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燈塔大課堂第十二課心得體會錦集(精選15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71W

燈塔大課堂第十二課心得體會錦集 篇1

20__年春節,過得真不容易。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原本歡歡喜喜迎新年的人們籠罩在了病毒的陰霾中。不少人幾乎每天一覺醒來,第一個動作就是開啟手機看疫情最新通報,一天中大部分時間也都在關注著疫情最新動態,急切期盼著“拐點”早日到來,疫情儘快結束。

燈塔大課堂第十二課心得體會錦集(精選15篇)

這段時間,衝破病毒陰霾不斷傳出的每一個好訊息,都如同明媚的陽光,振奮人心。中國成功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全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不斷增加,用於接診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專門醫院武漢火神山醫院完工了,醫護人員逆行匯成戰“疫”洪流,社會各界馳援武漢,防疫措施不斷升級,疫情防控急需的防護服、口罩、醫用隔離面罩等生產企業開足馬力生產……這些好訊息撫慰著每一顆焦灼不安的心,讓人們看到了病毒終將被戰勝的希望。

每一個好訊息都不是憑空產生的。其背後,是不斷提高的科研水平和醫療衛生水平,科研人員夜以繼日的攻堅克難和醫護人員的堅守擔當;是持續增強的社會治理能力和組織動員能力,這些能力讓各地各部門迅速行動構築起了嚴密的防線,加緊生產出了大量應急防控物資,保障了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是緊緊凝聚在一起的民族力量,這股力量在與疫情的戰鬥中,如同暖流,湧向武漢、遍佈全國,加快寒冰的消融,加速春天的腳步;是奮戰在一線的各行業工作人員,交通警察、外賣小哥、環衛工人、商場店員……他們依然在為城市的運轉、市民的生活提供方便;是每一個在疫情面前做好自己,用點點滴滴行動守好防線的你我。

更多的好訊息需要各方努力、眾志成城來促成。之前傳來的諸多好訊息,都是建立在強力的聯防聯控措施和人人蔘與、嚴防死守基礎上的,人們所有的“樂觀”也都是建立在每個人每時每刻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當前,疫情最重的武漢等地仍然牽動所有人的心,全國其他地方也在科學有序地進行著疫情防控。疫情防控工作仍處於緊要關頭,當此之時,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紕漏,任何人放鬆了防控,都有可能讓好訊息變成“壞訊息”。沒到最後關頭,絕不能輕言勝利。好訊息面前,也要把困難想得更多一點,把方案做得更周密一些,把防控舉措落實得更有力點,讓一個個好訊息都成為勝利的曙光,確保這場戰“疫”早點結束,讓更多受感染的同胞們能早日康復。

防控疫情是一場大仗、硬仗。有醫療科技、社會管理、各方支援等多個方面共同發力,有毫不鬆懈、萬眾一心、嚴防死守直到戰勝疫情的昂揚鬥志,相信好訊息一定會越來越多。當好訊息越來越多,徹底戰勝疫魔之日就離我們越來越近。

燈塔大課堂第十二課心得體會錦集 篇2

20__年的春節,本該是闔家團圓的喜慶之時,卻被“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給每個人心中帶來一片陰霾。

病毒的來勢洶洶,讓我們措手不及。這是最漫長的一個假期,按理說,可以整天在家陪伴親人,平時都收藏了許多來不及看的電影、沒時間看的劇、靜不下心讀的書、放不下進取心玩的遊戲,這個假期正好是消費它們的合適時刻,可是彷彿對這些都失去了興趣,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檢視疫情最新情況,家人之間的談話也是祈禱疫情早日過去。比任何時候,我們上網的時間都要長,這是我們瞭解外面世界的最快途徑,就連平時不喜歡“玩手機”的父母,也在努力學習用著便捷的工具去多瞭解現狀。增加的數字揪著每一個國人的心。然而,在嚴峻的疫情面前,讓我們感到溫暖,讓我們擁有戰勝病魔的勇氣的,除了我們偉大的祖國,還有在這個平凡世界中,在災難面前逆行而上的英雄們。

