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蹟心得體會(精選19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15W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蹟心得體會 篇1

蘇炳添的成績舉世矚目:20_年8月26日的雅加達亞運會田徑男子100米決賽中,蘇炳添以9秒92的成績打破亞運會紀錄;20_年2月21日凌晨舉行的20_國際田聯室內巡迴賽中跑出6秒49的成績奪得冠軍……那賽場上像離弦之箭一樣飛奔向前的他也因此獲得了“亞洲飛人”的稱號。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蹟心得體會(精選19篇)

當我們驚羨蘇炳添這些驚人成績的時候,是否想過:這些成績的背後浸透了蘇炳添奮鬥的淚泉,灑遍了蘇炳添犧牲的血雨?

蘇炳添每天都堅持進行訓練。每一次訓練時,他總是先慢跑熱身,接著做小步跑,踢腿等準備活動。一切都準備就緒後,蘇炳添換上了釘鞋,細心地用捲尺進行起跑器的除錯,隨後蹦跳了幾下,深吸幾口氣,便來到了起跑器的前方,單膝跪地,做好準備。他兩隻手的大拇指與其他四指呈八字,緊緊地壓在起跑的白線後。大約過了幾秒,蘇炳添後腳猛地一蹬,頓時像一支離弦的箭般衝了出去,步頻越來越快,直到衝過終點才慢慢減速,整個跑步過程令人歎為觀止。跑步結束後,蘇炳添拿出一個小型攝像頭,上面記錄著他跑步時的視訊,只見他在觀看過程中不斷嘆氣,不斷搖頭,嘴巴還不時嘀咕幾句,並且要反反覆覆看很多遍,訓練才結束。

蘇炳添專注訓練,不受干擾,是一種智慧;努力拼搏,科學追求,是一種能力;永不放棄,是一種寶貴的品質。這幾點,恰好是我沒有的,是我需要的。他永遠是我的榜樣,也是我心中的英雄。

記得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過:“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到島嶼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這完美地詮釋了蘇炳添的一生,保持專注、努力拼搏,永不放棄,是開啟成功之門的三把鑰匙,也是永遠指引著我們前進的動力與信念!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蹟心得體會 篇2

奧運會百米飛人大戰,最終還是來了。對蘇炳添來說,創歷史地進入到百米飛人大賽的決賽了,更加重要的是,半決賽他的成績是第一位的,所以也是出現在黃金跑道第六道,也就是說,蘇炳添出現在百米決賽的C位上。這樣的現實,證明了蘇炳添的速度與實力。這樣的蘇炳添,最終也是獲得第六名的成績。不得不說,很是炸裂了。

對蘇炳添來說,這一天內2次跑進10秒大關,這絕對是一個奇蹟了。半決賽的舞臺,他跑出個人和亞洲最好的成績,9秒83,比此前的個人記錄、中國記錄和亞洲記錄,都是要好很多的。這樣的蘇炳添,也是厲害炸了。作為體育迷,對於這樣的蘇炳添,也是紛紛感嘆:蘇神。

雖然,最終的蘇炳添並沒有獲得獎牌,但第六名的成績在中國田徑的歷史上,足以載入史冊了。也因為這樣,很多人懷念劉翔,直言他是中國田徑史上最偉大的運動員,沒有之一。這樣的說法,還是很客觀的。對體育迷們來說,這時候才知道劉翔的厲害,才知道劉翔的不容易。劉翔的存在,幾乎是黃種人的傳奇故事了。

對於這樣蘇炳添,人民日報也是直接點贊:“不是奪得獎牌才值得慶賀,超越自我就能贏得尊崇。從第一次跑進10秒,到跑進奧運決賽,蘇炳添一次次逆天改命,跑贏了時間。這是中國驕傲,也是亞洲榮耀。奔跑是一種狀態,更是一種風采。致敬中國速度,致敬每位創造歷史的英雄!”

這樣的點贊,還是很直白的。對人民日報來說,他們的點贊,是至高無上的一種肯定。這樣的肯定,或許沒有太多物質上的東西,但絕對是最大的認可。對很多人來說,都希望得到這樣的認可,但對多數人來說,都不具備這樣的實力,也沒有足夠的機會。而對蘇炳添來說,則得到了這樣的官方認可,這價值與意義非常不一樣。

同樣的,賽後的蘇炳添也是很滿意的,不忘自我點贊一番,“對我來說,通過這麼多年來的努力,自己終於可以站在百米(決賽)的跑道上面,我覺得我完成了自己的夢想,也完成了歷代的前輩對我們的祝福。”這樣的點贊,沒有任何的問題,對運動員們來說,自信一點也是很有必要的。

而除此之外,蘇炳添也是放出了狠話,“今天是一輩子最好的回憶。今天的成績應該說沒有讓大家失望,希望在幾天後的接力比賽中繼續帶來中國速度。”這樣的蘇炳添,這樣的說話,則有些霸氣了。那就是,對蘇炳添來說,他還是有些不甘的,他還是希望能在奧運會的賽場上展現更好的自己。而接下來的接力賽,或許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機會。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蹟心得體會 篇3

