範帶打造成為現代農業示範區、農業標準化建設示範區、涉農專案整合示範區、城鄉統籌示範區、新農村建設示範區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示範區。

一是圍繞 “ 四化 ” 推進 。農業生產要實現標準化。重點搞好以三尖農牧、四喜養殖、濟慶農牧、金剛牛業為代表的健康生態養殖示範區,以青林堆金、馬灣為中心的千畝無公害蔬菜示範區和沿線萬畝雙季稻高產示範片建設,確保示範區內無公害農產品比重達到 100% ,綠色和有機食品比重達到 60% 以上。基礎設施要實現現代化。建成一大批農田、水利、道路、能源等樣板工程,使示範區真正成為 “ 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 ” 的現代農業園區典範。經營組織要實現合作化。要充分發揮三江家禽、四通生豬、國欽棉業、濟慶農牧、薛大姐牛業等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作用,確保示範區內生產經營活動主要通過合作社組織,產業建設專案主要依靠合作社實施。統籌發展要實現特色化。突出把示範帶作為全縣統籌城鄉發展的先行區,率先實現基礎設施共建、公共服務共享;要因地制宜打造亮點,立足區域培育特色,努力增強示範帶動效應。

二是改善環境推進。 市場要規範管理。以青林農具廠為基礎,徵地 15 畝,年內建成青林農貿市場;完成白洋河市場和楓樹集鎮市場擴容提質,徹底解決佔道經營的混亂局面。環境要強力整治。在徹底清除公路沿線所有違章建築和不規範廣告牌的基礎上,按照無暴露垃圾、無水面漂浮物、無亂貼亂畫、無亂堆亂放、無汙水橫流的要求,對環境衛生進行徹底整治,尤其是陬市、楓樹、白洋河、青林四個集鎮所在地或人口密集區,要進行重點清理;要儘快啟動縣城管執法延伸到建制鎮試點工作,適時組建陬市、楓樹、青林城管執法中隊,行使環境衛生管理、集鎮市政管理等方面的行政權力。區域要全面美化。全面完成公路沿線及原預留綠化帶補植補造,架設高標準路燈 700 盞。宜居小區建設方面,按照相對集中、統一規劃、設施配套的原則,在沿線人口密集區域建設生態型、花園式宜居小區 2-3 個,形成和諧人文景觀亮點;同時,對部分有礙觀瞻、不宜拆除的建築物和民房進行合理裝修。

三是整合專案推進 。突出示範帶的龍頭地位和引領作用,在工作部署、政策制訂、財力投放等方面重點予以傾斜。縣鄉財政要設立示範帶建設專項資金。國土整理、農業開發、農業標準化、專業合作社、農村環保,以及水利、清潔工程等涉農專案,要儘可能向示範帶集中。要制訂稅收、貸款、土地、行政性收費等優惠政策,引導和推動各類企業、人才、技術、專案和資金進入示範帶。

2. 以提升產業標準為突破口,增強產品綜合競爭實力。 佈局分散、經營粗放、品質不優是制約我縣農業發展的癥結所在,只有切實抓好標準化建設,才能有效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一是科學抓好糧食生產 。以繼續建立全省糧食生產標兵縣為目標,主攻壓單擴雙、控制直播、遏制拋荒三大重點,確保全年糧食生產面積穩定在 215 萬畝以上,總產突破 80 萬噸。要努力擴大種植面積,雙季稻主產鄉鎮和主產區要杜絕一季 “ 插花 ” 現象,實現雙季稻全覆蓋;其它鄉鎮要重點抓好 “ 壓單擴雙 ” ,在適宜區域全面恢復雙季稻種植;堅決杜絕亂佔、濫用和荒蕪耕地現象,力爭全縣雙季稻面積穩定在 165 萬畝以上。鼓勵支援田土向種糧大戶和種田能手集中,促進適度規模經營。要加速推進水稻高產建立,縣裡重點抓好 5 個鄉鎮的雙季稻萬畝高產建立示範片,擴大示範規模,實行整鄉推進;雙季稻主產鄉鎮要創辦 1—2個千畝以上的雙季稻高產示範片,中稻區適時開展超級雜交稻的高產示範,認真抓好村級百畝示範片的組織和落實。要積極開展集中育秧示範,認真抓好漳江、楓樹 2 個省級集中育秧示範樣板;各鄉鎮要結合水稻高產建立,開展水稻集中育秧示範;組織水稻專業合作社、水稻專業大戶開展集中育秧,從生產源頭控制和淘汰直播。要加強種子、農藥、化肥等生產資料的全程監控,全面推廣病蟲害專業化防治。

二是大力提升優勢產業。 繼續著力發展優質水果、名優茶葉、特色油茶、速生楠竹、高效畜禽和現代菸草六大優勢產業,提高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水平。柑桔方面,堅持新造與低改並舉、標準化建設全面推進的工作思路,新發展果園 1.5 萬畝、改造老果園 2 萬畝、建設標準化示範園 4 萬畝。茶葉方面,新發展大葉茶5000 畝;以上海國際茶文化節閉幕式為平臺,積極宣傳推介桃源茶葉品牌 , 提高市場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油茶方面,不斷引進和培育新的開發主體,確保年內新造 1.8 萬畝、低改 7000 畝。楠竹方面,完成低改 2 萬畝。畜禽方面,按照 “ 保證總量、提高質量、突出特色、擇優發展 ” 的原則,年內建成 7 個畜禽標準化養殖示範場, 2 個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養殖業產值突破 40 億元。菸葉方面,以現代菸草農業整縣推進示範專案為平臺,全面完成 1.6 萬畝種植任務。積極探索推廣野生動物繁養、花卉苗木、農家休閒及傢俱製造等新型高效產業。

三是努力培育加工龍頭。 年內新增農產品加工規模企業 5 家以上,農產品加工總值突破 50 億元。重點抓好文源林業油脂加工廠、四通生豬合作社飼料廠、鑫玉花紡織廠二期擴建等工程建設,確保年內建成投產。大力推進萬福生科上市融資工作,確保年內順利上市。繼續加大品牌建立力度,爭取將桃源豪豬納入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 桃花源 ” 牌茶油和魯鬍子牌辣醬爭創中國馳名商標。

四是全面加快標準化建設。 圍繞糧食、茶葉、柑桔、油茶、油菜、菸葉、蛋雞、生豬八大產業,大力推進一個產業、一個專業合作社、一套行業標準、一個知名品牌、一套檢測體系、一批標準園區的標準化建立模式。要加快地方標準的制定與審批工作。按照全程有標準、標準可操作的要求,參照國內行業標準,年內完成八大標準體系的制定與審批工作。要大力推進標準園區建立。突出抓好以馬鬃嶺為核心的萬畝柑桔,以茶庵鋪、太平鋪為核心的萬畝茶葉,以盤塘為中心的 5000 畝菸葉、以常桃線為核心的萬畝雙季稻、 10 萬頭生豬、千萬羽家禽等 5 個標準化示範園區建設。要切實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進一步改善硬體設施,強化日常檢測,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五是不斷強化服務支撐。 要大力推進農機化程序。突出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落實,完善購機補貼制度和操作程式,力爭全年補貼資金達到 20xx 萬元以上;結合全省水稻機插秧示範縣專案的實施,積極推進水稻全程機械化作業,力爭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 65% 以上。新建機耕道 200 公里 以上。要認真抓好農民教育培訓。圍繞全年培訓 7 萬人次的目標,進一步強化縣農民教育辦的組織、協調、排程及工作考核職能;及時跟進農業農村發展的新變化,不斷創新培訓模式,豐富培訓內容,全面抓好農村實用技術、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就業技能和農村經濟人培訓。要切實加強農技服務體系建設。著力完善以公益服務機構、農業服務公司、農民專業組織為主體的農技服務網路,實現資源共享,服務互補;年內重點抓好鄉鎮農技服務站所改革,加大基層農技隊伍經費保障力度,提高運轉水平。

