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北京青年的觀後心得(精選3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44W

北京青年的觀後心得 篇1

又是一部洋溢著青春朝氣的電視劇,不知道要說些什麼,精神和心靈已經隨他們上了路,時而跟他們一樣頹廢,時而跟他們一樣張狂,也許只有這樣才能證明青春還在自己的血液裡流淌。

北京青年的觀後心得(精選3篇)

草草一句青春重走一回,斬釘截鐵的背起行囊出發,這足以說明你正值青春,因為你生活的揹包還未將你壓垮。我們一直在追逐青春,怕它溜走的太快;同時我們也在浪費青春,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追逐青春到底是為了什麼。難道是為了實現那看的見摸不著的夢想?還是為了抓住在青春期可以再放肆一把的理由?不,不是,我知道一定不是,我們是為了給自己一顆開闊到可以衡量自己生命價值的心?或是為了給自己一雙清晰到可以看清自己夢想之路的眼睛?看吧我疑惑了,心態不夠豁達;看吧我不能確定了,眼睛還是在朦朧。捫心自問:這是為什麼呢?答案是:我不夠熱愛。沒錯這就是我的癥結,也許所有的人都是如此,我們只所以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是因為不夠熱愛!不夠熱愛自己的工作,所以墨守成規;不夠熱愛我們的愛人,所以做不到不離不棄、生死相依;不夠熱愛我們的夢想,所以在默然中淡忘它;更不夠熱愛我們的生命,所以我們看不淡人與人之間的糾葛,理不清事與事之間的因果,困住了原本能飛的那雙翅膀。

你,熱愛生活嗎?

如果你的回答是熱愛,就請現在的你做一個深呼吸,不管你正身處何處,抖f擻精神思考一下:下一站,你想身處何處!

北京青年的觀後心得 篇2

故事裡的何東,讓我平頗有感觸,也感到理解。

不禁想問,當今的中國社會裡,這樣的家庭有的是不甚之少吧。俗話說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必須承認這話是毋庸置疑的。中國的父母就是這樣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多麼偉大,多麼用心良苦的親情的愛啊。然後,在這樣的家庭裡,孩子是不會真正的幸福的,因為他們想要的,是父母很少能理解並贊同的。父母總是帶著“為你好”的大旗,把他們自認為的“好”強加給兒女們。然後,在中國,百善孝為先,多少懂事了的孩子就只能妥協的接受了父母給予的好。於是,有多少個能像何東一樣敢於為自己的`青春去反抗這父母用心良苦的愛,去證明我們的青春是可以靠自己去爭取的,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於是,我不禁去懷疑這父母這麼強勢的愛是否是錯了。我也是處於跟何東類似的家庭,從小到大,到有了認知觀到自己的有想法的時候,我還是一直被安排的生活。

中國大多的父母,是很不容易,辛辛苦苦的培養兒女,他們為的是兒女能過上好日子,而這個好日子只是他們自己認為的好日子,於是,有多少個表面看上去美滿興奮的家庭,其實內心是有多少的遺憾和無奈。我不禁想問,難道,父母辛勤養育你,你就必須按聽話的服從他們孝敬他們。這不是也把親情也現實化了嗎。如果說連親情也變得沒有人情味了,那麼這生活還有什麼意義。青春就直接奔上了養家餬口的生活了。那麼,人生有何意義呢。成長是需要代價的,青春不是用來被安排或揮霍掉的,而應該是讓自己多去碰壁,多去體會到這生活帶給你的酸甜苦辣。

空有滿腔熱情的自己,必須承認我還是沒有那種我的青春我作主的衝動。

但我想說的,不管父母是如何的愛兒女,是用何種方式,但作為兒女首先要學會理解父母,尊重父母,然後試著去溝通,只有你先理解了父母,你才能讓父母去理解你。

因此,生活仍繼續,每個人都會有個故事,上天就導演,你就自己故事的主角,怎麼演,由你主宰。

加油吧。趁年輕,多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畏懼困難。帶著把碰壁當成樂事向前衝吧。

北京青年觀後心得4

有太多人的前半生,如流水線上大批量生產的商品一樣,雷同的一塌糊塗:讀書、畢業、上班、談戀愛、買房、結婚、生子、老去……就這樣,在日復一日的重複生活中逐漸消磨了青春。這樣的日子或許沒有不好,一切按部就班,安穩度日,同時也完成了父母輩的期許,可是,就像汪峰的《存在》所唱的那樣:“多少人走著,卻困在原地;多少人活著,卻如同死去;多少人愛著,卻好似分離;多少人笑著,卻滿含淚滴……”這可能從來都不是我們自己想要的人生。

那麼,什麼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呢?

