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致敬抗美援朝爭做時代新人心得體會作文(精選5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19W

致敬抗美援朝爭做時代新人心得體會作文 篇1

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9月,美國等國以“聯合國軍”的名義在朝鮮半島南部仁川登陸,並越過“三八線”把戰火燒到朝鮮半島北方,迅速向中朝邊境推進。雖然當時中國正面臨著鞏固政權、恢復經濟的緊急任務,但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請求,中共中央多次召開會議,經過反覆權衡,在10月上旬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艱難決策。

致敬抗美援朝爭做時代新人心得體會作文(精選5篇)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總司令彭德懷率領下跨過鴨綠江。在他們身後,是一片飽經戰火、一個百廢待興的國家。但是志願軍用靈活的戰略戰術和堅強不屈的意志浴血奮戰、殊死相拼。與此同時,全中國人民團結一致,同仇敵愾,掀起參軍參戰的熱潮。

10月19日黃昏,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場,抗美援朝戰爭就此拉開序幕。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援,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

1953年7月27日,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1958年,志願軍全部撤回中國。

1951年,黨中央決定將10月25日兩水洞戰鬥的這一天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在這場異常殘酷的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譜寫了氣吞山河的英雄壯歌,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

戰爭爆發後,英勇的涇源兒女積極響應祖國號召,奔赴前線、保家衛國,作出了偉大貢獻,讓我們向他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致敬抗美援朝爭做時代新人心得體會作文 篇2

“抗美援朝戰爭中,我旅前身部隊在距敵前沿不到1公里處設下鋼鐵陣地,每天頂著敵人上萬發炮彈轟炸,巋然不動……”金秋時節,第82集團軍某旅演習場上,某連指導員郭溶江在任務間隙為官兵講述旅隊精神的由來,大家聽得熱血沸騰。

“抗美援朝戰爭不僅奏響了一曲壯麗戰歌,更鍛造出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該旅領導表示,他們在跨區演習任務間隙,組織講述部隊前身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光輝戰史,引導官兵在實戰實訓中踐行抗美援朝精神,砥礪強軍鬥志。

為深化教育效果,該旅編撰《紅色新風采》故事集,推出經典戰例人物漫畫,圖文並茂強化官兵學習效果;組織宣講小分隊來到陣地上、戰車旁、帳篷裡,開展“牢記歷史、緬懷先烈、激勵鬥志”活動,見縫插針講述旅隊先輩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英勇事蹟。此外,他們還利用網路教育平臺推送經典戰鬥故事,引導官兵展開討論,營造學習戰鬥故事、爭當強軍先鋒的濃厚氛圍。

“革命先輩在槍林彈雨中打出國威軍威,我們要學習他們逢敵亮劍、敢打必勝的精神!”某連連長董士英感慨地說。此次任務,董士英所在連被賦予射擊極限位置目標的新課題。學習完連隊參加上甘嶺戰鬥的歷史,他和戰友們完成任務的決心更加堅定。據悉,此次演習中,該旅官兵精神振奮、部隊士氣高漲,探索的多項新戰法訓法得到檢驗。

致敬抗美援朝爭做時代新人心得體會作文 篇3

1950年爆發的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的開國之戰。中國領導人和中國軍隊在與世界頭號軍事強國及其統率的17國軍隊的殊死較量中,顯示了高超的戰略智慧和英勇無畏的精神。中國人民贏得了勝利,也贏得了尊嚴。抗美援朝戰爭給我們留下許多寶貴的軍事遺產,極大地拓展了我們的戰略視野,啟迪了我們的戰略思維。