3. 以壯大合作組織為突破口,推進農村經營方式創新。 大力發展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主的各種新型合作經濟組織,不斷創新生產經營組織形式。力爭年內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 50 家,新增社員 3000 人以上。

一是要切實加大扶持力度 。縣財政將安排專項資金,重點扶持三江家禽、銀木塘棉業、四通生豬、薛大姐養牛、國欽棉業、濟慶農牧、風雨山油茶、芙蓉漁業等一批具有旗艦示範作用的合作社發展壯大。

二是要不斷規範運作模式 。以部、省、市示範性合作社建設為契機,全面制訂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標準與考評細則,確保年內 75% 的專業合作社達到 “ 五有 ” 要求, 50% 的合作社按 “ 五統一 ” 模式進行運作。

三是要努力拓展服務領域 。鼓勵各專業合作社不斷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拓展新市場,拉長產業鏈。積極探索創辦土地合作社、金融合作社、產品合作社、產權合作社等非生產性合作社,促進城鄉資源要素互動,吸引更多城市資本投入農村;年內重點抓好四通生豬合作社擔保融資試點和銀木塘棉花專業合作社資金互助試點。

四是要重點發展現代物流 。繼續實施以供銷社為平臺的 “ 新網工程 ” 和 “ 萬村千鄉 ” 農家店工程,建立農村日用消費品和農業生產資料集中配送和連鎖經營新機制,力爭 50% 的村實施連鎖配送。 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社和農產品流通協會的作用,不斷壯大農村經濟人隊伍,年內新發展農產品流通專業合作社 20 家,培育 100 名農產品營銷經濟人,並通過爭取專案支援,新建 2 個農產品保險庫,新增一批保鮮運輸車,實現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以現代資訊網路為平臺,積極推進網路營銷和遠端快遞等新型物流方式。

4. 以農業引項爭資為突破口,整體提高新村建設水平。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關於新形勢下解決“ 三農 ” 問題、構建全面小康的重大戰略部署。今年中央一號檔案明確提出: “ 各級財政對水利投入的總量和增量要有明顯提高。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財政專項水利資金。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 10 %用於農田水利建設。 ” “ 多渠道籌集資金,力爭今後 10 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 20xx年高出一倍。 ” 其中,僅按照目前全國每年土地出讓金收益算, 10% 就是 700 億元左右; 20xx年我國水利投資是 20xx 億元,高出一倍就是 4000 億元,未來 10 年的水利投資將達到 4 萬億元,這還不包括其他配套資金、政策外資金。各級黨委政府和水利部門要認真研究檔案精神,立足優勢專案,針對薄弱環節,從政策裡面找專案、爭資金。要通過大力爭取專案資金,科學打捆專案資金,充分發揮好專案資金 “ 四兩撥千斤 ” 的槓桿作用,力爭年內籌集 4 億元以上的資金用於新農村各項建設。

一是強力推進示範片點建設。 按照 “ 鞏固、提高 ” 的總體目標,進一步推進盤塘示範片建設,年內重點發展烤煙 5000 畝、新建烤房 80 座,硬化常青至蔡家崗公路,完成鎮政府搬遷、鎮區自來水廠改擴建及其它配套設施建設工作,實現產業增收效應明顯、生產生活設施完善、鎮村面貌徹底改觀的目標。按照新農村建設示範村、農村基層黨建和農村扶貧開發 “ 多點合一 ” 原則,重點建立好 90 個市、縣兩級示範村。各涉農專案要儘量向點村傾斜,爭取建一批,成一批,鞏固一批。各鄉鎮要克服困難,下決心辦出一至兩個有特色的示範樣板。

二是全面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農村公路建設方面, 硬化通村公路 364 公里 ,完成 100 公里 農村公路連線線、斷頭路硬化工程,加快解決農村路網梗阻問題。 農村水利建設方面,完成爭資 2 億元的工作目標,重點推進 39 座小一型水庫和 40 座小二型水庫除險工程, 佘家坪、龍潭等鄉鎮 8.52 萬人的集中供水工程,黃石灌區節水改造, 5000 公里 排灌和排漬 渠道清淤維修工程,投資 800 萬元的小農水建設專案,中型泵站建設和機埠改造, 堤垸、沅水主河道及一級支流的治理,三裡溪水庫電站建設,戈爾潭的溫泉電站建設,5000 口山塘擴挖維修改造等工程建設。 農村電力方面,藉助新華公司躋身國家農村電網改造投資承載主體的契機,加快推進地方電網改革,全面解決黃石、竹園、戈爾潭等電站 “ 網中網 ” 供電問題。農村能源建設方面,完成 1800 口為民辦實事農村沼氣建設任務,大力推介沼氣 “ 一池三改 ” 及綜合利用,認真落實大型沼氣池的建設工作,進一步做好聯戶沼氣池、太陽能、省柴節煤爐灶等新能源技術的試點和推廣。

三是依規推進城鎮村莊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廣大農村基本完成了新一輪農房更新,湧現出了劉炎、蘇家堆、上高坪、朱家港、洞灣等一大批面貌整潔的村莊。但也出現了亂佔耕地建房、在幹線公路兩旁大量建房的情況,產生了只見新房、不見新村的現象。其癥結就在於缺少規劃或有規不依。各鄉鎮必須全面強化規劃意識,以中心村莊、中心集鎮為基礎,做好中心城鎮和村莊建設規劃調整,鄉村建設特別是農民建房要嚴格按規劃選址,按程式審批。要統籌推進各項公共設施建設,合理搞好宜居小區建設,引導農民新建房屋儘量向宜居小區集中,逐步實現農民向市民、村組向社群、田園向公園的變遷。

四是大力推進農村環境建設。 要切實加強環境衛生整治,在全面推進 “ 三清五改 ” 、確保鄉鎮集鎮和中心村衛生整潔的基礎上,逐步推行農村垃圾戶集、村收、鄉運的做法,把城市的垃圾處理體系和設施向農村延伸。要大力整治養殖業汙染,全面啟動規模養殖場佈局調整,新建欄舍要堅決杜絕在控制區建設,已動工的要馬上停建,已建成的要逐步搬遷。大力推進畜禽糞便綜合利用,啟動生物有機肥補貼試點工作。要嚴格農業投入品管理,建立和完善農藥經營許可、生產企業准入和高毒高殘留農藥購買實名登記制度。 大力推進獸藥經營 GSP 建設,辦好獸藥經營 GSP 示範店,確保養殖投入品使用安全。

5. 以健全體制機制為突破口,激發 “ 三農 ” 工作活力。 牢牢把握城鄉改革聯動這個關鍵,加快建立有利於農村內部活力煥發、外部環境優化、發展要素聚集的體制機制 。

一是不斷強化基層基礎 。要大力推進並村工作。以 4 個鄉鎮為試點,迅速總結工作經驗,科學完善推進方案,儘早啟動大面並村。要切實建強基層隊伍。結合並村工作和村支換屆,選拔一批工作能力強、思想素質高的優秀人才進入村支兩委班子。要提高運轉保障水平。不斷加大轉移支付和財政支援力度,大幅提高鄉村保障標準,改善鄉村幹部待遇。要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突出教育管理、民主決策、財務管理、村務公開、村民自治和審計監督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建立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努力形成立體化、系統化的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體制。

二是認真落實惠農政策。 切實加強農民負擔監管,始終保持農民負擔監管高壓態勢。年內,重點解決向村級組織收費和委託村級組織向農民收費的問題。要按照 “ 事前審批、事中審查、事後審計 ” 的原則,嚴格規範 “ 一事一議 ” 籌資籌勞程式。凡未經縣減負辦審批的議事專案,一律不得列入財政獎補範圍。要認真落實惠農政策,完善惠農補貼發放方式,除災情補助、緊急事件救助和節假日慰問等臨時性補貼外,其它經常性、固定性補貼要納入 “ 一卡通 ” 發放。要嚴格落實移民安置與後扶政策,鞏固漁民解困成果,積極推進農村扶貧開發,保證弱勢群體利益。