在我們抱怨“宅家”真的太過於無聊的時候,家確是他們想回卻回不去的地方。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最危險、感染機率就大的就是他們,然而,卻沒有人退縮,一封封印著手印要求上前線的“請戰書”,有的醫生為了節約醫療物資,更好的救治病患,穿上了“紙尿褲”進隔離病房,一去就是四個小時,那個剃光了美麗長髮只為節省時間更好地工作的年輕護士,光頭的她卻比任何時候都美麗動人;在各個交通要道口堵卡設點排查的特警、交警、交管和協警,24小時確保各區域流動人員不交叉傳播,那個21歲的協警小哥,在給家人報平安後忍不住低聲哭泣,然而有人來就趕緊扔下只扒了兩嘴的盒飯,立馬擦乾眼淚投入工作;那些在疫情面前深入社群入戶排查、宣傳的工作人員,他們或許是政府工作人員,或許是街道辦事處,或許是聯防,或許只是志願者,在面對很多人的不理解不配合的時候,他們沒有怨言,仍舊一家一戶排查到位;那個把自己五年的所有積蓄都捐給災區人民的退休環衛工,面對記者的鏡頭,他只說了一句“不要採訪我,這是我應該做的”,不知道這些錢是他多少個辛勞日夜辛苦攢下的;面對著要上前線的醫生妻子,丈夫哭著大聲說“只要你平安歸來,我包一年的家務;八歲的孩子因為父母都在一線,每天獨自買菜做飯照顧自己,懂事的像個大人;南京地鐵口為警察送上口罩敬禮的小女孩,從土耳其人肉揹回口罩送給高速路執勤民警的男子,把自己口罩給了買不到口罩乘坐列車的大媽的列車員,站在路邊吃“盒飯年夜飯”的小湯山醫院施工工人,在武漢街頭高唱“歌唱祖國”為武漢人民打氣的年輕小夥子,在國外奔波籌集醫療物資的海外僑胞……這些人,或許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他們的名字,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中國人”!

沒有人生來勇敢,正因為被需要,才選擇了逆風前行,堅定的履行職責。他們,都是這個平凡世界中不平凡的英雄!身為一個黨員幹部,在危難時刻,更是要把使命和擔當扛在肩上,像這些英雄致敬和學習。

我們紮根於這個偉大的國度,無畏一切考驗的淬鍊,因為這是我們的夢想之地。

哪怕荊棘仍在,依然通向山頂,值得我們不停腳步,值得我們咬牙堅持。

燈塔大課堂第十二課心得體會錦集 篇3

面對不期而遇的新考驗、突如其來的新挑戰,有這樣一群人身披白色“鎧甲”毅然逆行而上。“我自願報名參加醫療救助團隊”“我執行過抗擊非典、援非抗埃任務,經過實戰考驗,我申請加入防控疫情隊伍”“我在感染科工作10年了,可以勝任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的護理工作”……一句句鏗鏘話語道出了醫務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一封封主動請纓的請戰書,字裡行間寫滿醫者仁心。

他們義無反顧奔赴疫情戰場。疫情不等人,要爭分奪秒與疫情賽跑。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披掛上陣,衝到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一名又一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醫務工作者在志願書上簽名,請求加入抗擊疫情的隊伍;多支醫療隊陸續出發,緊急馳援武漢……危難時刻,不平凡的選擇,盡顯醫者本色。他們是白衣天使,更是白衣戰士。果斷逆行、無畏奔赴的背後是鋼鐵般的信念和堅如磐石的初心。

他們心懷大愛奮戰抗疫一線。這是一場與死神的博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懷揣一顆赤誠心、無私心,他們放棄和親人團聚的時光,無懼被病毒感染的風險,衝鋒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不計報酬,不畏生死,不講條件,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守護人民健康殫精竭慮、無怨無悔。

他們傾盡全力守護人民健康。摘掉口罩,鼻樑已被磨破,臉頰的勒痕清晰可見;脫掉防護服,汗水早已溼透衣背;年幼的孩子隔著防護欄探望幾天沒有回家的護士媽媽……一幅幅令人淚目、心疼的畫面,定格了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的諸多不易。是他們堅守一線、默默守護,以“以我所學,盡我全力”的醫者仁心全力以赴,更多的患者才得以及時確診,治癒恢復的病例也在持續增加。

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但總有人用平凡的付出成就偉大。以疫情為令,白衣“逆行者”挺身而出、迎難而上,手挽手、肩並肩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防線,讓我們看到了病毒陰霾背後希望的曙光。但是,“逆行”並不是一場孤獨的跋涉。醫生護士、科研人員、媒體記者,等等,無數閃爍著人性光輝、奮戰在抗疫戰場上的忙碌身影,匯聚成了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中國力量。

燈塔大課堂第十二課心得體會錦集 篇4

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按照預定時間精準點火發射,約582秒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宇宙探索無止境,太空奏響中華曲。每一次神舟發射總是激動人心,為祖國自豪;每一次太空探索總是鼓舞人心,為時代點贊。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圓滿成功,新“太空出差”三人組美麗啟航,我們歡呼。浩瀚蒼穹立新功,太空探索寫華章,中國精彩!