核心利益就要準備用鮮血來捍衛

新中國剛剛成立之際,中國領導人就高度關注國家利益,特別是核心利益。朝鮮戰爭特別是美國的大舉進攻,對中國的核心利益構成了直接威脅和嚴重挑戰:一方面,中國的國家主權受到踐踏。美國不斷向中國發出戰爭威脅,不僅武裝支援南朝鮮,支援法國擴大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戰爭從南翼牽制中國,而且派遣第七艦隊侵入中國臺灣海峽和進駐基隆、高雄兩大港口,武裝阻止中國解放自己的領土中國臺灣,形成對中國的戰略合圍。另一方面,中國的領土受到攻擊。美國飛機對中國東北邊境城市安東、輯安等地進行頻繁轟炸和掃射,還襲擾山東半島的青島、煙臺等地,大有將戰火從中朝邊境進一步擴大之勢。更嚴重的是,當時中國重工業半數在東北,主要工業基地直接暴露在美軍的威脅之下,甚至首都北京也受到美國重型轟炸機的威脅,戰略後方和政治經濟中心頓成前線或戰略淺近縱深。

面對核心利益受到嚴峻挑戰,中國政府做了很多外交努力,曾多次抗議美國干涉中國內政的行動,並強烈要求美國空軍和海軍艦隊撤出中國臺灣和中國臺灣海峽,抗議美國侵入朝鮮的飛機對中國東北邊境城鎮鄉村的轟炸掃射,要求美國軍隊撤出朝鮮,但都無明顯效果。周恩來曾說:“過去我們是管過理過的,如向聯合國控訴等。現在這樣已經不夠了,應有新的決策。”這個新的決策就是出兵抗美援朝。

中國的抗美援朝戰爭,是在國家核心利益受到嚴重威脅,和平努力無效的情況下不得已的選擇。毛澤東提出:出去了,即使被打回來,也說明我們是局內人,不出去,連入局的可能性都沒有。這一思維表現出的眼光和膽略令人印象極其深刻。在毛澤東的戰略視野裡,戰場勝敗不是出兵或不出兵的標準,“入局”或“不入局”才是出兵與否的標準。這就將“跨過鴨綠江”上升到了一個更高的戰略境界。

抗美援朝是為了支援朝鮮同時也是為了保衛中國的國家利益,是救鄰也是為己。美國約翰?託蘭在《漫長的戰鬥》中便坦陳:“朝鮮戰爭是美國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的戰爭,是在美國武裝干涉朝鮮內戰並嚴重威脅中國國家安全的情況下爆發的。中國出兵朝鮮,是出於國家利益的考慮,是不得已。如果蘇聯侵略墨西哥,那麼美國在5分鐘之內就會決定派軍隊去的。”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結局,不僅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保衛了國家安全,而且對世界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中國以一國之力抗擊17國軍隊,嚴正地捍衛國家利益,雪洗了中華民族百年來倍受欺凌的屈辱史,打出了國威和軍威。

從一定意義上說,中國後來的國際地位和國家安全也正是奠定於抗美援朝戰爭。即使是在越南戰爭期間,美國不斷增兵使戰爭升級,但還是接受了中國的警告,沒有將戰火向北緯37度線以北延伸。抗美援朝戰爭使美國人清醒地意識到,中國願意用鮮血捍衛國家核心利益。

鐵的意志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

戰場是物質的較量,更是意志的較量。戰爭的血腥殺戮和劇烈破壞,極大地衝擊人們的戰爭意志,使人心存狐疑和幻想,就連很多戰爭史上有名的將領也難免會出現意志消退的情況。然而,抗美援朝戰爭卻不是這樣。中國政府一旦做出參戰的戰略決策,展示的便是鋼鐵般的戰爭意志。

鐵的意志,就是有敢打的信心。面對美國的戰爭威脅,毛澤東客觀分析美國在軍事上的長處和短處,即“一長三短”:有一個長處,就是鐵多;三個弱點,一是戰線太長,二是運輸路線太遠,三是戰鬥意志不強。針對核訛詐,毛澤東指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抓住你的弱點,跟著你打,最後打敗你。”“美國那點原子彈,消滅不了中國人。即使美國的原子彈威力再大,投到中國來,把地球打穿了,把地球炸燬了,對於太陽系來說,還算是一件大事情,但對整個宇宙說來,也算不了什麼。”正是這種大無畏的精神支撐著戰爭全域性。

