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於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精選20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8W

關於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1

通過這次的研究性學習我學到了很多,比如說和同學之間的合作,從實踐中也得到了很多的知識,瞭解到原來早餐對我們來說真的很重要,尤其是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要每天都要吃早餐,那樣才會有精神學習,也不會給自身帶來不必要的疾病。所以,非常感謝能有這次實踐活動。

關於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精選20篇)

通過這次的研究性學習,讓我體會到團隊的精神。也給了我們發揮生活實踐的平臺。

我們的研究主題是陽光早餐,健康全天。我們通過實地考察,問卷調查等。雖然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我們用集體力量,團對精神去克服了種種困難,完成了我們的研究調查。我們親臨其境。親自動手。親身體驗,使我們經歷激動人心的操作和探究,使我們的實踐才能和創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這是一個絢麗多彩的調查,它使我們拓展視野,深刻認識創造精神。與其他學科知識綜合起來,與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綜合起來,可以提高綜合應用知識與技能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我們領略學習的最高境界。

相信通過這次的調查,學習,一定會成就我們青春年華力實基礎,挑戰自我,享受創造與發展樂趣的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這次研究性學習讓我感觸很多,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不懂怎麼做,但最後我們克服了重重困難,路途中·艱辛汗水有過想放棄,但在我們相互鼓勵下,我們堅持了下來,從中獲得友誼,這次活動會成為我們寶貴的回憶,希望下次的到來。

這次研究性學習我們研究的課題是關於早餐的,由於沒參加過這種課外活動,所以在開題報告中我們遇到了許多困難。完成開題報告後,我們接下來展開一系列的活動,群眾走訪,問卷調查,查閱資料……我們合作著完成了一樣樣工作,得出了一些結論,瞭解中學生的早餐情況,完成了研究性學習的工作。通過這次研究,使我們對於早餐的重要性及合理飲食的重要性有了更多的了。

通過這次的研究性學習使我認識到知識只有通過不斷努力才能獲得,雖然這中間困難重重,有過汗水,有過淚水,但是更多的得到的是同伴之間的鼓勵和支援,也讓我懂得可身體是生命的本錢,所以我們應該按時吃早餐,才能夠身體健康……

這是我所得到的收穫,用樂觀態度對待生活。

通過這次的研究性學習,讓我瞭解到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講早餐都是很重要的,不管是老人還是成人還是小孩。做為學生的我們,早餐尤為重要。早餐是不可避免的,吃早餐對於一個人的成長過程都上人重大的作用,反而不吃早餐的後果是承擔一種巨大的胃病的痛苦,因為不吃早餐導致人體虛弱,精神衰退,記憶力減退,思維能力降低,身體健康遭到嚴重的危機,所以早餐非常重要的。對於學生的我們,早餐吃好了,才有精神上課,才有利於我們的大腦思考問題,才有利於我們健康成長,對於上班的家庭來說吃好早餐工作才有盡,對於正在發育的青少年,更要注重早餐,早餐吃得好能促進人體的發育,不吃早餐,會導致胃病,所以要在乎吃早餐成為我們生活規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吃早餐特別重要。而且通過研究性學習我們更加團結了。團結就是力量!

時間飛逝,我們歷經了春的味道,夏的蓬勃,秋的婉約,冬的深邃,醞釀了一千多個日夜的快樂,登上了高中的臺階,經過了人生的洗禮,我們逐漸長大。

研究性學習是我們鍛鍊自己動手的能力,這一個過程雖然坎坷,同學們之間的矛盾多等問題。但是我們還是努力克服了同學與同學之間矛盾的困難,成功的完成了這項活動。以前我們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父母心中的寶貝,動手的能力很弱,自覺性不強,不會獨立,永遠都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也經不起風吹雨打,離開了父母就好像是迷路的羔羊怕被狼發現。在未來的社會中,只會成為你的絆腳石而已!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你成熟一些,讓你自己動手去做的一項活動。我小組研究的是有關於早餐的問題,它開發類我的腦力智慧,引起了我沉睡已久的好奇心,讓我有努力去探索真理的興趣。我真正的明白、瞭解,世界從何而來——實踐中發展而來,實踐中獲得的知識能夠讓我們健康飲食,在這個活動之前,我曾是一個不喜好吃早餐的人,寧可睡多點也不願起來早點去吃早餐。現在我知道,這是個錯誤的行為。不利於我的健康成長。進行這項活動需要收集一些資料圖片,實地考察等。我覺得的我收穫得不少,小組裡的成員積極性很高,給我生活的意義——滿足,脫離了父母的呵護也可以生存,我覺得我很滿足了!

關於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2

一正確認識數學中的研究性學習

所謂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是指老師不應當把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應當積極引導學生,適時地進行點拔、質疑、啟發、解惑;從學生角度看,是指學生的學習方法應當是探究的,學生不應當滿足於死記硬背,模仿重複,而應當猜測、嘗試、質疑、發現,高中數學研究性學習初探體會。提起研究性學習,人們往往會認為一件很嚴肅的事情,是為少數優秀學生開設的課程,必須有專門的老師指導,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場所,開設專門課程去進行研究。一部分學校正是這樣做的,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恰好違背了教學規律,實際上是重複過去走過的老路,是變相的舊的教學模式,是新瓶裝老酒,曲解了研究性學習的本質。實際上數學研究性學習是面向全體高中學生的必修課,它以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追求目標,鼓勵學生介入數學學科前沿的研究,要求學生的研究結果有科學性,但並不強求每個學生的最後研究成果都必須獨一無二。研究性課程的意義在於應用、強化研究性學習的方式,以彌補接受性學習方式的不足,並完成從一味研究“如何教”,到關注學生“如何學”的教育思想的轉變。而在這種觀念下知識本身的獲得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獲得知識及在獲得的過程中開發出來的各種潛能。

中學生蘊藏著極為豐富和巨大的創造潛能,關鍵是我們的教育能否營造適合他們發展的環境,能否為他們創設發展的空間,提供更多發揮其創造潛能的機會。如果我們這樣做了,我們的中學生對社會的回報將是無法估量的,讓我們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使他們能夠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華。當前,中學數學教學中存在著老師把學生當成知識容器,一味地灌輸的不良傾向,看起來講了不少知識,實際上這些知識並沒有被學生所接受,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應當在課堂上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設定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於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並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於實踐的機會,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結構

根據數學科的學科特點和高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數學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結構可以是:

1、引入:教師圍繞教學內容,根據教學進度,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具備研究條件的課題。目的是使學生明確目標,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數學研究性學習的課題不僅僅是教師提供,還應鼓勵學生通過思考、調查、查閱資料等方式概括出問題,甚至可以通過日常生活情景提出數學問題,進而提煉成研究性學習的課題。

2、獨立探究: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問題的研究者和解決者,是主角,而教師則在適當的時候對學生給予幫助,起著組織和引導的作用。在這一過程中,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尋求答案,教師可以巡視,並且儘量鼓勵學生按照不同的方案尋求答案,教師還要在這一學生獨立探究的過程中掌握學生存在的疑難問題和不足之處。

3、分組討論:對學生獨立探究中的困惑問題以及重點、難點、疑點,教師不要急於講解、回答,要讓學生調整自己的認識思路,以小組的形式引發學生各抒己見,展開討論或辯論,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討論過程中對積極發言的學生予以表揚,對有獨到見解的給與肯定,鼓勵。

4、總結、引申:就是對討論的結果進行歸納整理,鞏固深化所學知識。教師可以讓各個小組的代表談本組的解題方法、學習體會、學習心得,談學習中應注意的問題等等,教師再予以“畫龍點睛”。這一過程可以運用多媒體等手段把各種正確的思路反映出來,以達到全般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目的。最後教師可以在總結引申的基礎上在提出一些延續性的問題,供學生進一步思考和理解。

關於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3

在開放的情境中主動探索,親身體驗,在愉快的情緒中自主學習,提高潛質,我們在研究性學習中不斷收穫,得到鍛鍊,提升自我。

這是我們對本次研究性學習的真實體會。

在班主任崔賀老師的策劃組織下,我們高二(2)班全體同學參與調查研究了<線性規劃問題的實際應用>這一研究課題。由於研究性課題的主要資料“線性規劃”是我們在高中數學第二冊上(試驗必修)第七章的學習資料,在以前學習的過程中就有許多同學由於無法聯絡實際合理想象而掌握的不是很好,因此在這次研究性學習中大家都用心參加,十分踴躍,加之此次研究性學習中親臨社會調查研究的機會十分豐富,我們也就更加的熱情投入,以求獲得更多的收穫。正是這種用心高昂的態度以及崔賀老師正確細心的指導,使我們最後的研究取得了成功。

下方我們就將聯絡實際狀況,具體談一談在研究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一、準備充分目標明確