三是全力抓好農業 “ 三防 ” 。 要認真抓好防汛備汛。對水庫、堤垸、排漬機埠等水利工程,要儘快組織排查,徹底澄清災情隱患,做到早發現、早處理,切實掌握工程除險的主動權;要科學制定防汛預案,儲足備齊防汛物質,超前搞好雨情、水情彙集預報,確保防汛工作萬無一失;要加快推進山洪地質災害預警系統建設,力 爭 5 月 1 日前 建成受益。要認真抓好動植物防疫。 嚴格按照 “ 政府保密度,部門保質量 ” 的要求,層層落實責任,分解任務,加強防疫管理,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監管體制,嚴格開展動物疫情監測和免疫抗體抽檢,有效防控重大動物疫情。要結合專案實施,認真推進農業血防工作。要採取點噴誘殺和掛瓶誘殺相結合的辦法,認真搞好柑桔大實蠅防控。 要切實抓好森林防火。進一步強化森林防火鄉鎮長負責制,全面落實 “ 預防為主、積極消滅 ” 的森林防火方針,加大防火宣傳力度,增強全民防火意識,加強重點時間、重點部位的野外用火管理,增強快速反應與撲救能力,力爭全年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 1% 以內,不發生重大、特大森林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

四是加快啟用產權改革。 要切實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通過成立縣、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辦公室和村級土地流轉服務站,加快土地流轉有形市場的建立。要以劉炎村為重點,創新農村土地經營流轉方式,積極探索完善農村土地流轉新機制,確保土地資源合理有效配置。要不斷強化縣級林權管理服務中心職能,在資源挖潛、平臺搭建、服務環境等方面研究出臺更多優惠政策,引導林業資源向國有大型企業開放,向房地產商開放,向熱心創業者開放,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工商資本、外來資本投入林業開發,力爭年內引入社會資本 2 億元以上。

五是切實加強生態保護。 要切實加強水源保護。以禁投限養為重點, 進一步完善農村水源保護長效機制,鞏固和擴大水庫禁投成果,提高全社會的水保意識,確保農村飲用水安全。今年,全縣 321 座大小水庫全部納入水源保護範圍,所有水庫必須全面終止養殖承包合同,確保全部消滅 V 類以下水質。其中大中型水庫 Ⅲ類水質要達 95% 以上,小(一)型水庫 Ⅲ 類水質要達 90% 以上,小(二)型水庫 Ⅲ 類水質要達 85%以上。 繼續推進以造林育林、資源管護和林業綜合執法為主要內容的生態林業建設,不斷夯實林業資源基礎,努力擴大森林覆蓋。年內完成退耕還林工程 4000 畝、封山育林 6000 畝、中幼林撫育 5 萬畝,力爭森林覆蓋率提高 1 個百分點以上。

六是認真推進水利普查。 國務院部署展開的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其主要目的是謀劃水利長遠發展規劃,科學制定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推進水資源合理作用和高效配置,增強水利公共服務能力,提高全社會水患意識和水資源節約保護意識。各鄉鎮要迅速組建由分管領導負責,有 3-5 名專幹的領導小組和具體工作班子,並安排一定的工作經費。要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嚴格按照全國統一的時間安排,嚴格控制關鍵環節和時間節點,確保年內全面完成清查登記、臺帳建設和現場調查等基礎性工作。

三、加強組織領導,務求工作實效

做好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機遇與挑戰並存,希望與壓力同在,迫切要求我們不斷加強工作領導,創新工作機制,提高工作水平。

1. 要切實加強工作領導 。全縣各級各部門要把解決好 “ 三農 ” 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 “ 重中之重 ”, 切實擔負起領導農業農村發展的責任,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財力投入上動真格,在落實任務、強化指導、加強督導上下功夫。黨政一把手要親自掛帥,親自主抓,其他鄉鎮幹部要把工作重點和主要精力擺在農村工作上,確保力度不削減、工作不放鬆、發展不減速。縣直各部門要把思想認識統一到縣委部署上來,把工作措施落實到農業農村上來,認真履行職責,共同推動發展;特別是點村工作,各單位主要領導必須親自過問、親自排程,真正為點村發展出實力、辦實事。此外,對糧食高產建立、水利冬修、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等重大工程建設專案,縣裡還將建立一名縣級領導掛帥、一個科局負責、一套班子專抓的領導班子負責統籌推進,相關鄉鎮也要成立相應班子,具體抓好抓實。

2. 要努力形成工作合力 。各級各部門要相互配合,對農村工作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支援,對農業發展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傾斜,對農民群眾給予更多的關愛和理解。農口各單位要立足 “ 多為農村辦實事、多為農民解難題、多為發展作貢獻 ” 的要求,全力以赴抓好本職工作。新聞宣傳部門要廣泛宣傳黨的農村政策,宣傳農業農村工作中湧現出的好經驗好典型,營造支援 “ 三農 ” 發展的良好氛圍。財政、工商、稅務、交通、建設、國土、金融等部門,要落實優惠扶持政策,加大農村投入,搞好支農服務。文化、教育、衛生等部門要支援農村社會事業,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公安、司法等部門要做好農村治安工作,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其他部門要積極協調配合,齊抓共管,整體推進 “ 三農 ” 工作。

3. 要不斷強化工作排程 。縣裡將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把農業農村工作成效作為檢驗各級各部門領導班子和幹部工作績效的重要依據,獎勤罰懶,獎優罰劣,彰顯講實績、重實幹的工作導向。今年,省內已明確提出將糧食生產納入目標管理考核範圍,實行一票否決和末位淘汰,各鄉鎮要引起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深入抓好落實。對常桃線城鄉統籌示範帶建設、水利生產等重大工作、重點專案、重要環節,要明確建設內容、完成時限、責任人員,實行銷號式排程,確保每一項工作按時推進到位,每一項任務按質圓滿完成。

同志們,打好 “ ” 時期農業農村工作第一仗,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各級各部門一定要緊跟縣委、縣政府關於農村工作的總體部署,振奮精神,堅定信心,搶抓機遇,紮實工作,勝利完成既定的各項工作任務,為建設現代桃源、幸福家園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在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3

這一年來,我們確實花了蠻多精力,也花了蠻多錢,栽了不少的樹。昨天,我看了劉建同志的情況通報,給我也有很大的啟發。我覺得這一年乃至近兩年來,全市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有三個“前所未有”,第一個“前所未有”是兩年造林150多萬畝,這是前所未有的。前年是90多萬畝,去年到現在是57萬畝,加起來150多萬畝,這個確實是不容易、不簡單,在歷史上也是沒有過的。第二個“前所未有”是一年投入17個多億。我們統計了一下,去冬到現在的一年時間裡,各級財政、各級部門、社會各方面一起投資到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上達到了17個多億,這麼短的時間,這麼大的投資強度,在歷史上是沒有過的,從我們其他各條線的工作上來看,除了城市建設,就單項工作而言,這是投入最大的,也是前所未有的。第三個“前所未有”是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的造林植樹成活率達到90%,有兩個縣達到了95%以上,這個也是前所未有,這麼大範圍的植樹造林,成活率能夠這麼高,尤其是在今年罕見的洪澇災害情況下,經過省林業廳的考核組的考評,我們的造林植樹成活率達90%,這個是非常不容易的。

全市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還有“兩個滿意”。第一個滿意是省委、省政府和省林業廳滿意。省委、省政府和省林業廳給我們評上了全省的綜合先進,這就是最好的說明,說明省委、省政府和省林業廳滿意。第二個滿意是人民群眾滿意。我們栽這麼多的樹,租這麼多的田地,來搞“一大四小”工程建設,沒有出現投訴的,沒有出現上訪的,更沒有出現鬧事阻工的,說明什麼,說明群眾是滿意的,說明我們各級黨委政府尤其是我們今天鄉鎮來的同志,你們工作是認真的,是負責的,是紮實的,是細緻的,我們做工作就是要達到這個目的—“上級組織滿意,人民群眾滿意”,而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這項工作就達到了這個目的。