其次,是有真打的決心。在7月,美國作出介入朝鮮內戰的姿態以後,毛澤東即作出軍事部署,集結5個軍25萬人組建成東北邊防軍,爾後又將兩個兵團調到津浦、隴海兩線以策應東北,同時制定了大城市防空計劃,並轉移了東北南部部分工業設施和戰略物資。從戰爭部署到實際參戰也就一步之遙。一旦參戰,即將一切聚焦於贏得戰爭勝利這一根本問題上。首次參戰就投入4個軍及3個炮師,對敵當頭棒喝;在7個月時間裡,連續發起5次戰略性戰役,將“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打退到“三八線”,斃傷俘敵23萬餘人,為整個戰爭勝利奠定了基礎。而這個基礎,是建立在美國誤以為中國不會參戰,而中國幾乎傾全國之力上的。

同時,也做了最壞的打算。在國內困難重重、百廢待興的情況下出兵參戰,中國政府做了最壞的準備。“打爛了,等於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毛澤東在給斯大林的電報中,便認真地分析,既然中國軍隊在朝鮮境內和美國軍隊打起來,就要準備美國宣佈和中國進入戰爭狀態,就要準備美國至少可能使用其空軍轟炸中國許多大城市及工業基地,使用其海軍攻擊沿海地帶;最不利情況是中國軍隊在朝鮮境內不能大量殲滅美國軍隊,兩軍相持成為僵局,而美國又已和中國公開進入戰爭狀態,使中國現在已經開始的經濟建設計劃歸於破壞,並引起民族資產階級及其他一部分人民的不滿。同時,毛澤東也充分認識到蘇聯支援的有限性,做好了得不到蘇聯援助的準備。

因敵制勝是軍事指揮的鮮活靈魂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勝,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敵而制勝。”要贏得戰爭勝利,必須依據敵我雙方的具體情況實施正確的軍事指揮,牢牢把握戰爭的主動權。

面臨新的敵人、新的戰場,我軍堅持從敵我雙方的實際出發,具體分析戰爭的具體情況,從中找出行動規律,並應用這些規律於自己的行動,力求使主觀指導符合客觀實際,使長期革命戰爭積累的寶貴經驗與新的情況特點相適應。

仔細研究戰爭各階段的新情況、新特點,捕捉住稍縱即逝的戰機,能因時制敵。在志願軍出兵前夕,毛澤東和彭德懷根據當時的敵情商定,“只打防禦戰”,6個月以後再談進攻的問題。但我軍入朝後戰場形勢已急轉直下,由於敵人長驅直入,分兵冒進,我軍已不可能先敵進入預定的防禦地區,且敵人完全沒料到我軍會出兵參戰,鑑於形勢的這種變化,毛澤東果斷地放棄了原定的計劃,決定立即反擊敵人,連續向敵人發起了入朝以來的第一次、第二次戰役,給驕進之敵重大打擊,使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取得了由防禦轉入進攻的主動權,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後來美軍上將李奇微對此評論說:“迅猛而突然的打擊接踵而至,以至於很多部隊還未能弄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被打垮了。”

既善於依據實際情況下決心,更善於依據實際情況的變化而適時地改變決心,能因勢制敵。抗美援朝戰爭進行到1951年五六月間,經過連續5次戰役的激烈較量,戰爭逐步陷入到膠著狀態。從地面部隊看,中朝軍隊在數量上和戰鬥力上都明顯具有優勢;從海空軍方面看,美國又居於絕對優勢,這就使雙方在朝鮮戰區的軍力基本形成均勢。毛澤東根據敵我力量已形成均勢的實際情況,及時確定了爭取以和談結束戰爭的新的戰略目標,毅然取消了原準備以運動戰方式進行第六次戰役的計劃,轉而採取了我軍過去曾長期避免的陣地戰的方針,並由以軍事打擊為主變為軍事打擊和談判鬥爭相結合,經過兩年多的“持久作戰,積極防禦”,以打促談,終於迫使敵人停戰求和,勝利地結束了抗美援朝戰爭。由於毛澤東善於根據情況的發展變化而及時恰當地調整既定的方針,因而能始終牢牢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制敵而不為敵所制。

