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北京青年觀後感心得體會(精選12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48W

北京青年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

又是一部洋溢著青春朝氣的電視劇,不知道要說些什麼,精神和心靈已經隨他們上了路,時而跟他們一樣頹廢,時而跟他們一樣張狂,也許只有這樣才能證明青春還在自己的血液裡流淌。

北京青年觀後感心得體會(精選12篇)

草草一句青春重走一回,斬釘截鐵的背起行囊出發,這足以說明你正值青春,因為你生活的揹包還未將你壓垮。我們一直在追逐青春,怕它溜走的太快;同時我們也在浪費青春,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追逐青春到底是為了什麼。難道是為了實現那看的見摸不著的夢想?還是為了抓住在青春期可以再放肆一把的理由?不,不是,我知道一定不是,我們是為了給自己一顆開闊到可以衡量自己生命價值的心?或是為了給自己一雙清晰到可以看清自己夢想之路的眼睛?看吧我疑惑了,心態不夠豁達;看吧我不能確定了,眼睛還是在朦朧。捫心自問:這是為什麼呢?答案是:我不夠熱愛。沒錯這就是我的癥結,也許所有的人都是如此,我們只所以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是因為不夠熱愛!不夠熱愛自己的工作,所以墨守成規;不夠熱愛我們的愛人,所以做不到不離不棄、生死相依;不夠熱愛我們的夢想,所以在默然中淡忘它;更不夠熱愛我們的生命,所以我們看不淡人與人之間的糾葛,理不清事與事之間的因果,困住了原本能飛的那雙翅膀。

你,熱愛生活嗎?

如果你的回答是熱愛,就請現在的你做一個深呼吸,不管你正身處何處,抖擻精神思考一下:下一站,你想身處何處!

北京青年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2

初識寶剛作品是看《編輯部的故事》,至今記憶猶新。他以思想緊扣時代脈搏、反映當代人生活的作品著稱,其青春劇在社會上產生重大的影響,《北京青年》作為青春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整體陣容強大,九位青年實力偶像演員的傾情演繹,採取不斷行走實地拍攝的新方法,在人們看膩了的宮鬥劇、諜戰劇、婆媳丈母孃劇中給人耳目一新的視聽,首輪熱播期收視率持續保持第一,不愧是寶剛導演的扛鼎之作。

針對社會上一些人的看不懂,北京青年是“背景青年”的批評,寶剛導演明確的說,你說能力達不到“重走”,證明你活的不如這幾個青年,可是你還不思進取或者改變,電視劇就是寫給演給這些人看的。渾渾噩噩的生活,物質社會中的犬儒狀態,很多人麻木了,冷漠了,沒有激情,喪失了精神追求,北京青年就要刺激一下大眾,挑戰這種不省不察醉生夢死的精神狀態。

重走青春,實現理想,找回激情,讓生命之光充滿力量,我想這是北京青年要展示給觀眾看的。

經歷過大山大水之後,你會有一個高山的胸懷,才知道什麼是你最想要的。第一集裡反覆出現的王越節目就像是一個青年生活指南,讓黑暗中摸索出路的何東朝這個光亮努力著。

大哥何東面對的生活是令人窒息的,他的家庭環境和成長道路有一點像青撞更裡的鄧家齊,或許他比家齊更不幸,父母之間沒有愛情的婚姻讓他害怕。母親的過度溺愛和全方位操控他的生活,使他心裡不斷產生逆反,在長期的鬱悶下被王越節目喚醒,突然做出“斷奶”的決定,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找一份讓自己心動的愛情,這個想法並不過分,但是卻嚴重傷害到權箏,所以他的改變自始至終伴隨著負罪感,並在不顧一切的堅決和善良惻隱之間產生糾結,直到重新認識愛自己的人也是最值得他愛的,心結才徹底開啟.何東在行走的過程中遇到葉坦、王越,但她們並不是他所想要的。經歷了大山大水,才知道他生命中的唯一還是權箏,這隻有他自己做出比較選擇之後才知道。他命中註定是先“結婚”再和“離婚”的戀人談一場真正的戀愛。

何東不是個討喜的角色,有點自作自受的沒事找抽型的嫌疑,這個人物最受爭議的地方時他離家出走的必要性,這是全劇是否真實存在的關鍵。為了讓何東重走青春的理由合理充足,劇裡做了不少的鋪墊,我想最能理解他的是媽媽在餐館的那一跪,是任何有尊嚴的男人最受不了的吧。但是個人覺得,只圍繞著媽媽的強勢、父母的口角等家務層面是不夠的,如果能對他工作環境比如再作點鋪墊工作如何令人厭倦、人際關係難以協調或遭受不公待遇等等(不需要太多情節,點到即可),他的毅然辭職會更順理成章一些。