飛天夢瑰麗,樂章總嘹亮。每一次神舟發射都會給我們奏響諸多“首次”交響樂——載人飛船將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的方式,首次徑向停靠空間站;航天員將首次在軌駐留6個月;女航天員將首次進駐中國空間站,航天員王亞平也將會成為中國首位實施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神舟十三乘組也將包括中國首次出艙的男女航天員;中國人將第一次在太空中過春節;等等。每一個“首次”都是科技探索創新的成果,每一個首次都是中國智慧、中國力量的結晶,正是在這些“首次”中,中國航天事業昂首闊步,中國復興偉業走向成功。

使命很光榮,任務更厚重。每一次太空探索都是壯美事業的偉大音符,是總結,是昇華,是更上層樓的力量凝聚。中國空間站在軌建設分為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兩個階段實施,神舟十三號任務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決勝之戰、收官之戰,也是空間站在軌建設過程中承前啟後的關鍵之戰。通過神舟十三號任務,將更加全面地考核工程各系統執行空間站任務的功能效能,以及系統間的匹配性與協調性。神舟十三號任務結束後,還將組織進行全系統綜合評估,滿足要求後轉入空間站建造階段,所以說,其任務意義非凡而深遠。

探索星辰大海,中國征程壯美。新“太空出差”三人組,組合完美,“老中青”結合,抒寫完美中國太空新記錄。一曲《東方紅》響徹寰宇、“兩彈一星”讓世界矚目,“載人航天”揮毫驚鴻之筆。“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問”問天、“天宮”覽勝,“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從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美麗傳奇,刮目奇蹟。九霄逐夢問天,闊步強國征程。上九天攬月,觀天上宮闕。這是國家和民族的共同記憶,這是共和國發展壯美詩篇。

浩瀚蒼穹立新功,太空探索寫華章。中國載人航天精神偉大,“天和”探索之旅美好。航天員王亞平說,只要敢於有夢、勇於追夢,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就一定能夠迎來自己夢想的發射時刻,飛向屬於你的浩瀚星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說,我們期待除夕守歲時,能夠第一時間聽到我們的同胞來自太空的祝福。行而不輟,未來可期。神舟十三號任務展現中國為載人航天探索這一人類共同事業作出的新努力、新貢獻;中國必然為人類探索宇宙奧祕、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燈塔大課堂第十二課心得體會錦集 篇5

2月2日,正在科室值班的盧靜靜接到任務,去支援社群隔離點管理疑似病人。4日,她又被調到江漢方艙醫院支援。回家收拾行李要出門時,優優得知媽媽要去抗疫,自己將很長時間不能見到她,小傢伙抱著媽媽傷心的哭了,攔著不願讓媽媽出門。擔心兒子不解,盧靜靜向孩子解釋了新型冠狀病毒的相關知識,她勸慰兒子說,“讓你最愛的奧特曼軍團幫我一起去戰鬥,打敗病毒,好不好?”

每次盧靜靜和孩子們視訊時,小傢伙總會問她打敗了多少病毒,然後每天算加法,算一下媽媽的成果。盧靜靜原打算過年帶著家人回山東老家,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來襲,盧靜靜退掉車票,選擇留守武漢。期盼團聚已久的父母非常失落,絮絮叨叨地說,“給你們準備那麼多好吃的,都是你們從小愛吃的,年頭盼到年尾的相聚,你們那裡疫情啥時候可以結束,啥時候可以回家?”看到父母失落的樣子,盧靜靜也很心疼。為了不讓父母擔心,盧靜靜向父母隱瞞了在方艙醫院支援的事情。

