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演講稿 > 發言稿

工商系統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選3篇)

欄目: 發言稿 / 釋出於: / 人氣:2.11W

工商系統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

同志們:

工商系統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選3篇)

這次全省工商系統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會議是省局在春節過後召開的第一個業務性工作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國家工商總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xx年全省工商系統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成績和經驗,安排部署20xx年工作任務,切實提升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效能,維護食品市場秩序和消費安全,為黨的和省第十次黨代會勝利召開營造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按照省委、省政府“三短一簡”的有關要求,我在年初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會議小結時講過,系統一般性的業務會議,原則上我不參加。但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具有非同尋常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今年總局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會議,國務院副祕書長、食安辦主任張勇同志和總局局長周伯華同志均到會並講話。我們這次會議也特別邀請省食安辦的領導參加,我是全省工商系統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所以應該參加會議。首先,我代表省工商局對省食安辦長期以來對工商部門的指導和支援表示衷心的感謝!

關於過去一年全省工商系統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情況和今年工作的具體部署,馮偉副局長會前與我商量過,我都贊同。等會他將作工作報告,希望大家按要求抓好落實。下面,我先講四點意見。

一、要時刻繃緊食品安全監管這根弦

食品安全監管是工商部門市場監管的重中之重,是工商部門服務人民群眾的民生工程,也是工商系統履職問責的“第一風險點”。去年以來,全省各級工商部門認真履行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職能,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國家工商總局的部署,紮實開展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整治,積極推進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制度和長效機制建設,為確保全省食品消費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許多工作得到了全國人大、國務院、國家工商總局和省政府食品安全檢查組的充分肯定,總局周伯華局長、王東峰副局長在不同場合肯定了我們的工作,湖北日報、中國工商報均在頭版對我省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進行了大篇幅宣傳報道。全省工商系統20xx年查辦的食品違法案件數量在全國工商系統位居前列,食品質量抽檢批次佔到全國工商系統總批次的近十分之一,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依託法定檢驗機構,開展廣覆蓋、高頻次的食品質量抽檢,推動組建了全國首家省級食品流通行業協會,在全省實施了食品購假工商先賠制度。宜昌市局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依託社群管理和群眾監督,強化食品安全監管的作法,榮獲首屆“全國食品安全制度創新最佳事例獎”,可喜可賀。全省工商系統規範基層食品監管行為的作法,在去年底召開的全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會議上得到周伯華局長的肯定。馮偉副局長代表省局在全國工商系統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會議上作了典型發言。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省工商系統辛勤工作、共同努力的結果,更是全省各級工商部門廣大食品安全監管人員,特別是基層一線監管人員辛勞付出和汗水的結晶。在此,我代表省局黨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親切的慰問!

在為過去一年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成效而欣喜的同時,我們務必保持清新的頭腦。雖然全省流通環節未發生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但當前的食品安全形勢不容樂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薄弱環節,食品安全問題仍在高發期,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仍心存疑慮和擔憂,黨和政府對食品安全監管的要求更高,工商部門保障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的責任更重、任務更艱鉅。因此,我們要充分認識做好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極端重要性、複雜性、艱鉅性和長期性,決不能自滿,更不能鬆勁,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醒,強化危機意識,時刻繃緊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的責任弦。要把“安全不出事故,監管創新亮點”作為全省工商系統新一年深化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總基調,強力推進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確保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無事故,努力把湖北建設成為食品市場秩序最優、消費最安全的地區。

全省各級工商局要在地方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和食安辦的協調下,堅持把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主要負責同志要高度重視,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要認真負責,全力抓;各相關職能機構要分工明確、責任明晰、緊密協作,合力強化監管,做到問題早發現、早處置,隱患早防範、早消除,嚴防食品安全事故發生。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全面落實屬地監管領導責任、職能機構指導監督責任和基層監管崗位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要建立重要資訊通報機制,加強食品安全輿情監測和資訊管理,對食品安全重大事件及其處置情況及時上報。要進一步推進食品安全監管重心下移,充實基層執法隊伍,加強基層執法力量,強化基層食品監管執法裝備和經費保障。要加強檢查和督查,及時發現和解決食品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把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二、要全面落實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任務

流通環節與食品生產加工和餐飲消費環節相比,市場準入門檻相對較低,食品經營者數量多、成分雜、覆蓋廣、問題多、隱患大,是食品進入消費的關口。按照國家工商總局的總體部署,做好今年的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要以保障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為目標,深化食品安全治理整頓,強化日常規範管理,著力推進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規範化建設、食品經營者誠信自律體系建設、監管執法能力建設和長效管理機制建設。省局在全省工商行政管理暨法治工商建設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要以農村市場、節日市場、批發市場、現場製售食品門店(攤點)為重點靶位,嚴厲打擊製售有毒有害、假冒偽劣食品等食品經營違法行為;整合食品流通許可、電子監管、質量監測、輿情監測、經營者自律、購假先賠、查處違法行為等職能、制度和機制,構建流通環節食品安全保障體系。並將強化流通環節食品質量監測、強化食品安全“一季一整治”、強化食品經營者自律、完善“食品購假工商先賠”機制等工作,納入省局今年1號檔案,作為全省工商系統圍繞“五進”抓服務,促進發展新跨越的重要措施。全省各級工商部門要緊扣保障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的工作目標,切實把國家工商總局和省局關於強化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的各項部署、措施,逐項落實到位。確保食品安全治理整頓和各項專項行動清查、清繳、銷燬工作到位,違法案件查辦到位,日常監管防控到位,監管責任落實和追究到位。這裡,我強調一下散裝食品監管,特別是現場製售食品監管問題。