8月1日晚上八點五十分東京奧運男子百米飛人大賽正式上演,由於蘇炳添半決賽以九秒八三的成績成為了首個在奧運會闖入決賽的亞洲人,這場比賽自然引起了全體中國人的極大關注,我也聚精會神地全程看了比賽,八人蔘賽,氣氛緊張得空氣像要凝固,讓我想起了觀看劉翔參加一百一十米爛倫敦奧運會決賽有極為類似的心情,因為實在太緊張了有一名選手搶跑,本次比賽對搶跑是零容忍,這名運動員被直接罰下失去了比賽資格,決賽只剩七名運動員發令槍再次響起。

七名運動員如離弦之箭射向向終點,蘇炳添雖然拼勁全力還是始終沒有取得領先,最終以九秒九一取得第六名的成績讓中國人的名字第一次寫上了奧運會百米飛人大賽的成績單,我沒有感到意外只是能夠理解這個結果,恰恰就是蘇炳添自己的選擇,是他根據自己的實力現實地選擇了讓自己最好的狀態以最好的成績九秒八三確保能夠進入決賽以實現零的突破,而不是留在決賽真是一場精彩的比賽,向這位三十一歲的老將致敬。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蹟心得體會 篇4

他身著一身紅色運動服,足蹬一雙白色運動鞋。鳴槍響過,他在第一道出發,起跑穩健,如一道紅色閃電,劃過海沃德田徑場。9秒99,衝過終點,他緊盯著大螢幕,攥緊雙拳仰天長吼。他就是“中國飛人”蘇炳添。

北京時間20__年5月31日凌晨,在國際田聯鑽石聯賽尤金站男子100米決賽中,他以9秒99的成績奪得季軍,超過日本名將伊東浩司和中國名將張培萌共同保持的10秒整的亞洲本土運動員最好成績,創黃種人百米新歷史。

1989年8月29日,蘇炳添出生在廣東省中山市古鎮的一個普通家庭,幾年後,弟弟也降生在這個家裡。一家四口,日子安穩,其樂融融。

上國中時,蘇炳添的老師喜歡留下成績差一些的同學留堂補課,成績不理想的蘇炳添,幾乎天天被老師留下來“開小灶”,這讓他非常苦惱。為了避開補課,他主動申請加入學校的田徑隊。蘇炳添在體育課上向來都是活躍分子,彈跳力和瞬間爆發力很強,教練楊永強看到他的這些優勢,同意把他帶入田徑隊。

此時的蘇炳添痴迷上了速度,他喜歡騎摩托車,那種風馳電掣的快意讓他感覺非常舒服。但因條件限制,他沒有受過系統專業的訓練,只是在泥巴地裡,跑啊跑啊,像一個追風的少年。20__年11月份,15歲的蘇炳添第一次參加了正規的比賽——中山市中學生田徑比賽。他出人意料地在100米比賽上奪得第一名,成績用秒錶計時是11秒72。因此,他被中山市體校田徑教練寧德寶看中。

進入省隊後,蘇炳添曾萌發了不當運動員的念頭。20__年,他在田徑隊的成績屬於中等,但有一段時間成績老是上不去,甚至出現了下滑,他很痛苦,一度想放棄。

有一天,他坐在賽道旁,看著在賽道上飛跑的身影,心裡五味雜陳。他多麼喜愛奔跑啊,可是現在,他為此猶豫不決。

兩個剛剛訓練完的隊友說笑著坐到他身邊,沒有注意到他隱藏的痛苦,一個說:“今天我比你快了0.01秒。”“不就是0.01秒嗎?有什麼了不起。”另一個回答。

“速度,屬於執著於每個0.01秒的人。我只要每次都比你快0.01秒,我就每次都是贏家……”

隊友的話對蘇炳添觸動很大,是啊,只要堅持,哪怕每次只提高0.01秒,那麼,對自己來說就是勝利的。很快,他調整了心態,在大家的鼓勵和幫助下,成績一點點好起來,並進入了國家隊。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蹟心得體會 篇5

在前不久結束的雅加達亞運會,中國隊可以說是戰果累累,我們記得每一個運動員取得勝利的時候的樣子,我想大家對於蘇炳添應該不陌生吧!這個成為了許多次的亞洲第一人,一次比一次優秀,一次又一次讓人對他刮目相看!每一次槍聲響起,每一次的起跑,每一次咬著牙在跑道上不斷加速,每一次衝破終點從嘴裡長吐一口氣,見證著他每一次的成長,誰都不是一出生就懂事,誰都不是一出生就帶著某種天賦,上天給予我們的不足,是告訴我們要通過後天的努力去彌補,那樣才會成就更加強大的自己。蘇炳添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的逆襲的人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蘇炳添是一個80後,看似成熟穩重的他,其實在國中的特別調皮,他不喜歡上課,更不喜歡做作業,就因為此事,還受了老師的懲罰,為了逃過懲罰,他報了學校的田徑隊,也正是因為他的這個逃避,讓他在跑步方面發揮了自己的長處,成為國人所稱讚的年輕人。