二哥何西是個乖乖仔,單純可愛的大男孩,在劇中最討巧的人物。在優裕的家庭中長大,性情溫良隨和,沒有什麼叛逆性,也沒什麼主見,凡事依賴幾個兄哥,他重走青春是為了證明自己的男子漢氣質和能力,從而獲得丁香的賞識和愛情。十分偶然地,他在異地收穫了另一份被愛的情意,精神病人任知了的錯愛,讓他第一次體會到被愛的幸福與快樂,同時喚起他愛的'責任。他同時愛著兩個女性,因為丁香的信任,在何西身上最能體現人類愛情的美好理想的光輝,愛的奉獻,愛的執著,愛的忠誠和愛的高尚。與丁香的互相尊重和共同堅持發展為不渝之愛,是他重走青春的最大收穫。何西無疑屬於我們當代最推崇的二分之一童話,如果說這個人物有什麼是錯誤的話,也是美麗的錯誤吧。

三哥何南是事業心強的海歸設計師,一根柺棍幾乎成為他生活的全部。他的重走青春理由很簡單,為創業而走四方。何南也是劇中遭受挫折最多的青年,從何南的遭遇看到經濟大潮中商人種.種見利忘義的金錢角逐,從何南身上我們看到青年可貴的拼搏精神。一文不名的吊絲海歸,和白富美的同學葉坦最終走到一起,是美麗而自然的。唯有同樣單純善良的兩個人才能不計名利金錢幫助四叔重振企業,同時開創他們的事業,北青的最勵志要看何南。他對愛情的遲鈍到了讓人吃驚的地步,不敢接受葉坦愛情的原因是與學識地位不符的不自信。而這種不自信來自何方劇中沒有交代,因為不靠譜的父親?還是本身性格的弱點?也許是劇本欠缺也許是演員表現不夠充分,造成這個人物的相對單薄。

北京青年最二和最出彩的角色要屬老四。四哥何北是京城衚衕的小混混,有“富二代”的背景,卻沒有“富二代”的RMB,用演員杜淳的話來講,北北不是高富帥,是個極品吊絲。中庸一點說,何北算是二分之一高富帥二分之一吊絲的混搭,白天做小店員,晚上混夜店,喝酒能侃會玩,有點像青撞更中的蔣公子,比蔣公子要潮要渾要牛,因為學歷低,話到他嘴裡就變味,那一口地道京片子和表情的調侃俏皮,有點像“男版小燕子”。性格外向的北北,有點男性荷爾蒙過剩的色色,有點自以為閱歷豐富的得瑟,因為人夠帥、夠爺們兒,贏得酒吧妹唐嬌的芳心。何北和唐嬌是北青中最“接地氣”最靠譜的一對戀人,也是重走青春的最佳人選,因為一無所有,他倆可以無牽無掛的輕身上路。何北的改變也是最驚人的,從最二青年到酒吧經理到幫助老爸重振企業的有為青年,經歷了一番化蛹成蝶的蛻變。

北京青年的音樂是影視歌曲的成功典範,融合流行音樂的時尚元素,很好詮釋作品精神內涵,極大烘托情節和人物,昇華生活真實為藝術真實。

北京青年的主題曲插曲,為音樂才子汪峰所作,他的搖滾富有激情,大氣豪邁,唱出當代人心底隱藏的最深刻的人性。認識他是那首唱紅春晚的《春天裡》,曾無數次被這首歌感動落淚,留在春天裡,唱出青年的苦難和渴望,憂傷和快樂。北青中的汪峰作品延續他的風格並達到輝煌的極致,很好詮釋了寶剛作品直麵人生撼動心靈的精神底蘊。片頭曲《活著》是一首節奏感極強的rap,敘述生活的折磨與無奈、青春的躁動與受傷、精神的修正與熱愛。四個男主角的誦唱充滿陽剛之氣,低沉與亮色,悲傷與歡愉,唱出現代青年的無悔青春。

片尾曲《存在》“多少人走著卻困在原地,多少人活著如同死去”一句句緊扣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拷問我們的靈魂“生命淪為何物”樂章飽滿,富有激情,哲理深刻,酣暢淋漓唱出青年們如何衝出牢籠選擇生活道路的艱難掙扎和唯改變才能前行的精神主旨。

北京青年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3

<北京青年>熱播勁頭未過。也許看過電視劇的每一個人即使不會衝動的丟下一切,然後重走自己認為可以追逐到讓夢想會實現的路,卻不能否認多多少少有股心動,希望自己那麼的一刻能夠有勇氣拋開一切,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一個個的四方格將我們圈著,似乎很多的時間裡所做的一切並不是為自己,活著的意義似乎也只剩下了賺錢,物質高於一切充斥著我們的思想。

