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個人豐富教學經驗

欄目: 經驗交流材料 / 釋出於: / 人氣:1.88W

教學經驗既關乎教學實踐者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關乎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關乎教學理論的形成和發展,同時更關乎教師和教學研究者自身的成長與成熟。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個人豐富教學經驗的範文,歡迎閱讀!

個人豐富教學經驗

個人豐富教學經驗篇一

轉眼我的教學已經經過八個年頭。靜下心來反思這年來的教學情況,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為了更好的適應新時期的教學工作要求,我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本著教書育人的原則,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現就自身淺薄的複習課教學經驗作如下總結: 國小數學複習課作為國小數學教學的重要課型之一,多年來教學中經常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一是教師以講解作為教學的主要形式,成為新授課的“重複”;二是搞“題海戰術”,以大量的、繁複的機械操練作為鞏固知識的主要手段與形式。這樣的複習課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感覺疲憊不堪,教學效果事倍功半。為此我們結合教學實踐,對複習課教學進行了一些探索,初步形成了複習課教學模式,以供商榷。

基本環節:創設情境,匯入課題——知識回顧,形成網路——鞏固訓練,深化網路——回顧總結,評價反思

一、創設情景,匯入課題

教師根據所要複習的教學內容,創設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複習課中。學生學習興趣是否被激發起來,直接影響複習課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應重視情景的創設。

二、知識回顧,形成網路

1、自主回顧知識網路

通過回憶與瀏覽教材,蒐集與課題有關的所有知識。由於課題本身所容納的知識點的不同,有些知識在學生頭腦中很快就會再現,而有些知識可能被遺忘。讓學生通過回憶再現,蒐集與課題有關的知識,弄清楚每一知識點的意義,這是梳理知識的重要基礎。當學生不能完全回憶時,可以結合教材去搜查。在回憶和搜查時要及時做好記錄,然後根據記錄的知識要點、解題方法、定理、定義等,進行梳理,初步列出知識結構網路。

2、小組交流知識網路

以小組為單位,給每個學生充分表現自己才能的機會,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闡述自己的整理結果。通過每位小組成員的彙報,然後,小組成員再討論、交流,取長補短,完善各自的知識結構網路,形成本小組比較完整的知識網路。

教師要充分估計和了解思維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整理知識網路的情況,在充分了解學生探索情況的前提下,按照從簡單到複雜、從特殊到一般、從現象到本質的順序引導學生彙報交流,保障交流活動的順利開展。

3、全班展示知識網路

在教師的組織下,讓每個小組或部分小組展示本組整理的知識網路。然後,師生共同理順、討論、修改、整理出完整的知識網路。 如果小組整理的結果能揭示知識之間的聯絡,形成較為完整的知識系統,完全可以用小組的“作品”進行知識梳理。當小組的“作品”還不能滿足“形成知識系統”這一目標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小組整理的結果進行觀察,建立起縱向與橫向的聯絡,不斷補充與完善,形

成完整的知識系統。學生最終形成的知識系統,是群體智慧的結晶,隱藏在其中的是觀察、歸納、抽象、概括、分類、集合等數學思想方法的運用,對這些“隱性知識”亦應進行簡要的總結梳理。

三、鞏固訓練,深化網路

複習課的功能不但要幫助學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識網路,更應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包括數學中的問題、生活中的問題等,因而,鞏固練習應突出練習的綜合性、靈活性和發展性。通過一定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深化知識網路。

1、基礎性練習。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方法。

2、綜合性練習。要求學生能通過題目解答建立起相關知識之間的聯絡。

3、探索性練習。要求學生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方法,經過不斷嘗試與探索後,找到問題的答案。

4、開放性練習。要求題目具有較強的現實性與開放性,以培養學生篩選資訊、合理選擇資訊、抽取問題實質的能力。

四、回顧總結,評價反思

對本節課所複習知識進行回顧總結,對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和知識掌握的情況進行評價,這裡主要是對小組的整體表現進行彙總,評選出本節課的優勝小組。