針對不同的作戰物件採取不同的手段,能因敵制敵。積極利用與擴大敵人的錯覺,出奇制勝。第一次戰役中乘敵不備,攻其不備;第二次戰役,抓住敵人的恃強驕狂心理,誘敵深入。善於抓住敵人弱點,在運動中、夜晚、近距離打擊敵人。一位英軍皇家騎兵旅的士兵在夜戰近戰中被我軍俘獲,在戰俘營的娛樂晚會上表演自編自說的小品說,他是英國王牌部隊受過高階訓練的士兵,會開坦克、會駕駛汽車,技術高身體壯,在夜間被中國人俘虜實在遺憾!針對敵人的不同特點選擇不同的作戰方式。對於戰鬥力較美軍弱的南朝鮮軍隊,儘量爭取大的殲滅戰,徹底摧毀其抵抗意志;對於美軍,則採取了打小的殲滅戰為主,同時利用其部隊內部存在的反戰、厭戰的情緒,對其進行強大的政治和心理攻勢。

應該指出的是,在這場戰爭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成功地駕馭了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在調動國內一切積極因素服務於戰爭需要的同時,積極爭取蘇聯援助,成功利用國際矛盾,積極爭取和創造有利於我的國際戰略格局,針對不同的對手,做出不同的爭取和平的努力,在分化瓦解敵對同盟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武器裝備優劣空前懸殊的戰爭,也正因如此,我們付出了沉重代價,但是我們把握戰爭規律,實施科學的戰爭指導,靈活應對,積極作為,最終贏得了戰爭,在軍事指揮藝術上譜寫了歷史新篇。

人的解放是戰鬥力生成的根本源泉

解放戰爭後期,美國人曾經責問蔣介石,“你有飛機,可以坐飛機指揮卻為什麼總打敗仗?而毛澤東沒有飛機,靠電報指揮,卻總打勝仗?”翻開毛澤東為起草數以百計的有關作戰決策的電報就可以找到明確的答案。毛澤東常常用如下語句與各戰區的司令員、政委們商討戰策,“究竟如何?望斟酌電告”、“以上意見妥否望復”、“如何部署盼告”、“對該電內容哪些可以實行,哪些與情況不符不能實行,表示你們的具體意見”、“你們另有何種更有效之方法,盼告”,而這些博採眾長,善於納諫的決策方法正是以毛澤東為首的老一代革命家在決策過程,獲得致勝主動權的科學決策方法。

抗美援朝戰爭中,毛澤東、彭德懷之間的往來電報有“一尺多厚”,電報的密集程度、所涉及的戰役細節程度恐怕是世界之最。它詳細到某個制高點的控制,一個師級單位的調動,狀如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但在毛澤東向彭德懷發出的大量電文中,通常在結尾都是“按情況酌定”、“酌辦”這樣的語句。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彭德懷,在戰爭指揮上有著充分的自主處置權,極大地發揮了主觀能動性,收到了極大的成效。在連續取得3次戰役勝利後,部隊已經十分疲憊、減員嚴重,要完成既定的作戰任務,困難重重。於是彭德懷回國,詳細向毛澤東彙報了朝鮮前線敵我情況和志願軍所面臨的嚴重困難,說明朝鮮戰爭不能速勝。毛澤東認真聽取彙報,及時調整方針,明確指示:“朝鮮戰爭能速勝則速勝,不能速勝則緩勝。”給了彭德懷一個很大的相機處置的餘地,使彭德懷感到抗美援朝戰爭有了一個明確而又機動的方針。而這個方針,同毛澤東在第三次戰役結束不久所作的樂觀估計是不同的。實踐證明,這個方針的調整是英明的。

毛澤東總結抗美援朝戰爭時,強調“我們的經驗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個比較正確的領導,就可以用我們的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的敵人。”依靠人民,就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各級指揮員、全體作戰人員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能圍繞同一個目標自覺積極地展開行動。為了實現穿插分割的目標,第38軍以每小時攻擊前進5公里的速度,14個小時連續作戰,先後打垮南朝鮮第7師、土耳其旅、美25師、美騎1師、英29旅各一部,前進70公里,切斷了敵軍的退路。向南突圍與向北增援之敵相隔不到1公里,在大量飛機、坦克支援下,卻始終不能前進一步。這一仗,創造了步兵進攻作戰速度的極限,獲得“萬歲軍”的讚譽。有人評價說,有史以來步兵從未如此輝煌過。