必須得認承,有那麼的一剎那,我想到了放棄一切踏上旅途,可是我只是那一瞬間有了衝動而已,太過於理智的人生讓我們失去了冒險的樂趣。也許從小早當家,深深地知道生活的不容易和貧困的可怕。於是,在夢想與現實遭遇矛盾的時候,總是會想很多,想這麼多年來苦苦熬過的日子;想父母親勞累的每一個日日夜夜和他們已經見過半甲,已逐漸老邁和孱弱;想工作生活中所見的各種疾病對窮人所帶來的窘迫和無可奈何……知道即使沒人強迫自己給自己的肩上扛上過多的責任,卻無法拋棄一份讓自己賴以生存的工作,從此已經無法輕鬆上路了。

總會看些關於旅遊的書籍,羨慕作者邊走邊寫的瀟灑,羨慕他們見過大海浩瀚,雪山無限的純潔,溪流的溫柔……曾經夢想著有一天我也能夠輕鬆地背起揹包,只一心一意地一路向東、一路向南、一路向西、一路向北不停地走,我可以去麗江邂逅豔遇,可以去江南水鄉聆聽美麗的水霧,可以踏著滿地的.黃葉沐浴著豔陽慢慢地走進森林的深處,可以看藍天白雲綠水紅葉,然後邊走邊寫邊畫,累了可以停下來歇歇,然後再出發。假如有一天,我老的再也寫不動了,就找一個牆角下可以晒太陽的小村莊住下來。只是,對於現在的我來說,這一切都只是在夢中會實現,在夢想的時分只能獨自咀嚼這一份悠閒,這一份為夢想隨心所欲的瀟灑。

劇中有句話說得甚是明白:有錢了才能出去旅遊。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是窮遊的呢?恐怕沒有多少吧。

青春不會重來,即使我們用心去走一走,即使我們想抓住不放手。

而,現在,也許我可以做到的是,過好每一天,依舊懷有夢想,有夢想才會有動力,即使夢想很遙遠,,即使是很久以後才能實現,即使最後並沒有實現,但是懷著夢想生活著,一樣會很美好。

北京青年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4

《北京青年》最近在東方衛黃金時段熱播,我有一搭沒有一搭地嘗試著看了幾集,總算在昨天晚上迎來了大結局。北京青年收視效果究竟怎麼樣,我不敢妄下結論;不過對於我來說的確不敢恭維。

現在的電影和電視劇就像人一樣浮躁,喜歡跟風。前一段時間,《北京愛情故事》確實火得不行,讓“瘋子”一詞里巷相聞。如果沒有猜錯的話,《北京青年》應該是在努力地模仿《北京愛情故事》。取了這樣一個名稱,使我在看它的時候不由自主地與《北愛》下意識地作著比較。而這一比,就使口味大掉,打不起精神。

首先我得承認演員的表演技能確實不錯,對白自然真實生動。但讓人遺憾的是劇情對主題的表現力度不夠,面太大,導致劇情空泛。我們雖然可以看出《北京青年》想通過何東、何南、何西、何北堂兄弟四人的愛情故事,來展現當代北京青年的對愛情和事業的追求。但由於面太大,劇情不能吸引人。通篇讓人感覺到是在胡鬧。

而《北京愛情故事》則不然,故事情節曲折生動,猶如一條紅線貫穿著電視劇的始終,充滿了懸念。電視劇設定了各種考驗故事主人翁的事件,使人物在金錢的考驗面前如何變化。例如石小猛面對金錢和事業的誘惑,最終痛苦放棄沈冰;石小猛與程峰之間的愛情糾葛。還有吳荻、秦皇與伍媚之間的複雜而微妙的愛情糾葛,都十分生動感人!

電視劇藝術是一門特殊的藝術,現在的觀眾欣賞水平在不斷地提高,對電視劇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電視劇劇情非常重要,它是吸引觀眾的源動力,平淡無奇是註定要被觀眾冷落的!

然而,文藝界就是有這種傳統,尤其是如今的電視劇尤為嚴重,一旦看到什麼題材的作品火了,要麼是接著無休止地拍什麼續集;要麼就是刻意地去模仿人家;最讓人生煩的是不同的導演不同的演員去拍攝同一劇情的電視劇。已經被拍兩遍的電視劇數不勝數,而且都是上百集的大型電視劇,例如《紅樓夢》、《西遊記》。而《神鵰俠侶》、《射鵰英雄傳》被拍了多少遍,恐怕已經沒有人能記得清楚了!孰不知,什麼續集,什麼重拍,什麼相同題材,卻怎麼也難以超越原作。事情不明擺著嗎?人家原作之所以能火,就是因為從題材到劇情,再到演技,都已經達到了相當的高度,不然怎麼讓能觀眾喜歡吶,你認為觀眾是白痴啊!我認為重複地拍這些大部頭的電視劇,動輒斥資幾個億,是對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

北京青年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5

連著一個禮拜地不眠不休,總算把36集的北京青年給看完了。說實話,心裡覺得挺堵的,就好像打翻了五味瓶,幾種感情夾雜在一起翻雲覆雨,有羨慕,有嚮往,有崇敬,但到最後更多的卻是苦澀和無奈。