經常好動的他在一次比賽中,跑出了11.72的好成績,這對於一個小孩子真的是一個不錯的成績了,正因為這一跑,他被中山市體校的老師發現了,從此他進入了一個正規的訓練課程。進入正規訓練的蘇炳添成績不斷的提高,跑進了10秒之內,成為亞洲第一個人,黃種人在體質上與黑種人有一定的差異性,在我們大家心裡,黑種人的耐力強體質好,田徑賽場上黑種人的天下,但是29歲的蘇炳添告訴我們,田徑成績的好壞與體質無關,但是與努力成正比,事實上正是他說的,努力是克服所有困難和障礙的最好方法。

本次亞運會的第一名,正好填補了他在各項大賽中的空白,為他的事業又添上了重要的一筆,更增強了國人對田徑這個專案上的信心,也是為許多後輩做了榜樣。母校暨南大學與蘇炳添達成協議,讓他回到學校做副教授,我們想想,從一個愛逃課,不寫作業,各種調皮的事都做,到如今的副教授,說實話,不羨慕是假的,同時也告訴我們只有通過努力才會成就自己,越努力越幸運,所謂幸運都是通過自己換取而來的,從未有天上掉餡餅的說法,這些說法都是空虛有的,人的一生要有許多目標,我們通過實現目標的過程來提升自己,發現自己的價值,這才是最重要的!

這個夏天我們要感謝這個大男孩,因為他讓我們這個夏天格外清涼,因為他的努力讓我們震驚,他的逆襲讓全世界人肅然起敬,希望他在以後的路途上繼續強大!繼續勇往直前,續寫傳奇人生!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蹟心得體會 篇6

蘇炳添,一個活在劉翔陰影下的男人,但是他從未放棄,堪稱勵志楷模。對於他屢創佳績,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先天條件和家庭原因,蘇炳添從小生長在農村在泥地亂跑加上比他大9歲的表哥是鎮裡的短跑冠軍,成為了他早先的追逐目標,在有沙子的跑道上跑出了11秒的成績,下來就是他的性格和習慣,外國記者採訪在活動區熱身的蘇炳添時,蘇也說了這麼一個詞“腳踏實地”接受國內體壇記者採訪時,蘇炳添曾說到:“我每一年都有在進步,07年到現在每年成績都始終是往上走的,沒有掉下去過,所以我已經很滿意了。”

蘇炳添的短跑之路開始於他的中學時期,還沒有系統地訓練,就一路過關斬將,可謂是天賦異稟,從校田徑隊到廣東省田徑隊,在廣東省田徑隊蘇炳添在原中國田徑100米記錄創造者袁國強的麾下接受訓練,成為了一名專業的運動員,開啟了他走向亞洲,走向世界的里程。他的出現無疑是劉翔退役後中國田徑的又一顆璀璨星。

20__年國際田聯男子100米鑽石聯賽尤金站他9秒99的成績,成為首位在歷史上突破10秒的黃種人,也打破了張培萌10秒的世界記錄,這個驚喜,提升了國人對田徑賽場的關注,他用實際行動向全世界證明了亞洲人在田徑賽場上具有先天劣勢這不是真的。在今年的世界盃期間,20__年6月23日,傳來了振奮國人的訊息,蘇炳添在國際田聯馬德里挑戰賽100米決賽中,以9秒91奪冠,重新整理了3天前謝震業剛在法國巴黎創造的9秒97的全國紀錄,追平了卡達歸化選手奧古諾保持的亞洲紀錄。

成為了最快的黃種人。正是由於他的熱愛,追求,魄力與堅持成就了今天的他。蘇炳添說過賽道上的對手只有自己,0.01秒的進步都值得全力以赴在喜人的成績背後,天賦之外,就是執著的努力,他每天訓練兩小時,遵循了那句勵志欲堅不欲銳在兩個小時的訓練時間,他要求每個動作都要做到最標準,細小到關節。他被稱為中國田徑隊——最嚴苛的運動員之一。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蹟心得體會 篇7

說到體育,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一些耳熟能詳的運動員,如蘇炳添,孫楊,張繼科……大家一定是某一位體育明星粉絲吧!我的偶像就是以速度著稱,號稱“亞洲飛人”的——蘇炳添。

蘇炳添,中國男子短跑運動員,中國國家田徑隊隊員,是中國田徑的主力軍。男子60米、100米亞洲紀錄保持者,號稱“亞洲飛人”。20__年2月6日,蘇炳添以6秒43奪得國際田聯世界室內巡迴賽男子60米冠軍,並重新整理亞洲紀錄。

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天的兩大體育盛事嗎?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了,那就是20__年俄羅斯世界盃和雅加達亞運會。

蘇炳添在雅加達亞運會中有一張精彩絕倫的比賽——男子100米決賽。

比賽開始了,蘇炳添風馳電制,如箭離弦般地衝向終點。他拼盡全力,因為他知道,自已揹負著使命,有13億雙眼睛在盯著他,為了金牌,為了自己和國家的榮譽,衝啊!蘇炳添,你可以的,你是“亞洲飛人”。果然,蘇炳添以9秒92的成績,獲得了雅加達亞運會男子100米冠軍,並重新整理了亞洲紀錄,他是我們國家的驕傲。

