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黨員學習脫貧攻堅的心得體會2022(精選5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7.33K

黨員學習脫貧攻堅的心得體會2022 篇1

容錯糾錯,讓幹部在脫貧攻堅中大膽擔當實幹。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為那些敢於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幹部撐腰鼓勁。我們要認真落實容錯糾錯機制,讓幹部走出“多幹多出事、不幹不出事”的思想認識誤區,引導幹部放開手腳、大膽工作,爭當脫貧攻堅的實幹家和帶頭人。一要用好政策。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三個區分開來”,清楚地劃分了容錯機制的適用範圍,給改革先行者吃了一顆“定心丸”。我們要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個區分開來”的要求,不斷完善容錯糾錯機制,尤其要進一步明確脫貧攻堅中的容錯免責情形,規範容錯認定程式和澄清保護制度,對於“無心”“無禁”“為公”犯的失誤,應理解並大膽寬容,積極幫助改正;對於“有意”“嚴禁”“為私”的違紀違法行為,給予嚴厲懲處,不能讓容錯變為幹部違紀違規的“保護傘”。二要容糾並舉。容錯是糾錯的前提和基礎,糾錯是容錯的目的和意義,只容不糾勢必會形成縱容之勢;只糾不容勢必會挫傷幹部幹事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所以,脫貧攻堅中必須堅持容糾並舉,堅持有錯必糾、有過必改,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糾正,對失誤錯誤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幫助幹部汲取教訓、改進提高,最大限度減少幹部犯錯的機率。三要正確對待。對那些在脫貧攻堅中有所失誤的幹部,不能“一容了之”,更不能棄之不用。給予幹部容錯後,只要能夠端正態度、改正錯誤、做出貢獻,同樣是黨的好乾部,這樣的幹部該表揚的要表揚、該評優的評優、該用的要用,真正讓給予容錯的幹部感受到黨的關懷和溫暖,進一步增強幹部的榮譽感、歸屬感、獲得感,激勵幹部擔當實幹、盡銳出戰、迎難而上,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黨員學習脫貧攻堅的心得體會2022(精選5篇)

黨員學習脫貧攻堅的心得體會2022 篇2

2月18號上午,我跟村會計薛勇走到一組第六家徐文秀家的時候,推開大門,走到院裡,瞅著院子倒是挺乾淨,一面青的土房,薛勇邊走邊說,他媳婦有病,丙肝,聽說挺重,啥也幹不了。我說這家上個月我好像來過啊,當時好像家裡沒人,薛勇說,對,上次我領你來過。到了屋門口,卻看見鐵將軍把門,我說,這家鎖門呢,今天又白來了,咱走下一家,等中午再到他家來吧,返身我倆剛走到主道上,遠遠的就看見一男一女兩個人慢悠悠地往這邊走來。薛勇說,這倆人就是徐文秀兩口子,可能是去點滴了。走近了我細看看,不用說,一看徐文秀愛人就是個病人,臉色灰暗,走路慢騰騰的,薛勇說,大冷天你倆幹啥去了,老徐說,這不剛領她去衛生所點滴回來嗎,這兩天又重了。薛勇在道上就想問問徐文秀的情況,往紙上填,我說挺冷的,還有病人,進屋說吧。進屋後,沒等我落座,他愛人就把燈打開了,嘴裡有氣無力的說,這屋這麼黑呢,我當時就納悶了,大白天的,我瞅著屋裡也不黑啊,這時,老徐說了,說自打老婆得了肝病,眼睛也不好使了,看啥都一抹黑。薛勇說,這是咱們村新來的第一書記霍書記,今天到你家就是看看你的家庭收入支出情況,看夠不夠貧困戶。老徐趕緊拉著我的手說,你就是霍書記啊,我聽咱們村人說了,說來個第一書記,沒想到今天到我家來了。我說,早都應該來,上次來了你沒在家,大嫂這病得幾年了,花了多少錢啊?新農合給報了多少啊?老徐說得了四年了,這四年都花了快15萬了,報銷能有一半吧,邊說邊轉身從炕櫃下拿出一個盒子,裡面裝著一摞厚厚的病歷、診斷、藥費等影印件。我拿過來一看,第一張就是一個53000多元的在哈爾濱住院的藥費影印件票子。我說那剩下的一半從哪來的錢啊,老徐說都是親屬借的,還有銀行貸款,到現在銀行還有四萬貸款呢。我說那你有沒有低保啊,他說沒有,旁邊的薛勇說,下批打算給他報上去。我說家裡這麼困難,咱不能等下批啊,正好咱們村明天要開村民代表會研究精準扶貧的事,順便就把老徐的事在會上說一說,如果大夥沒意見,那明天就給報上去。然後我又把他家的戶口本、身份證、病歷、診斷等拿著,我告訴他我都拿走,我回單位給他影印。讓他愛人下午去照相館照兩張二寸照片,然後我明天來取,如果明天村民代表會通過了,我就到鎮里民政把低保申報表拿來,幫你填上。另外你這樣的家庭應該符合貧困戶標準,經村民代表會通過公示無異議後,我們會及時給你上報到市扶貧辦。老徐媳婦當時眼淚就下來了,說:霍書記啊,你要早來多好,我就有盼頭了。