在研究性學習的初期階段,我們很多同學都按捺不住興奮的情緒,想早點走到社會上實際調查,這時崔賀老師及時的阻止了我們,並且耐心的告訴我們只有準備充分,明確的知道自己想調查什麼資料,調查的具體物件是誰,調查的目的與好處是什麼,想取得什麼樣的調查結果,採用什麼樣的調查方式等等這些具體的事項,才能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調查研究。這令我們頓時恍然大悟,於是收拾好情緒,調整好心態,安下心來做準備。我們按照崔賀老師事先計劃的五個調查任務不一樣的活動小組,自願報名參加自己想參加的小組。小組人員調整完畢後,我們就開始針對不一樣小組的調查物件自己準備相關資料。比如第一小組想要調查的資料是城市規劃、佈局與設計中的線性規劃問題。於是在參考了網上的相關資料,以及報紙新聞等多方面資訊後,組員們討論決定將調查物件設定為天津街的設計改造規劃專案,調查地點設計為天津街改造辦。確定好目標後,我們又用心準備自己想了解的資料,比如事先設想天津街改造工程中會有那些具體的線性規劃問題,不一樣問題中獲得最大效益的解決方法又是什麼,哪些規劃好的資料已付諸實踐並取得巨大的效益等等。我們的其它四個小組也都是如此,精心準備,不留一點漏洞。正是由於我們充分的準備,明確的目標,使我們在之後的實際調查中,有理有據,從容不迫,如魚得水,獲得了巨大的成效。

二、團隊精神合作至上

研究性學習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單憑一人之力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完成的。這時候我們需要的是合作,是整個團隊,是大家共同的發奮。這讓我們深有體會。有人說重點高中的學生都很自私,不愛幫忙人。然而在這次研究性學習中,我們分明的看到了熱情幫忙人的同學,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比如第二小組,他們的調查資料是汽車排程中有關線性規劃問題。一開始大家都忙著各自分頭尋找相關資料,沒有分配任務,開會討論,等到組內開會召集時,才發現,不是有的資料沒找到,就是同樣的資料找了好幾份。組員們在這種狀況下並沒有互相埋怨,而是趕快聚到一齊開會商議補救之策。他們將任務分割成幾份,派給組員,大家同時工作但側重點不一樣。組員楊振業、黃超、李易負責調查地點的確定聯絡,組員李成龍、夏博、尹家琳負責對客運中線性規劃問題的利用的收集工作,組員於秀、張馨、王晨婧、向飛負責查詢在數學問題中,有關汽車排程的線性規劃問題,以及調查後效果的設想,組長張磊負責排程協調。如果有的組員提前完成任務,他們也會熱心主動的幫忙別的組員。正是正因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幫忙,以群眾的利益為主,第二小組的任務才能在失誤在先的狀況下完成的很好。在五個小組之間,合作的關聯依然緊密,如果查詢到與其它小組有關的資料,大家都會拿出來共享,正是由於這樣,雖然研究任務很重,我們卻也沒有耽誤很多學習時刻。團隊的精神在每個人心中,合作為了共同的目標。

三、理論聯絡實際與抽象思維的潛質

作為學生,我們所接觸到的只是書本上的知識,就應說,我們很難體會到自己此刻所學習的高深的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有什麼聯絡。然而在這次關於線性規劃的實際應用的研究中,我們驚奇的發現,原來我們所學習的知識如此廣泛而緊密的和我們的生活聯絡著。正是如此,我們也越加期望能將自己的所學,應用到現實中來。然而事實並非如我們所料,比如說,車票的售價,這就是一個線性規劃的問題,但是它與季節,客流量,油價等等複雜的`問題相關聯我們根本就無法解決。正當我們愁眉不展時,崔賀老師告訴我們,線性規劃的確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廣泛,然而很多問題是十分複雜的,是我們的潛質無法解決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不去解決它。我們在課本上,練習冊上不是也見到過許多線性規劃的問題嗎,它們是怎樣來的呢?是人們在超多實際觀察後抽象出來的理想模型。我們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用書本上的知識解釋實際中的線性規劃問題,和從實際中提取出理想的問題模型。在老師的指導後,我們又對本次研究性學習產生了更深刻的認識,發奮的目標和方向也更加明確了。比如第三小組,他們的研究資料是機車廠在生產機車過程中的線性規劃問題。他們將理論聯絡實際,分析出機車的材料,機車的外形,機車的速度,機車的動力種種因

素對機車最後的質量以及機車廠獲得的效益之間的線性規劃關聯,並從中抽象出幾道與此有關的題目,如生產投料類題目(見附錄)。其它小組也同樣透過不一樣的角度抽象出許多理想的數學模型。很多從前對線性規劃不很明白的同學,此刻不僅僅能夠用它解釋生活中的問題,甚至能夠自己出題考別人呢。一些數學成績不是很好的同學,也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了自身的潛質。這些會讓我們在以後的學習中受益匪淺。

以上就是我們在本次研究性學習中的心得體會,它讓我們得到了鍛鍊,無論是社會交往的潛質,還是自身的學習潛質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關於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4

開展研究性學習,要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要讓他們在研究性學習中學會合作,學會互相幫助、共同提高,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在知識上、心理上能夠健康地成長。

研究性學習與我們正常的教學是相輔相成的,通過調動學生研究性學習的積極性,能夠促進我們的教學成績不斷提高。近幾年,我所教的班級在研究性學習氣氛中,化學科成績不斷地得到了提高。

我們要不斷擴大研究性學習的領域,從書本走向實踐,從課堂走向課外,從校內走向校外,從現在走向未來領域。通過研究性學習,為國家培養出更多未來的創造型人才。

關於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5

1.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研究性學習

求知慾是人們思考研究問題的內在動力,學生的求知慾越高,他的主動探索精神越強,就能主動積極進行思維,去尋找問題的答案。教師在教學中可採用引趣、激疑、懸念、討論等多種途徑,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慾望,以幫助學生走出思維低谷。如講黃金分割時,介紹了華羅庚教授的“優選法”以及“優選法”在工農業生產、科學實驗中實現最優化目標的巨大作用,並介紹它在建築、藝術、語言、生物等方面的奇巧應用,使學生驚歎數學無所不在,神通廣大,提高了學生的求知慾望,使他們感到應極快掌握這一知識。講授新課之前,先設定一個疑團,讓學生產生懸念,急於要了解問題的結果,而使學生求知慾望大增。例如在講授排列應用題時,我們的開場白是:現在我手上有6本不同的書,分給某6位同學,每人一本,共有多少種不同的分法?於是同學們議論紛紛,有的同學甚至拿著六本不同的書在試著分法,然而怎麼也分不清。這時教師抓住這一有利時機指出:這一問題是這節課要解決的問題,只要掌握瞭解題方法問題很容易解決。這樣儘管這節課的內容是一些繁雜枯燥的計算,學生在課堂上卻是興趣盎然。青少年學生求知慾望強,敢說,敢想,喜歡發表自己的意見,組織討論能很好地發揮這種心理優勢,有一次在講稜錐的時候,我出了這樣一道選擇題:“已知四稜錐的四個側面都是正三角形,則底面是A.矩形;B.菱形;C.正方形;D.平行四邊形。”然後讓同學們思考和討論,教室裡的氣氛一下活躍了,爭論的焦點集中在是正方形還是菱形,兩種意見爭持不下,這時坐在後面的一個男同學用紙織了一個模型,送到了講臺上,這個模型說明了菱形的不可能性,因為如果是菱形,則底面不可能放在桌上,即底面四頂點不在同一平面,堅持正方形的同學興奮極了。最後教師充分肯定了這位同學的創造精神並理論上證明了這一結論,使另一部分同學心服口服。

實踐證明在遵循教學規律的基礎上,採用生動活潑,富有啟發、探索、創新的教學方法,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培養學生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徑。

2.數學開放題與數學研究性學習

數學開放題體現數學研究的思想方法,解答過程是探究的過程,數學開放題體現數學問題的形成過程,體現解答物件的實際狀態,數學開放題有利於為學生個別探索和準確認識自己提供時空,便於因材施教,可以用來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使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成功感,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的美感。因此數學開放題用於學生研究性學習應是十分有意義的。

開放題是數學教學中的一種新題型,它是相對於傳統的封閉題而言的。開放題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這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的具體體現。為了使數學適應時代的需要,我們選擇了數學開放題作為一個切入口,開放題的引入,促進了數學教育的開放化和個性化,從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關於開放題目前尚無確切的定論,通常是改變命題結構,改變設問方式,增強問題的探索性以及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多角度思考,對命題賦予新的解釋進而形成和發現新的問題。近兩年大學聯考題中也出現了開放題的“影子”,如1998年第(19)題:“關於函式f(x)=4Sin(2x+π/3)(x R),有下列命題:由f(x1)=f(x2)=0可得x1-x2必是π的整數倍;②y=f(x)的表示式可改寫為y=4Cos(2x-π/6):y=f(x)的圖象關於點(-π/6,0)對稱;④y=f(x)的圖象關於直線x=-π/6對稱。其中正確的命題是──(注:把你認為正確的命題的序號都填上)”顯然《高中代數》上冊第184頁例4“作函式y=3Sin(2x+π/3)的簡圖。”可作為其原型。學生如果明白這些道理就會產生對問題開放的需求,逐步形成自覺的開放意識。又如20xx年理19文20題 函式單調性的引數取值範圍問題(既有條件開放又有結論的開放,條件上,對 ,是選擇 ,還是選擇 ?選擇前者則得 ,以後的道路荊棘叢生,而選擇後者則有 ,以後的道路一片光明;結論開放體現在結論分為兩段,一段上可使函式單調,另一段上不單調,且證明不單調的方法是尋找反例);