個人豐富教學經驗篇二

時間如梭,轉眼已經在教學工作崗位上工作幾年了,回顧這幾年的工作,我思緒萬千、感慨多多。現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注意激發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引導學生饒有興趣的參與到數學課的學習中來尤為重要。教學中我利用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利用鐘面實物教具,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時間的匆匆流逝。在一些數學活動中引導學生自己動手製作觀察物體所需的小正方體模型,注重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觀察物體的實踐中來。為學生提供超市購物等場景,學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數學,數學來源於生活等等。為學生提供了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平臺。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更多的學生全方位全過程的參與到數學課的學習活動中來,以逐步形成學生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為出發點,以形成學生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為精髓。

二、注重課堂上創設教學情境,讓數學生活化

“創設情境”是數學教學模式中常用的一種策略,它有利於解決數學的高度抽象性和國小生思維的具體形象性之間的矛盾。《數學課程標準》在課程實施建議中也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要求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

國小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對故事、童話、動物都非常感興趣,因此把教材中的問題編成童話、小故事,用小動物來做主人公,使學生身處擬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這樣,不但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而且還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比如,在教一年級第一冊《連加》一課中創設了打氣球的遊戲,氣球從下面一點一點往上飄,上面有10以內的加法算式,看誰算的快打得準的情境。學生非常樂意參與這項遊戲,不但產生了學習的慾望,而且興趣也被調動起來,於是在自然、愉快的氣氛中複習了舊知識,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這種情境的創設非常適合低年級的學生。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把問題情境生活化,就是把問題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絡起來,讓學生親自體驗問題情境中的問題,增加學生的直接經驗,這不僅有利於學生理解問題情境中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有利於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的數學是無處不在的,並體會學習數學的價值。還如在教一年級第一冊《連加》一課中,我給學生放了一段早晨他們打掃衛生的錄影片段,在錄影中有學生打掃衛生的生活場景,又有身邊熟悉的同學。當看完錄影後我問他們:從這段錄影中你知道了什麼的時候,孩子們爭先恐後的說起來,當我再問:為什麼用加法列式時,孩子們說:“開始有3個同學掃地,一會兒來了2個拿掃帚的同學,一會兒又來了1個拿掃帚的同學,一共有6個同學在打掃衛生,所以用加法列式”。他們不僅理解了連加算式的含義,而且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連加算式的運算順序。同時又讓學生比較3+2與3+2+1兩個算式的區別,使學生明確了連加算式的計算方法,這樣就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並且還可以把它運用於生活。

教學中提供的問題情境應注意一定的開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戰性和探索性的問題。這樣不僅會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動機,還能使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後增強自信心,並且大大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在教學《連加》一課時我還創設了一幅“風景圖”的情境,在圖中有鳥、有蝴蝶、還有大樹,分別有不同的姿勢和方向,學生通過觀察列連加算式,有列6道的、有列7道的、還有列10道的,學生對自己的列式都有充足的理由,小鳥和蝴蝶一共多少隻?列式是:2+3+2+4+3+1對於學生這些富有創造性的回答我都給予了積極的鼓勵。因為我認為這種開放的、有探索性的問題情境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學習興趣的激發有很大的作用。對於低年級學生,顏色、聲音、動作有著極大的吸引力,要多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如運用講故事、做遊戲:模擬表演、直觀演示等形式;到了高年級,則要側重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數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儘量讓他們由內心的成功體驗產生情感上的滿足,進而成為推動下一步學習的動力。

三、注重課前教材的認真研讀,做到了解全面、分析透徹。 備課時對教材做了全面的瞭解和分析,注重知識的前後聯絡,注意結合我所教的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習慣制訂了詳細的教學工作計劃。做到上好每一節課,搞清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注重和平行班的老師就教學難點問題做詳細的分析,做到充分駕馭課堂。留意從教學輔導材料中取經,吸取好的教育教學方法為我所用,注意寫好每一節課的教學反思。力求一節課比另一節課精彩,力求將我所知所想的教學理念滲透到我的課堂中來,力求讓我的學生能在寓教寓樂中輕鬆學數學,讓孩子們成為新課程改革的最佳受益者。

四、注重反饋,加強課後的練習與鞏固。

所學知識要想牢固掌握,光靠一節課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課後的聯絡與鞏固才能檢驗出來。我在練習鞏固時注重個別輔導,尋找特定群體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的開展練習。佈置的作業不求多、雜,而力求精、細,要求學生能按質按量的完成,對於沒有很好掌握的同學及時輔導,找出不足與疏漏,及時補救。注意佈置分層作業,針對不同的學生布置難易不同的作業。注重調動多方資源,開展轟轟烈烈的家長助學生、好學生幫助差學生的活動,使得課後的練習與鞏固得以有效的實施。