散裝食品是流通環節食品安全問題易發多發的高危風險點。全省各級工商部門要高度重視散裝食品監管工作,嚴格落實省局提出的“五個一律”嚴管措施,強化批發市場、商場超市等重點場所的專項整治和日常監管,主動排查、有效消除散裝食品安全隱患。現場製售食品監管,是去年省政府賦予全省工商部門的一項新職責,是散裝食品監管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全省各級工商部門要堅決貫徹執行省政府辦公廳去年印發的58號檔案,按規定推進現場製售食品行為監管到位。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任何退縮推諉的理由,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不作為或不到位就是失職。同時也要把握好工商部門現場製售食品行為監管的邊界,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要按照《湖北省工商系統現場製售食品行為監督管理辦法》和《湖北省現場製售食品行為規範》,重點引導、監督經營者建立和落實原料進貨查驗記錄、每日加工銷售臺賬、產品質量定期委託檢驗和新增劑使用公示等“四項自律制度”,落實現場製售食品質量送檢義務,積極推進現場製售食品行為監管履職到位。

三、要不斷提升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效能

效能建設是國家工商總局確定的今年工作主題。省局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在全省工商系統開展“喜迎、爭創新業績”,強力推進“三抓一促”活動,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提升工作效能、提高工商履職盡責的有效性和貢獻率。怎樣提高食品安全監管的效能?總局周伯華局長指出,“效能”包含效率、效果、效益、能力等諸多因素。這些因素就是我們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效能建設的著力點。希望全省工商系統食品安全監管機構把提升監管效能作為新一年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實現新突破、再上新臺階的主要途徑來抓。重點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工夫:

一是在落實基層食品安全監管責任上下工夫。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效能和防範食品安全風險的基礎在基層、關鍵在基層。要嚴格按照省局制發的《工商所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規範》和《工商所食品安全監管“一季一考評”工作方案》,以提升基層食品安全監管“十率”(監管責任落實率、流通許可規範率、主體資格合格率、巡查到戶率、監測覆蓋率、電子監管應用率、主體自律制度執行率、“三無”及過期食品檢出率、問題食品處置率、食品案件數量佔比率)為重點,以考評促落實、促規範、防風險、提效能。要加強基層執法人員業務技能培訓,提高基層食品安全監管能力。

二是在食品經營主體、客體和行為的全面有效監管上下工夫。在主體監管上,重點把好食品流通許可證核發關,依法分類治理食品無證無照經營,以經營主體的規範保障食品安全;在客體監管上,著力加強和改善食品質量監測,增強針對性、準確性和時效性,提高問題發現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在行為監管上,進一步依法嚴厲打擊製售有毒有害、假冒偽劣食品等行為,把“靶向式”整治思路貫穿始終,研究和把握食品安全違法活動的規律,實施精準打擊,使有限的監管力量和資源產生最大的治理效果。

三是在集中解決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和持續強化日常監管防控的結合上下工夫。在開展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的同時,注重對食品經營行為的日常巡查和行政指導,建立基層一線監管人員發現、制止和查糾食品質量違法和食品經營違法行為的有效機制。要提高食品安全輿情監測和應急處置能力,積極穩妥迴應社會關心、媒體關注、人民群眾關切的食品消費熱點問題,有效防控和處置食品安全突發事件。

四是在食品安全自律和他律的結合上下工夫。要在不斷強化食品安全行政監管和行政執法的同時,加大食品經營主體誠信自律建設力度。更加有力地引導、監督食品經營主體落實法定義務、履行社會責任和提高誠信自律水平,督促食品經營主體建立健全各項自律制度,自覺把好食品“進貨關”、“銷售關”和“退市關”,形成保障食品安全的內生機制,提高上市食品的質量安全度和誠信度。各地要以深化“食品安全示範店”建立活動為載體,促進食品經營主體增強自律意識,落實自律責任。

五是在內部協作和外部協調的結合上下工夫。要在加強內部食品監管、消保、登記註冊及監管、市場、商廣、執法辦案、法規、督察等相關機構協作的基礎上,加強外部協調。在地方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與相關部門互通情況,密切配合。加強與質量檢測機構及相關行業組織的溝通合作,重視發揮食品流通行業協會的行業自律作用。加強與新聞媒體的聯絡,大力營造全社會共同維護食品安全的氛圍。