晚上回家,躺在床上,回想起今天走過的這二十幾戶家庭,真是覺得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能為村民做點事情,確實感到欣慰。

黨員學習脫貧攻堅的心得體會2022 篇3

扶貧亦要扶起“尊嚴”

上海市楊浦區委老幹部局 王怡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脫貧攻堅、精準扶貧,是這幾年談的最多的話題之一。20__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年,也是脫貧攻堅戰的決戰年。

面對貧困地區、貧困人民,黨和國家想方設法,發展生產脫貧、易地搬遷脫貧、生態補償脫貧、發展教育脫貧、社會保障兜底、就業扶貧、健康扶貧、資產收益扶貧等方式,在現行脫貧標準“不愁吃、不愁穿,即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不降低、不拔高的前提下,在扶貧幹部們的努力下,確實有大批貧困人口脫貧,實現了一大批貧困縣摘帽的目標。

脫貧攻堅,我們最初的關注點放在物質脫貧上,溫飽問題的確是人最本能的需求。我們對“三農”的刻板印象,往往是“雞犬之聲相聞”的農村、“看天吃飯”的農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因此說起扶貧,很長一段時間都保持了“捐款捐物”的雛形,“扶貧”莫名地帶上了一點“此高彼低”的姿態。其實,在物質脫貧的基礎上,精神脫貧也相當重要,扶貧亦要扶起貧困群眾的“尊嚴”。“民以食為天”,誰敢說“三農”不重要?

貧困群眾有尊嚴,才能讓他們產生更多內生動力,自然而然地檢視地區自身的陳規陋習,主動邁開脫貧的步伐。精準扶貧、深度扶貧,更多關注貧困群眾的心理訴求。他們盼望“富裕”,更盼望“有尊嚴”地富裕;他們“窮則思變”,更希望“挺直腰桿”思變;不是外人覺得他們需要什麼,他們就需要什麼;別人給什麼,他們就必須要什麼;扶貧不是“高高在上”的,是一種並肩共進、促膝共商的關係,還得因時因地因人因事制宜。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有些貧困村大膽啟用“先富起來”的致富能手做村支書,共商致富良方,讓全村人都富起來。“貧”是窮困,也是精神上的貧乏。貧困群眾需要黨和國家選配的“主心骨”,讓他們生活富裕,精神生活豐富,引匯出他們對美好生活“獨特”的嚮往,再以這個“需求”為導向,扶貧。扶的是“貧”,也是他們的“尊嚴”。

近年來,富裕發達地區對口支援貧困地區,已經從簡單的資金對接到不吝輸送人才、提供致富良策。隨著抖音、快手、梨視訊等短視訊的興起,很多地方的縣委書記、縣長、村支書也帶頭開直播,親自“帶貨”,叫賣農產品,為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代言”。“以購代捐”無疑是一種給予貧困群眾“尊重”的扶貧方式,通過推廣特色產品、特色旅遊,摘掉的是貧困的帽子,帶來的是情感的滿足,田間地頭的“苦味”,變成了文化輸出的“洋味”,這也從心理上很好地保護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農民種的是糧食,需要的是知識。“希望工程”堪稱精神扶貧的起點。那張“我要上學”的標誌性照片,大眼睛女孩滿臉都寫著“渴望”。20多年過去了,助學助困有了更為平等、自立的“作業本公益計劃”,這個民間公益專案,面向中西部貧困中國小生,以學生個人的寫作本換取愛心認助,改變了單向的經濟和物資資助模式,鼓勵孩子用寫作、畫畫等方式,完成一學期的日記,來換取每學期的愛心認助款。這種交換的形式,最大程度地給予了孩子尊重、尊嚴和平等,這些被“尊重”澆灌長大的孩子,內心一定不會自卑、怯懦。

“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脫貧攻堅,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讓貧困大山裡孕育的產品有產量有銷量,讓“農村”用筆直的腰桿與“城市”對話;脫貧攻堅,是讓貧困地區的孩子,走得出去、更願意迴歸,拿同等的知識回饋建設家鄉;脫貧攻堅,是讓貧困地區的綠水青山,挖掘出更多的“金山銀山”,非但“人誇顏色好”,更有生態環保的“清氣滿乾坤”。脫貧攻堅,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黨員學習脫貧攻堅的心得體會2022 篇4