說說何東吧,他是我這部劇裡最佩服的人,一上來便以一個高調的姿態出現在大家面前(領證當天把相戀三年的女友甩了,把經過多年努力考上的公務員工作給辭了離家出走)。我真不知道那是以勇氣會讓他想到去重走青春,更是以怎樣的一種毅然決然去踏上這條路。

首先必須承認,何東這種做法是極度挑戰人類道德底線的行為。無故辭去工作,是為不忠;擅自離家出走逼得其母下跪;是為不孝;拋棄糟糠之女友,是為不義。然而如此一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卻一路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援,轟轟烈烈地走完了自己的青春之路,這在如今這種條條框框的世界裡發生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這讓我特別嫉妒,發自內心地嫉妒。嫉妒是因為我不能像他那樣下定決心去走自己的路,不能像他那樣不顧自己的父母家庭,不顧自己的親朋好友,不顧方方面面的.限制,勇於追尋自己的夢想!比起他來,我簡直一文不值,一無所有!一個連夢想都沒有的人,活著還不如去死。

回顧自己曾經的生活,我好像也有過夢想。年幼的時候,家裡對我的期望是做一個有出息的人,於是我的夢想是做一個有出息的人。上了學之後,知道了科學家是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於是便夢想著當個人人敬仰的科學家。更大的時候,成為一個醫生,治好奶奶的肩周炎是我的夢想。而當自己真正長大懂事了,卻發現自己的目標漸漸地變得虛無縹緲,夢想早已失去了勾勒的輪廓。這個時候的我,卻更像個被弄壞了最心愛的玩具的孩子,心像消失了一般地痛、

每個人小時候都是一個幻想家,手執彩色蠟筆,給整個天空添上七色水彩。而現在,那支蠟筆逐漸變成我們通過考試的黑色水筆,永遠單調的黑色,機器般地在紙上重複著沙沙聲。是的,我們的夢想被現實替代了,因為我們知道,無論多麼偉大的夢想,都要通過無數次的考試,無數次的脫穎而出,無數次地分班,無數次地被調劑,無數次地面對現實。到最後,渾渾噩噩地度過了我們黑白色的青春,這不是我想要的,卻是我不得不要的。

沒有夢想的青春,總是過得很快的,後青春期的我,甚至不記得有過怎樣的一段回憶。我沒有打過一次架,沒有談過一段完整的戀愛,沒有風風光光地考過全校第一,也沒有轟轟烈烈地得過倒數第一。然後順其自然地考上了普普通通的大學,去念著一個我不喜歡的專業。“平凡”是我這段青春的結束語,“遺憾”是宣佈這段青春死亡的悼詞。

但是我卻有幸在這個時候重新認識自己,繼而幡然醒悟,便如道家所言,我已明白我所不明白之處,離道不遠矣。是的!我仍年輕,依然有大把時間去改變自己的生活,改變自己的命運!生命只有一次,但青春卻可以重來,縱使青春易逝,只要從現在開始明白自己想要什麼,無論什麼時候追求夢想都為時不晚!我的青春,從現在開始!

年輕的感覺,真好!

北京青年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6

《北京青年》終於零零散散的看完了,之所以看這部電視劇,是被他們重走青春的理想和抱負而吸引,也許自己心裡也有那樣一種渴望與情懷吧,可是自己的青春早已走過,再也不能重來了。看著他們四對年輕人重走一下青春也算是還給自己一個夢了。

很欣賞他們四個年輕人在劇中因為自己的夢想與期待,決定重走青春的果敢,因為要重走青春,因為要掙脫父母的束縛與約束,因為要讓自己的青春自己做主,四個年輕人做出了膽大妄為的決定,做出了瞞天過海的逃離家庭遠離父母的抉擇。

可是重走青春的路並不是那麼一帆風順,也並不是如期待中的那麼美好,他們所面對的有失敗,有欺騙,有找不到工作的無奈,有被別人誤解的尷尬,有情感上的悸動與落寞,也有心靈上的大度與寬容,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讓他們變得成熟,也正因為這些閱歷,才能讓他們在平凡中變得更堅強。

很欣賞何北的超凡脫俗,和他身上的大哥大精神,走了一圈,最後才發現自己的真愛是權箏,都說好馬不吃回頭草,其實如果是好草,回頭又有何妨,也欣賞丁香的豁達與明智,終於能夠和心愛的人一起欣賞日落與明月。

《北京青年》教給我們的是要正視年輕的美好,還要正視在青春的道路上要經遇的磨難,有磨難不必怕,要有的事戰勝它們的決心與信心,與磨難作戰才是人生不可多得寶貴的財富。

北京青年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7

美好的人生需要去創造,去發現。上帝給予每個人平等的待遇,如果將人生比作星空,那我們的夢想就是掛在星空中那渺小微弱、隨時會失去光芒的星星,可是為什麼有的人會成功,而有的人會失敗呢?