自從這場比賽之後,我更徹徹底底地迷上了蘇炳添,成了“蘇粉”。我愛“亞洲飛人”蘇炳添。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蹟心得體會 篇8

朱彥夫,1933年出生在人傑地靈的沂蒙山腹地——沂源縣張家泉村。他從小家貧如洗,14歲時就毅然參了軍,1949年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血與火的戰場上,他不怕流血犧牲,拼命作戰,先後參加了戰淮海、過長江、打上海、跨過鴨綠江等上百次戰役戰鬥。

1950年12月,朱彥夫參加了在朝鮮爭奪250高地的血腥惡戰。他所在的一個連,在零下30度嚴寒的條件下,與裝備精良的兩個營的敵人進行了殊死的搏鬥,打退了敵人一次次進攻。在彈盡糧絕的時刻,仍然堅持與敵人拼搏。最後陣地上只剩下一個遍體鱗傷的人,這就是朱彥夫。

朱彥夫在戰場上是個勇士,在失去四肢和一隻眼睛後,在極端困難的生活面前,他挑戰生命的極限,決心做個自食其力的生活強者。為了減輕國家的負擔,為了不讓別人照顧,他毅然要求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戰爭這個雕塑大師,把沂蒙山雕塑得更加凝重、莊嚴、顯赫。

朱彥夫回到山溝裡,才知道全村許多戶揭不開鍋,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窮得叮噹響。面對嚴酷的現實,他深深感悟到:貧窮才是他們最大最凶惡的敵人!他那一顆被淚水煮過的心又開始激烈地跳動。弗洛伊德認為:人生就是一場生存本能與死亡本能不斷搏戰的過程。

朱彥夫為了練習生活自理,來家8個月,就砸碎了飯碗141個,菜碟盤子23個,茶碗7個,潑掉飯菜上百次,因摔傷、凍傷用藥90多次……在一次次的失敗中,他一直與命運搏鬥。他終於成為勝者!他是一個成功者,1957年,全村8名共產黨員,一致選舉朱彥夫當了村黨支部書記。

他肩負重任,又捧出了一篇篇描山寫地的絕世文章!他拄著雙柺,爬山頭,到田間,訪貧問苦到家院;他用殘臂、用假肢支撐著大幹苦幹,開山劈嶺,治山改水,打機井。

他躺在地裡,跪在溝裡,育苗、拔草、澆水;他帶領村民,千方百計,歷經艱難,把光禿禿的荒山,變成了綠山果園;向瘠薄的土地,要出了高產。

修道路、搞副業,全村用上了電…… 昔日的槍炮轟鳴,化作了醉人的豐收謠、歡樂曲;沂蒙百姓,以勤勞的天性,將戰火燒焦的土地,裝點得秀美而豐腴。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蹟心得體會 篇9

“周奶奶來了!”

“周奶奶好!周奶奶好!”

8月9日上午10時許,當週秀芳出現在漵浦縣北斗溪鎮桐林國小校門口,10多位小朋友立即把她團團圍住,有的牽著她的手,有的拉著她的衣服。這所平靜的山村國小因為她的到來瞬間熱鬧起來了。

她個子不高,身穿一件墨綠色上衣,戴著一副黑框眼鏡,一頭銀色的捲髮,臉上掛滿了慈祥的笑容。

周秀芳說,她與漵浦的相遇雖是偶然,但一踏入這片土地,就感覺到離不開這裡了,她和漵浦從此結下了不解之緣。

20__年春節,一個偶然的機會,她聽一位朋友無意中講起漵浦縣北斗溪鎮的教學條件十分艱苦,不少老師都被嚇跑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周秀芳默默地記下了這件事,並決心要去看看山裡的情況和那些孩子。過完年後,3月中旬的一天,周秀芳和她的好友孫紹富來到千里之外的北斗溪鎮進行考察。

當時,她看到一個小山包上的學校,教室是茅草棚搭建的,四面透風。那天正下著雪,30多個孩子擠在教室裡,小臉凍得發紅。孩子們蜷縮在火盆旁,聽一位拄著柺杖、鄉音濃厚的老先生講課,他是桐林國小唯一的老師。

看到眼前的桐林國小,周秀芳當即決定,留下來在這裡支教。

周秀芳說:“我永遠不會忘記第一次到桐林國小的情景。”

這條支教之路比周秀芳想象的要困難得多。周秀芳的腿有關節炎,山裡的學生住得分散,路上坑坑窪窪,走訪一個學生家都要走半天,每次家訪回來,都累得倒頭就睡。但她還是堅持下來了,每個學生家裡她都要去了解情況。她說,只要看到那些活潑可愛的孩子們圍在她身邊,甜甜地喊著“周老師”“周奶奶”,她就覺得很幸福!她還高興地告訴記者,這些年下來,沒想到自己的關節炎比剛來的時候好多了。

為了照顧周秀芳,兒媳婦今年一直陪在她身邊。她兒媳對記者說:“婆婆的胃不好,血糖高,每天要吃幾種藥。剛開始到桐林國小時,家裡人很擔心她的身體,每天都要打幾次電話。因為訊號不好,婆婆曾經配了3個手機,哪個有訊號就打哪一個。”