以初心立信心,任爾東西南北風。疫情狂風驟雨的時候,黨和國家迎難而上,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挺身而出,一個個紅色堡壘固若金湯、一面面黨旗高高飄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疫情這場“大考”,我們答得頑強且堅定。沒有什麼能阻止中國行穩致遠、繼續前行的腳步,到20__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誓言錚錚,初心不改。正因為今年只剩下200天,對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們絕對不鬆勁、不懈怠、不停頓,那些“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的硬骨頭,定要舉全國之力、全國之智,戰旗獵獵,不勝不還。

以磨礪煉韌勁,放使幹霄戰風雨。“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溫室雖好,只能生長嬌花;溫水雖適,只會困死青蛙。黨的幹部應是夙興夜寐,實幹興邦的。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風險考驗只會越來越複雜,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今年的疫情考驗算是一個,也正是這樣的考驗讓黨員幹部尤其是年輕幹部浴火淬鍊,加速成長。僅僅月餘,疫情前線那些摘下口罩帶著血痕的昔日稚嫩的臉,儼然配上了沉靜的成熟表情;一份份來自火線的入黨申請,帶著“紅”的熱烈和“綠”的青春。疫情防控中,貧困地區基層幹部更展現出較強的戰鬥力,他們日常是“扶貧隊”,拉起來就是戰疫隊。他們既在疫情防控中穩定民心,保障群眾生活;又在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變化時,響應號召,抓住時間節點和工作重點,關注勞動力外出務工、扶貧產品銷售、幫扶工作等最易產生問題和困難的工作上想辦法、找出路。

黨員學習脫貧攻堅的心得體會2022 篇5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越到最後越要緊繃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鬆,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堅決克服疫情影響,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為應對疫情影響,中央和各地都出臺了許多政策。如何暢通政策傳導,抓好“最後一公里”,讓群眾真正得實惠,是擺在紀檢監察機關面前的重要課題。紀檢監察幹部要立足崗位職責,強化監督、全程監督,以三個“變化”打好監督“主動牌”,切實把監督抓到底、抓到位,為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障。

態度改變:莫當傲嬌紀檢“小幹部”擺出官架子”

部分紀檢幹部總覺得自己比被檢查的單位高一頭,“腆個肚子、揹著手、哼啊哈的”,全身散發出“小幹部”氣息。“想讓別人畏懼”的心理、踮起腳尖走路的做派,是沒有認清自身角色定位的表現。紀檢幹部的威信是建立在該站出來的時候及時站出來監督,拉衣扯袖、紅臉出汗、治病救人的基礎上,而不是以權壓人,讓自己變得高高在上、妄自尊大,把權力當成抬高個人名譽與地位的籌碼。首先要改變我們的態度,收起腆著的肚子,放下揹著的雙手,嚥下“哼啊哈”的官話,端正對自己的角色認知。其次,要接地氣,融入脫貧攻堅工作,換位思考幫扶工作者遇到的問題,並打消他們畏懼“被指出”的心理。最後要走在前、做表率,堅定思想修養和意志力,率先做到將規矩和紀律挺在前面,以身作則,公平公正公開,讓我們的監督工作經得起檢驗,真正讓別人“服氣”。

方法巧變:讓基層幹部“卸下包袱”輕裝上陣迎檢

所謂的“督查檢查”名目繁多、頻率過高、多頭重複、重留痕輕實績等問題,地方和基層應接不暇時常叫苦,“由於各類督查太多,基層一些日常工作只能放到晚上和週末做。平時哪裡還有時間真正思考問題,落實整改?”持續為基層鬆綁減負,堅決杜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紀檢監察機關作為監督部門,更要從自身減起。要注重方式方法,讓基層幹部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抓落實。比如保證督查和整改的時間不交叉,多個部門一起督查的內容不重複,時間不重合,可資料共享;督查的方式除開看材料和下村走訪本身,可嘗試派遣幹部融入檢查單位的脫貧攻堅崗位一段時間,結合基層實際,實打實地發現問題。給被督查的單位留點能呼吸的“氧氣”,通過巧秒改善督查方式,適當給基層減壓,精簡會議檔案和督查檢查考核,進一步把幹事創業的手腳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制度轉變:通過激勵從“怕”監督到 “邀請”監督

完善監督制度,是提高監督效能的重要舉措,如何讓地方從過去“怕”監督到“邀請”監督,值得我們考量。一方面可以把加強監督和正向激勵結合起來,如通過獎勵舉報線索,提高民眾和廣大幹部監督的積極性,嚴肅查處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現象。另一方面,除開各個渠道接到的線索,我們也要激勵敢於自我剖析、主動梳理問題、並整改落實到位的單位。對於主動“邀請”監督的單位,可以在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中給與其“績效考評”等次加分、通報表揚。針對一些地方幹部存在怕出錯、怕問責、怕告狀的顧慮,我們還應適當出臺相關激勵幹部改革創新勇於擔當容錯糾錯實施辦法,在執紀問責中積極實踐運用容錯糾錯,給主動作為、創新勇為的擔當實幹者吃下“定心丸”,促使監督真正由“被動”變為“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