同時,有三個情況需要大家保持清醒的頭腦。因為今天是動員會,“一大四小”工程是要連續幹5年,那麼還有“三個情況”提醒大家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第一、各地你追我趕的態勢,不甘落戶的態勢,需要我們保持清醒頭腦。現在各個市對一大四小工程都是高度重視,各地這種你追我趕、不甘落後的態勢,我們一定要有清醒的頭腦,雖然我們是先進,如果我們不繼續努力,不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不在來年再下大的工夫,我們很可能就要掉隊,很可能就要落伍,很可能就要落後,先進很可能就被別人搶過去。這是一個要保持清醒頭腦。第二、既要看到有增加的因素,也要看到有減少的因素,這個提醒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不要看到我們一年植樹造林達到57萬畝,栽了20xx多萬棵樹下去了,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隨著重點工程的建設,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的建設,隨著我們城鎮化的推進,我們一邊在栽樹,也有的人一邊在砍樹,有增加林地面積的因素,也要看到有減少林地面積的因素。這提醒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只看到增加的,沒有看到減少的,只算增加的帳,不算減少的帳。昨天,我跟劉建同志探討了一下,我說我們每年森林覆蓋率增加一個百分點,就23000平方公里的面積來講,我們一年植樹需要多少,他算了一個比較準確的數字,每年需要造林34.18萬畝,才能增加森林覆蓋率一個百分點的目的。但是如果我們只造34.18萬畝還達不到增加這個目的,因為有減少的因素在裡面,所以必須在50萬畝左右,才能保證淨增34.18萬畝這樣一個目的,也就是才能保證我們每年淨增一個百分點的森林覆蓋率。第三、隨著植樹造林數量越來越大,面積越來越大,管理的難度也越來越大,需要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以上是我要說的第一點意見,就是“面對成績不自滿,不到最後不言勝”,有五年時間,要看誰笑到最後。

一、咬定目標不轉向,突出重點不動搖。

我們要達到一個什麼目的,全市要達到一個什麼目標,我看就是實現“五保”目標。第一,保面積。保面積就是要保證新的年度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面積45萬畝以上。省林業廳下達給我們40萬畝,我們自我加壓,力爭要搞到45萬畝以上。第二,保成活率。我們不但要把樹栽下去,還要負責把它搞活來。保成活率就是要保證新的年度及過去年度栽的樹成活率都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第三,保投入。在新的年度,我們仍然要整合各方面的資金,投入10個億以上,用於“一大四小”工程建設。請有關方面要認真把這個帳算清楚,沒有投入,來年“一大四小”實現“五保”目標就是一句空話。第四,保覆蓋率。保覆蓋率就是確保一年增加一個百分點。昨天,我跟劉建同志探討了一下,現在省裡還沒有公佈,但據我們自己調查的情況是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61.7%,20xx年全市森林覆蓋率是57%,這個6年的時間我們增加了4個多百分點。從現在開始,要力爭一年增加一個百分點以上。第五,保全省先進。繼續保持全省先進這個目標,要下定決心,破釜沉舟,不拿先進,誓不罷休,要有這樣的勇氣和決心。突出重點不動搖就是要突出“五個重點”。第一是通道綠化,第二是工業園區的綠化,第三是城鎮的綠化,第四是村莊綠化,第五是山上的綠化。要堅持這“五個重點”不動搖,按照這“五個重點”來研究部署新的年度全市“一大四小”工程建設,按照這“五個重點”來擺開戰場,加大投入,加強管理。

二、狠抓落實不鬆勁,齊心協力不分神。

1、要“四路”並進,“四級”聯動。“四路”並進就是高速公路、國省道、縣鄉路、鐵路四種路要全面開發。這幾條主要通道,也是充分展示我們形象、形象的“視窗”,所以通道綠化是我們重點,就是要“四路並進”。“四區”聯動就是城區、園區,湖區、景區聯動“四區”聯動,根據各自不同特點,不同的地理條件,因地制宜,抓好“一大四小”工程建設。

2、要“四化”並舉,“四率”同求。“四化”並舉就是要做到科學化規劃,專業化施工,多元化投入,精細化管理。我們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不能亂來,要做到規劃為先把規劃搞好,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好,才能做出精品工程,想到哪裡做到哪裡肯定做不出精品工程。“四率”同求,就是成活率、綠化率、覆蓋率、造林效率“四率”同求。漢平同志的材料裡講我們中心城區的綠化率要達到45%以上,縣城要達到35%以上,我完全贊成。成活率我前面說了,一定要達到90%以上。森林覆蓋率要用2-3年的時間,超過全省的平均數。

3、要“四方”聯手,“四級”聯動。我們以上講的這些目標和這幾個重點的落實,需要方面方面給予密切配合,但更主要的是以下四個部門要密切配合,林業、交通、城建、財政部門要聯起手來,形成合力,齊抓共管,和市委、市政府保持一致,按照既定目標,各施其職、各盡其責、恪盡職守,做好各自的工作。“四級”聯動就是市、縣、鄉、村四級聯動,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不出現斷層,斷檔,不出現梗阻。

4、要“四導”並行,“四季”堅持。“四導”並行就是靠前領導、加強督導、技術指導、輿論引導要同步進行。靠前領導就是我們當領導的不能僅僅停留在開會佈置工作上,一定要靠前指揮、靠前檢查和靠前指導。要深入到山頭、深入到工地、深入到一線,去檢查督促“一大四小”工程。各級黨委政府的督察部門、各有關職能部門要加強督導,發現問題,必須整改。有關專業技術部門要加強對“一大四小”工程的指導,特別是在今冬明春植樹造林的關鍵時期、關鍵季節,要把這些技術力量整合起來,擺在一線,擺在工地,指導群眾抓好“一大四小”工程建設。所謂輿論引導就是新聞媒體要加大對“一大四小”工程建設的宣傳報導,要形成抓“一大四小”工程建設的濃厚氛圍。這個輿論引導非常重要,我前面講,為什麼栽了那麼多的樹,沒有鬧事,沒有上訪,沒有阻工的,說明我們的宣傳造勢、輿論引導做的是好的。那麼,新的年度裡,我們的輿論宣傳還要跟進,還要跟上,還要仍然在全市上下形成濃厚的輿論氛圍,把勢要造起來。所謂“四季”堅持,就是“一大四小”工程建設關鍵的季節要重點抓,一年四季要常抓不懈。我們城區栽樹,有些樹是沒有季節可分的。尤其是在管理上,我們要做到一年四季不放手,不鬆手,使冬季、春季栽下去的樹,四季都有人去管,而且根據不同的季節,讓我們栽下的樹,度過春夏秋冬。

總之一句話,希望我們全市上下同心同德、振奮精神、堅定信心、共同努力,把來年的“一大四小”工程建設搞好,爭取再當先進,爭取三連冠。

在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4

同志們:

今天我們召開全縣森林防火緊急視訊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通報全縣近期森林防火工作情況,分析當前形勢,安排部署下一階段工作。剛才,縣政府辦副主任同志宣讀了《市森林防火指揮部關於切實做好當前森林防火工作的緊急通知》,縣林業局局長同志安排部署了下一階段森林防火工作,我認為分析得很到位,佈置也很具體,希望各級各有關部門對照各自存在的問題,認真加以整改,並按照要求抓緊落實。下面,我再強調三方面的問題。

一、認清形勢,增強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緊迫感

抓好森林防火工作,是保證森林資源安全、建設生態文明的基礎。當前,由於氣溫急劇回升,大風天氣增多,農耕生產活動頻繁,林草區作業生產人員急增,野外用火量和火險隱患增大,火險等級在迅速提高,我縣已經進入春季森林防火工作的特險期。但由於多年來我縣沒有發生過大的森林火災,各級各部門在抓森林防火工作上存在鬆懈情緒和僥倖心理。各鎮(中心)各有關部門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切實增強森林防火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嚴格落實屬地管理,將各項工作逐項落到實處;要堅持黨政領導親自抓、親自安排,堅決克服麻痺思想和僥倖心理,做到防患於未然,確保全縣林草資源安全和社會穩定。