有的人會說:是上帝,是他奪取了我的一切。不!不!你這只是一種為了掩蓋真相的言辭罷了,你永遠無法想象那些成功人士的背後,付出了多少的汗水和淚水。當你整天無所事事的時候,他們卻在埋頭苦學,只為能有美好的未來。

大家對馬雲這個人一定非常的熟悉,人人都羨慕馬雲的成功,但是大家要清楚,馬雲能夠成功並不是偶然的,是通過他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換取的。

1982年,馬雲第一次參加大學聯考,數學僅考了一分,馬雲感到灰心喪氣,認為自己並不是考大學的那塊料,便開始在外打拼。18歲的馬雲常常望著前方,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心想:難道我的一生就這樣過下去了嗎?馬雲感到不甘。

在19歲時,馬雲又一次進行大學聯考,很不幸的是,數學只考了19分,但馬雲並沒有因此放棄,反而更加勤奮努力。20歲時,他再一次進行大學聯考,竟然考了79分,這絕對是馬雲數學史上分數最高的一次,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精神,才鑄造了今天的馬雲。

海倫凱勒因為一場大病失去了視力和聽力,但她並沒有因此放棄,在自己老師的幫助下考上了重點大學,最後還成為了著名的作家、教育家。

馬雲是一個跟我們一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海倫凱勒是一個殘疾人,但他們卻通過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傳千古。就連他們都能堅持努力下去,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不去奮鬥?就算做不到像他們一樣好,但是回頭想想當時的我們也曾努力過,奮鬥過。

作為中學生的你還在想什麼?為了我們的未來,努力吧!奮鬥吧!

北京青年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8

雖然早就知道了結局,但是直到今天才終於看到了他們的雪山婚禮,那一刻,真心的為他們祝福。歷經磨難的愛情,總會綻放出更美麗的花朵。

其實早就想寫點什麼,因為何東確實代表了我們很多人,有我們很多人的影子,他的掙扎和掙脫,是我們必須要走的一個過程。曾收到哥們的一條資訊,他說其實26歲到30歲這段時間,是人生中艱苦的一段歲月——承擔著漸長的責任,拿著與工作量不匹配的薪水,艱難地權衡事業和感情,不情願地建立人脈……我們剛走出校園,年齡漸長,許多事還未懂就要親手去做,迷茫常有,感喟連連。很多時候想過放棄,某個瞬間會感到絕望。想要掙脫,卻沒有掙脫一切的力量。

何東敢於去重走青春,一部分因為他有那十五萬存款,即使發現失誤了還有後路。現實中更多的人我想沒有這種退路。如果選擇一個城市,那就必須放棄另一座,包括工作,還有愛情。和一個辭職了的同事聊天,他說我們被暫時的工資矇蔽了眼睛,忘記學習了很多東西,所以已經被別人落下好遠。我覺得矇蔽我們眼睛的不是工資,是我們自己,我們選擇接受,那麼就不會有突破,就會習慣安逸。一切進步都會遇到阻撓,關鍵是是否能衝過阻撓,完成進步。曾記得一句話說,成功人和平常人的區別就在於晚上三個小時在做什麼。想想自己,看電影,打遊戲,聊天,進步何來?

權箏在面對何東的逃離時,想不明白為什麼好好的就不行了。生活中太多如此。很多事看似無理,卻有著根深葉廣的原因。相反來看,很多事因為有著太多的因素影響,所以你也不知道明天它會向著哪個方向發展。人們總說面對現實,其實說白了就是認栽,事實卻是,沒幾個人願意認栽。權箏的兩年經歷豐富了自己,也為自己尋求了一條曲線救國的`路。

王越是個境界很高的女孩,豐富的閱歷使她看待事物的眼光更高更遠,也為她自己賦予了一種知性美。這種美可以征服大部分人,因為不管男孩女孩,都會渴望自己的境界更高一點。被人用崇拜的眼神看的感覺一定蠻好。

生存和生活本身就是相依而存的,在現代社會,一部分人僅能維持生存,另一部分人卻在成日思考生活的意義。也許跳出這個圈子來看會更簡單一點,如果你的生活能使別人的生活乃至生存更好,那麼你就活的有意義。騰訊圖片的《活著》圖片展很有啟發意義,在我們失去前進力量的時候,不妨看下另外一些人在怎麼活著。人是善於比較的動物,比較才有動力,比較才有發展,比較才有意義。生存體驗看似可怕,又怎麼比得上曠日持久的生活體驗?過好每一天,活好每一天,有意義地活,除了許三多,又有幾個人能做到。

愛情似乎是青春電影的主題,其實親情更是。因為家人的不理解,何東很苦惱,這是很多家庭的現狀。孩子大了本要放手,卻永遠不會放心。當你在尋求生活的意義的同時,卻發現自己甚至沒有好好理解下父母。一番闖蕩回來,親人卻要離去,樹欲靜而風不止,幾多懊悔與無奈。趁著青春尚好,趁著父母健在,多和他們聊聊天,旅旅遊,他們曾帶給你的,你用不盡也還不完。如今他們對你沒有了約束,也沒有了要求,所期盼的,也就僅有看得見,聽得著,摸得到了。這點要求,有那麼難嗎?