在桐林國小支教的時候,周秀芳偶爾在朋友圈發一些在村裡的情況和感受,沒料到在朋友圈引起了廣泛關注。

當時,有一位遠在美國洽談業務的學生張剛,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昔日恩師在桐林國小支教的事情之後,一回國就直奔湖南漵浦,專程到北斗溪看望周老師。

當張剛看到破爛的校舍、簡陋的辦學條件,看到年邁卻毅然選擇在貧困地區支教的周老師時,他被深深地打動了,當即決定捐資30餘萬元重建桐林國小,並配齊學校所有的教學設施。20__年4月,桐林弘盛希望國小開始動工了。周老師一邊教書,一邊監督學校的建設進展。

張剛回到寧波之後,把周老師的事蹟告訴了身邊的朋友和大學同學,他們有感於周老師的無私奉獻,大家決定在當地再捐建一所希望國小。就這樣,你出5萬元,我出10萬元,一共湊了35萬元。與當地政府和學校聯絡後,決定修建前進希望國小。20__年9月,這2所2層樓高的希望國小全部建成,學生們都搬進了新校舍。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蹟心得體會 篇10

因為要保證工人的安全,生命是第一位的,青藏鐵路建設的時候,這些工人很多都要寫血書的,一定要參加。

吳天一和醫療團隊的目標是“不死一個人”,他們按照最高標準,制定了縝密周全的醫療救助體系,而最終5年14萬築路大軍無一因高原病死亡,這被國際醫學界稱為高原醫學的奇蹟。

守護高原人民和建設者的生命健康,是吳天一的初心,而六十多年來,他把自己的生命和激情都融進了廣袤的青藏高原。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蹟心得體會 篇11

因為眼睛看不見,朱麗華很少出門,可在20__年的8月她卻出了趟遠門去了龍泉,那裡有她資助的5名大學生。朱麗華堅持到龍泉,她希望自己的故事能激勵更多的貧困學生讓他們有奮鬥的目標。

“我沒上過大學,也沒有自己的孩子,我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和希望都放在這些孩子身上,他們替我圓了大學夢,我很高興。”

朱麗華在資助貧困學子的同時,更關注他們的成長,希望自己對他們的精神鼓勵多過金錢資助。平時,朱麗華從不主動聯絡這些受助的孩子,“我給他們提了一個小要求,在學期末給我打個電話或者發個簡訊,告訴我學習情況。”

她還讓孩子們把她拉進微信群,“他們有了困難我好第一個知道,有些孩子瞞著我不肯考研,要被我罵的。”雖然從未見過這些孩子,但是他們的名字,他們的家庭背景都在朱麗華的心裡。

每年給孩子們開個座談會,瞭解他們的動態;結對的時候跟每個孩子握手,傳遞溫暖與愛心。

“我要感謝這些孩子,他們的青春給我帶來活力,他們的困境促使我不斷前進。”

一個充滿愛心的人,總是心懷感激,朱麗華在不斷給予中收穫幸福。她也相信,這些受到過資助的孩子們也都心懷大愛,一路前行,一路播撒愛與溫暖。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蹟心得體會 篇12

朱老師的課是注入了情感的課。因為職務的關係,常常聽教師的課,經常在校園裡巡視教師上課,我始終感到不同教師的課堂呈現出不同的狀態。有的教師的課堂上,學生眼睛發亮,興趣盎然;有的教師的課堂上,學生無精打采,似聽非聽。即使以同一份教案讓不同的教師去上,也會呈現出這樣的不同狀態。產生這種區別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教師是否具有上課的激情。我深深地感到,教育工作是一種富有情感色彩的工作。一個缺乏激情的教師是很難將工作做好的,是很難上好課的。朱老師的課注入了她豐富的情感。她的課上孩子們總是眼睛發亮,興趣盎然。用著名特級教師孫雙金的話說就是“小手高舉、小臉通紅、小眼發光”。這是一種理想的課堂情景。朱老師的嗓音略帶沙啞,並不是那種銀鈴般悅耳的聲音,但因為情感的注入而深深地感染了孩子們,也深深地感染了坐在教室裡聽課的我。課上,朱老師不時微笑著看著孩子們。課上有一個環節,朱老師讓孩子們自己選擇最喜歡的一個小節讀給全班同學聽。第一個孩子選讀了課文的第二小節,寫天空的那一節。孩子讀得比較平淡。朱老師並不急躁,而是微笑著對孩子說:“如果你帶上微笑去讀,會讀得更美。”朱老師的微笑是對孩子最大的鼓勵和最真誠的期待。我不相信,有哪一個孩子能夠拒絕朱老師的微笑和微笑背後的鼓勵及期待。我在學校一直倡導把微笑帶進課堂。把微笑帶進課堂在本質是把對學生的感情寫在我們的臉上,把我們對職業的熱情、對人生的熱愛體現在我們的一舉手一投足之間。這樣的課堂學生如沐春風,在自然愉悅的狀態下掌握知識、提升能力、享受生命的成長。朱老師的課堂就是這樣的課堂。她的課是她和孩子們共生互享的課,是滲透了她的生命體驗的課。