五、注重個別輔導,及時轉化潛能生。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堅持以表揚鼓勵為主的正面教育,對於潛能生做到多關心、不歧視、不放棄。讓他們感覺到來自老師以及班級體的關愛。認真研究造成其學習的困難的根本原因,堅持對症下藥。利用課餘時間進行個別輔導,開展學生間、小組間的互助互學活動,逐步讓一部分潛能生隨著年齡的增長、理解力的增強逐漸進步。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讓家長成為學生時時刻刻不變遷的小老師,竭力為孩子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爭取更大進步。

總之,數學教育教學工作還有不夠完善之處,教學經驗還很不足,需要不斷向同行們請教學習。對於自己,我還需不斷豐富自我,努力提高自我綜合素質,將我所學滲透課堂教學,為學生造福,讓孩子們成為真正的受益者,這也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個人豐富教學經驗篇三

從事教育教學數年之多,的的確確還沒對自己的教學經驗做過完完整整的總結,正好藉此機會對自己做做總結。我想結合今年暑期培訓(聯合兒基會移動教育資源與培訓中心專案)時,原蘭州一中白校長就《新課改背景下學校管理的實踐與思考》進行闡述及朱局長的講話精神跟大家交流一下我的一些想法和看法:

眾所周知,課堂教學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換言之,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關係著學校的命脈,關係著學生未來的發展

一、以精研課標來教學

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要好好學學課程標準,才不會使自己的教學偏離正確的方向。我也是在今年暑假剛剛從網上下載的課程標準,也只是大體讀了一遍,我發現裡面的很多要求與我在平時教學中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使我學到了很多,如果我們熟練地掌握了課標的內容我們就能把握方向,從而對我的教學工作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家可以到人教網上去下載,上面還有課標解讀,我相信大家看了以後一定會有收穫的,特別是我們新老師他可以告訴我們教學中的重難點,有利於我們儘快的適應新的崗位。

二、鑽研教材,確立目標

教材是老師教、學生學的依據,每學期教材發到手之後我都會盡快把教材翻翻,這樣做可以使我們儘快的熟悉適應教材,即使是老教材也很有這個必要,對於新換的教材或你剛接手的教材那就更有這個必要了。老師要用好教材,學生要學好教材,老師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學生是用教材學也不僅僅侷限於學教材。我們在使用教材時更應該是有創造性的使用,充分利用好教材上的每一個細節,結合課程標準針對學生特點提出合適的三維目標也是我們應給十分注意得一個問題,自從前幾年國家實行課程改革以來就提出了這個概念,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一三維目標,現在我們濰坊市提倡老師在課前編寫導學案,也就是教案、學案、練案三案合一,由於種種客觀原因吧導學案在我們學校還沒有實行。導學案中的第一項內容就是老師要給出本堂課的三維目標,現在我在上課特別是講新課時我都會向學生當堂的的目標,使學生對本堂課的內容有一大概瞭解,也是學生在學完後好對自己作出評價。

三、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我發現現在的學生不愛回答問題,可能越是高年級這一現象越明顯,這也導致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不強,直接導致了有的科目或有些問題學生頻頻丟分,有的老師也發現了有些學生的求知慾不強,產生學習願望的根本是問題。問題的存在本身就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所以沒有問題很難激發人的求知慾;沒有問題,學生的學習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沒有問題,難以引發學生的深入思考。所以,問題意識形成後,一方面通過問題來進行學習,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願望,使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另一方面,通過學習過程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和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揮,而且問題解決過程往往也是一個探索過程、發現過程,學生思維的獨立性、靈活性和廣闊性得到了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呢?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以我熟悉的物理課來說,物理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變過去過分強調知識傳承的傾向,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基本過程,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敢於創新的探索精神。科學探究過程被分為七個環節,其中第一環節就是“提出問題”。