每個人都要成長,也許有快有慢。每個人也都會成功,但可能有小有大。輸了一時,卻還有一世,只要不放棄,只要肯努力,機會總是有的。如果何北還不成長,八十萬也很有可能造光,志氣不代表能力,態度決定出路。唐嬌看似卑微,卻總是最鏗鏘有力的一個,掌握一門技術是多麼好啊。當然,太年輕還是有被騙的危險,倒黴而又幸運的何南,長的帥就是好。

不帥的話那就努力點,陽光點,時刻為自己加分。李晨的電視劇我都喜歡,至少看過的都是,他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時也融入了自己的感情。演《北京愛情故事》時,他說是作為送給自己的一個青春禮物。這部《北京青年》,我想,是送給更多的人的一份禮物吧!

北京青年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9

故事裡的何東,讓我平頗有感觸,也感到理解。

不禁想問,當今的中國社會裡,這樣的家庭有的是不甚之少吧。俗話說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必須承認這話是毋庸置疑的。中國的父母就是這樣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多麼偉大,多麼用心良苦的親情的愛啊。然後,在這樣的家庭裡,孩子是不會真正的幸福的,因為他們想要的,是父母很少能理解並贊同的。父母總是帶著“為你好”的大旗,把他們自認為的“好”強加給兒女們。然後,在中國,百善孝為先,多少懂事了的孩子就只能妥協的接受了父母給予的好。於是,有多少個能像何東一樣敢於為自己的`青春去反抗這父母用心良苦的愛,去證明我們的青春是可以靠自己去爭取的,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於是,我不禁去懷疑這父母這麼強勢的愛是否是錯了。我也是處於跟何東類似的家庭,從小到大,到有了認知觀到自己的有想法的時候,我還是一直被安排的生活。

中國大多的父母,是很不容易,辛辛苦苦的培養兒女,他們為的是兒女能過上好日子,而這個好日子只是他們自己認為的好日子,於是,有多少個表面看上去美滿興奮的家庭,其實內心是有多少的遺憾和無奈。我不禁想問,難道,父母辛勤養育你,你就必須按聽話的服從他們孝敬他們。這不是也把親情也現實化了嗎。如果說連親情也變得沒有人情味了,那麼這生活還有什麼意義。青春就直接奔上了養家餬口的生活了。那麼,人生有何意義呢。成長是需要代價的,青春不是用來被安排或揮霍掉的,而應該是讓自己多去碰壁,多去體會到這生活帶給你的酸甜苦辣。

空有滿腔熱情的自己,必須承認我還是沒有那種我的青春我作主的衝動。

但我想說的,不管父母是如何的愛兒女,是用何種方式,但作為兒女首先要學會理解父母,尊重父母,然後試著去溝通,只有你先理解了父母,你才能讓父母去理解你。

因此,生活仍繼續,每個人都會有個故事,上天就導演,你就自己故事的主角,怎麼演,由你主宰。

加油吧。趁年輕,多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畏懼困難。帶著把碰壁當成樂事向前衝吧。

北京青年觀後心得4

有太多人的前半生,如流水線上大批量生產的商品一樣,雷同的一塌糊塗:讀書、畢業、上班、談戀愛、買房、結婚、生子、老去……就這樣,在日復一日的重複生活中逐漸消磨了青春。這樣的日子或許沒有不好,一切按部就班,安穩度日,同時也完成了父母輩的期許,可是,就像汪峰的《存在》所唱的那樣:“多少人走著,卻困在原地;多少人活著,卻如同死去;多少人愛著,卻好似分離;多少人笑著,卻滿含淚滴……”這可能從來都不是我們自己想要的人生。

那麼,什麼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呢?

關注當下年輕人生活及想法的導演趙寶剛通過自己最近幾年的電視劇作品一直試圖和我們一起需求答案:《奮鬥》中的陸濤湧起熱血,與生父養父質疑彼此生活,並展開價值觀念問題的爭執;《我的青春誰做主》中率性的錢小樣、趙青楚想要努力擺脫父母管束,自己做主開拓人生,與父母在人生安排上的一次次碰撞與衝突……如今,他又在新作《北京青年》安排了四個堂兄弟拋下安穩生活,毅然“重走青春”,去尋找各自人生的意義。

這四個大男生其實是千千萬萬個不安於現狀、不甘心平庸老去的當下年輕人的縮影。他們所分別代表的,有我,可能亦有你。

也許你會是何東,27歲,當了5年公務員,生活波瀾不驚,在登記結婚之際卻忽然悔婚,然後辭職,想重新過一次自己的青春。你的決定在家裡掀起了很大的風波,像個“孽子”被趕出家門。你“上路”,去餐廳當服務員,去賣海鮮,去經營酒吧,去當揹包客爬雪山過草地,你在重走青春的路上,重新認識了自己,改變了心態,用自己“在路上”的經歷影響了新一代的青年的觀念。