四、要進一步打造工作亮點

近幾年,經過全省工商系統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們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已經有了比較好的基礎,在全國工商系統可以說是有特色、有亮點、有位次的。但創先爭優沒有止境,省局提出力爭各項工作要進入的“三個前列”,也是一個動態的標準。今年,我們要在已有的基礎上,在食品安全監管特色工作的深化和創新工作的推進上,再鼓幹勁、再加措施,力爭有更多的亮點凸現。省局要充分發揮自有法定檢測機構的優勢,進一步總結完善省市縣工商局定期分層抽檢與工商所每週快檢有效銜接的食品質量監測機制,增強監測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探索實行“季度食品質量監測分析報告”制度,提高監測資訊的利用率,推動構建具有湖北工商特色的流通環節食品質量監測機制。要進一步深化食品購假工商先賠工作,擴大社會影響,強化食品安全群眾監督、社會監督,放大制度效應,將其打造成為工商部門的“民心工程”。全省各級食品安全監管機構都要重視和加強工作經驗的總結,特別是監管防控制度、機制、做法的梳理和提煉,加以整合提升,從整體上構建流通環節食品安全保障體系。要著力抓好重點工作落實、難點問題突破、特色亮點創新,以點帶面,促進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再上新臺階。

加強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是工商部門的職責所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全省各級工商部門要加倍努力工作,主動順應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對保障食品安全的殷切期待,依法履職盡責,為把我省建設成為食品市場秩序最優、消費最安全的地區而努力奮鬥。

工商系統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2

同志們:

20xx年地方科協工作會議共兩天時間。會議期間,同志們認真學習領會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的部署,特別是認真學習了中央書記處關於今年科協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聆聽了源潮同志的重要講話和啟德主席的工作報告,尤其是我們這次採取了“以會代訓”的形式,由黨組書記處的四位領導同志就科協重點工作做了詮釋性的報告,大家經過討論,都感到這種方式很好。今天下午五位地方科協主要負責同志就五個專題進行了典型發言,這些工作經驗對推動全域性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各省區市科協之間應相互學習借鑑。這次會議時間緊、任務重、強度大,同志們的表現讓我們看到了“三嚴三實”專項教育的成效,大家集中力量認真研討、相互交流,確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結合學習領會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指示精神,結合學習源潮同志和啟德同志的講話精神,以及大家比較關心的一些問題,我再講幾點意見。

一、認清科協工作面臨的新機遇、新使命和自身的不足

在新的歷史時期,科協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有利機遇,黨中央、國務院賦予了科協更多更新的重大使命,完成中央交付的各項任務,我們義不容辭。科協要做到創新引領、改革推動,首先必須要認清新使命、把握新機遇,清醒認識我們自身存在著很多不足。

一是科技創新被擺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特別是以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為國家的主體戰略,就科技創新發表了多次重要講話,中央提出經濟新常態,就是把動力轉換、創新驅動擺在十分關鍵的位置,速度換擋、結構調整、動力轉換,這裡面最關鍵的是創新驅動。黨的xx屆五中全會中,提出五大新的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擺在首位,提出“兩個第一”和“一個核心”,即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驅動力,人才是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要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域性的核心地位。我們的主要任務是推動創新,我們的主要優勢資源是科技人才,我們的整個工作擺在發展全域性的核心地位。在中央舉辦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研討班上,又進一步強調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牛鼻子”。在新常態下,創新特別是科技創新已經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戰略地位。科協作為推動科技創新的人民團體、社會組織,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在推動創新方面擔負著極其重要的使命。

二是落實新的發展理念大幅度提升了對科技的需求。新常態提出了新的發展理念,現在提出來的主要抓手是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而供給側的最大短板是科技創新,從沿海到中西部,成熟技術產品的產能普遍過剩,但是新技術、新產品卻是嚴重短缺。在xx屆五中全會的講話和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研討班上的講話中兩次提到了“阿喀琉斯之踵”,阿喀琉斯是一個很壯的大巨人,但是他的整個腳後跟非常軟,是短板。現在中央把科技創新擺到了極其重要的位置,但是科技創新的供給力、支撐力遠遠不夠。科協服務管理著這麼多科技人才,中國的創新能力不足,滿足不了供給,科協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比如,我國現在很多產品都過剩,但是每年進口晶片就有20xx多億美元,各種高階材料,包括化工材料、有色金屬、鋼鐵、建材這些材料加起來一年進口3000多億美元,先進的機械裝備,從飛機、數控機床到專業裝置一年進口幾千億美金,這說明供給側在高階的技術產品方面和先進技術方面,我國自身供給不足,從根本上講是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怎樣適應這個需求?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課題。