做朱老師的學生是幸福的。帕爾默說,好的教學是對學生的一種深情款待。做朱老師的學生,每天都能受到朱老師所創造的好的教學的深情款待。現在,朱老師帶的這一屆孩子已經升上三年級了,孩子們已經受到了兩年多的深情款待,並且還要繼續享受這一份款待,真是莫大的幸福啊!今天的課上,孩子們始終高度地投入學習,沒有一個分心,也不見一個走神,表現出良好的聽課、讀書、答問、寫字的習慣。只要朱老師一提問,孩子們總是那樣踴躍地舉手,表現出高漲的學習熱情。課上,孩子們有很多機會讀詞、讀句子、讀段落、回答問題,朱老師的提問面很廣,至少有四分之三的孩子站起來朗讀過或回答過問題。總體上,孩子們的朗讀流暢而富有感情,反映出兩年多來朱老師朗讀教學的顯著成效;孩子們回答問題時,清晰而又有個性化的理解,體現出孩子們比較強的理解和思考能力。不管是朗讀還是答問,孩子們的聲音都清楚響亮,顯得很自信。我一直認為,在一個特定的時間,我聽的只是一節課,但從這節課上反映出來的孩子們的素質卻是一個帶班教師持續多年教學的綜合成績。這個班是朱老師從一年級帶上來的,今天孩子們的出色表現是朱老師兩年多來教學成績的綜合反映。這種成績並不容易用統計資料來反映,其重要性卻遠遠高於平時我們所關注的優秀率、合格率(以前還有平均分)。

做朱老師的學生更是幸運的。我一直堅持認為,好老師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遇到一個好老師是一輩子的幸運。生命化教育的倡導者、教育學者、詩人張文質先生說:“遇到好教師不僅是孩子的福分,甚至也是一個家庭的福分。如果我們有這樣的福分,我們一生都會有很好的方向感和一種可以汲取的並能最後轉化為自我提醒、自我督促的力量,我們的生命會始終圍浸在人性的光澤之中。”古人說,“幼無良師、長無良友、壯無盛事、老無令名”是人生四大遺憾。其中第一句話“幼無良師”反映的就是人們對好教師的強烈期盼,對從小接受良好教育的熱切期待。我們國小教師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每個人都應該像朱老師那樣努力做一個好老師,使孩子們遇到我們成為他們一輩子的幸運。

我聽過很多的課,聽過很多老師上的不止一節的課,朱麗華老師是我每次聽她課都深感滿意的教師之一。不管是她精心準備的研究課,還是平時的隨堂課,只要走進她的課堂,我每次都留下了非常愉快的記憶,深感她這樣的教師十分難得。希望我們的學校能湧現出越來越多的像朱老師這樣的教師!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蹟心得體會 篇13

1986年,郎平退役了。頂著冠軍的光環,郎平原本可以在體制內得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但她卻選擇了另外一條路:到北師大學習英語,之後又自費赴美留學。

1994年,正在香港帶隊打球的郎平接到了排協的電話,恩師袁偉民請她回國執教。當時的中國女排深陷低谷,不僅在世界大賽上顆粒無收,甚至在亞洲爭冠中輸給了泰國,漸漸淪為一支二流球隊。

回國執教,不僅薪水不高,風險和壓力都是巨大的,工作也特別辛苦,還要長期面對同丈夫、女兒兩地分居之苦。郎平很猶豫,而最終讓她下定決心的,是國家體委球類司司長的一句:“郎平,祖國真的需要你!”

僅用一年多的時間,郎平就把中國女排從低谷中拖了上來,重回強隊之列——1995年奪回亞洲錦標賽冠軍,11月拿世界盃季軍,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斬獲銀牌,郎平也獲評“世界最佳教練員”。

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和病痛的折磨讓“鐵榔頭”心力交瘁,四十歲的她身體已幾近崩潰。1999年,郎平多番考慮後,辭去了中國女排的帥位。

十多年後,當女排再度出現危機,郎平再次選擇了挺身而出。20__年,在排協的邀請下,她再度拿起中國女排的教鞭。她帶訓練、看錄影、作分析,不但週末無休是常事,甚至還曾暈倒在訓練場上。

僅花了兩年時間,20__年世界盃,中國女排時隔11年重返世界之巔,一年後的里約奧運會又摘下金牌,如今又再度衛冕世界盃冠,成就中國女排“十冠王”偉業。

38年裡,中國女排的高峰與低谷,郎平都曾親歷過,可以說“女排精神”正是由她而興起,也由她來傳承,“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人生不是一定會贏,而是要努力去贏。”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蹟心得體會 篇14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表示,黃文秀同志不幸遇難,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親切慰問。他強調,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廣大黨員幹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我們要學習黃文秀的為人民服務。為了接近老百姓,黃文秀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為貧困戶幹活,與群眾談心,與群眾做朋友,贏得了群眾的信任。更是為群眾做實事,做好事,幹成事,發展支柱產業,建立電商服務站,為貧困戶增收,降低了貧困發生率,用實際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廣大黨員幹部要學習黃文秀,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作出應有貢獻。