以弱勝強,最根本的還是人的勝出。美國國防部長馬歇爾評論說:“中國共軍是一個幽靈,連個影子也沒有。共軍沒有機械化部隊,只好巧妙地實施徒步滲透,迂迴包抄行動。敵人的行動比我們的行動意圖更隱蔽。”李奇微更是把美軍與志願軍作了比較:(美軍)部隊不願放棄某些物質享受,害怕離開為數不多的公路,不願在沒有無線電和電話聯絡的條件下實施運動,此外,在同敵人作戰時頭腦過於簡單。這支部隊是這樣依賴公路,不重視奪佔沿途高地,不熟悉地形和難得利用地形,不願拋開使部隊傷亡慘重的汽車而代之步行,不願深入山地、叢林到敵人的駐地去作戰。

抗美援朝戰爭已經過去__年,這場戰爭留給我們許多寶貴財富,值得我們回味,啟發我們思考!

致敬抗美援朝爭做時代新人心得體會作文 篇4

__年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是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中華兒女不畏犧牲,砥礪奮進,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蹟,譜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振奮人心的樂章。當前,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黨領導的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正在如火如荼進行,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鉅繁重,我們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臨著一系列重大風險考驗。因此,發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對我們今天堅定信念、勠力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時代價值。

一、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為我們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提供了強大動力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淬鍊的愛國主義精神,深刻地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內化為中國人民的精神標識。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要熱愛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國才有家,國是的家,家是最小的國。古往今來,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脈中,是激勵中國人民戰勝強敵、保家衛國的強大精神力量。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只要永懷愛國之心、報國之志,中國人民就能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要熱愛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堅定實踐者和偉大捍衛者,國家和人民的前途命運與黨的前途命運息息相關。熱愛中國共產黨,就是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只有自覺與以最高領導人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才能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譜寫新時代的華麗篇章。要熱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當前,我國正處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十分艱鉅。歷史已經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我們要自覺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一心一意搞建設,凝心聚力謀發展,努力提高綜合國力。人民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主人,是社會進步的決定力量。熱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就要牢固樹立並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努力發揚抗美援朝的愛國主義精神,有利於我們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上下同心,不畏艱險,砥礪奮進,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二、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為我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提供了強大動力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共產黨人的鬥爭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大方向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凡是危害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則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各種風險挑戰,只要來了,我們就必須進行堅決鬥爭。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風險考驗只會越來越複雜,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我們面臨的各種鬥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至少要伴隨我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過程。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所蘊含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革命忠誠精神,激勵著我們時刻銘記“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當嚴峻形勢和鬥爭任務擺在面前時,為了祖國的尊嚴,為了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骨頭要硬,要敢於出擊,敢戰能勝。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要進行偉大斗爭,必須鍛造一支偉大的人民軍隊。近代中國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之多、割地賠款數量之巨、遭受帝國主義壓迫剝削之深,罄竹難書。歷史證明:沒有鞏固的國防和強大的軍隊,不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和平就是奢望。國防和軍隊建設是和平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是國家安全的堅強後盾,是人民安全的可靠保障。國家領導人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強調:“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建設同我國國際地位相稱、同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我們要發揚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在國家領導人強軍思想的指導下,錘鍊我們的人民軍隊,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維護世界和平提供堅強保障。

三、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為我們維護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事業提供了強大動力