三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了科協組織重要使命。1月11日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提出,科協系統的深化改革,要把自覺接受黨的領導、團結服務科技工作者、依法依章程開展工作有機統一起來,改革聯絡服務科技工作者的體制機制,改革治理結構和治理方式,創新面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產品的機制,把科協組織建設成為黨領導下團結聯絡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科協組織和其他人民團體有所不同,我們既有人民團體的屬性,擔負著團結凝聚廣大科技工作者跟黨走的政治責任,但是我們還有很重要的一項職能,就是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產品的社會組織,這與其他一些群團組織有所不同。xx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革的目標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方式的現代化,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是社會治理的現代化,社會治理需要靠社會組織,我們作為提供科技公共服務的社會組織,在這方面應發揮重要的作用。這次中央書記處對科協有更明確的定位,提出了四點任務和要求,源潮同志在講話中也提出了明確要求,這說明科協組織一方面是黨領導下的人民團體,我們要在政治上、思想上引領、團結、服務、凝聚廣大科技工作者,另一方面還是為全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產品的社會主體。科協組織能不能滿足這個要求?當前我們與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還有不少差距。

四是科協系統不適應的問題還比較突出。科協系統與提供公共服務的社會主體的要求差距比較大,與團結、凝聚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的要求差距也比較大。中國科協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和源潮同志的具體指導下開拓了很多領域,增加強化了很多職能,但是我們發現不少職能還沒有履行好,地方科協中,能把中國科協一些職能都承接下去、並把工作推動起來的比例並不高。特別是省、市、縣科協還面臨著一些典型問題,就是“不想幹、不會幹、不實幹”的問題,這並不是指全部,雖然是一部分和不同程度的存在這些問題,我們仍需高度重視。“不想幹”,主要是指有的同志有懈怠的思想,有怕擔風險的想法,大家總覺得科協是比較閒的地方,到這裡來就等著退休,不要冒風險,順利退就算了,不要大幹了。還有的感覺到要幹成一件事,基礎不好,困難重重,幹事存在風險,就算了,不幹了。“不會幹”,我很有體會,我原來在政府工作過,也在黨委工作過,畢竟是有權力的,用權力來推動幹事是比較容易的。到科協後,用新的思路,作為一個社會組織怎麼來推動事情,確實沒有經驗。所以,有些事情怎麼幹成?舉措在哪兒?推動的切入點在哪兒?槓桿在哪兒?不好找。“不實幹”,作為科協組織,大家認為有些事搞得聲勢很好,宣傳宣傳,活動活動就好。如果要真正把這個事落到實處,見到實效,那就需要下大功夫了。說過“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這裡面的攻堅克難存在很多風險,所以有些工作就只是部署一下,造個聲勢,發個檔案,開個會議就完了,講起來也能講出來個一二三四,但是效果不明顯。

這些問題,我認為還是思想認識的問題,雖然這是個別問題,不是普遍問題,但是我們要有清醒認識。科協系統要按照嚴的標準、實的要求,高度重視,真正從思想觀念上轉變,在具體工作中克服,這樣才能真正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擔負起黨中央、國務院和地方黨委政府交給我們的重要任務,在新常態新形勢下,在貫徹落實新的發展理念過程中,發揮好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發揮好科協組織的重要作用。

二、強化開拓創新的責任與擔當

科技創新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協作為推動科技創新的人民團體,擔負著極其重要的使命,要承擔起這個責任,整體工作都要開拓創新。

一是強化積極主動服務大局的意識。圍繞黨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圍繞發展全域性,找準我們的立足點、聚焦點和著力點,打造硬的抓手,取得務實的成效。要登高望遠,想著如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創新型國家作貢獻;如何在落實新的發展理念,在創新驅動發展中彰顯優勢、發揮好生力軍作用,使我們更加有所作為。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如何提高科技的產出和成果轉化的能力,轉變生產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實現去產能、去槓桿、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在這方面可以發揮出我們的優勢。