從數學考試中引進一定的結合現實背景的問題和開放性問題,已引起了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的極大關注,開放題的研究已成為數學教育的一個熱點。

有了開放的意識,加上方法指導,開放才會成為可能。開放問題的構建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其一是問題本身的開放而獲得新問題,其二是問題解法的開放而獲得新思路。

如“已知 ,並且 求證 (《高中代數》下冊第12頁例7)”除教材介紹的方法外,根據目標的結構特徵,改變一下考察問題的角度,或同時對目標的結構作些調整、重新組合,可獲得如下思路:兩點(b,a)、(-m,-m)的連線的斜率大於兩點(b,a)、(0,0)的連線的斜率;b個單位溶液中有a個單位溶質,其濃度小於加入m個單位溶質後的濃度;在數軸上的原點和座標為1的點處,分別放置質量為m、a的質點時質點系的重心,位於分別放置質量為m、b的質點時質點系的重心的左側等。

又如,用實際例子說明

所表示的意義給變數賦予不同的內涵,就可得出函式不同的解釋,我們從物理和經濟兩個角度出發給出例項。

(1)X表示時間(單位:s),y表示速度(單位:m/s),開始計時後質點以10/s的初速度作勻加速運動,加速度為2m/s2,5秒鐘後質點以20/s的速度作勻速運動,10秒鐘後質點以-2m/s2的加速度作勻減速運動,直到質點運動到20秒末停下。

(2)季節性服飾在當季即將到來之時,價格呈上升趨勢,設某服飾開始時定價為10元,並且每週(7天)漲價2元,5周後開始保持20元的價格平穩銷售,10周後當季即將過去,平均每週削價2元,直到20週末該服飾不再銷售。

函式概念的形成,一般是從具體的例項開始的,但在學習函式時,往往較少考慮實際意義,本題旨在通過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給出函式的實際解釋,體會到數學概念的一般性和背景的多樣性。這是對問題理解上的開放。

研究性學習的開展需要有合適的載體,而數學開放題作為研究性學習的載體,滿足了學生求知的慾望,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學生創造潛能得到了極大的發揮。實踐證明,數學開放題用於研究性學習是合適的。

3.社會實踐與數學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強調理論與社會、科學和生活實際的聯絡,特別關注環境問題、現代科技對當代生活的影響以及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要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親身參與社會實踐性活動。同時研究性學習的設計與實施應為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供條件和可能。

如 “洗衣問題”:給你一桶水,洗一件衣服,如果我們直接將衣服放入水中就洗;或是將水分成相同的兩份,先在其中一份中洗滌,然後在另一份中清一下,哪種洗法效果好?答案不言而喻,但如何從數學角度去解釋這個問題呢?

我們藉助於溶液的濃度的概念,把衣服上殘留的髒物看成溶質,設那桶水的體積為x,衣服的體積為y,而衣服上髒物的體積為z,當然z應非常小與x、y比可忽略不計。

第一種洗法中,衣服上殘留的髒物為 ;

按第二種洗法:第一次洗後衣服上殘留的髒物為 ;第二次洗後衣服上殘留的髒物為 ;顯然有 ,

這就證明了第二種洗法效果好一些。

事實上,這個問題可以更引申一步,如果把洗衣過程分為k步(k給定)則怎樣分才能使洗滌效果最佳?

學生對這個問題的進一步研究,無疑會激發其學習數學的主動性,且能開拓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養成善於發現問題,獨立思考的習慣。

在數學研究性學習中,社會實踐是重要的獲取資訊和研究素材的渠道,學生通過對事物的觀察、瞭解並親身參與取得了第一手資料,可以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予以解決。以下的問題均可作為數學研究性問題來進行討論:

(1)購房貸款決策問題 (通過調查銀行利率,利稅及房價決定哪種方式購房划算)

(2)對當地或國家近年來人口增長的情況調查,預測今後人口數量,給政府提出幾點建議。

(3)氣象學中的數學問題 (溫度、溼度、空氣汙染指數、臭氧層的變化)

(4)當地耕地面積的變化情況,預測今後的耕地面積。

(5)無蓋盒子的最大容積問題

(6)零件供應站(最省問題) 設在一條流水線上有5臺機器工作,我們要在流水線上設立一個檢驗站,經檢驗合格後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若5臺機器的工作效率相同,問檢驗臺放在何處可使移動零件所走的距離之和最小?(所花的總費用最省) 如果是n臺呢?(可以用平面幾何知識,也可以建立函式關係式,作出圖象討論得出)若5臺機器的效率不同又如何呢?

(7)拍照取景角最大問題:在公路的一側從A至B有一排樓房,想在公路 上的任何一處拍一張正面照,任何選擇公路上的點,使拍攝的一排樓房的取景最大(點A與點B與直線 的各種位置關係討論)

類似問題:足球運動員在何處射門最好(不考慮其它因素)等

(8)商品營銷策略問題:

1)調查某種商品的銷量與它的利潤的關係,並決策如何可使其獲利最大?

2)對報亭買報情況調查,(進價、售價,及賣不出去而退回每份賠錢多少),統計一個月的銷售情況,問怎樣決策收益最大?

生活中處處充滿著數學,處處留心皆數學。

我們早晨起床刷牙用的牙膏,細心的人會發現,牙膏的包裝有大有小。其價格也不相同,你想過大小包裝與其價格之間的關係嗎?除了牙膏以外,還有商品都有大小包裝之分,如餅乾、瓜子、食油等等。你吃東西是,想過營養成份的搭配嗎?你在上課時,想過坐在什麼位置才能最清楚的看到黑板的問題嗎?你在坐公共汽車遇到堵車時,想到儘快消除堵車的方案與數學知識有關嗎?你乘船逆流而上發現東西掉進水中順流而下時,想過假設將船掉頭去追,什麼時間能追上的問題嗎?你在自行車修理鋪裡看到師傅在滾珠軸承裝滾珠時,想過能裝多少個嗎?你在開燈關燈時,想過燈的位置與照明度的問題嗎?你在開、關窗戶時,想過窗戶的面積與採光量的問題嗎?你在聽天氣預報、颱風警報、空氣質量狀況時想過他們是如何預報的嗎?烈日下,你想過遮陽棚搭建方式與遮擋太陽光線有關嗎?平日作業、例題、習題及大學聯考試題的推廣和變式你想過嗎?……

對於上述問題,有些你也許想過,有些你也許從未想過。這些問題都與數學有關!數學與生活是如此的息息相關,讓我們發現並研究這些數學問題吧!相信你會其樂無窮。

關於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6

一、實踐回顧

通過開展“研究性學習”這樣的研究活動,不但可以發揮學生創造性,同時也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高綜合素質。

l. 成立課題研究小組,明確研究思路及任務。

各班成立了課題研究小組,明確職責,具體分工,並明確了研究思路,即把研究性學習與科研課題有機結合。有實施計劃,確定研究方案,制訂工作計劃。聘請相關教師為指導教師,小組組長負責全面的指導和協調工作。

2.確定研究方式,指導學生選題。

根據研究內容的不同要求,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主要有課題研究類和專案活動設計類。其組織形式也有小組合作、個人獨立和個人與集體相結合之分。根據班級實際情況,選擇課題研究,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形式。

3、培養學生科研意識,鼓勵學生大膽實踐。

課題確定後,組織學生進行研究方法的培訓,給他們講如何設計調查問卷和活動方案,如何開展社會調查,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勇於實踐,在活動中學會合作與交流,在研究中注重親身參與,體驗過程,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之後,組織學生進行了開題論證會,交流選題的經驗。在實踐過程中,我們還印發了“活動記錄表”,學生記錄每次活動的情況,便於課題分析和總結評價。

二、經驗和體會

(一) 經過一年的實踐與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學生對研究性學習有了初步的瞭解,探索出了“以課題研究為主要型別。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形式,研究主題下選擇小課題的組織方式”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方式。

2.教師的教育觀念有了很大轉變,摒棄了陳舊落後的教育觀念,改變了課堂教學“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逐漸成為了教師主動的教學行為。

3.提高了教師科研意識和水平,促進了自身教育科研工作。通過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和鍛鍊了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

4.開展研究性學習,既提高了學生思想素質,鍛鍊了學生意志,又增添了他們學習興趣,增強了他們學習的信心,培養了他們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通過開展研究性學習,我們也深深地體會到:

1. 開展研究性學習,要站在課程的高度來認識。

實施素質教育,其核心就是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21世紀的高素質人才。開展研究性學習,便是我們實現培養人才目標的有效方法和途徑。研究性學習,不僅只是開展一些學習活動、更主要的是要把它上升到課程的高度來認識,只有這樣,開設研究性學

習課程,才能落到實處。

2.開展研究性學習,要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

我們的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已形成了一定的思維定勢和教學方式,但又蘊藏著迫切改革教學現狀的積極性。研究性學習給了我們一個教改的機遇和挑戰,但是我們的教師仍然存在著認識不足或有後顧之憂。我們只有轉變教師陳舊的觀念,引導教師參與教改實踐,正確對待教師的勞動,才能把研究性學習搞好。