也許你會是何西,25歲,碩士畢業,在醫院骨科任大夫。你從小單純聽話,是大人眼裡的好孩子,卻見不慣生老病死,理不清愛恨糾葛。你為了愛情“上路”,奮不顧身卻傷痕累累,但你終於通過改變自己,用真情贏得了愛情。

也許你會是何南,23歲,沒有好的家境,但自身刻苦留學澳洲,以為海歸碩士的身份會讓自己大展巨集圖,可是在這個社會既沒資本也沒人脈,甚至太急功近利而被騙,你“上路”後的創業充滿坎坷,而你始終都不曾說要放棄。

也許你會是何北,21歲,無業小混混,家庭條件最好,但卻最不愛讀書,天天夢想著不勞而獲。父親恨鐵不成鋼,給你安排的很多工作你都沒有堅持下來,你們爆發衝突。直到“上路”後永失所愛,你才明白要做的就是先改變自己的性格才會有所作為。你開始回憶父親的良言逆耳。你終於一夜長大。

……

從20__年的《奮鬥》、20__年的《我的青春誰做主》到現在的《北京青年》,趙寶剛導演用“青春三部曲”將年輕人從初入社會的迷茫到青春末尾的掙扎這些過渡狀態都毫無遺漏的展現了出來。不過與前作不同的是,《北京青年》不再青蔥,它像一首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的搖滾樂。在勵志與思考之餘,更有吶喊。土生土長在北京的這四個堂兄弟都是標準的社會人,青春已經悄然走遠,卻幾乎在一夜之間推翻現狀,放下一切,說走就走,去尋找真正的自我。這麼做當然很冒險,但年輕沒有失敗!

在此過程中,兩代人價值觀激烈對撞是最大的看點。趙寶剛抓住核心,就是當代年輕人看似衣食無憂,但其實在精神層面上一再陷入成長困局——父母的珍視讓這一代人被剝奪了冒險的可能性,幾乎每個人都被報以“安逸度日”的期冀。年輕人在看似一切都通往幸福的軌道上有條不紊地執行著,實則生活空間的狹小與平淡已經讓他們無法喘息,而最終下決心與所擁有的一切告別,重新選擇自己青春的可能性被放大之後,他們選擇了出走,並經歷洗禮與新生。

自己想走的那條路,註定會很曲折坎坷。苦累打擊,統統包括。但無論如何,都不要等到像中國臺灣大眾銀行廣告裡的那一行老年人,垂垂老矣才想要去環島旅行,完成青春未竟的夢想。就像《北京青年》告訴我們的:成長,遠遠比成功更重要。

讓我們掙脫牢籠展翅高飛,勇敢追尋自己的夢想吧——

趁你我尚未老去!

北京青年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0

故事裡的何東,讓我平頗有感觸,也感到理解。

不禁想問,當今的中國社會裡,這樣的家庭有的是不甚之少吧。俗話說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必須承認這話是毋庸置疑的。中國的父母就是這樣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多麼偉大,多麼用心良苦的親情的愛啊。然後,在這樣的家庭裡,孩子是不會真正的幸福的,因為他們想要的,是父母很少能理解並贊同的。父母總是帶著“為你好”的大旗,把他們自認為的“好”強加給兒女們。然後,在中國,百善孝為先,多少懂事了的孩子就只能妥協的接受了父母給予的好。於是,有多少個能像何東一樣敢於為自己的`青春去反抗這父母用心良苦的愛,去證明我們的青春是可以靠自己去爭取的,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於是,我不禁去懷疑這父母這麼強勢的愛是否是錯了。我也是處於跟何東類似的家庭,從小到大,到有了認知觀到自己的有想法的時候,我還是一直被安排的生活。

中國大多的父母,是很不容易,辛辛苦苦的培養兒女,他們為的是兒女能過上好日子,而這個好日子只是他們自己認為的好日子,於是,有多少個表面看上去美滿興奮的家庭,其實內心是有多少的遺憾和無奈。我不禁想問,難道,父母辛勤養育你,你就必須按聽話的服從他們孝敬他們。這不是也把親情也現實化了嗎。如果說連親情也變得沒有人情味了,那麼這生活還有什麼意義。青春就直接奔上了養家餬口的生活了。那麼,人生有何意義呢。成長是需要代價的,青春不是用來被安排或揮霍掉的,而應該是讓自己多去碰壁,多去體會到這生活帶給你的酸甜苦辣。