首先,我們要鼓勵學生敢於提問,學會提問。新課標要求我們老師要從學生的幫助者和指導者轉變為組織者和引導者,在教學活動中,應該充分發揚民主,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儘量讓更多學生提出問題,不管他們提出的問題是否合理,教師都要給予肯定的態度並給予積極的評價。其次,我們要引導學生髮現問題。現在的教材在編排上都緊密聯絡生活實際,在內容上更貼近學生生活,我們在授課時更要注意聯絡學生的生活,比如我們在剛學了物態變化時,我就跟學生提到了不久即將發射的“神舟七號”飛船,每當這時我就發現學生特感興趣,然後我適時的提出問題:為什麼在用火箭發射飛船時要在火箭的身上塗一層特殊的耐高溫材料?發射臺下的大水池有什麼用?發射時我們看到的“白霧”實際是什麼?這時學生就會積極的去思考、小組探討,我會給與一定的引導,學生很快就能得出正確答案,我想這樣的答案學生也會記得非常牢固。第三,就是要引導學生再生問題。新的知識點形成後,它還可以繼續發散、深化,使知識得以遷移、發展,從而對學生的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產生並解決新的問題。教師要在認真研究教材和課程標準的基礎上,選定合適的遷移點和發散點,設計開放性的練習,引導學生去發現知識深層次的方法和思路或產生新的問題。

四、使用“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設計探究活動 近幾年,課改中提出了“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模式,提倡小組互助,學生自主學習,我在實行這種課堂模式一年來怎樣引導學生自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實踐能力也是我一直在思索的問題。實行這種課堂模式一年來還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學生的學習意識有所增強,雖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但已有所提高。我也會繼續堅持下去。課堂上我們要針對不同學生的能力設計一些探究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能嚐到成功的喜悅,認為自己能學。在講課時我會不時的提出一些問題,開展小組活動,加強學生的合作性,使學生學會協作學習。

五、認真落實常規教學,注重過程管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過程決定成敗,為此,要想提高成績,落實教學常規,注重過程管理,這一點顯的尤為重要。

第一,認真備好課,不僅備教材,重在備學生。第二,要認真上課,一是要優化課內的時間管理策略,提高課時效率和效益,要合理安排並從嚴把握“學”、“教”、“練”的時間結構。要善於精講,講在點子上,針對性強。二是要優化課內的導學策略,促進學生有效地思考,鞏固和提高。三是要優化課內的解惑策略,促進學生有效地質疑和釋關係。四是要優化課內的訓練策略,促進學生有效的鞏固和應用,當堂訓練的目標是努力化知識為能力。在訓練的時間上要有保證,內容上要有針對性,量力性和典型性,要注重“面向全體,重心下移”,力求學生做到獨立和按時。第三,要認真佈置和批改作業,作業要力求次數適當,分量適當,難度適當,靈活多樣,批改及時認真。事實上,正當的書面作業,可以規範學生解題,及時認真的批改和合適的批語對學生對知識的鞏固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是師生交流的一種方式。例如,我在要求學生做練習題時,把每題所考察的知識點寫在題的周圍,對於一些填空、選擇型別的題,我要求他們不光寫出答案,還要在邊上簡單寫明理由,他們自己能看懂就可以。總之,要想出成績,就必須抓好常規教學的各個環節,只有這樣才會相得益彰,才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六、要善於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作為教師除了熟練掌握課本上的知識之外,還要掌握一些必備的其他知識,除了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之外,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

1、充分了解相關的課外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育人水平。

我們光具備課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慾的,我們必須通過多種渠道來豐富自己的課外知識,要給學生一碗水,老師要有一桶水,而且我認為還應該是一桶“純淨水”、“環保水”、“營養豐富的水”。

2、必要的資訊科技知識。當今的社會是一個資訊時代,作為老師更應該掌握一些必備的微機知識,有時可以用它來解決一些抽象的、學生難理解的問題。

3、必要的心理學知識。我們與學生的年齡差距雖不是很大,但畢竟不同,學生他們有自己的年齡心理特點,這些特點直接導致他們的學習方法和態度,我們只有較好的掌握他們這一年齡段的心理特點才能更好的有助於我們教學,因此我建議我們應該讀一本教育學的書,我認為我們省每年組織的教師資格認證考試中所用的教材《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就很好。

學校整體發展了,每個教師才能在這個新的平臺上更好的發展,學校的發展也離不開我們每個教師的自身發展,站在高臺上的每一個人最終都會高出站在地面上的高個子。

Tags:教學 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