3.開展研究性學習,要處理好師生的關係。

研究性學習具有開放性、探究性、實踐性等特點,學生只有積極參與、親身體驗,主動求索,才能達到課程的目標。但是在實踐中,我們發現教師的指導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別是在剛開始此項活動研究的時候,學生了解甚少,一片茫然,對如何選題,如何收集資料,如何設計和開展活動及怎樣總結都不知所措,無從下手。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處理好與學生平等、和諧關係的同時,也要發揮指導作用,引導學生正確實施。

4.開展研究性學習,要引導學生正確選題。

參加研究性學習活動,學生都比較樂意和興奮,但學生在確定自己的研究課題,卻存在不少問題。有的學生定的題目過大,難以操作,有的選題又太偏,自身力量難以完成,有的選題又太俗,缺乏一定的意義和價值,還有的選題比較離奇,沒有研究實際意義。為此,我們教師要正確指導學生選題,因地制宜,聯絡生活經驗,發揮優勢,選擇自已熟悉和喜歡的,有研究意義的課題。

關於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7

研究性學習,是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經過多年的教育實踐形成的創造性學習方式,是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從學生的生活和社會實踐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要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通過學生親自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學習活動。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目標的教育,其重點是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全面發展的人才。研究和實踐證明,研究性學習是滿足社會和學生髮展需要的、培養創造性人才的創新教育模式中的學習活動。

隨著素質教育的廣泛開展和深入進行,研究性學習已經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熱點問題。研究性學習所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個學習方法的改變,而是關係到我們民族科學素質提高的大問題。國務院在關於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中明確指出:“教育是科教興國的奠基工程,對提高中華民族素質、培養各級各類人才、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全域性性、基礎性、先導性作用。”開展研究性學習是搞好基礎教育的需要,是培養新型人才的需要,是建設現代化國家巨集偉基業的需要。我們必須認真對待,全力以赴,開展好研究性學習工作。

關於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8

我們在充實而愉快的心情中完成了這份課題研究報告,一輕鬆下來,倒覺得有些不自在了。也許因為在這些日子,我們太過充實,太過愉快了。

在這次課題研究過程,我深刻懂得了如何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去實踐,去思考,去與人交流……。從小,我就是一個性格內向、膽小,語言表達能力又差的女孩。尤其是一遇到陌生人,與其說話都面紅耳赤,這使我變得很孤僻。但是在這次活動中,何老師也許看出了我的心思,他積極鼓勵動員我參加這次活動,他說:性格是在實踐的磨練中可以改變的,他以前也跟我一樣內向,但是這個社會需要我們面對太多的真實,需要我們去改變,需要我們去創造。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是金子,只是有的被土壤淹埋,沒有人發掘,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自己挖掘自身的潛能,靠實踐,靠創造來體現我們自身的價值呢?我被老師的熱情和同學的鼓勵感動了,我終於鼓足勇氣,毅然參加了這次研究活動。通過採訪和其它實踐活動,我逐漸克服了自己不善“交際”的缺點。

特別是在這次活動中,我更加意識到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因為知識經濟需要豐富多彩的個性,而個性間個性的多樣性、獨特性,使人與人之間的聯絡和合作成為當今社會所必須。任何個人的能力畢竟很有限,自我與他人間的獨立性、異質性,只有相互理解合作、碰撞激盪才會創造出更新、更高的價值。這種實踐,不僅僅是以“物”為物件的交往實踐,更應包括人與人層面上的交往實踐。正如我們的研究,我們瞭解的人文現象,它離不開人的活動,任何語言都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和一切社會現象又都是人類活動的結果。我們在次研究活動中充分發掘和體現了“人與文化融合”、“人格的合作性”等原則和理論。在整個研究過程,我們每位同學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使任務完成得更加順利,更加圓滿。同時,我們互相鼓勵、互相幫助、互相研究和互相學習,所以,完成這次任務不是哪一個人的功勞,而是大家的心血的結晶。通過實踐活動,不僅鍛鍊了自我,而且使我們學到了許多文化知識,培養了自己跨文化交際的能力,也提高了自身的綜合素質,它使我深深領會到一點就是:心動不如行動,敢拼才會贏,團結協作產生無窮力量。我相信,實踐不在於成功與否,而在於收穫大小。當然,只要我們努力奮鬥,勤于思考,團結一致,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總會等到成功的那一天,我們在人生的路上走過的每一步會更加充實,更加有意義,更加豐富多彩。

關於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9

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一個學習領域,國小數學的研究性學習在整個國小數學教學體系中,有的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數學課程標準》實施以來,不少教師對此相當重視,通過多種方式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活動。那麼,國小數學教學的研究性學習究竟怎樣才能達到高要求高效率呢?本文試以蘇教版高年級第二學期的教學內容為例,做一個膚淺的探析。

一、把教材變素材,找準研究的問題

定好研究的問題才能找準研究的方向,教師在開展研究性學習之前,要根據高年級段學生的認知特點,把數學教材中一些陳述性的數學知識變成探究性的研究素材,讓學生能夠順著這條研究的線索把握重點,解除難點,進而掌握知識,形成相應的數學能力。

例:五年級下冊《分數的意義》

師:今天,我們得圍繞“1”多作些研究。下面,請數學小組的同學先根據幻燈片上的四幅圖做一番研究,說一說:什麼可以用1表示。a

(師演示幻燈)

生:1個蘋果可以用1來表示。

生:1塊蛋糕可以用1來表示。

師:那圖上的我們全班48名同學呢?

生:也可以用1來表示,因為我們班級是一個整體。

生:那一堆石子也可以用1,一罐糖也可以用1。

師:看來這個1真是無所不包呀。可我怎麼看怎麼覺得那一堆石子、一罐糖還有全班同學好像是一個一個組成的呀?你們是怎麼理解為他們是1的?

生:把他們歸納成一個範圍內的整體,也就是把他們看作1就行了。

師(在圖上圈一下):那麼以3塊蛋糕為例,3塊蛋糕看作“1”,那6塊蛋糕看作幾?

生:看作2,因為是2個“1”。

師:很好,同學們很清楚地發現了這3個蛋糕的“1”其實並不是實數1,而是一個單位,就像我們平常數數時幾個幾個的數一個,那麼,我們把這樣的“1”叫作單位 “1”。

《分數的意義》這一章最難的問題莫過於單位“1”的理解了,本例中的教師對此把“單位‘1’的理解”作為研究性學習主要物件,既舉生活中的例子,又進行細緻的分析,多讓學生去說,然後通過“幾個幾個地數”這樣通俗易懂的話,讓學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這樣的研究性學習才算有效果。

二、把傳授變探究,找準研究的路徑

研究性學習的主體是學習,其根本的目的就是努力使學生去自主發現自我提高。因此,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儘可能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變教師傳授知識為學生自主探究知識,使學生變成知識的探索者和發展者。

例:六年級下冊《面積的變化》

師:這裡有兩個長方形(多媒體出示),大長方形是小長方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後得到的。請同學們按下面的要求進行操作:

1.估一估,大長方形與小長方形面積的比是多少。

2.量一量,寫出對應邊長度和它們之間的比。

3.說一說,你準備用什麼辦法來驗證你的猜測。

(學生自己動手驗證,數學小組間相互交流)

師:誰來說說自己的猜測和驗證方法?

生:我是計算出來的。因為,大長方形與小長方形對應邊長的比是3∶1,所以,大長方形對應邊的長度都是小長方形的3倍。

生:我列了一個表格,表格裡分別記錄了放大前後長度和麵積,通過計算後發現,面積比是9∶1。

生:我想,長方形的面積是長乘以寬,那麼三倍乘以三倍,面積就應該是九倍了。

師:大家說得可真好,那麼老師再讓同學們自己總結一下,長寬的比例和麵積的比例之間有一定的關係嗎?

(生思考)

本課的教學要求是要讓學生理解長方形面積的變化規律,為了讓學生獲取知識,教師儘可能讓學生通過自己去實踐去發現規律,並要求學生主動地表達出來。這樣的研究性教學過程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對於學生內化知識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對於一些操作性強的課程教師應儘可能讓學生去自我動手,自我實踐。

三、把問答變交流,找準研究的形式

五指三長兩短,學生個體間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差距,為了加強研究性學習的實效性,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儘可能讓學生形成一定的學習小組,通過小組間的合作交流,讓思維的火花在碰撞中昇華,在集思廣益中明晰概念,加深認識。

在組成國小數學研究性學習小組過程中,一是要合理安排合作物件,根據學生數學成績的情況和學生個體的學習個性合理搭配,最好能夠定好小組內的成員分工;二是要在學生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應進行相關的合格技能的指導,避免出現小組內“一人當主持人和表演者,其他人當聽眾”的現象;三是要把握準確的合作契機,一般只有那些個體思考或研究產生困難的時候,或者答案具有多樣性的數學問題出現時,才能採取小組合作學習,切不可把小組合作變成形式主義或者是教師甩責任的藉口。鑑於上述兩例中均已經運用到了小組合作學習,此處不再一一舉例。

四、把總結變成拓展,找準研究的評價

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教學不應該變成教師進行的“合作總結大會”,或評價小組合作是否最好,或評價學生的答案是否準確等等,這些舉動意義都不是很積極的,正確的總結應該是對研究知識的拓展和學生能力的提升,這樣才能切合研究性學習的根本目的。

例:六年級下冊《成正比例的量》

師:大家懂得了正比例的意義,那麼下面題目中的兩個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呢?大家先自己嘗試一下。

(多媒體展示: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並說明理由。

①車速一定,走的里程和時間。

②每人樹植棵數一定,參加植樹人數和植樹總棵數。

③訂閱《小主人報》的份數和錢數。

④長方形的寬一定,它的面積和長。

(生回答後)

師:大家回答得非常好,我們再來思考一下,從這些例子中你覺得生活中還有哪些成正比例的例項呢?