二、周密部署,切實把森林防火措施落到實處

面對嚴峻的防火形勢和艱鉅的防火任務,各鎮(中心)、各有關部門一定按照全縣統一安排,未雨綢繆,抓早動快,牢固樹立以防為主、以人為本的觀念,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動權,全力打好森林防火攻堅戰。

(一)採取有效措施,堅決管住野外火源。各鎮(中心)各相關部門要按照《縣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戒嚴令》的規定,嚴禁一切未經批准的野外用火。對戒嚴區內用火者要給予嚴肅處罰,對野外用火導致森林火災、釀成嚴重後果的,依法從嚴從快處理,堅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要對重點林區、重點部位要實行不間斷巡查巡護,及時發現和處理野外用火行為,對火源管理制度執行不嚴格,野外火源管理不到位的地方,要嚴格按照有關規章制度追究當地行政領導責任。

(二)突出重點領域,排查火災安全隱患。要抓緊開展春季森林防火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及時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重大惡性火災事故的發生;要強黑松林等重點區域和工程造林、道路綠化、農田林網等生態治理區的防火工作,加強進山巡查,及早清理林下可燃物,加強巡查和監管力度,進一步鞏固造林綠化成果,保護好旅遊文化資源。

(三)完善應急預案,規範撲火指揮程式。要從實際出發,修訂、完善和落實撲火預案,明確領導責任,規範執行程式,落實各項措施,使撲火預案具極強的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一旦發生火災,能夠按照撲火預案進行科學的撲救。要以“打早、打小、打了”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及時撤離疏散受火災威脅的群眾,原則上夜間不撲火、不滅火,不用群眾打,嚴禁組織老、弱、病、慘、孕、幼和為經過撲火訓練的幹部群眾參加撲火,避免發生人員傷亡。

(四)加強隊伍建設,提高防火應變能力。切實做到組織領導、思想認識、隊伍建設和裝備物資落實“四到位”,特別是要按標準補充配足森林防火急需物資;要對各類撲火隊伍進行安全教育和科學指揮、安全撲火知識、撲火戰術、安全自救等方面的崗前業務培訓,提高隊員的防撲火技戰術能力和體能,確保一旦發生火情,能夠集中優勢兵力,第一時間進行補救,迅速將森林火災消滅在初發階段。

(五)加強配合協作,全力做好防火工作。各級各部門要不斷拓寬森林防火的資金投入渠道,切實抓好森林防火指揮體系、防火監測預報體系、森林火災撲救體系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縣氣象部門要及時提供有關森林火險天氣預測預報,實現防火資訊共享;縣農業、住建部門要落實巡查制度,嚴禁農業生產和建設施工野外用火;縣宣傳、新聞部門要及時對林業公安機關處理的案件進行電視曝光;縣教育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中國小生森林防火的宣傳和教育;縣林業、公安部門要嚴格執法,對發生的林火案件要及時查處,做到發生一案,查辦一案,教育一片。其它職能部門和單位都要在職責範圍內,積極為森林防火工作做好服務,努力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鎮與鎮、村與村之間要建立護林聯防制度,做到聯防聯治、不留死角,共同做好防火工作。

三、加強領導,確保森林防火工作萬無一失

各鎮(中心)要把森林防火工作作為當前安全生產的中心工作列入議事日程,主要領導要親自排程,分管領導要靠上抓;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要各司其職,密切協作,確保全縣森林防火工作萬無一失。

一是落實防火責任。要把森林防火責任制落實到山頭、地頭、人頭,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護,責有人擔。要抓好森林防火行政領導負責制、領導包片責任制、目標管理責任制以及區域聯防、村民聯防等防火責任制的落實。領導班子成員要蹲點坐前指揮,嚴格督促檢查,幫助解決實際問題;一旦發生森林火災,深入防火第一線,掌握火險動態,指揮開展撲火工作。

二是嚴格值班制度。要嚴格執行領導帶班、24小時值班制度,值班電話始終保持暢通;要對防火值班情況進行抽查,防止出現脫崗、漏崗。一旦發現火情要及時準確、實事求是地上報,對不及時、不準確上報或虛報瞞報森林火情,工作不力的,將通報批評,對貽誤戰機造成嚴重後果的,將依法依紀追究有關人員和主管領導的責任。

三是加強監督檢查。縣森林防火指揮部要組織各成員單位,到火災易發區、高火險區和重點區域督促檢查防火工作。重點檢查防火宣傳教育和野外火源管理措施落實情況,防火值班情況,撲火交通、通訊工具和撲火機具維護保養及儲備情況,森林火災案件查處結案情況,發現問題,限期整改。

同志們,森林防火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我們一定要按照中省市和縣委、縣政府的要求,結合這次會議的部署,同心協力,狠抓落實,全力以赴,堅決打好今年森林防火攻堅戰,為我縣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做出積極的貢獻。

在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5

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上午好。我發言的題目是《轉方式調結構抓改革促增收推動全縣現代農業建設邁上新臺階》。去年以來,縣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直部門的大力支援下,全面實施“農業龍頭帶動”戰略,堅持穩中奮進、改革創新,在農民增收上重點突破,在現代農業上創造特色,在強農富民上持續發展,積極打造農業發展的“特色”。

一、展現新作為,在現代農業發展上取得新成就

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蔬菜生產穩步提高。充分利用“碧水、藍天、淨土”這一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蔬菜產業。林業發展取得新突破。以金絲柳種植、牡丹核桃間作為重點,進一步優化林業種植結構和佈局,全縣春季造林面積達到3.8萬畝。水產養殖業勢頭良好。千畝休閒漁業觀光基地、“黃河鯉魚”良種繁育基地、現代農業發展資金優質魚產業專案有序建設。

農業產業化規模不斷擴大。全縣規模以上龍頭企業達到81家,其中省級3家;大力實施農業“品牌戰略”,全縣“三品”認證個數達到88個,擁有國家級地理標誌認證3個,1個國家地理商標。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54家,達755家;新增農村土地流轉面積3.81萬畝,達到8.28萬畝;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面積31.95萬畝;大田託管服務面積達到13萬畝;發展家庭農場39個。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增強。打好農田水利建設三年會戰,投資540萬元,完成8條縣級排澇河道的清淤治理,長56公里,動土90.3萬方;投資121萬元,完成107條鄉村田間溝渠應急排澇工程,長97公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進展順利,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專案通過省級驗收,黃河防洪工程有序推進,扶貧開發成效顯著。

二、搶抓新機遇,在發展特色農業上開闢新途徑

開展高產建立,促進糧食增產。20xx年我縣糧食總產實現了“十一連增”,糧食總產首次突破10億斤,達到10.21億斤。全縣共設立糧食高產建立示範方15個,面積近38萬畝。其中,在全市率先實施省級糧食高產建立十萬畝示範方1個、三萬畝示範方1個;實施國家級小麥萬畝示範方5個、玉米萬畝示範方4個。經省級驗收,小麥十萬畝示範片平均畝產593.7公斤,最高畝產達789.7公斤;玉米十萬畝示範片平均畝產617.13公斤,最高畝產達905公斤。