二是強化主戰場上奮發有為的擔當。現在大家逐步形成共識,科協系統可以在主戰場上奮發有為,以前我們總覺得主戰場是政府部門主管的事,有人認為科協就是敲敲邊鼓,像打仗中的游擊隊,不是正規軍。現在我們在科技創新和經濟建設主戰場上不但要進入而且還要奮發有為。現在科技創新和經濟建設兩個主戰場融匯一體,形成創新驅動發展主戰場。我們科協完全有能力、有優勢大有作為。我們最大的優勢是人才,科協聯絡的科技工作者超過了7000萬,這是一個極其寶貴的資源。現在我們很多工作沒有做到位,還沒有把科技人才的潛力充分挖掘出來。目前,政府主管部門在改革過程中有大量職能轉移,審批事項、權力事項大幅度減少。比如,在上游的科技原始創新方面,我們的優勢是什麼?可以概括為營造學術環境、改革學術評價導向、搭建學術交流合作平臺、舉薦優秀青年人才。創新需要交流合作,可以通過學會建立學術交流平臺。還有,就是學術環境是科技創新的土壤,最近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優化學術環境的指導意見》,這個檔案含金量很高,檔案提到的五方面任務要求,包括優化科研管理環境、巨集觀政策環境、學術民主環境、學術誠信環境、人才成長環境等,包含大量改革內容,都是啃硬骨頭的改革。檔案中針對以下問題都提出瞭解決辦法,如我們把科技人員當公務員來管理,動輒用行政化“參公管理”約束科學家、科技人員,這次明確提出要消除科研院所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和“官本位”弊端,實行有利於開放、協同、高效、創新的扁平化管理結構。還有,巨集觀政策環境上提出減少對科研機構的行政干預、直接干預,要授予科研機構包括研究團隊更多的自主權,這個自主權包括在立項、用人、分配方面的自主權。授予自主權之後,科技工作者不用天天想怎麼樣立項,主要精力用於搞科研,課題負責人可以招自己需要的團隊,直接扁平管理,不搞政府的等級式管理。還有要改革撥款方式,取消出國各方面的限制。在優化學術民主環境上提出了“四個不得”,在優化學術環境方面,還有“五個不準”等。在學術評價導向改革方向,學術論文過度發表和依賴問題突出。獎勵、職稱晉升、課題申請、學位授予都和論文掛鉤,這導致我們有些機構急功近利。改革學術期刊制度,核心是改革學術導向,職稱評定,一方面加強學術環境建設,一方面把握住學術導向,搞好學術交流,把一些優秀人才團結在我們周圍,這樣我們才能在創新驅動發展主戰場上有立足之地,才可以把政府的資源用得更高效,才能把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創新活力、創新潛力激發出來,在主戰場上有所作為。

在服務經濟建設方面,我們的主要抓手,一是創新驅動助力工程,核心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服務,建立起學會和地方企業聯絡的橋樑,來解決現在的科技成果轉化不暢的問題。“海智計劃”、科技資訊服務等都可以在創新驅動助力方面有所作為。二是受國務院委託,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全國性評估工作,承辦雙創活動周。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科協承辦,這樣我們就有了平臺,在創造新產業、新企業方面可以大有作為。

三是要強化團結凝聚科技工作者的政治責任。我們一個重要責任就是讓廣大科技工作者跟黨走,7000多萬科技工作者中有近75%是非中共黨員,如何把廣大科技工作者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使他們真正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真正擁護黨、跟黨走,科協任務艱鉅、責任重大。我們只有和科技工作者建立了密切的心連心的聯絡,才能真正從思想上使他們和我們黨同心同德。所以,科協系統首先要強化黨的意識,這是我們的政治使命。科技人員的思想很活躍,政治敏感性強,引導得好他們就能起到正作用,引導不好就會起反作用。各級科協組織要切實加強對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領、思想溝通,真正把中央的部署通過學會的聯絡,貫徹到每個科技工作者中間去,真正使他們聽黨話、跟黨走。

四是強化工作中的改革創新精神。科協要擔負起時代使命,開創工作新局面,法寶就是“改革創新”。我們有著創新的潛力,如何把這個潛力變成實踐,變成我們現實的優勢,就是要改革我們的工作方式、組織結構,轉職能、轉機制、轉作風,而這本身就是一種改革。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積極進取,要有“想事幹、創新招、求人幫、重實效”的工作態度。通過這一年多的工作,大家對這方面體會更深,我們沒多大權力資源,很多事情我們想著幹、找著幹,就得用新點子,有新思路,有的時候需要其他資源來支援,藉助政府的資源,藉助他們的職能來一起推動工作。雖然在談的過程中不容易,去求人不容易,但是為了工作求求人,最後取得的實效很好。最典型的是中國科協跟國家發展改革委的合作,優勢互補,合作共贏,越合作領域越寬。

五是要強化在工作中虛功實作的本領。一個好的思路最後變成一個好的成果,首先要深入實際,找準問題,特別是要找準問題的切入點、著力點。找準問題,才能發力。對科協來說,我們最大的優勢是無限的舞臺,特別是在我們推動科技創新、服務創新驅動方面,要乾的事情很多。有創新的思維更要有抓落實的精神,從設計就要開始考慮硬舉措,建立評價考核體系。更重要的是要發揚釘釘子的精神,既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勁兒,也要有鍥而不捨的意志,真正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對科協的幹部來講,要在操作力、執行力上下大功夫,要在帶隊伍、抓作風上下大功夫。