非常簡單的一個教例,但教師並沒有過多地去評價研究的過程,而是進一步引導到生活實踐,賦予了數學教學的生活意義,拓展了課堂教學的深度。

綜上所述,有效實施研究性學習必須要把準各個環節,才能使課堂更高效。

關於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10

研究性學習的日子充滿了快樂,也充滿了失落。我們在研究學習中主動探索,在調查採訪中親身體驗,在搜尋資料中主動學習,我們在研究性學習中不斷收穫,得到鍛鍊,提升自我。

以前的學習只是遵循"老師講,學生聽"這一模式,而忽略了自身能力的培養。可是研究性學習不同,它是由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動手去通過各種途徑來完成的。研究性學習,燃燒了我那顆曾要表現的心,煥起了對自我能力挑戰的熱情,我們很幸運地成為這次活動中的一員,除了挑戰自我之外,我們還得到了許多──怎樣獨立完成一件事,怎樣與別人交談。食品安全是關乎每個人切身利益的大事,當初大家選題,也就是本著貼近生活的原則選擇的,我們在實踐中,也感受到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無論是學生、老師,都積極的配合我們,提出見解,讓我們這個調查,更具可信性。

整體來看,岳陽縣城關鎮的食品安全一般,沒有大的安全問題,但是也有在一些非法生產的廠商和執法不力的監管人員,我們認為這些方面政府要做得更好,面對食品安全,我們不可掉以輕心,也不可過於聽信謠言,只要人人都有安全感,相信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成長並沒有什麼好畏懼的,關鍵是怎樣長大。不斷地挑戰自己,鼓勵自己,向更高更遠處發展。

藍天只屬於敢於搏擊的雄鷹!我們要在搏擊中完美人生!

關於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11

調查報告成功地完成並在全年級交流,我感到無比欣慰。個性讓我受益非淺的是對這次調查的過程,更多讓我體會到成功的祕訣。

調查過程中,許多事都不能如願。找到了目標,卻總是不見人,東一會兒西一會兒就耽誤了時刻,因此失去了機會。得到教訓後,我們開始發奮工作,確定目標後,大家開始收集材料,整理資料,時時想著要抓住機會,要抓住時機大幹一場。準備得差不多了,我們便進行採訪,採訪了學校的領導,從他們那裡瞭解到具體資料,然後記好,整理成資料備用,逐漸的,我們的調查報告就撰寫出來了,這讓我們很高興,於是把這些全部收好,開始修改、整理,一份完整的調查報告就呈此刻我們眼前,之後我們就開始列印了,然後交給老師,提出修改意見,我們的任務也總算完成了。御下重擔以後,迎接我們的又是“心得體會”,認真仔細地回顧整個調查過程,感慨頗多,收穫頗多,深刻體會到了實踐的好處。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這個組的成員互相幫忙,互相鼓勵,從來不傷和氣,這使得我們進步。我覺得團結的力量是強大的,讓我受益非淺,這麼多人合作起來做一件事是多麼地不容易呀。

這次活動不僅僅讓我學到了知識,更讓我懂得做事的重要途徑――重在實踐,只有靠自己的雙手才能成功地做好每一件事,自己付出發奮才能得到回報,才能得到收穫。只有自己勤動腦勤動手,才能真正感到成功之喜悅,即使失敗了,也不好灰心,正因有失敗才會有成功,有奮鬥才會有結果。但是最重要的是精誠團結,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其他人來幫忙、支援、鼓勵,因此說團結是成功的保證!

“堅持就會勝利!”我們憑著團隊精神做到了這點。

關於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12

我們這次研究的內容是《垃圾資源化》,以下是我們研究題目的具體內容。

1、垃圾處理的方法

2、垃圾如何分類、回收

3、個別垃圾個別處理。

研究一個課題,首先應該確定研究方向。我們的研究方向是從生活入手,配合現在國際環保的要求,我們選擇了這次的主題。與此同時,雖然是第二次研究我們還是會遇到一些問題:制定實驗方案。在制定實驗的過程中,我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身為組長要有掌控能力,由於我不很得心應手研究便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一拖再拖。所以針對這一點,我覺得我們應該事先制定出一份詳盡的時間表,然後應該嚴格按照時間表來執行。只有在這樣詳細的規劃下,我們才能按時完成任務。

雖然我們的報告成功完成,但由於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一些詳細的工作沒有完成的很好。

通過這次研究性學習,我也得到了許多收穫與財富。

首先便是知道了“規劃”的重要性。世間萬物皆有規律,而計劃就是一個能時刻跟隨規律,調整規律的時間表。只有在嚴格的規劃下,才能完成高質量的課題和專案。

第二就是明白了“責任”。身為研學的組長,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投入研究,而不是浪費在個人享樂上,這就是責任的意義。同時還要確立責任意識,只有當一個有責任感的人處於領導地位,這樣他所帶領的小組才能在紛繁混亂的環境中有一片立足之地,同時也能提高自己的競爭地位和社會影響力

第三便是“效率”。沒有效率,就如同浪費時間。有的人能在學校便把作業都作完,而有的人第二天揹著未完成的作業一起趕到學校,這就是差距。而這差距就在效率。有了效率,就相當於有了三頭六臂,一個人可以處理好多事情。而專心就是效率的保證,只有當自己處於一個專心的狀態,會感覺時間像是停滯了一般,“效率”也就“不請自來”了。

第四,享受“不享受”的東西。每個人都有愛好,但各位同學中極少當成愛好的。當然,我也並不把研究性學習當成一個愛好,因為研學,也是學!但是,如果我們轉變自己的看法,用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學習和自己一切不喜歡乾的事,就一定會找到一個有趣的切入點。有了興趣,什麼都好說。

第五,將壓力變為動力。整整一個學期,研學給我帶來最大的感覺,便是那巨大的壓力。當看著周圍的同學們相繼完成了實驗,寫完了報告,我們組的試驗還只停留在紙上,我充滿了壓力與危機感。也正是這樣的危機感,為我加速,促使我按時完成了任務。而有些人,遇到壓力瞬間就變成了熱鍋上的螞蟻,自亂陣腳。我們應該相信“車到山前必有路”,只要按部就班地做下去,總有完成的時候。當有了這種壓力的時候,我們的動力和潛能才會被真正地激發出來。

第六,團隊精神,每一個團隊都應該要有團隊精神。“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斷,而一把筷子卻很結實”——這便是國小時候老師給我們解釋“團隊精神”時所舉的例子。沒錯,之所以大多教育都是以班級為單位,是為了增加我們的團隊精神和能力。在被劃分成研學小組的同時,這種精神便更加的到了鍛鍊。如果是以班級為單位,僧多粥少,不是每個同學都有鍛鍊的機會,而這樣的機會往往被班級中少數幾個“積極分子”所掌握,鍛鍊的機會總是在他們身上。而因為有了研學小組,每個人得到鍛鍊的機會近似均等,這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鍛鍊團隊精神的平臺。有了團隊精神,當我們在社會上加入某些團體後,我們要有在團隊中協調等能力,充分發揮出每個人的創造性,同時將能力最大化,也就是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在團隊中,每個人不但能力能發揮出來,同時還有可能超常發揮。

第七,聽指揮。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群龍無首的精銳部隊那也只是一群烏合之眾!如果一個團隊中大部分人不聽從指揮,那麼這個團隊也就無異於“群龍無首”。大吵大鬧地反對,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非但不是在幫助自己,恰恰相反,那是在對自己,對大家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所以,聽從指揮,是非常重要的一項。

我還想說的還有很多,值得總結的也還有很多。這次研究性學習不但給我帶來了美好的回憶,並且收穫中我還學會了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關於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13

研究性學習是我進入高中以來第一次接觸,說起來這門課程也挺新鮮的,所以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時間,我對它也有了一定的瞭解。

首先,我覺得這課程的開設培養了我們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往的學習,偏重於對概念或理論的字面理解,而缺深一層次的疑問。通俗點說就只為了應試,而忽略了能力的培養,而這一門課程恰恰是填補了我的這一不足之處。研究性學習必須包含對資料的蒐集、編輯與整理,還包括實驗的沒計,資料的記錄等等。使我們必需要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久而久之,這種能力被訓練出來了。其次,這一課程的開設,培養了我的動手能力。研究性學習的每一項學習內容,方式,都要求有自己來解決。而當我對我自己感興趣的一個課題進行研究時,不管是記錄資料;或是做一個有關這一課題的模型時,都非常投入,無意識地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而一個動手能力強的人是很容易立足於社會的,我們這一代的青少年缺乏動手能力,我雖然沒有“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但是,也接近於這一程度。研究性課程的開設是為了我們能夠很好地立足於社會打下了基礎,最後,這一課程的開設培養我的創新意識。以前的我,總是老師講什麼,我就聽什麼,從來不會多想幾個為什麼,而上次研究課後,我漸漸地開始獨立思考問題了。