我們要學習黃文秀的理想與信念。扶貧幹部要有堅如磐石的信念。本來,黃文秀可以有很多選擇,留京或出國都沒問題,但她還是非常堅定地選擇了服務基層。從繁華首都回到家鄉,把初心鐫刻在扶貧路上,書寫了一個感黨恩、守初心、獻青春、為人民的優秀共產黨員形象。“入黨為什麼,為黨做什麼”,黃文秀用生命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堅守自己的人生追求,踐行自己的入黨誓言。

雖然她已逝去,但她的精神應永遠刻在領導幹部的心中,她的扶貧精神、理想信念、使命與擔當是全體黨員幹部學習的榜樣,黨員幹部應力爭成為“黃秀文”式扶貧幹部。

我們要學習黃文秀的擔當與使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黨員幹部的奮鬥目標,更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擔當,黃文秀從來不曾把自己的努力拔到太高的位置,她只是腳踏實地做著使命感促使自己去做的事。在入黨申請書中,黃文秀寫道:“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理想之中,理想才會更遠大。一個人要活得有意義,生存得有價值,就不能光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作出貢獻。”青春無悔,誓言無聲,為了初心和使命,黃文秀付出了年輕的生命。

我們要學習黃文秀的扶貧精神。從“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民生關切,到脫貧攻堅“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錚錚誓言,扶貧幹部們不忘初心,把對每一寸土地、每一名百姓的愛,化作迎難而上、登高行遠的力,鑄成共產黨人無私奉獻、不負人民的魂。黃文秀在一次電視採訪中所說:我們百色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如何將百色革命先烈們奮勇前進,不斷拼搏的精神傳承下去,作為青年一代我們責無旁貸。同時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我有信心我們會大獲全勝!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蹟心得體會 篇15

一次次之路不知道方便了多少觀眾。一張張笑臉不知給多少人帶來了溫暖。在大街小巷,在機場車站,總會有一個忙碌的身影,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志願者。

志願者是城市跳動的脈搏,是都市亮麗的亮麗的風景,由一群熱愛公益的熱血青年組成的團隊撐起了社會的公益事業。

在20__年北京奧運會中,志願者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北京奧運會期間,各個比賽場館每天會產生上百噸的生活垃圾,一批由垃圾分揀志願者組成的隊伍,每天在忙碌地分揀,回收場館垃圾。他們用最髒最累的工作,換來了奧運場館的清潔。

走進垃圾大棚,牆上掛滿了“綠色奧運”的標語,才顯出這個垃圾大棚的與眾不同。飲料瓶子,充氣棒,飯盒,紙板箱,甚至飯盒,西瓜皮!20多個帶著口罩的分揀志願者正忙著分揀堆積如山的垃圾。為了防止細菌感染志願者們還需戴上手套,穿上長褲和膠鞋,每個人的腦門上豆大的汗珠吧嗒吧嗒不停的往下掉,但沒有一個人嫌苦抱怨。這是多大的意志力啊!

在8月23日下午的國家游泳中心正舉行花樣游泳決賽,一日本花遊選手突然在水中昏厥,3名醫療志願者在一分鐘內就趕到了水池邊,對運動員進行緊急救治……

朋友,這樣的場面還有很多;朋友,像志願者這樣默默無聞在背後工作的人也還有許多,你發現了?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蹟心得體會 篇16

20__年11月28日,以《助學路上,點燃生命之光》為題,報道了身患重病的天津退休女工王婭“裸捐”助學的善舉。報道刊發後,西青區迅速作出反應,在醫療救治方面為王婭開啟免費“綠色通道”,成立醫護救助組24小時隨時待命,並定期為王婭作全面體檢。同時,特聘請專家共同制定診療方案,購進專用藥物及器械,幫助王婭和時間賽跑。本市熱心市民也通過各種方式關心王婭的病情,還有來自山東、河北、浙江、甘肅的愛心人士在治療方面提供幫助。

遺憾的是,2月16日,王婭永遠離開了我們。連日來,刊登了《好人王婭,為助學傾盡所有》《王婭走了,留下沉甸甸的愛》《“好同學,讓我們來送送你!”》《好人王婭,完成人生最後捐贈》等報道。很多讀者深受感動,給打來電話傾吐心聲。“王婭阿姨,一路走好,願您在天堂裡笑容依舊……”來自王婭母校二十一中的教師動情地說,“雖未曾與王婭謀面,卻感覺相識已久。她的一生,平凡卻偉大。她是我們的驕傲!我們將傳承她的愛心事業!”

網上也掀起了學習王婭精神的熱潮,網友“沉迷北宇的六六小姐”留言道:“王阿姨這樣平凡而偉大的人,讓社會有了溫度,讓生活更美好。我要像王阿姨一樣做個善良的人。”網友“任建好說話”留言:“之前天津有位靠自己蹬三輪車的收入圓貧困生上學夢的白方禮老人,而今又有;裸捐;助學的王婭,他們讓天津這座城充滿了人情味!”網友“如意”寫道:“王婭,一路平安,您是天津人的驕傲!”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蹟心得體會 篇17

庚子_歲來臨之際,這一千二百萬人的武漢,九州通衢之地,突然按下暫停鍵。武漢,像祖國的孩子,突然染了疾。感染人數不斷攀升……新型冠狀病毒,你讓武漢怎麼辦?