三、抓住重點帶動整體工作的提升

我們現在的重點任務已基本明確,工作謀劃、頂層設計基本形成了完整的部署,特別是《中國科協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和《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實施方案》印發後,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應該看到國家和地方工作各有特點,有相通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各地有其自身的特點,不能強求齊步走。各地要以中央的精神為準繩,鼓勵結合自身實際,不斷探新路、創特色、強優勢。總體而言,要抓好以下六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是落實好中央下發的《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實施方案》,搞好自身改革。方案明確的改革重點包括五個方面,一是領導機構和機關的改革,二是學會治理結構和治理方式的改革,三是聯絡服務科技工作者體制機制的改革,四是向社會提供服務產品機制的改革創新,五是強化對科技工作者政治思想引領。目前中國科協已制定了任務分工方案,路線圖、時間表都已比較明確,關鍵是抓好落實。考慮到各地實際情況的不同,我這裡強調幾點:一是不能照搬中國科協的有些做法,如領導機構改革,這次代表大會將提高基層科技工作者比例,增強代表性和廣泛性,兼職副主席主要從不同行業、領域的有代表性的一線優秀科技工作者中產生,實行輪流定期駐會制度,深化科協機關改革和事業單位改革,所屬事業單位編制縮減,加強基層單位同志到中國科協機關掛職、機關同志到學會和地方科協掛職等,這些改革措施各地科協不能照搬套用,要把握好。二是把握好改革的核心,即學會治理結構和治理方式的改革。越是發達國家、越是創新型國家,學會的能力就越強。我們的學會跟國際知名學會相比差距很大,治理體系陳舊、工作方式落伍、吸引力也比較弱,改革必須下大力氣、敢啃硬骨頭。三是要注重加強平臺建設,我們要改革聯絡科技工作者的機制,怎麼聯絡?要跟服務平臺的建設相輔相成,怎麼服務學術交流、怎麼服務論文發表、怎麼服務成果轉化、怎麼服務雙創、怎麼服務人才培養,在這些方面都可以通過平臺來加強。總之,各地改革一定要聯絡實際,不能機械地照搬這個比例那個比例,最主要的是改革體制機制,達到增強活力、增強幹部職工工作能力、增強服務能力的目的。

二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助力工程。各地黨委政府都把創新發展放到了極其重要的位置,對新技術、對先進人才如飢似渴,20xx年創新驅動助力工程的實施要在20xx年的基礎上取得更大突破。對地方科協來講,就是要把握好本地企業和經濟發展的趨勢,做好和全國學會的對接,抓好試點,發揮好橋樑紐帶的作用,同時組織本地學會搞好服務。科技資訊服務是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的一個重點專案,對企業的資訊水平和技術改造提升很有幫助,各地科協要做好對接。另外還要利用好海智計劃、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等,這些都要做好。

三是貫徹好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科協《關於共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的意見》,在推動雙創中有所作為。要把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職能真正承擔起來,首先需要我們具備很好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機制,要與發展改革委搞好合作,找準我們的平臺和抓手,科協是個大平臺,誰來合作我們都要容納。源潮同志上午講話時說了,科技人員60%願意創業,但真正創業的只有2.5%,可以說潛力巨大。我們怎麼樣組織好科技人員創業,關鍵就是落實好《意見》,我們要發揮科協連線四方的優勢,把智慧財產權保護、金融服務、科技保險等做好,為雙創做好服務。

四是實施好“網際網路+科普”,推進科普資訊化落地和現代科技館體系的建設。去年用了半年的時間,我們動員社會力量來研發科普資訊化,現在內容已比較豐富,下一步關鍵是要落地。要逐步深入到社群、學校,並進一步延伸到農村,20xx年爭取在全國三分之一的學校和社群能落地。中國科協將很快推出科普中國雲,就是利用寬頻把內容輸送出去,把服務給大家送去。科普“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了六個體系的建設,其中現代科技館體系建設非常重要,提出要引導人口100萬以上的城市都建科技館,增加科技館免費開放的補貼,加強科技館建設標準體系的建設,加大中學科技館的建設力度,繼續實施科普大篷車工程等,都要做好,促進資源的普惠共享。

五是組織好第三方評估,提升科技智庫對黨委政府決策的影響力、支撐力。科技評估是“裁判”,一方面要開展常態化評估,把雙創政策環境的評估、學術環境的評估長期堅持下去,像公佈GDP指標一樣公佈各地的指數。另一方面也要開展科技創新戰略、規劃、政策等的評估,開展包括轉方式、調結構等方面的評估,形成高質量的評估報告,給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強有力支撐。

六是下氣力抓好基層組織建設,提高縣級科協的工作水平。縣級科協在科協工作體系中很重要,但在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科協作為群團組織要胸懷大局,科協就是大舞臺,只要搭建好舞臺,才能擴大隊伍,有些大的企業、中央所屬高校的科協也會作為科協的組成部分,地方科協也要順應改革,引導發揮好高校、企業科協的作用。基層組織是我們的立足之本,是我們在基層的腿、根,要做好。農技協是我們重要的基層組織,我們現在提出建設農技協2.0版,就是圍繞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改革,怎麼樣把科技服務搞好,基層組織建立起各種服務平臺,才能真正地和科技工作者建立起聯絡,才能維護好他們的權益,才能真正團結凝聚他們。