燈塔大課堂第十二課心得體會錦集 篇6

今天下午第三節課音樂老師為我們播放了天宮一號課堂的直播視訊,三位航天員為我們上了一堂有趣又奇妙的科學課。

航天員為我們展示了幾個神奇的實驗,實驗有“減輕失重的實驗”“浮力消失的實驗,”“泡騰片實驗”“水膜實驗”“水光球實驗,”讓我記憶深刻的三項實驗是:泡騰片實驗,水膜實驗和水光球實驗。需要準備的工具是:圓鐵環,紅色的紙花,水袋,吸水管,泡騰片,藍色的顏料,針筒。

實驗開始,先將水袋裡的水滴到圓形環裡面,水在鐵環上形成一個薄薄的水膜,接著向水膜裡注入水,剛才的水膜變成了一個小水滴,用針筒將水膜裡的氣泡吸出,再將一朵紅色的紙花放進水膜裡,紙花開始慢慢綻放,我驚訝的張大嘴巴看著這實驗,哇!好太神奇了!緊接宇航員又向水膜裡繼續注水,再用針筒往水膜里弄了一個大大的氣泡,從透過水膜看宇航員的臉是正著的從水球裡看宇航員的臉是反著的,我們不禁又發出讚歎!

宇航員又不斷的往水球裡注水,慢慢的水膜越來越大,形成了一個透明的水球,宇航員又把藍色的顏料滴進水球裡,水球立馬變成了一個藍色的水晶球,再把一片泡騰片放進水晶球裡面,泡騰片遇見水後開始產生氣泡,隨著泡騰片的溶化水晶球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地球。

我看到這些實驗時驚訝地直呼,這些實驗太有趣太神奇了。

燈塔大課堂第十二課心得體會錦集 篇7

疫情當前是他們不顧安危衝鋒在前,勇於擔當,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忙碌在醫護室中,是他們大愛無私與患者攜手共進,傳播人間溫情。如今他們抗疫歸來脫下一身戎裝仍然不忘職責,敬偉大的逆行者們。

在這一次節目中我真正的感受到了抗疫前線的醫護工作背後的辛酸與人格的偉大之處。一位位前線戰士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與心路歷程,對他們來說“作為黨員必須衝在前面”,“我也怕,但我必須去”,“我是醫生我必須去”。這些感人至深的話對他們來說意味著沉重的責任與義無反顧的擔當。在他們之中的許多人都是一群90後學著前輩的模樣,披上白衣戰袍,成為眾人口中的“英雄”而去救死扶傷。但這世上,哪有什麼天生的英雄,只因為有人需要,才有人願意犧牲自己成為英雄。無數的白衣天使,汗水浸透他們的脊背,防護服在他們臉上勒出痕跡,他們只一笑而過,繼續投入戰鬥。他們堅韌不拔,無私奉獻,向後輩青年詮釋了奮鬥與擔當的真正意義。誰都有父母,誰都有著無法割捨的那一份親情,在英雄偉大的形象背後何嘗不是一場又一場家人分離的情景,又何嘗沒有那些擔憂,不捨又滿含淚水的目光。褪去防護服他們也曾是平凡的普通人,只是他們心中的擔當成就了不平凡的壯舉。

陰霾終有一日會散去,就像烏雲不會永遠遮住太陽一樣,疫情終將勝利,他們的努力不會被辜負,有著黨的領導,有著全國上下人民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我們一定會一起迎來春暖花開,闔家團圓。

燈塔大課堂第十二課心得體會錦集 篇8

抗“疫”正酣,勝利仍需時日;深刻反思,人人不可不為。面對這場影響深遠的疫情,每個人都應當有清醒的認知、理性的應對和深刻的自省。

堅定信念,主動為國擔當。這個信念就是愛國主義。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之中,最深層、最根本、最永恆的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始終是激勵中華民族堅強團結、自強不息的磅礴力量。愛國與愛黨、愛社會主義融為一體。為了緊急應對疫情,各級政府依法劃定管控區域,啟動停工、停業、停課,臨時徵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和裝置,實施交通和衛生檢疫等方面的應急處置,或在有效控制疫情的前提下復工復產,這一切,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打亂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安排。但是,國家有難,為國分憂,義不容辭。

提升素養,遵守防控規定。這個素養,既包括衛生素養也包括遵紀守法。每一個人,都要提高公共衛生認知水平,掌握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基本技能,做到少出門、不串門、不集聚,外出戴口罩、主動測體溫,勤洗手、勤通風,保持清潔。每一個人,都要遵守突發疫情防控法律法規,做到不信謠傳謠、不瞞報疫情、不抗拒排查、不躲避隔離,復工復產和開業也要執行疫情應急管理的相關規定。