我們小組在選題過程中遇到了一點困難,不過經過大家的熱烈討論,我們決定用:音樂課的現狀和改革來做我們的題目,在研究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問題,不過到最後總能順利的解決。我們在資料整理、小結的過程中,雖然,犧牲了許多私人的時間,放棄了許多其它的事,但我們卻得到了鍛鍊。由於這項研究是我們盡心竭力得到的成果,所以,我對於我們的這項研究充滿信心。

"研究性學習"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習,其中充滿樂趣也極富挑戰性.我們必須親自去做,才能夠體會到該"如何做"這要比整天在教科書中找尋答案更有意義,這是顯而易見的.通過這種學習,同學們的各項技能和潛力將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我們的智力也會在其中得到提高。至此,我深深地感覺到:只有經過親身的體驗,才會獲得深刻的體會。

關於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14

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認為:認識是,個過程。而不是一種產品。研究性學習不以獲得知識為終極目標,而是注重以已有的知識去發現新知識,以創新活動為明顯特徵,立足於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每個學生都有潛在探究知識的激情,需要教師不斷激發,讓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成了我們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出發點。近幾年來,我們乘著新課程改革的東風,紮紮實實地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悟出了一些經驗,我們稱之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現與大家探討。

一、“三大紀律”——研究性學習活動課題確立的基點

1.著眼生活源泉。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牛頓從蘋果落地悟出萬有引力已成為科學佳話。學習是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學習需要生活化。炎熱的夏天,一罐自動致冷的清涼飲料讓學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經過老師三言兩語的點撥,“搖搖冰的奧妙”研究性學習活動便應運而生;本地報刊t“要多吃鹼性食品”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學生的爭論,他們對水果、蔬菜是鹼性食品感到很難理解,“食物酸鹼性的測定”的研~性學習活動便源於此。

2.關注社會問題。在很多學生的心目中,科學神聖而遙遠,嚴肅而呆板,書本知識與現實社會相距甚遠。作為教師適時打破這一距離。本地媒體上有一篇關於市政重點工程質量的報道:曝光了承包商為了節省開支,用低標孥水泥代替商標號水泥,造成了極大的工程隱患。教材巾(人教版《化學與生活》)有關水泥強度(用標號來表示),效能關係的介紹只有幾句話,滿足不了學生的求知慾,在取得有關單位的裹持後,“水泥強度與工程質量”的研究性學習活動開展了,一組同學到市場調研兩種不同強度水泥的價格,得到光用低標號替代高標號這一項,每天就可賺取近萬元的不法收入;另一組同學到有關檢測單位驗證了低標號水泥構件的抗壓強度比高標號水泥要相差很多。這樣一來,使他們瞭解到承包商以次充好的原因及由此造成的巨大危害。

3.根植學科知識。研究性學習活動根植予學科知識這片肥沃的土壤,將會促進學生學有所思,學有所用,使學科知識與研究性學習活動相互促進,知識在活動中得到了延伸和應用,活動為學生學習提供了興趣和動力。在學習氧化還原反應知識時,教師演示在不同酸鹼性條件下還原成不同產物的實驗,學生驚歎像魔術一樣,教師由此引導學生提出研究性學習諜題“用家庭常用藥品設計變色的魔術”,其中“紅酒變白酒”( KMn04+Vc)、“變色墨水”(澱粉十碘酒+Vc)等方案受到同學的一致好評。

二、八項注意——研究性學習活動高效展開的原則

1.因地制宜,因校而異。我校地處市區北郊,大多數為獨生子女,思維活躍,知識面較廣,但缺乏持之以恆的學習品質。“晶體制作”看似簡單,但要做出又大又漂亮的晶體,需要學生在近一個月的時間內,每天都到實驗室更換母液、修整晶體,還要關心天氣預報,根據溫度配製母液所需固體的質量。當成果陳列在實驗室的櫥窗裡,學生既體驗了科學實驗的嚴謹與艱辛,又享受到成功的自豪與喜悅。

2.開發資源,保證質量。學校足課程開發和管理的重要機構,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開展很大程度卜取決於學校的支援。社群是學生日常生活的自然以及社會環境,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的科學教育資源。家庭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環境,家長可以為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提供情感、物質方面的支援。因此,爭取學校、社群和家庭三大力量,營造一個有利於研究性學習活動開展的氛圍,使活動得到時間、地點、人員、物質等方面的充分保證。

3,面向全體,尊重差異。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它不是追求科學精楚的培養和選拔,而是著眼於公民科學素養的提高,蓑注教育的平等性。指導教師應當明確,並非只有好學牛能開展研究,給每一個學生參與研究的機會,尤其是那些在班級或小組巾發青較少的學生,應給予他們特殊的關照和積極的鼓勵,使他們有機會、有信心參與到研究性學習活動中來。而向全體學生,還需要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活動中儘量發揮學生的特長,使潛能都得到充分發展。

4.師生互動,加強引導。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教師既不要急於求成,直接告訴學生如何研究,甚至代替學生去研究;但也不能放任自流,追求表面上的自主自由。當學生遇到棘手的難題、舉步維艱的時候,教師可以把握時機,適時參與,以平等協作的身份給學生以必要的啟發和引導;當學生忽視了某一重要環節或關鍵問題時,教師可以就問題假設向學生求助;……總之,在研究活動中,教師的引導變得更加隱蔽,往往體現在無意之中。

5.豐動探究,親歷發現。研究性學習活動要求學生積極參與,不儀要用腦想,而且要用眼去看、用耳聽、用嘴說、用手做,即親身經歷體驗,用心靈去感悟。在“探究”、“實驗”、“思考”等一系列的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和創新能力。在活動中,儘可能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增大研究活動中學生的自主程度,將學生的需要、動機和興趣置於核心地位,為學生自主性的充分發揮開闢廣闊的空間。

6.加強合作,增進交流。研究性學習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將集體利益置於個人成敗之卜,幫助學生學會與他人的合作、交流及分享。在研究各個階段,都要讓每一個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使大家都感受並分享到每一小組和每一個學生對研究的貢獻,擺脫自我中心傾向,同時通過交流、爭論激發靈感,促進彼此建構新的假設和更深層次的理解。

7.科學評價,促進發展。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可採用學生自評、學生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並以評語代替等級,採用學生研究活動記錄卡和研究活動評價表相結合的評價形式,並將小組評價結果.與組內每個同學的評價相聯絡,重視學生的團隊精神。

8.教學相長,共同提高。在研究過程中,教師要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積極地和學生一起討淪,儘快想出解決辦法;在研究過程中,教師要抱著謙遜的態度,虛心向他人、向書本、向社會學習,努力擴充自己的知識面,贏得學生的尊重。

研究性學習的目標是為了讓學生獲得親自參與研究探索的積極體驗,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分享與合作,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培養他們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啟用各科學習中的知識儲存,嘗試相關知識的綜合運用。

提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正是為了更好地實現上述目標,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於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15

研究性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採用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策略,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是知識經濟的產物,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研究性學習要求賦予素質教育嶄新的、更深刻的涵義和更為鮮明的時代特徵。可以說研究性學習的應運而生是開展教育改革以來最具有革命性的教育改革,它不僅有利於學生的學習,甚至有利於學生終生髮展,以迴應素質教育的時代呼喚。它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由於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特別是初次實施,如何在研究性學習中,構建一種積極的、生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已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探討的熱點。如何有效地解決研究性學習中的問題,是很值得探究的。下面就我校在本學期組織學校高年級同學進行的研究性課題《張村的紅色人物》的實施總結以下幾點。

一、成立指導小組,廣泛宣傳動員,認真確定課題。

德興市張村鄉是老革命根據地,是一片英雄的熱土,這裡曾是閩浙贛革命根據地之一,方誌敏、邵式平、饒守坤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留下了深深的足跡,在革命戰爭時期張村的許許多多的英雄兒女為了國家和民族的解放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如何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資源開展革命傳統教育,使我們的學生秉記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牢記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我校在結合我鄉的實際情況,組織了五六年級的學生深入全鄉各處,進行調查,研究,撰寫學習報告,確定了此次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張村鄉的紅色人物》。

二、課題力求突出地方特色

根據我鄉的特色,充分挖掘校內外課程資源,充分挖掘潛力,利用一切資源,為我所用,拓寬學生研究性學習領域,辦出我校自己的特色。如:目前,我校的研究性學習求真務實,形式多樣,除了六年級學生的《張村的紅色人物》研究性學習外,結合我鄉大畈村委會境內延綿幾十公里,與三清山一脈相承的西灣蛇紋石礦也是我鄉境內的一大特色,因此五年級學生的《蛇紋石礦的特點與價值》這一課題也在啟動與研究中。同時,學校的研究性學習,深受學生的喜愛,學生們積極利用各種途徑和資源,查詢資料,進行學習與研究,具有本校自己的特色,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

三、制定符合實際的方案

研究性學習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為了使本次《張村的紅色人物》研究性學習能夠順利實施和有序開展,我們經過學習和研究,制定了符合我校實際的計劃和方案,這些計劃與方案其中就包括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研究性學習評價方案,指導教師的職責等,為本次研究性實驗工作創造良好條件。