抗美援朝戰爭沉重打擊了不可一世的帝國主義,粉碎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使得美國陸軍上將克拉克成為“美國曆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書上簽字的將軍”,打出了中國的國威軍威,大大提升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威望和中國的國際地位。當前,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雖然和平與發展依然是世界的主題,但區域性性衝突、摩擦、動盪此起彼伏,戰爭的幽靈並未走遠,種族主義、難民危機、全球性流行病等,給“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中的世界帶來嚴重影響,維護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事業任重而道遠。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體現的國際主義精神,激勵著世界各國人民加強國際合作,超越地區與民族的狹隘性,齊心協力,共同維護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中華民族向來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中國決不會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來發展自己,也決不放棄自己的正當權益。中國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中國發展不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中國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都永遠不稱霸。領導人指出:“中國人是講愛國主義的,同時我們也是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胸懷的。”我國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通過“共商共建共享”與“互利共贏”的原則開展國際合作,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合作共贏、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正是這一國際視野和國際胸懷的積極實踐。

致敬抗美援朝爭做時代新人心得體會作文 篇5

建國初期,抗美援朝戰爭中湧現出了一批批捨生忘死、一往無前的戰士,他們用鮮血與生命撕破了這片土地黎明前的黑暗。烈士們的身軀雖然倒下,但英魂永不滅!帶著抗美援朝還未散去的硝煙,在鮮紅的黨旗下,中國人民一步一步邁得更加堅實而堅定。憑藉著一雙雙勤勞的雙手,我國在經濟科技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國際交往中,中國日益體現出大國情懷和大國擔當。

到如今,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人類積攢了幾千年的文化財富,像是為我們新一代青年所準備的禮物。科技繁榮,文化繁茂,城市繁華,現代文明的成果,被層層開啟,我們可以盡情享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啊,彷彿正從沉睡中甦醒,正期等著新一代的我們破繭而出、振翅奮飛。

今年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令人心頭籠罩上了惶恐不安的陰霾。在這場全球性的災難面前,我們這一代的青年,展現出了應有的擔當和奉獻,像“後浪”勃發生機。

我們,是後浪,也是鐵路人,在鐵路這片海域中,我們翻湧澎湃。“交通強國,鐵路先行”這一戰略目標像燈塔指引著我們的航向。我是一簇浪花,為鐵路奔湧而來。

復工復產以來,我投入到渝懷鐵路涪秀二線的改造工程中,有緣相識鬱山。

鬱山,鬱者,蔥茂繁盛也;山者,險峻挺拔也。晨初日隱,萬物復甦,鳥曲蟲鳴。待薄霧起,攀附群山而上,漸隱於翠色之中。農家炊煙裊裊,雞鳴犬吠相聞,枇杷浸黃,桃李滿枝,果香醉人。這就是鬱山,是我遠行而來的工作地。

鬱山變電所交通較為不便,由於其地質構造的原因,絕大部分改造所需的材料和裝置,都靠人力完成。凹凸不平的道路,蚊蟲的叮咬,烈日的暴晒,在這樣嚴峻的環境中,鬱山變電所的改造工程顯得格外艱難。但是每天早起,上下班越野鍛鍊,午飯前後爬山,沐浴充足的日光,遠離城市喧囂,吐納清新空氣,卻也實現了父母對我的“健康期待”。

工作環境的確艱苦,可是當看見值班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枯燥地堅守時,看著民工阿姨們頭頂烈日、腳踏碎石抬著重達幾百斤的集中接地箱時,感動已在催化我這“後浪”前行。

嚴格按標作業,這才是對工作、對自己的尊重。新時代,從來不是一部分人的奮鬥,也從來不是一部分人的成就。無數的水花匯聚一排又一排,浪,才有了強大的力量。

無論是那些為建設新中國而披荊斬棘的先輩,或是已經踏上了新徵程的“後浪”,我堅信:心之所向,無往不利。所行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但我們可以用心境適應環境,用行動逆轉頹廢。以夢為馬,砥礪前行,我們將承先人之志,啟後世之師。新時代是開始,亦是傳承。我們是後浪,是新時代的親歷者更是新時代的建設者。我們將開啟新的奮鬥,新的創新,新的征程。終有一日,我們也會擁有我們的後浪,到那時,中國夢的實現將不會忘記我們曾有的青春。

魯迅曾說過:“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份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掩卷這本書,我找了光。此時我想說:今天,我是後浪,手中正高擎著奮進的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