科學應對,積極面向未來。通過這場疫情,人們深切地認識到,健康已成為生命的核心競爭力。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不偏廢。疫情期間,線上教育、網路辦公和遠端醫療等迅速興起,將引發新的學習革命、商業模式和產品業態。學習力就是競爭力。要主動學習、善於學習,以學益智、以學修身、以學增才。只有通過持續學習和努力,才能看到更廣闊的天地,更好地迎接未來。

燈塔大課堂第十二課心得體會錦集 篇9

本月,我國空間站自主推出的“天宮課堂”上線在即,由航天員親自擔當的“太空教師”儀式感滿滿。傳道授業天上來,千萬學子齊聚一堂的科普大講座令人期待。參與其中,宇宙專屬的魅力跨越時空,於浩瀚太空某處把科學的片刻身影呈送在你我面前。這種用科學講述科學的科普儀式,如果能再多“億”點,誰又會拒絕呢?

早在20__年,我國航天員王亞平的太空首課就在無數“零零後”心裡埋下了小小的理想。事實上,太空課堂展示的實驗完全可以在地球上模擬並復刻還原,甚至效果會更加完美。從這個角度來看,太空開課顯然不是因為有什麼科普知識只能在太空中才得以演示和傳播。偏要在條件複雜,變數更多的空間站中授課講解,看重的就是教學之外的奇妙“儀式感”。

燈塔大課堂第十二課心得體會錦集 篇10

的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和挑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感體驗,出生在新世紀的我,見證了新時代中國的發展:我看到奧運會上中國健兒矯健的身姿,為祖國感到驕傲;我看到“天宮課堂”太空授課成功,掩飾不住對祖國科技發展的自豪和喜悅;我還看到網際網路已經觸及千家萬戶,滑鼠一點,指尖一觸,便無處不達……

我在這個發展迅猛的社會裡,回首過去,又展望著未來。如何在這大時代的浪潮裡求得發展,是我,更是未來的你,我們每個人都要思考的問題。

首先,抓準時代脈搏,根據時代需求來完善自我,才不會落於時代。世界的發展用“一日千里”來形容也不為過,這個時代正在走向智慧化,講究高效,正在從注重簡單的實用性到滿足多樣化的精神需求發展著。身處科技人文發展不斷登上新臺階的你我,唯有不斷學習本領,掌握高精尖知識,才不會淹沒在時代大潮中。

與時代同行的路上,我們需要一顆強大的抗挫折之心。人生實難,作為青少年的我們,面對著生活中的風浪,又何嘗不應以“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昂揚姿態去面對呢?

然而,與時代同行並不是做一顆隨波逐流的海草,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樑,我們有著自己自由的精神、獨立的思考,不會人云亦云,更不會迷失自我,誤入歧途。待到你們18歲的時候,也希望你們在斑駁陸離的社會裡能夠明辨是非,守住底線的同時,更要擔起引領時代風向的大旗。

“後之視今,亦尤今之視昔”,無論時代如何變幻,總有一些東西值得追尋,總有一些東西值得堅持,總有一些東西值得堅守......當我們都明確自己的使命的時候,當我們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達到統一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在時代浪潮中奔湧向前了。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8年前,“太空教師”王亞平為全國6000多萬名學生太空授課時的寄語尚縈繞在耳畔,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將成為中國首位進駐空間站的女航天員,以及中國首位出艙女航天員。尋聲凝望,原本神祕遙遠的深邃太空離我們越來越近,一個個美麗的“飛天夢”正成為現實。

16日凌晨,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此時距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返回不到一月時間。由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組成的新“太空出差三人組”搭乘載人飛船奔赴中國空間站。此次任務將實現與核心艙徑向交會對接、由救援船轉入正式任務船等多個“首次”,還將在神舟十二號任務的基礎上開展更多的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

“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20__年,神舟五號飛船搭載楊利偉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歷時21小時23分鐘成功返回地面,首次實現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18年來,7次載人飛行,間隔期從以年計算到以月相隔,“出差”的頻率更快、銜接更順暢,準備更從容,展現著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能力;太空之旅從“一日遊”到“季度遊”,再到此次半年的“深度遊”,“太空出差”的時間更長,步伐邁得更大更遠更堅定,彰顯著大國自信的豪情。