四、成立學生課題小組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探究,調查的一種活動方式,因此,我校的此次《張村的紅色人物》研究性學習採用了以高年級為單位,5—10人一組,自願組合,自行選擇指導老師,構成研究性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進行研究。同時,為了加強對本次研究性學習的指導,我校研究性學習,每週開設1節,學生主要用來進行研究性方法的學習,學習資料的收集與整理;而教師則主要在課外指導學生進行研究,同時,還帶領學生週末或節假日到圖書室或電腦上收集資料,或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到實地(如張村梅溪是饒守坤的家鄉,張村沙路是方誌敏的姐姐生活的地方)進行考察、調查、訪問。

五、加強對學生的資料收集與整理的指導

為了體現此次研究性學習學生參與的自主性,我們的老師沒有進行代替與包辦,而是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讓學生自己設計資料收集與整理的方案與步驟,教師加強指導工作;讓課題小組的成員,互相討論,相互啟發,教師相機誘導,引導學生關注自身、關注同學、關注校園、關注社會,從自己關心的社會熱點中尋找有關資料,蒐集與整理各項資料,然後進行篩選與加工。比如,在張村中學任教的饒家火同志是饒守坤的遠房堂孫,他對饒守坤同志的生平事蹟知道的較多。

於是,我們的指導教師就讓學生選擇一個適當的時機,對饒老師進行採訪,採訪的時間,步驟,問題都由學生自行確定。在採訪結束後,教師又指導學生自行對這樣材料進行篩選與整理。這樣,學生在本次研究性學習中,既增長了知識,又鍛鍊了能力。

關於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16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家收集的教育科研立項課題研究工作檢查暨成果交流會學習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家閱讀。

3月23日和24日兩天,我參加了省教科院組織的“xx年年安徽省教育科研省級立項課題研究工作檢查暨成果交流會”,兩天的時間雖短,卻過得緊張而充實。在這次活動中,有來自全省各地的一線老師,有參加省級課題研究順利結題並獲獎的單位和各人,還有省教科院兩位院長,並邀請到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教育部智囊團成員中的曾天山教授。通過老師們與專家領導的`交流,在與同行的交流中,家共同的感受是:開拓了新視野,獲得了新策略,提高了新認識,尤其是專家們對教科研的原則方法及實施策略進行了深度的講解和切實有效的指導,對教科研當中容易被老師忽視的細節甚至一些誤區都有精闢而細緻的提醒,讓我們受益頗多。

記得會議的第一天,年輕的闞智院長代金副廳長作報告時,謙卑而有風度,報告內容氣磅礴,能時時窺見嚴謹之態。首先他站在全省教科研全域性的高度對近幾年我省教科研所取得的豐碩成果給予高度評價,並給我們提出了研究的要求,明確了研究的方向。隨後,張守祥副院長又就當前教育的四個熱點問題給我們作了巨集觀的分析,角度特別,內容新穎。張院長的博識和誠懇顯示出家的風範,讓我印象深刻。當天下午,曾天山教授在百忙之中從京城趕來,給我們作了《教育科研的問題與方法》的報告,他從“教育科研是什麼”、“教育科研為什麼”、“教育科研做什麼”、“什麼是好的教育科研”、“怎樣做好教育科研”五個方面作了既有深度又有廣度的剖析,那種全面性、概括性,真是高屋建瓴,不由地讓人頂禮膜拜。第二天,近兩年獲獎的各地課題負責人帶來了優秀的成果和經驗。我在分享他們的喜悅的同時,也分明地覺得有一種衝動在內心深處不斷地湧起。正如曾教授所說:“我們的教育科研正處於搖籃期,任重道遠。”

這樣的會議,我也參加過幾次,但這次會議的內容最充實,最實在,收穫也最。讓我認識到,教育科研不再是神祕而不可攀的東西。專家的報告雖有嚴要求,但更是一種信心的激勵。教育科研雖有難度卻是不論成敗的。只要潛心地鑽研認真地實踐和深刻地思,我們在科研的道路一定會走得更遠。

關於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17

一、從抓語言問題開始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從某種好處講,人類的“好奇心”是產生“問題意識”的心理根源,也是推動人類成長和前進的根本動力所在。問題無所不在,無時不在。對現實事物的觀察和思考,是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基本途徑,對超多資料的蒐集和佔有,是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基本方法。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處延相等的理念,正說明語文研究性學習有著廣闊的天地。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一句“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上句,按常規,教師說一說“不寧靜”的原因就能夠,但我們多問一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他頗不寧靜的呢”,多查閱一下資料,多問幾個為什麼,與學生一道研究,答案就不再是那麼單一那麼簡單,有政治原因,有經濟原因,有文化原因,有家庭原因,也許還有信仰問題。這種研究就不是一般性的提問,而是一個研究小課題。發現了問題,不應由教師來解決問題,能夠放手讓學生去查閱資料,設計方案,提出對策,構成課題,寫成小論文。

1、強化自我意識

在傳統教學中對學習態度的培養,往往採用教師和家長督促、檢查、獎罰的方法,使學生感到外力脅迫而產生勉強學習的態度,從而不能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語文研究性學習是建立在學生的自我意識、主動探索的基礎上的,學生認識活動的強度和力度要比單純理解知識大得多。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會逐漸構成主動學習的心理傾向。具體要求:課題研究前自找資料、自我準備、自我設計方案;活動中自我表現、自我發揮;活動後自我總結、自我評價。

2、創設一種情境

培養人的創造潛質和創新意識是資訊時代學校教育的核心。而創造潛質培養的關鍵是對資訊的處理潛質。因此,語文研究性學習,意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和途徑,讓學生透過主動的探求、發現和體驗,學會對超多資訊的收集、分析和決定,從而增進思考力和創造力。語文研究性學習更關心學習的過程,而不是結果。語文研究性學習也講求方法,但它較少強調學習知識的技能和方法,而更關注培養思維潛質、個性是創造性思維潛質的方法和途徑。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習者關鍵是能否對所學知識有所選取、決定、解釋、運用,從而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換句話說,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結果。創設情境就應是重點思考的一個資料。

二、教師主角:從傳授到指導語文研究性學習學生是活動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如何體現呢?

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性,並不排斥教師的指導作用,事實上,學生自行組織的各種研究活動都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和支援。教師的指導作用表此刻把握研究活動的目的,啟發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問題,幫忙學生總結研究的成敗得失。這種指導作用貫穿於學生研究活動的始終。教師導在活動前,引在活動中,評在活動後,指導的形式不是直接明示,而是間接暗示。當學生在某一環節出現困難疑問時,教師適時、適當的指導是舉足輕重的,這將提高學生研究的質量,有利於學生在教師高質量的指導下獨立完成活動任務。語文研究性學習要求以學生的獨立探索活動為基礎,但實質上這種探索活動是在教師“導演”和指導下的活動,是教師主導作用更藝術的表現。正因研究性學習是從實際問題切入的,需要運用語文學科中的超多基礎知識,這不僅僅要求教師對語文知識有精深瞭解,而且要熟悉多種研究方法,還需要對當前語文學科的前沿知識有比較深透的瞭解,這樣教師才能幫忙學生設計出適宜的問題情境的活動方案,進而引導學生開展深入紮實的研究活動。能夠說,語文研究性學習要求教師發揮“導而弗牽……開而弗達”的主導作用,而不是傳授、灌輸中的主導作用。教師如何指導學生開展研究呢?

1、引導學生選取課題

語文研究性學習最難的可能是學生不知道怎樣去選取一個適合自己開展研究的課題。教師要導,就應導在關鍵問題上。選取課題要注意這樣幾個問題:一是實際需要的原則。研究性學習不必須要像專家那樣,必須要解決什麼具體的實際問題,我們學習的關鍵是透過某一問題的研究探尋,獲得研究問題的方法,培養研究問題的意識,因此高中生的“課題”與專家的“課題”的實際需要存在的差距,高中課題研究重在從學生的興趣、潛質和可能出發去選取“課題”。二是可行性研究原則。並不是所有的被發現的問題都值得研究或都有實力研究的,這就需要對問題的價值及研究的可能性作深入的分析。從課題本身的價值看,衡量課題有沒有研究價值,主要依據是這一課題學生能不能佔有詳細的資料,切不切合學生自身實際,符不貼合學生思維潛質。作為學生一般不宜選取一個規模大、涉及因素多、週期性長的複雜課題,而適宜選取開口小、週期短、便於佔有材料的小課題,比如選《語文教材編寫改革及其發展研究》為研究性學習課題,就超出學生實際水平和潛質。

2、引導學生設計方案

課題一旦確定下來,就要設計具體的研究方案,確保研究性學習有序、有效地推進。一份好的設計方案應包括以下資料:A、課題的提出。包括課題提出的原因,課題內涵的`界定,研究預期的目的。B、開展研究採用的主要方法。C、開展課題研究的活動安排,具體到第一節課具體做什麼。D、研究成果的結題形式。設計方案重點要思考的是選取研究方法和手段。“方法總是服務於特定的研究目的的”。教師要告訴學生,如果研究的目的是構成新的科學事實,且物件又活動形態,就就應選取觀察、調查、實驗等方法;如果研究物件是文獻形態的,就就應選取文獻法和資料分析法;如果說研究目的是要構成新科學理論,就就應選取歸納演繹等理論研究方法。從我們語文研究課題看,絕大多數是文獻研究物件,文獻研究法和資料分析法是主要的研究法。