今天講了“四個認識、五個強化、六個重點”。做好科協工作核心還在“打鐵還需自身硬”,必須加強科協系統的自身建設,首先是作風建設,中國科協抓的整治“庸、懶、散、浮、拖”很有成效,當前科協工作量很大,但大家加班加點沒有怨言,通過加強作風建設,才能進一步做好隊伍建設、能力建設,希望各地方科協借鑑。另外科協系統必須加強上下聯動、左右聯合,各省、區、市科協之間也要加強合作,特別是在援疆援藏工作、扶貧攻堅工作等方面,要取長補短,形成合力,取得實效。

總之,去年我們的工作取得很大成績。今年的工作將更加繁重,希望大家齊心協力,貫徹落實好系列講話精神和中央的部署,把廣大科技工作者緊密團結凝聚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深入推進科協系統的改革工作,開創科協工作的新局面,在創新驅動發展中發揮科協更大的作用,為決勝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和創新型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工商系統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3

尊敬的萬春副市長,各位領導:

按照會議安排,下面,我就瀘縣農村公路建設情況作簡要彙報,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瀘縣農村公路建設狀況

瀘縣幅員1532平方公里,轄19個鎮、251個行政村,總人口106.6萬,其中,農業人口97.35萬,佔總人口的91.35%。XX年至XX年,全縣掀起了三級路網建設的熱潮,投入資金2億多元,建成通鎮水泥路400餘公里,實現了鎮鎮通水泥路,為瀘縣鎮域、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交通支撐。自XX年全縣拉開村村通水泥路建設的序幕以來,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累計投入資金約1.6億元,建成通村水泥路380餘公里,佔 “”省規劃通村水泥路620公里目標任務的81.2%,佔縣政府要求調增目標任務的61%。全縣181個行政村通水泥路,佔全縣251個行政村的72%,為提前一年完成“”省規劃的通村水泥路建設目標任務和縣委、縣政府確定的20xx年基本實現村村通水泥路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為瀘縣“加速建設丘區工業強縣、加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先進縣”提供了強有力的交通支撐。

二、瀘縣全力推進農村公路建設的主要做法

農村公路建設戰線長、任務重、困難多,為取得預期目標,我們從以下六方面紮實推進農村公路建設。

(一)領導重視,健全機構

縣委、政府高度重視農村公路建設工作,特別是把打通進港公路、加快港口建設、再掀通村水泥公路建設新高潮擺在全縣重要工作上,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全縣農村公路建設動員工作會,今年4月11日縣委、縣政府召開通村水泥公路攻堅建設誓師大會,分析形勢,宣傳政策,部署任務,今年力爭建設265公里通村水泥路,實現90%以上的村通水泥路。同時,成立了縣農村公路建設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協調、督辦全縣農村公路建設。在農村公路建設中,鄉道和村道建設主體是各鎮政府,鎮長是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直接責任人。各鎮把通村水泥公路建設列入重要工作日程,鎮長親自掛帥、親自上陣、親自組織、親自參與、親自督查,沉入第一線瞭解情況,研究對策,協調矛盾,解決問題。村“兩委”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獻精神,在做好組織發動籌資工作的同時,認真研究施工組織方案,組織好村、社幹部、群眾參與。由群眾自己修自己的路,這樣不但監督到位,質量好,群眾滿意,幹群關係進一步改善,而且每公里投資可以省3—5萬元。

(二)自加壓力,調增目標

為早日實現100%村通水泥路目標,縣委、縣政府相繼出臺了《關於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意見》和、《關於加快通村水泥路建設的意見》;自加壓力,調增目標,要求“”期間,全縣公路建設實現“公路建設計劃完成總投資2.5億元,將建成通村水泥路目標從468公里調增到620公里,建設和改造泥結碎石公路400公里,建設進港二級公路12.812公里;20xx年村通公路率100%;20xx年建成進港公路,實現水陸聯運,力爭實現村通水泥路達90%以上,20xx年基本實現村村通水泥路,形成較為完善的農村公路交通網路”的總體目標。

(三)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由於幹部、群眾存在“等待時機、依靠政府、等你拿錢”觀望、依賴的“等靠要”修路思想,XX年前全縣基本上沒有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通村水泥路;縣、鎮兩級黨委政府認識到:道路要暢通、群眾要發動,幹部群眾蘊藏著巨大的修路熱情,關鍵在於要引導好、調動好、組織好、保護好。在農村通村公路建設上,要堅持“政府推動、政策調動、典型帶動、輿論發動、利益拉動”的原則。各鎮、各有關部門採取各種有效形式,大力宣傳農村公路建設工作,將加快實施農村公路建設工程的重要意義、政策、任務和要求等宣傳到村、到戶、到人,做到家喻戶嘵,人人皆知。對農村公路建設中的典型事例和人物進行深入的宣傳報道,大力營造農村公路建設聲勢,激發大家修路、養路、護路的熱情。為了修路,有的拆除世代居住的房屋;有的讓出賴以生存的田地;有的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有的奔赴工地,義務投工投勞。全縣群眾踴躍集資多萬元,積極參與建設全過程,形成人人關心、支援、參與農村公路建設的濃厚氛圍。