關注當下年輕人生活及想法的導演趙寶剛通過自己最近幾年的電視劇作品一直試圖和我們一起需求答案:《奮鬥》中的陸濤湧起熱血,與生父養父質疑彼此生活,並展開價值觀念問題的爭執;《我的青春誰做主》中率性的錢小樣、趙青楚想要努力擺脫父母管束,自己做主開拓人生,與父母在人生安排上的一次次碰撞與衝突……如今,他又在新作《北京青年》安排了四個堂兄弟拋下安穩生活,毅然“重走青春”,去尋找各自人生的意義。

這四個大男生其實是千千萬萬個不安於現狀、不甘心平庸老去的當下年輕人的縮影。他們所分別代表的,有我,可能亦有你。

也許你會是何東,27歲,當了5年公務員,生活波瀾不驚,在登記結婚之際卻忽然悔婚,然後辭職,想重新過一次自己的青春。你的決定在家裡掀起了很大的風波,像個“孽子”被趕出家門。你“上路”,去餐廳當服務員,去賣海鮮,去經營酒吧,去當揹包客爬雪山過草地,你在重走青春的路上,重新認識了自己,改變了心態,用自己“在路上”的經歷影響了新一代的青年的觀念。

也許你會是何西,25歲,碩士畢業,在醫院骨科任大夫。你從小單純聽話,是大人眼裡的好孩子,卻見不慣生老病死,理不清愛恨糾葛。你為了愛情“上路”,奮不顧身卻傷痕累累,但你終於通過改變自己,用真情贏得了愛情。

也許你會是何南,23歲,沒有好的家境,但自身刻苦留學澳洲,以為海歸碩士的身份會讓自己大展巨集圖,可是在這個社會既沒資本也沒人脈,甚至太急功近利而被騙,你“上路”後的創業充滿坎坷,而你始終都不曾說要放棄。

也許你會是何北,21歲,無業小混混,家庭條件最好,但卻最不愛讀書,天天夢想著不勞而獲。父親恨鐵不成鋼,給你安排的很多工作你都沒有堅持下來,你們爆發衝突。直到“上路”後永失所愛,你才明白要做的就是先改變自己的性格才會有所作為。你開始回憶父親的良言逆耳。你終於一夜長大。

……

從20__年的《奮鬥》、20__年的《我的青春誰做主》到現在的《北京青年》,趙寶剛導演用“青春三部曲”將年輕人從初入社會的迷茫到青春末尾的掙扎這些過渡狀態都毫無遺漏的展現了出來。不過與前作不同的是,《北京青年》不再青蔥,它像一首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的搖滾樂。在勵志與思考之餘,更有吶喊。土生土長在北京的這四個堂兄弟都是標準的社會人,青春已經悄然走遠,卻幾乎在一夜之間推翻現狀,放下一切,說走就走,去尋找真正的自我。這麼做當然很冒險,但年輕沒有失敗!

在此過程中,兩代人價值觀激烈對撞是最大的看點。趙寶剛抓住核心,就是當代年輕人看似衣食無憂,但其實在精神層面上一再陷入成長困局——父母的珍視讓這一代人被剝奪了冒險的可能性,幾乎每個人都被報以“安逸度日”的期冀。年輕人在看似一切都通往幸福的軌道上有條不紊地執行著,實則生活空間的狹小與平淡已經讓他們無法喘息,而最終下決心與所擁有的一切告別,重新選擇自己青春的可能性被放大之後,他們選擇了出走,並經歷洗禮與新生。

自己想走的那條路,註定會很曲折坎坷。苦累打擊,統統包括。但無論如何,都不要等到像中國臺灣大眾銀行廣告裡的那一行老年人,垂垂老矣才想要去環島旅行,完成青春未竟的夢想。就像《北京青年》告訴我們的:成長,遠遠比成功更重要。

讓我們掙脫牢籠展翅高飛,勇敢追尋自己的夢想吧——

趁你我尚未老去!

北京青年的觀後心得 篇3

黃樹彬

中共黨員,廣東省珠海市公安局八處六大隊警務技術四級主管。他是公安戰線的“技術尖刀”,從警16年來信守“利劍出鞘、一招制敵”的職業承諾,參加全國公安技術比武勇奪第一,偵破的專案被評為“全國專項行動七大典型案例”。曾獲得全國公安技術革新成果三等獎、全國公安技術比武一等獎,被授予全國公安一級偵查員稱號,榮立個人二等功3次、三等功2次。