空有滿腔熱情的自己,必須承認我還是沒有那種我的青春我作主的衝動。

但我想說的,不管父母是如何的愛兒女,是用何種方式,但作為兒女首先要學會理解父母,尊重父母,然後試著去溝通,只有你先理解了父母,你才能讓父母去理解你。

因此,生活仍繼續,每個人都會有個故事,上天就導演,你就自己故事的主角,怎麼演,由你主宰。

加油吧。趁年輕,多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畏懼困難。帶著把碰壁當成樂事向前衝吧。

北京青年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1

生活中有許多積極向上、愛崗敬業的人,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許多不平凡的貢獻。我家也有一位這樣的人,那就是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個工程師,他每天總是早出晚歸,晚上我睡覺了,他還沒回來,早上我起床他已出發上班。有一段時間裡,我幾乎沒能和爸爸說上一句話。

今年的父親節,正好也是爸爸的生日,我高興極了,因為我們約好一起去吃一頓美味的大餐。那天,我和媽媽懷著期待的心情等呀等,等了好久都沒有等到爸爸。直到下午四點,我迫不及待地催媽媽打電話才知道,爸爸有一個重要的實驗,不僅不能回來和我們一起吃飯,還要忙到很晚。我很失落,但也只能在電話中祝爸爸生日快樂、父親節快樂!

像這樣為了工作而放我們“鴿子”的事情真是數不勝數。甚至有一次為了做一個實驗工作了好幾個通宵,犧牲了他寶貴的休息時間,直到實驗做完才肯好好休息一下,然後又重新投入到新的工作任務中去。尤其是一遇到突發事情,爸爸就立刻回到他的工作崗位上,連週六週日都不休息。

就拿昨天晚上的事來說吧,爸爸九點左右居然就下班回來了。他一進門看見我在聽數學思維課,然後就走過來和我一起聽。聽完課,爸爸看我皺著眉頭,託著下巴,就微笑著問我是不是沒有聽懂,然後他連忙拿過紙筆給我畫圖講解。正當我專心致志地聽得津津有味的時候,突然一陣悠揚的手機音樂鈴聲打斷的爸爸的講解。爸爸趕緊放下紙筆,一臉嚴肅地接通電話,走出了書房。我緊跟著爸爸來到客廳,只見他已經穿好了鞋子,正準備開門,回頭看見我說:“我公司有突發事情要處理,我先出去一下,回來再給你講解。”我還沒回應他呢,就只聽見“啪”的一聲門已經關上了。等爸爸回來的時候,已經是深夜十二點了,我早已睡著了。

爸爸的工作雖然很忙很累,但從沒有任何怨言,總是以積極的態度去對待每一件事,他說認真做好每一項工作是自己的責任。那一本本“榮譽證書”、“奮鬥明星”的稱號,讓我為他感到驕傲、自豪。

爸爸,您是我的榜樣,我要向您學習積極向上,愛崗敬業的精神,將來做個有責任心,積極向上,愛崗敬業的人!

北京青年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2

青春打著奮鬥的幌子肆意撒野,留下了澀澀的鹽分與拼搏的汗水,褪去了稚嫩與懵懂,收穫了成熟與安然——在這條名叫青春的奮鬥道路上,對我來說,更多的是淚水。

從記事起我給人的感覺都是“乖乖女”不愛說話,不愛熱鬧,喜歡一個人待著,我沒有拔尖的地方,過著淡水一般的生活。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性格,小時候也沒少被人欺負,但總還算不過分,不過這並不代表我是一個軟柿子,任憑隨便一個人來捏我。在當時的情況想不被人欺負,我想到一個辦法就是使自己變得優秀起來。學習上的優秀並不難,“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要努力,所有人都看得到,很快我的成績“一路向上”。於是,我被貼上了“好學生”的標籤。我在老師心中的形象也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因此,老師便給了我“一官半職”,。一個小小的組長,管的只是四五個人的作業情況,。但很不巧,我的組員是全班公認的“壞學生”,他們總能把好的說成壞的,無理說成有理,在他們嘴裡不寫作業似乎是對的。所以我們組的作業完成情況一直不好,對於老師交給我的這件事,我沒有辦好,我心中總有一絲愧疚感。

隨後,這種愧疚感被無限放大,導致我變得敏感——我總想把老師交給我的所有任務做到完美,有時甚至會為自己沒有做到某件事或沒有按時完成某項任務而流下眼淚。這種淚水不是因為生氣、不是因為惱怒,而是因為自己沒有做好而自責。

媽媽從小就對我說:“你做事總想做到完美,總會因為自己一時疏忽或責任心太重而掉眼淚,但世事無常,完美是什麼?把事情盡你所能做好就是完美,沒有必要往心裡裝那麼多事。”

青春路上,有人為成功流淚,有人為失敗流淚,為夢想未能實現而流淚,而我的淚水是那麼與眾不同,但這不正是真正的青春嗎?青春會跌倒,會爬起,會受傷,會治癒;成功過,失敗過,興奮過,悔恨過。

讓我們一起將眼淚的這一頁翻過,繼續帶著堅強上路,追求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