立足優勢產業,發展特色農業。我縣獨闢蹊徑、深度融合、高點定位,確立了“2261”的現代農業發展藍圖,努力打造油用牡丹和阿膠產業兩個千億產業,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一是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打造千億牡丹產業。我縣森林覆蓋率達48%,為此,我們用5年的時間探索出了以林下油用牡丹種植為主的立體種養、迴圈經濟新模式。20xx年7月,全國油用牡丹產業發展座談會在我縣召開,被授予“中國油用牡丹之鄉”,全縣油用牡丹種植面積達到9.6萬畝,“黃河艾山萬畝牡丹園”成為全國單體面積最大的牡丹種植示範園。為擴大牡丹的種植基礎,我們積極組建油用牡丹產業專業合作社,目前,已經帶動起了100多戶牡丹種植戶,全縣500畝以上牡丹種植基地達到7處。隨著油用牡丹面積的不斷擴大,目前全縣已有十餘家公司做起了油用牡丹的前期資源培育和相關係列產品的研發,牡丹籽油、牡丹花蕊茶、牡丹花粉等產品遠銷韓國、日本、迪拜等國家和地區。二是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打造千億阿膠產業。20xx年以來,我縣圍繞打造中國黑毛驢產業第一縣這一目標,全力培植黑毛驢特色養殖、活體開發、屠宰加工、生物製藥等全產業鏈,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實現了企業、農民、政府的共贏。20xx年7月份“黑毛驢”獲得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世界唯一以驢文化為主題的單體博物館——毛驢文化博物館正在建設。國內唯一的黑毛驢種質繁育中心——牧業有限公司國家黑毛驢繁殖基地正在擴建。為打造原料基地優勢,我們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重點破解了“地從哪裡來、錢從哪裡來、驢舍怎麼建、驢從哪裡來、肉驢怎麼養、驢到哪裡去、手續怎麼辦”七大難題。20xx年底,我縣新發展規模化養驢專業合作社40個,實現養殖肉驢2萬頭。

鞏固品牌提升,打造地方特色。我縣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優質水資源,做大沿黃優勢,大力發展現代漁業示範建設專案。20xx年,我縣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黃河鯉魚之鄉”,是唯一獲此殊榮的沿黃縣,為好好把握這一產業發展優勢,20xx年到20xx年,我縣計劃投資50億元建設2萬畝沿黃漁業區,3萬畝生態飼草和果蔬,逐步實現年生產加工無公害“黃河鯉魚”500萬公斤,其他魚類100萬公斤,無公害果蔬300萬公斤的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目標,打造服務京津地區市場的有機生態、特色農產品供應基地。在完善“一帶、三業、七大支撐體系”發展規劃下,我縣“黃河鯉魚苗種繁育供應基地”、“黃河鯉魚健康養殖標準化示範基地”和“黃河鯉魚文化休閒觀光基地”初具規模,形成了以優質黃河鯉魚為核心的集原種保護、繁育、養殖、科研、流通、餐飲、休閒及文化為一體的產業體系。

三、適應新常態,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尋求新突破

解決好“三農”這個重中之重,緊緊圍繞“2261”發展規劃,加快走出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穩定糧食產量,提高綜合生產能力。深入開展糧食高產建立,建設糧食高產示範田15萬畝,糧食總產保持5.9億公斤以上,做好國家級5個小麥萬畝示範方、4個玉米萬畝示範方和省級1個3萬畝示範方和1個萬畝示範方的高產建立示範建設工作。

發展特色產業,加快農業結構調整。一是圍繞兩個千億產業,發展特色農業。圍繞千億牡丹產業,加快牡丹系列產品的研發加工,延伸產業鏈條,新增油用牡丹種植面積2萬畝;圍繞千億阿膠產業,做好黑毛驢的養殖、繁育、屠宰深加工及品牌建設,發展規模養殖6萬頭,預計到20xx年全縣實現毛驢存欄20萬頭。二是建設兩條示範帶,發展精緻農業。建設具有特色的濟聊一級公路沿線精緻農業示範帶和百里黃河、百里牡丹精緻示範帶。三是打造六大精緻園,發展休閒農業。打造艾山萬畝牡丹精緻園、萬頭毛驢養殖精緻園、姜樓司崗蔬菜種植精緻園、高集名優果品精緻園、繡青漁業水產養殖精緻園、大橋生態農業觀光精緻園六個農業精緻園。四是培育100個示範基地,發展規模農業。依託我縣林業、畜牧、蔬菜、水產等優勢,引領現代農業快速發展,提升全縣農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水平。

創新農業經營體系,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大扶持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新增龍頭企業9家,其中省級1家、市級2家、縣級6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50家、縣級以上示範社10家。大田作物託管服務面積達到16萬畝,新組建為農服務中心2處。抓好農村綜合產權交易平臺建設,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在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6

去年11月30日,正其常務副市長在潼南主持召開了全市蔬菜基地建設專題會,把璧山確定為保障主城區“菜籃子”供應的“四大基地”之一。在那次會上,我代表璧山發言時,當著正其常務副市長的面“斗膽”作了表態。“大話”既然說出了口,就收不回來了。今天是新年上班的第一天,來專題調研發展蔬菜,既是研究璧山如何為主城區作貢獻的問題,也是為了更好地完成正其常務副市長交辦的任務。明文同志原本也要參加今天的調研,但因為臨時有其它會議,所以委託我來安排一些事情。結合調研過程中看到的情況和剛才大家談到的觀點,我講幾點意見。

一、關於工作目標

我們幹任何事情,都要首先明確目標,如果盲目去幹,只怕很難有所成效。我的想法是,通過3年的努力,把璧北蔬菜基地真正發展到10萬畝,建設成為全市“城鄉統籌的標杆,新農村建設的典範”。

三峽庫區的蓄水和重慶二環以內的城市化,讓重慶的老蔬菜基地面臨嚴重“縮水”,這就給我們璧北帶來了商機。說到這裡,希望大家轉變一個觀點,以後不要再講“璧山蔬菜”,要講就講“璧北蔬菜”。因為璧山已經同大學城、西永微電園和沙坪壩連成了一片,正處於城市化程序高速推進階段,如果再提“璧山蔬菜”的概念就可能引起外界誤會。很多市領導也許會有所反感,認為璧山城市化的推進會造成對蔬菜產業投入的浪費。事實上,他們的這種擔心並不是沒有依據,當年全市佈局蔬菜基地的時候,很多點選在了二環以內,誰也沒有料到城市擴張如此迅速,有些蔬菜基地後來就逐漸消失了。近一、兩年來,全國各大城市蔬菜供求矛盾突出,好在正其常務副市長提前運籌謀劃,才保障了重慶的蔬菜供應。前不久,有媒體公佈了全國36個城市蔬菜批發價格漲幅排名,重慶位列33位,情況還比較樂觀。

有的同志可能認為搞農業沒有城市開發“帶勁”,城市建設既有形象,又有為財政“造血”的功能,但如果真正把農業搞好了,可能比城市更有震撼力。今後有中央領導來重慶視察,說要看一看農業農村工作,市裡首先選點就到璧山來看璧北蔬菜基地。所以要集中優勢兵力幹這個事情,下定決心,一不做二不休,以三年為目標期限,將璧北蔬菜基地打造成為全市“統籌城鄉的標杆,新農村建設的典範”。

二、關於資金籌措

在不久前召開的縣委十二屆十一次全委會上,明文同志代表縣委常委會所作的報告中指出,要在“”時期縮小城鄉差距。如何縮小差距,當然不能“削足適履”,曾經在農口十多年的工作經歷和這次到中國臺灣招商看到中國臺灣農業發展的情況,讓我感到投入不足才是農業的最大問題。