3、導在學生研究疑難處在學生活動難以深入進行時,教師要適時地進行活動開導,這種開導主要是思維方法上的,而不是資料和答案上的,重在導疑、導難、導法。

三、學習空間:從封閉到開放

以班級授課製為主要形式的學科課程,從書本到書本,從書本到作業,具有明顯的封閉性。語文研究性學習呈開放學習態勢。由於研究性學習形式的改變,學生必然會突破原有的學科教學的封閉狀態,學生定會在一種動態、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學習。這種開放性改變的不僅僅僅是學習地點和資料,更重要的是它給學生帶給了更多的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渠道。非組織的社會化語文活動將成為研究性學習的重要資料,如環境語文、街頭標語、廣告、影視傳播以及人際間語言交流等。學生能夠到社會中搜集民間故事,能夠到街頭去搜集廣告牌的錯別字,能夠到圖書館去查閱資料,能夠到網上去發表自己的學術觀點、研究自己喜愛探討的問題。總之,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學習方法將會有重大的變化。

四、學習形式:從單一到多樣研究性學習形式多種多樣且具有深度。

1、查閱資料

語文研究性學習,收集、整理、研究與課程相關的文獻,意在透過對文獻的查閱鑑別、整理、分析,從而找出研究的問題,明確:我到底要研究什麼——術語的內涵、外延;我要解決什麼問題——課題研究是否有價值;我從哪裡開始研究起——前人留下了什麼,有哪些方法能夠借鑑;透過研究文獻對課題的內涵、外延、研究起點作出準確決定,就能決定課題的實用價值,選取較恰當的研究方法。

要想在浩如煙海的各類文獻資料中找到對特定研究課題有價值的文獻,首先務必明確界定自己研究課題的範圍和性質,確定搜尋的方向,其次要了解國內外主要期刊的分佈及各類期刊的特色。其三要熟悉主要的文獻資料索引和目錄分類的方法,掌握檢索的基本技能。高中語文課文《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書目》就重點說了這一方面的知識。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迅速準確地找尋自己所需的文獻。一般說來,學生起步階段,還不知道怎樣詳細的查閱書目,以便讓學生在短時刻內就找到開展研究的感覺,如我們常聽到播音員報道我國又與哪國建交,實現了“邦交正常化”,如果提出一個問題,“邦交”為何不說“國交”呢?要真正解決這一問題,就只能研究文獻,查閱資料,找出例證,說明觀點。(八大心態的感想感悟)

2、合作學習

現代社會的創新成果多是群眾智慧的結晶,疑難問題的解決常常需要多個個體的協作,建立研究性合作學習形式,其目的是使每個學生都有主動參與,自我表現的機會,為學生共同尋求答案、解決疑難問題帶給舞臺,研究學習中,既能夠是兩個互助組,也能夠是四個合作組,各研究小組之間,能夠進行互查、互評、互幫、互學等活動,調動學生合作解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關於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18

通過本次的研究性學習,每一個組員的學習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學會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獨立地查詢資料(這一點我本人感受較為深刻),以及分析資料。以往的學習,偏重於對概念或理論的字面理解而缺乏深一層次的提問。如今的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知識本身的獲得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獲得知識,如何在知識的獲取過程中,開發自己的各種潛能。

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大多是與社會生活實際聯絡密切的.課題,特別是人類生存、社會發展的問題,如環境生態保護,精神文明建設,經濟建設,科學技術發展等。這些問題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引導學生對這些問題加以研究,可培養學生關注社會生活實際、關注人類發展的意識,增強責任感。

"研究性學習"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習,其中充滿樂趣也極富挑戰性。我們必須親自去做,才能夠體會到該"如何做"這要比整天在教科書中找尋答案更有意義,這是顯而易見的。通過這種學習,同學們的各項技能和潛力將得到程度的發展,我們的智力也會在其中得到提高。

這樣的教學方式主要適合於系統知識的傳授,對於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往往呈現低效性,培養出的學生往往脫離生活實際,缺乏動手實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必須有效地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要以學生髮展為本,注重學生學的方式,形成一種讓學生主動探求知識並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教學方式。研究性學習正是適應這種要求的一種教學方式。與傳統的授受式教學相比較,它著力於學生的學,強調學生的探究和創新,教師只是指導者和幫助者。研究性學習應該體現出探究性、主體性、互動性、過程性、開放性等特徵。

儘管在這一學習過程中我們遇到了種種困難,也走了不少彎路,但是我們從中也學到了如何去學習,我認為在這種學習中還是獲益匪淺的。

關於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19

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一個學習領域,國小數學的研究性學習在整個國小數學教學體系中,有的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數學課程標準》實施以來,不少教師對此相當重視,通過多種方式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活動。那麼,國小數學教學的研究性學習究竟怎樣才能達到高要求高效率呢?

定好研究的問題才能找準研究的方向,教師在開展研究性學習之前,要根據高年級段學生的認知特點,把數學教材中一些陳述性的數學知識變成探究性的研究素材,讓學生能夠順著這條研究的線索把握重點,解除難點,進而掌握知識,形成相應的數學能力。

把“單位‘1’的理解”作為研究性學習主要物件,既舉生活中的例子,又進行細緻的分析,多讓學生去說,然後通過“幾個幾個地數”這樣通俗易懂的話,讓學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這樣的研究性學習才算有效果。

研究性學習的主體是學習,其根本的目的就是努力使學生去自主發現自我提高。因此,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儘可能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變教師傳授知識為學生自主探究知識,使學生變成知識的探索者和發展者。

讓學生理解長方形面積的變化規律,為了讓學生獲取知識,教師儘可能讓學生通過自己去實踐去發現規律,並要求學生主動地表達出來。這樣的研究性教學過程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對於學生內化知識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對於一些操作性強的課程教師應儘可能讓學生去自我動手,自我實踐。

五指三長兩短,學生個體間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差距,為了加強研究性學習的實效性,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儘可能讓學生形成一定的學習小組,通過小組間的合作交流,讓思維的火花在碰撞中昇華,在集思廣益中明晰概念,加深認識。

在組成國小數學研究性學習小組過程中,一是要合理安排合作物件,根據學生數學成績的情況和學生個體的學習個性合理搭配,最好能夠定好小組內的成員分工;二是要在學生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應進行相關的合格技能的指導,避免出現小組內“一人當主持人和表演者,其他人當聽眾”的現象;三是要把握準確的合作契機,一般只有那些個體思考或研究產生困難的時候,或者答案具有多樣性的數學問題出現時,才能採取小組合作學習,切不可把小組合作變成形式主義或者是教師甩責任的藉口。

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教學不應該變成教師進行的“合作總結大會”,或評價小組合作是否最好,或評價學生的答案是否準確等等,這些舉動意義都不是很積極的,正確的總結應該是對研究知識的拓展和學生能力的提升,這樣才能切合研究性學習的根本目的。

非常簡單的一個教例,不需要過多地去評價研究的過程,而是進一步引導到生活實踐,賦予了數學教學的生活意義,拓展了課堂教學的深度。有效實施研究性學習必須要把準各個環節,才能使課堂更高效。

關於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20

英語成為大眾溝通的語言,已被廣泛傳播。在日常生活中很經常都能看到或聽到英語的存在。這就躺臥不由得覺得,當代的文盲應該就是不會說英語的人吧。

我是一個電影愛好者,特別對外國電影情有獨鍾。外國電影把每個人最真實的一面都毫無遮掩地表現出來。在欣賞外國電影的同時總是被裡面的說話的氛圍所感染,他們把整個英語表達得淋漓盡致,把整個情緒都抬升起來,毫不約束的使用任何詞語,顯得一切是那麼真實。所以我也一直在努力地學習英語,希望能聽原汁原味的電影片。而這一次,我參加了了名為《品味英語原聲電影,提高英語聽說能力》的英語研究性小組後,收穫頗豐。嘗試著不看字幕,僅從人物的動作,事態的進展,以及自身的英語基礎來推測、理解他們所說的話;亦或是就著英語字幕,就當在做閱讀一樣,自行的翻譯、誦讀、尋找語感……漸漸地,習慣了之後,當自己看到情緒激動時也會冒出一兩句英語,或是在與同學們交流過程中,剛好遇到相似的情景,也會不由自主的“SHOW”兩句……慢慢地,對英語也不再那麼拘束,很有“想說就說”的豪邁。而且,也許是聽多了,漸漸也就適應人物講話的語速,以至於有時在聽聽力時就有“講的真慢啊”的感覺。

“只要自己敢勇於去嘗試沒有什麼是不可以的,只要相信自己能做到,你就一定能做到,只要你願意……”這也是我參加了這個研究性活動所得出的結論。所以說品味英語原聲電影也是提高英語聽說能力有效途徑之一,並且也能從電影中瞭解更多地區的不同文化,增長文學見識,同時也更能讓我們從中瞭解一些人生哲理和一些生活技巧。所以請嘗試著動動自己的口,讓我們感受另一種語言的魅力,讓自己感受另一個世界的美麗。

相信自己,你能做到,只要你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