國家說:風裡雨裡,我們挺你。

我們常說:雖千萬人吾往矣。

我們現在說:雖病毒凶猛吾亦往矣。

正應了那句老話:“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武漢有難,四面八方的白衣天使昂揚請戰,已有17支隊伍來到這裡幫忙,八方四面的醫用物資奔赴武漢支援,一批批,一趟趟運到湖北,全國各地的愛心人士、志願者發起慈善捐贈為渡難助力。同行前來並肩作戰,快遞公司開啟綠色便捷通道,有能力的志願者幫忙募集物資,普通老百姓老老實實待家裡不添亂。武漢你看呀,全國人們關心支援你們,我們是你最堅固的盾牌。

我們在圈外過年,武漢,在圈內幫我們過關。武漢,加油,武漢,挺住。我們都在努力,我們並沒有放棄你。春天已經在路上了,有些事情我們還是要相信一下,比如沒有過不去的坎和冬天,也沒有來不了的春天。所以,請你們照顧好自己請堅持下去。春天見,是全國人民的祝福。

等挺過這個冬天,等春天來了,等疫情煙消雲散,我們還一起去武漢吃熱乾麵,一起去武大看櫻花,去珞珈山看你們指點江山,聽你們大聲說,我信了你的邪。請記住:我們愛你們,不止在今天,更在未來生命中的每一天,“熱乾麵”,頂住,我們挺你!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蹟心得體會 篇18

他們也曾是一群與我們一般年紀的少年,最初成為消防戰士,或許只是因為覺得軍裝很帥,一旦穿上軍裝,哪怕明知前方生死未卜,也會毫不猶豫的前進。

他們穿梭在各個城市的大街小巷,甚至崇山峻嶺,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會出現他們,他們克服每一次大霧,沙塵或狂風暴雨,卻不知道前面等待他們的是什麼,是滔天大火,還是待救的貓貓狗狗,警情就是命令,服從命令聽指揮是他們能做的事情。

“為人民服務”是職業賦予的責任和使命,不求感激回報,也不為英雄之名。他們揹負萬家燈火,卻常常辜負最親的人,自古忠孝難兩全,他們把孝順給了國家,給了人民,他是外婆最親的人,可是在他心裡,萬家燈火才是他最親的人。每次在路上看到這群最可愛的人都忍不住駐足,每次聽到消防車出警的聲音,都忍不住的為他們捏一把汗。

不曾有英雄的姓名,卻擁有英雄的生命,穿過匆忙人群,你逆火而行,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負重前行。

和平時代最危險的工作之一,然而總有人矢志堅守,總有人逆火而行,總有人用生命守護人間安寧。

你們受過的傷終得成為你們勳章,你們為人們付出的犧牲,終將成為永恆的大愛,永存人間!

致敬逆火英雄,一路走好!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事蹟心得體會 篇19

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位普通共產黨員。論職務,她並不高;論工齡,她並不長;論年齡,她也並不算大,可就是這麼一位平凡的同志,心中堅守著入黨的誓言,在極其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執著地追求著、無言地奉獻著,創造出了非凡的業績,成為我們學習的楷模。她就是我們無錫國稅優秀共產黨員,市局徵收計統處會計核算科副科長——許陽同志。

是的,許陽是一個平凡的人,但黨員的稱號賦予了她不平凡的勇敢和堅強。

作為一名女性,許陽和其他女同志一樣承受著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耄耋之年的奶奶,需要她無微不至的照顧;年幼懵懂的孩子,需要她耐心細緻的教導;而工作繁忙的丈夫,又無法為她分擔更多的壓力。在工作與家庭的兩難選擇之間,許陽選擇了工作,選擇了勇敢和堅強。在全市集中徵收、會計一級核算試點工作中,作為稅收會計的許陽承擔了大量的核對、調帳工作。在那段一個多月的難忘日子裡,許陽對待工作是認真的,對待自己卻又是殘酷的。每天她總是第一個來到辦公室,而當她離開時卻早已是滿天星斗。最後由於過度疲勞,許陽病了,但她堅持不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直到把最後一筆帳調整好,核對正確,才匆匆趕去醫院。正是憑藉這種黨員強烈的責任感和女性特有的細緻,她把住了集中徵收的最後一道關口,使無錫市局在全省率先實現集中徵收,一級核算,並且引起了全國稅務系統的廣泛關注。其實又何止這一次,處於集中徵收匯集點上的稅收會計,每個月都要面對來自全市國稅系統大量的徵收資料資訊,多少個白天,她面對電腦熬紅了雙眼;多少個夜晚,她熄滅辦公樓內最後一盞明燈;多少個節假日,她嫻熟的鍵盤聲打破了國稅大樓的寂靜。然而這就是她的選擇,而這背後卻折射出一位共產黨人平凡而感人的敬業精神,那份執著和追求,那份熱愛和深情,那份無怨和無悔。

是的,許陽是一個平凡的人,但黨員的稱號煉就了她不平凡的精湛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