璧北蔬菜基地建設首先要解決的也是投入問題,我的想法是三年政府投入5億元,帶動民間投資3億元,總共投入8億元。我給大家算筆賬,政府這5億元的投入來自於10個方面:一是縣農委向上爭取資金7500萬元,正其常務副市長在全市蔬菜建設專題會上表態,市裡每年安排1億元專項支援璧山等四個重點蔬菜基地建設,市政府辦公廳還以《專題會議紀要》([20xx]252期)的形式作了明確,璧山最起碼應該拿到一個“平均數”,一年2500萬元,三年就是7500萬元。我就這個問題專門給夏祖相(市農委主任)打了電話,後來在市裡開會的時候碰到朱憲生(市水利局局長)和商奎(市財政局副局長,分管農業處)也提到這個事,他們都表示願意支援璧山。二是爭取農業綜合開發資金,一年1000萬元,三年就是3000萬元,這還不是全縣的概念,僅僅是璧北蔬菜基地專案。三是國土房管局包裝土地整理專案爭取7500萬元,在全市蔬菜基地建設專題會上,市國土房管局在發言時也作了表態,每年拿出不少於1億元支援璧山等四個區縣蔬菜基地建設,就按1億元算,平均一年有2500萬元,三年就是7500萬元。同樣的,這7500萬元只能用於璧北蔬菜基地,全縣的其他土地整理專案資金另外再爭取。四是水務局要多想辦法,通過包裝小農水和噴灌等基礎設施專案來爭取資金,一年3000萬元,三年就是9000萬元,我估計肯定能爭取到超1億元以上。五是縣林業局包裝專案到市裡面爭取補助,一年1000萬元,三年3000萬元。六是爭取交通建設補助,一年3000萬元,三年9000萬元。去年,縣委、縣政府確定了三年20億元的交通建設投入計劃,資金籌措渠道已經明確,前幾天陳孝來(市交委副主任)對這個問題也是“點了頭”的,相信璧北蔬菜基地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到市裡爭取補助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七是城鄉建委爭取農村危舊房改造補助資金1800萬元,一年改20xx棟農村房屋,每棟爭取補助3000元,三年就有1800萬元。八是科委爭取農業科技補助資金,一年爭取200多萬元,三年拿回來700萬元,這個標準定得很低,應該沒有問題。九是到北京去爭取專案資金,以前我在農口工作的時候結識了農業部、科技部的一幫朋友,知道他們手裡面的專案資金很多,這次要包裝一些專案爭取三年拿回4000萬元。十是加大農發資金補助力度,每年專項安排1500萬元用於璧北蔬菜基地建設,3年就是4500萬元。把上面的專案加起來有5億元的投入,再帶動3億元社會投入,8億元應該能把璧北蔬菜基地做出一點樣子。

三、關於建設內容

蔬菜基地建設的內容很多,涉及土地平整、環境整治、蔬菜種植、道路景觀、人行便道、庭院風貌、垃圾清運、會車道建設、設施農業等等,我看要重點抓好六件事。

一是土地平整。這項工作的“主力軍”是農委和國土房管局,無論是用蔬菜專項資金、農業綜合開發資金,還是土地整治資金,只有一點要求,就是整治出來的土地要像棋盤一樣規整。尤其是集中連片的地方,要建得規規矩矩,不是說抬幾塊條石砌在一起就叫土地整治,一定要通過整治發揮出土地的最大效益。

二是交通建設。主要是大路到八塘那一段,今後就不再叫“福八路”了,把路名改為“大塘路”,在今年8月底以前,把這條路改為雙車道的“SMA”瀝青路,將這項工程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有些彎道太急的地方要截彎取直,有些地方要有意識地拓寬成三車道,方便會車、停車。實際上,農村道路建成三車道是最節約、最好的,四車道在很多時候就顯得有些浪費。中國臺灣的阿里山這麼出名,去旅遊的人很多,也只是個雙車道,儘管道路彎彎曲曲,但因為路況較好也不顯得擁擠。說到這裡,希望大家以後不要再說“草油路”這個概念,因為這種說法太不專業,今後修路就用“SMA”,也就是瀝青混合材料,這種材料的路面汽車在上面跑了過後越來越黑。以前我們總是被別人“糊弄”,人家拿鋪路的底層來當面層,結果這樣的路汽車在上面跑了後越來越白。

除了“大塘路”外,還要修一條垂直於“大塘路”,延伸到璧北蔬菜基地核心區將軍村、喜觀村的道路,路幅設計為7米雙車道,仍然採用“SMA”路面。道路的要求就是“直”,最多允許設定2至3個拐點,一方面滿足大量蔬菜運輸,另一方面也可以給參觀者以非常直接的視覺震撼。至於蔬菜基地內的其它道路,農委和交通局你們自己去研究、設計,總的要求是不能修得彎彎曲曲影響形象。到蔬菜基地核心區的這條道路要在今年年底前建成,之所以比“大塘路”延遲幾個月,主要考慮涉及土地的調整。實際上問題應該不大,因為本身建設蔬菜基地的道路也不用徵地,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全符合土地法律法規。

三是產業佈局。簡單來說就是“種菜、種樹”。“種菜”,從渝遂高速公路大路下道口到璧北蔬菜基地核心區,沿“大塘路”可視範圍內全部種上蔬菜,發展成為蔬菜產業帶。我們自己說有10萬畝蔬菜基地,但是來參觀的人沒有概念,當他看到沿途全是蔬菜,就給人家統一的視覺效果,誰會去丈量有沒有10萬畝呢?當然,參觀的高潮還在將軍村那一帶,這是下車仔細看的地方,至少要確保5000畝以上,全部採用最現代的農業生產技術,要讓參觀者感到這個地方代表了重慶農業的最高水平。在種菜技術方面,要加強與西南大學和市農科院的銜接,但也不能盲從,因為從科研到實踐,有時候理念也不完全相同,有些東西不一定適合我們。在品種的選擇上,必須是地地道道的蔬菜,蓮藕、葡萄這些都不要在核心區內發展,一個品種的規模儘量大一點,不要像小孩子玩“過家家”,一個品種至少得有300—500畝。

至於“種樹”,就是在“大塘路”沿線10米範圍內全部種上大樹,做到綠樹成蔭。剛才一路走來,看到沿途很多山坡上都是光禿禿的,這點璧北幾個鎮街就遠不及璧南。我到三合鎮調研的時候,儘管他們財政很困難,但花了不少精力種了很多樹,這點足以讓我感動,就叫祿友(縣財政局局長彭祿友)想想辦法從資金上支援他們一下。有時候做工作就是這樣,辛辛苦苦幹一年也許得不到什麼回報,但可能一件事情就足以讓人感動。“種樹”由林業局負責,出錢、出技術,還包括栽種,各鎮街負責作好組織發動群眾和協調工作。所種的苗木還是要有選擇,不能是小苗,一般的樹木品種在我這裡也過不了關。做事的標準就得高一點,為什麼人家到璧山來看了都對我們豎大拇指,就是因為幹事的水準不一樣。

四是供水和噴灌。由水務局落實,這是你們職責所在,所有蔬菜基地必須確保供水,否則一旦乾旱就沒有辦法。從地形上看,璧山屬於丘陵地帶,土地整理的時候把溝渠建好,下雨時水走得很快,所以主要還是解決乾旱問題。至於璧北蔬菜基地內是不是都安裝噴灌系統要因地制宜,但核心區必須採用噴灌技術。朱憲生答應我們,說有多大面積他就給多少錢,所以水務局一定要去把錢拿回來。從蔬菜種植來說,噴灌技術確實很重要,我看到潼南的蔬菜基地都在用噴灌,璧山沒有道理不超越他們。

五是風貌改造。剛才安排資金籌措方案的時候已經說了,每年實施20xx棟農村危舊房改造,三年時間把蔬菜基地範圍內,包括“大塘路”和參觀通道沿線的農房全部改造完。今年改造的重點就是將軍村、喜觀村那一帶,按原有政策不變,建委具體下來落實。還有農村環境問題,今天一路走來看見到處都是宣傳橫幅和廣告,璧北的三個鎮街可要引起重視,下次我來再看到這些東西可就對你們不“客氣”了。有時候特殊活動需要營造氛圍,拉掛宣傳橫幅烘托氣氛我不反對,活動結束後就應該馬上拆除,可今年竟然還看到關於人口普查的橫幅,工作都結束這麼久了還掛在那裡。還有農村的白色汙染,我在縣委十二屆十一次全委會的總結講話和經濟工作會上專門講了清理農村生活垃圾的問題,我看大家並沒有引起重視。“響鼓不用重錘,明人不用指點”,既然我們提出了要求,希望大家迅速落實。“大塘路”沿線的路邊垃圾臺要全部拆掉,擺到不扎眼的背街小巷去;還有沿途拉掛、噴塗的廣告也要全部清除,做到在可視範圍內看不見廣告。政府辦公室發一個緊急通知,要求全縣各鎮街把農村環境整治一下,重點是清理生活垃圾、宣傳標語和廣告橫幅。