燈塔大課堂第十二課心得體會錦集 篇11

20__年這個春節註定與往年不同,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在__縣,流動著一道道紅色身影,她們有的是醫生護士,有的是老師,有的是黨員幹部,她們堅持衝鋒在一線、默默奉獻在基層,用柔弱的身軀,築起一道道堅固防線,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巾幗力量。

她們是衝鋒在前、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有這樣一道紅色身影,她們來自定點救治醫院的護理醫療隊。三分治療七分護理”,疫情發生以來,_家醫院__名護士主動請戰,申請到疫情防控定點醫院參與救治工作,她們組建了臨時護理黨支部,重溫了入黨誓詞,立志要在抗擊疫情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展現巾幗兒女風采。時間就是生命,她們每天8個小時的工作時間連軸轉,為了節省醫療物資,為了方便照護患者,與時間賽跑,她們第一次穿上紙尿褲,做到上崗前少喝水、不喝水,盡最大努力降低防護服的更換頻率,不知道衣服被汗水浸溼了又幹,幹了又溼多少次。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女子,換了一身衣服,在死神手裡搶人罷了。

她們是以身作則、守在一線的辛勤園丁。有這樣一道紅色身影,她們來自__縣幼兒園。三尺講臺,她們是教書育人的辛勤園丁;抗疫戰場,她們是無怨無悔的志願先鋒。一方面,她們認真落實教育系統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精神,積極通過班級群,認真做好每個班級、每名學生的防控知識宣傳、家庭外出情況排查等工作,切實加強對學生和家長的宣傳教育,告知家長做好家庭防範工作,切實築牢教育防疫的第一道防線。另一方面,她們認真踐行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工作宗旨,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號召,主動參與小區包保工作,實行24小時值班值守,換崗不脫崗,嚴格管理小區人員及車輛出入,禁止非小區成員和車輛進入小區,確保小區“封閉式”管理落到實處,全力守護我們的家園,為堅決打贏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自己的力量。

她們是敢於擔當、走在一線的黨員幹部。有這樣一道紅色身影,她們來自各個社群的黨員幹部。因疫情防控壓力大,人手不足,縣委縣政府全城招募志願者,來自各個社群的__名黨員幹部(其中有__名女志願者)積極參與,踴躍報名,主動參與宣傳引導、便民服務、秩序維護、心理疏導等志願服務中來。她們面帶口罩,戴著“紅袖章”,穿梭在各個交通道口、管控卡點、社群門口,張貼宣傳標語,發放《倡議書》、《一封信》,勸導群眾不要串門訪客、不要在公共場所聚集,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截至目前,累計發放《倡議書》《一封信》__萬餘份、張貼標語__餘條,勸導居民停辦喜宴__桌次。他們用自己平凡的善舉,用愛築起一道堅固的健康防線。

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一道道身影還有很多很多,她們奮戰在疫情防控的每個角落,撐起了戰“疫”的“半邊天”,是新時代的“紅色娘子軍”。

燈塔大課堂第十二課心得體會錦集 篇12

20__年,王婷70多歲的奶奶坐著輪椅把王衛國送上支援太原抗擊非典的戰場。

王婷的父親王衛國是長醫附屬和平醫院放射科的一名醫生,20__年,王婷 70多歲的奶奶坐著輪椅把身為醫生的王衛國送上支援太原抗擊非典的戰場;17年後的今天,已經 66歲的王衛國把同樣作為醫生的女兒送上馳援湖北的抗疫一線。

“疫情發生後,我爸就和我說如果有機會、有可能的話一定要去一線為國家服務。”王婷臨走前,王衛國來到現場,他深情地擁抱女兒:“這個時候不要掉淚,不要牽掛,家裡沒事,放心的去吧,安心工作。”

2月 2日下午,王婷和山西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其他 118名醫護人員在太原武宿機場集結,緊急飛赴湖北省,而此次陪她一起征戰的行李箱,正是17年前王衛國去太原支援抗擊非典時用的箱子。此次馳援湖北,對於王婷來說不只是踐行著一名醫者的使命,也傳承著一種名叫“奉獻與信仰”的家風。最美逆行者們致敬!