(四)因勢利導,發揮優勢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瀘縣有20餘萬建築大軍,他們中的領軍人物懂技術、實力強。縣委、縣政府充分發揮“人和”優勢,充分調動了“建軍”為家鄉經濟發展作貢獻的積極性。全縣有70%以上的專案由“瀘縣建軍”回鄉回村建設,不但工程質量好,且造價每公里降低2~5萬元,有力地推進了通村水泥路建設的程序。如:福集鎮小馬灘村的劉宇是一位外出湖北搞工程的建設老闆,為家鄉建設,耗費2萬元餘元將機械裝置從湖北工地運回,主動承建該村水泥路,並個人出資將水泥路由3.5米加寬至5米;在施工中,對非專業技術工作,支付工資讓本村村民自己幹,增加村民收入。得勝鎮白象村根據本村外出工程技術人員多的實際情況,號召他們回村參加公路建設,通過村民“一事一議”成立了籌資組、財務組、材料組、技術組、質量監督組,租裝置自行進行施工建設,讓村民自己修自己的路;施工過程中村民代表每天到場監督、村幹部輪流上路檢查、回鄉的工程技術人員嚴把工程質量關;既保證質量,又節約開支,讓群眾放心。小馬灘村、白象村的既能保證工程質量,又能降低工程造價的農村公路建設新模式成為瀘縣農村公路建設的一大亮點。

(五)廣闢財源,籌集資金

資金缺乏是村村通水泥路建設最主要的制約因素。瀘縣要完成251個村的620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設任務,2.5億元的鉅額投入,僅靠上級補助、財政補貼,遠遠不能滿足工程的需要。我們以全新的觀念,積極探索公路建設的靈活籌資機制。一是積極向上“拱”資金。交通等部門加大向上爭取的力度,積極向省上彙報,爭取上級加大對我縣村村通水泥路建設的支援力度,保證我縣補助資金按時足額到位。二是用活用好“一事一議”制度。“一事一議”制度是農村稅費改革後尊重民情民意、加強農村公益事業建設的一種好形式。各村執行好“一事一議”制度,把政策和道理向老百姓講清楚、講透徹,贏得廣大農民群眾的大力支援。按照“一事一議”組織農民自願義務投工、捐款、捐物。三是引導社會“捐”資金。民力是金,民力無限,充分發揮好民間資本的作用。鎮、村幹部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動員成功人士、企業大戶、有識之士、在外工作和經商人員為家鄉修路慷慨解囊,奉獻愛心。全縣每年收到農村公路建設捐資達1000萬元以上,有的村就達100多萬元,有的鎮多達300多萬元,解決了50%的資金缺口,有力的推動了村村通水泥路建設。四是深挖潛力,各級向內“摳”資金。縣委、縣政府把交通建設作為帶動經濟發展的政府工程來抓,千方百計加大對交通建設投入,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步伐,縣財政在十分吃緊的狀態仍擠出資金用於公路建設養護。對列入省上建設規劃,修建到村辦公室的通村水泥路,縣政府“以獎代補”補助建設資金4萬元/公里,總計補助2400萬元;鎮政府“以獎代補”補助建設資金不少於4萬元/公里,多數鎮實際“以獎代補”補助資金達到5~8萬元/公里。

(六)嚴格管理,確保質量

質量是工程的生命。由於我縣農村公路建設任務重、戰線長、時間緊,我們把質量管理作為首要任務和頭等大事來抓,從嚴要求,從嚴把關,確保農村公路建設始終處於良好的受控狀態。在農村公路建設上,我縣認真落實“四權”模式,嚴格執行“八步工作法”,充分尊重群眾意願,堅持村民自治原則。落實質量責任制度,健全質量監管體系。建立健全四級質量監控體系,堅持“施工單位自檢,監理單位複檢,交通部門抽檢,群眾現場監督”的原則,做到分級管理,層層負責。特別是交通部門質量監督人員,必須身臨一線、現場檢查、跟蹤督查,嚴格把握質量標準。從嚴查處質量問題,在質量檢查中發現的質量問題,要及時下達整改通知書,責令施工單位立即進行整改,該返工的堅決返工;對返工造成損失的,由責任單位承擔;對屢整屢犯的施工單位,堅決清除出瀘縣交通建設市場。要力爭將每一條農村公路建成“長壽工程”、“精品工程”,建成經得起群眾和歷史檢驗的“放心工程”。

各位領導,我縣農村公路建設雖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離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全縣人民的企盼還有一定差距,農村公路建設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我們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認真領會精神,借鑑先進經驗,舉全縣之力打好農村公路建設攻堅戰,確保今年完成我縣“”農村公路建設任務,確保在全省21個百萬人口大縣中率先基本實現村村通水泥路,為瀘縣“兩個加速”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