六是建立品牌。要從農發資金裡面拿點錢出來打造“璧北蔬菜”品牌,過去大家都喊“缺錢”,現在你們的錢可不少了,在去年的基礎上又增加1500萬元,縣財政直接支出就有4500萬元。要想真正讓“璧北蔬菜”成為一個品牌,還必須走“綠色、生態和無公害”路線,因為現在的人們越來越看重飲食健康,而大家關注最多的就是蔬菜的農藥殘留問題。有些農民,不按說明使用農藥,隨意增加用藥量,護果的功效雖然很好,但是殘留非常高。縣農委要從種植的各個環節入手加強監管,希望三年以後,人們一提到買“放心菜”、“綠色菜”就想到“璧北蔬菜”。

四、關於組織領導

這項工作由達憲同志和啟海同志負總責,我給你們當顧問,希望你們全身心地投入這項工作,開玩笑說,就是要“一根筋”地幹下去。璧山在20xx年做的幾件漂亮的事,哪一件不是“抵”著幹出來的?在鹽井河水庫改擴建工程開工儀式上,我給丁先軍(市政府副祕書長)開了個玩笑:“等我們蔬菜基地成為全市新農村建設典範之後,中央領導來才看得到,否則還不讓看呢。”丁先軍說:“道藩,你話倒是說了,小心收不回來。”我說,“說到就要做到!”我講這個,就是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農委牽頭、部門聯動打好總體戰。先要抓好規劃,比如基地怎麼佈局、道路怎麼鋪設、立面改造怎麼推進、樹子怎麼栽等等,這些可要多想辦法。農委每個月報一份材料到政府辦,政府辦對璧北蔬菜基地建設推進情況每月進行通報,讓大家看看鎮街、各部門都做了什麼,不要只報喜不報憂,否則到時候完成不了任務就不好交代了。

基地建設要大面積、高標準推進,不管核心區是5000畝或8000畝,核心區每畝的投入不能低於10000元。潼南縣按照4000元/畝的標準建蔬菜基地就已經做得很漂亮了,噴灌、給水、排水一應俱全,道路也直,車能開到農田邊。

各個鎮街主要是抓好群眾協調工作,蔬菜基地建設面臨大量的土地流轉、農田整治、沿途種樹等問題,都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老百姓有時候想法很“簡單”,你把他說服了,他就擁護你;你沒有說服他,他就不信任你,所以大家在開始乾的時候就要注意抓主要矛盾、抓關鍵。當然,做得好就是“英雄”,做不好就“挨板子”,你們是“戴鮮花”還是“挨板子”,是當“英雄”還是做“狗熊”,就看你們的本事了。

大路街道這個會議室還真是個“寶地”,記憶中縣委、縣政府很多“大事”都在這裡定的,比如農村立面改造投入1.7億元,比如璧北河汙染治理投入5000萬元。今天在這裡又安排了璧北蔬菜基地建設,大約有5億元的投入。就全縣的農業產業而言,其實我最關心的就是“種菜、種樹”,這也是農發資金的主要支援專案,希望大家立即行動起來,爭取璧山20xx年在農業這個板塊有新的突破。

在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7

尊敬的縣政法委書、各位領導:

歲末年尾,非常高興各位領導能夠在這百忙中抽空蒞臨會議,我謹代表縣菸草專賣局向在座的各位領導表示最熱烈的歡迎!一直以來,菸草專賣執法工作一直得益於公檢法部門的大力協助,沒有你們的支援和辛勞付出,就不會有菸草順暢的執法環境,打假破網工作就不可能深入開展。在此,我要對各位表示最誠摯的感謝!

下面,我借今天聯席會的機會,將菸草20xx年的工作向在座的領導作個簡要的彙報:

20xx年,菸草在上級局以及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縣政法機關和菸草部門充分發揮政法菸草聯席會議制度的巨大優勢,密切配合,協同作戰,緊緊圍繞“三率”(客戶毛利率、客戶滿意率、捲菸亂位元速率)、兩標(國標、省標案件)、一外流(外流捲菸)”開展菸草專賣各項工作,以市場監管和打假破網為重點,依法打擊涉煙違法犯罪行為,捲菸打假工作成效顯著,專賣各項任務指標位列全市第一。

一、經濟指標總體勢頭強勁

一是專賣各項指標超額完成:全年累計查獲各類捲菸違法案件239起,完成全年任務數的124%,查獲捲菸62.86件,完成全年任務數的524%,其中一般案件69起,完成全年任務數的115%、“兩小案件”8起,完成全年任務數的133%、大要案3起(其中含1起本地大要案),完成全年任務數的150%、符合國家局標準網路案件1起、破獲假煙調包案1起(目前已交法院審理),刑拘9人、逮捕3人、判刑2人。

二是捲菸銷售情況形勢較好:全年累計銷售捲菸8821箱,同比增長8.78%,增幅列全市第二;其中雙十五重點骨幹品牌、金聖煙也圓滿完成年初目標,增幅均列全市第二。單條均價達95.15元/條,同比增長13.3%。實現銷售額20982萬元,毛利4640.6萬元,上繳國、地稅900餘萬元。

二、專賣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和主要做法

一是打假破網實現突破。自20xx年開始立案偵查的“7.21”銷售假冒捲菸網路案歷經近三年的調查取證,於今年一月份成功告破,此案刑拘4人、逮捕3人、判刑2人,涉案總金額115萬元。此案的告破,有力打擊了製假售假分子的囂張氣焰,維護了捲菸市場秩序,就專賣執法人員而言更是提振了信心,鼓舞了士氣。

二是市場監管實現突破。今年6月份以來,我局在市局專賣科的指導下,聯合公安部門開展了“錯時交叉檢查”活動,針對中午、晚上及雙休日經營戶違法違規現象較多的特點打破執法人員工作常規,對市場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重點檢查,“白天不擺晚上擺、檢查不擺走後擺”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兩小”案件、大要案均超額完成任務,查獲的捲菸數量更是以518%的超高數值提前超額完成了任務。尤其在今年5月份起開展的“金網六號”打假專項行動中,集中力量打擊非法捲菸經營活動,嚴厲查處了假冒捲菸和非法渠道購進捲菸等涉煙違法犯罪行為,始終保持了捲菸市場監管的高壓態勢,該項行動促使全縣範圍內銷售假冒捲菸、非法渠道捲菸行為得到遏制,使售假行為提到控制,違法犯罪分子依法受到懲處,全縣捲菸市場監管水平進一步提升。

三、對公、檢、法部門的一些建議

雖然今年我們破獲了一起符合國家局標準的網路案件,大要案、“兩小”案件也都超額完成了任務目標,但就網路案而言,目前還沒有較明朗的線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執法人員的案件經營意識不強、經營手段單一、線人培養缺乏方法與技巧;另一方面隨著捲菸打假破網形勢的不斷變化,製售假煙分子組織更加嚴密,手段日益高明,分工越來越明確,逐步向渠道化、專業化、集團化發展,具備了很強的輻射能力和抗打擊能力,加之菸草專賣單方面的執法力度不夠,調查取證比較困難,導致捲菸打假破網形勢日趨嚴竣。在此,我對深化公檢法部門與菸草協作機制提幾點建議:

一是完善打假制度,建立菸草打假打私協作長效工作機制,建立聯合辦案、政策研究、重大案件督辦等制度,加強部門之間的緊密協作,搭建起公檢法和菸草部門溝通協調、開展聯合打假的工作平臺。

二是建議對菸草案件協辦的公檢法相對固定,讓其能充分了解菸草案件辦理的程式和要求,以便於加大案件經營力度,加強線索整理,在做好案件前期基礎工作的前提下,實現大要案和網路案的新突破。

希望今後大家一如既往地關照、支援我們的工作,共同構建菸草聯合打假打私長效機制,為維護國家利益和消費者利益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