燈塔大課堂第十二課心得體會錦集 篇13

自10月19日起,集團公司及各產業集團分批組織近千名職工參觀“榮成郭永懷事蹟陳列館”,學習郭永懷精神,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黨員、應屆大學生、行管人員以及中層管理幹部等積極參加該活動。

在陳列館,學員們從少年求學、海外成名、報效國家、甘為人梯、為國犧牲、愛在天際等六個方面詳細瞭解了郭永懷的人生歷程和光輝事蹟,並實地觀摩了“兩彈”模型。當觀看了郭永懷“以身許國、壯烈犧牲”的事蹟資料後,很多學員都流下了感動的淚水,更加激發了他們對烈士英雄的敬仰之情,樹立了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郭永懷事蹟陳列館位於榮成博物館一層,展覽面積__平方米,用400多張圖片、200多件珍貴文物資料以及部分視訊,全面展示了郭永懷院士的卓越功勳、儒家情懷和大師風範。作為我省首個院士紀念館,這裡將成社會各界進行國防教育、紅色教育、科普教育的重要場所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

郭永懷於1909年出生于山東省榮成市滕家鎮西灘郭家村,是我國著名的力學家、應用數學家、空氣動力學家,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是唯一一位在中國原子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星領域均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1968年12月5日,郭永懷從青海試驗基地赴北京彙報,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時年59歲。當人們從機身殘骸中尋找到郭永懷時,吃驚地發現他的遺體同警衛員緊緊抱在一起。燒焦的兩具遺體被吃力地分開後,中間掉出一個裝著絕密檔案的公文包,竟完好無損。1999年,郭永懷被黨中央、國務院和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郭永懷事蹟陳列館是山東省首個院士紀念館,國內展示新中國科學家風采的重要展館,也將成為對社會各界進行國防教育、紅色教育、科普教育的重要場所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

燈塔大課堂第十二課心得體會錦集 篇14

古時古人望天嘆仙人早去,今時今人升空笑科技強國。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王亞平宇航員做水球實驗,給我們展示了太空中奇妙的現象,讓我感到非常神奇。

看到中國空間站的先進科技,又想到國家非常繁榮富強,我感到無比自豪。我感受到了太空的無窮魅力,在太空中奇妙而又有趣的物理現象。我要努力學習,長大之後我也要當宇航員。

燈塔大課堂第十二課心得體會錦集 篇15

連日來,蓬安縣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各條戰線上,一名名志願者用他們的服務溫暖著你,感動著我。

“為了自己和他人健康,出門要帶好口罩哦……”2月3日,在蓬安縣相如廣場,蓬安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願服務總隊志願者祝勇軍正在勸導群眾注意防疫。

“今天共有三個組,到不同的街道、社群巡邏勸導,為市民普及疫情防控知識。”祝勇軍說,自疫情發生以來,他們就開始開展志願服務活動,體溫測量、收集疫情資訊、為公共設施消毒、進村入戶宣傳……大街小巷,都有志願者忙碌的身影。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蓬安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第一時間向全縣廣大志願者發出了倡議書。無數志願者響應倡議走上抗疫志願服務第一線。

“今天在家感覺怎麼樣?一會兒就把蔬菜和大米給你送過去。還有啥子需要,我們隨叫隨到……”2月1日,蓬安縣周口街道磨子西街社群黨員志願服務隊志願者黃正強撥通了轄區居家隔離的陳先生的電話。

結束通話電話,黃正強就提著生活物資與社群幹部一道為陳先生送去。

疫情發生以來,磨子西街社群在轄區內建立“黨支部—居民小組—樓長”三級聯防聯控機制,社群黨委成立由54名社群黨員組成的黨員先鋒隊,協助社群落實防控措施、做好輿論宣傳、配合追蹤排查。

“新年好,我是筆架山社群工作人員,我們來給你們量下體溫,家裡要勤通風,戴好口罩,多洗手,減少外出。”2月2日,蓬安縣周口街道筆架山社群網格員韓蘋與同事一起來到轄區居民家進行防疫知識宣傳。

從大年三十到現在,韓蘋每天都要在自己負責的居民微信群裡“串門”,僅僅幾分鐘,這些群裡就會有上百條聊天記錄。“這次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晚上都不敢關手機。”韓蘋說,對於社群內留觀人員的日常生活保障工作,社群也根據網格劃分,細化落實到每一位網格長和網格員。

“儘管有些辛苦,但在這個特殊時刻,我們能夠貢獻一份力量,再辛苦也是值得的。”韓蘋說,社群防控是疫情前築好的第一道牆,社群防控“牆”築牢了,百姓的生活才能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